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境地散文

2024-04-15

两难境地散文(通用9篇)

篇1:两难境地散文

以人为本的企业,不断的以各种各样的“人才战略”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使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以往有着人事科、劳资科、组织部、行政办等之称的企业人力资本的管理组织或机构,现如今的大部分企业随着转型、完善和管理提高,大部分不仅设立了人力资源部门,更将其职能“放大”到了以往企业人力资本管理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位置上来,其职能要远远高于并大于以前的提法。

企业也一遍遍的重申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其现实意义和职能在于:为企业进行人资战略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的征、选、育、用、留、裁,以及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团队建设、文化发展、训练维系、激励之道等。

尽管如此,可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重要位置突显,可伴随而来的问题也相继出现了,就拿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基本也是看似最为简单的一项职能“人才选拔”而言,却常常成为困扰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和配置的最明显的问题,即人才招聘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难:绣球抛出无人接,“企业难”

目前企业的人才招聘基本都是人才自由流动的,很少有人会抱着在一个企业里能够干一辈子的想法。正是因为人的这种思维意识与人才任职的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加之目前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的自由择业,使企业招聘和人才的选择均成为公开的双向选择。人才去留不再象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才分配制度,不管专业对不对口,人才愿不愿意,企业适不适合,一干就是几十年或一辈子。

过去人才选用去留更象是过去农村娶媳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管双方是否中意,拜了天地,入了洞房,就算两口子了。假如一方不愿意,若继续勉强,岂不真成了“强扭的瓜” 了?那对于目前拥有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才,拥有一定背景与发展潜力的现代化企业,要想搓合两者,更不能如此了,那要真正做到“自由恋爱”,才能长久呀!

事物的变化就事应验了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虽然人才与企业已是自由选择了,可诸多的企业纷纷发出这样的感叹“企业招个合适的人咋就那么难呢”?

究其原因是为什么呢?现实是这样,企业站在高高的楼上不停向外抛出“绣球”,希望能够使自己中意的“人才”接上,可这绣球不停的向外抛,可收效甚微,又出现了两难,一是无人接这绣球或接绣球者寥寥无几;二是绣球接上了,坐上花轿真正拜天地、入洞房又难了。

许多上规模有实力的企业在进行人才大规模的招聘时,利用企业自身的影响力再突出企业实力,以当地空中电视媒体再加上当地的发行量较大的两种以上的报纸进行招聘宣传,造出声势,

接待应聘者的通常是两个地方,一是企业驻地的大会议室,二是租用地段较便利的写字楼,这样显得正规、大气,既显示了企业实力,又进行了企业形象的再次宣传,更能够吸引较多的应聘的人才。

但往往事与愿违,这时又会出现这样的两种情况,要么应聘者络绎不绝,到最后录用的却不多,耗费了企业大量成本;另一种情形则是,本身应聘者就屈指可数,那即使企业在这些应聘人群中再进行“矮子里面拔将军”的筛选,如果想得到适合企业,适合所需岗位的人才,更是难以实现了。

通过对许多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的调查走访后,我发现,这些情形存在于几乎每个企业当中,往往几个月、半年甚至是一年当中几乎每月招人,就是没能招上合适的。有家企业想招一名专搞财务的人员,可半年过去了,陆续应聘的人倒是不少,可就是没能留下来的,人力资源的HR就非常纳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一大堆的理由与原因使他也不能不对此结果被动接受而无所适从,只有再准备新一轮的招聘。

二难:企业茫茫不住寻,“人才难”

“茫茫人海,终生寻找,一息尚存,就别怕找不到”。往往许多的应聘人才也更是经历了“千寻万寻始出头,忧抱双手半遮面”的情形。类似这样的“寻业、找工作”之艰辛,使这些年轻人饱偿了社会的冷热辛酸。而他们茫茫人海中不是在找人,只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

许多求职应聘、找工作的人才最终确实能找见或安身立命或养家糊口的工作,但真正是不是他本意想要的呢,这很难说,只有这些人自己知道。或找上几个星期,找上个把月,仍旧在找,或许找工作道路上的困难和艰辛使这些应聘者的目标高度一降再降,再者心存“骑马找驴”的思想,使他们在许多企业里勉强屈就。这其中不乏有些是高学历、能力强,任职经历丰富的人才。

说一千道一万,人才应聘者遇到一个通情达理而又甚合心意的“下家或新东家”那真叫一个“难”,可他们还得挺起腰杆,鼓起劲的往前冲。特别是一些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面对目前如此“白热化”的人才竞争,他们依旧表现出来顽强拼搏不服输的坚强意志,确实难能可贵。而他们应聘的成本也在不断的加码:着装、简历、交通费、餐费,以及有时收取的报名或入场费等等,即便是这样,也未必能够找得见自己满意的单位。找不上合适的企业,没有正确的职业定位,时不时的着急上火也无济于事。

如果说之前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现在的人才招聘也就呈现出了当年的波澜壮阔的气势。从一个个人才市场小型的人才招聘会上人山人海可以看出端倪,再从春秋两季的一系列大型人才招聘会上的摩肩接踵的宏大场面可以得到证实。

许多应聘者填了多张表,与多家企业招聘人员进行了初步面谈,剩下来的就是心烦意躁却又希望十足的等待录用的好消息,可一次次的落空,一次次的希望变为失望。不是这个原因就是那个理由而遭拒绝。要么人才看上了企业,可企业未必能看得上,要么是企业看上了你,可你却不一定去。要达到双方的满意,往往出现了企业面临“人才危机”,而人才却又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不住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

篇2:押宝4G中移动欲摆脱两难境地

本刊记者|邬雪艳

盈利能力受严重挑战

8月中旬,中国移动率先发布了2013年上半年财报,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下,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业绩保持了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营业收入303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4%,高于去年6.6%的营收增长率;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微增长1.5%,与去年持平;EBITDA值和净利润分别为1237亿元和631亿元,与去年相比有小幅度的增长,但EBITDA率和净利润率相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从整个市场来看,201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整体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不过仍处于领先位置。在总营收上仍占整个通信运营市场的50%以上,净利润也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占整个市场的八成。但是同期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幅度都高于中国移动,特别是中国联通的净利润增长幅度达55%,远高中国移动。

虽然三家运营商的基数不同,影响了增长幅度的差异,但这也足以说明,中国移动的运营成本正逐年增加,新业务领域竞争力不足,其盈利能力正受到严重挑战。而这种挑战不仅仅来自于传统对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还来自于互联网企业,特别是OTT业务的冲击。

业务收入结构趋于合理

中国移动表示,得益于存量经营、流量经营和集团客户经营的驱动,201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客户规模优势基本稳固,虽整体份额有所下降,但存量经营显现成效,中高端客户虽有流失但基本稳定。财报数据也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客户总数超过7.4亿户,其中,3G用户达到13788万户,净增量4995万户;同时集团客户市场竞争力提升,作为后发者,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集团专线累计超过100万条,集团客户通信和信息化收入增长超过30%,整体业务基本保持了稳定增长。

在营收结构上,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通信服务收入2847亿元,同比增幅为6.8%,占总营收的93%。其中,虽然传统语音业务收入仍为通信服务收入的主要组成,占61.5%,比去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但数据业务增势良好,达9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5%,占通信服务收入的33.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数据业务是无线上网业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2.2%,达到474亿元;其次是应用和信息服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达到270亿元。

对此,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表示,虽然预期3G服务在2013年上半年的增长将持续,但由于数据服务利润率一般低于之传统语音服务利润率,预计中国移动运营现金流将基本保持稳定,而中国移动在3 G业务收入的提升将抵消由于竞争激烈和替代业务导致其语音业务和短信业务收入的下降。惠誉还预计,在未来两至三年内,中国移动的用户和服务收入市场份额将持续逐步下降,且盈利水平面临由OTT替代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

此外,中国移动的终端劣势也逐渐得到缓解。今年上半年新入网了595款TD-SCDMA手机,并率先推出了两款自主品牌手机终端;同时,TD-LTE终端方面,产业链也逐渐成熟,目前有15款TD-LTE终端面向商用,中国移动还计划在今年采购100多万台TD-LTE终端。

4G投资下半年是重头

2013年,中国移动最重要的举措是率先开启了4G布局,发力4G建设。据悉,目前中国移动已在全国15个城市进行了TD-LTE扩大规模试验,且许多城市的规模试验网建设已经完成,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4G体验活动。中国移动计划在今年年内建设超过20万个基站,实现100个重要城市主城区的连续覆盖。

翻看中国移动上半年的财报,可以发现原计划1902亿元的总投资,今年上半年实际只花费了570亿元,不到全年总投资计划的1/3。其中,移动通信网和传输网方面的投资占上半年投资总额的3/4左右。对于今年的投资规划,中国移动表示要落实四网协同战略,实现网络能力平衡发展;加强基础资源积累,提升传输网能力;加快实施支撑系统集中化;发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合理把控局房建设方向和节奏。

篇3:CIO的两难境地

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本性的变化。新技术改变了公司的经营方式,缩小了地理上的距离,推进了数字化进程。如今,很难找到一家公司拥有无可挑剔的运营模式,也很难找到哪位管理者不面临着创新的压力。

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例子。微软即将发布被其COO Kevin Turner称为“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研发项目”。但实际上,微软的重点是在其他领域。正如资深作家Ben Worthen在《超越Vista》中写到的:Vista并非服务性软件的一部分,其发布所带来的影响,恰好反映了在微软内部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今后五年IT业将呈现出怎样的态势。“软件即服务”这一理念已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如果微软想继续保持它大哥大的地位,就必须做出巨大的改变。

无论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媒体公司或是零售公司,CIO所面临的难题都是一样的——在这个高度联网的世界里,若要进行变革,任何风险都会呈指数增长。在一年一次的CIO调查中,我最爱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未来的一年中,IT如何才能对你的公司产生最大的影响。我提前偷看了今年的结果。结果显示出了相互矛盾的建议:创新和增长,但考虑到成本、风险、安全和政策因素时,就要谨慎为之了。要在这些因素和创新与增长之间作出权衡,就好比在拍脑袋的同时还要摸肚子。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Gartner的CEO Gene Hall认为,越来越多的CIO被炒掉是因为“很多CEO认为他们的CIO太看重成本而无法刺激增长,而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带来增长的CIO。”这可是天大的讽刺,上一次经济衰退就是由于IT业的过度投入而造成的。不客气地说,这实际上是CEO们的托词。很多CEO仍然无法领导他们的CIO共同商议公司的技术计划。

篇4:小灵通退网纠结:两难境地

2009年1月9日公布《关于1900-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相关事宜的通知》。

2010年10月1日一7日,湖北电信推出小灵通升级进入“我的e家”可以享受获赠100元话费(需预存100元),以及送300元购机券等优惠。黑龙江小灵通用户能够在预存话费后用小灵通换到一部新手机。

2011年1月1日起小灵通将正式退网。

背景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关于1990-1920MHz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目前小灵通所在的1900-1920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应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其所用频率无条件收回。但是,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最新统计,截至9月底,小灵通(无线市话)用户数依然达到3281.7万户,相比上月仅减少88.9万户,减速逐月降低。但按照目前的退网速度,小灵通用户很难在2011年底实现自发迁移。

用户不愿意退网,一方面是难舍小灵通低廉的资费,而从运营商来说,也不敢放松对小灵通网络质量的维护,害怕引来大量投诉,这样无形中亦增加了对小灵通用户的“黏性”。虽然小灵通的资费套餐各不相同,但普遍都比当地手机资费低。正因为如此,面对运营商不断加码的优惠条件,众多小灵通用户仍然选择当“钉子户”。

“但不论是存话费送手机还是转网送手机,都不现实。”小灵通大部分用户都属于低端用户群,其月消费只有10至15元。对几千万用户免费送手机根本不现实。

篇5:鲁哈尼的两难境地

10月5日,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从纽约返回德黑兰,在机场,有人扔鞋有人欢迎。

数十名示威者向他投掷了鸡蛋,还有至少一只鞋。抗议发生之时,支持者也聚集在机场,为他接触西方的外交举动欢呼。

强烈的反差凸显出伊朗国内对于是否与美国接触存在分歧,而鲁哈尼在努力与西方和解时到底有多少回旋余地,也很难料。

此前一周,鲁哈尼莅临纽约,在一连串旋风般的演讲、Twitter帖子、电视访问及精心策划的非公开会议中,把自己变身为推销“温和伊朗”的好手。

他在联合国大会发言的结尾提到了《摩西五经》和《圣经诗篇》,引发了掌声;他在酒店举办的烤三文鱼晚宴上,直截了当地告诉一群美国前任外交官和伊朗问题学者,愿意迅速解决与西方在核问题上的对峙;他的幕僚长与十几位有影响力的美国商界领袖会面,这样的安排以前根本无法想象。

他与他的前任内贾德有天壤之别。内贾德曾利用联合国大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以色列、否认纳粹大屠杀,并提及“9·11”由美国人一手策划。鲁哈尼则仅在公开演讲中提到以色列一次,号召该国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更让人吃惊的是,鲁哈尼破天荒地与美国总统奥巴马通了电话。这是1979年以来两国总统之间的首次对话,也是一周以来忙碌外交活动的最高潮。

与奥巴马通电话数天前,鲁哈尼未在联合国参加午餐会,按照预期,在那个场合,两国领导人本来应该握手。外界认为,伊朗方面婉拒会面,又不愿意留下冷落美方的印象,遂提出要通电话。

10月4日,在赴肯尼迪机场途中,鲁哈尼接到了奥巴马的电话。

在抵达德黑兰后发表的评论中,鲁哈尼详细讲述了这次通话。鲁哈尼说,“昨天我们正在准备前往机场时,白宫打来电话,表达了安排美国总统与我通话的意愿。”

“电话打到了大使的手机上,”鲁哈尼说,“通话主要关注于核问题。”谈话持续了15分钟,鲁哈尼最后用英语说:“祝你今天愉快。”奥巴马用波斯语回答:“谢谢,再见。”

伊朗一方聚焦于谁先打来电话的问题,美国方面则更务实。奥巴马在白宫表示:“我认为我们能达成一项全面解决方案。”所指的当然是核问题。

鲁哈尼的立场被认为是得到了该国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的默许,但哈梅内伊的公开表态却暗藏机锋。“在我们看来,纽约之行中的一些情况并不合适”。至于具体是哪些情况或举动,哈梅内伊没有说明。

伊朗国内的强硬派则明确说,美伊总统直接对话,鲁哈尼“走得太远”了。不过,鲁哈尼即便走得再远,也是两头不落好,不但在国内被批评,在西方也难获好评。美国媒体认为,很难看清鲁哈尼的真面目,他到底是是一位真正有变革能力的伊朗领袖?还是老观念粉饰一新的化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说,鲁哈尼是“一头自认为可以用羊皮蒙蔽国际社会眼睛的狼”。

一些批评人士宣称,鲁哈尼只是个伪装的内贾德,两人推行的目标是一致的,促使西方承认伊朗拥有铀浓缩权利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10月15日开始,美伊将展开针对伊朗核问题的具体磋商。分析人士认为,尽管鲁哈尼频频释放与西方和解的信号,但核问题谈判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仍面临很大困难。

一方面,在事关国家利益的铀浓缩等原则问题上,鲁哈尼的立场并未出现松动。另一方面,即使鲁哈尼有意妥协,其做出实质性让步的可能性也不大。温和派受到政权内各方面力量的制约,一旦他做出有损国家核心利益的退让,必然会招致国内强硬派势力的强烈反对。

在外人眼中,鲁哈尼似乎充满矛盾。他身着神职人员的服装,却配了一双高档正装皮鞋,而这种矛盾似乎也适用于伊朗这个受到西方制裁的国家。

安倍 推销“国家战略特区”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0月7日在印尼参加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称,日本将在东京、大阪设立“国家战略特区”,以吸引外国投资。“国家战略特区”是所谓“安倍经济学三支箭”中的“第三支箭”,希望通过“特区”内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外国人才。

马斐森 港大非华人校长

作为港校翘楚的香港大学,经过近两年的严谨遴选,终于觅得新校长人选。唯一候选人英国学者马斐森获得校务委员会的一致通过,正式被任命接替徐立之成为港大校长,成为港大41年来,自戴义安(2000年至2002年)后的第二位非华人校长。现年54岁的马斐森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医科及牙科学院院长,不懂中文。

昂山素季 恐难参加大选

篇6:两难境地散文

一、正视——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

小学语文教科书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其中略读课文篇数的逐年增加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它从三年级开始正式安排略读课文, 每册各有8篇, 占总篇数25%;到了四年级, 略读课文增至14篇, 占课文总量的43.8%;到了五、六年级则是平分秋色, 精读、略读各占50%。由此可以看出, 新课程比以往任何课程都重视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 认为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叶老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 而忽略了略读, 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精读是略读的基础, 略读是精读的补充, 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 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但面对略读教学我们老师们又是怎么看, 怎么做的呢?

各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公开教学, 我们也常外出听一些新秀评选或骨干教师、各类教学比赛观摩课, 但是几乎没有老师主动选择略读课文来教学。这恰恰反映了我们对略读教学认识的一个误区:1.轻视略读课。觉得略读课文没什么好讲的, 评委没听头, 让学生按阅读提示自己读读、议议就过了。2.畏惧略读课。不知道略读课怎么上, 首先老师没有正确认识略读教学的重要性;其次略读课文我们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心中模糊。

二、直面——略读教学的两难境地

透视当前的略读课文教学, 存在着以下两难境地:1.一难:难在取舍。人教版教材中的略读课文篇篇文质兼美, 属于“阅读精品”, 教师真的是难以割舍, 加上教师太熟悉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 习惯领着学生品词析句、朗读感悟、挖掘内涵……把略读课文教学等同于精读课文教学, 于是, 紧牵不放, 一“精”到底, 精雕细琢中, 略读课文不知不觉就上成了精读课文。略读能力的培养自然落空。2.二难:难在收放。其实老师们都是关注略读课上学生略读能力的培养的, 只是不知道如何收放, 所以教学中教师只是立足于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觉得没心要指导, 就过度放手, 一“略”而过, 学生读懂什么就汇报什么, 于是出现“教而不教, 读而未读”的无效结果。

究其原因, 两难境地的出现, 一是教师对略读课文编排的意图认识不够清楚, 把精读与略读混为一谈。二与教学研究趋势有关。目前大部分公开课仍然只重视精读课文的研究, 老师们不知如何有创意地处理略读教材, 于是徘徊在“精略”的边缘。

三、突围——“略读可以精读”的误区

“略读可以精读”的提法, 来自于2008年一个名师工作室一位教师对全国几位专家和特级教师的访谈:略读课文能否作为精读课文教?

全国小语会会长、人教版教材主编崔峦认为:新课程改革以来, 我们鼓励老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略读课文作精读课文教, 可以;反过来, 精读课文作略读课文教, 也可以。但要保证精读和略读的量, 略读量的减少, 会导致学生阅读量的不足, 阅读技能得不到巩固和运用, 势必影响语文能力的提高。

甘肃省小语会会长陈锡萱认为, 并非专家的提法有误, 而是我们老师对它的理解有误。关键是如何保证精读和略读的量, 保证学生阅读的量, “精读”一篇一定要“还回”一篇略读, 而且是要在整册教材或整个单元的课文中有所计划和考虑, 绝不可随意地处理成精读课。

专家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 为我们的探索指明了方向。我想, 略读课文的教学就是追求在精与略之间自如行走, 重其所重, 略起所略。所以我们必须要从这个误区中突围出来。

四、探索——略读教学的简约之道

那么, 面对略读课教学, 我们到底略什么?怎么略?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略读课文教学应把握好两点:一是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 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二是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略读课文只有一课时, 因此决不能求全求深, 抓住一点, 一课一得就可以。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 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 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 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由此可见, 略读课教学中的“略”, 是有简约之道的:

道在“纲”——相对于精读教学而言, 略读课教学的“略”是目标更简明, 方法更简单, 过程更粗放, 自主学习更充分。

道在“法”——改变精读教学环环紧扣的线性推进, 采用大刀阔斧的板块式推进, 找准重点, 指导求精, 把肤浅导向深刻, 把笼统导向具体, 把内容导向方法, 把理解导向运用。

道在“简”——要求教师的教学简约而恰当, 课堂的结构简约而完整。是“教”略而“学”丰, 整体中求“略”, 部分中求“精”。

道在“用”——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 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运用在略读的实践中。

这是不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在苦苦探寻的略读教学简约之道呢?我想, 从来不会有一套完美的模式会适合我们每个人的教学, 但一定会有一套更佳的教学之道诞生在我们的教学探寻中。简约永远是一种追求。所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们有责任在无数次删繁就简的过程中, 在无数次传承、创新、发展、扬弃的过程中, 为语文教学开辟另一片广阔、自主、多彩的天地, 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简约之美, 也让一直困扰我们的略读教学从两难走向双赢。

摘要: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课的“精、略”读教学, 老师们做过许多有益的探索, 也付出过艰辛的努力。但是直到今天, 仍有这样的疑惑困扰着大家:精读和略读课文到底各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精读到底要“精”什么?而略读又要“略”什么?本文就略读课教学提出几点探讨与思考。

篇7:如何突破作文批改中的两难境地

一种是精批细改。其做法是: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要详细地批改出达到此次训练目的的情况,以及除开训练基本要求以外整体上的诸如结构段落、内容中心、语言运用的得失情况,还要标出和改正错别字、病句等。批改中既要有眉批、旁批,又要有总批和量分。这是学校领导唯一强力要求的批改方法(尽管教研部门下发的《教学常规》明确规定允许采用多种批改方法)。殊不知这种批改方法花费了教师多少心血,夺走了教师多少宝贵的时间!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改作文的精力用得多了,其它诸如研读“三书”等的精力必然就用得少了(代双班课的教师尤感困难),这就会防碍了整体的教学工作。

第二种是抽改。其做法是:在普阅每个学生作文后,从好中差的角度考虑,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篇作精批细改,其目的是为讲评和指导修改搜集资料,其它的,一般是写个总评,打个分数了事。学校领导严肃指出这是不负责任的“粗批草改”,是坚决不允许的,而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和减轻负担以搞好全面教学工作,又是必须偷着运用的。

既要应付学校检查,又要节省时间和减轻负担以确保完成全部教学工作,教师的作文批改便在“游击战”状态下的“两难境地”中徘徊,其效果也可想而知。

怎样突破作文批改中的“两难境地”呢?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采用的方法可以叫做“师生共同批改”法。做法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学生改。即把学生分成4人小组,每人先轮流批改4人的作文(即小组中各人的作文),针对作文训练要求做到精批细改。具体要求是:除了错别字、病句各人可直接在作文本上标注并改正外,其它的诸如旁批、总评、量分等先各自在修改笔记上做记录,然后各自提出来进行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后,再由一人执笔在作文本上完成,每人完成一篇(回避自己的),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第二步:教师审阅并个别重改。即学生改好后,每组要推荐一篇认为批改最为细致的给老师审阅(这里安排有对学生最后的执笔进行小组评价的教学环节)。教师的审阅一般采用的是快速审阅结合重点审阅的办法进行。审阅作文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查学生批改情况,必要时进行个别当面重改,强化指导;二是为批改反馈和作文讲评作准备。

这种批改方法有两种好处,对学生而言,能在批改中吸取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在讨论过程中,还能进一步提高对作文训练要求的把握,有利于下去后进行自我再修改,而且,在执笔过程中还锻炼了自己归纳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对教师而言,自然是既做到了篇篇精批细改,以应付学校检查,又减轻了批改负担,从而腾出时间和精力搞好其它教学工作。

不过,全部采用这种方法批改作文是行不通的,时间长了,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不断丧失积极性,学校领导也不允许。最好的办法是与上面谈到的“精批细改”方法交替使用,各占二分之一(“抽改”是不能用的,学校领导坚决反对)。这样的搭配,效果也挺好,笔者通过对所代的两个班的对比实验,验证了这一点。

甲班学生的作文都是由笔者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由于长期采用一种批改方法,学生又没有参与批改的实践机会,结果作文兴趣不大,经常发生作文交不齐的现象,作文成绩提高缓慢。而乙班,笔者坚持拿二分之一的作文篇数进行“师生共同批改”,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批改作文的实践机会,加之交替使用的教师的“精批细改”给学生提供了批改借鉴,不断激发了学生写作和批改作文的兴趣,学生作文水平整体提高较快。尤其是原来个别不交作文的同学,一轮到采用这种批改方法,自己在小组内参与活动但又拿不出自己的作文,甚觉没趣,以后也都能坚持写作文了。

以上,笔者所谓的突破作文批改中的“两难境地”,实属无奈之举,写出来有些贻笑大方,但笔者所遇的尴尬处境及不懈的苦苦挣扎当会被方家体谅。

篇8:两难境地散文

一、传统的高等教育认知观念已然改变

我国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自孔子出世之后两千五百多年来, 孔孟之道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教育的认知观念可以说已是根深蒂固。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认知观念对读书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 这一传统认知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迁。这种冲击与变迁表现为: (1) 价值取向由单一转向多元。传统的一元化的价值观念结构逐渐分化, 不同的阶级阶层、不同的利益群体都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尤其是随着外来文化的传播和扩散,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将会不断趋于多元化, 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念也会大量涌现, 致使各种观念发生相互碰撞与冲突。 (2) 价值评价由被动顺从转向自主独立。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产生活方式、就业分配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 人们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自我权利保护意识和自我价值实现意识显著增强, 人们习惯于自主认识、自主选择, 而不是被动地接收外面世界的变化。受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 很大一部分接受高等教育者的出发点与终极目标发生了变化, 不再以单一的学而优则仕为终极目标。或者说, 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促使接受高等教育为自身带来最大经济收益成为绝大多数人的现有价值观。换言之, 也就是说个人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途径不再只依靠单一的接受高等教育。另外, 高校毕业生分配机制的变革、接受高等教育的途径容易化、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使接受高等教育这一行为本身丧失了原有的意识高度与实际利益。

二、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丧失了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在全世界来讲都处于一个不低的层面。从上个世纪90年代前的上大学免费且还有相应的补助, 到此后的每学年几百元的象征性收费, 再到如今动辄5000元/学年以上的高收费, 中国高校学费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上涨了20多倍。目前, 中国高校学生的学费每年大约是5000元上下, 占高校经费的25%左右, 这一比例在国际上是相当高了。而收入增长速度缓慢是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大特点。缓慢的增幅面对于十几年翻了20几倍的高校收费将会有着怎样的尴尬呢。在这样高的一个投资之下, 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是否能为之带来理想的产出回报呢。从某些调查机构显示的数据来看,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率不容乐观。调查表明, 尽管政府不断采取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但大学生就业率近3年间依然徘徊不前, 也就是说, 高投入并没有换来相应的高产出。当然, 不能就业这一现象存在着诸多的因素, 然而, 单从当前的已就业状况来看, 很多投入与产出也是不成正比的。笔者曾对此作过一项调查, 在笔者所居住的城市中随意选择了100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 有近60%的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找到对口工作。很多此类大学生共同反应的一个问题就是工作不稳定, 工资不高, 社会保障不到位等。究其原因, 一是跟国家相关措施或解决办法的滞后有关, 再有就是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供求关系、高校毕业生择业标准不同等因素有关。这严重挫伤了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领域凸显的困境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市场经济对广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有促进的一面, 但不应讳言的是, 市场经济对当代高等教育领域也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师生的人生价值取向。

1.学术研究的功利色彩严重

学术研究的唯一目的是追求真理, 因此, 学术界历来被视为一方净土, 学者专家也被视为社会的良知。然而, 近期各媒体频频爆出高校学术造假学术舞弊等事件, 这让人们开始对所谓的高等教育和精英文化产生了质疑。当学术研究与金钱利益开始挂钩, 如何保证学术研究的纯净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高校学者对待学术研究的直接目的便是谋取职称获得更多的工资福利, 更多的科研经费, 也即所谓的为利而学。当然, 市场经济给学院派的学术带来了物有所值的经济利益回报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 让科学技术带动生产力的发展的同时给与科研工作者丰厚的回报固然可取, 但一味追求功利色彩的学术研究势必会滋生所谓的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丑闻。

2.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嬗变给高等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市场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日益增强。在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中, 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接受高等教育视为一种投资。接受教育的前提是能够更好的就业, 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传统的择业目标从“关注社会”开始嬗变为“关注个人”, 择业标准从“内在精神型”开始嬗变为“外在功利型”, 择业取向开始从“一元”到“多元”变化, 择业的功利色彩凸显。兴趣与爱好不再是选择的前提, 是否被市场所认可才是王道。这造成了某些领域急需人才而不得, 而某些领域却是极大的人才资源浪费。这一现象带来的另一负面影响是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文化积淀深厚, 亟待需要发扬传承的部分专业遭到冷遇, 甚至面临灭绝的境地。

综上所述,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暴露出的各种弊端已不容忽视。如何让教育与经济做到双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相信, 随着党和国家新的一系列利好的措施出台, 让教育真正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前景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明伟.科举制改革与晚清士人边缘化.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篇9:两难境地散文

教师当上中层干部后,工作量明显增加,每天要应对不少“鸡毛蒜皮”之类的杂活琐事,时常会被校长呼来唤去,整天就像“无头苍蝇”一样穿梭于校长、教师和学生之间,承担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跑龙套”角色,为管理所困,被管理所累。为了担负起中层管理者的使命,在教师中树立起良好的管理者形象,中层干部又不能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有任何疏忽。中层干部不仅工作辛苦而且责任重大,而功劳却常常与他们无缘,那是“领导有方,教师努力”的结果;但失败了却要承担方方面面的指责和压力,所以中层干部不敢稍有懈怠和马虎。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繁重的管理工作势必会拖累中层干部钻研学科教学的时间,影响其自身专业的跨越式发展。但既然走上了中层干部的工作岗位,就不能“赖着茅坑不拉屎”,辜负校长的一片好心和期望,而被套上“不善管理”或“管理无能”的不雅称号。于是,中层干部一直处于“两难境地”:既不能只管“自留地”而漠视“责任田”,也不能只管“责任田”而荒了“自留地”,要想“鱼和熊掌兼得”真的好难。

作为校长要在给中层干部压担子的同时,要善于引领中层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其做到教学和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不至于顾此失彼。

1.明确职责,使中层干部不做“勤杂工”

中层干部自然要勇挑重担,乐于奉献,敢于揽权。但如果中层干部没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意味着中层干部什么事都要做,没日没夜,没头没脑,整天就像个“勤杂工”,“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哪里还有精力去钻研自己的业务,学科教学肯定会大受影响。同时,没有明确的分工也会造成人浮于事,相互推诿,降低工作责任心和有效性,使中层干部劳而无功,学校各项工作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学校管理终究上不了档次。如此恶性循环,使中层干部整天手忙脚乱,疲于奔命。

作为校长要给中层干部做好职责分工,使其明确自己分管的条线,清楚自己服务的对象,避免由于工作的重复交叉而无从入手,使中层干部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事可做,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分管工作的有效性。唯有这样才能使中层干部从杂乱无章的工作怪圈里解放出来,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不忘研究教学,不忘自身专业成长,不为管理所困扰。

2.下放权力,使中层干部不做“消防员”

在校园里,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中层干部忙碌的身影,校长布置任务要找他们,课务出现问题要找他们,学生出现差错要找他们,工作上遇到困难要找他们,中层干部成了学校管理的“应景之作”,成了学校的“消防员”,正所谓“有困难找中层干部”。中层干部的工作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这种无目的、无计划的“应急工作”使中层干部压根儿就没有心思去认真钻研自己的学科教学,学科教学渐渐成了中层干部的“副业”,要想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简直难于上青天。

作为校长在赋予中层干部责任的同时要给予其相应的权力和空间,尊重他们的自主权,尊重他们对工作的独创性,使其在自己权力范围内精心策划和组织各项工作。校长只有下放权力,中层干部才能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好自己手头的各项事务,从而从容应对,有条不紊开展好自己的工作,不至于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整天在校园里忙于救急。只有这样,中层干部才能既科学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分管工作,又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搞好自己的业务,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做到管理和教学两不误。

3.重视培训,使中层干部不做“井底蛙”

培训是最大、最有效的投入,是提升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必由之路,为此各地十分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但一提到培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校长的管理培训,唯独缺少对中层干部的技能培训,中层干部成了“被培训遗忘的角落”,从而大大限制了中层干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层干部只能闭门造车,管理工作机械重复,管理水平止步不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显然是不可能的,没有培训,没有源头活水的注入,中层干部注定只能成为“井底之蛙”。

上一篇:个人月底工作总结2020_个人月工作总结例文下一篇:2011年工作终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