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制度

2024-04-23

生产安全制度(共8篇)

篇1:生产安全制度

一、安全生产文件管理制度

(一)目 的:便于查找各类安全管理资料,进一步加强提高项目、工区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二)依 据:《档案法》、《安全生产许可证》、《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建设指挥部、中国中铁昆明东南绕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责任书》等;

(三)适用范围:中铁五局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A5工区经理部及所属各作业队。

(四)安全文件形成

文件的编制、审核、审批、修改、销毁、发放借阅登记等,严格按照综合办公室文书管理规定办理。

(五).安全文件主要内容:国家、行业法律法规,上级、同级的函、电,来文等;本级上传下达文件资料等。主要为以下内容:

1、安全生产目标制度(掌握或确定的安全目标资料)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A4、A5各级责任合同、责任书、风险抵押等);

3、文件管理:(政府行业文件A1、A3、国家、属地政府、行业等;工程建设文件 A1、C、D类管理文书等;隶属上级文件A1、有隶属关系、母公司机关安全管理文书等;综合管理文件A1、本项目安全管理文书等)

4、安全生产会议制度(A6-

1、A6-2办公室、职能部门的会议记录薄或内容登记清单等);

5、安全条件验收(各种检验验收并经签字的资料等);

6、安全费用(A7、B1、B2、B3、B4全过程经费使用);

7、安全教育培训(A8、A9、A10-

1、A10-

2、A33、B12、B13、附4-

3、附4-

4、附4-

5、附4-

6、附4-7各类教培等);

8、生产安全宣传制度(A25、B9、B10 标语口号、警示标识、安全文化等);

9、事故隐患排查制度(A17);

10、安全风险评估制度(A26)

11、安全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制度(A24、B14、B22);

1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A13、A14-

1、A14-

2、、技术部门或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资料,尤其是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经双方签字的动态交底资料);

13、意外伤害保险安全管理制度(A27、A28意外伤害保险单,购买符合规定劳保用品生产厂家、销售单位的有关资料,使用发放登记等);

14、相关人员安全管理制度(A32、B16、B17、B19、B20、B21、B27、B28);

15、职民工驻地安全管理制度(B5、E1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后勤保障等);

16、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员工体检通知等资料)

17、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制度(A27、A28意外伤害保险单,购买符合规定劳保用品生产厂家、销售单位的有关资料,使用发放登记等);

18、劳务或分包安全管理制度(B29、B30、本企业和外部劳务企业的合法资质资料等);

19、设施、设备、货物安全管理制度(B5、B6、B7、B8、特种设备、大中型机械、车辆、租赁设备的合格证书、合同、检验验收资料等);

20、生产安全消防管理制度(A21、A22、驻地与现场等);

21、惯性与季节性事故管理制度(E类表格);

22、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A26、风险、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管理等);

2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A15、A16-

1、A17、A33、B11、E类、附4-9。定期、不定期、节假日、季节性、专项检查整改闭合资料、检督回复资料A16-

2、C3-2);

24、重大隐患挂牌治理制度(A15等)

25、领导或干部现场安全带班制度(B18、B27、B28等);

26、事故应急救援制度(A29、A30、A31综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

2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A11、A12-

1、A12-2附4-

1、附4-

2、附4-12月报、年报表,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与结案等资料等);

28、安全生产奖惩制度(A18、A19、A20 附4-8各级奖励处罚资料);

29、道路交通保通安全管理制度

30、“平安工地”检查评价制度(各级检评资料)

31、操作规程资料(A23、各工种等);

32、安全活动记录(附4-10附4-11企业、建设单位、属地政府、行业、国家组织的各项活动);

(六)管理要求

1、档案资料由专人负责管理,必须摆放整齐、规范、内容标签醒目。

2、存于档案盒内所有安全文件、资料应编写卷内目录清单,便于查找。

3、严禁丢失被盗或损坏。

二、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一)目 的:及时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妥善处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领导,落实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职责,克服官僚主义作风,研究、决策解决安全管理问题,持续改进。

(二)依 据: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云南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考评方法及考评实施细则》、建设指挥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管理责任书》等;

(三)适用范围:中铁五局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A5工区经理部及所属各作业队。

1.安全生产会议的主要任务

(1)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定、指示。

(2)听取职能部门关于执行安全生产法规,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并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3)对发生的事故和未遂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按“四不放过”原则追究事故责任者和严重违章人员责任,吸取教训,制订“举一反三”防范措施。

(4)检查上次会议确定的事项的落实情况。2.具体要求

(1)按交通运输部要求,工区经理部定于每月下旬召开当月生产安全例会暨安全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安全会议除、半会议外,其他专题会议视具体情况确定。必要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之前可以组织召开专题安全会议。

(2)安全例会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参加人员均为工区经理部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即:项目经理、书记、总工、副经理、安全总监、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下一级的主要或有关负责人;安全专题会议由安全、质量、工程、设备等部门提出召开,由项目总工、安全总监、工程、质量、安全、机械设备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单位及人员参加。和半的安全专题会议可视情况与领导小组暨安全例会合并召开。

(3)安全例会内容包括:由安全总监汇报上月安全生产情况,学习相关安全生产规定及安全生产文件及会议精神,由项目经理对上月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上月会议中提到的问题的落实情况进行反馈,分析本月安全生产形势,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并对下月施工进行安排,对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商议,形成会议纪要;安全专题会议内容包括:由相关部门或领导对施工情况进行汇报,汇总形成会议纪要,由相关主管部门会后落实,最后各部门商讨各个细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安全会议内容应由办公室和安全管理部们同时记录,会议记录内容应包括会议决定事项等,会议签到,必要时可以附照片。会议记录内容有安全部负责保存、归档。

(5)会议纪要要以书面形式下发给项目部所属相关部门。

(6)按照档案管理要求整理规范归档。

三、安全生产条件验收制度

(一)目 的:控制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人员、物质、设备、技术方案、措施等进场或实施,严把第一关;

(二)依 据: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全省公路建设项目推行施工脚手架与支撑模板支撑系统验收挂牌的通知》、建设指挥部、中国中铁昆明东南绕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责任书》等;

(三)适用范围:中铁五局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A5工区经理部及所属各作业队。

1.工程施工全过程,工区必须严格坚持对工前准备、特种设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等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的原则。

2.内容与范围:

(1)内容:施组设计是否有安全措施,施工机械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定,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安全责任制是否建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是否有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2)范围:脚手架、承重支架;大型模板支撑系统;主要临时设施及沟槽支撑与支护;支搭好的平竖安全网;较大型起重机械、轨道、施工用电、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临时电气设施;安全“三宝”等个人防护用品等;凡列入需要单独编制安全施工方案的项目,应组织专家论证,所有验收,有关人员必须签字。

(3)备案与监督检查

工区将检查验收情况及时报项目部安质处备案,安质处依据报告情况及时对各工区的检验验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篇2:生产安全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建立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和工程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

第三条

本制度规定事故隐患分类﹑排查、报告、整改及奖励办法。

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五条

事故隐患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公司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六条

公司主要负责人

应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应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逐步解决各类安全隐患。

第七条

事故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一)公司成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分别由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任组长,安全环保部科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

(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主要负责活动开展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

安全环保部

(一)负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二)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三)负责对事故隐患报告奖励资金的汇总和发放等。第九条

项目部

(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对本项目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负主要责任。

(二)各班组长对所辖范围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责,任何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环保部和公司领导报告。

第三章

事故隐患排查 第十条

事故隐患排查方式

(一)事故隐患排查的方式包括:定期综合检查、专业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

(二)综合性安全检查:对施工用电、特种作业、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三)专项安全检查:包括脚手架、特种设备、施工用电、机械安全、防雷防风、交通安全、安全工器具、安全标识、消防、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上级临时安排的专项安全检查等。

(四)季节性安全检查:根据季节变化的特点情况,而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如春季安全检查、秋冬季安全检查等。

(五)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五一节、国庆节和春节等节日前后的各项安全检查工作;

(六)日常安全检查:日巡检、周例检。第十一条

事故隐患排查的范围

(一)事故隐患排查的范围应涉及所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具体包括: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贯彻执行情况; ——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持证上岗情况;

——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情况; ——重要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运行及检测检验情况;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建档、监控及措施落实情况;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情况;

——应急预案编制、演练、应急设备设施维护情况;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执行操作规程的情况;

——施工现场安全情况,包括施工用电、施工现场道路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安全防护设施等;

——设备安全管理情况等。

(二)发生以下情况,各部门、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事故隐患排查: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更新; ——施工条件或工艺改变;

——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 ——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大的调整的。第十二条

事故隐患报告

(一)发现事故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作业人员报各部门、班组长或安全员,公司各部门报安全环保部、项目部每月将本项目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分类后报公司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部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分类。

(二)隐患报告应包括事故隐患地点﹑事故隐患内容﹑拟采取的控制措施等。第十三条

公司各部门、项目部进行的专业安全检查和各部门进行的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也应同时报告安全环保部进行登记备案。

第四章

事故隐患治理

第十四条

对所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各部门、项目部、班组应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事故隐患进行核实,并在24小时内作出书面整改意见。

第十五条

一般事故隐患治理

一般事故隐患由相关部门或班组长组织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第十六条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一)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由安全环保部提交公司,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相关部门、项目部、班组落实隐患整改的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二)治理方案内容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

(三)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

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事故隐患部门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安全环保部应进行监控。

第十八条

公司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各类资源。

第五章

事故隐患统计报告

第十九条

事故隐患信息统计分析

每季度,由分管生产安全的副总经理组织召集,对全公司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安全环保部认真填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表,并根据本省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要求,于每季度结束后以传真和电子邮件方式报送相应的安全监督部门。

第二十条

事故隐患季度总结通报

公司认真总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验、有效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工作安排及有关建议,每季度进行通报。

第六章

事故隐患预测预警

第二十一条

公司及各部门、项目部通过与气象部门联系、上网、接收项目法人信息等途径及时获取水文、气象等信息,在接到自然灾害预报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第二十二条

公司对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应采取预防措施。

第二十三条

公司每季度对本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开展安全生产预测预警。

第七章

奖、罚则 第二十四条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列入奖罚考核。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实施。如果出现隐患排查治理环节断层而造成的责任,由所在断层环节的主要负责人承担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报告事故隐患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年终评先进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六条

根据隐患的大小及其危害程度,对隐患发现者进行5~500元的奖励,奖励采用现金兑现,由安全环保部申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七条

各部门对员工上报的事故隐患,不整改或不上报的,一旦发现按情节严重对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罚款200~500元。

第二十八条

对发现事故隐患不力,而又发生事故的部门应对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罚款2000~5000元。

第二十九条

发现了事故隐患因未及时整改,报告人也没继续上报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将对发生事故的部门按照从重处罚,对责任人将从重处理。

第三十条

对报告人特别是越级上报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或有此嫌疑的,一经查实报总经理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安全环保部所有。第三十二条

篇3:生产安全制度

1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的建立

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 是企业各部门、各组成成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指导, 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保障之一。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就是要确定企业所有安全生产业务的负责人, 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都有自己的安全生产职责。因此,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要遵循以下程序:首先全面分解企业所有安全生产活动、确定安全生产任务, 科学、合理的匹配各项任务的安全生产负责人, 制定任务分解初稿;随后进行讨论、修改, 修改时可聘请安全领域专家;最后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可进行发布、实施。整个建立过程要遵循法制性、系统性、民主性、匹配性及有效性等原则, 使企业所有安全生产任务“物有所管”、企业所有安全生产人员“权责一致、各司其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建立的具体程序如图1所示。

2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实施模型及原则

2.1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实施模型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后就是制度的实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循环的过程, 因此, 在制度实施的整个过程需要一种不断改进的循环使用方法, 而PDCA计划循环法不失为一种制度实施不断循环改进的方法[2]。根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实施的原则和方法确定实施的程序模型, 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实施的一次PDCA循环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 (PLAN)

制定全面实施计划;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各项任务必须清晰, 且每项任务均有企业不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 做到各施其职、事有所属;企业各部门或个人都设置有相应的协调机制;主体责任制度实施的各项基础, 包括外部基础和内部基础都应准备良好。

第二阶段:实施 (DO)

时刻关注计划实施的情况;监督相关工作人员或部门主体责任的落实过程;一定要确保主体责任制度的顺利实施。

第三阶段:检查 (CHECK)

现场检查、调研主体责任制度实施的效果;对每个安全生产任务的负责主体进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绩效评估, 最终得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结果;对绩效评估结果, 公平、公正、公开的落实相应的激励制度;依据结果, 查处责任落实过程的薄弱环节。

第四阶段:改进 (ACT)

对责任制度实施中取得良好效果的条例进行保留、完善, 争取达到最佳实施效果;对责任制度实施的薄弱环节, 需要组合相关人员进行研究, 制定应对措施, 改进新的实施条例和方案;结合企业的动态发展实际, 查找进一步改进的机遇、不断完善实施计划、准备下一轮PDCA的行动计划。

2.2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实施原则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落实过程。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的执行与实施要求企业每一个工作人员或部门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做好岗位工作, 严格履行岗位责任。责任制度的执行和实施环节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严格性原则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绝大部分是因为基层员工玩忽职守、错误操作等导致的[3]。企业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严重性, 事故发生没有严格追究事故责任, 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痛”, 各种操作错误、办事敷衍现象屡禁不止, 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执法不严、执纪不严、控制不严, 因此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和实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

(2) 公平性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绝对不允许权势大于法制、钱财大于法制、人情大于法制。实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时要本着公平性原则, 人人平等, 公平地衡量安全生产人员的工作质量, 执行相应责任。

(3) 公开性原则

因为不管制度设计多么严密, 如果执行主体不恪守职责, 那么制度就会形同虚设而不起作用。所以,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制度要实施“阳光工程”, 必须使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公开透明, 相关人员之间彼此互相监督, 各级企业领导要自觉接受基层人员和外部人员的监督, 获得社会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以防止人情关系对执法、执制、执纪的干扰, 防止企业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包庇他人等。

(4) 高效性原则

应当努力提高责任制度执行的及时性与效率, 防止久拖不决现象, 通过责任制度执行信息的快速、高效的社会反馈, 使违反制度者及时受到制度的惩处, 使模范遵守制度者及时得到制度规定的褒奖, 从而经常性地为人们提供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制度的范例, 从而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效果得到提高。

3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实施的环境

拥有一套规范、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和实施方案并不能保证企业责任管理的顺利实施, 还需要支持企业安全生产顺利实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3.1 内部环境

在具有完善的责任制度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后,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的实施还需要良好的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企业本身所具备的, 如企业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安全文化、安全技术及除责任制度以外的其他制度等。为了便于理解, 我们将内部环境整合成以下几个方面。

3.1.1 组织保证体系

安全组织保证体系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企业安全工作负责人 (安全主管)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各级安全管理组织与工作人员所构成, 形成企业安全管理的组织系统, 并以明确的职责和工作要求为企业安全工作提供组织保证。组织保证体系必须是健全的、有力的、协调的和有效的, 不能流于形式。

3.1.2 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要素, 可以认为它是安全生产的核心, 是安全生产的灵魂[4]。企业安全文化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及采取的行为方式。据调查统计分析, 80%的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因素而引发的, 只要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完全可以避免的[5]。因此, 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的落实。

3.1.3 安全技术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实施方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其中包含了基本信息的获取、数据的处理等。因此, 这里的安全技术是指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得到更好的运用, 在一定环境下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支持。那么, 企业要具有良好的安全技术基础, 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高效实施。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实施方法相对成熟时, 或者企业在实施企业责任制度之初就有能力和条件的话, 尽可能保证企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不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文书工作及管理成本, 优化企业安全管理资源, 更主要要是能够增进企业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2 外部环境

企业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的实施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2.1 系统、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

当前, 以《安全生产法》为中心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适应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6], 需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 从而促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的顺利实施。

3.2.2 权威、规范及有效的监察、监管体系

政府的监察、监管体系能够监察企业及其员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等情况, 可以保障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企业单位的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严格安全生产行政执法, 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7]。因此, 我国需要进一步建立一个权威、规范及有效的监察、监管体系。

3.2.3 合理、科学的群众监督体系

群众监督包括员工、工会、市民 (公众) 、社会组织及新闻媒体等对企业安全生产、政府监督管理、中介机构等情况进行监督[8]。我国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群众监督体系, 从第三方的角度进一步有效监督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的实施情况。

4 结论

(1) 我国在强化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中做出了很大努力,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目前形势依旧严峻, 如在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中地方政府重视度不够、覆盖面欠广, 评估制度不完善, 实施方法不科学, 实施过程缺乏公正、公平性等。

(2) 本文创建了一种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实施方法, 方法的核心是从建立良好责任制度→制度实施→实施效果评估检查→薄弱环节改进等四个主要环节, 层层接替、层层分解, 不断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并提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能够为企业和政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庆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理论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6) :169~172WANG Qing-yu.Significance of production safety main body responsi-bility theory in enterpris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4 (6) :169~172

[2]Hank Marquis.HOW TO ROLL THE DEMING WHEEL[EB/OL].http://www.itsmsolutions.com/newsletters/DITYvol2iss20.htm, 2006-5-17

[3]宋振.关于强化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增刊) :114~116

[4]谭伯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 1 (6) :121~122TAN Bo-xiang.Strengthens the security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in en-terpris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1 (6) :121~122

[5]徐德蜀.安全夏化, 安全科技与科学安全生产观[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 (3) :71~82XUDe-shu.Safety Culture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on-cept of Scientific Work Safety[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6, 16 (3) :71~82

[6]高建明, 刘宝龙, 恒川谦司, 等.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5 (6) :201~204GAO Jian-ming, LIUBao-long, Kenji Tsunekawa, et al.Countermeas-ures on national legislation of work safety[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5 (6) :201~204

[7]刘晓宇, 刘功智, 周建新, 等.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1) :143~146LIUXiao-yu, LIUGong-zhi, ZHOUJian-xin, et al.Discussion on exe-cuting the law and supervising of work safety[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4 (1) :143~146

篇4:生产安全制度

从内容上看,《条例》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规定主要着眼并力求达到以下三个方面:

1、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立为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在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体系中,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处于整个制度体系的核心地位,它是其它各种具体制度得到确立和运行的基础,决定并影响着其他各种具体制度的内容、形式、地位及其效果,这是因为其他各项具体制度都必须依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总体要求来设计,《条例》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作了较为具体明确的规定,从而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规矩”和内容框架。

2、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的建立。从安全生产工作运行各环节及相互关联情况看,责任到位,工作才能有效到位,也就是说,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与落实到位是围绕着责任这一核心来展开的,并由责任的设定、分解、传导、检查与落实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无论是一级政府或政府的一个部门,还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首先必须对安全生产工作相关参与者所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进行明确,都必须将自己承担的安全生产整体责任一层一层、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进行分解,使安全生产工作的各相关参与主体都承担相应、明确、具体的责任,并对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对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部门单位或有关人员则要明确其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条例》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条的内容就是按照这一要求进行规定的,目的在于建立起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效落实的机制。

3、由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起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确立在于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到位,因此,这一制度确立的首要目的在于建立起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体系。从工作保证体系的构成要素看,主要包括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由责任内容、责任目标、责任形式、责任要求、监督检查、保障措施方面所构成的责任运行与责任保障体系;第二层面是由以层层负责为主要内容的责任落实保障体系。即以下一级比上一级更具体、下一级的落实来保证上一级落实、上一级对下一级的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由此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保证体系。

《条例》确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总体上包括了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约束与责任追究等方面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条例》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责任主体,最为主要的主体包括政府、政府的监管部门及生产经营单位三类。(1]政府。政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责任主体,《条例》中所明确的“政府”主要是指省人民政府、社区的市人民政府、县(市、区)人民政府及乡镇人民政府(或相当于各乡镇人民政府一级的街道办事处)。第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2)部门。是指政府的有关部门或机构,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责任主体,《条例》明确了作为监管主体的两类部门即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如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即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也就是,政府的监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具体代表着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和抓好落实,并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3)生产经营单位。《条例》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这一规定实际上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第一位的主体,也是最主要、最直接、最基本的责任主体,而在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相关负责人、各部门以及从业人员等实际上又是一个个具体的主体,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严格依照《条例》规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工作基础,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切实负起安全生产工作最主要、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责任。

2、安全生产责任内容。《条例》作为我省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政府的有关部门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具体职责及责任,对于有关主体来说,是必须全面履行的法定义务,是强制性的,而不是选择性的,不履行法定的义务、不落实法律法规规章所要求的工作必须负相应的责任。《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对政府的安全生产职责作出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1)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2)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安全生产重大政策及措施;(3)组织、督促、支持各有关部门、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对公共安全设施、应急救援装备、事故隐患治理的投入;(5)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7)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安全生产意识;(8)法律、法规和上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第三十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2)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则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作出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指导、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组织安全生产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具体实施安全生产

目标责任制管理和考核工作,综合监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3)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安全生产形势综合分析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定期通报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发布安全生产信息;(4)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5)经同级政府授权,组织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i(6)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信息系统和监管制度;(7)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查询系统,及时记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违法行为和处理情况,供社会公众查询;(8)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二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实施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3)依法对本行业、本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和重大危险源监管制度,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4)定期分析本行业、本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并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定期报送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伤统计等相关信息;(5)参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配合做好事故善后工作,落实事故处理的有关决定;(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3、安全生产责任约束。《条例》所确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约束的内容,特别是责任的内容及落实结果对于相关主体来说具有约束性,具有较强的压力,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各级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情况考评监督,对工作落实、责任落实、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的政府、部门、单位给予相关的奖励,对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或由此而造成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有关政府、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要进行相关的责任追究。第十一条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五条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实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第二十七条则具体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第二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具体实施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管理和考核工作”。第六章则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要求,对安全生产各主体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篇5:生产安全制度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全校师生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常抓不懈”和“稳定压倒一切”的安全责任意识,本着“预防为主、从严管理、逐环节追究、从重处罚”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二、加强学校日常安全工作的管理

学校在组织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时,不得使用危及学生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防止学生发生伤害事故;加强学校校园管理,学校校门按时关闭。未经允许,外来人员和车辆不得以任何借口进入校园,家长接送学生必须在校门外;在校期间教师及学生未经学校批准,不得随意进出校园,对获准出校的师生要做好出入时间登记。

三、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

凡是进入学校用于学生群体防治的药品和保健品,必须是卫生或医药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合格产品,并经教育部门批准.四、加强学校校内及周边环境的治理

学校联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外来人员的闹校行为、暴-力行为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联合工商部门整顿、取缔校园周边小卖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师生的法律常识教育,使广大师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校风。

五、确保学生参加大型活动的安全

大型活动时,学校要进行严格的组织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班主任及其他有关人员要全部到位,确保学生活动顺利、安全地进行。

六、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要努力学习素质教育理论,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严禁辱骂、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有悖师德的现象发生,严禁教师课上随意离开课堂,严禁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内或在校外违规补课,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七、认真开展安全教育

学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师生安全教育,明确组织机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制定安全教育实施方案。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周以及寒暑假的前一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防火、防电、防溺水、防煤气中毒、预防交通事故等方面集中的安全知识教育。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创建“平安学校”、“平安班级”,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月等活动为依托,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等时机进行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安全知识教育。

八、建立安全工作自检和抽查制度

对学校的安全工作每月进行四次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对安全工作还要进行不定期抽查,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九、建立安全工作定期汇报制度

篇6:生产安全制度

安全生产制度设施情况及安全生产情况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工作,是贯穿整个车辆维修中的宗旨它直接影响着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员工息息相关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直觉地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各岗位要熟悉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并熟练应用,做到了懂构造、懂性能、懂方法、懂维修、懂操作,对有些特殊车辆有特殊要求,做到由相关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老师傅进行研究,提出维修方案,确保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用户第一。制定确实可行的方案后,进行精心施工,用心操作对维修车辆需到厂外道路试车时,公司派出专职安全驾驶人员同时试车,并监督整个试车过程,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避免发生机械故障。我公司这几年始终按这个规定进行操作,未发生任何大小事故。

篇7:生产安全制度

15.1编制依据

15.1.1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5.1.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第21号令《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15.2事故的分类 15.2.1按受伤轻重分类 ①轻伤

轻伤是指造成劳动者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一般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但够不上重伤者,为轻伤事故。②重伤

重伤是指造成劳动者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15.2.2按事故分类标准分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注:本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15.2.3事故原因分类

建筑施工企业的伤亡事故类别主要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中毒、火灾、机械伤害和坍塌等。

15.3事故上报原则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15.4事故报告

15.4.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分管安全负责人报告;单位分管安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15.4.2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15.4.3本单位分管安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5.4.4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15.5事故调查

15.5.1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15.5.2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15.5.3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15.5.4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15.5.5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15.5.6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15.5.7事故调查报告报送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归档保存。

15.6事故处理

15.6.1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5.7事故记录、统计、分析、改进 15.7.1事故调查时要做好如下记录

(一)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对事故调查组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15.7.2做好事故档案管理,按照公司安全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要求,每月5日前上报隐患排查(月报表)和质量安全生产月报表,重大隐患应

附书面措施方案。

15.7.3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明确事故原因、事故直接或间接责任人员,在明确原因、责任者的基础上严肃处理,教肓当事人和全体职工,同时要制订措施,定人、定时间完成整改或整改预防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篇8:生产安全制度

一、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安全生产执行到位标准, 是强化以“管事为中心”安全责任的再分工, 是发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作用的有效举措, 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进一步明确职责, 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奖罚分明, 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生产, 是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经过多年来的实践, 我们公司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安全工作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健全的机制,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四全”和“三个百分百”的安全管理都强调了安全生产是全体人员的事情, 制订公司领导和管理层各类人员安全生产工作到位标准, 把基层生产单位、农村供电所的安全工作与公司领导和职能管理部室建立挂钩点联系制度, 把各单位、各部门都动员起来, 发挥各自的作用, 齐心协力, 共同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范围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国家电网公司在《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中规定, 公司实行安全生产目标三级控制, 即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 车间 (工区) 控制轻伤和障碍, 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企业、车间、班组再将目标分解成指标, 将这些指标落实到各个岗位, 就形成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的强化, 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三、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与策略措施

1. 健全制度、完善体系

在安全管理方面注重健全制度、完善体系建设, 坚持把以落实事前防范措施的制度管理为安全管理的重点, 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 踏踏实实做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之路。

制度健全、体系完善并不等于就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了, 其实最重要的、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抓好落实, 而抓好落实工作, 也正是做好预防和事前防范工作的最佳落脚点。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各项奖惩考核办法的修订和完善, 是做好安全管理事前防范工作的前提, 离开了执行, 再好的标准、制度也只是摆设。因此, 安全管理必须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 必须加强对执行力的考核。加强员工的“两约束”和“三服从”, 既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违章、约束自己的安全思想不开小差, 服从公司的规章制度、服从安全管理有关规定、服从安监人员的监督管理, 用严格的制度、严肃的考核, 强化安全执行力建设, 把一切安全工作, 进行量化和细化, 通过安全监察部的日常检查、专项督查和公司综合检查等, 将检查结果按不同性质纳入到月度综合奖、安全奖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的考核中。

2. 安全管理工作策略

在具体体系建设工作中, 认真剖析和深刻理解安全生产指导方针,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是核心, 预防为主是重点, 综合治理是关键”的安全管理工作策略,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奖惩考核,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能的培育, 落实和完善现场安全措施, 扎实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公司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寻找有效突破口, 突出重点生产环节, 强化现场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到位标准的落实情况, 通过多年来的注重和坚持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践, 总结经验, 改进管理, 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3. 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措施

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要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超前预控, 把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了, 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就会大幅度下降。通过探索、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强化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到位标准的落实,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奖惩考核,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能的培育, 落实和完善现场安全措施, 扎实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 从而提高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工作事前防范措施要坚持“四全” (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保安全, 以人员、时间、力量的“三个百分之百”保安全, 就是做到疏而不漏, 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从而实现防患于未然, 提高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

四、结束语

在结合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的同时, 应时刻遵循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规律, 牢固树立起安全管理观念意识, 总结有如下几点:

一是牢固坚持“安全第一”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

“安全第一”, 不是简答的口头禅, 他需要真真切切的落实、体现在工作岗位上, 从工作目标的定制、具体工作中的疑难处理, 各方面都要坚持安全第一、预期防范。

二是强力突出“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前预防是减少或杜绝各类事故, 最为有效的方法手段, 做好事前预防, 正是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保障, 只有重视预防, 才能有效防范, 才能实现安全, 广大员工应树立“常在河边站, 就能不湿鞋”的工作决心, 充分认可“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 深刻理解“防患于未然”。

三是坚持抓好“综合治理”是管理工作的关键。

上一篇:副行长下一篇:清明节祭奠母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