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国人的骄傲作文

2024-04-24

汉,中国人的骄傲作文(共14篇)

篇1:汉,中国人的骄傲作文

长城是中国的名胜古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建立于秦朝,长达万里,俗称万里长城。它像一条银装素裹的巨龙蜿蜒在山上。

今年的暑假,跟着家人抵达首都,我的心情正如这天气一样清爽。车经过一段盘旋的山路来到了长城的停车场,哇,长城路上,人潮汹涌,车水马龙,长城的魅力,吸引了多少游客。我们下了车,买了票,进了大门,走了差不多一公里路,就来到了长城脚下。

在脚下,看着这一条在书本中看到的巨龙,我万分高兴,长城,我终于看你了。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日,我也做一回好汉!跟着“旅游团大军”,我冲过了第一个烽火台,踏上了通往八达岭的路。走了许久,才走到了半山腰,俯视脚下,眺望远方,此时的我们和长城对比显得多么的渺小。回想起书中所描述的秦朝时修长城的情景,我陷入了沉思,为古时候的人们感到自豪,惊叹他们的智慧,和他们那坚持不懈的精神。穿过了几个烽火台后,我发现:每个烽火台都有它的独特之处,间隔是那样的整齐,城墙中间,都有圆溜溜的小洞,拳头大小,是用来抵御敌军时射箭用的。长城,曾经抵御过敌人的攻打;长城,砥砺风雨,不屈不挠!抚摸着那一块块斑驳沧桑的石头,我为祖国有这样雄伟的建筑而感到自豪!

眼看就要到达长城的最高峰——八达岭。路,变得更陡峭了!城墙上的阶梯像是垂直下去的,感觉要掉下去似的。我往下望了望,打了个冷战,真叫人胆战心惊!我不能认输,既然来到这里了,我就要登上高峰,感受我们的壮丽河山。终于,我克服了心理和身体的重重困难,一步步攀登,终于登上了八达岭。一阵微风吹来,我仿佛感觉到我骑在了这条长一万二千多里的“巨龙”上,感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如同“巨龙”的最高峰一样遥遥在望。

下了山,再次站在长城的脚下,我明白了:我要学习长城那样,为祖国而奋斗,为祖国而努力,去为祖国添砖加瓦,使她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华夏民族。

篇2:汉,中国人的骄傲作文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在香港玩了3天后要坐车经过港珠澳大桥去澳门,我满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来接我们的汽车。车子即将驶入大桥,我坐在窗边东瞧瞧西望望。远远望去,大桥就像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一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而桥的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海平面,巨龙终于在东方升起!大桥上有二座高高的像中国结图形的双塔,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这时的港珠澳大桥是多么的雄伟啊!

大桥分为三段:桥头,桥身和桥尾。起初我以为一上桥就是桥身了,后来才发现原来这只是桥头,桥头那么长,让我惊叹不已。而桥身就是海底隧道了,海底隧道非常长,让我不敢相信自己是置身于海底之中,出了隧道顿时又时一片光明。抬头可看到一架架飞机在天空中飞驶。

我们还非常幸运得在桥中一段中华鲟保护区的大海中看到了几条在海中自由跳跃的海豚。实在太让人意外了。

篇3:中国汉服对汉文化圈的影响

一、从出现及其发展历史来看

汉服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代表, 它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内涵, 经过各个朝代的渐变融合, 汉服逐渐得到规范, 从西汉时期得益于丝绸之路故而逐步对邻国产生巨大影响, 至唐宋时期逐步走向世界, 其发展历史堪称一绝。

1、汉服对韩服发展史的影响

在受到汉文化熏陶之前的朝鲜民族, 曾是散居在中国东北部的游牧部族, 他们所崇尚的服装是下宽上窄的金字塔形。

约在三国时期, 韩服的风格开始发生变化, 先后经历了三次变革演变到了现在的样式。第一次于三国末期, 直至唐朝商人将丝质长袍带到朝鲜半岛, 韩国上层社会妇女开始穿着唐朝的襦裙;第二次是在高丽时代, 当时的高丽作为元朝的附属藩国长达八十年之久, 又因高丽皇族与元朝结亲, 高丽改穿蒙古服饰;第三次变革是在李氏朝鲜时代, 此时作为明朝的附属国受到更深更广之汉化, 其着装原则基本与明朝汉服相一致。三次汉化, 逐步演变成现在的韩服。

2、汉服对和服发展史的影响

和服起源于日本石器时代, 在绳纹式文化时代和弥生式文化时代时期, 日本已出现了两种基本服装样式, 一种是“贯头式”的女装, 一种是被称为“横幅”的男装, 史书《魏书·倭人传》记载“用布一幅, 中穿一洞, 头贯其中, 毋须量体裁衣”如是描述。此乃可称之为和服之雏形。

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中国服装引入日本并对日本服装起到影响作用的是在奈良时期, 也就是中国的盛唐时期。在此期间, 日本派遣了大批的学者、僧侣来唐学习交流, 将中国唐代的文化、艺术带回日本, 因此这一时期的日本服装有明显的唐风。平安时代, 又称为日本的“国风时代”, 日本文化开始摆脱掉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奢华与精致是这一时期日本服装的一大特色。至镰仓时代, 出现相对崇尚简易的武家文化, 加之这一时期元朝统一中国时波及日本, 便于战争, 日本服装开始变得窄小, 宽袖变回窄袖, 色彩回归朴素。桃山时代, 日本人对于服装有了更多的讲究, 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服装。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的时代, 现代和服大多是延续了这一时期的特色。

二、汉服对韩服形制和服装细节的影响

韩服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出土的壁画就大致可以看出韩服最初的模样。前面已经提到韩国的服装风格受到了中国北方游牧部落的影响, 因此韩服的穿着特征也是“二分结构”的上衣下裳制。韩服第二次改革是作为当时元朝的附属国受到汉化时所经历的, 当时元朝的质孙服形制是为上衣下裳相连的。经过历史上的改朝换代, 韩服最终流传下来三种形制即上衣下裳、上下连裁、和上衣下裤。

韩服受到汉服襦裙的影响最大。韩服女装由短上衣和高腰长裙组成, 为了便于扣好短上衣, 在两个前衣襟上各缝有长带, 结成的蝴蝶结搭配于高腰长裙前起到一定装饰效果, 形成上衣下裳的形制。韩服男士服装主要由短衣, 背心和肥大的裤子组成, 是上衣下裤的形制。由此可见, 韩服与汉服的形制相差并不大, 但汉服和韩服在服装的细节上是有不同, 汉服对韩服的影响是肯定的, 但韩服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并不是全面照搬汉服, 例如, 汉服是交领右衽, 也有“V”字形领的;但韩服都是“V”字形领。韩服裙摆非常宽大、蓬松, 具有强烈的优雅美, 而汉服裙摆则强调自然下垂, 具有鲜明的线条美。

三、汉服对和服颜色图案纹样的影响

和服是日本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 也是日本文化的体现。和服受到汉服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特别是在颜色和图案纹样这两个方面。在飞鸟时代, 随着与中国贸易交往的增多, 这个时代的服装风格也颇受当时中国东吴的影响。当时日本贵族朝臣的衣服颜色是随着官级而变化。其色阶共有六色, 由上级至下级为紫、青、赤、黄、白、黑, 是在中国五行学说所对应的五种颜色的基础上加了紫色。

在图案纹样方面, 日本广泛引用中国元素。周燕佩, 李广志论文《日本和服纹样起源的探究》中这样论及:“鸳鸯纹样, 雌雄相伴, 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它作为夫妻和睦的象征”。正仓院保存的“赤地鸳鸯唐草纹锦”就是唐时传至日本的。平安时代后, 镜背的图案, 侍卫、乐人的衣服上添加的蛮绘 (日本古代袍花纹图案的名称, 绘有鸟兽、花草等图案的圆形印染花纹或纺织花纹) 以及有职纹样中均出现了鸳鸯纹。”唐朝对日本服饰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此期间手工刺绣也得到很好的发展, 金、银的丝线开始用于织物生产。随着和唐朝交流的增多, 和服开始向着华丽的风格发展, 色彩也开始更加鲜艳明丽, 纹样多以大型花朵为主, 色彩鲜艳, 造型丰满。

前面提到, 镰仓时代日本出现相对崇尚简易的武家文化, 服装的色彩回归朴素。并且在这段时期, 开始流行如蓝、白、黑等较为接近自然的颜色, 特别是蓝色的运用, 不论是正式场合还是日常生活都可以看到, 各种深蓝、浅蓝、淡蓝、青蓝等逐渐变成最为普遍使用的颜色。

室町时代, 海外民间贸易兴起, 日本从中国进口大量金斓、缎子、纱绫、白绢等生丝和制品。此举促进了日本纺织业的发展, 同时也使得纹样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西阵人模仿中国的蜀锦, 生产出“唐织”。其纹样多以中世以后的传统纹样和中国输入的纹样为主, 用金银线绣出青海波、菱垣、七宝等, 串联起来作为背景纹样, 再通过四季花草等平安以后的日式纹样加以表现。现收藏于长尾美术馆的能装束“雁木火太鼓牡丹”, 充分展现了当时纹样的璀璨绚烂。

桃山时代的和服纹样恰到好处地对古典纹样进行吸收和创新, 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 使和服纹样有了新的发展。比如花筏纹样, 巧妙地把樱花纹、旋涡纹和竹筏纹组合起来, 给人一种强烈的时光流逝的感觉。江户时代, 友禅染的发明, 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丰富了和服图案纹样的种类。制作工艺的进步使得相应的纹样不再受到和服材料的制约, 极大地推动了市民衣着色彩的多样化。

四、结语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服装是具有较高的地位的。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在彰显其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影响和感染着相邻的文化, 因此汉服对于汉文化圈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本文指导教师:马秀兰

摘要: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 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汉文化的辐射力是巨大的, 不仅对本民族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周围国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纵观中国汉文化对外影响, 汉服对韩服和和服的影响作为重要一环, 其出现及其发展历史、服装形制、服装文化是目前此领域学术研究可以着手切入的关键地方。

关键词:汉服,韩服,和服,影响

参考文献

[1]周燕佩, 李广志, 著.日本和服纹样起源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9) .

[2]吴延缪.日本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

[3]石田尚豊, 田辺三朗助, 辻惟雄, 中野政树监修.日本美术史事典[M].东京:平凡社, 1987.

[4]上条耿之介.日本文样事典[M].东京: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 1981.

[5]时安.日本和服色彩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 2013.

[6]蒋玉秋, 王艺璇, 陈锋, 编, 著.汉服[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8.

篇4:钱学森中国人的骄傲

钱学森生于1911年12月11日。早年在北京师大附小、附中求学期间,学习非常用功,成绩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器重和赞许。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毕业后考取了清华大学“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远涉重洋踏上科学救国之路。钱学森先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他的成绩不但比美国学生好,而且比同班的其他外国人都好。由于学工程一定要到工厂去,而当时美国航空工厂不欢迎中国人,所以一年后他开始转向航空工程理论,即应用力学的学习,取得硕士学位后,又慕名到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师从著名空

气动力学家冯·卡门教授。冯·卡门教授第一次见到钱学森时,看到的是一位个子不高、仪表严肃的年轻人,他异常准确地回答了教授的所有提问,他思维的敏捷和富于智慧,顿时给冯·卡门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取博士学位后即留在冯·卡门教授领导的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工作。他们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合作关系,在喷气推进技术和空气动力学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

冯·卡门教授十分推崇他的这位中国弟子,曾这样评价说:“他在许多数学问题上和我一起工作,我发现他非常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赋的数学才智,能成功地把它与准确洞察自然现象中物理图像的非凡能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青年学生,他帮我提炼了我自己的某些思想,使一些很艰深的命题变得豁然开朗。”钱学森与老师合作,共同创造了“跨声速流动相似率”、“高超声速流概念”和“冯·卡门-钱学森公式”等理论,在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

在冯·卡门教授的影响下,钱学森对新兴火箭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参加了著名的古根海姆实验室五人火箭小组。1942年,由于战时的需要,美国暂时放松了对外国人的限制。这年美国军方委托加州理工学院举办喷气技术训练班,钱学森是教员之一,讲授和研究用火箭发动机推进导弹的课题。1943年他和热心研究火箭技术的同学马林纳合作,完成了《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几种火箭研究的设想,为美国发展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奠定了理论技术基础。1944年,钱学森在冯·卡门领导下,参加了美军“下士”导弹的设计工作。1945年,钱学森被美国空军聘为科学咨询团成员,参加了对德国秘密研制火箭的技术考察。这时,加州理工学院提升他为副教授。他在美国已成为一位卓有建树的火箭专家。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无法估价的、巨大的贡献”。

1946年,钱学森随冯·卡门教授到麻省理工学院任职,并在1947年初,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年轻的正教授终身行列。从1949年开始,他又肩负起著名的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的职务。这时的钱学森已被公认为世界上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开路人、现代火箭技术的先驱者。

艰难的回国历程

当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传到大洋彼岸时,钱学森兴奋极了,立即萌生了强烈的回国念头,决心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1950年7月,他去见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凡尼尔·金波尔,告诉他准备动身回国。这位海军次长大为震惊,立即通知移民局不许放行,咆哮地说:“我宁肯把他枪毙了,也不愿放他回中国,因为他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1950年8月23日,钱学森和蒋英买好了回国的机票,办好了行李托运及回国的一切手续,也就正是在这个当口,美国当局突然通知钱学森不得离开美国,理由是说他的行李中藏有同美国国防有关的“绝密”文件。半个月后几名警务人员突然闯进了钱学森的家,非法逮捕了他。钱学森被送往特米诺岛,关押在岛上的一个拘留所里。两个星期后虽由几位美国同事好友保释出来,但行动继续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的监视,被滞留了5年之久。

在这段时间里,钱学森有意改变科研方向,开始从事工程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1954年写成《工程控制论》,开创了一个新的工程技术研究领域,从而确定了他在工程控制论领域创始人的地位。

1955年6月,钱学森夫妇摆脱了特务的监视,在家书中夹带了给陈叔通先生的信,请求祖国帮助他早日回国。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开始,王炳南大使按照周总理的授意,以钱学森这封信为依据,与美方进行交涉和斗争,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允许钱学森回国。8月5日钱学森接到美国政府的通知,说他可以回国,但在乘坐美国邮船的归途中,仍当犯人对待。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和蒋英带着他们六岁的儿子永刚、五岁的女儿永真,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开始了为创建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新征程。

报效祖国

钱学森回国后,周恩来总理为他的一家接风洗尘,要他先到全国各地看一看,熟悉一下新中国的情况。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亲眼看到祖国建设蒸蒸日上的景象,钱学森深受鼓舞,并且也深深感到自己身上负有的重任。

1955年11月,钱学森和钱伟长合作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956年1月5日力学所正式成立,钱学森任所长至70年代后期。

1956年春,钱学森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并在会上发言。毛泽东主席设宴招待全国政协委员,热情邀请钱学森与他坐在一起,并亲切地征询他对发展火箭技术的意见,勉励他致力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培养自己的青年科技人才。在毛泽东主席“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和周恩来总理的热情鼓励下,钱学森这位饱受屈辱回到祖国怀抱不久的海外赤子异常激动,怀着对新中国发展国防尖端科技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奋笔疾书提交了一份《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阐述了发展中国火箭导弹工业的规划设想和具体步骤。在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一次不寻常的中央军委会议上,钱学森被邀给最高军事领导人讲解我国发展导弹事业的规划和设想。同时,由他牵头完成周总理领导制定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中《喷气与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任务。随后,中央决定成立以聂荣臻为主任的航空工业委员会,钱学森被任命为委员,并出任1956年10月8日诞生的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在最初组建的航天队伍里,只有钱学森一人是火箭专家,他从为新分配来的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开始,投入了一个神秘而宏伟的事业,这156名大学毕业生,后来成为我国火箭、导弹与航天技术队伍的骨干。

1958年钱学森协助聂荣臻元帅部署了第一枚近程导弹的仿制工作。

1959年他光荣地成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1960年10月,在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他带领广大科技人员和工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在很短的时间里仿制成功第一枚近程导弹,并于11月5日一举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4年6月29日,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导弹技术从仿制进入到了独立研制的新阶段。1966年10月27日,遵照周恩来总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指示,钱学森协助聂荣臻元帅,在酒泉发射场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这次史无前例的试验,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用于自卫的导弹核武器。

早在1953年,钱学森就研究了星际航行的可行性。1958年,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立即引起了钱学森的强烈共鸣。他即与科学家赵九章、郭永怀等一起积极倡导开展空间技术研究工作。在他的主持下,连续举办了12期星际航行座谈会,并作了《今天苏联及美国星际航行火箭动力及其展望》的演讲。1962年又编著出版了《星际航行概论》一书,组织安排了航天的预先研究课题,为发展中国的空间事业准备条件。1965年1月8日,钱学森正式向国家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和付诸实施。同年5月,中央军委召开会议批准研制人造地球卫星计划,并组建卫星研究院,拟定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方案。钱学森成为研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指挥、总顾问,1968年又兼任新组建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钱学森为实现人造卫星能够上天,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上的问题。1966年,当发射第一颗卫星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进行滑行段喷管控制的仿真试验时,出现了晃动幅值异常现象,大家束手无策。钱学森到现场观察了整个试验过程,认真倾听了大家的意见,然后胸有成竹地做了结论:“这种情况是在近乎失重的状态下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晃动模式已不能成立。此时流体已成粉末状态,晃动力很小,不会影响火箭的正常飞行。”后来的飞行试验证明,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托着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当从千里之外的观测站传来“卫星入轨”的喜讯,钱学森看到自己多年呕心沥血结出丰硕的成果,看到多年奋斗的梦想变为现实,终于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流下了喜悦的泪水。他回国15年,终于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实现了报国的夙愿,迎来了中国航天时代新的黎明。

钱学森打开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大门。此后,他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组织管理、策划指导,站在航天技术发展的高层,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对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规划、型号的方案论证、技术攻关、重大问题的组织协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以后洲际弹道导弹、水下发射战略导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各种人造卫星以及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人们不会忘记钱学森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和发展建树的伟大功绩。

心系神舟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钱学森又在思考把人送上天的事了。在钱学森和许多航天科学家的建议下,国家秘密启动了“714”工程,提出研制曙光1号载人飞船,讨论了中国建造第一艘飞船的方案,并着手选拔培训航天员。

原定1973年底发射曙光1号飞船,但由于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国家经济困难,技术上也有许多问题,在1975年3月正式宣布载人飞船工程下马,钱学森的载人飞天梦想暂时尘封起来。不过,钱学森深信中国总要走载人航天的路子,所以研制队伍只相应进行了缩编,有的预研工作保存了下来,为日后重新上马打下一定基础。

20世纪90年代,我国航天技术长足发展,国家制定了著名的“863计划”,载人航天工程再一次启动了。钱学森在听了飞船论证的情况汇报后说:假设要人上天,飞船作为第一步可以是这样。如果说要搞载人航天,那么用简单办法走一段路,保持发言权,是可以的。当“921工程”上马后,钱学森一直关心着这个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神舟飞船试验飞行成功,他都显得非常高兴,对年轻的航天科技人员大加赞赏:“载人航天这件事,我们一直想做但没有做成,你们今天终于做成了,非常了不起!”

钱学森心系神舟,终于在他年届92岁高龄之时,看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梦想实现了。2003年10月16日,钱学森难以抑制兴奋和欣喜的心情,用他那只颤抖的手工整地写道:“热烈祝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向新一代航天人致敬”!

伉俪情深

要谈钱学森和蒋英的爱情故事,得从他们的父辈谈起。

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陆军上将,也是著名的文化学者,他著述宏富,以“兵学泰斗”驰名于世。

蒋百里与钱学森之父钱均夫早年都就读于浙江杭州求是书院(现浙江大学前身),并于1901年和1902年先后留学日本数年,一个学军事,一个学教育,回国后又都定居在北京,因此蒋钱两家关系甚密。

蒋英生于1920年9月,她是蒋百里五个女儿中最美丽最聪明的一个。而钱学森是钱均夫的独生子,自幼酷爱艺术,有广泛的爱好,尤其是迷恋音乐,少年时代便是有名的铜管乐手。

可以说钱学森和蒋英的爱情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当有人问及蒋英当时的情形时,蒋英深情地回忆道:“那时候,我们都非常喜欢哲理性强的音乐作品,学森还很喜欢美术,水彩画也画得相当出色。因此,我们经常一起去听音乐,看美展。”后来钱学森负笈去美国学航空工程,而蒋英则远去西欧学古典声乐。“我从心里佩服他。他那时很出名,才36岁就已经是正教授了,很多人都敬仰他。我当时认为有学问的人是好人。”

1947年桂子飘香的季节,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喜结良缘。此时蒋英已是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钱学森则是学识超群的科学家。

这年9月26日,钱学森与蒋英赴美国波士顿。他们先在麻省理工学院附近租了一座旧楼房,算是安家了。新家陈设很简朴,二楼一间狭小的书房,同时也是钱学森的工作室。起居间里摆了一架黑色大三角钢琴,为这个家平添了几分典雅气氛。这架钢琴是钱学森送给新婚妻子的礼物。

在1950年到1955年期间,也就是5年的软禁生活,他们相濡以沫,互相扶持,互相鼓励。

回国后,蒋英的艺术才华又焕发出来了,她最初在中央实验歌剧院担任艺术指导和独唱演员,后又到中央音乐学院担任系主任、教授。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整个70年代,我国每次发射导弹、核导弹和人造卫星时,钱学森都要亲临第一线,在基地一蹲就是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当时保密要求十分严格,钱学森出差在哪儿,干什么从来不对家人讲。有一次蒋英在家里一个多月得不到钱学森“音讯”,不得不找到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问:“这么长时间渺无音讯,他还要不要这个家了?”五院的 同志告诉她:“钱院长在外地出差,他平安无恙,只是工作太忙,暂时还回不来,请您放心。”蒋英听了,心里有了数,具体事情也就不再多问了。

有人曾请教过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俩一个在科学上、一个在艺术上都达到了高峰,共同生活了50多年,这科学和艺术是怎样相互影响的呢?钱学森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的阐述:“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唱最深奥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的,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感谢我的爱人蒋英。”

艰难的回国历程

当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传到大洋彼岸时,钱学森兴奋极了,立即萌生了强烈的回国念头,决心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1950年7月,他去见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凡尼尔·金波尔,告诉他准备动身回国。这位海军次长大为震惊,立即通知移民局不许放行,咆哮地说:“我宁肯把他枪毙了,也不愿放他回中国,因为他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1950年8月23日,钱学森和蒋英买好了回国的机票,办好了行李托运及回国的一切手续,也就正是在这个当口,美国当局突然通知钱学森不得离开美国,理由是说他的行李中藏有同美国国防有关的“绝密”文件。半个月后几名警务人员突然闯进了钱学森的家,非法逮捕了他。钱学森被送往特米诺岛,关押在岛上的一个拘留所里。两个星期后虽由几位美国同事好友保释出来,但行动继续受到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的监视,被滞留了5年之久。

篇5:中国人的骄傲作文

莫言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这个奖项的诞生以来,我们中国人还从来没有得到过。或许,很多外国人认为,中国永远也不可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莫言却用他的作品,给了他们有力的回击,同时也告诉他们,我们泱泱大国,人才济济,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

莫言获奖会影响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文学界,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我们在物质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已为世人所公认,莫言的获奖标志着在稍稍放开束缚的情况下,以我们民族厚重的历史为养料的中国当代文化成就,也得到了世界的承认。这是中国的成就,是中国人的骄傲。

莫言他获了奖,却没有因此而骄傲自大,我想如果是我,我能像他那样吗?我想我肯定不会有莫言的那种从容和淡定,因为我还是个小孩嘛!我决定,

篇6:中国人的骄傲初三作文

在公元前1,张骞曾历经艰险出使过西域;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公元前1678年—1735年,雍正皇帝继位后平定西北;1949年,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我国才有与这些事情逐渐强大!

当然,一个成功的国家,必定得有辛酸,不堪的屈辱!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我国进行了惨烈的抗日战争!1937年12月13日,日寇又侵占南京,对遇难同胞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戮;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我方方的史料表明,在抗日战争中,保守估计我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700余亿美元。

我国的屈辱岂是这样少:清政府末年,由于十分腐败,接二连三地被迫签下了不平等的条约!我国的领土被迫割让给外国,忍受他们的侮辱!还在清朝光绪年间,八国联军齐放火毁了珍藏数宝的圆明园!

终于在1949年,我方打败了所有的侵略者和剥削者,扬眉吐气地建成了新中国。从那以后,我国的科技,文化,大大增长。逐渐由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变成一个泱泱大国。

篇7:中国的骄傲作文

中国的骄傲

年8月8日,这是一个令人期盼的日子。我坐在电视机前,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回想起北京申奥成功后,这几年来,中国人民都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做准备。今天,这个激动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当开幕式隆重开幕后,两百多个国家的运动员顺序入场。这庞大的队伍就像一条长龙。我想: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各国的运动员一定会为我们奉献一道大餐,大餐的名字就叫:精彩的.奥运会。

每当我在电视机前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有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就知道,中国奥运健儿又给我们国家赢得了一块金牌,但是,谁知道,在每一个金牌得主的背后,都有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篇8:感受中国航天人的骄傲

本刊讯:日前, 天津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组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莅津专家以及保利集团天津公司、中检 (天津) 能源公司、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节能战线代表一行, 来到位于天津市开发区西区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天津产业园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进行了参观调研, 观看长征5号、长征7号的安装测试生产过程。

我国凝聚了航天战线众多科研创新成果的大火箭技术, 其性能赶超世界一流水平, 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一直居全球之最。

基地技术处和环保处的领导分别为代表讲解了有关基地建设的多项创新工艺。代表们登上了近百米的亚洲最高单层建筑--火箭组装测试大楼, 亲历了为祖国航天事业争光的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组装与测试工艺设备。通过参观, 代表们从国家在短短20多年间以和平方式来发展出一日千里的科技中, 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作为航天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篇9:詹天佑——中国人的骄傲

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学邝孙谋推荐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詹天佑这才有机会献身于祖国的铁路事业。此时正值天津——唐山铁路施工,他不愿久居天津,就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结果只用了80天的时间,铁路就全线通车了。

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50年后才能实现。”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带着测量队,身背仪器,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随手填了一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复勘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都冻紫了。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经过工人们不懈奋斗,京张铁路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6年完成,结果只用了4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属于大家的。”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一口气。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思维互联网]

詹天佑是了不起的。他从小就胸怀大志,怀着为祖国富强的信念而发奋学习;等到报效祖国的时刻,他就毫不犹豫地把满腔热忱和所学的本领倾注给祖国的铁路事业;面对外国人的羞辱,他咬紧牙关,顶住压力,用胆识和智慧创造了外国人不敢置信的神话,为中国人争了光、出了气,让中国人民从此挺直了腰杆儿,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詹天佑是我们中国人的榜样,中国人的骄傲,他的精神将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后人前仆后继,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篇10:中国的骄傲作文

明朝陈继儒的《太平清话》中记载:踏鞠始于轩(皇帝)后,军中练武之剧,以革为元囊,实以毛发,使人执之,多中者赏。

到战国时,踏鞠已经从军事训练项目发展成为一种在民间广为盛行的娱乐方式。秦汉时,“踏鞠”改名为如今大名鼎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蹴鞠”。此时,蹴鞠已分娱乐性、表演性、竞赛性、军事性四类,设立了专门的“蹴鞠场”,而此时,罗马人只能在沙滩上画白线来做为球场踢球呢!唐宋时期,蹴鞠运动达到巅峰,充气球和球门的出现使足球赛的基本规则已初现雏形。而清朝末年,我国的传统蹴鞠已完全被西方现代足球取代,但不管怎么说,蹴鞠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伴随着中国五千年兴衰史。

现代足球和古代蹴鞠动作差不多,都是以脚为主支配球的运动。在那一片绿茵场上,二十二个人,一颗足球,如此组合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激起人们澎湃的热情。国际球坛上更闪耀着一个个传奇球星,用不可思议的脚法,穿越一个又一个障碍,仿佛浩瀚星空中一颗闪亮星,引得球迷为之一次次忘我欢呼。

好了,看完国际球坛的群雄争霸,我们把目光转回足球的故乡――中国,此时的国足(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表现真是不堪回首。这要是让某唐宋球迷穿越到现在,准会气得吐血。按道理中国是足球的发源地,足球队进世界前十是理所应当,可直到今年,国足才排世界第八十一。

篇11:小学作文:中国,中国我的骄傲

中国,中国我的骄傲 “中国”,“中国”我的骄傲

“中国”,“中国”是否能拉直这纤夫的身躯,是否能从这新的世纪、新的一代中抬起头呢?经历过多少个风风雨雨,穿越过多少个坎坎坷坷的世纪,今天我们从这段历史中记忆起来,去迎接一个光荣而又神圣的日子。

2008年8月8日晚8时,一个特殊而又自豪的日子来到了,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中国,在北京举行了,中国人民期待了百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随着胡锦涛总书记宣布奥运会正式开幕,熊熊的奥运的圣火点燃了,此次中国作为最后一支东道主入场的运动队,以其空前的人数和实力向世界证明,中国是一支世界强队。果然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们没有令国人失望,一个个世界纪录被刷新,一枚枚金牌被中国运动员收入禳中,中国队始终高居金牌榜第一的位置,这真是令我这个小体育迷惊讶!我最喜欢看郭晶晶姐姐的跳水比赛,在女子3米跳板比赛中,只见她从容助跑,果断踏板,将身一跃,宛如一只仙鹤,在空中完成一个转体三周半,以近乎完美的动作结束比赛,她压水花的技术真是一流,三个裁判给了满分,其它裁判也给了9分以上的高分,最后总成绩比第二名高出了近17分,真不愧为跳水女皇的美名。当然中国队的其它跳水运动员也不赖,陈若琳、王鑫两朵小花10米跳台夺金,男子林跃、火亮10米跳台夺冠等等,不过这次中国举重队却更出人意料,共派出6个男运动员,4名女运动员,却取得了7金1银的绝佳战绩。经历了雅典之痛的中国体操队在家门口,狂掠9金1银4铜,男、女团体同时登顶,不仅彻底洗清雅典之耻,从而成为世界体操界的新霸王。8月17日,随着小将邱健意外获得男子步枪三姿比赛的金牌,本次奥运会的射击比赛全部落幕。中国射击队共取得5金2银1铜的好成绩,为中国军团立下了汗马功劳。看着一面面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升起,听着一曲曲《义勇军进行曲》在赛场上响起。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最终,中国队以51枚金牌的辉煌战绩高居金牌榜首位,刷新了中国的奥运史的纪录。“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此刻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个“纤夫”他挣脱了历史的僵绳,伸直了他的屈背,他显得是那么年青,那么健壮,他在世人面前证实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在走向繁荣,在走向昌盛。

篇12:小学作文:中国,我的骄傲

1949年10月1日,当敬爱的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勾起了多少人兴奋的泪水。同时证明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将在世界上腾飞!

成立之时的中国迎接着一个个难题,她在困难中学会了克服,在逆境中学会坚强。6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那饱经风霜的脸庞,已打造了中国那打不倒、压不垮的民族魂。

澳门、香港的陆续回归;神州5号的驾驶员杨利伟叔叔顺利飞天,带着胜利归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功加入WTO;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北京举办,那隆重的开幕与闭幕的场面多么耀眼,赛场上,奥运健儿“展翅飞翔”,为中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赢得了52枚金牌,那闪闪发光的金牌上验证了奥运健儿的奋斗与心血…… 这一切的成就,难道不是在说明中国的进步吗?

现在的中国可今昔非比了,她在成立60周年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其它国家大吃一惊,开始刮目相看;今天的中国不同凡响了,但是她戒骄戒躁,与其它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提升……在这60年里,她学会了宽容别人,学会了淡忘仇恨,这样的中国有哪一个中国人不为她骄傲?

当中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时,上天便来考验一下她……

2008年的百年不遇大雪灾从天而将,挡住了在异乡正要回家的人们,本应春节大家是高高兴兴在家休息的,但是人们放弃了娱乐的时间,每天紧盯着电视看雪灾的情况。救护人员不眠不休地开路,亲爱的温总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鼓励着人们:“我们一起战胜雪灾。”正因这句话,救护人员更努力了,在雪灾中,演绎了一个个舍己救人的感人事件。

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震垮了一栋栋楼房,使一个美丽的地方瞬间变为废墟,成了人间地狱,死亡人数不断上升,我们的心也越来越痛。但地震震碎的是房子建筑,却破坏不了中华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人们不再沉浸于悲伤中,大家手拉手,心连心,进行捐款捐物,一车车物资送到四川,带着我们的爱心,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心意来到了受害者的手上。国家为了补偿四川无家可归的人们,免费提供住处,义工们帮助四川的人们重建家园,各国的好心人也捐款送到我国,那从千里迢迢送来的物资让人们感动不已……

2009年的H1N1传染病,让全世界的人们开始恐慌,我国领导废寝忘食地研发制止传染的办法,把传染上的人小心隔离起来,国家领导千里迢迢赶来慰问。经过开会,他们把工作策略,具体做法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60年来的考验,验证了中国的成就全凭着她有一支得力的领导,民族的团结,这样的中国,能不为她感到自豪吗?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是一名小学生,我爱我的祖国,我愿意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努力学习,建设祖国。让我们的民族更耀眼夺目,美力四射!

篇13: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一、国学文化的底蕴融入汉语言文学

国学文化的底蕴是传统文学的经典,是中国学术文化的基础。我们今天所提到的国学文化是传统的中国学术文化,作为现代中国文化的基础,它是由言语、文字、思想、生活习俗四个要素构成。其中,“言语”和“文字”在汉语言文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国学文化涵盖了汉语言文学的艺术文学,汉语言文学沿革变迁中,国学文化的底蕴也在渐渐地展现在时代背景中,这种“底蕴”是一个时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缩影,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学文化历经时代的洗礼,分散在了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久而久之,国学文化便在文人雅士的呼吁声中逐渐融合到汉语言文学中,这种融合,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凝聚起来,从而在汉语言文学中“开了花”,让汉语言文学有了艺术的芳香,展现了艺术文学的魅力,从而彰显出了国学文化的魅力。

二、国学文化的气息融入汉语言文学

所谓“国学文化的气息”是指国学经典沿革下来的文化精髓,为现代人追求艺术生活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汉语言文学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中繁荣兴盛,形成当今时代人们追求的“雅文学”。国学文化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盛事伊始,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汉语言文学经过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把国学文化的艺术气息融进时代文学的灵魂深处,随着汉语言文学的变革,一步一步地渗透到汉语言文学的精神层面,从而使现代生活中的人们意识到艺术修养与人文情怀的重要性,也使现今时代的人们开始培养艺术修养意识,培养文学鉴赏意识。在“意识”与“培养”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国学文化中文人雅士的心境变迁,总结心境变迁中的人文思想,从而以人文思想感受国学文化的气息,彰显国学文化的魅力。

三、国学文化的经典融入汉语言文学

国学文化的最大魅力是讲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吸取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变化,引导未来的人类文化。与此同时国学文化中有很多国学经典,那些经典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物质理念和精神理念。国学经典中的传统宗教、传统信仰、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在现今时代,汉语言文学理念中侧重于精神理念的共享,把国学文化经典中的宗教信仰、人文习俗通过汉语言文学的精神理念共享,提炼出文学的精髓。随着新时代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人们重视文化方面的修养,国学文化渗透到汉语言文学中当中,人们在对汉语言文学进行独到鉴赏的时候,也在提升对国学文化的修养,这时候国学文化就以不同的角度彰显了自身的魅力。

四、国学文化的魄力融入汉语言文学

国学文化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文化的沉淀,所沉淀出来的文化魄力便是能够顺应朝代更替、时代变幻所沿革下来的文化体系没有原时代的全部气息,却是融合了多朝多代思想精髓,历经岁月的洗礼,呈现出现代文化的魄力。汉语言文学中的诗词歌赋、经典绝唱都是文人雅士结合当时生活现状,呼吁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追求。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的变革历经时代的变迁,与国学文化相碰撞,让国学文化与汉语言文学共融向前走上时代发展的道路。例如:国学文化中的唐诗宋词,在汉语言文学中有着浓郁的文学气息,在国学文化中,唐诗宋词只是时代背景的一个方面,并没有完全的涵盖一个时代的生活,也就是说,唐诗宋词只是一个时代文人雅士精神思想的缩影。汉语言文学作为国学文化中的艺术文学分支,出现了“现代语言、古代文学”之说,它奠定了唐诗宋词的文学艺术基础,彰显了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给予了现代人懂得鉴赏汉语言文学寓意的能力,使他们懂得培养国学文化的个人修养意识,真正意义上理解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五、结语

古往今来,国学文化的传承不容忽视,汉语言文学的人文艺术气息融合着国学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在新时代人们追求精神自由中彰显国学文化的魅力,让新时代的人们感受到国学文化的魅力,提升个人修养,使新时代的人们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接班人。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汉语言文学与国学文化在历史变革中历经时代的洗礼,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在汉语言文学中融入国学文化,一方面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把我国的民族文化精髓传承下去。本文从汉语言文学自身沉淀的文学魅力出发,探析国学文化融合到汉语言文学中所彰显的魅力,通过这种文化与文学融合出来的魅力,让新时代的我们感受到国学文化独特的韵味,从而促使我们自觉培养个人人文修养意识,提升自身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国学文化,汉语言文学,魅力

参考文献

[1]赵丽娟.当代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弱化的问题探讨[J].语文建设,2015,18:83-84.

[2]梅志俊.国学文化传播渠道研究[D].新疆大学,2013.

篇14:中国桥梁的骄傲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圆弧敞肩式石拱桥。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1200多年。

有艺术

赵州桥的雕刻极具特色,在其栏板和望柱上雕刻着蛟龙、兽面、花饰、竹节等,其中尤以蛟龙最为精美。

你瞧,在两侧北数第二块栏板上,正面图案中左边的龙拿着一束莲叶等献给右边的龙,而右边的龙伸着尾巴,拿着一枚宝珠向左边的龙回敬:背面雕刻着二龙戏水,龙口微张,巨牙微露,龙眼椭圆,好像能转动一样,两龙对视,极为传神。

有创新

赵州桥在造桥技术上有许多创新,被称为“赵州桥三绝”:

1.圆弧拱形

早期石桥的拱大都是半圆形。但赵州桥跨度很大,如果把拱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会很高,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于是李春大胆采用了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既减低了桥的高度(拱高只有7.23米),减少了修桥的石料与人工,又使桥体非常美观,很像天上的长虹。

2.采用敞肩

李春把实肩拱改为敞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石料,减轻桥体重量,而且还增加了泄洪能力。

3.单孔

跨度较大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但是多孔桥桥墩多不利于舟船航行:桥墩长期受水流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因此,李春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这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你知道吗?

上一篇:小学 少先队大队委竞选主持词下一篇:树荫下的怀想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