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

2024-04-08

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通用6篇)

篇1: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

和声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和声学是继基本乐理之后又一重要的技术理论课程。它是掌握作曲及其他相关音乐理论课程的基础,并与其他音乐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是专业音乐工作者所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技术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使学生牢固掌握和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写作能力和相应的弹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和赏析的水平。通过对基础和声学的学习和掌握,可为今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创作等相关技术理论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形式与方法

教学形式以班级集体授课为主,并以小组课、个别辅导相结合,运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灵活运用。

三、教学年限与学时

本课程在第二、三学期进行,每周安排2个学时,共计72个学时。本课程结业时共计4个学分。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

本课程将以李志伟、张准编著的《和声学基础教程》为主要教材,适当参考其它相关教材的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可能会对某些章节的学时做必要的调整。其进度如下:

第一章 绪 论(2学时)

1、关于对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概念的解释

2、关于对和声与和弦概念的解释

3、关于对和声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的说明

4、关于对和声分析重要性的说明

第二章 和弦连接(2学时)

1、四部和声

2、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

3、和弦音的排列

4、声部进行

5、和弦连接的方法

6、和弦连接中应避免的不良进行

第三章 正三和弦(4学时)

1、正三和弦的和声语汇

2、正三和弦的平稳连接

3、为旋律配和声

第四章 和弦换位与三音跳进(4学时)

1、和弦换位

2、三音跳进

第五章 终止式与终止四六和弦(4学时)

1、终止式的种类

2、终止四六和弦

3、为低音配和声

第六章 正三和弦的第一转位(4学时)

1、重复音与和弦排列

2、原位和弦及其六和弦之间的转换

3、六和弦的平稳连接

4、六和弦连接中的声部跳进

第七章 旋律中的和弦外音及经过、辅助四六和弦(4学时)

1、弱拍、弱位上的和弦外音

2、强拍、强位上的和弦外音

3、自由和弦外音

4、经过四六和弦

5、辅助四六和弦

第八章 和声分析(4学时)

1、作和弦标记

2、作旋律—和声图示

3、作和声图示

第九章 属七和弦(4学时)

1、属七和弦的结构

2、属七和弦的特性

3、属七和弦的排列及解决

4、属七和弦的预备

5、属七和弦的运用

第十章 属七和弦的转位(4学时)

1、属七和弦的转位及标记

2、和弦音的省略与重复及其音响特性

3、转位属七和弦的解决进行

4、属七和弦到主和弦解决时的声部跳进

5、转位属七和弦的应用

第十一章 大调副三和弦及其转位(4学时)

1、和弦的功能组

2、功能的替代与扩展

3、Ⅱ级三和弦

4、Ⅲ级三和弦

5、Ⅵ级三和弦

6、Ⅶ级三和弦

7、基本终止式的变化

8、转位和弦举例

第十二章 小调副三和弦及其转位(4学时)

1、和弦的功能组

2、Ⅱ级三和弦

3、Ⅲ级三和弦

4、Ⅵ级三和弦

5、Ⅶ级三和弦

6、自然小调副三和弦

第十三章 副七和弦(4学时)

1、副七和弦的结构

2、Ⅱ级七和弦

3、Ⅲ级七和弦

4、Ⅵ级七和弦

5、Ⅶ级七和弦

6、其它副七和弦

第十四章 模进(4学时)

1、模进动机

2、不转调的模进

3、三和弦的模进

4、七和弦的模进 第十五章 重属和弦(4学时)

1、重属和弦的构成

2、重属和弦的引入与解决

3、重属和弦的运用

第十六章 副属和弦(4学时)

1、副属和弦的构成

2、各级副属和弦

3、副属和弦的运用

4、副属和弦的其它进行

第十七章 离 调(4学时)

1、离调的和声进行

2、副下属和弦

3、副下属和弦的组成

4、离调中的副属与副下属和弦

5、离调的运用

6、离调模进

7、属七和弦的连锁进行

第十八章平行关系转调(4学时)

1、调性关系的远近

2、平行调之外的近关系调

3、转调与换调

4、平行关系调的互转

5、平行关系转调的运用

第十九章近关系转调(4学时)

1、近关系调

2、近关系转调的步骤与方法

3、向属方向的近关系转调

4、向下属方向的近关系转调

5、近关系转调的运用

五、考试与考查

1、期中考查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种标准。

2、期末考试以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占10%,期中考查情况占30%,考试成绩占60%,以此来确定期末考试的最终成绩。

篇2: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

和声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中学 费建勇

【摘要】:我国音乐的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开展,和声学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教学中,把音乐和声意识进行不断渗透于课堂音乐教学之中,这对学校音乐教学及实践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音乐课标中课程内容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方面。结合课程内容侧重点我们习惯上将音乐课课型分为:歌唱课、欣赏课、综合素质课。下面我结合我们的音乐教学谈谈和声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关键词】:和声学 感受 体验 运用

和声学通常是研究如何在同一时间演奏不同的音高而获得协调或不协调的效果。“和声学”就是研究和音的结构以及它们如何连接的理论。研究和声的产生、构成原则,和弦的连接与相互关系,和声风格的形成、发展与演变,以及应用与写作方法的理论。对于从事演奏(唱)、指挥、理论、作曲、教学等各种音乐活动的音乐工作者来说,和声学是一种极为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音乐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切实感受和声美的作用和表现,在各类课型中如何有效运用和声学,真正发挥出其实际意义,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深刻掌握和声学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从感性上体验和声美,理性上理解和声不同表现手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及在音乐中的各种形态的表现,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和声学的作用与功效能有效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使学生音乐能力得以培养并有效提升,达到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如何将和声学融入歌唱教学:

以歌唱教学为主的音乐课是音乐教学课社中主要的课型,歌唱教学注重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的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美的熏陶。我们课堂歌唱教学面对的是集体的歌唱教学,所以在强调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基础上融入和声,使歌曲更具有艺术表现力提供了良好平台。音乐教材歌曲中从小学中低段就有合唱教学的内容,初中音乐教材歌唱歌曲中合唱部分歌曲更是占到一半之多。但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发现在课堂上要完成一首合唱作品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例如,歌曲《红河谷》,这是一首世界名曲,学生从小就听惯了它的主旋律51 | 3 33 3 23 | 2 1 „„而要让部分学生马上去唱低声部51 | 1 11 1 71 | 7 6 „„单独唱,经过几遍反复练习还是容易做到的,但要和高声部合在一起唱就容易跟着高声部跑。面对这样的难题我是这样做的:在上课开始先跟学生们一起做“搭积木”游戏,何为“搭积木”游戏?其实就是唱音程与和弦,我们可以找出歌曲中出现的常见和弦G大调主和弦1-3-5属和弦5-7-2下属和弦4-6-1属七和弦5-7-2-4。每个小组是其中一块积木,先用旋律音程来唱,比如主和弦:第一、二小组先唱1紧接着三、四小组唱3再是五、六唱5三个声部持续保持取得一个完整主和弦和声效果。其它和弦也可采用同样方法获得和声效果。唱完旋律和弦,我们再跟钢琴唱和声和弦,接着再跟钢琴唱和弦连接: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主和弦。在练习这些和弦时为了避免枯燥乏味我们可以想一些办法,比如模仿开火车用象声词“呱哒”来唱等方法。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得到一个平衡的和声听觉感。回到我们歌曲《红河谷》歌曲中出现和弦连接基本是这样的:主和弦——下属和弦——主和弦——属和弦——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主和弦的一个过程。在高声部主旋律演唱过程中教师带着低声部轻声填入歌曲每小结出现的主音,慢慢填入歌词即可完整演唱歌曲。为了美化歌曲表现力,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合唱基础上在每个乐句后面适当配入一些和声音,把歌曲结尾两声部回归到主音改成一个主和弦以丰富歌曲表现力等等。初一、二男生大部分处在变声期所以有些歌曲不太适合班级齐唱的演唱形式,比如歌曲《牧歌》这首歌曲声区都在较高位置速度慢又要舒展、绵长的声音来唱,让变声期男生唱高八度,上不去又容易破,低八度,平行八度进行又缺乏美感所以让他们一起和女生唱主旋律很不合适,但我们教师可以想办法取长补短,利用他们已有中声区成年男性音色编配一个简单和声旋律:1=D4/4 3---|4---|3---|5---|3---|2---|1---|1---0 :||来用哼鸣“嗯”或者是“呜”“噜”等象声词来为女生主旋律伴唱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再例如《青春舞曲》等一些旋律朗朗上口节奏欢快活泼的歌曲可以改变单一的齐唱形式,加入轮唱、对唱等演唱形式来完善、丰富歌曲的和声效果增强其艺术表现力。

二、欣赏课上和声美的感受与体验: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对于欣赏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聆听,去感受音乐的内在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是欣赏课的最终目的。我们教材中涉及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多声部的,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到了主旋律或是高声部,多层和声感的感受与体验会缺乏。但无论是合唱曲还是器乐合奏曲丰富的和声音响才是音乐的整体,所以在欣赏时必须让学生全面去感受与体验。例如八年级教材中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这首音乐作品有两个主题:主题一是俄罗斯民歌风格广漠寂静、空旷的草原主题;主题二是东方阿拉伯风格的骆驼商队主题。乐器开始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由单簧管奏出一段俄罗斯民歌风格的主题:

随后由圆号移调重复,弦乐器用拨弦模仿马蹄的脚步声:

接着,英国管吹奏出一段带有东方音调的旋律,这是骆驼商人的主题。

随后,在商队的马蹄声中,又响起了俄罗斯民歌风格的主题。这一主题渐渐增强力度,仿佛商队渐渐走近。经过多次反复后,形成宏大声势。接着,乐曲再现草原的背景音响和马蹄声,东方音调的旋律也再次轻轻出现。这两支旋律在不同声部中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象征着俄罗斯与东方民族文化的友善融合。然后,这友谊的乐声逐渐减弱,商队慢慢地走远,草原又是一片寂静„„我们教师在引领学生欣赏时可以分角色来关注乐曲各个主题:

一、二组同学用手势来表示主题一;

三、四组同学用手势

来表示主题二;

五、六组同学用手势

来表示弦乐器拨弦模仿马蹄脚步声。教师先可分乐段来让学生分别熟悉各个音乐主题,并用手势动作来配合音乐呈现„„在完整欣赏时让各组学生用手势动作来配合音乐做律动,整个过程仿佛是一幅动态的“旋律画”非常生动、具象。学生也在音乐作品欣赏过程中充分感受体验到了乐曲丰富的和声美。

三、和声学在综合素质课中的运用:

综合素质课是训练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练习,包括学生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综合性课型。“班级音乐会”是音乐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综合素质课形式,它能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特点,营造和谐、团结的音乐气氛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达到相互交流、激励的目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演唱、演奏、音乐评论、舞蹈等等。擅长演唱的同学可以表演演唱,擅长演奏的同学可以表演器乐演奏,擅长舞蹈的同学可以表演舞蹈!但有部分同学唱歌跑调,乐器不会,也不会跳舞,那怎么办呢?可也不能冷落了他们,更不能抹杀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我们教师还得想方设法让他们一起参与进来。众所周知和声美不一定局限在和谐和弦层面上,它可以是任何由超过一个频率所组合而成的有规律、和谐的声音。比如班级中有两位同学表演钢琴四手联弹《军队进行曲》那我们教师就可以设计让两位同学分别用大镲、三角铁在乐曲某些乐段小节中配以节奏型,这里要强调的不是从头到尾一样节奏型,而是部分乐段乐句中配以不同的节奏型。那演奏大镲与三角铁的同学就必须仔细聆听四手联弹同学演奏整首乐曲的行进过程,在四位同学的配合演奏中大家都感受体验到乐曲的美感,体会到了学习音乐的乐趣。演奏过程中和弦外音三角铁、大镲加入的和声美感不仅为钢琴四手联弹争光添彩,其大镲、三角铁演奏者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我们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P60演奏曲目《友谊地久天长》、七年级下册P60演奏曲目《红河谷》都是很好的小型器乐合奏演奏乐曲,让演奏能力强的学生分声部用竖笛演奏和声旋律,让节奏感较好的学生来演奏三角铁、沙槌、鼓,在集体合奏中充分彰显了乐曲和声美的艺术魅力!再比如八年级上册P42歌曲《踏雪寻梅》这首合唱是以骑驴赏梅、铃儿的叮当响声为意境来编配的。在A段中,第二声部主要以叮当声为骑驴行走的背景来衬托第一声部的形象。B段的第二声部是以和声式方法配置的,它与第一声部和谐地结合,形成“如影随形”的效果,使歌曲显得丰满,加强了歌曲的表现力。我们可以让音准好的同学来唱二声部合唱,但班级中不免有唱歌能力差音准不好的学生,那我们教师可以即兴为《踏雪寻梅》配人声或打击乐器伴奏,实际上这很有助于歌唱的表现。歌曲的二声部“叮当”声就是一种伴奏形式,可以简化成一种固定旋律音型如:“”、等,或更简单的固定如节奏音型如:等。至于打击乐器,可以用自制的、自寻的音源如敲击玻璃器皿、瓷器、铁钉子、摇铃当„„;也可以用双响筒、串铃、三角铁等打击乐器模拟驴蹄声、驴脖子上的铃声、雪花飘落的声音等。

和声美给人以审美享受,能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性情,最终达到人格的感化。教师在我们音乐课堂歌唱教学、欣赏教学、综合课教学都可以有效渗入和声美的观念,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在美的感化下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生价值观。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和声美的渗入与运用有着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3: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

和声学是高师音乐专业所学的音乐理论课基础乐理的延伸, 在音乐教学中它是学者迈入音乐殿堂的必修课。多年来, 和声学普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影响了和声学教学, 使教学与研究进展缓慢。

1学生素质发生了变化, 教学内容却没有变化。用统一的内容对不同素质的人, 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专科的学生用本科教材, 删繁就简的结果是知识缺少系统性, 学生感到和声学难学。

2教学方法单一。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一架钢琴一本书, 黑板、粉笔、一张嘴, 教师纸上谈兵, 课堂气氛凝滞, 学生呆板。

3理论与实际脱节, 无教学互动, 无能力培养。教师在钢琴上弹出的谱例瞬间即逝, 难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听觉联想和音乐思维。

4由于学生自身素质方面的差异, 多数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存在着为难情绪,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知识掌握不牢。

二钢琴集体课

钢琴集体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键盘学习课程。同时, 它又是一门以学习钢琴弹奏为基本目的, 综合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编配、简易作曲、即兴伴奏等教学内容的音乐理论课程。通过键盘弹奏的学习, 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基本技巧与方法, 同时加强对学生听觉、记忆、视谱、视奏等音乐素质训练和能力的全面培养, 它的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钢琴教法只能单人进行的限制和音乐教育偏重理论、忽略实际操作的倾向, 以键盘集体课的形式, 传播钢琴和音乐的基本知识, 易学、易懂、易记,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在钢琴集体课中进行和声学教学与单纯和声学教学之优劣比较

范例:运用钢琴集体课讲授“正三和弦的功能性质”, 正常的理论课讲授的程序是:正三和弦的概念;大小调的正三和弦及其功能体系;正三和弦的进行逻辑;声部进行的一般形态;和弦间的相互关系;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板书;谱例;教师钢琴弹奏说明正三和弦、和弦的连接, 仅仅如此。

运用钢琴集体课讲授的方法是:

步骤一:在显示屏上的键盘上用五指音型演示 (显示屏有五线谱、简谱、高、低谱表、七升、七降调号、键盘、节拍器等功能) , 学生可以看到:大小调音阶、三和弦在五线谱、简谱、键盘和指法的一一对照, 三和弦的三个音在五线谱上三条相邻的线或三个相邻的键上, 在键盘白键子上看三和弦中的三个音之间每个音都隔一个键子 (用一、三、五指来演示) , 这样的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 就是三和弦, 在不同的大小调的I、IV、V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就是正三和弦, 讲解定义一目了然。

步骤二:学生实践练习。让学生在七个白键子调中弹出所有的三和弦, 并找出各调的正三和弦, 在练习过程中, 让学生观察这些三和弦中的三个音, 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是什么样的?和弦与和弦之间在听觉上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一定要大声唱准每一个音。教会学生正确观察、理解音程与变化。

步骤三:让学生总结三和弦是由大三度加小三度、小三度加大三度、小三度加小三度、大三度加大三度叠置而成的, 大调的正三和弦是大三和弦, 小调的正三和弦是小三和弦, 和弦的音响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有明亮的、柔和的、好听的、不好听的等等, 使三和弦的叠成变得形象、具体、可感。

步骤四:教师导入正三和弦的功能性质。教师边讲边示范, 纠正了学生在认知上的误差。

步骤五:学生实践练习。在12个调中弹出各调的正三和弦、正三和弦的进行, 并按五度循环归纳出调与调之间的规律和弹奏指法的规律。知识讲授循序渐进, 有理有据。

步骤六:学生归纳结果。大、小调正三和弦只需要三指上或下小二度移动;弹奏顺序T (主和弦) 、S (下属和弦) 、D (属和弦) 、D (属和弦) 下一调的主和弦, 依次类推。原位正三和弦的进行:主-属的进行:T-D-T、指法 (右手为例) 1、3、5指 (主和弦) 到1、2、5指 (属和弦) , 5指属音保持、1指根音到导音、3指换2指中音到上主音, 再回到T和弦 (T-D6-T) ;主-下属的进行:T-S-T、指法 (右手为例) 1、3、5指 (主和弦) 到1、3、5指 (下属和弦) , 1指根音保持、3指三音到下属音、5指属音到下中音, 再回到主和弦, 构成 (T-S46-T) 等等, 在弹奏实践中用键盘、指法来归纳理论知识的规律性, 训练学生操作的准确度。

步骤七:学生实践练习。根据这些规律, 学生在12个调中弹出每个调的正三和弦和原位和弦之间的进行, 学生会很快弹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 学会了举一反三。

步骤八:和弦游戏。

(1) 加节奏练习4/4拍, 一小节换一个和弦。集体、分组练习, 单独表演。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2) 用分解和弦方式进行和弦练习。

步骤九:学生创造性练习:双手可用不同的节奏在12个调中自如地弹出正三和弦。发挥学生的音乐思维和创造能力, 让学生在练习中增强自信心。

步骤十:理论联系实际, 创造伴奏练习。至此, 音乐理论课的教学在集体钢琴课中得到圆满完成。

四在钢琴集体课中讲授和声学知识应把握的原则

(一) 理论与实践的自然结合

1找准切入点。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 除了熟练地掌握钢琴集体课的全部内容外, 还要注重和声学渗入的切入点, 切入的技巧要精心准备, 可以在教师的示范中自然导入, 不留痕迹。也可以在学生的操作中引入理论知识, 使和声学的讲授与钢琴集体课的内容浑然一体。

2设置教学情景。利用富于启发性的教学课题, 设置好教学情景, 帮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建立起丰富的联想,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使他们能把已掌握的键盘感觉、弹奏方法、和声学知识、通过联想将其运用到即兴伴奏和集体演奏当中, 迅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即兴伴奏和键盘综合应用能力。

3抓住重点难点。抓住钢琴集体课与和声学课带有共性的重点难点, 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学。在重点难点的选择上, 要深刻领会教材的主旨, 加大重点难点的时间投入, 将重点难点放到实际操作中加以解决。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 操作训练的过程要脉络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还可以根据重点难点的需要, 适当拓宽教学内容范围。通过实际操作, 变抽象为具体, 变难为易。

(二) 理论与实践的巧妙结合

1注重教师的示范性。教师在上课时, 应该灵活地把握和声学渗入的技巧, 调理好课堂的节奏, 当示范时应该理论与弹奏并举。如果学生对钢琴集体课的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好, 教师就要反复示范, 绝不能盲目地导入理论课的内容, 否则, 就会使学生囫囵吞枣, 该学的没学会, 适得其反。

2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要充分发挥“心理暗示”的效应作用, 牢牢站稳主导地位, 带动学生手脑并用, 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思路走, 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可以故意弹错或讲错某个问题, 并做适当暗示, 观察学生的反映, 从中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证明了学生已完全进入本课的角色后, 再公布或导入正确的新的理论课内容, 使学生不但学到了新知, 而且辨别能力和探索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3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观察发现, 学生不愿意学习和声学的主要原因是懒于背条文。钢琴集体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手段。教师要本着先动脑、后动手的原则, 把讲解与学生技能技巧训练结合起来, 通过示范、讲解、听音、训练等几个教学步骤, 为学生创造出观察、思维、表达、创造的空间,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挖掘其潜能, 让其特长得以充分地展示, 使其课上的内容课上解决, 轻轻松松学会了理论, 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有效知识。

(三) 理论与实践的生动结合

1灵活的演奏方式。充分发挥集体课教学的“群体动力”效应, 注重培养学生个人学习习惯和整体学习状态。在课堂上, 教师要通过齐奏、合奏、独奏等丰富灵活的演奏形式, 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聆听观察和分析领会, 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产生生动的联想, 有效地锻炼学生听觉、配合、视奏、节奏感等各方面的能力。

2开放式的集体教学。钢琴集体课是开放式教学,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为学生提供广泛便捷的音乐内容、音乐意境等方面学习感受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操作、主动观摩、借鉴进取、自我检查学习效果, 把理论转化成指导自我实践的能力, 使教学过程紧凑高效、生动活泼, 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应用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3精练的教学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把理论课的内容融于弹、唱、听、问、答、思、议、练几个环节之中, 优化教学过程,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学生的参与下, 提高教学效果, 活跃课堂气氛, 创造出一种和谐、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优美的音响效果。集体钢琴课采用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各种媒体的运用, 首先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学习音乐的优美意境, 使枯燥的理论自然增色几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效资源, 发挥各种媒体神奇的妙用, 激发学生的情趣, 通过各种媒体的演示, 为学生展示出一种理论课所不具备的美妙绝伦的音乐殿堂, 启发学生走进去。不能为媒体所限, 也不能滥用媒体。

实践证明, 高师运用钢琴集体课进行和声学教学其效果更好, 是解决理论课难学、难懂、理论脱离实际的有效途径, 不仅是初学钢琴者应采用的正确方式, 也为更多的钢琴学习者提供了锻炼机会。尤其是在高师音乐教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前景, 不仅可以在低年级开设此课, 解决钢琴演奏上的宏观的带有共性的问题, 也可以在高年级开设此课, 以纠正或补充其他音乐理论学科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曾炎宣.大学综合性音乐教材[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2][匈]凯斯特莱尔·略林茨.键盘和声学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篇4: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

[摘 要]对教学互动和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视是提高专业基础课程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声学基础是声学专业重要的理论基础课,课堂教学改进的具体实践措施包括:结合理论内容和工程实际设计专题研讨,结合学科特色增加专业技术基础内容,增加典型演示实验,围绕学员身边问题设计和实施开放性课题研究,以及学习动机教育和课程评价修订等。通过教学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学员对声学理论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在专业思维、知识、实践和研究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声学;课堂教学;实践;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148-03

声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外延性较强的学科。声学基础课程是一门为学员们从事声学应用和研究工作提供必备知识和能力的专业基础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依据突出教学互动和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从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基础和工程实践三方面完善和优化了教学内容,从扩大课堂交流、增加案例教学、演示实验、综合实验设计、鼓励学员自主学习等方面探索了教学方法的改良,营造了知识内涵丰富、思维活跃的课堂氛围。学员提高了对声学领域的兴趣,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得到了发展,发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一、明确声学基础教学工作的改进方向

本文关注互动性和实践性,这主要来自于对学员通过基础理论考核、进入后续学习阶段的调查和反思。在毕业设计和课题研究中,部分学员存在不善于提出和发现问题、不能很好地独立开展研究工作以及不善于同周边教师和同学交流协作等情况。对此,专业基础课应该承担起针对性训练的责任。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课本知识只是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和解释,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有在运用书本知识的过程中去把握真理,才能实现课本知识的真正价值”。因此,个体主动建构意义对于知识的学习和价值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从构建主义的主要观点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没有知识的实践应用和教学中的有效交流互动,就不会有真正高效和高质量的课堂。

二、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

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掌握相比,学员构建知识意义和对所学理论的运用对学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学员对课程学习的关注仍然集中于考试大纲限定的内容,优先目标仍然是在考试中拿高分。如果不纠正这种主观意识,学员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围绕交流互动和实践应用所设置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围绕课程建设所做改进的成效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改变学习动机的重要性甚至优于对教学内容与途径的改进。

首先,对学员开展学习理念和动机教育。通过对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阐述使学员明确学习的真正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先进教学理念和成功实践案例的讨论,提高学员对发展实践、思维、交流等方面能力的重视程度,同时鼓励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以个性和兴趣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其次,为学员自主性、创造性发展营造较为宽松的外部条件。鼓励和支持学员发表不同的意见。降低学员的传统课业负担,给学员的学习留有余地。适当改进课程评价方式,扩大课堂表现在整个成绩中的比重,将学员关注的重点从期末考试打高分上转移,使学员有意愿、有时间、有机会自主安排学习进程。

(二)教学内容的完善

教学内容是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考虑到声学广泛的外延性,为了结合学科分支特色、开展实践教学和服务学员的后续学习,课程理论部分除一般的共用基础以外,还增加了专业技术基础方面的内容。

声学领域的实践和应用无法以理论的形式单独存在。尽管实验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不是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若干与理论内容密切相关的演示实验(或虚拟实验和数值实验)仍然是必要的。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振动与波课程在理论讲授中间插穿了大量的实验演示,将理论和技术的教学与演示实验结合起来。这样可增加学员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通过理论与实验结果的相互对比和验证加深学员的认识和理解,并引发学员关于各部分理论内容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思考。一个经典的实验项目通常包含多方面的物理现象。例如驻波管测量材料吸声和隔声系数的实验,与振动理论、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波导中的声传播、吸声和隔声等多个教学单元有关,包含驻波、声阻抗、简正波等多个重要的声学概念,比较适合在理论课中间引用和展示。

(三)课堂专题研讨与评价方式的改进

我们对经典教材和传统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了优化,尽量缩减核心知识和方法以外的理论内容。在课堂教学主体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同时,加强了课堂专题研讨环节。在本环节中讨论与授课内容关系密切、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专题问题或案例。部分研讨主题与理论内容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为了在专题研讨中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便于学员思考、交流和质疑,专题的设计考虑了多个方面。第一,贴近生活、科研和工程实际。从学员身边的声学现象和问题中取材,便于引起学员自主学习和实践的兴趣。第二,专题讨论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展开,覆盖原理、特性、基本理论、理论局限、设计理论和实践应用等方面。例如为了形象的解释质点振动学的理论和结果,对常见的电动扬声器进行发散讨论。首先讨论典型电动扬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其次,由所学的集中参数系统理论预测电动扬声器的特性。再次,引导学员围绕理论的局限性进行质疑:哪些实际中的因素没有考虑,理论的局限如何影响设计和应用,如何改进理论和修正这些问题等。然后,演示工程中通过数值仿真建立扬声器模型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学员对比两种研究方法。最后,从实践的角度引导学员以设计者的身份针对具体的应用需求分析扬声器设计的思路、流程和关键问题。

通过对常见声学元件全方位的讨论,学员加深了对集中参数系统振动理论的记忆和运用,提高了学习兴趣。在明确理论重要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学员发现,理论也不是问题的全部答案。通过教师的引导,学员提出了很多理论以外的问题,架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此外,通过专题研讨,学员们的交流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发挥感性因素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研讨中除原理性错误外,教师一般会给予学员正面评价为主,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在学员适应课堂环境后,鼓励他们围绕特定专题阅读课外文献、自主准备研讨问题和发言内容。

为了纠正单纯以考试成绩为学习动机的风气,引导学员多思考、多质疑、多交流和多实践,必须改进课程的评价方式。修订以后的评价体系加强了学习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附加积分、所占比例不超过50%的考试成绩等。其中课堂表现不仅由教师评价,还包括学员互评。评价内容包括回答问题、专题准备、发言次数和质量等。通过附加积分的措施引导学员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为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互动和实践应用做贡献。

(四)设置开放性任务

声学基础理论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声学系统的理论。从工程实践的角度看,一个典型声学系统的研制离不开对声波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知识的运用,离不开对各类典型声学功能器件的利用和设计。研究型和开放性任务通过声学系统的设计解决学员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以小组协作的形式综合运用和检验学员所掌握的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鼓励学员学以致用,启发学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结合课堂教学的进度,在课外开展适度的研究型教学工作,可作为本科生进入毕业设计和研究生进入课题研究环节前的训练和预演。该项工作也可以结合国家或高校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研究生创新课题进行。

三、开放性研究课题的组织实施

下面以声凝聚空气污染治理任务为例说明开放性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众所周知,以PM2.5为主的空气污染治理是当前大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已有研究表明,声凝聚过程可以高效聚集微小颗粒、较为显著地增强传统除尘设备在控制PM2.5排放方面的效果。声凝聚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声学系统,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内容。理论部分涉及整体的声学方案设计、管道结构设计、声场与微小颗粒相互作用。实验部分包括声场特性的测试和凝聚效果与规律的测试。

我们在学员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了减排课题课外小组。小组的目标是以目前城市机动车PM2.5减排的迫切需求,基于声凝聚的基本原理提出并完成具体的技术方案。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通过集体研讨确定了任务内容和工作计划表。第二阶段完成系统设计的准备。由于采用了小组协作的形式,工作根据各位学员的特长进行了分解。小组不定期进行讨论分享进展,协调进程。本阶段后期我们召开了方案评审会,由学员主讲自己的方案,邀请其他教师和高年级研究生参与评分。最终胜出的方案进入到实现阶段。在第四阶段,对胜出方案的技术细节采取进一步研究和明确。小组进行课题研究最终的成果以研制报告、公开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的形式体现,所有学员共享研究成果。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各工作阶段整理了完成清单,对各位学员在研究期间的主要贡献进行了记录和评价。

开放性课题的实施创设了一种有利于学员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和条件,使学员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得以充分发挥。学员有充分的自由度选择工作内容和学习资源、应用理论学习成果、管理工作进度以及评价学习效果。在任务分配环节,学员的兴趣和个性得到了充分尊重,这令他们体验了在团队中分工协作的乐趣和价值。整个开放性任务的实施能够较好地帮助学员确立创造的信念和提高自信心。

四、总结与问题讨论

基于教学实践中的调查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本文认为,对教学互动和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视是提高专业基础课程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声学基础课程根据这一原则改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为了增加教学互动,在主要的教学单元引入了与讲授理论关系密切的课程专题研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经典演示实验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思考。借助声学外延性较强的特点,在学员自愿的基础上,围绕以学员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和实施了能够综合运用和检验所掌握的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开放性课题研究活动。同时,实施了学习动机教育和课程评价修订的配套措施,调动了学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上述工作贯彻了高等教育的培养理念。从课程教学的效果看,基本满足了学员日后从事声学相关工作和研究对专业思维、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相对于传统以讲授为主的理论课教学,互动性和实践性活动的开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它要求教师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技能储备和更高的教学水平。其次,它增加了教师课程设计、建设和学员课前课后准备的工作量。再次,由于对个性化差异的重视,教学活动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对教学进程的控制和对教学质量稳定的要求面临挑战;评价体系修订后的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最后,对教学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多样化,需要整个教学环境的配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

[ 参 考 文 献 ]

[1] 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3).

[2] 朱泓. 高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1(3).

[3] 宋瑞琳. 基于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声学多媒体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7).

[4] 高明生,等. 声学测量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 实验室科学,2011(1).

[5] 张揽月,等. 声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 林区教学,2011(3).

篇5:音乐学毕业论文和声学

嘉应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申请学位艺术学学士 院别音乐学院 专业音乐学(师范)学生姓名陈健超 学号111150003 导师姓名罗钢芹讲师

2015年

05月5日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目录

【中文摘要】................................................................2

【English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学习和声编配的重要性和技巧...........................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性分析和和声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和声进行中和弦之间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七和弦和九和弦的运用..................................................7

五离调和弦的运用........................................................8

六根音的编配技巧............................................................9

七转调的方法和技巧.....................................................10

结语.......................................................................10

注释.......................................................................11

参考文献...................................................................11

致谢.......................................................................11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中文摘要

本文总结了现在流行音乐当中常用的和声编配手法与技巧,目的在于给各位音乐理论初学者和爱好者一些帮助和启示,以便度过电脑编曲,即兴伴奏,歌曲写作等方面内容的入门难关。文中用了大量的流行音乐实际例子,从和弦的分类开始,讲到和声功能的连接,和声色彩的变化,低音的编配和转调的方法,也提到了和声学习的一些技巧。这些技巧被广泛用于现代的流行音乐中,适用性比较强,文中也有我自己累积下来的一点经验,对大家可能也有些参考意义,但对于文中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提出来,共同分享经验,一起探讨,以更好地共同进步。

关键词:和声学流行音乐编曲和声编配和声进行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English Abstract

The following text summarizes normal methods and skills for harmonic composition with regards to modern pop music.Herein, it was primarily edited for helping overcome rudimental obstacles such as pc-rhythm-composition, lyric writing and so on.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is to offer suitable guidance to music beginners and music amateurs to get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n music theory and to evoke inspiration.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many usages of music composition using pop music examples.It starts with harmonic classification then refers to thebridging of harmonic function and ends off with how to compose and fine tune low pitch.It also mentions other skills of harmonics which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modern popmusic.In it are some of my experiences and I hope these may help with regards to inspiring music fans.There may be possible errors or shortcomings to be pointed out.I hereby sincerely wish you can learn from this and share your suggestions with regards to studying music.Good wishes to as we progress together.Thank you.Keywords:harmonics, popmusic, rhythm composition, harmonic composition, harmonic play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前言

从巴赫到贝多芬,从肖邦到李斯特,从欧洲到美洲再到亚洲,音乐文化在各种地域文化的影响之中不断推陈出新,相互融合,向着多元化发展,形成了今天风格各异,百花齐放的现代音乐文化。流行音乐是现代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代表着通俗易懂,大众易学,普通人喜闻乐见的音乐类型。比如平时我们所听到的抒情歌曲周杰伦的《安静》,火热的舞曲《小苹果》,励志的流行摇滚歌曲《海阔天空》,民族风的《荷塘月色》,欧美风的《some one like you》等等。几乎每个人都会唱一些流行歌曲,网络的发达促进了音乐的消费和文化的传播,现代人对于各种风格音乐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强了。

一、学习和声编配的重要性和技巧

(一)学习和声编配的重要性

流行音乐虽然深受大众喜欢,通俗易懂,但在创作和演绎方面来看也并非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可以完全把握好的,期间需要很多专业的音乐知识。比如和声分析,曲式分析,配器法对于键盘演奏者和编曲者而言比较重要,歌曲写作,歌词写作对于作曲者而言也比较重要。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虽然没有古典音乐规范,也没有爵士音乐的复杂,但学习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对于流行音乐的演奏和编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流行音乐中含有很多的即兴元素,比如爵士鼓,贝斯,节奏吉他的编配,常常在演奏中没有固定的曲谱,需要演奏者即兴发挥,而让所有器乐和人声协调的关键就在和声编配,所以,器乐演奏者和编曲者学习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非常重要。

(二)学习和声编配的技巧

学习流行和声编配并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明白的,我们需要落实到实践当中去,也就是我们如果会钢琴,吉他之类的多声部乐器,可以为流行音乐和声编配带来一些灵感,增强对和声编配的理解,也促进了手上功夫和脑上功夫的协调。扒曲子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也就是通过细心听清歌曲的每个声部,把音乐转化为曲谱,再或许演奏出来。这种学习方式要求视唱练耳的水平要好,但通过扒曲子的锻炼,不仅有利于和声编配的学习,也利于提高乐器演奏的水平。总之,学习流行音乐和声编配,最重要的几点就是:

1:多听,听准各声部节奏音高,多听各种风格的音乐。2,多想,把听到的和声素材进行分析,理解作曲者编配的意图。

3,多看书,书上所写都是各个音乐家的理论精华,这是最直接的学习流行音乐和声编配的方式。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二、和声功能和调性分析

(一)流行音乐和弦标记规律

要学习流行音乐和声编配,首先要了解和弦。在流行音乐中最常见的是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还有挂留和弦。流行音乐中和弦都用了简化的写法,以方便演奏过程中辨认。以C为根音,大三和弦记作C,小三和弦记作Cm,减三和弦记作Cdim,增三和弦记作Caug;大七和弦记作Cmaj7,属七和弦记作C7,小七和弦记作Cm7,减七和弦记作Cdim7,小七降五和弦记作Cm7b5;挂留和弦用sus表示,如挂四和弦Csus4,加音和弦用add表示,如加九和弦Cadd9;大九和弦记作C9,小九和弦记作Cm9。每个和弦结构不同,其色彩也不同,比如大三和弦有明亮的色彩,小三和弦有阴暗的色彩,而大小七和弦能分成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因此两种色彩都具备,不过以处于下方的大三和弦色彩为主。锻炼好自己的听觉能力,面对复杂的和弦也能马上听出来,对流行音乐和声编配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这个也是现代音乐编曲灵感的重要来源。

(二)和声功能

虽然一个和弦有色彩感,但是一个孤立的和弦并没有其他的意义,除非它处于调式之中。在调式中,和弦主要分为主功能,下属功能,属功能这三种功能,这三种功能代表着和声进行从稳定到不稳定,从放松到紧张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不断地循环反复,为音乐的进行提供了动力,富有变化。但在流行音乐和声中有时也会出现属功能接下属功能的,这个要视作品需要的效果而定。一般而言,音乐作品从主功能开始,也到主功能结束。主功能用字母T表示,代表的和弦是主和弦,用级数表示就是Ⅰ级和弦,常常可以用Ⅵ级或Ⅲ级来代替以丰富和声色彩;下属功能用字母S表示,代表的和弦是下属和弦,也就是Ⅳ和弦,也可以用Ⅱ级和Ⅵ级来代替;属功能用字母D表示,代表的和弦是属和弦,也就是Ⅴ级和弦,也可以用Ⅲ级和Ⅶ级来代替。其中各功能代表的ⅠⅣⅤ级和弦是正和弦,剩下的ⅡⅢⅥⅦ级和弦是副和弦。我们在配大调的歌曲时,可以用副和弦替换正和弦以增加和声色彩,但一般不可滥用,否则就会由和弦替换变成离调。

(三)调性分析

为旋律配置和声,我们首先要先分析调性。分析调性最好的办法是把旋律唱一遍,一般而言结束音唱名为1的常常是大调,结束音唱名为6的常常是小调。但流行音乐的和声变化较大,常常是大小调混合使用,分析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歌曲的主体色彩。分析好调性以后,查看歌曲的节拍,四拍的曲子通常四小节或两小节换一次和弦,三拍子的歌曲通常三拍子换一次和弦。流行歌曲一般是从一级和弦开始的,也有从Ⅳ级开始的,比如《我真的受伤了》,也有些欧美的流行歌曲从Ⅵ级开始,比如《21 guns》,该大调歌曲第一个和弦就以Ⅵ级代替了Ⅰ级。在旋律进行过程中,和声要根据小节内旋律的长音和重音来编配,假设小节内旋律的长音和重音为6,那这个小节就有可能用大调Ⅵ级,Ⅳ级,Ⅱ,还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有可能使用Ⅶ级减小七和弦,这个需要结合前后小节判断。和声从稳定到不稳定再到稳定的过程常常在一个八拍或许两个八拍重复一次,结合这个推断出小节所处的功能位置,再去选用和弦会有更多的灵感。

三、和声进行中和弦之间的关系

在流行歌曲里,和声之间的进行一般有五种关系:下行五度关系(上行四度),下行四度关系(上行五度),三度关系,二度关系,同度关系。这五种关系从力度来说从远到近渐弱,下行比上行要强,比如Ⅰ级-Ⅳ级力度强于Ⅰ级-Ⅵ级,Ⅳ级-Ⅱ级力度强于Ⅳ级-Ⅵ级,编配的时候需从歌曲的情感还有功能选择适当力度的和弦。

下行五度关系的进行是强力的进行,比如Ⅰ级-Ⅳ级,Ⅲ级-Ⅵ级,Ⅴ级-Ⅰ级等等,我们把这种进行称为正格进行。连续的下行五度进行在流行歌曲中也是相当常见的,比如《吻别》中副歌部分,Ⅰ级-Ⅵ级-Ⅱ级-Ⅴ级-Ⅰ级。更有连续使用七次下行五度进行的歌曲,Ⅱ级-Ⅴ级-Ⅰ级-Ⅳ级-Ⅷ级-Ⅲ级-Ⅵ级-Ⅱ级,比如《Autumn Leaves》。这样连续的下行五度可以形成一个循环圈,这个循环圈中的进行常常在流行音乐中运用到。

下行四度关系的进行相对与下行五度关系的进行稍弱,在流行音乐中运用也不少,但连续的下行四度进行不多见。比如《盛夏的果实》中主歌前面部分,Ⅰ级-Ⅴ级-Ⅵ级-Ⅲ级,这里分别用了两次下行四度进行,这种进行我们称为变格进行。

三度关系常常被用于和弦的同功能替换,和弦的同功能替换常常大小和弦交替,可以丰富和声的色彩,主要用于和声下行。比如在Ⅰ级到Ⅳ级进行的过程当中插入Ⅵ级,在Ⅵ级到Ⅱ级进行的过程中插入Ⅳ级。著名英文歌《Without you》副歌部分就连续地用到了这个进行,Ⅰ级-Ⅵ级-Ⅳ级-Ⅱ级。有一种和声进行在华语流行歌里也被大量地运用,就是Ⅰ级-Ⅵ级-Ⅳ级-Ⅴ级-Ⅰ级,比如汪峰的《存在》,beyond《喜欢你》的副歌部分,《月亮代表我的心》前奏部分等等。连续的五度下行可以形成一个循环圈,同理连续的三度下行也可以形成一个循环圈。

在不同的功能进行过程中,常常用到二度关系的进行,比如Ⅳ-Ⅴ,就是下属功能进行到属功能,比如Ⅲ级-Ⅱ级,就有可能是从主功能到下属功能,Ⅲ级有时同功能替换主和弦Ⅰ级。像《新不了情》前奏和副歌部分就用到了Ⅳ级-Ⅲ级-Ⅱ级-Ⅴ级,还有Ⅳ级-Ⅲ级-Ⅱ级-Ⅰ级的,比如游鸿明的《楼下那个女人》。另外还有小二度进行的,王力宏的《唯一》主歌部分用到了这个进行,I级-Ⅲ级-Ⅳ级-Ⅲ级-bⅢ级-Ⅱ级,这里bⅢ级和弦只占了一拍,是用过过渡性的和弦。

同度关系进行也叫同级替换,最常见的要数挂留和弦的运用了,这个会在后面的内容里详细讲到。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四、调内和弦的运用

三和弦和属七和弦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时期运用最多的和弦,但随着音乐和声学的发展,仅仅使用三和弦作曲已经开始显得单调了,人们需要复杂的和声以刺激听觉,七和弦,九和弦,挂留和弦,加六和弦等被大量使用于现代音乐当中,甚至有些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可以说在今时今日只要运用得当,几个音凑在一起就算是个和弦了。这些和弦很多都不是可以随便把原来的三和弦替换掉的,要运用得当需要结合旋律还有前后和声,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

(一)三和弦的运用

众所周知,四种三和弦各有各的色彩,分别是音响效果明亮的大三和弦,音响效果阴暗的小三和弦,音响效果不协调,向内收缩的减三和弦,音响效果不协调,向外扩张的增三和弦。在这四种三和弦里,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用的最多,增三和弦用得最少。

(二)七和弦的运用

流行音乐中常把两个这样三和弦组合起来使用,比如大七和弦Fmaj7,以F为根音,通过向上三度叠置四个音组成和弦,这个和弦既有461三个音组成的大三和弦,也有613三个音组成的小三和弦,这样一个和弦就由两种音响效果融合在一起。好比美术上红色加黄色等于橙色一样,通过这样的组合,大大丰富了和声音响效果上的色彩感。属七和弦G7也是如此,由572和724组成,还有小七降五和弦Bm7b5,由724和246组成等等。像这些七和弦,都有七度音,在音程上而言是不协和的,但大七和弦在流行音乐中就常常当做协和的和弦来使用。

属七和弦常常代替属和弦,相对于属和弦而言,属七和弦更有向主和弦解决的倾向性。但属七和弦并不一定解决到属和弦,有时会解决到Ⅵ级副和弦上,这种进行称为阻碍进行,以获得一种不完全解决的效果。布鲁斯音乐中常常使用属七和弦,属七和弦称为了布鲁斯音乐中的特色。

(三)九和弦的运用

九和弦听起来有种旋律感,特别是在九和弦琶音的时候,如果旋律中有上主音的时候选择九和弦代替三和弦是个不错的办法。加九和弦用法也是差不多,相对于九和弦,加九和弦少了七音,在四部和声中适应性更好。

(四)挂留和弦的运用

挂留和弦在流行音乐和声编配中也用得很多,常常属和弦或主和弦进行有四拍或八拍的时候,小节内会用两拍或四拍替换掉原来的属和弦。比如《Without you》主歌部分结束阶段属和弦前的挂四和弦512,进行到属和弦572,其中延流音4音就解决到了3音上。也有挂留和弦结合属七和弦一起用的,比如G7sus4(5124),G9sus4(5612)。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五)和弦音的省略

在使用七和弦和九和弦这类和弦的时候,我们常常没有把这些和弦中的所有音完全弹出来,而是有时会省略五音来说得一种相对“干净”一些的音响效果。从泛音列的角度来讲,一个音含有多个泛音(我们能听到的只有少数),五音的音响效果是比较靠近根音的一个,因此省略五音并不会对和弦的整体效果有太大的影响。

五、离调和弦的运用

我们在根据旋律适当地使用七和弦,九和弦,挂留和弦来为我们的流行音乐增加和声色彩的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离调和弦来丰富我们的流行音乐和声。离调和弦比前面的和弦使用起来要相对难一点,因为离调和弦要避免和弦中的调外音与旋律音冲突。比如我们在用重属和弦D代替Ⅱ级小三和弦Dm时,如果旋律音出现了自然音4,那么重属和弦D就不能用在这里,4与#4叠置的小二度会影响旋律的进行。常常离调和弦都是在调内和弦的基础上改变三音来达到改变和声色彩的效果,比如C大调中C换成Cm就成了离调和弦,a小调中Dm换成D就成了离调和弦。

重属和弦直白地说就是属和弦的属和弦,相对与Ⅱ级小和弦而言,重属和弦中的#4解决到5比Ⅱ级小和弦的4解决到5更有趋向性。重属和弦适用性很强,很多歌曲都使用了重属和弦,比如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主歌结束部分。当然,离调和弦也可以是七和弦,九和弦等等,如重属七和弦D7也是很常用的。

大Ⅲ级和弦在C大调中是E,相对于调内和弦Em升高了3音,和重属和弦一样,这种用法强化了和声进行。大调中的大Ⅲ级和弦也可以说是其小调中的属和弦,因此常常也在大调歌曲离调期间用到,比如《那些年》中,主歌开始部分从Ⅴ级到Ⅵ级做阻碍进行的过程中插入了大Ⅲ级和弦作为过渡,这种用法给歌曲和声增加不少动力。

C大调中大Ⅵ级和弦改变了原来Ⅵ级小和弦阴暗的色调,用大Ⅵ级和弦替换小Ⅵ级和弦会有比较强烈的色彩反差,用得恰当,大Ⅵ级和弦会有很好的效果。比如歌曲《是否》中主歌结束部分就用到了大Ⅵ级和弦,编曲者根据前面小Ⅱ级进行到大Ⅴ级进行模仿,从小Ⅲ级进行到Ⅵ级,这里就选用了大Ⅵ级和弦。

在小Ⅳ级和弦的运用上,有很多经典的作品,比如《听海》中的前奏,C-Fm6-C-Fm6,营造出一种夜间海浪和海岸的意象。还有《说谎》,C-Fm营造出一种细腻的情感。小Ⅳ级和弦常常用来代替Ⅳ级和弦,有时也会用在歌曲的结束处,以强调歌曲的下属功能。

Ⅴ级小和弦的运用不多,有时我们也能见到,例如《如果没有你》中主歌开始就运用到了Gm作为C-F的经过和弦来丰富和声色彩,当然这些和弦也可以算是可有可无的,但为了音乐最佳的效果,我们可以适当选用离调和弦作为经过和弦。

每一级的和弦都有其大小和弦的运用,Ⅶ级也不例外。Ⅶ级小三和弦Bm因为其含有#f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音,在小调中有旋律小调的感觉,Ⅶ级大三和弦B比较有往Em的倾向,是小调中的重属和弦。

降Ⅵ级和弦常常用在歌曲的结尾,使用降六级和弦结尾的歌曲,有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又因为它和小Ⅳ级和弦有两个共同音bA音和C音,因此色彩上有小Ⅳ级和弦的感觉,但降

正Ⅵ级和弦是大三和弦,因此效果比较辉煌一些。

降Ⅶ级也是一个离调和弦,这个和弦常接在Ⅳ级之后,形成一个纯五度的正格进行,这种进行带有一种清新的意境,也有接Ⅰ级代替属和弦用的。在歌曲的结束处,降Ⅵ级和降Ⅶ级常常连用,形成一个连续大三和弦的模进,bA-bB-C这进行和bA-C一样,用在辉煌的结尾,比如《情人》前奏的结束部分。

降Ⅲ级在前面部分也已经提到过,但运用不多,歌曲《唯一》中用到作为Ⅲ级到Ⅱ级之间的过度。降Ⅲ级由bE,bB三个组成,注定了它只能出现在旋律音为5的曲子中。

Ⅰ级七和弦也算是个离调和弦,这个和弦也常见,多用于Ⅰ级到Ⅳ级和弦的过度中,《我真的受伤了》就用到了这个进行。

六、根音的编配技巧

在和弦之中,根音是最重要的音,我们称之为bass,bass翻译为贝斯,和大提琴一样,是一种演奏低音的乐器。流行音乐和声进行以原位为主,但根据低音旋律或和声色彩的需要,很多情况都用转位的和弦代替原位的和弦,流行音乐中转位的低音就会与原位的不一样。原位的和弦在色彩上比较直观一些,力量稍强一些,转位的和弦带有低音功能的色彩,力量稍弱。例如K46和弦,也就是Ⅰ级三和弦的第二转位,C大调上是513,因为低音是5,因此有属功能的倾向性。转位低音在流行音乐的标记上会用/来标记,比如Em/B就是以B音作为根音的Em和弦,Dm7/F就是以F音作为根音的Dm7和弦。流行音乐中使用转位和弦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为配合低音旋律而使用转位和弦,另外一种是交替低音。

(一)经过式低音

第一种使用方法比较常见,比如C大调里的进行C-G/B-Am-Em/G-F-C/E-Dm-G,这段和声使用了低音下行二度的级进,低音C-B-A-G-F-E-D-G旋律与歌曲旋律高低对应,增强了音乐的旋律感。这段经典的进行被称为万能和弦,因为这种进行太普遍了,有很多流行歌曲都在使用,比如张学友的《祝福》主歌,五月天的《知足》主歌,周华健的《朋友》等等。也有改变和声但低音不变的进行,比如C-Em/B-Am-C/G-F-Em-Dm-G,这些和弦是可以看情况和前面那种进行互换的。在小调上万能和弦的进行就是Am-Em/G-F-C/E-Dm-Am/C-Bdim7-E,比如《天空之城》。还有一些进行也挺出名,但相对万能和弦作出了一些改变,使用了原位和弦,比如卡农进行C-G-Am-Em-F-C-F-G。低音的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下行二度级进,也可以是半音阶的方式来实现。比如《匆匆那年》就用到了Am-E/#G-G-D/#F-F,这一段出现在前奏和主歌部分。

流行音乐和声编配中低音的进行不一定完全依赖转位,常常可以是经过性的低音。比如欧美歌曲《apologize》,原版中是Am-Dm/F-C-G/B,大提琴低音的首调唱法是6-4-1-7,每个和弦各四拍,我们可以进行改编,变成6-(5)/ 1/ 7--(5)/,这样听起来更有另一番感觉。

(二)交替低音

使用转位和弦的第二种情况是交替低音,这种在舞曲还有古典音乐中较常见一些,比如《匈牙利舞曲5号》。交替低音,常用和弦的三音或五音和和弦的根音进行交换。使用交替低音的音乐作品,大多表现出热烈欢快的情绪。

七、转调的方法和技巧

在古典音乐中,转调的现象很常见,而且一首作品里不止转调一两次。而在流行音乐中常常只是转到平行小调,即使是转调也不会太频繁。但是懂得一些转调方面的知识可以丰富和声色彩,而且在有的旋律进行当中,转调也是很有必要的。

转调分为近关系转调和远关系转调,流行歌曲里面平行大小调转调常常出现。比如黄家驹的《午夜怨曲》当中,歌曲的前奏和主歌部分主要是小调的感觉,到了副歌部分使用了C-Am-F-G的重复,歌曲已经由小调转向了它的平行大调。

有时候为了突出歌曲的高潮部分,编曲者常常在原调的基础上转向高一个半音或一个全音的调,比如C大调转到bD大调或许D大调,也有转到bE大调的。这样对歌曲的整体情绪有一个推动力。比如邓紫棋版本的《喜欢你》,就是由F大调转到了G大调,通过大六级和弦作为新调属和弦过渡。还有《童话》,副歌部分由C大调转到D大调,由D大调转到E大调。转调重要的是找到新调和旧调共同的和弦,通过共同和弦的连接,就比较容易达到转调的目的。

结语

和声学的世界丰富多彩,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随着时代的进步,它会不断地更新完善,但和声的编配上不会有绝对的对与错,尤其是流行音乐。毕竟流行音乐是比较“感性”一些的,因为每一个人的审美观念都不尽一样,和声学只是总结了“一般情况”下音乐的和声进行。太“理性”地对待流行音乐往往很难写出创新的作品,要创新有时还需要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

学士学位论文:浅论流行音乐的和声编配技巧

注释

1.如无特别注明,文中所配例子皆为C大调或a小调,方便读者观看。

参考文献

1.M《和声学教程》斯波索宾出版于人民音乐出版社

2.M《流行音乐与爵士乐和声学》任达敏出版于人民音乐出版社 3.M《流行音乐和声教程》唐军出版于大众文艺出版社 4.M《创新与突破》林文信出版于频调文化

5.M《1000个键盘技巧》德莱克斯勒/哈尔勒出版于人民音乐出版社 6.M《流行音乐编配十八讲》康鹏出版于人民音乐出版社 7.R《和声学基础知识》helenli0810(网名)

8.M《电子琴/钢琴/合成器》孙伟出版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致谢

篇6:基础和声学教学大纲

随着声乐艺术欣赏和音乐知识在全国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深切地感到,蓬勃发展的新时代里,声乐艺术更应当百花齐放,每位歌手都应当有个性,唱出自己的特色,唱出被社会共认的、独具个人魅力的韵味和风采,让人一听就能为之动情动容。没有个性、没有特色不可能成好的歌手,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歌唱家。著名的歌唱家,必定有其公认的鲜明个性和特色。这就引出一个无可争辩的关于声乐教学个性化的命题。

一、声乐的灵性是个性化的声乐艺术有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美声唱法又称西洋唱法。无论是站着唱、坐着唱,还是躺着唱,美声歌唱者无不具有王子般的尊贵仪态或公主般的端庄仪容,即令社会下层仆人的歌声也洋溢着管风琴般的艺术风韵,充满激情。民族唱法即中华民族的传统唱法,歌唱者常身穿华丽的服饰,以声情并茂的歌声,配以激情饱满的表演,传递着民族大众的丰富情感。通俗唱法,是20世纪以来风靡世界的形式自由多样的一种时尚唱法。如果说美声唱法具有典雅的宫廷风格,那么,通俗唱法则更多地呈现了大众化的品位。长期以来,我国流行的是民族唱法。美声唱法自五四以来逐渐影响中国的声乐艺术,而通俗唱法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也逐步进入中华声乐艺术殿堂,并受到国人的喜欢和年轻一代的钟情。

众所周知,声乐分男声和女声,以音域区分,男声又分高音、中音和低音,女声又分高音和中音。男高音高亢洪亮、激情奔放;男中音丰满柔润、含蓄自然;男低音沉雄粗犷、浓厚宽广;女高音脆爽清丽、甜润醇厚;女中高厚实饱满、质朴无华。各声部均具各自的特色和魅力。人们通过聆听各类歌手的演唱,可充分欣赏并感悟到声乐艺术的美。然而,更神奇的是,同样都是男声部或女声部,即使都是公认的著歌唱家,在同一环境、同一氛围、同一条件下,演唱同一首歌曲,听来味道却截然不同。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表现艺术,它的抽象性直接导致其表现内涵的丰富性、不确定性和多解性。音乐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作品本身的质量,还有赖于参与者的表现。可以说,声乐演唱是对音乐理解、声音技术、歌唱心理、作品驾御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微妙合作形成的完整艺术形式,它虽以技能表现为主要特征,但透过歌唱,却全方位地反映了演唱者的素质,它是“二度创作”,即音乐审美过程中创造力的表现。

灵性,通常是指天赋的灵气和才智。各人先天的“乐器”一一发声腔体,是个性的;各人的发声技巧及气质、风度、经验、积累是个性的;各人因对声乐作品领悟的不同而独具其创造性的音乐倾诉,是个性的,经过长期演唱有个性的作品,而这种作品又适合其声音条件,从而逐步汇集起具有个人特色的曲目,经不断补充、丰富创新,最终打造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个性。

二、学生的才性是个性化的学生首先需要接受音乐理论知识,音乐表演的技能技巧和专业知识及文化素质的教育。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共性教育后,学生对声乐作品反映的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神态以及事物的内涵具有一般的观察、分析、理解的能力,对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段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也具有了一定的感受、体验和认知的能力;他们中大多数人也能初步运用歌唱技巧,具有将理解和激发出来的情感用歌声演唱出来的表达能力。他们体验情感、领悟内涵,认识词曲内容与歌唱技巧的辩证关系,努力用自己学到的技巧为揭示词曲内容服务。

在一般人看来,具备这些能力已经相当“专业”了,但用真正声业的标准衡量,这些能力仅仅是声乐学生未来形成演唱风格的基础。就是说,这仍是一些基本的常识、基本的技能,是每个声乐学生都应当明白并应当做到的,如果说声乐专业教学的目标是指导并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的演唱风格的话,那么,进一步发现并发展每个学生的才性才真正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

才性,通指才能与性格的相互关系,是人的才艺、才华的源头、我们常说,学生的艺术个性不同,说到底是才性不同。有的人才艺出众,才华横溢,就其本质而言是其才性好,又注意勤劳苦练,并善于体悟感化的结果。声乐学生的才性不是空泛的,它是训练和演唱的过程中慢慢地自然流露出来的。具体表现在:音准好,音质纯、音色美,歌声具有磁性般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杰出的歌唱家,音色与众不同,只要一张口,一听他的音色,就让人惊羡不已。歌唱风格的独创性,演唱的个性特色,最终集中体现在音色的个性化上。充满韵味的漂亮音色,是他人学不到的。每个学生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一种对自己来说相对最好、最适合的科学发声方法,在训练中加以拓展并固定下来,日久天长,自然会形成他的个性化的演唱风格。

三、教学的品性理应个性化

业内人士常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同样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教师。以全球流行的“品牌”理念要求,我们应当顺应潮流追求“品牌”教学。检验“品牌”教学的唯一标准,就是其“产品”一一学生,有多少人成才、成名、成家、被社会所接受和公认。优秀的个性化的声乐教学,是教学品性(品位、品质和个性)的至高点,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时代走向,理应大力提倡。

上一篇:生门纪录片观后感下一篇:物业公司十年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