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2024-04-30

sap系统维护管理制度(精选9篇)

篇1:sap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http://

●判断依据是在SAP系统中查找是否存在该供应商的企业代码。

●遵循财务部提供的供应商分类和编码规则,达到业务和财务数据信息共享,3.物料价格信息维护流程

本流程是关于采购部在SAP系统中.对某个供应商提供的物料价格信息进行维护的过程。设计此流程的目的在于:针对一些相对同定的物料价格,南于波动较小,故可在SAP系统中针对供应商维护这些物料的单价后,可在每次创建采购订单时自动由系统带出该供应商对陔物料的价格,便于操作。

(l)流程主要控制点。

物料价格信息维护申请表南采购部经理签字确认,随后由采购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论证,公司高管确认后,由采购部专人在SAP中维护物料价格信息维护申请表,井将纸介申请表存档、(2)业务流程主要改进和变化。

●维护权限集中,保证了物料价格信息的安全性,●方便查询某个供应商提供该物料的价格,便于管理一

●SAP系统按照现有价格日录格式提供奁询报表一

●在制度卜保证维护单价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在下采购订单时会更方便和准确,减小人为 出错的概率

4物料采购流程

http://

本流程是关于采购部在SAP系统巾进行物料采购的操作流程。销售线提起采购申请,经过审批后在SAP系统中生成采购申清,并根据采购申请生成采购订单、(1)流程主要控制点

●物料采购申请表由销售线填报,并注明物料编码,然后提交采购部审批。

●审批后的采购申请在SAP系统中进行申请信息的录入,并根据采购申请生成采购订单,在下订单之前,如果需要进行维护物料主数据、供啦商主数据、物料价格信息等操作,则进入相应的流程,再则无法在SAP系统中下订单,从而保证了流程和操作的完整性.●采购订单打印m来,须传真给供应商,并将采购订单号通知销售线,以便供应商/销售线

按订单送/l盘货。

(2)业务流程主要改进和变化

●规范物料的采购申请流程,采购申请有电子存档,方便后续业务统计和审查。

●规范物料的采购流程,保证了物料编码、物料价格信息、供应商主数据的完整性,方便后续业务操作和统计

●提供汇总采购申请表的报表,可支持对采购预算、采购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及分析。

●采购订单号码耍提供给需求单位的物料供应人员,以备收货时进行实物点验。

●SAP系统提供采购订单收货状态的报表(某段时间内,待收货订单、已收货订单等)。

5.物料收货流程

http://

本流程是关于采购部在SAP系统中进行物料收货的操作流程j供应商在《到货通知单》上注明采购订单号,销售线根据《到货通如单》做实物验收,并签字确认帮存两联,然后在系统巾收货人账月末采购部打印收料汇总单,盖章交给财务部

(1)流程主要控制点

●货物到达进行现场验收时,要从SAP系统中调出相应的采购订单进行实物核对。

篇2:sap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SAP软件是德国SAP公司开发的一种ERP软件。SAP英文全称是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该软件可以实现对一个公司内部不同部门职能 (工作流程) 管理的高度集成。该软件是由诸多模块组成的, 包括分销、物料管理、生产计划、工厂维修、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生产管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等模块。

二、SAP系统在项目维护维修体系中的功能特点及作用

1. 建立完善的设备台账体系, 保证资产完整性

为了更好的使作业者了解项目资产的完整性, 将现场各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位置, 每个大的功能位置下又连接有其它小的功能位置, 将这些设备的功能位置依层次分类输入SAP系统形成资产注册表, 以某项目天然气中央处理厂为例, 设备功能位置总共分为5个层次, 分别工厂级别、系统级别、撬块级别、设备级别、零部件级别。

2. 形成以关键设备为核心的设备维护体系, 明确维修着力点

该项目将设备分为三类, 即安全关键设备 (SCE) 、生产关键设备和常规设备。在SAP系统里将以上三种设备分别以ABC表示。安全关键设备 (SCE) 对该项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该项目的安全屏障, 因此安全关键设备 (SCE) 是维护维修工作的核心。该项目的安全关键设备 (SCE) 由8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拥有一个SCE组。

在维护维修工作中只要通过在SAP系统中识别高风险高级别的设备就能及时响应, 使得关键设备第一时间能够得到维修, 这样也及时保障了该项目的平稳运行。

3. 建立周期性维护维修计划, 加强现场设备的可靠性

通过SAP维修模块, 系统能够自动生成周期性维护维修计划。周期性计划分为全年预防性维护计划、90天维护维修计划、和周维护维修计划。这样通过三类维护维修计划的建立, 确实的保证了设备维修的有序性和及时性, 加强了设备的可靠性。

4. 以维护维修工单为基础, 实现维护维修资料的便捷存储和检索

维护维修工单由3种类型组成, 分别为通知单、PM (预防性维护) 工单和CM (矫正性维修) 工单。其中任何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发现问题, 都可以提交通知单, 然后交由工程师录入SAP系统转为工单。PM (预防性维护) 工单由各专业的技术专家依据设备性能风险, 技术标准, 设备参数、现场要求和法律法规确定工作内容、工作周期和所需要的服务。CM工单由通知单转变而成。以上三类工单是整个维护维修资料系统的单位分子, 维护维修资料系统就是由这些工单组成, 它们记录着设备的工单号、描述、状态、工单类型、设备、位置、标准工作、计划开始/完成时间、工作组、故障报告人、负责人、故障信息、计划工时、计划物料、实际开始/完成时间、委外承包商、工作任务、处理步骤、实施人工、实施物料消耗等一切有关设备的信息。

5. 全方位的维护维修成本分析

SAP系统还能够体现的细节在于对维护维修成本的全方位分析。每张工单完里都会记录实际发生的维护维修费用, 这笔费用包括材料费和服务费, 并且每笔费用都有它所属的费用中心。这样每个月管理人员就可以将系统里本月的所有设备产生的维护维修成本进行一个追踪, 可以将材料成本和服务费用分别做一个统计, 或者拿本月实际所产生的维护维修成本与本月的成本预算做一个对比分析, 提前对下一个月的维护维修成本支出做一次调整, 有效控制的了维护维修成本, 提高费用操作灵活性。

6. 定期提交KPI (关键绩效指标) 报告, 提高维护维修体系管理绩效

该项目借助SAP系统, 定期生成维护维修KPI报告, KPI报告是该项目对维护维修体系实际工作定期完成情况的进行一次检验。通过报告可以每月对维护维修体系的PM完成情况、CM完成情况、计划完成率、材料及时到达率以及工时预计准确率等进行及时追踪, 帮助管理者改进工作技术和方法。

三、SAP系统运行状态分析

该项目自实行SAP系统以来, 已经将所有资产在系统里进行了注册, 并建立了完整的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每年平均完成PM工单约5400张, 完成CM工单约800张。通过SAP系统全面的对该项目所有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全年的故障维修率从2008年以来逐渐降低, 2013年比2012年下降了13%, 关键生产设备实现了2013全年100%正常平稳运行, 圆满的完成了生产任务。

系统实施KPI (关键绩效指标) 报告以来, 经过对维护维修所有KPI报告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 结果为该项目每月平均PM完成率达到98%, 安全关键PM完成率为100%, CM完成率为100%, 安全关键CM完成率为99.3%, 计划完成率为98%, 世界一流石油企业的最佳设备可靠性可达95%~98%, 从以上数据表明该项目的维护维修管理已经步入了世界一流水平。

四、结论与认识

1. SAP系统让企业内部的信息充分共享成为了现实, 消除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屏蔽。它的及时性和计划性保证了现场设备的100%平稳运行。通过它能够使所有维修资源充分整合起来, 维护维修工作能够合理安排, 平稳有序的进行, 同时增加了各专业之间的工作协调性并节约维修成本。

2. SAP系统在对该项目各类关键性指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生成完整的分析报告, 能够帮助管理者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向。

3. 完善的设备台账和实时设备运行监控系统使得管理者充分做到了“我了解我的资产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

[1]《卓越运行管理-长北项目的创新与实践》李安琪, 徐彦明, 方明主编,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2.1.

篇3:如何加强SAP软件的系统管理

关键词:SAP;ERP;中小企业管理;商业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6-0000-01

How to Strengthen the System Management of SAP software

Yang Zhu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Yangtze University,Baoshan678000,China)

Abstract:SAP business software commonly used in many of today's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 management,ERP software system,how to enhance the SAP software,SAP systems management functions on the full use of the smooth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security companies have a major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the main product SAP Business One SAP system as an example put forward in all aspects related to the management methods,including initial setup,data backup,the client tools,right management and so on. Practice of management proved to improve the daily management of SAP system to complete the business results.

Keywords:SAP;ERP;SMEs management;Business software

一、前言

SAP(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是指SAP公司开发的用于中小企业运行管理的一整套商业软件及包含的服务。SAP提供了标准商业软件及行业特定的应用程序,主要用途是帮助企业建立或改进其业务流程,使之更为高效灵活,并不断为该企业产生新的价值。现今使用SAP软件实施管理的中国企业多达数十万家,作为中国ERP市场的绝对领导者,SAP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0%,年度业绩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SAP的ERP企业管理软件的特点是造价低,易于安装实施。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并应用较广的一套软件是SAP Business One,其优点是价格低廉,具备有CRM功能,并且由于数据结构相同可以无缝地将系统升级为SAP的更高级软件系统。

二、SAP系统管理与设置方法

将SAP系统安装到企业的计算机后,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加强SAP系统管理以充分发挥软件的管理作用。本文提出需进行4个层面的管理和设置方法,其相关功能如表1所示,

以下小节将对4方面系统管理方法进行详述。

(一)SAP系统的基本设置

基本设置的主要作用是在SAP系统中的标签里填写本公司的相关情况。使用SAP Business One软件中“公司细节”功能维护公司的一般数据和会计数据并指定初始化设置。在“本地语言”和“外文”标签中,可以用本地语言和外文输入相同的信息。打印外文凭证中的公司数据时需要这些信息。其他重要的初始化设置包括设置概览标签,财务标签,销售标签,成本管理标签。

(二)SAP系统的企业人员管理

企业内部人事管理是SAP的一个重要功能,加强SAP软件的系统管理的重要措施是首先在系统中定义并填写好企业人员信息,包括人员名称、职位、部门、佣金、基本工资、地区、项目组、在职时间等,SAP系统能够根据这些基本信息计算企业的人员开销与合理程度。

(三)SAP系统的客户管理

加强SAP软件的系统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细化其中的客户信息。在SAP Business One中定义了不同的消息,如内部消息、电子邮件、移动电话文本消息(SMS消息)和传真发送,可将这些消息发送至客户和供应商指定的联系人。当然,还可将消息发送给任何其他收件人。可将消息发送给单个收件人或使用分配清单功能将消息发送给一组收件人。

当使用有效的地址数据将消息发送至客户或供应商的联系员工时,消息会发送至客户/供应商主记录中定义的联系员工。若要将消息发送给未被定义为系统用户和联系员工的另一个收件人,则手动输入地址数据。一旦选择了收件人,就可以选择发送消息的方式。可以同时使用几种方式将消息发送给同一用户。为此,在收件人所在的行中选择多个复选框。

(四)SAP系统的数据库管理

SAP软件最有价值的部分既包含系统的自动计算模块功能,更包含了企业多年积累的业务数据。如何加强这部分数据的管理,即数据库管理,是利用好SAP软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应充分利用SAP与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互通兼容功能来实现数据表的导入导出。

关于导出备份数据表,用户可以在 SAP Business One 中将事务(会计凭证)从一个公司复制到另一个公司。为此,用户首先从一个公司导出事务,随后将它们导入到另一个公司。导出事务的公司称为“源公司”,而导入事务的公司称为“目标公司”。开始导入和导出事务操作之前,必须确保两个公司总帐科目中的主记录号数和过帐中包含的业务伙伴数相同。若目标系统中尚不存在总帐科目的主记录或业务伙伴,则系统将根据过帐中的数据自动创建此对象。若用户经常导出源公司的事务然后将其导入到目标公司,我们建议用户记下在每次操作过程中复制了的事务。

关于导入已有数据表,用户可以将业务伙伴和物料数据从Microsoft Excel 导入到SAP Business One 中的某公司中。数据从Microsoft Excel表的单元格复制并写入到SAP Business One中的对应字段中。为此,必须首先配置要导入的定义。用户可以使用此方法为业务伙伴或物料添加新的主记录或更新现有主记录。要导入的数据必须保存在Microsoft Excel表中的A至 BT列中。Microsoft Excel表的单元格中的字符数不能大于 SAP Business One 中对应字段的长度。

三、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加强SAP系统管理需在基本信息录入,人员信息管理,财务、物流、客户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设置。在充分保证数据内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后,多个案例显示本文提出的一系列方法可有效提高SAP系统可用性和效率,大幅提升SAP系统对企业发展的辅助功能。

进一步的改进策略包括在使用的硬件设备上进行增宽扩容,保证SAP系统在企业业务扩展后可处理更多的信息和业务,同时还应加强SAP系统管理员的培训与管理,以高素质人力投入到SAP系统管理工作中加强该商业软件的利用效果。

参考文献

[1]SAP中国公司:http://www.sap.com/china/index.epx,2003

篇4:SAP系统管理与安全应用浅析

作为企业的管理思想, ERP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 作为企业管理工具之一, 同时又是一套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SAP在中国市场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 刚时也给越来越多的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正因如此, 众多企业开始实施并逐步将企业核心业务转移至SAP系统, 关注业务功能是否实现的同时, 对系统安全性, 可靠性、可维护性的要求也逐渐增强。

二、SAP体系架构

SAP R/3始于20世纪90年代, 该产品是大中企业计算领域中的重大飞跃。它将企业计算从大型机和专业程序员的世界转移到了应用软件、界面、数据库的世界, 从而使SAP更容易为企业终端用户所接受。

SAP R/3提供Client/Server和Web/Server两种访问模式三层架构的应用程序。SAP ERP系统依赖计算机网络, 通过网络可以将数据存储服务器和应用界面服务器进行分离 (如图1 SAP三层体系架构) 。SAP客户端 (简称GUI) 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 安装方便, 对硬件配置要求也很低, 只要能够运行有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 就可以满足SAP GUI的运行要求。

在SAP的三层体系架构中, 用户通过负载均衡登录应用实例服务器, 从而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由于应用实例与数据库可以分布式部署, 所以每一层都有很大的可伸缩性, 体现了SAP系统的灵活性, 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硬件扩展而引起的停机时间。如果需要更强大的数据库, 可以在服务器层轻松添加, 与此同时应用实例服务器则专注于其他的工作, 如复杂的图形报表显示等。

三、SAP系统管理

SAP系统管理可以说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根据不同层次可以分为不同的内容。从软件层面可以分为操作系统、数据库、SAP应用三个部分, 从硬件来看又分为网络系统、承载SAP应用的服务器、数据存储器及磁带备份单元等。以下主要从软件层面分析SAP系统管理。

3.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切应用软件的基础, 可以为应用程序与计算机硬件或服务提供交互平台, 可以理解为一个通道。Net Weaver作为ECC、BW、PI等现有SAP应用的基础, 可以安装在各种各样的操作系统中, 例如:Windows Microsoft Server、AIX、HP-UX、AS/400、Linux等多种操作系统。各操作系统有自己的高可用解决方案,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统宕机时间, 保证SAP应用系统稳定、持续运行。

操作系统有五大管理功能模块: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进程管理。SAP系统管理员通常最为关注内存、文件系统、进程及CPU这四大块。合理的内存分配, 可以保证应用稳定、高效运行;充足的文件系统空间是操作系统及应用运行的基础条件;排除僵尸进程, 降低系统资源不必要的损耗。另外关注系统日志所反映系统运行的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早处理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2数据库

数据库最简单的形式是由表、列、行组成, 可以理解为一种电子文件归档系统, 通过关联关系将多张表连接在一起, 在其所容纳的信息集合中, 系统应用程序可以快速查找指定的数据段。

数据库管理包括表空间扩展、数据备份与恢复、性能调优、数据库版本与补丁升级等。空间是一切数据存储的根本, 了解表空间的使用情况, 可以在某种程序降低系统故障率;数据是无价的, 备份在项目实施阶段就已经备受关注, 随项目不同阶段进行相应备份策略调整。SAP系统的备份可以通过调用数据库的备份功能实现数据库备份, 也可以采用SAP提供的备份工具来执行。另外, SAP系统备份是必须的, 虽然它可能永远也用不上。备份是运维管理人员的定心丸, 也是SAP系统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多数公司往往只重视备份, 而忽略恢复, 甚至有的公司从来没有进行过恢复演练。备份不是主要的, 定期的恢复测试才是备份的意义所在。

数据库调优可以缩短数据库层运行时间, 减少用户业务处理过程中等待数据处理时间, 增加工作效率。数据库调优对技术要求较高, 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复杂的因素。将数据存储磁盘条带化, 提高I/O利用率与数据的读写性能;规范自开发程序可以改善系统查询性能;建立索引和编写高效的SQL语句, 避免低性能操作等。任何系统的调优都是一个专业的课题, 需要对程序的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查询处理、并发控制、操作系统及硬件有广泛而深刻的理解。

3.3 SAP应用管理

SAP将多种组件集成到一起够成一套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 应用管理是SAP系统管理重要部分, 可以收集部分操作系统与数据库信息, 监控系统状态, 用户登录及操作情况等。系统管理员对SAP系统的监控维护工作, 更多的是在这里完成的。主要从以下几个常用方面分析:

SAP系统有多种系统进程, 进程在每个实例中分布不一定一致, 了解每个实例进程分布情况, 监控进程的运行状态, 终止异常进程, 使有限的进程都能够处于健康状态。

检查登录用户状态, 了解有多少用户登录系统, 每个用户有多少会话, 在做什么, 占用系统资源情况如何, 结束不活动用户, 释放系统资源。

系统日志及DUMP检查。用户及系统运行过程中因操作问题、系统资源情况、程序本身等问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报错信息, 分析错误产生原因, 依据相关NOTE处理错误。

后台作业检查。用户可以将一些周期性、定期处理的作业, 以后台的形式运行。系统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这些作业的运行情况, 分析并解决运行失败的作业, 确保数据的完整一致性。

性能分析。系统缓存存储时常使用到的数据, 使得本地应用服务器实例能够从缓存中取得这些数据。这样就可以减少网络流量, 数据库的负载、访问, 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在数据缓存中有ABAP/4字典数据、ABAP/4程序和公司数据, 在系统操作的过程中, 这些数据是不变的。经常监视缓存、命中率、交换情况, 在将来进行性能调整时会有很大作用。

其它在维护与管理方面还有系统的监控、系统日常维护、系统升级等内容, 这些工作对于每个SAP系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SAP系统安全

一套成功的应用软件, 不应只是从业务流程是否完善、用户界面是否友好等去衡量, 还应从安全性方面考虑。众所周知, SAP ERP系统拥有复杂的业务流程, 那么它在安全性方面又下了多大功夫?

SAP系统可以安装在多种操作系统与数据库之上, 这些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都是通过或超过C2级安全认证, 或达到相应安全级别的, 能够有效地利用它们的安全能力, 保障SAP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可靠。

SAP提供了客户端 (SAP GUI) 登录方式, 在SAP GUI启动时, 会自动检测自身完整性, 可以防止对软件的恶意修改, 有效防止病毒的攻击和传播。用户登录必须输入密码, 在用户密码方面, 可以包含并且可以设定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的位数及用户密码有效期及重复次数等。

SAP系统不仅提供了预定义的权限, 还可以自定义权限。权限能控制在事务代码、活动或者组织级别。为了满足多种权限控制要求, SAP系统将权限对象概念引进。多个相关的权限字段组合成为一个权限对象, 够成SAP授权检查的基本单位。与此同时, 为方便用户的权限管理, SAP系统还引进基于角色授权的机制。多个权限对象能够被组合到一个角色, 再把角色授予账号, 该账号就获得了角色中含有的全部权限对象对应的权限。账号权限管理是一个繁琐、漫长的过程, 而且直接关系企业业务数据的安全, 业务顾问、系统管理员、企业管理者不要因为麻烦、效率低, 放任权限审核, 更不能直接将SAP_ALL、SAP_NEW等系统自带参数文件直接赋给ERP账号, 即使是非Dialog账号无法前台登录, 也应该按实际情况进行权限设定分配。

系统传输。自开发程序、系统配置等都是从开发系统或测试系统传到生产系统, 但在传输前, 有多少企业会安排专人审核这些传输?极少。这样开发人员可以在程序中跳过某些权限检查, 获得他所需要的任何权限, 这对数据、系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因此传输程序审核检查对系统安全也是很重要的。

网络安全。任何软件系统的实施运行都是依赖于网络的, SAP也不例外, 也可以说SAP对网络的依赖性极强。而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 涉及技术、管理、使用等诸多方面, 既包括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 也有物理的和逻辑的技术措施。安全解决方案的制定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在制定网络安全防范方案时, 必须做到管理和技术并重, 安全技术必须结合安全措施, 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 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

五、结语

系统管理与安全涉及多方面内容, 想要做好系统管理与安全工作, 三分靠技术, 七分靠管理。系统管理员不但需要掌握系统管理的相关知识, 熟悉大型数据库 (ORACLE与其它) 及操作系统 (UNIX与Windows) , 而且要了解各个业务模块基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重视系统管理与安全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制度或没有贯彻执行, 即使提供再全面的技术保障, 也不能起到良好效果。

摘要:SAP全称: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基于client/server的服务架构, 该文介绍了管理与安全对于SAP系统的重要性, 通过对SAP系统架构的总结, 较为详细的介绍SAP的安全机制, 包括SAP三层体系架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管理、系统安全等多方面内容。

篇5:基于SAP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sap系统;劳动组织;人事;考勤;薪酬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人力资源是企业安全稳定生产、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我厂以精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原料生产聚酯,具有易燃易爆性质的化工企业凸显重要。

SAP系统智能化的管理企业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管理指标中覆盖人力资源过去的信息、将来信息和现在信息,并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判断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及时调整人力资源战略,为企业发展、开发和创新提供人人力资源保障。2011年聚酯厂应用SAP系统,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于SAP系统具有专业性、实时性、批量操作数据等特点,具有行完善的劳动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考勤管理及薪酬管理四大主要功能模块,发挥出系统在人力资源中的功能,满足企业管理需要。

一个企业能否健康、正常的运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SAP系统很好的解决了石油化工企业因编制定员层次复杂、岗位类别多、人员分布面广带来的管理难题。

二、四大功能模块

sap系统中四大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劳动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考勤管理及薪酬管理

(一)劳动组织管理:劳动组织管理作为sap系统的核心部分和基础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了完整的组织框架。组织管理包括组织结构、企业结构和人事结构三大结构。

1、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基于对象的结构,每个业务单元都被描述成一个对象,常见的对象如组织单位、职位、职务、成本中心等,各个对象之间建立起来的联系称为关系,关系是双向的,常见关系如隶属关系、报告关系、描述关系等。其中,职位与职位之间的汇报关系,是sap设计“工作流程”的主要依据。职位是连接组织结构管理的重要纽带,一旦员工担任了某个职位或职务,则通过该职位或职务,员工就被自动地连接到了相应的组织单位、职务上。 同时,组织结构也是设置结构化授权的基础。结构化授权是直接以组织结构为对象的授权方法,可以让用户只能查看或维护某些特定的对象。例如,通过结构化授权,可以限定用户查看或维护人事信息的组织范围。对于聚酯厂来说,最常见的组织结构是建立车间科室、职位、成本中心及其之间的关联关系。

2、企业结构:企业结构包含厂代码、人事范围、人事子范围、成本中心、业务范围等对象,其中人事范围和人事子范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人事范围是依据人事管理的需要对厂代码的划分。人事子范围是对人事范围的细分,人事管理的重要分组都是在这层上划分。企业则通常是通过划分人员类别来定义人事范围,例如人事范围包括专业技术类人员、管理类人员、操作服务类人员。

3、人事结构:人事结构包含员工组、员工子组、工资范围、合同种类等对象。员工组是为了权限管理和其他管理的需要对员工进行的分类,如薪资、考勤等。主要反映的是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员工子组是对员工组的细分,可作为报表选择条件、划分权限、考勤和薪资的差异分组依据,主要反映员工的工作状态。在聚酯厂中,员工组分为无固定期合同员工、固定期合同员工、市场化用工。由此可见,组织结构是按照企业实际组织架构来搭建的,而企业结构和人事结构则是按照管理需要人为划分的。

(二)人事管理:人事管理模块记录了员工人事主数据,这些数据总体上分为员工的属性及员工的行为。每位员工的档案都存储在人事管理模块,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如:出生年月、学历、民族、职称、工作简历、奖惩情况等内容。在sap系统中,每位员工都有一个编号,这个号码是系统识别每位员工的唯一的代码标识,反映厂与员工之间的人员分配关系,每位员工都有唯一的一个固定代码,我厂员工数字代码为八位数,均为0到9之间的自然数,无特殊符号或字母表示,如:刘三,00860246。这个号码将跟随本人一直到退休或离开聚酯厂,这个号码不能再被新的员工再用,具有一次性。每位员工的档案信息和数据都以此号码为索引存储。对于管理岗位的人员来说,是通过行政职级来区分管理级别的,所以需要自定义管理类职务聘任信息。对于操作服务岗位人员来说,是通过工人技术等级来区分工人技术水平的,所以需要自定义操作服务员工的职务聘任信息。可以将所有这些与聘任相关的人事信息,归纳到任职信息这一标签栏目下面,既使操作界面清晰明了,又能使用户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三)考勤管理:考勤是核算员工薪酬极为重要的信息,在工资核算前进行此操作。一般情况考勤状况录入考勤模板后,导入系统后将会自动计算,不需要手工运行,劳资主管只需要使用考勤管理工具在出现错误后做处理。因此,考勤要强化管理,履行考勤审批程序,经审批后劳资主管才可以进行工资计算。

(四)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员工的工资核算和发放,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1、管理模块功能:薪资管理模块,薪资计算过程就按预先设置的程进行。要把多种复杂的因素都考虑在内,例如扣发工资数额、加班费用等。薪资计算程序运行时,系统会按照规定的程序运行,并自动核算个人所得税等。

2、薪资数据管理:系统定义了与薪酬数据有关的人事事件操作,通过相关操作,可以执行人事事件变更薪酬数据。数据维护包括:停薪、员工所在岗位对应的岗级岗序、经常性支付、津补贴特殊处理、偶然性支付、工资演变信息、工资发放结果等。

经常性支付:按月录入员工固定发放津补贴,如上岗津贴、地区补助等。 津补贴特殊:如工龄津贴是系统根据员工工龄起算日期自动生成等。偶然性支付:录入员工在一定期间内,偶然发放一次的工资项,如各类津贴、奖金等。 工资演变信息:记录员工每次工资调整的情况,如在调动、晋档、调资等工资变动情况。工资发放结果:工资核算完成退出当月的工资核算,即完成员工工资发放并查询。

3、薪资结构设计:薪资结构设计主要是设置各车间、科室及各类人员的薪资结构,以及所包含的薪资项目和计算规则。系统通过工资核算范围的引进,实现了车间、科室工资单独运算。工资核算范围是指薪资核算人员所需处理的员工范围,且同一工资核算范围内,员工的支付周期与支付日一致。

三、结论

基于sap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其功能强大,理念先进。SAP系统在聚酯厂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实现人力资源数据的集中、整合与维护,以及不同模块间资源共享,人力资源的管理实现了信息化。

【参考文献】

篇6:sap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针对电厂运行管理的系统, 当前大多数电厂采用的是B/S架构模式, 通过JAVA语言等编译, 硬件上需要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而且基于使用安全的考虑, 通常还需要分成开发、测试、生产三套服务器。当系统完成开发测试后, 将程序包部署到正式的生产服务器上, 然后通过网络进行数据源的连接。当然, 也有一些信息化落后的电厂, 仍然使用着纸质的记录簿来管理。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电厂员工在使用B/S架构的运行管理系统时, 经常会碰到数据取数缓慢, 系统卡死等情况。特别是交接班日志, 时常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打开。这主要是程序在设计的过程中, 用户常会要求把主体设备的运行参数, 以及相关的缺陷单、工作票等信息集中在交接班管理界面里显示, 以方便他们的查询和分析。而运行管理和设备检修管理通常是两套不同的系统, 两者基于系统间的接口和协议相互集成, 所以数据在交互的过程中, 稳定性难以保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企业信息化管理对软件的集成性、稳定性、安全性, 以及使用效率等要求越来越高, 而SAP作为电力行业主推的信息管理软件, 在国内几大发电集团, 如华能、大唐、国电、华电等已得到全面的推广使用。通过SAP系统, 使企业在财务、项目、物资供应、设备检修等方面得到了行之有效的管理。虽然, SAP系统没有标准的运行管理模块, 但是它具备灵活的定制开发功能。作为一个开放式的系统, 它预留着众多的内部增强出口和与外部软件之间的接口和协议。因此, 企业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 与其购买1套独立的运行管理软件, 还不如在现有SAP平台的基础上, 进行定制开发。这样不仅省去了服务器等硬件成本和维护费用, 而且在同一个系统中, 运行管理可以和设备检修管理、两票管理等进行无缝集成, 从而大大提升数据之间的交互能力和系统使用的稳定性。

1 功能模块设计

电厂运行管理系统通常由基础数据配置、交接班、定期工作等几部分功能组成。系统功能的设计需要先了解电厂运行相关的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能, 在系统里定义岗位角色及相关的权限, 使不同岗位的用户操作不同的系统功能, 实现权责分明。通过对电厂运行管理的需求分析, 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模块来实现其功能, 即:基础数据准备及配置、运行交接班管理、定期工作管理。根据企业的运行管理制度, 设计出界面友好, 功能完善, 参数可见的应用系统。

1.1 基础数据准备及配置的设计

基础数据的准备及配置是为了服务于其他两个模块, 使它们的数据能够有效结合, 从而减少数据库的容量。通过调用该模块的数据, 还可以有效、合理的优化资源, 使程序的编写更加清晰明了, 实现数据共享, 减少资源浪费。首先, 需要根据运行管理的组织结构, 确定相应的岗位, 针对系统中需要实现的每一个功能点, 建立相应的角色。然后, 根据企业管理结构, 将角色分配到相应的岗位, 每个用户按各自岗位分配相应的权限, 以实现人员与工作范围职责的划分。基础数据配置中还需要定义运行人员信息、班组信息、班次类型、倒班类型、运行岗位、专业数据, 功能区域等配置表。

1.2 运行交接班管理模块设计

运行交接班管理主要以交接班日志的维护执行和交接班日志的配置为主, 同时记录值班记事、设备状态及参数、交接班过程等三个部分。通过交接班的有效管理, 可以方便运行人员查看设备状态及重要参数, 在此需要与SAP PM模块中的设备管理、检修管理、两票管理进行数据交互。运行交接班管理是运行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3 定期工作管理模块设计

定期工作即设备的定期试验、轮换与维护, 是确保备用设备可靠工作, 保证自动装置、保护和信号装置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措施, 定期工作管理要求运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项目计划完成设备试验和轮换, 并作相应的记录。

定期工作管理需要根据全厂设备运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项目。设备的定期检查是电厂安全管理的核心, 也是确保设备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通过合理的定期检查, 可以使电厂的安全系数得到有效的提高。

2 系统的实现

系统的总体实现, 要分多个步骤、多个层次进行, 将系统的开发任务分模块、按功能并行进行, 在底层数据结构确定的情况下, 对于不同模块进行代码编译, 最后对于所有模块进行集成,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本系统是在SAP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定制开发, 无需额外的服务器和网络链接。在同一软件中实现运行管理、设备管理、检修管理等生产的过程管理, 无需系统间的切换, 使电厂运行管理的流程更加的完善和简洁, 也使系统的应用更加的稳定和高效。

运行管理的权限和基础数据配置可以使用SAP标准的功能。在此, 我们将重点阐述交接班管理模块和定期工作管理模块的实现过程。

2.1 运行交接班管理模块的实现

电厂发电运行的岗位根据其职能的不同可以分为领导、专工、值长、主副值、巡操、化学运行、燃料运行等, 在系统中需要根据其职能建立相应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在处理交接班管理模块时需要对应不同的权限和操作内容。交接班管理模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分别为:值班记事、设备状态及参数、交接班过程。

值班记事要求当班人员根据机组的运行情况及时记录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要内容。值班记事包括如下内容:记事类型, 即各交接班日志根据其日志的特点选择记事类型;记事时间, 系统可以默认当前填写时间为记事时间, 在填写记事时可修改记事时间;记事内容, 简洁扼要的填写记事内容;相关设备位置, 选择事件发生的相关设备位置 (KKS码) , 每个事件需要对应一个设备位置。

设备状态及参数功能用于管理设备的运行状态, 设备状态采用配置的方式。标准状态包括:运行、备用、检修这三种状态, 每种状态在界面中采用不同的颜色 (符号) 进行区分, 便于当班人员进行状态识别, 如:状态为运行时颜色标记为红色 (勾) 、状态为备用时颜色标记为绿色 (圈) 、状态为检修时颜色标记为黄色 (叉) 。当成功进行交接班后, 前一班的设备状态, 自动带入到下一班的日志中。在当班过程中, 当班人员可以根据设备实际状态的变化, 修改日志中相关设备的状态。每个日志的状态都可以根据电厂实际管理的需要进行设定。交接班前需要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提交, 才可交班。参数主要是交接班日志中记录的一些重要数据, 比如:发电量、煤耗等。参数和设备运行方式一起, 作为交接班人员参考和历史留存。

交接班过程是运行人员交班和接班之间交清设备运行情况, 明确责任的过程。交班前需对运行设备状态进行确认, 确认后才可执行交班动作。接班时接班人需到已交班的日志中进行接班的确认操作。接班操作确认后, 再新建一份值班日志, 作为当班日志。

2.2 定期工作模块的实现

定期工作模块的功能在于帮助用户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制定需要定期执行的任务, 并提醒任务执行人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定期工作任务。本模块主要实现三个功能, 分别为:定期工作制定、定期工作执行和定期工作延期。

定期工作计划制定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项目类型、不同执行周期制定计划并分配相应任务到岗位角色。定期工作项目类型:长期有效的定期工作和临时工作制定。

相关岗位人员根据系统提示未执行的定期工作, 进行定期工作执行。执行完成后, 用户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 填写定期工作的执行结果;如果工作未能完成则填写相关的情况说明, 并提出延期要求。

定期工作的延期是特定授权人进行的工作, 授权人根据执行人的情况说明, 对相应的定期工作进行延期。是否可以延期, 可以根据定期工作制定时的延期标志进行判断, 如果延期标志为“否”, 则该项定期工作任务将不允许进行延期处理。

3 总结

运行管理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发电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 搭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系统是电厂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介绍的运行管理系统是以SAP系统为基础平台, 根据运行管理的业务需求进行灵活定制, 可以实现与设备管理、检修管理的无缝集成, 具备基础数据配置、交接班管理、定期工作管理和报表查询等功能。

篇7:sap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关键词】SAP系统 物料管理 物流 MM模块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133—01

一企业物料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企业对业务的管理中,物料管理是属于业务管理的基础与核心部分,其中工作流程的管理与控制对于企业能否形成高效的运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是直接性的。这也是当前众多企业在应对产品种类繁多情况下,无法形成统一的策略进行采购,销售,对外招标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也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上的浪费。这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自然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由于零配件因订单多样少量因素,也会造成料帐不符等情况。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变化大,如果没有一个很好地策略对各种情况做出合理的分析,就容易导致仓库管理凌乱,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企业物料管理作为企业的轴心业务,要确保其他方面的业务能否保持良好的运转,物料管理工作的好坏就起着直接的作用。因此,解决企业物料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是当前势在必行的,这个信息平台所发挥的管理作用在未来也将对企业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SPR系统MM模块流程的概述

SPR系统作为企业管理是由三层式主从结构构成,从而使用关联式资料库来整理各部门的资料。其中主要分为六大模块:

(1)企业管理系统

(2)销售运筹系统

(3)生产规划系统

(4)物料管理系统

(5)财务会计系统

(6)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以采购、库存管理为基础是SAP系统MM模块整体解决方案的最基本结构。通过需求确定、货源确定、订单处理、订单跟踪,收货和库存管理、发票校验等流程使得整个业务管理能够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平台上进行控制,同时SAP系统物料管理模块也是一款与财务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等其他业务进行着数据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统,其被简称为MM模块,也是EPR后勤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为企业提供了物料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其中涉及到了工厂的采购,仓管,财务等部门,MM模块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处理功能对所有采购处理都有着最佳化的特点,可自动评估供应商,透过精确的库存和仓储管理降低采购和仓储成本,与发票核查相整合,并和SAP系统里面的其他模块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MM模块在其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MM模块在物料管理上的实施与运用

可以说,MM模块中这几部分的互相作用,有序的完成,从而有效地在物料管理上的实施。在采购库存管理上,其组织结构由集团,公司,工厂,库存地点和采购地点,采购组组成。那么,MM模块能够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功能是什么呢。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在实施SAP项目中,要有一个系统地完整的物料管理流程设计。要与各部门充分沟通,结合SAP系统特点对流程做进行调整和,从而规范各级使用人员的操作。还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多从本企业人员实际情况出发,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在系统规范和管理规范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和优化SAP系统流程。从而提高效率,提高企业的物料管理水平和完善制度。其次,还要再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规范管理流程,结合本企业之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先对应的调整,让本企业的员工在不断地认识和磨合MM模块制度的同时,更好地投入自己的角色,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做到角色与流程相结合。

第二是物料需求计划。在企业的生产生活中生产作业中需要大量的物料。生产这些不同物料所需的料品也是大不相同的。在MM模块中。从产品结构人手,建立起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元素包括销售件、采购件和加工件,把企业生产中3个主要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地组合在一起再通过系统的分析。各部门之间不再是孤立的状态。

第三,MM模块对库存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库存信息与财务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之间是存在着直接关系的。因此,业务财务状况的好坏也会通过MM模块反应出来。在以往,很多企业对于物料的管理只会采取简单的记录,对入库,存储、发货并没有形成计划管理的结合。而这对于物料库存管理便带来了众多的问题。如无法说明库存物料的品种、数量、存储时间是否合理,更无法说明库存物料在数量上是多是少等问题。所以通过SAP系统MM模块的运用,使得库存管理与计划管理能够相结合,从而实现对库存数量的有效控制。

第四SAP系统MM模块与财务模块的集成。在与财务模块的结合中通过对物料逐个定义价值。同时建立物料分类,物料价值通过物料分类与会计科目相对应。建立了物流和资金流的静态集成关系。MM模块与财务模块的集成对于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起到了非常大帮助,同时能够将业务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再反应到财务模块当中去,这对于减少人为的工作量方面也是有着众多的帮助。因此,通过SAP系统MM模块与财务模块的集成,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

最后,经过对报表的分析,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统计。MM模块提供了各种采购与库存信息的标准查询和报表统计功能,如果还无法满足你上面的需求,需求者还可以通过自己设定的方式,按照要求格式开发的所需的统计报表。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阐述与分析,概述了企业物料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目前企业物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SAP系统物料管理模块(MM模块)功能的分析,阐述在物料管理上的实施与运用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优化企业物料管理水平。在转变经营理念,提高经营水平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Norber Welti著简学译《成功的EPR项目的实施——SAP》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

[2]韩世明SAP公用事业解决方案简述电子信息化2004年2月

[3]苗君《关于通过ERP系统提升采办管理水平的问题和建议》中国经贸2010年

[4]罗鸿等《EPR原理设计实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一月

[5]周五清,刘伯莹周强.《ERP与企业管理一理论、方法、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8:SAP系统的未清项管理功能解析

一、未清项管理概述

未清项, 表示财务凭证行项目的一种挂账状态, 这种状态, 提示该行项目需要被清账。SAP系统中, 对总账及客户供应商明细账行项目核算可以采用未清项管理, 以未清项管理的科目, 其行项目分别被标记为未清项或已清项。清账是通过清账动作, 系统自动更新凭证行项目状态, 将未清项转化为已清项。发生销售业务时, 借记客户行项目, 形成客户借方的未清项;对客户收款时, 贷记客户行项目, 形成客户贷方的未清项;在未清账之前, 此笔业务的行项目在系统中均以未清项列示, 只有经过清账的操作, 未清项才能变成已清项, 意味着此笔销售业务的完成。

在会计核算中, 有些科目如银行科目和损益类科目等, 只要有“借贷余”就足够管理, 财务人员只需了解科目的借贷发生额和余额, 即可满足会计核算和管理需求。这类科目不需要未清项管理。但是, 有些科目, 比如银行未达科目、客户和供应商的明细科目等, 不仅需要“借贷余”, 还需要管理到每一个分录行的状态。系统中需要记录供应商的每张发票是否已经付款, 客户的每张发票是否已经收款, 各种未达的资金项是否已经到账等等。对于这些科目来说, 每笔交易都要分门别类地予以记录。这类科目在SAP系统中按照“未清项”管理。科目表中未清项管理涉及的科目有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付账款等。

如何在行项目显示中分辨“已清项”和“未清项”呢?在SAP系统的供应商行项目显示中, 已经付款的发票和付款本身用绿灯显示, 我们称为“已清项”;还未付款的发票用红灯显示, 我们称为“未清项”;类似付款、收款这样的业务, 在账务处理的同时, 系统会自动更新凭证行项目状态, 这就是“清账”。

二、如何在SAP系统实现未清项管理

总账科目实现未清项及清账管理是在其科目维护的公司代码层定义的。公司代码层的控制字段“未清项目管理”控制着总账科目在不同公司代码下是否需要逐笔清理。对于不按未清项目管理的科目来说, 行项目显示只反映了过账与否, 并不能反映清账与否。

对于客户和供应商行项目, 系统标准维护即为未清项管理, 不需要刻意进行选择和配置。

三、未清项管理的清账方式

1. 标准清账方式

这种清账方式可以理解为在清账金额正好与挂账金额一致时使用。一笔业务的未清项正好一次性全部清理完毕, 变成已清项, 意味着此笔业务完成。

例如:经发票校验后应付某一供应商材料款10万元, 到期后支付材料款10万元, 即可采用标准清账方式, 直接选择应付材料款10万元清账即可。

2. 部分支付清账方式

这种清账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分批处理未清项。规范操作生成的明细账可以清晰地反映业务发生的过程, 便于查询和对账使用。尤其适用于一笔借款分几次归还或一笔货款分多次收回的情况。

举例说明:某客户因销售业务借方有100000元的未清项, 客户本次付款80000元。如果采用部分支付清账, 通常会产生一张新的付款凭证, 原来借方100000元的行项目依旧是未清项, 账务处理如下:

3. 剩余项目清账方式

这种清账方式可以理解为每次清账后系统会把剩余的未清项金额计算出来, 下次清账时再对该剩余金额进行未清项处理。

还用上面的业务举例说明:如果采用剩余项目清账, 则原来借方100000元的行项目会变成已清项, 同时产生一新的未清项凭证, 账务处理如下:

采用部分支付清账, 相关的行项目依然作为未清项保留在账户上, 包括原来发票的行项目及本次收付款的行项目, 只有当发票的全部金额收付讫后, 所有的未清项才能变成已清项。部分支付清账的优点是能够清晰地反映整个往来业务的发生情况, 方便账务查询和对账。

采用剩余项目清账, 本次付款后的差额部分会形成新的未清项, 原来发票的未清项会变成已清项。另外, 新的未清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保留原来的付款条件还是定义新的付款条件。优点是能随时反映某笔业务当前的未清项余额, 但是不能直观地反映出原始应收应付业务的行项目是如何形成的, 而且虚增了发生额。

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的清账方式, 灵活运用, 效果良好, 枯燥繁琐的会计工作也会随着变得有趣起来。

四、未清项管理对财务管理的意义

未清项管理是财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确保了业务交易记录的完整性, 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对于应收应付等一些科目来说, 按照未清项做清账管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使得每条业务记录清晰, 是对账和自身核对的强有力工具。

1. 清晰账目

采用SAP未清项管理功能, 结束了会计传统意义上的流水记账业务, 实现了逐笔记账、逐笔清理。财务人员不仅能够看到科目余额, 还可跟踪查看形成余额的行项目构成, 进而跟踪到每行项目的业务来源。

2. 提供分析数据

篇9:sap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关键词】SPA信息化系统;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控制

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力也逐渐增强,企业也就面临着内部管理及外部竞争的双重压力,因此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要想长远稳定的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及专业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需要从根本上加强对内部的管理及控制,而成本控制作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它也是企业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应将成本控制重视起来,并不断提高成本控制水平。本文对SAP信息化系统下的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趋势进行了分析及研究。

一、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路

首先,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需要建立在管控体系的基础上,并以此为依托,将成本控制进行细化,根据制造企业的运行特点将成本分为3个部分,也就是目标成本、定额成本及实际成本,而后再将这3个部分进行等级划分,但是这3个部分并不是相互分离的,是可以进行一体化融合的。目标成本在成本体系中是基础,它能够对另外两个方面的成本因素提供依据,起着引导及促进作用,只有目标成本启动,其他两个成本的分析工作才能够有序进行,同时他们是贯穿于成本预算的一整个期内的,并不是在初始阶段进行一次预算就可以完成的。

其次,由于目标成本是较为重要的成本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其他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这就需要将目标成本进行科学管理,可以在推进目标成本工作的过程中运用BOM理念,将成本内容进行进行分级管理,这样我们就能够对目标成本中的内容进行深层理解,并在此成基础上提高统计及分析效率。第三,为了促进预算工作更加高效的完成,需要将预算小组纳入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中。第四,在当今社会,信息化应用系统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因此在成本管控阶段也需要不断提高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成本管控水平,实行成本管控的快速、稳定落实。

二、成本管控体系的目标及成本框架

从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入手可以发现,目标成本主要发生在企业进行业务规划及财务预算的过程中,两者虽然有实质性的差别,但是内在却又存在着一定联系。企业所形成的业务规划方向,包括工作计划及工作流程的确认、将工作计划落实并进行考核等,都是由经营管理方面的相关部门将工作项目推进的,而财务预算工作则是由财务部门完成的。因此,对目标成本的管理控制首先就需要将工作部门及日常工作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也就是将不同的工作内容根据总体目标需求,进行部门之间的融合及汇总,使其能够共同参与到目标成本的管理控制工作中。

其次,根据企业预算实际需求,建立预算小组,通过小组人员的高效配合,不断提高成本预算及分析的精准度,其中小组人员可以来自企业中的制造部及营销部等,只要是涉及成本管理控制方面的部门,就可以作为小组人员参与到实际工作中。第三,要严格把控成本管理控制的重点,在推进工作时需要分清主次的层层递进,同时要将毛利率指标及目标多级BOM清单进行科学管理,那是因为这两项内容能够清楚的反映出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管理现状,这样就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成本管理控制进行期间设置。

在进行目标成本控制时需要严格把控各项工作重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时刻注意:首先,成本测算工作并不是一次完成,工作任务就结束的,需要不断进行检验及反复测算,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工作测算周期进行调整,而目标成本的预算应当贯穿于周期始终,并以滚动的方式进行预算。其次,要将目标成本进行分级管理,并进行等级划分,使工作内容的推进能够按照流程化方式进行,并在进行预算时建立起规模化的预算小组,而小组需要与采购部门等进行相互沟通,从而形成多级BOM目标清单,其中所要包含的内容有物料的价格、数量及规格等重要信息。

但是目前,企业在进行目标管理控制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首先,目标BOM清单的落实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相对的形成条件也需要不断完善,特别是在企业在制造新产品时,落实难度会加剧,而推行起来也就会受到一定阻碍。其次,物料的代码更新速度及精准度难以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符合,通常情况下会存在这样的不良现象,也就是生产前期产品会没有相应代码,或者是代码并不准确,这就会出现代码混乱的现象,而BOM清单的准确度也就会受到相应影响。第三,目标成本中的BOM清单所展示的产品价值与定额成本中平均价存在较大差异,在减少成本支出时,责任划分机制不够明确,这就使得责任难以落实到个人身上,责任形式流于表面。第四,从当前制造企业的目标成本预算为出发点,进行内容细化研究可以发现,目标设计项目只涵盖了材料费用的预算,而相关的制造费用、人工费用等则不在预算范围内。

为了改善并解决上述问题,制造企业需要将成本管理控制流程进行规范化建设:首先,要在企业内部组建预算小组,而营销部门需要起着带头作用,其他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配合,使生产环节所涵盖的各个项目及部门都能够在产品线上。其次,财务部门需要将毛利率保底指标进行设置。第三,预算小组需要根据财务部门设定的毛利率指标等相应规范内容,将市场价格与目标成本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进行掌握,并促进二者的相互协调。在毛利率指标的基础上,形成BOM目标清单,使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成本能够及时更新;但是当实际情况难以达到毛利率指标时,营销部门就需要采取相关有效措施,调整营销策略,促进目标的快速实现。

三、成本管理控制体系的定额成本框架

定额成本是建立在目标多级BOM清单基础上的,通过将清单进行内容及形式转变,就形成了定额BOM清单,定额成本也就能够相应确定。该清单是由企业的制造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完成的,这主要是为了提高定额BOM清单内容的精准度及时效性,这样才能够形成较为准确的定额费用测算,根据预算的实际情况,可以以月为一个预算期间。

制造企业在进行定额成本管理控制时可以按照下述流程将工作内容推进:首先,对生产材料进行种类划分,根据材料应用频率及关键性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一级及二级两类,一级材料可以在预算期间内进行加权平均价衡量,并在月底更新系统时将材料标准价进行调整,而二级材料则需要根据市场价格标准,以季度为周期进行调整。其次,定额费用的确认及调增、调减需要制造部门以目标费用为基础进行。第三,在对定额费用进行标准衡量及确认时,计量方式需要与市场计价方式进行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更新计量方式,并使其与市场需求变动相符合,从而提高计量的精准度及可靠性。其中所涉及的难度较大的模具摊销,可以在确认目标成本时,将模具的费用进行价值划分,这样就可以在定额测算时更加高效的完成模具费用测算。这不仅能够使价格区间更加趋于明显,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模具摊销费用测算的难点。

四、成本管控体系的实际成本框架

实际成本中的驱动因素为定额成本,由制造部门及财务部进行组织保证,其关键控制点为定额成本的准确性、实际费用发生时入账的及时性、完整性、材料差异分摊的相对合理性。尽量能通过实际成本体现出在预算小组领导下的制造部门真实状态。要求每月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按制造部门的二级报表进行调差。实际成本控制的流程主要为:首先是材料差异的分摊,要对不同的工厂适用不同的差异率,重点关注材料成本差异的区分,要在SAP/R3系统的支持下能完成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化。其次,是费用的改进,主要生产费用应采用与实际生产模式相匹配的方式,如模具费不再作为低耗品管理,改为固定资产或待摊费用核算;折旧费在制造部门实际使用时先行预估入账;动力费在月末先行预提,下月冲减。一、二级核算之间尽量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再次,要进行实际成本的分析,要建立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针对材料费、制作费、模具等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通过制造企业成本信息化建设并针对目标成本、定额成本和实际成本构建整体成本控制体系,保证这3个层次的成本层层细化,相互衔接,形成有效的成本控管理模式,相信制造企业一定能够做好成本管理控制工作,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锋.基于SAPERP的CK公司物料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2] 蒋秀艳.基于数据仓库的生产成本分析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

上一篇:8个字的励志读书名言下一篇:小螺号音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