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教育总结体会

2024-04-24

师德师风教育总结体会(精选8篇)

篇1:师德师风教育总结体会

师德师风教育总结体会

胜华学校:张金梅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身上肩负的重大责任,作为祖国未来花朵的教育着,深知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们,可能影响他们一阵子也可能是影响他们一辈子。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会严传予学生们文化知识,更要身教予孩子们道德风尚。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更加严格更加需要遵循。

学校为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弘扬教育系统“爱心,责任,奉献,廉洁”的核心价值观,努力把我校职工建设成一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组织全校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学习。经过认真的阅读学习和深刻的反思,本人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 肩负神圣职责需提升自我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肩负的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如果我们自身的水平有限,想必能教与学生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我们自身不求进步,脑袋里都是一些已经过是落后的知识系统,那么学生们能学到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相统一的的有效知识嘛?显然答案是不能。所以我明白自己要努力的多看书多学习多交流,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时刻提醒自己需要强化自身素质,时刻关注新闻新知识做到与时俱进。

二 正确理解自己的职业含义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少数几个能在职业名称前冠上“人民”二字的职业之一。这就说明教师职业的与众不同和深刻蕴意。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职业简单的理解为打工赚取生活所需的费用。我们要时刻记住自己每天面对的是六十多名小学生,是在给六十多棵小树灌溉,是为祖国的花朵灌输养液,不仅仅是在教书还在育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一个神圣而又伟大艰巨的工作。所以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怠懈。尽量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努力让每一个小孩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充分发挥人民教师的园丁精神和蜡烛精神。

三 教师需廉洁有道德底线

每一个家长都关心自己的小孩的成长和学习,都希望老师能够特别关注自己的小孩,给予小孩多一点关心和照顾,有不少家长会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详情。也有不少家长热情友好,时常会赠与老师财务,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明确自身的职业性质,制定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礼貌主动的谢绝家长的礼品,并且告知我们将用心对待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会因家长的一系列行为而区别对待孩子们。要维护教师的光辉形象,不让家长把传统的尊师重教庸俗化。

四 扎实教育不应有谋取外快的行为

在现代教育受到重视的情况下老师接触到的学生可能水平不一,有些孩子需要更细心的教导仔细的讲解才能明白,理解,消化知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想到自己的无私分奉献,不能从事有偿家教,或者宣传动员暗示学生参加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或补习,为学校周边的补

习辅导班提供生源来获取利益。也不能与学校外的各种机构建立互利关系推荐教学资料或者教学设备等,而是要细心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孩子学习而不求回报时刻铭记教师的职业道德维护自身的光辉形象。

五 全面关注所有学生平等对待

学生们由于各种客观或主观的原因造成孩子们的知识水平层次不统一。也就是每个班都有优生和后进生,大部分老师和家长一般都会比较喜欢优生,会比较少关注甚至放弃后进生。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努力帮助孩子们改善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悉心教育每一个孩子,不仅要培优更要辅差,其实那些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或者喜欢捣乱,他们只是为了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只是想引人注意,所以老师更要关注到这一类学生好好去教育开导,还有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平时默默无闻老师不关心,同学不和他们玩,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更多关注,用一颗慈祥温暖的心去呵护他们,鼓励他们。让一个表现差的学生变好比让一个好的学生变得更乖会更有意义。看见学习较差的学生有很大的进步会让自己觉得欣慰高兴。

六 坚决不能伤害学生

师德师风要求我们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隐私。其实作为一名受学生尊重的老师不应该是靠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而是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要切实理解学生到学校来是学习的不是来受老师压迫的,学生在老师面前是弱势群体,如果老师对学生打骂那是违法的,是伤害学生的行为,我们是传到授业解惑者,不是严刑逼供,鞭抽棍打的封建狱卒。我们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是他们人格的塑造者。所以我们坚决不能伤害学生,不能打学生,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不能让他们身心受到伤害,我们要像呵护自己珍宝一样呵护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能在学校受到良好教育的同时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七 注重礼仪着装,做到为人师表

礼仪是个人文明与教养的表现,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的标志,是民族精神风貌的展现。教师礼仪的好坏,对学生的价值标准,行为标准,审美标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我们要做到严格要求自己的礼仪,做到微笑,和气,文雅,仪态举止优雅,对同事学生家长以礼相待,言行高雅,办公室和教师保持干净整洁,美观。热情待客,不妨碍他人做事。时时刻刻做好每个方面的礼仪接待,讲究细节,防微杜渐。讲究礼节并教予学生文明礼貌,接物待人。

在着装方面做到朴素大方,端庄典雅,不穿低胸装,不穿背心,不穿无袖衫,吊带衫,短裙,短裤。不穿拖鞋上班。上班期间不施浓妆,不涂鲜艳指甲油,不将头发染成夸张颜色,不佩戴夸张装饰品。切实从自身严格要求做起。切实以自身形象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以上七点是本人经过认真阅读资料,整合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而写出的总结体会,我将努力做一个理解学生,亲切,平易近人,公平公正,热心教育,品德高尚,举止文雅,穿着大方,关爱学生,严谨治学,不断进取的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篇2:师德师风教育总结体会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0多年了。自从走上岗位后,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长期以来,我所形成的座右铭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自从选择了这个职业,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最高美德,时时激励我,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做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

在平时我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营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王崧舟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此,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

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我还抽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热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平时我很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我们小学老师,跟学生的接触尤其多,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他们。所以我们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在影响学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提升自身的修养,与学生一起学习。育人的同时也要育己,

作为一个老师,不仅是学生的模范,还是学生的父母。我们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看着他们的成功,在他们的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的梦想。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0多年了。自从走上岗位后,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长期以来,我所形成的座右铭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自从选择了这个职业,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最高美德,时时激励我,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做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

在平时我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营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王崧舟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此,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

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我还抽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热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平时我很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我们小学老师,跟学生的接触尤其多,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他们。所以我们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在影响学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提升自身的修养,与学生一起学习。育人的同时也要育己,给学生做好一个榜样。

作为一个老师,不仅是学生的模范,还是学生的父母。我们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来教育,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看着他们的成功,在他们的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的梦想。

我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0多年了。自从走上岗位后,深感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长期以来,我所形成的座右铭是: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要自觉坚持用“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这两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自从选择了这个职业,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最高美德,时时激励我,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做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

在平时我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营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王崧舟老师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此,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

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我还抽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热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平时我很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我们小学老师,跟学生的接触尤其多,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他们。所以我们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篇3:从《论语》中感悟师德师风教育

《论语》是蕴涵着大量的传统美德的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两千多年来,它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古老的经典文化被外国人当作宝贝研究学习。今天当我们走进经典时,才知道它的真正内涵。它是为人之道,是做人之本。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从中汲取营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国学经典是培养学生做人的好教材,也是铸造良好师德的好范本。

1 争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教师

孔子是以身作则的提倡者、实践者。《论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说,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正派,就是不作要求,学生也会执行;教师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学生也不会听从。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直接影响着学生。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教师要以身作则,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孔子强调的是身教,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得以发挥。父母说的话孩子未必听,却肯听我们老师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很神圣的,所以教师更应该严于律已。正人先正已,正已是师德的基础,不能正已,也就无所谓教师的垂范作用。

2 争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

《论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就是说,教师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已经从教多年的教师,更应该深入实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一重要的思想,将之作为我们的师德原则,使之经久弥新,发扬光大。

3 争当“知人善教,爱生如子”的教师

教学无止境,教学能相长。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彼此相长,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时感到有困难,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学习提高。有时不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觉得自己水平还不够,需要充电,这就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才能“自强”。学生从老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需要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是一种内在活动,越学兴趣越高,眼界越开阔,也就越感到自己的贫乏,从而发奋学习。

《论语》中流露出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融洽关系。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关爱之意溢于言表,师生之情如同父子。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就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顺眼”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心灵深处更需要老师的呵护!中国古代称学生为弟子,在老师的眼里学生既是徒弟也如子女;在学生眼里,老师则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论语》一方面表现出孔子对弟子们的关怀爱护,另一方面表现出弟子们对老师的敬爱尊重。这就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而又亲切自然的师生关系,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优良传统。

4 争当“学会感恩,谨言慎行”的教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论语》,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论语》对人生道理犹如一枚指南针,指明人生的方向,在你看迷茫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热爱教育,爱生如子,以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这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品质,也是师德师风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庆幸,为我们留下了《论语》等那么多有价值的国学经典,同时我们更应当庆幸,它开启了我们的心灵,教我们明辨是非,教我们感恩,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去选择,教我们如何思考,让我们变得睿智。

教师的工作平凡,教师的职业崇高,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的使命光荣。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孜孜不倦地追求,去做好我们每天该做的事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篇4:师德师风教育心得体会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4年,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刚刚踏上讲台之时,战战兢兢,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半年下来,长进甚大,成熟不少。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班里有位学生叫赵琪,他常常完不成作业,我找他谈了几次话教育他端正学习态度。他虽然表示改正错误,可没过一天就又完不成作业了。同学们也讽刺他,疏远他,他情绪一落千丈,他对我敬而远之,不敢跟我说话,有时在路上遇见我便绕道而走。看到此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就像老虎那样凶,叫人害怕吗?我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原因就在于缺乏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有缺点的学生不能耐心教育。因此在教学时,我把评价纳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给后进生恰如其当、全方位的评价,同时恰当增加夸奖力度,欣赏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当他们不敢发言或回答问题不完整甚至错误时,我就耐心对待,热情启发,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这些鼓励性的语言,点燃了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获得了满足,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温和友善,胜于强力风暴。教师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缩短师生间的差距。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多么需要以上所讲的微微的南来风。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作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占了班级学生的大多数。很多孩子对于父母的印象只存在于电话中或者春节的匆匆相见。对于这类孩子,他们缺少父母的关心与教育,没有家长在身边,对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没有正确的认识,这就导致了很多同学性格上的孤僻,学习上的不上进。很多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的出路就是和家长一起去广东打工。对于这种现象,当老师的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次在网上看见一组图片讲的是童工在工厂的现状,图片上的孩子们每天辛苦的工作,大部分的孩子身上是伤痕累累,呈现出一种病态。配上让人心酸的音乐,让人忍不住流泪。我再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比了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从那以后,真的有一批学生改变了学习态度,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目标——上高中再上大学。一定要走与父辈不一样的路。作为老师看到这种现象很是欣慰。

篇5:师德师风教育心得体会

金盆中心小学 廖应娣

目前社会中,孩子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教师和课本,通过网络、电视、课外书籍等,也能学到了一些新知识,只是他们的判断能力较弱,容易被误导,有时还会与教师在观念上不一致而发生冲突,严重的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对其成长不利。而一个学校的学风之根本在于师风,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但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我将学习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观看电视新闻,报刊杂志,关心国家实事政治,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拥护中国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及上级党委、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在具体教学与教育工作中,关心学生,注重抓好学生思想素质,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卫生意识与法制观念,教他们懂得关爱他人。随时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自己的言行带动身边的同事,以促进学校素质教育。

二、教育教学方面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备课。教材是不变的,而学生是灵动的,仅书本上的知识对学生是不够的,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换位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加入一些什么样的知识湖二个亿年个吸影他们,并且是能为他们所用。

2、上好课。我只用少量的时间讲解每课内容的要点,然后就让学生动手练习技法和讨论,在其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遇到好的方法及时推广,注重语言的生动性,恰到好处地举例子和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个课堂即严肃又活泼,每堂课下来及时收取学生的接受信息,如有不懂的寻找时间帮助解决问题。

3、布置作业与课外辅导。适当的课外创作,给学生在课外继续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加强练习才能提高技艺,同时学会用搞美术创作来排解其它科目学习紧张的压力。

三、教师必备的修养

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此要求老师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其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其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

教师要具有素质教育的能力。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另外,教师要做到: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致的,但是目前,师生关系渐渐淡化,从学生对教师的淡薄中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四、对学生的教育体现在多方面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的是教师和家长。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家长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孩子们在家的时间显然多于在校,如果家长文化素质低下,言行不文明不规矩,孩子们怎会有高质量的成长?

五、做孩子们心目中的老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只是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孩子们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学生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

教师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篇6:师德师风教育心得体会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作为祖国的儿女,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特别是教师,作为教育者,为国家培养栋梁人才。如果没有爱国没有守法,又怎能扛起此重任。因此爱国守法是教师基本的要求。

爱岗敬业——是教师的本质要求。

没有爱岗敬业,就做不好教育的工作,这不仅仅影响教师的形象,还影响学校教育效果的发展,更影响孩子未来。所以要求教师要有精诚的敬业精神。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能够照亮黑暗,这说明了教育工作的光辉和重要的作用,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是我们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在教育活动中要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牢牢记住自己的职责,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备课上课,认真的组织幼儿游戏活动,认真做好保教工作,孩子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坚决抵制敷衍塞责,我个人会从小事做起,每件事做起,认认真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教师自身的基本要求。

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文化素质的一种体现,教师的师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轻视的重要性,它是教师和一切健康工作者在从事健康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我会通过学习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关爱学生——这是师德的灵魂。

在幼儿园里,我们不仅仅是教育者,我们还相当于孩子的半个父母,我们必须爱护每一个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幼儿,要做到德爱,抵制不平等不公平对待和体罚幼儿,坚决做到一视同仁。我会像父母一样贴心。教育过程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来教育,有耐心的教育。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培养,真诚的对待幼儿,虚心的学习。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素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诲人不倦,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把健康的积极的知识教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终身奋斗——是教师事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篇7:师德师风教育心得体会

1、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们不仅要负责班级的教学工作,更要保证全校广播铃声的正常的运转,每逢开学前,我们微机组同仁们都会通力合作,改铃声,编数据,修广播,测线路成为了我们的家常便饭。我们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尊重学生。身为常识学科的一员,我担任着xx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用心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努力收集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实例的素材,不仅要让孩子们都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获得成功作品的体验,更要发挥部分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信息学、电脑制作、机器人等竞赛中赛出风采,秀出技能。

4、以身作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篇8:高职教育转型期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所谓师德, 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它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的核心和灵魂。所谓师风, 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由于高校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特征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影响非常大, 高校的师德建设已成为高校进步与发展的关键课题。因此,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必须把搞好师德建设放在教师工作的首位,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 才能不违背教师这一职业使命的神圣。”同样道理, 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决定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高职教育转型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 中国的高职教育已经进入转型期, 即从过去单纯的外延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化, 各高职院校将注重把握学校适度规模, 提高竞争力, 强化高职教育理念与特色, 由传统的学院模式向就业导向的工学结合模式转变, 注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这种转型, 表现在教学模式上, 就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落实, 要求教师必须从任务引领和项目导向出发改革教学方法, 融“教、学、做”为一体, 将实习实训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中。与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 未来的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接触机会与相处时间都将大大增加, 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将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高职教育的这种转型, 从师资角度上说, 就是要求有更多“德才兼备”的新型教师出现在高职教育战线上。师资队伍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中最关键和最主要的支撑部分, 是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的主体, 是强校之本。高职院校要为国家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合格人才, 就要建设一支既是“学者”又是“工程师”的教师队伍, 就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而在教师素质之中, 师德最重要。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本质需要, 也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 更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好坏将影响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

同时, 随着高职教育进入一个关键发展时期, 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推进科学发展, 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 要求广大高职院校教职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改革创新的精神, 求真务实的作风, 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只有一支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才能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师德师风建设将是高职院校一项长抓不懈的重点工作。

因此, 在新形势下, 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重大, 加强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非凡, 它将直接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成就, 决定我国高职教育的转型成败。

三、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不良现状

总体而言, 在新形势下, 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教师都能结合高职教育发展目标规划, 建立和完善自身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现实中尚有部分教师不能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关系, 师德风尚方面表现不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事业心不强, 政治方向迷失。

目前, 多数高职院校教师都能够忠于职守、教书育人、钻研业务、扎实工作。但确有部分教师, 特别是一些刚刚进入高职教育工作行列的青年教师政治方向迷失, 事业心不强, 他们把从事教育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厌倦和鄙视本职工作, 甚至在课堂上散布一些错误言论, 误导学生, 严重违反教师的职业道德。

(二) 为人师表较差, 示范作用降低。

教师的行为具有显著的示范性和教育性, 但部分教师因缺乏完善的师德修养和精神风貌, 在工作作风、言谈举止、仪表着装等方面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有的教师对学生批评指责较多, 尊重爱护不足, 不能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 以及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 有的放矢地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甚至是言行不一, 言行背离教师尊严, 对学生的顺利成长产生极坏的影响。

(三) 敬业意识淡薄, 过于注重自身利益。

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部分教师过于看重个人利益, 敬业精神不够。部分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敷衍了事,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金钱至上, 拜金主义严重, 把教师工作仅仅当做一种较为稳定的谋生手段。不少教师淡化了对学校发展前程的关注, 过于注重体现个性和自我价值, 仅从切身利益上寻求自己的职业定位。

(四) 因循守旧, 改革意识比较淡薄。

当前, 各高职院校都加大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 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教改之路,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但是, 部分教师在教改方面不求甚解, 因循守旧, 改革意识比较淡薄, 不思进取, 草草应付,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缺乏兴趣, 教学质量较差, 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一部分教师身上, 但严重影响和损害到高职院校教师的形象, 同时也不利于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 在相当程度上阻滞了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出现的上述问题日益引人关注。我认为, 当前高职师德师风建设中出现学术腐败、团队精神缺乏、责任不到位和行业作风不健康等现象, 主要原因是受价值取向多元化、学校管理的盲区、教师的压力过大和教师职业倦怠等因素的影响。

(一)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部分教师主持或参与的

教学建设项目 (精品课程、重点专业、教学成果) 数量急剧增加, 教师本人名利双收。另外, 部分教师则双手空空, 甚至连课时都严重不足, 对前途忧心忡忡而心理失衡。这种事业上的巨大反差必然会导致部分教师将负性情绪带到课堂上, 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对象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 学校对教师更注重科研和专业技术职务的要求, 而

疏于人本关怀, 导致教师职业压力不断增大, 疲于奔命, 很容易诱发心理失衡, 而这也正是教师出现行为偏差、职业倦怠和师德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 师德师风考核、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

对教师在职前、职中、职后三个阶段的考评缺乏系统性内容、目标及评估体系, 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他们的价值。而且在招聘青年教师时, 只注重学历达标, 专业素质的考核, 而忽视道德层面的素质考查, 存在的重才轻德倾向。

(四) 师资来源复杂化导致师德师风建设难度增加。

随着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来自企业、具有比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越来越多地被吸纳入高职, 成为高职战线推动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力量。然而, 这批教师由于非师范类院校毕业, 没有受过专门的师德师风培训, 长期在企业或社会中的工作经历, 难免会将一些与学校教育不相吻合的道德风貌行为带入课堂, 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五、高职院校转型期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研究

针对上述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准确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 我建议, 为了保证高职教育转型期的师德师风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各高职院校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 建立“齐抓共管”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机制。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对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 完善师德建设管理体制, 优化师德建设的工作机制, 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

学校应以人事部门牵头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 切实加强领导, 明确职责, 将师德建设方案的制订纳入到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去, 定期总结反馈, 积极进行奖惩, 从而保证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师德建设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 这就决定整个学校方方面面都要重视和从事师德教育和管理工作, 形成“齐抓共管、互相配合”的良好格局。学校领导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要认识到位, 自身表率到位, 避免“师德教育软, 业务教育硬”的消极局面出现。

(二) 采取行之有效的帮教措施。

可针对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未受过专业师范教育的具体情况, 在教师进校之日起, 就确定一名优秀教师与之结帮对, 实现“一对一”帮扶, 使这些教师不仅在专业素质上, 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 学会如何传道授业;应加强团队建设, 提高师德素质, 以重点 (特色) 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 运用教学团队梯队建设的特点, 引导教师在共同完成教学科研工作的活动中, 互相取长补短, 在完善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 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应鼓励教师到对口专业的基层单位实习、实训、培训, 到实践中去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感受实际工作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三) 形成“教书育人”政策导向机制, 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监督评估体系。

教师良好职业道德风尚的形成, 除了加强教育培训外, 还必须依赖于完善的师德建设评估监督体系, 从而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师德考评是高职院校评价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系统内对照指标体系对相关教师进行定性和定量考察测评, 建立“教书育人”政策导向机制。同时, 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评优等方面, 应加强监督检查, 将教师学习和执行时的行为准则情况、教书育人工作绩效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考核中, 充分重视“育人”效果。对师德师风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进行劝诫, 对有严重失德行为者一律撤销其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 促使教师自觉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评价和反思, 加强和改进自己的工作。

在人才引进方面, 高职院校应学校发展规划的需要招聘教师, 促使教师按能力和意愿竞争上岗, 盘活人才资源, 并建立真正体现师德优良为基础的“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 形成“岗位能上能下, 待遇能高能低, 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师资管理机制。

(四) 关注教师切身利益, 关心教师生活, 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在师德建设过程中, 学校应该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热心关心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切实维护其切身利益, 防止空洞说教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 阻碍其维护师德师风的自觉行为。

过去有些人认为, 在讨论师德这样关乎道德问题时, 应该“言不及利”, 实际上, 任何道德原则都是现实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反应和体现。师德教育必须具备现实基础, 只有当师德原则真正能够体现、代表所有教师的合法正当利益时, 遵守师德原则才会真正成为一种现实需要, 师德师风建设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 高职院校在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 也应该努力健全相应的教师利益保障机制。

六、结语

总而言之, 在新形势下, 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重大, 它将直接决定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成就, 决定我国高职教育的转型成效。有鉴于此, 各高职院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 有的放矢地采取合理策略, 保证高职教育转型期的师德师风建设顺利进行, 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刘笠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 (5) .

[2]秦小红.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3]祖智波.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7) .

[4]张高明.社会转型期高校师德失范环境因素刍议[J].教育与职业, 2008, (9) .

[5]陈学凤.高职师德缺乏的现象及其原因探析[J].云南电大学报, 2010, (3) .

上一篇:小学作文:自我介绍作文200字下一篇:日本服装设计专业申请的语言要求及就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