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

2024-05-22

八年级语文下册《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八年级语文下册《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和密西西比河的简介。

2.熟悉课文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受运用修辞所展示的语言魅力。

4.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

【重点】 按顺序介绍景物的写作思路。

【难点】 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查找作者夏多勃里昂的资料和密西西比河的资料,搜集有关河的诗词。

课前预习,享受学习乐趣

字 词

积 累

语 音 字 形

词 义

夏多勃里昂的资料和密西西比河的资料

与写河的

诗句

阅读课文

时发现的

问题

【学习要点】

学习有关夏多勃里昂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把握中心,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按顺序介绍景物和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擦出智慧火花

学 生 活 动

组 织 形 式

一、诗词引读

背诵与河有关的诗词。

二、走进新课

昨天我们被奔腾呼啸、汹涌澎湃的黄河所震撼,正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着华夏儿女,密西西比河也以他的伟岸身躯滋养着两岸的人民。这节课我们就欣赏一下密西西比河两岸的原野风光!

一、诗词引读

学生背诵课前搜集到的诗词。其他同学边听边积累。

二、导入新课

教师激情导入,并出示密西西比河图片。

三、预习检测

1.写出下列词中加粗字的读音。

旖旎( ) 逶迤( )踌躇( )满志 棕榈( )

媲美( ) 酩酊( )熠熠( ) 踟蹰( )

聒( )噪 俯瞰( ) 魅力( ) 啁啾( )

2.解释下列词语:

旖旎

逶迤

踌躇满志

媲美

3.填空:

《密西西比河风光》作者 , 国作家,浪漫主义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著有小说《 》和散文集《 》等,本文选自《 》。

4.根据课前预习,说说你对作者的认识简介一下密西西比河。

四、整体感知

1.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作者是怎样有条不紊地介绍密西西比河风光的?描写的重点在哪里? 3.请分别概括密西西比河西岸和东岸风光的特点。

五、合作探究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完成以下任务:

(1)这段文字让你看到了密西西比河怎样的风光?用一两个词语归纳景色的特点。

(2)勾画最能让你受到触动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象?

(3)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批注在旁边准备说给同学听。

3、你能总结出要想把景物描写好需要什么技巧吗?

4、这篇游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质疑

针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还未解决的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完成。

七、总结归纳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总结。

八、拓展深化

1、课文所描述的景色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我们周围的自然景色却日益面临着恶化,要保持住这些优美自然风光,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课后习题四。

2、你周围是否也有一块儿优美的地方,写下来吧!让大家一起欣赏。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字数不限。

九、背诵积累

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语段积累背诵。

十、巩固练习

1.下边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

A、玫瑰( guī) 逶迤(wēiyi ) B、吞啮( chǐ) 旖旎(yǐnǐ)

C、斑鸠( jiū) 长髯 (rán ) D、鸟喙( hui ) 啁啾( jiū)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万簌无声 粗犷 B、聒燥 熠熠发光

C、蹒跚 浑然一体 D、躇踌满志 踯躅

3.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躇踌满志 (得意的样子) B、媲美(比美)

C、旖旎(柔和美好) D、酩酊(形容大醉)

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可掬的熊,它们在小榆树的枝丫上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丛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踯躅;黄嘴的绿鹦鹉、映照成红色的绿啄木鸟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A.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B.被创世主安排在这个偏远的丛莽中的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所有的声调融合为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多么奇伟的声音。D.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

5.填空:

(1)作者按照从 到 的顺序描绘密西西比河风光,重点放在 ,在描写东岸景色时,由 到 ,由 到 ,详略得当,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2)本文采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抓住景物特征,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

能力提高

6、怎样理解“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芜的两岸”?

7.为什么说“被创世主安排在这个偏远的匆忙中的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

8、文章的结尾说: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我是无从描绘的。这句话怎么理解?

课外拓展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

9、洛矶山的景色有什么特征?

10、作者抓住美国西部天、云、地的什么特点?

11、选文引用的“荡胸生层云”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哪一首诗?引用此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12、谈谈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13、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密西西比河风光1、yǐnǐ guō wēi yí chóuchú lǚ pì mǐng dǐmg yìzhízhú kàn mèi zhōu2、柔和美好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这里是比美的意思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3、夏多昂里昂 法《阿达拉》《墓畔回忆录》4、课件:密西西比河干流发源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的西侧,源头在海拔 501米处的伊塔斯喀湖,全长3950公里,南北纵贯美国,注入墨西哥湾。全长则为6262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美国第一大河,它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非洲的尼罗河、中国的长江并称为世界四大河。

夏多勃里昂(1768—1848),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著有小说《阿达拉》《勒内》和散文集《墓畔回忆录》《美洲游记》等。本文是作者游览密西西比河后写下的一篇游记。

整体感知1、写密西西比河西岸的风光写密西西比河东岸的植物 写密西西比河东岸动物 写密西西比河东岸喧闹的声音和斑斓的色彩 2、作者先介绍西岸风光,再介绍东岸的风光,在对比中突出两岸风光特点。 重点是东岸的风光 先:广阔无垠 万籁无声 东岸: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色彩斑斓

合作探究1、例如:我最喜欢自然段,这一段让我看到了密西西比河西岸的风光一望无垠,天高地阔,清新而寂静,万籁无声,野牛在自由的天幕下悠闲自在。我用一望无垠、万籁无声归纳西岸风光的特点“他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二荒芜的两岸”一句让我很有感触,这一句写了一头年迈的老牛,年老而不颓废,深沉持重,给人神圣安适之感,似对未来做着积极地思考,作者似在借这头老牛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怀。 3、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加入主观感受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等 4、这篇游记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奇伟和壮观,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基础演练

1—5BABB西岸东岸 东岸 植物动物声音色彩 对比 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乐观向上

能力提高

6、作者描绘的是一头年迈的野牛,年老而不颓唐,似乎还在为未来做着某种积极的思考和准备。作者借这头年迈的野牛来表现自己的情怀。

7、强调动物在地球上的合法地位。动物的存在给地球和人类带来正面与良性的些影响。表达作者对密西西比河东岸无数野生动物的喜爱和尊重。8、这句话表明作者对所写并不满意,觉得没有完全写尽密西西比河的“旖旎”;也说明密西西比河的美丽景色是难以用笔墨描绘的。那真是的密西西比河是什么样子的,只有亲自到哪里实地考察,游览观光了。

课外拓展

9、奇岩怪石相叠互依,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10、天蓝地红 云白11、杜甫《望岳》为了说明落矶山上难睹云雾缭绕的景象。12、仰一次头看不过来那白雪皑皑、连绵不断地气势,人感到呼吸不畅,心里发冷,眼睛发酸。从人的感受方面生动地写出落矶山上白雪覆盖的景象。13、比喻 排比 引用 拟人 对偶

篇2:八年级语文下册《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密西西比河的美丽风光。

3、学习作者按照方位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方法,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

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按照方位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2、品读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河流,它们为人类文明最初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我们较为熟悉的大江大河有是我国的长江、黄河,国外我们不太熟悉的有流经埃及的尼罗河、欧洲境内的多瑙河、流经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今天,我们和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一起来认识密西西比河。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旖( )旎( ) 淤( )泥 飘拂( ) 锥( )形 俯瞰( ) 棕榈( ) 酩( )酊 蹒( )跚( ) 熠熠( )发光 骚( )动 聒( )噪 鸟喙( ) 笃笃( ) 吞噬( ) 砸砸( ) 潺潺( ) 啁( )啾 低哞( ) 斑鸠( ) 粗犷( )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旖旎: 一望无际:

茁壮: 高耸入云:

媲美: 酩酊:

蹒跚: 万籁无声:

四、介绍作者,谈谈作者的写作风格及他的这篇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夏多布里昂(1768—1848):

五、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记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讨论。

2、教师范读课文。

六、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按什么的顺序写了密西西比河的风光?从文中找出能表明这些顺序的词语或句子。

2、作者着重写了岸边的那些景物?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七、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按批读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这段文字让你看到了密西西比河怎样的风光?用一个词语归纳景物的特点。

2、勾画最能让你受到触动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景象。

3、把优美的词句勾画出来,作为语言积累的材料。

4、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八、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密西西比河风光

东岸:万籁无声

西岸:骚动聒噪

检测与反馈: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草原 ( )的河流 ( )的小鸟 ( )的新月 ( )的风光 ( )树木 ( )的熊 ( )的鹿 ( )的蛇

2、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横线画出这一段中的比喻句,具体说说是用---------比喻----------------。

②、这段文字都写到了哪些动物?列举出来,说说这些动物的举止特点。

③、文中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篇3:八年级语文下册《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内容编排由六个单元组成。其中, 第六单元的“诗词诵读”一栏, 编选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可在参考《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时, 却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现将其中一段内容抄录如下:

这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内容是追叙一次夏日出游的欢乐情景, 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构思十分巧妙, 作者不重写出游的全过程, 只写溪边饮酒后归途中的经历, 充满了诗情画意, 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词作中新奇的意境、动态景物的美感, 以及语言的清新流畅, 使这首词堪称佳作。

百思不得其解的我回过头来再次仔细研读教科书, 依然觉得两者毫无内在联系, 几次对照之后, 才恍然大悟。原来《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是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 即《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随即找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加以对照, 证实本人判断正确无误。

篇4:八年级语文下册《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

三、请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14分)

1.用“充”组词并填空。(3分)

(1)( )的阳光和雨水,使植物生长得更快。

(2)服装颜色鲜亮耀眼,( )体现了非洲人民对色彩的喜好。

(3)生活虽然忙碌,但我们过得很( )。

2.按要求写词语。(7分)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语重心( ) ( )步如飞 ( )不可言 手( )眼快

敛( )屏( ) 精神抖( ) 放( )无礼 手( )脚( )

(2)根据提示写词语。(3分)

形容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 、 。

形容人物神态表情的四字词语: 、 。

十全十美(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 。

3.用“√”标出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1)欧洲 亚洲 湖州 北美洲 非洲

(2)雄狮 大象 梅花鹿 丹顶鹤 斑马

(3)果断 武断 斩钉截铁 当机立断

(4)粮食 水果 蔬菜 小麦 服装

四、请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一种境界耐人寻味。(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2.读了《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教育。

修改为:

3.读句子,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无论是乡村、市郊还是城里,到处都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

4.只见大象面对着他,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照样子,写拟人句)

五、请写出下面句子描写人物的方法。(填写序号)(4分)

①动作描写 ②肖像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心理描写

1.一语未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 )

2.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

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 )

4.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 )

六、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选自《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半夜,戏院散场了, ,走上了各自 。 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 ,传来一片 。(选自《威尼斯的小艇》)

3.《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小说《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小说《 》。

七、阅读短文,认真答题。(21分)

(一)威尼斯的小艇(节选)(7分)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横线画出。(1分)

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3.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用“ ”一词概括。(1分)

4.联系全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物的活动。(3分)

我的眼睛忙极了,我看到 ;看到 ;还看到 ……

(二)真理需要坚持(14分)

一天, 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吩咐 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这名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发布 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许多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了真理,但因为缺少自信,而离开了真理。柏拉图坚持真理的勇气就源于对事实的(艰 坚)定信念。通往真理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想不被假象所迷惑,关(健 键)就看我们是否对真理坚持到底。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一帆风顺”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2分)

一帆风顺: 。

2.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2分)

3.哲学家苏格拉底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为什么拿出一个苹果呢?(3分)

4.读完短文,你觉得坚持真理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会与真理擦肩而过呢?(3分)

5.读完这篇短文,你的感想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下来。(4分)

八、语言实践。(5分)

我们也是国家的小主人,关心国家大事理所当然。我近来搜集了两条新闻,我为你们简要介绍一下。

九、习作天地。(25分)

篇5:八年级语文下册《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

西师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密西西比河风光》教案

3、密西西比河风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密西西比河。 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陶冶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2.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出示密西西比河风光的图片、老师介绍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情况。 二、老师出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问题如下: 1.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如果要把这篇文章分部分,你会怎么分?为什么? 3.你最喜欢那一段话?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在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读通文章,并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所以应该调动学生大胆的朗诵自己喜欢的句子,通过多读多听,句子中的意蕴自然就容易理解了。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问题。 问题如下: 1.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有什么不同? 2.作者描写了众多动物的神态,目的是什么? 3.最后一段作者说“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你认为这是褒义还是贬义? 在这一阶段,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密西西比河东、西两岸风光各有特点,但并无优劣之分。同样生活在这里的无数的动物植物也都是和谐共存,不可缺少的。作者把目之所及(动、植物)、耳之所闻(各种声音)、甚至心之所想(最后一句)渗透到一起,给我们描述了密西西比河优美的风光。 四、体会作者描写景物意境美。 把课文中的一段话拿出来,一块分析欣赏。 例如: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看它头上有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它踌躇满志,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 同学们,通过这段话你们能想象出画面的样子吗?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在河岸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数千头野牛徜徉漫步,这时一只老野牛越过波涛,钻进河心小岛的草丛里…… 这一段话虽然很短,但是给我们很形象的描述了野牛的动作、形态、还有神态,可以让画面在头脑中清晰的显示出来,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我们写文章,描写一种东西也应该这样掌握好用词和炼句。 五、完成课后习题二。 六、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背诵下来。 2.练习并且默写课后“写一写、用一用”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一节内容。 1.点名学生逐段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听写课后的词语。 二、精读课文,理解作者描写的方法和艺术。 1.通过对比来展示景物的不同特点。 首先给同学解释对比的意义跟作用。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映衬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对比,可以使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使事物的本质特点揭示得更加深刻透彻;可以使同一事物两个不同的方面互相映衬,对比鲜明,彼此补充,相得益彰,从而给读者或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后让学生们在文中寻找那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并讨论,通过对比作者着重突出了哪些内容? 提示:学生讨论以后,老师可以给与提示。 (1)第二自然段开头:“东岸的风光不同,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 通过把第一和第二、三自然段的对比突出了西岸的特点是:植被构成比较单一,“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而东岸却是植物丰富,姹紫嫣红,动物众多,神态各异。 (2)第四自然段开头:“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 通过把第一和第四自然段对比,又从听觉上道出了东西两岸的不同之处:西岸万籁无声;东岸“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 2.用不同的词语描摹出事物的不同神态。 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其他景物,如何通过描写突出它们的这种不同与众的神态呢!这就要我们抓住事物的最鲜明的特点,通过描写,生动传神的向读者展示出这些特点。 (1)仔细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植物)? 提示:“各种树木、野葡萄、喇叭花、苦苹果……” ②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作答。 提示:“高耸入云、为目力所不及、交错、攀缘、伸延、延伸、搭起、挺拔而起、耸立、俯瞰……” 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语的不同想象出这些景色的特点来。 (2)仔细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动物)? 提示:“熊、鹿群、黑松鼠、弗吉尼亚鸽、绿鹦鹉、绿啄木鸟、红雀、蜂鸟……” ②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用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作答。 提示:“醉态酩酊、蹒跚、沐浴、嬉戏、麻雀般大小、踯躅、飞来飞去……” 三、课堂练习。 讨论并完成课后习题一、习题三。   板书设计: 《密西西比河风光》 西岸:万籁无声 东岸:骚动聒噪   教学后记: 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作旁批很有困难,以后加强练习。  

 

篇6:《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密西西比河风光》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精读课文。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如画,美不胜收。本文用对比的写法和华丽的语言,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两岸迥然不同的风情,向我们展示了密西西比河两岸斑斓的色彩、跃动的生命、壮观的景象和奇伟的声音。设计理念

首先是做好读的指导和训练,在读中体会密西西比河两岸景色的特点。放手让学生阅读,在自主、合作、交流中解决重点。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重点放在读课文、品文字中去,让学生在“读”和“品”中学习语言文字。将东西两岸的风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既“看景”,又“入情”,想象密西西比河两岸不同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异国风光的向往之情。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方法。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体会密西西比河两岸美丽风光,体会作者对密西西比河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体会密西西比河两岸美丽风光,体会作者对密西西比河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密西西比河的多媒体课件

2.课前找与密西西比河相关的文章读一读。教学方法

学生自我感悟与老师点拨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密西西比河风光的图片、老师介绍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情况。正如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华夏民族,密西西比河也以他的伟岸身躯滋养着两岸的人民。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风景,这又是什么样的美呢,它跟黄河的“崇高的美”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先欣赏一下密西西比河两岸的优美风光吧!

二、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把文中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弄明白意思。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写了密西西比河两岸的那些景色?试着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加小标题。

三、细读想象。

1.“旖旎”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呢?密

西西比河两岸的风光各有什么特点?

2.你更喜欢那一处的风光呢?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边读边展开想象。

3.文中描写了哪些动物与植物?各有什么特点?如果你置身于这些美丽的景色之中,你会有什么感受?

4.你会认为“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吗?为什么? 5.请结合实际,展开联想。

(这一环节是整个阅读活动的重心所在,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学生独特体验,升华学生对景物特点的认识,帮助学生阅读理解。)

四、诵读感悟,情感升华。

1.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请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读一读吧!2.交流读书感悟。3.配乐激情朗读。

五、领悟方法。

1.能说说你从课文中学到什么表达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又在哪里呢?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3.小结:

(1)通过对比来展示景物的不同特点。

然后让学生们在文中寻找那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并讨论,通过对比作者着重突出了哪些内容?

(2)用不同的词语描摹出事物的不同神态。

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其他景物,如何通过描写突出它们的这种不同与众的神态呢!这就要我们抓住事物的最鲜明的特点,通过描写,生动传神的向读者展示出这些特点。这样描写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并使景物更加生动。

六、实践活动。

1.搜集有关密西西比河的文字资料,读一读。2.选取文中的某个段落画一画。

3.观察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仿照本文的描写方法,描述自己所见到的景象。

板书设计:

10.密西西比河风光

西岸风光

万簌无声

风光旖旎

东岸风情

骚动聒噪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鹤岗市立新小学

王欣茹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教学设计(备课资料)下一篇:导游业务第三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