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2024-05-15

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精选16篇)

篇1: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课题

练习6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了解冬天的特征。

2、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

教学重点

读读背背,了解冬天的特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

教学时间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20xx年12月25日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读题:理解题意。

2、简介:冬至那天起,第一个九天为一九,第二个九天为二九,一直到九个九天叫九九,《九九歌》向我们介绍了数九寒天的气候变化。

3、教师范读儿歌。

4、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儿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5、指名读儿歌。

6、指导读好停顿。

7、理解:

(1)、“不出手”、“冰上走”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2)从哪一九开始天气转暖,你从哪里看出?

8、练习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1、理解题意。

(1)指名读题。

(2)本题的要求是什么?(看图听故事,讲故事)

2、看图,听故事。

(1)出示四幅彩图,要求学生仔细看、专心听、认真记。

(2)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这个故事,共讲三遍。

第一遍: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二遍:要求学生听清小猫是怎样钓鱼的?

第三遍:听完后,大概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3、练习讲故事。

(1)教师重点指导说第一幅图。

(2)学生自由练说第二、三、四幅图。

(3)指名把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

4、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者邻居的小孩听。

篇2: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1、认识十四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阅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它们高兴的心情。

3、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学习它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会认字和一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你认识它吗?(出示竹子的图片)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竹子小时候的文章:笋娃娃

板书课题,认识“笋”字。

二、读文,初识生字词。

1、自由读文,找一找哪些字音你读不准。

2、听老师范读课文,你读不准的字音能读正确吗?

三、识字。

1、自己在课文中找出会认字,并画出生词,再读一读。

2、出示会认字卡片进行认读。

3、给会写字分类(按结构)。

4、小组学习生字。

四、初步了解课文。

1、再读课文,你想提醒大家课文中的哪些词语不好读?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

4、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有哪些词语自己不理解。

5、词语质疑解疑。

五、重点指导写好三个字。

1、出示沙、泥、油。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感悟课文内容,了解竹笋的生活环境,感受笋娃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放录音。听,这是什么声音?(春雨沙沙)

2、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伴着这沙沙的春雨声,你想到了什么?

二、复习。

1、看看这些词娃娃,你都认识吗?

钻出来泥土草丛冒出来喊着

数哇数哇哭啦努力娃娃们探出挺直

2、出示会认字卡片,指名认读。

3、你们真棒!快把这些词娃娃们放回课文中去吧,再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个笋娃娃?

三、朗读感悟课文。

1、指名说。

2、学习2、3自然段。

3、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男女生分角色再读读前四个自然段。

5、教师引读:呜呜呜,这是谁在哭?快读5、6、7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6、这个笋娃娃出不来?怎么办?谁来帮帮它?

7、它终于出来了,瞧,它多高兴呀,谁能表演一下?

8、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积累。

在这幅春笋图中,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找到相关的句子背一背。

板书设计:

3笋娃娃

钻冒探

叫喊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复习课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认读会认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学习会写字,分析字形,理解字义,指导书写。

1、力:独体字。力量。有力、力气、用力。

加:表数量或程度增加,左右结构。加法、相加。

丛:上下结构。草丛、花丛、丛林。

们:单人旁,人们,你们。

直:直尺、一直。

2、书空练习。

3、小组内互相考考你记住这些生字了没有?

篇3: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本课所学的词语介绍了祖国大地不同地区颇具特色的风情。课文共12个词语,分为四组,第一组词语表现的是塞北风光;第二组词语表现的是江南春色;第三组词语介绍海岛夏景;第四组词语表现的是高原景色。这些“词串”,内涵丰富,展现了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充满着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凭借图画,诵读“词串”,不仅可以认识本课生字,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

3.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重点识记并写好“塞”这个字。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电子白板课件。

2.学生用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中的“塞、骄、岛、骏、椰、牦”6个生字,会写“塞”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词串,并能凭借图画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出示中国地图,师: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中国这么大,有的地方互相之间离得很远,气候也不一样。也许南端正是炎炎夏日的时候,北边却开始下雪了呢?

2. 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祖国的不同地区欣赏一下那儿的景色?

(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配乐有感情地描述:看,祖国的江南,春雨绵绵,杏花正在朵朵开放。这儿是海岛,此时却是炎热的夏季,海边高大的椰子树仿佛在向我们招手。接着我们来到祖国的北边,一群彪壮强悍的骏马迎着秋风驰骋在塞北的草原上。最后站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上,看到的是被喻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3.(揭题):

这些风景美吗?不过我们这节课不是美术欣赏课,而是语文课。当这些美丽的图片变成文字时,会是怎样的呢?(出示识字6):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识字6。(师板书:识字6)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展示优美的图片、婉转的音乐,再配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瞬间把学生带入到词串所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初识生字,理解生词大意

1. 自由读文,出示朗读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词多读两遍。

2. 读词串,正音。

师:谁敢读?一人读一行,如果大家都认可你读准了,就可以自己在书上加一颗星。记住,每颗星都是你们在课堂上的收获。(易读错的字词,师带读两遍)

3. 白板出示被五角星盖住的不带拼音的生字:认对一个,星星摘回家。再齐读生字。

4. 师:调皮的生字宝宝看它难不倒你们,又跑回到文中,并请走了所有拼音,你们还能读对这些词吗?

选一个小组,一人读一行。(全读准确了,一人加一颗星。)

师相机强调读词时要连贯、干脆,词与词之间要稍作停顿。

5.师:这些词语都读懂了吗?其实很多词都能通过书中的插图来理解,是不是?请按词串的顺序找到插图中对应的事物。

师相机让学生理解“骏马”“骄阳”的意思,并借助地图理解“塞北、江南、海岛、高原”。

6.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齐读词串;师引读:塞北有……江南有……海岛有……高原有……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同时理解并积累了文中的词语。此环节利用白板功能让学生识字摘星星,同时通过让学生给自己加星的这种自评方式,调动学生识字读词的积极性。)

三、交流识字方法

1. 师出示所有生字。

2. 同桌交流好的识字方法,认为对方说得好的书上加一颗星,然后全班交流。

4. 在交流识字方法时,随机书空要写的三个生字。

(设计意图:大胆地让学生自己交流识字的方法,鼓励孩子的个性化思维,同时带领学生对汉字追本溯源,不仅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个字的字音、字形和字意,从而能够更好地使用它。)

四、字卡游戏巩固识字

1. 发字卡,分组做游戏:一人出牌,另一人认读并按笔顺默空,对一个加一颗星。

2. 检测游戏效果:全班一起默空三个生字。

(设计意图:学生是喜欢做游戏的,用生字卡片来做游戏,达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目的,同时用游戏来检测学生的识字效果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五、学写生字

1. 白板出示生字“塞”,了解结构。

2. 生描红观察间架结构。

3. 师一边范写一边强调写字要领:结构匀称;笔画紧凑;撇捺拉开;生临写一遍。

4. 展示台展示,教师当场批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白板的展示台展示学生的字,写得好的老师画红圈圈,发现问题的一起修正,力求写的字工整、美观。)

六、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如能背诵就给自己加一颗星。

2. 从文中任意挑选三个词语说句子,说对一个加一颗星。

(设计意图:作业中安排学生自评是激励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一个好方法,作业的设置也是为下节课的教学安排做好铺垫。)

篇4: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1.数一数,写一写,比一比。

2.

(1)一共有( )只动物,的右边有( )只。

(2)从左数, 排第( ),排第( )和第( )。

(3)从右数,在第8只动物下面画个△;把右边的3只动物圈在一起。

3.

4.

比少( )个,比( )( )个。

5.我今年( )岁,3年前我( )岁,2年后我( )岁。

6.我们班有( )个小组,从前往后数我坐第( )位。

二、细心算一算(12+8+8=28分)

1.看谁都算对。

2+4= 5Ha2= 5+2= 7Ha2Ha4=

3Ha3= 4+5= 10Ha6= 2+3+5=

5+3= 7Ha0= 0+8Ha3= 9Ha6+6=

2.

3.龟兔赛跑。

三、开心玩一玩(9+8+6+4=27分)

1.分水果。

2.小马过河。(按得数从大到小连上线。)

3.捉迷藏。(桃子后面藏着什么数?)

4.按要求画珠子。

(1)一共有7颗。

(2)再画7颗,一共有……

四、专心解一解(8+4+4+6=22分)

1.看图列式计算。

(1)

(2)

2.说一说图的意思,再解答。

飞走了( )只。 又飞来了( )只

3.

(1)原来有萝卜多少个?

(2)再拔掉3个萝卜,还剩多少个?

4.

(1)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篇5: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1、认识几种常见的戏剧脸谱及代表意义,讲讲有关人物的故事。

2、积累读读背背中用于励志的8个成语。

3、写好上窄长,下宽扁和字头短,字身长的字

4、介绍我的小制作,锻炼表单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

1、认识几种常见的戏剧脸谱及代表意义,讲讲有关人物的故事。

2、积累读读背背中用于励志的8个成语。3.介绍我的小制作,锻炼表单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和用 第一部分

1.出示京剧脸谱图,请学生观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指名说。

2.介绍:脸谱是中国京剧中花脸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3.请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人物的名字。你了解他们吗?自由读说。

4.指名说说你了解的内容。

5.和同桌交流,试着说说这些脸谱分别指谁。7.请学生连线。8.评一评。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目。

2.结合上题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插图,指名说说什么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性格。

3.教师总结:脸谱的颜色符合人物的性格,红脸代表忠义,黑脸代表正直,白脸代表奸诈。

第三部分

1.读读,想想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你知道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吗?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3.能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指名讲故事)要求: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课堂练习:用十分钟的时间画画脸谱

1、看了这么多,想给你喜欢的历史人物画张脸谱吗?

2、根据他较为特别的性格,你觉得应该用什么颜色?凶残的黄色,暴躁的绿色,有心计的蓝色,皆而有之确定主色后可以至少选用三种颜色。注意:一般地讲,剧中温文尔雅、清秀潇洒的文人武人不用勾绘脸谱。

3、其实脸谱并不难画,他的左右基本对称,每一类型的人物又大致差不多,动手试一试吧!(也可临摹已发下的脸谱)

4、播放录像《雁荡山》选断,学生在京剧声中勾脸谱。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的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要熟读这些成语。

2.指名读成语。

3.边读边写,将词语抄写两遍后,自由查字典了解词语意思。

4.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5.学生练习用这些词语造句。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读,练背。

6.你还知道哪些励志的词语?说一说。齐读这些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字有方 1.在田字格中出示:怎 忍 寺 苏

2.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上下的大小。

3.生答:这些字有两种,一种是上窄长,下宽扁的字,另一种是字头短,字身长的字。

4.学生描红。练写。

二、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1.审题。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中的要求:一要动手制作,二要说说制作过程。

2.指导:

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制作完,在小组内举行“小制作展示会”。我的十分钟:

a组内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的设想。其他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b小组内评选出优秀作品。

每组选一件作品上台交流,并介绍制作过程。在班级评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说员”。

篇6: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至上学期)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教 师:石云霞

学习

内容

学习

标 1、进一步建立数感,认识10以内各数。

2、通过动手操作,学会2-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

3、复习巩固数数。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学会2-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让学生多进行实际操作。

课前

准备 彩笔、挂图、数字卡片。。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案 让学生学习数数1--10,写出1--5这5个数。

流 学习数的组合。

一、问题:把4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5根呢?

指导学生用小棒自己摆。

引导学生自己说把数4分成几和几。5分成几和几。

自主练习:P7.7

二、自主练习。

第一题是数数的检测练习。通过连线使学生形成数的概念。

第二题是数数与写数的综合练习。先指导学生数数,再说说每组中物品的个数,想想用哪个数字表示,再写出来。(要注重书写指导)

第三题是认数和写数的综合练习。先用学具摆一摆边摆边说摆了几个,再添一个是几个。再指导学生看课本一组一组进行数珠子、画点子、写数字练习。

第四题是数的组成练习。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说一说。

第五题是一道联系实际认数的练习题。练习时,学生分别选卡片,并根据卡片上的数联系实际说一句话。

第六题:通过涂颜色继续巩固学生对数的认识。通过没有顺序的数字使学生认识数字,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动笔涂一图。

第八题:大约有几只小鸟。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还可以数什么?

学生通过看图,自主发现问题,继续数兔子、房子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展 1、读写1--5

2、 练习说1--5数的组成。

篇7:二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程、闭、驶、划、稳、软、折”这7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野巧专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北京的桥》,边听边记忆歌中有哪些桥。

2、教师出示潜水桥和塑料桥的插图,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他们什么样?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走上这两座桥看一看,板书课题《兰兰过桥》,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兰桥座结实丁野急巧提专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原野提包桥梁专家惊奇取出轻巧结实野花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急:上面是“刀”字头,下面是横折,横,横,不是“山”字,最下面是“心”字底。

桥:左右结构,部首是“木”字旁,右边是“乔”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最原始的桥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字旁。

野: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里”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笔顺是:横撇,点,横钩,竖钩。注意与“矛”字区分。

巧:第五笔是竖折折钩,一笔写成。

专:独体字,笔顺是:横,横,竖折撇,点。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兰兰的爷爷是一位桥梁工程师。一天,他开车带兰兰去玩,过大河的时候来到潜水桥上,他们看到了鱼和船;要过小河时,爷爷取出塑料管子充好气,就和兰兰走上了塑料桥。过桥后,爷爷把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四、练习

1、指导学生

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并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语。

原野野花桥梁专家桥顶

提包结实轻巧取出惊奇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让学生读这篇科幻故事,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激发学生好好学习的欲望,从小赋予创造精神。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造福于人类。

2、结合课后第四题,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知识

1、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

兰桥座结实丁野急巧提专

2、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词语。

原野提包桥梁专家惊奇取出轻巧结实野花

3、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介绍了哪些桥?(潜水桥和塑料桥)

二、学习新课

1、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进行自学,老师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

投影打出学习提示:

(1)自己默读课文,在书中标出自然段。

(2)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

2、指名读课文,而后说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有不同意见大家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归纳:哪几个自然段是介绍过潜水桥的?哪几个自然段是介绍过塑料桥的?

(一至四自然段介绍了过潜水桥,五至九自然段介绍了过塑料桥。)

4、抓住重点学习一至四自然段:

(1)学生小声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组织好语言做好发言的准备。

(2)学

生间开展交流。在交流时先读出有关的语句,而后说明自己读懂的地方。

注意以下几个地方:

A、“波浪滚滚”这个词语说明这是一条大河。

B、遇到河水,爷爷不但不停车还继续开,说明这座桥的用处:这座桥架在水中,可以在水中行驶。

C、兰兰的表现:“吓得闭上了眼睛……才敢睁开眼睛”

D、这座桥是用什么做的?什么样?(这座桥是用玻璃砖造的,就像一座长长的房子。这座桥很长。)

(3)指导学生朗读

A、与同桌一起分角色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在哪应加重语气,结合有关语句谈自己的想法。

B、听配乐朗读,结合自己读书情况找出问题。

C、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议。

5、抓住重点学习五至九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出不懂的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组长负责分工。

A、先交流各自的问题。

B、小组内解决问题。体现学生间的互动学习。

C、提出共性的问题,参加全班交流。

(3)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学习情况。(小组成员谈解决了哪些问题,相同的问题其他小组在交流的时候就不要再重复。)

(4)大家一起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

(5)教师参与学习:为什么说这是一座轻巧的桥?

(联系生活实际谈游泳时用到的救生圈,救生艇,游泳床;漂流时的小船。想象塑料桥的样子。使用完毕后能把它放进提包里,说明了桥的简单实用,它很小,不占空间。)

(6)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朗读。

指导:

爷爷把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爷爷把(像雨衣一样大小的)塑料桥放回提包里。

括号里的内容要加重语气。作者这样写能进一步说明塑料桥的大小,非常形象逼真。

6、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齐读

(2)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 “爷爷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三、开展交流活动

1、文中介绍的两座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

2、假如你是一位桥梁专家,将会设计什么样的桥?

这些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谈,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总结

同学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造福于人类。

五、布置作业

1、听写词语。

2、自己设计一座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难题。

篇8:九年级上册巩固练习

A.9∶1 B.3∶1 C.1∶3 D.1∶9

2.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为2的⊙P的圆心P的坐标为(-3,0),将⊙P沿x轴正方向平移,使⊙P与y轴相切,则平移的距离为( ).

A.1 B.1或5 C.3 D.5

图1 图2

3.三角形两边的长是3和4,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12x+35=0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4 B.12

C.12或14 D.以上都不对

4.如图2,AB是⊙O的直径,弦AC,BC的长分别为4和6,∠ACB的平分线交⊙O于D,则CD的长为( ).

A. 7■ B. 5■ C. 7 D. 9

5.某旅社有100张床位,每床每晚收费10元时,客床可全部租出,若每床每晚收费提高2元,则减少10张床位的租出;若每床每晚收费再提高2元,则再减少10张床位的租出,以每次提高2元的这种方法变化下去,为了获利最大,每床每晚收费应提高( ).

A.4元或6元 B.4元

C.6元 D.8元

6.若■=■=■≠0,则■= .

7.△ABC中,BC=18,AC=12,AB=9,D,E是直线AB,AC上的点.若由A,D,E构成的三角形与△ABC相似,AE=■AC,则DB的长为 .

8. 如图3,P是等腰直角△ABC外一点,把BP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到BP′,已知∠AP′B =135°,P′A∶P′C=1∶3,则P′A∶PB= . 图3

9.某公园有2个入口和4个出口,小明从进入公园到走出公园,一共有 种不同的出入路线.

10.如图4所示,在△ABC中,∠B=4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在△ADE处,使点B落在BC的延长线上的D点处,则∠BDE= 度. 图4

11.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 (2m-1)x+m2=0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当x12-x22=0时,求m的值.

12.已知二次函数y=a(x+p)2+4的图象是由函数y=■x2+2x+q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反比例函数y=■与二次函数y= a(x+p)2+4的图象交于点A(1,n).

(1)求a,p,q,m,n的值;

(2)要使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y= a(x+p)2+4在直线x=t的一侧都是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求t的最大值;

(3)记二次函数y=a(x+p)2+4图象的顶点为B,以AB为边构造矩形ABCD,边CD与函数y=■相交,且直线AB与CD的距离为■,求出点D,C的坐标.(答案见本期)

篇9: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教学目标

1、自由读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堂的口语和说话训练。

4、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各动物尾巴的特征,并与图对应连线;有感情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学习生字和相关二类字的音节,指导“?”“反义词”“打比方句子”“好看”等的学习;练习给书中的六种动物画尾巴。教具准备

文中的六种动物及尾巴模型、彩色笔、小作业本纸一张、师画的其它无尾动物图及空白方框、彩色粉笔、音乐录音磁带及录音机、师画简笔画(空地、树木、小草及野花)、课题板书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现在请大家听老师讲一个故事,你们边听边想:?猴子叫大家干什么?

2、(师配乐讲述)从前,在一个美丽的大树林里,居住着一群动物。有一天,动物们都聚到了一块空地里。它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树木,边上长满了青青的小草和五颜六色野花。动物们在空地上玩耍、嬉戏,快乐极了。这时,倒挂在树枝上的猴大哥发话了:“喂,大家停下来,我提个建议,咱们来比赛比赛吧。”哟,小兔妹妹的耳朵最灵,马上停住,趴在地上喊:“猴大哥,我们比赛什么呀?”猴子往下一瞧,看见了兔子的尾巴,再抬头一瞅,望见了自己的尾巴,眼珠子骨绿绿一转,有主意啦:“我们就来比尾巴吧!”

3、故事讲完了。小朋友,刚才的故事里,空地周围有什么?(抽生答:绿树、青草、各色野花。师画黑板上)猴子叫大家在空地上准备干什么?(抽生答:比尾巴)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尾巴”这一课。(板书:比尾巴)请大家看课题的拼音,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抽生说:两个三声的变调、轻声)

5、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翻开书,看着课文,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然后,在书上作好记号。开始。(师进行个别学生的自学指导)

2、现在,请小朋友交流:你读懂些什么?(全班学生边说边互相补充)(略)(师根据学生说的顺序,把无尾的插图中的动物图,贴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演示)

三、图文结合,了解各尾巴的特点

1、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动物,它们都少了什么?(抽生答:尾巴)

2、请看猴子,它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抽生答:长)(师出示“长”,并连线)

3、现在大家边听音乐静息,边看老师写。(师板书:短、伞、弯、扁、好看)

4、坐好,你们看拼音,黑板上这几个字的拼音要注意些什么?齐认读三遍。(抽生说后齐认读)

5、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照着前面“猴子——长”的样子,给另外的图和字连线,大家会吗?(会)(抽生上台连线)

猴子——长公鸡——弯

兔子——短鸭子——扁

松鼠——伞孔雀——好看(扇)

6、我们来检查,看连得对不对?(师指“长”字问:谁的尾巴长?生齐答:猴子的尾巴长)(后面略)鼓励一下。

四、画尾巴

1、观察书中动物们的尾巴,请大家用纸蒙在图上,临摹动物的尾巴,还可涂上颜色。(生自由临摹,师观察指导:略)

2、现在,我们抽六个小朋友为黑板上的动物们画出尾巴。老师这有彩色粉笔,你们自己上来,选出最喜欢的颜色粉笔画尾巴。(抽生)

3、老师讲桌上有这些动物尾巴的模型,请一个同学上台找出猴子的尾巴模型,与黑板上画的尾巴比一比,说说同学画得怎样?(抽生说:哪点像,哪点不像?)最后贴上尾巴。(依次完成:略)

五、巩固练习

1、动物们比尾巴,比出了各尾巴的特征。想一想,学了这一课,你认为“比尾巴”有结果吗?小组讨论。

2、认为“没结果”的同学站起来,说说你们的理由,老师看你们说得对不对?(抽生答后师表态)

3、认为“有结果”的同学站起来,也说说你们的理由,老师看你们说得有没有道理?(抽生答后老师表态)

4、现在老师告诉你们:语文的答案很灵活,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你们开动脑筋,答得有道理,就一定对。但如果答不出道理来,就是错的。

六、有感情朗读课文

我们学完了这课,现在请同学们看到课文,有感情朗读一遍。(齐读)

七、布置作业

1、这大树林里,除了我们刚才学习的六种动物,还有哪些动物?它们的尾巴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回家去想一想,下节课告诉老师,好吗?

2、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努力,老师准备奖励大家一幅动物画。但由于老师粗心,忘记了给这些动物们画上尾巴和涂颜色,你们今天回家去帮老师画上,好吗?

3、你们画好后,吴老师希望你们把它保存好,留作纪念。今后,只要看见这幅画,你们就会想起老师,想起老师为你们上的《比尾巴》这堂课。(发《动物画》奖品)

八、板书设计:

猴子——长

公鸡——弯

兔子——短

鸭子——扁

松鼠——伞

孔雀——好看(扇)教后反思:

课文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而且语言简明易懂,读来朗朗上口,能充分调动起学生朗读的兴趣。所以在备课时,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在读中提升语感。怎么读呢?以往学生习惯于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今天来个师生对读怎么样?像少数民族的对唱一样,有问有答,肯定很有意思。这样想着,课上,在孩子们认识了生字之后,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换一种朗读方式,我来问,你们来答,例如:我问——‘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你们怎么回答?”孩子们齐声读:“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对,就

这样。”接下来,我们开始对读课文,孩子们兴致勃勃,读了两轮之后,换做他们来问我来答,男生问,女生答,这样读了几遍之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背诵下来了,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学得非常带劲儿,这是令人欣慰的。

篇10: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一教案

1、认识“夜、思、疑”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前”等7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1、搜集诗人李白的资料及本首诗创作的背景资料。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熟读《静夜思》,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2、出示谜语。(出示课件)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3、课件展示月下美景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入并揭示课题。(出示课件)

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静、夜、思”等。

(1)指名读课题。

(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

(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

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出示课件)

(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

(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出示课件)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

2、播放古诗,请学生认真听记古诗内容。

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

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了字音。

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

(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6、做“摘苹果”的游戏。

(1)课件出示情景图。

(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

三、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古诗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停顿)

2、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出示课件)

3、师范读,学生练读。

4、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5、指名说说。

6、提出不懂的地方。

7、相机理解“霜”。

篇11: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课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74-76页

教学目标

六、进一步巩固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八、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

复习

1.摆小棒计算

5+1012+514-3

2.开火车口算卡片

新授

1.看图填空

(1)第1幅图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算法

在图中这两个算式表示什么?

(2)第3幅图

同桌合作摆小棒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集体反馈

(3)第3幅图

说说图中画的算朱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

(4)第4幅图

看图,说说图中珠子的变化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反馈

2.计算

(1)同桌竞赛

(2)请个别学生说说算法

3.看图填算式

(1)看图,说图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小组内交流反馈

4.填空

(1)弄清题意,独立完成

(2)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交流反馈

5.找朋友

(1)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巩固练习

1.过河游戏

先让学生看图,再说说题意

同桌比赛

集体交流反馈

2.计算

同桌竞赛

请个别学生说说算法

3.填空

让学生看图,弄请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4.一共有多少只蜗牛?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

列式计算,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5.思考题

讨论口答

四、课堂小结

篇12: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1. I don’t want to go ____(shop), because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shop.

2. My aunt is coming to see me, but I can’t w____ to see her.

3. Here is the w____ report for some big cities in the world.

4. ——What are they doing?

——They’re taking p____ of the children.

5. 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 It really makes me r____.

6. ——H____ the weather today?

——It’s sunny.

7. I don’t like monkeys because I think they are very u____(not good-looking).

8. Some boys are ____(lie) on the beach. They feel relaxed.

9.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room. Some are dancing; o____(other people) are singing.

10. My ____(like best) subject in school is science.

11. I d____ like history because it’s too boring.

12. There are all kinds of books in our school l____ (a place for keeping

books).

13. ——Is there a school in the ____(neighbor)?

——Yes, there is.

14. ____(take) a walk after dinner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15. ——Where’s the bank?

——It’s b____ our classroom and the meeting-room.

16. My uncle is a____ this afternoon. I’ll meet him at the airport.

17. If you are h____(wanting to eat sth.) you can go to a restaurant for a meal.

18. Let’s see the ____(熊猫) first. They are from China.

19. ——Why do you like koala bears?

——Because they are very c____(clever or smart).

20. ——What a____ lives only in China?

——Pandas, I think.

21. Go through ____(five) Avenue, and you can find the shop.

22. Our English teacher is f____(showing kindness) to us. We all like him.

23. The boy’s father is a doctor. He works in a h____.

24. He’s a good reporter. He often writes stories for the n____.

25. They work in a store. They are shop a____.

26. Miss Smith likes to sing and dance. She wants to be an a____.

27. ——Do you w____ school uniform every day?

——No, only sometimes.

28. My grandfather likes ____(read) newspapers at home.

29. ——Can you help me?

——S____.

Ⅱ.句型转换 按括号内的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空填一词。

1. Mary’s pen pal is from Paris.(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____ pen pal ____?

2. Mr Brown lives in London.(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Mr Brown ____?

3. ——Is there a park near here?(作否定回答)

——____, ____ ____.

4. Excuse me. Is there a hotel in the neighborhood?(改为同义句)

Excuse me. Is there a hotel ____ ____?

5. I like dolphins because they are smart.(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you ____ dolphins?

6. His uncle works in a hospital.(改为否定句)

His uncle ____ ____ in a hospital.

7. Mr Green is a teacher.(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Mr Green ____?

8. What does your aunt do?(改为同义句)

What’s your ____ ____?

9. They like Chinese food very much.(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they like Chinese food?

10. Mother makes cakes for me on weekends.(改为同义句)

Mother makes ____ ____ on weekends.

11. ——Is the man writing a letter?(作肯定回答)

——____, ____ ____.

12. The students are looking at the blackboard.(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 the students ____ dictation at the blackboard?

13. I’m watching TV.(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____ doing?

14. It’s sunny in Beijing.(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the ____ in Beijing?

15. She has no sisters.(加上 brothers,将其改为选择疑问句)

____ she have any sisters ____ brothers?

16. Julie likes going to the movies with her friends.(对划线部分提问)

Whom ____ Julie ____ going to the movies ____?

17. It’s raining now.(用often替换now改写句子)

It often ____.

18. John is writing.(加上reading将其改为选择疑问句)

____ John writing ____ reading?

19. ——Aren’t you a student?(作肯定回答)

——____, ____ ____.

20. My sister wants to be a musician.(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your sister ____ ____ ____?

Ⅲ.汉译英 根据汉语句子,完成下列英语句子,每空填一词。

1. 他的笔友来自澳大利亚, 他讲英语。

His pen ____ ____ from ____. He ____ English.

2. 她喜欢打篮球,不喜欢排球。

She likes ____ ____. She ____ like ____.

3. 她和她的父母住在中国。

She ____ in ____ ____ her ____.

4. 玛丽喜欢和朋友们看电影。

Mary ____ ____ ____ the ____ ____ her friends.

5. 附近有公园吗?

____ ____ a park in the ____?

6. 对不起,请问银行挨着图书馆吗?

____ ____. Is the bank ____ ____ the library?

7. 超市对面有一家银行。

There is a bank ____ ____ the supermarket.

8. 邮局和超市之间有一座桥。

There is a ____ ____ the post office ____ the ____.

9. 沿着这条街一直往前走, 然后向右拐。

____ ____ this street and then ____ ____.

10. 你还喜欢其他什么书吗?

____ ____ books ____ you ____?

11. 他通常白天睡觉, 晚上工作。

He usually sleeps ____ the day, and works ____ ____.

12. 我觉得有点冷。

I feel ____ ____ cold.

13. 拉里每天要睡12个小时。

Larry sleeps twelve ____ ____ ____.

14. 我知道你下星期六要到。

I ____ you ____ ____ ____ Saturday.

15. “吉姆为什么要先看树袋熊?” “因为它们逗人喜爱。”

——____ ____ Jim want to see koalas first?

——____ they are ____.

16. 他想成为一名电影演员。

He ____ ____ ____ a film ____.

17. 玛丽的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

____ ____ Mary’s mother ____?

18. 我认为数学没有意思。

I ____ ____ math is ____.

19. 你们在等谁呢?

____ are you ____ ____?

20. 这儿有两张我的全家照。

____ ____ two ____ of my ____.

21. 谢谢你帮助我。

____ you for ____ ____.

22. “孩子们在哪儿看书?” “在图书馆。”

——____ ____ the kids ____?——In the ____.

23. “今天北京的天气怎么样?”“多云。”

——____ the ____ in Beijing today?——It’s ____.

24. 玛丽正在玩电脑游戏。

Mary ____ ____ computer ____.

25. 有许多人在这儿度假。

____ ____ many people ____ ____ here.

26. 每个人都正玩得高兴。

____ ____ ____ a good time.

27. “情况怎么样?” “很不错。”

——____ it ____? ——____ good.

28. 这是个有趣的地方,这些人确实很放松!

This is ____ ____ place. The people are ____ very ____.

29. 在第二张照片中,他正在游泳池游泳。

____ the ____ photo, ____ ____ at the pool.

30. 我们没有打电话,我们在做作业。

We ____ talking ____ the phone. We’re ____ our ____.

31. “李平工作努力吗?” “是的,他常常工作到很晚。”

——____ Li Ping work ____?

——Yes, he ____ ____ ____ ____.

32. 如果你的英语讲得好, 那就加入我们的行列吧。

____ you ____ English ____, please ____ us.

33. 人们给我钱或从我这里把钱取走。

People ____ their money ____ me or ____ their money ____ me.

34. 我是记者,我每天都见有趣的人,并向他们提问。

I have a ____ ____ a reporter. I ____ interesting people every day and ask them ____.

篇13: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教学内容:《练习2》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按拼音写出汉字。

2、正确区分形近字。

3、读诗,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爱,知道在父母的爱护下我们生活得十分幸福。

4、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画出自己的手,并说出手能为自己、他人做哪些事。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生字卡片。

时安排:2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时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按拼音写出汉字。

2、正确区分形近字。

3、读诗,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爱,知道在父母的爱护下我们生活得十分幸福。

4、画出自己的手,并说出手能为自己、他人做哪些事。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题,说话【我的十分钟】

、复习文《人有两个宝》。

2、师:我们知道“手”是人的一个宝,它能帮助我们做好多好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把它画下来。

3、在纸上描画自己的小手。

4、小组讨论说说手能为你做哪些事情。

、教学“拼拼读读”。

出示四幅图,自主品读词组,再交流,让学生说说画的是什么?说对一个出示相应的词语。

范读、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题:写字

、出示“们、叶、江”。

2、指读。

3、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那么,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去写?(从左到右的顺序)

4、学生练写

三、学习第三题,读读背背

、出示小诗(带拼音)。

2、自己读一读,要求:看汉字读,不认识的字再去看拼音。

3、重点指导音节:uai

xia

nia

liang

lai及轻声音节。

4、指名读,齐读

思考:为什么这首诗里把爸爸妈妈看作是“大树”,而把我比作是“快乐的小鸟”?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背一背。

第二时

时目标:

、通过口语交际的训练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2、训练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明确题意

、出示两幅图。

2、自己看图,读一读要求。

二、指导

、图上画了谁?

2、你们知道这两幅图说了一什么事?

3、提出说话要求。

三、练习【我的十分钟】

、自由练习说

2、同座互相借铅笔。

3、老师扮演小猴或熊猫与学生对话。

4、请学生上台来表演。

篇14: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长、兴、虫、当”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竖提”。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树叶给树枝、小虫、鱼儿、小鸟带来的快乐,养成敢于想像的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乐学新知。

1、秋天又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这天,大树妈妈为它的孩子们——树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聚会(在黑板上贴上大树妈妈),大家都纷纷赶来参加。(将书上插图改造为动画,并配上音乐。)瞧,谁来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分别贴上小虫、鱼儿、鸟儿。)多热闹呀,同学们想参加吗?走,让我们也一起来参加吧!

2、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童话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使学生急切地想学习文本。)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并划出会认字和会写字,再与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2、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认读,去掉拼音认读,通过开火车读。

3、小组合作,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4、交流识字方法。

(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互帮互学,形成生生互动,让他们自己突破生字难关。)

5、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6、四人小组轮着每人读一遍课文,互相评一评,读得好不好,还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

7、赛读,评评谁读得好。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

三、情趣交融,品读课文。

1、品读课文最后一句:树叶说:“大家都喜欢我,我真高兴。”

(1)师问:大树妈妈开的聚会,谁大家的欢迎?你从哪句知道?

(2)树叶说的“大家”和“我”各指的是谁?

(3)小组合作朗读,把树叶的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4)指名读,全班评议。

过渡;树叶能得到大家的喜爱,确实是一件高兴的事,你能找出说明大家喜欢树叶的句子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第1—4句,理解“长”、“落”、“飘”、“飞”的用法。

(1)树叶和谁都交上了朋友?让四名学生上黑板在树枝和小动物旁边贴上树叶,要贴在恰当的位置上。

(2)教师逐个问贴画的学生:树叶是怎样来和它交朋友的,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课件分别演示树叶的“长”、“落”、“飘”、“飞”)能换别的词吗?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加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促进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品读句子“长在树上,树枝拿它当扇子。”

师:大树妈妈有许多的孩子——树叶,当秋风吹来时,树叶便轻轻地摆动。(课件演示,秋风一吹,树叶摆动。)

(1)你觉得树叶像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2)书上怎么说?你觉得像吗?

(3)指导朗读。师:树枝把长在树上的树叶当扇子,用它扇起阵阵轻风,多么惬意呀!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读出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分男女生读。

4、品读课文2—4句。

师:树枝和树叶做了好朋友,小虫、鱼儿、小鸟也想和它做朋友。

(1)它们三个,你喜欢谁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再把句子读给朋友听。

(2)朋友之间说说你把树叶当作了什么?它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

(3)请几位小虫、鱼儿、小鸟上台来说说与树叶交上朋友的感受。如:

小虫:和树叶交上朋友,我就有被子盖了,多暖和呀!

(4)再读句子,让小虫们、鱼儿们、小鸟们读出自己的心情。

(让学生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教材中的主人公,不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也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从而真切感受到了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再通过朗读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四、认识省略号,拓展思维。

1、师:除了小虫、鱼儿、小鸟外,其实还有许多别的小伙伴与树叶交上了朋友,作者没写完呢!因此用了个省略号。

2、到底还有谁与树叶交上朋友呢,你能仿照课文说说吗?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出示:树叶落在地上,树叶漂在河里(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充分练习说话,尊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五、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1、大树妈妈的这次聚会,让树叶与大家交上了朋友,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快乐与方便,也给美丽的秋天增添了许多生机与美丽。

2、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把秋天里树叶的美记在心里。

3、出示动画课件,学生随课件背诵全文。

六、引导拓展,情趣升华。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秋天里树叶的美。其实,秋天除了树叶之外,还有许多的美景。课后,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书本中去与它们交朋友吧!

篇15: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林则徐小学 林雪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练习十一。教学目标:1、2、3、通过练习巩固熟练掌握1-5的乘法口诀。

熟练掌握乘法口诀的计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教学难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1、边画边说口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练习,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56页,现在来看看第一题,谁能告诉老师它们在干什么?

生:它们在跳格子。

师:嗯,非常好,它们的确在跳格子,那我们先来看看小青蛙跳了几个格子? 全:小青蛙跳了两个。

师:没错,小青蛙它只能跳两个个子,现在我们把后面的格子给它补充画好,那老师这样画可以吗?(故意画错)

生:不可以,要两格,两格的画。师:真棒,那我们应该画在哪里? 生:4 师:那你们能说出得数是4的乘法口诀吗? 全:能,二二得四。

师: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边画边读后面的口诀。全:二四得八,二五一十。

师:嗯,读的真好。现在我们从2开始再读一遍。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这是关于什么的乘法口诀? 生:2的乘法口诀

师:回答的真好,没错,这是关于2的乘法口诀。

师:看到小青蛙跳了两格,小兔子不服气了,它也跳了,它跳了几格呢? 生:3格

师:没错,它呀只能跳3格,现在我们跟刚才一样,每画3格说一个乘法口诀。师:你们真的太厉害了。真棒,那这是关于什么的乘法口诀? 全:3的乘法口诀

师: 每错,这是关于3的乘法口诀。

师:小袋鼠看到前面的都跳了,它也不服气,跟着也跳了几格? 全:5格

师:对了,它跳了5格,也只能跳5格,那我们现在每5格说一句口诀。

2、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师:老师请表现好的同学来说,我来写。二三得六的乘法算式是? 生:2x3=6或3x2=6 师:四五二十的乘法算式是? 生:4x5=20或5x4=20 师:一二得二的乘法算式是? 生:1x2=2或2x1=2

3、师:我们来开小火车,横的读。老师来写。

师:从这两行算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乘法变成加法,除了4以外,它们的得数就不一样了。师:没错,4是比较特殊的。

4、师: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每行有4个,一共4行。师:那它的算式是?口诀是? 生:4x4=16 口诀是四四十六

师:非常好,还有没有不同的角度观察的? 生:每列有4个,一共4列。它的算式也是4x4=16,口诀也是四四十六。师:你真棒!这道题不管怎么看都每行每列都是4.5、连出小动物的过河路线

师:我们先来看看每只小动物的身上都有哪些数字? 师:那我们看看河中的石头里的算式或乘法口诀分别与哪个数有关?

师:那我们要怎么连路线?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连得?(错误的和正确的拿上来)师:(错误的)这样连可不可以? 全:不可以。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样不能过河了。师:没错,这样就不是路线了。师:(正确的)这样的可以吗? 生:可以。因为是路线。师:那我们看看她连对了没? 生:对了。6、7、师:你们来念,我来写。

篇16:一年级上册《练习6》教案

本课所学的词语介绍了祖国大地不同地区颇具特色的风情。课文共12个词语,分为四组,第一组词语表现的是塞北风光;第二组词语表现的是江南春色;第三组词语介绍海岛夏景;第四组词语表现的是高原景色。这些“词串”,内涵丰富,展现了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充满着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凭借图画,诵读“词串”,不仅可以认识本课生字,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

3.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重点识记并写好“塞”这个字。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电子白板课件。

2.学生用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中的“塞、骄、岛、骏、椰、牦”6个生字,会写“塞”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词串,并能凭借图画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师: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中国这么大,有的地方互相之间离得很远,气候也不一样。也许南端正是炎炎夏日的时候,北边却开始下雪了呢?

2.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祖国的不同地区欣赏一下那儿的景色?

(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欣赏。)

師配乐有感情地描述:看,祖国的江南,春雨绵绵,杏花正在朵朵开放。这儿是海岛,此时却是炎热的夏季,海边高大的椰子树仿佛在向我们招手。接着我们来到祖国的北边,一群彪壮强悍的骏马迎着秋风驰骋在塞北的草原上。最后站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上,看到的是被喻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3.(揭题):这些风景美吗?不过我们这节课不是美术欣赏课,而是语文课。当这些美丽的图片变成文字时,会是怎样的呢?(出示识字6):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识字6。(师板书:识字6)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展示优美的图片、婉转的音乐,再配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瞬间把学生带入到词串所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初识生字,理解生词大意

1.自由读文,出示朗读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词多读两遍。

2.读词串,正音。

师:谁敢读?一人读一行,如果大家都认可你读准了,就可以自己在书上加一颗星。记住,每颗星都是你们在课堂上的收获。(易读错的字词,师带读两遍)

3.白板出示被五角星盖住的不带拼音的生字:认对一个,星星摘回家。再齐读生字。

4.师:调皮的生字宝宝看它难不倒你们,又跑回到文中,并请走了所有拼音,你们还能读对这些词吗?

选一个小组,一人读一行。(全读准确了,一人加一颗星。)

师相机强调读词时要连贯、干脆,词与词之间要稍作停顿。

5.师:这些词语都读懂了吗?其实很多词都能通过书中的插图来理解,是不是?请按词串的顺序找到插图中对应的事物。

师相机让学生理解“骏马”“骄阳”的意思,并借助地图理解“塞北、江南、海岛、高原”。

6.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齐读词串;师引读:塞北有……江南有……海岛有……高原有……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同时理解并积累了文中的词语。此环节利用白板功能让学生识字摘星星,同时通过让学生给自己加星的这种自评方式,调动学生识字读词的积极性。)

三、交流识字方法

1.师出示所有生字。

2.同桌交流好的识字方法,认为对方说得好的书上加一颗星,然后全班交流。

3.重点记“塞”: 师板书由甲骨文演变到楷体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其意思再组词。

4.在交流识字方法时,随机书空要写的三个生字。

(设计意图:大胆地让学生自己交流识字的方法,鼓励孩子的个性化思维,同时带领学生对汉字追本溯源,不仅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个字的字音、字形和字意,从而能够更好地使用它。)

四、字卡游戏巩固识字

1.发字卡,分组做游戏:一人出牌,另一人认读并按笔顺默空,对一个加一颗星。

2.检测游戏效果:全班一起默空三个生字。

(设计意图:学生是喜欢做游戏的,用生字卡片来做游戏,达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目的,同时用游戏来检测学生的识字效果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五、学写生字

1.白板出示生字“塞”,了解结构。

2.生描红观察间架结构。

3.师一边范写一边强调写字要领:结构匀称;笔画紧凑;撇捺拉开;生临写一遍。

4.展示台展示,教师当场批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白板的展示台展示学生的字,写得好的老师画红圈圈,发现问题的一起修正,力求写的字工整、美观。)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如能背诵就给自己加一颗星。

2.从文中任意挑选三个词语说句子,说对一个加一颗星。

(设计意图:作业中安排学生自评是激励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一个好方法,作业的设置也是为下节课的教学安排做好铺垫。)

教学效果及反思:快乐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活泼生动,更要体现在内涵上,让学生能在一节课中不停地跨过能够得着的障碍,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效能感,真正体会学习的快乐。我们学校是小班化教学,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让孩子全面参与,展示个性。电子白板的运用以及教学中自我激励的评价方式,也让学生一直处在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并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当然,有些环节的细节还需要改进,比如,理解词语意思那个部分,可以让学生在白板上进行实物与词语的连线,这样效果会更好;还有指导写字的环节,教师还可以利用白板演示笔顺的功能,让学生更直观地记住生字和笔顺。

上一篇:外商联谊会领导讲话稿下一篇:高校邦-跨国经营与管理 测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