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冢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规划

2024-04-16

妹冢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规划(精选7篇)

篇1:妹冢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规划

妹冢镇“十二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全镇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据全镇“十一五”规划执行落实情况,结合本镇实际,经镇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深入分析,精心谋划,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编制我镇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为实现全镇经济科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南。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我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更新规划理念,创新规划方法,确保编制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确保发展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实现全镇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二个五年,编制和实施这一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与自然相和谐,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规划编制的每一个环节。二是坚持规划编制的民主原则,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提高社会参与度。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从实际出发,突出发展主题,准确把握镇村情况,全面分析优势和劣势,在主导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引进、城镇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着力突破。

二、经济发展现状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妹冢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继续提升年”为契机,坚持“农业富民、工业强镇、城建亮镇、发展社会事业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听民声、解民意,办实事、促发展,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进-1-

展顺利。今年全镇预计完成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入6.8亿元,招商引资5.2亿元,工商税收780万元,财政收入540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25%、30%、28%、32%。

(一)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中心初中60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6000平方米的教职工宿舍楼和4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教学条件日趋完善,是市教学改革试点校,升学率始终位居全县首位。2011年,妹冢籍升入本科院校的学生达146人,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新建4000平方米的镇卫生院综合病房楼,引进了彩超等先进设备,实行了统一供暖,病房全部安装了空调,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新农合农民参保率达到100%。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合法生育率达到94%,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进展顺利,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所有新上项目都做到“三同时”,对56家颗粒加工厂进行了统一拆除。投入30万元补贴资金,积极引导群众使用节能灯具3万余只,建设沼气池1500余座。土地管理进一步规范,建设了土地管理服务大厅,为土地合理流转提供优质服务,目前提供流转服务96起,流转土地6200亩。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进,治安联防保险参保率达100%,高标准建设巡防责任区3个,招募了24名平安志愿者,配置了3辆巡防车,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实行24小时巡防。投资20余万元,在全县率先建设了综治维稳中心。投资40余万元,全镇65个村庄全部达到了标准化建设要求。安全生产连续三年零事故。妹冢镇连续两年被市、县评为“平安建设先进乡镇”。

(二)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镇的重要途径,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初步形成了纺织、针织、化工、食品、饲料及畜禽肉类加工等支柱产业。今年以来,全镇投产在建项目16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

亿元。新上5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其中投资过千万的项目6个,如莘县中化钢管、永盛纺织、泰和针织、德高生物科技、鑫城食品等。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在东妹冢以东、毛冯路两侧及北环路两侧规划了镇工业园区。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招商活动,召开了万人招商大会,招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完成25个,实际到位资金4.7亿元。目前,已签定合同和在谈项目5个:青岛客商投资30亿元、占地500亩的30万纱绽纺织项目;青岛中化钢管有限公司投资,一期占地100亩、投资1.2亿元的年产6000吨钢管项目;济南塑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化工学院联合对镇化工厂进行改造,生产硅胶,并成为山大教研教学试验基地;陕西西安客商投资8000万元的食品加工项目;上海客商投资6000万元的服装加工厂。

(三)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按照县委提出的农业结构调整“南部有新突破、中部有新提升、北部有新亮点”的工作部署,坚持把发展大棚生产作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大拱棚、层架式菇房及规模化养殖。今年以来,发展有机蔬菜生产基地3处,发展冬暖式大棚7200个、大拱棚30000亩、层架式菇房40万平方米,建设了3处恒温式双孢菇基地。新发展养鸡棚1400个,养鸭小区6个,规模化养猪厂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48家,蔬菜交易市场8个,形成了菜菌种植、鸡鸭养殖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经济迅猛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储蓄存款到今年年底预计突破5亿元,增幅位居全县第一。

(四)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政府街商贸集聚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全长2.6公里,新挖下水道4600米,铺设地下电缆通道2600米,栽植绿化苗木800余株,安装景观灯150余盏,商户自铺彩砖40000平方米。统一制作门头牌匾5800平方米;喷涂墙体外墙涂料12万平方米,清理死角垃圾4000余立方,整条街焕然一新。改造燕武、毛冯、王毕县级公路22.4公里,新修村级公路20余公里。聘请省规划设计专家,在全镇规划了5个千户社区、4个商贸集聚区、2个工业集聚区。辛店集千户社区一期工程,两栋5层住宅楼已基本完工。镇驻地千户社区一期住户已入住,集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正在建设,12月底竣工。集贸市场黄金地段一期五层商住一体楼已开工建设,改变了妹冢没有多层楼房的历史。

(五)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实践活动,坚持党委会到村召开、周二周五集中坐班制等“四项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65个村庄三年承诺事项319件,完结率达到100%。投资200余万元,新建、改建65个村级活动场所,全部完成了齐鲁先锋客户端的安装及学用,累计播出课件1000多学时。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工作,交叉任职率达95%,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全县村“两委”换届工作现场会在妹冢镇召开。

三、“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及对策

“十二五”期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也是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重要五年。我镇总体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解放思想、大干快上、跨越发展、富民强县”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到201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亿元,全社会固定投资达到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工商税收完成2400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完成学校布局调整,将我镇建成一所省级规范化初中,两所市级规范化小学,一所市级规范化幼儿园的学校

格局。多方筹措资金,基本实现基础设施、装备水平达规定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实现高位运行,逐年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成人教育工作,并配套相应的设备设施。

(二)继续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切实扩大招商引资成果。一是加快在建项目、签约项目建设速度,确保按时投产;二是扶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促其尽快做大做强,提高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出击,广泛宣传,以人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重点抓好青岛客商投资30亿元、占地500亩的30万纱绽纺织项目、青岛中化钢管有限公司投资,一期占地100亩、投资1.2亿元的年产6000吨钢管项目、济南塑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化工学院联合对镇化工厂进行改造,生产硅胶,并成为山大教研教学试验基地项目、陕西西安客商投资8000万元的食品加工项目、上海客商投资6000万元的服装加工厂。对引入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税收、用地等方面大力支持。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规模,为今后全镇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继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结构,形成规模优势,提高规模效益,发展无公害农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加大奖惩力度。产业结构调整搞的好的管区、村,实行重奖,对产业结构调整搞的不好的管区和村,实行末位淘汰制。二是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效益。三是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增加科技含量。四是建立良好的流通体系,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五是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

(四)围绕固本强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创新实干抓党建、创先争优促发展”工作思路,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抓党建、促发展,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抓好基层场所和“促

和谐、建强村”等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五)围绕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不断巩固和发展稳定大局。努力创建优质服务先进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大力搞好计生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婚育管理。不断改善和提高办学条件,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育监督和评价体系,最终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妹冢镇党委、政府有决心、有信心正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强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奋进,努力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促进妹冢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篇2:妹冢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规划

妹冢镇吴庄村,人口2016人 48名党员。今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创新实干抓党建、创先争优促发展”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村”这个主题,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科学运用公开承诺、开展评议、选树典型等推进方式,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使党支部努力做到“五个好”,使广大党员积极发挥“五带头”作用,实行提升目标“双承诺双公示”制、村干部信息公开制和周二周五集中办公制等四项制度,大力实施惠民工程:

1、完善落实工作制度:切实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选拔后备干部,使村组织后继有人,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应有作用;建立健全组织,制定规章制度,实施“五项规范”,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接受群众监督。

2、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发展才是硬道理,该村党支部一班人努力探索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一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全村共有大棚面积210亩,冬暖式大棚160余个,人均纯收入达 8000元。二是大力食品加工业。干部带头建食品加工厂,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全村共发展食品加工厂30家。

3、大力实施惠民工程:村支部及“两委”班子成员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在广泛听取党员、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目前,积极向上争取,村内主要街道实现了硬化,有效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了庭院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篇3:妹冢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规划

城镇近期建设规划 (以下简称“近期建设规划”) 是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落实城市和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之一, 是城市和镇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而确定, 两者规划期限一般相同, 同时指导近期城市和镇的各项建设活动。

为了科学编制近期建设规划, 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确定的项目能落实到近期建设规划中, 使两规协同统一, 在时序性的控制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实施的同时, 需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定期对近期建设规划进行评估, 及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同步, 修编近期建设规划, 形成一种动态滚动式的编制方法。本文以昭平县城为例,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导下的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进行一些初步探索。

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近期建设规划的关系

2.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与政府的管理体制相一致, 每五年编制一次, 是政府在这五年中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前实施的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该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要, 用于统筹安排和指导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工作, 决定城市和镇近期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但是所确定的重大项目计划缺少空间属性, 这是该规划实施的最大障碍。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确定的重大项目选址对城市结构有影响, 如重大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重点区域和重大产业项目布局等。

2.2 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确定城市和镇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提出城市和镇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近期安排的意见, 是城市和镇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

2.3 两者的关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同时指导着城市和镇的近期发展, 且期限相同, 前者决定城市和镇近期发展的内容, 后者决定城市和镇近期的建设方向、空间布局、规模等问题。简言之, 前者更多地关注城市和镇近期发展的问题, 而后者更多地关注城市和镇近期在那里发展、发展多少的问题。

3 昭平县简介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3.1 昭平县简介

昭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 地处桂江中游的山区地带, 东邻贺州市, 距广西首府南宁市540千米, 沿桂江下行至梧州市水路154千米, 沿桂江上行至桂林市水路161千米。全县辖7镇5乡, 县城设在县域西北部的昭平镇。 (见图1)

3.2 昭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主要内容

昭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3.2.1 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城镇化水平增长幅度大。“十二五”期末昭平县地区生产总值达73.96亿元, 年均增长14%;人均GDP达16170元, 年均增长13.2%, 城镇化率达41.5%以上。

3.2.2 城镇建设方面

“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推进江滨新区建设, 同时完善县城功能分区。以江滨新区为主阵地, 统筹新旧城区建设, 着力推进江滨大道、西宁北路、体育公园、河东公园等工程;完成县城东方世纪城、榕园小区、西宁北路等城市开发项目。

3.2.3 生态保护方面

“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以保护和优先恢复自然生态为主, 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加强重点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河岸湿地等区域的生态功能保护, 突出抓好桂江及其支流沿岸生态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3.2.4 基础设施方面

“十二五”规划提出修建大量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建成昭平至黄姚二级公路, 修建县城马滩大桥和绕城二级公路, 将桂江航道提升到500吨以上的通航能力;争取规划建设的柳韶铁路和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从昭平县城通过。同时“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全面完成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等市政设施建设。

4 “十二五”规划指导下的昭平县城近期建设规划编制

为了和“十二五”规划期限一致, 确定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为《昭平县城总体规划 (2011—2030) 》的一部分, 结合昭平实际, 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 近期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4.1 县城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昭平“十二五”规划提出县城建设江滨新区、玉河工业区, 因此, 规划近期建设发展重点选取江滨新区和玉河工业园区。同时“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年均增长达14%, 经济的增长和城镇化水平成正比, 近期建设规划预计县城人口近期将有较大增长, 人口增长主要为机械增长, 源于昭平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 因此, 县城人口综合增长率近期取值为5%, 规划期末城区人口将达到8万。 (见图2)

4.2 县城近期发展区域及空间布局

依据“十二五”规划建设江滨新区、玉河工业园区, 结合总体规划用地布局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确定近期发展区域。同时近期建设规划在空间布局也做出回应, 一方面发展玉河工业组团, 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开发建设河东组团江滨居住生活区和城中组团居住生活区, 同时在江滨新区规划布置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见图3)

4.3 重大基础设施

“十二五”规划提出一方面加快江滨大道、江滨北路大道、西宁北路延长线、西宁南路改造等工程建设, 另一方面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 完善污水管网。近期建设规划落实“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工程建设, 并增设停车场等设施。

4.4 县城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建设

“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桂江水上公园, 突出抓好桂江及其支流沿岸生态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近期建设规划依据“十二五”规划, 提出在近期建设范围内做好规划的公园、江滨绿地及街头绿地建设, 提高城区环境质量。

4.5 近期县城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十二五”规划提出强化环境保护。近期建设规划依据“十二五”规划提出大气、水、声环境保护目标, 尽快完善城区排水系统;建设污水处理厂, 设置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垃圾箱;建设垃圾处理场, 同时加强城区绿化, 改善大气质量。

5 近期建设规划实施评价

5.1 实施成效

近期建设规划实施将近五年, 很好地指导昭平县城的城市建设, 落实“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大部分建设项目,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1 江滨新区得到发展, 城区规模达到预期

近期建设规划确定江滨新区和玉河工业园区为近期发展重点, 规划实施近5年来, 江滨新区发展较快地推进城镇化进程。2014年底, 昭平县城城镇人口达8.1万, 基本和近期建设规划一致。

5.1.2 公共设施建设加快, 旧城改造取得较大进展

在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下, 昭平县公共设施建设速度加快。目前, 茶叶大厦已完成主体建设;昭平县中医院项目、体育中心项目、新行政中心在建设当中;同时积极推进长寿公园、江滨新区综合写字楼、文化娱乐广场等项目建设。落实“十二五”规划中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 为县城营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

5.1.3 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在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下, “十二五”规划中加快江滨新区开发, 推进县城西宁北路综合开发、县城榕园小区等项目逐一得到落实。县城居住用地集中成片成组团开发, 小区建制逐渐完善, 城北组团、河东组团居住用地建设力度加大, 并结合旧城改造, 疏解旧城的居住人口。永利新城、东方世纪城、盛世地王大厦、锦绣榕园片区城中村改造、西宁北路延长线开发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并有效带动第三产业提速发展。

5.1.4 交通条件得到完善

自近期建设规划实施以来, 截至2014年底, 县城江滨中路和体育场路等道路已竣工验收;县城道路改造工程、江滨大道及防洪堤河东路网二期工程等交通设施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县城交通系统的完善加强了各组团之间的联系, 也为下一步拓展县城空间、加快县城建设奠定了基础, 这些实施的项目都是“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来的, 同时也符合近期建设规划的要求。

5.1.5 市政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自近期建设规划实施以来, 昭平县逐渐加大对市政设施的建设力度。供水管网系统得到完善, 提高供水安全性与可靠性。特别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县城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旧城排污改造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开工建设, 提高了污水处理率, 减少了对水体的污染。同时, 县城桂江防洪堤建设工程二期2段工程也在有序推进建设中。县城市政设施配套水平的提高,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环境, 也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

5.1.6 促进县城生态环境建设, 保护了县城原有的自然风貌

在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下, 昭平县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生态建设取得实效。通过对桂江及其沿岸的绿化, 并将县城外围的自然山体、森林、农田等自然资源整合, 形成多层次的生态系统, 落实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求, 极大地改善了县城生态环境和县城景观环境, 加强水边、山边园林绿化和景观建设, 形成“青山环抱、绿水依依”的优美环境。

5.2 存在问题

5.2.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调整玉河工业园区

“十二五”规划选址在玉河工业区建设造纸产业园, 玉河片区生态环境良好, 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下发, 给玉河区的建设增加难度, 导致工业区建设进展较慢, 同时玉河工业区距离老城区比较远, 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当地政府针对这一新情况, 决定对玉河区工业进行适当调整, 加强玉河片区生态环境保护, 取消规划的造纸产业园、减少工业用地、缩减建设规模, 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5.2.2 高速公路选址致使县城重心北移

“十二五”规划提出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通过昭平, 当时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未具体定线, 因此, 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昭平互通立交未在规划方案中落实。随着该项目实际推进, 这条重要交通路线经过昭平, 贺州至巴马高速昭平互通立交选址定在距离主城区北部1千米的位置, 这条区域性的交通通道必将对昭平县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用地及路网布局提出新要求, 需要在下一轮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或者总体规划的修编中考虑调整。

5.2.3 调整优化用地布局, 增加城南工业组团

近期建设规划在县城北部规划部分工业用地, 随着城市重心北移, 北部作为工业用地已不合适, 加之取消规划的玉河造纸产业园, 原有城市用地布局规划需要做出调整和优化, 在下一轮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或者总体规划修编中, 重新调整优化工业用地, 建议增加主城区城南组团的工业用地, 以带动城南组团的发展。

5.3 小结

总体来说, “十二五”规划指导下的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 落实了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 积极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改善了人居环境, 实现了县城基础设施规模稳步增长, 城镇综合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针对实施评价存在的问题, 需要在下一轮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或者总体规划修编中进行调整, 以适应新情况、新要求。

6 结语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近期建设规划同为指导近期城市和镇发展的规划, 且规划期限相同, 为了使两规能够协同统一, 增加近期建设规划的可实施性, 昭平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在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指导下进行编制。通过对近期建设规划实施评价, 昭平县城近5年城市建设基本按照近期建设规划实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导下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

展望未来, 目前已经是“十二五”规划期末, 国家、省 (自治区) 、市、县各级政府都在着手“十三五”规划的编制, 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进行动态评估, 依据评估结果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 同时滚动式的编制“十三五”期间的近期建设规划, 在“十三五”规划指导下进行近期建设规划编制, 将“十三五”规划所涉及项目落实到近期建设规划中, 为两规协同统一, 并很好地指导实践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潘安, 吴超, 朱江.规模、边界、秩序——三规划合一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2]徐小燕.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旌德县为例[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 2013.

[3]张少康.以近期建设规划为平台推进“三规合一”[J].城市规划, 2014 (12) :86-87.

[4]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昭平县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30) [Z].

篇4:妹冢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生态、高端、特色的发展方向,加快建设新城区,规划发展浅山区,保护涵养深山区,大力提升生态涵养发展和西部综合服务中心两大功能,全面提高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生态服务能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努力形成“三区”统筹的发展格局。根据新城区、浅山区、深山区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优势,构建特点突出、互为支撑、高端发展的规划格局,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体系。新城区建设重点发挥联接首都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山区的作用,以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为载体,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山水景观,提升城市品位,培育发展高端产业,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服务区。潭柘寺、王平、妙峰山、军庄及大台、北岭等浅山区域,着力强化承接新城区域功能拓展能力,继续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推进废弃矿山腾退土地综合利用,盘活村镇建设用地,全方位挖掘区域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建设成为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域。雁翅、斋堂、清水等深山区域,着力提升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功能,不断扩大林木绿化面积,加强永定河山峡段的环境保护和整治,适度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为全区发展提供有效的生态支撑,建设成为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

二是努力形成“三区”统筹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全力构建“一带两线三点”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一带”即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重点打造永定滨水商务区、门城生态商务区、龙泉休闲商务区和三家店旅游文化休闲区等四个高端产业集聚区。“两线”即108国道和109国道发展轴线,重点是以沟域经济为载体,培育和提升旅游休闲、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等替代产业,建立“走廊带沟域、沟沟有特色”的沟域经济发展格局,形成内容多样、特色突出、产业融合的国际、国家级品牌沟域,打造集生态涵养、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特色农业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休闲带。“三点”即潭柘寺、斋堂、军庄三个重点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资源整合、政策集成、资金聚焦,发挥“一企一镇”结对合作新机制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产业高端的国际化、现代化旅游度假特色镇。

三是努力形成“三区”统筹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按照依托首都、面向世界、服务市民的要求,构建以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多点支撑的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充实和完善旅游管理机构,整合区内各类优质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景区品牌建设,扶持民俗旅游发展,培育工业、农业、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系列旅游产品,努力创建国家旅游文化生态示范区和北京市旅游重点发展区。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体育休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产业内涵,重点打造斋堂古村落古道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积极开发红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培育发展影视基地、文艺演出、休闲体验等多种产业业态,形成具有门头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石龙经济开发区产业孵化中心和电子商务应用试点示范园;积极发展健康养老、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健康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石龙经济开发区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合作,加强门头沟区—西城区产业共建基地建设,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链前端的研发设计与后端的市场营销延伸。提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以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为重点,丰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现形式,在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四是努力形成“三区”统筹的生态环境体系。加大创建国家生态区工作力度,深入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按照“山区森林化、城镇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要求,保持生态建设、修复、治理力度,全面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官厅山峡生态治理、山区清洁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推进生态林建设,提高林木绿化率。深化生态修复内涵,建设国家生态修复综合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加大对重点大街、重点地区、老旧小区的整治,进一步加强“一湖十园、五水联动”城市景观体系建设。

篇5:妹冢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规划

一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

针对妹冢镇实际,我们严格按照“六个有”的要求,以镇驻地沿路村庄和县乡路域为整治重点,镇政府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所,镇驻地招募了8名保洁人员,每人工资600元,工资由镇财政出一部分,商户承担一部分,坚持每天产生的垃圾随时清理,不允许商户随便放置商品及广告牌,不允许乱搭乱建及乱堆建筑材料,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我们采取镇村集中整治,镇政府出资组织专业队伍,逐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逐村喷涂墙漆,每整理完一个村庄,配备一名保洁员和人力三轮车、工作服,由村保洁员进行管理,工资由镇政府统一发放,每月400元,并且制定了保洁员制度和标准,明确了职责,负责辖区内各村庄的卫生整治工作,切实使各村能够日产日清、按时清理,改变以往垃圾乱扔、水乱倒以及村庄内的“三大堆”现象,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效果明显。截止目前,全镇公路沿线22个村庄全部整理完毕,交给保洁员管理,镇政府建

设所、环卫所负责督导检查。

二经费投入保证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镇政府积极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投资80余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垃圾压缩站已投入使用。今年8月份,按每百户的标准招募了130名保洁员,分配到各个村庄,每名保洁员工资400元,由镇财政支出,投资8万余元,为省县乡公路沿途30个村庄建设了60个垃圾池,其他村庄的垃圾池也正在建设中,投资10万元,购置5辆垃圾清运车和60辆人力三轮车,用于保洁员的垃圾运送专用车,现已全部发给保洁员。4月份投入8万元,对毛冯路沿线河沟两侧内的垃圾杂草进行了清理。投入35万元,对四合村等22个村庄主要街道墙体统一粉刷,投资20余万元,对周庄、连庄、草佛寺、程庄等24个村庄镇组织专业队,进行环境卫生整理,村庄内的“三大堆”及杂草垃圾进行清理,动用推土机进行施工,坚持高标准,整理每个村庄的环境卫生,确保了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常抓不懈。截至目前,镇政府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

三强化督导检查,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扎实开展

为从根本上抓好镇村环境整治,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采取督导通报制度,城建所及环卫所6名同志分包6个区域,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督导,实行奖罚制度,每月进行

总结通报,并且与支部书记、保洁员工资挂钩。由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得到了顺利开展,目前全镇上下形成了“单位村庄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的新风尚。

四加强队伍长效机制建设,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的惠民工程,要保持目前的工作成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镇政府与保洁员、垃圾清运员和垃圾压缩站人员都签订了环境卫生区域承包合同,镇建设所和环卫所人员坚持日常检查与突击整治,着重对环境区域承包执行情况以及卫生死角难点的反弹情况进行检查,做到“监督检查常态化、持续化,健全考核奖惩制度,镇政府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状,将环境综合整治列入年终考核,实行环境整治有目标,考核有依据,奖惩有结果。

篇6:妹冢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规划

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妹冢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由纪委书记、司法所、派出所、统计站和各管区书记组成的妹冢镇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的统计执法大检查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

2.利用喇叭、广播、宣传车、悬挂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广泛宣传《统计站》和《处分规定》,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和支持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各单位、各企业高度重视统计执法大检查,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的良好氛围。

3.对镇政府、统计站、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切实查找影响本镇、本部门和本单位统计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通过自查,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整改:一是对不完整的各类统计报表、档案进行了健全和完善;二是对一些不重视统计执法工作的单位和企业提出

了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跟踪督导检查落实情况;三是各单位和各企业确定了一名专职统计人员并集中到镇政府统一进行了业务培训,提高了全镇的统计执法工作水平。

4.在做好自查自纠工作的基础上,迎接好县统计执法检查组的抽查工作。在自查自纠阶段,县督导组共来我镇检查指导工作三次,及时对在自查自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并充分肯定了我镇在统计执法大检查自查自纠和整改方面所做的工作。

妹冢镇人民政府

篇7:论城镇规划建设和城乡经济发展

从我国各地特别是先进地区县域发展的实践看,城市、集镇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加快城镇建设,做强城镇经济。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工业化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前提,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化的重要基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状况。在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加快建设小城镇可以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较好的依托和着力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城镇化进人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到5.77亿人,城镇化水平43.9%同时,城镇人居环境条件不断改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乡规划是城乡发展与建设的基本依据,是调控各项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等)、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城乡规划工作,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对合理高效配置空间资源,优化城镇布局,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城镇建设规划要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小城镇建设规划事关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处理好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坚持把“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健全规划成果的专家审查制度,制定保证规划得以实行的措施和法规,严格依法规划建设,有序发展。必须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坚决摒弃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作法,把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增强实力,发挥地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为县域人口转移,产业集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着力在解决城镇二元经济结构上下工夫,增进城镇经济的融合度,从各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促进城镇社会管理的接轨和全面发展。

一方面要根据地理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发展优势明确自己的定位。其产业布局以及经济结构要与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目标相结合,避免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

另一方面对那些已经有较好基础的小城镇,要大力支持,积极引导,提升那些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实力;

另外,对那些地理位置重要,但是发展暂时滞后的小城镇要加大扶持力度,使其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的重要龙头。要根据小城镇各自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人口优势等等,制定适合小城镇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使其作为县域经济产业上的重要一环,为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城镇建设要考虑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城镇建设的科学规划要求城乡之间必须协调统筹发展。但由于受到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长期制约,农村建设远远滞后于县城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的发展相对于迅速发展的城市建设而距离也越来越大,农村“短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城乡之间的这种差距不仅抑制到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并将直接影响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建设必须依靠农村的协调发展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取得进一步的提升。离开农村发展的城市建设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离开广大农村富裕的小康是片面的小康,畸形的小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不强,消费市场难以扩大,有效需求难以激活;农村生产积极性不高,影响城市生产生活物资和工业原料供应;农村经济滞后,就业空间不足,导致农村劳动力闲置,容易产生社会矛盾。

科学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和航标,是城乡互补、城乡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的依据,是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统筹城乡规划能力城乡建设提供可预见的发展方向,避免城乡建设失衡和资源浪费,从根本上提高城乡建设的效率和效益,达到城乡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共建共享。

城镇建设不能盲目圈地求大,而是实行组团式、内涵式发展。只有实行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才能保持城市发展的持久活力。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实行了城乡交通、设施和资源的共建、共融、共享机制。城市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城乡之间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加速对流的过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商贸市场是发展市场经济,激活、带动和繁荣农产品市场,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的战略性调整措施。

四、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

为使小城镇发展,按着合理有序的城镇人口集聚,产业结构合理布局推进。必须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乡镇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注重实效,突出特色,使小城镇成为联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城市的纽带。

总之,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精神,制订完善、科学的小城镇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规划,形成结构合理的产业布局,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使农业产业转化为强势经济产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岚.城市规划与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7.

[2]、翟宝辉,刘波.我国城镇建设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J].中国建材.2004(1)

[3]、高毅存.城市规划与城市化[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上一篇:低血糖危象患者的抢救护理应急预案下一篇:政协中湖联络组委员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