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

2024-05-17

三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精选13篇)

篇1:三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中天小学三年级第3周语文周末作业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

家长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照样子,把课文中的词再写十个。

槐树花苞仔细树丛染料勤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耷拉翅膀黎明飞舞觅食晴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形近字组词。

槐()苞()淡()飘()换()钩()愧()包()谈()漂()唤()沟()炊()载()梢()篮()辫()粮()吹()裁()悄()蓝()辩()娘()粒()丛()青()捡()投()蜜()立()从()清()脸()没()密()

三、填合适的词语。

()的孩子()的清香

()的歌声()的微笑

四、填合适的字。

()人()意()()炊烟()人()目满()而()()风()动月()柳()

()上()下()丽多()

五、在文中找两旬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淡淡的()长长的()蜻蜓的()

快乐的()甜蜜的()火热的()

七、把下面的句子按顺序排列好。

()到了那里,老师给我们分了工,我们就干起来了。

()不到两个小时,三十五棵小树就挺立在公路两旁了。

()李强扛树苗,亮亮挖树坑,我和老师抬水,大家忙个不停。

()星期天,老师带我们到东郊公路旁种树。

()望着一棵棵小树,同学们蹦呀,跳呀,别提多高兴了。

八、按原文填空。

(),()一天的孩子们带着()进入

()。孩子们的小床下放着()的长钩刀、()。明天,只要是(),孩子们又将()到()的劳动中……

九、默写。《小儿垂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篇2:三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确 záo骊lí歌叮zhǚzhǎo泽

B、菜 suǐ冰qí木jī脑báo

C、蝉tuì收liǎnxiān笑相chèng

D、pǔsān瑚花kuī甲gān尬

2、选出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相宜鉴赏人迹罕致性子很躁

B、确凿讪笑臃肿可笑接连不断

C、丑陋碎裂来势汹汹指物作诗

D、嫉妒篱笆泯然众人攒成小球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B.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

C.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D.在广州读书的美籍华裔留学生爱德华,正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中式英语的是....

与非。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D.为了避免城市供水不再紧张,市政府决定从水城水库调水以解燃眉之急。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②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③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下车步行。④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⑤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紧靠崖壁下。

A.①⑤④②③B.③②⑤①④C.③④②⑤①D.①③②④⑤

二、阅读《伤仲永》,回答下面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1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

D、父/利其然也。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逮捕、拘押)

B、或以钱币丐之(把他当乞丐)

C、卒之为众人(死亡)

D、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立刻完成)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词不属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父异焉

B、邑人奇之

C、稍稍宾客其父

D、父利其然也

4、下列句子中,对“之”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永之通悟(结构助词,的)

B、卒之为众人(结构助词,的)

C、余闻之也久(代词,这事)

D、借旁近与之(代词,他,指方仲永)

5、对“且为众人”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尚且为了大家

B、尚且变成一般人

C、将要成为一般人

D、尚且是一般人

6、《伤仲永》的“伤”是“哀伤”之意,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作者“伤”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A、他的父亲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把仲永的天赋当作获取利益的资本。

B、“宾客其父”“以钱币丐之”的庸俗作法。

C、仲永缺乏主见,盲目地按父亲的要求去做。

D、仲永没有得到良好的后天教育,由神童而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悲惨结局。

三、记叙文阅读淡淡的深情(共45分)

1.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恢复高考的第2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淡淡地一笑。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2.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3.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4.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5.我结婚以后,偕妻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6.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7.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时。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8.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的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9.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10.------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第1段中“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一句,一方面表明了父亲为“我”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第7段写“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作了铺垫

B.第4段中母亲化“打”为“拍”的动作,看似漫不经心,但母亲的爱子之心却表露无遗。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中多出可见。

C.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是选取日常 生活中的小事,赋予那些普通的事情以深刻的含义,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D.本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典雅华丽的词语,作者以发自肺腑的深情,为平淡的母亲抒写了一首朴素感人的赞歌。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将生活中平常事情串联在一起的?(5分)

3、文中儿子对母爱的体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8分)

4、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其中一处,并作简要的分析。(9分)

篇3:三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

1.孩子们j€"nng x€"nn( )地做着风筝,心中充满了憧憬和x€"n w€鄋g( )。

2.高尔基是世界zh€? m€韓g( )的文学家。

3.吃过晚饭,我们zh€#9n b€鑙( )去植物园s€鄋 b€? )。

4.hu€鄋:呼( ) 交( )

二、读一读,用“√”选出正确的答案。(4分)

1.“朝霞”的读音是:zh€"Do xi€幔? ) ch€醥 xi€幔? )

2.郊外(ji€"Do xi€鄌) 震惊(zh€鑞 zh€鑞g ) 依然(y€? y€"n )

3.(蜜 密)蜂 世(记 纪 ) (城 诚)实 (摩 磨)坊

三、给下面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5分)

1.待:①等待 ②打算 ③需要

(1)待要上来打招呼,又怕认错人。 ( )

(2)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吃了。 ( )

2.意思:①情趣;趣味 ②意义;含义 ③意见;愿望

(1)这座山就像一头大象,真有意思。 ( )

(2)大家的意思是一起去。 ( )

(3)这个加点的字是什么意思? ( )

四、把下面的事物和它的特点连一连。(3分)

沙漠 银光闪闪 白云 波光粼粼

湖泊 黑黝黝 麦子 随风飘扬

泥土 金光闪闪 湖面 金灿灿

五、根据要求写词句。(1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2分)

甜甜地( ) 悄悄地( ) 认真地( ) 拼命地(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7分)

垂头 ( )气 大惊失 ( ) 欢蹦 ( )跳

阳光明( ) ( )( )飞舞 自( )自( )

(1)一阵风吹过,树叶在空中( )。

(2)他( )地说着什么,我听不见。

(3)雨后,(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空气里微微浸润着竹叶的清香。

3.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万里长城宛如

(2)西湖不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吗?(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3)课文中出现了不少带有“!”的句子,我也试着写一句。

(4)从下面几个词语中选择两三个写一句话。

可爱 聪明 礼貌 赞美

(5)请你写一句关于读书或勤奋学习方面的名言。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的“ , ”一句,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夜书所见》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 , 。

2.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它应该 。可它 ?(选自《奇怪的大石头》)

3.秋天的雨,藏着 。 香香的, 甜甜的,还有 、橘子,好多好多 ,都躲在 里呢!(选自《秋天的雨》)

七、下面句子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小河上横跨着一座小石桥。

( )不时有小船从桥洞中悄悄地摇过。

( )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河。

( )河水清澈见底,河面波光粼粼。

( )下面是个高高的半月形桥洞。

A.2 5 1 3 4 B.3 5 1 2 4 C.3 4 1 2 5

八、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细心答题。(20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6分)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 拿)着,另一个人(牵着 拉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风筝》节选)

1.把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划去。(1分)

2.用波浪线画出风筝越飞越高的样子。(1分)

3.用“越……越……”写一句话。(2分)

4.这一段话主要写了 。(2分)

(二)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14分)

蚂蚁和蜜蜂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孩子也会哼唱:“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

蚂蚁很嫉妒蜜蜂,心里一直不服气: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是啊,为什么人们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1.在文中找出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2分)

( ) ( )

2.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全对话。(2分)

3.读故事,填空。(4分)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 ,蚂蚁想来想去也想不通的是 。蜜蜂勤劳为的是 ,而蚂蚁勤劳为的是 。

4.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3分)

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3分)

九、习作。(25分)

篇4:三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

班级 座号 姓名 等级 一,阅读短文。

(一)美丽的巴拉顿湖

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向南约100干来处的巴拉顿湖,湖水清激,景色宜人,同时还以“匈牙利内陆之海”的美称闻名遐迩。

巴拉顿湖系由地壳(ké qiào)运动的断层形成。湖形狭长,东西长78千米,南北则既狭窄又不规则,最宽处15千米,最窄处位1.5千米.从高空向下俯视,它像一叶扁(biǎn piān)舟,漂泊在匈牙利绿色海洋般的国土之上;又宛如横陈在绿丝绒上的一枚我国古代工艺品——如意。湖的面积为596平方干米,是匈牙利也是中欧地区最大的潮泊。

巴拉顿湖气候温和宜人。湖的四周,罗马式和哥特式的古建筑鳞次栉比;水面上的游船,或荡漾,或停泊(bó pō),千姿百态,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据说,这里的湖水还有很高的医疗价值。一年四季,来自世界各地的络绎不绝。每逢秋季,微风送爽,瓜果飘香,更是游人如织。

巴顿湖留给我的印象深刻,那里的环境幽雅宁静,人们文明礼貌,悄(qiāo qiǎo)声细语,秩序井然,少见杂乱与喧嚣。湖畔鸟语花香,绿草如茵。不论大街小巷,还是旅馆饭店,皆整洁异常,一尘不染。不管你走到哪一个角落,都很难见到随意抛撒的垃圾。整个景区内大小设施都标有本国文字和英文,外币自由兑换点走几步就有一个;商店陈列的工艺品和纪念品小巧精美,惹人喜爱。

美丽的巴拉顿湖,你真是让我流连忘返!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2.将下列四个词语填入相应的括号内。流连忘返 一坐不染 络绎不绝 闻名遐迩(1)远近都有名声,形容很有名。()

(2)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3)一点灰尘都没有,指环境非常清洁。()(4)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3.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2)巴拉顿湖是欧洲地区最大的湖泊。()(3)巴拉顿湖游人很多,因此秩序杂乱。()

(4)持外币到巴拉顿湖旅游时,兑换成当地货币很不方便。()

(二)鸭儿饺子铺

王羲(xī)之7岁开始学习书法,不到3年,在方圆百里内就颇(pō)有名气,于是他飘飘然了。

有一天,他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生意兴隆,宾客满堂。偏偏这家饺子铺的招牌“鸭儿饺子铺”几个字却写得歪歪斜斜,毫无功力。王羲之想访查个明白,便走进铺内。只见灶台上的大锅里,水烧得滚开,炉灶正靠着矮墙。此时,一个个包好的饺子接连不断地从矮墙那边扔过来,不偏不斜正好落入锅中。

王羲之坐下来买了一碗,发现碗里的水饺好像在水中嬉戏的小鸭子,精巧至极,而且味道特别鲜美。他更觉得招牌上的字太不像样,便绕过矮墙,找到铺主。

铺主是一位白发老妪(yù),正在擀(gǎn)皮包馅(xiàn)捏(niē)饺子,动作十分娴(xián)熟。只见老妪包好一个饺子,看也不看,便随手扔过矮墙。王羲之惊诧(chà)不已,急忙问道:“老人家,您这么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妪回答:“熟练五十载,深练需一生。”王羲之若有所悟,又问:“您生意这么好,为什么不请名人写副招牌呢?”老妪闻言顿时生了气,说:“不好请啊!就说那十龄童王羲之吧,让人捧上天了。其实他那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扔饺子的功夫深呢。你可不要学他!”王羲之听罢,羞得无地自容。

王羲之从此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在书法上还要狠下功夫才能有大作为.于是他更加刻苦地学习书法,终于成为一位书法大师。

1.从文章中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⑴ 这件事不调查明白,决不能算完。()⑵ 他能很熟练地使用计算机。()⑶ 请不要惊讶,这确实是他的功劳。()

2、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⑴鸭儿饺子铺()生意兴隆,()招牌上的几个字写得歪歪斜斜,毫无功力。

⑵老妪包的饺子()精巧至极,()味道特别鲜美。

3、老妪扔饺子的功夫怎么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5、从这个故事中可以衍生出好多成语、谚语或俗语呢!你能试着写写吗?

三、作文。

题目:一件 的事。(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经历一些事情,有难忘的、感动的、开心的、悲伤的、惊险的、有趣的„„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情与我们分享,把事情写具体。)

篇5:三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小小神算手。

1.口算。

5499 5626 316616 134

800×5= 500×4= 43÷5= 100-45= 133×0= 54÷9= 60÷7= 450×2= 78+30= 100-15= 80+70= 8×500= 48÷8+24= 200-50×2= 50-49÷7= 42+64÷8=

2.先估一估,再用笔算。

721-375= 185+238= 验 验 算 算

418×5= 269×8= 609×9=

306-98= 64÷7= 88÷9=

二、填空。

1.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丽的体重29(); 汽车每小时大约可以行70(); 一辆坦克重16(); 跑100米大约需要21(); 新年庆祝会大约开了3(); 小红立定跳远能跳14()。

在○里填上“﹤”、“﹥”或“=”。

3小时○300分; 600千克○6吨; 1米-5分米○5分米; 999米○1千米; 1分○80秒; 4米3分米○43厘米;

541139○9 15○4 10710○1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分=()小时; 3千米=()米; 80分米=()米; 厘米5毫米=()毫米; 8000千克=()吨; 吨-500千克=()千克;()秒= 1分30秒;

上午8:50开始上第一节课,经过40分钟后,第一 节下课的时刻是()。用2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宽是(□÷9=6„„□中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甲数是36,是乙数的4倍,乙数是()。用3、0、6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2.180 2 1 4.5.6.7.8.三、判断。

1.208×3的积中间有一个0.()2.一辆大卡车最多只能载重8000克。()3.长方形周长的一半,就是长与宽的和。()4.1600千克+400千克=2000吨。()5.钟面上时针从3走到6,经过了15分钟。()

四、选择。

1.用一根长3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厘米。

A.32 B.16 C.8

2.人吃饭时用左手拿筷子,这是()的。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3.里有()个

99A.4 B.6 C.9 4.每个布娃娃7元钱,小红有30元钱,最多可买()个这样的布娃娃。

A.3 B.4 C.5 5.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五、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44个钮扣,每件衣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衣服?还剩几个钮扣作留着备用?

2.小学三年级数学综合检测题

(一)第 3 页

(共4 页)小学三年级

捆这个盒子需要多长的彩带?

3.三年级十一班有36人,到公园秋游时都要参加划船,为了孩子们的安全,每条船最多能坐8人,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4.一张贺卡的长是14厘米,宽是长的一半,这张贺卡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385人乘坐6辆车去参观三峡电站,前5辆车每辆坐69人,最后一辆坐多少人?

6.果园里有梨树250棵,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桃树比苹果树少214棵,桃树有多少棵?

7、给右面的图形涂上两种颜色,使其中一种颜色

篇6:三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

班级姓名

一、我能选择正确的读音。

1、侮辱()(1)wǔ rǔ(2)wūlǔ(3)wǔrǖ

2、规矩()(1)guījǖ(2)guī jǚ(3)guīju3、大夫()(1)dàifǘ(2)dàfǖ(3)dàfu4、尊重()(1)zūnzhòng(2)zhūnzhòng(3)zǖnzòng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使:

1、派遣,支使;

2、奉使命办事;

3、使用;

4、让,叫,致使

(1)、晏子使楚。()(2)听人使唤。()

(3)这枝笔很好使。()(4)使人满意。()敝;1破烂,2谦辞,故事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5)敝国有个规矩。()(6)敝帚自珍。()

三、想一想,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一个四字成语。

(1)大伙儿吧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2)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四、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反问句)

(2)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改为陈述句)

五、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晏子使梦(节选)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 款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

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了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

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下可以让晏子丢尽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

一种到淮北,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

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

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2.在文中括号内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面不改色:安居乐业: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5.这段话中,第一个“水土不同”是指(),第二个“水土不同”是指()。

6.用“”划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

7.楚王想取笑晏子,反而被晏子取笑,请用一个成语或一句谚语来概括一下楚王的下场。

篇7:例谈三年级语文第一课时教学

一、开发文本价值,确立课时目标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用总分结构,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有关恐龙的很多知识。文中的生字需要在新课学习时加以重点关注;课文的自然段在表达方式上各有特点,可以用来训练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对于恐龙形态和种类的介绍,反复运用了列数据、作比较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文中还有不少用词非常准确,“望而生畏”等几处关键词也是训练学生联系语境理解词语意思的很好凭借;而对于“恐龙”这种远古时代的动物,学生大多充满好奇,非常感兴趣,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安排训练查找资料,引导交流。这些语文因素的开发利用,应该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可以使这一篇说明文的教学效果更加丰厚扎实。鉴于第一课时的要求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文中的词语。重点辨析“畏”和“型”的字形字义,渗透解词方法。

3.初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初步激发阅读兴趣。

4.学习概括自然段内容和课文大意,渗透概括方法。梳理文脉,认识本课总分总的结构。

对于上文中所述的其他一些教学内容,酌情在第二课时落实。

二、立足课时目标,扎实推进语文训练

1.以难字为抓手,授以新法

学生进入三年级,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对于比较容易辨识和记忆的生字,是能够通过自学初步掌握的。但是,仅停留于此,学生的识字能力是得不到发展的。进入三年级以后,教师依然要重视生字词的教学,只是“教”要针对疑难点、未知点、关键点,结合汉字的构字特点教一些规律性的识记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写兴趣和识写能力。

2.扣住段落差异,引导概括

《恐龙》第一节,用凝练的语言介绍了恐龙生活的时代、自然环境和活动范围,课文不长,但却是概括的难点。在教学时,笔者提示学生这样的段落,可以用“提炼关键词”这个方法来概括大意。学生对于“提炼关键词”还是不甚理解,因此,我在“大约两亿年前”这个短语下画线,并提醒学生这个短语介绍“时间”,准确讲是“恐龙生活的时代”,然后请学生照这样的方式分别从下面的文句中提炼出“自然环境”和“生活范围”,然后进一步提示学生抓住这些提炼出来的关键词用一句话说说。这样,根据课文段落特点,不断巩固学生已有的能力,同时传授给他们新的方法并加以不断练习,使之每堂课都有些微的吸取和巩固,从而逐渐培养起概括自然段意的能力。

3.从段落到篇章,不断递进

“概括”,是把课文读“薄”。这个把课文读“薄”的功夫是需要层层递进地训练的。从自然段大意的概括到逻辑段大意的梳理,再到全文主要内容的概述,教师充分利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恐龙》第一课时教学中,在全文六个自然段逐一梳理后,教师点拨学生关注“哪些段落写了恐龙某一方面的特点”,以此为指引,带领学生明白课文首尾是总的概括性的介绍,中间几段是从不同方面对恐龙进行具体的介绍。这个环节旨在渗透分段和引领认识文章的布局。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板书中各自然段的关键词用简洁的语言串联起来,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反复练习之后,学生对于“提炼关键词”,然后“抓住关键词”概括这个方法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有了巩固。此时,用同样的方法概括全文的大意就水到渠成,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三、拓展激趣适度,以学定教

鉴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课标指出的年段目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把握好“度”是很重要的。俗话说“过犹不及”,适度才合理科学和有效。

如“导入新课”这个环节,笔者在引出课题后,先是引导学生说说对恐龙的认识,然后请学生提出还想知道的有关恐龙知识的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导入”环节就花了较长时间,影响到后面的教学节奏。而所补充的内容——“恐龙名字的由来”的确是学生所不知道的,学生了解过后有恍然大悟之感。这样的补充介绍简洁易懂,立足学情和发展,是比较合理的。

总之,无论是哪一类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具有一些前文所述的共性,但是,也一定有所不同。这个“不同”就取决于文本的差异、学情的差异和教学目标的差异。教师关注以上几点,用好教材,准确定位,扎实训练,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语文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中心小学)

篇8:五上语文周末作业(第10周)

1、看拼音写词语(6)

10周)

姓名: 分数:

wài shēng zhuī zi zhù chóng pōu gōng huī yìng fèi shuǐ

2、下列每组读音中有错误的,请圈出来并订正。(4分)

(1)酵(xiào)母 忽略(luè)差(chā)劲 张冠(guàn)李戴()(2)情不自禁(jìn)恰似(shì)一水间(jiàn)安分(fèn)()(3)绿林好汉(lǜ)彭(pén)公案 投奔(bēn)湖畔(bàn)()(4)美差(chāi)榉(jǔ)实 如火如荼(chá)湿漉漉(lù)()

3、找出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4分)

(1)再接再励 报偿 浮想连翩 默默无蚊()(2)天长地酒 起码 知趣 悲欢离和()(3)别出心栽 恐怕 牵肠挂肚 金彩亮相()(4)随心所浴 担扰 告诫 不求甚解()

4、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发布(信息)发动(群众)发表(演讲)B、保持(卫生)支持(软件)坚持(原理)C、稳定(局势)肯定(成绩)决定(作用)

5、根据所给意思,再结合句子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1)靠近某地的。

我经常去学校()的图书馆看书、借书。

(2)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妈妈给我出了一道数学题,我()地做完了,结果被妈妈批评了。(3)直接了当,干脆。

明明小声地嘀咕着:“反正结局都已经这样了,那就()和他说说吧!”

6、填空。(12分)

(1)三月的杨柳——()唐僧的书——()

酒壶里翻筋斗——()小葱拌豆腐——()(2)古人曾使用、等方式交流思想,传说是仓颉从模仿 中创造了汉字。

(3)牛顿、爱因斯坦等名人小时候学习都非常刻苦,非常勤奋,长大后才成就了他们,这真是“ ”。

(4)今天去参加比赛,哎,运气真不好,真是。(5)我的大脑就像,左想想,右想想,把整个大脑都搜索了一,还是一无所获。

(6)别看他貌不惊人,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神童,早就是 了。(7)虽然老师一再警告他,可他还是。

二、阅读部分(40分)

(一)耐磨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看到短文的题目时,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读完文章后自己回答。(4分)

提出的问题: 回答 :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3、“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2分)

4、面对人生的坎坷,“我”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2+2分)

(二)故乡失去的景观很多,鸦阵是其中之一。

鸦是指乌鸦,我们这地方土语叫“老鸹”。五六十年代,这种鸟儿很多。几乎每个村庄,那高高的树梢间都有乌鸦筑的巢。未进村,远远地就可以看见。那乌鸦巢也是乡村的景观之一吧。它使我们感到,鸟儿和我们人类住在同一个村庄。

出沛县城向西北,三里一堡,二十四里路共八个村庄。我们住的村庄叫四堡。我们村的地半沙半淤,称不上沙土窝,再朝西北,到六堡、七堡、八堡,就是沙土窝了,那是“微风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地方。那个地方的土质瘠薄,多碱,比较适宜种的庄稼有花生、红芋。我们称那个地方叫沙土窝,也称花生窝。每年秋天到刨花生的时候,便常常会形成这样的景观:成千上万只的乌鸦从西北飞来,像一片黑压压的乌云,遮天盖地,带起一阵狂风,这便是鸦阵。这鸦阵很惊心动魄,显示出鸟类的一种气势和威风。当鸦阵过来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便挥着手臂朝那天上的乌鸦呼叫:老鸹老鸹使风来,给我削个花生来。这鸦阵竟使我们的童年变得欢乐无比。

鸦阵的形成,自然和那沙土窝的花生收获有关。刨花生总是剥不尽的。那收获过的花生地,正是乌鸦觅食的好地方。于是,这季节聚集了成千上万只乌鸦也就不足为奇。

后来,这鸦阵便消失了;再后来,在故乡的天空或树丛,连乌鸦也很难见到了,()这地方已容不得乌鸦的生存,它们或被农药药死,或为逃避猎枪的追捕,而迁徒到山区去了。

自然界()有鸦阵,()有其他动物的阵容。如某天某个时辰,突然有人发现大批的燕子飞过,或是麻雀飞过,喜鹊飞过,甚至看见有成群结队的黄鼠狼穿过大路。至于在水中,成群的鲤鱼,或是成群的黑鱼、鳊鱼、鲢鱼……可称之为鱼阵。

和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世界同样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神奇、充满梦幻的世界。

而现在,这种景观是越来越少了。多么希望故乡在创建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动物们留一片生存的环境。这地球,毕竟不只属于我们人类。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惊心动魄: 成群结队:

2、在文中的括号中填入合适的关联词。(3分)

3、“每年秋天到刨花生的时候,便常常会形成这样的景观”中“常常”能删除吗?为什么?(3分)

4、作者为什么无比留念家乡的鸦阵?(2分)

5、“多么希望故乡在创建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动物们留一片生存的环境。这地球,毕竟不只属于我们人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怪 鸟

蓝山是一个天然的大植物园。这里有许多树种与我故乡的树并不一样。对于不认识的树,我总要注视良久。我就是在打量一棵树时发现了那只怪鸟的。

这棵树跟我我一样高,褐色的树身,绿色的针叶,类似松柏。它身上的果实令我惊讶,它结着一柄柄橘黄色的圆柱形果实,而不像我熟悉的球形松塔。果实中央是实心的,而四周

则是无数细密的绒毛一样的黄色针叶。果实看上去宛若蜡烛,这样,这棵树就仿佛举着一树的蜡烛,乐陶陶地过着圣诞。

我伸出手,选中一颗果实,打算把它摘下来,当成一盏灯笼,吊在我房间的窗前。然而我刚用手指掐(qiā

qiǎ)了一下吊着果实的枝条,一团白色的鸟粪“啪”地落在我那只手上。抬头一望,见这棵树的背后有一棵干枯的树,一只鸟端坐在斜伸出来的枯枝上,虎视眈(dān

dàn)眈地望着我。

这只鸟跟鸽子一样大,两只翅膀颜色不一,一只白,一只褐中带蓝,长嘴,扁头,雪白的头的中央有一道醒目的褐色,眼睛上还有一圈刘海儿似的探出来的毛发,看上去怪模怪样的。它不叫,只是定定地看着我,似在沉思。想起采摘蒲公英时白嘴鸦的举动,便疑心这些蜡烛般的果实是归属于这只鸟的。我掏出纸巾,擦干了手上的鸟粪,欲再次摘下果实时;“啪”地一声,又一团白色的鸟粪落在我的手上,而我抬头张望那只鸟,它依然端坐在枯枝上,不动声色地望着我。它的镇定自若和它准确无误地对着我手的排泄行为,让我觉得它是觊(jì)觎(yú)这棵树的守护神。我不知道自己若真的摘下那颗果实的话,它会怎样地报复我。我又取出一片纸巾,擦干了鸟粪,并且收回了手,离开了那棵树,从山冈走下来。当我回头再望它时,它已离开了枯树,它去了哪里,只有天知道,上帝才知道呢!但我相信,只要我折回身来窃取那果实时,它准会从天而降,把那对它来说如炸弹一样的鸟粪,投掷(zhì)在我的身上。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2分)

2、“它不叫,只是定定地看着我,似在沉思”这是一个(比喻句、拟人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3、“它不叫,只是定定地看着我,似在沉思”中“定定”说明了()。(2分)

A.怪鸟非常害怕人类。

B.怪鸟一副痴呆模样

C.怪鸟精神集中,防犯“我”的人侵。

4、判断下列关于那棵树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它跟作者一样高,褐色的树身,绿色的针叶,是一棵松柏。()(2)它身上的果实令人惊讶,它结着一柄柄橘黄色的球形果实。()(3)果实中央是实心的,而四周则是无数细密的绒毛一样的黄色针叶。()

(4)果实看上去宛若蜡烛,这棵树就仿佛举着一树的蜡烛,乐陶陶地过着圣诞。()

5、那只怪鸟是什么样的?用“一一”在文中画出来。(2分)

6、作者认为怪鸟是那棵树的守护神。你怎么看?请用反问句表达你对这件事的看法。(2分)

三、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篇9:三年级第三周品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2、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正确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动机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欢乐的笑声。让我们走进家乡,拥抱家乡吧。在幅员辽阔的祖国版图上,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启发感染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6页,看看书上的同学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

2、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

提示:位置、物产、风俗、英雄人物、历史故事。

3、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家乡,并给家乡涂上颜色。

4、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家乡在哪里?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请同学们阅读第37页左下角一段话。

5、小组讨论:家乡的产物 英雄人物

6、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主产小麦和玉米,运动员杜丽是家乡人。名人(范冰冰)。

三、演绎深化

活动:认识地图方位;教师准备一张较大的中国地图及山东行政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地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今天,我们再认识四个方位。

西北、东北、西南、东南。

2、说一说我们的邻居是谁?家乡山东与哪些省市相邻?这些省市在家乡的哪些方位?

3、小组讨论。

4、小组代表发言。

5、班级抢答题,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1)山东的东面是________,北面是________,南面是_______,西面是________,西北面是_________,东南面是_________。

四、行为指导

1、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了解家乡,明天我们将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保护环境、努力学习、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绿化家乡等。)

3、教师小结: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我们炎黄子孙共同的家乡,一个深爱祖国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的,同学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行动吧!

4、作业

我的家乡所在市_______________

篇10:三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

25、《科利亚的木匣》,回答问题。

1.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近义词。

附近()

依然()

忽然()果真()不只()

2.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伤心()朋友()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屋里的东西被法西斯抢走了。

(法西斯把屋里的东西抢走了。)教室别同学打扫干净了。()例2: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变化吗?(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学校的公物,我们不应该保护吗?()

4.理解课文。

他放好了木匣,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1)请你圈出这句话中描写动作的词语。

2)读了这句话,我可以看出科利亚()。

4)小马心爱的陀螺不见了,他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你能仿照上面这段话写一写他是怎样找的吗?

小马心爱的陀螺不见了,他找呀,()。他又()。5.填一填。

战争开始时,科利亚()。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科利亚又找到了匣子,但他量的是五步而不是十步,因为()。

6科利亚是怎么找到木匣的?从这件事中他懂得了什么道理?

找拼音

盛着 放好 盛开 爱好

hǎo chéng shèng hào 对对碰

匚 甲 衤 刀 父 斤 忄 董 竹 官 革 圭 看碰出了什么字

赛一赛

和小伙伴们一起填,比快、比准。

27、陶罐和铁罐

1.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近义词。

马上()傲慢()软弱()轻视()和谐()

惊奇()消逝()理睬()灭绝()2.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反义词。

华丽()谦虚()赞扬()坚强()敬重()3.铁罐去哪了?答: 4.陶罐从与铁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铁罐(),陶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5.铁罐是拿自己的()和陶罐的()相比的。

一()木匣 一()早晨 一()细纱 一()孩子 两()报纸 五()杂志社 一()电车 一()风景 三()伙伴

选择

1、终于

2、终究

法西斯()被赶走了。

1、居然

2、果然

科利亚又动手挖了起来,不多一会儿,()找到了木匣子。变戏法 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我们家的东西被法西斯抢走了。

草地上的小虫子被大公鸡吃掉了。

课文回放

《科利亚的盒子》讲的是他()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步埋下了自己的小木匣,()年后数了()步挖出了木匣的故事。从这件事中他感悟到()在变化,()在变化,()都在变化的道理。从这件事中我知道了我的周围()也在变化。

28、《狮子和鹿》练习题

一、积累词语(把课文中的词再写十个)。

丛林

漂亮

口渴

池塘

倒映

影子 摆动

精美

波纹

离开

灌木

喘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注 音。

痛.快()

倒.映()

匀称.()

别.致()两束.()

悄.悄()

撒.腿就跑()()

灰心丧.气(三、写反义词。

节省——

胜利——

减轻——

进攻——

笔直——

高大——

强壮——

偶尔——

四、选词填空。

1.关心

关怀

(1)小红生病了,大家都很()她。

(2)党和人民()我们的成长。

2.竟然 果然 居然 公然

(1)小红()把这道题做出来了。

(2)他这样()做坏事,真让人气愤。

(3)他的作品()是名不虚传。

(4)我们种的花()开了。

五、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排好,在括号中写上序号。

()值周生来检查卫生了,在黑板角上写了一个“优”字。)

()今天是第四小组做值日。

()擦黑板的擦黑板,扫地的扫地„„,()小组长分工后,大家立刻忙碌起来。

()他们做得非常认真。

()不一会儿,只见黑板、窗户、地面千千净净,桌椅摆得整整齐齐。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年轻的猎人第一次进森林打猎,只想着要从森林里带走些什么。他在高高低低的小路上走着,烂泥沾湿了他的靴子,野草的刺拉破了他的手。可是猎人全然不顾,一心想找到猎物。

猎人没有遇到小鹿,也没有碰上狼,连野兔子也没见到一只。忽然,他听见不远处有布谷鸟在唱歌。他想,就打一只鸟回去也好。猎人东瞅瞅,西看看,终于看见布谷鸟站在松枝上翘着尾巴忘情地唱着,真好听啊!更奇怪的是离布谷鸟不远处的松枝上,有两只小松鼠肩并肩地蹲着,他们听布谷鸟唱歌,听得那么入迷。小松鼠回头看了一眼猎人,还微笑了一下,好像在说:“多美的歌!”

猎人被这一对小哥儿俩吸引住了,也被布谷鸟的歌声陶醉了,一直看到傍晚才回家。

猎人从森林里带走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最好的——布谷鸟的歌声,松鼠哥儿俩的喜悦,还有他自己一颗美好的心。

1.从哪儿看出猎人要从森林里带走些什么?找有关句子,在下面画“__”线。

2.猎人从森林里带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1:三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末作业

脸颊(ji? xi?) 彼此(b#5 p#5) 损失(sh#9n s#9n) 耕地(g"Vn g"Vng)

二、认真读拼音,将字、词工整地写在括号里。(7分,其中书写规范1分)

y#9n x#9 n韓g sh? x鵱 ch? l"^ng k?

( ) ( ) ( ) ( )

f? l髇g qi醤g f?

( )盖 ( )冬 围( ) ( )木

三、选字填空。(4分)

厉 历

严( ) 经( ) ( )害 日( )

副 符 幅 付

一( )图画 一( )象棋 ( )出 ( )合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3分)

展开 展示 展望

( )未来 ( )作品 ( )讨论

改进 改良 改善

1.天龙小区的环境慢慢得到了( )。

2.工人们的操作方法有待( )。

3.这里的小麦产量不高,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要( )土壤。

五、按要求写词语。(7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4分)

绿树成( ) 鲜果( )香 草( )花开

狂风大( ) 雪花飞( ) 枯枝( )叶

2.照样子,写词语。(3分)

笑嘻嘻

可怜巴巴

勤勤恳恳

六、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住薄#?分)

1.《巨人的花园》一文中,春天不到巨人的花园里是因为墙太高。( )

2.“楞住、拽住、诧异、义务、撒慌”中没有错别字。 ( )

3.“听了报告,受到很大启发”这一句是病句。 ( )

4.“临别”一词中的“临”意思是“到”。 ( )

七、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 )的脸上露出( )的微笑。

②听了这一好消息,我心里好像( )。

2.难道自然界中的生物不是人类的好老师吗?(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3.用下面的词语写一句话。

秋天 田野 劳动 乐曲

4.这篇课文赞美了高尚的友情。

缩句:

5.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提示:把雨滴当作人来写)

仿写:

八、根据课文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填空。(17分)

1.读了第三单元的童话故事,我知道快乐 ,真正的幸福是 ,我还在课外读过童话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 。

2.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成了 。孩子们站在 ,爬上 ,尽情地 。(选自《巨人的花园》)

3.《去年的树》这篇文章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一共有 次对话。第一次是 与 的对话,最后一次是 与 的对话。

4.雨中的树林是个 ,走进去你就会变成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 ,你会发现很多 。(选自《雨中的树林》)

九、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内标上序号)(5分)

( )每当春暖花开或果实累累的季节,小鸟就飞到村庄里来。

( )当地居民把它称作礼鸟。

( )投下来的东西不是香气扑鼻的野花,就是清甜可口的野果。

( )非洲某地有一种十分讨人喜欢的小鸟。

( )将衔着的东西丢到人们身上或投到屋里。

十、阅读下面短文,仔细回答问题。(15分)

路对面的拐弯处,有一所盲童学校。每日清晨,有许多盲童学校的孩子,在家长和一些热心过路人的搀扶下,小心地从人行道横线通过,到对街的学校去上课。

一个朝霞满天的早上,我又走在这条路上,见人行道横线处的电线杆旁,站立着一个七八岁的盲女孩,长得挺文静秀气。她捧着好大一把苞蕾初绽的鲜花。哎,是个卖花的盲孩吧。

她含笑深深地鞠躬,一边向过路人分发一枝枝鲜花,一边跟他们说些什么话,可没见她向人家收取钱币。

“小姑娘,你好。”我轻声向她打招呼。

她听到后,连忙迎向我。“叔叔,”她弯腰向我鞠躬,又递上一枝鲜花,甜甜地说,“我是对面盲童学校的学生,谢谢您平时对我们盲孩子的照顾帮助,请收下我们给您的一枝鲜花。”

啊,原来是这么回事。盲女孩微笑着说:“这些花是我爸爸的花圃里种植的,他每天早上要照看花圃,不能来送我上学。今天他叫我把这些花送给常常帮助我们的一个个好人。”

“感谢你爸爸,感谢你的鲜花。”我真诚地对她说。

又有其他叔叔阿姨走来了,盲女孩转过身,笑盈盈地赶去招呼,把鲜花分送给他们。

一阵风轻轻吹过,盲女孩捧着的朵朵鲜花在轻轻颤动,像是在向人颔首致谢。我闻到了鲜花那馥郁的芬芳。

我想,只要手中握着爱的鲜花,春天就会永远驻在我们心间。

1.请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给短文加个题目。(1分)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3分)

致谢——( ) 颤动——( ) 热心——( )

3.盲女孩是 的学生。她给 送鲜花,是为了 。(3分)

4. 为什么“手中握着爱的鲜花,春天就会永远驻在我们心间”?(3分)

5.你觉得文中的盲女孩是个怎样的人?(2分)

6.读完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3分)

十一、习作实践。(30分)

篇12:六年级语文第三周中心发言材料

时间:2013年3月1日 地点;阅览室 中心发言人:张连荣

内容:第四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给课文分段,写出课文的提纲,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过渡句在课文中的作用,了解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6、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7、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8、学习“拟人”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9、读背十二个有关“冬”的成语,积累词汇。

9、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10、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当小导游。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理解诗歌语言。背诵课文。在对课文诗一般语言的朗读中品味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由“教材中心说”向“开放教材”转变;由“教师中心说”向“师生合作”转变;由“单一的知能传授”向“语文综合性学习”转变。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学习,语文教学就变得复杂了。学生能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呢?很多是不可预测的,也就是说会出现问题的多元性,有的可能脱离了教育的价值。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学生的问题不可能都得到解决,那么问题也就成了形式。问题的多元性也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弄得七零八落了。在这一方面,我们得到的沉痛的教训。用一句通俗的话说:“饺子好吃,馅难包”。

让学生带着教育者的问题来学习,教育者的问题仅扣教育价值,线条明确,问题精炼,操作易行。学生抓住了教育者的问题也就抓住了教育的主要问题,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反思是,本来语文教学很简单的事,为什么要弄的烦琐复杂,使教师没了抓头,也使学生没有了抓头。

问题是思维的起源。语文教学如果缺少了问题线索,显然教学难以实施。语文教学的问题必须有统领性,指向教学目标,问题的设计,要步步为营,但不是越多越好。因此,语文教学的设计,必须用问题把课堂教学穿起来。语文教学问题应该以教育者的问题为主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允许有学生自己的问题,但学生的问题是为了解决教育者提出的问题

教法学法:自学辅导法,朗读法 讨论法

课时划分:

篇13:七年级语文周末作业315

——现代文阅读训练

2014-3-15

别让营养不均衡害了你

(选题理由:全民营养不均衡和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1现在有90%的人过于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对于营养的理解,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营养问题没多大危害,顶多胖点瘦点”的水平上。事实上因为营养问题导致身体健康严重恶化甚至失去生命的大有人在。

2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12年7月卫生部发布的报告称,我国慢性病确诊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居民总死亡构成升至85%,慢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而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生活方式错误,食物营养不均衡。

3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目前高发的慢性疾病,甚至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等常见癌症,很多都与营养问题密切相关。很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对绿叶蔬菜、各种杂粮薯类等天然食物的安全性过于担心,同时又被各种低营养价值的零食甜点、油炸食品等所诱惑,造成膳食中营养素和保健成分摄入不足,能量和脂肪摄入量过剩,这是很多日常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改变膳食结构,仅仅依赖一两种保健品,是很难达到改善健康、预防癌症和慢性病的效果的。

4营养平衡的膳食,同时也会是提高自身安全性的饮食。一方面,减少高度加工食品的摄入量,多吃杂粮、薯类、蔬菜等,合理控制鱼肉蛋奶的数量,能减少蓄积性环境污染物的摄入量,并降低很多毒物的吸收率和致癌作用。另一方面,合理的营养能够保障人体的解毒功能,提高人体在污染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5营养不平衡的人,在污染条件下更容易受害。以镉大米事件为例,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尤其是南方人,每天的饭桌上都少不了米饭。但为了降低镉超标大米对健康的影响,主食应尽可能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特别是单一来源大米)的依赖。不要餐餐吃米饭。杂粮、豆薯等来自不同产地,即便富集污染,特性也不同。混吃可减少同种污染物长期蓄积的危险,还能改善营养平衡。

6膳食内容越丰富多样,受一种污染物蓄积毒害的风险就越小;各种营养越平衡,身体对毒物的抵抗能力就越强。例如,人体一旦缺钙,镉、铅等二价有害金属的毒性作用就会增强。粗粮、豆类、蔬菜、水果中的各种膳食纤维,都有利于排出重金属。

7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食品安全的大环境很难把握在个人手中,但营养平衡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改善营养平衡,既能预防衰老和疾病,又能减少污染危害,是我们在不安全世界中找到生存之道的关键所在。8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营养师制度,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可靠的营养指导。遇到营养问题时,他们不知道该向谁去咨询,只能在网上或报刊上搜索一些相关的只言片语做参考,然而这些信息未必能够符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经常会造成误解甚至误导。在各种未经验证的信息互相矛盾时,他们更是无所适从。对于这种状况,本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建设方面的责任,现如今却由“民间科普人士”自发地对民众做营养知识宣传,但是这还远不能满足民众对于营养知识的个体化需求。

(选自《科技生活》2013年第28期,有删节)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导致我国普通民众出现营养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4.第五自然段中的括号有何作用?

5.文中第二自然段加点的“已超过”能否替换为“已达”?为什么

《守候妈妈的鞋印》

①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常常要到距单位20里的小村子里去拍些风景照片。村子不大,有100多户人家,虽说依山傍水自然风景优美,但地处偏远.村里仅有一条土路与外界相连。

②去的次数多了,就熟悉了村头靠近路口的一户人家,石头砌成的三间房子,屋后是一排白杨树。家里住着一老一小,老奶奶有70多岁了,小孙女上小学一年级。儿子、儿媳妇在南方打工,每年春节才回来。

③夏日的一天,拍完风景,已时过中午,有些口渴难耐的我,从山上下来,直奔那三问石头房子。院门半开,老槐树底下有一张小木床,老奶奶睡着了,小孙女看见有人到了门口,要叫醒老奶奶,我急忙摆摆手,随

后向她做了个喝水的手势。

④小女孩扑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警惕地望着我干裂的嘴唇..我摘下墨镜,把头上的帽子拿下来,冲她微微一笑。她认出我来,转身就向石头房子跑去,然后端来一瓢清水。

⑤农家的水清凉甘甜。小女孩长得很白净,好奇地看着我脖子下挂着的照相机,怯怯地问:“阿姨,你能给我照个相吗?”我顺手把水瓢放在车架子上,高兴地说:“好嘞,来,你到那边有花开的地方,阿姨给你拍一张,下次来送给你、”

⑥“阿姨,我想让你拍妈妈的鞋印.”小女孩乌溜溜的眼睛里充满了渴望。我有些不解,端着照相机,一脸茫然、⑦小女孩低着头小声说:“村里好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我妈妈和爸爸走的那天,很冷,天上下着雨,爸爸和妈妈背着两个大包硕着雨出门去了一妈妈走在爸爸的后面,妈妈穿着一双黑色的布鞋。妈妈走了之后,大门外有妈妈留下的鞋印,等我想妈妈的时候,我就一个人蹲下来看妈妈的鞋印„„”

⑧“我害怕妈妈的鞋印被人踩没了,就找一个塑料袋盖在上面,用破锅盖罩着.破锅盖的上面是枣树枝。”小女孩边说边拉着我走到大门右边,蹲下来.轻轻地拿开干枯的枣树枝,揭开破锅盖,掀起一个塑料袋,露出一个轮廓较为清晰的女鞋印,右脚的。

⑨我的眼睛霎时潮湿了。

⑩小女孩用手掌不停地拂去鞋印边上洒落的泥土,用手指抠出鞋印里的小泥块,撮起小嘴轻轻地、一点一点把鞋印吹得干干净净后,一双小手在鞋印上轻轻地摩挲„„

⑩端起相机,镜头里的鞋印和那双细嫩的小手,让我看到一颗幼小的心.在悠长悠长的四季,默默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煎熬和漫长无边的等待,静静地守候那份鞋印里的母爱。

(张秋峡/文,选自《意林》,有改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我有些不解,端着照相机,一脸茫然”一句中加点的词如何理解?第⑨段写“我的眼睛霎时潮湿了”,请你接着这句话补写一下“我”的心理活动。赏析选文中面线的句子。阅读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妇联的一项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最期待五类关爱。这五类关爱分别是:情感交流、道德引领、学习辅导、生活照顾和安全保护。

材料二 全国妇联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留守儿童人数约为5800万。因亲情缺失、教育不足,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成长等问题日益突出。材料三 2013年1月20日,大型公益活动“春暖”在时隔5年之后,再一次隆重起航。整场晚会以关注5800万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困境为主题,以家长会的形式,邀请社会各界出主意、想办法,邀请企业界奉献爱心。晚会在凝重而又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不断唤起人们的真情与爱心。整场晚会为留守儿童募集资金近1.4亿元人民币。

(1)选文中小女孩的事例,反映了材料

一、材料二中提到的留守儿童面临的什么问题?

(2)假如你是“春暖”大型公益活动晚会的嘉宾,请你为如何关爱留守儿童提一条好建议。

七年级语文周末作业

2014-3-1

5《别让营养不均衡害了你》

1.营养问题会导致身体健康严重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2.举例子。具体说明营养越平衡,身体对毒物的抵抗能力就越强。

3.(1)大多数人对营养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营养问题没多大危害,顶多胖点瘦点”的水平上;(2)不懂得导致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食物营养不均衡;(3)缺乏相应的营养师制度,常常被网络或报刊上的只言片语所误导。

4.补充说明。

5.不能。“已超过”说明我国慢性病确诊患者多于2.6亿人,如换成“已达”则说明我国慢性病确诊患者达到2.6亿,与实际不符。【参考答案】

《守候妈妈的鞋印》阅读

1.“我”为一个留守小女孩拍她妈妈外出打工时留在大门外的鞋印。

2.“不解”指不理解、不明白;“茫然”指迷惑的样子。小女孩让“我”帮她拍妈妈的鞋印,“我”很意外,不理解孩子为什么让“我”这样做,不理解鞋印有什么好拍的,感到很迷惑。

3.[示例]小女孩这样精心保护妈妈留下的鞋印,可见这孩子是多么思念妈妈,多么渴望亲情,这孩子太可怜了。(要紧扣第⑧段的内容)

4.画线的句子运用动作描写,详写了小女孩清理妈妈鞋印的过程,表现了小女孩对妈妈的鞋印的无比爱惜,表现了小女孩对妈妈的爱和想念之情,也表现了小女孩寂寞孤单的心情。

5.(1)期待情感交流,亲情缺失。(2)(紧扣选文和材料

上一篇: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协议书下一篇:变电运维站长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