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老师话题作文

2024-05-22

我眼中的老师话题作文(通用19篇)

篇1:我眼中的老师话题作文

王老师的语文课绘声绘色,让人陶醉。她的朗读特别动人,音调抑扬顿挫,声音柔和,闭上眼睛,你还以为是播音员来到我们班级了呢。她的语文课讲得头头是道,总是能带领我们在文字中发现许多奥秘,大到一篇文章,小到一个标点符号,她都能带领我们去发现其中有趣的地方。记得有一次,一篇课文里有许多顿号。起初,大家在自学课文时,谁会发现这些顿号有什么可学习之处呢。在课堂上,随着解析课文的推进,王老师带领我们发现,原来一个小小的顿号,居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是多么热爱故乡的桥,以至于不厌其烦地用顿号把这些桥名一一罗列出来。

王老师不仅课上得好,她还是我们的好朋友。她和我们一起读沈石溪的书,一起去发现动物世界的秘密,一起去发现动物身上比人还美的品质;她和我们一起探究苏轼,了解了许多关于苏轼的知识,原来“东坡肉”和苏轼有关,苏轼还是一个有名的美食家呢;她和我们一起动手做小书,一张A4纸在我们的手中,折几折,剪几剪之后,居然变成一个可爱的小书,我们一起做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

我最喜欢王老师,希望我们永远不换老师!

篇2:我眼中的老师话题作文

屈老师不仅教学艺术好,对我们的生活还无微不至地关心。一天中午放学,天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没有带雨伞,眼看同学们纷纷离去,我心里很着急,这时屈老师走过来,叫我和他一起走,就这样,他搂着我的肩膀,冒雨把我送到家门口,便转身离去,当我看到他的背影被雨水淋湿了一大片时,我的心里有一种感觉:老师就像我的亲人。

还有一次,我上课削铅笔,不小心把手指划开了,鲜血直流,屈老师看见了,马上放下教本,快步走到我面前,一下子捂住伤口,还让人去买创可贴,那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想:屈老师对我实在太好了。

篇3:我眼中最美的老师

采编班徐媛

教美术的张春老师, 是我六年小学生活中遇到的最棒的老师。

他, 身材修长, 得体的西服看似随意地搭配着一件休闲T恤, 稳健而洒脱, 仿佛是从英国康桥上走下的诗人徐志摩。他, 肤色白皙, 一副薄薄的淡茶色眼镜架在他高挺的鼻梁上, 俊秀中散溢着压抑不住的儒雅之气。

张春老师之所以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是因为他那独特的教学方法和那炉火纯青的书法技艺。

瞧, 又是一节美术课。张老师健步走进了教室。今天, 他讲水墨画。张老师先给我们介绍水墨画的特点, 让我们欣赏了几幅中外绘画大师的作品, 接着, 让我们几个人一组, 围着坐好, 摆好笔墨, 之后他便像“闲人”似的移到教室一隅, 翻看画册了。没有接到老师的“圣旨”, 习惯于在老师命令下创作的我们一时间面面相觑, 无所适从。几分钟后, 张老师见大家没动静, 轻轻地说:“我讲完了, 你们怎么还不画?”“可是……”“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我不干涉你们创作的自由!”说完他把书往脸上一遮, 真的“不管”我们了……解除了枷锁的我们, 在自由的天空下挥毫泼墨, 一幅幅信手涂鸦的作品带着我们的灵性在画桌上诞生了, 好不惬意!

张老师酷爱书法, 可谓到了痴狂的地步。上回, 他上课给我们谈起了书法, 从商朝甲骨文讲到现代美术字, 从小篆、隶书讲到狂草……总之, 什么书法名家流派, 他无所不通。他手中的粉笔像周杰伦舞动的双节棍那样娴熟, 课堂成了他尽情释放才华的舞台, 一节课下来, 黑板上全是各流派字体, 《兰亭集序》中的“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几个字更是惟妙惟肖, 尽显大家风范, 我们个个拍案叫绝。

张老师为人随和, 修养好。因为缺少“威严”, 所以常有学生与他“对着干”, 张老师从不严厉地处罚他们。我们班的薛大荣和徐梦雷是两个“活宝”, 一调皮, 被老师拎上讲台, 站在前面, 脸不红, 心不跳。老师说立正, 他们就稍息;老师说稍息, 他们就立正, 反正不听话。张老师从不给他们“烧饼”吃或“小棍汤”喝, 往往一笑了之, 倒是回到座位的两个“活宝”破天荒地低下了头。

才华横溢的张老师, 您的教学方法为什么如此独特?我永远忘不了您!

(指导教师:祁波)

教师简评:

篇4:我眼中的王兰老师

曾经远远地凝视过她——满头银发一丝不乱,映衬着时尚鲜亮的衣裙,淡妆轻扫的面庞,显得那样高贵得体、美丽雍容。眼神炯炯,体态轻盈,让人丝毫看不出已是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

曾经聆听过她的教诲——几年前,参与拍摄苏教版配套光盘时,从反复备教材备教法,到打磨成熟进棚摄像,她都始终陪伴,为我们所有参与拍摄的教师指导把关。对她,我们那群青年人有着共同的感觉:又爱又怕。要知道,她是那样和风细雨耐心细致,又是那样一丝不苟毫不含糊。

没想到,许是命运的垂青和际遇的巧合,2009年的9月,我由北京东路小学调到长江路小学工作,藉此机会竟有缘真正走近了她。短短一年间,与她朝夕相处,受她悉心教导,得她激励鼓舞,感受着一代师表,体悟着言传身教,沐浴着兰幽香风,受益何止良多!此时此刻,请允许我掬一捧小小的心海浪花,表达我满怀的敬意和感动。

谈教学:“不要拿学生作试验品!”

尽管已是86岁高龄的老人,可是,几乎每一天你都能在校园里看到王老师的身影。常常,你到办公室是找不到她的。因为,她在孩子们中间,在教师们中间。令我由衷感佩的是,一年下来,她听遍了全校每个班每位语文教师的课,有的年轻教师从备课到说课最后到上课,其间的“折腾”往往要经历好几个来回,可她总是不厌其烦,手把手地辅导帮助。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王老师的一次“发火”。

一位年轻教师就要上区级公开课了,他热情地来邀请王老师去听试教课,我正好在场。只见王老师听了这位年轻教师的话后,并没有立刻答应去听课,而是十分郑重地叮嘱:“试教前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吗?不要认为试教只是试试而已,要上就要上好。”

下午,当我随同王老师如约走进这位教师的课堂,我发现他的准备正如王老师担心的那样还不够充分,眼睛时不时地扫瞄讲桌上的教案,对学生学情的关注很不到位。很明显,他这是在“走教案”“过教案”。王老师的表情变了,眉头扭成一团。一下课,她就把这位年轻人叫到一旁,狠狠地教训起来:“试教不是作试验!没有备好课,不要进课堂!不要拿学生作试验品!”连珠炮似的批评令年轻教师的脸涨得通红,一旁的我内心也不由猛地一震。

是呀,作为学生是没有“试教”或“试学”之说的,他们身处的每一节课堂40分钟,都是他们生命中一次不可复制也不会重演的真实经历。如果我们轻视所谓的“试教课”。其本质就是怠慢甚至辜负了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

曾几何时,我们口口声声地念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但实际上呢,“成人主宰”思维盘踞在我们的大脑中枢,往往为了最终公开课舞台上的完美演绎,而习以为常的一次次不成功的试教,麻木不仁地使一班班的学生成为“试教课”的牺牲品,我们忘了,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王老师的余怒未消,只见她皱起眉头说:“学生放学后。再来找我,我们找一间空教室,我来做学生,你来试教!别耽误了孩子!”看得出来,“别耽误了孩子”是王老师教学的底线。

——王老师的一声痛喝,足以让我铭记终身。

她时时提醒着我,教育教学的本质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服务,要对所有的学生高度负责,学生是不能被耽误的。

论质量:“一百分和一百分不一样!”

和王老师在一起,谈得最多的是教学,是教师,是学生。“做教师的,一定把工夫花在了解孩子、研究孩子,创设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上。语文教学最要紧的是要努力激发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强烈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谈到教学质量,王老师常说:“一百分和一百分不一样。”她反对那种衡量教学质量时只看最终一个分数的做法,而是强调观察研究成绩背后的东西。

“一百分和一百分不一样。”看似朴素的一句话道出了对教学质量的深刻认识。确实,教师精心钻研教法之后,带领孩子轻松巧妙地学出的好成绩,和靠加班加点拼命做题“死揪”出来的成绩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省教育厅出台“五严”规定后,王老师非常赞成政府的“减负”政策,与此同时,她语重心长地说:“要想让学生轻松一些,教师就得多辛苦些。”于是,她更加花大力气带着教师们钻研教材、琢磨教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地设计制作教具和课件……正如她自己所言:“为了和谐、高效课堂的40分钟,课前要花多少个40分钟是无法计算的。”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长江路小学多年坚持的传统:每年天气最热的八月份,当大多数学校的教师们还在放暑假的时候,长小低年级的教师们就开始上班了,她们忙着做教具、做课件,走访学生家,做好新生的心理疏导和入学指导工作。这一切都为了一个目的:以教师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

——王老师的话促使我反思:什么是正确的教学质量观?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教学研究?

我们追求的教学质量不应该只是一个分数结论,而应该包含过程、方法、情意、态度。我们的一切教学研究都应该指向于通过科学而又艺术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愉悦,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是为了学生全面、充分、和谐地发展。

说听课:“早点到是对学生的尊重!”

周三上午第一节课,预备铃声还没落,我就匆匆跑到三楼四(2)班教室门前,昨天约好了听青年教师赵老师的家常课。往室内一看,顿生惭愧-一白发苍苍的王老师已经坐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面前摊开了听课本,正襟危坐,静静地等待着上课。教室里的孩子们似乎也不知不觉受王老师的影响,个个端坐、神态安定。我放慢脚步轻轻从后门闪进教室,抱歉地冲王老师点点头,—边坐下—边暗自埋怨自己:“以后听课,再早点到!”

确实,和王老师一起听课乃至校内研修、座谈不下几十次了,无一例外的,每次她都会早早到场,还经常是第一个到。每当看到她的身影,想到她的高龄,想到她上楼下楼的辛苦,再反观自己——无数感慨和歉意一起涌上心头。从她的眼神中我分明读懂了她对“早”字的理解:这是对学生的尊重,这是教师应有的品行!

——小小的一个“早”字,倾注着老一辈教育家奉献教育的朴素情怀,彰显着珍视儿童、躬耕教育的虔诚姿态,那份一丝不苟、严于律己、心无旁骛,足以令我们高山仰止,倍感汗颜。这实在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行走在王老师的身边,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就像在一株绿意婆娑的大树下纳凉,心里特别地安静、特别地澄明。

静静地去看,去听,便时时有一点领悟、有一点警策、有一点会心……

所以,我想说:谢谢王老师。

篇5:我眼中的老师话题作文

说起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那一定是钱开俊。记得开学第一天,头一次见到他我就想笑。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眼睛上还安着两扇方方的窗户,让人一见就想笑。最好玩的是他那娃娃一样的脸,脸上还长了许多斑点,笑起来好像一位小丑,让人一看就要笑。也许他天生就有幽默的基因吧,我这样想。

他每次上课都会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记得有次他正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着圆的面积,也不知是什么东西触动了他的灵感,他突然跳了起来,猛拍了一下手,激动地说:“同学们,你们说马桶不也是圆的吗?不就比其它的圆多了个特异功能——‘散发臭气’吗?”他的声音是那样的天真烂漫,仿佛回到了童年一样,把我们逗得都哈哈大笑起来,还有得同学惊讶地盯着他,好久都没发出声。不过,从此以后,“魔逗老师”这个绰号就戴在了他的头上。

他不但上课幽默,下课更是生龙活虎,有时让我们都经常的怀疑,他是一个块四十岁的老师。看,他来了,人还没到声音就先到了,“玩什么呢?带我一个。”他张开嘴大大咧咧地说:“我吗,虽说是你们的老师,但是我可还保持着一颗童心,我也喜欢和你们找找我童年的感觉。”开始跳皮筋了,见我们个个身轻如燕,挥洒自如,他有点着急了,一下子站到橡皮筋中间挡住我们,摆着手摇着身子大声说:“诸位,‘橡皮筋好汉’我今天也要加入你们的队伍,能否请那位高手指点一二。”听了这句话,我们都笑得人仰马翻。他可顾不上这些,有板有眼认认真真地学了起来。庞大的身子前后晃动着,一摇一摆的就像个木偶。特别是那个一跳一叉腿,他根本就跳不起来。可他却毫不在意,一下、两下、三下……非得跳出个样子来,哪怕跳得实在是难看。尽管学了前面忘了后面。

篇6:我眼中的大海话题作文

大海边的沙滩真美啊!沙滩是金黄色的,还是由细细的沙子组成的。踩在上面,很柔软。再望望大海,跟婴儿睡在摇篮里一样平静。

大海涨潮退潮时都各有各的特色。涨潮时,海浪拍打海滩的声音如同雄师怒吼一般。打到礁石上,便溅起朵朵洁白的水花,十分壮观。退潮时,海面平静的像一个乖孩子安静地坐在教室里。退潮后,海滩上留下许多美丽的贝壳,还有没来得及逃走的小螃蟹、小虾等。大家就趁这机会把小螃蟹和小虾抓个正着,像捉犯人似的带回家。

大海是无私的。它奉献给我们大家许许多多美味的鱼虾,不仅这样,还给我们带来美丽的风景。

大海是宽容的,她有着博大的胸怀。那些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只就像她那调皮的孩子在怀里跑来跑去。到了晚上,海风在轻轻地吹,海浪在慢慢地摇,孩子们在大海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篇7:我眼中的春天话题作文

爱那绵绵的春雨。是他润醒了小麦,润绿了杨柳,润开了报春花。小麦钻出地面,好奇张望着;柳树摆动着腰肢,随风伴舞着;报春花鼓起了小喇叭,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我爱春天。

爱那寒意犹存而又不发温馨的初春的风。是他轻轻拂醒大地。睡了一冬的大地欣然睁开了惺忪的睡眼。

我爱春天。

爱春天里的鸟叫、蛙鸣和一切充满活力的可爱的生灵,尤其是那可爱的小燕子。我常在电线上搜寻。因为电线上的它们,象五线谱上小巧玲珑的音符。配着“唧啾”的叫声,在鸣叫着春天的第一首音乐。

篇8:我眼中的张琳老师

尽管征途坎坷、困难重重, 她却淡定执着、不改初衷。20多年来, 她把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倾洒在她所挚爱的语文教学专业上, 和同道者一起, 去唤醒迷茫的心灵, 去创造教育生活中值得珍藏的记忆。她, 就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的张琳老师。

2001年秋,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使用, 在教学实践领域出现了关于理念、教材、教法等多个层面的新问题。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 执着的张老师带着问题“出发”了。每周她不停地奔走在学校之间, 穿梭于课堂之中, 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学习状态, 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我与张老师便是在这个过程中相识的。那时, 我到区教研室工作不久, 她多次深入我区的各个学校听课座谈。每次听课前, 她总是交代我们, 一定要安排听随堂课, 千万不要给老师压力, 课越真实越常态越好。听课时, 她总是凝神静听, 心无旁骛。从她那专注沉静的神情我们看出她早已沉浸在了课堂之中。听课后, 她总是喜欢和老师们面对面进行互动交流, 不时地向老师们提出一些贴近他们教学实际的问题。我知道她是想通过这些问题来了解老师们日常的教学行为和行为背后的东西, 以及引导老师们发现自己身上沉睡的真理。整个研讨过程, 没有居高临下, 没有指手画脚, 没有评头论足, 有的只是和风细雨的交谈, 循循善诱的引导, 善解人意的微笑, 温暖真诚的鼓励。张老师用她这种接地气式的教研方式, 很快便与基层的教研员和老师们融为了一体。

张老师是一个低调、严谨的人, 工作务实、认真。她相信实践出真知, 不喜欢随意评价、人云亦云。她带着我们一起做课题, 如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评价》,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题《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研究》等。她还深入学校、课堂, 和师生们一起学习思考、研究探讨、交流对策, 既做实践者, 又做引领者。张老师对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相信老师, 老师们能行”。她巧妙地用苏格拉底的教学思想——点燃和唤醒, 让老师们充满自信、惊喜与发现。做课题的时候, 她总是给我们强调“不要贪大求全, 要具体而细微“”不要盲目相信, 全盘接受, 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实事求是“”研究中要对话, 要允许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她提出的“要从基层教师研究的视域去考虑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要贴近日常教学, 贴近学生生活, 贴近教师实际”的教研思想, 以及其他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常常让我们茅塞顿开。我们不断地调整自己, 消除了畏难情绪, 参与课题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整个实验过程历时五年之久, 我们课题组顺利结题。期间, 张老师多次对课题实验工作进行指导, 带领我们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课题交流展示活动。

或许是性格相近的缘故, 我与张老师一相识便感到投缘。研讨中我发现她不喜妄言, 思维敏锐, 话不多但往往切中要害。记得有一次, 我们聊起了“滥用教学方法”这一话题, 张老师说:“真理都是简单的, 我们的老祖先也说‘大道至简’。课堂确实应该减肥啊。”针对一些教师照本宣科的现象, 她微笑着用陆游的诗句“汝果欲作诗, 功夫在诗外”来启发老师们;看到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地理解分析课文时, 她就会提醒“品析式教学只是一种方式而不是全部”;见到教师盲目模仿个别名师的教学行为时, 她总是担忧地告诫这些教师, 教师的尊严在于思想, 要做个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师, 教学中来不得照猫画虎……张老师的很多教学主张和教研观点常令我们耳目一新, 很受教益。从她的身上, 我们懂得了只要心中有梦, 手中有篙, 撑篙前行,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我们就能看到更加怡人的风景。

篇9:微话题:我眼中的圣诞节

在孩子们的眼中,对圣诞节有哪些期待?又是怎样度过的呢?请看下面一组观点。

王宇婷:圣诞节那天,家中的家庭成员们相互给予礼物;夜深了,圣诞老人给孩子们送来礼物;小朋友们总不忘偷偷装几颗糖果在身上,送给好朋友。每一份礼物都是一份关爱,一片热情,一个大大的祝福,温暖人心。多美的祝福,多美的圣诞节,说着说着,我都迫不及待地盼望圣诞节快快到来!

郁晓璐:提到圣诞节,我心中第一个想到的是圣诞老人。在纷飞的白雪中,一群鹿奔跑在他周围,在他的车上,堆满了礼物,要送到每一个孩子的圣诞袜里。他头戴红帽子,身穿红衣服,腰束黑皮带,大大的棉靴子,也是红色的,当然,还有他雪一样的白胡须,使他看起来那么和蔼可亲。

陈雨凡:我的家庭比较重视圣诞节,从小,爸妈就按照西方习俗来过这个节日。以前,我总认为圣诞夜晚上会有圣诞老人来送礼物,有时还不睡觉想看一看圣诞老人长什么样子,不过总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现在我才知道礼物都是父母送的,但我还是习惯圣诞夜前在枕边放一只圣诞大袜子!这样我会睡得很香,很香……

史安琪:每到圣诞节,我就会怀念起那个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就是在那美丽的圣诞节中离开的,让人不禁为她感到惋惜!不过现在人们生活好了,这种情况以后也不会再发生了。其实,我是很喜欢圣诞节的,因为那一天可以收到精美的圣诞礼物和美好的祝福。

张译丹:在我看来,圣诞节就是“特殊的双休日”。许多人都在这一天尽情放松,玩玩电脑,看看电视,逛逛街什么的,为自己的放松找个借口!圣诞节不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我们不应该去凑热闹,我们是中国人,继承我们的传统就足够了。没必要、也不需要去过多地关注西方国家的节日!

潘诗怡:我认为过圣诞节也没什么不好,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看。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外国人一样,把心意寄托在礼物上、圣诞树上,并送给亲人一份最美的祝福,把想说的、不敢说的,全都寄托在上面。我喜欢圣诞老人,他那慈祥的笑容,一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虽然这只是个童话,但总给人以美好的希望。

小编:同学们的讨论很精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与观点。圣诞节,作为一个备受人们欢迎的节日,自然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真善美的角度来看,它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祝福,不分种族和国别。至于商家们如何炒作是他们的事,我们只要在内心想着美的东西,行动上做着美的事情就好了。

篇10:话题作文我眼中的人生

我认为,人生如水,难免跌宕起伏;人生如月,难免阴晴圆缺。生活中,有些人因为过分的在乎获得,他们将迷茫的枷锁扣在自己身上,任凭风雨璀璨,最终迷失在无尽的空虚与烦恼中。初春的清晨,风微微扬起轻纱的薄帘,纷扬的雨丝宛若曲终回环,轻轻着落。窗外的苹果树为了秋天的硕果累累毅然放弃了美丽可爱的花朵。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事情。溶溶月,淡淡风,柳絮吹花吐香。芸芸众生,大千世界,却只有极少数能看清尘世的迷茫。飞鸟过往间,生生灭灭,千年过客据来冷月吐织馨香的巾绢,擦亮迷离的双眼看清尘世的庸俗。雨过天晴,碧空万里,一道彩虹横跨大川。

以为行者不禁感慨:雨呀,你的牺牲换来了自然的回目一笑。是呀,雨的一生换来了更美的事物,同时滋润了大地。雨尚且明白,为什么拥有智慧的我们任然执迷不悟呢?

篇11:我眼中的校园话题作文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到暑假我在一小就要上三年级了。我也渐渐的长高了。跟着我的脚步,带你认识一下我的学校吧!

一小是在博城四路齐纳国际影城向东50米路北。宽敞的自动伸缩门每天无数次的迎接我们。一进学校大门,迎面是办公楼,再往前走是教学楼,实验楼,博爱楼,博闻楼,博雅楼等。楼的两侧到处是成行的柳树,松树,杨树,绿树成荫。老师和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树上为鸟儿们建了新家。学校的早晨到处是鸟语花香。

我们的操场可大了,还有好多的健身器材。每次上体育课,小伙伴们都像脱缰的野马在操场上追逐游戏。

我们的学校还有化石馆,生态馆,科学馆,军事馆。让我最难忘的是化石馆。你看,这小小的化石,就代表着几千年的历史。生态馆里有许多的植物和花草,这可都是精心培育出来的!

科学馆是一些益智类的游戏拼插积木,军事馆里有很久以前的近战先锋,里面还有手,机,沙漠飞鹰和手雷等。

学校给我们创造了最优越的条件和最好的老师。在整个六年里呵护我们培育我们。

篇12:我眼中的魅力话题作文

张老师有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端正的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她的眼睛也许不像别人那样漂亮,但却那么清澈,那么温和,鼓励我们发愤图强。这双眼睛,那么无私,那么公正,警告我们不要执迷不悟。除此之外,张老师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从她嘴里说出的话,总是那么深情,那么流利,那么幽默,那么生动传神。

在上课时,张老师不仅给我们认真分析课文,还跟我们传授许多课外知识。张老师真可以称得上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讲课文时,她会举一些生活上的例子,让我们了解社会;会和我们讨论道德和品格,让我们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会跟我们玩许多有趣的益智游戏,让我们专心致志地听讲······每当上我最爱的语文课时,我保管会洗耳恭听,听得如痴如醉。因此,我们全班同学都喜欢张老师,喜欢上这丰富多彩的语文课。

在我眼里,张老师总是那么阳光,那么自信。在老师女子足球比赛场上,她健步如飞,飒爽英姿,巾帼不让须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冬季运动会老师组拔河时,她热血沸腾,全力以赴,最终英勇夺冠;在全校大扫除时,她不怕脏,不怕累,埋头苦干;在下课时,常常和女生一起踢毽子,和男生一起踢足球······张老师永远都保持一颗充满活力的心,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天!

篇13:我眼中的老师话题作文

吴琳老师是一个极为热爱教育事业、对待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人。身为语文教研员, 她总是穿梭于学校与学校之间, 听课、评课, 进行教研辅导, 甚至还会亲自走上讲台, 为青年教师做引路课。

2014年5月7日下午, 我和吴老师一起走进一所学校, 参加“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其中一节就是由吴老师亲自讲授的《骆驼和羊》。

中午, 在去学校的路上, 吴老师一直和我念叨着她的设计方案, 为了处理好“矮”字的教学, 她准备出两套预设方案。如果学过“短”字, 就指导学生利用两字比较学习。如果没学过“短”字, 就教授“矢”这个偏旁, 告诉学生“矢”表示的是弓箭, 古时候的人常用弓箭测量东西的长短, 所以“矮”带有“矢”字旁。果然, 课上学生没学习过“短”字, 吴老师就按照第二个设计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 告诉学生弓箭的样子和“矢”字的字形的关系, 再指导学习“矮”字, 效果很好。课后, 她又主动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教学感受, 带着青年教师一起说课、备课。

像吴老师这样能根植于课堂, 敢于率先垂范的教研员真是令人钦佩!

吴老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也如涓涓细流, 滋润心田。有她帮助备课, 我感觉很放松, 因为她总是先把你的优点说透, 鼓足了你的信心, 让你不再惧怕备课, 然后再从理论的高度帮你理清思路, 用她的问题引发你的思考, 帮你学会独立备课, 提升教研能力。

在吴老师的《走在路上———我的语文教学心得》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一直激励着我:

“要想成为一个有专业特长、有思想、有建树的教师, 而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 思考, 是高飞的翅膀, 因为它可以缩短与目标的距离;写作, 是栖息的阁楼, 它可以凝固飞翔中转瞬即逝的风景, 并让我们发现在抵达目标的行程中那些无限美妙与神秘的地方。”

在“影从”期间, 我有幸让吴老师指导讲授《玲玲的画》一课。第一次试讲之后, 我自己都觉得很不顺畅, 还没下课, 学生就坐不住了, 我知道一定是我的教学设计出了问题。课后吴老师并没有直接说问题, 而是亲切地鼓励我说“:还不错, 很用心!”然后, 才委婉地告诉我“:如果一节课上都是重点的话, 那么就没有重点了。备课时一定要根据学情, 确立重点、难点。然后再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 以学定教, 是吴老师给我最大的启发。按照她的指导, 我再次备课、授课。结果, 刚一下课, 坐在后排听课的老师们就鼓起掌来, 吴老师也满意地说“:很好!”课后她还表扬我能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自然流畅。

吴老师不仅用她的智慧帮我打开了一扇思考之窗, 更用她的人格魅力为我指出了一条追求语文教学的理想之路。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这是吴老师很喜欢的一句诗, 她就是这样执着追求着语文教学理想的。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名利, 只要是和语文教育有关的事, 她都乐此不疲。为了做好“语文同步阅读”的选文工作, 吴老师自掏腰包购买了几千元的书籍, 让大家一篇一篇地阅读、遴选。在她的办公室里、家里到处都堆满了书。凡是亲眼看到她的工作状态的人, 都说她是畅游在书籍的海洋里。每天除了工作的时间, 吴老师总是在读书, 即使是避雨的时候, 她也会走进书店, 等雨过天晴, 走出来的时候她准会如获至宝般地买一摞书回家。

为了参加各校的教研活动, 她经常早上六点多就出门, 驱车一两个小时赶往各个学校, 和老师们一起教研, 有时连早饭也顾不上吃。别人开车时不是听音乐就是听广播, 吴老师却从不, 她总是一边开车, 一边想课。我们都劝她不要这样做, 要注意安全。她只是笑笑说“:我会注意安全的。”这足以体现出她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热爱!

和吴老师相处时间长了, 你会发现, 她不仅在工作中给予你无私的帮助, 在做人上也同样给你很大的影响。吴老师是个极为善良的人, 她关心家人, 关心朋友, 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就像是一位大姐姐在关心着你, 帮助着你, 亲切、自然。记得第一次和吴老师交谈, 她并没有向我讲述备课、上课之类的教学问题, 而是了解我的学习、工作经历, 了解我的生活情况。她告诉我作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成为“影从工程”的首批培训对象, 在积极学习的同时, 千万不要忘记带动身边的人, 要让大家因为你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要学会与身边的人分享收获。

跟随吴老师学习, 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追逐, 就像明星一样得到老师们的热捧, 甚至有的人争着和吴老师拍照留念、签名。我想, 大家之所以这样喜爱她, 不仅是为她的课堂风采和教育智慧所折服, 为她的文学素养所吸引, 更是为她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

篇14:我眼中的彭老师

彭老师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认真负责,这在我从小到大遇到的这么多老师里都是罕见的。在文学论文的修改上,彭老师和每个同学都进行了面谈,一个IB HL(IB的高级课程)班、两个SL(IB的普通课程)班一共49人,每人面谈一小时,有些同学一次面谈不能解决的问题,还要再约下一次的面谈,难以想象老师到底为我们内部评估的一个项目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我很不擅长论文写作的语言,老师就一句一句和我修改论文里不恰当的表述;我选择的论题难以下手,老师就找来关于场景设置的论文供我参考。在之前和老师的一次聊天里,他说我每个部分都是七分,不知让他多欣慰。我心里酸酸的,想遇到彭老师这样的老师,我不知道有多幸运。

在文学评论的写作上我一直遇到选题过窄的问题,每次月考都折戟。老师很头疼,因为我每次犯的都是同样的错误,但是每次讲了都不听,他也不能掰开我的脑袋看看我到底在想什么;我自己也很头疼,因为写作上的毛病,脑子一时塞住了真的很难看出来。老师就不厌其烦地和我面谈,用可怕的耐心分析我的卷子,最终发现我把文学评论用论文和EE(IB课程中的专题论文)的方法写了。不仅如此,为了提升大家文学评论的水平,老师每天都在群里推送一篇文章,一直持续到统考结束,以至于我们都养成了习惯。模考时我的文学评论终于走上正轨,毫不夸张地说,大部分应该归功于彭老师的耐心和韧性。

这时候看彭老师写自己的过去,他高中时的不服输劲儿一点没有被时间消磨掉,还留存在他对工作的兢兢业业里。不过这样说彭老师好像又太无趣,因为他实在是一个特别可爱的人。试图活跃课堂气氛,他给我们讲海明威和狮子的笑话,然而并没有一个人赏脸……在群里他也经常用他那和时代脱节的幽默感和大家互动卖萌,比如:

班上一个叫子瀚的同学发信息给彭老师:再回到母校,看着迎面走来的高考生们,脑海里突然浮现起徐志摩的那首诗……

彭老师回复道:最是子瀚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篇15:我眼中的大海话题作文

一走出门就与海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夹着淡淡的海草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我悠闲的漫步在柔软的沙滩上脱下鞋子,让脚丫感受沙滩的柔软我慢慢的走向大海,当海水冲洗脚丫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离开了地面,在湛蓝的天空中飞翔,与纯洁的白云妹妹打招呼,在天空与鸟赛……不知过了多久,我忽然间回到了地面,我一看,原来是退潮了,我急急忙忙山前,却意外发现许多美丽的贝壳我捡起一个,放在耳边,静静因听着那大海的歌声,听完一曲,我便与大海哥哥嬉戏玩耍,相互拍打着浪花一缕霞光照在我脸上,我该回家了,我轻轻的招手告别这里的朋友。

回家的路上,我不仅带回了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篇16:我眼中的老师作文

新学期,新气象,新的同学……然而,新老师们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属于他们的独特教学作风。现在我就来向大家讲讲他们吧。

一张圆圆的皮球脸,一个发亮的大光头,一只秀气的小鼻子,外加一张幽默的小嘴巴,当然,还有那肥嘟嘟的可爱双下巴,分明是一副“粗犷”的模样。不用猜了,这就是我们的可敬的黄老师了。别看他胖,但他的头、肚子里装得可全是知识,说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那是一点儿也不夸张。

黄老师上起课来,十分有趣。他不会照本宣科,而是会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适当地改编成一个个可笑的小故事,把枯燥的知识以有趣的方式传授给我们,教师里经常响起我们快乐的笑声。

第二位尊师是我们的美术老师,他有着浓厚的东北口音,说起话来,如滔滔江水,丝毫不给人喘息的时间。若稍有不慎,就可能漏听好几句话。

当他讲课时,你若插嘴一句,他便会转过身来,立刻停止说话,像是把说话权转交给了你。炯炯的目光盯着你不觉地低下头去,不敢直视他那犀利的眼神。全班每个人都噤若寒蝉,一片鸦雀无声。

一次上课,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线条笔直的树。我们见了,都哈哈大笑起来,问:“老师,这是什么鬼东西啊?”老师等大家都笑够了,安静下来以后,才对大家说:“画树应该自然用笔,不应该像我画得这颗树一样,线条笔直,没有一点柔嫩的感觉,像枯死了一样,如果树都长成这样,那不是糟糕透了吗?”我们听后笑得前仰后合。老师瞅了我们一眼,旋即又拿起粉笔,“嗖嗖”几笔,又在黑板上画了几朵一模一样的白云。老师还是像刚才一样,等我们安静下来,才郑重其事地说:“我们不应该这样画云朵,云朵有多重形态,变化多端,这样画显得太过死板,并不美观。”说完,他便作了个呕吐的动作……

这些精英老师们各有不同的特点,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点,才使得我们眼中的人物个性鲜明。

篇17:我眼中的老师作文

“快跑,不许偷懒,要不就罚跑四圈”,这就是我们的田径队训练老师严老师。在我眼中严老师是个对学生严格要求而又非常友善的老师,而且她还是个外貌很酷的人。你看,她不仅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个高高的鼻子,她的头发还挑染了一些紫色、红色、还有蓝色,她穿的衣服让我们感叹不已,有时是蝙蝠衫,有时是夹克衫……,好像所有漂亮的衣服都归她所有呢!

严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做准备活动慢跑时,中途一边说话一边走路,被严老师发现了,等我们做完准备活动,就让我们过来训话:“跑得什么玩意儿,从今天开始,如果慢跑时走路、说话,都给我重跑四圈去!现在就去跑!”,在严老师的威慑下,我们只好乖乖地去跑了。在这以后,我们再也不能偷懒了。当然在她这种严格要求、负责任的带领下,我们田径队每个队员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很感激她。严老师也是个非常友善的老师,平时给了我们很多的关爱,例如,她经常叮嘱我们去加、减衣服;看我们跑步辛苦,总叫我多吃点……。特别是这次玄武区运动会,严老师为了让我们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不停地指导和鼓励我们,在赛场前后不断地给我们加油打气,还亲自为我们拿衣服、系鞋带。跑得好,她满脸高兴,跑得不好,她不但不批评我们还安慰我们,让我们继续努力,迎接下一次挑战。这个时候,感觉她像妈妈又像朋友,特别友善,特别亲近。

和严老师在一起快两年了,在我们眼里她确实是一位既严格、负责而又友善的好老师,我们都很喜欢她,也很喜欢看到她那酷酷的感觉,忠心祝愿她一直如此的美丽、漂亮、酷。

篇18:老师眼中的“你、我、他”

一晃,教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已六年了,当年叽叽喳喳地像一群小鸟的他们,一天天长大了。和他们在一起,有过欣喜若狂的欢笑,有过不言而喻的泪水,师生们共同的成长,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和感动!

那个叫许小强的学生,刚进校门的时候,长得瘦瘦弱弱的,像个小“豆芽菜”,说话总是低着头,轻声细语,很胆小的样子。可才几年,就长成了“小帅哥”,高高的个子,英俊的脸庞,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班上不仅是文艺委员,而且还很有号召组织能力。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有几天我生病,请假没去上课,那几天我最担心课堂纪律。许小强却勇敢地站了出来:“只要大家认真听临时代课老师的课,放学后,我将举办几场个人专场演唱会答谢大家。”

同学们听了,都兴奋地欢呼起来,几个女同学还自告奋勇的要给他伴舞。

那几天,课堂纪律特别好,让代课的老师深受感动:“这些学生真懂事,你真会管理班级。”

其实,她哪里知道,如果没有许小强,情况也许会大相径庭。

事后,学生们将录制的许小强演唱会放给我看。整台节目就是一个“接地气”的团结、友爱、和谐的集体大表演。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为这些聪明、懂事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那个叫黄一腾的学生,是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这孩子从小就很懂事,他知道爸爸、妈妈进城打工十分辛苦,平时从不乱花一分钱,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支铅笔。

有一次,我带学生们去春游。每位学生发了一瓶矿泉水、三根火腿肠和2块面包。在歇息时,别的同学有吃有喝有玩,可他却迟迟没有从书包里拿出矿泉水、火腿肠和面包,取而代之的却拿出了自己带来的白开水和馒头。

我好奇地问他:“你不喜欢吃火腿肠和面包吗?”

他羞涩地低下了头,轻轻地说道:“不是,我想将矿泉水带给爸爸喝,他在工地上干活,从来舍不得买一瓶矿泉水喝;面包给妈妈吃,她平时只吃馒头;火腿肠留给妹妹吃。有一次,她缠着妈妈想买一根火腿肠吃,妈妈说过几天再买,可到现在也没买。妹妹悄悄地对我说,哥,我以后不让妈妈买火腿肠了,妈妈一定很为难。今天,如果妹妹吃了我带回家的火腿肠,一定会快乐的不得了。”

我扭过头去,用力抹了一把夺眶而出的泪水,然后把自己的那份送给了他。我告诉他,我吃过了!

那个叫高萍萍的小女生,一条腿有残疾,每一步,都需要弯下腰,用手支撑下那有残疾的腿。由于长期用这种姿势走路,身体有些扭曲。也许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有不一样的身体,高萍萍有些自卑,时常看到她一个人静静地望着窗外。每当看到这样一幕,我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击打了一下,在隐隐地作痛。

高萍萍喜欢画画,很有绘画天赋。可是,我发现她画的画,总带着一种灰暗的色调,与那种天真活泼的年龄很不协调。每次看到她画的画,我心里都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一次,我专门为她画了一幅画:画上有许多花朵开出鲜艳的花瓣,有一株扭曲的花枝上,开出的花朵格外艳丽。我在画的旁边写了这样一行字:可以扭曲,可以婆娑,但同样绽放美丽!

高萍萍看了这幅画,似乎触到了她内心的柔软。她在给我画的一幅画中,也写了一行字:老师,我懂了,每一种生命都是一种绽放。绽放就是一种飞翔,绽放就是一种燃烧。

我惊喜地发现,高萍萍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变得热情、开朗,她有了许多好朋友,大家都喜欢和她在一起。同学们亲切地称她为“小画家”!

……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童话般的故事,那一个个故事里,闪烁着一道道金色的光芒。读着那一个个故事,我也与他们一起幸福地成长着。从孩子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做一名老师的责任和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孩子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我真正地理解了“教学相长”的含义。

篇19:我眼中的老师作文

段老师的特点可多了,比如:很严格。段老师在书写和路队方面很严格。书写不一定你写的很好,但一定要仔细,认真。路队一定要挺胸,抬头,摆臂,大步走,不可以说话,也不可以打闹。她还有一个特点:讲课很好,讲课快。段老师讲课讲的很快,别的班才刚讲完第二单元,我们都要开始第四单元了。段老师虽然讲课比较快,但是讲的也很好,只要我们认真听,仔细看,就可以听懂。

我还记得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段老师发现有人没带红领巾,她就马上停下讲课对我们说:“你们知道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的吗?”有人说是国旗的一角,有人说是被战士的血染红的。段老师说:“对,红色就是那些牺牲战士流血的象征,这可就是这可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你们连这个都不带,还是少先队员吗?

上一篇:我爱看的一本书作文下一篇:生活永远不是牧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