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委活动项目策划

2024-04-08

老龄委活动项目策划(精选8篇)

篇1:老龄委活动项目策划

老龄委活动项目策划

一、活动项目背景

如今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老年活动室,主要是搓麻将、打牌,且老年的活动形式单一,很少涉及老年人的教育问题。为了构建和谐新社区、顺应教育改革和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试着开展有关老年人教育活动项目,促进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

二、活动项目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推动社区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具体目标如下:

(一)通过活动项目的实施,形成一套社区举办老年教育的有效机制。

(二)通过组织与开发老年的教育项目,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及规律。

(三)通过活动的举办,吸引50%以上的老年人进入老年学校学习,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四)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一套老年学校较为规范,可以顺利运作的教育项目。

(五)通过项目实施,造就一支热爱老年教育的教师队伍和培育一支教育志愿者队伍。

三、活动内容

1.成立项目工作小组

2.举办社区老年活动文化节

3.开设活动节规定的比赛表演项目

4.制定各类管理制度。

四、实验项目实施情况

(一)实验计划实施

第一阶段:2014年2月至2014年5月,宣传、发动、筹备。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

2、制定活动项目方案

3、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通报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有关事项设计方案

4、筹备社区老年活动文化节并编制活动节秩序册。

第二阶段:2014年5月至2014年8月,成熟项目的组织推广阶段。

1、召开由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办学干部、老龄干部参加的工作会议,布置实验项目的实施和筹办老年活动文化节的有关工作。

2、居委会组织举办与老年活动项目有关的教育项目。

3、14年8月25日,社区老年活动文化节隆重开幕,社区主要邀请领导,教育局、民政局、科委、体育局的分管局长参加开幕式。

4、居委会培训老年人学习的基础组队报名参加活动文化节比赛。

5、举办踢毽子、象棋、二十四式太极拳、手杖操、知识竞赛比赛。

6、5发放老年知识教育需求问卷调查表,召开座谈会,走访老年人等形式,对社区年人的教育需求进行调查摸底。

第三阶段:2014年8月至2014年11月,新教育项目尝试开发阶段

1、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通报活动项目前一阶段活动情况,布置下阶段工作。

2、居委会开设新的又符合老年人口味的知识教育项目,在此基础上继续报名参与社区老年活动文化节的比赛、表演项目

第四阶段:2014年11月至2014年12月,整理总结实验项目成果

1、回收整理居委会举办各类教育项目的材料。

2、总结评估居委会老年教学点举办老年教育项目及参加老年活动节情况,并举办镇老年活动节闭幕式进行表彰奖励。

3、14年12月完成项目评估。

民意访谈活动内容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利用邮政渠道向老人寄送贺卡并收集民意,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实现与基层人民群众的情感互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体现党和政府爱民、亲民的良好形象。

慰问对象

退休老人

活动形式

正式、庄重、私密性强的邮政贺卡,与党和政府的形象相吻合,落款人民政府。卡上印有市委、市政府“致老年人的一封信”。卡旁还将附加一枚民意调查回函片,主题为“说说您的心里话”,群众填写后直接邮寄反馈给邮政为本次活动特设的回函信箱(邮政最终将回函片整理、统计好统一反馈给市政府)。活动效果分析

1、活动覆盖面广:邮政贺卡以高素质的投递队伍为保障,能迅速、准确地将慰问贺卡传递到指定的千家万户,让更多的家庭、老人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

2、零距离接触老人内心:此举将主动答谢市民和主动了解民生反馈形成一个闭环,更加便于零距离的深入和贴近老龄人群。

3、社会效应强:乘着建国六十周年和创建文明城市的东风,此时以此作为关注民生、走进民心的实质性行动,更能体现市委、市政府关注人口老龄化的信心和决心。

4、复式宣传,展示政府形象:邮政贺卡开放式交寄,使得市委、市政府主动关心民生的活动在传递过程中,被更多的人所获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多次宣传的作用。

篇2:老龄委活动项目策划

一、活动目的

给老人门带去一些欢笑;给老人的生活中添上些许色彩;给老人们带去哪怕一丝温暖。

二、活动意义

关爱了老人;提高社员工作默契度;增加学校光彩,提高社团荣誉。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星期六8:00—11:30

四、活动地点

xxx院

五、活动宣传

及时出海报,统计校内参加人员。

六、参与人物

青协报名人员;兄弟社团中帮忙人员;东校区内自愿成员。

七、活动准备

扫帚、簸箕、抹布、DV机、统计报名人员、分配人员、房间、工作、联络其他社团及敬老院。

八、活动开销

财务部预算,并支出。

九、活动流程

1、8:00志愿者于图书馆楼前集合,点名;

2、8:30步行或包车前往;

3、9:00到达并慰问老人;

4、9:30分组活动

01、分组到老人房间,2—3人和老人谈家常、日常生活中的欢喜、伤心,尽自己所能给老人排忧解难,给老人讲讲笑话,谈谈过去,谈谈时政与将来,2—3人给靠人打扫房间。

02、5—7人打扫大院

03、DV人员酌情拍摄

5、10:30有节目表演;无节目给老人洗洗头发,剪剪指甲

6、告别老人,与老人合影留恋

7、11:50看人员是否齐全,并返程

十、活动外联

尽力拉赞助,以取得给老人带去小礼物及一些瓜果、点心的物资。

十一、活动后期工作

1、秘书处总结工作;

2、网信部及时上传资料于网站;

3、社团人员谈感想、

十二、备注

1、活动中除DV人员拍摄,志愿者亲近老人外,秘书部应安排人员做好记录。

2、演节目,节目应排好,至少要演流畅,不然断断续续,给老人或演员、社员感觉都不好。

篇3:老龄委活动项目策划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体育,安全防范

老年人是社区体育活动的主要群体, 目前我国城镇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达到1.3亿多, 突破10%的人口比例, 进入老龄化社会, 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18亿, 占总人口的18.15%,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在2040年将突破3.11亿。社区体育是居民提高身体素质, 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途径, 老年人又是社区体育活动的重要群体, 他们多为离退休人员, 有较为充裕的锻炼时间, 但是老年人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 在运动中出现损伤事故的概率较高, 因此, 对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进行安全防范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 本研究在对老龄化社区及社区体育的特征进行论述。

1 老龄化社区的成因与体育活动设施情况

1.1 老龄化社区形成原因

20世纪90年代前建造小区主要以单位房改房和拆迁改造安置房为主, 由于当时的我国社会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小区还停留在居住为目的, 很少考虑别的, 房子建构相对较小, 当时的居住人员现在大多已退休, 步入老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年轻人对居住追求强烈, 老小区的住房情况不能满足居住要求, 普遍追求2000年以后建造新小区。而老龄化社区地理位置普遍较好, 往往在市中心地带, 生活设施比较完善, 有较浓商业氛围, 而新小区, 建造年代虽然较新, 房间建构较大, 对没有私家车的老龄人老说, 生活并不方便, 因此, 很多老年人虽然子女有新房, 并不愿搬去合住, 选择继续留住, 其他老年人买房则考虑生活设施为主, 把老龄化社区作为首选, 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前建造小区以老年人居住为主。

1.2 老龄化社区体育活动设施情况

老龄化社区普遍建设较早, 当时国家对社区建设各方面没有统一标准, 以至于小区内很少有一块供业主休息娱乐的场所, 远远没达到现在每千人要有200~300m2的活动场地的国家标准。随着近几年社区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体育活动的追求, 在国家体育彩票基金支持在, 才见缝插针般的在小区内添置了几样健身器材, 有些社区内根本无法安排体育健身器材器材, 只能在河边、路边或山坡上安放, 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特别是早晚和雨后。对于室内免费体育运动场所则基本没有, 有些老龄化社区虽然实施与学校共享体育设施, 但涉及到设备损坏维修和设施安全问题, 学校的积极性不高。对于社区内收费运动场所, 基本为年轻人所设, 不符合老年人运动心理、生理规律, 加上高额使用费用, 而大多数老年人都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 不习惯这种“花钱去活动”的日子, 老年人参加寥寥无几。

2 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

老年人因自身生理特点, 在社区体育活动选择上有较强取向性, 从杭州翠苑、九莲、朝晖、大关、和睦5大老龄化社区做1000份问卷及访谈情况, 99.7%老年人平时都有到社区活动场所进行体育活动的经历, 42.3%的老年人基本每天进行体育活动。对体育活动内容选择上, 85.2%老年人参加过社区或学校体育场所的健身器材, 32.1%老年人经常参加早晚太极拳、交谊舞等体育活动, 15.1%早上跑步、爬山, 10.4%老年人经常参加社区老年活动室棋牌活动。在活动时间选择上, 80.6%老年人认为没有特定安排, 有空就来, 63.5%老年人选择早晚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为主。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中, 95.7%老年人选择免费体育活动场所, 只有4.3%老年人有时参加付费体育活动活动。从上数据分析, 社区体育器材和早晚太极拳、交谊舞等是老年人社区体育活动的首要选择, 时间上, 早晚是老年人体育活动高峰。

3 老龄化社区体育活动的安全隐患

3.1 老龄化社区体育场地、健身器材安全问题

老龄化社区由于历史原因, 社区内体育活动场地普遍狭小, 部分为1996年后城市整治过程中规划的绿地, 如运河边、山坡上, 而老年人室外活动时间相对比较集中, 造成活动场所人满为患, 而运动场地、运动器材显然不能满足需要, 有部分老年人只能就地取材, 利用树木、突石进行简单体育活动, 稍有不慎, 容易发生树木断裂、突石翻到, 造成人员伤亡, 甚至掉入河中, 滚下山坡。社区内活动场所相对安全, 但也存在地面不平整, 高低落差大的问题。社区健身器材是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成果, 每天都会吸引很多老人来健身, 但是活动安全是健身器械永远的伤痛。

3.2 老龄化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规范性问题

体育活动旨在以身体运动促进和保持人的健康状态, “一个人的健康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出抛物线的发展轨迹”, 老年体育活动与年青人体育活动多有不同, 老年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逐步衰退, 多数老人患有不同的疾病, 运动机能与年轻人不可比较, 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以延缓骨骼的衰老, 防止老年性骨质疏松, 提高老年人的免疫机能, 对老年人产生积极的效果;但违反体育活动规律, 会对老年人造成较大伤害;如果是心脏不好或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进行漫步机等体育健身器械训练, 容易发生晕倒等危险, 而走健身路径、打太极拳、做五禽戏等则是其较好的锻炼选择。

4 老龄化社区体育活动安全防范措施

4.1 确保社区体育经费服务体系

老龄化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和体育健身器材是社区体育安全隐患之一, 体育场地的维护和体育健身器材的维修都建立在经费保障的前提下, 虽然体育健身场地和器材的建立依赖与体育彩票资助, 但后续的管理和维护也需要大量资金, 社区体育的管理者为非营利机构, 没有后续资金补充, 则很难维护社区体育安全, 很多社区体育器材破损严重, 却无钱维修。从我国大多数地方看, 对向服务对象适当收取费用, 在老龄化社区并不适用, 老年人不花钱锻炼的观念很难改变, 加上老龄化社区老年人比例较高, 活动场地狭小, 活动项目比较单调, 年轻人不愿参与, 老年人不愿花钱, 只会造成资源浪费, 起不到明显效果, 甚至会把老年人赶到马路上训练, 更增加老年人体育活动安全隐患。因此, 对老龄化社区体育经费可以借鉴澳门前面两点, 政府部门资助, 社会赞助, 做到专人专管, 群众监督, 力求费用落实到实处。

4.2 加大社区体育指导员、管理员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确定社会体育的四项基本制度, 即全民健身计划、体育锻炼标准、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 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是促进公民科学锻炼的有力举措。老年人整天空闲, 活动时间没有规律, 加上老年人相对比较自负, 而现在社区建设指导人员多数是兼职的, 等级结构偏低, 文化程度不高, 缺乏相应的体育健身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对老年人管理说服能力较差。因此, 必须加大社区体育指导员培养, 提高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素质, 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管理员体育理论学习, 掌握体育健身基本规律和体育活动安全观念, 学习必要的医学急救能力。建立社区体育指导员、管理员体管理制度, 完善体育活动安全管理上的漏洞。

4.3 进行体育活动安全相关知识指导

加强对体育知识、锻炼方法的宣传报道, 应该成为老龄化社区体育防范体育安全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科学健身方法、手段的宣传与指导, 创造科学、有效、多样的健身内容, 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和掌握科学锻炼的知识和方法, 提高身体锻炼和娱乐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针对性。

4.4 对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

美国为了开展社区体育活动, 政府与校方联合制定了计划, 使学校设施尽可能多地向社区居民开放。我国很多社区内学校也向社区居民开放, 但目前社区体育并没有充分有效利用学校这个资源, 还停留在学校体育场所的共享利用上, 没有充分利用学校体育人才优势。在我国社区体育活动安全管理中缺乏正是专业指导者, 作为学校体育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骨干, 具有扎实的体育技术技能, 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 充沛的体力与精力,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下, 完全可以从事老年人体育健身锻炼的指导和组织工作。

5 结语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体育意识的增强、体育需求的增长和社区体育魅力, 决定社区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将不断上升。老龄化社区因我国前期社会发展等原因, 存在体育场所缺少、体育健身器材维修资金缺乏等硬伤和老年人对体育活动理论缺乏、优秀社区体育指导、管理人员缺少等软伤, 造成老龄化社区体育活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不利于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深化开展。而城市社区体育活动不但是全民健身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国家应该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和维护老龄化社区体育场所, 培养合格社区体育指导员、管理员, 加大体育活动基本规律和体育活动安全宣传, 同时充分利用学校人才资源, 最大限度实现体育资源共享,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 (修订版) [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

[2]冯晓英.北京城市社区管理的创新、经验、问题与对策[J].新华文摘, 2001 (8) .

[3]魏争光.中国社区体育研究综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7) .

[4]沈梅.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3) .

[5]孙淑惠.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 .

篇4:联合国援华老龄项目圆满收工

据悉,第六周期项目依照老龄事业“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是提升基层政府应对老龄问题的行动能力。考虑到中国区域差别和项目的代表性,分别选取了东部的上海浦东新区、山东新泰市,中部的湖南浏阳市、河南扶沟县,西部的贵州凯里市、甘肃敦煌市等6个县(市、区)作为项目试点。在社区按性别对老年人进行社会、经济和健康方面的分析和评估;加强6个县市区政府开发、实施和监测老龄化行动计划的能力建设,重点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心理及身体健康;促进老年人、老年组织及当地社区参与实施行动计划。

中国政府与联合国人口基金的合作始于1979年,目前双方共开展了六个周期的合作。人口基金分别在四个合作周期援助了有关人口老龄化的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陈传书在讲话中说,从第六周期开始,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已从单一项目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更加注重战略合作,更加注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建设,更加注重项目模式及过程管理,合作的示范意义更加突出,成果更加显著,得到了中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篇5:老龄办创先争优活动规划

老龄办创先争优活动规划

根据绵竹市委市政府有关创先争优活动文件精神,为确保我办2011创先争优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取得实效,达到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建工作活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内动力,为科学重建与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作出新贡献,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为主要内容,紧紧联系老龄

工作的实际,实现开展创先争优争创新业绩,作出新贡献,取得新成效,实现新进展,达到“五好四强”的要求。

二、工作步骤及内容

按照市上的统一安排,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争优活动。

一至二月的工作安排:

1、制定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

2、领导牵头,抓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工作,落实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3、在建立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的同时,开展一次创先争优工作骨干培训。

4、召开争先创优动员会,传达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搞好思想发动,引导广大党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活动中来。

5、制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规范工作程序,量化细化考评工作,做好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日常工作。

三月至四月工作安排:

6、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精神,全力推进创建工作,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贯穿机关单位党建工作全过程。结合实际,制定计划,创新学习机制和学习形式,机关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

7、做出公开承诺,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五月至十二月工作安排:

8、争创新业绩,在灾后重建任务完成后,继续使老龄工作继续保持全省先进。为我市重返全省“十强县”做出应有的贡献。

9、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作出新贡献。发挥老年组织的宣传作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抗震救灾和感恩奋进,创新争先,诚信和谐的新时期绵竹精神,加强对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为建设和谐美丽的新绵竹,推动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做出贡献。

10、在服务群众上取得新成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听取群众声音努力提高群众的满意率。

11、基层组织建设上实现新进展,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设和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四强”党员比例提高。

三、工作措施

1、抓好典型示范,通过抓典型,召开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影响和带动身边人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

2、抓好党员示范岗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3、抓好主题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党组织党员的具体争创要求和实践要求,查找与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差距,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http://

篇6:老龄办201X年敬老月活动总结

老龄办2019年敬老月活动总结

省老龄办: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营造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根据省办的统一安排,8月末,我办下发了《辽阳市2019年“敬老月”活动的通知》,详细制定了一系列敬老活动,让老年人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老年节”,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走访慰问高龄老年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活动。9月23日上午,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之峰在市民政局长、市老龄办主任隋锡君、市老龄办副主任陶红等陪同下来到辽阳市养老院及百岁老人王素兰家中走访慰问,并送去了慰问金、慰问品、生日蛋糕及节日祝福,把党和政府的关爱带给老人,祝福他们晚年幸福,老年节快乐!

各县区老龄办也组织走访慰问了百岁老人及养老机构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祝福老人们节日快乐,健康长寿。“敬老月”期间,全市各街 道、各社区相继开展了“关爱老人、构建和谐”等主题活动,走访慰问辖区敬老院,到百岁老人、“三无”老人、孤寡老人、特困老人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方面的困难,让辖区广大老年人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二、广泛开展“敬老月”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传承敬老爱老正能量

2019年“敬老月”活动主题为“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文化”。敬老月”期间市及各县区广泛开展了敬老爱老活动。9月30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之峰通过《辽阳日报》发表了“人间重晚晴,殷殷寸草心”致全市老年朋友的慰问信。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

为了进一步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9月30日辽阳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开办了一档《夕阳正红》老年人节目,指在宣传我市各级老龄工作和为老服务典型事迹,发挥新闻广播的传播作用。10月1日和2日市老龄办与市电视台携手制作了《守望夕阳情满金秋》庆祝“老年节”电视专题片,并在《辽阳新闻》节目中多次报道我市开展“敬老月”活动,宣传弘扬敬老爱老的正能量。

三、开展基层老年协会促进工程,召开基层先进 老年协会表彰暨经验交流会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老龄办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意见》和《辽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精神。继续开展基层老年协会促进工程,加大协会老年协会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提高城乡老年人的养老水平和生活质量,充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我市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9月5日,市老龄办召开了《全市基层先进老年协会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会上,7个先进基层老年协会做了典型经验发言,同时表彰了11个先进基层老年协会。

四、基层老龄组织开展有特色的群众性老年节活动。白塔区各街道、社区组织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建设。组织开展“社工”为老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区工作者开展居家养老、医疗康复、心理健康、老年活动、知识讲座等活动。同时,就近就便积极参与社区治安管理、市场管理、秩序维护、卫生清洁、文化宣传、环境督导、民事调解、青少年帮教等工作,组织开展为困难老人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活救助和照料服务。

宏伟区鹏程园社区举办“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迎重阳庆祝活动。9月29日中午时分,鹏程园社 区邀请辖区四十余位老年朋友参加庆祝活动。首先由社区成员向老年人送上了诚挚的祝福;随后又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小游戏,如贴鼻子、模仿秀、跳棋、打扑克等,大家一起参与,活动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最后,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和老年朋友一起合唱了许多革命和爱国歌曲,使社区老年人以一种健康、愉快的方式度过了自己的节日。

灯塔市开展了老年权益法讲座,特请高中退休教师金永德同志讲解老年权益法,倾听老年人心声,解答老年人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深受老年群众的欢迎。辽阳电视台、辽阳日报等新闻媒体对街道、社区开展活动情况进行了报道。

篇7:老龄委活动项目策划

2003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开展创建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活动的通知》,省、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专门下发了文件,并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根据上级老工委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县开展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精神,以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宗旨,以“六个老有”为目标,本着“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按照创建条件,找准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整体推动我县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条件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1、县(市、区)党政领导十分重视老龄工作,老龄事业已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能及时协调解决老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老龄工作机构健全,发挥作用明显,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已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3、县(市、区)老工办的编制落实、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工作人员素质高、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条件好。

4、已形成县(市、区)—街办(乡镇)—社区(农村)三级老龄工作体系,信息灵通、指导得力;社区及农村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坚强有力,基层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达标率高。

(二)老龄政策法规落实

1、县(市、区)和街办、乡(镇)有老年维权机构,社区(农村)有老年维权组织,有专职或兼职的维权执法与调解工作人员,并能有效地开展老年维权工作。

2、能积极宣传《老年法》和我市的《老年法实施办法》,有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具体措施,各项老年优待政策得到落实。各社会服务窗口和设施均有优惠老年人的明显标志。

3、维权保障工作有力度,有健全的维权工作制度和调解制度,能定期组织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活动。对高龄、体弱和特困老人有较好的法律援助制度或办法,对侵权案件能及时公正地处理。

4、县(市、区)及有条件的基层老龄机构设有老年人咨询、投诉专线电话,对老年人来访工作,做到接待热情,处理及时、办理公道、老人满意。

(三)养老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1、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无拖欠养老金现象,老年人的医疗费能获得优先解决;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老年人已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得到基本落实,“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对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有帮扶措施,老人能及时得到救助。

2、各级医疗保健站(所)对老年人均有医疗优惠规定,各基层医疗点均能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咨询和体检、监测活动,并建有老年人健康档案或体检记录。

(四)老年服务设施健全

1、政府和社会不断增加对老年服务设施的投入,老年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形成,为老服务网络运行正常。

2、县(市、区)有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年公寓,街办(乡、镇)有老年活动站、老年学校、敬老院,社区(农村)有老年活动室和户外活动场地。

3、活动设施不断完善,有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施(场地)利用率高。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能免费或优惠向老年人开放。

(五)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1、基层各类老年群众文艺组织健全而规范,能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老年学习、教育活动,老年人参与率逐年提高。

2、老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活跃,老年人的精神状态良好,能积极发挥老年人智慧与经验优势,在环境整治、治安防范、社区建设、经济发展、教育下一代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得好。

(六)敬老宣传教育广泛深入

敬老、养老、助老教育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县(市、区)—街办(乡镇)—社区(农村)均有明确的尊老敬老制度,并能严格地执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能带头尊老、助老;宣传、教育、文化、新闻等各部门以及老工委各成员单位都能高度重视老龄宣传工作,敬老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

三、主要措施

篇8:老龄委活动项目策划

1 人口老龄化急需老龄事业人才

我国于1999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 648 705人, 占13.26%,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 831 709人, 占8.87%。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2010年) 中就提出“为加快涉老服务队伍建设, 应加快培养老龄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 特别要加快培养急需的老年产业管理人才、服务人才”。今年8月17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又讨论通过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 我国将出现第1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 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26%增加到16.00%, 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 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将大量增加。会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七项重点任务:一是做好老年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二是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覆盖所有的城市街道、社区和80%以上的乡镇、50%以上的农村社区。三是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 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 加快发展护理康复服务;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五是逐步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加强专业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等。以上任务的实现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老龄事业管理与服务人才。

2008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中指出, 我国城市中48.5%的老年人有各种各样现实的养老服务需求。其中需要家政服务的占25.22%, 需要护理服务的占18.04%, 需要聊天解闷的占13.79%, 需要法律援助服务的占2.25%。但目前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还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的满足率只有15.90%, 其中家政服务满足率为22.61%, 护理服务满足率为8.30%, 聊天解闷服务满足率为3.16%[1]。虽然我国的养老服务较以前已有较大发展, 但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亟需养老服务人才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2广东省老龄化的省情, 亟需加快老年事业人才培养

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 (占总人口7%) 或60岁及以上 (占总人口10%) 的人口占总的比例不断增加, 而14岁及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逐渐缩小的现象。按国际上通用的人口老龄化标准衡量, 2000年之后, 广东省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但其进程较其他省、市稍为缓慢, 这主要是广东省吸引了大量的省外人口迁移流动, 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的不断补充, 从而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到2005年末, 广东省老年人口 (65岁及以上人口) 为681.28万人, 占总人口的7.41%[2]。至2010年底, 广东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072万人, 占全省户籍人口的12.6%, 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167万人, 人口高龄化的现象日益突出, 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养老服务供给不足[3]。作为中国的发达省份之一, 前辈们用青春和热血、用责任和意志为广东省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不应忘记这些为广东省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的老工人、老农民、老知识分子, 更应努力实现国务院提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构建和谐广东省的重要一环,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大批高素质的老龄事业管理与服务人才。今年召开的第三次广东省老龄工作会议指出:广东省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 高龄化趋势加快, 空巢化加快。做好老龄工作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提高保障水平。二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增强服务能力。三要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四要进一步加强老年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保障老年人合法利益。

养老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专门人才, 如广州市各街道正在成立的“居家养老服务部”, 要求配备3~4名工作人员, 人员选聘要求是助理社会工作师或社会工作师。但社会工作师的知识结构中缺少一项对老年人最重要的知识———医学知识, 尤其是老年医学知识。众所周知, 在医院就诊时, 由于患者多, 医生没充分的时间应对详细的咨询, 因此, 居家养老服务部的工作人员应是老年服务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3 广东省老龄事业发展亟需加快老年事业人才培养

3.1 培养老龄服务人才是发展老龄服务事业的基础

老龄事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老龄服务。老龄服务产业化是老龄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老龄服务专业人才的缺乏会阻碍老龄服务事业的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包括老龄服务与管理机构, 如各级老龄办、老人服务中心、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星光老人之家等;为老年人服务的内容包括老年生活照料、老年文化活动、教育、体育和精神心理服务等。至2011年末, 广东省有各类养老机构2000余家,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站) 368个。在城市养老机构中, 公办364个, 民办230个, 省级社区养老示范服务中心36个。《广东省2011~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 地级以上市各有一所省一级以上的养老福利机构;一所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专业性护理机构;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每个县 (县级市) 有一所省二级以上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每个街道 (乡镇) 有一所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临时托管或日间照料服务的福利设施。这些机构的建立并提供良好的服务需要大量的老年服务专业人才, 到2015年仅养老护理员预计需要7.4万人, 目前只有7000余人。

3.2 老龄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笔者走访调查了广州市几家较大养老机构, 从中了解到, 目前最缺乏的是老年生活护理员, 由于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及经常受到老人及其家人的误解等原因, 现有的生活护理员均为文化水平低、农村的40岁以上妇女为主, 经过3~5 d培训后就上岗工作, 缺乏医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不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 这也是产生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各种矛盾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老年人文化水平更高、精神追求更高。因此, 养老服务已经不只意味着从事脏活、累活, 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文化和专业素养的介入, 这就要求第一线的养老服务人员应具备专业医疗知识、护理知识, 了解养生之道, 熟悉老年人心理, 掌握给老人提供精神愉悦的各种技能, 更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 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要为老人开展亲情服务。所以, 完全有必要建立中专、高职、本科和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老龄事业人才培养体系, 打造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型老龄服务人才。

4 社会力量参与亟需老龄服务人才

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 是应对老龄化社会,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广东省2011~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9073”目标, 即到2015年, 全省基本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 7%左右的老年人可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机构。

目前, 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 人口高龄化的现象也日益突出。预计到2015年广东省老年人口将达到1167万人。全省城乡现有的养老床位只占老年人口的1%, 既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7%, 也落后于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 与全国1.6%的平均水平差距也较大。要解决养老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不仅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齐抓共管, 而且更需要利用社会资金, 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养老服务。省民政厅计划今年将出台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文件, 充分挖掘和整合社会资源, 通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参股、合作等方式参与发展民政公共服务, 以缓解基层民政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但是, 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与政府和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相比,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 就要不断发展、完善并增强其服务优势, 因此需要大量的专业化养老人才。因此, 社会办养老机构更加迫切地需要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 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滞后, 专业养老服务人才与管理人员匮乏, 严重制约了社会化养老的健康发展。

5老龄服务工作的特殊性急需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老龄服务工作是综合性工作, 它涉及到老年生物学、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 老年文化、老年投资与理财、老年心理学、老年教育学等。但是, 目前广东省的养老服务队伍状况与全国一样, 存在人才严重短缺, 队伍不稳定、文化程度偏低、服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差、年龄老化等问题。据统计, 目前广东省7700多名养老护理人员中, 95%以上没有执业证书, 持证率不足5%, 仅有一百多人[4]。大部分养老机构的服务仅停留在饮食照料、清洁卫生、简单生活护理等传统照料方式上, 缺少护理、医疗康复、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 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要。因此, 广东省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正由隐性变为现实需要, 需要大量专业性服务与管理人才来弥补缺口。

6 老龄产业蕴藏的巨大潜力急需老龄事业人才

2010年1月30日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一任会长、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传书在成立大会上指出, 老龄产业是新兴产业, 更是朝阳产业, 前景广阔, 任务艰巨。广东省老龄产业协会早于2002年即以成立, 近几年正积极致力于广东省老龄产业的发展。广东省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广东省老年人口已达1080万人, 超过全省人口总数的12%, 预计到2015年底, 全省将有近1300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

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发达国家的现实已为我们预示了一个老年消费的真实前景, 统计显示, 在人均开支上, 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是年轻人的3倍。联合国的估算, 老年型人口的消费比年轻型人口高8%左右。早在2000年, 日本的老年市场已占据了消费市场的24%, 仅老年服务业产值就达6000亿美元。美国、法国老年人的消费力也占本国总消费力的20%。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上都走在我们的前面, 他们的社会发展状况完全可以作为我们对未来老年生活和消费力的一个预测参考[5]。

广东省老年产业的现状是:首先, 在老年服务业领域, 专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设施严重不足, 服务项目和内容不全, 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据全国老龄委提供的一组数据, 2005年我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总量约为6000亿元, 2010年达到10000亿元以上, 而当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总价值却不足1000亿元, 显示供需差距非常巨大。以养老机构为例, 截至2011年底, 全国各类养老机构有40868个, 床位342.2万张[6]。还不到目前中国老年人口的1%。而国外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5%以上, 有的达到8%。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机构养老床位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

其次, 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滞后。发达国家很注重老年用品的开发, 日本、韩国老年妇女爱美, 企业就专门研发针对老年妇女特点的护肤和彩妆品牌;欧美国家一些厂商的开发细到了家居防盗安全系统、适合老人假牙咀嚼的口香糖、自动配药服药定时器等。反观我国, 除了保健品, 老年人基本上没有属于自己的专供商品。即使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 也很难找到老年消费品专卖店, 老年人很难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但保健品却过度开发, 而高质量的产品不多。

再者, 老年人在休闲文化方面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目前我国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场所主要是在家和公园, 适应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能满足他们需求的休闲娱乐场所十分匮乏, 社区普遍没有专门面向老年人配套的活动室、体育场所, 书籍、电影等老年文化产品更少。

是什么原因阻碍了老年产业的发展。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分析认为, 主要有认知不足、研发薄弱、标准缺失及监管不力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数人对老年产业的认知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还没有意识到开发老年市场的重要性, 认知度不足从根本上阻碍了老年产业的发展。同时, 这也与政府对老年市场的引导和培育不够有关。产品开发环节也十分薄弱。与同样需要被悉心照顾的婴幼儿群体相比, 老年群体是极容易被忽视的。在现有市场上老年产品除了一些必须购买的生活用品及医药用品之外, 其他方面的老年产品开发还十分欠缺。在老年消费品需求增大的同时, 适应老龄化、针对老年人自身需要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大。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将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老龄产业, 开发老年消费市场, 从而引发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而促进老龄产业积极发展的关键就是大力培养涉及老龄产业的各类经营管理人才。

7 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与服务需求脱节

据调研, 广东省的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未纳入社区养老服务整体系统管理, 与社区内其他养老服务机构之间缺乏经常与制度性联接, 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迫切需要配备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

8积极推动老龄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国家对老龄工作的重视, 从理论上看, 老年服务与管理市场很大, 这方面的人才应该很缺, 老龄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应当不错。据报道, 南京应天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10届的21名毕业生被老年服务机构、社区老人服务中心、老年公寓等单位全部录用, 且不能满足需求。但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 目前, 广东省各级老龄办和老年服务机构只知道社会工作人才, 并不知道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等同于养老护理员。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8.1 老年管理与服务专业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完善

我国的老年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走在了老年服务专业化的前面, 老年工作的发展呈现出以高校教育推动专业发展的模式, 目前, 我国老年服务工作的发展大都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我国老年工作的专业化进程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它需要我们在西方老年工作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摸索中不断前进, 以推动我国老年工作的专业化, 最终促成老年工作的职业化。

8.2 缺少相应的岗位

一方面老龄管理与服务专业毕业生的对口部门如老龄办、社区服务中心等为公务员, 使得这条就业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被阻挡;二是星光老年之家、街道、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村养老服务站等无编制, 管理与服务上比较低层次, 有的只是成立麻将馆, 工作无意义;三是各级养老机构, 但由于缺乏职业化的进程, 管理与服务人员岗位数量少, 而且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专业, 也就更别提聘用这个专业的学生了。

8.3 老龄管理与服务专业价值观念不被认同

老龄管理与服务专业作为新兴专业, 从政府到社会上还不了解, 也普遍存在着认识的误区, 认为老龄服务工作没有什么专业性、技术性, 什么人都可以做, 只要有爱心就可以, 甚至将它与义工等同起来。有的学生反映, 一进老年公寓就被安排给老人洗澡、洗脚、“端屎倒尿”等, 把他们完全当成护工用, 所学到的知识派不上用场, 看不到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和前途。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 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社会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显著提高。掌握老年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康复保健、健康咨询、老龄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已经成为老龄服务业人才需求的热点。另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 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养老专业性人才, 除了解老年人的护理、饮食、心理、疾病应对等各方面的知识, 还掌握了给老人提供精神愉悦的各种技能, 受到老人欢迎。因此, 培养高层次的老龄服务业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 目前一些高校开设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却陷入了“叫好却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主要是老龄事业人才的就业途径和待遇影响到人才的培养。因此, 努力促进老龄事业人才的就业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社会对老龄事业人才的认可程度, 建立老龄工作职业化的配套政策, 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老龄工作在全社会的影响;同时要对从事老龄工作人才的社会地位进行准确而权威的定位, 将老年工作人才纳入单位人员编制, 并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科学制订老龄工作者的工资和待遇水平, 保障其合法权益[7]。

二是要拓宽老龄工作人才的就业领域, 将老龄工作向多个领域发展延伸, 而不仅仅是养老机构。其实,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护理老人, 而是技术管理型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可面向社区、敬老院、老年公寓、社会福利院、老年旅行社、老年产业公司等单位从事咨询、管理等工作。

三是提高待遇。在国外,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收入待遇十分可观。在我国, 除了公办老年公寓, 多数私人开办的老年公寓都是微利行业。这一行业本身盈利空间有限, 导致了从业人员收入的提升空间难以扩大。2008年, 江苏省第一个“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 全班仅有两人学以致用, 其他人全都改了行, 需求市场一片红火, 可培养出来的人才却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 原因无非是薪资待遇低、发展空间有限等[8]。

实现“老有所养”是十七大报告突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所提出的重要目标任务。在应对严峻的人口和养老需求形势下, 要求我们要不断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并培养立足于基层、社区和直接面向老年人的专业服务人才。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寄希望于掌握现代老年服务理念、知识、方法和技能的专业服务队伍。因此, 培养老龄服务专业化人才, 对老龄服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a8e8f77202768e9951e738e3.html, 2008-02-21.

[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十五”时期广东人口老龄化状况简析[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fx/t20070110_43499.htm, 2007-01-10.

[3]广东省民政厅.《广东省2011—2015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EB/OL].http://www.gdmz.gov.cn/rdzt/d19chy/mzxl/201205/t20120518_30369.htm, 2012-05-18.

[4]周祚.养老护理必须持证上岗[N].广州日报.2012-03-07 (A21) .

[5]鹿麟.老年产业, 转型升级目标下值得期待的领域[EB/OL].http://www.gdeco.com.cn/content.asp?s=5&id=455, 2011-01-08.

[6]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cncaprc.gov.cn/tongji/19195.jhtml, 2012-01-06.

[7]黎斌, 张福东, 邹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0, (6) :64-65.

上一篇:松滋市实验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201下一篇:这个地方值得去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