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语言活动:啊呜

2024-04-28

托班语言活动:啊呜(通用13篇)

篇1:托班语言活动:啊呜

托班语言活动:啊 呜

活动目标

1.能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说出相关的动物和食物的名称,学说词语“啊呜”。

2.喜欢和老师一起看书,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3.简单了解几种动物喜欢吃的食物,知道吃饭时要“啊呜、啊呜”大口的吃。活动准备

1.自制大书《啊呜》(绘本《啊呜》见《东方宝宝》2008年第1期)。

2.故事围裙,萝卜、梨子、骨头、蜂窝、蛋糕、白菜、蘑菇、米饭、大虾等食物的图片(背面粘有魔术贴)。活动过程

一、和宝宝一起做手指游戏《包饺子》。

1.招呼宝宝:“来,宝宝,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游戏《包饺子》吧!”

2.做完手指游戏后说:“宝宝包的饺子可真香啊!我们来尝一尝吧!”和宝宝模仿吃饺子的动作,问:“你是怎么吃饺子的?”

3.小结:“宝宝是啊呜、啊呜吃饺子的,吃得可真香啊!”

二、和宝宝一起翻阅大书《啊呜》,讲述图书的内容。1.介绍图书,了解图书的封面和书名。“今天,老师给宝宝带来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啊呜》!我们来看看,这是封面,上面有什么呀?他要干什么?”“小宝宝张开嘴巴要啊呜、啊呜地吃东西,这本书里面藏着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和宝宝一边翻书、一遍讲述,了解故事的内容

翻开1—2页,问宝宝:“咦,这是什么?”“想一想,那个小动物最爱吃萝卜?” “是小兔子吗?我们来看一看,呀!真的是小兔子!”翻到3—4页,“小兔子看到大萝卜,会怎忙样啊?我们一起来学学小兔子吧!”教师和宝宝一起学小兔子嘣嘣跳,然后“啊呜、啊呜”的吃萝卜。

问宝宝:“萝卜好吃吗?”“看!大萝卜怎么样了?”“大萝卜吃得就剩一点点了,小兔子的嘴巴大不大呀?”

3.用同样的方式阅读接下来的内容:小老鼠吃梨子、小狗吃骨头和小熊吃蜂蜜的前半部分。并让宝宝感受:小老鼠嘴巴小,“啊呜啊呜”吃半天,大梨子只咬下来一点点;小狗牙齿很厉害,“啊呜”一口就把大骨头咬断了。

4.“小熊把小蜜蜂的蜂窝咬了一大口,小蜜蜂会怎么样?”“看着两只小蜜蜂在干什么?最后小熊怎么样了呀?为什么小蜜蜂要蜇小熊?”宝宝了解感受:馋嘴的小熊偷吃别人的东西不好。

三、教师带上故事围裙,逐一出示食物图片,和宝宝做“我要吃,啊呜啊呜”的游戏。

篇2:托班语言活动:啊呜

曹梅

活动目标:

1.在猜疑、想象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词:又大又圆、雪白雪白、血红血红及短句“xx的xx,啊呜啊呜真好吃”。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操作材料:在房子上贴上可以让幼儿取下操作的很多相似色彩的蔬菜、水果、点心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观看故事的前半部分。

师: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好看的图片,看看上面有谁呀?四个小动物呀他们一起来到了小屋前,看到屋子里黑黑的,桌子上有个什么东西呀?

二、分段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按故事发展想象猜测故事内容。

1.小兔

师:小兔进去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学说又大又圆)看到啊呜的脑袋又大又圆的,它的心里会怎么样?它害怕急了,所以赶忙看了一眼就从屋子里跑出来了。你觉得什么东西也是又大又圆的呢?

2.小猴子

师:接着呀,小猴子也进去了。小猴子进去之后看到了什么?(学说雪白雪白)那你见过什么东西是雪白雪白的呢?

3.小猫

师:小猴子出来之后呀,小猫说(放课件)。小猫进去之后它又看到了什么?(学说:血红血红)它看到这个血红血红的眼睛,小猫的心理怎么样?是呀,你看她的嘴巴,长得大大的,眉毛都皱在了一起,可见她怕极了。那你觉得什么东西也是血红血红的吗?

4.小熊

师:小动物们看了啊呜,都说(放课件)。但是有一只小熊他非常勇敢。(播课件)哎呀,朋友遇到困难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快帮他想想办法。原来小动物们和我们想的办法也是一样的。

5.师:原来啊呜是一个什么呀?,哦,原来刚才小兔看到的又大又圆的脑子其实是他的?小猴看到雪白雪白的是蛋糕上的?小猫看到血红血红的眼睛是?小动物们坐在一起(播课件)

三、播放课件:幼儿整体欣赏故事。

1.这个有趣的故事呀,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啊呜”,我们一起说一说。

2.完整欣赏

这个故事真好听,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把。听的时候呀,一边听一边和故事里的小动物一起说一说。

四、引导找找有什么好吃的,并说一句简单的话: xx的xx,啊呜啊呜真好吃。

1.看,这里还有好多好吃的东西,看看都有些什么呀?我们要用故事里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2.交代要求

师:找一找你最喜欢的东西,而且要用一句故事里好听的话来说一说。老师先来找一找(师示范)。

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找一找你喜欢吃的东西,待会请你上来找一找,找到你喜欢吃的东西之后把它轻轻取下来,坐回小椅子和你旁边的好朋友一起来用好听的话说一说,说完之后,请你把它贴在胸口。

3.幼儿分组操作,师巡回指导。

4.师:谁愿意上来用好听的话说一说。

五、延伸活动

篇3:托班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关键词:托班幼儿,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两三岁的托班幼儿注意力不稳定,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动作不够协调,还停留在涂鸦末期。其实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笔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玩具,他们喜欢拿着笔到处涂画。乱涂乱画就是这种玩具的功能。涂画出来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没有象征性的意义,他们只满足于过程。但是,随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手臂动作的发展,手、眼、脑也在逐步协调,涂鸦期的特点也开始变化,从他们没办法控制涂鸦期到有控制涂鸦期再到命名涂鸦期,这是中外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共有的规律。

我在组织托班幼儿美术活动时,结合《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托班幼儿美术活动的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游戏与美术的结合,采用多种绘画方式结合和评价等阐述如何开展托班美术活动。

一、幼儿美术活动内容的选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儿童教育的基本思想是:生活即教育。新纲要在艺术领域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是的,美术创造不是远离幼儿生活的,而是应该与每个孩子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因此,我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尽量选择孩子生活中接触过的、看过的、吃过的东西。因为幼儿最初的经验来自于生活,他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会更感兴趣,也更乐意参与。如:我在让孩子学习画圆时,设计了《棒棒糖》这一活动。由于孩子在平时都喜欢吃棒棒糖,知道棒棒糖是什么形状的,有的棒棒糖大点,有的棒棒糖小点。因为是孩子们生活当中经常接触的,所以在绘画的时候,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高。

二、幼儿游戏与美术教育的结合

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陈鹤琴先生指出:“小孩子天性好动,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体智能创造性等的重要手段。”游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以游戏的口吻导入,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托班幼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画“小花和小草”的开始部分时,我先给幼儿讲一个故事:“春天来了,小白兔出去玩了。可是它们发现小花和小草都不见了,它们找不到朋友了。”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兔子们的同情,都表示要为小兔子找朋友。于是我教孩子们如何画小花和小草,还请幼儿相互观赏作品,看看谁的泡泡吹得最棒。

2. 在玩玩做做中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虽然托班幼儿年龄较小,动手能力有限,但仍需要掌握一些捏、贴、撕、画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在撕纸“小雪花”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把纸撕成一朵朵的小雪花,然后和孩子们一起玩“下雪了”的游戏。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而且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教师指导语言的艺术性。

托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你不能像对待幼儿那样,告诉他们先画这里,再画那里,否则他们很容易厌烦,不愿意再听。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来指导或鼓励幼儿。对于托班幼儿来说进行比较多的是涂色练习,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孩子们基本都不喜欢,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其中老师的语言指导也需要有游戏性,如在涂色练习中,你会发现孩子们涂了一会就不高兴涂了,有的幼儿会告诉你他已经涂好了,有的干脆就坐在那里磨时间。因此,为了让幼儿掌握涂色的技法,我让幼儿来扫地:“你们在扫地的时候一定要慢慢扫,看看谁能扫出美丽的地板来。”如果孩子涂色的过程中有空隙,我就会提醒孩子:“你还有垃圾没有扫干净。”他们又会兴奋地开始涂,在整个过程中完全感受不到涂色的枯燥感。有趣的美术游戏,能够让幼儿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愿意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同时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采用多种绘画形式,激发幼儿兴趣

对于托班幼儿,如果采用单一的油画棒作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棉签画、吹画、水彩画等。在一张作业中,也用几种作画形式,幼儿不能掌握的,教师帮助完成。如在“春天的桃花”的作业中,教师可先在图画纸上画上山,画上树干,让幼儿用手指点画好桃花后再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完美,使幼儿尝到成功的愉悦。另外,还可利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因为手工与绘画相结合,不像单纯绘画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为幼儿所喜爱。如用棉签画“好吃的饼干”前,先进行撕纸,撕贴出各种形状的饼干,然后再用棉签用颜料点上香香的芝麻。还可以用拓印的方法让幼儿进行作画,如我们可以用一次性的纸杯让幼儿来进行拓印,再请孩子们在圆的周围画长长短短的头发,这样一个太阳就出现了,让孩子们感受到非常惊奇和增强对美术的兴趣。

四、注重评价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篇4:小班社会活动:啊呜啊呜

小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给老师组织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孩子对活动内容感兴趣,他们就会非常投入,积极思考,能给教学过程带来活力。小班幼儿带有直觉行动性思维特点,只有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觉、知觉器官共同参与,才能使幼儿的听觉、视觉、嗅觉积极地捕捉信息,激起幼儿要听、要讲、要做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我设计了“啊呜啊呜”这节社会活动,通过故事“小老鼠”的形象让幼儿产生共鸣。故事的语言简单,情节有趣,能吸引幼儿。让幼儿通过故事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丰富其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闻闻、摸摸、听听、讲讲、说说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

2.让幼儿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丰富其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故事《啊呜啊呜》

2.魔术袋:内装有食物(一个面包、一小袋大米、一盒糖果、一个能吹的气球。)

3.各种物品和食物卡片

教学重难点:

让幼儿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变变”

通过游戏“变变变”,让幼儿运用感官,闻一闻、摸一摸、摇一摇猜测物品。

1.闻一闻: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呀?

师: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呀,让我们一起来“变变变”。

老师变变变,变出一块小面包。

师:变出来什么呀?你们吃过吗?

师:你们吃的面包有什么味道的?(甜的、咸的)

2.摸一摸:这一粒粒的是什么呀?

师:盒子里面还有东西呢,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请一位小朋友猜猜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我们一起把它变出来。教师拿出里面装有大米的透明的口袋让幼儿观察。

3.摇一摇:听听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师:听听这里面装的是什么?让我来摇一摇,请小朋友们伸长耳朵听好了,听听这里装的是什么?

老师引导幼儿认识糖果盒子的形状,通过观察糖果盒子的图案,说说可能是什么味道的糖果,让幼儿对糖果充满兴趣和期望。

4.老师结合食物卡片进行总结。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一个小面包。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一口袋大米。

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一盒小糖果。

师:哈哈。真好玩!让我们再来瞧瞧还能变出什么来吧。

师:哇,变出了一只可爱的小老鼠。请小朋友来说说小老鼠长什么样子呢。

师:小朋友真棒。小老鼠好饿啊,吃了好多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贪吃的小老鼠吃了什么东西、怎么吃的吧。

二、教师讲故事

1.教师讲述前半段故事。

一个面包,好香啊!小老鼠咬了一个洞,啊呜啊呜吃了起来。

一袋大米,小老鼠咬了一个洞,啊呜啊呜吃了起来。

一盒糖果,小老鼠咬了一个洞,啊呜啊呜吃了起来。

提问:

(1)小老鼠吃了哪些东西?

(2)小老鼠是怎么吃的?(孩子模仿小老鼠“啊呜啊呜”的动作,并模拟声音。)

(3)小朋友真聪明,想知道小老鼠刚才还吃的什么吗?那就请跟我一起看看吧。

2.教师引出后半段故事。

(出示一个气球)

提问:

(1)小老鼠发现什么?

(2)气球可以用来做什么?

(3)小老鼠想知道气球是什么味道的,它咬了一口,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

继续讲述后半段故事。气球是什么味道?小老鼠张大嘴巴咬了一口——啪!气球爆炸了!

原来,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吃的呀!

3.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配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坐神气了,听老师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三、谈经验

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讲讲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

四、分享糖果

篇5:托班语言活动:啊呜

二、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

三、能区分物品和食物,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

活动准备:

动画视频《啊呜啊呜》;魔术袋“内装有食物,包括一个面包,一小袋大米,一盒糖果”;画有各种物品和食物的卡片若干张;黑板上贴有“能吃和不能吃”的分类表;阅读材料1《啊呜啊呜》。

活动过程:

1、游戏“变变变”,教师从魔术袋中变出各种物品,幼儿猜测。

(1)闻一闻:什么东西这么香?根据幼儿根据自己闻到的气味进行推测。

(2)摸一摸:这一粒粒的是什么东西呢?

教师介绍大米名称,让幼儿知道大米煮熟了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米饭。

(3)摇一摇:听听这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呢?

引导幼儿观察瓶中五颜六色的糖果,通过观察糖果的颜色,说说它可能是什么味道的糖果?

2、播放动画视频《啊呜啊呜》,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并用简短的句子讲述故事内容。

(1)组织幼儿讨论交流,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吃。

(2)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幼儿进行食物和食品的分类操作。请小朋友告诉小老鼠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吃的?什么东西是不可以吃的?并对这些物品和食物的卡片,进行分类粘贴到黑板上。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讲有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可以吃。

(2)出示黑板上的能吃和不能吃的分类表,教师示范讲解,分类表的使用方法,再请一名幼儿将卡片粘贴到分类表上。

(3)根据分类表的内容,引导幼儿进行小结:桃子:、棒棒糖、面包等食物可以吃,玩具、衣服、椅子、气球等物品不能吃。

篇6:小班语言啊呜教案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尝试讲述图片中发生的事情。

2、鼓励幼儿“看影子、猜物品”,体验语言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啊呜”。“啊呜”会是什么呢?(老虎)那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的“啊呜”是什么?

二理解故事,大胆联想。

1、教师讲述故事。请幼儿说一说故事中小兔、小猴、小猫看到的“啊呜”是什么样的。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见过什么东西是“圆圆的”、“白白的”、“红红的”。

3、教师继续故事。请幼儿猜测故事中小熊在屋子里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很久不出来。

4、故事结尾。请幼儿根据小动物看到的“啊呜”的样子猜测“啊呜”是什么,并揭晓答案。

三、带领幼儿进行“看影子、猜物品”游戏。

1、按1~8的顺序引导幼儿根据影子轮廓猜测物品。

2、依次点击,出现猜测物。

篇7:小班语言啊呜教案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因此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阅读活动产生兴趣。小班的幼儿好奇、好动、喜欢表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说,他们正从说词语,短语阶段向说短句阶段发展,所以根据这些特点,我把目标定为: 在看看、猜猜、说说的过程中,感受故事中小老鼠吃东西的有趣情节并学说故事中的短句。

小班幼儿带有直觉行动思维,只有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觉、知觉器官共同参与,使幼儿的听觉、视觉、嗅觉积极地捕捉信息,激起幼儿要听、要讲、要做的兴趣和愿望,从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积极地投入到语言技能的训练活动之中。因此我准备的教具无论是魔术袋,还是食物、物品卡片,都是色彩非常鲜艳,形象非常直观,直接在视觉上对幼儿进行着感官刺激,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抓住了,而且教具的直观展示能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此外,操作活动是幼儿学习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语言活动中,提供操作材料给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能够使孩子的行动语言更好的转化为声音语言,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感知觉。更多的孩子因为

手中有了操作材料,才能做到有话要说,有话敢说。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听听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通过对故事理解,感受、理解并建立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PPT 多媒体课件。

2、小型实物:一个盒子、一个面包、一袋大米、一盒糖果、一个能吹的气球。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变变变”,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

1) 闻一闻: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呀?

2)摸一摸:这一粒粒的是什么东西呢?

3)摇一摇:听听这里装着什么东西呢?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变变变,变出了一个小盒子,这个盒子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来摇一摇听听这里装的是什么?

(二) 听故事《啊呜啊呜》

1) PPT 多媒体课件演示“小老鼠”。

请小朋友来说说小老鼠长什么样子的呢?

小结:小朋友真棒,小老鼠好饿啊,吃了好多东西,让我们看看贪吃的小老鼠吃了什么东西吧?

2)故事前半段 PPT 演示一个面包、一袋大米和一盒糖果。小老鼠吃了哪些东西?是怎么吃的?

孩子通过看 PPT 图片,听故事,回忆故事中看到的东西。孩子模仿小老鼠“啊呜啊呜”吃的动作,并模拟声音。

3)讲述故事前半段。让孩子跟着老师一起看看说说。

4)PPT 课件演示一个气球。

小老鼠发现了什么?气球可以用来干什么?气球是什么味道的呢?

小结:是呀,小老鼠这回才想明白,原来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吃、都能咬的呀。

5)完整欣赏故事。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听老师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三、谈经验: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可以吃。

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藏了很多的东西,请宝宝们找找看,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好吗?

然后我们把能吃的东西放到×老师的框里,把不能吃的东西放到×老师的框里。(幼儿动手操作,老师指导)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了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让我们一起去把这些告诉你的好朋友,好不好?

活动总结

小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给老师组织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孩子对活动内容感兴趣,他们就会非常投入,积极思考, 给教学过程带来了活力。《啊呜啊呜》故事内容简单,画面形象有趣。故事中很多拟声词“啊呜啊呜”的反复出现使故事充满了趣味性,小老鼠滑稽、贪吃的模样深深吸引着孩子,适合小班孩子去模仿。整个教学活动以幻灯片贯穿始终,牢牢抓住故事形象--小老鼠“贪吃”的特点,引导小班孩子用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感受小老鼠的滑稽,体验小老鼠的贪吃,模仿小老鼠的稚笨与好玩,并鼓励幼儿由简短的词语、短句去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通过发生在小老鼠身上的一系列有趣事件所带给孩子们的童真与童趣,让孩子真正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体验故事的幽默与诙谐。在教具的制作上,设计也较为巧妙,例如,面包被小老鼠咬了一个洞,就可以在面包上设计一个洞,能让幼儿更加直观的感受到。 但是在语言活动中教师要把说的机会充分留给孩子。在整个活动中可能没有更好的分析幼儿的能力,没有把说的机会多留给他们,这点特别值得我反思,不能过多的束缚

篇8:对托班音乐活动的两点思考

关键词:托班,音乐活动,活动游戏化

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和生活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 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 是幼儿得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在习惯了中大班孩子熟练的记忆歌词, 流畅的歌唱, 与教师的互动表演, 展示一首首美妙的歌曲后, 初到托班的老师一时还真有些不知所措。托班音乐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有这样一些问答:“刚刚歌里唱了什么小动物啊?” 答:“滴滴答。”“歌里小狗怎么叫?” 答:“ (不停地) 汪汪汪。”“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好吗?” 答:“好!”在一片干脆响亮的回答声后依旧是教师上演独角戏, 师幼互动很难真正得以体现。

在近两年对托班音乐活动的探索和实践中, 笔者深感音乐活动的开展不能完全采取中大班的模式, 更不能简单地教孩子随便唱唱就行, 更并非像其他年龄的孩子一样可以在老师简单的语言引导下, 就能调动其主动积极性。托班音乐活动应该充分考虑托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特点, 通过组织游戏化的方法来进行。

一、调动孩子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就是说当人有了浓厚的兴趣时, 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 并在学习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现代教育研究表明, 幼儿对学习感兴趣可以使教学过程积极化, 可以使幼儿具有更高的求知欲和观察力, 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意志力。反之一切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没有智慧的、没有灵感的。而如何在音乐活动中调动孩子的兴趣, 有两点小收获:

(一) 创设情境化环境激发孩子的兴趣

托班宝宝的年龄特点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 喜欢观看一些形象、直观、具体的事物, 这些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引发他们的兴趣, 老师就应当给予一些合理的安排。

在“一只哈巴狗”的歌唱活动中, 课前的情境布置要作充分考虑, 用软积木拼搭出哈巴狗的家, 形象地展示在宝宝面前, 又制作一只大耳朵哈巴狗图片在家门口欢迎他们的到来, 宝宝们在看到班上多了这样生动的情景后顿时感到很兴奋, 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十分渴望能够加入到这样的音乐游戏中来, 在倾听老师歌唱后, 向宝宝们表示可以一起到哈巴狗家去做客了, 宝宝们就以小客人的身份愉快地参加到活动中来, 直到音乐结束。在“小小蛋儿把门开”的音乐游戏中, 可选择一则故事贯穿始终, 活动开始的时候就有一个找蛋和发现蛋的游戏, 利用废旧资源, 找了一块泡沫板裁切成蛋的样子, 很形象地将这个大大的蛋藏在草丛中 (电子琴后) , 让宝宝直观又准确地发现它, 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这儿为什么有个蛋?这个蛋宝宝是谁的?这么大的蛋宝宝里有什么?”在老师一环接一环的提问中引发宝宝很想知道答案的兴趣, 使宝宝们的兴趣一直延续在音乐活动中。

(二) 利用老师的角色扮演调动孩子的兴趣

宝宝离开家进入幼儿园后会慢慢对新环境产生感情, 对亲切温柔的老师产生依恋。在一日活动中, 宝宝们总是渴望能和老师有更多的接触, 老师的一个微笑、一次抚摸都会让托班的宝宝激动不已。他们喜欢和老师一起游戏, 希望老师能陪伴自己参与每一个活动。在托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 老师角色扮演的重要性得到充分体现。有时为了让音乐活动变得更加的生动、宝宝更乐意参与, 在活动前有意识地为自己安排一些角色作为铺垫, 从而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例如在“小猫”这堂音乐活动中, 老师在活动一开始就戴上猫妈妈的头饰, 让宝宝明确老师的角色身份和自己的角色身份 (小猫) , 更容易让孩子去倾听老师的歌声, 同时老师又以猫妈妈的口吻引导宝宝们学着猫妈妈的样子蹲一蹲, 扭一扭, 和妈妈一起锻炼, 和妈妈一起唱歌。营造出这样的氛围, 让宝宝们体会自己的角色, 明确自己的角色。这样使活动不显生硬、呆板, 使宝宝的兴趣能延续下去。活动后还时常听见宝宝们自己“喵呜喵呜”地唱着。另外一节韵律活动“洗蓬蓬”中, 课前特意准备了真实的莲蓬头引出活动, 让宝宝们一起和老师洗蓬蓬。宝宝们很享受和老师一起站在莲蓬头下搓搓这搓搓那的感觉。在孩子们熟悉了音乐后, 老师的角色扮演提升了, 不再和宝宝们一起随音乐扭动身体, 老师拿出了蓝色皱纹纸做成的小彩带扮作水花, 当宝宝们跟随音乐扭动时, 老师便从上到下帮助宝宝洗蓬蓬, 当宝宝感受到“水花”近距离地包围着自己时, 音乐律动不再是单一的示范、模仿, 而变成了宝宝带着老师一起扭动, 让宝宝真正地体验到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游戏化可以让宝宝玩的更开心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能让幼儿获得快乐, 使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 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在游戏活动中, 幼儿的情绪情感和个性品质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托班幼儿天性好玩好动, 过于安静的活动很容易让他们厌倦、产生焦躁情绪, 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 利用游戏开展托班音乐活动非常符合托班宝宝的兴趣和年龄特点。托班幼儿对音乐的感受通常是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现的, 所以, 要提高音乐活动的质量, 就应当根据宝宝好动、好玩的特点, 把音乐和游戏结合起来, 让宝宝通过听、看、动、唱、表演等, 把宝宝从座位上解放出来, 让他们动嘴、动身体、动脑筋, 在音乐的世界里轻轻松松、蹦蹦跳跳, 感受音乐的魅力。总体来说, 托班音乐活动游戏化需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 减少游戏规则的束缚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 但游戏本身具有暗藏规则的特点, 游戏无形中要求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从而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针对托班宝宝的年龄特点, 对所开展的游戏其规则不能制定得太多、太难。记得“一只哈巴狗”音乐活动中, 就有哈巴狗听到口令后返回座位上的小游戏。当时在备课前, 书上提到宝宝要跟着老师唱完歌曲后, 安静听老师学三声哈巴狗叫后, 立即返回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可在教案的更改时, 考虑到年幼的宝宝如果离开自己的座位, 大部分宝宝都不记得自己坐在哪里, 坐在谁的旁边, 如果要宝宝有秩序地回到原来的座位坐好, 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实施中降低难度, 要求宝宝只要能找个座位坐好就可以了。而在课前讨论中, 老师们又提到了另一个疑惑, 托班宝宝能在唱到最高兴的情况下立刻安静下来倾听老师的口令吗?这个设计肯定不符合宝宝们的年龄特点, 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强, 都想尽力表现自己, 以显示自己十分能干。游戏的要求提的是否太难了, 在这个话题的讨论中, 让老师感受到游戏不是随便想想就能草率开展的。我们在各类活动中都需要加入有趣新颖的游戏, 并结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近期发展特点加以实施和完善。

(二) 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

一名好的教师, 不但是幼儿的老师, 同时也是幼儿的朋友、游戏的伙伴。这不仅会使幼儿信任教师, 愿意与教师亲近, 把自己的想法、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告诉老师, 更有利于教师根据幼儿的个性及幼儿所提供的信息来确定适合本班幼儿的音乐游戏内容, 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在《小手爬》活动中, 特意设计了老师用手在孩子们身上爬一爬的环节, 当音乐进行到此环节时, 很多孩子都围到老师身边, 老师一边唱一边用手在他们身上爬, 孩子们非常兴奋。在这个游戏活动中, 教师既是组织者, 又是参加者, 真正做到了有效的师幼互动。活动在高潮中结束, 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

在音乐游戏 “小小蛋儿把门开”活动中, 老师用废旧泡沫板制作了一个很大的蛋模型, 老师和班上的宝宝一起躲在模型中, 跟随音乐体验从蛋壳里钻出来的愉快心情。因为有老师的参与, 孩子们在活动结束时依然意犹未尽, 班上的小天天竟舍不得离开, 又躲回到蛋壳后面, 反复重复这样的动作, 他的举动还带动了一大半孩子跟着他钻进钻出, 有趣极了。这就是孩子在音乐游戏中体验到的快乐, 这种快乐从本质上激发了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更好地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

篇9:托班语言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故事《鸡的一家》,理解故事内容,托班语言活动方案。

2、愿意模仿模仿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叫声。

活动准备:

图片:公鸡、母鸡、鸡宝宝;角色胸饰若干:公鸡、母鸡、鸡蛋、鸡宝宝。

活动过程:

一、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边,幼儿认真倾听。

二、出示公鸡和母鸡,幼儿和公鸡母鸡打招呼。

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

2、他们是怎么叫的?

三、再次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大公鸡、小母鸡是怎么说话的?

2、小小鸡出来后怎么说?

3、学说“鸡的一家”。

幼儿学习说:大公鸡,大公鸡,喔喔喔,喔喔喔。

小母鸡,小母鸡,咯咯哒,咯咯哒。

小 鸡,小 鸡,叽叽叽,叽叽叽。

四、尝试分角色扮演大公鸡、小母鸡和小小鸡。

在老师叫“大公鸡”的时候,会用“喔喔喔”的声音来应答,

在老师叫“小母鸡”的时候,会用“咯咯哒”的声音来应答,

在老师叫“小小鸡”的时候,会用“叽叽叽”的声音来应答。

设计意图:

我园一直在进行“生活化、游戏化”的课题研究,把生活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现实背景,使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多角度地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幼儿看到并品尝到了各种水果,他们在一起交流着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于是,“水果大餐”的主题活动应运而生。随着主题活动的进行,孩子们在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带来与大家分享时惊奇地发现,水果的颜色就像蜡笔一样,有红,有黄,有绿……

孩子们对水果颜色的兴趣有增无减,我们就顺应他们的兴趣设计开展了这个活动。我们首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他们回忆并说出自己看到的各种水果的颜色,然后以游戏引导幼儿观察、辨别水果的颜色并进行分类,最后通过故事把活动引向高潮。“喂河马吃水果”这个过程既巩固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又提升了难度,更让幼儿获得了情感体验。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水果,能分辨红、黄、绿、紫等颜色。

2.喜欢听故事《河马肚子大》,学说“河马,我请你吃XX颜色的X X(水果名称)”,规划方案《托班语言活动方案》。

活动准备:

1.展板一块,展示架四只。

2.红、黄、绿、紫色的小房子图片各一,红、黄、绿、紫色水果大图片一份,小图片幼儿入手一份,河马操作玩偶(可用纸盒制作)6个,猴子头饰一个。

3.动员家长带孩子去水果店、超市购买水果,让孩子认一认、尝一尝,积累有关水果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分辨各种颜色的水果

1.表达已有经验。

师(出示各种水果大图片):果园里水果大丰收了,有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绿色的西瓜,还有……(引导幼儿说出各种颜色的水果。)

2.游戏:水果找家。

教师先介绍水果的新家——红、黄、绿、紫色的小房子图片,然后请幼儿将各色水果按颜色分别送到相应的小房子中。

二、欣赏故事《河马肚子大》

1.引出故事。

师:水果大丰收,你们想不想吃呀?有一位动物朋友很想吃。它有一张大大的.嘴巴,还有一个大大的肚子,它是谁呢?

师:对,它就是河马(出示玩偶)。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河马肚子大》的故事。

2.边演示玩偶边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3.用提问引导幼儿学习。

师:小猴请河马吃了什么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这两个问题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的。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用一句连贯的话来讲述,如:“小猴请河马吃了红色的苹果和红色的草莓。”甚至还可将其他颜色的水果一起说出来。而能力弱的幼儿则可以这样说:“小猴请河马吃了苹果,是红色的苹果。”)

三、分组游戏:喂河马吃水果

1.出示另外几个河马玩偶,启发幼儿喂河马吃水果。

师:河马肚子饿了,你们愿意学小猴喂河马吃水果吗?

2.学说句子:“河马,我请你吃X X颜色的X X(水果名称)”。

3.请一名幼儿演示。教师操纵的河马在听到幼儿说“河马,我请你吃X X颜色的X X(水果名称)”时才张开嘴吃。

4.幼儿分散游戏。

(一部分幼儿操纵河马玩偶,其余幼儿喂河马吃水果,游戏可交换进行。配班教师及保育员进行配合。)

四、拓展经验

师:河马还没有吃饱呢,你知道还有什么水果可以喂给河马吃吗?

(幼儿可以根据已有经验充分表达,如果一时说不出,可以回家后继续找找、说说,自然地将活动延伸到家庭中。)

延伸活动:

带上红、黄、绿、紫色的小房子到户外进行“住房子”的游戏。方法是:幼儿先说出自己是某种水果,然后住进与这种水果颜色相同的小房子里,如先说出“我是黄色的芒果”,然后住进黄色的小屋里。游戏可反复进行。

附:河马肚子大

秋天到了,小猴家的果园里水果大丰收了。

小猴请河马来尝尝他种的水果。

小猴请河马吃红色的水果:苹果、草莓。

河马吃完了,指指大肚子说:“饿。”

小猴请河马吃黄色的水果:香蕉、梨和菠萝。

河马吃完了,指指大肚子说:“饿。”

小猴请河马吃绿色的水果:西瓜。

河马吃完了,指指大肚子说:“饿。”

小猴又请河马吃紫色的水果:葡萄。

河马吃完了,又指指大肚子说:“饿。”

小猴把他种的水果全部拿出来给河马吃。

河马吃完了,还是指指大肚子说:“饿。”

篇10:托班亲子语言活动教案

1. 愿意听教师讲故事,理解故事的大意。

2. 学习简单的礼貌用语,感受与人交往的喜悦。

二. 活动准备:

挂图3副. 小鸡 . 小鸭. 小猫. 小狗卡片

三 活到过程:

活动导入:“今天,李老师请来了几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好不好?”

1. 出示动物卡片:小鸡.小鸭.小狗和小猫。和幼儿一起来认认说说,并教幼儿与动物打招呼。

2. 然后引入主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这些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李老师先给小朋友看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说说。现在李老师就来给小朋友讲讲这个故事,好不好!故事的题目 叫“你好”。

3. 教师讲述故事。

4. 回忆故事: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啊?

——它们见面时说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说“你好”。

——它们回家时说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说“再见”。

5. 引导幼儿学说”你好”,”再见”和说此话的场合,见面时要说“你好”,回家时要说“再见”

篇11:托班语言活动:自己走

鼓励幼儿愿意自己走。活动准备:

背景

动物图片(兔妈妈,小兔;猫妈妈,小猫;乌龟妈妈,小乌龟;妈妈,宝宝)

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宝宝,妈妈带你上幼儿园!

(表演唱:我上幼儿园)

宝宝:你今天早上是怎么上幼儿园的?幼儿自由讲讲

二 观看木偶表演

(1)小兔也要上幼儿园了,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学说:小兔自己跳

我们一起来学小兔自己跳上幼儿园

(2)喵喵……谁来了?小猫

小猫怎么上幼儿园呢?学说:小猫自己走

我们一起学小猫自己走着上幼儿园

(3)还有谁会来呢?幼儿自由猜猜

看看小乌龟怎么上幼儿园的。学说:乌龟自己爬

我们来学乌龟自己爬着上幼儿园.(4)现在谁来了?宝宝

宝宝怎么上幼儿园呢?幼儿自由说说

幼儿学说:宝宝自己走

三 鼓励幼儿自己走

宝宝跟妈妈走出去玩。

活动结束:

篇12:让区域活动成为托班孩子的支架

托班的幼儿因年龄小, 控制力差, 自我意识尚属发展阶段, 所以对其实施集体教育是不太合适的。本学期我园对托班的课程进行了调整在通过对班级幼儿的情况分析后, 进行了区域活动的探索, 而且也能从中看到孩子是受益的, 在家长开放周活动中也得到了家长的赞同, 这说明区域活动教学在托班年龄进行的适宜性。

一、通过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培养了他们自主自律能力

幼儿在活动区内进行的是自由学习活动, 但是自由的活动并不意味着是为所欲为, 放纵的活动, 而是在一定规则和纪律下的活动。例如, 幼儿往往对于活动没有目的性, 拿到物品后, 就急于玩耍摆弄。所以一开始并不强求突出区角的功效, 而是先将区角开放给幼儿, 等他们自主摆弄得差不多了, 我们再选择那些最基本、最必须、最主要的方式介绍给孩子。由于孩子在前一阶段操作摆弄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因此通过教师的讲解后, 孩子就能摆弄得更自如, 并且能创造性地运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活动、认知和发展。一般来说, 托班孩子应以游戏活动为主。

二、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 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材料

幼儿教师首先必须要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 要明白幼儿的需求, 对幼儿的发展进行分析评估, 并进行持续的记录。根据每一类幼儿的状况, 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 让他们在活动中能够自由探索、认真学习, 通过动手动脑, 发展自己的能力。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此, 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为他们设计各种适合的活动区域和活动方式。在游戏材料的投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习和游戏的结合, 既要考虑材料的游戏性, 让幼儿对此保持充分的兴趣、喜欢玩, 又要具有一定的学习性和教育性, 使幼儿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另外, 还要注意材料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因为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容易分散, 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幼儿的具体情况灵活变动。例如, 刚开始时我们只开放一个区域就已足够, 如果一下子全部开放, 对于还没有规则意识、自制力又差的托班孩子, 不仅会影响活动的组织开展, 常规的建立, 而且对于孩子相互间的良好交往也有弊端。在建立了基本的活动规则后, 就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决定开放区域的数量了。根据宝宝年龄特点挖掘出更多的与孩子生活相关融合的区域活动。如我班相继开设了“包糖果”“桶桶乐”“娃娃家”区角活动, 这些都是根据本班孩子的兴趣点及生活活动与主题活动相融合而挖掘的新的区域活动。区域活动中后, 从大集体教育活动改进为区域活动教学, 在区域教学中能关注到孩子的个性差异、年龄差异, 实际上不尽然。所以每个区域的幼儿虽然在同一个区域里活动, 但他们的水平也许相差很多, 我们在每个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上也考虑准备适合不同水平幼儿的操作材料。例如, 在美工操作区投放一些废旧纸杯子, 在教师的指导下, 一是幼儿愿意在杯子上随意涂鸦;二是幼儿能利用教师提供的油光纸条去装饰;三是自己设计边涂边装饰杯子。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说是因人施教, 便于每个宝宝提高, 也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发挥区域活动教学的优越性。

三、参与幼儿的区域活动, 成为幼儿的合作者、指导者

让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其目的在于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 让幼儿在对学习材料的自主操作中, 通过学习和探索去思考和感知。幼儿教师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材料, 并且自由地和其他小朋友结成伙伴, 一起活动, 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幼儿的这些活动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 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调控, 要根据幼儿发展的状况, 以教育目标为准, 按照“最近发展区”的活动原则确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例如, 在“建构区”中, 我们投放了大量的积塑后, 并不急于将拼、插的基本方法传授给孩子, 只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操作。刚开始, 没有一个孩子知道将积木插起来变成某个造型, 他们只是单纯地把这些积塑当做成品玩具进行游戏, 我参与到了孩子们的游戏中, 故意默默地在孩子面前用几块插塑插漂亮的花, 孩子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 纷纷效仿, 渐渐地这些插塑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好看的“花朵”“眼镜”“公共汽车”“新型手机”等。

篇13:托班语言活动:啊呜

活动背景:

《大老虎啊呜》这篇文学作品,说的是大老虎看到肥肥的小猪想要吃掉它,但是,小猪却能根据季节的变化,通过更换不同色彩的衣服和大老虎玩起了捉迷藏,因此,笨笨的大老虎总是无法找到小猪作为故事的主线。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可以使幼儿在阅读活动中感觉小猪对付大大老虎的聪明,以及四季大自然颜色的神奇变化等,此外,因为故事中重复的语言比较多,也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仿编。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注重把故事的一个侧重点:根据季节的色彩来更换衣服作为活动设计与开展的关键,并从中渗透喜欢小猪和森林中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体验有趣的故事带来的快乐。

2、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特征。

活动准备:

各色皱纸若干等、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出故事

1、森林里有座木头房子,里面住着谁?(放ppt呈现小猪)[在ppt开始的时候,注意要强调木头房子,让孩子通过观察发现房子里的小猪,使活动一开始能吸引孩子。]

2、有几只小猪啊?它们长得怎样?(三只小胖猪)

3、(ppt呈现大老虎)小猪被谁发现了?[小猪胖胖的形象十分可爱,大老虎憨憨的形象十分逗人,孩子们初开始就发现了其中的乐趣。]

4、大老虎的表情是什么样子?流口水,它看到肥肥胖胖的小猪会怎样?(想吃掉它,啊呜……把小猪吃到肚子里)对呀,大老虎看到小猪,馋得口水都流下来了,它远远地躲在一边说:“嘿嘿……这么多小猪,好鲜美、好好吃哦。”[大老虎的回答需要教师用不同的语气来模仿,如果可能甚至使用一些肢体的语言动作,让幼儿感受到故事中大老虎的有趣。大老虎在故事中虽是“反面”角色,但是故事中对大老虎憨态可掬的描述:“嘿嘿……这么多的小猪啊,好好吃哦!”“咦,小猪呢?小猪在哪里呢?”等等,使它表现出些许可爱。]

5、哎呀!大老虎想干吗?小猪知道大老虎来了么?小猪怎么知道大老虎来的呀?是谁告诉小猪的?(是呀,森林里的小动物都看到大老虎想吃小猪,都告诉小猪了。)[此处突现的是森林里小动物的友情,可以投射到孩子的生活:我们是好朋友呀,朋友有难,大家都要帮忙。]

6、小猪会想什么办法来对付大老虎呢?(打大老虎、打110……)我们来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二、分段讲讲议议,理解故事

1、出示第一幅图,请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季节?春天到了,山坡绿了,树叶绿了,三只小猪穿上绿色的衣服。大老虎啊呜找不到小猪。大老虎啊呜为什么找不到它们?(引导幼儿由色彩产生对小猪的衣服与自然界植物之间的联系――都是绿色)是啊,小猪穿上了衣服。大老虎躲在树下远远看过去,以为小猪是绿色的……什么呀?(草地和绿色的大树)嗨!大老虎只能摸着肚子,灰溜溜地回家了。猜一猜大老虎阿乌找不到小猪会说什么?

2、春天过去了,什么季节到了?夏天,小猪会穿什么衣服呢?小猪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小猪为什么要穿花衣服呢?大老虎以为它们是什么呀?(小花小草)大老虎来了吗?在哪里?(躲在花丛里)“我的肥肥的小猪,我一定要找到你。”这次大老虎找到小猪了没有?为什么?嗨!找来找去,我的眼睛都酸了,还是回家睡个觉休息休息,等夏天过了再来,我一定要吃掉你们三个!大老虎怎么样了?它还会来么?什么时候来?(秋天)是么?我们继续往下看。[把故事的初始情节,变成老师交代在先,从而为孩子提供一个经验的`平台,为后面故事的续编打好基础。]

3、观看ppt:啊呀,这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夏天以后就是秋天,树叶都黄了、果子都熟了……)对啊,秋天到了,唉,秋天的时候,小猪会想什么办法让大老虎吃不到自己呢?猜猜,这回大老虎会抓到三只小猪么?小猪穿起了生梨、苹果、桃子黄灿灿、红彤彤的衣服,大老虎果然没有发现它们哟!哈哈!大老虎啊呜看到都是金黄色的一片,眼睛都刺痛了!我还是快点溜吧。[发散的时候,注意让孩子一定要体现秋天水果的特征:比如红红的苹果,多问问:什么颜色的苹果呀?生梨是什么颜色呢?]

4、树叶都掉光了,呼呼呼,什么声音呀?最冷的是什么季节到了?小猪穿什么衣服才能不会让大老虎发现呢?师:以猪妈妈的口气:小猪们,赶快去穿上衣服吧。(幼儿自然进入情景,成为小猪,穿上白色衣服)大老虎又来找小猪了。怎么这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啊!小猪在哪里啊!小猪,你在哪里啊!看来这次我又失败了……猪妈妈回来喽,孩子们,大老虎走喽![大老虎真的很可爱,虽然总是被小猪逗得“七荤八素”,但一直在执着地寻找食物,当教师以妈妈的口吻来号召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马上就能迁移到“自己是小猪”的角色体验,可见前面的铺垫是如何的重要。此外,在讲故事过程中直接让幼儿融入情境中,进行部分故事的扮演,也能吸引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并引导他们运用故事中获得的即时经验加以表现,在情感、语言与动作表现上都有所体验。]

5、我的孩子们,你们一个都没有被大老虎找到,你们想了什么办法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体会小猪办法的巧妙与小猪的聪明)哦!我们胜利喽,小猪,我们一起回家把故事听完吧。

三、完整讲述故事

1、交代故事名称:今天故事的名字就叫“大老虎啊呜”。

2、完整欣赏故事。提问:大老虎问大家:为什么一年四季我总也找不到小猪呢?你们知道吗?能不能告诉大老虎呢?[让幼儿用告诉大老虎的方式表达小猪的聪明办法,既能对故事有整体的把握,又能使幼儿产生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因此,孩子们的反映很是积极。]

四、迁移经验,在游戏中进行故事表演小猪很聪明哦,你们想不想学小猪啊?春天到了,大老虎啊呜来了,小猪怎么保护自己不让大老虎发现呢?[在故事氛围中,在游戏的情境中,孩子扮演小猪,老师扮演老虎,进行角色的扮演游戏。孩子在追逐中体验故事,在扮演中表现故事。其语言、思维、动作、情感都有所提升。]

五、提出问题,引申回归聪明的小猪会想办法和大老虎捉迷藏,如果是小朋友被坏人盯上了,该怎么做呢?[此提问作为引申活动,可引发孩子回归生活,联想思维。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应在日常活动中,适时组织幼儿交流,以更好地拓展孩子的经验。

上一篇:工程造价专业暑假实践报告下一篇:我们是一家人8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