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方案

2024-04-13

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方案(共7篇)

篇1: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方案

**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团中央关于《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青办„2011‟3号)要求,创新共青团组织格局、“抓建设、促提升”,为切实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推进全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在团市委的直接指导下,结合**镇工作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全会精神,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抓创新”思想理念。在市委的领导下,按照上级团组织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全面推进我镇共青团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二、主要目标

从2012年6月起到10月底全面完成全镇所有村组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实现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拓宽镇团组织联系青年和整合资源的渠道,丰富镇团委工作资源,切实解决基层团组织缺乏活力、联系青年渠道单一等问题。

三、工作任务

(一)调整、充实镇团的委员会

1、镇团委成员的选配标准

镇团委书记:从镇公职人员中选拔,力争推行由党政班子年轻成员兼任。

副书记、委员:根据青年从业分布特点、本镇产业发展情况

以及推进全团重点工作的需要,重点从本镇中优秀的青年党员、团员选拔到团的岗位上来,注重吸收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富有奉献精神、热心社会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青年致富能手,青年带头人及大学生村官进入镇团组织领导班子,增加班子中经济能人的比重,并能调动一定的社会资源帮助开展团的工作。选配后,原则上非公职人员不少于总数的1/3,书记、副书记数量一般不超过委员数量的1/3。

2、选配程序

(1)制定工作计划。把握工作进度,根据我镇产业发展和青年从业分布情况,明确我镇团委班子结构要求、团干部职数设置。

(2)成立工作机构。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成立工作机构,组成由镇党委、镇团委共同组成的工作机构,加强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3)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网络、手机短信、横幅等媒介,宣传格局创新工作,营造社会氛围,使团员青年充分知晓。

(4)确定候选人。候选人人选可以通过组织推荐、团员青年联名推荐、个人自荐等渠道产生。对各方面推荐的候选人人选,要先进行资格审查,然后根据多数团员青年的意见在符合条件的人选中确定正式候选人,并报同级党组织同意。

(5)产生拟任人选。镇团的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镇团委书记、副书记由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团员大会选举产生。在正式选举之前,要通过候选人演讲等形式体现竞争性,同时使团员或团员代表充分了解候选人的基本情况、能力素质。处于届中的镇团委书记、副书记可由同级党组织与上级团组织协商,在取得一致意见后予以指派。

(6)报批。选举产生的镇团委委员、副书记、书记人选须报

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批准,由同级党组织公布。

(二)合理设计镇团委工作内容

围绕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四项基本能进行设计。在组织青年方面做必要的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可突出重点,着力抓好1—2项特色工作。

1、组织青年

主要是掌握团员和青年情况,建立健全镇团的基层组织。

(1)摸清本镇28周岁以下青年情况及团组织关系,建立档案。

(2)摸清本镇35周岁以下青年从业分布情况,对青年能人建档立案。

(3)负责推进镇内各村、基层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团体、组织的建团工作,扩大对青年的组织覆盖。

(4)做好团员发展、团籍管理、团费收缴等工作。

2、引导青年

主要是引导本镇青年积极向上,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1)开展政策宣讲活动。

(2)开展团员青年学习培训活动。

(3)开展联系、走访青年工作。

(4)选树镇优秀青年典型。

3、服务青年

主要是围绕镇青年增收成才设计开展工作。

(1)服务青年就业。组织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信息。

(2)服务青年创业。组织创业技能培训;提供创业项目和信息服务;帮助青年落实创业小额贷款;开展创业指导服务。

(3)服务青年发展现代农业。组织农村青年农业科技培训;

引导农村青年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创建农村青年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

(4)服务青年成才。组建青年协会、社团;选树、举荐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及各行各业优秀青年人才。

4、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1)开展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工作。

(2)开展青少年事务建言献策工作。

(三)建立镇团委工作运行机制

1、党政对镇团委的领导支持机制

(1)领导机制。镇党委交付镇团委工作任务制度;定期听取团的工作汇报、研究团的工作的制度;将团建纳入党建规划的制度;对镇团委工作进行考核的制度等。

(2)支持机制。镇党委对乡镇团委开展工作所需经费、资源的支持制度等。

(3)促进镇团委干部成长发展的制度。为编制外团干部提供发展平台,如定期选送学习、交流,优先推荐入党,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作为编制外团干部所在单位的后备干部等。

2、镇团委工作运转机制

(1)团委委员分工负责制度。根据团委委员的自身特长和优势,分别承担相应工作职责。

(2)团委委员会议和述职制度。每月召开1次乡镇团委共同参与的工作会议;每年进行1次工作述职,一般在年末进行。

(3)团委委员轮值工作制度。一般由团委副书记定期轮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团委书记负责统筹协调。

(4)对团委委员工作考核制度。镇团委定期对团委委员的工作业绩进行量化考核,评先评优。

(5)团委委员退出流动机制。原则上团委委员任期与镇团委

届期同步,任期结束后其职务自动卸免。任期内出现因工作调整或经考核不胜任本职工作,不宜再担任镇团委职务的,应及时调整。

3、乡镇团委联系青年、整合资源的机制

(1)镇团委委员分片或分行业、分领域联系青年的制度。根据团委委员的居住生活地区或所从事行业,划定联系青年的范围,利用走访、网络等方式与辖区内青年建立密切联系。

(2)镇团委整合资源的制度。镇团委委员利用自身的社会关系整合社会资源,或利用自身或所属单位的资源,支持镇团委开展工作。

四、工作目标

到2012年10月底,全镇团委完成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五、推进步骤

2012年全面推进,分以下四个阶段推进。

1、宣传部署(2012年6月底前)

开展调查摸底,掌握本镇人口、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青年从业分布情况;分析镇团委工作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难题;制定格局创新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机构,召开推进会议,全面部署启动。

2、组织实施(2012年7月—8月)

调整镇团委领导班子,增配镇团委副书记、委员;建立乡镇团委运行机制;设计乡镇团委工作内容。

3、总结验收(2011年10月前)

对本镇格局创新前后团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格局创新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做好迎检工作,并上交各阶段工作材料。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是为党做好农村青年群众工作的迫切需要;是适应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必然要求;是加强镇团委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全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举措。镇党委要站在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和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这项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紧抓好。

(二)组织保障

成立**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钱发斌(党委书记)

副组长:许有平(人大主席)

李沛福(党委副书记、镇长)

成员:犹洪兴(党委副书记)

唐丽(组织员、纪委副书记)

熊月红(书记助理)

肖静(团委书记)

宋杰(党政办公室)

朱练(党政办公室)

(三)明确责任分工

镇团委负责本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具体落实,配合镇党委按时完成专兼职团干部的选配和调整工作,指导镇团支委设计工作内容、建立工作机制,并联合镇党委组织部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察和考核。镇党委要将本镇团的建设纳入基层党建整体格局,为镇团委加强自身建设和开展工作优化环境、创造条件。此项工作纳入镇党建工作年终绩效考核,镇团委将对各单位工作情况不定期进行通报。

篇2: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方案

工作小结

2011年6月17日,水西沟镇团委召开团的组织格局创新会议和团员大会,为拓宽镇团委联系青年和整合资源的渠道,丰富镇团委的工作资源,加强镇共青团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发挥镇团委巩固党在农村青年群众基础的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截止目前,我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已完成,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采取的措施

1、制定工作方案。水西沟镇团委严格按照自治区、市、县各级的相关标准和程序要求,结合全县镇团委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水西沟镇团委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至各村、学校,明确了工作的目的、任务、实施步骤、操作的具体要求等。并在制定方案前,对全镇9个行政村进行了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前团情调查,对镇基本情况、团委干部配备情况、培训情况、制度保障、活动开展情况、会议情况等进行充分研究和严格把握,为制定方案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2、保障工作经费。镇团委在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中,积极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得到镇党委、政府对此工作的支持。为推动我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团委工作按照有关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镇团委资助及参加水西沟镇“夏日广场文化活动”,活动得到了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并按照团县委工作部署,积极走访了解我镇流动青年工作、生活状况,发放调查问卷,并上报调查报告,努力做好我县流动青年工作。

(二)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1、团组织格局调整。

我镇团委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设书记1人,编制内副书记1人,编制外副书记1人,委员10人。

2、建立镇团委工作运行机制。

3、设计镇团委工作内容。

二、格局创新取得的成果

(一)镇团委班子战斗力增强。

水西沟镇团委通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团委委员增加到10人,团委副书记增加到2人,镇团委班子战斗力显著增强。

1.团委班子力量显著增强。调整后,镇团委成员人数增加到13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2人、委员10人。团委书记和副书记的力量都得到显著增强,团委副书记在班子中所占比例23为%。

2.团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降低。调整后,班子平均年龄为29岁,28岁以下的比例有所上升。

3.团委班子成员学历有所提高。调整后,镇团委的学历结构中,大专学历人员5人,本科学历人员3人。

4.团委班子成员代表性增强,编制外人员明显增加。调整后,团委副书记中编制内人员比重占50%,编制外副书记比例占50%,增加大学生村官2名。

(二)镇团委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完善。

工作开展前,镇团委中没有建立团的工作制度或者有制度却没有执行的情况比较普遍。镇团委建立的工作制度也仅限于会议、学习、档案管理等最基础的几项制度。

团组织格局创新后,镇新建立的工作制度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显著提高。除最基础的会议、学习、档案管理等制度外,根据新选配的团委班子成员的人数增多、来源广泛、能力增强等新变化,制定了有创新性的分类分片工作负责制度、轮值工作制度、任期承诺制度等。

(三)镇团委工作内容不断丰富

我镇团委在格局创新工作以前,由于人员短缺、制度不全、经费紧张等原因,镇团委工作主要忙于应付上级任务,没有更多精力和资源去设计和谋划工作。调整后,镇团委班子力量得到增强,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设计的方式更富创新。工作内容设计除了传统工作外,更主要的是结合新选配的团委班子成员的优势和特点进行设计创新。

(四)镇团委联系青年渠道的得到拓展

工作开展以前,镇团委人员较少,并多为编制内人员,因而联系青年渠道较少。格局创新后,镇团委成员增多,成员职业分布更加广泛,联系青年的渠道大大拓宽。各镇与青年的联系主要通过团委成员的直接联系、丰富多彩的活动联系青年、现代通讯手段联系青年三个渠道实现。

(五)镇团委整合社会资源能力普遍增强

格局创新工作前,镇团委的所能利用的资源较为有限,来源也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党政拨款。创新后,镇团委整合资源状况大大改观。目前,镇团委整合资源的渠道主要有四个。一是争取党政支持。创新工作后,团委班子人员增加、力量增强、活动增多,党政也更加重视团的工作,普遍给予了更多的物质支持。二是整合社会资源。镇团委班子成员将在本职工作中积累的社会资源转化为共青团的工作资源,增强了镇团委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三是发挥镇团委班子成员的自身能力特长。新选配的兼职团干部都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团的工作。四是争取团内资源。镇团委班子力量壮大后,有能力承担上级团委工作项目,能争取并使用好更多团内资源。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镇青年参与的积极性不够。由于没有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工作对镇青年的吸引力不够,部分镇青年对竞选兼职镇团委干部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

3、镇团委的运行机制缺乏长久有效的保障。兼职团干部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绝大多数不是公务员,因此,尽管制定了团委的工作制度,明确了每个班子成员的工作任务,但在工作目标的考核和奖惩上,又难以有效落实,影响工作成效。

4、学习培训工作没有及时跟进。镇新选配的班子成员大多有热情,但不会干;没有机关工作和领导经验,一些基本工作程序和规定不了解。镇由于工作经费紧缺的原因,没有及时组织新选配团干部学习培训,整个班子的磨合和适应将需要较长的时间。

5、我镇院团委书记马媛因工作调整离开水西沟镇工作岗位,团委组织委员马慧因考上公务员,离开团委队伍,工作暂时由宣传委员马婷兼任,现我镇团委班子成员减至11人,需增补人员。

篇3: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方案

一、我市专项、行业和社会扶贫的现状及成效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市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为支撑,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通过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为大扶贫格局注入了活力,也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扶贫开发进程。专项、行业和社会扶贫三者有一定区别,但又是互相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在不同层次和范围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为我市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市的减贫脱贫事业发挥了重大作用。

1、专项扶贫:夯实发展基础,切实保障民生。

我们通常所说的专项扶贫是指对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专项扶贫,其扶贫形式主要有: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目的的整村推进、移民易地搬迁扶贫和以工代赈扶贫;以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为主要目的的产业化扶贫和连片开发扶贫;以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目的的“雨露计划”培训和科技培训、示范与推广;以农村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低保对象、低保边缘户以及重残人员、重大疾病无自救能力的困难户为主要对象实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临时专项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过去五年,我市在农村贫困地区共投入扶贫移民资金33615.91万元,其中:中央、省财政扶贫移民资金8842.26万元,完成整村推进项目1313个。这些资金的注入和项目的支撑,使扶贫重点村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贫困状况进一步缓解。五年来预计在重点村解决了41308人的贫困人口温饱和脱贫问题,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2000元增加到2010年底的2600元,增长30%。二是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扶贫重点村电视普及率达到100%,丰富了贫困农民的业务文化生活,大部分村民购有手机,新建翻修了砖木结构住房,不少人还建起了高标准的小洋楼。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出行、农田灌溉、人畜饮水等难题得到极大改善,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清洁能”的目标。四是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底,“雨露计划”累计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8803人,转移就业8363人,就业率达95%。通过扶贫、扶志、扶能,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起到了“一次培训、终生受益,一人务工,全家脱贫,输出一批,致富一方”的扶贫培训效果。同时,对全市农村对无劳动能力和低收入人群(31024户57938人)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仅2010年用于农村低保资金6500余万元,农村医疗救助资金1100余万元,有效地保障了这一部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2、行业扶贫:发挥自身优势,凝聚人心民心。

行业扶贫是国家扶贫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撑,是我国扶贫开发重要措施和政策保障的重要方面,并成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前提与归宿,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近几年来,我市各行业、各部门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自觉主动地发挥行业部门自身优势,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做到政策、资金、项目“三个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出色地完成了扶贫开发规划制定的各项扶贫工作任务。市县两级党政等综合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各项方针政策,在扶贫开发事业的政治保障、组织协调、机制创新、队伍建设、营造氛围、协同工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环境。市县经济工作部门积极实施财税扶贫、金融扶贫、投资扶贫、项目扶贫,努力完善扶贫贷款贴息政策,引导增加信贷扶贫投入,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努力满足贫困地区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积极支持贫困地区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促进贫困人口从资源开发利用中切实受益,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国土整理、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农村电网改造、贫困户危房改造等方面的建设项目,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最优惠、最直接的扶持。市县农业等工作部门支持和帮助贫困地区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小流域治理和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完善灌区续建配套,使水利更好地造福贫困百姓,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支持贫困家庭因地制宜普及和推广应用沼气、节能灶等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同时,带动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了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市县社会事业发展等工作部门,积极实施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人才扶贫、文化扶贫、卫生扶贫、计生扶贫、巾帼扶贫等扶贫工程。据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用于扶贫助学、科技培训及科技示范与推广、捐赠书刊开办农家书屋、援助村级卫生所、帮助贫困户中的领证独生子女户和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提供到户贷款贴息及扶贫项目、扶持巾帼创业等资金达2280余万元,不仅为我市农村贫困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有利地推动和维护了我市贫困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3、社会扶贫:雪中送炭,温暖贫困百姓。

社会扶贫,从一般意义上讲,是在党和政府有计划地统筹安排财政扶贫资金、通过物化的形式对贫困地区进行扶贫开发的基础上,有组织地安排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等部门,通过组织化的人的行为帮助贫困地区进行开发式扶贫。近五年来,我市共筹集社会扶贫和公益项目建设资金近5亿元,仅党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直接用于扶贫开发的资金就达1.5亿余元,尤其是“党旗引领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开展四年来,市、县定点扶贫工作组共有232名副县级以上干部轮流担任了工作组长,920名干部轮流在重点村工作过,37位市级领导,40名县的主要领导直接挂到重点村,负责指导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同时,市委、市政府还为107个重点村派去了由市、县229个单位(部门)组成的58个扶贫工作组,开展一对一帮扶,帮扶资金达1738.135万元,帮扶物资折款160.33万元,帮助争取有关部门无偿资金3843.11万元,助学、走访慰问资金155.89万元。在继续实施党政机关结对包扶贫困村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还开展了城乡结对帮扶创“五好”基层党组织活动,选派了由市、县680个单位组成的223个工作组下到贫困村,帮助贫困村建设村级党组织活动办公场所,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共投入扶持资金8652.5万元,其中,党建帮扶资金1672.5万元,223个工作组680个单位帮扶资金6980万元。通过帮扶,贫困村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提高,村级办公活动场所得到改善。另外,我市还开展了“万人帮万户”、“千企联百村”、“万名干部下基层、争做群众贴心人”等活动,每名干部结对帮扶一户困难户,送一张“连心卡”,告诉他们有什么想法、需求和愿望可通过“连心卡”进行联系,并认真记好“民情日记”,梳理困难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仅2010年开展这几项活动捐助资金(含实物)达2500万元,帮扶对象人均受助1000余元。在扶贫帮困中,除资金(实物)捐助外,还因人而异,分类施保,提供支付信息、指导劳动技能、发展家庭种养业、介绍就业岗位等帮助,切实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培养和增进爱民、亲民、为民的感情。

二、专项、行业和社会扶贫存在的问题

专项、行业和社会扶贫,是在扶贫开发历史进程中伴随而生,为我国的减贫和缓解消除贫困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并克服。

1、对扶贫开发的认识还不太统一,积极性还不够高。

如有的人认为,经过20多年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贫困发生率已经明显下降,对社会经济影响不大,只要经济发展了,贫困问题就可以自然解决;有的人认为扶贫开发对GDP和税收的增加贡献不大,抓得好不好不影响全局;有的人还认为国家在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绝对贫困人口的生存温饱问题作了“兜底性”安排,贫困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开发式扶贫不如救济式扶贫。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干扰了扶贫开发进程,并动摇民心。

2、单位帮扶工作任务重,心有余而力不足。

近几年,各部门都开展了一些挂点活动,如农工部门的新农村建设点、组织部门的创“五好”基层党组织联系点和社区结对帮扶点,加上扶贫部门的挂点包扶贫困村,都得拿出钱来帮扶,少则1—2万,多则5万、8万不等,如何筹集资金成了各单位的一大难题,积极性和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3、扶贫机构设置不统一,协调统筹功能弱。

相对来说,扶贫机构是一个成长中的机构,其性质为议事协调机构,本身就带有不稳定性和可忽视性。从全国各省和我省各设区市的扶贫机构设置看,机构性质各异,有独立的、有隶属的、有混合的,有行政的、有事业的;机构级别不一,省有正厅级的、有副厅级的,地市有正县级的、甚至有副县级的;机构名称多样,多数称扶贫办、有的叫扶贫和移民办、有的叫协作办、还有的叫扶贫移民局等等。机构设置上的不统一、不规范,虽与各地扶贫任务的轻重有关,与其职能相统一,但更多的反映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扶贫开发的认识存在分歧,对扶贫事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贫困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从体制上、从长效机制上予以解决。试想,扶贫开发作为一项社会化系统工程,机构设置为平级机构甚至更低,扶贫部门如何正常有效地协调强势和高规格部门?又怎么去协调、统一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尽管各级都设有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虽然是一个实体机构,名牌很大,都是由政府一把手担任组长,由相关实力部门组成,但现在关键是落实得不太好,工作更多的是靠扶贫部门去协调,责权不统一,扶贫部门也就很难承担起工作重任。

4、扶贫立法滞后,扶贫工作社会责任和执行力大打折扣。

由于扶贫立法滞后,实行政府主导、扶贫主管、社会参与的工作方式,很难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尤其是扶贫资源整合难度大,各行各业都拥有财政扶贫资金的调配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落实难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济困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等,都是缺乏政策约束力的具体体现。

三、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新的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形势依然严峻,要确保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缓解发展差距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扶贫开发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扶贫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消弱,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只能加快,不能停滞。这就要求我们要合力推进以专项、行业和社会扶贫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一轮新的扶贫攻坚战,使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的全面发展。

1、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

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管理体制,实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有机统一。专项扶贫要改变过去投入分散的状况,主要瞄准重点区域和贫困农户,以整村推进为基础,以农户脱贫为目标,集中用于培育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和提高贫困地区综合素质及发展能力,尤其要逐步增加直接扶持到户的资金规模,创新和完善项目直补、产业覆盖、技能培训、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使扶贫对象得到直接有效的扶持。同时,要做好库区、深山区扶贫异地搬迁和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行业扶贫要着眼于资源整合、力量集成,把优先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并指导本行业完成本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扶贫任务。从萍乡实际出发,尤其要在“水、电、路、气、房、教、卫、文、就、保、计生和环境治理”等方面下功夫,促进扶贫开发与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调整农业结构相结合,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着力解决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社会扶贫要挖掘潜力,扩大领域,在切实加强定点扶贫的同时,要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党政机关的党员干部、爱心人士结对帮扶,积极调动、充分发挥军队和武警、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各类社会组织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把定点扶贫、领导牵头、部门联动结合起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区域综合发展,党建扶贫双赢,真正产生示范和辐射效应。

2、加快扶贫立法进程。

要真正构建以专项、行业和社会扶贫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只有通过严密的法律制度,明确扶贫的法律地位、领导责任、目标管理责任、资金投入责任和社会支持责任,来强化全社会共同的认识,从而为全社会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3、提高扶贫工作部门地位。

随着贫困对象脱贫难度日益增大和社会各界对扶贫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扶贫部门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与当前扶贫部门较低的职能地位不相称。为此,必须让扶贫工作部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拥有相应的决策权和行政权,才能担当起协调统筹责任,才能确保管好用好扶贫资源,达到真扶贫、扶真贫和扶贫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4、建立长效大扶贫机制。

我国扶贫工作的一个特点是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扶贫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又归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了扶贫工作条块分割的体制,无法形成有效的分工与配合机制,也不利于在源头上对各项资金进行整合和统一使用。因此,省、市、县都应建立一个能够整合政府各涉农部门资源,形成一个能快速决策、协调一致的长效大扶贫机制。同时,要从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高度认识问题,才能克服体制局限和部门偏见,使新一轮扶贫开发充满生机和活力。

5、加强宣传动员和组织领导。

篇4: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方案

为探索和完善乡镇、街道共青团工作思路,进一步落实党建带 团建,切实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促进乡镇、街道团组织增强工 作力量,拓宽联系青年的渠道,全面推进我区乡镇、街道团的组织 格局创新工作,按照区委组织部和团区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基 层团组织建设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的

(一 充实乡镇、街道团(工委工作力量。(二拓宽乡镇、街道团(工委联系青年渠道。(三丰富乡镇、街道团(工委工作资源。

(四发挥乡镇、街道团(工委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桥 头堡”作用。

二、工作任务和目标(一工作任务

1、通过选举、任用等方式,采取编制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 方式配强乡镇、街道团(工委;

2、围绕全团重点工作,结合辖区实际,合理设计工作载体和 内容,形成特色品牌工作;

3、按照“五个一”工作制度,建立运转协调、保障有力、结 构合理、活动丰富、制度健全的乡镇、街道团(工委工作机制。

2、工作目标

到 2011年 9月底前,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团(工委全面完成 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三、调整充实乡镇、街道团(工委(一团(工委成员的选配原则 1.乡镇团委成员的选配原则

乡镇团委书记:在乡镇党委班子中确定一名优秀年轻的领导兼 任。

副书记、委员:设立专职副书记 1-2名,副书记人选,在乡镇现 任团委书记和机关干部中选拔优秀青年干部担任。委员人选,根据 青年从业分布特点、乡镇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推进全团重点工作的需 要,重点从教育、卫生、非公企业等领域和致富带头人、农村专业 合作组织负责人中的青年人及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体现代表性,并 能调动一定的社会资源帮助开展团的工作。

2.街道办事处团委成员的选配原则

街道办事处团委书记:在街道党委班子中确定一名优秀年轻的 领导兼任。副书记、委员:设立专职副书记 1-2名。根据街道内青年群体结 构和分布特点,重点从户籍民警、工商税务人员、教师、非公企业 或社会组织负责人、青年社团负责人等不同青年群体代表中选拔团(工委委员。选配的委员中,原则上非公职人员不少于总数的三 分之一。

3.推荐的人选应具备以下条件(1热爱党,热爱青年工作;(2党员或团员;(3本地户籍或在本地长期居住、工作;(4能体现某类别青年的代表性;(5能调动一定的社会资源;

(6年龄一般不超过 35周岁。

4.组织格局创新后乡镇、街道团(工委委员结构 2 委员职数按照镇团委不少于 11名、乡团委、街道不少于 9名的标 准设臵组成。具体数量应根据乡镇、街道青年人口数量,各类社会 组织数量以及团组织结构、团员数量等因素确定。团(工委书记、副书记数量一般不超过委员数量的三分之一。

(二选配程序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确保程序严谨公正。主要包括以下程序: 1.制定工作计划。各乡镇、街道根据本地实际,明确推进时间 表;根据产业发展、青年结构和青年从业分布情况,明确团的领导 班子结构、团干部职数设臵。

2.成立工作机构。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由区委组织部、团区委、乡镇和街道党组织共同组成工作机构,加强选配工作的组织领导。3.宣传发动。各乡镇、街道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手 机短信、黑板报、公开宣传栏等媒介发布公告,宣传基层团组织格 局创新工作,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宣传发动时间 应不少于 15天。

4.人选推荐和正式候选人确定。采取组织推荐、10人以上团员 青年联名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进行。由工作机构对候选人进行资 格审查,然后根据多数团员青年的意见在符合条件的人选中确定正 式候选人,并报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同意。

5.产生拟任人选。要充分尊重团员的主体意识,保障团员的民 主权利,保证好中选优。在正式选举之前,要使团员或团员代表充 分了解候选人的基本情况、能力素质。

乡镇团的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由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团员大会选举产生。处于届中的乡镇团 委,书记、副书记可由同级党组织与上级团组织协商,在取得一致 意见后直接任命。

街道团委要召开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委员会,书 记、副书记由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团员大会选举产生。

6.报批。选举产生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团(工委委员、副书 记、书记人选须报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批准,由同级党组织公 布。

具体环节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合理设计工作内容

按照全团重点工作部署,认真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 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四项基本职能,紧紧围绕本辖区党政中 心工作设计工作载体,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着力抓 好 1— 2项特色工作。

(一组织青年

掌握团员和青年基本情况,建立健全团的基层组织。

1.摸清辖区内团员、28周岁以下青年及团组织情况,建立团员 青年和团组织信息系统。

2.摸清辖区内 40周岁以下青年从业分布情况,对青年能人建档 立案。3.负责推进各村、基层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团体、组织的建团工 作,扩大对青年的组织覆盖。

4.做好团员发展、团籍管理、团费收缴、推优入党等工作。

5.加大建团力度,尤其乡镇、街道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实现团组 织的全覆盖。(二引导青年

主要是引导青年积极向上,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理想信念。4 1.开展政策宣讲活动。2.开展团员青年学习培训活动。3.开展联系、走访青年工作。

4.开展青年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等公益志愿服务。5.选树优秀青年典型。(三服务青年

主要是围绕青年增收成才设计开展工作。主要是围绕乡镇青年增收成才设计开展工作。

1、服务青年就业。组织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信息。

2、服务青年创业。组织创业技能培训;提供创业项目和信息服 务;帮助青年落实创业小额贷款;开展创业指导服务。

3、服务青年发展现代农业。组织农村青年农业科技培训;引导 农村青年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创建农村青年新品种新技术 示范基地。

4、服务青年成才。组建青年协会、社团;选树、举荐农村青年 致富带头人及各行各业优秀青年人才。

(四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1.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2.开展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工作。3.开展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4.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5.开展青少年事务建言献策工作。

五、建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一建立党政领导支持机制

1.领导机制。建立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制度,将团建工作纳入党 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考核范围;进一步健全议事制度,把共青团和 青年工作纳入各级党委议事日程,党组织定期听取共青团工作汇报,确保每年至少听取一次专题汇报; 探索建立党团阵地资源共享制度,加强团的实践学习阵地建设。2.支持机制。2.支持机制。建立乡镇、街道党政对团(工)委开展工作所需 支持机制 经费、资源的支持制度,将共青团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从 制度上保证团组织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开展工作的经费需要。3.促进基层团干部成长发展制度。3.促进基层团干部成长发展制度。为编制外团干部提供发展平促进基层团干部成长发展制度 台,如定期选送学习、交流,优先推荐入党,推荐作为编制外团干 部所在单位的后备干部等。

(二)建立工作运转机制 1.团委委员分工负责制度。1.团委委员分工负责制度。根据团委委员的自身特长和优势,团委委员分工负责制度 分别承担相应工作职责。2.团委委员会议和述职制度。2.团委委员会议和述职制度。每月召开1—2次专兼职团干部共 团委委员会议和述职制度 同参与的工作会议,每年进行1—2次工作述职,团干部向团员代表 和上级团组织、同

级党组织进行半年述职和年终述职。3.团委委员轮值工作制度。3.团委委员轮值工作制度。一般由副书记定期轮流组织开展相 团委委员轮值工作制度 关活动,书记负责统筹协调。4.团委考核团委委员工作制度。4.团委考核团委委员工作制度。乡镇、街道团(工)委定期对 团委考核团委委员工作制度 团委委员的工作业绩进行量化考核。5.推行“五个一”的工作制度。5.推行“五个一”的工作制度。每个月组织召开一次团的工作 推行 例会、确定一名执行委员、突破一项重点工作、开展一项主题活动、报送一篇宣传稿件。

(三)建立团干部队伍管理机制 1.定期培训制度。1.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定期培训制度,每年至少对乡镇、街道 定期培训制度 团干部培训一次,其中对编制外团干部要注重团的基本知识培训。2.科学激励约束机制。2.科学激励约束机制。重视激发和保护编制外和兼职团干部的 科学激励约束机制 6 工作热情。对具有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工作人员身份的兼职团 干部,特别优秀且符合专职团干部任职条件的,可列入下届团(工)委专职书记、副书记后备人选;对非公领域的兼职团干部,可以在 团内荣誉称号评选表彰中给予重点考虑。3.团委委员退出流动机制。3.团委委员退出流动机制。建立团干部合理的退出流动机制,团委委员退出流动机制 原则上团干部任期应与乡镇团组织届期同步,任期内因工作调整等 原因不在辖区工作的,应及时增补,任期结束后其职务自动卸免。

(四)科学建立的保障机制 1.乡镇团委联系青年、整合资源的机制。1.乡镇团委联系青年、整合资源的机制。乡镇团委联系青年(1)乡镇团委委员分片或分行业、分领域联系青年的制度。根 据团委委员的居住生活地区或所从事行业,划定联系青年的范围,利用走访、网络等方式与辖区内青年建立密切联系。(2)乡镇团委整合资源的制度。乡镇团委委员利用自身的社会 关系整合社会资源,或利用自身或所属单位的资源,支持乡镇团委 开展工作。2.街道团工委建立区域联动、资源保障机制。2.街道团工委建立区域联动、资源保障机制。街道团工委建立区域联动 探索建立街道内共青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适当开展辖区内团 组织的共建活动;根据编制外团干部分工和熟悉领域,建立编制外 团干部分片或定点联系青年的制度;建立街道党政对街道团(工)委工作经费、资源的支持制度。

六、推进步骤 2011年9月底之前完成全市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

作,分五个阶段推进: 宣传部署 2011年7月底前)开展调查摸底,(2011年 月底前)。进行宣传发动,1、各级制定印发政策文件和具体实施方案,成立工作机构,召开推进 会议,全面部署启动。7。市委组织部和团市委指导乡镇、街

2、组织实施(2011年8月)组织实施(2011年。道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和《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指导方 案》,扎实完成好选配团(工)委班子、设计团的主要工作内容、建 立完善工作机制等三项重点任务,加强团的规范化和有形化建设。市委组织部和团市委对格局创

3、集中培训(2011年9月上旬)集中培训(2011年 月上旬)。新后的乡镇、街道团(工)委委员进行全员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 要包括团的基本理论、重点工作、基础团务和基层工作方式方法。“回头看”和考核验收(2011年 月底前)。市委组织部和团

4、回头看”和考核验收(2011年9月底前)。市委对各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进行考核验收并开展“回头 看”活动,对工作没达到要求的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5、分析总结(2011年10月底前)分析总结(2011年10月底前)月底前。探索并初步形成乡镇、街道。团(工)委的合理运行机制。对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进 行全面总结,以乡镇、街道团(工)委为单位对格局创新前后情况 进行对比、分析,对格局创新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在10月底前形成工 作报告并上报团市委。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既是加强团 提高思想认识。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党建带团建和全团推进基层 组织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各级党、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做好此项 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明确任务分工。团市委负责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并指 明确任务分工。导、配合乡镇、街道党组织按时完成专兼职团干部的选配和调整工 作,帮助乡镇、街道团组织设计工作内容、建立工作机制。

(三)加强工作督导。乡镇、街道团(工)委要在每个阶段末 加强工作督导。期,及时对工作推进情况形成小结,将工作进展、工作动态、有效 做法、问题建议等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团市委。8

篇5: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方案

1.团省委班子(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此项工作的情况,会议纪要的主要内容

团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青发〔2011〕3号)下发后,新疆团区委迅速行动起来,由团委组织部牵头,农村青年工作部、城市青年工作部分别负责,对事先制定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规范,于2011年3月21日召开书记办公会议进行研究,确定了年内力争100%完成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目标,形成了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进度计划,确定所有的班子成员分头联系地州的联系点制度,将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列为新疆共青团系统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3月22日向各地州市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开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2.和省委组织部门沟通情况,取得的成效,是联合发文还是单独发文,省委组织部负责同志是否有专门批示或者讲话,与地市、县两级党委组织部门沟通的整体情况

在自治区团委《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印发的过程中,自治区团委组织部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积极联系、争取联合发文,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领导认为正在审定《自治区党建带团建工作实施

1意见》,在此《意见》中将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行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提出原则要求,不再另行发文。后经争取,于4月26日以自治区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关于以纪念“五四”运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对地州、县市党委组织部门指导、支持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地州、县市积极争取当地党委组织部门的支持,全区14个地州中有9个地州党委组织部和团委联发了推进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的通知,98个县(市、区)全部与组织部们联发了通知或者成立了由组织部领导任组长的领导机构。

3.部署此项工作的会议形式、名称和参会范围

自治区团委于2011年1月24—25召开了十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全委各族150名委员和团干部参会,会议对全力推进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进行了部署。《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后,农村青年工作部与地州市团委主要领导分别电话联系,讲明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高位推动。5月18日,自治区团委召开近期重点工作视频汇报会,自治区团委书记阿依努尔·买合赛提,工农部门的负责人听取了各地州市团委书记关于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并由工农部门对全区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进行了通报。

4.本省推进此项工作建立的具体工作机制,取得的效果

建立的主要机制有:团委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联系点制度、工作进展情况周报制度、隔层级电话抽查制度、督查通报制度和实地调研督查制度。要求区、地、县三级团委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全部参与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联系指导工作,形成全团推进的态势;要求地州市团委不定期直接电话抽查乡镇工作情况,自治区团委农村青年工作部直接电话抽查县市工作情况;要求县市团委对乡镇实地指导和督查面要达到100%,地州团委实地指导和督查面要达到50%,自治区团委实地指导和督查面要达到30%;及时通报全区乡镇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进展情况,自治区已制发督查通报3期,通报直发地州市分管共青团工作领导,收到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区各地、各县市工作进展较为平衡,已总体完成宣传发动和物色人选工作,为6月初召开会议选举打好了基础。

5.开展业务培训的基本情况,培训范围、人数、讲课人员和培训内容

我们在自治区团校举办地州、县市和乡镇团干部组织格局创新专题培训班2期,培训各级团干部231人,由自治区团委党组书记和工、农部门负责人授课;举办下基层举办共青团工作培训班2期,培训县市、乡镇团干部265人,由团校教师和地州团委业务干部授课;各地州市举办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培训班4人,培训各级团干部510人,由地州市团委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授课。三类培训主要均是围绕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开展的,注重讨论和体验,使基层县市和乡镇的团干部对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办法、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全面推开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联系点制度建立情况,分管书记和农村部长到联系点实地调研督导的情况

自治区区、地、县三级团组织全部建立了联系点制度。自治区团委书记班子成员每人联系2个地州,农村青年工作部副处级以上干部联系两个地州的2个县市,地州团委书记班子成员和内容机构的中层干部分别联系2—3个县市,在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各级团干部分头采取电话联系、实地指导和督查的方式,督导联系点乡镇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实质上将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工作作为自治区团委中心工作来综合推动,效果明显。

7.乡镇团情调查表汇总情况、县级团委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汇总情况

乡镇团情调查表已经发至各基层乡镇,正在填报当中。目前,全区绝大多数县市已经按照自治区、地州团委的部署印发了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行政管理模式由地州团委汇总,区级只汇总了地州的实施方案。

8.全省的乡镇数量,目前已完成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乡镇数量,二者比例,到今年年末的完成目标

全区有乡镇858个,目前已经完成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乡镇有121个乡镇,占总数的14%。目前,绝大多数乡镇已经完成了宣传发动、人选物色工作,全区各乡镇将于6月30日前完成选举工作,力争年底前100%完成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9.目前取得的主要成绩、经验,推进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各地推进工作的特点有:一是争取党政支持,提供组织保障。各地(州市)、县(市)团委认真贯彻自治区团委关于乡镇格局创新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争取党政支持,高位推动工作开展。二是加强督促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各地(州市)、县(市)团委采取每周督查、及时通报、电话抽查、实地调研指导、现场观摩、QQ交流等切实有效的方式推动工作开展。一些县市团委书记能够保持与乡镇党委领导的经常性联系,深入乡镇具体协调、指导开展乡镇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认真摸底调研,全面熟悉底数。各基层团组织认真开展摸底调研工作,全面掌握乡镇经济社会及团工作现状,为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打好基础。四是整合社会资源,广泛物色人选。通过公开招募、走访交流和组织推荐、团员青年联名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开展人选推荐和资格审查工作,力争使更多领域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乡镇团组织,增强基层工作力量。取得的经验

可以概括为:高位推动、党建带动、积极主动、社会互动。

篇6: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方案

近年来,在团县委的正确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莲花镇团委真抓实干、稳步推进,结合莲花共青团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新途径,打造新平台,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建立健全基层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长效机制,从物质、政策、制度等方面,为团组织创新工作格局、营造工作环境。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抓团委班子配备创新。通过强化核心,调整并扩大了团委领导班子。镇团委通过此次换届工作,把有能力、有想法、有公益心的团员青年吸收到各个团支部班子,增加团的领导班子配备,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打破了原有的团委副书记的配置模式,重点从农村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和优秀外出务工青年等群体中选拔,加强了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抓运行机制创新。一是更加科学的明确了镇镇团委的定位。在认真落实上级组织工作部署的同时,积极统筹协调各团支部工作力量,通过网络、手机平台、QQ群等方式更好的了解,服务和凝聚青年,不断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二是积极探索科学的团活动项目实施机制。选准项目,做好项目是实现镇镇团组织服务基层的关键。在组织格局创新活动中,镇团委制定了一套科学的项目量化评价制度,使团工作实施有目标,推进有步骤,过程可监控,效果可评价,逐步增强团工作的计划性,可控性,规范性和时效性,形成了“服务基层、工作项目化;开展项目、过程科学化”的鲜明导向。

(三)抓考评激励制度创新。充分调动团干部内在的工作积极性。镇团委把考评激励贯穿于团干部任职的全过程,建立了包括“任期承诺制”、“工作分工责任制”、“报告和公开评议制”和“推干荐才制”在内的一套科学完整的考核激励体系。真正实现了团干部“任初有承诺,任中有考核,任后有出路”的科学化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团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热情,使团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团组织工作蒸蒸日上。

(四)抓资源整合渠道的创新。“开放互联”是此次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镇团委积极吸纳各行业优秀青年加入团委班子,通过增配兴文县青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瞿周文同志为副书记,优秀人民教师詹金芳同志为团委委员,打破了以往团组织“封闭割裂”、团干部“单兵作战”的状况。充分发挥了委员会各成员各自联系资源的优势,拓宽了团组织整合资源的渠道。通过尝试“产业+支部+团员”、“流动团支部”等新的团组织创建模式。不断扩大了团组织的覆盖面,增加了团组织资源的拥有量,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五)抓服务途径的创新。对乡镇团组织而言,是否能凝聚团员青年,是否有能力服务青年,是评价一个组织是否具有活力的最终目标。镇团委结合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实际,把团组织服务途径创新作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三服务三增强”--即:服务团员青年,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服务青年创业,增强组织的战斗力;服务基层党建,增强党的建设活力”为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团组织活动,务求“贴近农村、贴近青年、贴近实际”,使团的服务真正取得实效。

二、实际成效

(一)团委班子配备结果对比。由于历史原因,莲花镇原团委班子仅有镇团委书记1名。通过此次镇、村两级集中换届,新一届莲花镇团委班子目前配有书记1名,副书记6名,委员14名,充实了班子成员,为大力开展团的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扩大了社会各届青年的覆盖层面,激发了活力。工作中,协会建团、村组建团等成为团建新生长点,新建兴文县青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利民生猪养殖协会等协会团支部2个,并大力发展村组团支部18个。凡是已建立党组织,团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镇直各部门,党组织负责建立团的组织;未建立党组织,但具备建立团组织条件的,上级党组织要负责建立团的组织。

(二)团委工作机制建设情况。按照《加强共青团工作的实施意见》通知的要求,镇团委定期召开一次青年工作会议,研究决定一个时期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班子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本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原则,不断加强团内制度建设,规范了团员情况统计制度;加强了团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内在活力;高度重视“推优”入党工作,把推荐优秀团员入党作为实施青年人才工程的重点来抓,今年全镇共有5名团员经镇团委推荐入党。

(三)团委工作内容设计情况。一是强化青少年思想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少年。联合莲花初中、水栏学校、莲花小学通过开展读书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我与祖国共奋进”、送法进校园活动等形式,增强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的思想情感。二是围绕全镇工作中心,开展扶持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给予青年创业就业以大力扶持。以为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扶持为工作切入点,发挥出团组织联络、人才、智力优势,不断整合社会各项政策资源,更好的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三是全面活跃团的各项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内容新颖的各项团的活动,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四)团委联系青年渠道情况。一是开展好分类引导试点工作。镇团委不定期深入各村、学校,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等方式,了解团情,听取青年对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不断加以解决。二是开展青年创业经验交流会,组织优秀青年代表,作经验介绍和典型宣传,用先进任务的先进事迹感染人,教育人,起到了很好的教育示范效果。三是召开青年创业座谈会,进一步为广大青年提供政策法规服务、农业科技和其它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服务,不断拓宽与青年联络沟通的渠道,提高青年的整体素质。

(五)团委整合社会资源成效。一是积极协调县金融部门,多渠道为广大创业青年协调创业资金。在这方面,镇团委加大了与县农行、县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的合作力度,多方面为广大创业青年提供创业资金。二是积极协调各类培训机构,多渠道为青年创业提供技能支持。镇团委主动与利民生猪养殖协会合作,突出青年创业培训的重点,培训创业青年26人次。此外,在镇政府的协调下,通过各项渠道与西南大学等单位团委建立起了友好关系,邀请专家教授到我镇就水产养殖户所关心的健康养殖、水质调节等问题深入到养殖大户家、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

篇7: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方案

关键词:基层团建,兴趣小组,青年团员

近些年在普通高等院校中, 团工作中较为普遍的出现了基层团员意识淡漠, 团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2009年初, 共青团中央提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号召, 开启了团工作重心下移的序幕。

1 兴趣小组建团的背景

目前, 基层团建工作遭遇到新的问题, 即长期的不够重视基层队伍建设、基层干部培养缺失和新时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交相作用, 形成目前大学生集体意识缺失、个性与规范发生冲突、个性鲜明却活跃不足等不良现象。而传统的集体模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开发瓶颈, 比如班级、宿舍等使得很多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那么, 如何切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性格、成长发展的需求等实际, 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共青团集合体, 是推动共青团活跃的关键。

兴趣小组的创建, 切合目前大学生实际, 因势利导的组建团队, 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集体观念教育、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教育, 试图在人为分割的集体之外开创新的更具生命力和活力的新型组织, 并基于这些小组开展团组织建设工作, 在班级之外扩大分团委学生会的工作抓手, 扩大后续干部培养、选拔幅面, 逐步形成高年级带低年级的具备高度凝聚力的团建新格局, 探索出新时期大学生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

2 新形势下兴趣小组建团的重要意义

2.1 兴趣小组建团的有力条件

在教育环境越发开放的新时期,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各方面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 发挥学生成长的主观能动性, 是保持共青团工作与时俱进的需求。

在共青团组织工作重心下移的机遇下, 以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技能为出发点, 集合一群有共同爱好、特长的学生, 成立兴趣小组, 并建立团支部。一方面, 充分调动基层青年团员的积极性, 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 扩大团组织的影响面, 深入青年团员, 扎实开展基层工作。

2.2 兴趣小组建团的目的和意义

在兴趣小组建团是我院开展基层团组织建设中提出的一项新的建团思路。创建其目的与意义主要是:

(1) 在现有组织不能满足更多青年成长、综合能力提升要求的条件下, 为这些有想法、有能力的学生, 提供一个空间, 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进一步增强个人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扩大人际交往。

(2) 让兴趣小组成为广大学生思想意识, 综合能力提升的舞台, 使更多的学生团员找到组织归属感, 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3) 规范化、组织化的发展兴趣小组建团, 并形成长效机制, 进一步扩大团组织的影响面、教育面和控制面。

3 科学管理、健全制度实现兴趣小组建团的可持续发展

3.1 兴趣小组的组建

兴趣小组在我院的基层团建试点工作中, 是立足于学院之内, 学生会之外独立存在并自成体系的组织。

在兴趣小组成立的初期, 以满足当代青年团员多元化的需求, 以集体观念教育、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 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 分别成立了文体类、学习类、技能培训类、能力培养类等多个兴趣小组, 完全由学生自主成立, 自主管理, 自主活动。在学院内部建立起更具凝聚力的团支部, 实现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团员的良好局面。

3.2 兴趣小组的管理

在兴趣小组运行的一年时间里, 各个兴趣小组也出现了不同的问题, 在中后期, 已经有个别小组处于瘫痪状态, 鉴于此, 在兴趣小组建团的后期, 加强了指导和管理。

3.2.1 人员的管理

兴趣小组的人员管理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兴趣小组负责人;二是兴趣小组成员。

负责人作为兴趣小组的干部, 主要由高年级和有经验的学生担任。各小组的负责人, 除了自身能力较强以外, 还要定期参加各种干部培训, 一方面加强思想建设, 明确兴趣小组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另一方面, 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 创新性的带领个小组开展活动。虽然兴趣小组由学生自主管理, 但是必要的指导和管理能够使兴趣小组尽快的走上正轨。因此, 只有加强综合能力的培训, 才能使兴趣小组更具活力。

在兴趣小组成员的管理方面, 除了日常工作以各负责人管理外, 主要以鼓励基层低年级同学为主, 提高他们对兴趣小组的认识, 充分调动组内成员的积极性。另外, 合理的配置人员层次梯度, 充分的发挥大二、大三学生的学长作用, 也就能实现小组的可持续性发展。

3.2.2 活动的管理

活动作为一个团体生命力的象征, 在兴趣小组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定期的、有效的开展活动, 能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不必范围过大, 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并且应该有别于学校学生会活动, 要具有自己的思想、主题和创意。各活动应该从基层学生中来, 能够体现兴趣小组的特点, 确保每个组员能够在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所用, 体现兴趣小组建团的实际意义。

另一方面, 根据实际情况, 结合学校、学院、学生会的活动, 开展参与性的活动, 例如:学校的科技节、文化艺术节、挑战杯、社会实践等大型活动。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 形成有影响的品牌性, 创新性活动。

3.2.3 机制体制的建设和完善

重视对兴趣小组建团的考核工作, 加大考核的评优和奖励力度。根据各兴趣小组的年初计划、活动情况、获奖情况和年终总结进行考核, 对兴趣小组每次组织的活动进行登记, 建立完善的活动登记制度。对于考核较差不能按要求参加活动的小组, 可视原因合并或解散。

另外, 制定相关政策调动兴趣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对于学员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所获得的成绩, 充分利用海报、院报、校园网等有关媒体做好宣传, 构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3.3 兴趣小组建团的发展

在兴趣小组建团工作开展的一年里, 并不是所有的小组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我们发现学习型团组织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通过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 运用于基层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 使每个团员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为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而不断学习、追求超越、不断创新。

各种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既是遵循高校团组织建设自身规律的重要举措, 也是永葆团员队伍先进性、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我们可以运用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理念, 确定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目标, 进一步开发团组织和青年团员的潜能。

4 结语

为了让基层团建更快、更好、可持续性的发展, 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提基层的自我建设能力, 深入了解基层所需, 让所有基层青年团员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能够有所学, 有所得, 并培养课堂学习中所不能学到的能力, 实践自我, 成就自我。

参考文献

[1]姜亚金, 张珠龙.兴趣小组:开放教育环境下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10) :26-28.

[2]花晓波, 管宏友.建立科学兴趣爱好小组群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240-242.

[3]潘红艳, 苏萍.课外兴趣小组的组建与管理.管理教育, 2008 (12) :68.

上一篇:2×6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吸收塔与烟囱施工交叉作业安全措施下一篇:“求平均数问题”的数学活动课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