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质量系统)岗位职责

2024-05-18

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质量系统)岗位职责(通用17篇)

篇1: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质量系统)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质量管理模块的开发工作。

2.承担功能模块的系统设计、编码实现以及相关配套文档。

3.负责领导一个开发工作组,承担任务分配、工作指导、代码审查、功能验证等工作。

篇2: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质量系统)岗位职责

1.按照软件开发项目的设计要求和原代码编写规范编写程序代码,对其质量、性能负责。

2.负责实现项目的相关算法或技术模块。

3.遵从过程管理规范,编写相关技术文档。

篇3: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质量系统)岗位职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建设工程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对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日常工作和内部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章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一般工程最低使用50年),而县级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工程质保资料由专人长期负责保管也比较困难,如果建设工程在几十年后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再进行复查工程质保资料和调查质量事故原因时,因档案资料繁多,查找工作费时费力。在平时工作中,为了核查近年来某个建设工程是否申报质量监督,或者统计相关建设工程数据资料,其工作量很大,并且容易出差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建设工程质量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劳资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 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柳江县工程质量监督站开始组织开发质量监督站管理软件系统。

(二)软件系统配置要求

1. 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

2. 软件配置要求

应用WINDOWS98操作系统, (也可以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上运行,但是为了使本系统能在较早的计算机上运行,节约成本,所以开发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98) ,该操作系统是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技术成熟;软件开发工具,采用BORLAND公司的C++Builder5.5版,C++Builder5.5是面向对象的编程C语言,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开发工具。

3. 应用程序结构确定

从用户应用角度来看,可把应用程序系统的组成部分分成数据存储层、业务处理层和界面表示层等3个层次,而应用程序结构可归纳为:集中式应用程序结构、单用户应用程序结构、多层服务器应用程序结构、浏览器/服务器应用程序结构、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结构等5种类型。

本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就采用了当前最流行的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结构(即C/S结构),此时,客户机提出请求,服务器对客户机的请求作出回应。通过对服务功能的分布实现了分工服务。数据存储层放在服务器上,业务处理层和界面表示层放在客户机上,因此又被称为“灵敏的客户机”结构。许多操作可以在本地的客户机上执行,只是当需要数据时,才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并使应用程序的处理更接近用户,使整个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可以并行地处理应用程序的请求、减少了数据传输量、降低了服务器的负荷。由于条件所限,将此系统所有程序都置于一台计算机上,以便调试运行。

(三)软件系统

采用模块化构件的编程方法设计,各模块之间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具有良好扩展性,运用菜单式界面,使得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实用、功能强,只要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人员即可运用。对主要关系建筑各行为主体责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地质勘察单位)和建筑实体质量的原始文件通过扫描仪生成对应图象文件,主要文件包括:建筑地基验槽记录、地基结构验收记录、主要结构隐蔽验收记录、建筑结构主体验收记录、竣工验收记录等。

软件系统设计目标是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从而达到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管理效率的目的。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克服在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息的重复传递;单据、报表规格不统等问题,满足计算机管理的需要,我们采取了下面的一些原则:1.统一各种原始单据的格式,统一报表的格式。2.删除不必要的管理冗余,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3.程序代码标准化,软件统一化,确保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实用性。4.界面尽量简单化,做到实用、方便,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需要。

5. 建立操作日志,系统自动记录所进行的各种操作。

本软件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报建工程建立数据库和输入数据库模块(包括填写输入各类报监工程单,更新,删除报监工程记录,查看现有数据信息)、数据管理描述(对监督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巡查管理记录)、查询统计、打印报表、原始文件采样、年数据结存(刻录年结存数据光碟)。

本软件数据关系与流程如下:

以上数据以年为周期结存,然后用CD-R刻录光驱刻录成光碟保存。

(四)结束语

柳江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开发建立的质量监督站管理软件是立足于县级质监站的实际情况,其管理软件系统建立经济投入不多,但通过计算机把每年度监督工程数据和有关重要见证原始文件扫描采样结存为备份数据,然后刻录成光碟保存,一张光碟可以保存600M的报监工程数据,光碟在良好环境下可以永久保存。所以此管理软件的应用首先解决了建设工程主要质保资料长期保存这一难题,并且利于质监站对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和查询,从市场经济方面而言,此管理软件系统性能价格比是比较高的。如果县级质监站推广和普及工程质量管理软件,因为数据结构统一,利于各质监站之间互相交流工作经验,也利于区质监总站对全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和汇总,为上级领导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依据,同时可以提高各质监站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规范化管理所带来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S].2000.国务院第279号令.

[2]王珊, 陈红.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篇4: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质量系统)岗位职责

高级装饰工程要求细部的做工必须精致,而质量通病的存在影响着整体质量水平和观感效果。从施工过程中每一分部工程入手,严格控制每一分项操作,对每一工序准确采用新工艺,才能使整体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提升。

1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开裂

工程实例:某酒店装饰工程,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施工部位一、二层大堂,三~六层客房、会议室等,施工面积4200m2。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首次提出了“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全刚性施工工艺”,消除了吊顶开裂的质量通病。该工程被评为总公司优质装饰工程。

(1)吊点布置不合理。吊点间距不均等,布置不成线;管道,线槽,设备的边,洞口无补吊点加密。

改进措施:在布点前按照设计图纸,现场实测实量空间尺寸,计算吊点分布位置,各吊点间距在900mm~1000mm为宜,特殊部位按照预留口最小尺寸布设且不得大于900mm;吊点直线度偏差控制在±5mm之内。

(2)吊点的生根不稳固,受力后下移引起吊顶面层开裂。现浇板吊点采用非标准件的膨胀螺栓,打孔过大或过浅、吊筋扭斜不顺直;空心楼板吊点采用射钉或生根在孔洞肋背处,受力后吊杆均会出现下移现象。

改进措施:空心楼板吊点采用“非预埋工艺”。现浇板吊点,所用膨胀紧固件应采用热镀锌标准件,胀花口为无缝管,且胀管厚度不少于1.2mm,螺杆锥体尺寸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打孔所用钻头直径比选用膨胀螺栓直径大一级,使孔径与膨胀螺栓之间应为紧配合;打孔深度根据楼板厚度及上层是否有防水层来确定,并根据确定的打孔深度在打孔机具上设置标尺,确保吊点的牢固且不破坏土建结构的安全。对安装好的吊点做拉拨试验,抽样数量不少于30%,拉拨重量不小于50kg,观察吊点如有下移1mm即视为不合格。

(3)吊杆配件不符合结构工艺要求。多数吊杆为自制,没有严格的工艺标准,吊杆上端采用的角码过小,厚度不符合标准,随意焊接。

改进措施:不上人吊顶采用φ6吊筋、∠30×30×3(1=30mm)角码;上人吊顶采用φ8以上吊筋、∠40×40×4(1=50mm)角码。角码钻孔及吊杆焊接位置应居中,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mm。吊杆必须经过拔丝机拉伸,下端丝杆采用热镀锌螺杆(1=150mm)与吊杆双面满焊(焊接长不少于吊杆直径6倍),焊点做防腐处理用不能污染丝杆丝扣。

(4)主龙骨吊挂件设计不合理,重力作用下主龙骨倾斜引起整体骨架下移。

改进措施:一是“挂件开口交错法安装”,有效克服挂件变形引起的龙骨倾斜;二是预留洞口处吊挂件开口部位,作焊接封口,确保挂件受力后不变形;三是加固施工,在吊杆螺帽上端垫一个长向有孔厚扁铁,有效控制挂件凸起变形。

(5)主龙骨安装扭曲和连接不固定,导致骨架下沉,面板开裂。

改进措施:所安装主龙骨必须保持顺直,对扭曲的主龙骨应先校正,扭曲严重的不得使用。龙骨所有接头采用“全错位法安装”,并采用铆钉和螺丝将接头与主龙骨刚性连接,做到龙骨不扭翘、不串动。

(6)通长次龙骨安装间距过大、挂件安装不牢固,次龙骨架产生下移,使饰面板开裂。

改进措施:根据吊顶环境和石膏材厚度,确定次龙骨安装最大间距为600mm,上人吊顶及潮湿环境则最大间距为400mm。通长次龙骨布设位置应与石膏板缝相一致,石膏板长向缝必须落置于通长次龙骨上。次龙骨吊挂件于主龙骨背上弯成180°,并用钳子夹死;预留洞口处采用双片吊挂件固吊。主、次龙骨按照上下层接头错位法安装,并用铆钉将接头做刚性加固。

(7)横撑龙骨下料公差大、安装不牢,导致饰面板局部下移而开裂。通过对数十项吊顶开裂现象的分析,因横撑龙骨安装不牢固引起开裂的占95%。面板安装打孔、上自攻螺丝时,向上顶压横撑龙骨,龙骨与板间隙加大,部分自攻螺丝头虽沉入板内但丝体没能将龙骨与板背拉紧,安装后重力作用下面板不均匀下沉,产生裂缝。

改进措施:采用下料标准化,横撑龙骨制作偏差控制在±1mm以内;两端头卡接件安装时采用“夹死法施工”。龙骨架检查方法是用10公斤以上的力向上顶,并左右击打,达到上下、左右骨架均不移动为合格。

(8)施工工序不合理,封面板后进行吊顶内的隐蔽施工,对于不上人吊顶是最大的隐性破坏,吊点、吊杆、挂件、面板固定螺丝承受不均衡外力,而处于松动状态,局部缓慢下沉造成面板裂缝。

改进措施:各工种施工密切配合,各项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业主、监理签字认可后,再封面板。

(9)施涂工序操作不当,涂料在固化过程中板缝开裂。

改进措施:石膏板缝应预留于7mm~10mm宽;施涂前对所有板缝进行修割,起毛包边纸;采用弹性好,收缩比小的干粘结性腻子,分次填补板缝;采用化纤优质接缝带,分两层贴封,先窄后宽;最后批灰三遍打平、打光后施涂。面板安装后停至7d,开始施涂工序。

2地面石材的公差分解

工程实例:某宾馆装饰工程,地面石材选用印度红、黑金砂装饰拼花;施工部位为一楼大厅、二至五楼走廊、六楼大会议室及舞厅地面,施工面积1200m2。对地面石材铺设的质量通病采用公差分解法进行控制,从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入手,防止各环节公差的累积。该分部工程一次交验合格。

2.1饰面板铺设后出现空鼓

(1)基层与干硬性砂浆之间粘结不牢而产生空鼓,主要原因是基层处理不好。

改进措施:施工时在板块铺砌前,应先挂线检查并掌握楼地面垫层的平整度,对粘结层应铺设的厚度做到心中有数。对基层表面必须认真处理干净,光滑的基层表面必须打花、打毛,并提前1h浇水湿润。此外,在基层表面扫浆应均匀,素浆稠度、厚度的不均在凝固过程中产生收缩的不一致,产生空鼓。

(2)板块面层与干硬性砂浆结合层之间粘结不牢而产生空鼓,主要原因是板面提前受力。

改进措施:刚铺好的面板其粘结强度不够,应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特别是在多工种交叉作业的情况下,对必要通道处采取妥善措施,防止直接踩踏。此外,板块背面清理不净、杂物过多、浸水不足或不均匀都可能影响粘结度。

(3)板块两角一边部位易产生空鼓,主要原因是铺放的方法不妥。当板块铺放时,如果某一角先着地,粘结层砂浆在这一点上局部受力,使得板材此处的砂浆不饱满产生空鼓。

改进措施:特别是当板块面积较大时,采用吸盘保持面板垂直向下放,避免板块与地面单边、单角局部先接触,同时铺放面板前水泥砂浆面应平整,在板块中部可略凸一些。

(4)工序不正确、不到位产生空鼓

天然石材板为多孔材料,粘结层砂浆厚度一般在10mm~15mm,如使用干燥板块,则铺粘后水分很快被板块吸收,造成粘结层砂浆脱水而影响其硬化,使砂浆与基层、砂浆与板块的粘结不牢,产生空鼓。

改进措施:铺砌前10min洒水湿润石材块,以背面内湿面干为宜。

2.2砂浆凝固后出现饰面板不平整度增大现象

(1)面板自身不平造成高低差

改进措施:在订货、采购时应提出板材平整度偏差不得大于1mm(一級),并在使用前实测、实量,严格把住板材质量关。在施工现场做到对成品、半成品的保护条件和环境的一致,尤其在夏冬季注意材料存放处的湿度、温度要稳定,防止板材存放时产生形变或铺设后环境变化引起吸水率不一致。

(2)砂浆搅拌、摊铺厚度不均匀增大不平整度。在施工中,砂浆前后两次搅拌均匀程度会出现不同;用运输工具倒放砂浆时,因距地高度、倒放速度、水泥浆悬浮程度不一,落地厚实度也不均匀,这样砂浆在固化过程中收缩不同步,砂浆稀的部位在凝结后下陷,则铺设面积较大的饰板出现高低差。

改进措施:在整个地面饰板铺设过程中应做到五个一致,即板厚一致、地面及板后刷浆一致、砂浆用量一致、虚实一致、放板时砂浆受压一致。严格控制砂、水、水泥配合比,并用多齿耙子对落地浆作二次就地摊平工作,同时做好铺设后修饰养护三个相同,即板缝灌浆量相同、灌浆时间间隔相同、洒水量(洒水次数)相同。

2.3板材铺设固化后出现色差度增大及泛印现象

(1)施工采用的水泥和水、砂中含酸碱成分不一,砂浆固化过程中酸碱分子渗入板材结构毛孔内,经空气作用在板面形成印痕。地面铺设的石材板因大地吸收、泄放掉部分粘结层中的酸碱分子,泛印现象好于墙、柱、梁等非地面铺设的石材板。

改进措施:墙、柱等非地面部位石材施工多采用干挂法或环氧树胶沟缝。同时要求所用水泥应是同一厂家、同一批号、同一标号的产品;中砂的颗粒大小、含水及杂质含量也应基本一致;板材铺设24h后应洒水养护3d(2~3次水),以补充砂浆在硬化过程中所需水分,并稀释水泥中的碱性成分,减轻板面泛印现象。

(2)成批板材由若干块石材加工成型,同一块石材山阳侧、山阴侧的不同使加工成型的板材其分子结构亦不完全相同,同类石材内部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反映在外在观感上表现为色差。

篇5:高级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

中国的IT行业的就业形势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软件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已达62.3亿美元,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在技术领域,高级软件工程师也一直是各个公司极为需要的`。

岗位描述:

1、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职位,独立负责工作小组,给下级成员提供引导或支持并监督他们的日常活动;

2、参与软件产品项目规划工作,制定具体项目实施方案;

3、整合并优化项目开发所需各种资源;

4、负责软件开发技术和规范及标准流程的改进;

5、参与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6、根据开发进度和任务分配,完成相应模块软件的设计、开发、编程任务,

任职资格:

1、计算机技术或电子信息以及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受过软件测试、产品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3、3年以上工作经验;

4、熟悉Oracle等常规数据库;热衷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开放的心态;

5、事业心强,勤奋好学,有团队精神;

篇6:高级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

2.负责软件项目及产品相关技术文档编写;

3.负责软件项目及产品的bug修改及维护;

篇7:高级软件工程师岗位职责

2. 负责完成系统或者项目的详细设计和开发。对技术难点进行攻关,提供解决方案。

3. 负责项目开发实施工作,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带领开发团队,做好工作分配

篇8: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质量系统)岗位职责

“建设大计,质量为本”,保证质量是任何建筑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首要因素。时下,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级公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要保证高级公寓建筑达到高品质、高质量的要求,最关键的措施就是要在高级公寓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对高级公寓的建筑质量进行有效管理,使之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

2 高级公寓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高级公寓建筑工程的质量指高级公寓建筑工程项目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进行建设,达到业主设定的各项标准。工程建筑的质量在建筑之前预先设定,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其进行保障,确保建筑质量达到预期的目的。设定质量目标并在建筑过程中采取措施保证质量达标的过程,即为质量管理,它包括质量的目标、方针、策划、管理体系、改进、保证和控制等七大内容。实际可以浓缩为三大部分:一是建筑工程的实体质量(指标);二是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的精密性与完整性;三是对这些制度的有效运作和执行。实体质量与制度的有效运作、执行相辅相成。制度和执行是手段,是保障;实体质量指标是结果,是最终呈现的目的。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质量管理进一步理解为确定和建立质量方针、目标及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法来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质量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对建筑工程进行指导和控制的协调性活动。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质量是其最终目的。

由于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涉及许多因素,如招标、设计、勘测、采购、施工、检测、验收以及地理、天气等,所以工程建筑质量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结果。要保证高级公寓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对整个建筑过程所有相关因素,如工程设计、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工程决策、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进行全面监督与控制。

3 高级公寓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当前,高级公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建筑领域里普遍存在的,可能会出现在招标、设计、勘测、采购、施工、检测、验收以及地理、天气等方面。比如在材料采购环节,有些承包商偷工减料,使用假冒伪劣材料,给工程建筑留下质量隐患。再如,某些质量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低,责任心弱,不能有效地监管建筑施工质量,使质量管理体系形同虚设。

除此之外,高级公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还与自身的建筑特点有关。一是高级公寓建筑工程属于高档社区,建筑要求非常高,这对高档小区的建筑以及负责质量管理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项目的持续时间长,在工程建筑中需要消耗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使各个环节紧密连接,各个方面相互协调,最终实现综合平衡。

4 高级公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4.1 高级公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

4.1.1 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原则

在市场条件下,工程项目经营的原则是客户第一、质量至上。同样,高级公寓建筑工程项目由于使用年限较长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可以将其看做一种特殊商品。对于这件特殊商品,更要将质量第一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反复强调并严格遵守。

4.1.2 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要坚持防患于未然,主动把可能诱发偏差的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采取被动控制的措施对偏差进行调整。

4.1.3 质量标准与严格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高级公寓的质量标准相应较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把严格检查与质量标准相结合,只有经过严格的检查,才可以知道预设的质量标准是否得到执行和实践。

4.2 高级公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由于工程建筑质量涉及政府、开发商、业主、施工方以及监理单位,所以这些单位都会对工程质量予以格外的关注。要保证工程建筑的质量,除了政府加强监管,开发商、业主组成质量监督委员会,监理单位要加大监督力度之外,对于工程建筑质量负有最主要责任的施工方要千方百计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采取多种方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管理。

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涉及的因素,以及高级公寓自身的特点,本文从人、物、制度、执行等方面提出如下管理高级公寓建筑工程质量的方法。

4.2.1 提高相关人员的自身素质,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在高级公寓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和掌控有赖于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包括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以及原材料采购等其他服务人员),他们帮助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要修建高质量的公寓,首先就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一是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为用户服务、用数据说话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二是要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如设计,勘测,原材料的采购、鉴别、检测,质量的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质量检查的能力。三是要培养相关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要求他们严把质量关,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操作流程。四是要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除此之外,可以采用高者奖励、低者惩罚的奖惩机制来提髙全员质量意识,调动施工单位人员的劳动积极性。

4.2.2 严把原料关,保证建筑原材料的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原材料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关键。许多建筑的质量问题就是由于原材料采购不当引发的。由于原材料采购的数量巨大,在采购过程中有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往往采用“回扣销售”、“有奖销售”、“送货上门销售”等手段,诱惑采购人员和质量检测人员。这就要求把好采购关,优选相关人员,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鉴定水平。

4.2.3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如上所述,质量管理指的是确定和建立质量方针、目标及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法来实施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所以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整周密,决定着建筑物的质量能否得到严密的监管。修建高级公寓的时候,一定要规划周详、思考严密,考虑涉及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制定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质量手册、表格或指导书,从而对相关人员进行指导或监督。

4.2.4 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在进行施工前,每项工程都应该具有相应的施工方案,同时在施工前各项工程的施工方案都要保持先行状态,且施工方案需以分级审批制度进行,并针对审批完的方案做出相应的样板,对样板进行重复检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其达到最终的设计要求,才可依据样板执行相关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问题,对施工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改,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4.2.5 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任何完整的建筑工程都是由各个建筑工序组成的,所以要确保高级公寓的建筑质量,一个重要的管理措施就是仔细检查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状况。要在确保上一道工序质量完全达标的情况下,才开工进入下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完工,施工方的质量管理人员马上检测,合格后再交监理方验收。只有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从每一个环节入手,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最终才能保证高级公寓的整体质量。

5 结语

建筑工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涉及的项目、环节、工序、人员多,所以质量管理是非常复杂且难于控制的。尤其是高级公寓的质量控制,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质量管理和控制的难度又大大增加了。对于这类建筑,施工方一定要有宏观意识和整体意识,从一开始就关注影响质量的所有环节和所有因素,在制定质量指标的基础上,采取多项措施,创新制度机制,对建筑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才能建造出符合标准的高级公寓,创造出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建筑作品。

摘要:高级公寓建筑建设工程有影响因素多、工程复杂、投资大、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质量管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挑战。本文结合实践,研究高级公寓建筑施工时的质量管理问题,系统而全面地分析了高级公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提出了提升质量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高级公寓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吴学伟.优化工程进度的新方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4):99-105.

[2]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3]胡运权.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涛.工程管理中施工进度的管理[J].科技资讯,2009(2):47-60.

[5]马国丰,屠梅曾.制约因素在项目进度管理的应用[J].管理工程学报,2002(4):72-75.

篇9: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1.参与建立与维护测试环境,设计与制订测试计划。

2.开发及应用测试工具,承担所负责项目的测试工作,不断提高测试效率与自动化。

3.输出测试报告。

篇10: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质量系统)岗位职责

2、独立完成Android客户端程序相关模块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3、验证和修正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

篇11: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质量系统)岗位职责

2、技术文档编写:按照公司软件开发管理规范要求,根据上级分配的任务,编制软件开发详细设计文档,保证开发过程的透明度与可控性;

3、软件编码:根据开发文档,进行重要子系统/模块的软件编码工作,并根据系统中具体的难点问题,参与针对具体技术难点的技术攻关,按阶段有计划地完成代码开发计划,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4、产品测试:根据公司产品测试相关流程及产品特点,配合测试部门和业务部门进行产品测试和验收工作,组织软件系统的安装调试,保证产品顺利发布;

篇12:软件工程与软件质量管理分析

上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迅速扩大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日益庞大和复杂,出现了“软件危机”。为了解决由于“软件危机”带来的诸如软件质量下降、成本难于控制、软件进度无法完成、软件的可维护性差等问题,产生了软件工程这一学科。人们最初认为软件工程的发展主要由软件工程技术决定,而长期忽视了软件工程与软件质量管理对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对软件工程管理的研究长期滞后。软件质量的管理主要来自于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

2 软件工程分析

2.1 系统开发的基本过程

系统开发可以分为3个基本的过程,包括分析、开发、测试和维护过程[1]。开发过程还包括设计和实现两个子过程。这种划分将一个复杂的开发过程分解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子过程,便于系统的并行开发和逐步深化。在分析阶段,需要根据用户的功能说明构造一个分析模型。在这个阶段,用户的需求会经常更改。分析模型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强壮的体系结构,它要能经得起需求的变化。这一阶段还应该将系统分解为几个子系统,以便于对系统的理解。分析模型应该是在理想的情况下考虑系统功能的实现,不考虑具体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或性能等的要求,在开发阶段,应该考虑具体的实施环境。开发阶段又分为两个过程———设计和实现。设计阶段将分析模型转化为更加详细的、根据具体环境的设计模型,并将分析模型中的功能模块转化成适当的软件模块并最终在实现过程中编码实现。测试过程用于验证是否所有在分析模型中提出的功能需求都被开发模型实现以及是否正确的实现。测试过程实质上是对整个系统从部分到整体的验证,对测试模型的组织实际上也是对系统的一种抽象理解的应用。在这样一个模型中,维护工作可以从任何一个模型开始。

2.2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科学的开发方法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学,不同的思想方法决定不同的开发方法及最终产品的结构、特性等。所关心的问题是真正地将软件工程技术纳入工业化大规摸的实施进程中,这种方法的关键要素包括在能支持渐进的变化的开发过程中,使系统的开发过程的各个阶段能够简单易行、彼此平滑过渡,系统模型易于理解,易于维护,能够最大限度地重用已有的成果,面向对象的技术为实现以上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2]。

传统的功能/数据(F/D)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功能/数据方法将系统分解为功能和数据两部分,功能是主动的,并具有一定的行为,数据是被动的信息拥有者,它被功能中的各种行为利用或改变。其次,用功能/数据方法开发的系统与现实系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它往往不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形成系统模型,而是将所有实体中不同的功能和数据提取出来。最后,继承是面向对象技术本身的特点,它可以极大程度地重用现有的软件产品。因此,对一个大型系统的开发,应该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

2.3 重用

都希望在所有的开发过程中尽可能地重用己有的结果,因为重用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重用是解决软件工程危机的一个关键方法,传统的软件工程开发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利用己有的软件产品。

比较熟悉对软件代码的重用,这是最常见的重用方式。它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唯一感兴趣的方式。更希望能从软件开发的更广泛的范围和阶段中发现并使用重用技术。例如,最终的软件包可以由已有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又可以由软件组件(Compoment)组成,组件可以是完成固定功能的并经过测试的最小软件单元[3]。

另外,对文档也可以重用,因为无论是开发阶段的文档,还是维护阶段的文档,对于不同的软件系统而言,只要开发方法和管理方法不变,文档的格式、使用规程等都有极高的可重用率。在重用技术方面,面向对象的技术提供了强大的帮助,它为寻找、理解和分配可重用事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3 软件质量管理

日本的著名软件质量专家KAORUISHIKAWA解释日本质量奇迹时指出了质量工作的6个特征:

(1)全公司范围的质量控制。

(2)高层管理者和结构的质量控制监督。

(3)教育和培训。

(4)质量周期活动。

(5)统计方法的应用。

(6)全国范围的质量提高活动。

从上面可以看出,其中至少4点l、2、3、6是涉及到与人或与机构相关的方面。的确,质量的提高没有人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有效地组织管理也是难于实现的。大部分的企业一般都会有质量管理部门,这些企业知道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的概念仅限于这些质量管理部门,而其他人员也想当然地认为质量的管理和改进是这些管理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

如图1所示,软件质量框架是一个“质量特征—质量子特征—度量因子”的三层结构模型。在这个框架模型中,上层是面向管理的质量特征,每一个质量特征是用以描述和评价软件质量的一组属性,代表软件质量的一个方面。软件质量不仅从该软件外部表现出来的特征来确定,而且必须从其内部所具有的特征来确定。

第二层的质量子特征是上层质量特征的细化,一个特定的子特征可以对应若干个质量特征。软件质量子特征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关于软件质量问题的通信渠道。

最下面一层是软件质量度量因子(包括各种参数),用来度量质量特征。定量化的度量因子可以直接测量或统计得到,为最终得到软件质量子特征值和特征值提供依据。

事实上,质量提高必须是全企业甚至是全社会的责任。企业和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对质量提高起着决定作用。质量管理部门只是对质量进行监督、审查,并提出改进方法,进行质量培训。尤其是最高管理者,只有他们真正理解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和方法,才能使质量管理真正能得到贯彻和实施。而且全面质量管理已不是仅仅涉及产品质量的一项工作,当今的先进企业应该把质量作为企业的核心目标,一切活动应该围绕着增进质量来进行。因此,全面质量管理己成为企业的一套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包括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流通等环节的管理,集科学性、效率性、经济性于一体。

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最终消除一切可能的缺陷,缺陷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工人造成的,一种是由管理造成的。由工人造成的缺陷比较容易解决,只要让工人知道去做什么,知道自己工作产生的结果,以及懂得控制结果的方法就可以阻止工人生产的产品出现缺陷。通过对各种错误和缺陷进行研究,就可以找到产生缺陷的原因,并最终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对工人进行培训,让工人完全认识到以上3点是完全可能的。

但由管理而产生的缺陷往往不易察觉而被忽视。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往往会形成管理上的交叠或空缺,使工人因无法满足上述3个条件造成产品缺陷。而且,软件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难一开始就把需求完全描述清楚。对软件产品的测试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必然存在隐藏的缺陷。因此,需要一套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实施一套有效的管理程序来不断地消灭缺陷,提高质量。

质量管理机构应该具有独立性,并且具有相当的管理权力。除企业最高管理者外,它不应该受其他部门的约束和干扰,并且所有部门涉及质量的过程都应受到质量管理部门的监督甚至管理。质量管理机构按职能可以分为几个子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的作用是制定、实施、改进质量计划;质量认证部门负责企业内部质量认证的工作,质量认证是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估的行为,分内部认证和外部认证。外部认证获得通过后往往可以获得国际上的质量认可,如获得系列国际认证,产品出口可以免检。外部认证往往是被动的,而内部认证是一种主动行为,是对自身质量管理水平的考验,通过周期性的认证,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质量水平。培训部门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要使全体员工理解和掌握质量的概念和方法,培训必须专人负责,并科学地、系统地进行。对于一些大企业,还可以划分出一个支持部门,处理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质量部门必须涉及与质量相关的所有部门的工作,以便于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修改和解决办法。有了对质量的全面认识,合理的管理机构,还需要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程序。质量管理程序是提高过程质量的一套科学方法,产品质量的提高来自于对生产产品的过程的不断提高,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对产品的测试和评估不能换回产品的质量。质量不是最后加进产品中的,而是在产品产生的每个阶段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只有提高生产产品的整个过程的质量,才能真正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4 结语

在对软件工程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对软件工程的一些基本认识和看法,并以此为出发点,希望结合最先进的软件工程开发技术和管理的成果,探讨一种面向实用的、保证软件质量和提高软件生产效率的大型系统的开发方法,并给出了一个质量体系框架模型。

摘要:我国的软件开发行业拥有众多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但是企业对项目软件开发的管理始终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随着国内众多工业企业掀起的与国际标准接轨,进行国际标准化质量体系认证(ISO9000系列)的热潮,许多软件开发企业的有识之士己经开始关注软件质量的管理,甚至开始准备或已经进行软件质量体系国际标准化认证的工作。本文就软件工程与软件质量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软件工程,软件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Pressman.R.Software Engineering:A Reactionary’s Approa-cb,4th ed.New York:Mcgraw-Hill,1997.

[2]Lin,Jy huong,Lee,Mingchang.An object-oriented analysismet hod for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chnology Volume:46,2004,5(8).

篇13: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质量系统)岗位职责

2、负责框架开发,编写与维护公共模块代码,优化系统性能等,解决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题;

3、负责指导其他工程师核心功能的架构与代码模板编写,开发与维护系统公用核心模块;

篇14: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质量系统)岗位职责

1、负责企业官网商城的服务端架构优化、核心代码开发;

2、解决产品研发过程中碰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不断突破性能瓶颈;

3、深度参与业务规划,讨论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篇15: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质量系统)岗位职责

1、负责开发使用的技术框架开发、搭建,参与设计、开发工作,核心模块设计与代码编写;

2、系统性能优化,难点攻关,保证系统稳定、快速、安全运行;

3、参与代码开发规范,技术标准的制定,审核开发人员的系统设计和代码质量;

4、产品或研发项目的整体跟进;

任职要求:

1、4年以上Java开发经验,本科计算机相关专业;

2、精通JavaEE系统架构,深刻理解软件体系架构,精通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方法,具有UML建模经验;

3、精通spring、mybatis、springmvc,servlet,jdbc、redis等技术;具备Dubbo、Zookeeper,Kafka/MQ有分布式架构搭建经验;

4、掌握数据库的相关知识,熟悉ORACLE及MYSQL;

5、熟悉Tomcat、WebLogic等J2EE服务器的使用与优化;

6、熟悉LINUX开发环境及常见开发工具;

7、具备良好的责任心与心态,能承受较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快速定位解决问题;

篇16: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能力培养浅谈

行业能力的技术含量越往后要求会越来越高。测试技术的提高可以通过书籍和技术网站等途径获得, 只要经过努力就会有收获。行业技术是领域技术、领域动态、未来发展趋势等方方面面的信息综合体, 虽然很重要, 但常被忽视。

1.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能力培养

一般从新人到软件测试工程师需要经历二个阶段:大学阶段, 工作发展阶段。

1.1 大学阶段

在大学阶段除了要学习基础技术能力外, 还需要学好英语和数学。因为在测试工作中很多时候国内的材料不能说明问题, 毕竟软件测试在国内相对而言还是一个新兴行业, 材料比较少, 很多时候都需要去看一些英语的材料, 这有利于以后的提高和发展。学好数学是让我们有良好的思维能力, 可以提高行业能力的学习能力。除此之外, 我们还需要培养情商, 也就是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和自身修养的培养, 还应有一些交流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情商的培养可通过参加一些团体竞选之类活动得到提高。

1.2 工作阶段

既然选择了测试工作, 也就要有一个发展蓝图, 这需要根据软件测试行业的情况来定。

2.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 测试技术和理论为了适应业务系统越来越复杂的测试需要, 越来越有针对性。测试有几个发展方向:测试工具的开发, 灰盒测试或者白盒测试, 测试用例设计, 性能测试。要向某个方向发展不是一步达成, 需要不断的努力并在各个阶段完成自身能力的提升。

2.1 测试员或初级软件测试工程师

自身条件:具备计算机专业学位或一些手工测试经验。

具体工作:执行测试用例, 记录bug, 并回归测试, 通过qtp等测试工具录制回归测试脚本, 并执行回归测试脚本。

本阶段是基础能力的掌握, 是成为软件测试人员的第一步, 是对测试能力的学习和熟练。

2.2 测试工程师或程序分析员

自身条件:有1~2年工作经验的测试工程师或程序员。具有初步的自动化测试能力, 能完善自动化测试脚本。

具体工作:设计和编写测试用例, 编写自动测试脚本程序并担任测试编程初期的领导工作。

本阶段是测试能力的提高以及对行业能力的学习。

2.3 高级测试工程师或程序分析员

自身条件:有3~4年经验的测试工程师或程序员。具有一定的行业业务知识, 具备系统分析员的能力。

具体工作:帮助开发或维护测试或编程标准工作, 分析软件需求, 获得测试需求。确定测试需求相应的测试方法, 获得测试策略方案。参与同行的评审 (软件需求, 软件测试计划等) , 并为其它初级的测试工程师或程序员充当顾问。

本阶段需要对行业能力有深入的掌握, 形成自己的特长领域。

2.4 测试组负责人

自身条件:有4~6年经验的测试工程师或程序员。具有丰富的行业业务知识, 具有系统分析员的能力和专长性能测试的能力。

具体工作:负责管理1~3名软件测试工程师或程序员。集中于技能方面, 担负一些进度安排和工作规模/成本估算职责。分析性能瓶颈的原因, 为开发团队提供bug解决策略。

本阶段不仅对技术能力, 行业能力有很大的考验, 也是对管理能力的考验。

3.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职责

虽然, 我们了解了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 但是, 我们不能忽略自己的工作职责。开发工作的根本是尽量实现软件用户的需求, 测试工作的根本是检验软件系统是否满足软件用户的需求。软件测试工程师, 简单的说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检测者和保障者, 负责软件质量的把关工作。软件测试工程师具体工作有:

1) 使用各种测试技术和方法来测试和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测试技术主要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大类。其中黑盒测试技术主要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因果图法、状态图法、测试大纲法以及各类典型的软件故障模型等;白盒测试的主要技术有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判定覆盖、基本路径覆盖等。

2) 测试工作需要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完整的软件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工作。单元测试工作主要在编码阶段完成, 由开发人员和软件测试工程师共同完成。

3) 测试人员将发现的缺陷编写成正式的缺陷报告, 提交给开发人员进行缺陷的确认和修复。

4) 测试人员需要分析软件质量。给出软件各种质量特性包括有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安全性、时间与资源特性等的具体度量。

5) 测试人员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进行测试, 保证测试工作质量, 在执行测试工作之前首先需要设计测试用例, 形成测试用例报告。

6)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或提高测试水平, 测试工作需要引用自动化测试工具。

4. 小结

软件测试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远比人们所直观想象的要复杂。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一个软件系统的测试, 涉及的因素很多, 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并且要在测试效率和测试风险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和有效的测试策略, 这些都需要测试人员一一克服。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测试工程师, 其实比对设计、编程人员的要求还要高, 不仅要体现高超的技术能力, 如系统平台设置、架构设计分析、编程等方面的能力, 而且, 还要展示自己的业务分析能力, 对客户需求的理解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的能力。软件测试的路很长, 需要我们不停地努力和学习, 才能把握好行业的动态, 成为优秀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摘要:目前, 国内软件测试行业发展快速, 但行业发展又太年轻, 大家对软件测试工程师了解不够, 从而导致许多适合在本行业发展的人错失良机。所以, 本人将自己学习及了解到的知识提供给大家作一个参考。

篇17:PHP高级开发工程师的岗位职责

- 负责Web应用的后端开发

- 负责后端应用的架构设计

- 优化当前系统的代码结构,支撑不断增加的需求

- 提高系统并发能力

- 产品的日常维护,系统部署等

任职资格:

- 本科及以上学历,5年以上PHP开发经验,精通PHP+MySQL编程

- 熟练LNMP体系架构, 熟悉MVC编程思想和结构

- 熟悉yii优先

- 熟练掌握MySQL的操作,具有优化sql方面的经验

- 熟悉redis缓存技术

- 有MangoDB经验优先

- 熟悉常用设计模式,良好的代码风格

- 做事积极主动、认真踏实,学习能力强,富有责任心,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 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上一篇:求职工作简历下一篇:书记安全生产责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