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

2024-04-28

抗体(通用14篇)

篇1:抗体

路南区疾控中心

积极开展辖区目标人群乙肝抗体水平检测工作

为加强乙肝疫苗水平检测控制,根据《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规程》和《疫苗流通及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重点工作部署,我中心于2013年9月开展2周岁-18周岁人群乙肝抗体水平检测工作。

9月5日在区政府小礼堂召开辖区由18家医院、24所小学、20所幼儿园、3所中学、一所高中院校参加的乙肝抗体水平检测工作培训会。会议目的是观察辖区内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接种免疫效果,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和不同生活环境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为今后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科学管理和计划接种,更有效预防控制HBV感染提供科学管理依据。对符合检测条件的不同人群以接种卡为据,采集血样,应用胶体金法检测HB-sAg、抗-HBs。调查的不同年龄段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不同,抗体持续时间和强度也不同。这与接种者年龄及免疫状态、免疫条件免疫系统发育具有相关性,同时抗-HBs滴度定期检测、复种等因素均影响抗体水平。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传染的一种有效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和不同生活环境人群的接种条件免疫状态进行不同方式乙肝疫苗接种管理、监测和复种管理。这次乙肝抗体水平检测对预防和控制HBV感染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截止到9月10日,共计

2013年9月112 检测目标人群3600名。

篇2:抗体

结核抗体试验阳性,不能说就是结核病,它是血清学范畴内的一个检查,只要感染过结核菌就呈阳性反应,它只是诊断结核的一个参考,我们中国人皆大多数都感染过结核菌,但感染了结核菌不等于是结核病,绝大多数人是不发病的。

PPD试验(结核菌素),也是诊断结核病的一个参考,它是在皮内注射0.1的药液,48--72小时看结果,PPD试验,也只有强阳性才有意义。

如呈阴性反映,就说明没感染结核菌,弱阳性和阳性反映,也只能说明感染了结核菌,不能确诊为结核病。

结核抗体阳性提示感染过结核菌,这对诊断结核病意义不是很确切,因为在我国将近半数的成年人都感染了结核菌,他们做结核抗体检测可能都是阳性的,但并不说明这些人都是结核病人。

篇3:抗体

1 造成动物免疫抗体真性低下的原因

1.1 疫苗方面的原因

尽管由政府部门统一采购, 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基层防疫体系不健全, 有时难以做到全程低温运输, 势必影响疫苗的效力。在疫苗的保管上由于防疫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等因素, 冰箱、冷库断电不能及时发现, 致使疫苗反复冻融或长时间处于常温状态, 也必然影响疫苗的效力, 从而影响免疫的效果, 造成检测时抗体水平较低。

1.2 免疫操作不规范

1.2.1 操作不当:

防疫员在免疫接种时出现“飞针”现象, 疫苗未注射到动物机体或注入的疫苗从针孔回流出来, 造成疫苗注射不足, 无法产生免疫应答, 即无抗体产生。

1.2.2 免疫剂量不准确:

强制免疫中, 有的防疫员担心副反应大, 擅自减少注射剂量, 或在注射口蹄疫、猪蓝耳病苗时未根据动物大小要求注射剂量, 造成免疫剂量的不准确, 直接影响免疫的效果。

1.2.3 免疫前对免疫动物群体的健康检查不够:

防疫员在给农村散养动物免疫时对动物的免疫史和发病史难以了解, 仅凭目测法判断动物的健康与否, 致使处于病态或疫病潜伏期动物免疫后发生不良反应, 影响免疫效果。

1.2.4 操作前准备工作不仔细:

防疫员在注射疫苗前, 未对疫苗的外包装、失效期, 是否破损等情况进行检查, 以致使用了不合格的疫苗。还有的防疫员在稀释疫苗时不细心, 影响了免疫抗体的产生。

1.2.5 注射用器械消毒不严:

注射用的器具未按规定消毒, 有的没能做到一畜一针头, 有的甚至不换针头, 造成机械带毒接种, 干扰了抗体产生, 也极有可能诱发动物疫病。

1.2.6 混合使用疫苗:

有的防疫员图省事, 违反规范, 将猪瘟苗、猪口蹄疫苗和猪蓝耳病苗混合在一起一次性注射, 致使疫苗效价降低, 免疫效果不理想, 导致检测时出现抗体水平低。

1.3 强制免疫无合理免疫程序

强制免疫时, 防疫员是根据各地政府统一安排进行春秋两次集中免疫, 而散养户不可能统一时间补栏, 往往由于补免、动物患病推迟免疫造成部分动物两次免疫接种间隔时间太短, 受上次免疫抗体干扰直接导致免疫失败。

1.4 动物机体自身因素导致免疫抗体水平低下

1.4.1 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是指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或受到损害, 使机体对抗原的应答力下降, 对疫病敏感性增强的一种免疫异常状态。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可使动物机体对多种疫苗免疫反应下降, 甚至导致免疫失败, 如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都属于抑制性疫病。

1.4.2 应激反应: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 一定程度上受神经, 体液的内分泌的调节, 在环境通风不良、过冷过热、拥挤、长途运输和转群等因素的影响下, 动物会产生应激反应, 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上升, T淋巴细胞受损, 巨噬细胞受抑制, 此时免疫接种往往难以起到保护作用, 检测抗体时自然很低。

1.4.3 母源抗体的干扰:

母源抗体在动物初生时对动物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 如果幼小动物在免疫接种时母源抗体的滴度很高, 疫苗病毒会被母源抗体中和而无免疫抗体产生。

1.5 动物的饲养管理及用药对免疫抗体的影响

散养户饲养的动物条件相对要差些, 营养状况也不是很好, 这样就导致动物自身抵抗力下降, 免疫反应受到一定抑制。免疫期间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和消毒药都可改变疫苗的抗原成分, 直接导致免疫接种失败。

2 造成动物免疫抗体假性低下的原因

2.1 被检血清运输、保存不当

采样后血清未及时进行低温保存或被检血清冷冻后反复冻融, 送检时未进行低温运输等都可造成血清学检测时免疫抗体效价很低。

2.2 采样时间不当

由于强制免疫采样时间为统一安排, 部分防疫员免疫接种时间计划不妥, 与采样时间相隔太短, 动物机体尚未产生抗体。

3 小结与对策

对动物的免疫抗体进行检测, 其主要目的在于检验免疫接种后是否对动物机体产生了保护效果, 针对免疫抗体水平偏低的情况查找原因, 是为了日后工作时能提高免疫效果。要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 全面提升动物防疫工作质量, 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首先要排除假性抗体水平低下

假性抗体水平低下都是由于人为的疏忽造成, 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防疫员在对动物进行免疫时要做好免疫档案, 记录好免疫接种的准确时间, 合理安排免疫时间, 采样要安排在满足动物产生抗体的时间后进行, 送检样品时应按规定保存和运输, 避免检测结果与实际免疫效果不相符。

3.2 疫苗运输保管要规范

边远乡镇在运输疫苗应避开高温时段, 尽量选择带空调车运输或配置冰块;保管疫苗要有专人负责, 保管员要增强责任心, 要定期检查贮存疫苗设备运行情况和疫苗的时效及破损情况, 以确保各类疫苗质量安全。

3.3 操作前要仔细检查

防疫员在免疫操作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疫苗, 看是否有破损、过期等情况, 记录好疫苗的生产厂家、批号, 禁止使用不合格疫苗,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疫苗稀释液要用配备的专用稀释液, 切勿混淆使用。

3.4 操作要规范

免疫剂量要准确, 注射操作要到位, 确保足量疫苗进入动物机体。注射用的器械要消毒, 做到一畜一针头。猪强制免疫的三种疫苗禁止混合使用。

3.5 了解待免动物的健康状况

强制免疫时, 防疫员最好对待免疫动物群体的发病史进行调查了解, 尤其是散养户饲养的动物, 以便更好判断待免动物的健康与否。

3.6 合理安排免疫时间

避免抗体干扰。统一安排时间免疫时, 防疫员要查看上次免疫的时间, 防止两次间隔时间太短, 受动物自身体内抗体干扰;幼小动物接种时应合理安排免疫时间, 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3.7 其它

篇4:抗体

【关键词】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疾病;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29-01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重要标志性抗体,已成为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指标,主要用于鉴别诊断桥本氏病、甲亢、甲减、毒性弥慢性甲状腺肿(Graves)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正常对照组60例,男23例,女37例,年龄23~59岁,平均35岁;甲状腺疾病患者162例,男52例,女110例,为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临床确诊病例,年龄21~65岁,平均42岁;其中甲亢58例,甲减42例,桥本氏甲状腺炎29例,单纯性甲状腺肿23例。患者均依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B超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1.2 方法 早晨抽静脉血,分离血清,当天检测。TGAb和TPO-Ab的检测使用Access化学发光分析仪(美国Beckman公司)。正常参考值:TGAb 0~4IU/ml,TPO-Ab 0~9IU/ml。

2 结果

TGAb和TPO-Ab在甲状腺疾病时阳性率较高,TGAb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原发性甲减、甲亢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4%、63%、35%;TPO-Ab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原发性甲减、甲亢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5%、67%、45%。桥本氏甲状腺炎的TGAb和TPO-Ab阳性率最高, 其次是原发性甲减。TGAb和TPO-Ab检测结果显示桥本氏甲状腺炎、原发性甲减和甲亢中TGAb和TPO-Ab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甲亢组、甲减组及桥本氏甲状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Ab、TPO-Ab定量检测值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单纯性甲状腺肿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Ab、TPO-Ab定量检测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討论

甲状腺疾病大多数为自身免疫所引起, TGAb为甲状腺球蛋白的自身抗体,TPO-Ab被认为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致病因素之一。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测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本实验表明TGAb和TPO-Ab在甲状腺疾病时有较高表达,桥本氏甲状腺炎的TGAb和TPO-Ab阳性率最高, 其次是原发性甲减。TGAb和TPO-Ab的检测结果显示桥本氏甲状腺炎、原发性甲减和甲亢中TGAb和TPO-Ab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所以联合检测TGAb和TPO-Ab有利于本病的确诊和治疗;甲减患者大多表现TGAb和TPO-Ab阳性且定量检测值较高;甲亢大多为Graves病, TGAb和TPO-Ab阳性且定量检测值较高。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药物治疗停药的指标及是否复发的概率均与TGAb和TPO-Ab的数值有关。单纯性甲状腺肿组TGAb和TPO-Ab阳性率较低且定量检测值大多在正常范围。由此可见对甲状腺疾病患者在检测甲状腺激素的同时联合定量检测TGAb和TPO-Ab,有利于甲状腺疾病的确诊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何永玲;石青峰;;甲状腺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应用进展[J];华夏医学;2010年03期

[2] 郭延云;唐松涛;潘天荣;;妊娠晚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变化Meta分析[J];安徽医药;2012年05期178

[3] 史轶繁.协和内分泌和代谢学.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006-1100.

[4] 白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3,23(6):367.

篇5:狂犬病抗体检测分析

世卫组织规定的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最低滴度为0.5IU/ml,已被广泛用作参考值。这一指标可予以测定。如受种者身体健康,则不管年龄大小或是否同时给予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进行暴露后预防的第14天,在大多数受种者中均应达到此水平。

暴露前体内中和抗体滴度达到这一水平者无一例发生狂犬病。

如果抗体水平达到这一标准,应该就不用担心狂犬病了。

但是过了疫苗有效期再次暴露的话还需要加强或重新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篇6:7单克隆抗体制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以及过程中涉及的具体筛选过程。

3、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和普通抗体相比的优点。能力目标:

1、学会从复杂的制备过程中找出简单的流程图

2、注意前后知识点的对比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生物导弹的应用了解单克隆抗体目前在抗癌方面的贡献,并努力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以及过程中涉及的具体筛选过程。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锚式问题:从“生物导弹”一个新颖而又陌生的画面入手。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具体结合材料和图片来介绍生物导弹。资料:“生物导弹”是免疫导向药物的形象称呼,它由单克隆抗体与药物或放射性同位素配合而成,因带有单克隆抗体而能自动导向,在生物体内与特定目标细胞或组织结合,并由其携带的药物产生治疗作用。问题:生物导弹中的关键成分是什么?什么是单克隆抗体? 【二】自主探究(4分钟,学生看课本完成)

1、长期人们怎样获得抗体?这样的抗体有什么缺点?

(给动物反复注射抗原,然后在动物的血清中提取抗体。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B淋巴细胞在分泌抗体时有什么特点?B淋巴细胞实际指的是什么细胞?(一个或是一种B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效应B细胞或是浆细胞)

分析:这两个问题比较简单,而且在课本中能直接找到答案,学生迅速阅读课本就能完成。【三】继续探究(10分钟,学生看课本,查阅资料,讨论合作完成)

1、写出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简图(略,见课件)

2、怎么获得免疫小鼠,目的是什么?

(给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使小鼠发生特定的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

3、为何选择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定的抗体,单不能无限增殖;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

4、过程中大致需要几次筛选?怎么筛选?目的是什么?(主要是2次。第一次为了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能大量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5、最终获得单克隆抗体的办法有几种?分别是?

(两种。体内在小鼠的腹水中提取;体外在细胞的培养液中提取)

6、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涉及的技术及其原理有哪些?

(细胞融合: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动物细胞培养原理:细胞增殖)

分析:上述的6个问题涉及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点,需要和学生一起系统化的梳理,并强调重点内容作好笔记。【四】继续探究总结

1、单克隆抗体的“单”和“克隆”分别指的是什么?

(单:单个能产生大量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无性繁殖即有丝分裂)

2、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主要有哪些?

(主要集中在医学方面,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等)

3、单克隆抗体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纯度大、可大量制备)【五】运用质疑

1、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A)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2、将小鼠骨髓瘤细胞与一种B淋巴细胞融合,可使融合的细胞经培养产生单克隆抗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 B.实验中杂交瘤细胞从培养基中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直接放入培养液中就能融合为杂交瘤细胞

D.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分类,实验中筛选杂交瘤细胞的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

6、单克隆抗体是指(C)

A.单个骨髓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B.单个B淋巴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C.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

D.单个抗体通过克隆化,产生大量抗体 【六】课外延伸

篇7:研究发现艾滋病治疗新抗体

用抗体对抗HIV就如同用花园的水管来扑灭森林火灾。它们可以使病毒减速,但HIV病毒强有力地自我复制使得突变版本能够躲避这一关键的免疫反应。现在,一项实验表明将实验室生成的不同寻常、显著有效的抗体组合成一种鸡尾酒输入到小鼠体内,有可能作为一种新治疗补充或甚至替代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尽管从小鼠到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且生成治疗性抗体有可能是造价高昂的。但这一想法无疑激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

这些最强有力的抗HIV抗体是从多年来无法控制HIV感染的未治疗患者处获得。这些所谓的广泛中和抗体(bNAbs)无法帮助到生成它们的人们,但它们的存在表明突变造成了日益多样化的病毒群体,转而推动免疫系统进化出一种更有效,能够对更多变异体起作用的反应。不幸的是,病毒还是可以轻易地突变绕过每个个体的bNAbs。现在由洛克菲勒大学免疫学家Michel Nussenzweig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证实将靶向病毒不同部分的几种bNAbs组合到一起有可能能够战胜这一病毒。

Nussenzweig和同事们将这一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10月2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在论文中他们对一种“人源化”小鼠模型进行了bNAbs测试。HIV无法在小鼠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因此他们购买的是免疫系统已遭受故意破坏的小鼠,然后研究人员用人类干细胞重建小鼠。在小鼠感染HIV后,研究人员对近期从人类处分离获得,然后在实验室培养物中人工生成为单抗的五种不同的bNAbs进行了测试。

ARV鸡尾酒治疗HIV感染者极其有效,但药物有着严重的长期毒性,且必须每天服用。此外,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即便ARV能够多年完全抑制HIV,在停止治疗数周内病毒水平几乎总是急剧增高。如果bNAb治疗能够起作用,将具有明显的优势。Nussenzweig说:“这些抗体是来自人类的天然产物,应该不会有很多的副作用,且它们可以非常持久地起作用。有可能,每年只使用两或三次。”

当研究人员对bNAbs单一疗法进行测试时,HIV水平通常下降但在停止治疗两周内反弹,病毒突变逃避了给予的抗体。占据HIV表面蛋白不同位点的三种bNAb组成的鸡尾酒疗效也只略好一些。然而当研究人员将五种不同的bNAbs组合到一起,发现8只小鼠中有7只在长达60天的时间内病毒仍然受到抑制。

在两次小型人类研究失败后,几年前bNAb治疗的想法丧失了动力。在2005年6月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瑞士苏黎世大学的Alexandra Trkola研究小组描述了将三种bNAbs组成的鸡尾酒给予14名HIV感染人类成效甚微。但Trkola指出现有的bNAbs比今天获得的这些效力要差得多。“这些新的有效的单克隆抗体以及新的人源化小鼠模型无疑打开了奇妙的可能性,”她说。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专门从事抗HIV bNAbs研究的免疫学家Dennis Burton认为在证实bNAb治疗在HIV感染人群中的价值之前这一“令人兴奋”的概念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HIV在人源化小鼠中无法自我复制至特别高水平,这意味着对于感染多年有更多样化病毒群的人们更难于用bNAbs治疗。且这些小鼠没有完整的免疫系统:人类或许会形成对抗这些单抗的抗体,使得它们失效。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单克隆抗体是昂贵且难于大批量生产的。

篇8:抗体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试验猪是某大型猪场的大、白二元仔猪。从前腔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 供检测使用。

试验用疫苗为中牧股份成都药械厂生产的猪瘟弱毒细胞苗。

1.2 试剂与仪器

猪瘟抗体ELISA试剂盒 (IDEX公司产品) 。每个试剂盒内包括下列试剂:包被有猪瘟抗原的ELISA反应板5块 (5×96孔) 、浓缩冲洗液 (10×) 480 mL、阴性对照血清l m L、阳性对照血清l mL、样品稀释液45 mL、酶标单抗60 mL、底物溶液 (TMB) 60 m L、终止液60 mL。

96孔酶标仪、微量移液器、塑料离心管、离心机等。

2 方法与分组

随机选取112头3周龄的仔猪, 分为2组, 每组56头仔猪, 将其中1组的56头仔猪每头按4头份的剂量肌肉注射猪瘟疫苗 (免疫组) ;另外1组 (对比组) 的猪不做免疫注射。

分别在仔猪3周龄、4周龄、5周龄、7周龄时对每个仔猪从前腔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清, 用ELISA方法作抗体阻断率检测, 跟踪检测两组仔猪血清中的猪瘟抗体阻断率, 并作记录和分析。

判断标准:被检样本的阻断率大于或等于40%, 判为阳性 (有猪瘟抗体存在) ;小于或等于30%, 判为阴性 (无猪瘟抗体存在) 。在30%~40%之间, 判为可疑。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免疫组仔猪3周龄、4周龄、5周龄、7周龄时血清中猪瘟抗体阻断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2.96%、77.44%、82.24%、68% (见表1) 。对比组仔猪3周龄、4周龄、5周龄、7周龄时血清中猪瘟抗体阻断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3.17%、78.37%、75.29%、63.09% (见表1) 。经统计学分析, 各周龄时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

%

%

3.2 讨论

仔猪在3周龄时对比组的母源抗体水平 (83.17%) 和试验组的母源抗体水平 (82.96%) 基本相同, 并且都处于较高的抗体水平。因此, 这时进行猪瘟免疫必然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从两组数据来看, 免疫组和对比组抗体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异, 一直到第七周龄, 两组的猪瘟抗体阳性率都保持在80%以上 (见表2) , 并且差异不大, 因此3周龄初免的效果不大。

免疫组在3周龄实行猪瘟疫苗的初免, 1周后, 即4周龄时, 血清抗体水平为77.4%, 出现了6.65%的小幅下降, 下降幅度与对比组同期下降的幅度 (5.77%) 稍大。2周后, 即仔猪5周龄时, 血清抗体水平才小幅回升到82.24%, 与3周龄免疫前82.96%的水平相当。至第7周龄时, 抗体水平又由第5周龄时的82.24%下降到68%, 下降幅度为17.31%。

对比组仔猪在3周龄时没有实行猪瘟初免, 1周后, 即4周龄时, 血清抗体水平为78.37%, 出现了5.77%的降幅, 比免疫组降幅稍低;5周龄时血清抗体水平继续小幅下降至75.29%, 7周龄时又继续下降至63.09%, 从5周龄到7周龄下降的幅度为16.2%, 比免疫组同期下降幅度 (17.31%) 要稍低。仔猪3周龄断奶时, 若其猪瘟抗体水平处于安全的状态, 这时注射猪瘟疫苗不但不会提高仔猪免疫水平, 还会增加仔猪的病死现象。根据猪瘟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合理确定仔猪的初免和二免时间能够明显地提高免疫的效果, 降低仔猪的应激, 减少死亡。猪瘟免疫效果受到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各个猪场的情况存在着差异, 适时进行猪群的免疫状况监测, 结合免疫学的一般规律, 科学地制定猪瘟的免疫程序, 才是防治猪瘟发生的有效措施。

由于试验过程较长, 参与试验的猪在此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死亡一部分, 另外, 在进行血清采集、送样、处理、检验等环节中有个别操作失误, 造成少量试验记录缺失, 因此, 试验组和对比组在各周龄跟踪监测到的样本数并不完全一致, 但抗体检测的目的是关注整个猪群抗体水平状况, 在有一定样本数量支持下得出的实验结果还是能够反映群体的实际状况的。在试验过程, 我们还发现3周龄时血清抗体水平相对较低的仔猪, 在之后的实验过程中死亡较多, 反映了这些猪自身的免疫产生能力存在着问题, 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差。

专题背景

猪瘟, 又称猪霍乱 (Hog Cholera;HC) , 曾称为古典型猪瘟 (Classical SwineFever;CSF) , 它是由猪瘟病毒 (Hog cholera virus, HCV) 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是受世界各国关注的传染病之一, 本病在我国已流行百余年, 但至今仍然是猪发病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据统计资料显示, 近些年我国猪病死亡占猪饲养总数的8%~10%, 其中1/3是由猪瘟引起的死亡, 加之流产、产死胎、淘汰种猪, 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每年的4~6月份是猪瘟的高发季节, 广大养猪从业者应对此有足够的重视, 提早防范, 为此本刊特在本期设此猪瘟专题, 以期能对读者防治该病提供帮助。

相关链接

猪瘟病毒传播途径

1猪瘟病毒持续感染

持续性感染是繁殖母猪发生猪瘟的一种主要方式。母猪有一定的免疫抵抗力, 不表现明显的症状, 但带毒并向外排毒, 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或水平传播给健康猪只, 是猪瘟发生传播的重要传染源。

妊娠母猪自然感染低毒力毒株或中等毒力的猪瘟病毒可引起持续性感染 (潜伏感染) , 造成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 使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胎。据丘惠深报道:带毒母猪综合征在妊娠母猪的感染率可达43%

2猪瘟病毒胎盘感染

猪瘟病毒通过妊娠母猪的胎盘传染给胎儿, 可造成先天性感染。母猪妊娠早期感染猪瘟病毒多数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妊娠70日龄感染产出弱仔, 发生先天性震颤 (抖抖病) , 皮肤发绀等;妊娠90日龄感染者, 产出的仔猪少数死亡, 多数可成活6~11个月, 但长期带毒, 向外排毒。对这些猪进行疫苗注射不能产生免疫应答, 出现免疫耐受, 造成免疫失败。

3带毒公猪的垂直传播

用RT-PCR检查带毒公猪自然交配所产死胎的病毒基因型, 结果表明:死胎感染的病毒基因型与带毒母猪原有的病毒基因型不同, 而与带毒公猪的病毒基因型相同。

疫情特点

我国当前猪瘟流行新特点

(1) 从频繁发生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 波浪式的地区性, 散发性流行, 通常3~4年1个周期; (2) 疫点增多, 疫区缩小, 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的散发性流行, 局限于某些地区, 某些猪场, 在形式上类似于寄生虫病的疫源地; (3) 既有急性、典型猪瘟, 又有持续感染的温和型、非典型猪瘟, 以及无名高热或隐性猪瘟; (4) 多发生于新生仔猪, 且发病日龄日趋偏小; (5) 仔猪病死率较高, 表现典型临床症状与解剖变化; (6) 成年猪死亡率一般较低, 常发生在接种过疫苗的猪群中, 呈现非典型猪瘟经过; (7) 母猪潜伏期及病程较长、症状较轻、病势缓和、发病率与病死率较低, 出现了持续性感染, 亚临床感染, 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 仔猪胎盘感染; (8) 非典型猪瘟增多, 必须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9) 临床上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隐性感染及带毒现象增多。田间很难见到单一病原的猪瘟, 更多见的是猪瘟病毒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的复合型猪瘟或叫混合感染型猪瘟; (10) 多数无临床症状的猪场, 一旦发生猪瘟往往病情严重, 仔猪症状明显, 经济效益损失大; (11) 免疫力低下, 何启盖等从全国各地44个规模化猪场采样进行猪瘟抗体检测, 结果母猪抗体水平合格率为67%, 育肥猪为38%, 仔猪为22%。卫秀余等 (2005) 对全国各地191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5 453份血清样品检测猪瘟免疫抗体, 结果达到免疫保护线以上的有3 977份, 占72.9%。由此可见, 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整体抗体水平不高。

参考文献

[1]万遂如.对猪瘟危害的再认识与防控对策.养猪, 2008 (1) :5~6

[2]张新成, 李官兵, 史子学.猪瘟母源抗体在仔猪体内持续时间的研究.养猪, 2008 (1) :46

篇9:“神探”抗核抗体

小刘禁不住问:“我已化验了血,而且有两项异常,怎么还查不出什么病?”医生向她解释道:“血沉与C反应蛋白的异常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要明确是哪一种疾病引起,还要做其他检查。”焦急万分的小刘终于来到上海某大医院求医,医生根据她的病史和症状,又给她作了抗核抗体的血液检查,结果有几项抗体呈阳性。经过分析,医生最后确诊小刘患的是硬皮病。

那么,什么是抗核抗体呢?研究发现,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包括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等),由于某种原因,患者体内细胞的细胞核极易被自身免疫系统误认为是“异己”物质而遭到攻击,结果就产生了针对细胞核成分(也称核抗原)的抗体。由于细胞核成分多而复杂,现已发现有20余种针对不同核抗原的抗体,这些抗体就统称为抗核抗体。

各种抗核抗体在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或组合。其中有的抗核抗体仅见于某一种疾病,医学上把具有这种性质的抗体叫作血清标记抗体。这种抗体一旦被检出,常对诊断起关键作用。有的抗核抗体虽可见于多种疾病,但在不同疾病中,或是其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或是抗体滴度高低悬殊,故这种抗体的检测对鉴别不同疾病也有重要价值。另外,如果有几种抗核抗体只在某一种疾病中同时存在(形成了特定的组合),这种抗体组合也叫抗核抗体谱,这种特定的组合也是诊断这种疾病的依据之一。

目前,最常用于检测抗核抗体的方法当属免疫荧光抗核抗体检测(IFANA)。这种方法检测的抗核抗体比较全面,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化验结果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阴性:未发现抗核抗体。②周边型阳性: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③均质型阳性: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偶尔也可见于药物性狼疮、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④颗粒型阳性:可见于多种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硬皮病、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等。⑤核仁型阳性:多见于硬皮病。⑥着丝点型阳性:仅见于硬皮病。

免疫荧光检测法对发现结缔组织病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缺点是除个别几种病外,它不能“认出”究竟是哪一种结缔组织病。80年代,又出现了应用免疫印迹技术,能在一次化验检查中,同时完成对7种以上抗核抗体的检测和识别,而这些抗体大多是各种疾病的血清标记抗体,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常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篇10:弓形虫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呢?

弓形虫是属于一种细胞内的寄生虫,也叫做三尸虫。如果女性感染了弓形虫但没有治疗完全,那么怀孕时会将弓形虫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从而影响胎儿发育并可能导致畸形甚至死亡。因此,在孕前三个月应该做一次弓形体检查,这是能够避免弓形虫对胎儿危害的有效办法。

弓形虫主要寄生于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种疾病。在怀孕前三个月最好做一次弓形体检查。

亚甲蓝染色试验:在弓形虫感染早期(10-14天)即开始阳性,第3-5周效价可达高峰,可维持数月至数年。低效介一般可代表慢性或过去的感染。从母体得来的抗体,在生后3-6个月内消失。因此小儿满4个月后,可重复染色测定抗体,如效价仍维持高度,就可证明由于感染。

IG M-免疫荧光试验:是改良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弓形虫感染5-6天即出现阳性结果,可持续3-6月,适于早期诊断。IG M即免疫球蛋白M,由于的分子量大,母亲的IG M一般不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如新生儿血清中含有抗弓形虫IG M,则可考虑先天性弓形虫病的诊断。

篇11:抗体

为贯彻落实省、市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我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县重大动物疫情防治指挥部于11月上旬开始对全县各乡(镇)进行秋防督查。本次督查按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绩效考评的通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管理考核方案》进行督查评分,作为年终考评依据。现将有关事项通报如下: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

************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二、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鸡新城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均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三、猪瘟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猪瘟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四、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口蹄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猪口蹄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牛羊口蹄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牛羊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五、蓝耳病免疫效果监测情况

本次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负责血清学样品采集猪蓝耳病疫样品***份,合格为***份,合格率为***%,其中***************抗体合格率均未能达到农业部70%合格率的要求。

六、布鲁氏菌病抽样监测情况

我县布鲁氏菌病今年未发生疑似病例。本次流调由各乡镇从***个场(户)中抽取血清样品***份,其中奶牛***份,肉牛***份,羊***份,猪***份;经县兽医实验室监测,该批血清全部呈阴性。

七、主要存在的问题

1、据了解,部分散养户因新进一批家禽,采样情况不明,疫苗注射量没有达到标准;某些技术员刚刚调换,疫苗在运输过程中保管不到位,注射疫苗的部位不准确才导致免疫抗体水平相对较低。

2、部分乡镇免疫档案仍存在缺漏,亟待完善。

3、部分乡镇防疫经费没有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继续加强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防疫员的技术水平,选拔责任心强的人员参加动物防疫队伍。

2、抗体合格率未能达到农业部要求的乡镇必须进行强化免疫和补免工作。

3、各乡镇要继续加强对主要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控,特别是对中、小规模饲养场、活禽市场和屠宰场等关键场所的监控,扩大监测面,增加监测频次;发现阳性病例,按规定及时规范处置。

篇12:抗转铁蛋白受体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抗转铁蛋白受体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目的:从全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转铁蛋白受体(TfR)的抗体.方法:从HeLa细胞中提取总RNA,分两段反转录TfR胞外区cDNA,经两轮PCR后,获得胞外区基因.测序正确后,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PROEXTMHTa中,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目的蛋白通过Ni-NTA金属螯合层析柱进行纯化、复性.用复性的TfR包被免疫管,从库容为1013 cfu/L的全合成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中,筛选抗TfR的抗体.结果:得到约1.9 kb的.TfR胞外区基因,该基因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利用纯化、复性的TfR从抗体库中筛选到了8个可与人TfR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抗体.结论:利用TfR在大肠杆菌表达的复性产物,可以筛选到与天然TfR特异性结合的单链抗体.

作 者:赵莉霞 颜冰 朱恒奇 许龙 黄培堂 ZHAO Li-xia YAN Bing ZHU Heng-qi XU Long HUANG Pei-tang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1刊 名: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年,卷(期):22(5)分类号:Q813.2关键词:人转铁蛋白受体 噬菌体抗体库 筛选 单链抗体

篇13:抗体

资料与方法

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丙肝抗体均为美国产品, 试剂的批号略;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丙肝抗体检测ELISA检测试剂盒均为北京某公司产品, 试剂盒的批号略。本研究中1147份脐血均来自2011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 其中男658例 (57.37%) , 女489例 (42.63%) 。

设备:本研究中化学发光法检测抗体时使用的发光仪为美国产品, 仪器型号i2000;ELISA方法读取OD值的酶标仪Bio-RAD公司的产品, 使用方法均安全。按照相关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

检测方法:所有样品均进行统一编号 (A0001-A1147) , 采集的血清均放在-20℃冰箱中冻存, 检测前取出, 并于室温解冻, 检测的操作步骤完全按照商品化试剂盒以及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值均采用 (±s) 方法表示, 常规的数据处理均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中进行。

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3组抗体的结果:本研究1 147份脐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61% (7/1 147) 、0.87% (10/1 147) 、1.13% (13/1 147) , 见表1。

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抗体的结果:本研究1 147份样品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78% (9/1 147) 、0.96% (11/1 147) 、1.39% (16/1 147) , 见表2。

EILSA方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比较:通过样本分析可知,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为阳性结果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中均为阳性, 并且将购买的抗体标准品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3种抗体稀释到10 pg/m L, 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抗体均为阳性, 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仅梅毒抗体为阳性, 而HIV-1/HIV-2抗体、丙肝抗体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讨论

酶联免疫吸附法是Engvall和Perlmann等人于1917年最早用于Ig G抗体定量检测的方法, 从而使得酶标抗体技术从1966年开始就用于样品中抗原测定以及液体样品中微量物质的测定方法[1]。在方法学上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如下[2,3,4,5]: (1) 首先将特定的抗原或者抗体结合到特定的固相载体的表面, 同时可以长时间保持该蛋白的免疫活性; (2) 再将某种酶连接到抗原或者抗体上, 并且这种酶标的抗原或者抗体不但能较好地保持其必要的免疫活性, 同时也能保留该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该方法的最低检测下线可达到ng水平。然而该方法在进行检测过程中未能采用全自动化的操作, 通过试验人员手工进行检测, 相对来说比较费力费时, 并且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往往较低, 并且大部分的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只能进行定性检测, 如果需要进行定量检测其成本相对较高。

化学发光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发光免疫技术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免疫反应相与发光系统结合[6], 从而达到对抗体或者抗原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不但具有免疫学反应该有的较好的特异性, 同时兼有发光方法检测的很高的敏感性[7], 因而该方法在实验室和临床免疫学检验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8]。使用该方法进行检测是能够采用全自动的机械进行, 与ELISA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便、定量测定、重复性好, 在方法学上该方法的最低检出率能够达到pg水平。

本研究中, 1 147份脐血中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61% (7/1147) 、0.87% (10/1147) 1.13% (13/1 147) , 而化学发光法检测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78% (9/1 147) 、0.96% (11/1 147) 1.39% (16/1147) , 并且将购买的抗体标准品进行梯度稀释并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 3种抗体稀释到10 pg/m L, 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抗体均为阳性, 而ELISA方法仅梅毒抗体为阳性, 而HIV-1/HIV-2抗体、丙肝抗体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临床上采用化学发光法对脐血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检测的灵敏度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因此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建议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姜大娥.探讨ELISA和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HIV-1/HIV-2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的检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 03:543-544.

[2]吴忠华, 罗鹏, 吕沁风.HIV实验室检测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9, 7 (4) :285-292.

[3]石向东, 甘永霞, 王晓辉, 等.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筛查HIV抗体的效果比较[J].中国热带医学, 2010, 8 (5) :532-533.

[4]郑磊, 贾立永, 干宁, 等.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及进展[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 2 (4) :284-288.

[5]白浪, 雷秉钧.HIV/AIDS实验室检测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3 (3) :206-209.

[6]王桂萍.CMIA法在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3, 5 (4) :250-253.

[7]张国祥, 许文龙.3155例孕妇HBV、HCV、HIV和TPAb感染流行病学的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 8 (2) :67-68.

篇14:双特异性抗体

在旧金山南部的基因技术公司Genentech总部,资深科学家杰曼·冯(Germaine Fuh)已经运用基因技术重新设计了该公司两种最赚钱的抗癌药物。一款是赫赛普啶(Herceptin),它是一种可以抑制HER2基因的单克隆抗体,HER2在20%的乳腺肿瘤中存在,并催化肿瘤增长。另一款药物是阿瓦斯丁抗体(Avastin),可抑制促进肿瘤形成的蛋白,抑制其为血管供能。去年,这两款药物加起来售出110亿美元。其中赫赛普啶的一个完整疗程需花费4.3万美元,而治疗乳腺癌的一个阿瓦斯丁完整疗程则需5.5万美元。冯的目标是:通过结合多种抗体功效到一个分子的方式,提供更加有效的抗乳腺癌药物。去年,她和她的同事们开发出新型赫赛普啶抗体,在白鼠实验中,它不仅能抑制受体HER2,还能锁定阿瓦斯丁的目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设计这种“双特异性”抗体可以解决化疗药物中的大难题:癌细胞变得具有抗药性,它们改变自身行为以避开药物的供给。医生通常在癌细胞抗药前,混合多种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而如果一种药物就能通过多种方式锁定癌细胞,那会使治疗容易很多。

身兼二职的单克隆抗体也吸引了商业界的目光。它可能只需原先生产两种单独抗体一半的成本,并且,单个药物的临床测试可能使得药物注册批准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而原先则需要两个单独药物反复进行剂量调配测试。基因技术公司已经开始进行测试,看看共用赫赛普啶和阿瓦斯丁治疗乳腺癌是否比单独使用效果更佳,但这些研究的成本却限制这样的测试能够长期进行。

冯有关重组单个抗体以担当两个抗体功效的研究早在6年前就开展了。免疫系统中最稳定的武器之一是长约10纳米的Y形蛋白。在每个分叉的尖端是一个活跃区域,它将特定分子绑定在入侵微生物或癌细胞上。通过标识入侵者,以让白细胞或其他免疫分子摧毁它们。成群的抗体可以阻止入侵者。

冯注意到,许多哺乳动物的抗体拥有捆绑第二种抗原的能力,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能力很弱。而她的目标是利用这种能力,同时保证它们结合的紧密与有效。冯的团队在赫赛普啶的尖端引入微妙的突变,并在100亿突变克隆中筛选能够有效抑制VEGF的株系。他们锁定了几个候选者——其中包括一种抗体,它有着能强效结合HER2与VEGF以抑制肿瘤生长的活跃区域。

作为瑞士制药巨头罗氏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基因技术公司正采用这种技术开发另一款双特异性药物,不久将进入临床测试。冯不想透露有关药物的细节,只是说,“现在,我们接近成功了。”

与此同时,她的实验燃起了人们该类药物潜力的兴趣。“药物合二为一的概念很重要,特别是对于癌症。”加州拉霍亚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n。ppsResearch Institute)的生物分子学教授卡洛斯·巴巴斯三世(Carlos BarbasⅢ)如是说。巴巴斯是CovX公司的创始人,这家公司采取另一种方式生产双特异性抗体(辉瑞制药2008年收购了CovX公司),尽管存在竞争,但他称赞基因技术公司的成功是“一项美丽的抗体工程。”

上一篇:各处室岗位职责下一篇:主席团一次会议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