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优秀作文

2024-05-23

《年味》的优秀作文(共16篇)

篇1:《年味》的优秀作文

除夕夜。

明明是大年三十,可是除了自家的红灯笼,我看看窗外,一片漆黑。

我撇了撇嘴,接着吃饺子,含含糊糊地嘟囔:“没有年味。”

明明一家子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却每人都捧着个手机,各做各的事情。春晚里的歌舞很起劲,小品叽里呱啦地放着,自顾自唱着独角戏,却没有人欣赏。

我翻了个白眼,拆开一包薯片,嘎巴嘎巴地嚼:“没有年味。”

吃东西,看手机,玩ipad,偶尔看几眼电视……

“让我们倒数五个数!”

“5……”

“4……”

“3……”

“2……”

“1……”

零点的钟声响起。

“新年好!拜年啦!”电视里吵吵嚷嚷的拜年声不断。客厅里的人却像是没有听到似的没有反应。

过了几分钟才有人反应过来:“诶?新年啦?!”

我看了看窗外,没有听到往年接连不断的鞭炮声啊?突然想起今年禁止在城区里燃放烟花爆竹。

我摇了摇头,咂咂嘴:“啧,没有年味。”

再看看手机微信。嗯?怎么也没有像往年一样的红包雨?今年怎么这么不对劲?

大年初一。

爸爸和姑妈妈姐弟俩双双出去会同学了。少了两个主力,剩下几位女士分别在家里陪着手机和电视度过了一个单调的大年初一。

大年初二,去杭州外婆家拜年,天下着雨,于是一群女士又是在客厅看了一天电视。

我难道过了个假年吗?这个年怎么没有味了。

作者:缙云县实验中学七(1)班 丁源创

公众号:最美缙云

篇2:《年味》的优秀作文

安昌古镇的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衣带水,古朴典雅。古镇老街依河而建,一侧为青石板铺就的小路,白墙黑瓦的民宅;一侧为商店,各种富有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错落有致。

我和爸爸妈妈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漫步在老街上,沿街各式传统老店鳞次栉比,千姿百态,竞相出售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屋檐下随处可见各种酱货,横的一行,竖的一列,层层叠叠,满满当当,那场面可谓壮观。酱货的品种很多,有酱鸭,酱肉,腊肠,鱼干……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显得油光发亮,一阵微风吹过,阵阵酱香扑鼻而来。要不是我吃了早餐,可能就要口水留下三千尺了。

古镇还有一种四海扬名的美食,那就是扯白糖啦。我见一位民间艺人老爷爷先铲一抖白糖,倒进锅里,加热、搅拌。渐渐地,砂糖就变成了拔丝状的糖浆,只见老爷爷将糖浆捞起,飞快用力地扯过来扯过去。拉扯过程中糖浆渐渐由黄变白,由短变长,像极了一团银丝,最后只见他熟练地将丝状的糖切成小块。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包品尝,满嘴都充满了醇厚的甜香味,真是美味至极。

安昌古镇的小桥素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我站在小桥上欣赏水乡美景,只见三三两两的乌篷船从桥下轻轻划过,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们在船上谈笑风生,偶尔可见几只白鸭子在河面上快乐嬉戏,江南水乡的风味真是无处不在。

古镇老街,让我体味到了喜庆祥和,古老淳朴的水乡风情,在这儿我寻到了浓浓的年味,它萦绕在古老民宅的白墙黑瓦之间,浸透在酱香扑鼻的酱货中,躲藏在绵长香甜的扯白糖中……

作者:郑哲霖

篇3:年味的元旦

现在我们要过两个新年, 阳历年的元旦和阴历年的春节。同是过年但过法却不同。中国人习惯于过阴历年, 阳历年的元旦好像只是机关的人放几天假, 过年就像没过似的, 一点年味儿也没有。

上世纪70年代, 我们村子里的阳历年曾经过得很红火, 且过得很有中国味, 到现在还回味无穷。我印象最深的是1974年的元旦, 因为那天, 我们村办中学的郭校长跌倒了。

在我的太行山的老家, 过年燃旺火是传统的习俗, 而把这种习俗用在元旦, 则体现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那时过元旦学校是不放假的, 作为小学生, 元旦成了我们除“六一”外最向往的节日。

我们学校在村子的中心, 有一个大大的院子。元旦的前一天下午就不上课了, 各班的任务除一部分学生打扫卫生外, 另一部分学生就是到野外砍柴架年火。一个下午, 村子的土崖上、高岭上, 就可看到三三两两穿着破烂的孩子挥着斧头、镢头忙碌砍柴的身影, 就可看到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孩子拖着柴从学校圆拱形的大门凯旋而入。

柴在不断地增加, 架年火的人忙得满头流汗, 不亦乐乎。柴在增高, 一个十米高的年火堆不一会儿就架起来了。而孩子们是不走的, 我们在院子里围着年火堆玩呀玩的, 一直待到天黑才回家去。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 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学校。七个年级400多人, 校园里热闹非凡。

各班的人数都点齐了, 半明的电灯下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新年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由我们的郭校长点年火。郭校长名郭保安, 五十上下年纪, 那时他是披了一件黑呢子大衣的。只见有人不知从何处拿来一个布扎的蘸了油的火把, 点燃递到了校长的手中。校长就到了年火堆的旁边, 从最下边的一个放了芝麻秆的点火口把柴点燃。开头是一点小火, 一会儿火焰就直往上蹿, 随着孩子们一声声嗷嗷的呼喊, 一根冲天的火柱照亮了整个校园。那是吉祥之光, 温暖之光。老师和孩子们都笼罩在这新年的祥光中。

年火的升腾中, 郭校长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放鞭炮。郭校长手中的鞭炮年年都和他一米八的个头一样高。只见有人给他把鞭头燃着,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就震响起来。郭校长披着呢子大衣提着鞭炮小跑着围着年火放, 而周围的学生只是一个劲儿地喊着。跑着跑着, 郭校长却脚下一滑一下子跌倒在了地上, 摔出去的鞭炮则在他的前边乐开花地响着, 围着看的人们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有人扶起校长说:“过年跌倒, 拾个元宝。”校长的脸上也洋溢着一片灿烂的笑。

元旦的早饭是由学校管的, 支大锅, 燃大火, 学生们每人一个大白馒头, 一大海碗飘着肉香的汆汤。锅里冒着白腾腾的蒸汽, 孩子们端着碗唧唧喳喳地喧闹着, 元旦就香得有了肉味。

吃过了饭学校里要发奖了, 有的孩子就会领上“三好学生”的奖状, 抱着笔记本或钢笔等奖品, 乐呵呵地向家长报喜去了。

我童年的元旦, 也很有年味儿。

【赏析】

“元旦”的“元”, 指开始, 是第一的意思, 凡数之始称为“元”;“旦”, 象形字, 上面的“日”代表太阳, 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 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 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 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 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 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21世纪的人们早已经习惯了既过传统的春节, 又过一过阳历年——元旦。喜庆谁还嫌多呢?更何况井水不犯河水。于是, 元旦也有了浓重的中国色彩, 有了浓烈的东方味道……本文标题叫“年味的元旦”, 主要突出了元旦的“味”, 也就是中国的味道, 中国传统的特色;也只有在中国, 才能把元旦过出这种味道来。文章通过对上个世纪70年代一个村办中学过元旦方式的回忆, 折射出中西方文化交融汇合的过程。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情深意笃, 细节鲜活。可以说, 如果没有那段真实的经历, 如果没有那种深厚复杂的情感, 是绝对写不出如此凝重质朴的文字的, 也不可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和深深的思索……

(李月)

习俗链接

元旦发展史

元旦, 也被称为“新年”, 是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古代, “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 也就是农历新年。

元旦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和澳门, 元旦均为法定假日;中国内地及台湾均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习俗方面, “元旦”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 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汉语“元旦”含义:“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时间, 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民国以前, 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历史上, 中国各个朝代对“元旦”说法不一致:

夏代为正月初一 (夏历1月1日)

商代为十二月初一 (12月1日)

周代为十一月初一 (11月1日)

秦王朝时期为十月初一 (10月1日)

(参见农历、夏历、殷历和周历的分别记载)

汉朝汉武帝太初元年时, 邓平等人创立了“太初历”, 定正月初一为元旦, 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 孙中山为了“行夏正, 所以顺农时;从公历, 所以便统计”, 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而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 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 自此我国的每年1月1日就成为我们家喻户晓的新年“元旦”节日。

扫尘

“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 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 清洗各种器具, 拆洗被褥窗帘, 洒扫六闾庭院, 掸拂尘垢蛛网, 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 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 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 在明代开始盛行, 到了清代, 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楹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 依其使用场所, 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 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 为正方菱形, 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 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 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 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 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 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 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 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 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 也和春联一样, 起源于“门神”。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 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 变得丰富多彩, 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 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的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 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 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 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 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为一的年画, 以后发展成挂历, 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 各相与赠送, 称为“馈岁”;酒食相邀, 称为“别岁”;长幼聚饮, 祝颂完备, 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 以待天明, 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天”, 除夕之夜, 全家团聚在一起, 吃过年夜饭, 点起蜡烛或油灯, 围坐炉旁闲聊, 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通宵守夜, 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 到唐朝初期, 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 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 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 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 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 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篇4:记忆深处的年味

材料:南瓜一只(直径15厘米左右)、猪肉(后臀尖)300克、鸡蛋3个、水淀粉、盐、啤酒、葱、姜、八角、桂皮、酱油、白糖、盐、白胡椒适量

制作方法:

1、从南瓜上部的1/3处切开,掏空内瓤,重新盖好后放入蒸锅蒸熟。

2、猪肉洗净后切成3厘米大小的片(厚度不超过1厘米),放入盐5克,用手抓匀,腌制10分钟。

3、把鸡蛋打散后,加入水淀粉、啤酒搅拌均匀;油锅用中火加热到四成热,将切好的猪肉放入鸡蛋液体中,使其均匀地裹上一层鸡蛋液。然后依次放入油锅中,保持中小火,慢慢炸至表面变黄再捞出。

4、用大火再次加热锅中的油,至七成热,锅开始有油烟升起后,放入之前炸好的酥肉,复炸一次,变焦黄后即可捞出。

5、在高汤(或清水)中放入炸好的酥肉,依次放入葱、姜、八角、桂皮、酱油、白糖、盐,加盖用中小火慢慢炖半小时,直到酥肉软烂,汤汁变浓,撒上适量白胡椒和香葱。再趁热将肉及汤汁倒入南瓜。

豆豉红烧肉

材料:五花肉500克、料酒、盐、味精、酱油、八角、桂皮、干椒、蒜、白糖少许、豆豉、腐乳适量

制作方法:

1、五花肉切皮洗刮干净,入沸水内煮至断生,切成2.5厘米见方块状。

2、锅内放少许油,加糖炒上色,放入肉、料酒、盐、味精、酱油、八角、桂皮、豆豉、腐乳,干烧后加鸡汤,煨至肉烂浓香。

3、将一块红烧肉摆放在小盅里,将少许汁浇在肉上。

胡同驴打滚

材料:糯米粉250克、黄豆、花生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糯米粉放入盆中,徐徐注入清水,其间不停用筷子搅拌,使糯米粉均匀吸收水分;将结块的糯米粉用手团和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面团,再放入盆中稍稍压平。

2、将盆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20分钟后取出放至温热。

3、将炒熟的黄豆和花生按照1:1的比例,磨成黄豆花生粉。

4、在面团上盖一片涂好色拉油的保鲜膜,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取掉保鲜膜,在面片上均匀地铺上一层黄豆花生粉。

5、从糯米皮一边卷起,直至完全卷成卷状,让糯米卷均匀地粘上黄豆花生粉,用刀切成一样长短。

部分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篇5:香甜的年味优秀作文

有人说年味是一家人能团聚一起幸福地吃顿年 夜 饭,有人说年味是热闹的爆竹声和五彩缤纷的烟花,也有人说年味就是家家户户门口红红火火的春联和“倒”福…… 而在我的心里,年味是外婆家香香甜甜的冻米糖。

冻米糖在建德是一种常见的小吃,现在秋冬季节在做糕饼的店里都能够买到。可是妈妈说在她小时候只有过年了才能吃到香甜可口的冻米糖,在生活不够富裕的年代里冻米糖可是孩子们的`奢侈品啊。儿时家中打冻米糖的情景一直在妈妈的记忆中,而我对冻米糖的记忆是从8岁那年开始。一天,妈妈告诉我多年没有打过冻米糖的外婆家今年要打冻米糖了,哪天让我们去尝尝鲜。这可是个新鲜事,我吃过冻米糖但却没有见过制作冻米糖的过程,我非常期待那一刻的到来。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等到了外婆家打冻米糖的日子。一大早,外公外婆就忙开了,他们拿出了多年未用的打糖工具,一把四方的木锤,一个四方的木框,一块大刀板。外公边清洗工具边对我说:“这些工具几十年没有用了,现在外面炸东西的油太差了,为了让你们这几个小孩吃上自家做的健康的冻米糖,它们又出山了喽!”听了这话,我想外公打的冻米糖一定比街上买的更香甜,不仅是因为制作的材料好,还因为这里面有外公外婆对我的爱啊!

那一边外婆拿出了早已晾晒好的冻米准备进行油炸,外婆告诉我冻米是将糯米蒸熟晒干制成的,那些米一颗颗发亮像是透明了一样。接着外婆将一勺冻米倒入油锅,这时奇迹发生了,晶莹剔透的冻米一入油锅过一会儿就浮上来一片白白的、酥脆的、香香的米了,我趁热抓了一把放入嘴中,哇,好香啊!炸好了冻米,就要开始制作了。

外公在地上放上大刀板,又将那个木方框放在刀板中间,等着打糖。那边外婆把大铁锅烧红了,倒上麦芽糖,又加了些白糖,慢慢的熬。这时火候非常重要,火大了,糖会熬糊,火小了,糖会不成形。外婆一边熬,一边用筷子搅动糖水,不时地拿起筷子让糖水顺着筷子流下测试糖水的黏度。而我趴在锅灶上看着,眼馋,外婆见了就弄了一些给我尝尝,热热的麦芽糖甜到了我的心里。然后外婆将先前炸好的冻米倒入热糖水中,不停地翻动,使糖和米均匀地裹在一起,最后用手抱出一个糖球放到刀板的木框中,外公便抡起木锤咚咚咚地打起糖来,将原本软乎乎的糖球打成一个硬邦邦的糖方块。撤去木框,外公又马不停蹄地切起糖来,一片片整齐划一的冻米糖便形成了。我拿起一片还带着温度的糖,咯吱一口,香甜松脆,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糖了。

篇6:消逝的年味作文

作为我国最隆重、最悠久的节日之一,春节,在上千年的文化发展之中逐渐诞生了它的独特韵味――年不好过味。年味曾在祖先之间衍生,在祖祖辈辈之间发展,却又在高速的发展之下,逐渐地消逝了。

小时候,每逢过年,必将是每个孩子最为喜悦、每个家庭最为喜庆、每个小村、每座城市,喜气洋洋而张灯结彩的日子。

除夕当晚,厨房里总是忙碌不堪――爸爸正忙着杀鸡,那边爷爷正在烹饪着新鲜蔬菜,妈妈也淘好米,开始煮饭;奶奶也会拿出只有到过年才会用的瓷盆――用来烧纸钱,祭奠祖先,与之共同庆祝这欢乐的节日。

之后,便是丰盛的年夜饭了。一家人绕着象征着团圆的大圆桌依次坐下,大人们倒好白酒,小孩则是果汁可乐,在吃饭前,就要全体起立,相互干杯:长辈们和蔼可亲地表述对我们年轻人的期望与鼓励;我们呢则是真切地表达我们对父母工作顺利、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的希望,以及感谢他们对我们的照顾。在这之后,才可以开动。桌上有香喷喷的红烧鱼;也有象征着团圆的肉丸子,而长辈总是会将鸡腿鸡翅让给我们,寓意可以走得更远……

吃完丰盛的`晚餐,一家子团聚一堂,欣赏着春晚,讨论着哪个小品幽默有趣,其乐融融。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总会传来一阵洪亮的钟声,我们便会跑到小路上去:听到鞭炮噼啪作响,看见烟花争相绽放在空中……

此时的年味,或许就是那烟火的璀璨,是年夜饭的美味,是团聚的喜悦吧。

而如今过去数年,高速发展的今日,再一次迎来了这一盛大的节日。

全家人不再在老家庆祝,而是到了繁华的一线城市。叔叔早早地提前一天买好年货、蔬菜,到了除夕,把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与肉类成碟装好,在缩小了三分之一的圆桌中间支起一个火锅,煮好鸡鸭鱼肉,便开始了年夜饭――少了祭祀,也只有简简单单的问候与干杯,就像是延续数年的传统,却在不经意间慢慢淡去。

吃完饭,在这里是看不到烟花鞭炮的――没办法,大自然已经千疮百孔了。春晚呢?曾经期待无比的隆重节目?如今,早已被人手一台手机上的所谓游戏、qq微信的红包刷屏所取代。甚至直接跑到房间里,丝毫不在意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或许那些许久没有放松的中学生仅仅把除夕、把春节当做假期而已吧。也许是利用这个所谓假期好好玩耍吧。年味,仿佛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但是,他们却忘了,这正是在淡忘传承的年味啊!寒假,仅仅只是学生的假日吗?似乎不是。它更像是对中华传统、对年味的尊敬!

篇7:消失的年味作文

在路上、在车中、在街上……总会听到这样的话“现在也只有炮声还能添点年气,如果没了它,还真不知这年过成什么样……” 冬天作文

的确,在以前,人们心中的新年总是充满快乐:穿新衣、挣压岁钱、吃到平常无法吃到的可口佳肴……那时的人们,总希望过年;那时的新年,才过得更有意义。而现在呢?人们生活富裕了,政府对于贫困户也帮助了,在党的领导下,现在过年得到的东西,平时也能得到了。这虽然是件值得五湖四海人民举杯同庆的事,但谁又想过呢,这样一来,新年岂不是变得“平凡”。

现在过年,想来想去,只有炮声才能让年过的“与众不同”,而吸引人们。但是,各大城市却在这极为缺少年气的“危急”情况下,又颁布了“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严酷命令,一下子又让这几乎是唯一的年气渐渐消失……

我知道,每年过年因燃放烟花爆竹炸伤的.人很多,有些人都残废或失去了生命。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无情的“赶”走了这个年气,我们可以想一个即让年气(炮声)长存,又不会伤倒人的好法律、好政策。

虽然过年除了放炮外,各地还有自己独特的民俗。但这些民俗必尽在大城市无法使用,这样一来,大城市的人过年岂不很平凡呢?

今年,部分城市撤销了这个“严酷”的命令(“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命令)。但我们仍应该注意,不要再让它“上市”,取而代之的应是更好、更适当的规定。

我们中国人放炮已经是有相当长的历史了。我们中国已经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消失了。如果不远的将来,这个“放炮传统”也被人们逼走了,那我们中国还留着了什么?我们中国人的新年还会那么吸引人吗?难道我们要让其他国家的人指骂我们中国人的愚昧吗?

篇8:《年味》的优秀作文

文章开头以二十四节气引出春节, 一个“最”字, 把春节置于“第一节日”的地位。接着, 作者运用“预热”“增温”“红火”“发烧”四个词, 程度逐步升级, 表现了越到年根, 年味儿越浓。

文中, 作者共写了10件事, 具体描绘家乡过大年的习俗, 同学们, 你能用“动词+名词”的格式将其概括出来吗?如第一件事:“炒年货”。

【温馨提示】按照时间的推移, 作者还描写了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宰牲禽、备食物、送灶王爷、换门神、守除夕、拜新年等习俗。

作者对过大年的每一件事的描绘, 都是一幅体现民风民俗的图画, 生动而富有情趣, 年味儿十足。

细读文章可以发现, 文章还运用了不少重叠式词语、并列式短语来表现年味儿之浓。如“家家炒花生”中的“家家”是叠词, 体现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炒年货, 过年的气氛很浓。又如“村南村北各门各户拜了个遍”中的“村南村北”写出了整个村落的人们互拜新年的热闹气氛。大家再找找, 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呢?

【温馨提示】如“一天比一天增温”中的“一天比一天”, 说明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一锅又一锅”“一捆捆”, 写出了炒的年货多, 烧的柴禾多, 表现了过年气氛的浓烈;“此起彼伏”写出了集市上四处都是小贩不停的叫卖声, 热闹非凡……

除此之外, 文章中还有很多生动有趣的句子, 也能体现浓浓的年味儿, 如“妇女们忙得脚丫子朝天”这一句, 用夸张的修辞, 表现了妇女们为了置办年货而忙碌的情形。同学们看看, 课文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句子呢?

【温馨提示】如“门神爷也换岗了”“喂养了一个月的肥鸡, 就要开刀问斩”等。

过年如此热闹、如此隆重, 是因为它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期盼:欢天喜地, 享用劳动果实;展望未来, 祈求好运, 祝愿平安幸福;合家团聚, 增进亲情, 密切邻里人际关系, 和和美美奔前程……

篇9:母亲的年味

久居城市,对节气时令越来越模糊。腊月悄无声息地溜进城市,在车水马龙中来往匆匆,我却丝毫没有察觉。可我知道,到乡村,腊月就像一位贵妇,缓缓大步地行走着。乡亲们,早早放下农活,窝藏在家中欢喜恭候。

寒冬腊月,飞雪迎春。年味慢慢释放:除尘、杀年猪、酿甜酒、打豆腐、挂年画,一件一件的活儿在腊月的乡村里忙个不停。

童年的腊月,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母亲来来回回地穿梭于屋内与庭院之间,为年繁忙劳碌。扫尘是腊月的头等事。一大清早,母亲就把我和姐姐拽出暖和的被窝,吆喝我们,帮忙抬衣柜、棉被绒袄,搬到院子里晾晒。然后,母亲自己戴上草帽,用竹枝扎成笤帚,绑在竹竿顶端,打扫房屋的各个角落。姐姐则坐在板凳上,一针一线地拆被套。等待母亲洗涤。在家乡。这叫扫年,寓意着把旧年的晦气一扫精光,干干净净地喜迎新春。

掃年之后,又要宰杀年猪,酿甜酒,打豆腐,腌制鱼肉。杀年猪通常在腊月的中旬。母亲很讲究,一般选个属牛或属马的日子,说是属牛或属马日杀猪来年喂猪长得牛高马大;不宜在属猪、属鼠的日子杀猪。杀猪那天,母亲很早起床,烧两大锅开水,在圈拦呼唤着,提前“超度”一手养大的肥猪,祈求它们莫要怪罪。“刽子手”磨刀霍霍,逮猪上凳,任其哀嚎。白进,红出。滚烫,除毛,脱“靴”。架在桶上,鸣炮点香,庆贺年猪上板凳。然后开肠破肚,横剁竖切。腌的腌,送的送,留足年饭肉。当天晚上,请家门口的亲友来吃泡汤。忙完这些,母亲则张罗着开始酿甜酒。首先将糯米淘洗干净,用水泡胀,放进锅里蒸熟,倒入木盘中,一边用冷开水发散,一边翻动,等温度降至手摸上去不觉烫即可。母亲将碾成粉沫状的曲药均匀洒在糯米饭中,用手抄匀,和匀后立即将糯米装进缸中。装缸后,仔细擀平、压实,洒一层甜酒曲粉,再在糯米饭中间用食指圈一个酒窝,然后盖上盖,用棉被一层一层裹得严严实实藏在大衣柜里。一天一夜之后,满屋清香四溢,仿佛八月桂花遍地香,于是一切的一切便宣告大功告成。接下来的整个春节都充裕着甜酒的清香,那温暖醉人的味道弥漫着我的童年。

最盼望腊月打豆腐。打豆腐是母亲的拿手好戏。母亲先把黄豆用井水浸泡,过两三天后搬出石磨,一小把一小把地将豆子磨成豆浆,用吊包吊出白生生的豆渣,滤下白亮之中透出微黄的汁儿,这时候就可上锅了。煮豆汁、点豆腐均由眼明手快的母亲来做。煮豆汁时说冒就冒,马虎不得,我们这些毛手毛脚的孩子绝不敢做烧火看豆锅的活儿,而点豆腐更为关键,卤水要调得恰到好处,不能点得太老,太老的豆腐硬板板、干渣渣,味儿见乏了;也不能点得太嫩,太嫩的豆腐水腻腻、沙绵绵,没有多少味道……洁白如玉的块块嫩豆脑儿,飘浮在黄微微的浆水之中,莹莹地泛着光泽,看上一眼也让人舒心,缕缕清醇鲜爽的豆香飘入鼻息,口中不觉涎水漫溢了。这时,母亲总会盛几碗那卤水刚点就的热豆脑儿给我们喝。使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最后便是打豆腐,热气腾腾的豆花,用纱布包好,压在石磨下,豆香四溢。再等上大半天,水全部挤出,柔软洁白的豆腐就做好了。在乡村,家家如是,年年如此。

逼近年关,母亲开始购买年画。母亲是个细心的人,给爷爷奶奶买“年年有余”、“福禄寿喜”、“松鹤延年”之类的年画;给我们几个孩子买《少林寺》、《三侠五义》、《霍元甲》之类的年画;母亲喜欢听戏,就购买《孟丽君》、《花木兰》之类的戏曲年画。腊月二十七八,母亲忙碌着打浆糊,拿出购买的年画,让我帮忙张贴。我把年画打开,欢天喜地地抢着选择张贴年画的位置,母亲贴年画时样子很虔诚,好像不是在贴年画,而是把全家来年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那一张张不大不小的年画上,以求来年平安祥和。我则站在母亲身后,看母亲贴得正不正,给母亲递浆糊。年画贴完了,简陋的木屋在花花绿绿的年画映衬下,变得满屋生辉,年的味道也被渲染得醇厚香甜。

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习俗,一年又一年,在故乡的岁末腊月里上演着。由我的母亲精心的操持。她站在村口翘望,首先把腊月招引进门。然后,从初一忙活到三十,将浓浓的年味扇进炊烟中,粘贴在木板上,吊挂到屋檐下,一点,一点,弥漫整个村庄。

篇10:年味消失的作文

记忆中的年特别热闹,感觉在过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沸腾了起来,家家户户都提前好久开始置备年货,买各种各样好吃的干货、零食、饮料在家里储备好。我们家每年都会有特别多的客人来家里,经常是一批走了又来另外一批。

在我小的时候,过年了,大人们一起聚集在大客厅喝喝茶、吃吃点心、聊聊天,或者凑齐几桌打麻将,房子里只听见他们的打麻将哐哐哐的声音。在过年的时候,许多平日里见不到的哥哥姐姐在过年都会来家中玩,我们经常是到处疯跑,上山下山玩得不亦乐乎。当然最受欢迎的活动还是放烟花啦,各式各样的烟花我都玩过:冲天炮、摔炮、震响天……和哥哥姐姐玩烟花都是一大袋一大袋地玩,每天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的守岁,一屋子的亲戚朋友坐在一起烤火、看春晚。一般到了晚上的11点,我就会和哥哥们一起央求厨艺好的姑姑给我们弄夜宵吃。几个人一人抱着一碗面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嘴角也会不自觉上扬……

感觉在记忆中,以前过年有许许多多可以干又好玩的事。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过年越来越乏味,过年的感觉越来越淡。

就好比这次回家过年。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五中最热闹的时候恐怕只是一起吃的那顿年夜饭了。吃完饭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掏出一台手机独自地玩着,连我弟弟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偌大的客厅里,只有电视机中的主持人在热情洋溢地唱着独角戏,坐在客厅的人依旧不少,可也没有一起聊天、吵闹的热闹氛围。唯一让我感受到过年的地方竟是大型超市,似乎只有超市里那一排排琳琅满目的年货和熟悉的歌曲才可以唤醒我对过年的兴趣。

今年过年,索性连走亲访友都简化了,对大多数亲朋好友的问候仅仅停留在群发的消息上,冷漠、麻木。小时候的乐趣消失得无影无踪,活泼好动的弟弟也懒得出去玩烟花。有些童年的玩伴、爸爸妈妈的朋友甚至几年都没有见面。感觉今年就是浑浑噩噩地过了个年,什么深刻的影响也没有,相当于腾出几天时间看手机、吃东西。

这消失的年味去哪了呢?

我想了许久,一直在记忆中搜寻……小时候的年味一直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玩耍,可后来它跑到了大家的手机里,化作一只小恶魔误导着别人,告诉每个人手机的魔力;它转而跑到乏味的电视节目中串一串,向大家招手;后来它跑到绚烂的烟花中,转瞬即逝……之后,我便不知道年味去哪了。

篇11:家里的年味作文

“手机,又是手机”,“走,去买鞭炮去!”

说完抢过手机,强拉着朋友们去街上买东西,要不他们整天沉迷手机,多活动活动。再说今天可是除夕。

走到大街上,啪啪啪的鞭炮声在耳前响个不停,我们一路上不知被多少个顽皮的小孩偷袭了,爆竹爆炸声使我们防备着每个从身边经过的小孩。

家乡啊家乡,你变了,街道旁两边都建起了更高大更坚固的房家,家家开大门,家家贴新联,挂新灯笼,进行着大扫除,迎新年。

我们到了大姑家的店子,大姑以超低价卖给我们几个人东西。我们离开大姑店子己是天黑之时,家家在门前放鞭炮,堂屋里拜祖宗菩萨。爆竹在门前陆陆续续点燃了,一片欢腾,门前一片红。

回到家时,门前都已铺成红地毯了,家人都在大堂拜祖宗,贡桌上鸡肉,米桌,甜酒,香都整齐摆放着,奶奶领着家人又是跪又是拜,口中说着祈词。

晚上十二点,随着外面一声烟花巨响,我匆匆忙忙带着表妹上了屋顶,用手机拍下这新年烟火圣会。

这烟花各种各样,全镇都有放烟花庆新年,有的比谁的烟花放得高,有的.比谁的烟花放得多,还有的比谁放的烟花放得漂亮。天上一下从黑变得五光十色,热闹的村子变得更加热闹,好像万物都在感受这新年到来,我感觉此时此刻无比神圣,万束烟火在这一天同时放完,是多么圣大。

第二天早晨,东方飘来一阵祥风,一片祥云,鞭炮声把在美梦中的我触醒。我慌慌张张穿上新衣服叫醒兄弟姐妹,提上几个大袋子出了门,挨家挨户去拜年,七点的天还没完全天亮,陆陆续续的人就开始拜年了,小孩跑完这家去那家拜年赚糖,拜年贺喜的人一家接着一家传出。

大概十点,我正要去坟山,街上的小孩就提了几袋子糖,各种糖都有,有的几个人抬糖袋还去拜年。

从坟山给已故祖宗坟上放完爆竹后,我们累得从山上踉踉跄跄地走回来,山上那么多“亲人”,东一下西一下,见人就拜年。

后几天跑亲戚家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我口袋里的红包再也撑不下了。

初六以后我参加了村里的舞狮队伍,我举灯笼,走遍全村,又是一片热闹。

篇12:年味的高考作文

但我觉得年味消逝不仅如此,许多天前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幸福感随着城市的发达而减少。的确,我们如今的生活在平日里也能得到以前不易得到的一切。原来过年才有的渴望,包括六零年代的大米饭,八零年代的小布衣,九零年后的甜蜜糖果,在平日里,我们都能遇见都能动用我们如今很丰裕的现在去实现我们以前的渴望。金钱的富裕却降低了我们的幸福度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时代的退步。但把这归结给进步这个东西,实在有些不大合理。进步是一件好事情,究根结底,是我们越来越浮躁的心,我们想要什么呢,想要的很多,只是我们以前那么渴望的东西变成常日里随处可见,只是由于自己缺失了一个对平凡的渴望。有人在评论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平时吃鲍鱼,过年也吃鲍鱼。把过年的味道和风俗糟蹋的到底。过年是什么。是隔了很多月没见的亲人朋友相互寒暄,互相关心。但是如今都变成了互相敷衍,网上的段子很搞笑。也很现实。做了一段过年时候亲人的问答。当时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觉得心里还是有些寒心的,为什么如今的过年和人们的心变得如此。把别人的关心当做了负担,我也承认有时候他们过于关心的话语确实挺让我们无奈。让人感到特别没趣。

但是逃离别人的关心,在我们欢聚在一堂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忍心,年味还是该有,亲人的亲切的问话还是该回,这不是关不关你事的问题,是我们对你有的最基础的人文关怀和一种爱护而已,想了解你的最近状况,想知道你的近期打算 想为你操操心,尽管他们确实不能改变什么。

篇13:《年味》的优秀作文

老师:同学们, 虽然现在离过年还早得很, 但我们先用歌声来热身一下。因为今天我们要跟随乡土作家刘绍棠先生, 去了解通州运河畔农民的过年风俗, 去感受农民过年时的那份热闹与红火。请大家通读课文, 想一想, 作者一共回想了过年时的几件事情?

学生:“炒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挑绒花”“宰牲畜”“备食物”“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拜新年”。

老师:老师说过, 写事情要点面结合, 要留有空白, 给人想象。但你们看刘绍棠, 一口气就写了十件事情。是不是太多了?可不可以只写三五件事情呢?

学生:作者从腊月初一一口气写到大年三十, 让我们感受到了过年时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劲头。

老师:请通过朗读, 将这种热热火火的过年的感觉读出来。注意把握语速和重要的词语。

(学生动情朗读)

老师:刘绍棠的描写生动细腻, 虽然只是些琐碎的小事, 但在他的笔下, 却是如此的情趣盎然, 我们仿佛神游其间, 脑海中, 可以生动地再现过年时候的种种情景。如果让我说, 我感觉最有年味儿、最能引人遐想的, 就是文中写的“买糖果”了。

【课件呈现】

浓浓的“年味儿”有小贩们的一份功劳。卖冰糖葫芦的, “竹筒里抽签子”, 一定惹得不少孩子围观不散。卖挂落枣儿的, 将枣儿“串成一圈, 套在脖子上”, 边转边吃, 边吃边卖, 逗得孩子们的口水“呼之欲出”!卖糖瓜的, “吆喝声”“此起彼伏”“自卖自夸”, 那场面, 想来也火爆得很。糖果甜甜蜜蜜, 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板书:向往美好生活)

老师:同学们, 你们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请结合作者的描写, 选择文中的一件事情, 发挥你的想象, 再现当时的情景, 品味年的味道。

学生:我喜欢“炒年货”这件事。奶奶的炒年货歌伴着玉米粒在铁锅里毕剥毕剥响, 又热闹又喜庆, 表达了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期待。

学生:我喜欢“挑绒花”这一习俗。大姑娘、小媳妇挑绒花是爱美, 老太太挑绒花, 是对生活的满足, 是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生:我喜欢“买糖果”。这肯定是孩子们最乐意做的事情, 甜甜蜜蜜的糖果, 让孩子们的年过得更快乐更幸福。

学生:我喜欢“除夕守岁”。我觉得人们过年时有那么多禁忌, 其实是希望今后的生活平平安安。

老师:老百姓的愿望, 就是这样平平常常、实实在在啊!了解了京郊农村过年的风俗, 感受了他们过年的味道, 刘绍棠先生在文章最后告诉我们———“六十‘高龄’回忆往事, 颇有返老还童之感”。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 他为什么会有“返老还童”这种感觉呢?

学生:我觉得是回忆往事让他童心复萌了。

老师: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变革, 我们过年的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外出旅游、看春晚、发短信拜年、到饭店吃年夜饭等, 逐渐成为了我们过年的主要内容。面对传统的过年习俗日渐式微的现象, 大家有什么看法?

学生:我觉得这很正常, 时代在发展, 过年的习俗自然也会发生变化。

学生:我觉得应该保留这些习俗, 因为这些习俗蕴含着我们的文化, 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传承。

篇14:母亲手上的年味

一進腊月,母亲就开始不停地拆,不停地洗。有几日,母亲天天端着一大盆被套、衣物,去我家前面的池塘边洗。气温低的时候,池塘的水面往往结着一层薄冰,母亲需用棒槌敲开薄冰,在一片冰凌的包围中,搓洗一盆盆的被套、衣物。母亲的手一入水马上就变红了。经过长时间的濯洗,母亲的手指又红又肿。我是知道那水冰凉彻骨的滋味的。有一次我用凉水洗脸,手指即刻冻得失去知觉。母亲却兀自洗着。母亲洗完衣物,在晾晒的过程中,手指裂了口子,有时不小心将血抹到了床单上,母亲还说自己笨。

过年除了要洗大量的衣物,还要洗许多的蔬菜和鸡鸭鱼肉。母亲的手又得不停地在菜蔬、鱼、肉之间来回穿梭。这时候,母亲的手除了红肿,还像变色龙那样变换颜色。洗藕洗土豆时,母亲的手心掌纹都变成了黑褐色;洗鱼、肉时,又被鱼、肉的血渍成红色;有时还不知被什么染成黄色。母亲手心里的颜色,一直要到过了年好久,才能渐渐消去。

一直觉得做吃的是一项巨大、烦琐的工程,母亲却为做吃的忙得不亦乐乎。按老家风俗,过年要做出够吃一个月的馒头。有几天,家里就天天蒸馒头、枣花、花糕等各种面食。这么大的量,和面、揉馍,到上笼蒸,没有足够的精力是应付不过来的。那几天,母亲天天晚上临睡时和上好几盆发面,第二天天不亮就开始做准备。那几天,母亲的手一天到晚沾满白白的面粉,前几天的黑、褐、黄都看不见了。母亲的面粉手,变出来好几筐又白又亮的馒头。

过年时,母亲还喜欢炸许多藕合子、丸子、酥肉、鱼等。那几天,母亲天天坐在油锅前,膝盖上放着一个盛放各种食材的盆子。母亲左手扶盆。右手拿勺子或筷子,一块块一勺勺往油锅里丢藕合子或丸子。待油锅里丢满时,母亲再赶紧拿筷子把粘连的炸货拨开、翻个儿,待熟透再一个个夹起、沥油、出锅。由于长时间在油锅前烟熏火燎,母亲的手心手背,都沾满了浓浓的油烟味。

如果说年画、烟花、炮竹、红灯笼是年味渐浓的象征,那么,母亲冻伤的手、变色的手、沾满面粉的手、含着油姻味的手,无不叙说着年味的复杂。年味。在母亲变粗变大的指关节上,在母亲蕴涵各种颜色的手心里,在母亲布满道道裂痕的手背上,在母亲散发油烟味的指尖上。当我看着母亲那双因过年而变得丑陋的手,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受……(选自《大公报》2012年1月15日,有校改)

篇15:除夕年味的作文

每一家过年吃年夜饭都别有一番风味,当然,我家也不例外。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意味着团聚,象征着团圆。我们一大家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大人们谈论着工作上的事情,我们小孩子们则在一旁打打闹闹。开饭了,我们围坐在一起,吃的就是火锅,火锅底料可是我们自己做的,不辣的鸡肉火锅和辣的羊肉火锅,就是食材也别有一番风味,那是早早就备好了的鱼、肉、鸡、蛋糕……

吃完年夜饭,我们一起去放烟花。看,这个烟花多漂亮,小小火星直冲天;看,那个烟花多有趣,像只蝴蝶在地上狂舞;再看这种烟花非常大,霹雳啪啦响个不停,闪耀的火花把整个天空点缀的亮如白昼。

放完烟花,我们一大家子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他们拿着手机对着电视机摇一摇,有的在集福字,有的在抢红包,好不热闹。外公外婆他们在一起开展了一场大战——打“跑的快。”

篇16:年味描写的作文

除夕夜时,爸爸妈妈失给我们发压岁钱,然吃团圆饭,吃完饭,我们就出门了,只留我和弟弟,弟弟看电视,我呢?我当然在玩电脑向柔朋友们问好,问候,祸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平平安安!

大年初一,我和我的朋友们去处女泉玩了,爸妈也玩去了,反正是各玩各的,弟弟也到处溜达去了。初二、初三,我和弟弟到处收红包。

正月十五,爸爸去买来元宵,我那天吃了许多,到了晚上还是消化不了。

上一篇:我学会了弹琵琶-爱好作文650字下一篇:九上语文课文【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