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脚丫旅行教案

2024-04-20

光脚丫旅行教案(共13篇)

篇1:光脚丫旅行教案

舞蹈教案《小脚丫的旅行》

----勾绷脚训练

上饶市一小 程 远

一、准备活动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小朋友依次活动头、肩、臂、手、腰、膝、脚,预热全身。

(通过准备活动,孩子们都把全身的关节活动开,就不容易受伤。)

二、新授 勾绷脚

1、准备动作---坐姿

学生并腿坐在地板上,背挺直,教师检查孩子的坐姿。

(要求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身体姿势是每节课重点强调的内容,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需要教师时时提醒,贵在坚持!)

2、导入 师生挥手问好。

师:刚才我挥手跟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也对我挥挥手。现在我的脚也在向你打招呼了,你应该怎么做啊?

孩子都纷纷举起自己的小脚晃动着,嘴里说着:“老师好!”

(从孩子那可爱的笑脸,全神贯注的眼神,认真的动作可以看出,他们已经饶有兴趣的等待着老师的下文了)

3、勾绷脚练习

①师:今天你们的小脚丫特别高兴,因为老师的大脚丫要带着它们去森林里旅行,现在先让它们来活动一下吧!

勾脚:两脚象小钩子一样勾起来,脚尖、脚背、脚腕依次向上勾起。

绷脚:脚腕、脚背、脚尖依次向下绷直,直直得伸出去,和腿尽量成一条直线。教师口令,学生练习双脚勾绷,单脚勾绷。②卷缩和伸展

师:大森林里会有很多危险,如果遇到可怕的大灰狼,小脚丫千万要学会保护自己,把自己藏起来,不要让大灰狼看到。

卷缩:绷脚双腿收回,双手抱腿,埋头,脚尖点地。伸展:双腿慢慢绷脚伸直,双手打开(大灰狼走了)③小脚丫去旅行

a.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

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做双脚勾绷、单脚勾绷,表示小脚丫在走路。(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做着动作,完全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b.背景音乐《大灰狼来了》

突然,响起了可怕的音乐,大灰狼出现了(配班老师扮)师:孩子们,大灰狼来了,快藏起来!

学生卷缩身体,一动不动,教师提醒学生把脚绷起立脚尖。大灰狼巡视一圈没有找到猎物就走了。师:大灰狼走了,小脚丫出来吧!学生伸展,同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c.小脚丫摘果子(音乐《森林狂想曲》)学生双手后撑地,把单脚抬高,作勾绷脚的动作,表示摘果子(换脚做、变换方位做)

d.小脚丫回家(音乐《森林狂想曲》)动作同a e.小脚丫休息 师:今天小脚丫特别高兴,走了这么远的路去旅行,摘了果子,还保护自己躲过了可怕的大灰狼。现在我们一起来夸夸它们吧!——“小脚丫,你真棒!” 不过现在小脚丫有点累了,我们来让它休息一会!(背景音乐《摇篮曲》)

教师和学生一起按摩小脚丫,捏一捏,揉一揉。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现在的放松必不可少。同时,脚心部位的穴道也很多,教师有意识地让小朋友按摩脚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后放松。

三、小组合

师:小脚丫一起来做游戏吧!踵趾小跑步 音乐略

动作: 单行圆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站立,两手搭在前面学生肩上。右脚开始做踵趾小跑步一次。左脚开始做踵趾小跑步一次。

动作同1、2,在最后两小节时,拍手两下。

最后一小节,第一拍,边拍手边并脚跳九十度(向相反方向)。第二拍双手搭在前面的肩上。音乐反复时,依同样方法反复跳。

四、结束

篇2:光脚丫旅行教案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脚丫,了解脚的结构和作用。

2、练习脚步的各种基本动作,锻炼脚部肌肉。

3、激发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报纸,大灰狼标靶,布置大森林情景。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激发兴趣 教师指导语:今天,我们要到神秘的大森林去旅行,谁愿意和我一起去呢?别着急,我们还得先练练本领,特别是小脚丫的本领。现在,我们让小脚丫快快乐乐地一起玩一玩吧。

2、观察小脚的外形特征,了解脚的作用(1)提问:小脚是什么样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幼儿互相观察、讨论)小脚有什么用呢?(2)小结:脚由脚趾、脚面、脚底、脚跟等部分组成,我们的小脚不仅有走、跑、跳、踢、跨等本领,还会做小脚操呢!

3、边念儿歌边做小脚操,锻炼脚部肌肉 小蜘蛛,走钢丝,(两脚脚尖点地)走来走去真自如,(脚尖点地来回走)掉下来,别着急,(两脚来回摇摆)嘴里咬根保险丝。(两脚脚趾一张一合)小鸭,小鸭,(两脚来回勾脚尖)去捉大虾。(两脚脚趾一张一合)心里痒痒,(一脚脚趾挠另一脚底两下)翘翘尾巴(两脚轮流勾脚尖)嘴巴一张,(两脚脚趾用力张开)大虾蹦啦!(两脚打开用力翘起)

4、游戏“碰碰小脚丫” 幼儿(师生)之间相互用小脚丫碰碰对方的小脚丫,感受快乐。

5、坐飞毯-练习夹报纸走和跳(1)出示“飞毯”-报纸,启发幼儿尝试用脚趾夹住报纸走或跳。幼儿四散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2)情景练习:夹着神奇的飞毯去大森林旅行。提醒幼儿注意:一路上要小心,不能将魔纸撕破,先绕过“大树”,再跳过“陷阱”,走过“独木桥”,看谁先到目的地。

6、游戏-赶走大灰狼(1)练习用脚撕报纸,锻炼脚部小肌肉 教师示范用脚撕报纸。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撕报纸,要求:尽量用脚将报纸撕碎,并将撕碎的报纸检起团紧。(2)出示大灰狼,幼儿用石块(纸团)砸。随后,幼儿听音乐舞蹈,庆祝胜利。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尝试用小脚从事各种活动,如用脚画画,用脚检地上的东西等。

中班体育百变纸箱

活动目标:

1、通过纸箱的各种玩法,锻炼孩子爬、跑、钻的能力。

2、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创造能力,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在C区地垫上放有大小纸箱若干个。纸箱上都挖好了洞,可以让幼儿把手伸出来。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听音乐模仿机器人做准备活动。

二、纸箱游戏:百变纸箱

地垫上放了很多纸箱,教师告诉小朋友今天用纸箱来做游戏。

玩法一:我是机器人。

出示纸箱,请幼儿套上纸箱模仿机器人走路。小纸箱一个人玩,大纸箱可以几个人玩,小朋友自由选择伙伴玩。

玩法二:穿山洞。

请小朋友将纸箱一个一个连起来,象一列火车,然后请幼儿一个一个从纸箱的一头爬向另一头。

玩法三:开小车比赛

将小朋友分成两组,小朋友站在纸箱里,用双手拿起纸箱跑向终点,先到为胜。

三、放松活动

篇3:《光源光的传播》说课教案与评析

【说课教案】

《光源光的传播》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下面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以及目标检测这七个方面, 阐述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光源光的传播》是学生学习光学的入门课, 是光学一章的开篇, 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至关重要, 同时又能使学生意识到, 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 对人类生活有重要意义。

学生在实际生活以及小学《科学》课中, 对光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学习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将对光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另外, 光的直线传播、光线等知识是学习几何光学的基础, 为进一步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提供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

2.本节内容分为三个教学版块

(1) 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2) 了解光的应用;

(3) 了解光的传播速度。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 求知欲旺盛, 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 而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动手能力, 形象思维比较好, 但他们对实验探究的设计与实施还不是十分顺畅, 在数据收集以及根据收集的数据总结得出结论方面还须多加锻炼, 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部分学生对于较为抽象的知识理解有困难。本节课在教学上采取了实验探究的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亲身经历来形成他们对问题的体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导作用, 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策略

1. 注重学生体验, 实施探究式教学

准备实验器材, 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 结合小学《自然》知识完成实验, 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 为他们搭建展现自己的舞台,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让学生独立总结、概括出“光的传播”相关知识, 从而完成本节教学内容。由于学生刚刚接受探究教学, 虽然已经有前几章的铺垫, 但学生还不十分熟悉探究的流程。教师将重点引导学生探究, 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过程, 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 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释放学生心灵, 张扬学生个性, 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改进实验器材, 加强课堂实践, 提高课堂效率

按以往的常规教学, 本节课要准备很多器材, 很麻烦, 还要不断制造烟雾环境, 不够环保。所以我改进了实验器材, 使现象明显, 易于操作, 对比强烈, 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 观察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现象,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认识反射、折射现象;

(2) 了解光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3)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目标解析

达成 (1) 的标志:学生能够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

达成 (2) 的标志:学生能够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达成 (3) 的标志:学生能够解释一些与声学相联系的现象, 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五、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为了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我主要思考了如何引导学生解决:怎样显示光路, 光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怎样设计实验, 探究“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吗”这两个问题。重点放手给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考虑到教学时间有限, 本节课把第三个教学目标作为课下自学内容留给学生, 而把设计与组织“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吗”这一问题的探究活动作为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过程设计

物理是注重思维的学科, 观察与实验更是物理学科的基础。物理课堂教学是符合认知规律, 有逻辑、有条理, 注重思维训练的育人活动。合理的教学设计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要求, 本节课的教学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激情设疑, 引入新课

教学内容:色彩斑斓的光, 使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美丽迷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神奇的光的世界。请欣赏视频 (一段精彩的激光舞表演) , 感受光带给我们的震撼! (教师要极富激情, 很有感情)

你们知道这千变万化的光是从哪里来?又是怎样传播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光源光的传播》 (板书课题) !

设计意图:动感的舞台、绚丽的灯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激发学生兴趣。设置疑问, 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思考走进课堂, 从而自然引出新课。

环节二:巧妙点拨, 实验探究

教学内容:

问题一: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让学生自主实验并突破教学难点?

解决方案:1.详略得当, 改进实验器材, 抓好实验、提高效率。

具体做法:这节课我们设计了两个探究环节, 一是探究光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 得出光的传播介质;二是探究“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吗”。第一个探究是第二个探究的铺垫, 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光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传播, 为第二个探究的“放”做准备。器材简单, 易于上手, 学生很快便能得出结论。

由于本节课要探究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 以及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光射向镜面等情况下的光的传播路径, 如按常规方法, 需要准备很多仪器, 而且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的实验现象也不是十分明显。所以我进行了仪器改进。最后, 除“不均匀糖水溶液”实验, 在一个实验箱中就能演示这节课所要探究的其余实验, 而且现象非常明显。不均匀糖水溶液的配置成功, 也让学生有了强烈的感性认识,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1.自制光学实验箱:将装“波力海苔”的透明容器两侧分别粘一个小平面镜, 一块玻璃砖。在容器下面装滴有牛奶的水, 使容器上面充满烟雾。

2.不均匀糖水溶液的配置:用开水配置四种浓度不同的糖水, 用化学实验室的长颈漏斗分别注入, 把溶液分层。最先注入清水, 然后按浓度从小到大顺序分别注入糖水。

设计意图:两个实验相辅相成, 第一个探究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 并为第二个探究做准备, 避免学生面对器材无从下手的情况发生。不均匀糖水溶液实验让学生观察到光在上层均匀的水中沿直线传播, 在下层不均匀糖水中却发生了弯折, 对比强烈, 印象深刻。

问题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如何指导学生操作, 怎样记录观察现象?

本节课的重点是第二个探究实验, 要将课堂全面放手给学生, 最后再收回来。但如何放, 如何收, 让我颇费了一些脑筋。为此我专门请教了教研员王丽英老师和林树艳老师。

我们在第一次试讲时发现, 学生拿着手里的实验器材不知道如何使用, 不知从何入手, 不知如何做实验。然而如果这时老师说得过多, 又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无法真正放开课堂。

解决方案:1.实验操作的提示既要到位, 还要点到为止;2.教师的过渡语以及问题的设置或者温馨提示都要给学生以提示作用, 要恰到好处。

具体做法1:明确问题、示范引导、烟雾演示、示范记录。

师: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或者生活现象猜想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 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光在空气中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来证实一下。大家请看 (教师打开激光笔, 将光点投射到墙上, 学生没有看到光的路径) , 请注意观察。 (教师打开激光笔, 用小喷壶制造水雾环境, 一束绿色的光显现。学生非常惊讶, 发出“啊”的惊呼声。)

师:借助水雾的环境, 我们看到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一条直线。为了更形象直观地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我们可以采用作图的形式。你们说, 可以用什么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呢?

生:可以用线。

师:什么线?

生:直线。

师:好, 可以画一条直线。为了便于研究, 请大家把老师的实验结果记录在报告单上, (切换展台) 大家看老师 (教师示范记录实验现象) 。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是如何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根据生活经验, 学生猜想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教师借助水雾环境证实了学生的猜想, 也间接告诉了学生, 烟雾环境能够显示光路, 不着痕迹地突破了一个难点。为了收集证据, 并为后来总结归纳做准备, 我们特意设置了一个环节, 在实验报告单的第一栏, 教师给学生示范如何记录收集实验现象, 这也解决了如何指导学生收集证据、记录现象的问题。

我们没有告诉学生具体怎样做, 只是提供足够的器材, 让学生带着教师设置的问题去探究, 还要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应该做什么来探究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是说, 既要放手给学生, 还要让学生清楚要干什么, 从而在探究的过程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得出结论。

具体做法2:过渡引导, 进入探究。

师:我们知道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玻璃、水等其他介质中, 也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吗? (在说玻璃, 水时加重语气, 做铺垫, 有引导作用) 科学是严谨的, 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 怎样检验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生:做实验!

师:是的, 实验是我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实验探究环节。

设计意图:恰当的过渡语言, 使课堂自然过渡到实验探究环节。

具体做法3:探究前, 介绍器材, 使学生明确其功能。

重点介绍光学演示箱的结构以及事先配好的不均匀 (强调) 的糖水溶液。

设计意图:实际上, 我们很多老师都习惯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印在实验报告单上, 但很多学生不会认真看, 或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因忙于动手实验根本不看。所以在器材的介绍过程中, 应该让学生明确器材的功能, 减少学生实验的盲目性, 使实验效果更好。

具体做法4:利用温馨提示适当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探究、体验并不等于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必要的提示。实验前我在温馨提示上做了点文章。由于有了第一个实验的基础, 学生根据提示很容易用提供的器材让光在一种介质或者两种介质中传播, 从而发现实验现象、收集证据。

具体做法5:收集证据与实验同时进行。

师:1.实验时, 各个小组间要团结合作、群策群力、分工明确, 有人实验, 有人记录;2.实验时, 小组可以选派代表随时把发现填写在前面的实验报告单上。注意:重复的就不要再填了。

设计意图:实验前的铺垫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节省了时间。

环节三:对比梳理, 归纳总结

教学内容:

问题三:如何根据收集的证据归纳梳理出实验结论。

八年级学生因为刚刚接触物理学科, 没有经过利用实验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系统思维训练, 面对众多证据, 出现了不知从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的情况。

解决方案:1.巧妙设计实验报告单, 渗透分类思想, 让学生有抓手;2.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 引导性。

这是我设计的实验报告单:

设计意图: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第一个证据收集教师已做了示范, 学生很容易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使学生填写报告单的过程比较顺畅。

具体做法1:巧妙设置问题, 对比分析、引导归类。

下面我根据课堂实录, 讲讲学生是如何逐步总结归纳出结论的。

师: (过渡语) 请大家观察报告单, 对表中收集到的证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哪几组证据可以归为一类?你的理由是什么?经过归纳概括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师:阐明观点时一定要有理有据。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出质疑, 也可以评价同学的观点, 更可以亮出你的主张。 (小组讨论)

(1) 学生对比分析证据, 按介质个数分类, 得出初步结论。

生:可以把一种介质的分为一类, 两种介质分为一类。

师:你能指出哪几个序号是一种介质的吗?你发现此时光的传播路径怎样?

生:实验序号1、3、4 是一种介质, 而且我发现光的传播路径都是一条直线, 所以我认为“光在一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对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质疑。

生:我不同意他的结论, 序号7 不均匀糖水也是一种介质, 可此时光的传播路径是一条弧线。

师:你能快速地发现问题, 并大胆质疑, 真的很棒!那我们应该如何完善这个结论呢?

(3) 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生: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们发现, 在不均匀糖水溶液中, 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不再是直线, 变成了曲线。所以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

师:那你认为光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直线传播呢?

生:结合实验1、3、4、7, 我认为在同种且均匀的介质中光才沿直线传播。

(4) 学生根据实验2、4、5 的证据进行总结, 当光斜射入两种介质表面时, 学生说光是折线传播, 教师引导为: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师:真为你们高兴, 你们非常棒, 掌声送给自己。

师:我们在物理学中经常会用到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 我们要学会在众多证据或数据现象中, 经过对比、分析、归类、归纳、总结, 从而得出结论。而且要力求使结论严谨、全面、准确。这也是我们物理学科的魅力。这种分类思想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

经过实验探究, 我们知道了光不总是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条件是 (停顿一下) ———

生: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处理实验证据的方法, 渗透分类、对比的物理思想, 让学生学会分析, 即横向、纵向比较分析。学生经过对比分析归类初步总结, 再质疑, 再逐步完善。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光在两种介质表面传播的特点, 学生总结的结论虽不准确, 却恰恰证实了学生是通过动脑梳理总结出来的, 是有生成的课堂。这也达到了我们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归纳总结能力的目的。

环节四:应用感悟, 学以致用

教学内容:影子的形成。

设置手影比赛, 尝试解释影子的形成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增强体验,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激发学习的兴趣, 并加深对光沿直线传播的理解。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收获与体会, 结合教师板书 (将知识纳入系统) 。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实现本节课的提升。

环节五:作业巩固, 拓展延深

教学内容:

布置作业:1.参照课本59 页家庭实验室, 制作针孔照相机, 课下交流展示;2.上网查询有关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有关光沿直线传播应用的资料;3.你知道光速有多快吗?光速如果与现在的声速相等, 会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新问题的出现,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让学生的思维从课堂上飞出课外, 促使学生进行新一轮的探究, 激发并保持学生乐于探究、继续探究的延续性。

板书设计:略.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力图保持概括性、系统性以及示范性等.

七、目标检测设计 (略)

【评析】

做一个思考着的行动者

杜威在九十多岁时感慨:“教育是一门神秘的艺术。它是无尽的, 这种无尽、无限、无边, 这种意想不到, 这种生命美好的相遇, 你是需要带着情感去领悟的。”生活和物理之间也没有什么界限。作为物理人, 我们应该将怎样的课堂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怎样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多一些物理的记忆, 多一些来自物理的经历?怎样将物理学科的魅力发挥出来, 提升孩子们的能力, 伴随他们生命中的每一程?这都是我们应常常思考的问题。

本节课是光学的起始课, 从“带给人强烈视觉震撼的激光舞”入手, 一开始就抓住学生, 将学生带进绚丽多彩的光世界。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 仅仅围绕着“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吗”这条线索, 把学生对光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层面, 逐步把学生引领到物理学习方法的研究上。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 突出重点, 大胆取舍

将光传播信息、能量、光速等内容安排在学生课后自学完成, 有效节约了课堂时间, 突出重点, 学生能自学的教师不教, 体现以生为本, 少讲多学, 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加强实验探究设计的教学, 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本节课非常注重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设置的实验环环相扣, 教师注重引导点拨。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主动学习, 互助学习, 在动与静的结合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提高了科学素养。我们知道, 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实验, 经过认真的思考总结出来的。本节课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最大突破是就地取材制作教具, 不但提高了课堂效率, 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自制光学演示箱以及配置的不均匀糖水溶液, 实验效果很好, 突破了难点。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得出结论, 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研究懂了, 这种成就感会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让学生主动学习, 热爱学习, 是为人师者共同的追求。

三、倡导小组合作探究, 构建学习共同体

我们常说, 教育是慢的艺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成长环境等因素的不同,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兴奋点也不同。本节课在实验中倡导学生小组合作、相互协作, 合理分工, 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实验, 并在合作学习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承担的角色, 有效创建了学习共同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优势, 使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培养了生生间的合作、沟通能力。在汇报环节生成了诸多问题,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评价、质疑交流、相互启迪互助的方式解决问题, 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使学生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知识的落实, 也学会了倾听和交流。课堂气氛活跃, 充满了生命力。

四、渗透分类思想, 培养质疑精神, 注重学生思维训练

在分析论证环节, 学生已把实验现象科学记录在报告单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感受问题的发现、提出和质疑及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 让学生养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习惯。教师在此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处理实验证据的方法, 同时渗透分类、对比的物理思想, 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归纳能力, 凸显了教师的智慧, 以及立足于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的那份尊重与大气。

五、加强体验, 追求生命的阳光与丰富, 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篇4:怀念那时光脚丫

那时的我体弱多病,被姨奶接回了老家。田间的小水渠里流水潺潺流淌,伴着布谷鸟欢快的歌声,清新自然。高大粗壮的白杨树仿佛一把利剑要戳穿苍穹。大片大片黄褐色的土地错落有致地绵延到天际,我从未见过如此广阔的旷野。

最喜欢姨奶带我到菜园玩。刚开始的时候,我看到姨奶脱掉鞋袜,卷起裤脚,双脚陷在松软潮湿的泥土中,有些许泥点黏在脚踝上,像块黑疤似的,真难看!我厌恶地后退几步。姨奶连忙拉住我,笑嘻嘻地说:“丫头,地通人性,不能穿鞋踏进来。穿着鞋子一踩,地喘不动气儿,蔬菜就长不快啦!”她催我脱了鞋袜下田。

在我的脚底触碰到泥土时,我觉得像是踩到了一块玉,清凉舒坦,又像站在极有弹性的蹦蹦床上。我兴致渐生,在泥土里走来走去,蹦蹦跳跳,即使踩到了石子,也不以为意,就当那是天然的足底按摩,真是让人筋骨舒畅。大自然的清新紧紧裹挟着我,这感觉太美了,我尽情地在泥土里走来跑去。看着我的疯劲儿,姨奶忍俊不禁,慈爱地说:“你呀,老是生病,就是因为不晒太阳,不吃地气儿,孩子见土才长得壮呀!”虽不懂“地气儿”是什么,我却能感觉到脚踩土地时有一股凉爽的气息传遍全身。

回家路上,姨奶不厌其烦地给我讲新播种的四季豆、葫芦等蔬菜的生长过程,讲蒲公英、苦菜、荠菜、车前草的不同,还笑话我分不清地瓜和土豆。我慢慢开始接纳这个崭新的世界。

看着姨奶手掌上的血泡和老茧,看着她满怀深情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抚摸粗笨的农具。吃着新鲜的蔬菜,闲谈着鲜活的农事,和村子里的孩子一起追逐,摔跤,捏泥人,弹玻璃球……我慢慢融入了这方小天地,生活平淡而美好。

暑假,妈妈来时,我正趴在田地里观察韭菜。妈妈急忙拉起我,不停地拍打着我的衣裤。见我没穿鞋,妈妈大吼道:“没穿鞋就瞎跑,你知道这地里有多少细菌吗?”赶来的姨奶拉住了我,对妈妈说:“别怪孩子,是我的主意。孩子吃了地气儿才不会生病呢!”“您那土法子太老套了,都什么年代了?!”母亲气极了,拉着我踉踉跄跄地出了菜园。

后来,我再也没回过老家。姨奶不时来看我,带来时鲜的蔬菜,告诉我老屋旁的黄瓜开花了,田里的香菜抽条儿了。她几次提出带我回老家玩,都被妈妈婉言谢绝了。

依稀记得夕阳西下时,姨奶牵着我的小手,我兴奋地走在软绵绵的田地里,身后的世界一片金灿灿的。如今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一晃竟十多年过去了,真怀念那段随性的生活!

简  评

文章简洁凝练,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结构上能首尾照应,过渡自然圆融。通过对姨奶家的乡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我”对乡村的思念之情,对那一段美好自由而接地气儿的生活的无限回味。

篇5:光脚丫旅行教案

活动目标:

1、练习用脚丫夹报纸走和跳,锻炼下肢肌肉和力量及脚的控制能力。

2、有主动探索脚丫活动的兴趣,体验集体游戏哦乐趣。

3、了解脚丫的作用,知道保护脚丫。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练习用脚夹报纸走和跳。

活动难点:

脚丫夹住报纸连续走,跳时比较有力度。

活动准备:

小椅子、竹圈、报纸人手一份,小鼓一个,场地选择人工草坪上。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观察脚的外形,说说脚的作用。

2、边说儿歌边做小脚操,活动脚趾、脚掌、踝关节等。

二、基本部分

1、继续热身:小脚丫走走跳跳。

2、新玩法探讨:用脚夹住报纸走走、跳跳,你怎样夹住报纸?怎样能连续走和跳?(幼儿人手一份报纸自己尝试探究、尝试)

3、集体活动

(1)询问幼儿探索出的`玩法后,第一次集体练习:小脚丫带着报纸去旅行(夹报纸走的练习)

(2)第二次集体练习:夹报纸向前跳,不是跳得快,是跳的稳,报纸不掉。

(3)增加难度:小脚丫夹着报纸在大森林去旅行(增加障碍物):夹着报纸绕过椅子(山)――跳过竹圈(水洼)――走过小路(直线)――达到目的地休息。

三、缓和运动。

林地联欢(随着鼓点跳舞,放松身体下肢)

四、结束部分

1、怎样保护小脚丫,让小脚丫到我们到更远的地方去旅行?

2、大家一起整理场地。

活动反思:

篇6:光脚丫旅行教案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小脚丫的旅行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脚丫,了解脚的结构和作用。

2、练习脚步的各种基本动作,锻炼脚部肌肉。

3、激发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乐趣。

4、了解生病的症状,知道生病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人手一张报纸,大灰狼标靶,布置大森林情景。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激发兴趣教师指导语:

今天,我们要到神秘的大森林去旅行,谁愿意和我一起去呢?别着急,我们还得先练练本领,特别是小脚丫的本领。现在,我们让小脚丫快快乐乐地一起玩一玩吧。

2、观察小脚的外形特征,了解脚的作用

(1)提问:小脚是什么样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幼儿互相观察、讨论)小脚有什么用呢?

(2)小结:脚由脚趾、脚面、脚底、脚跟等部分组成,我们的小脚不仅有走、跑、跳、踢、跨等本领,还会做小脚操呢!

3、边念儿歌边做小脚操,锻炼脚部肌肉小蜘蛛,走钢丝,(两脚脚尖点地)走来走去真自如,(脚尖点地来回走)掉下来,别着急,(两脚来回摇摆)嘴里咬根保险丝。(两脚脚趾一张一合)小鸭,小鸭,(两脚来回勾脚尖)去捉大虾。(两脚脚趾一张一合)心里痒痒,(一脚脚趾挠另一脚底两下)翘翘尾巴(两脚轮流勾脚尖)嘴巴一张,(两脚脚趾用力张开)大虾蹦啦!(两脚打开用力翘起)

4、游戏“碰碰小脚丫”幼儿(师生)之间相互用小脚丫碰碰对方的小脚丫,感受快乐。

5、坐飞毯-练习夹报纸走和跳

(1)出示“飞毯”-报纸,启发幼儿尝试用脚趾夹住报纸走或跳。幼儿四散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2)情景练习:夹着神奇的飞毯去大森林旅行。提醒幼儿注意:一路上要小心,不能将魔纸撕破,先绕过“大树”,再跳过“陷阱”,走过“独木桥”,看谁先到目的地。

6、游戏-赶走大灰狼

(1)练习用脚撕报纸,锻炼脚部小肌肉教师示范用脚撕报纸。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撕报纸,要求:尽量用脚将报纸撕碎,并将撕碎的报纸检起团紧。

(2)出示大灰狼,幼儿用石块(纸团)砸。随后,幼儿听音乐舞蹈,庆祝胜利。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尝试用小脚从事各种活动,如用脚画画,用脚检地上的东西等。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我关注幼儿的兴趣点,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借助绘本故事这一载体,把美术表现与故事情景融为一体。为幼儿创设“小脚丫旅行”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小脚丫形象特征“十个脚趾头‘从矮到高、从高到矮’的排列规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创作。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层层递进,引导幼儿观察,调动发散性思维。尊重和鼓励幼儿的想象,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绘画时,我运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形”的特征,使幼儿在绘画时对 “形”的认识比较明确,才能借“形”想象创作。对幼儿作品评价时,我以欣赏的眼光,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赞扬。

中班健康教案《小脚丫的旅行》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710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毛巾》含反思》:中班教案《毛巾》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让幼儿亲自参加洗毛巾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让幼儿了解肥皂,知道它的用途,使幼儿逐渐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毛巾》含反思教案吧。

篇7:中班健康活动(小脚丫去旅行)

李媛萍

【设计意图】

小脚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我们同行与我们共同成长,由于平时小脚躲在鞋子袜子里,我们忽视了对它的观察、认知。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我采用最质朴的教学方式,用最常见的报纸为游戏材料,以小脚丫去旅行为主线,贯穿了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然、积极、愉悦地边玩边认识小脚的结构,了解小脚的作用,最后通过谈话讨论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保护小脚的方法,养成爱脚、护脚的良好习惯。【活动目标】

1、了解脚的结构和作用,知道一些保护小脚的方法。

2、能积极、愉悦的参与活动。

【活动重、难点】了解脚的结构和作用,知道一些保护小脚的方法。【活动准备】人手一张报纸、《军队进行曲》、《虫儿飞》。【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小脚丫带我们去旅行,我们先来练练小脚丫的本领。(师生听音乐做动作)

二、观察小脚的外形特征,了解脚的结构

我们让小脚丫休息一会儿?(幼儿呈方形坐好)我们来揉揉小脚。

1、提问:小脚长什么样?(幼儿互相观察、讨论)

2、根据幼儿回答了解脚的结构。

(1)师生用脚趾问好;脚跟脚跟碰一碰;脚跟脚跟转圈圈。脚趾挠挠脚底,有什么感觉?脚底搓搓脚面,小脚跳跳舞(双脚上下来回蹬)(2)游戏“碰碰小脚丫”,幼儿(师幼)之间相互用小脚丫碰碰对方的小脚丫,感受快乐。

我的脚趾想挠挠你们的脚心,谁愿意?小朋友们也互相碰碰小脚丫。

三、感受脚的作用

1、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说小脚能干什么。

师:小脚真能干,会问好,会挠痒痒,还会干什么呢?(用动作表现)

2、游戏:“带着报纸去旅行”;播放《虫儿飞》。

(1)启发幼儿尝试用脚让报纸移动。

小脚丫那么能干,我们带着报纸一起去旅行,好吗?那怎样不用手,只用脚带报纸旅行呢?

(2)幼儿尝试体验。

3、游戏“报纸大变身”。

(1)师:宝宝们,把报纸宝宝拿起来看看弄坏了没有,真棒!报纸宝宝说:“你们带我去旅行,那你们能用脚帮我变身吗?”

(2)幼儿尝试用脚帮报纸变身。

四、了解一些保护脚的方法 师:小脚做了那么多事,真累啊!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幼儿说说做做。(休息、按摩)

2、引导幼儿说说除了小脚在运动后要休息、按摩,在平时还可以怎样保护小脚。

五、活动结束

篇8:大脚丫与小脚丫幼儿园教案

清楚发准ya的声音

材料:

教学挂图、儿歌录音

过程: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看看讲讲:

DD“图片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教师介绍儿歌名称,并朗读儿歌2-3遍。

3.引导幼儿跟老师慢慢地朗读。

4.幼儿看书,教师播放录音若干遍,引导幼儿模仿着读儿歌。

提示:

1.这首儿歌很有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

2.如果幼儿在一次活动中不能学会儿歌的话,教师不必着急,在以后的阅读区域中再次让幼儿感受学习。

[[]附:儿歌]

洗脚(邓国英)

小脚丫,胖脚丫,

脚盆里,划呀划,

扑哧扑哧打水花,

篇9:《大脚丫》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纸鞋垫的方法和要求,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发展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提高 动手能力。

2、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了解生活中鞋垫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创新能力和对生活的观察力。

3、欣赏鞋垫的装饰特点,色彩的鲜明对比,内容的丰富多彩;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剪鞋垫,画鞋垫。教学难点:

剪出的鞋垫外形是否圆滑,画出的图案是否新颖,构图是否饱满。作业要求:

发现和选择恰当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制作一双纸鞋垫。教学准备:

1、学具:油画棒、水彩笔、各种纸、剪刀等。

2、教具:课件、鞋垫实物、示范作品。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旧鞋垫与花鞋垫。

2、明白美丽的鞋垫能表达自己的愿望。

师小结:哦,小小的鞋垫不仅美观,还能表达自己的祝福。

3、师:今天我们就来跟花鞋垫交朋友。(揭示课题)

板书:花鞋垫。

二、欣赏图片。

1、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学习,解析鞋垫的象征意义。课件出示鞋垫图片。小组讨论花鞋垫。小组汇报。

三、制作鞋垫。

1、自主探究,如何画鞋垫的外形。

2、请学生上台示范画出鞋垫的外形。板书: 折 描 剪

3、师在实物投影仪下示范剪,边剪边强调,线条剪均匀,强调“小眼睛”看老师的剪刀。

4、通过实物对比,明白剪鞋垫时应剪圆滑。

在实物投影仪下出示剪得不圆滑的与老师的对比。

5、剪出鞋垫的外形(音乐停,活动停!)

6、生说心愿或祝福。

跟同桌小声讲讲。(生举手发言)

7、欣赏学生作业,了解画图案时应注意的地方。

大家的祝福与愿望都是很美好的,怎么样才能把这些祝福画得美好呢?看看其他小朋友做的花鞋垫吧!(课件出示学生作品五幅,第一幅图案很小、构图不合适;第二幅颜色相近、搭配不美;之后是成功的作业。)

1)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鞋垫的图案要适合才好看。出示学生作业:蛇。(第一幅构图小,第二幅构图饱满)

小结:哦,我们画的时候要画满,鞋垫的花纹要适合这个“大脑袋细纹身 ”的形状才会美。

板书:

画满

2)引导学生发现颜色要有对比搭配才好看。

出示学生作业:机器人。(第一幅颜色灰,第二幅颜色鲜艳)小结:我们画的时候要注意色彩要鲜艳,有对比才会美。板书:

色彩美

3)出示漂亮的学生作业数幅。

8、学生作业。

课件提出作业要求,师讲读一遍。(播放轻快音乐)

四、展评。

生自评优秀作业。(生自由回答。提示学生讲喜欢的理由。如:颜色深浅搭配美、鞋垫外形剪得园滑、花纹是否合适、是否具有象征意义)

五、拓展。

1、欣赏民间布制鞋垫制作工序。(课件引导欣赏)(1)制作面糊;(2)刷上面糊;(3)晒干棉布;(4)剪鞋垫;(5)车边等。

2、课后拓展。

篇10:可爱的脚丫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小脚及功能,懂得保护自己的小脚。

2、引导幼儿愿意尝试光脚体验不同材料带来的不同感受,产生探究的愿望。

3、引导幼儿体验用小脚游戏的快乐,喜欢做小脚操。

二、活动准备

1、不同质地的材料:海绵垫子、塑料垫子、腈纶垫子、地砖各一块

2、小猫、小狗、小鸡玩偶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脱掉鞋子和袜子,和老师一起做小脚操。

小脚操

脚趾脚趾,点点头,弯弯腰。

脚面脚面,拱一拱,像小桥。

脚心脚心,左挠挠,又挠挠。

脚跟脚跟,踮一踮,问个好。

2、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自己的小脚。

(1)你有几只脚?数数自己有几根脚指头?

(2)摸一摸自己的小脚,看看有什么感觉?

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走小路的游戏,体验不同质地材料的`触感。

(1)教师将不同质地的材料放置适当的位置,使其连接成一条小路,请幼儿光着脚在上面走走、跑跑、跳跳,交流自己的感受。

(2)你们踩在上面有什么感觉?

(3)那个嘴软?哪个最硬呢?

(4)在每个路口放上不同的小动物玩偶,请幼儿讨论几种动物喜欢的食物。

(5)引导幼儿继续走小路,提示幼儿在路口遇到小动物的时候,要有礼貌地问候:××,我请你吃××。

4、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和讨论小脚的本领。

(1)你的小脚能做什么?

(2)脚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它,我们才可以行走,跑步和跳跃。

5、师幼共同讨论保护小脚的方法。

(1)你知道我们要怎样爱护我们的小脚吗?

(2)我们平时要勤洗脚勤换袜子,勤剪指甲,外出时穿舒服的鞋子。

四、活动总结

篇11:大脚丫跳芭蕾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大脚丫跳芭蕾》中的舞姿,感受其夸张、线条流畅的表现手法。

2、能画出舞者的各种舞姿,并加以模仿。

3、让幼儿知道坚持不懈就能胜利,并学会尊重别人,不嘲笑别人。

活动准备:

课件、舞蹈视频,天鹅湖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回顾绘本《大脚丫跳芭蕾》

师:孩子们,你们看她是谁?(贝琳达)

师:是的,这是我们读过的绘本《大脚丫跳芭蕾》。我们都知道贝琳达非常爱跳舞,她每天都去舞蹈学校,认真地练舞。她跳舞的时候舞姿优雅脚步轻巧灵活。

二、欣赏芭蕾舞视频

问:唉,孩子们你们看过芭蕾舞吗?

那接下来我们欣赏一段芭蕾舞视频。请小朋友认真仔细看哦!

问:孩子们这段芭蕾舞视频美吗?那他美在哪呢?(衣服、舞姿优美、造型)

小结:是的,你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他们的衣服很美,裙子就像蛋糕裙一样,还有他们手和脚做出来的动作也是非常的美。

问;是呀,贝琳达也和她一样能摆着各种各样的漂亮的造型,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这些造型。(请小朋友们模仿)

那除了这些造型外,你们还能摆出和他们不同的造型吗?

师:哇你们都做的非常棒。你们觉得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你们的优美舞姿留下来。(拍照、录像、画出来……)

那今天我们就把贝琳达优美的芭蕾舞姿画出来好不好?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舞蹈演员的手是细细的,我们可以用一条直直的线代表一只手臂或是一条腿。

2.引导幼儿舞蹈演员还会有什么漂亮的动作。

3.提醒幼儿贝琳达有个特点——大脚要体现出来。

4.提醒幼儿保持衣服干净、桌面整洁。

四、作品交流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作品的内容。

篇12:1《大脚丫》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教学重点】

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教学难点】

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教学准备】

鞋垫若干双,记号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1、教师以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引起学生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开的铺子吗?

师:听一听,小兔子的铺子里都卖了些什么啊?(教师朗诵儿歌并提问)师:小兔子的铺子里卖的什么啊?还少些什么?

2、出示鞋垫,引起学生兴趣 师:瞧!这是什么呀?

师:是鞋垫,谁能告诉我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除了垫在鞋子里还能干什么?

师:看!老师用鞋垫做了什么?(教师出示画上画的鞋垫)

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3、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

师:怎么样,观察好了没?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 2

教师总结:

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教师出示小兔子,并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学生对话)

师: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你们这样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5、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集体评价。同时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6、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篇13:有趣的小脚丫教案

1、让幼儿了解小脚,知道小脚可以做许多事情,并喜欢自己的小脚。

2、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小脚,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体验小脚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木头积木和篮子若干、成人的鞋子(幼儿每人一双)、幼儿的鞋子(一双)、伴奏磁带《大鞋和小鞋》、爸爸妈妈和宝宝的脚印

活动过程:

一、了解小脚丫的特征及功能

师:小朋友,你们的小脚丫在哪里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脚,那我们的脚有什么本领呢?

1、请出小脚丫

师:小脚的本领真大呀,现在把我们的两只脚宝宝都请出来吧。请把你们的鞋子藏到凳子里面。(教师示范操作,师生共念儿歌:缩起小脖子,拉起长鼻子,弯弯小身子,住进小房子)

2、观察小脚丫

师:你们看看我们的脚上面有什么呀!(大脚趾、小脚趾……)那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只脚上有几个脚趾头呀?(一、二、三、四、五)

师:对了。有5个脚趾头,还有什么呀?(脚背:那请你们摸摸脚背,摸上去怎么样啊?)(硬硬的)(脚底:我们一起挠挠你的脚底心,有什么感觉啊?)(痒痒的)

小结:你们真聪明,我们的脚上有脚趾、脚跟、脚尖。(如果孩子说到脚底,脚背则教师一起小结)

3、小脚夹积木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教师出示积木,另一教师把篮子放在指定位子)现在我们要用脚来试试把积木夹到篮子里面,你们猜行不行啊?好,那你们自己去找一个空的地方吧。(教师和幼儿共同用脚夹积木)

师:你们觉得用脚把积木夹到篮子里,感觉怎么样啊?(请一幼儿上前操作并回答)哈哈,有点困难吧。还是用我们的手把没有夹完的积木放到篮子里吧。用手来捡积木感觉怎么样啊?

小结:是啊,小脚虽然有脚趾头,但是却没有我们的小手灵活。现在让我们的脚宝宝穿上袜子吧。(教师根据大部分幼儿穿袜子的进度念儿歌:缩起小脖子,钻进小洞子,拉起长鼻子,穿好小袜子)

二、游戏:穿大鞋

师:袜子都穿好了吗?(另一教师将大鞋摆放在指定位子)你们自己的鞋子先不要穿哦,看,这里有许多大人的鞋子,你们去随便穿一双走一走,感觉会怎么样呢?(教师穿上孩子的鞋,孩子穿上大人的鞋,边走老师边指导:你们走路方便吗?我穿你们的鞋子很不舒服,太小了,你们舒服吗?哪里不舒服?等等)

师:请小朋友们穿着大人的鞋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谁来说说你穿着大鞋走路有什么样的感觉。

小结:是呀,宝宝的脚小,大人的鞋太大了,穿上去不方便。老师的脚大,穿着小鞋要用脚尖走路,也不方便。(示范)还是让我们穿上自己的鞋吧。穿上自己的鞋怎么样啊?

三、猜脚印、排队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脚印(出示爸爸妈妈和宝宝的脚印),看看这些脚印有什么不一样啊?我们来猜猜这是谁的脚印啊?谁愿意把这些脚印排排队呢?(请一名幼儿上来排)(引导幼儿排列)

师:你是怎么排的呀?除了这样排,还可以怎么排呀?他是怎么排的呢?

小结:你们真棒,想出了两种方法。从小到大排和从大到小排。

四、延伸

师:现在请你想一想,你们的小脚还会长大吗?会长到多大呢?

上一篇:行务会议记要下一篇:勇敢面对挫折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