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至的新闻稿题材

2024-05-24

关于冬至的新闻稿题材(共14篇)

篇1:关于冬至的新闻稿题材

机电工程系 欢庆冬至节

2012年12月20日一个特殊的日子,机电工程系全体师生在二号餐厅二楼欢聚一堂,欢庆冬至。

外面飘洒着雪花,为节日的到来增添了浓厚的氛围。在这样的温馨的环境中,大这家都有显得无比高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微笑。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农历中一下非常重要的节气。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说得好:冬至到,吃水饺。

机电工程系就是以吃饺子的方式来庆祝冬至的到来。吃饺子当然少不了要包饺子,包饺子的乐趣可比吃饺子的乐趣大得多。当下课的铃声敲响之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往餐厅赶。到了之后,下面是我们最期待的内容了,就是要开始包饺子喽。

饺子馅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要整理“工作现场”。同学们开始对桌子进行清洁,并铺上保鲜膜。下面就是真正的比拼了,为了使本次的包饺子更有意义,大家一致同意进包饺子比赛,看看哪组的成果更丰硕。

每个小组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分工明确,首先要把面和好,和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软了,一会儿不好包,面硬了,饺子容易被煮破。这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当然是由不一般的人来完成。每组负责和面的同学个个满头大汗,与外面的天气相比,似乎为点表严寒,不能阻挡我包饺子的热情。

和面的同学已经开始休息了,下一个环节就是擀面皮包饺子了。擀面皮也是有注意事项的,不能让面皮太大,太大了,饺子馅太多,不容易煮;面皮太小,里面馅太少,那就不是吃饺子了,而是变成吃面皮了。可看了半天,每组负责擀面皮肤的同学,都把面皮擀得稍大一点略嫌大,稍小一点略嫌小,个个都是恰到好处。看来个个都是大厨。

余下的人都开始饺子了,那个速度真是没得说,个个速度如神,一转眼功夫一个。擀面皮的同学着急了,眼看包饺子的同学一个个都在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手中的面皮,可是只的两只手,只能的这么快的速度,实属无奈。

总有人干活,有人闲着,闲着的同学也该为自己找点“事”做啊,他们的办法可不是忙,而是帮“倒忙”。他们在这拿一把面粉,趁谁不注意,在脸上顺手就是一下,顿时脸上就像擦的粉似的,可爱极了。

饺子好喽。热腾腾的饺子端到了餐桌上,大家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都有了收获的喜悦。这个冬至,很特别,也很高兴。

篇2:关于冬至的新闻稿题材

“今年的冬至可以来社区领团子,还有按摩器呢!”家住老轻院小区的薛阿姨惊喜接过志愿者手中的“小礼物”,高兴地“耍弄”了起来。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随着年龄增长,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部肌肉、关节、韧带、慢性劳损,加上感受风寒湿邪和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拘急,影响颈椎稳定性,产生病理性改变。社区志愿者蒋医生说:“颈椎病常常发生在老年朋友中,因为老年朋友一般运动量少、体质差,比较容易得颈椎病,所以早日预防疾病的产生尤为重要。”

在场多数阿姨们往年都是在商店买团子,这次社区开展迎冬至送团子活动,她们十分高兴,小小的活动室里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对于因各种原因无法来社区领取的老人,社区志愿者们也一一将团子送到他们手中,与他们一起分享舌尖上的幸福。社区举办此次活动,在为居民送上冬至祝福与关怀同时,一方面,可以通过传统节日拉近社群情感,让节日的欢愉氛围不断传递,在辖区内营造出和谐的社区氛围;另一方面,借此次活动,强调了用实际行动去尊重、关心辖区老人,也通过实际行动让居民们感受到心灵的慰藉。同时,更深层表达党和政府对百姓真切的关怀。

篇3:电视新闻报道的题材选择初探

1.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是对时事、政治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着重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出国访问、国内视察、外交礼节上的迎来送往等活动及重大的政治活动。如 一个科技成果发布会或者艺术展览会,虽然属于会议新闻,但却不是时政新闻。笔者主要将其特点分为以下几种,分别为: 鲜明的政治色彩;严格的规范性和程序性;具有“头条新闻”的优先权;时效性更强;周密策划与随机应变。

2.经济新闻

经济是一个大范围的区域,主要分为工农商、金融证券、财税、商贸、房地产业、旅游业、国际投资等几个小方面,经济类新闻主要就近期出现的经济类事件进行报道并做一定的阐述。特点如下:实用取向性强,是其区分度最大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具有前瞻指导性;具有更强的大众普适性。

3.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主要报道有关人民居住、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其报道要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了解人民关注的内容、以人民额利益为报道的出发点。特点如下:价值取向上的民众接近性;传播形态上的平民可亲性;舆论监督上的公众平台性。

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时政新闻

(1)问题

关于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从才编者的角度来看,就是把罗列有关的时政事实当成了时政新闻报道;从具体内容来看大多数是仅表现领导对某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说明、对相关工作的部署,套话连篇,与百姓生产生活关联不紧;从形式来看“会议程序+领导人名单+领导讲话”成了惯常的会议报道模式,或者就是“领导走一路说一路”的活动报道模式,形式单一、僵化,成了现代版本的“党八股”。

(2)对策

首先变虚为实;从以前只是注重活动、会议的形式,会议的规模,到重点图粗会议的内容和内涵,在人民关心的重点问题上给予国家领导的原声体现,让大众体会到国家对民生民众问题的关心、让大众了解到国家领导外访和外宾来访的目的和意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让人民了解实事的目的;其次就是融入背景,并在适当的情况下捕捉细节和特写镜头,让画面更加的真实;巧用同期声。

2.经济新闻

(1)问题

专业性较强,既难写又难懂。且经济类的新闻由其特点知,其更加注重实用性,且内容抽象,所以就容易出现“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又由于经济类的新闻难于用三言两语接阐述明白,且报道者不是专业人士,把握不住重点内容,所以就会出重要新闻不是语焉不详就是背景模糊,缺乏起码的经济新闻解释和分析。

(2)对策

因为经济学内容生硬难懂,新闻体现的主要内容其实就是让人民了解国家的发展、了解发生的实事,所以新闻报道要以人为本为基础,在措辞上就要选择浅显易懂的词汇,最好是运用“广播化”、“电视化”的语言表现经济新闻,且注重专业性与大众性的有机结合。

3.民生新闻

(1)问题

题材狭隘,题材少到报道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和闯红灯的事件。内容趋向于娱乐化、庸俗化,现在进场看到新闻报道一些抢劫、情色暴力等犯罪行为的报道,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增加其收视率,但是完全没有体现出民生问题的重点问题。

(2)对策

对报道的内容进行删选和监督,重点突出有关人民利益的问题如:某地通车、广州台风导致经广州的高铁线停运等与居民生活、居住、工作等相关的问题。

电视新闻报道题材的选择

1.时政新闻

由时政新闻的内容知,在题材方面要以国家国际间的大事为主,主要应选择如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的党务、政务活动;重要会议报道; 领导人活动(亲民形象的塑造);国内外重大时事;如:人大会议;奥邦马宣誓就职等。

2.经济新闻

经济新闻题材首先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配合党和政府一个时期内的经济政策,进行解释和宣传,其内容本身带有很强的政策性如:报道经济工作动态、经济战线新人新事的经济新闻;能够反应谋时期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市场行情、物资供求状况和生产状况,也包括经济决策、法规、管理状况等,并且分析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状况和消费心理,对最新最便捷的消费方式进行阐析。

3.民生新闻

篇4:新闻题材电影的发展现状探析

关键词新闻题材电影真实电影市场反应

从1977年到2007年,在中国电影史上,是不平凡的30年。这30年,中国影坛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现实题材影片到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从人物传记影片到儿童影片、美术影片。一批不同类型、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作品,纷纷出现于银幕,使中国电影创作形成了全新的格局。其中,现实题材电影创作是这一时期故事片创作中最活跃、最有成就的领域。在现实题材电影中,最近几年又出现了一批以新闻人物或事件为题材的电影。以新闻为题材的电影,往往取材于最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如1998年的抗洪和2003年的“抗击非典”,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电影迅速制作出一批诸如《惊涛骇浪》、《38℃》等多部新闻题材电影。特别是以“抗击非典”为题材的电影,除了《38℃》之外,还有《非典人生》、《今天我隔离》等10余部由“非典”事件衍生出来的电影。这些新闻题材电影因为贴近性更强和平民视角的传播特点。和新闻本身一样,大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国外,近几年倍受电影人关注的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影片成绩显赫,就连一惯见风使舵的好莱坞也对这种“真实电影”青睐有加。导演迈克尔·摩尔获得第7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科伦拜恩的保龄》,犀利地“对从科伦拜恩高中枪杀案到后‘9·11’时代美国文化中的潜在恐惧进行了审视”。时隔一个多月,一部几乎克隆它的美国电影——独立电影旗手格斯·范·桑特以非职业演员出演的低成本影片《象》,在第56届戛纳电影节上夺得至高荣耀“金棕榈奖”。而美国知名作家辛迪威·马格纳根据“艾美·贝赫尔遇刺事件”于2000年出版的畅销小说《母爱至亲》也被搬到了银幕上。环球电影公司为电影筹备了三年,最终推出了以艾美·贝赫尔遇刺事件为背景的同名电影。在美国的“真实电影”中,相当一部分电影取材于近年发生的新闻事件——汲取新闻事件为题材的电影现在正成为好莱坞电影的一种新的流行趋势。

现状:新闻题材电影开始升温

在我国林林总总的电影类型中,新闻题材电影可以算是新生事物。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选择。在中国的电影史上,现实题材的影片从来就不匮乏,但是由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局限性和受到传播效果等影响,电影并没有从新闻事件中提取更多的传播要素,所以新闻题材电影迟迟没有真正产生。新闻题材电影的产生,脱胎于主旋律红色经典,如《上甘岭》、《焦裕禄》等,这些影片带有明显的宣传味道,而且新闻事件(或人物)早已成为历史,与其说是新闻题材,不如说是历史题材。新闻与历史的最大区别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时间跨度。构成新闻题材电影的首要条件,就是以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为题材,最近是什么时间?按照电影拍摄的周期和规律,新闻题材电影放映与新闻事件发生时间一般不能超过五年。按照这样一个标准,以新闻人物孔繁森为题材的同名电影《孔繁森》可以称得上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题材电影。1994年11月,孔繁森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第二年,电影《孔繁森》就在影院和全国观众见了面。此后,以1998年长江抗洪事件为题材的《惊涛骇浪》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又一部优秀新闻题材电影。

2003年,“非典”事件成为了新闻题材电影的滥觞,也让更多电影人看到了新闻事件独有的传播魅力。近年来,以典型人物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为题材的电影纷纷亮相:以新闻事件为题材的《血墙》、《落叶归根滞影片也出现在了影院里。

2007年,北京中影集团携影片《娘》参加6月中旬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这部以台州大地上发生的罗雪华真实感人的故事为题材的新闻题材电影,届时将展现在全世界电影人的面前。通过几年的摸索,目前,我国新闻题材电影开始结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传播周期缩短

新闻题材电影区别其他现实题材的主要特点是题材的新闻属性。最初的新闻题材电影。并没有人为强调新闻属性,所以在制作周期上也没有形成特有的规范。随着电影人对新闻事件阅读能力的增强,特别是编剧队伍的积极挖掘,新闻题材电影的制作、传播周期开始缩短。同样的重大新闻事件影片中,《惊涛骇浪》播出时,抗洪事件已经过去了将近五年,“非典”事件则在当年就有电影问世。在新闻题材电影的内在规范中,电影与新闻事件的时间差成为对新闻题材电影的有效约束。以重大新闻事件为卖点的电影,更是主动缩短了电影的制作周期。

2新闻案例选取多样化

以新闻事件为题材的电影,发端于主旋律红色经典电影,这些电影常常带有很强的政治宣传色彩。如《郑培民》、《孔繁森》,在可兹统计的新闻题材电影拷贝中,以典型人物为题材的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成功的案例中,也几乎都是这种题材的电影。但是随着电影人视角的变幻和国际电影界的影响,如美国2004年放映的影片《华氏911》,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为国内新闻题材电影树立了典范,国内电影人对新闻题材电影也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目前国内的新闻题材影片中,选题大概可以分为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两类。在新闻人物案例选取上。以往电影以红色典型人物为题材的情况如今也开始发生变化。2004年,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在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2006年,由青岛大学学生拍摄的DV电影《马加爵》出现在了银屏上,这部以大学生马加爵为案例的新闻题材电影。在青岛、西安等大学引起了很大反响。与传统典型人物的新闻题材电影不同的是。以问题人物作为电影主角的《马加爵》显得特别另类,突破了传统典型人物选取的窠臼,从不同视角开始了新闻题材电影的全新尝试,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反面人物”,体现新闻题材电影的人文素养关怀。

在新闻事件案例选取上,电影人看重的往往是重大题材新闻事件。如“98抗洪”,“非典事件”等。现在,一些在并不重大但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新闻也引起影视制作人的注意。如2005年媒体报道了一个民工为了让异乡打工意外死去的工友能够回家安葬,千里背尸还乡的事件。在经过年青导演张扬的之手,拍摄成07档贺岁片《落叶归根》,以一个普通新闻事件演绎成一个电影故事。

3突出了影片的贴近性

把家喻户晓的新闻事件拍摄成电影,对电影人来说最大的考验就是对新闻事件信息的有效整合。不论是举国轰动的“98抗洪”,还是引起一定反映的民工背尸返乡的社会新闻事件,最吸引人的,往往是编剧讲故事的能力。即便是大题材,也要在细节上

下足功夫,所以《惊涛骇浪》里的解放军战士、《38℃》里的医护人员、《落叶归根》里的民工兄弟,影片都把目光放在了普通人身上。这些普通人,正是新闻事件中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所以新闻题材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正是新闻事件的导读。在新闻事件的基础上,影片更加贴近于观众,现实感也在明显地增强。

效果:市场反应冷热不均

尽管新闻题材电影刚刚起步,部分电影还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以河南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为原型的电影《任长霞》在上海上映的一周时间内,联和院线在上海地区预订和已放映影片《任长霞》的总数突破1000场次,创下上海地区近年来国产同类影片预订和放映量的新纪录。这部电影在当年的全国票房也突破了3千万,社会各方面反映良好。还在当年获得了“华表奖”。一部原本并不怎么为人看好的红色题材影片为何仍有如此优良的放映业绩《铺任》片获得良好业绩,首先是因为影片主人公原型任长霞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任长霞的事迹感人,电影《任长霞》拍得也感人,这是影片初获成功的又一原因所在。

除了《任长霞》获得了成功外,电影《孔繁森》也获得了1995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三项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十余个奖项。影片发行上,还创下发行400多个拷贝的北影厂当年最高记录。这些主旋律电影的成功与政府的行政组织有关系,当然也离不开影片自身的成功要素。

与典型新闻人物相比,新闻事件题材的影片要逊色许多。除了2007年贺岁片《落叶归根》在强大的宣传造势下。产生了还算不错的票房收入外,其他新闻题材电影则泛善可陈。03年“非典”肆虐,过后人们赶拍了一系列非典题材的电影,如《惊心动魄》,《刻不容缓》,《38度》、《非典人生》。《隔离日》等,但是基本上在市场上全军覆没,票房惨败。其中阵容强大的影片《非典人生》,虽然在公映前不断造势,但票房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在整个上海放映不到20场,而一个引进大片在上海一条院线就要放150场,在北京、广州这些预想中的票房重镇,《非典人生》的票房只有几千元到1万元。惨败后分析原因有二:一是非典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鲜有奇人想进影院再揭伤疤:二是在如此短时间内拼凑起来的电影,头脑发热,急功近利,很难引起观众的观看欲望。非典系列影片的惨败也给其他国内新闻题材电影提了个醒:只注重新闻事件,不注重电影元素的自身调动。新闻题材电影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特点小成本制作与二次传播的情景异化

与国产大片相比,新闻题材电影制作成本普遍偏低,在视觉构造的理解上,它们强调的不是大场面大制作,而是新闻背景下的人物构造和影片的故事性。事实证明,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取得成功的新闻题材电影,都有着突出的故事性和现实感。

以新闻人物罗雪华为题材的电影《娘》,拍摄成本只有150万,影片以卢小雪收养弃婴的故事为切入点,艺术再现一位普通台州女性博大无私的胸怀。电影着力展示宽博无私的母爱。它是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有很强的时代感。而票房突破2000万元,取得不俗业绩的电影《任长霞》拍摄投入也只有800万元左右。比起动辄上亿元投入的大成本、大场面制作,新闻题材电影只能算是“小玩意儿”,但是一些小成本制作的新闻题材电影引起的社会反响,甚至比部分国产大片还要大,它们的票房收入的性价比更是让一些国产大片难以匹敌。

当然,新闻题材电影也并非个个出色。在对待新闻属性和电影艺术创作的关系上。一些电影人显得无所适从。众所周知,新闻题材电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新闻发生与电影放映之间的时间跨度,为了加快拍摄进度,一些影片甚至以牺牲真实性和故事性为代价,仓促拼凑,潦草拍摄。结果进度跟上来后。影片的质量却下来了。以非典系列电影为例,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近十部影片就被匆忙推上档期,结果粗制滥造的影片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

此外,新闻题材电影因为距离新闻事件太近也常常容易引起争议。如,以美国9·11为题材的电影《世贸中心》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的是消防队员在世贸双塔的救援行动中发生的故事。《世贸中心》公映前就曾引发争议,有部分911遇难者家属认为,把当年恐怖袭击惨状搬上银幕,对在当时失去亲人的家庭来说显得有些残酷。

在引起争议的新闻题材电影中,还存在借用新闻事件的边缘新闻题材电影。一些电影人在借用新闻题材时,为了突出自我设定主题,几乎全盘改变了新闻事件的情节,而演绎成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如电影《落叶归根》,除了民工背尸片段的对映,其他许多情节都加入了黑色幽默,使守信的背尸还乡。成为了一场搞笑的旅途狂欢。新闻事件的二次传播随着主题的改变而发生了异化,最终成为不伦不类的黑色喜剧,和新闻事件本身失去了关联。这种改变了表达方式的电影可以看作是新闻题材电影的创作的一次异化,随着类似尝试的不断出现,新闻题材电影可能面临着发展的一次嬗变。

前景:电影人还需勤练内功

在国外“真实电影”不断获得成功的影响下。国内新闻题材电影也在探索中前进。目前,新闻题材电影还存在着浮于表面、急于跟风的“内伤”。2003年的十余部“非典”系列影片就凸现了新闻题材电影创作的浮燥。

篇5:冬至晚会新闻稿

活动在“芦韵新风”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该中心以长芦街道异地安置居民为服务对象,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异地安置居民有了社区归属感。

一大早,芦韵新风党群服务中心就开始了全民包饺子活动。大家纷纷撸起袖子分工协作,拌馅、擀皮、包饺子,笑语不断,相互交流,忙得不亦乐乎。社区负责人说,居民们欢聚一堂,“包”的是社区与辖区居民心连心,“饺”织的是社区和谐共治,大家齐心协力、交流共勉。活动让异地安置居民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饺子包好,社工和社区志愿者分头行动,为独居空巢老人一一送上门,为他们送去冬至的祝福,让他们感受到寒日里的一缕暖阳。

下午,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吸引了众多居民围观。传统舞龙舞狮队迈着灵活的步伐,激荡起红红火火的气氛。长芦街道特色非遗文化湾北小马灯、龙灯、花灯等演出,极具地方特色,赢得阵阵掌声,把现场的气氛不断推向高潮。家门口的演出,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让异地安置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传承与延续。

篇6:冬至日新闻稿

“参加学校举办的冬至美食节活动,我们虽然是外国人,却也能感受到现场浓浓的节日氛围,非常开心。拿着学校发的餐券来食堂吃饭,感到很温暖。”来自阿富汗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爱德华同学分享道。今年活动中,学校依旧为同学们发放每人10元加餐券。

包饺子活动中,各校区同学们第一时间将饺子送到为学校和师生们辛勤付出的保洁阿姨、宿管阿姨和保安大叔,向他们传递暖暖的情意。在东校区工作了七八年的宿管陈师傅从同学手中接过热气腾腾的饺子,十分感动,“谢谢同学们能记起我,在大冬天吃到同学们送来的饺子,感觉到十分温暖,也非常感谢同学们平时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篇7:冬至活动新闻稿

大家齐动手,福饺显真情。为了让照料中心老人在冬至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一大早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洗菜、切菜、调肉馅……大家围在桌前,一边说说笑笑叙着家常,一边热热闹闹地包起了饺子,有的擀皮、有的拌饺子馅,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整个活动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进行。不一会儿,一盘盘新鲜包好的饺子就整齐地摆放起来。

看着桌子上一排排包好的饺子,每位老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地笑容。王大妈激动地说道:“看到大家来和我们一起包饺子过冬至,心里特别温暖,这个冬至过得很开心”。

冬至,是我们国家传统节日。俗话说:“冬至吃饺子,耳朵冻不烂。”“让老年人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大家庭的温暖,是我们福泽养老中心的宗旨,这次包饺子活动不仅促进了老年人之间的相互沟通,也增加了彼此的友谊。”福泽中心负责人史宁娟如是说。

篇8:如何做好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

关键词:重大题材,新闻报道,涵义,特点,要点

1 重大体裁新闻的涵义

所谓的重大题材的新闻即党和政府关注的、人民关心的重大事件与社会焦点, 比如一些重大自然灾害, 包括地震、洪水等和一些影响深远的社会事件, 比如法轮功、香港回归、神七上天等都属于重大题材的新闻。

2 重大题材新闻的特点

重大题材新闻具有主题深远, 影响重大的特点, 同时群众关注度高, 关注时间长, 并且乐于参与讨论, 这也说明重大题材事件具备很高的新闻价值。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 重大题材新闻信息量大、报道难度比较高, 而且是大众媒体的追逐热点, 千篇一律的报道很容易让受众失去兴趣, 因此创新报道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3 做好重大题材新闻报道的要点分析

3.1 做到准确、及时、客观报道, 让受众享受知情权

重大题材新闻, 首先是新闻, 只要是新闻, 就要坚持新闻报道的原则, 做到准确、及时、客观。重大事件发生后, 记者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而且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 报道速度对媒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新闻人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 在能在新闻报道速度上脱颖而出。并且对于报道内容要真实、客观, 尊重事实, 不能夸大或者虚假报道, 造成对民众舆论的错误导向。

新闻传播领域的知情权是民众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 作为新闻报道者的媒体应该承担起传播责任, 并且及时、准确、客观的对重大事件进行报道, 让受众能切实享受到知情权。尤其是面对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或者社会责任事故, 媒体更应当以事实为导向, 发挥媒体监督的责任, 避免出现不实报道, 引发群众恐慌。

3.2 构建“及时反应机制”, 提升新闻队伍的专业素质

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 牵涉范围广, 信息量大, 需要媒体投入更多的团队力量, 而且在后期对于信息的整合, 也对团队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媒体构建“及时反应机制”, 并且提升团队素质, 打造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的新闻队伍, 不管是信息采集还是资源整合, 或者是应急能力, 都能游刃有余。面对一些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 能够及时作出反应, 在第一时间派出新闻采编人员前往一线, 并且在节目或者版面调整上能合理安排。

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消息传来, 举国悲痛, 新闻人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进行现场报道, 使民众能通过媒体了解灾情和救灾情况, 可以说当时万人空巷, 捐钱捐物, 并且民众对于政府的救灾态度和救灾能力的肯定与信任, 都要归功于当时众多媒体及时赶赴一线, 发回真实报道, 同时调整版面或节目播出使得民众能及时获得一线信息, 然而其中也不乏个别媒体, 在宾馆里“采访”和“报道”, 而且频频运用“可能”、“基本”等模糊词汇, 使得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都大为降低, 在民众的持续关注前, 这样的媒体也被打上“极其不负责任”的标签。

3.3 发挥媒体责任, 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社会主义媒介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对社会民众的认知、价值观和态度进行正确引导, 媒体应以自己的创办宗旨为基础, 根据受众特点和报道方针有选择的进行新闻报道, 将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引导到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多关注和报道体现正能量的重大事件, 对于一些富含消极信息的事件, 比如重大贪污腐败和社会责任事故, 要以客观、严肃、警示的新闻态度来报道, 不能夸张、失实或者过度的关注负面言论, 传播不当价值观。

比如神七上天, 在我国航天史上可谓是划时代的事件, 所有国人都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并对此重大事件保持了高度热情和持续的关注, 这本是举国欢庆的时刻, 但也有个别媒体对国际上的一些不和谐言论进行了传播和报道, 虽然对于一些质疑和批评我们都持正确看待的态度, 但是对于一些充满敌意和攻击的言论, 无疑伤害到了民众的民族自尊心, 并且给予了一些分裂分子借机大肆自我宣传的机会, 这些媒体不仅没有起到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 还传播了不正确的社会认知和价值观, 可以说, 在媒体价格和功能上是不合格的。

3.4 进行深度、创新报道, 提升媒体竞争力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 媒体也被置于市场经济之中, 需要参与市场竞争,

而且面对日益发达的通讯技术和花样翻新的媒体形式, 媒体如果想抢到独家报道或者是占有资源优势都是很难的, 尤其是在重大社会事件面前, 很多媒体都是在事件发生之初就一哄而上, 很难出现只有一家媒体参与的独家报道, 受众在面对千篇一律的新闻内容前, 选择出现随意性, 新闻媒体的竞争优势很难发掘, 因此媒体新闻的特色性和创新性就成为提升媒体竞争力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对于重大事件的正确、及时报道是每个媒体新闻报道的基础原则, 那么要想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新闻媒体中脱颖而出, 形成媒体特色, 就要从深度和创新上下工夫。深度主要指新闻的内容方面, 挖出事件背后的新闻价值, 创新则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上, 首先在形式上, 可以对于某重大事件开创专栏或者特别报道, 进行连续关注, 而且对于事件的关注视角也要力求创新, 比如在汶川大地震中, 《河北青年报》连发半月号外, 而且组织志愿者在广场免费赠送报纸, 民众从中感受到了《河青》作为一个媒体的责任, 对于其好感加强, 汶川地震过后, 《河青》在征订量和媒体影响力上都上了一个台阶。还比如, 三峡工程落成, 很多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作为三峡工程所在地的党委机关报《湖北日报》,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 从1953年毛主席视察三峡到工程落成, 正好整整50年, 而《湖北日报》的记者队伍也经历了老中青三代交接, 最年长的76岁, 最年轻的26岁, 正好也相隔半个世纪, 于是《湖北日报》以此老中青三代记者共同访问三峡为切入点, 进行了深度报道, 立意新颖, 让人印象深刻。

4 结论

重大事件的新闻题材, 影响深远, 群众关注程度高, 这对于新闻媒体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考验和挑战, 新闻媒体只有坚守媒体责任, 认清自我, 持续创新, 才能承担起引导正确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的作用, 同时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贾永.“做深”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三条途径[J].军事记者, 2006 (9) .

[2]蓝鸿文.新闻采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篇9:新闻报道题材分析

要增加以民众为主体的新闻报道

在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人大及常委会的活动,法律法规制定和颁布情况,政府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等,而很少报道关于基层群众主体地位的新闻事实。从某种意义上看,人大立法和执法检查的相关报道实质上是对法律知识普及的过程,有利于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对人民负责的新闻报道,不仅要让群众了解人大立法和各项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而且还应当让群众知晓立法的过程、立法的用意,从而达到向群众宣传法律的目的。同时,还要加强宣传人大的相关信息,为人大开展各项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人大的各项决定都能够得到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此外,新闻报道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当家作主是重要内容,民众是立法、执法、学法、守法的主体,所以民众也应当成为新闻的主体,不能仅仅成为被动接受法律宣传的对象。新闻报道要重点宣传人民群众如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执法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并且真正地履行好监督执法的责任。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必须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增加以人民群众为立场、以人民群众为主题的新闻,提高其在新闻报道中的比例。

新闻报道要兼容舆论监督

新时期下,党对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正面宣传主要是指一切有利于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新闻舆论。这种舆论导向要兼容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反映群众的要求、呼声、思想和愿望,为全面开展中国特色民主建设畅通言论传播渠道,为开展政治沟通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此,新闻媒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也要重视多侧面新闻报道的作用,将其作为实现舆论监督的有力手段,从而增强社会监督的合力。当前,在日常新闻报道中,类似的多角度、深层次报道已经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引起广大群众较多的关注。然而,现在的新闻报道往往减少这样的新闻报道量,如此一来,极容易造成部分民众怀疑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使部分民众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对社会和谐发展势必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新闻报道作为党的舆论喉舌,要承担起让新闻更贴近社会生活、客观反映社会生活的责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履行社会监督职能,引领民众的生产生活。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新闻报道作为民主政治宣传的重要渠道,必须承担起引导正确社会舆论的重任,进行多角度、多侧面挖掘新闻素材,让民众通过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增强法治观念,创建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篇10:冬至单位活动新闻稿

冬至作为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重视,为了让离家在外的职工们在冬日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体会到节日的快乐,陕煤建设汉中分公司特意在12月21日冬至来临之际,在各项目部举办了“迎冬至,包饺子”活动,组织全体员工们齐聚一堂,感受包饺子的乐趣,为这个寒冷的冬季注入暖暖的温情。

下午14:30分,餐桌上已摆放好了食堂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食材,随后,大伙儿们挽起袖子开始动工。有人擀皮、有人揪面团,有人包馅儿,有人得心应手,有人看着眼前的面团不知所措,技术好的则手把手教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不一会儿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饺子就摆满了托盘。虽然只是包饺子,但也不缺乏创意,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有的像包子,有的像云吞……整个上午,大家分工合作,互帮互教,体验着协作的乐趣,感受着节日的温情,好一幅冬日温馨的“全家福”。最后,大伙儿一起煮饺子,共享着劳动带来的美味成果,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时,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香喷喷的饺子驱散了冬日的严寒,也温暖着每一位员工的心。

汉中分公司成立以来,采取了多项举措关爱员工,凝聚人心,一切以员工利益出发,真正让员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冬至佳节,汉中分公司满怀感恩,为集体员工送上暖暖的问候,将满满的心意包进饺子,为每一个身在异乡的人带来了暖意。

篇11:冬至单位活动新闻稿

冬至前一周,工会就与食堂计划让员工冬至吃上饺子。大家都知道手工饺子好吃,但食堂人少,年终各部门工作繁忙也是不争的事实,怎么办?该中心工会提前与各部门负责人沟通,统筹安排工作,抽调3名女职工帮厨,充分发挥女职工作用。

12月21日上午10点多,3名女职工便放下手中工作,主动到食堂帮厨包饺子。此时,食堂嫂子早已准备好了大肉韭菜馅料和饺子皮,说干就干。女职工们尽展平时在家里的厨艺,或用筷子、或用勺子,放馅一次到位、两手或捏或挤,饺子皮在她们手中特别听话,包出的样子排列有序,形状各异。1个半小时,圆满完成包饺子任务。

篇12:冬至单位活动新闻稿

一大早,机关的厨房就呈现出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职工们走进厨房,就迅速进入“大厨”状态,自觉分工,各显特长,剁馅、拌料、切剂子、擀皮、包馅,其乐融融,忙个不停。大家互相切磋,增进技艺,每个人包出来的饺子都各不相同,千奇百怪,逗的大家前仰后合,笑声不断。大伙手上不停,嘴上也不闲着,交流工作,聊聊家常,插科打诨,“谁包了个包子放这的?一口吃了!”“你这饺子皮擀得又好又快,一看就是上的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啊”,厨房里阵阵欢声笑语,气氛欢快活跃。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一会儿,韭菜加蛋、香菇豆干、黄萝卜羊肉、酸菜大肉四种馅料的饺子就整整齐齐地摆了好几大盘。白白的“大肚将军们”排兵布阵,整装待发,馋得人口水直流。此时大家纷纷拍照留念,记录着各自的“得意之作”和与大家一起的“快乐时光”。不一会儿,白白胖胖的饺子出锅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配着味道鲜美的榆林特色“拼三鲜”汤,大家吃得唇齿留香,胃暖心更暖。

于此同时,榆林公司给各项目部送了美味的饺子汤料,各项目纷纷在项目部食堂开展了包饺子活动,展现着每个项目部不一样的快乐与温暖。

篇13:关于冬至的新闻稿题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乡土题材的新闻传播面临巨大挑战, 只有因势而变、顺势而为,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话语权和影响力。[1]乡土题材的新闻以农业技术或小人物、小事情为主, 对普通的受众而言在内容或情节上不具备吸引力。乡土题材的新闻要想吸引足够的受众, 就需要从乡土题材中挖掘出感人的因素, 采用艺术渲染使得受众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从内容和形式上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使乡土题材的新闻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新闻受众的心理特点

(一) 随意性

人们在阅读新闻时, 很少主动寻找某一个专门题材的新闻内容来阅读或观看, 因为新闻信息的特点就是报道事实, 而实时事件并不会根据受众的喜好来发生。另外, 新闻也不同于法令文件那样具备强制传导的性质。除非发生了对社会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事件, 一般情况下, 新闻主要是报道当地一些琐碎的时事。受众在阅览时并不需要带有什么特定的目的, 选择什么内容全凭受众自己的喜好而定。

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形式死板并且内容枯燥、生涩, 甚至令人感觉无聊的新闻必将失去受众的关注, 甚至受众在碰到这类新闻时会选择直接跳开, 令新闻彻底失去了传播意义。

(二) 交融性

人是具有感性认知的, 新闻内容通过新闻媒介传播给受众之后, 受众往往会凭借个人的感知和理解对新闻内容作出评判。此时, 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受众的心理活动融于一体, 影响着受众的精神世界。并且这种影响绝不是孤立的, 受众与身边的亲人、朋友往往会就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评价、讨论。在这种情感态度汇聚交融的情况下, 受众对新闻报道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个人已有的认知, 并且会将新闻事件与自身处境进行对比。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必须贴近受众生活、熟悉受众的心理活动, 不能凭空编造或夸大事件的真实情况。

(三) 互动性

互动是构成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基础, 所谓人类社会生活本质上就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 没有互动, 人与人之间就无法产生联系, 也就无法构成社会。新闻传播本身是一个媒体与受众互动的过程, 新闻传播者与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互动, 受众与受众之间就新闻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的互动。这就要求新闻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讨论价值, 使得受众就新闻内容进行互动, 如此才能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乡土题材新闻的特点

乡土题材的新闻主要是以农村工作和生活为背景, 在传播农业知识、提供农村信息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所接触和面对的是基层的人民群众, 新闻事件和采访对象都是现实社会中最朴实无华的部分。采访对象的语言往往平直简单, 没有浮夸煽情的修辞或晦涩难懂的“官腔”, 并且经常会夹杂大量的当地方言和口头语, 与当地风土人情和民族特色密切相连。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 乡土题材的新闻一般来说信息量并不会很大, 但是所报道的事件往往更为贴近普通受众的日常生活。

四、乡土题材新闻如何感动受众

(一) 内容要简单直白、通俗易懂

对普通受众来说, 乡土题材的新闻报道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由于受众群体的随意性, 其在阅览新闻时如果发现新闻内容晦涩难懂, 与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干, 在心理感受上也完全没有共鸣, 那么受众就会放弃继续阅览, 转而寻找其他感兴趣的内容。想要使乡土新闻感动受众, 首先就要令其能吸引受众的关注。这就要求新闻报道的方式必须简单直白、通俗易懂, 在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各个方面都要贴近受众生活, 让受众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新闻中包含的信息。

(二) 围绕身边事, 抓住感人素材

稿子能不能感动读者取决于题材线索, 从平凡的小事件中挖掘出感人的元素, 将之放大并覆盖至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去, 将一件本来无关痛痒的小事升华为以小见大的感人故事。乡土题材的新闻应当围绕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展开, 把感人的元素植入受众的感性世界中, 使新闻报道有血有肉, 紧密联系受众的生活, 最大限度地增强新闻传播的影响力。配合一些具有煽情效果的图像和声音效果, 让朴实无味的“村头广播”化身为富含艺术感染力的故事片段, 赋予乡土题材新闻艺术魅力。

(三) 增进与受众之间的感情

受众并不仅仅是在被动地接收新闻报道, 每一个受众都具备独立的思想感情。新闻传播者应当充分重视受众, 在感情上与受众相融, 要站在受众的视角来报道新闻事件。新闻报道万不可摆出居高临下的姿态, 脱离受众的实际需求。

(四) 消除与受众之间的落差

当下, 乡土题材新闻报道存在“不接地气”的状况。[3]在普通老百姓眼中, 新闻媒体的地位和层次较高, 老百姓说什么、做什么, 都无法决定新闻媒体的走向。在这样的思想认知下, 媒体就需要正视自身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不能凌驾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上。要走到受众群体中去, 聆听受众的声音, 明白受众想听什么、想看什么, 根据受众的要求改变乡土题材新闻的报道方式, 消除媒体与受众之间的隔阂。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好乡土题材新闻, 并获得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五、结语

受众的认可是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信息的交替速度越来越快, 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元化, 受众群体对新闻媒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普通受众而言, 乡土题材的新闻十分缺乏吸引力。因此, 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 使平铺直叙的新闻报道具备感动受众的力量, 起到吸引受众、感动受众的效果, 才能使乡土题材的新闻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乡土题材新闻本身的内容和采用的语言都十分贴近普通受众的日常生活, 在很多细节上其实更容易唤起受众的共鸣。所以, 媒体要善于挖掘事件中的感人元素, 结合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各种方式, 把乡土题材新闻做得生动感人, 赋予新闻报道鲜活的灵魂。

摘要:乡土题材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受众的吸引力十分有限, 要令其感动受众, 唤起受众的共鸣、得到受众的关注和认可, 需要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分析入手, 迎合受众心理需求, 才能使乡土题材新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乡土题材”,新闻,感动受众,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扈志明.县级电视台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探析[J].新媒体研究, 2016 (22) :103-104.

[2]孟扬.农村经济报道的新闻价值及现状思考[J].出版广角, 2015 (09) :102-103.

篇14:关于死亡的拍摄题材

自由摄影师Luke Sharrett的堂兄弟Dave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于友军的掩护炮火之中,从此他便与位于华盛顿的阿灵顿公墓60区结下了不解之缘。所有埋葬在这里的人拥有的都是相同洁白的墓碑,不同的只是每个人的名字和生卒年月。Luke说,在2010年之前,到公墓探望Dave就像是完成一项家庭的义务,把枯萎的花朵拿走,擦拭墓碑上的尘土。后来,他在为《纽约时报》报道有关埋葬在60区的阵亡士兵时注意到了那些墓碑上的小“装饰”。前来缅怀逝者的亲人和朋友总会带来一些纪念物放在墓碑上,除了常见的鲜花和国旗,还有些与众不同的物品,比如给小孩子的玩具,喝过一半的威士忌,或者一块糖果,通过这组照片,我们不禁想象它们似乎在悄声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让这个长眠之地多少添加了一点个性和生活气息。

为路边的小虫默一下哀

当我们打死一只蚊子或者踩死一只蟑螂的时候,可曾想过这些小虫也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小生命呢?来自Carmichael工作室的一群设计师就为这些不幸死掉的小虫举办了一场场个性的“葬礼”。来自团队的一位成员说,我们现在的社会可以把明星穿什么裤子变成一条大新闻,为什么就不能停下脚步去为一个死去的小虫哀悼呢?他们将“一只”死去的苍蝇的观念转换为“这只”死去的苍蝇,去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存在,这才是他们所要倡导的吧。

拍摄虚拟现代战争

在一片空旷地,一位死去的士兵倒在草丛中,这乍看之下仿佛是19世纪摄影师Mathew Brady或者Timothy O’Sullivan的战地摄影作品。而实际上,这是爱尔兰摄影师Burke在一款第一人称拟真军事射击游戏“战地2”(Battlefield 2)中拍下的场景。这些战争游戏的许多玩家是部队中的士兵,而现实战争与虚拟游戏的边界也变得日益模糊。“我很好奇在战役结束后你能够在现场发现什么。”Burke这样说道。毫无疑问,他所能找到的,只有那些遗留在战场上的残骸。

口叼死亡动物的摄影师自拍

在Rowan Corkill的系列自拍“物种肖像”中,摄影师嘴里叼着不同动物的死尸,仿佛是一只刚刚狩猎归来的野兽,这些死去的动物都是Corkill在自家附近的路上或者田野里找到的。在这组照片中,人类表演着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而所有其他动物都变成了人类的猎物。摄影师想用这些照片提醒人们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则是我们对自然的破坏渐趋严重。

你需要防潮柜吗?

夏日潮湿闷热的天气让人心情郁闷,要是赶上连续的雨天,更没法出去拍照。如果镜头再爬上霉斑,就更加让人头疼了。这时,防潮柜这个东西就闯入我们的视线里了。你会选择这个大柜子来保护自己的器材吗? 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的观点吧。

摄影师观点:

阿卓

(北京):我一直认为在南方才需要防潮,但自从我的一支200mm f/2.8镜头在冬天发霉之后。我开始意识到,防霉既不是地域问题,也不是季节问题。只要温度和湿度达到特定的条件,就有可能产生霉菌。

隽大鹏

(英国):其实购买一个防潮箱并不需要很多钱,但若镜头发霉可能要花费十倍于防潮箱的价格去维修,未免得不偿失。所以我建议既然大家买得起红圈金圈,就不要再吝啬去买一个防潮箱来保护它们。

江之源

(北京):虽然我现在还没有防潮柜,但是有购买的想法。我的器材非常多,防潮柜可以成为我的专用器材归纳箱。北京的灰尘非常大,因此一个气密性出色的防潮柜,还可以避免我的器材进灰。

编辑观点:

不光是南方,北方的雨季也很可怕(还淹死过人……),中招之后再采取防潮措施,不免为时已晚。尤其对于拥有很多专业器材的摄影师与发烧友来说,保护器材的投资还是很值得的。编辑 李硕

网友调查:

21.4%非常需要

体育摄影_含雨(From 江苏):已经买了最小850元的,感觉不错~

北方用不着 10.7%

西米向前冲(From 北京):

家在北方,从来没见过活蟑螂,这种干燥度个人认为不需要。

33% 500以内我买

derek_小D(From 广东):

防潮柜确实是必要的,价钱应该在几百元吧,主要是能放下些器材,密封好点就可以!太贵不考虑。

1k以内我买 14.3%

懒虫是我么(From 浙江):

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哼哼,啥都能长出白花来,防潮柜还是要的,弄个电子防潮柜就好了,还能把邮票什么的扔进去。

能防盗更好

戴璐明(From 天津):

经常出门,又不能把所有器材随身带着的话,那么一个有保险柜功能的防潮柜肯定是不错的选择,虽说器材总数加起来没有特别多的钱,但是真要是丢了什么的,咱自己心疼不是嘛。

两三千能接受 8.9%

17%有没有无所谓

摄影老师的创意锡版照相项目

美国亚利桑那摄影师David Emitt Adams在教授一门摄影入门课时突发灵感,使用传统的锡版照相法为课上的学生每人拍摄了一张肖像照,而这些照片正是印在学生们所使用的35mm胶卷的金属皮上。这种古老的照相方法源自19世纪,拍摄后在金属板上直接形成正相的影像,David利用这些摄影“回收物”来让他的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摄影的历史。他还有另外一个相似的项目,在亚利桑那的沙漠中找寻废弃的罐头,利用同样方式在这些罐头的底部拍下沙漠中的景象。David将这一系列照片命名为“与历史对话”,他说:“我了解历史上有很多摄影师曾经来到亚利桑那的沙漠,见证过那时的景象,而这些景象至今没有变化。”他用这些铁罐记录下现在同时也是曾经,而时间和光线生成的锈迹正是对于摄影最好的注脚。

为宠物和主人拍创意“合影”

人们常说宠物的长相和它们的主人很相似,这一点原来只停留在经验层面上,如今,来自多伦多的摄影师Zachary Rose用摄影来验证这个“假设”。摄影师拍下自己的手和手中的相机,相机显示屏中是一只穿着主人衣服的宠物,而显示屏外的背景前却是主人的身体。通过精心的摆布和设计,这些照片足以以假乱真。最初Rose只是为了有趣而拍了几张照片,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让他来拍摄他们的宠物!

上一篇:和妈妈玩游戏棒作文下一篇:动物入场和动物产品出场登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