三年级科学教案科教版

2024-05-15

三年级科学教案科教版(通用6篇)

篇1:三年级科学教案科教版

2016-2017广东科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教案

第1单元:生物的生长

1种番茄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用花盆进行简单种植的基本方法。(2)知道番茄种子发芽后的种植管理方法。2.科学探究

(1)以一种常见的种子植物为例,能用花盆等简单工具进行种植活动。(2)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植物种子发芽后的管理。3.科学态度

能坚持进行对植物种植活动的观察和记录。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在花盆里播种

观察番茄种子的外形。以番茄为例用点播法在花盆里进行种植活动,了解简单的 种植方法观察、参与、合作

活动2 播种后的管理学习种子发芽后的种植管理,如浇水、施肥、除草等,确保番茄幼苗健康生长观察、参与、体验 2.活动指引 任务驱动页

生活情境:两个小朋友在学校的生物园里准备开展种植活动,生物园里有很多已经凋谢的盆栽植物和一些种植工具,他们手拿番茄种子和种植工具,正在交流。

产生问题:我想种番茄,应该怎么播种呢?学生在生活中、在户外见过很多植物,包括盆栽植物,但不一定懂得播种的方法。另外,学生平时我想种番茄,应该怎么播种呢?

如果很少参加种植活动,也不知道种植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这个问题,驱动学生思

考种植活动有哪些科学的方法。

驱动任务: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温度和湿度等自然条件适宜植物的生长。通过思考番茄的播种方法,学习简单的盆栽种植方法和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等,并进行长周期的种植观察活动,为后续的观察活动做准备。活动1 在花盆里播种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们可以尝试在花盆里种番茄。(图片说明:三位小朋友手拿花盆(装有土壤)、小铲、花洒等种植工具准备播 种活动。)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动植物繁殖的季节。本活动是单元起始课,在驱动页提出问题后直接引出种植番茄的方法。为了便于活动的开展,本活动采用盆栽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好种植工具及种植场地。要提醒学生尽量挑选完整、饱满的番茄种子。在准备好工具与材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展开种植活动。

工具与材料花盆、小铲、土壤、喷壶、番茄种子(图片说明:上面是种植示意图和点播法的播种方法。)

本活动介绍的是点播法的播种方法,该方法简单,适宜在盆栽种植活动中使用。教科书要求学生按照图中的播种方法进行种植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的种子进行种植,建议选择生长周期较短、直立茎的植物进行种植,例如黄豆、辣椒等。

在组织学生用花盆种植番茄时要讲清以下几点:

(1)根据花盆的大小,选择2~3粒饱满的番茄种子准备种植。

(2)在花盆中按压2~3个浅浅的小穴,约0.5厘米深,如过深会导致幼苗难出土。每两个穴之间要间隔开来,避免幼苗出土后挤在一起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3)将番茄种子放入小穴后,轻轻地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不要按压。(4)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每颗种子都会长出幼苗吗? 播种方法:

1.松土:用铲子铲松土壤。

2.播种:在花盆中按压一个小穴,将种子放入小穴中。3.铺土:在种子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

4.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活动2 播种后的管理 播种后要做好下列管理工作:

(1)播种后,先要掌握好合理浇水。浇水要均匀,保持土壤湿润,稍现干燥即用花洒喷水,不可使土壤出现过干、过湿等现象。播种初期可稍湿润一些,确保种子发芽,发芽后浇水量不可过多。注意不要在太阳光较强的时候浇水,尽量在早上或傍晚浇水。有杂草长出来时要及时去除。

(2)播种后,要经常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种子已经发芽出苗,应将覆盖物揭去,使幼苗逐渐见到阳光;花盆尽量放置在室外,如是在室内种植的,由于趋光性作用,幼苗会向光线强的一方倾斜,为此每隔数日就要转动花盆,以保证幼苗直立生长。

(3)种子发芽出苗后,要逐渐减少浇水,大雨期间注意防雨。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后,可开始施肥,但施肥不宜过勤,以免烧坏幼苗,建议每周施肥一次。种植活动需要持续不断的管理,如在学校种植,建议教师将学生分成管理小组,排出轮值表格,督促学生及时、科学地进行管理。

不同的植物种子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种植吗?

教学反思:

2专题探究:种子发芽了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种子的萌发顺序是先萌发根,后萌发芽。(2)知道观察种子萌发实验的方法。2.科学探究

(1)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等方法,记录不同种子的萌发过程。

(2)会用放大镜对植物种子萌发过程进行细致观察。3.科学态度

通过实验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环节1 提出问题

提出研究的主题:在种子萌发时,是根先萌发还是芽先萌发 归纳和概括 环节2 做出猜想

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假设和猜想猜想和假设 环节3 实验方法

学习设计有效的实验方法,观察不同种子的萌发过程讨论、合作 环节4 进行实验

按照设计方法进行种子萌发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种子的萌发过程实验、收集 整理

环节5 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记录,形成结论:在种子萌发时,先萌发根,再萌发芽归纳和概括 2.活动指引

任务驱动页种子发芽了,根也长出来了。是先长根还是先长叶?

生活情境:两个小朋友在学校的生物园观察已经萌发的番茄幼苗。叶芽长在土壤外部,根长在土壤内部。

产生问题:种子发芽后,学生容易观察到幼苗出土,也会发现土壤下面长有根。因为没有观察到根萌发的真实情况。自然会产生问题:是先长根还是先长叶?

驱动任务:植物的种子是播到土壤里的,观察植物的种子在萌发时,是根先萌发还是芽先萌发,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方法。环节1 提出问题

在种子萌发时,是根先萌发,还是芽先萌发?由任务驱动页的情景导入本课的探究主题。教科书把探究的任务具体化、清晰化。(图片说明:教科书中呈现了四种常见的植物种

子。由左向右依次是绿豆、花生、黑豆、黄豆。)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植物种子的萌发顺序。环节2 做出猜想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绿豆、花生、黑豆、黄豆种子的萌发顺序进行猜想。绿豆、花生、黑豆和黄豆种子都是学生生活中所熟知的,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种子的构造,对种子的内部结构没有完整的概念。绿豆花生黑豆黄豆 我的猜想:

因此学生在没有做萌发实验前,往往只是猜测。有部分学生在家中种过绿豆芽,知道绿豆芽是先萌发根后萌发芽,但其他种子是否也相同就不清楚了。这部分的猜想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收集证据。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种子,选择容易发芽的种子。除以上四种外,还可以选择豌豆、蚕豆等。环节3 实验方法验方法

本环节是在学生对四种常见种子的萌发顺序做出猜想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这不是对比实验,不需要思考常量与变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时重点放在设计实验步骤上,如何提供有利的条件使种子萌发,以及如何设计实验装置便于观察。同时指导学生持续地观察并做好记录。(图片说明:四个玻璃杯中填满纸巾,在每个杯子与纸巾中间放有一粒泡大的种子,由左向右依次是绿豆、花生、黑豆、黄豆。)实验方法:

(1)将植物的种子浸入水中半天左右,使其膨大。

(2)准备四个透明的玻璃杯或者塑料杯,在杯子里面填满纸巾或者棉花。

(3)小心地将一粒泡好的种子放入玻璃杯内壁和纸巾中间,尽量放置在中间的位置。将种子塞到杯壁与纸巾之间,保持纸巾湿润。按照实验方案,选择几种种子进行观察,连续观察一周,并记录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

(4)用水淋湿杯中的纸巾,当纸巾干燥时要及时淋水,但不要在杯底存有过多积水,保证种子既能吸收到水分,也能与空气接触。

(5)连续观察一周,用简单的图画和文字进行记录。环节4 进行实验

观察四种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由于这是一个需进行持续观察的实验,在课堂上完成实验装置的准备后,学生要将实验装置带回家后连续观察。教师应布置好观察记录的填写说明,并讲清楚实验的注意事项。环节5 得出结论

从种子的萌发实验活动中,学生发现了种子萌发的规律是:根先萌发,芽后萌发。这部分活动是对前面的探究活动的小结,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观察记录,再将一般现象归纳为规律。

发育成熟的大豆种子,在适大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观察记录

种子名称萌发过程不同种子的萌发过程一样吗?

我的结论:宜的环境条件下开始萌发。经过一系列生长过程,种子的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与此同时,胚轴的细胞也相应生长和伸长,把胚芽连同子叶一起推出土面,胚芽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子叶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展开后转为绿色,进行光合作用,如棉花、油菜等。待胚芽的幼叶张开进行光合作用后,子叶也就枯萎脱落。至此,一株能独立生活的幼小植物体也就全部长成,这就是幼苗。常见的幼苗主要有两种类型: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子叶出土的幼苗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如大豆、棉花、油菜和各种瓜类的幼苗,以及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如蓖麻,都属于这种类型。这类植物的种子在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伸入土中,形成根系,然后下胚轴加速伸长,将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所以幼苗的子叶是出土的。子叶留土的幼苗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如蚕豆、豌豆、荔枝、柑橘,和有胚乳种子如核桃、橡胶树,以及单子叶植物种子如小麦、玉米、水稻等幼苗,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种子萌发的特点是上胚轴伸长,而下胚轴却不伸长。所以子叶并不随胚芽伸出土面,而是留在土壤中,直到养料耗尽而死去。如蚕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出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由于上胚轴的伸长,胚芽不久就被推出土面,而下胚轴的伸长不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豌豆种子的萌发过程大,所以子叶不会被推出土面,而始终埋在土里。教师可以在教科书的基础上选择两种不同出土情况的植物种子进行萌发实验活动。不同的种子萌发时有什么不同呢?

教学反思:

3探究技能:长度的测量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

(2)学会使用仪器测量植物生长过程中植株高度、茎的周长等变化。2.科学探究

(1)能利用简单表格等统计方法,整理番茄从幼苗到长大的相关资料。(2)能用不同的方式交流表达自己在校园里的发现。3.科学态度

能坚持进行对植物种植活动的观察和记录。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认识测量仪器认识常见的测量仪器直尺、三角尺、软尺等。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尺子的长度单位不同。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观察、比较 活动2 测量方法

学习使用直尺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方法 模仿、测量

活动3 使用仪器测量以番茄植株为例,使用仪器测量番茄植株高度及番茄茎的周长。持续测量并记录测量、记录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两个小朋友在教室里打算用直尺测量番茄苗的高度。产生问题:在种植番茄的过程中,幼苗逐渐长高长大。由此提出问题:长高了多少呢?引出本节课要掌握的探究技能:长度的测量。番茄好像长高了。长高了多少呢?

驱动任务: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测量的方法,在本单元有大量的测量活动。掌握科学的测量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测量的方法。活动1 认识测量仪器

(图片说明:图中呈现的是测量长度的常用仪器。第一行由左向右分别是三角 尺、软尺、皮卷尺;第二行是直尺。其中直尺、软尺、三角尺的最小单位是毫米;皮卷尺的最小单位是厘米。)、本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测量长度的仪器。直尺、三角尺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它们的常用单位是厘米,用字母cm表示,最小单位是毫米,用字母mm表示。许多学生家里也会有软尺,软尺的常用单位是厘米,最小单位是毫米。对于学生来说皮卷尺比较少见。皮卷尺可测量的长度较大,最小单位是厘米。

大多数软尺的两面分别以厘米和英寸为单位,测量时要提醒学生观察单位的标识。☆测量方法

要准确测量长度,就需要借助测量仪器。常见的测量仪器有直尺、三角尺、软尺、皮卷尺等。

你认识这些测量长度的仪器吗?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活动2 测量方法

(图片说明:图中用直尺测量水杯高度。如果尺子的起点不是零,要注意提醒学生从刻度0的位置开始进行测量。)

在这部分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为后续的测量活动收集准确数据打下基础。要准确测量长度,不仅要选择恰当的测量仪器,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作误差。引起误差的原因很多,如测量仪器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人的观察不够细致等。误差和错误不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减小误差。为了减小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活动3 使用仪器测量要看清楚长度单位。

用直尺测量物体时,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并紧靠被测量的物体。试着用直尺测量身边常见物体的长度。(图片说明:左图为用细绳测量茎的周长;右图为用直尺测量番茄植株的高度。)番茄种子萌发后会快速生长变化,如植株长高、长粗等。我们可以用仪器测量长度并记录。这里介绍两种测量方法,可用来指导学生对番茄植株进行测量。第一个测量活动是测量番茄茎的周长,指导学生借助较细的棉线进行测量。由于番茄的茎比较细,用软尺较难测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棉线(如上图)绕番茄茎底部一周,在棉线上做好标记再用直尺测量棉线的长度,该长度就是番茄茎的周长了。第二个测量活动是测量植株的高度,指导学生用上面学过的方法测量番茄的植株。上面介绍的方法是用直尺测量规则形状的物体,而番茄幼苗的形状不规则。教师要注意提示学生以土壤和番茄茎的交界处作

为起点,植株的顶芽为终点,两人合作完成测量任务。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长度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尝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际测量活动。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被测物体,指导学生多次练习。

教学反思:

4开花结果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会开花结果。

(2)知道植物的生长通常经过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2.科学探究

(1)能持续观察植物花开过程并记录。

(2)能持续观察植物从结果到果实成熟的过程并记录。3.科学态度

能坚持进行对植物种植活动的观察和记录。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开花了

持续观察番茄等植物的开花过程,描述并记录。了解植物开花大致经历的过程持续观察、描述、记录活动2 结果了观察番茄等植物的果实及成熟过程,描述并记录。了解番茄果实从花谢结果到成熟的过程持续观察、描述、记录

2.活动指引任务驱动页这个是番茄的花蕾吗?盆里番茄的生长变化。琪琪发现在叶子中间长出了一个小芽,与刚长出来的叶芽形态不同。产生问题:“这个是番茄的花蕾吗?”当植

物长到一定程度时会开花结果,这在学生心中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番茄的花朵很小,也很少有人在家中种植,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见过番茄的花开过程。因此当学生见到花蕾时,并不能判断长出来的是花蕾还是叶芽。

驱动任务:进一步采用持续观察的方法,观察记录番茄花开的全过程。与更多植物的开花过程进行比较,发现植物开花过程的规律。活动1 开花了

(图片说明:三幅图由左向右分别为番茄的花蕾、盛开的番茄花、凋谢的番茄花底部刚刚结出的果实。)

本活动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持续测量番茄长高长壮的过程后,进一步观察番茄植株的新变化。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习过花的构造,不了解花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因此以观察完整的开花过程为主要任

务。描述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花朵在开花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观察番茄的开花过程,并描述现象。花谢了,下面像个果子,要结果了吗? 关键词:

颜色变化 花蕾 盛开 凋谢

当学生观察了一个开花周期后,在同一株番茄植株上,可以看到番茄的花蕾、盛开的番茄花、子房膨大形成果实这三种状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述番茄花的开花过程,尝试从颜色的变化、花蕾的张开到花朵盛开,再到花朵凋谢等方面描述植物花开的大致经过。(图片说明:学生在校园里观察紫荆花的开花过程。)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开始生殖生长,也就是开花结果。首先由芽分化形成花芽,在植物的花蕾发育成熟后,花被渐渐张开,雄蕊的花药裂开,花粉散出落在雌蕊的柱头上,逐渐萌发形成花粉管伸向子房的胚珠,并释放出精子。胚珠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作用完成后,花朵凋谢并形成果实。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只需观察更多的植物,发现植物大多数都要经历开花这一过程就可以了。当学生完成对番茄开花过程的观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其 他植物的开花过程。学习过程可以分成以下步骤:

(1)说一说最近看到哪些植物开花了,口头描述一下花开的过程。(2)到生物园实地观察其他植物的开花情况,找出不同时期的花朵 并记录(用简单的图画和文字记录)。(3)整理记录,归纳小结。

(4)说一说其他的发现。

观察其他植物的开花过程,并简要记录下来。番茄花朵较小,学生容易混淆花蕾和凋谢的花朵,教师要帮助学生区分花蕾和凋谢的花朵,并引导学生正确地描述。在观察不同植物的开花过程时,学生可能会发现花凋谢后会有个小果子,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可在生物园内多种植一些生长周期短、果实容易观察的植物供学生观察,如茄子、辣椒等。如果受场地限制,可以通过视频、连贯性的图片等介绍其他植物的开花过程。活动2 结果了

(图片说明:三幅图由左向右分别为刚刚结出的番茄果实、长大的绿色番茄、成熟的红色番茄。)

本活动是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番茄果实的变化过程。从子房发育成果实到果实成熟是一个较长的时期,教师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花凋谢以后,结出了果实。观察番茄果实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植物的生长通常经过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其他植物的果实也会发生这些变化吗?(1)观察、描述刚刚形成的番茄果实。

(2)推测番茄果实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可以用简单的图文表示。(3)引导学生持续观察番茄果实的变化并作记录。

(4)提示学生在观察番茄果实的同时,可以观察身边常见的其他果实的变化。

引申的问题

是不是所有的植物开花后都要结果呢? 教学反思:养蚕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蚕卵在孵化成蚁蚕过程中的变化。

(2)知道蚕的饲养方法,了解蚕幼虫阶段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3)知道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2.科学探究

(1)能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2)能用简单的工具观察蚕的形态变化,并通过文字、图画、照片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3.科学态度

能坚持进行对养蚕活动的观察和记录,养成珍爱动物的意识及责任心。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观察蚕卵和孵化

观察蚕卵的孵化过程,了解蚕卵孵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知道蚕的饲养方法观察、描述

活动2 蜕皮长大

观察蚕幼虫阶段的生长过程,记录蚕生长过程中体长变化的数据,知道蚕每次蜕皮后体长有明显的变化观察、测量、分析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教室里,两个小朋友在观察纸板上的蚕卵。琪琪手拿一纸板的蚕卵给波波看,波波仔细观察蚕卵的外形。这是妈妈在养蚕中心拿来的蚕卵。真的会变成蚕宝宝吗?

产生问题:“真的会变成蚕宝宝吗?”对于没有饲养过蚕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了解动物变态发育的过程。即使在电视上或生活中见到过个体较大的蚕幼虫,也极少见到蚕卵。看到一粒粒个体较小形似小米的蚕卵,学生很难想象到蚕卵会变成蚕宝宝,激起了学生强烈的观察欲望。驱动任务:使用放大镜观察蚕卵,记录蚕卵的外部特征,持续观察蚕卵的颜色和形态变化,以及蚕卵的孵化过程。活动1 观察蚕卵和孵化

(图片说明:上图为蚕卵,下图为蚕孵化的过程。)

刚产出的蚕卵是淡黄色的,形状是略扁的球形,蚕卵很细小,直径约1毫米。蚕卵快孵化时,颜色逐渐变成紫黑色。刚孵化出的蚕宝宝像小蚂蚁,我们称之为蚁蚕。它体小而黑,长约3毫米,身上长满细毛,会咬破卵壳钻出来,吃嫩桑叶。

本活动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了解蚕卵的一些特点。从三年级上学期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观察并记录蚕卵孵化前颜色和形态的变化,以及孵化的过程蚕卵变色了。开始,教科书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让学生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借助直尺测量蚕卵的长度,并尝试记录蚕卵的外形特征。学生观察蚕卵时应该会有很多发现,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其发现先归纳后汇报,以提高学生的描述能力。蚕卵的孵化过程需要几天时间,因此,学生只能在课后完成观察任务。在课堂上,教师主要是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记录,也可以选择视频短片或连续性的图片呈现蚕卵孵化的过程。引申的问题

蚕卵在什么环境下才会孵化?

(图片说明:在纸盒中饲养的蚕幼虫。)

从卵孵出来的蚁蚕,是幼虫阶段的开始。我们可以把蚕放在纸盒里饲养。刚孵出来的蚕要用切碎的桑叶喂养。纸盒盖上开几个透气孔。1 . 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2 . 每日清洁养蚕的纸盒。3 . 发现病蚕要及时隔离。. 防止老鼠、蚂蚁和蟑螂等动物伤害蚕。提示

观察活动后,向学生介绍养蚕的方法。科学的饲养才能保证蚕宝宝的健康生长。当蚕卵孵化之后,教师要及时讲解蚕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醒学生遇到问题要及时与教师交流。饲养的要点有:

(1)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如附近没有桑树,可每次采摘多些,把桑叶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湿毛巾包住后装入塑料袋密封,或者把桑叶放置于冰箱冷藏室(5 ℃)中,可保鲜几天。

(2)每日清洁养蚕的纸盒。及时清除盒内的蚕粪及不新鲜的桑叶。建议学生用透气较好的纸盒饲养,如用塑料盒饲养可先在底部垫一张纸板,便于清理。

(3)发现病蚕要及时隔离。受天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饲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病蚕,要提醒学生将病蚕及时隔离出来,移到独立的盒子里,但不要随便丢弃。

(4)防止老鼠、蚂蚁、蟑螂等动物伤害蚕。用有小孔的透明盖子完全覆盖在纸盒上。为了便于学生观察,除引导学生在家中饲养之外,建议教师在科学室同步饲养,便于学生在学校的课间休息时间进行观察。活动2 蜕皮长大

(图片说明:由左向右依次为蚁蚕、二龄蚕、三龄蚕、四龄蚕、五龄蚕。)出于天性,大部分孩子都会非常喜欢养蚕,但是要把养蚕作为一项科学研究工作,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有试过。蚕的生长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值得探究。教材中选择蚕的体长变化作为研究的内容,是由于三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了长度的测量方法,对于这个内容比较容易掌握,完成蚕的体长规律的研究应该是可以实现的。待学生基本完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后,蚕体长的变化规律也就很容易被总结出来。

(图片说明:该图的设计目的是方便学生记录蚕幼虫期的体长变化,以画图的方式进行记录。图中范例为刚刚孵化的蚁蚕,纵轴为蚕龄,横轴为体长,最小单位为毫米。)

用直观的画图方式进行记录比较适合三年级的学生,该活动要求学生简要画出不同时期蚕的外形特征,图中蚁蚕的示范就是引导学生如何简要地画。要提醒学生蚕宝宝的体长是十分重要的信息,一定要准确测量并记录。蚕宝宝身体柔软,要提示学生小心测量,不要伤害到蚕宝宝。

(图片说明:上图为蚕幼虫蜕皮前,蚕幼虫正从头部开始蜕皮;下图为蚕幼虫蜕皮后,蜕皮后的幼虫体后为蚕蜕。)

蚕抬着头,不吃也不动,称为“眠”。蚕脱皮从头开始慢慢向后脱落,乍看之下,好像两条蚕接在一起。蚕在第一次蜕皮后,每隔六七天“眠”一次,每蜕皮一次,食量就会增加,身体也会变大,蚕在幼虫期蚕幼虫的身体结构蚕在每次蜕皮前后有哪些变化?蚕宝宝蜕皮后长大了很多。观察记录蜕皮前蜕皮后蜕皮前蚕宝宝不吃也不动了。蜕皮前蜕皮后体长/毫米其他变化“眠”了四次。蚕蜕皮时体长变化最为明显,蜕皮前后也具有明显的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活动:

(1)小结蚕蜕皮的次数,描述蚕每次蜕皮前后的状态。(2)比较蚕在每次蜕皮时的相同特征。(3)比较蚕每次蜕皮后的不同点。(4)归纳蚕蜕皮的规律。

养蚕活动开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在养蚕活动中可以开展哪些科学研究。在学生提出初步想法的基础上,还要讨论研究的方案。这些都是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结合学生提出的方案,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开展教科书中关于蚕的体长变化规律的研究。讨论最好结合前面的学习,让学生明确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并理解只有

使用这种研究方法才可以获得科学准确的蚕体长变化规律。对于学生提出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去探究,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在后期汇报时,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教师可根据实际条件,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例如:

(1)组内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并推选代表作品在全班介绍。(2)用照片和简要的文字制作成手抄报并展览。

(3)鼓励学生在家长协助下,把观察过程中的图片及视频短片制作成PPT在班内分享交流。引申的问题

蚕幼虫生长过程哪些变化是最突出的?

教学反思:蚕宝宝变样了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了解蚕一生不同阶段的特点。

(2)知道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蛾四个不同的变化阶段。2.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的工具观察蚕一生的形态变化,并通过文字、图画、照片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2)能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蚕不同阶段有什么特点。3.科学态度

能坚持进行对养蚕活动的观察和记录,养成珍爱动物的意识及责任心。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蚕宝宝发生怎样的变化了解蚕从幼虫到蛹的变化过程。知道蚕的幼虫经历四次蜕皮后会吐丝结茧化成蛹,了解蚕蛹的外形特征观察、比较 活动2 蚕的一生

通过比较、归纳,知道蚕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阶段描述 2.活动指引

生活情景:四个小朋友在科学室观察纸盒中的蚕宝宝。发现蚕宝宝再次不吃桑叶。产生问题:蚕宝宝已经蜕了四次皮了,每次蜕皮前都不吃桑叶。聚焦问题:“它是不是又要蜕皮长大了?”学生正在期待着新的变化。驱动任务:通过进一步的持续观察,了解蚕从幼虫到蛹的变化过程。归纳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蛾四个阶段。活动1 蚕宝宝发生怎样的变化

蚕宝宝又不吃桑叶了。五龄蚕经过几天的生长以后,就要吐丝结茧了。观察蚕在吐丝结茧中的变化过程,了解蚕身体的变化并作记录。已经吐丝了,它还吃东西吗?

(图片说明:三幅图由左向右依次为五龄蚕开始寻找营茧场所、五龄蚕开始吐丝、已经完成吐丝的蚕茧。)

这一活动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观察和比较,了解蚕从幼虫到蛹的变化过程。知道蚕的幼虫经历四次蜕皮后会吐丝结茧化成蛹,了解蚕蛹的外形特征。

蚕在吐丝前,不再吃东西,身体也会变短,喜欢在小格子或角落里吐丝。蚕吐丝将自己包裹在椭圆形的小空间里,这个由蚕吐丝形成的小空间称为“茧”。蚕吐完丝后在茧里做最后一次蜕皮,变成蛹。蛹呈浅棕色,且颜色会逐渐加深。这一活动要求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活动:

(1)观察五龄蚕不吃桑叶时与前几次的“眠”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五龄蚕不再吃东西后,会爬到搭好的架子上,身体变短了一些,全身透明,等等。(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记录蚕吐丝的过程。(3)思考蚕宝宝结茧后在茧里会发生哪些变化。

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学生不一定能够见到,即便是在家中养蚕也不一定能够见到吐丝过

程。教师可以展示录制好的视频或者连续性的组图,作为补充。

(图片说明:图片为剪开的蚕茧,里面有蚕蛹,蚕蛹右边一团黑色的东西是蚕蜕。)蚕的幼虫吐丝结茧后,就进入一个新的生长阶段——蛹。小心地将一蚕茧剪开,观察蚕蛹的形态。蚕蛹会动吗?它吃东西吗?蚕蛹羽化成蛾后,会进行哪些活动?蚕茧里面一团黑色的东西是什么?当蚕宝宝吐丝结茧后,学生十分好奇在蚕茧中的蚕宝宝会发生哪些变化,同时会做出很多猜想。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三个部分的学习活动:(1)猜测蚕的幼虫在茧里会发生哪些变化。

(2)小心地剪开蚕茧,仔细观察蚕蛹的外形特征,并对每个部分进行描述和分析。(3)推测蛹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研究蚕蛹活动时,教师要注意:由于蚕蛹的外形和蚕的幼虫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可以有很多发现。比如:蚕蛹的身体呈椭圆形,一节一节的,一端较粗,一端较尖,粗端是头部,外皮褐色,很硬。在蛹的头部可以看到一对眼,一对还没有成型的触角;在蛹的胸部,可以看到一对没有完全成型的翅,会动„„ 活动2 蚕的一生

(图片说明:上图为蚕蛾交配产卵;下图为蚕的一生示意图。从左上顺时针依次为蚕卵、幼虫、蛹、蛾(成虫)。)

蚕结茧10~15天后,蛹在茧里变成蛾。蚕蛾破茧而出后,雌蛾与雄蛾交尾,然后产下蚕卵。蚕的一生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每个阶段变化很大啊!茧里的蛹羽化成蛾,蛾会排泄碱性的液体,溶解蚕丝,然后从湿润的一端钻出来。蚕蛾分为雄蛾和雌蛾两种,雄蛾在与雌蛾交配后不久便死亡,雌蛾则在产卵后死亡。卵孵化后变成蚁蚕,渐渐长大成为新的一代。

本活动先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由于蚕蛾是成虫,所以,具备了昆虫的外形特征。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了解了蜻蜓(昆虫)的外形特征。因此,在观察蚕蛾外形并将蚕蛾和蚕幼虫、蛹的外形比较后,可引导学生回顾蜻蜓的外形,并与蚕蛾进行比较,说出它们有哪些相同点。除了观察外形以外,蚕蛾的交尾和产卵也是本活动的观察内容。教科书最后提出的问题:蚕的一生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显著的特点?这里的讨论是对前面学习的总结。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1)蚕的一生分几个阶段。

(2)蚕生长的不同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观察活动中可以采用图片或标本代替蚕蛾活体,当然有活体蚕蛾观察效果最佳。为了突出蚕蛾的外形特点,可以将蚕蛾和蚕幼虫、蛹的外形进行比较观察。蚕蛾外形的主要特点如下: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和一对翅膀,腹部比较大。教学中建议采用先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全班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蚕的生长阶段和各阶段的特点。引申的问题

蚕的一生大约有多少天? 教学反思:

7小动物在长大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动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2)通过举例,描述不同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2.科学探究

(1)能仔细观察、比较小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特点。

(2)能通过饲养或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调查结果。3.科学态度

了解各种动物的一生是复杂多样的,认识到生命活动的丰富多彩。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小猫长大了

观察并描述猫从出生到成熟的生长过程中形态的变化观察、描述 活动2 蝌蚪变了模样

通过饲养或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青蛙一生的生长变化饲养、观察、描述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两个小朋友在客厅里和家中的猫玩耍,这是一只待产的母猫,主人妍妍抱着猫坐在沙发上,琪琪在观察猫突出的腹部并思考。产生问题:“刚出生的猫宝宝是什么样子的?”猫是学生熟悉的小动物之一,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猫都十分常见。学生常见到的是成年猫,即便是家中有饲养也不一定会见到刚出生的小猫,猫从出生到发育成熟的过程并不是大多数学生所熟知的。对于刚刚出生的小猫外形及特征也是学生所好奇的。

驱动任务:通过观察猫从出生到发育成熟的生长变化,以及青蛙的一生的饲养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通过观察或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小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知道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小动物,如青蛙、金鱼、蜻蜓、麻雀等,它们出生时个体极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大。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动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我家的小猫要做妈妈了。刚出生的猫宝宝是什么样子的? 活动1 小猫长大了

(图片说明:三幅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刚出生的小猫、约四周大刚刚可以跑跳的幼猫、能离开母猫独立生活的成年猫。)本活动以学生身边常见的小动物猫为例,观察并描述猫从出生到发育成熟过程中形态的变化。

以一种常见的家猫生长发育周期为例:①睁眼:8~20天。眼睛变为固定的颜色:12 周。②运动能力。爬:16~20天。走:21~25天。跑:4~5周。③断奶。开始吃固体食物:3~4周。完全断奶:8周。④长牙。乳齿长齐:8周。出恒齿:12~18周。⑤学本领。洗脸理毛:4~5周。⑥开始嬉戏:4~5周。⑦开始练习捕食:6~8周。⑧第36周离开母猫独立生活。最早能离开母猫的时间:6~8周。能离开母猫完全独立生活:6个月。猫的生长发育周期较长,教师可利用视频短片或连续性图片引导学生完成本活动的学习:

(1)描述自己常见的猫的外形等特征,推测其属于哪个生长阶段。

(2)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描述猫从出生到发育成熟会经历哪些阶段。刚出生的小猫吸妈妈的乳汁,它从出生到发育成熟需要10个月左右。观察下图,了解猫从出生到成熟的生长过程中形态的变化。刚出生的小猫眼睛都没睁开。

(3)描述猫在每个生长阶段的形态变化及特征。(4)交流观察到的猫在生长阶段的其他变化。

猫属于夜行动物,行动灵敏,除了家养的之外,遇到人通常会快速躲避,不易观察。教师可在本课教学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开展观察活动,提示学生到有养猫的同学家里展开观察活动。

活动2 蝌蚪变了模样

(图片说明:以池塘为背景的图片中,呈现了不同生长时期的青蛙。按序号依次为:①卵;②幼蛙;③成蛙;④蝌蚪(长出后腿);⑤蝌蚪(长出前腿);⑥蝌蚪。)本活动是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以青蛙为例,通过饲养或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青蛙的一生主要经历哪些阶段。

青蛙的发育过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①受精卵。雌蛙与雄蛙抱对交青蛙、蚕、蜻蜓等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形态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青蛙把卵产在水里,孵化出的蝌蚪长着长长的尾巴,像鱼一样在水中生活。在发育过程中,蝌蚪的尾部逐渐消失,并长出四肢,能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观察图中青蛙由幼体变为成体的过程,找出青蛙发育的不同时期。雌蛙向水里产卵,雄蛙向水里排出精子,卵与精子在水里结合成受精卵。

②蝌蚪。由受精卵孵化成蝌蚪,蝌蚪有一条扁而长的尾巴,用头部两侧的鳃呼吸。③幼蛙。蝌蚪发育到一定阶段会长出四肢,用肺呼吸。④成蛙。刚上岸的幼蛙还有小尾巴,以后消失,幼蛙逐渐长成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本活动不要求学生了解青蛙身体发育的内部变化,只需从外形特征判断青蛙从卵到成蛙的生长过程。

本活动引导学生从以下步骤完成学习:

(1)结合此图推想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并进行排序活动,产生仔细观察青蛙生长发育过程的欲望。

(2)通过饲养或者查阅资料等方式仔细观察比较青蛙不同生长阶段的外形特征。(3)对池塘中不同阶段的青蛙进行正确排序。

蝌蚪的饲养比较容易,生长变化过程也比较明显。饲养蝌蚪不需要喂太多食物,可以每隔两天喂点鸡蛋黄。一般变化过程在1周左右。教师可以提前帮助学生采集蛙卵,或者在科学室内饲养供学生观察。也可以采用简短视频或连续性的图片进行观察。引申的问题

身边常见的其他小动物从小到大有哪些变化?蜻蜓的一生经历卵—幼

虫—成虫三个阶段。蜻蜓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幼虫(稚虫)在水中发育。幼虫以鳃呼吸,常静息不动,猎物靠近时方射出能缠卷的唇以捕捉之。发育过程中蜕皮8~15次,蜕皮次数在种内与种间均有所不同,无蛹期。从卵孵出后数分钟,第一龄稚虫的鞘状表皮即裂开,释出蜘蛛状的第二龄稚虫,早龄稚虫取食小甲壳动物和原生动物等水生动物;后期稚虫食蚊幼虫、水生甲虫和螺类,甚至小鱼。翅芽在早期出现,随着蜕皮次数的增多而长大。稚虫到最后一龄时,体内已形成成虫的器官。几天后稚虫爬出水面,蜕皮而露出成体(羽化)。

教学反思:我们在成长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外貌发生的变化。(2)了解人一生的大致过程。

(3)会从自己的生长经历和对周围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观察、比较中,说出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特点。2.科学探究

(1)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2)能够收集资料,发现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3.科学态度

能以健康的心理对待自己身体、心理的变化。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成长的“证据”

收集自己从小时候开始的外貌变化资料,发现自己成长过程中外貌的变化观察、比较 活动2 人的一生

观察、比较人在不同阶段的身体特点,说出人体外部形态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变化观察、比较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四个小朋友在参与学校的体检活动,妍妍和琪琪在测量身高。彬彬和波波在看已经测量好的身高、体重记录。

产生问题:通过体检活动,学生很关注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化,也知道自己在每次体检后身高和体重有明显的变化。自己的身体变化是每个人所关注的,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身体的其他变化。

驱动任务:通过观察、比较自己的身高、体重的变化,进一步寻找身体在其他方面的变化,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变化呢?我又长高啦!活动1 成长的“证据”

(图片说明:三幅图由左向右依次为出生100天的婴儿、1岁的幼儿、6岁的儿童。这是一个女童不同时期的照片,100天时身高为60厘米,1岁时身高为80厘米,6岁时身高为120厘米。)

本活动是引导学生研究人的外貌变化,最好是比较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身体变化。学生知道自己的外貌发生了变化,也知道由小到大自己的身高、体重都在增加。但对自己其他方面变化的了解是碎片式的,或者是模糊的,如学会坐、学会爬、学会走路、换牙等等。因此引导学生准确全面地描述是本活动的难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如下步骤展开学习活动:

(1)课前收集能够证明自己变化的资料,可以向自己的父母等长辈请教,可以收集自己的体检记录,以及自己不同年龄时的照片。

(2)课堂上分小组交流自己的从小到大的生长变化,借助记录单整理自己的变化资料,本活动以整理身高和体重等显著的变化为主。

(3)交流汇报各自的变化,通过比较发现身体变化规律。儿童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变化。收集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以及身高和体重的变化数据。我比小时候长高了很多。

完成此项活动的关键是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在必要的情况下,建议教师和校医联系,帮助学生取得数据。教师从学生刚刚入学时起,就让校医注意收集和保存学生身高、体重等身体数据。(图片说明:婴儿期的脚模和手模,左为脚模,右为手模。)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自己除身高和体重外的其他变化,如手脚的长度变化、头围的变化等等。汇报交流时侧重引导学生相互比较,寻找共性。我的手和脚也长大了很多。科学实践记录单(编号:0801)

课 题:8 我们在成长 活 动:成长的“证据” 班 级: 小 组: 日 期: 收集自己从小时候到现在的变化。年龄: 身高: 体重: 照片 记录

活动2 人的一生

(图片说明:图中为人的一生不同时期的示意图。由左向右的顺序为:①婴幼儿期;②儿童期;③少年期;④青年期;⑤中年期;⑥老年期。)本活动是建立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从全面细致地观察、比较自己的身体变化,进一步观察、比较自己和周围的人,判断自己属于哪个时期,通过交流讨论,预测自己的身体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小学生对年龄的判断不是十分准确的,教师可以告知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人开始观察比较,如带来家中的“全家福”照片进行一一对照,根据已有的经验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外形特征,了解人的一生主要经历的几个过程。从人的生长发育的特点来说,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婴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六个生长变化阶段。每个阶段没有严格的年龄划分,通常0~3岁为婴幼儿期,3~10岁为儿童期,10~19岁为少年期,19~45岁为青年期,45~60岁为中年期,60岁以上为老年期。教学的最后归纳总结:与其他生物一样,人也经历着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引申的问题

人在不同的时期有哪些典型的特征? 我现在是儿童期。学习反思解答 知识回顾 思考与练习

按蝴蝶的生长变化顺序将图片进行排序。将序号填进箭头里。

教学反思:

第2 单元 材料的选择 身边的物品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大小、厚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气味、软硬等。2.科学探究

(1)能充分利用感觉器官仔细观察物体。(2)能用科学的词汇准确描述物体的特征。

3.科学态度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描述自己喜爱的物品运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和描述物品,并记录下来。能充分利用感觉器官仔细观察物体并能用科学的词汇描述物体的特征观察、描述、记录 活动2 猜猜这是什么

以游戏的形式描述和猜测物品。能用科学的词汇准确描述物体的特征,能根据描述的特征判断物体观察、描述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四个小朋友带着各自的玩具到公园游玩,波波拿着玩具车,妍妍拿着布娃娃,彬彬拿着飞机模型,琪琪把玩具兔弄丢了,正着急地询问公园管理员:“有人捡到我的小兔了吗?”

产生问题:由于“玩具兔”一词只是物品的名称,没有表达出物品的具体特征,给寻找失物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玩具兔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对物体进行描述。玩具兔是什么样的?有人捡到我的小兔了吗?那是一个玩具兔。

驱动任务:运用各种感觉器官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物品,并用科学的词汇描述物品的特征。

活动1 描述自己喜爱的物品

物体有大小、轻重、颜色、厚薄、表面粗糙程度(或光滑程度)、形状、气味、软硬等特征,通过本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物品,并且用科学的词语来描述其特征,同时要进行简单的记录。教科书呈现了学生活动的情境,四个学生手里分别拿着特征明显不同的物品(塑料娃娃、金属小车、毛绒玩具、木雕模型),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多方面的物理属性来描述物品。同时,教科书以观察记录样例提示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物品以及如何进行记录,并通过贝贝的话“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物体的特性?”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现更多的物体特征。

课前应布置学生从家里带来玩具等物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但在数量上应控制每人1~2种物品,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活动的效果。组织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介绍自己喜爱的物品,接着各小组可以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借此,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体的特征,知道如何用科学术语描述物体的观察并描述自己喜爱的物品,记录物品的特性。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物体的特性?颜色黄色、形状不规则、光泽无光泽、粗糙程度粗糙、硬度软、观察记录物品:玩具兔、记录人:琪琪

学生在介绍各种物品时,有可能把重点放在物品的用途上,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关注物品的物理特性。活动2 猜猜这是什么

以上一个活动为基础,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活动。这里包括两个层次的活动。一是让学生体验除了用眼睛观察之外,还可以用手通过触觉观察到物体的很多特征,如大小、形状、厚薄、轻重、冷热、软硬、表面粗糙程度等。二是要求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以便他人能根据其描述对物品做出判断。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体会到准确而详细地描述物体特征在同伴交流中的意义。不用眼睛看,能判断袋子里装的是什么物品吗?乒乓球? 橙子? 小皮球? 描述一种物品,让同学猜猜是什么。描述 关键词:

颜色 大小 软硬 表面粗糙程度

教科书通过“描述”栏目中的关键词,提示学生可运用这些词汇描述物品特征。最后,教科书呈现结论性的文字,提示本课教学活动后学生应建构这样的科学概念: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可以用颜色、大小、形状、软硬度、表面的粗糙程度及光泽等特征来描达。

教学活动建议:

(1)把一些物品放到不透明的袋子里,让一个学生用手摸其中一个物品,说出一个特征,其他同学猜他摸到的是什么物品。

(2)如果猜不中再说另一个特征,直到猜中为止。

(3)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让他人容易猜中物品,能准确描述物体特征有什么好处。

在开展活动时,学生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猜中物品名称上,这并不是本活动指向的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除了猜是什么物品外,还必须能说出判断的理由,把重点放在对物体的描述上,学生的描述情况可以反映出他们的观察水平、准确使用词汇的水平以及对物体主要特征的把握程度。同时,通过本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对某种物体特征获得的信息越多,就越容易识别物体,与驱动页问题形成呼应。

教学反思:探究技能:质量的测量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能指认天平、台秤、电子秤等常见的测量质量的仪器。2.科学探究

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3.科学态度

测量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认识测量仪器

观察实验室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认识天平、台秤、电子秤等测量仪器观察 活动2 测量方法

学习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了解托盘天平的构造,知道使用天平测量物品的方法观察、测量 活动3 使用仪器测量练习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小件物品。初步学会用托盘天平测量物品的质量测量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四个主题人物到超市买水果,货架上有各种水果,苹果、雪梨等水果的价格以“千克”计算,猕猴桃的价格以“个”计算。

产生问题:彬彬想挑一个重一点的猕猴桃,觉得这样比较划算,由于相同价格的猕猴桃个头相差不会太远,难以通过估算的方法来准确判断,因此就引出了问题:“怎样知道哪个猕猴桃更重呢?”

驱动任务:认识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物体质量的测量仪器,知道测量仪器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活动1 认识测量仪器

(图片说明:从左到右分别是托盘天平、弹簧秤、电子体重秤、电子台秤。)挑重一点的猕猴桃比较划算。哪个猕猴桃更重呢?质量的常用单位是克和千克。

教科书首先明确指出利用测量仪器可以准确测量物品的质量,然后以到实验室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交易场所去观察各种测量仪器作为驱动任务,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了解这些仪器的特点和用途,例如,托盘天平通常在实验室中用于测量小件实验用品,以砝码来计算质量;弹簧秤在农贸市场比较常见,根据读数可以直接知道物品的质量;电子体重秤用于测量人体的质量,液晶屏可以直接显示测量结果;电子台秤在超市使用较多,常带有菜单面板,除了液晶屏可以直接显示测量结果外,还可以根据菜单价格直接计算出物品的价格。以前在生活中还常用到杆秤和机械台秤,现在这两种秤已很少使用。

在认识测量仪器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知道克、千克是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

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完成本活动的主要任务,到农贸市场和商场等地观察各种测量仪器,鼓励学生用各种办法进行记录,如拍照、画简图等。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观察到的测量仪器有可能是各式各样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众多的测量仪器进行归类,把握主要特点,例如,无论哪种测量仪器,都有承载物体的构件和读数的构件。教学中教

师应尽量提供实物、图片等媒体资源来丰富学生的认识,同时让学生从测量仪器的发展中感受到科技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便利。由于很多地区日常生活中都使用“斤”“公斤”作为质量单位,教师杆秤 机械台秤要提供实例组织学生进行换算,理清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活动2 测量方法

教科书首先以图示的方式介绍了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目的是为使用天平测量做好铺垫。托盘天平主要由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调节螺母、标尺、游码、指针、分度盘组成。游标为5 g或10 g,最小刻度为0.1 g/0.2 g。砝码是放在天平的一端作为质量标准的金属块或金属片,大小不一,各有一定质量。图中天平称量500 g,游码最大称量10 g,所配砝码为:200 g,100 g,100 g,50 g,20 g,20 g,10 g。接着是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由于学生是首次使用天平,教科书用了三幅图逐步分解天平的操作步骤。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观察天平有哪些主要组成部分。怎样用天平测量物品的质量呢?

① 调平衡: 移动游码至“0”刻度处,旋转平衡调节螺母,直至指针居中。

②称量:物品放左侧托盘,估计物品质量后再选择合适的砝码放在右侧托盘上。

③读数: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计算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

1.测量前。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②把托盘放好,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③根据指针偏移的情况旋转两端的平衡调节螺母,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测量时。①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大致估算物品的质量后选择合适的砝码用镊子向右盘由大到小加减砝码;②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为止。

3.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左端所对的示数。教学活动建议:

(1)教师讲解托盘天平的结构。用实物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2)教师示范使用天平的方法,重点在如何调整天平平衡,如何读数。

(3)学生分组观察天平,调整平衡,并试着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学习如何读数。(4)反馈操作天平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是操作技能之一,学生学会该项技能必须经历模仿、反复练习、熟练的过程。在模仿阶段,教师正确而规范的演示能给学生带来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可以结合微视频的方式,对于关键操作可通过重播、慢播的方式化解教学难点。活动3 使用仪器测量

在初步模仿教师操作的基础上,教科书安排学生通过反复训练的方式来熟练操作技能。其中呈现的实验记录表是提示学生要把测量后的数据及时记录,养成边研究边记录的习惯。教学活动建议:

(1)先让学生估量物品的质量,然后选择比较接近的砝码放进托盘,让学生讨论测量前先估量的好处。

(2)以两人为一组测量各种物品的质量。(3)交流测量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处理的方法。

课堂上应提供充足的时间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提醒学生不要追求测量的速度,必须按要求规范操作,尤其是通过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是操作难点,这一步骤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慢慢操作。同时要注意一些细节要求,例如,取砝码时必须使用镊子;每次测量后都要把游码归零;测量完毕后砝码要放回砝码盒;边测量边记录,记录时要记得写上质量单位。教学反思:物体与材料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是由材料制成的。

(2)能辨认金属、玻璃、塑料、陶瓷、橡胶、木材、纸、岩石等常见材料。2.科学探究

(1)能运用感官对材料进行观察和比较,并能描述不同材料的特点。(2)能以材料种类为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3.科学态度

对材料表现出探究兴趣。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杯子是用什么做的观察各种杯子的构成材料。认识金属、玻璃、塑料、陶瓷、橡胶、木材、纸、岩石等常见材料,知道物体是由材料制成的观察、描述、记录 活动2 书包里的物品

观察比较书包里的物品。能以材料种类为标准对书包里的物品进行分类观察、分类 2.活动指引

妈妈让我买陶瓷杯,哪些是陶瓷做的呢?

生活情境:琪琪和波波到商场购买杯子,面对货架中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杯子,波波觉得要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有难度。

产生问题:杯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但是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了杯子的外观或功能,很少关注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面对妈妈交给的买陶瓷杯任务,波波产生了困惑:“哪些是陶瓷做的呢?”

驱动任务:观察各种不同材料的杯子,认识不同的材料。活动1 杯子是用什么做的

(图片说明:从左到右,上列分别是陶瓷杯、木杯、塑料杯、纸杯,下列分别是金属杯、玻璃杯、紫砂杯、玉石杯。)

本活动要求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杯子,辨认它们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通过活动,认识金属、玻璃、塑料、陶瓷、橡胶、木材、纸、岩石等常见材料,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用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同时,通过描述材料的特点,初步呈现学生对材料性能认知的前概念,为后续学习材料的性能做铺垫。

教科书上的观察记录表是提示学生要有序地观察,观察重点是组成杯子的材料特点,而不是杯子外观或用途上的特点。序号一栏可根据课堂上学生实际观察的物品自行编号。教学活动建议:

(1)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演示呈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辨认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从而引入材料的常见种类。

(2)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杯子,辨认杯子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3)分组观察制成杯子的材料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词汇表达并 记录。

(4)列举各类材料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虽然教科书安排的活动内容是观察杯子,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处理,可引导学生以教室、学校为场景观察身边的物品,辨认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并及时做好记录,对于不会分辨的物品可提醒他们做好标记。小组活动结束后可通过全班交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小组观察活动的发现。引申的问题

我们穿的衣服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活动2 书包里的物品

书包是学生每天上学都携带的物品,书包里的物品种类也比较多,教科书设计这一活动是力图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在学生已认识常见材料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按组成物品的材料为标准进行一级分类,把同一类材料制成的物品的名称填在相应的圆圈内。教科书在最后提出讨论问题“除了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给物体分类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分类”,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以不同的标准对物体分类,例如,可以按颜色、形状、硬度、轻重、用途等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这是在上一个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辨认构成物品的材料,并以组成材料作为标准展开分类活动,所以必须先引导学生正确辨认书包及书包里各种物品的构成材料。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可能会出现分辨不出某些构成材料,或者不会使用规范的术语表达,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通过分类活动,学生应能发现许多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同种材料也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其他的分类标准,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组织分类活动,重点要求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

教学反思: 材料与沉浮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有的材料能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会在水中下沉。知道物体的沉浮与其组成材料有关。

(2)认识到可以根据材料的漂浮性能制成不同用途的物品。2.科学探究

(1)能根据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概括出浮和沉的物体的材料组成特点。(2)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初步解释物体的沉浮与其组成材料有关。3.科学态度

尊重事实,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接受他人合理的解释。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寻找能漂浮在水中的材料观察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知道不同材料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不同,认识到可以根据材料的漂浮性能制成不同 用途的物品观察、实验 活动2 胡萝卜的沉

浮现象观察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胡萝卜块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和形状无关,与材料有关观察、实验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四个小朋友假期相约去游泳,妍妍在水里拿着泡沫浮板在游泳,彬彬带着塑料救生圈在玩水,琪琪和波波坐在泳池边聊天。产生问题:由于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的材料,也知道了物体是由材料制成的,所以琪琪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浮板和救生圈都是塑料做的,她发现这些塑料物品都能浮在水面上,此时波波就产生了疑还有什么材料可以浮在水面呢?塑料做的浮板和救生圈都可以浮在水面。

问:“还有什么材料可以浮在水面呢?”

驱动任务:把各种用不同材料做的物品放入水中,观察能浮在水面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活动1 寻找能漂浮在水中的材料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是材料的性能之一。在这一活动中,教科书安排了两个层次的探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其组成材料有关。首先,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实心物体)做实验材料,如回形针、钥匙、铅笔、木块、橡皮擦、橡皮泥、塑料球、塑料棒、玻璃弹珠和玻璃片等,观察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金属做的回形针、钥匙是沉的,橡胶做的橡皮擦和橡皮泥也是沉的,玻璃类物体也会沉,而铅笔、木块等木材做的物品会漂浮在水面,塑料球和塑料棒也是浮的,然后通过归类,初步发现物体的沉浮可能与材料有关。由于这个活动中的材料在大小、轻重、形状上都是不同的,所以学生也有可能认为物体的沉浮既与材料有关,也与上述因素有关。为了帮助学生澄清这各种不同的物体放进水里,有些会沉,有些会浮。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记录。能浮的物体和会沉的物体各有什么特点?先预测一下它是沉还是浮。物体放入水中的方式要相同。

这些想法,教科书接着安排第二个层次的探究,大小相同而材料组成不同的物体是否沉浮状态就相同呢?把相同大小的塑料块、木块、铁块、铝块放入水中学生会观察到,塑料块和木块是浮的,金属块是沉的,通过探究让学生进一步证实物体的沉浮的确是与材料有关。

(图片说明:图中四个实验材料从左到右分别是塑料块、木块、铁块、铝块。)教学活动建议:

(1)观察实验用的各种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并记录下来。

(2)让学生预测这些物品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并说出预测的理由是什么,以此暴露学生的前概念。

(3)依次把物品放入水中,观察并及时记录物品的沉浮状态。(4)让学生整理实验记录,以沉或浮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归类。(5)根据归类的情况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分析物体的沉浮现象。

(6)在学生初步认同物体的沉浮与其组成材料有关的基础上,引入大小相同的不同材料在水中沉浮状态的探究实验,学生从金属类物品在水中是沉的、塑料和木材做的物品在水中是浮的这一实验现象中就能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其组成材料有关。

关于物体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认为与物体的把相同大小的铁块、铝块、塑料块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不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同样大的物体,塑料块和木块要轻一些。

大小、轻重、形状有关,学生的这个前概念是比较顽固的,在教学中,教 师要精心准备实验材料和组织探究过程,力图通过探究活动转变学生的前概念。

在实验材料的准备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每一类材料的物品至少有两个以上。②物品必须是实心的。③物品是由一种材料构成的。④如果是纸制品的话,必须是防水的。活动2 胡萝卜的沉浮现象

(图片说明:左上图是把一个红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状,右上图是把红萝卜切成不同的形状。)

从上一个活动中,学生认识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其组成材料有关,但活动并没有证明与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因素无关,所以教科书设计了这一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澄清前概念。在这一活动中,如果选取的胡萝卜原来是浮的,无论切成怎样的大小和形状,所有胡萝卜块都是浮的。如果原来是沉的,同样,切成各种胡萝卜块后也是沉的。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的事实能够帮助学生认同物体的沉浮确实与大小、形状无关,从而转变前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科学概念,在探究活动后设计了问题讨论:“如果把沉在水中的橡皮擦切成小块,它会浮起来吗?”引导学生运我还想用其他材料试试。

用已学的知识解释新情景中的问题,知道橡皮擦被切成小块后仍然会沉在水中。教学活动建议:

(1)设置问题情境:把整个胡萝卜(已削皮)放入水中,观察胡萝卜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2)提出问题:如果把这个胡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状放入水中,胡萝卜的沉浮状态会改变吗?把这个胡萝卜切成形状不同的块状放入水中,胡萝卜的沉浮状态会改变吗?(3)分组实验探究。(4)用证据解释自己的想法。

本实验中,使用的胡萝卜有可能是沉的,也有可能是浮的,这与胡萝卜的含水量有关,无论是沉的还是浮的,都可以作为本活动的实验材料,都能够达到设计意图。如果完整的胡萝卜放入水中是沉的,切成大小各异、形状不同的胡萝卜块,仍然是沉的,反之亦然。但是在准备材料时有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必须把胡萝卜的皮削掉,而且要削得比较深(去掉表皮和木质部),因为胡萝卜的皮比较致密,切块时,皮占的分量越多,胡萝卜就越往下沉,这样的实验结果就有可能得出不同形状的材料其沉浮状态也不同的结论。由于学生没有密度概念,老师很难把这个问题向学生解释清楚,教学中应尽可能排除干扰因素。

教学反思: 花盆补水器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水性不同。(2)认识到材料的性能与用途的联系。

(3)知道身边很多的生活用品都必须经过设计和制造这个环节。2.科学探究

(1)能用简单的二维记录表格做简单的定量记录。(2)能利用材料的性能设计和制作实用的物品。3.科学态度

乐于尝试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完成设计与制作。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用哪种材料搭“水桥”

探究使用哪种材料制作花盆补水器的“水桥”最合适,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水性不同观察、实验、比较、记录 活动2制作花盆补水器

设计并制作花盆补水器,应用已有知识设计和制作产品设计、制作 1.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三个小朋友在阳台观赏植物。琪琪在浇花,妍妍提出可以用花盆补水器代替人工浇花。

产生问题:妍妍提出自己做花盆补水器,这就必然会涉及材料的选择问题,因此提出了“用什么材料做花盆补水器?”“怎样把瓶子里的水引到花盆?”的问题。

驱动任务:关于装水的容器选择什么材料这一问题,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是可以解决的,所以这里的任务主要指向探究用什么材料把水引到花盆。家里没有人时可以做个花盆补水器。用什么材料做呢? 活动1 用哪种材料搭“水桥”

(图片说明:除了试管和试管架之外,从左到右分别是铜线(金属)、纸巾(纸)、棉线(天然纤维)和尼龙绳(合成纤维)。)

教科书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材料的吸水性。首先围绕驱动任务,通过贝贝的话指明了花盆补水器的构造,把探究问题聚焦在“水桥”材料的选择上,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金属、纸、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四种不同材料的吸水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材料的吸水能力会有感性认识,但是很少把材料的性能与用途联系起来,更不会把几种材料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教科书试图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用实验获取的证据支持自己对材料吸水性的解释。研究棉线、尼龙绳、铜线和纸等几种材料的吸水性,比较哪种材料最适合做“ 水桥”。

哪种材料吸水最好呢?做花盆补水器时,怎样把瓶子里的水引到花盆呢?搭个“水桥”吧。

(图片说明:从左到右的材料分别是:棉线、纸卷、铜线、尼龙绳。①、③、⑤、⑦是空试管,②、④、⑥、⑧试管装有同样多的水。各种材料一端插入水中,一端插入空试管中。)

由于这一活动是本套教科书首次出现采取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所以教科书通过图片和主题人物的对话指引学生如何做实验。先把四种材料捻成粗细长短基本相同的长条形,四支相同的试管装有同样高度的水,并在水位处做好标记,测量水位的高度。然后同时把四种材料放进试管里,尽量保持浸入水中的长度一致,材料的另一端搭入空试管。十分钟后再次测量四支试管水位的高度,通过分析数据说明哪种材料的吸水性最好。教科书

设计的讨论问题“哪种材料最适合做花盆补水器的‘水桥’”,是希望引导学生在已知四种材料的吸水性能强弱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材料性能与用途的关系。四种材料的吸水性从强到弱分别是:纸>棉线>尼龙绳>铜线。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提示学生除了考虑材料的吸水性外,还要考虑实用性。例如,虽然纸的吸水性最强,但吸水之后容易断开,所以选择棉线做“水桥”比选择纸更合适。

教科书中提供的实验方法只是一种更接近于模仿“水桥”的范例而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其他的方法研究材料的吸水性。由于学生第实验记录材料要同时放进水里。各种材料的粗细和长度尽量保持相同。10分钟后观察比较四支试管的水位线下降情况,并记录。

一次做对比实验,教师在实验前的指导应该要细化一些,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对比实验的过程,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如何利用实验中获取的数据解释自己的想法。在活动后的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材料做“水桥”的优劣,综合考虑选择哪种材料,并能说明选择的理由。活动2 制作花盆补水器

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已经知道了该选择哪些材料制作花盆补水器,所以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探究结果与制作产品的需求联系起来。教科书提供了一个设计图的样例,提示学生在制作产品前,先要做好构思,把想法呈现出来,同时通过贝贝的话“制作完成后要测试花盆补水器的浇花效果”提醒学生作品完成后要不断进行测试和改良,渗透工程学的理念。教学活动建议:

(1)教师以样例讲解如何设计图纸。

(2)向学生提出任务“设计花盆补水器”,讲解评价标准(科学性、实用性、美观性)。(3)学生分组设计花盆补水器。

(4)组织全班交流各组的设计,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与修正。选择适当的物品和材料,设计并制作花盆补水器。制作完成后要测试花盆补水器的浇花效果。(5)学生分组修改设计图纸。

由于活动1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上要完成产品的制作是很困

难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完成设计部分即可,制作产品则留到课外进行,通过上交作品评价的方式促使学生完成任务。

教学反思:包装小酥饼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的材料其吸油性和硬度也不同。(2)认识到材料的性能与用途的联系。2.科学探究

(1)在选择材料时,能根据测试的结果与用途进行综合分析。(2)能利用材料的性能设计实用的物品。3.科学态度

体会到运用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选择包装材料

测试纸和塑料的吸油性,根据测试结果和用途选择包装材料。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油性不同,能根据测试结果和用途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材料观察、实验、比较、分析。活动2 设计包装盒

研究铁、纸、木和塑料四种材料的硬度,根据测试结果设计邮寄包装盒。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不同,能利用材料的性能设计实用的物品观察、实验、比较、分析、设计。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妍妍和妈妈一起制作小酥饼,香喷喷的小酥饼刚刚出炉,妈妈建议把小酥饼邮寄给远方的爷爷尝尝。

产生问题:妍妍手里拿着塑料袋和纸袋,“小酥饼油腻腻的,又容易碎,用什么包装才

好呢?”由于邮寄需要包装,而小酥饼比较油腻、松脆,妍妍因而产生如何选择包装材料的疑问。把小酥饼包装起来邮寄给爷爷尝尝。小酥饼油腻腻的,又容易碎,用什么包装才好呢?

驱动任务:根据小酥饼含油多的特点,测试并比较纸和塑料的吸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包装小酥饼。活动1 选择包装材料

在日常生活中,纸和塑料是最常用的包装材料,所以本活动只探究这两种材料的吸油性。这个实验比较简单,选择两块大小厚薄差不多的纸片和塑料片,同时滴上一滴食用油,把纸片和塑料片提起,可以观察到纸片上的油滴流动较慢,油滴越来越小,纸片背面留下非常明显的油迹,用手摸纸片背面滴油处,手会沾上油。塑料片上的油滴流动比较快,油滴大小变化不明显,塑料片背面没有留下油迹,用手摸塑料片背面滴油处,手不会沾上油。测试效果能够很明显说明纸的吸油性比塑料强得多。两个主题人物的对话,则是提示在选择包装材料时,要根据材料的性能、待包装的物品特性以及个人的需求和偏好等因素综合考虑问题,妍妍是从如何保证小酥饼更好吃的角度来选择包装材料,波波则是从便于携带的角度考虑选择包装材料。教学活动建议:

(1)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测试纸和塑料的吸油性,实验时要注意什么。测试一下两种材料的吸油情况。观察滴了食用油的纸和塑料,有什么发现?(2)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纸和塑料的吸油性,并记录。(3)交流探究结果。

(4)组织学生谈谈自己选择哪种材料做包装盒,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在组织教学时,本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展开,首先通过对比实验测试纸和塑料这两种材料的吸油性,提醒学生从多角度搜集更多的信息,例如,用眼睛看(看油滴、看油迹)、用手摸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解释的证据。在得出结论之后,围绕如何选择包装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里不要求有统一的选择结果,只要学生能合理利用材料的性能来选择并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即可。活动2 设计包装盒

本活动是在研究了材料的吸油性之后,继续研究材料的硬度。根据驱动任务的要求,这里需要学生从邮寄运输的特点进一步思考如何选择包装盒。由于小酥饼比较松脆易碎,而邮寄过程又难免碰撞,这就要求包装盒必须有一定的硬度,因而就引出了比较材料硬度的实验。铁、纸、木和塑料这几种材料都是制作包装盒的常用材料。根据邮寄运输的特点,思考哪种材料更适合做包装盒。用不同材料相互刻划的方法测试哪种材料最硬,并记录。看看有没有留下划痕。

铁、纸、木和塑料是制作包装盒常用的材料,所以教科书选择了这四种材料进行研究,通过比较的方法检测四种材料的硬度。这里介绍的是用不同材料相互刻划的方法比较材料的硬度,通过彬彬的话提示了判断标准,如果一种材料能在另一种材料上留下划痕,就说明这种材料的硬度大于被刻划的材料。

在测试四种材料的硬度有了结果之后,接着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材料特性的知识与需求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解决实际问题。

(图片说明:从上到下依次为小酥饼、其他材料和工具(泡沫、纸、塑料袋、剪刀)、塑料盒、铁盒、木盒、纸盒。)

这里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是为小酥饼设计邮寄包装盒,图中提供了四种材料的盒子以及其他材料,提示学生可以从中选择合适的物品设计邮寄包装盒,本活动重在设计方面,不要求学生制作成品,学生可参考教科书中的设计图纸样例设计自己的包装盒。教学活动建议:

(1)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四种材料哪种最硬,并排序。(2)教师讲解测试材料硬度的方法和注意要点。(3)学生分组实验和记录。

(4)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按硬度大小给四种材料排序。

(5)向学生提出新任务“设计邮寄包装盒”,组织学生讨论选择什么材料,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6)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做设计图纸。(7)分组设计包装盒并完成设计图纸。(8)交流、评价、修正包装盒的设计。

测试材料硬度的实验属于简单的对比实验,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提示学生每次刻划的力度要尽可能保持相同。②要有序地检测,通过不同材料的两两相

互刻划比较两者的硬度,然后再综合分析进行排序。③要注意区分划痕和材料留下的颜色痕迹。由于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涉及技术问题,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在课堂上可以教科书上的设计图纸样例来讲解设计的要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图纸,再通过全班交流的方式进行评价和修正。

教学反思:生活中的材料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能够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2)知道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发展新材料。2.科学探究

(1)能根据调查结果简单分析出人造材料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新材料的信息,并能以简报方式整理信息。3.科学态度

意识到人们对材料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活动1调查身边的材料

调查身边的物品哪些是由天然材料做的,哪些是由人造材料做的。能够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调查、分析 活动2 材料的发展

搜集新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现状,并制作简报。知道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在不断发展新材料收集和整理信息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小朋友们到妍妍家做客,客厅的木茶几非常漂亮,引起了小朋友们的研究

兴趣。

产生问题:现在各种材料广泛应用于家具的制作中,即使是有漂亮木纹的材料,也有可能以假乱真,并不是用天然木材制成的。所以波波对茶几用材提出了疑问“真的是木头做的吗?”

驱动任务:调查身边的物品,分辨制成这些物品的材料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活动1 调查身边的材料

(图片说明:小图是科学实验室,大图是家庭厨房。)木纹真漂亮。真的是木头做的吗? 学生身边常见的材料中,有些是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的,如木材、动物皮毛、棉、麻、蚕丝、沙、黏土、岩石等,被称为天然材料。有些材料是人们用自然界中的一些物质,经过加工或合成的,如玻璃、金属、塑料、橡胶、尼龙等,被称为人造材料。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和拓展对材料种类的认识,同时能够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课前要安排学生搜集和整理各种材料的资料,并做好调查记录,由于学生还没有形成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所以此时的调查记录可以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在上课伊始呈现学生的调查记录,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木头、棉花、岩石等材料可以制成什么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是怎样得到的,从而帮学生建立起天然材料的概念。然后再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塑料、玻璃的加工过程,由此而引入人造材料的概念。在学生初步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来源以及常见种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对课前的调查记录进行修正,然后组织交流分享,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学生会发现生活离不开材料,人造材料的使用量大大超过天然材料。

材料种类繁多,而且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教学中只需要学生认识常见的材料即可。为了深化学生认识人类与材料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有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构成的。

“为什么人们要用人造材料代替天然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使学生意识到人类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不断发明和制造新材料。引申的问题

过度使用天然材料会有怎样的后果? 活动2 材料的发展

(图片说明:①石块与木制造的工具;②陶器;③青铜器;④合成橡胶;⑤合金锅。)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利用和制造材料的历史,例如,人类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都是以材料作为时代的重要标志。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材料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人类的发明创造丰富了材料世界,而材料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教科书的“历史图标”则是提示了材料的发展史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性。材料的种类非常多,分类方法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教科书中只列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利用和制造材料的历史,例如,人类历史中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都是以材料作为时代的重要标志。

几种常见的材料,主要从物理化学属性来划分。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陶瓷、水泥、玻璃及非金属矿物材料。陶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泛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的陶瓷材料主要由黏土、石英、长石等组成,主要作为建筑材料使用。金属材料包括两大类:钢铁材料和非铁(有色)金属材料。除钢铁外,其他金属材料一般统称为非铁金属材料,主要有铝、铜、钛、镍及其合金等。有机合成材料按用途可分为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三大类。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材料组成,使原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并通过复合化而得到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能的材料。教科书的最后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课外拓展性的任务,搜集新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并制作简报。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新型材料无处不在,同时在完成制作简报的任务中,提高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课前要搜集相关的资料,以直观的多媒体资源丰富学生的认知,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通过讨论的方式达成对材料发展的认识。教学反思:网络课堂:各地民居的建筑材料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不同地区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有着密切联系。2.科学探究

(1)能用观察、查资料和调查的方式收集信息,并能用拍照的方法进行记录。

(2)进一步熟练将拍摄到的照片上传到网络的技能,并能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3)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同学上传的资料,能发现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有着密切联系。3.科学态度

热爱自然,认识到人类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环节1 搜集信息

观察当地传统民居的特点,调查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了解材料的来源和当地气候相适应的情况。学习用拍照的方法进行记录观察、拍照、记录 环节2 上传资料

把拍摄的民居照片以及调查的简单情况上传到小学科学网,并和其他地区的同学交流,学习上传资料以及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上传资料、网络交流 环节3 交流分享

阅读各地区同学分享的资料,观察不同地区同学上传的照片,发现民居使用的材料与当地具有的资源有密切关系观察、分析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四个主题人物在分享旅游中的见闻,话题集中在旅游中见到的房子上。产生问题:小朋友们在交流中发现,有的地区用木头建造房子,有的地区用蚝壳(牡蛎壳)建造房子,于是提出“还有用其他材料做的民居吗”。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到各地去观察民居的建筑材料。

驱动任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把调查到的当地民居使用建筑材料的情况上传到小学科学网,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活动,了解各地民居建筑材料的特点。活动任务

教科书明确提出了本次活动的任务:调查本地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教师在布置任务前可以先播放一些有特色的民居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中已经历过网络课堂学习,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复习学习流程和方法,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要求学生还有用其他材料做的民居吗?我在贵州看见好多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我在家乡看见过用蚝壳做的房子。

实施调查前要做好详细计划,并提示要在成年人的陪伴下进行实地调查。环节1 搜集信息

教科书提出了搜集资料的内容和方法,并通过两幅照片提示学生,民居的建造材料与当地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山区树木比较多,往往建造的是木房子,泥土比较多、植被较少的地区则是建造砖瓦房。

(图片说明:左图是贵州山区的木房子,右图是西藏的砖木房。)

教师要提前教会学生实地调查的方法,一是可以通过观察的方式了解民居的建筑材料和自然环境条件,二是通过找当地人访谈的方式了解建筑材料的来源,以及民居建筑材料的变迁。可以用拍照、录音和录像的方式进行记录。学生完成资料收集后,教师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并写好资料目录,方便查找。环节2 上传资料

学生把拍摄的民居照片以及调查的简单情况上传到小学科学网,并我回乡下时看见很多木房子。

到当地有传统民居的地方,观察民居的特点,并拍摄照片。调查民居使用了什么建筑材料,并了解材料的来源和当地的气候情况。和其他地区的同学交流,继续学习与熟练上传资料以及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

(图片说明:第一行,左图是甘肃高原,生活着牦牛;右图是甘肃草原上用牦牛毛编织的毡房。第二行,左图是贵州的山区,右图是贵州山区的木房子。第三行,左图是广东的海滩,右图是广东的牡蛎壳房。)

学生虽然已经历过一次网络课堂学习,但是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不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关的指导,或者与信息技术教师合作,把学生带到计算机室进行学习和上传资料,这样能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学习成果上传。环节3 交流分享

阅读各地区同学分享的资料,观察不同地区同学上传的照片,发现民居使用的材料与

当地资源有密切关系。登陆小学科学网,上传民居照片和调查情况。自然环境条件民居。

(图片说明:左图是广东地区用砖瓦建造的锅耳房。中图是云南地区用泥土和砖建造的平顶房。右图是云南地区用石头和砖建造的房子。)

教师要提醒学生除了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外,还要浏览其他地区同学上传的资料,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网络课堂跨越时空学习的优势,并且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归纳概括民居建造的特点。阅读各地区同学上传的资料,观察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有什么发现?在建造住宅时,人们通常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就地取材,二是适应当地环境。为什么许多地区的民居房顶是倾斜的?

1.下图是玻璃弹珠和铅笔,请分别写出它们的5个特征。

2.假设你需要购买房子,只能在木房子和金属房子中进行选择。你会选哪种房子?为什么?没有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能根据材料的性能说出合理的选择理由即可。例如,选择木房子的理由是太阳猛烈时不会感觉很热,选择金属房子则是考虑金属不漏水等。序号玻璃弹珠的特征铅笔的特征 1 圆形长条形 2 光滑比较光滑 3 有光泽没有光泽 4 很硬比较硬 在水中会沉在水中会浮

教学反思:

第3单元 固体、液体和气体 认识固体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2.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归纳固体的特征。

(2)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固体,并说出判断依据。3.科学态度

(1)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兴趣。(2)认识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辨物体

通过观察、比较,辨别不同的物体,发现水、花生仁、大米等物体在形状上的不同,描述和归纳固体的特征观察、比较、描述、归纳 活动2 身边的固体

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身边的固体,并说出判断依据观察、比较、描述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波波在厨房里寻找调味品,操作台上放着食盐罐、糖罐、酱油瓶、食用油等罐和瓶,波波摇着金属小瓶,有些为难,因为不打开瓶盖,不知道哪瓶是酱油,哪瓶是味精。

产生问题:瓶子不透明,通过摇晃,可以知道里面究竟装的是酱油还是味精吗? 驱动任务:通过“这里面装的是酱油还是味精”的问题,驱动学生思考是什么?怎样才能知道?并驱动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固体与液体的区别,知道固体是有确定形状的。

活动1 辨物体

本活动通过让学生在不打开袋子的情况下,利用感官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辨别袋子里装的是哪种物体,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有确定形状的,有些物体是没有确定形状的,从而归纳出固体是有确定形状的特点。这里面装的是酱油还是味精呢?

教科书的插图中水、酱油、食用油、花生仁、大米等几种装入黑色塑料袋中的物体,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学生非常熟悉它们,教科书中的对话“摸一摸是软的还是硬的?这个圆粒状的应该是花生仁吧”起到提示作用。通过手的触摸,学生可以感受到水、酱油、食用油等液体是可以流动的、软软的,形状可以变化;而大米、花生仁、冰糖等物体颗粒分明,形状不会变化,学生可以从它们颗粒的大小、形状等判断出来,从而认识固体是有确定形状的。

接着让学生分别用手抓水、花生仁和大米,提出“哪个能用手抓起来,为什么”的问题,同时体会什么物体可以抓住,驱动学生思考物体能不能用手抓起来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并让学生交流“为什么可以抓住花生仁和大米”,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固体有确定形状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本活动利用贝贝“分辨的依据是什么”的问题,强调辨别、判断要有依据,并打开袋子观察物体,验证自己的判断,感知“让事实说话”。

透过简单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直接经历感受辨别、判断的科学思维过程,领悟根据什么进行判断——有依据地进行判断,培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观察(主要是手的触摸),认识固体的特征——具有确定的形状。教科书中给出的任务是判断黑色不透明的塑料袋里装的是什么物体,学生从生活的经验里已经知道大米、花生仁、冰糖等物体的外形特征,也知道酱油、水是流动的、抓不住的物质,因此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要尽量让学生描述他们辨别的依据,而这些依据以它们的外形特征为主(避免学生用气味依据判断),如有的袋子里的物体既可以变方形又可以变椭圆形,而有些袋子里东西是椭圆的,并且不会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有些物体的形状不会改变,而有些物体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为接下来学生概括和归纳固体的特征做铺垫。在抓住水、大米、花生仁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并描述为什么能抓住大米和花生仁,而抓不住水,引导学生把水与大米等固体的最大区别说出来,初步建立固体具有确定形状的概念。活动2 身边的固体

本活动承接上个活动,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固体,通过描述固体的形状来协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和巩固固体具有确定形状的概念,主要目的是从对活动1中具体物体的认识,拓展到对一般固体的认识。因此,在进行这个活动时,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它们的形状是否是确定的,会不会随意改变等,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固体具有确定形状的概念。教科书插图中的物体是学生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利于学习。教师可拓展到教室、学校中的固体展开学习活动。

本活动看似简单,但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真正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现知识学习过程是动态的,以及通过科学实践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

本活动是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固体,教师要强调学生说出判断的依据,引导学生理解和建立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的概念,因此在学生观察填好记录表后,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描述。同时组织学习活动要有序,让学生学习并体会科学观察、描述要认真有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反思:认识液体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固体和液体都有确定的体积。(2)知道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2.科学探究

(1)比较固体和液体物质的形状异同,尝试归纳液体的特征。(2)培养学生用文字描述现象的能力。3.科学态度

(1)认识细致观察、比较的重要性。(2)体验探究水的乐趣。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活动题目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力要求 活动1 它们是什么形状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物体的 形状,发现水、食用油等物体

篇2:三年级科学教案科教版

(一)教学内容:⒉蜗牛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科学词汇:触角,腹足,黏液,螺旋,螺线,应激性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观察记录。科学方法:有序观察,对比联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核心价值观: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有序观察活动。

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加工整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蜗牛,课件

学具:蜗牛,放大镜,棉线,玻璃片,纸杯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寻找蜗牛,带几只蜗牛来,并请学生关注找到蜗牛的环境特点。

一、导入

1、同学们在课前寻访了小动物,找到了蜗牛,你是在哪里找到蜗牛的?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学生介绍交流:草丛中,花坛边……

3、小结:通过这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蜗牛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这就是适合它生存的生活环境。今天,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观察了解蜗牛。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谈话:你是否观察过蜗牛?你对蜗牛有多少了解?请简单介绍一下。

2、学生交流:印象中的蜗牛。

3、蜗牛是我们所熟悉的小动物,为了更好地了解它,我们还需对它进行细致地观察。我们该如何观察蜗牛呢?

4、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纪录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5、交流汇报,小组间质疑补充。

6、教师概括(借助PPT强调):

①按一定顺序观察,由整体到局部,由头到尾; ②观察要耐心,要安静; ③看不清楚时,可借助放大镜; ④如实记录发现,可写可画。

7、学生观察蜗牛,记录发现,提出新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8、汇报交流(利用PPT课件,进行讲解): ①蜗牛的身体可分为头、腹、尾,背上有一个壳; ②头上有两对触角,一长一短,长触角顶端有眼睛; ③腹部柔软,用于爬行,爬行时会分泌出黏液;

④壳上有一圈圈的螺线,按螺线方向可分为左旋和右旋。(借助蚊香,时钟等帮助学生理解)⑤用小棒触碰蜗牛身体,它会收缩身体或触角,会有反应。

9、交流:观察过程中的新问题。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蜗牛的运动很有特点,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蜗牛运动时的特点,你有什么办法吗?

2、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

3、交流方法。

4、小结归纳:

①使蜗牛在透明杯子或玻璃片上爬行,可以方便我们观察。②给予蜗牛适度的刺激,了解它对刺激的反应。

5、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6、汇报交流: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蜗牛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 ①蜗牛的足叫腹足,是它的运动器官;

②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条很浅的印痕,是它分泌的黏液。思考:这些黏液有何作用? 讲解:黏液可以润滑腹足,保护身体,帮助爬行。③蜗牛爬行时能看到体内有波浪状的物质在流动。

7、了解蜗牛的爬行本领。

①提问:蜗牛能在各种物体上爬吗?蜗牛能在哪些物体上爬呢?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是怎样的呢? ②学生交流。

③蜗牛不光能在平面上爬行,还能在各种物体表面上爬行,本领可高了。让我们来见识一下蜗牛的爬行本领。

方法指导:将蜗牛分别放在树枝、棉线上,待放平稳后,再松手,不要离桌面太高,以免摔伤蜗牛。

④学生将蜗牛放在树枝上,棉线上,观察了解蜗牛的爬行本领。

四、饲养蜗牛

1、谈话:通过今天的观察,我们更加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特征和运动特点。蜗牛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让我们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去发现和寻找吧!

2、思考:如何饲养蜗牛?

3、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要求观察并记录蜗牛的生活情况,了解它的吃食、排泄等方面的特点,为下节课教学作好准备。

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板书设计:

2、蜗牛

(一)有序观察,整体——局部,头——尾

篇3:三年级科学教案科教版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激趣,编排理念

在一些教材使用的培训课以及教师的经验交流会上, 经常听人说新教材只不过是旧教材翻版, 改头换面而已, 并没有什么新颖可言, 但是我在实践中的认识都与此不同。这一次的教材改革不仅是将教学内容作了很大的修改, 更是将教学内容的结构作了很大的改动, 打破了以往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注重了科学思维的产生, 正是这些吸引住了我。

该教材的整体分为十个章节, 前九章, 每章都先讲些与我们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物质或是现象, 从研究这些物质或是现象入手探究其中的奥秘, 引领学生走进化学的殿堂, 学习其中的化学知识, 而最后一章在每一节都是这样编排的。此教材在编排上着实下了不少功夫。我就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和第十章《食品、药品与健康》这两章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来谈几点感受。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先介绍空气的成分及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然后介绍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这与我以往用过的教材在编排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先是介绍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 引出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根据空气的微粒构成引出分子、原子及离子的相关知识。这样的编排, 使得对于构成物质的微粒比以往教材有了更系统的归纳。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也充分体现了整个教材的编排思路。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先是观察活动, 教师先演示实验《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 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 从中获得知识, 这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改的理念;学生通过对教材中的知识视窗《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空气组成的》的阅读, 扩大了知识面。然后介绍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让学生认识性质决定用途, 反过来用途又能够体现出物质所具有的那些性质, 最后介绍混合物与纯净物, 让学生能够区分二者。最后以探究活动《我们的呼吸作用》这样一个探究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生活激趣, 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

第二节《保护空气的洁净清新》本节课给出了三个知识视窗:让学生了解解决空气污染, 明确解决保证城市人口的健康与居住环境问题刻不容缓;了解骇人听闻的大气污染事件;明确空气污染指数怎样读。这三个知识视窗穿插在相关的知识内容之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给出了保护大气环境的一些相关知识, 让学生提高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想出更多的保护环境的构想。最后还引导网上游, 给了大家一些相关网址, 满足广大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节《构成物质的微粒》, 这部分编排和以往的教材在编排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它系统的介绍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以往教材只是先介绍分子和原子, 离子并没有放到一起介绍。在观察活动中, 教师的演示实验在选择上以香水中分子的扩散和浓盐酸与浓氨水生成白烟来让学生感受分子的真实存在, 引出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和以往教材及其他版本的新教材的概念角度不同, 本书中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更好理解与接受。并且让学生用分子的观点来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随后让学生参与教师的演示实验, 共同探究分子特性, 并且加入讨论和理解知识视窗, 让学生对分子的特性有更深理解。原子学习过程中先是演示氧化汞分解的实验, 分析其微观过程从中引出原子的概念, 并且探究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性问题。然后讲解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关知识, 紧接着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 介绍原子核外电排部的相关知识, 这部分内容也是提到前面来讲的。随之介绍离子, 也是观察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分析其微观过程引出离子的相关知识加以介绍, 并没有扩展讲充分考虑到了现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 了解相关知识就行。使得物质的微观构成的这部分知识得到完整的学习, 体现出理论知识系统化的编排理念。本节从直观入手, 感受理解微观世界, 能够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十章《食品、药品与健康》中的每一节都是首先贴近生活现象, 先介绍生活中我们熟知的事情,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这样从情感上消除了对化学的陌生感, 自然而然的进而关心所学的化学式知识, 然后从中引出本节课的具体知识, 就显得顺理成章, 不生硬, 在不知不觉中了进入到了化学的学习中。

第一节《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先是让学生举例说出经常吃的一日三餐中都有哪些食品, 然后直接给出理论知识, 让学生知道食品中的营养素是指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即无机盐) 和水, 再进行逐一学习。从中还窜插了两个观察活动, 这两个实验其实都是高中的内容, 所以再初高中衔接上, 本教材也是煞费苦心的。本节最后又提出了对学生的要求, 要均衡营养保证健康, 体现了化学知识对生活的重要性。这种贴近生活的传授知识, 容易被人接受。

第二节《生物微量元素与健康》本节课先通过表格给出了人体必须的某些矿物质, 并列出缺乏时可引发的病变有哪些, 紧接着就对生活中熟知的微量元素进行逐一讲解, 并给出了预防措施。一个观察活动, 同样是高中知识, 充分体现初高中的衔接。最后给了简单的总结。本节从关心人的角度出发, 体现的是人性化的特点, 适应了社会, 也适应了学生的需求。

第三节《警惕危害健康的化学品》, 给出了今年来的部分中毒事件, 都是大家熟知的, 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探究兴趣, 想要知道这些中毒事件里的化学品究竟是什么, 我们如何预防。接着从重视劳动保护, 防止职业中毒;注意饮食卫生, 提防食物中毒;正确使用农药, 严防人畜中毒;吸烟危害健康;珍惜生命, 远离毒品五大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说明, 最终让学生警惕危害健康的化学品, 紧扣本节课的标题。这样先知道严重的危害, 然后探究为什么会中毒, 最后谈远离这种毒害, 就很容易让人掌握本节课的化学内容。

第四节《治病用的药品》, 先是让学生举例大家生病时用过哪些药品, 具体说说药品的用法用量治疗什么, 学生积极发言,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增进了大家的对各种药品的初步认识。接下来, 介绍了药品的分类, 分为中药、西药和复方药, 让大家对药物有了初步的认识。最后介绍家庭常备药品, 具体列举高锰酸钾、酒精、红汞、胃药及阿司匹林等常见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能够让学生获得一些医学小常识。

篇4:三年级科学教案科教版

关键词:提出问题 大胆假设 认真验证 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3、能对实验过程中测量搜集、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结论。4、通过反复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经验可能是错的,正确的实验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科学知识: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3、继续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铁架台、量角器、秒表、米尺、摆绳若干、钩码。(2)教学课件:①幻灯片:各种各样的摆钟。②幻灯片:实验设计方案模板。③幻灯片:温馨提示:④幻灯片:《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⑤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幻灯片出示各种各样的摆钟。2、提问:摆钟靠什么来计时?3、板书:摆

二、探究新知: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引导提出问题

1、实物出示:一个单摆,拨动、介绍、并板书摆的各部分:摆线、摆锤、摆角:2、教师:要了解摆,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3、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4、实物出示,引导提问。一组单摆,(摆线长短不一,摆锤轻重不一,)同时让它们摆动起来(摆角大小不同)。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5、小结板书:摆的快慢不一

6、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把课题板书完整: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和假设

1、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摆.

2、小组内动一动摆,大胆猜测和假

设: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同学们小组里讨论讨论,你们觉得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这么想的根据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

(3)、生答,师板书:

(三)、小组内制定实验计划

1、师:刚才,同学们对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和假设,这些猜测和假设是否都能影响摆的快慢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验证。

2、师: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建议各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一个猜测和假设进行研究。下面请各个组长带领组员根据老师提供的提纲讨论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3、幻灯片出示实验设计方案模板。3、学生小组汇报本组的设计方案,其余小组补充或提出修改意见。

4、小组完善实验方案。

(四)、小组认真实验,仔细验证

1、幻灯出示:

温馨提示: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老师还想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过程中计时、计数、量长度、量角度,无论哪一次稍微有误差,都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因此一定要学会认真、仔细地测量、记录。一丝不苟地做实验。② 注意每次实验测算时间都定为15秒,在实验中要精确测量,每个实验至少要重复做三次,最后求平均值。还要注意掌握好实验中的不变量。③实验结束后,各组要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完成实验记录单。

2、小组各自选取桌上的实验器材,开始实验,并及时完成好实验记录单。

3、幻灯片出示《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你们研究的是哪一猜测就填写哪一项。

(五)汇报总结,得出结论

1、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1)你们的假设是什么?在实验中需要改变和不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2)通过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2、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后汇报实验探究情况进行小结,

①摆线的长度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锤的重量。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②摆线的长度不变,

摆锤的重量不变,改变摆的角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无关。

③摆锤的重量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了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汇总得出结论,并完成板书:

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三、实践活动:研究摆摆动快慢的内在规律

(1)出示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并分派任务:全班十组,每组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如下表:注意:每次做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修正。

(2)小组合作制作。

(3)制作完成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

(5)观察挂在黑板上的摆,有什么规律?(6)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

四、总结交流

1、教师: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你们获得了有关摆的哪些知识?

2、学生交流。

篇5:三年级科学教案科教版

3-1 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 分类。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3-2 天气日历 探究活动分析:

前一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在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日历中,学生将用改进后的、比较简单明确的天气符号(有时需要用有相关数据的天气符号卡)来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并且他们需要自己制作这样的天气符号卡来完成观察记录任务,所以让学生练习画一画天气符号是很必要的。在降雨量中增加降雨的毫米数的记录,是和后面雨量器的教学相配合。运用小旗被风吹动情况的符号来记录风量,也是和后面“怎样描述风”的教学活动相配合,并使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更容易一些。制作天气日历(时间/内容)

1.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两周前的天气是什么样的。除非那一天有特别明显的天气现象发生,否则学生是很难记得清楚的。

2.教师再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并讨论:我们怎么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学生的回答将集中在如何把天气现象记录下来。

3.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是跟踪记录天气的好办法,并让学生了解天气日历。告诉学生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如何观察天气,并将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4.讨论今后的天气记录应怎样进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方法一,小组轮换,每周指定一个组,每1至2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每天安排一个同学观察和记录天气,定一份观察记录值日表;方法三,每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先和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 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6.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7.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

8.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 9.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

3-3 温度和气温 探究活动分析:

1.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在前两课中,学生实际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为了提高学生们测量的准确性,有必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进行指导:

1、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5.对测量的气温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6.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分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要性。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 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

第四课

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 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第五课

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

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 大呢?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 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2、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

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3、小结

4、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第六课

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过程与方法: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

形状给云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

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

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

1、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

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

(一)观察云

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

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

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

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4、反馈

(二)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2、生汇报

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第七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

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

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

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

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

气的某些特征。、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

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

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

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

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溶 解

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

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

1、沙

1、面粉

1、装水烧杯

3、筷子

1、玻棒

1、水槽1、漏斗

1、滤纸

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 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

(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

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

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

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

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

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

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

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

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

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

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

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

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

4、筷子

1、高锰酸钾

1、小药勺、食盐

1、沙

1、面粉1。

【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

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

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

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

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三课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

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

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

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

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

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

象。

•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

。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

•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

3.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

(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

料中的气体。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

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

•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

小气泡出现。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教学后记: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

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

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

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

2、筷子

1、小勺

2、食盐20克、苏打20 克、汽水

1、开瓶器

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

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

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

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

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

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

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

3、食

1、勺子

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

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

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

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

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

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

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

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

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

少时间?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课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

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

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

溶解问题的兴趣。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

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

分组实验材料:食盐1小瓶备用、(亦可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

1、盛50ml水的烧杯

1、水槽

1、天平1。

【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3’

1.老师桌上有盐、烧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这些材料

做什么实验?

2.谁愿意和老师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请一学生放一平勺盐,教

师搅拌)大家看到盐怎么样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盐又会怎样?

3.提问:如果不停地往这杯200ml水里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

地溶解吗?(板书课题: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4.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50ml水来做实验。(在课题一杯后加上

50ml)

二、制定一杯水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20’

1.请你推测一下,这杯50ml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学生猜测:2勺、3勺、5勺„„

3.组织学生讨论:想知道谁的猜测正确,该怎么做呢?

4.组织学生汇报,完善研究计划。(建议用以下形式表达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

一、研究的问题

50ml水能溶解几勺食盐?

二、准备的材料

1、一杯50ml的水。

2、一小袋盐。

3、小塑料勺、筷子、记录纸。

三、研究的方法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

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四、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

勺食盐,即

克食盐。

5.关键性提问:(边交流边完成以上研究计划)

1.一勺盐怎么算?(满满一勺,用尺平刮一下)

2.第一勺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加第二勺?加到什么时候不要加了

呢?(等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等一下再观察呢?

4.一共溶解几勺怎么算?(如果放到第7勺没有溶解算6勺)

5.根据大家讨论,我们制定了这份计划,计划中哪些地方制定得还

不够完善,可以提出来修改。

三、分组实验5’

1.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提醒做好研究记录)

2.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结果8’

1.汇报实验数据。出示一张大表收集学生数据,如下:

勺数

组别6勺7勺8勺9勺10勺11勺12勺13勺14勺14勺

以上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2.从汇报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

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同样一杯水里溶解的盐有多有少呢?(引导

学生反思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同样一杯水溶解的盐不一样多。)

4.讨论:我们怎样回答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看大多数组溶

解多少食盐?)

5.出示天平,测量1勺大约是()克,接下来换算50ml水大概溶解多

少食盐。

6.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50ml能溶解18克的盐。

拓展:下节课老师请你把这杯水中的食盐与水分离出来,你能想出

什么办法呢?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

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

1、食盐

1、清水

1、蒸发皿1、放大镜

1、石棉网

1、酒精灯

1、三脚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

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

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

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台

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学

生思考)

3.继续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

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

子里。(学生做解释)

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判断是否食盐。

1.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

2.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

4.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

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

全。

5.分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

粒大小。

6.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

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

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7.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拓展:阅读资料P19。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声 音

第一课 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过程与方法: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

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实

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

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

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分组实验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

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

们的声音吗?

3、分组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

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分组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26途中所示,进行轻轻

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

击打钉子----我听到的声音交流:

教学后记:

第二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

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

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

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

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

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

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

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

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

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

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

体振动而产生的。

教学后记:

第三课

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

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

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

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

表格1: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

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

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

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表格

表格2: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

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

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教学后记:

第四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过程与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

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

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

究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

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

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

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

出示记录表格

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

”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

律吗?还能发现什么?

三、课后延伸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教学后记:

第五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

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难点】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

【教学准备】音叉、“土电话”装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

线、尼龙绳)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很多有关声音的内容,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到

达我们的耳朵的呢?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会改变吗?今天我们将继续这方

面的研究----出示课题。

二、研究声音的传播

1、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中我们已经发现:由于音叉的振动

而产生了声音,那么音叉振动时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呢?

分组实验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要强调:这次实验与第2课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要求不一样,这次的重点是要细致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并且把它描述出来。

小组交流、反馈:水面一拨一拨地从音叉所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开

2、小游戏:平时我们经常接听电话,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做个接电

话的小游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简易小电话。出示实验装置,分别介绍。

分组活动: “土电话”的研究

要求:

1)说话同学要小声说话,以听电话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为宜。

2)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要拉紧,可不能松松垮垮哦。

小组交流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

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三、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声音在所有的物体中都可以传播吗?让我们向上节课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那样,一起来研究一下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出示材料:相同

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如何研究声音在这些材料中的传播呢?

2、能通过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在这些不同材料中的传

播情况的不同吗?----小组讨论交流

3、反馈小结:一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动音叉的柄,把音叉的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物体绷紧。换每一次材料,拿音叉的同学尽量都要用同样的力度敲击音叉,另一端的同学必须仔

细听,然后记录在记录表格中。记录前先做好预测。

4、分组活动,并填写好表格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

小组交流、反馈:实验结果与你预测结果一致吗?最后发现声音穿

过哪种材料时效果最好(声音最大)?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玻璃钟罩中的小闹钟,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耳

朵中的,能画出简单的传播路线图吗?

2、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思考:声音变化了吗?为什么?

3、假设:当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被抽出后,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

么变化?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后,声音真得听不到了,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教学后记:

第六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

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 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

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准备】

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

图。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

点了解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

2、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

三、研究鼓膜的作用

1、观察比较估摸的振动

1)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

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

”,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

模型”上放一点细沙。

2)分组实验:一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

“鼓膜”----气球皮的变化。

交流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

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研究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

分组活动:当学生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当学生拿着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

膜模型”前方、较远的地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

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交流反馈: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四、研究耳廓的作用

鼓膜振动传到我们的大脑中,大脑经过加工,使我们听到了声音。

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交流反馈:

五、总结:我们究竟是怎样听到声音的?p38

教学后记:

第七课

保护我们的听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

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 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

肃静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教学准备】录音准备(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报纸、毛巾、棉花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那么我们该怎样避免我们的听力受到伤害呢?----出示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

二、远离噪声

1、听两段录音:课间10分钟吵杂的声音和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听了

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音?噪音给你带来怎样的感

受?

三、如何控制噪音呢?

1、过高过强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那么如何控制噪音呢?----小组讨论。

2、分组活动:做一个发声罐,使发声罐发出声音。

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报纸、毛巾、棉花等)能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

音变轻呢?

3、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方法?小组讨论

4、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什么?

四、课后延伸

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好吗?为什么?

2、阅读P42“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从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保

护听力,如何保护听力?

3、介绍电子扩音器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天气单元

杭州市濮家小学教育集团

陈灵芸韩燕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

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

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

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

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 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

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

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

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

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

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

意识到天气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

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 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

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

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

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

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四、教学准备:

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

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

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

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

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

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

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

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

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

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

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

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

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

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从

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

3、观察身体的内部。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

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

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

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

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

部有什么。

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

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

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

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

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

(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

神经怎样分布„„)

4.身体怎样工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

体的组成呢?

(三)课的延伸。

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

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四)作业

附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躯干

四肢

课后反思:

2、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

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

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

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

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

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

程。

四、教学准备: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我们的的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

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

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

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观察方法及观察目的

分解观察上肢运动,降低观察难度。

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

2、记录我们的观察

用图文记录观察所得,强调将学生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

交流

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

(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

3、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

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

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三)课的延伸。

参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四)作业

附板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

关节

肌肉

课后反思:

3、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

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

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

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

与呼吸的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

2、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

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

动。

2、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

动。

二、教学重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

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三、教学难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

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四、教学准备:

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测量心跳和呼吸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

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

跳加快等)

(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2、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

(1)测试运动前的呼吸次数

①一分钟自己的呼吸为几次?(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②讨论交流掌握测试呼吸次数的方法。

③学生测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

右。

(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次数

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

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

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⑤对比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⑥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

呼吸

加快)

(三)呼吸为什么加快

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猜测。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运动以及运动后

几段时间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并引出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

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

(四)课的延伸。

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

到了锻炼。

(五)作业

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

呼吸

心跳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呼吸量

课后反思:

4、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科学概念:

1、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

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3、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到心脏工作强度和工

作量。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

送血液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

送血液的功能。

四、教学准备:

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

活动设计: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激活已有经验

提出探究问题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

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

跳加快等)回顾: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2、探究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变化

(1)认识心脏和心跳

①(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

和大小。

②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

③(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板书:心跳心脏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个过程就是我们

常说的心跳一次。

④(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

(板书:血液循环)

(2)测试运动前的心跳次数

①心脏跳动可有规律了,你们知道平静时自己每分钟心跳几次?

②交流:你有什么方法能测试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动几次。(摸脉

搏)

③强调测试时注意事项。

④学生测平静时心跳次数并做好记录。

⑤汇报并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70-90 次左右。

(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

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的次数并做好

记录。

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⑤对比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⑥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心跳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

心跳

加快)

3、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

(1)提出疑问:剧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这是为什么

(2)心脏不停跳动使血液循环过程有什么作用?(播放一段视频)

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体验(模拟)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的用

力以及血液运输的形式。

(3)谈话: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

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

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二)课外延伸

(1)出示情境: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

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讨论:这种差别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2)交流汇报: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会怎样?

②不锻炼或少锻炼的人又会怎样?

(4)解释这种现象差别的主要原因: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心脏跳动比

不经常锻炼的人更有力,肺的呼吸本领也强,因此,经常锻炼的人在运动时,心、肺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也就不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不经常参加

体育锻炼的人,他的心脏不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那么有力,心肺的供氧的本

领不强,不能满足从事剧烈运动或繁重工作时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要靠额外加快

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来弥补,也就特别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5)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的心脏更有力、更持久的工作?

(6)讨论并交流。

(6)谈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心肺功能,身体更健康

。(板书:增强心肺功能

有利健康)

(6)讨论交流:在日常,我们可以进行哪些体育运动项目锻炼我们的身体?

(三)总结提炼课题,体验收获喜悦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2)提炼课题:运动与健康。(板书)

(3)总结:同学们,身体健康是第一,增强体质靠运动。我们要积

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让我们走

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让我们的心肺功能更强,实现健康工作50年,幸福快乐一辈子。希

望你们成为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新一代接班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心跳次数

血液循环

输送

排出体外

课后反思: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

养的吸收。

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

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

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知识,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

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三、教学难点: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馒头,听诊器,有关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投影

片或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馒头及搜集到的关于良好饮食习惯的谚语。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大都比较喜欢出去旅游吧?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

旅行,好吗?

我们的旅行既不是去游览壮丽的山河,也不是去探险寻宝,我们将

要钠里去呢?

先请我们的导游闪亮登场,(亮出馒头),今天我们将馒头导游到

一个时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去哪里呢?

2、学生猜测后导出本课研究内容,食物的消化,并且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探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初步感知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

(1)提问,旅游时旅客可以更着导游走,我们增氧才能跟着馒头导

游到我们身体里去旅行呀?

(2)学生咀嚼馒头,并且体会馒头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3)学生汇报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处不认识特难题的消化器官。

(1)讲述:当馒头导游进到胃里的时候没,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

了,馒头导游,还会带我们到哪些地方旅游呢?

现在请同学们猜测并绘制一幅旅行图吧/

(2)提出要求,绘制的景点名雀,消化器官路线清楚。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旅行图。

交流、展示绘制的旅行图个不幸同,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小组设计的旅行图最准确路线组合理,其实馒头旅行的景点是固定的,履行的路线也是固

定的,怎样才可以知道谁画的旅行图是正确的呢。

交流讨论。

(3)我们找来了最精确的旅行图,和标准图比较 找出差异。

(4)各小组学生对照正确的消化器官进行自我修正。

各小组在一次绘制旅行图。

(5)各小组进行比较先后画的旅行图,找出先后内两次的差异。

(6)小组交流,比较那个同学绘制的消化器官明确。消化顺序清楚。

学生汇报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老师提问: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 不同的消化器官分别起到什么作

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汇报。

教师通过计算机可将向学生展示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消化过程。

对学生有争议的胰脏何肝脏是否属于消化器官进行分析。

(三)认识消化道的蠕动是推进食物前进的主要方式

1、提问:我们看过人倒立吃东西的表演,逆向过问什么人能倒立着

吃东西吗

2、学生猜测,做出假设。

3、知道学生做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运动的实验。

4、提问: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5、学生回答,老师讲这种方式归纳为蠕动

(四)认识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

怎样做呢?

1、辨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2、讨论:因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及怎样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3、教师小结。

七、板书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课后反思:

6、口腔里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

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

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

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

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观察研究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2、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三、教学难点:

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

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四、课前准备:

儿童牙齿模型、馒头、镜子、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1、观察口腔

请学生分别慢慢咀嚼一小块馒头,把他们的感觉说出来,从食物形状

和我们的感觉两个方面观察,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馒头会越嚼越甜。在不同的时间内,食物可能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体验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

式。

要特别关注“安全问题”,在不能够保证卫生的情况下,不要操

作“入口”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体验活动,在课堂中进行汇报。

2、观察牙齿

①观察牙齿,讨论牙齿的不同形状,并画牙齿分布排列图,按形状

给牙齿分类及标名。

②讨论牙齿的作用。知道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齿

承担着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消化的速

度。

③体验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3、讨论对牙齿的保护

①讨论什么是蛀牙(龋病牙)?

②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

护牙的?(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③.以下是老师预设的问题。

(1)怎样选牙刷和牙膏?

(2)在换牙时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

(3)你发现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坏习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4)如果发现你的同桌有这些坏习惯,你会怎么办?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纠正学生普

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面也比较广。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在真实生动的画面前,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时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而且,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锻炼与提高。)

4、作业

板书设计:

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舌和唾液

切碎、研磨食物

龋病牙

课后反思:

7、呵护我们的身体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

间的关系。

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

图的方法。

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

与和谐之美。

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

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

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三、教学难点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

人体模型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

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

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

呈现在学生面前。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用

图、文呈现。

(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

(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

此关系绘制新图。

(5)修改完善(循环反复)

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

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最后学生建议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

他人理解。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要全面的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讨论来丰

富自己的想法,以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在画图的过程

中,也需要学生对各种联系反复思考,以寻找最适宜的表述方式。

画图的指导

在本课,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对本单元学习的理解。以前出现的多为较简单,面对比较复杂的关系,画图的难度就比较大了,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

3、健康生活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

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4、作业

板书设计:

篇6:三年级科学教案科教版

2、在强调动手实践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得失形成更理性的思考,所以在本课教学活动中,对温度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放在本课的核心地位,以突出交流活动和结构性探究作为本课的基本教学方式。

3、为了充分保证上述活动和学生自主观测,应当为学生的活动做好各种准备及有效的指导。如:百叶箱的设置、观测地点的选择,学生用温度计的课前检测,带领部分学生用学校百叶箱观测一周气温。收集上课当天本地(教室)的气温实况等。把测定的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4、教学中指导学生们作折线图,通过折线图,清楚地看出当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天气预报的主要含义。

2、会用温度计等进行简单的观测,搜集有关数据并能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3、激发学生对气温变化的兴致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测量气温和分析气温变化规律。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百叶箱、温度计、气温变化折线图

2、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1、导入

(1)谁知道今天早晨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多少?

(2)请一位学生看看我们教室里的温度计,它有多少度?

(3)我们教室里的气温是不是和气象台预报的一样?

(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导入课题——气温的变化

2、认识气象台预报的是什么环境下的气温。

(1)学生参观学校气象站。

(2)百叶箱(没有气象站的学校看课本第35页的百叶箱插图)

(3)观察百叶箱,并进行讨论。

①百叶箱的构造怎样的?

②百叶箱这样的构造有什么作用?

③百叶箱里有哪些仪器?

④百叶箱应放在什么地方?

⑤百叶箱里的气温和外界气温有什么不同?

(4)谁知道气象台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3、测测教室里的气温

(1)想一想:温度计应该挂在教室的什么位置比较合适,怎么挂?

(2)请学生设计一下,你认为怎样测教室气温的变化:

①一天测气温几次

②什么时候测

(3)把自己的观测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4、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1)观察课本第36页上图,2002年不同季节的气温记录。

比较一下: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里,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距有什么不同

(2)观察课本第36页下图:2002年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

①想一想:做折线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②教师示范:制作气温折线图

从这幅图中,12月8日工资这天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3)模仿制作气温变化折线图

①学生模仿12月8日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做出自己记录的一天的气温折线图

②教师提示:学生应一天、一天地作折线图

(4)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制作的气温变化折线图,分析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5、布置作业

(1)收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准备下一堂课交流。

上一篇: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十大趋势下一篇:校庆文艺演出节目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