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育教学经验论文

2024-05-06

三年级教育教学经验论文(共11篇)

篇1:三年级教育教学经验论文

三年级写作教学经验材料

写作的能力是小学生语言素质的综合体现。三年级的片断作文教学是在低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向高年级篇训练过渡的“桥梁”。因此三年级片断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是学好作文的关键。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如何教他们写的基本功,实现从段至篇的过渡,教给他们写的金钥匙,是摆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一个十分棘手的问 题。做为一名刚走上三尺讲台的年轻教师,我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积极钻研教材,探索作文教学,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循序渐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以读带写,发挥范文的引路作用。

“课 文无非是例子。”叶圣陶先生如此说。我认为,作文教学也应抓住这个例子不放。教学时,我充分运用教材自身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提示, 明白本单元听、说、读、写的任务。以课文为主重点讲,精讲。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精读佳词丽句的同时,去模仿一些典型文章,特别是模仿一些优美 段落的写法来进行训练。例如在教完《秋天的雨》这篇文章后,要求学生以《走进秋天的校园》为题,带领学生细心地观察校园,然后指导学生在阅读 的基础上学会按方位顺序组织材料,抓住校园中不同事物的特点,确定写作重点,有详有略,并选取适当的词语,将学校美丽之外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做,增加了 写的次数,扩大了写的范围,带动了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以说促写,培养学生片断写作的兴趣对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说”是“写”的前奏。教师对学生“说”的优劣评判,给他们一个反馈,使其对自己作文的内容心里有底。“说”,也是教师发现学生 “写”的优缺点的捷径,根据“说”的实况,教师可随时调整角度,在指导“写”时,做到有的放矢,促进了“写”的能力的提高,如第八单元考试卷中的看图作文《小猴分桃》,先指 导学生看清图,用几句话说说图的图意,师及时地反馈评价,鼓励学生说得好的同学,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再指导生连起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一说, 说时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并用上适当的词语,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我先抽优生说,再指名中等生说,鼓励后进生也说,让每位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会说了,还怕 没东西写吗?自然学生写的兴趣也上来了。因此通过先“说”后“写”,学生的作文就不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里了。

三、先做后写,培养观察能力做, 就是直接的参与,做是学生积累写的材料的最好途径。大多数的好文章都是作者亲身实践后写出来的。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第一手资料,我平时很重视对学生开展各种 活动,引导他们留心观察活动的过程,然后布置作文。如:有一次,我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活动,每四人一级,大家高兴极了。用绳的两个同学密切合作,有节奏地甩 着小绳不停地飞转,跳绳的同学抓住绳子上下飞转的空隙,像小猴那样窜去,准确地跳过脚下的绳子,有的同学正数着一、二、三……让学生人人参与活动,留心观 察,有真实感,通过讨论,就写成了一篇十分生动的短文。又如,春游、猜字谜、等活动,丰富了学生“做”的内容,写作片断也觉得轻松愉快。

四、导写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教 师只有正确地指导,教给“写”的方法,学生才会写出好的文章来。比如有个作文的训练重点“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话”,怎样才算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呢?为了讲 清问题,我就亲自洗一次手帕,让学生明确目的,认真观察全过程。再让生回家按这几个步骤亲身体验找感觉,然后要求学生在习作课上先说清楚,并提供必要的词 语,接着让学生有顺序地记下活动过程。同样,指导学生看图作文,也要按顺序进行写作。

总之,教小学生作文难,教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更难。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还是刚刚起步,如何找到一条快速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新路,还有待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同仁们进一步努力探索。

篇2:三年级教育教学经验论文

这一学期我主要承担三年级的数学课及英语的教学任务,数学教学,是我这位任教多年语文老师面临的新的挑战。面对天真活泼,性格各异的学生,我心中有一个信念,我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于是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我的教学工做。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研读教材

上课前,我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为现实的心理因素,我如能点燃起学生心中这把学习动机之火,就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智力得以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本学期我利用把学生领到操场上进行方位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时、分、秒的教学,借助于钟面实物教具,知道一分钟、一秒钟可以做什么事,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在一些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观察物体所需的小正方体模型,注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观察物体的实践中来。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引导更多的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活动中来,以逐步形成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以形成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精髓。

三、加强练习与巩固,做到当堂清,当日清

所学知识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节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后的联系与巩固才能检验出来。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我给学生收集了一些口算训练的题目,要求学生每天训练口算题目,做到脱口而出。

我在练习巩固时注重个别辅导,寻找特定群体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练习。布置的作业不求多、杂,而力求精、细,要求学生能按质按量的完成,对于没有很好掌握的同学及时辅导,找出不足与疏漏,及时补救。注意布置分层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当堂的作业必须当堂完成,当天的任务必须当天完成,否则任务越积越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就越来越大,学习兴趣就越来越差。

四、因人而异,分层教学,及时转化学困生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辅导,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正面教育,对于学困生做到多关心、不歧视、不放弃。让他们感觉到来自老师以及班级体的关爱。认真研究造成其学习的困难的根本原因,坚持对症下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开展学生间、小组间的互助互学活动,逐步让一部分学困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增强逐渐进步。

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除了强调易错点外,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让他自己找到易错的地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躁,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劲头,相反学习效果会更差。及时予以帮助,让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是学生成功的关键,也是做为一名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

篇3:三年级教育教学经验论文

一、从专才教育到通识教育: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想演进

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在特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回顾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历程,不能不研究教育思想的演进。改革开放30年来,比较有影响的高等教育思想包括:

1.专才教育思想。专才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某种职业或进行某个领域研究的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活动或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思想的重心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能够适应社会某一职业、行业的实际需要,具有这一职业、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类型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基本上是在专才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体现在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上,就是重视培养各种“专门人才”。本科教育的专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在一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为了向前发展而不得不做的一次历史承接。”[1]108

2.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思想、理念),这一教育思想体现在教育目标上,它强化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宗旨;在教育内容上,它要求施以较全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 它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教育途径上,它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教育评价上, 它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品质的养成,并鼓励不同特色的发展[2]。我国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专才教育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的。这些突出的问题是“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过死”等[3]。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体现在培养目标的素质要求上,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高校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要求其培养目标定位实现从培养专门人才向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战略转移[1]172。

3.创新教育思想。高校开展创新教育,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素质教育实施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民族创新能力的增强提到事关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则明确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创新教育的具体实践上,针对传统大学教育的特点,众多高校实施了“倡个性以补不足”的个性教育,通过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4.通识教育思想。我国通识教育理念是对狭窄的专才教育思想的反正,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化,是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和落实。“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4]“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实施通识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我国目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在内的一大批研究型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要实践。

二、从教学研究到课程研究:高校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研究转型

我国高校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研究是伴随着对课程内涵认识的改变而逐步深入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原苏联对“课程”认识的影响,我们是从比较狭窄的意义上去认识课程的,认为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科目及其体系,而这些科目及其体系(课程内容)是预先制定好的,教师的职责就是去执行它。因此,我国高校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科学意义上的课程研究,课程研究被局限在教学研究的视域之中。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大学教学过程与教学规律研究、大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研究、大学教学评价研究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的课程理论建设仍处在从一片空白到初步探索的过程之中。90年代末,我国高校课程理论研究领域里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在实践领域,课程概念上的混淆导致了实践上的混乱;重课程条件而忽视课程实质;重微观课程而轻宏观课程。二是在理论方面,课程思想研究较多,课程编制技术涉及太少;研究中较少汲取其他学科资源;课程研究方法论基础薄弱。总之,当时我国高校的课程理论建设存在问题很多,任务非常艰巨[5]。

最近10年间,我国课程理论研究者对高校课程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一是对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研究。认为高校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应具备开放性、灵活性、整体性、可测性四个基本特征[6],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应体现在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各个方面。为了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大学应建立一种课程机制,即通过用“已知”来引导和启迪学生追求“未知”,从而超越“最新”,实现课程的常新[7]。二是高校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课程体系的优化是有效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课程体系的优化应坚持系统观和系统的方法,在改革实践上可将课程结构区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而分别对其进行优化。三是高校课程编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高等学校课程作为一种学术计划,可以分为单门课程编制、培养计划编制和以学院为单位的课程编制三个层次[8]。相应地可形成三种课程编制模式,每一模式都有各自不同的编制内容和编制方法。研究指出,不同的学术领域特点也会对大学课程编制带来实质性影响。

总之,改革开放30年中,在前一个15年中,我国高校主要进行的是教学理论的研究,而在后一个15年里,则实现了从教学研究向课程研究的重大转向。

三、从关注质量到突出质量:高校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改革取向

改革开放30年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内在主线,但指导教育质量提升的质量观却大致经历了合规定性、合需要性和合发展性三个阶段[9]。在不同教育质量观的指导下,我国在国家政策层面和高校实践层面对如何提高高校教育质量进行了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

(一)着眼教育质量提升的国家政策文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着眼教育质量提升的国家政策文件主要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关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调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调整是国家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一直处在调整过程之中。1978年8月,教育部、国家计委联合发出《关于进行高等学校专业调查和调整工作的通知》;1993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科门类和专业目录》;1997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并在1998年7月,公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经过调整,全国高等学校的专业数由最高时1980年的1039种到1998年的249种。在合需要性和合发展性质量观的指导下,实现了拓宽专业口径的目标,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适应了当下和未来社会的需要,有效地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

第二类是关于先进课程内容体系的建立。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国家教委从1994年开始制订并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分批批准了221项大的立项项目,包括985个子项目,有300多所高校的1万多位教师、教学管理和研究人员主持参与,最终出版了一大批能代表国家级水平的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报告;另一项重大的政策举措是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截止到2007年,高校已建设1500余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对于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发挥了巨大作用。2007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批准万种新教材建设研究项目的通知》,将高校的课程内容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三类是关于国家层面质量工程项目的设置。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2007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启动实施的致力于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该工程包括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六大方面的建设内容。经过2年的建设,在实现建设目标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二是2003年教育部启动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较有代表性的创新计划项目设置包括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研究生创新中心(开放实验室、培养基地)、博士生学术会议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等,此外,还涉及“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生教材建设”等专题项目的开展,以及通过立项方式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

(二)高校探索教育质量改进的具体实践

第一,改革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在培养方案改革的指导思想上,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通识教育思想都曾作为一些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指导思想。其次,培养目标的改变成为高校培养方案改革的直接动因,不同高校培养专门人才、创新型人才、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以及通识人才的目标定位,直接导致了培养方案中课程结构的改变。第三,建立柔性的课程体系,注重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如建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架构、提供分层次的课程安排以及实施分层教学等。

第二,构建大学柔性运行机制。厦门大学王伟廉教授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教学运行机制的概念,开始酝酿把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提出了从动态上建立教学活动机制的构想;指出教学运行机制的改革就是要把刚性的教学运行机制变为柔性机制,使整个人才培养活动建立在一种游刃有余的环境中,实现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发展和满足个体健康成长需要的目标。这一改革已在厦门大学和汕头大学等高校得到了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三,比照设置质量工程项目。在“质量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带动下,各省市、各高校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试点,逐步构建并形成了一种包括国家、省、学校三个层面在内的三级“质量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体系。通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提升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全国范围内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在不断致力于教育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具体展开的。2007年“质量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四、做强课程研究,立足校本实践: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经验与瞻望

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高校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在保障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校内涵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经验包括:第一,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要重视教育思想的转变和科学质量观的确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同时为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第二,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要重视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研究。30年的改革实践表明,课程与教学领域取得的众多理论研究成果对于确保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成功发挥了巨大作用。第三,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需要国家政策文件的引导和保障。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有利于促进高校质量文化形成,从而为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对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进行前瞻,需要我们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追求怎样的目标,二是实现目标的路径。我们认为,做强课程研究,立足校本实践,这是我国高校新世纪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追求和路径选择。(1)做强课程研究,这是我国高校新世纪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追求,是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有力保障。做强课程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课程理论研究,取得更多的理论研究成果;二是在课程理论指导下积极开展课程实践,同时对实践活动展开深入分析。(2)在实现高校做强课程研究的目标上,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达至目标的道路选择问题。第一,要重视对国外课程理论的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理论研究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其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高校提供有益启迪。第二,要坚持课程研究的独立自主发展道路。我国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有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制度范式,依附发展只能是作为达至我国高校做强课程研究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三,要处理好政策引导与课程研究间的关系。政策制定对于实践的引导作用并不能取代课程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价值,政策的制定实施只是为改革的开展提供驱动力和制度保障,课程理论才是开展课程实践所应真正坚持的内容和基本原则。第四,要重视汲取其他学科资源的理论知识。高校课程和教学领域尤其需要借助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支持,也需要向普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理论学习和借鉴。只有这样,高校的课程理论才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才能充分发挥对于实践的指导价值。

关于我国高校做强课程研究的策略选择,应根据高等教育当前和未来的发展特点予以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最大现状就是,目前已经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跨越,部分城市已迈进了普及化的门槛。“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一个职能高度分化了的复杂系统,不同部分承担了不同的职能。”[10]职能的分化要求不同的高校要有差异化的培养目标。高校培养目标的不同,办学特色的不同,面临的实际问题的不同,使得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也会各异,因此,从高校总体层面进行课程研究和实践绝不能成为我国未来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要取向。今后我国高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应更多地立足本校,积极开展校本研究与实践,以此解决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形成能指导本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有效理论,从而扎扎实实地促进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文辅相.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03) .

[3]周远清.周远清教育文集 (二) [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90.

[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17.

[5]王伟廉.关于我国高校课程理论建设现状的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 (01) .

[6]王伟廉.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上海高教研究, 1997 (04) .

[7]刘旭.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04) .

[8]王伟廉.高等学校本科课程编制的层次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05) .

[9]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 2006 (11) .

篇4:三年级教育教学经验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只重算法,忽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机械地应用学过的东西,或简单地模仿做过的例题,不能在变化了的情况下迁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义,而不能全面掌握属于这一概念的东西。

例如,学生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半径,但在作图或解题时又常常只能举出垂直方向上的半径,不能反转过来解决逆向问题,没有纳入到一般的范畴或嵌入数概念体系的认知结构中。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算法和演算过程,而且要重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加强小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我们举一个科学记忆的例子:换算单位的记忆。三年级数学中,会出现长度单位的认识,什么千米、毫米、厘米,很多孩子总是无法记清楚,怎么办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手心面向自己,从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为: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两指之间的距离大小表示进率的大小。你们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每相邻的两指间的距离相等,也就表示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等,都是10。而毫米与分米、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为100,毫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为1000,食指与大拇指之间的距离较大,也是1000。记住单位对应的拇指,它们之间的换算就变得十分简单且准确了。

2.关于课外作业的布置

我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力避重复性、防止单一化、克服封闭性,精心设计与安排训练内容,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设计时注意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合理搭配题型,同时强化习题的趣味性与训练性、层次性与全面性、探索性与开放性,让“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的扶一把”,学生在做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的作业时,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而且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培养和发展。

2.1自编测验型作业。在学期快要结束,组织学生复习时,我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本册的内容自制一份数学试卷。试卷中的习题可以来自于平时容易出错的题,也可以自创题。题型可以形式多样。然后在班上评选出优秀试卷供学生复习、考试。在此活动中设计了多种特色的试卷。(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互相传阅、复印后试着做一做。)

2.2拓展型作业。拓展型作业是以某类知识为起点,把与其有关联的相关知识也容纳进来而设计的目的明确、层次清楚,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系统作业,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在学习了相遇的知识后,我让学生对比两个算式从而找出这类题的简便算法。虽然三年级还没学简便算法,但我觉得在这给学生讲授也顺理成章,为以后的简便运算打好基础。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还得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外在的知识,要转化成自身的一种能力,就得让知识参与我们的生活,并共同构建我们的生活世界。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就应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就生活在数学世界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数学知识建构我们的生活。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出示一些物品:水、柑子、饼子等,让学生分一分,要求做到公正公平。学生在这种亲手操作活动中,会自然而然地运用数学思想——平均分。当分到饼子的时候,学生会说分成两半或四份等,那么这个一半或四份等怎么用数字来表示呢,从而引出课题。学生便会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因为是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产生的数学问题,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探究愿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1常规学习习惯。①书写端正漂亮,卷面整洁规范;②计算认真仔细,画图符合要求;③学会观察事物,审题认真全面;④课前自学预习,课后回忆复习;⑤听课专心致志,活动积极参与;⑥作业独立按时,做完检查评价。

4.2独立思考习惯。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表现为:无论上课或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而不依赖老师提示或同学求出的答案。

4.3主动参与习惯。上课时,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话敢说,有问题敢提,有想法敢补充,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就是主动参与的集中表现。

4.4合作性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数学课堂积极参与合作操作、实践。培养课外合作收集生活中数学,身边数学的信息,思考探究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习惯。

5.教师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由过程到达效果,都离不开学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学生学。”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加强学法指导是很关键的,基本学习方法有以下方面。

5.1模仿。老师一方面要做到例题教学的示范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在安排练习时应有基本的练习,起到让学生模仿的作用。

5.2养成良好的好学习惯。例如新教学的内容要提前预习,学过的内容要复习整理后再做作业。

5.3自学。数学的自学不能像看小说那样,而应逐词、逐句地看,反复地看,并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问老师、问同学、问父母。

5.4听。专心听老师与同学的讲解和发言。

6.精心设计练习题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是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多变的练习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对应用题改变问题,改变条件或问题和条件同时改变的练习,达到目的。但“变”要为“练”服务,“练”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

6.1一题多问。一题多问是就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以此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2一题多变。这种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认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篇5:三年级班主任教学经验交流

黄家锡伯族学校 金艳杰

本学期我班参加了区三年级质量监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做为班主任的我,很感欣慰。回首自己往日的教学工作,深感自己确实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但我依然无怨无悔,记得著名青年诗人汪国真有这样一句诗:既然选择了方向,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我选择了教师,我便会义无返顾,一路走下去。愿我的心血浇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现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向各位领导和老师做以汇报。

一、加强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1.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标重心应定位于学生的发展。要针对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全面适度的三维教学目标。要突出知识与技能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纳入教学目标,体现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有机整合。要注意面向全体,兼顾学生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选择

应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组合和使用多种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3.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要探索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组织下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探索的过程。

4.教学方式及方法的应用

要围绕教学目标,寻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重视数学实践活动、游戏与现代教学媒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5.备课形式

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形式。我校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中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尤其是校领导的亲自指导,更使得每节课都力趋务实实兼完美。

二、落实新课程理念,上好每一节课

1.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能抓住关键点,突破难点,对教材的深度、广度把握明确。

2.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程序严谨,引入、讲授、分析、巩固、小结、作业等各教学环节充分体现,有条不紊。教学节奏感强,教学密度得当。

3.教学方法适当,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互动,主动研究,共同发展。重视能力培养,体现学法渗透。精心设问,巧妙点拨,提问有梯度,兼顾各层次的学生,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4.数学课要抓好基础知识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例如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除法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是被除数的前一位不够除数商一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学生计算起来有一定难度,并且准确率不高,看到这种状况我急在心里,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着每一节的计算课,力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那些计算马虎的同学更是严要求,勤鼓励。其次,更注重学生的课后指导。

5.本学期语文教学难度相应增大,首先是会写字增多,每篇课文中会写字都在十三、四个字左右。教学中既要保证教学进度,还要做到让学生全面掌握

生字,除了抓住课堂有限的40分钟外,我还在每天第八节的自习课上听写。基本上每天学习的生字当天就做到验收。由于形成习惯,学生都知道当天学的字当天就要考,学习时就特别认真,都盼着放学前能考个百分回家。其次是作文教学,学生由二年级时的写一段话过渡到写小作文,对他们来说有难度,因此作文教学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着重教给学生写作文的方法我能做到写每一篇范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一些写作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6.充分利用电脑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密度。

7.课堂教学中能做到多鼓励,少批评,不讽刺、挖苦。

三、精心设计作业,批改及时

1.对于学生的课堂作业,我都能做到认真批改,及时纠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对于学生的家庭作业我也能做到认真批改,跟住学生的家庭作业,使他们觉得即使是家庭作业也在老师的监管下,因此在做家庭作业时也会格外用心。

2.布置的作业内容适当、适度。要因人而异。优等生可加深难度,增些量;中等生,适量,布置些普通题;学困生,布置一些容易题,量少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作业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四、关注学困生,辅导到位

1.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鼓励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端正学习态度。

2.辅导可采用集体辅导、个别辅导、同学间互相帮助、组织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进行。辅导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

3.辅导要有计划性,突出重点,严格管理,讲求实效。例如,对班级中的差生,必要时我能做到手把手的指导,无论是课间还是午休时间,有时还要做

到多次巩固性的辅导。这样的辅导对象往往都是理解能力差,接受新知识缓慢,如果不及时辅导,就会出现吃夹生饭的现象,造成知识亏欠。长此下去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辅导这类学生固然很辛苦,有时嗓子会讲得冒烟,有时真想放弃他们,真想顺其自然,但良知不断提醒我,如果他们是你自己的孩子,你会放弃吗?于是我会以自己最大的耐心去做好。看到他们能学有所得,看到他们能考试及格,再看到他们能考70多分,甚至80多分,一点一滴的进步都会令我格外满足,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在心底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学生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绝不放弃每个学生。

篇6:三年级教育教学经验论文

—— 三年级数学科

2017年金秋之月,有缘与在座的女神男神们相聚金鹰,与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相识”于金鹰,在老师们身上看到了责任,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快乐。在所有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在三年级家长和孩子们的支持与配合下,孩子们的数学成绩和个人数学综合能力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信任,让我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经验不敢说,下面我就谈谈上个学期我在工作中的一点点心得体会吧!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

学期初,参看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用五种颜色的笔为自己的每一节课保驾护航,多次翻阅备课本,做到课堂知识点严谨不遗漏,必要时为孩子们讲讲高年级要掌握的知识点与现在所学知识点的关联。多次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总结学生通过作业和实践课反馈出的易错点和问题症结所在,分配好时间,为孩子们解决问题。学期末,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翻阅查看不同教材教参,自己动手制作适合金鹰三年级孩子们的期末复习计划,设计摘抄好练习。

2、上课。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是学习者和引导者的课堂,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数学科思维方法,发展举一反三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每一个孩子尤其是底子薄弱的孩子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让孩子有尊严的站起来说话,有尊严的坐下享受课堂。课堂上没有先生与徒弟之分,站着回答问题,坐着作总结、指出老师的错误在我们的课堂上是家常便饭,课堂上我是一个严格的“妈妈”,课后我是一个关心爱护幽默的“妈妈”。我们的孩子们相比于刚进金鹰,学生现在对数学课的兴趣、参与性是不断提高的,这也是孩子们成绩提高的最主要原因,孩子们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爱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早自习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批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人问题,并现场给学生出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在思维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集体订正共性问题,将书写问题在全班午间或加课中做重点的要求。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这也是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一直坚持的方法。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作为老师,自己更要分析学生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从半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孩子们的语言逻辑理解能力这块是孩子们出现错误最多的地方,通过与家长、校外托管老师的沟通,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发展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教学,而接下来的新学期计算题的练习还得加强。

4、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对学困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找朋友”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上学期我利用了很多个“第七节课”进行全班的数学科辅导,利用中午午餐和下午午托对差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差,从计算题入手,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多少题,从而让孩子们找到数学的真谛——计算,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我当小老师;我当收银员等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三、积极参加教育教研活动: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看教育故事片,学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一体机课件的制作,微课的制作,课件的下载,光盘的运用、操作,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组织的课堂学习活动,多进行跨科目的教学论坛课堂,比如在李主任的安排下,我去年就参加了三次综合实践课的课堂研究和学习,从大师级别的李钱玲老师那里学到了如何整合不同科目之间内在联系,进行实践课的研究,让孩子们发现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看似没有关联的科目之间其实是可以合成一副具有地地道道长沙韵味的图画。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篇7:三年级英语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高县云溪中心校2012.2.23

各位老师:

上午好!很感谢何老师给我的这次机会,让我可以在这与各位前辈老师一起交流。我是09年参加工作的,就职于云溪中心校。大家一听学校名字就知道是一个不大的地方。上个年级是我第一次带毕业班,说实话,要说考试成绩,我自己都觉得有些惭愧,我的教学完全是凭着感觉走。与其说是经验交流,还不如说是我的一些教学心得,其中还包括我在教学当中遇到的很多困惑,今天借此机会提出来,请老师们多多指点。

从成绩上看,我们班的学生两级分化特别严重,这也可能是我们小地方学校的普遍的问题。我们班的毕业成绩除了几个看得还将就的同学,60分——80分的直接断层——一个都没有,很可悲。所以如果看平均分的话,这个成绩很不理想。我是从初二接的这个班,当时就可以看出两级分化的趋势,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分化就更严重,到初三简直就感觉是,能学的在学,不能学的几乎就自暴自弃了。甚至连平时的作业都懒得做不愿教,对于这类的学生,开始我有耐心劝导他们,慢慢的我也就放弃了。最后就十多二十个交作业。俗话说:一个好老师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没有做到,所以我还必须努力。不知道老师们是否有什么高招可以传授一二???

在教学方面,我没有什么经验,所以真的就是凭着自己的感觉走。成绩好的同学,一旦讲了什么内容,他们很快就能掌握,所以很多时

候他们觉得老师就跟西游记里的唐僧差不多,只是我比他年轻些,还是个女的。而我又不能只顾他们少数人的感受,所以就一锅端——简单的,难得,我知道的,我查到的,我在培训当中学习到的与考试内容有关的,我都讲,看起来似乎没有重点,我就给他们说全都是重点,只有出题人才知道具体要考哪些,所以没有重点,能掌握多少就掌握多少!

另外上初三的课,我觉得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煎熬,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学校的学生一到初三变化就大了,学习态度也也大不如以前,原因就是差生太多,学习风气不佳,上课的时候总是感觉有些同学无所事事,不是摆龙门阵就是干其他的事,有些甚至把桌子敲得叮叮当当的响,人都是有忍耐限度的,老师也是人。刚开始的时候我很是不适应这样的课堂,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我上课的情绪,每要上他们的课之前我就觉得紧张,不知道能否“安全”度过??说笑了,主要是怕自己忍不住犯错。后来慢慢的我找到一个缓解自己情绪的方法:时常想着爱学习的同学,想着他们的前途,想着他们看到老师上课的感受,想着上课爱玩的同学可能真的克制不住自己,他们听不懂也没办法。仔细思考一下,我意识到我的情绪受到各别学生的影响而没有把课上好,我可能会影响到更多的同学。所以当我情绪有些波动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为了那些对自己负责的同学,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即可。当我的注意力从差生转移到其他学生身上的时候,我发现心情的确好了不少,而且也能做到上课不被打扰,把自己的知识一一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上自习的时候,我会偶尔抽一部分同学回忆一下平时常见单词的运用,短语的运用,句型的运用以及某些语法的运用。我们最缺少的练习就是听力和作文,就只有毕业前一个月训练了一下,我也不知考试结果如何,我也知道这样做不够妥当,不知各位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

篇8:八年级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传统的数学教材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也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么深奥的数学呢?它们有用吗?”而现在教材举很多实际的例子, 不用教师费心说, 学生看题或在学的过程中已感知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八年级学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1. 学科上的变化:

和七年级比较, 八年级开始添设几何和物理, 这两个学科都是思维训练要求较强的学科, 是直接为进入高一级的学科或就业服务的学科。

2. 学科思维训练的变化:

八年级各学科在概念的演化、推理的要求、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严密性、创造性方面都提出了比七年级更高的要求。

3. 思维发展内部的变化:

思维发展从思维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已进入新的阶段, 即已经炽烈地、急剧地进入第五个飞跃期的高峰。这个“飞跃”期是否会缩短, “飞跃”的质量是否理想要靠两个条件: (1) 教师精心的指导; (2) 自己不懈地努力。

4. 外部干扰因素的变化:

八年级正是性格定型、幻想重重的年龄期, 常常表现出心理状态和情绪的不稳定, 逆反情绪发展。这给外部的诱惑和干扰创造了乘乱而入、乘虚而入的条件。不要因为这些妨碍学生正常地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指导;破坏了学生专一学习的正常心理状态。要学会“冷静”、“自抑”, 把充沛的青春活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八年级学法指导要点

1. 积极培养自己对新添学科的学习兴趣;

平面几何是逻辑推理、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训练的体操, 平面几何学习的好坏, 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 影响学生顺利地完成第五个思维发展飞跃。理化学科是学生将来从事理工科的基础, 语文的快速阅读和写作训练也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生理上的浙趋成熟, 已经为学生自我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爱好创造了前提条件。但切记勿偏科, 初中阶段的所有学科都是学生和谐完美发展的第一块基石。

2. 用好“读、听、议、练、评”“五字”学习法, 掌握学习

主动权。读:读书预习;听:听课;议:讲议讨论;练:复读练习, 形成技能;评:自我评价掌握学习内容的水平。

3. 在评价中学习, 在评价中达标。

在评价中学习是指给自己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目标的指导和鞭策下学习, 以利提高学习效率 (增加有效学习时间) 。“在评价中达标”是指只有进入“自我评价状态的学习”, 才能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强烈地自我追逐学习目标, 才能高质量、高水平的达到目标。回忆学生在进入考场前的几分钟强记强背的情境, 效率之高, 达标之快, 超过平时的十倍、百倍, 原因在于学生进入了“激奋的自我评价状态”。

4. 重视知识、题型积累, 更重视思维训练和能力发展。

我国科技发展、经济腾飞主要靠智能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 要适应21世纪初人才需求的标准, 必须是既有知识, 又有能力, 会思考、会运筹的人, 怎样培养自己的能力呢?1) 在听懂双基知识点的同时, 着力弄清思路和方法;2) 学会变式地思考问题, 就是在研究问题的证与解的同时, 着力思考多解和多变, 自己编一些变条件, 变解答过程, 变结论的问题;3) 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常言道:“动脑不动手, 沙地起高楼”, 新的见解, 常出于实践议练之中;4) 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特异思维能力, 不要只满足于教师讲的, 书上写的解法和证法。一题多解, 胜练十题, 特异思维的一次成功, 就是思维发展的一次飞跃。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 在创新教育蓬勃开展的今天, 社会对新教材充满了期望, 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 在广大园丁的努力配合下, 新教材必将如新世纪第一缕和煦的阳光, 照耀着我国教育事业, 让那些充满灵性的心智焕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参见D.A.Drennen, ed.A Moder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New York: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2.此书是一本从巴门尼德到怀特海的著作选集, 按形而上学中的问题分类。

[2]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M].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0.

[3]李秉地, 李定仁.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4]罗增儒, 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篇9:三年级教育教学经验论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基本活动经验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3-087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改革的过程中,就有学者就提出了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弥补双基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要注重具体与抽象相结合

基本活动经验教学中要注重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利用学生熟悉或者感兴趣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为例。

师: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方面的内容,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表面积计算公式,现在哪个同学能说一说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1: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b、c,那么長方体的表面积就是2ab+2ac+2bc。

师:一个长方体的游泳池,其长3米,宽1.5米,高0.8米,要在水池的内壁和底部抹上一层水泥,请问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生2:可以按照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但是地面面积只需要计算一次,因为游泳池没有盖。

师:说得不错,你们在学习时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的变换,这样才能够对知识实现全面的理解。

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题目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在应用的时候要注重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要注重旧知与新知相连接

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这样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方向,避免没有逻辑的思考造成时间的浪费。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中“方程”的教学为例。

师: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你们买过水果吗?现在有一道买水果的题目:在一家水果商店里面,苹果比梨的重量少45千克,现在有苹果12箱,每箱15千克,而梨有15箱,那么请问每箱梨的重量是多少?试着把我们学过的知识运用起来。

师:如何建立关系式呢?

生1:这道题的关系是“梨的总重-苹果的总重=45”。

生2:可以将每箱梨的重量设成x,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列得15x-12×15=45。

师:同学们已经将方程的思想贯穿到解题过程中,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也要利用方程的思想,这样才能够迅速解决问题。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购买货物引入,不知不觉将学生带入数学问题中,学生也就能够充分调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积极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这样学生既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提升了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要注重人文与情感相融合

小学数学课程还需要注重人文性、情感性的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中“找规律”的教学为例。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比如四季的轮回、白天黑夜的更替、太阳东升西落等,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现象,今天我们就要来寻找数学世界中的规律。先看一组数,1、4、7、10、13、16、( )。在16的后面应该填上什么数呢?

生1:在这几个数字中,后一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多3,那么在16后面填入的数字应该是19。

师:真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观察出来了。再看一道题目:3、4、6、9、13。这几个数据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规律?

生2:这几个数字中,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多1,第三个数比第二个数多2,第四个数比第三个数多3,第五个数比第四个数多4。

师:生2也非常聪明。看来这些规律都难不倒你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找规律内容。

教师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数列之间的规律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这样学生就会从找规律的过程中获得乐趣,会更积极地思考教师接下来提出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基础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并且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自然就会丰富起来。

篇10:小学三年级班级管理经验

志丹县城关小学曹兴妮 小学班主任教育的对象是儿童。怎样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做好班级管理呢?我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亲近学生,树立班主任威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了解学生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学生,从而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学生,等等。

二、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队伍

一个班级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决定的。所以,要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队伍,放权给他们,达到学生管理学生的效果,班主任工作才能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班干部不仅要选拔,而且必须精心培养:一要大力表扬班干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树立威信;二要鼓励班干大胆工作,在教给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更要严格

要求班干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同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要培养班干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班干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的舆论,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四是每个月底定期对班干进行考核,对不胜任班干工作的学生进行调整,把优秀学生选拔进班干队伍中,破除班干“终身制”,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没有一定的制度,单靠班干管理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我制定了班级考勤制度、课堂纪律制度、课外综合表现制度、学生综合考评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注意吸纳学生的意见,营造民主管理气氛,这样也有利于制度的执行。通过班干执行制度的形式,很好地实现了学生管理学生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表扬奖励机制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在老师尤其是在班主任面前表现,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所以,建立健全对学生的奖励机制对班级管理至关重要。比如,我在班级建立了一套表扬奖励机制:一是精神奖励,对成绩进步和综合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加分表扬,特别突出的给予提拔(原来是一般学生的,提拔当小组长;原来是小组长的,提拔进班委)。二是物质奖励,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钢笔、作业本等适当的物质奖励,对获得优

秀班干的给予5到10元的奖励等,钱虽不多,却能达到激励的效果。

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

竞争是一股潜在的、巨大的、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通过竞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那么,怎样组织学生开展竞争活动呢?一是激发本班学生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二是实行班干竞争上岗制;三是设立定期评价制度,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四是建立“1+1”帮扶组(一名优生帮助一名差生、小组帮助组员等),促使差生进步,实现个人、小组与集体奋斗的目标。

五、协调好与科任老师及家长的关系

班主任只靠自己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多汲取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可以谈教改的方向,谈本期教学内容及要求,谈本期整体情况,进行作业展览或者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均可。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

班主任还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班干部和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汇报以及听取校领导、其他老师、社会的意见等途径,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

六、对学生评价要讲究策略

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讲究策略。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七、做好班主任工作总结

篇11:三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本学期以来,我担任了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为了搞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全面提高学习成绩。现将前半学期班主任工作特作如下总结:

一、半学期的主要工作

(一)班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开学初,按照学校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从学习上,思想上,组织上全面落实本学期学校的要求,使学生马上进入到学习状态,严格要求学生。选举班委会,使本班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本学期我班的班长由丁金辉、苏亚珍两位同学担任,这两位同学不但学习好,而且富有爱心,善于团结同学,帮助同学,对待班级工作积极主动。这两位同学对本班学习认真负责,使本班的面貌一新。除了班长以外,我还划分了学习小组,由组长负责督促检查本组同学的学习情况。卫生小组,组长负责检查本组同学的卫生,包括衣服,进餐,课桌椅的卫生等等,有了称职负责的班委,大大的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

(二)做好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1.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班级也如此,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不同的班级也存在的不同的特点。我们班的学生的缺点是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缺少集体意识,对事、对物缺乏兴趣,做事不积极。针对学生的缺点,我决定要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在我们班形成活泼团结、公平竞争的班风,形成乐学、善思、自主、合作的学风。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

3.精心布置教室,让物质为精神服务。

教室里的物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视觉感观,也同时通过感性认知而影响着学生的理性认知。在教室布置上,我力求做到简洁、实用,又不失生动活泼。

4.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5.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制作读书交流卡片,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 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三)重视主题班队会的开展。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是主阵地。我班的主题队会能够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开展了“安全意识”、“心理健康”等知识的宣传。教师利用黑板,周会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宣传面“安全意识”、“心理健康”的知识,使“安全意识”、“心理健康”的知识深入人心。作为班主任,我时刻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常把安全挂在嘴边。下课时,记得叮嘱一句:在楼梯上别打闹!下雨天叮嘱学生:别乱跑!别踩水!放长假时叮嘱学生:回家后要注意安全,不要在马路边,水边玩耍,不乱摸电器开关,不去人多的地方等等。同时,也结合学生思想动向、偶发事件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每一次活动,我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通俗易懂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力求每一次班队会都是对学生思想的一次洗礼,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影响和指导学生们今后的言行。

(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基础。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学生思想认识的加强上来落实。因此,在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重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在第四周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在班内建立卫生督促岗,进一步强化班级卫生管理,卫生由每个小组负责,采用轮流值日的方法,选好卫生小组长,由组长分派任务,按照值日工作的顺序进行打扫卫生,打扫完毕后,将卫生用具放回原位。卫生委员负责检查督促。教育学生不乱扔垃圾,果皮纸屑,见到垃圾弯弯腰,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第五周结合学校开展的法制报告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自主学习”的养成教育,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是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至关重要的一环。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首先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叩响他们心灵的门。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课外积极辅导、跟踪,多与家长联系,有利于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我们班本学期有几名后进生,我都帮他们成立了学习互助小组,由一名成绩好的同学负责帮助一名后进生,帮助他们尽快的吧学习成绩赶上来。我们班的顾文静同学就是个很特殊的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的性格比较孤僻,学习成绩也非常差,通过对他的关心,鼓励,学习互助,补习等一系列措施,她的语文成绩已经由入学时的十几分上升到了80多分。我相信,有付出必有收获。到期末,他的成绩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六)家校沟通,携手共进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因此,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只能通过家长来获悉,同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应及时反馈给家长,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在本学期中,主动与家长们保持联系,将一些孩子的表现通知家长,共同商量对策,也利用平时放学时与多位家长进行交流。以前有七、八个同学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做事总是拖拖拉拉,得过且过。因此,我及时联系家长,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表现,并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对家长提出加强对孩子的监督管理和家庭辅导的要求。后来,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多次教育,这一部分学生现在改变很大,基本能及时完成作业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七).勤于用双手给学生做出示范。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班主任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和“目染”。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效能。开学之初,多数学生有随手扔纸团、纸片的不良习惯,我对这些学生既不批评,也不言语,而是躬身--捡起印有泥迹的废纸,送到教室后面的“卫生角”。从此后,教室地面开始清洁起来。正所谓“话说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学生工作面广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班主任必须抓住每一个“用手说话”的机会,做到手勤。

二、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以上这些努力和结果,只是我工作的职责和应达到的目标,由于经验尚不足,才能所限,工作中也有失误和很多不足。

1.和学生交流时间还是偏少,常常不能及时充分地了解学生。

2.对学生往往缺乏耐心,特别是对待有不良习惯而又喜欢反复的学生,两三次教育引导努力之后,就会烦躁,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有时也缺乏耐心,不能调控自我情绪,处理方法简单。

上一篇:病房主管护师的岗位职责下一篇:天空让我沉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