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朗诵我们一起成长

2024-04-18

诗朗诵我们一起成长(通用10篇)

篇1:诗朗诵我们一起成长

我们一起成长

朗诵者:李建英 何宸宇

(母)清晨

我用自行车驮着你 走向学习知识的殿堂 无论刮风,无论下雨 我愿意永远 用肩膀为你遮挡…

(子)傍晚

您接我回家 回到我们温馨的小屋

您给我做饭、煲汤 我偶尔为你捶一次背

您便感动的湿了眼眶(母)春天

我带你走进鲜花、草地、森林 大自然会告诉你

我对你的希望 生机勃勃、斗志昂扬

不屈不挠、健康成长

(子)夏天

您带我去游泳 选择室外,可以沐浴骄阳

还记得您多次带我游向深水 锻炼我的意志——拼搏坚强(母)秋天

我们骑车远行 领略金色季节的无线风光

到处硕果累累 那是劳动者用辛勤的汗水

凝结而成的希望(子)冬天

您追着我 把手套围巾给我戴上

还总是不忘嘱咐一句 上课注意听讲(母)就这样 我们度过了九个春夏秋冬(子)就这样 我们度过了九个春夏秋冬(合)在爱中 我们一起快乐成长

(母)你给我的快乐和骄傲 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子)您给我的保护和幸福 是任何人都无法给予的(母)亲爱的儿子 我要感谢你

你让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爱

我愿意用我全部的爱

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子)亲爱的妈妈 我要感谢您

您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我愿意付出我所有的努力

绝不辜负您的期望(母)就这样

我们度过了九个春夏秋冬

(子)就这样

我们度过了九个春夏秋冬

(合)就这样

我们还要度过更多的春夏秋冬

(合)在爱中走过……

篇2:诗朗诵我们一起成长

A亲爱的战友们,光阴似箭,岁月如流; B来不及将每个人再仔细而深情地看上一眼; C来不及将老师额头上的皱纹再数一遍; D来不及诉说彼此间的浓浓情意;

A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分别了。

BC四年的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朝夕相伴,终日相守;

AD四年的时光,一千多个日出日落,我们手足相连,甘苦与共。

合:岁月何无情,聚散两匆匆。

A我记得,第一次听说数理,如此陌生。B我记得,第一次看见数理,如此严谨。D我记得,第一次闲逛数理,女生太少。C我记得,第一次走进数理,离家好远。

C 08年9月,开始了所有在地大、在数理的第一次。第一次穿着宽大的军训服装知道自己原来也会顺拐。第一次带着早饭穿过隧道抢先赶到北综占座。第一次明白高中所学的数学定理都需要费劲地证明。第一次感受武汉大火炉的温度和公交司机的彪悍。第一次想念家乡平凡而又熟悉的一切。

D 那天,听说要下一场流星雨,裹着被子抱着席子带着兄弟跑到了53#的天台,可四年以后想想,能够记起的,或许只是那一晚热闹的天台聚会;

期末,捧着一堆资料跑到教三,为了那场数学分析考试,将人生的第一个通宵献给了我的大一。

B 2010年的9月,带着一声老了的感叹,走到了大三门口,21岁,仅仅是一个转身,但仿佛一切都已经远去。

社团学生会的例会渐渐从我的日程表里被永远删去,再热闹的学生活动也激不起我日子的半点波澜。

骑着自行车,穿过青春喧闹的校园,却再也不会驻足观望;仿佛已经忘记,曾经也那么充满激情地在大活楼下为自己的社团摇旗呐喊。

然后,手里多了一本红宝书,桌上多了一叠考研资料,电脑里多了一些公司简介。

A

11年9月,又一次的辞旧迎新。终于我也成了本科生的老大。但那些彷徨过的,感伤过的,和犹豫过的,也渐渐终于成了曾经的年少轻狂。如雁过长空,忽然留下些许感叹。曾经以为世界很美,许下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直到一封封简历全都石沉大海,直到考研联盟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直到每一封收到手的信还没有拆开就知道了结果。我终于知道这个世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心想事成。

B现在,上课不用占座了,因为已经没有课可以上了。C现在,不用膜拜拉格朗日、爱因斯坦了,因为课本已经封存在角落了。

A现在,每天吃一顿散伙饭,饭吃完了,伙还不舍得散。D现在,一切都发生了,然而一切又都好像没有发生。A 我回望长长的来路,奢望那一切都能够重新开始。可当我回头的时候,看到的,是我四年的青春,那些在我记忆中刻画出的最美丽、最深刻的图案 B 一切所有发生过的,正在发生的,和还没有发生的,都将成为往事。

每年夏天的校园里,都会上演相聚和离别,可是今年却偏偏轮到了我们自己。四年以后,在这里喧闹着的竟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C 是的,这是六月,所有美好的都已经美好过了。回首昨日,那郁郁葱葱的日子就这样散落了一地。就像如今,我们的青春,也就要这样散场。D 是的,这是六月,我们留得住记忆,却留不住时光,我们看不到相见,却看得到离别。

我们曾经说好要潇洒从容地离开,但情感就像滴在纸上的浓墨,无法抑制地散溢开来。A 如果可以,多想再去小树林里坐坐,多想再和他一起去看看东湖如水的夜色,多想再去江滩放飞一盏承载我们青涩爱恋的孔明灯。

合:只是,也许只能走到这里。

AC这里的四年,有一辈子最想要珍惜的朋友; BD这里的四年,有携手一起走过的女孩儿; AB这里的四年,有传道解惑的恩师;

CD这里的四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公式定理; 合:

这里的四年,有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这里的四年,有我永远无法忘记的怀念。

C只是,只是,我们不得不离开。

A有点儿担心,有点儿失落。害怕离开这个温暖的数理人家,彷徨,对于未来种种的不确定。

D也许,明天,就要一个人,一个人去面对世界,一个人开始自己的旅程;

B明天,必须要面对老板最犀利的语言;明天,即使挂了科,也不能重修;明天,必须要为自己的失误承担责任。

A告别了,离开了,C不属于了,不存在了。

D真的,要离开了吗? 真的,都不在了吗?

B不,不是的。那四年在生命中刻下的痕,又任谁能够抽走;

不,不是的。那四年在生命中留下的印,又任谁能够改变。合:

只是,我们依然想在一起。

篇3:孩子,让我们一起成长

第一次走进课堂, 我精心备课, 收集了许多资料, 心想上课的时候可以和学生讨论, 可谁知道现实不是我想的那样。他们的基础很差, 最简单的词语都不知道意思, 更不要说句子的意思了, 课堂成了我一个人“自说自演”的舞台。为此我很苦恼, 我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这些学生。就在这个时候, 我和同事的一次聊天提醒了我:特殊教育学生在智力、感官、情绪、身体、行为或沟通能力上与正常学生是有明显差异的。他们在学习中常常表现出阅读、书写、算术等言语能力的障碍, 或时空认知、运动能力和社会认知等非言语能力障碍。他们在学习、生活与社会交往中成功体验少, 挫折压力感多, 社会适应不良及情绪、行为问题妨碍这些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在学习生活中采取的消极态度, 进一步阻碍了他们能力的发展。

对于特殊教育学生的教育应该有一套适合其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例如, 听障学生虽然置身于现实生活中, 但对周围的人和事、景和物主要是通过观察, 他们对一些直观的、自已已经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东西很容易理解, 对一些非直观或没有社会经验的事物, 往往表现不出热情和兴趣。于是, 我想到“兴趣教学”, 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 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以后, 每次备课时, 我都要根据讲课内容寻找一些对应的图片、视频给他们直观印象, 提高学习效果。另外, 我发现他们对电脑非常感兴趣, 利用这个有利条件, 我开始教他们运用百度图片搜索我们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在百度图片中输入词语很快就出现了相应的照片, 学生一看就明白是什么了, 而且学生也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寓教于乐使我的教学顺利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实践证明:形象生动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提升了教学效果。

学习上的困难解决了, 但是他们行为上自觉性和纪律性的缺点,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有的班级的学生非常自觉, 非常遵守纪律, 为什么我们班的学生就是不听话呢?想了想, 我觉得是逆反心理在作怪。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 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 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 往往来自“逆反心理”。所谓的“逆反心理”是指, 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 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特殊教育学生因自身身体的缺陷, 往往会比较自卑, 有时更需要通过其他行为来彰显自己的自尊。

刚带这个班的时候, 班上五个人中只有一个女生, 学校纪律最差的也是我们班, 时间一长孩子也就破罐子破摔, 犯了错也是一脸不在乎。记得有一次, 我早早地来到学校, 准备和孩子们聊聊出去的事情, 可还没等我进教室便听到教室里传来一声巨响, “出什么事了”, 我心里暗暗想, 正准备去教室看看, 一个学生急匆匆地跑了过来手舞足蹈。我赶紧跑到教室, 陆XX见我来连忙向我说明事情原委, 原来早上八年纪的一位学生来我们教室和邢XX吵架, 然后打了起来, 八年级的那位学生把桌子砸坏了。真是一帮不省心的学生啊, 我看着倒在地上摔烂了的桌子气得脸都绿了, 因为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学校的东西他们就是不懂得爱惜, 随意破坏。我知道批评是没有用的, 该想个办法让他们爱惜公物。我让他们回到座位上, 说道:“老师今天想让你们自己想想该怎么办?”话音刚落, 学生们个个出起主意来, 有的说叫八年级的那个学生赔, 有的说叫班上的那个学生赔, 还有的说谁弄坏的就叫谁用那张坏了的桌子……点子五花八门, 趁着他们兴致正浓, 我说道:“好, 你们的点子都不错, 那如果不是桌子, 是教室里的其他东西坏了怎么办呢?你们自己的桌椅是你们自己的, 你们会爱惜, 可教室的电视, 电灯等都是公共财物, 谁负责呢?”这下可把他们难住了, 一个个都坐在位置上苦思起来……“同学们, 桌椅平时都是你们自己用, 那么教室的电视谁用的?”我问道。“我们大家用的。”学生们答道。“既然是你们一起用的, 那就你们一起负责, 以后要是教室里的东西坏了, 你们一起负责。”学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通过这件事情, 学生们明白了公共财产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 而不是你推我、我推你, 随意破坏。这件事情也让我明白, 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 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 自觉性和纪律性不能一味地通过批评和责备来达成, 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疏导。

篇4:宝贝,我们一起成长

15岁之前,我是个衣食无忧的北京“少爷”。家在房山,父亲开煤矿,母亲专职操持家务。25岁,我是一个孩子的父亲,我对“父亲”这个角色还一无所知的时候,便尝到了家道中落、做饭店学徒的辛苦。

“张亮”这个名字被大家熟知是因为《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的热播,当然也是借了“好哥们儿”天天的光。我知道节目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并不看好天天,他是五个孩子中最先发难的。先是为了要交出平板电脑大发脾气,后又在大家参观要住的房子时站在门口不肯进,百般抱怨“屋子好恶心,好臭”。由于不适应环境,后来我在他鞋上洒了水他也要闹腾一番。这一切在我看来,是孩子不夹杂任何掩饰的表现。要知道以前在外面他想去洗手间的话,我都一定要把车停在一个星级酒店,马路边那种公共的卫生间,他是绝不肯进去的。他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理解他,我不会用父辈那种约束的方式去管制他,不想让家庭教育变成配合学校教育的严厉手段。

像每个典型的80后的父母一样,我的父母因为时代原因并没怎么读书——母亲只读到小学二年级,他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学校教育上,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出人头地,所谓的家庭教育不过是“棍棒下出孝子”而已。从我上学起,我的成绩没突破过班级后三名,是比较让父母操心的,挨打也是少不了的。相比较之下我的孪生姐姐就比较幸运,每次考试都在班级前三名,在以成绩为衡量孩子优劣的年代,从小到大,我都生活在姐姐的阴影之下。

深深体会过父辈的那种教育方式,我不会让天天在压抑的氛围中成长。我下决心要让他做个无拘无束快乐的人。我送他去普通公立幼儿园,不强迫给他报任何兴趣班,甚至提前替他考察好的小学,那个学校学生负担不太重,并以创造性教育而闻名。天天喜欢骑单车,游泳, 玩儿电子游戏,所以天天才会抱着平板电脑死活不松手。我唯一给孩子报的特长班是绘画,还是那种启发式教法,比如一上课老师就会要求小朋友画出自己想象的世界,而不是要求大家临摹。这也是我和天天能成为好朋友、“好哥们儿”的原因。他在我面前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我会突然翻脸,摆出一副权威样压制他。因此,天天在想象力方面特别突出,经常会有天马行空的想法。

节目在灵水村录制的时候,我们住的农户家,院子里架上的葫芦绑着绳子,我想趁机告诉天天这是一种种植方式。就问他知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没想到天天语出惊人:“这是西瓜荡秋千!”还有一次,天天抱着一只鸡在门口玩儿,我问他,这是公鸡还是母鸡?天天很干脆地回答,“母鸡!村长说了小冠子是母鸡,大冠子是公鸡!”我顺口说,那是“女孩子”,给她起个名吧!天天想了想,“寇静!”我无奈,“寇静是你妈!你能换个名字吗?”我想这就是孩子的思维,孩子的世界,孩子心灵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真的所在,我很庆幸自己没用父辈的方式教育天天,他才有了现在的天马行空,有了每个孩子都应该有的快乐的童年记忆。

记得在《爸爸去哪儿》录制期间,有一段1.87米的我穿着花睡裤、灰色背心,把自己蜷成一团在狭小的床上打滚,踢着长腿的环节。耍了会儿赖后我干脆利落地笔直站起来,问面前的天天:“如果你现在是村长的话,喊完集合后,你比较喜欢哪种小孩子?”他低头嘟囔着,“喜欢听话的。”“现在你理解村长的感受了吧?咱俩试一下,你是张悦轩,我还是你爸爸,”我拍拍手,“集合!”他立马雀跃着跑到面前。孩子贪玩儿、贪睡是正常的,我所做的就是让他自己去体会理解,只有自己感同身受了,他才知道该怎么去做。话说回来,不知道我在床上打滚那段播出以后,喜欢我的人是否少了?

其实由节目最初爆发性释放完情绪后,天天就一路能量饱满,表现得也越来越令人刮目相看,就连我也没想到他会做得这么好。在第一期“找食材”环节中,他会帮年纪小的王诗龄拿东西,看到田雨橙拎那么重的东西,哪怕很累了还是会跑过去主动帮忙。如果说轻松的成长氛围让天天有了丰富的想象力,那么现在我看到的是一个小男子汉的成长,对于五岁半的孩子来说,我的天天已经很有担当。他注意到摄像师没有吃饭,就会喊:“程叔叔,一起吃!”他还会反过来关心我,把“爸爸我爱死你了”“爸爸你做饭最好吃了”挂在嘴上,每次都说得我的心里暖暖的。在我和其他爸爸PK时得了最少的票数“一根狗尾巴草”时,他则拔腿就往外跑。不明所以的我把他说了,被错怪的他只是委屈地说:“我只是想自己找一根狗尾巴草给你……”他是想让我开心,用他能想到的办法。

现在想来,大家所谓的我把天天教育培养得很好,倒不如说是我和他的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 王天抒)

篇5:诗朗诵我们一起成长

生1:我们牢记着父母的嘱托一起走来,生2:我们怀揣着梦想一起走来,师1:我们伴着时钟的节拍一起走来,师2:我们踏着晨曦的旋律一起走来,合:我们心连心、手拉手、陪伴着母校西城的发展一起走来。

生1:时光让我们再一次欢聚,本该欢呼拥抱却要说分离。

生2:时光让我们再一次肩并肩手拉手,本该笑容满面心旌荡漾却要说再见。师1:岁月匆匆,我们留不下时光的脚步,可我们已经拥有了昨天,何必叹息今

天的分离。

师2:岁月匆匆,我们留不下时光的一颦一笑,可我们还有明天,何必在意今天

说再见。

生1:是啊,三年的初中时光是我们最大的拥有:我们拥有了博大的情怀,拥有

了钢铁般的意志,拥有了远大的理想,拥有了埋藏心底的深厚友谊,拥有了对老师更崇高的敬意。

师1:三年磨一剑,试锋在今朝。是雄鹰,就应该拥抱蓝天展翅翱翔;是劲松,就

应该呼唤风雨磨砺坚强。是少年,就应该渴望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老师,一直在用心聆听你们的声音见证你们的成长。

生2:是啊,三年的初中时光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教室里回旋着我们朗朗的读

书声,四合院内刻下了我们军训时刚毅的身影,拉练的路上留下了我们深深地脚印,运动上洒下了我们为荣誉拼搏的汗水,元旦晚会的舞台上留下了我们的倩影和笑语。

师2:我们不会忘记同学们的音容笑貌,不会忘记同学们的热情与真诚,不会忘

记同学们的追逐与嬉闹,不会忘记课堂上你们渴求知识的眼神与刨根问底的询问,也不会忘记你给老师送的那个鸡蛋端的那杯水,你们留下的,将成为我们最美好的记忆。

生1:老师啊,三年来我们曾惹您生气甚至流泪,今天,我要说声对不起。生2:老师啊,三年来我们没有完成您的心愿听从您的教诲,今天,我要说声对不起。

生1:您不是教育家,可您的每句话都像黑夜里的灯塔,生2:您不是音乐家,可您是我们幼稚心灵 上的最强音,生1:您不是雕刻家,可您已经塑造了我们纯洁的灵魂,生2:您不是艺术家,可您描绘了我们人生最美好的图画。

生合:谢谢您------------敬爱的老师!

师1:我们一起走来,相互间没有对不起,师2:我们的心一直在一起,只有共同努力奋斗不息。

师1:西城是家,西城是根,西城是一片热土,师2:我们想让家荣耀,让根牢固,让热土燃烧。

师1:我们的责任就是用汗水浇灌花朵,师2:我们的使命就是用双手托起太阳。

生1:我们一起走来,生2: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生1:不论身在何地,我都会对家挂记,生2:不论身在何地,我都会对家留意,生1:号角已经吹响,生2:战鼓已经擂响,生1:跃马扬鞭,角逐中考,生2:挥师沙场,为西城而战是我们的荣耀。

师1:你们飞得越高,老师越快慰,宽广蔚蓝的天空是你们搏击的场地。

师2:你们飞得越远,老师越满意,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应是你们崇高的选择。

生合:老师,谢谢您!

师生合:我们一起走来,今天的离别,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相聚。让喜怒哀乐化为

篇6:诗朗诵我们一起成长

7班: 经历了夏的热忱,秋的酝酿,冬的潜藏 ,钟声嘀嗒响,催促着此刻的你们,奔向六月的战场;

6班: 犹记得的那个夏天,初见你们稚气的模样,那眼中流动着新奇的渴望,许多话语已经渐渐模糊,清晰依旧的是你们略带羞涩的面庞;

5班: 让那一抹迷彩唱起军歌嘹亮!有人说,看这步伐,多么雄壮!有人说,听这口号,多么铿锵!而你们那时,却盼着一场小雨,还有,亲切的食堂;

4班: 当三点一线成为了新的日常,多想让早晨的电铃,出点故障,寝室里的卧谈,总是被生活老师打扰!偷偷地瞄一眼手机,还要用被子挡着点光;

3班:当我注视校园里那明净的窗,三年的日子啊!就这样悄悄地流淌,那些奋斗的故事, 也像这斑驳的树影惹人遐想

2班:度过的总是欢乐的时光,光阴的故事, 总是很漫长

仿佛一切还是昨天的事,一觉醒来,镜中的少年,已经成长;

1班: 还记得,那黑板上的公式和诗行,这里有知识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身边从来都不缺少学霸,一个更比一个强,这就是――新世纪的课堂

科任老师:数不清 ――大大小小的考试;量不准――与身等高的纸张,只是心里会默默打气,今宵灯下的努力,定会换来,期盼中的荣光;

也许有过失败的痛苦和人生的迷茫,但更多的是,越挫越勇的坚强,多了稳健,少了鲁莽,昔日的少年,已是长大的模样!易逝的,总是美好的时光,光阴的故事里,总有汗水流淌,见证了岁月里拼搏的意义,青春的曲调,才会悠扬; 当我再度注视校园里那明净的窗,不知不觉间,已经浓缩了,近三年的时光,忽然发现,今日的校园也与往常不太一样;击掌吧!和你的同窗,是他们,让青春的旅途不再漫长,有齐头并进的一同拼搏,有摩擦矛盾的一同成长

更有一路洒下的欢笑与阳光!

合:  初中三年的你们,如一张张幻灯片消逝在身后……上课、下课,作业、考试,军训、运动会、艺术节……一路上,你们收获着无限的风景,也品尝着成长的酸甜。

班主任: 就这样,你们走进了十五岁的营地。十五岁像军营,不只有苦乐,还有精神。十五岁,有了更多的呵护,也有了更多的担当――对自己、对父母、对老师。

科任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风雨拼搏九年,距离我们期盼的中考只有一百天了。100天对于你们来说意义深远,100天是你们在新世纪光辉历史上留下的一行最靓丽的墨迹,100天是你们跨入未来最关键的阶梯。

班主任: 100天的含义是冲刺, 100天的价值是执着, 100天的`态势是进取;

合:100天,是激情燃烧的100天,是顽强拼搏的100天,是梦想成真的100天,更是是创造奇迹的100天。

科任老师:中考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赐予我们每个人的一次际遇。能够参加中考是一种幸福,能够以新世纪的学生身份参加中考更是一种幸运,是生活对我们的厚爱,因为它把更多圆梦的机会给了我们。

命运的天平已经向我们倾斜,它怎会再让我们不劳而获,坐等成功?

班主任:(1357)亲爱的同学们,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远行的航船已经望见海岸线。理想就在对岸,胜利就在前方。(2468)让我们一起全力以赴,奋力冲击。向那些始终目标坚定、脚踏实地,始终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的同学看齐,他们是你们不断进步的催化剂!

合: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同学们,在拼搏的路上,你们并不孤单,有同窗相伴,有家长护航,还有我们与你们并肩站在一起!!!

科任老师:我们既是你们的老师,也曾是中考的经历者、受益者,更是若干中考的见证人。我们深知这考前的一百天对一个考生意味着什么,对于想把握它的人可以创造奇迹。

合:所以今天,我们初三全体老师站在了这里。我们不只是为你们摇旗呐喊的助威者,我们更愿作你们加速的助跑器,作你们向上攀登的云梯。

班主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真诚地希望你们走出去,()走出温江,走出自己,走出一个出人意料的你!

8班:三个月,一百天,让我们满怀希望地迎接每一天,争分夺秒地利用每一天;

1班:也许去趟卫生间就能背下几个单词,也许去食堂的路上就能记下几首古诗文或是公式定理。

7班:让自己每天都有一点小收获,让自己每天都有一点小成功,积小成必将得大功!

2班:每天都给自己一句加油:未到中考,成败未定!

3456班:每一天都给自己一句鼓励:自信必胜,勇者无敌!

科任老师:让我们用一百天去发现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去认识自己的毅力有多强,去丈量自己的脚步能走多远,去证明你行我也行!

只有行动能创造奇迹,只有行动能给自己一个惊喜。行动起来吧,用行动去争取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胜利!

篇7:我们一起成长作文

说真的,当时对于这个活动的名称,自己似乎从来就没说全过,更别提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赛事,自己更是一无所知了。只是儿子小范表达了想要参加的意愿,于是就稀里糊涂的请学而思老师帮忙报了名。

就像以往参加其他任何一个校外赛事一样,20xx年12月14日,我陪儿子早早来到武汉商学院汉阳校区“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武汉初赛考场。说来好笑,因为当时儿子报名参赛是全权委托老师办理的,所以那时的自己还真不知道那次比赛仅仅只是一个初赛而已。

直到20xx年元月初,我们收到了复赛入围通知,才知道之前的比赛只是这项大型赛事的万里长征第一步!而且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项比赛的复赛居然是要交一篇建模论文或实验报告!虽然负责这个赛事湖北赛区组委会在复赛通知发出之后,很快就非常贴心的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高中数理化》杂志主编陈雄老师亲自来到武汉,给孩子和家长们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建模论文及实验报告写作指导公益讲座,而且当时现场的孩子和家长们无一不被陈雄老师生动、幽默的讲座吸引,甚至在讲座结束后,还把陈雄老师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各种询问、各种激动,充斥在每一个参加者的脸上,当然,自己有幸也是这其中之一。但是即便如此,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不要说建模论文了,就是论文这个词儿,离他们都还是很遥远的,起码在我们做父母的概念里,论文应该是大学才会出现的字眼儿!所以如果说讲座之前,对于建模论文我和小范是一无所知的话,那么讲座之后我们除了对讲座中所列举的事例和范文的无比羡慕和一片茫然的无力感之外,似乎还是一筹莫展!

接下来的日子,刚开始我们能做的,就只有两个字:思考!小范在思考论文的选题;而我是在思考如何给予他所需要的力所能及的帮忙。

因为之前陈雄老师讲座提到关于论文选题的确定,是可以遵循一个新颖独特的原则,也就是论文的选题越少人涉及,越容易出高分。所以小范最初对论文选题的筛选,可以说到了搜肠刮肚的地步。最先他想到了农田灌溉设备,但是苦于无法亲自到现场观察、测试,也无法进行简易模拟,所以只能胎死腹中;接着他又按照他的数学老师给他的提示,准备以测量两栋楼房的房顶的实际距离为选题建模,但是他听说之前已经有人做过类似这样的论文,并且据说还做得不错,所以不得不再次叫停。那段时间只要是大家向他提及的抑或是他自己突发奇想的,有可能构成建模选题条件的,他都会先一一存入大脑,以备不时之需。当时甚至连古龙小说中的“小李飞刀”,他都准备拿来当选题。只因为他觉得小李飞刀如果是实际存在的技术的话,那么估计不会有什么人会把这个拿来做选题,后来因为知道这个只是作者凭空臆想的一种功夫,才不得不将之搁浅,另做打算!

说来也巧,建模论文讲座期间,适逢江苏卫视第二季的《最强大脑》开播。这是我和小范最喜欢看的一档节目,每期必看,期期不落!感谢《最强大脑》第二季的震撼来袭,对于我们而言,它带来的就不仅仅只是视觉上的震撼了,它同时也冲击着我和小范的大脑,居然不约而同的确定了最终论文的方向——蜂巢迷宫!纠结了一、两个月的论文选题,终于尘埃落定!

选题的确定,让我和小范开始了第二步的行动:因为毕竟蜂巢迷宫是个大选题,所以小范要进行细节上的筛选,也就是他到底要在蜂巢迷宫上做什么?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篇论文上一定会有关于蜂巢迷宫的介绍和难度、路线的分析,但是最关键的建模如何建?建什么?这些却还都是未知数;而这个时候的我,就是按小范的意思,帮他做一些简单资料搜集工作。比如:关于论文中可能涉及到的蜂巢迷宫视频中的截图、打印小范用几何画板画出的模拟蜂巢迷宫的图形,以便他在图纸上对图片进行测试、比对、分析等。当然,其间做的最有用的一件事,就是帮小范联系了一位初三的数学老师,他答应利用业余时间,跟小范一起探讨一下这篇论文至关重要的建模的确定问题。

3月份,小范与他的论文指导老师有过两次接触,因为指导老师本身带着初三毕业班,所以每次他们接触的时间也就大约半个多小时。第一次的接触,主要是就小范确定的选题做个大致方向的规划。比如指导老师谈到了大学曾学习过的《运筹学》,告诉小范运筹学经常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特别是改善或优化现有系统的效率,运筹学中所涉及的某些理论对论文中的建模方面的复杂问题可以找出最佳或近似最佳的解答;第二次的接触,小范谈到了陈雄老师公开课曾说过指纹是属于二维坐标系,脸部则属于三维坐标系,那么六边形的蜂巢迷宫,每个角度都是60度。

虽然与老师交流的次数不多、交流的时间也不长,但是与老师的每一次沟通之后的作用却是不容小觑的!与老师的第一次接触,小范的论文初具规模;而第二次接触,使小范论文中的建模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由之前的一个建模变成了两个。小范之前的论文初稿中其实是只有一个建模的,当时他只考虑到了两条直线距离最短,却忽视了实际应用中,两直线之间是会存在障碍物的,而一旦障碍物存在,两直线的距离就不见得是最短了。而在这次论文再稿中,老师的这个提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使得这篇论文更具有实用性!

从元月份的论文准备一直到五月初的论文交稿,在这整整四个月的时间里,这篇论文就像一个小生命,我亲眼目睹着它是如何在小范手里从一片茫然的无从下手到最后的精心呵护的呱呱坠地。

从三月中旬论文的正式动笔,小范几乎每隔一天就会对论文的某些地方进行细节修改。这里面的每一个图形、每一个公式的演练、推算,小范都是自己一遍又一遍的进行着比对、测试,包括论文中的每一个字母、每一个数字他都与图形、草稿一一核对,他用几何画板做的每一个图形的模板在电脑上存了满满一个文件夹。即便在论文交稿后,我们已经得知小范以108分的成绩获得武汉市的并列第一后,小范有一天无意中突然发现论文中其中一个图形在最后一次交稿前,因为当时觉得图形不清晰,在重新截图时,忘记把图形中的其中四个六边形线条加黑时,于是又专门让我将这个错误告诉组委会老师,并把有再次修正的正确图形的论文重新发给组委会老师。

生活中的小范,其实很多事情上都是大而化之的。包括学习中,面对考试,他也不是太过仔细的。然而这四个月,因为论文,让我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他!严谨认真、细致入微、反复推敲、精益求精……这些词语用在面对论文的他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虽然小范一直都是在我们的放养中长大,但是直到看到他几乎在完全没有我们介入的情况下,独立完成那篇论文,我才真真正正的意识到他是真的长大了!说真的,在那一刻,我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油然而生!是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为自己找了很多冠冕堂皇、名正言顺的理由,甚至不问孩子是否需要和愿意,就堂而皇之的一直介入在孩子的各种生活中,其实那样的一种行为,只是我们做父母的不愿丢手,不愿看见孩子真正长大后脱离父母那一天的到来!

这个时候蓦地想到了自己心理学的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强烈的母爱不是对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母爱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其实每一个孩子脱离母体的出生,其实就是他与母亲的第一次分离。母子一场,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若母亲把顺序做反了,那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想到这里,自己又为孩子的长大而欣慰,于是,我告诉自己,认识、尊重、支持、相信、陪伴他们,在他力所能及的时候,自己只需要远远观望。一方面让孩子知道,他是独立的个体;另一方面,也让他知道,在他有任何需要的时候,他永远不会孤立无援,父母随时都是他最有力的后援团!

就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我们和小范的配合越来越默契!论文的主体他负责构建、排版与完成,我负责后期文字方面的校对与修改,他爸爸则负责排版的校对与文字打印。也就是在这样一种和谐有序的分工协作下,使得之前我们都不看好的可以完成的论文得以顺利交稿!

当得知小范有幸以武汉市并列第一的成绩入围全国总决赛时,心中虽有窃喜,但却也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一切其实并不能说明他的论文就是最优秀的。在我看来(对于论文我绝对是外行,这里讲的仅仅是从自己这四个月一路走来的心路所感),原因有五点:首先,虽然这项赛事在全国已成功举办六次,这次是第七届,但对于武汉这就是第一届,很多武汉的家长、甚至老师都不见得知道它的存在,所以一定还有很多更优秀的孩子暂时无缘参加;其次,就是这一次入围复赛的一些孩子,因为就读的是初三年级,即将面临元调和四调,因此不得不放弃这次复赛;第三就是中学生建模论文其实对于每一个初次参赛者以及参赛者的家庭而言,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都不曾有过类似的经验,所以一定要克服胆怯、畏难的心理,因为在你无所适从的时候,其他人也许正在经历跟你一样的心情、甚至更糟,因此心态很重要;第四,论文的选题就如公开课上陈雄老师说的那样,一个新颖独特的选题,也许就是论文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最后就是孩子专注对待的心和父母恰如其分的帮忙,而不是全权包揽。

感谢孩子的信任,他给了我们这次可以跟他共同参与的机会;感谢孩子的信任,他让我们知道也许只要父母一个眼神的支持,就会给予他坚持下去的勇气与信心;感谢孩子的信任,他让我们知道放手其实是父母的另一种的守护与信任;感谢孩子的信任,他愿意带着他的父母一起继续成长!

7月21日至25日,是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孩子们年度总评的时刻,那几天孩子们将会单独在组委会老师的带领下,启程深圳与香港,近距离接触阵容强大的评委组。因为自己是妈妈,所以开心之余,还是会有隐隐的焦虑,我知道那又是分离的焦虑,也知道那是“儿行千里母担忧”那句老土的不能再老土但却又很实用的话的心境。可是,即便如此,我还是必须狠心的告诉自己:所谓“分离”,并不是慢慢放弃对孩子的关爱,而是慢慢调整关爱的方式。成长和分离其实就是对同一件事情的主次描述,成长说的是孩子的变化,分离说的是围绕这种变化父母所做的角色重要性的调整。父母对孩子生活的参与程度逐步递减,角色范围一点点的缩小,这样才能给孩子的生活腾挪出空间,孩子才能真正的长大!

篇8:诗朗诵我们一起成长

一、原来每个人都有烦恼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 随着年龄的增长, 中学生开始考虑未来, 选择生活的道路, 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由此会生出许多的烦恼。另一方面, 中学生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寄予无限希望。然而, 由于受他们心理发展水平面的限制, 以及人生阅历的不足, 更加上不堪重负的学习压力, 如果现实生活中稍有不顺, 脆弱的青春期情感无力承受, 就会导致他们情绪低落, 感到迷惘、惆怅、失望, 甚至对整个人生失去信心。在学习或生活中碰到困难时, 有很多学生往往总会认为自己怎么会如此倒霉, 甚至会有种仇视一切的过激行为。

针对这些情况, 我经常会利用班会课、晨会课的时间与学生讲一些名人的故事。还记得有一次和学生讲他们最熟悉的音乐顽童——周杰伦的成长经历, 其实这位音乐的宠儿, 也曾经在中考、高考中失败, 在工作中失败, 甚至没有人愿意唱他写的歌,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失败, 最后让他在十天的时间写好50首歌, 并出了第一张专辑, 从此一炮走红。最后我说了这样一段话:“那些活得精彩的人生, 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有梦想, 且一直把这个梦想放在心里。一个人认定一个目标后, 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去不懈努力, 那么他就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周杰伦做到了, 相信更多的人也能做到。”当我讲这个故事时, 便听到一些学生在下面悄悄的说:“原来每个人都有烦恼”。

是啊, 告诉孩子们, 其实很多名人在年青时代也遇到过很多挫折与失败, 也有各种烦恼, 通过讲他们的故事, 让孩子们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与失败, 同时, 利用名人效应, 使学生即使在处于低势状态下也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与信心。

二、把你的烦恼说出来

中学生对青春充满困惑、好奇, 对人生充满了问题, 但他们又会遇到不知向谁提问、叙说。告诉朋友, 但怕朋友不能守住秘密;告诉父母, 又怕父母不理解, 搁在心头, 又觉得是个沉重的包袱。教师, 应当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和长辈, 能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烦恼和忧愁。

经常在一些回忆老师的文章中会出现这样的语句:一次富有感染力的谈话, 恰到好处地使他沮丧的受伤的情绪得到了慰藉, 从而看到一片广阔的天空, 迈出挫折的关键一步;一番人情入理的个别谈话, 攻克了多年不化他心中的“顽石”;老师的一句极平常的鼓励, 成为一个他一生追求的目标。——无数实例告诉我们, 和孩子们间的真诚谈话, 让孩子们把他们的烦恼说出来, 这不仅是了解孩子的一种重要方法, 而且也可以帮助孩子正确的面对成长中的各种烦恼, 促进学生思想的飞跃, 甚至创造出不可能的奇迹。

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位学生, 特别喜欢上课讲话, 甚至跨组讲话, 结果当然既影响了课堂纪律, 还导致自己的成绩直线下滑。无奈之下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我开始渐渐明白了他爱讲话的真正原因, 原来好强的他认为自己的家境不是很好, 总感到同学们会看不起自己, 感到没有朋友, 所以每当有同学找他讲话, 他便会不分场合的去维护自己的“友谊”。原来如此, 我笑了, 感谢他对老师的信任, 也责问他为何不早些把他的烦恼告诉老师, 其实他所有的担心和烦恼其实都是不必要的, 而真正的友谊也不是靠和同学讲话维系的。长谈之后, 我欣喜的看到这位孩子上课爱讲话的习惯的确收敛了不少, 而下课后和我之间的谈话开始变多了。

三、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阳光少年

很多的调查研究表明, 孩子们最大的烦恼来源于学业的压力。“书包最重的人是我, 作业最多的是我, 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 是我, 还是我”。父母的“望子成龙”、教师的“谆谆教诲”、成绩排名的“自尊威胁”这些无形的心理压力, 就像是给孩子们背上了重重的包袱, 在这样一种氛围中, 一些学生迷失了学习目标, 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部分心理承受力脆弱的孩子甚至会发展到心理扭曲变形, 这完全违背了教育的真谛。

而对孩子们学习困难的原因调查显示:仅有9%因为基础比较差;2%是智力因素。可见智力、基础并不是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说真的让孩子一直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中徘徊, 剥夺了他们玩的权利, 其结果只会让他们的负担越来越重, 烦恼越来越多, 学习越来越差, 人也越来越没有精神。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减轻学习上的压力、我认为不妨让孩子在学习之余参加各种有益活动。比如开展野炊、春游等活动, 在蓝天白云下, 既能让师生敞开心怀, 彼此的心走进彼此, 同时也能让孩子们学会互相帮助, 团结友爱;开展自愿者服务, 树立为他人服务意识, 让孩子们体会到帮助他人是一种幸福;开展各种竞争活动, 让孩子们学会进取, 学会承受挫折和失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让孩子们发挥特长, 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自我, 肯定自我。作为老师如果能适当地控制好孩子们的活动时间, 那么就能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生活的有张有弛, 享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篇9:让我们一起成长

日子在脚下踩出平静的声音,在某个清晨的镜子里,看见微笑,熟悉而陌生的微笑。

蓦然发现我们已渐渐长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14岁这个字眼已时常挂在嘴边。曾几何时,认为14岁是那么神圣,只知道那时我们长大了,可以飞得更高更远。而此时,当我真正要面对它的时候,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手足无措。我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充分理解14岁这一平凡数字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曾经苦涩的日子,在回忆的画面里,已酿成芬芳。每当夜晚迈着轻盈的步伐姗姗而来,白昼的繁荣和喧闹渐渐销声匿迹,我常常陷入无边的回忆之中。那曾经许下的愿望与美丽的诺言,那执著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都化为幸福的叶片,被我精心收藏。

时间从指间不经意地弹落,往昔的格子爬满了蜘蛛的足印。它正在里面结网,把每一个格子都尘封起来,只是有的地方密密麻麻模糊难辨,有的地方稀稀疏疏明朗清晰。这种感觉是用灰土裹着的黄金,如果不去品味,便永远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那就是成长的故事。

成长是一道色彩的流程。飘去了鲜艳的连衣裙,飞走了粉红的蝴蝶结。一身校服,一围凝重的色彩。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看到的是教科书一脸的严肃。堆积的课本一如大山的深沉。一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成长是缓缓流淌的溪流。悄然地,我们就长大了。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坦然。同时,也学会了修饰与包装。似水流年,流走了少年的纯净与质朴。

篇10:我们一起成长作文

在我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和我一起分享了所有的快乐,他叫张楠。我们两个在学校被别人称为孪生兄弟,因为我们两个有着同样的爱好,喜欢同一类型的课外书、喜欢同一种电脑游戏、喜欢同样的课外活动,甚至我们还一起编写过小说,共同成为校园网站上出名的人物。我们两个最大的两个不同的是,他不喜欢数学,而我的数学确一直能够保持良好的成绩,他性格有点内向,而我是个有点调皮的男孩。不过这些不同并没有让我们有任何的隔阂,直到五年级的第二学期期末,这些成了我们的问题。

五年级的第二学期期末,我们已经感到了小升初的压力,大家都在紧张的复习准备期末考试,老师也不停地拿各种习题和模拟试卷让我们做。每次的模拟考试我都能拿到比较满意的成绩,但是张楠却一直不肯告诉我他的数学成绩,而且他的情绪一直十分的低落。他已经有一两个星期不肯在课后和我一起到操场上去玩了,我去找他聊天,他也常常冷冷的不大搭理我。我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了,终于在一份模拟试卷发回我们手里改错的课间,我找到了闷闷不乐的张楠。“有什么心事吗?”我关切的问。“是成绩出问题了吗?”张楠抬头看来我一眼,又扫了扫四周,看看有没有其他人在注意我们两个。当他确认没有人在注意我们两个的时候,他细声的说:“这阵子数学测试好几次没有及格,本来我觉得这张试卷比较简单,应该考得挺好,没想到还是不及格。看来,这次的期末考试我是没有希望了。”看着张楠这么伤心和绝望,我也觉得十分难受,作为一个朋友,我马上明白过来,他需要我的帮助,我要让他恢复信心,我要让他能够再和我一起在课间快乐的玩。于是,我拍拍他的肩膀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把这些错题都改过来,我们一起复习,不懂的一起问老师。”他当时有点犹豫,但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迟疑的点了点头。

于是,从那天起,我每天都会找时间和张楠一起做数学题,当张楠觉得太难,要放弃的时候,我就想办法鼓励或刺激他,让他不要放弃,不能轻易的被几道数学题打败。有的时候,我也搞不太清楚如何给他讲清楚解法,就逼着他和我一起找老师,经过半个月的努力,我们在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老师当众表扬了张楠,表扬了他的进步,而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的朋友能在我的帮助下取得进步,我在帮助他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快乐。拿到成绩后,张楠高兴的对我说:“我交上你这个朋友是三生有幸。”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像吃了全世界的糖果一样甜。现在在课间,我们两个又可以无忧无虑的在操场玩耍了。

上一篇:“能力提升工程”2016年省直及其他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在线测试题下一篇:第10课松鼠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