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 艺术设计装饰基础学习总结

2024-05-13

网络 艺术设计装饰基础学习总结(精选8篇)

篇1:网络 艺术设计装饰基础学习总结

网络艺术设计装饰基础学习总结

作为一个艺术生的我经过高中的努力奋斗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学,很荣幸的成为了重庆邮电大学的一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说来也快,刚刚还拿着那红艳艳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兴高采烈地前来报到,现在就已经上完了一个学期的课程,走过了将近八分之一的大学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

在大学诸多的专业课程中,装饰基础是我最喜欢的。它能有效的锻炼我们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事物间的转化力和提高创造力。所上的课程有着丰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包括精品装饰画的临摹,户外及室内的写生与迁移,学习用各种方式、材料、手法进行装饰。而且还包括实际应用,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色彩、肌理等方面的装饰,学习制作沥粉画,在促进我们对于装饰基础的理解与学习上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从一开始,对于装饰基础,我们基本不是很清楚到底指的是什么,仅仅停留在装饰画等极为狭窄与片面的等级上。老师通过各种图说案例为我们有效地拓展了视野,使我们了解到,装饰基础并非是那么简单的,它渗透在所有事物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是一个具象,虽然也可以在各种各样的事物上进行一一罗列、鉴赏,但它没有什么确切的定义,不能辨证地说什么是什么不是。但是所有美的事物都包含有装饰艺术在内,而装饰艺术的有意识的体现就是靠装饰基础这一专业的学习来得以体现的。

艺术的学习需要的就是思想、技法等的学习和提升,所以我们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预览了很多极为出色的装饰艺术的经典作品。通过老师的讲解对作品都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也加深了对装饰基础这一专业的认识。在拓宽视野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地跟随作品的艺术指向发掘作品中装饰方面的出色应用,并进行迁移和创新,进而对于作品中可以学到的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发挥利用,从学习发展为运用的更高阶段。这对于艺术设计中装饰基础的学习是极为有效的,使学与用得到有效的结合才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直观地表现在我们的生活实物装饰和沥粉画的创作,使我们在装饰基础的学习同时进行极具创造性的应用,得到了更为深刻和明确的专业知识。

艺术的学习是快乐的,因为艺术最最重要的是思想的提升与自我认知的表达,其中所体现的是作为一个人或一个艺术工作者的艺术修养。所以,课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我们拥有了出色的装饰基础方面的能力,只是一定程度的对于艺术某一方面的认知。我们的学习是不能终止的,每时每刻对于艺术的思考与锻炼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得到的!非常高兴得到了装饰基础这一专业的学习,让我对艺术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今后的艺术设计之路有了更多的向往与追求!

篇2:网络 艺术设计装饰基础学习总结

室内设计网络论坛对高职装饰专业学生学习及就业的影响

当前网络论坛快速发展和普及使传统的`知识学习和就业信息的获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笔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介绍了网络论坛的发展、网络论坛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作 者:宋秀英 马现鹏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2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9“”(35)分类号:G424关键词:室内设计 网络论坛 高职学生学习及就业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篇3:网络 艺术设计装饰基础学习总结

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素质,是关系到国家强盛、民族兴衰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好,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所在。同时,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的具体措施,广州市总工会近年来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2010年又与我校、广州远程教育中心联合建设广州职工教育网,搭建适应职工多样化需求的远程教育平台,目前已完成《实用法律基础》、《通用管理能力开发》、《实用文书写作》和《企业管理实务》等系列课程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并以项目培训的方式在职工教育中得到实施。帮助职工提高综合素质,这对于加快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劳动者队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着眼于维护职工群众的学习权、发展权以及精神文化权益,着眼于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着眼于增强职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广大职工开阔新视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造有利条件,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促进职工素质全面发展,但是职工教育不可能等同课堂系统讲授,更不会是全日制学习。应用网络平台和全时交流,依靠丰富的学习资源,完整的练习及测评,再加上教师的辅导和沟通是现代远程教育能够提供适应职工教育的最佳手段。正如美国人柯蒂斯J, 邦克在其所著的《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一书中指出:我们—所有人—学习是未来主导人们学习战略规划选择的基本模式,它代表了三种要素的汇聚: (1) 一个增强的基于网络的学习基础设施; (2) 置于这个基础设施之内的数十亿个免费且开放内容的网页; (3) 一种使学习个性化的参与和知识共享的文化。即管道(pipes),网页(pages)及参与式文化(payticipatoryg.Culture)。在这个开放的学习模式中依赖十把金钥匙: (1) 电子图书世界中的网络检索; (2) 数字化学习与混合学习; (3) 开放源代码和自由软件的可用性; (4) 起杠杆作用的资源和开放式课件; (5) 学习对象库和门户网站; (6) 开放信息中社群中学习者的参与; (7) 电子协作与交互; (8) 另类现实学习; (9) 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 (10) 个性化学习网络。

因此我们选择了《实用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为代表,根据开发、实践和教学,重点研究如何在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应用中体现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习者的需求。

2《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思路

2.1 学习需求分析

学习需求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学习者欠缺什么知识,希望补充什么知识。通过对学习者的需求,准备,风格等特征的分析,可以充分的优化学习资源和组织,为学习方案的设计和目标的设定提供指导依据。由于《实用法律基础》课程是配合广州职工教育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育,鉴于此,学习的需求分析应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从总体上分析远程学习者的普遍特征和需求。对于在职从业人员来说,他们带着自身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工作经历再次参加远程学习时,不但需要提高基础理论水平,还希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由于学习时间有限,他们希望学习内容精炼、难度适宜。第二,从学习方式着手,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进行自我认知。建立自主学习理念,能够学会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的方法,并提前了解远程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困难,培养网络学习的基本素养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做好学习者分析,设计者必须不断听取学习者意见与建议,充分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并根据学习者的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学习资源的结构和内容,使之更加符合学习者的需要。

2.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是学习资源的核心和骨架,它决定着选择和安排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才能够实现学习需求。因此,我们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去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把综合的、复杂的整体内容分解为各个相对独立的、简单的组成部分,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在教学内容总体设计上,着重体现了4个特点:

2.2.1 详略得当,按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需求,设计学习资源的内容结构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涵盖宪法、行政法、工会法、民商法、刑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诉讼法等多个领域,每个环节针对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应用的广泛程度,对其内容和学习方式、方法等都有更为具体的特殊需求。比如,考虑到教学对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自身权利和义务存在一些误区,在设计工会法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学时,着重对职工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重点、详细的阐释;又比如在设计民商法教学时,针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与继承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也给予了较多的关住。

2.2.2 远程教学,注重学习支持设计,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远程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的诸多困难和障碍,生生、师生沟通机会较少,因此,在学习资源中设计的一些支持性内容可以对学习者起到引导和帮助作用。比如每一节学习初始,设计有“学习目标”、“知识节点”,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段的大体内容;在每一段学习最后设计了“案例思考”,帮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正文中设置相关专栏,易于学生把握重要内容;对于较难的内容,还使用经典案例或背景资料,易于学习者理解所学内容。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选社会网络的相关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在民商法教学中,介绍“物权”这个概念时,通过“重庆最牛钉子户”这个案例,将该案例通过文字教材提供给学生,学生还可通过访问这个案例来源的网站,更清楚地了解整个案件的案情。需要指出的是,在利用这些社会网络资源时,一定要注意版权问题,还要注意在文字教材中加入引导学生有效运用这些资源的说明文字。

2.2.3 教学交互、一体化设计,全方位满足学习者需求

教学交互是网络远程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远程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学者Moore在分析远程教育中教师、学生、资源三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时,指出“远程教育中最基础的交互形式是学习者与课程之间的交互”。学习者与课程内容的交互就是学习者在学习纸质教材等各种教学资源的时候,通过不断思考,进行自我反思、测评、激励自己循序渐进地学习。鉴于此,《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在每一部分设置了“学习活动”,“教学活动”模块,以增加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时的参与度,通过完成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对于文字教材中没有详细阐述的内容,设置了“课外阅读”,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延伸学习。

同时,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以及课程内容的特点和教学需要,《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学习资源采用了纸质教材、网络课程、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等4种媒体表现方式的一体化设计,纸质教材中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描述,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并注重引导;大量的案例在网络课程中呈现;教师讲授的重点内容制作成网络课件;电子教案发布到课程网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既能让学生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又降低了开发成本。

此外,由于传统学习资源的交互不易反映最新的学习动态,因此,可适时有效地整合纸质教材和网络课程,让静态的内容在动态的网络课程中得以体现。比如,提供相关学习资源的链接;通过“学习交流区”实现主题讨论、进行信息交流等;在学习平台中提交网上作业等。这样不但可以降低交流成本,还可以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师生交互和反馈都更加及时畅通。

2.2.4 通俗易懂,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根据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在教学内容结构的设计上,打破传统的全日制学习以文字叙述为主的限制,力求教学内容精练、文字描述通俗易懂、风格活泼明快。因此,整体学习资源涵盖更多的使用项目符号的形式言简意赅的将知识点准确而清晰地表述出来,运用大量的实例、图表、表格、流程图等形式灵活地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突出它的实用性、趣味性,增加可读性,让学生读了真正有所收获。如每篇的“法律谚语”、阐释概念的“原型图片”、结合内容的“经典故事”以及最后发人深省的“案例思考”,无一不体现着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另外,在平台、页面设计、图标的设计和使用上,都力求展现清晰、简洁、互动、灵活的风格。

3《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学习资源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网络远程教育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手段而进行教与学的一种学习方式,完全不同于全日制的面授教学,这种客观的学习环境决定了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因此,课程学习资源设计及应用也必须适应自主学习的特点,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为此,我们就《实用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组织的一些原则和方法,认为在实践中应用课程学习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课程学习资源设计与教学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并列

无论怎样丰富多维的学习资源如果离开课程教学目的和学习要求,就必然失去学习意义,充其量是信息资料的堆砌和排列。教学本身也是学习资源的不断应用、挖掘和更新,课程教学的每一次互动和提高其实就是学习资源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3.2 选择适合的教学对象

由于课程学习资源的内容较为简单、通俗,且以应用型知识为轴心来组织内容,突出实用性,与学院的以理论为主的传统法律教育相去甚远,因此,更适合在职人员或作为普法适用。

3.3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

考虑到学习者本身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且学习时间有限,课程学习在教学方式上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专题研讨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而不是采取简单向学习者“灌输”教学信息的方式。比如我们设计刑法教学时,就是以专题的形式运用大量的案例来组织教学,没有特别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全面性,避免了内容空洞、说教性强的通病。

3.4 选择适合的教学导师

《实用法律基础》学习资源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因此在辅导教师的选择上, 不仅需要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更需要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双师型”的教师是最适合的选择, 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甚至可以给予学生个性化辅导, 以满足学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需求。

4 结语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是配合广州职工教育网进行设计与应用的,体现和落实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真正关注了学习者的需求,是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用于网络教学,如何处理学习资源与网络教学之间的关系,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使《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学习不断展现学生的需求和远程教育的特色,真正受到学生的欢迎。

摘要:《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实践, 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项目学习中的具体落实, 是广州市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本文分析了《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在学习需求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特色, 同时结合该课程的教与学, 指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资源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习资源设计,实用法律基础

参考文献

[1]美.柯蒂斯J, 邦克[M].著《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

[2]刘莉, 张爱文.强化远程特色推进教材建设—第六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 2005年9月.

[3]王跃.英国远程教育教材开发中的网络应用[J].信息技术教育, 2004 (3) .

[4]徐春华.《网上学习导论》远程教材的设计与开发[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1 (2) (下半月) .

篇4:论学习装饰画色彩基础

而装饰画作为一种工艺性质的绘画,是装饰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艺术创作形式,它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装饰画中色彩是组织构成形式美的一个重要表现因素和必要的条件。装饰画的色彩是以强调色彩的形式以及个人主观感受为特征的,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更有别于图案色彩。 因此,在装饰画色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科学的、合理的安排设置教学内容,采用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主的各种教学方式。装饰画色彩它在现实生活中不仅给我们带来视觉美感、视觉上的审美愉悦和心灵的净化,而且现在还在以多种形式来满足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需求。

在我们生活里,色彩无处不在,它是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我们对每一件事物的认知,都是从色彩与形状开始的。色彩对于事物的表现能力有着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超强效果。我们也在用色彩创造丰富的视觉空间,用色彩的语言与社会进行沟通。日常生活中,人们把每种颜色都赋予了特殊的感情意义。装饰色彩更多的是从主观情感和工艺技术出发因而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浪漫性。作为高中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装饰语言去表现色彩,使它在整个画面的造型结构中的意义不是再现自然形态的色彩关系,而是通过色彩的构成、搭配上进行重构来表达情感,装饰生活。装饰画色彩的练习对培养学生艺术创作的审美情趣、创意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个性及体验社会共性美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随着装饰画的产生和发展,色彩运用的技法也日趋成熟。用色方式在理性思维的限定中注入了自由的意识,使装饰画的色彩更加符合视觉心理的规律,色彩在互补的基础上达到了视觉上的平衡.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成为装饰设计色彩应用的一个基本问题。在装饰画创作中一定要注意整体色调与个别色彩的关系.使画面更加丰富感人。在众多的对比形式中.补色对比是装饰设计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对比形式,像红与绿、蓝与橙、黃与紫等等.都是常用的补色对比关系。从现代色彩学的角度看。补色是达到人的生理、心理平衡的要素。在某一画面中,当某种纯正的、色彩鲜艳的色相单独刺激人的视觉时.人的视觉平衡功能.便会自动地寻找一种相反的色彩来维持自身的感觉平衡。如果达不到视觉感知上的乎衡.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快、压抑感.因而也就无法产生审美感受。各种色彩在相互的对比调和关系中构成了不同的色彩情韵.成为装饰画中较为普遍和常用的一种设色方法。由于装饰画用色的特点.一方面因为对自然色彩的利用有选择性.另一方面要在对自然色彩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更多地注入设计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识.学生通过对自然色彩的联想.创造性地对自然色彩进行重组再造。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由各种不同的形态所组成.如感觉、知觉、思维、情绪、联想等,而视觉只是包括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在内的感觉的一种。因此,当视觉形态的形和色作用于心理时.并非是对某物或某色个别属性的反映.而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心理反映。另外,色彩的嗜好和色彩的象征性也会给色彩带来某种特别的心理效应。总之.色彩心理的研究.可使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且能够更深入地去掌握它、享受它和创造它。

篇5:室内装饰设计的基础--装饰花卉

一个从没有学过设计的学生,第一步就必须从花卉变形开始。你必须准备有关的资料,从现存的资料中找到花卉变形的规律,从中受到启发,通过图案变化的方法设计出你自己的图案。真正掌握图案变化的方法,如夸张法、概括法、添加法、几何法等,然后结合几种常见花的生长规律(如叶有对生、丛生、轮生,花有单瓣、复瓣,枝干有草本、木本……),并对花朵、花苞、花瓣、花蕊等生长结构进行变形,方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装饰花卉变化的目的有三点:一是特点更强,更典型;二是形象更美更理想,装饰性更强;三是符合工艺制作的要求,利于投入生产。

装饰花卉变化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四种:

●修饰法:将自然写生素材中不规则的部分规则化,繁琐类同的部分进行简化,再进行适当的美化加工,如在形、线方面给予一定的装饰。

●概括法:这是最基本的变化法。概括不是粗制滥造,不是简单的少画,而是一种简化提炼,是艺术的再创造。

●夸张法:夸张是装饰变化的重要手段,它与概括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手段的两个方向。夸张的前提是概括,概括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夸张。

●添加法:装饰变化手段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添加一些具有特征、理想的装饰纹样,使得图案更理想完美,装饰效果更强。

单独纹样

不与周围发生直接联系,可以独立存在和使用的纹样叫单独纹样。

单独纹样有均齐式和均衡式两种。均齐式是以中轴线和中心点为依据,在固定的中轴线和中心点的上下左右或多方面配置相应的同形同量纹样的形式。均衡式是不受轴线制约、自由地进行组织安排的构图表现花卉的动态形式。

适合纹样

篇6:装饰基础 教案 动画设计专业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装饰基础 授课老师: 授课专业: 授课时间:

学 时:48学时

相关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动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使之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和构成规律。训练学生对自然形态的观察力,学会用各种手法组织和创意图形,了解不同装饰风格的手法、材料、工艺等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课程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基础的基本规律,理解装饰基础在动画设计中的重要性,掌握在设计中运用装饰基础的形式美法则,使之成为较全面的设计师。

第一章 装饰基础概述

第一节 装饰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 装饰图案设计概念

第二章 中外装饰图案的历史发展概况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国传统图案欣赏

第三章 形式美法则 第一节 对称与均衡 第二节 对比与调和 第三节 条理与反复 第四节 节奏与韵律 第五节 比例与权衡

第四章 四大变化 第一节 花卉变化 第二节 动物图案 第三节 风景图案 第四节 人物图案

第五章 装饰图案设计的方法 第一节 素材与构思方法 第二节变化方法 第三节表现形式 第六章 图形创意

第一节 图形设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第二节 思维启发性训练、启发想象力 第三节 主题性图形训练 考核方法:考查 成绩评定:(1)以教学要求与作业要求为考核基本标准来衡量学生作业最终效果。(2)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程度及作业过程情况。课程主要教材及参考书目:

《装饰图案基础》 廖军等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装饰艺术设计》 任焕斌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安排:

一、装饰基础的概论 装饰图案的设计原则 装饰图案的构成要素 图案纹样的形式美法则 装饰图案的造型 图案造型的表现技法 装饰图案的写生与变形 学生户外花卉(植物)写生 收集资料

1、花卉的写生与变形6张(10cm*10cm)

2、花卉(植物)的装饰图案1张

二、讲评作业

装饰图案的组织构成形式 动物的特征、形体描写 完成作业,课内指导

1、动物的写生与变形6张(10cm*10cm)

2、动物装饰图案1张

三、讲评作业 装饰图案的色彩

人物的静态与动态表现,造型方法和装饰规律 完成作业,课内指导 人物装饰图案

四、讲评作业

风景图案的构成及艺术处理 完成作业,课内指导 风景素材的收集,风景装饰图案

五、讲评作业

完成作业,课内指导 综合装饰练习

六、讲评作业 完成作业,课内指导 作业装裱

篇7:网络 艺术设计装饰基础学习总结

王海玲

内容摘要 :装饰色彩的表达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造型观念的突破、材料技法的训练等方面加以论述,以促进培养更自由合理的现代设计理念。

关 键 词 :装饰色彩

平面化

主观颜色

构成

艺术源自于对自然的感悟,艺术也发自于自我的追求和表现,艺术的本质和活力在于创造.拘泥于对自然的依赖和模仿并不是学习色彩的目的,达到自由的运用和表现,才是学习色彩的目的所在.装饰色彩教学是通过色彩的处理和整和能力的训练,达到从具象--抽象--意象表现的认识过度,体验其内在规律,开拓创意思维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组织色彩能力以及艺术表现力.艺术创作重在发现,强调在作画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观察、取舍和归纳.在“创新与完美”的艺术原则规范下,进行装饰创作性课题的训练.1、以造型观念的突破推动装饰色彩的发展

任何色彩的表现,不可能完全脱离形而独立存在,装饰色彩同样依附和借助一定的形来表达,但这种“形”并非指向科学性“型”的含义,更多地指向于点、线、面、光色、肌理、笔触、材料、有机形和无机形等具有强烈抽象意识的内涵。同时在构思过程中运用夸张、变形、变色、变调、打散、借物联想等各种手法,以创造新的艺术图象进行画面营造.努力运用逆向思维,抛弃平面与立体的恒常性束缚,创造纯粹的风格特征,这种“纯粹”将使作品进入到更加抽象化、更加具有本质性特征的装饰色彩空间。

现代生活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开拓着我们的视野,这使得我们更客观更全面地观察事物。借鉴本身就是学习.古今中外一切具有装饰风格的优秀艺术作品的艺术形式,都对我们在装饰色彩形式的追求中有所帮助和借鉴.可从传统的壁画、陶瓷、装饰画中得以借鉴;可从民间艺术品如年画、剪纸、少数民族蜡染、刺绣中得到感悟;可从国画、油画、版画、漆画、装饰画等艺术画种中补充营养;也可从20世纪以来西方艺术结和东方艺术的平面风格,从而形成具有装饰风格的现代绘画以来的野兽派、纳比派、立体派、表现主义等,以及马蒂斯、毕加索、勃拉克、米罗等绘画大师的具有鲜明个人风格和形式特点的作品中得到启发.引导学生探索多种造型方式的可能性,并在研究色彩美规律的同时,提高并发展个人造型的抽象化、色彩装饰化的能力.按自己的审美意趣重新构成画面色彩语汇,利用客观事物的多种再现过程.形成一个更为突出自由的抽象化装饰色彩写生过程。

2、以拓展工具材料的表现和表现技法的运用促进装饰色彩的表达

艺术设计是当今社会中艺术与文化的结合体现,它一直都在被新的观念、材料、科技等因素所引导着向前发展。材料和表现技法的意义在艺术发展进程中已经呈现出不可或缺的位置。现代视觉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材料与表现技法的多样丰富性。在装饰色彩表现过程中介入各种材料语言技法的拓展运用,会极大地加强表现力度和表达语言内涵。

材料的表面无论是光滑的、粗糙的、细腻的、坚硬的,都是由材料本身的质感和触觉产生的,而绘画的肌理则是视觉视察的肌理.不管画面有多么强烈的笔触或由特殊手段营造出的肌理,它不是用手触摸到的,而是通过眼睛感觉到,并反馈给大脑,经过分析、综合、概括而产生出的美或不美的感受.在实践操作中主张大胆尝试新材料、新工具的使用可能性,树立个人艺术表现自信心,排斥生搬硬抄、重复描摹。提倡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在“试验”新工具、新材料中敢于犯错,善于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反对呆板灌输式的教条现象。在艺术创造中没有“对”与“错”的概念,而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道理,没有“应该”与“不应该”的模式,只存在“也许如何会更好”的引导。新材料、工具的运用过程,就是一个手工劳作的过程,一个不断观察、不断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工具和材料选择上,应该尽可能地放宽视野,寻求可能利用的工具材料,做尽可能的尝试利用。为了寻求更为丰富的视觉语言,表现更为独特的色彩艺术魅力,必须拓展突破传统工具材料的局限,寻求一切能产生痕迹的物质当做工具,寻求一切能承载痕迹的当做材料。举凡铅笔、炭笔、木炭条、炭精条、毛笔、油画笔、竹棍、刮刀、各种颜料、色粉笔、彩铅、油画棒、火柴、蜡烛、水墨、宣纸、皮纸、有色纸、卡纸、油画纸、三夹板、玻璃„„一切均可能利用;同时应更好的发挥表现技法如块面表现里的拼贴法、叠加法;点、线表现里的点绘法、线绘法、面绘法、线面绘法、点线面绘法;平涂表现里的拼接法、勾填法、重叠法、渲染法;肌理表现里的干蹭、湿染、点、刮、擦等;其它方法里的对印法、彩色铅笔与水性颜料混合法、水性颜料与油性颜料混合法、剪贴法干画法等.只有合理而大胆地运用,才会感知到由新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而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视觉色彩语言。

在依靠新工具材料与表现技法进行装饰色彩表达过程中,会有许多物理性的如轻与重、软与硬、粗糙与光滑等感觉,也会有许多生理、心理性的冷与暖、脆弱与强悍、明朗与缥缈、热情与压抑、酸甜与苦辣等感受,都应合理地利用与改变它们。审视、接触、运用各种物质材料,强调在装饰色彩表现中的实验性,提倡训练中的主动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以超越工具材料本身的实用价值范畴,纳入到合理的装饰色彩表达意识中。

3、以色彩平衡态表现引发装饰色彩创造意识

装饰色彩是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概括、提炼、想象、夸张后所形成的色彩.在视觉中它最为活跃,最具冲击力;它在装饰艺术领域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远比线条和图形更容易影响和左右人们的情感,因而,它更具感染力.装饰色彩在画面配色上求得均衡、对称、适合、分割、统调等不同的艺术效果.画面的均衡是将重色和轻色,明色和暗色,饱和色和弱色,膨胀色和收缩色保持均衡状态,均衡产生灵活、生动、优美的感觉.首先,让色彩表现尽可能的单纯化、压缩化。利用有限的色彩表现丰富的画面效果,唯有意识的限制和不自由,才有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色彩表达自由,从而探寻色彩运用规律,达到设计色彩的合理运用。“少即是多”(密斯·凡·德·罗语),“越是严格限制调色板,作品的色彩就越丰富。因为掌握的因素一少,就会迫使你去表现本质。”(塔马约语)这种色彩的限制与压缩练习,将会引导色彩审美意识的积累,提高色彩表达更大程度上的创造开发。其次,鼓励并引导主观的色彩审美判断,强化个人主观的观察感受,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要求突破固有的色彩模式概念,进行色彩的变调、置换练习,寻求多样色彩表达,挖掘个人潜在的色彩创造力。色彩变化可大致分为“有理”变色和“无理”变色两种类型。“有理”变色指色彩在变化处理后所呈现色彩仍然可按常理状态下理解。如红苹果变成粉红、翠绿、淡黄等。而“无理”变色是指改变物象固有色彩之后,呈现的色相有违常理,一般不可能附着在所表现物象之上。如把肤色变为纯黑、白色、群青色,把桔子变成乳白、紫色等。但是这种看似“无理”的变化练习,是带有创造性特征的置换变化,其意义比写实性的重复摹仿色彩更为重要。当然,色彩的限制压缩和变调置换,其前提是建立在主观感受表达的需要、画面形式审美等要求基础之上的。

综上所述,大胆运用造型与色彩观念,加强多种材料表达性,对培养色彩装饰性的表达以及色彩修养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家骝.<<装饰色彩教学与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02

2孙为平.<<色彩归纳写生>>.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4-01

篇8:网络 艺术设计装饰基础学习总结

一、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思路

依据建筑装饰专业相关培养目标、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分析,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通过典型工作项目任务, 推进实践性教学。第一, 对课程内容按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整合, 分成三大模块。即:理论讲授、设计方案表达、设计方案三维空间制作 (模型制作) 。其中, 设计方案表现又分为语言文字组织设计与图纸绘制两个部分。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课程目标。第二, 采用项目推进的形式进行各模块能力培养。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设计方案表达、场景教学、考察调研、模型制作、作业评审等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专业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艺术性、生活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目标应紧贴中专生年龄特点, 有利于中专生终身发展, 有利于教学的实效性, 从而开展实践性教学改革。首先,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让学生强调理性精神, 科学和艺术相结合, 绿色和环保相结合, 坚持从人居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 树立理性的思考批评精神;强调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精神; 确立设计创新精神和市场前沿意识。其次, 在过程和方法上, 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意能力、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 为以后工作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 在专业技能方面, 要求具有设计意图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前期方案设计表达能力, 包括草图、手工制图或计算机制图;具有初步的居室空间和小型公共空间的方案设计能力;具有统筹考虑装饰、建筑、材料、构造、经济等工种具体要求的能力。

三、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内容和要求

(1) 改革教学内容。通过精心设计典型工作任务项目, 对学生进行建筑装饰设计的基本训练, 使学生了解设计的全过程, 具备住宅和小型空间装饰设计的初步能力。以典型工作项目任务为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教改案例 (以住宅建筑装饰设计为例) ———【实践技能目标梳理】能用平面图表达套房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 能用立面图或合理的透视图表现方式设计客厅电视, 能用立面图或合理的透视图表现卧室、厨卫设计一角, 能分析评价住宅装饰设计典型案例, 能用设计说明和相关图清晰地表达设计理念与创意。【教学方法改革】影像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际案例讲解、课堂讨论、场景教学、考察参观、作业评价、实际操作、组建项目团队模拟设计师推介设计方案并相互评价。

(2) 改革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注重以能力为本位, 在学中做, 做中学,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 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增强学生掌握技能的实效性。树立理性的思考批评精神, 强调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精神, 确立设计创新精神和市场前沿意识。通过讲授典型设计案例, 以及通过场景教学、考察参观等教学模式, 使教学基于真实的生产过程,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3) 改革评价模式。作业内容形式多样, 一般是设计说明的语言文字的表达, 考察报告的撰写, 小分项方案的平面或立面的表达, 装饰小品效果的表达, 相关的快题设计等, 通过这些作业形式逐步加深各种类型的建筑装饰设计的教学内容的理解, 达到基本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目的。评价方式应科学设计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考核关键点, 强调沟通、思辩、创新和协作能力。

四、结束语

职教课堂有其特殊性, 教学方法选用的基本原则以“适合” 为宜。在实际教学中, 要求我们针对中职学生特点, 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 按模块、分层次设计实践性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力求具有趣味性、多样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从而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和职教特色,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家祥, 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朱向军.建筑装饰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顾志刚, 吴建平.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中职课程改革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06) .

上一篇:oa流程填写规范下一篇:科长学习论坛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