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诗歌创作范文

2024-05-15

小学生诗歌创作范文(精选6篇)

篇1:小学生诗歌创作范文

红领巾相约中国梦诗歌创作和绘本创作大赛方案

一、“美丽世园情·相约中国梦”诗歌创作大赛

参与人员:1——5年级双号班每班3份

要求:

1、必须是原创作品。

2、要求在每一篇作品的标题下方标注:学校、班级、姓名。

上交时间:2014年5月30日文本稿和电子稿(以班级为单位上交)

二、“幸福的种子”绘本大赛

参与人员:1——5年级单号班每班1份

要求:

1、绘本创作要围绕“幸福”为主题。

2、可以是原创绘本,或者是为原有故事设计绘本。

3、绘本不超过A4纸大小,页数不少于15页。

4、绘本的封皮上标注学校、班级、姓名

5、绘本可以手绘原稿,也可以打印成册。

上交时间:2014年6月3日

篇2:小学生诗歌创作范文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中秋赏月赋诗成为人们庆祝中秋的重要环节。

中秋团圆

中秋皎月似玉盘

高耸夜空星稀返。

佳节共赏闲游乐

千家万户俱团圆。

中秋

一轮明月挂空中

四周烟花气势宏。

中秋佳节共赏景

欢热场面令人崇。

中秋十五月儿明

天高云淡月明朗

万家坐饮将月赏。

天上人间共歌舞

但原幸福万年长。

中秋夜

秋月天气暖

银辉斗蝉娟。

灭烛月光溢

望月几回圆。

中秋

八月十五月儿明

赏花赏月赏秋景。

家家户户嬉戏乐

家人尽还喜不禁。

中秋赏月

一轮明月上寒空

欲知千里不有风。

人间万家皆欢聚

唯独嫦娥淒守宫。

中秋月儿明

望月思宫娥

口含遥佳品。

玉兔奔皓月

合家喜笑音。

中秋月儿明

十五佳节赛除夕

月明星稀满天奇。

自传寒宫出仙子

原是后羿之贤妻。

秋月

中秋月圆树影翩

赏景品饼人尽欢。

仰首望夜难相聚

心绪辗转不入眠。

中秋夜

中秋十五月儿明

万里长空无星影。

仙子玉颜青春逝

怀抱玉兔桂树悯。

中秋赏月

一轮明月立树梢

银光倾泻大地缭。

人间尽欢齐赏月

唯有仙子泪煎熬。

中秋月夜

十五良辰赏蝉娟

仰望碧空论月圆。

月影婆娑嫦娥泣

怀抱玉兔盼人还。

团圆之时

中秋玉盘挂碧空

却见嫦娥伫寒宫。

待到神舟冲月日

人仙共喜瞻玉容。

月景

清辉皎皎洒大地

星光点点月下依。

此情此景人相念

篇3:小学生诗歌创作范文

关键词:英文诗歌欣赏,诗歌创作,诗歌比赛

英文诗歌欣赏是人教版Module 6 Unit 2的主体内容, 由于学生对英文诗歌体裁的陌生, 间接导致课文的学习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相反, 学生对中国的唐诗宋词早已根深蒂固, 因此, 在学习英文诗歌这一单元时, 学生对此十分排斥。

首先, 让学生通过诗歌赏析初步了解英文诗的特点, 在“A Few Simple Forms of English Poems”的学习中, 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并找出文中介绍的五种简体英文诗的形式:nursery rhymes, list poems, cinquain, Haiku, Tang poems。接着, 布置学生阅读其中的A—H八首诗歌, 并完成表格, 抓住诗歌的主要内容。

再以课文提到的五种体裁的代表作进行分析, 从韵脚、韵律, 再到词性的对仗, 用学生熟悉的中国诗歌知识来解释英文诗歌中的相似点, 让学生根据文中提供的诗歌范例试归纳出英文诗的特点, 接下来再让学生逐个分析每一种诗各自的特征。如Nursery rhymes的特点是:concrete, imaginative, rhyme, have strong rhythm and lot of repetition, easy tolearn and to recite.

最后, 提了一条大胆的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模仿课文给出的诗歌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第二天, 所授的两个班级分别交上了“处女作”, 虽然个别有一些语法错误, 但整体都达到了英文诗歌的标准, 甚至有些学生可以借用英文单词的双关来进行比喻和拟人的尝试, 让人大感意外和惊喜。看来, 经过尝试, 学生完全有能力驾驭英文诗歌的创作, 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产生:让两个班的学生来一场赛诗大会。

比赛规则公布如下:

1.原创, 体裁、数量不限;

2.诗歌内容按七大篇章进行创作:亲情篇、友情篇、爱情篇、唐诗英译、学校篇、生活篇、宏志篇, 以举手表决的票数来选出每一篇章的优胜奖, 并以此作为班级的比赛得分, 最后累积以分数最高的班级作为此次赛诗大会的冠军。

为公平起见, 邀请英语组的其他老师作为点评仲裁, 并事先作好比赛所用课件, 一切准备就绪, 比赛开始。

每一篇章下的两首或四首诗都是两个班的优秀代表作, 笔者将它们用课件展示, 让学生以英文诗歌创作的结构、要求作为评判标准, 既让学生欣赏到同学所作诗歌的精彩, 又进一步深刻体会到英文诗歌的严谨与奇妙。

赛诗过程异常激烈, 有三次都因相同票数而难分伯仲。无论哪个班赢, 最大的赢家还是我!因为我以学生最喜爱的比赛形式成功的让他们全部参与进来, 参赛诗歌共161篇, 至少有一半的学生每人创作了两首诗歌, 他们对本来毫无兴趣的英文诗歌有了更进一步的欣赏和认识, 最让人吃惊的是, 在点评诗歌优缺点时, 两个班竟以辩论的方式展开激烈讨论。例如, 在唐诗英译篇中, 《忆江南》的“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一句, 作者用了“The river is green than blue”。被同学指出不能用比较级来表示“绿如蓝”, 最好是“green likeblue”。而在《静夜思》中, 有同学认为“the moon flying in thesky”的flying太夸张, “床上明月光”根本毫无fly这个动作。

学生的这些入微的观察和比较让人目瞪口呆, 笔者最初的愿望只是希望学生能简单理解并能够浅浅的尝试这种创作, 可是现在他们不仅能够体会而且还写出了很多精彩的佳作, 如罗玉鑫同学呼吁保护动物的No More Sorrow (《不再痛苦》) , 十班刘艳卓同学用虚拟语气描述的My Test (《考试之后》) , 最欣慰的是有一篇描述他们的英语老师———我。其中“She leads us to a world of why;So we will fly high andhigh” (她带领我们飞跃到“为什么”的世界, 因此我们将飞得越来越高) , 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两句中用了韵脚—ai—的“why”和“high”, 更用了拟人与比喻的修辞, 激励笔者在教学的这条路上越走越有动力!

送学生一方舞台, 还我多方精彩。

以下是学生英文诗歌佳作摘选。

亲情篇

Father

———张爽 (2.9)

Busy, tired.

Working, trying, earning.

Day goes, night comes.

Mine.

爱国篇

My homeland

——卞良露 (2.9)

When you were a kid

You had an unlucky childhood

No one wanted to play with you

And they laughed at you, hurt you

But you only smiled

Then you grew up

You became more and more strong

Someone started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

And they were concentrate on you, helped you

But you only smiled

Now you are a real man

The Great Wall is your legs

The Summer Palace is your arms

The bird nest is your eyes

The Yellow River is your heart

How great you are

How splendid you are

My respect homeland

篇4:以创作引领学生诗歌写作

像三月的灌溉渠一样流畅/任意一缕风都可以朗诵它/用乡亲们都听得懂的土话嘲笑它/我的不识字的老祖母也愿意听闲人念一遍它/趁田里忙于耕种的水牛歇脚的工夫/读一遍给水牛听,它不会厌烦得扭过头去/光棍多年的墩子叔娶了媳妇,他喜不自禁,站在高高的条凳上/大声说:俺要给老少爷们背一首诗一/你想想,假如我是那个由村庄拉扯大的没出息的诗人/我怎能忍住一次次幸福的泪水?

那是一个诗性、诗意的表达,用形象的事物阐述了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好诗?是那些意象浅显而不浅薄、言辞委婉而不晦涩、意境优美而不空泛的诗,那些看似简单明了,实则给人美感、启迪的诗。好诗往往都是以清新的语言,为读者描摹出一幅自然优美的画面,或以生活历练出的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教学至此,我以自己的《风景》《我和我的祖国》《这棵树是你的》三首习作为例作解析,下面把它们抄录于下。

风景

过去的我是一只不知疲倦的鸟/一朝醒来我突然变成了一棵树/一棵再也不走/再也不盼顾/再也不漂泊/再也不浪漫的树/从鸟变成树/是一种痛苦/一种失落/一种悔悟/是与天地的默契/也许我会天长地久站成一块化石/也许我会站成一道风景。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如果玫瑰化为美丽的忧伤/如果羞怯化作焕发的容光/如果小草上落下露珠/如果河里的芦苇不会枯萎。

那么,就敞开我的胸膛/让波浪涌进来,像翻滚的瀑布一样/我将紧闭我粗哑的嘴巴/赤裸地在路上拾起那块粗糙的石头/像捡起你拂晓前赤裸的歌

穿过空气与空气组成的空间/吻着我,像一朵盛开的火焰/像母亲,把孩子的哀伤舔净/再把自己的哀伤包裹起来,自己带走/我和我的祖国/是与生俱来的依托。

如果你不在乎我远眺山谷/如果雾气像你的眼神一样微微颤抖/那么,我希望像你怀中的孩子一样熟睡/我脚步神秘,我小心翼翼/像今夜月色朦胧下流淌的溪水/一切都在今夜离去/啊,我将失去我的视线,失去我的表情/此刻,满目泪水/我将慢慢地消失在/今夜最忠实的记忆。

我和我的祖国/是生死相许的依托。

如果潮涨潮落之后/如果七彩的阳光化作波涛/在我心中翻卷/如果一浪高过一浪/如果涛声像一道道闪电/那么,我会斩钉截铁地对你说/让岩上落下所有的震撼/让岩上翻卷所有飞翔的羽翼/让岩上滚动所有黑色与黑色包裹的激流。

我和我的祖国/千年万年不朽的依托。

这棵树是你的

这棵树是你的/走吧,走吧/天下起了大雨/风也这么大/萧瑟的秋/严厉的冬/都会次第到来/走吧,走吧/勇敢地向南飞去/不要一飞一回头/这棵树是你的/满树绿色的时候/是你的/满树的叶子/落下了/光秃秃站着/还是会有许多思念/它还会是你的。

走吧,走吧/那个你南去的地方/会有许多美丽的树林/还有清澈的河流/走吧,走吧/不要迟疑/勇敢地向南飞去/这棵树留在这里/还是你的/虽然一天天老去/风里雨里/它还会思念/还会期盼春天/它还是你的/即使死去/站在那里/还是你的。

我启发学生从意象的角度对《风景》《我和我的祖国》《这棵树是你的》三首诗进行比较。《风景》写于十年前,是我在机关调到学校的那个转折点上写的;《这棵树是你的》是十年之后写的,看到一届届心爱的学生离开了,表达的是那一瞬间的感情;《我和我的祖国》是一次国庆,应媒体之邀而即兴创作的。从意象的角度分析,我自己以为这三首诗,《风景》意象单一、简单,只有鸟和树,树又是主要意象,鸟是陪衬。《这棵树是你的》同样写树,意象虽也简单,不过树这一意象,要比《风景》里的树丰富得多。而《我和我的祖国》中意象众多,有时我以为是“缤纷”,有时又以为是“杂乱”,说得好听一点,这首诗的意象一个接一个,像“焰火”,缤纷地呈现又消失,消失又呈现。这种丰富,与《这棵树是你的》中意象的丰富,是有区别的。《这棵树是你的》中的“这棵树”是抒情主人公的化身,深沉中有忧伤,似乎是洒脱,其实是不舍,简单中的丰富,真挚中的清晰。我让同学们讨论,按照白玛的标准,选出一首好诗,自己比较喜欢的一首,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是:《这棵树是你的》。至此,再回过头来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雪白的墙》三首诗,就如阳光下欣赏风景,亲切而美妙。

这节课其实通过我自己的三首习作、通过课本的三首杰作,解决了“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问题,且又要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到,所谓“情感”是通过“意象”来表现的。课后,同学们写诗,老师又安排了讲评环节。这次由金老师开课,他抓住诗的“意象”作重点讲析。那节课上金老师拿出高一7班江泠沄同学的《如血》作例子。

如血

在十月微凉的秋天里/在蜜色黄昏的余晖里/我不经意地回眸/一抹残阳倏地落进我的视野里/就在我的双眼看得到的地方/就在我的手触碰得到的地方/颤抖着用心细细描绘火烧云的色彩/如血一般凄美的色彩/无比温柔,却又转瞬即逝的落日痕迹/逐渐化作眼角透明滚烫的泪/从我脸上悄无声息地滑落/只一滴/淹没了那血染的夕阳。

课堂上,师生讨论、评价。这首诗写了夕阳,主要的意象就是夕阳。这首诗需要表达什么呢?是单纯的表达夕阳吗?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还是作者或许蕴涵着什么?金老师继续讲析着,同学们也继续讨论着,离下课还有两分钟了,我不能不发表意见了,我举手请求发言。我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学生的习作,但是,我们可以让它更好,只要改动两个字,即把标题的“如血”两个字,改成“父亲”,我们再读读,看看整个的诗是不是不一样了。

父亲

在十月微凉的秋天里/在蜜色黄昏的余晖里/我不经意地回眸/一抹残阳倏地落进我的视野里/就在我的双眼看得到的地方/就在我的手触碰得到的地方/颤抖着用心细细描绘火烧云的色彩/如血一般凄美的色彩/无比温柔,却又转瞬即逝的落日痕迹/逐渐化作眼角透明滚烫的泪/从我脸上悄无声息地滑落/只一滴/淹没了那血染的夕阳。

篇5:原创诗歌小学六年级学生创作

鄢陵县南坞乡北坞小学 三年级 张浩文

大自然是一个画家 它把天空画成了蓝色 它把云朵画成了白色 它把小草画成了绿色

它把彩虹画成了缤纷的颜色 总之

它把世界画得美丽极了

辅导老师:崔群前 舞台

鄢陵县南坞乡北坞小学 六年级 吕艺芳

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成长 勇气和毅力让人走向成功

在生活的舞台中

岩石下的小草教我们坚强 在艺术的舞台中

山顶上的松树教我们拼博风雨

从艺术的舞台到生活的舞台

我们要用心血和汗水炼就勇气和毅力 带着坚强与乐观 一步一步迈向成功

辅导老师:崔群前

鄢陵县南坞乡北坞小学 六年级 吕艺芳

母爱如太阳 给予生命的光芒 父爱如火焰 融化寒冬的冰雪 母爱如天空 树立高远的志向 父爱如大山 创造坚实的后盾

父母的爱如一杯酒 需要你屏息 细心品味 父母的爱如一本书 需要你敞开心灵 认真感悟

篇6:小学儿童诗歌创作活动工作总结

第一阶段:酝酿、起步

在调查准备过程中,我们对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询问、访谈、调查,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发现:

1、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远远超出了我们预想,学生不但喜欢读诗,而且经常摘抄诗,并能记住一些精美的诗句,大部分的同学都曾蒙发过写作的欲望,并确实有过尝试的经历。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力的证实了一点:儿童诗歌创作的实验,顺应了学生的强烈愿望,学生对诗歌兴趣,给活动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虽对诗歌有浓厚的兴趣,但对诗歌的认识肤浅。有的一无所知,有的只凭,感觉认识到诗歌有语言凝炼,顺口(押韵)、有激情、回味无穷&&的特点,可见,学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这也给活动的成功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3、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冲动与盲目性,对诗歌的特点认识不足,认为写诗歌很简单、很容易,可以一挥而就,所以虽然都曾有过创作诗歌的经历,但从学生即兴创作的作品看,缺少内涵,不讲技巧。其中,只有10%的学生,能按诗歌的形式借事、借物、借景抒情,有70%的学生能写出朗朗上口的三、五名诗,有20%的学生,思路混乱,语言零散,找不到诗的感觉,他们不知道诗歌创作要讲求循序渐进。平时,只知道烦恼时写,高兴时写&&认为写出来的就是诗歌,只知抒怀,不讲文字表达,其实这种冲动,确实是我们诗歌创作必备的激情,而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底蕴积累、诗歌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也恰是我们所需要加以辅导和重视的地方。在对学生认识诗歌、学习诗歌、创作诗歌的程度,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之后,我们教研组成员进行了综合分析,整理,并针对性地制定了第二阶段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探索、求知

在这一阶段,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一开始,我们多次组织学生进行读背大赛、诗歌朗读比赛、诗歌常识多少竞赛,出图文并茂的诗歌小报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诗歌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语言美、内容美、形式美。

2、俗话说厚积而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丰厚的积累,哪来创作的基石?所以,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摘抄、并定期交流、加大学生诗歌语言的积累,增加学生诗歌创作的底韵,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内化诗歌的语言。

3、通过对大量诗歌作品的赏析、品悟,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诗歌的特点,逐步训练学生掌握诗歌表情达意的技能技巧。通过对典范的儿童诗歌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认识诗歌具有: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鲜明,饱含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情感等特征,并引导学生对诗歌和小说、童话、故事等进行比较,感觉诗歌重视抒情、强调意境的语言表述方式等,对诗歌进行了全方位的评析,感悟与学习。

4、陆游曾教导自己的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实验教师经常带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广阔的大背景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陶冶学生的性情,开阔学生的视野,并安排具有一定主题的诗歌茶话会。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创作诗歌的欲望。

5、鼓励一部分有创作天赋和对诗歌有特别爱好的孩子,率先步入创作天堂,以此带动和诱导更多的孩子产生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第三阶段:感悟、创新

这一阶段,我们加大了对优秀儿童诗歌作品的评析、感悟、欣赏的力度;通过课内外结合,引导学生留心感受身边的万事万物,并激发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激发创作欲望。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创作,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中选取创作素材,积极投身于创作活动中。而且及时评析、反馈学生作品,让学生在不断交流、讨论、评点过程中总结、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作水平及其相关能力。我们寓创作于鉴赏之中,寓创作于活动之中,扶放结合,仿练结合,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诗歌与生活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去亲近社会、亲近自然,去体验生活;让学生用童眼看世界,产生真知、真觉;去生活中发现真、善、美,陶冶性情。学生创作激情高涨,而且文思如泉,大量的诗歌作品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整个一、二、三阶段的活动,在紧张而忙碌中度过,但我们教研组成员回顾走过的艰辛,看到活动过程中良好的运作趋势,个个更加信心十足,而且一个个鲜活的经历和体验给我们每个成员,都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快慰。

第四阶段:对比、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诸方面能力的发展状况,这一阶段,为了对比活动前后,六年级全体学生创作水平的差异,和其它诸方面能力的悬殊,我们不仅搞了访谈调查、问卷测试,并将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各种观察记录和成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

1、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有了极大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诗歌的研读兴趣浓厚,常常手不释卷;学生整本整本的读书笔记中有精美的诗句摘抄,有精彩的诗句评析;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创诗、评诗蔚然成风。

2、学生的阅读、赏析、感悟能力大大增强。表现在:学生能对诗歌的音韵和谐、鲜明的节奏、丰富的想象、热烈的情感等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感悟。

3、创作能力明显提高。活动初期,学生对诗歌的认识非常肤浅,只能写几句支离破碎的零星小诗。而现在,大量的学生优秀诗歌作品如雨后春笋。这些作品,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也不论是方法和技巧,都是十分难得的。

4、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情趣等偕同发展。孩子们在诗歌学习过程中,情操得到了陶冶,人文素养得以提升:学生语言、行为健康文明;个性、品格健康向上;谈吐文雅,有修养,有品味;校园文明歌谣层出不穷,文明风气悄然形成;亲情、友情、师情得以突显和张扬。

第五阶段:整理、总结

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用点点辛劳换来了硕果累累。

1、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2、学生的创作能力、认知水平、审美情趣等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的创作激情,已到了难以抑制的地步。学生能准确表情达意,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用心感受作品与生活,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到目前为止,学生尝试创作的诗歌作品获奖的有30余篇。在这些稿件中,有抒情诗,有叙事诗,有有韵诗,有无韵诗,还有的是自由体的散文诗,形式不同、内容各异。

3、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认识水平等诸方面能力大幅度提高。

语言、行为,健康、文明;个性、品格、健康向上,谈吐文雅、有修养、有品位。知识面广,观察力、想象力强,善于发现美、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并有自己看待事物的独到见解。能准确表情达意,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用心感受作品与生活,并以此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吾将上下索

上一篇:六月份入党思想汇报下一篇:如何写新闻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