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诗词桃花庵

2024-04-22

唐伯虎诗词桃花庵(精选13篇)

篇1:唐伯虎诗词桃花庵

明代: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原版)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版本一)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版本二)

篇2:唐伯虎诗词桃花庵

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

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

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

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

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

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

《桃花庵歌》注释

庵:屋舍也。

桃花坞:坞为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今江苏省苏州市有地名“桃花坞”。

鞠躬:恭敬谨慎的样子,表示屈从,屈服。

忒(tuī):太。

五陵豪杰墓: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都在长安附近,后人也用“五陵”指富贵人家聚居长安的地方。

篇3:《庆全庵桃花》赏析

首句“寻得桃源好避秦”, 运用典故, 以虚代实, 暗示了作者的隐居决心和厌恶元朝的感情。

陶翁《桃花源记》中人, 为避暴秦之祸, 寻得“桃源”宝地, 过着与世隔绝且安宁而美好的隐居生活。本诗首句就从该典故入手, 表达诗人隐逸的思想感情。桃源人的隐居生活, 已成诗人的向往和追求。所以虽“虚”也必须去寻找, 即使不可寻到也要执著地去寻, 由此可看出作者要去隐居的坚定决心。经过千辛万苦, 左觅右寻, 诗人终于找到了类似于桃源的“庆全庵”, 因而作者是以“桃花源”之虚代“庆全庵”之实, 一虚一实, 一古一今, 天然相合, 不留斧凿之痕。

诗人为什么非要寻到这所“桃源”而过隐居生活呢?这才是这句诗的灵魂所在。对桃源人而言, 是为“避秦”, 对诗作者来说, 自然是为“避元”了。暴秦以武祸天下, 暴元凭武灭我宋, 岂能不恨!己恨家恨国恨, 岂能不愤!由是而知, 作者又以“避秦”之虚代“避元”之实, 暗示了自己厌恶憎恨元朝的感情。所以诗中一“寻”一“避”用得极佳。“寻”写作者踪迹, “避”显隐居根本;从踪迹中见出决心, 在根本中示出感情。一句诗, 用典、暗示, 虚虚实实, 虚实交合, 今古相融, 岂不妙哉!

第二句“桃红又是一年春”, 紧承首句而来, 扣了诗题中的“桃花”。这里是以乐景衬哀情, 深含眷恋故国、只身隐居的寂寞悲切之苦情。

表象上看, 该句写庆全庵桃花开得沸沸扬杨, 一派火红。春来了, 这里绝非是“一枝红杏出墙头”的景象, 而是满目满山的桃花, 一树一树地竞相开放, 如火如霞, 红了高低山岭, 香了九重青天, 醉了温柔春风。若逢山雾过处, 花停玉珠, 晶莹闪烁;雾起日照, 耀眼辉煌。多美的一幅桃花闹春图!然而面对如此盛景, 作者无心赏玩。只身隐居, 一年又一年, 那桃的热闹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便是下一“又”字的缘由。诗人何以有如此心境呢?由桃之盛想到国之衰, 由春之生想到社稷亡。家破国亡, 何乐之有?哪还有心境欣赏此桃景呢?正如柳永诗曰:“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故此, 作者才叹道“又是一年春”, 这简直是对春生出了一种埋怨之情了。

第三句“花飞莫遣随流水”, 是在第二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写诗人的心理活动, 表达一种希望, 或者担心。同时又以花自喻, 隐示绝不随俗同流投靠元朝之情。

句中一“飞”一“随”写来自然, 蕴含深意。前有满目盛开的桃花, 也自有风吹花飞情景。“莫遣”二字, 将作者的心愿和担忧展示出来。希望这“飞花”不要落入水中而随水去流。为何呢?花飞于空, 自由自在。即使落地, 仍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可赞。唯独落入水中, 花随水流, 受制于水, 这便是花的悲剧。其次, 诗人又以花喻己。花儿离树不能成果, 正如作者离国犹如失去根一样。国亡根无, 到处飘落, 不恰似“风吹花飞”之境!花若随水而流, 则成水的装饰物, 作者若随俗而流投傍元朝, 岂非元人之“嫁衣裳”?

因而, “莫遣”是告诫自已, 决然不可随俗而流向“元”去。

第四句“怕有渔郎来问津”, 呼应开头, 回到典故, 表达坚决不做新朝之仕的心情, 显示了“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刚正不阿的气节和对故国的忠诚。

篇4:情续桃花庵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目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

明正德四年,唐寅以卖画所得购宋人章寞废园“桃花坞别墅”,在四周种桃树数亩,自号“桃花庵主”。 他晚年隐居桃花坞,常与文人墨客聚饮,脍炙人口的《桃花庵歌》以此而得。我久仰唐寅是一个风流不羁、放任旷达的才子,曾看到一幅面,是唐寅擎着酒杯醉卧花丛间的形象,而在我的梦境里,儒雅飘逸的桃花坞年画就是唐寅挥洒的色彩。

几年前,我曾到苏州寒山寺看过桃花坞年画,但行色匆匆,未能探访桃花坞年画艺人,也未能看到年画艺人制作年画的场景。此次我专为桃花坞年画而去,到达桃花坞的时候正是农历12月29日,即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张罗过年,合家团聚,而我却为了“桃花坞年画之旅”匆匆赶路。

我的目的地很明确,就是到桃花坞,所以,进入市区的第一件事就是问路。

满以为名扬天下的桃花坞在苏州人人皆知,不料问了几个年轻人和中年人,居然都不知道年画产地,对桃花坞地名也茫然不知。就是这时,两个骑自行车的老人热情地给我指路,一个老人还下车对我详细介绍说:“一直往前走,经过盘门,走过闯门廊桥,再往左拐,就到了。”

苏州话吴侬软语。他讲了几遍我才听明白。原以为并没有多远,没想到走了约半个小时,才看到那边一溜古意盎然的廊桥兀然耸立在眼前。

廊桥那边是一个三孔老城门,上面写着两个金色大字“阊门”。

从清代雍正年间的桃花坞年画《姑苏阊门图》中可以看出,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今西巾市),上有城楼,类似盘门城楼。瓮城为长方形,城内另有套城,并有南、北两个童梓门,南章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

约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阊门瓮城被毁,剩下内城与套城。1927年市政筹备处工务局进行建设时将套城拆除,又将原来狭小的旧城门拆除,并于1934年仿金门罗马式建筑改建城门,改建后的间门共三门,中为车行道,两侧是人行道。

车过阎门,道路越来越窄,似乎是古街青石板路,行人多,自行车多。终于看到桃花坞大街的标记,顺着路标向左拐,不远处就进入了桃花坞大街。

车停在丁字路口,面前有两个方向,一边是桃花坞大街西,宽阔舒展,一边是桃花坞大街东,狭窄曲折。该往哪边寻找年画?我想应该是往东,那边有青石板路,老房了 再就是古意幽深的样子。

在街边,我惊喜地发现正好有一个小小的古董店,里面的主人也是一位古董老人。我走了进去,看了看满屋占董雕件挂毯之类,还有老国画,但就是没有看到年画。

我问了古董老人一些关于桃花坞年画的问题,他不太爱搭理我,每次我问二三次,他才惜字如金地回答几个字,通常是“不知道”。

最后,他被我问得烦了,指指东街,说:“你到那边去找找看吧。”

这是他对我说的惟一一句有用的话,毕竟他为我指引了一个力向。顺着古董老人指的路,我来到桃花坞大街东。与明显改造过的宽阔的街西相比,东街显得古老而破旧,与其说是街道,不如说是街巷,街宽只能容一车通过,房子大多是平房,很少有超过两层楼的房子,全部是逼仄的老房子,且陷入路的下面。也就是说,走进每一间平房,都要下几级台阶。就像古老的黄河河道,历史在河床上淤积了太多的泥沙,河床抬高,而两岸的田野和房屋沉沦,最后河水比屋顶还要高。

走在桃花坞大街上,看到街两边有的老宅已经破旧不堪,有的已经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街巷的左边是一条条星罗棋布的小巷,如桃花坞街道这根主干蔓延伸展进去的树枝,小巷越往里看越幽细,只能容一人推自行车而过。正值冬天,偶尔看到的树枝也是枯萎、凋零的,如老妇人伸向天空的光秃秃的手。

这就是我梦中的桃花坞吗?这就是我千里追寻而来的梦境般的桃花坞吗?

是的,这就是我梦中的桃花坞,只不过梦中的桃花坞开满桃花,洁白的、鹅黄的、粉红的桃花,花枝妖妖,年画如花,五彩斑斓。而现在眼前的桃花坞没有桃花,也没有年画,只是街边有几家小巧玲珑的搬家公司、家政服务公司、歌舞厅、美容美发厅等,弥漫着现代气息。

然而,这些古老的房子、古老的墙上,可以看出,桃花坞依然古朴,每一间灰墙黑瓦的老房子似乎都有一段古老的故事,每一道参差的屋顶似乎都是古代年画的构图,每一扇木板门窗似乎可以打开年画的记忆,每一处破败中都透出一种古典年画的气息……

篇5:桃花庵诗歌欣赏

牵马到河边饮水是为了搭讪,“姑娘,这是那里?”

她那杏仁的眼在桃花中璀璨,羞涩的低着头:“这是桃花庵”

“桃花庵?咋不见桃花现。”

犹豫里斜我一眼弯腰把活干,就这一眼似万箭都穿在我心间,全身电击的颤如醉酒了三年,我记下这时刻天天来寻见。

“其实你就如桃花的粉艳!”

温馨的笑脸里我们把手牵,扶她上马去骑练还帮她提衣篮,从此河水没清过洒的都是我们的笑艳,从此绿阴不再孤独种的都是爱的甘甜。

那天去她家提亲大黄狗把我嫌,“家里没楼房,地里缺粮仓。”

“是呀,一亩三分地刚能饱肚皮,三间破瓦房还是爷爷修建的啦。”

她说“她不嫌”,却难过父毌关,这个我理解农村都这样,立下五年约,我出外闯天下,挣下彩礼钱再把楼房建。

己出外两年半微信里互问安。

早披晨辉夜穿霓裳只为把钱赚,心里有姑娘再苦也情愿,工地上的泥和砖都亲似我的娘。

“多一份付出就多一份收获,”

篇6:全庵桃花原文翻译赏析

我寻到了块像桃花源那样理想的地方,正可以同躲避秦朝的暴政一样躲避新朝;在这里,我早已忘记了节令,只是见了桃花又一次盛开,才知道又一年的春天来到。桃花纷纷飘落,切莫让它飘进溪水;恐怕有多事的渔郎见了,顺着漂浮的花瓣找到这里,把我骚扰。

庆全庵桃花创作背景:

南宋灭亡后,谢枋得在浙赣交界一带抗击元兵,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不久,信州失守,他变易姓名,躲藏在武夷山区,卖卜论学于建阳市中,一住十二年。这首小诗借自己门前桃花开放,结合自己逃难现状,抒发避世怕人知晓的心理,表示与新朝的决绝。

篇7:唐伯虎诗词

2.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3.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4.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

5. 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6. 天时不测多风雨,人事难量多龃龉。

7.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老不重来。

8. 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9.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10.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11.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12.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13.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15.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16.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17. 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

18.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

19. 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

20.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21.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下眠。

22.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23. 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

24. 追思浮生真成梦,到底终须有散场。

25.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26.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27.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28.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29.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30. 闲来写就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31. 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篇8:唐伯虎著名诗词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篇9:唐伯虎著名诗词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春风修禊忆江南,酒榼茶垆共一担。

寻向人家好花处,不通名姓即停骖。

篇10:唐伯虎著名诗词

画堂基构画船通。

碧水涟漪碧藻丛。

波弄日光翻上栋。

窗含烟景直浮空。

帘垂菡萏花开上。

鱼戏栏杆倒影中。

试倩诗人略评品。

篇11:唐伯虎古诗词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

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

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

篇12:唐伯虎古诗词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

冬寒夏热最叹当,寒则如刀热如炙。

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

一年细算良辰少,况且叹逢美景何。

美景良辰淌遭遇,又有赏心并乐事。

不烧高烛照芳樽,也是虚生在人世。

古人有这达矣哉,劝人秉烛夜游来。

篇13:唐伯虎诗词集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吴县吴趋里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朝著名的画家、诗人。据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1]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即民间所说“江南四大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1.《桃花庵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2.《妒花》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点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化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闻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日伴花眠!

3.《言志》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4.《流水诗》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

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

问伊奔腾何时歇,不到大海不回头。

5.《叹世》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

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

身后碑铭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

追思浮生真成梦,到底终须有散场。

6.《庐山》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浓复浓。

烧丹未住屏风迭,骑驴来看香炉峰。

江上乌帽谁渡水,岩际白衣人采松。

古句磨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7.《美人图》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春色关心万种情,酒杯聊寞可怜生。

折花比对佳人面,把臂相同觉命轻。

8.《伤内》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

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

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

扰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

9.《言怀》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10.《警世》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褔悠悠。

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上一篇:修改病句选择题及答案下一篇:火药库防火警卫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