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英下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2024-04-20

八英下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精选5篇)

篇1:八英下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山东省冠县斜店乡中学

沙艳靖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山东省冠县斜店乡中学的英语教师沙艳靖。我今天说课标的内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外研版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下册。

我今天说课标说教材是按照三大块来说明的,一说课标、二说教材、三说建议。说课标从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方面进行说明,说教材从教材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和内容整合四方面进行说明,说建议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三方面进行说明。

一. 说课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

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课程标准下的分级目标

课标要求八年级学生在这五个方面达到四级的综合行为表现。具体的目标描述是: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能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

内容标准

下面介绍本册书在此五方面的内容标准。语言知识方面要求八年级学生在语音方面识音标、注重语调与重读能力;词汇方面要求能掌握八年级下册220个左右的单词和4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语法要求掌握时态:现在完成时及其与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的区分;句型为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并列复合句、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whether/if及疑问词引导的宾语从句;重点词为系动词;话题是生活与健康、旅游与休闲娱乐、学习与工作等方面;功能是根据以上话题进行语言的描述和自由交流。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要求学生 1.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供信息和观点。2.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重要信息。说:要求学生1.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观点和意见。2.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读:要求学生1.具有推断,理解生词含义的能力;2.找出文章的主旨大意的能力;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写:要求学生1.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2.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方面要求学生: 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在英语交流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热爱祖国,有责任心。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认知策略要求学生根据需要进行预习、在学习中善于记要点;调控策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交际策略培养学生在必要时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交流并注意到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资源策略培养学生初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文化意识方面使学生热爱自然景观的文化;了解人类在探索太空领域的进展;培养自己的良好爱好。二.说教材

1.外研版新标准教材的特点:本套教材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简单说就是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思路。教材分模块编写,采用大课型设计,各模块知识在unit 1,2,3 三部分循环,滚动式递进,语言真实地道,教学资源丰富,内容广泛,注重交际,实用性强。2.编写体例

1)教材编写体例

外延版八年级英语课本分三部分:目录、10个学习模块、两个复习模块和附录。在目录部分明确标出每个模块的标题、话题、功能、语言目标、模块任务和文化教育;附录部分提供了课文解析、语法解析、语音表、词汇表,专有名词词汇表和不规则动词表。新教材删除了workbook,单词量略有减少,这样节省的一部分时间有助于将学过的新知扎牢,较之前的八上到八下的难度梯度有所降低,更为基础差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2)模块编写体例(1)模块任务(Module task)

每个模块在标题下都设立了模块任务。

模块任务使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理念。第一单元(Unit1)第一单元以培养学生听说为主,兼顾读写,并包括词汇、语音、语法内容的学习活动,突出语言交际能力。(2)第二单元(Unit 2)

第二单元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主,兼顾听说,并包括词汇、语法内容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即书面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写作能力。(3)第三单元(Unit3)

第三单元是训练学生运用本模块所学的语言结构与词汇综合提高听说读写技能等的单元,所以是“语言运用(Language in use)单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3.内容结构

下面介绍一下教材的内容结构:本册教材是最新改版教材,包括10个模块。分别是感觉和直觉、经历、太空之旅、看病、动画片、爱好、洛杉矶之夏、休假、友谊及广播。语法内容分别是:表示感觉和直觉的系动词、现在完成时(1)(2)(3)、几种时态的区分、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并列复合句、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Whether/if及疑问词引导的宾语从句及宾语从句的时态问题。与老教材相比,内容上更符合八年级学生能力,语法上添加现在完成时,删除原八上教材中的状语从句,难度更适合八年级承上启下的特点,避免了之前八年级难度陡升的情况,切实做到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4.知识整合

(1)话题的整合

我现在把八年级下册的话题进行整合

我将八下模块主题进行了一下整合,即:模块1、2、4、9、谈生活与健康,模块3、5、6、8旅游与休闲娱乐,模块7、10谈学习与工作,贴近生活的话题,引发学习兴趣,易于理解,增强了实用性。每个模块的内容结构分别在语音、语法、词汇、话题及功能等方面有所不同,内容充实,结构清晰。(2)语法横向整合

语法整合:涉及到五个语法知识点,分别有,系动词用法(1)它是在在八年级上册学习动词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现在完成时态(2、3、4、5),其中第五模块是正确区分一般现在时态、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这是继七年级及八上学完五大时态后再添加,而老教材中此时态在八上出现;简单句的六种基本句式(6),为后面学习复合句做好铺垫;(7、8、9、10)并列复合句和宾语从句,难度进一步加深,要借助第六模块的知识来学习这几模块。模块10学习宾语从句的时态问题,解决时态和句子整合出现的问题,删除了原八下教材的状语从句,降低了语法难度,避免了学生对句子的混淆.(3)语法纵向整合

下面是八年级下册语法的纵向整合。新改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语法有:there be 句型、have got、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下册学习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特殊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八年级上册学习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过去进行时、动词不定式、情态动词;下册学习系动词、现在完成时、简单句及复合句、宾语从句。因是改版教材,所以九年级的语法改动还未知,原教材上册学习被动语态、主谓一致、定语从句;下册复习词的分类、从句及时态语态。由此可知,教材的编写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稳步提升的,且八下所学在三年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

新课标指出的教学建议为: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语言实践,;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结合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实际教学,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自我校实施八步教学模式以来,老师们的课堂效率均有所提升。八步即激情导入、板书课题、认知目标、自主预习、互动交流、精讲探究、巩固训练和精彩小结。八个环节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将每堂课分成逐渐深入的八个层次,让学生在灵活生动、交流互动的情景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在教学中我还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来进行分角色表演活动,进行分组听写竞赛、进行讨论辩论竞赛等。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努力为学生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只有为创造一个轻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我每天都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上课之前先给学生讲一个幽默的小故事,有时候用英语,有时候用汉语,以此来缓解课堂气氛;我经常地采用鼓励的方式,有时候是口头的,有时候是书面的。无论哪种教学模式,只有为我所用,用之有效,就是好的教学模式,才能通过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及师生之间的尊重和包容,大胆质疑创新和鼓励,创造和谐、发展的课堂文化。2.评价建议

英语课程的评价标准规定: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注意评价的合理性和多样性;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终结性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评价要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

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内容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形式包括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测验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使学生成为英语教学评价互动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例如组长评、教师评、家长评、综合评。原则:无论运用哪种评价,标准要清晰明确,制定适当奖惩措比并且定期轮换。终结性评价内容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语言知识运用;形式有单元检测、期中检测、期末检测、竞赛等;目的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中考在这一部分主要考察系动词的意思,表语的词性,主要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现在完成时态主要考查现在完成时态的定义用法、时态的构成,标志性的时间状语及延续性动词,也主要是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并列句主要考查并列联词and, but, or, so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宾语从句考查宾语从句的连词、时态及语序问题,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3.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我还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1)有效地开发利用教材、教参资源。包括教材中的插图、flash动画、录音和其他版本的教材。

2)充分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如学校的图书角、阅览室、班级后面的板报、校内的宣传栏、还有路边、商场的标识,报刊杂志等。3)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等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

4)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鼓励学生制作班级英语手抄报、英语墙报、创建英语广播站等。

准确把握课标,灵活运用教材,科学运用评价,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篇2:八英下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下面我从三方面来解读课标和教材: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

1.本学科的总体课程目标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能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能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3、说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

二 说教材

1.编写特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这本教材的编写特点是:内容丰富,关注学生,注重过程,学法多样,教法开放。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在“解决问题”单元,教材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与上二年级上册相同,本册实验教材仍然注意结合计算教学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将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表内除法

(一)当中的解决租船问题和分筷子问题,还有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当中解决的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等等。同时,在其他教学内容的教学中也注意提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或练习。例如,在“克和千克”“统计”等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例题或练习。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本册实验教材结合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建立数感的学习素材,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教材的第5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可容纳一万人的体育馆的主题图,让学生对10000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其次,提供一些有关三位数、四位数有多大的具体而生动的实际例子,例如“广场上有330只鸽子”“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有六、七千颗”,让学生结合现实素材感受这些大数的含义。第三,安排了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几个三、四位数的相对大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第四,安排了结合实际认识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教学,以及让学生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的有关内容等。第五,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中出示多种算法和估算等。这样,在上述丰富具体的素材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万以内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乘法口诀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之后,在“表内除法

(二)”中,实验教材集中安排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除法计算教学与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结合编排,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的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所学习的除法计算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采取这样一些措施:首先,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有关图形和图形变换应用的素材。例如在“游乐园”的主题图中展示了本单元要学习的所有内容的实际应用;接着分别用 “斜拉桥”“缆车”“升降机”“推拉窗” “生活中的数学”等实例,展示实际生活中角、平移与旋转的现象,使学生不仅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使学生获得了有关图形以及图形变换的丰富的感性经验。其次,教材为每一部分的教学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动手实践活动,如观察、折纸、制作、作图、拼摆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对锐角、钝角、平移、旋转的概念进行感知、体验和理解,感知和体验图形的变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等。另外,教材还设计了一些既具探索性且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例如,练习十的“拉一拉”“拼一拼”“转一转”以及实践活动“剪一剪”等。让学生在这些充满童趣的操作或制作活动中,通过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感知、感受几何变换的奇妙,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得到发展空间观念的训练。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在每个教学单元的开始,教材都安排了即反映现实生活内容又包含有所学数学知识的主题图。使各部分知识的教学都从学生有所体验的实际问题或现实背景引入。例如,“表内除法

(二)”的教学,在“欢乐的节日”背景下,首先要解决的是在布置联欢会的会场时“平均每行挂几面小旗”的问题。又如“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的教学,在“参观鸟岛” 背景下要解决的是如何乘船的问题等。

2.编排体例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他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基本体例是:生活情境图引入情——发现提出数学问题——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与拓展。同前几册一样,教材仍然在单元之前,安排一个大情境,引出后面的几个例题。每个例题的情境或是主题图的一个局部,或是主题图中某一情节的发展,使学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情境中学习不同的内容,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我以第一单元的解决问题为例,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主题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园”为背景,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情景,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学生可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有多少人在玩沙包?”等等。对于一步计算的,可当时就让学生解答;对于两步计算的可以暂时留下,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由此,引出了后面三个例题。对于每一例题中的问题,教材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容易理解或比较喜欢的方法。最后通过应用与拓展,建立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例题后面的做一做进行巩固与提高。

3.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化、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其中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用数学解决问题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下面我就《空间与图形》这个领域里《图形与变换》这个知识大类做详细的阐述:本册教材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图形与变换》,这个单元包括“图形的变换”、“ 图案设计”、“ 数学欣赏”。“ 图形的变换”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图案设计”是引导学生分析花瓣图案是如何由简单图形经过图形变换得到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数学欣赏”为学生提供一部分有趣的图案,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很有帮助。

对于图形与转换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通过“观察物体”初步认识了轴对称现象,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欣赏数学美。在此基础上,二年级下册“图形与转换”顺势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知道判断直角、锐角、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平移与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相同,都是学生在日程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运用学习对称的方法,教材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并会画出平移旋转后的图形,使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特点。这样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直角锐角钝角概念的掌握,也是为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这一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角的初步认识,对称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图形转换,发展空间观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 说建议:

1.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表内除法教学要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关注计算能力的培养 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包括除法的意义、用乘法口诀求商和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应关注以下二个问题。

1、除法意义教学要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除法的关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首先,在教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时,要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求商方法。交流时,要展示学生不同的策略。如实践操作的方法,通过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解决问题;连续做减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用乘法口诀求商与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时,要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掌握所有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算的态度与意识,其内涵十分丰富。举例来说,教材第69页有一张图片,下面写着“有八百六十八人跑马拉松”,学生应该怎样理解这个数呢?首先,应该理解这个数表示的现实意义,即表示在跑马拉松的运动员的总人数,而且人数很多;其次,能与自己熟悉的数概念建立联系,并能自觉地进行比较。如能与自己学校学生总人数进行比较,知道是“多一些”还是“少一些”。第三,能依据数的组成知识,自觉地在头脑中进行重新编码,如出现“10×10”方阵表象,知道八百六十八人表示有八个这样的方阵还要多一些。„„

(三)解决问题的教学要突出问题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把握好以下两个重点:

第一,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第2、3页单元主题图教学时,教师应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数学地理解并描述图意,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接着,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教师切忌急于求成,代替学生提出问题。当然,二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还有待培养,有时学生的提问往往踩不到点上。这时,教师应注意及时点拨引导,指导提问方法。在学生描述信息、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应与学生共同进行梳理,用较为简洁的数学语言表述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或多媒体呈现文字叙述的题目,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

第二,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从本质上说是学生个体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解决问题。如第4页例1教学时,除了书本给出的两种方法外,学生还会提出“13-6+22”的方法,只要学生能正确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学生独立探索后,应及时组织反馈与交流,引导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思维活动,呈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单元中,需要注意小括号的教学。在第5页例2教学时,教材第一次出现了小括号。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应利用现实情境,帮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明确小括号的作用,初步掌握小括号的使用方法教师在整个学期中,结合解决问题练习多次进行渗透与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

(四)图形与变换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为了让学生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可安排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教师可利用实物演示或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做成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如推动的移门、转动的风车等。其次,通过举例进一步感知,让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但无论是观察还是举例,教师都应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进行描述,并鼓励学生通过动作或符号来模拟、表征物体的运动方式。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日常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形成相应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2.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科学界已指出:真正决定人类智慧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而情商可以经过后天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评价,这样会促进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二)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课标提倡的评价理念之一就是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应体现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还应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在学习解决问题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分析、推理、判断等能力,在学习笔算除法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准确的计算能力,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要评价学生是否具有有序的观察能力。

(三)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

教师的评价应从正面加以引导,对学生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体现多样化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这些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融合,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

(3)。开发利用社会、家庭方面的资源(4)利用学生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

篇3:八英下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持续不断地进行。本文就此活动对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谈几点认识。

一、"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是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任何一名教师,如果仅靠曾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学校教育的需要。迫使我们的教师必须终身学习、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我国教育改革,才能立足于社会。而"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是我国中学教师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新的形式与载体,青年教师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成长为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新型师资力量。

2、教师可持续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使教师的学习、交流可以经常化和深入化,由被动变为主动。可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学校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合作,能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在"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中教师不仅成为实践者,也成为研究者,即在实践中成长。可见"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青年教师也不例外。

3、学校校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师存在新老更替的问题,不少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都需要与课堂对接,教学能力需要尽快改进和提高。而学校在目前状态下对教师统一进行外出培训资金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队伍的建设。因而,通过"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培养、锻炼的教师,使其都能成为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学校发展。

4、新时期加强校本教研的要求

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和教育自身的变革日益加快,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对象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课程改革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强校本教研,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益。通过"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可以提高教研的实效性,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

二、"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

1、打造品牌意識。校本教研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生活的全体教师的一种追求,是学校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办学品味的主要途径,是把学校建设成研究型、可持续发展学校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学校深化教育改革。

2、打造研究新型教师队伍。校本教研可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学校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合作,能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校本教研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在问题的解决中求得学习的结果,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成为实践者,也成为研究者,即在实践中成长。

3、教研文化的核心。校本教研有利于形成刻苦、团结、合作、奉献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形成严谨、钻研、创造的工作状态,也有利于形成一种管理和制度。在管理中有了人的活动,制度中有了人的尊严,制度不仅约束人、规范人,还可以引导人、培养人。校本教研是推动学校自身的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是促进青年教师的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原则的体现

1、主体性原则(校本原则)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思考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活动内容密切结合学校和课堂教学实际,体现学校教师发展为本的原则,提高学校和教师的参与热情,使教研活动更具活力与效率。

2、互动性原则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贯彻理论学习、实践尝试,专题研究三个结合,提倡讨论交流、观摩评析、互帮互学及共同分享机制,充分体现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3、实践性原则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立足于解决新课程下的青年教师适应性问题,使青年教师通过校本教研提高专业素养,把重心放在教研活动和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加强了教师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着教师的专业水平。

4.科学性原则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建立在科学操作的基础上,理论支撑、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科学,使"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成果可信、可靠,有推广价值。

5.推广性原则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经过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形成教师校本教研的一些新观点、新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具有推广价值。

四、"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是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做法

具体方法包括:

1、名师导学法。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在学校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名家新思想、新理念、新信息、新成果。

2、经验成果交流法。组织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水平高的教师,与其他青年教师结成教师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相互定时听课制度和研究制度,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3、集体备课法。以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每次备课确定一位中心发言人,在中心发言人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选择出相对最佳的方案,最后由集体定案的原则进行重点章节的集体备课展示,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4、教学反思法。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前没有预测到或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整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开展具有批判性的教学反思,从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5、问题中心法。主要在重点课程、难点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确定一个中心问题,再围绕中心问题设计多个问题进行问题式教学,从而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

6、竞赛活动法。以学校"说课标、说教材"竞赛为载体,定期开展备课组、教研组、学科之间各级竞赛,以提高教师基本技能为目的的普通话、钢笔字、粉笔字比赛,以竞赛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校本教研的开展。

五、"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对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借鉴

篇4: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洪山口九年一贯制的教师霍文军,很高兴能够参与这项活动。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对于本单元,我打算从以下三大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说课标(我谈两个方面)

1、课程总目标。

2、学段目标。

二、说教材(我主要谈四个方面)

1、教材的编写特点。

2、教材的编排体例。

3、教材的内容结构

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三、说建议(我主要谈三个方面)

1、教学建议。

2、评价建议。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

(一)、说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说学段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理解世界越来越形成一个整体。

过程与方法: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以及其野蛮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兴起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斗争的正义性与合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下面我将通过对本单元新旧内容标准的对比,分析本单元内容标准的变化以及我对这些变化的解读。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层次要求明显提高,由识记层次提高到理解层次,内容标准更加细化、具体。内容标准的变化增强了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为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课程标准的变化体现了历史课程编写者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二、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编写特点

1.本册教材的编写突出了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的特点。2.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3.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说教材的编排体例

全书分成8个单元27课(其中4个活动课)。教材在结构上设置了编写说明、目录、正文、附录、后记。单元的结构又分成了单元页,正课,活动课。课的结构包括导入框、正文宋体字、副文楷体字、文献资料等。

(3)、说教材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讲述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早期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是从思想文化(文艺复兴)、经济条件(新航路的开辟)两个方面讲述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必然到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围绕着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意义等方面的讲述的。工业革命则是围绕着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经过、重大影响三个方面讲述的。

(4)、说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本单元横向整合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确立、发展、演变的过程。本单元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和确立期,在整本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纵向整合为文化、政治、经济三方面。文化包括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政治包括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经济包括新航路的开辟、洋务运动、三次工业革命。

三、说建议

(1)、说教学建议

1.教师要根据本单元的特点,以资本主义发展为基本线索理出历史知识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总结人类社会向近代迈进的过程。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解决历史问题的思路和步骤,循循善诱,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自己搜集历史资料,亲身去探询历史的奥秘

3.采用高效课堂模式。在具体实施上分为预习课和新授课,预习课采用微课结合预习案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自己形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新授课主要采用学案结合高效课堂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讨论,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学习。(2)、评价建议

本单元的评价建议我总结为两点:第一,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第二,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3)、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5:说课标说教材演讲稿

实验初中

柴彩红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这一单元的涉及面是科学探究,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展开。说课标

一、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提出了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具体的目标有十个,我就不一一陈述。在此我主要想探讨的是语文素养。因为每一个目标的设定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周庆元教授谈及“语文素养”,他是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般智力、文化常识、情意人格。钱梦龙先生言:语文素质就是语文的素质。在渭南市组织的2012年阳光师训的讲座中,是把语文素养从以下七个方面定位的:

1.语文知识及应用。

知识不等于素质,但却是形成素质的基础。因此说语文知识及应用是语文素养的显性指标。

2.语文能力及格调。

在掌握语文知识基础上形成的语文能力,可以看作是语文素养的“窗口”。只有把能力同格调揉在一起,才能促使并涵养语文素养日渐长进。提高语文能力及格调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3.语文思维及个性。

语文素养同语文思维密切相关。语文学科在培养人的整体素养方面得天独厚,语文思维及个性在语文素养的整体建构中,不容轻视,不可低估。

4.学用语文的方法及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习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5.对母语的情感和态度。

语文是民族的根。语文素养不是纯技能的,这里有学用母语焕发出的民族自信、自尊、自强,有爱国情感、志向、抱负等。一句话,对母语的情感态度是语文素养的脊梁。

6.文学鉴赏的情趣与品位。

高尚情操品位直接关乎文学鉴赏效果,而鉴赏过程又能在内心深处引发潜移默化,进而在丰富精神世界、陶冶崇高情趣、完善健全人格、提升生命品位中,促使语文素养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7.文化视野与积淀。

文化指的是人们长期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只有把优秀文化要素积淀于内心,融入自己的情感之中,自觉化为生活规范与生命态度,才能促使语文素养在不断进入新层面的努力中,通体显得熠熠生辉。内容标准

七年级上册从属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这个学段把教学内容分成五大部分,课标对这五部分提出明确的要求。结合学段目标可以把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来定位。具体目标要求是: 识字与写字要达到:规范书写,提高速度,阅读需要达到:1.正确流利的朗读2..默读,有一定速度3.理清思路,品味语言 写作需要达到:1.正确使用标点 2.写出真情实感 3.缩写、扩写、续写、改写 口语交际需要达到:1.用语文明得体2.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 综合性学习需要达到:1.合作探究 2.搜集资料,自我展示

二、说教材 教材的编排特点 第一

这本书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主题)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第二、致力于全面挺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实的语文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第三、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生阅读的自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创新精神。

第四、这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第五、力求建立开放、有弹性和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教材体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结合使教科书由课内走向课外。可以看出、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适合学生学习。编排体例

本册书的编排体例是由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四部分构成。采用专题单元的编写体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分文体,文白混编,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前有单元导语,概述了这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综合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能力。每个单元有 5 篇课文,4部分。课文导语有时是对这一课的总述,有时设置了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精选经典的文章,文质兼美,涵盖古今中外,文体多样,文化多元。研讨与练习重在理解巩固内容,拓展延伸,检验教学效果。体现了对字词积累的重视。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的概念的相同或者相近为依归。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既有科学诗《化石吟》,又有散文,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还有记叙文《月亮上的足迹》和文言文《〈山市》。每个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一个主题活动为统帅,使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互关联,互为影响,这是一个亮点。新教材仍然传承过去那种“讲读

本册有14篇略读课文。安排了五篇古诗文,相当于一个单元。将要求背诵的十首古诗词附在后边,还附有三篇名著导读文章,另附有《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

内容结构

教材努力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内容结构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共五大部分。

1、本册教科书共6个单元30课。其中精读课文15课,略读课文,标*号15课。每单元5课。另外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引读》《硬笔书法》三个附录。

2、写作分整篇写作、片段写作和课外练笔。整篇写作计划8篇练、片段或短文写作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与比较鲜明的课文写作特色,如:由一件小物引发的人生感悟,每单元安排一两次,限时限量完成课外练笔要求学生形成习惯

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口语交际集中安排6次,分散的口语交际活动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也有适当安排。

3、综合性学习安排6次,的奥秘等等。

三、说建议

教学建议

1显作用。

2.3.4趣·让学生“乐”学语

5、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6、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

7、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促进了认知的深化。评价建议,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1、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情况和学以致用情况,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平日布置的创新性作业,看学生能否主动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心得体会、研究报告等作为评价的依据。

2、课堂及时评价和学业成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考察与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从学生课堂表现,课外阅读记录、习作、活动记录、学情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重过程,轻结果,多鼓励,少批评,即时诊断,增强信心。

3、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教师评价,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结合家长和社会的评价,运用各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立足教材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要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 课外阅读: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进校园活动面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库。

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上一篇:教师个人优秀自传范文下一篇:年度总结大会主持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