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周总结

2024-05-19

法治宣传周总结(精选10篇)

篇1:法治宣传周总结

新坝镇照中小学法治安全宣传周

活动总结

为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县政法委和教体局工作安排,我校开展了青少年法治安全宣传教育周活动。现将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全面落实

为全面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活动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和措施,确保了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大力宣传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从小培养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

二、学校开展了“法律进学校”普法宣传活动

以学校和班级为单位,向全体学生发出“拒绝校园暴力,争做文明守法学生”倡议。号召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打骂欺凌同学,不沾染黄毒赌等恶习,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法律意识。

三、集中开展禁毒禁赌宣传活动。

学校利用班队会时间集中进行禁毒、禁赌知识宣传,主要采取讲解毒品相关知识和对《禁毒法》进行宣讲,活动中广大青少年讲解了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并表示将大力向家人及朋友传播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此次活动掀起了全校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新高潮,学生法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新坝镇照中小学 二〇一八年三月六日

篇2:法治宣传周总结

一、活动主题和指导思想

今年法制宣传日的活动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北票”。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展法制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坚持依法治校的基本原则,认真开展普法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要求,有措施。通过扎实而有效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增强了党校领导干部职工依法执政的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形成了一个浓厚的学法、守法的氛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营造宣传氛围:

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法制宣传日活动,主持召开动员大会,认真学习市委宣传部关于在全市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确定了本次活动主题和指导思想以及活动内容,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在这次活动中的职责分工。

三、活动开展情况

1、组织学习:为了真正把普法活动落到实处,让每位教师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市委党校组织大家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内容,在学习中,领导带头讲学法、普法、用法制服务于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和体会。通过学习宣传,进一步在教师中牢固树立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执政为民,依法维权的观念。

2、法制讲座:向全校职工进行《宪法》讲座,使广大教师进一步了解了《宪法》的有关知识。

3、组织全校领导干部教职工进行普法考试,进一步增强普法意识。

4、党校组织力量加大对法制宣传的宣传力度。并充分发挥党校LED屏和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作用,扩大宣传。宣传标语有几十条之多,如“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知识普及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等,进一步扩大了法制宣传活动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本次活动的开展。

5、通过十九大集中轮训,给全市领导干部普及法律知识。

篇3:法治宣传周总结

一、县域精神文明创建着力抓好法治宣传教育的意义

在5 月11 日召开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文明河南建设推进大会上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 要发挥好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重要作用, 就要营造公正廉明、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构建德法并举、相得益彰的法治环境。这就对我们通许下一步精神文明创建和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要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助推文化通许建设。

( 一) 河南省作为中原腹地和历代政治中心, 受几千年传统农耕文化影响较深, 重关系重人情, 轻规则轻法治等现象比较突出, 情大于法、权大于法、利大于法等问题容易发生。长久以来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发现, 作为思想领域内的意识形态, 靠引导和教育, 虽有些成效, 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靠自律提高认识是一方面, 但法治也应跟的上。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省, 推动我省法治建设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对上述问题的回应和理论探索。基层治理法治化以县域为焦点, 是对共同推进依法治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具体化; 基层治理法治化也是对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具体化。

( 二) 郡县治, 则天下安。郭书记强调要抓好基层基础, 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 把主要力量投向基层, 进一步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基础。在整个依法治国进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的县域法治建设。向上可以推进市域、省域法治建设, 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向下可以辐射基层法治建设, 推进乡村、社区的法治化进程。要调动和发挥基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建设进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加强县域法治宣传教育很重要。

( 三) 县域政权是保障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基层贯彻实施的最重要的政权组织, 也是最接近基层人民群众的政权。它直接从事经济、社会、文化管理与服务工作, 负责司法权的初次启动, 与基层人民群众面对面, 是司法和执法任务最繁重、最直接的一级政权。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不断提升县域法治化水平, 建设执法严格、司法公正、全民守法的法治社会, 促进县域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履行职责, 能够增进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 最直接的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二、“熟人社会”县域法治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的全民普法工作是取得一定成效的, 特别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也有17 年了, 法治建设高速推进、法治精神渐入人心、法治理念也日益完善。但是我们也看到, 目前通许的县域法治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打基础、摸索探索的阶段。在县域这个人口、社会关系较为简单的“熟人社会”推行法治文化, 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 主要表现在:

( 一) 法治社会意识相对薄弱, 没有形成法治信仰。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法治观念不足、社会责任意识滑坡等现象。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是一些人对法律与法治有误解, 认为法治是官方的事, 与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 也由此导致了遇到事情习惯于找熟人托关系私了, 而不是首先想到走法律程序。从根本上还是法治信仰缺失, 而法治信仰缺失与法治教育没能解决思想问题有直接关系。

( 二)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表率作用发挥不够。古人云, “治国者必先受制于法。”只有坚持治国先治“官”, 才能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在依法治省中的表率作用, 才能提高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说服力和公信力。

( 三) 执法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执法的随意性仍然存在, 有法不依、随意执法、执法不严的问题仍未根除; 少数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观念还未真正确立, 执法不规范、不公正、不作为、乱作为、不文明的现象仍然存在, 执法工作的群众满意率不高; 司法和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四) 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仍不够, 群众对法治文化建设的评价仍不乐观。法制宣传面向青少年、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普法教育手段和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

( 五) 法治文化建设动力还不明显, 基础保障力度不够。目前不少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缺少严格遵守法律、执行法律, 公正实施法律的动力。县域地区由于财力的缺失, 难于支付较高的法治成本。人员队伍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与要求不相适应, 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的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推进县域地区法治文明建设

法制宣传教育是县域法治建设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要扩展法制宣传教育平台, 广泛开展扎实有效、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逐步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 一) 法治宣传教育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传统道德意识讲仁爱、礼让、信义、和平、勤勉、正直、廉洁, 现代法治精神, 提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些“传统道德”并不局限于“传统”, 而是普遍适用于现代社会、未来社会不变的道德。由此可见, 现代法治精神和传统道德意识相互作用, 紧密相关。想要引导公民树立法治理念, 养成自觉守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 需要把法律与道德有机结合, 使法律与道德互相渗透相互作用, 通过法治规范, 促进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建立、发展与传播。反过来, 通过法治宣传教育, 使全社会崇尚道德、恪守诚信、遵纪守法, 才能奠定法治的基础, 进而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 二) 法治宣传教育注意积极探索新途径引导。还要深入探索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规律, 创新载体和形式, 改进传统宣传方式。试点在村级设置乡村法庭, 定期贴近群众选取案例, 增加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内容, 实现群众和法治宣传者的双向交流。晚清时候通许就有乡绅朱国柱外出求学于省专门法校, 学成后回乡公益普法。所以说, 应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实践, 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 动员。针对农村实际组成村民调解团解决纠纷, 选取有一定法律知识, 了解村里实际情况, 有一定威信的村民为调解团成员, 政府可聘用法律专业人员增补到调解团中。县文化局应多编排宣传法治教育的小品或戏曲, 通过送法治文化下乡等方式定期演出。

( 三) 法治宣传教育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是实现国家复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 其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 直接关系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和成败, 所以我们在法治宣传教育中强调“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加强基层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建立长效的基层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机制, 充分发挥县级党校干部法治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

( 四) 深挖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 弘扬县域法治精神。开封文化底蕴深厚, 铁面无私的包龙图, 天下闻名, 妇孺皆知自不必说。通许也有清正的北宋时期官吏王代恕, 他常以“刑法岂为喜怒设也”警醒属下; 还有宽严相济、明察果断的明代官吏时纪, 他在做监察御使时, 每弹劾一人, 必定有根有据, 从不冤枉一人。当然还有很多, 通许应该借助文化优势, 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 更多地融入法治元素, 努力打造法治文化精品项目, 发挥品牌作用, 弘扬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

摘要:《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实施意见》已明确指出, 全面依法治省必须坚持德法相彰、德法相宜, 要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通许县贯彻意见精神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助推文化通许建设。形成新一轮法治教育热潮, 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和理论宣传“主阵地”的党校加强宣传法治精神责无旁贷。

关键词:依法治省,法治宣传教育,文化通许建设,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政协通许县学习与文史资料委员会.通许著名历史人物.2013.11.

篇4:法治宣传周总结

关键词:法治宣传教育;企业法治文化;问题与不足;对策与建议

随着法治宣传教育的推进展开,各企业也逐渐开始注重自身的法治文化,对宣传教育的工作越来越重视,希望增强企业员工的法治观念。与此同时,企业法治文化的建立,一方面是对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进,另一方面既稳定了改革发展的大局,又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一、法治宣传教育在建设企业法治文化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一)企业领导的不重视

虽然国家在大力宣传对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企业相关领导不重视,不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法治教育观念就难以落实。依法治国现在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共识,但是仍然有部分企业领导不重视普法工作,他们就认为,在整个社会环境下,经过长期的熏陶和全民普法,人们已经掌握了法律法规知识,该普及的法律知识也早己经普及了,难以创新。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有的企业、单位只是将法治宣传停留在口号上,做一些表面工作,人员、经费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难以落实,无法正常开展相关工作。

(二)法治宣传教育过于形式化

很多年以来,各单位利用多种方法,向员工普及、宣传基本的法律知识,通过多次实践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这些经验为后期企业员工在学习法律过程中提供了很多的帮助[1]。但是很多时候宣传的法律内容没有真正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实用性也不强,做的多为表面工作,只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这使得法治教育宣传工作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佳。

(三)单位员工的法律观念淡薄

虽然现在已经普及了素质教育和法治教育,但是在我国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有限,这就导致有些单位员工的知识水平不高,文化程度不高,法治观念淡薄,这就难以达到普法目标。

(四)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员工自身的需求不适应

随着各企业单位的深化改革,整个企业的利益关系日趋复杂,进而引发出各种矛盾,员工也越来越渴望获得更多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是在企业的法治教育活动中宣传的内容,与员工希望了解的法律内容有所不同,这就会导致员工学习兴趣的下降[2]。当前企业的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仍然把员工需要履行的义务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对员工权利方面的教育。同时,在宣传形式方面过于单一,多采用讲法治课的形式,这会导致效率的低下。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确定法治宣传教育的目标

首先要确立企业的中心工作与普法的目标相一致,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衔接。应该在提高员工的法律素质的基础上,做好学法、用法,培养员工的自觉性和法治观念,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法律氛围,提高自身的法治管理水平。同时,由于整个企业员工文化程度的不同,根据不同人员的知识水平以及理解水平,治定出不同的普法目标任务,逐步完成目标[3]。

(二)掌握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

一方面围绕实施的普法规划,形成学法热潮,提高全体员工的法治意识。另一方面要从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大力宣传与员工生活、工作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员工的法治观念。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活动,树立法律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形成依法办事的新风尚。

(三)改进法治宣传教育的方法

如果想法治宣传教育能够得到更好地成效,必须要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宣传形式,积极的创新、改进。一方面要把相关法律条文与员工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通过讲解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来解释法律条文,将法律条文进行解剖,让员工真正理解其含义[4]。另一方面要有正确的导向宣传,不能一味的追求效应,夸大宣传。

(四)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市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所谓的市场经济,也就是法治经济,这就体现出法治的服务性能,要将市场经济的需要与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出法律法规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建立企业法治文化,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总结、完善,不断地开拓创新,可持续发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开展,可以培养企业员工的法治精神,培育法律信仰,在提升员工法治观念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陈文盛,罗联招,刘莉萍.论推进法治文化建设[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1:98-99.

[2]张浪.江苏政府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推进对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597-602.

[3]江雪松.江苏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推进对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608-612.

篇5:法治宣传月总结

为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巩固普法宣传教育效果,结合我区普法工作进程,我单位于3月组织开展了三月法治宣传月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面动员

我单位高度重视三月法治宣传月活动的开展,组织召开了职工会议专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明确分工各科室的工作任务,办公室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同时以“七五”普法为契机,融入普法宣传内容,制定措施,扎实开展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各科室、律师事务所都能主动配合、密切协同,积极选派人员参加,结合行政职能开展活动。活动中,**领导能亲自到场检查指导,积极参与、严密组织,保障了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重点突出、效果明显

我单位在组织宣传月活动中,能注重突出“**”宣传这个重点,大力开展群众性宣传,开展宣传宪法、合同法、劳动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女职工权益保护法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声势大、气势足、氛围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形式多样、氛围浓厚

宣传月期间,通过集中宣传、送法进园区、下乡镇等多种形式,以普法读本、普法小用品、宣传标语、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浓厚宣传氛围。做好宣传造势,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人参与、深入人心。活动氛围浓厚、效果明显。

我单位以“3.8妇女节”特殊节点,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以“**”建设集中宣传为载体,我单位参与主办开展了两次大型法治集中宣传活动。3月2日,在人民广场开展了以“女职工维权行动月”为主题的法治集中宣传活动,区司法局、区妇联镇等多个部门参与了此次集中宣传活动,另外区医院、中医院也深入到活动现场为过往群众免费进行简单健康检查。3月20日,在**镇开展了另外一场法治集中宣传活动,借助“赶集”这个日子,有声势、有氛围、有气势的开展了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两次集中宣传活动,主要围绕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群众最为关注的法律法规,重点宣传了劳动权益保障法、工伤维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另外3名律师也在现场开展现场法律援助咨询服务。两次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条幅、发放普法手册等多种宣传形式,提升全民法律意识,让法治梁平建设深入民心。我单位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服务80余人次。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

首先是群众的法律知识还比较匮乏,法治意识还相对淡薄,多数认为法律只是一种利益取得手段;二是乡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最需要法律知识的地方;最后一点也是最难的一点是怎样让老百姓学法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并深入思考的问题。

篇6:2019法治宣传工作总结

2019法治宣传工作总结

2019年我局紧紧围绕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和城市市容环境执法工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为新时代行政执法工作不懈努力。现将2019城管系统法治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领导,落实行政执法监督责任。

结合全局实际,明确指导思想,制定工作目标,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建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的“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局工作任务的部署和安排,积极引导全局执法人员开展学法用法活动,把行政执法和普法宣传紧密结合起来,为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学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执行“七五”普法规划,加大全民普法力度,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律权威,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促进全面依法治国。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

绕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准确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取得成效,确保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宣传教育全过程。

2.切实加强宪法和城管法律法规的宣传,突出学习宣传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12月3日,安排分管法制宣传工作的副局长及执法中心普法工作人员参加由司法局组织的“12.4宪法宣誓”仪式,并在12月5日在执法中心会议室,组织全局骨干人员深入学习宪法,并进行宣誓。通过学习宪法知识,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使法治真正成为根植于公民内心的信仰。

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治意识。加强对一线执法人员的培训。在积极开展“三城联创”工作的同时,坚持以集中培训和驻街中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活动,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及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系统讲解、分析行政执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通过培训,使得执法人员全面学习和掌握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4.加强法治宣传队伍建设。积极参加司法局统一组织的各类法制宣传日、宣传周和宣传月活动,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2019年12月2日,我局参加了由区司法局

组织开展的“2019年宪法宣传周”法制宣传活动,宣传期间制作法制宣传展板1个,向市民发放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辽宁省省城市市容和环境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宣传单100余份。同时,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在日常执法过程中要求一线执法人员向行政相对人宣传和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市民懂法、守法的意识。

三、坚持依法治理,促进城市管理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根据《**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了城管执法服务指南及流程图,还制定了规范执行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了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程序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的制定,对局属各中队执法程序和办案程序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同时,为执法人员增配了执法记录仪,实现了对执法过程的全天候监控,确保执法行为规范。

2.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2019年,我局紧紧围绕城市管理中心工作,按照我市“三城联创”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强力查处涉及市容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强化举措,狠抓工作落实,使全区城市环境和市容秩序更加整洁有序,依法治理

工作步入良性循环。

3.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我局把加强执法监督和追究错案责任,作为推进依法治理的重要内容。建立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和集体讨论制度》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做到了办案程序公开,监督电话公开,促进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法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在全年的执法工作中,无一起错案发生。

1.进一步提高认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是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实践,是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基础,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合理安排“七五”普法内容。围绕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加大城市管理专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注重不同层面的宣传,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做到通俗易懂。

3.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是建立制度。要建立健全城管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相关制度,严格按制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城管系统法律法规学习及考核机制,加强城管系统干部职工法律法规的学习与考核;三是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城管系统普法工作保障机制,以适应新形势下城管普法工作的新要求。

二、存在问题难点和建议意见

我局行政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距离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在行政执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难点亟需解决和理顺。一是城市管理执法涉及部门较多,如何正确界定职能,协调部门之间的执法互动,保障行政执法运转畅通,亟需国家和省级政府通过制定规范,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责任明晰、关系协调、运转有效、监督有力的城管执法制度体系。二是城管执法缺乏有效保障力量支撑,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行政执法人员遭遇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对此类案件的处罚条款很宏观,缺乏操作性,致使对侵犯城管执法人员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力打击,影响了执法队伍的士气。三是城管工作反弹性、反复性强,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具体方向性指导,就有可能使已经树立起的执法形象和形成的经验成果得不到持续性地改进和发展,需要立法机构给予指导。

三、下一步工作努力方向

在今后行政执法工作中,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作为推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法治城固”建设目标,狠抓国务院《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全面落实;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法治政府建设,文明执法,加强“法制城管”建设,健全完善城管执法长效机制,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

1.弘扬法治理念,塑造法治精神。着力提高城管系统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理念,形成浓厚的法治氛围。通过完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执法检查制度、领导干部带头说法制度、学法考试档案管理制度,真正形成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巩固提高全体城管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

2.创新宣教方式,扩展普法成效。继续深入开展城管法律法规“六进”宣传活动,以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镇、进农村宣传方式为载体,真正使城管法律法规知识走进单位、校园、企业、社区等千家万户。同时在中小学校征集城管志愿者,让学生在参与城管活动实践中了解城管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文明县城建设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3.严格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文明执法。从加强执法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形象建设抓起,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法治政府建设评议考核制,创新办案手段,规范办案程序,增强执法人员“会管理、会服务、会执法、会协调”工作能力,锤炼严谨、唯实的办案作风,不断提升城管队伍法治政府建设、文明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海兴县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对县直各部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工作进行督导和调研的通知》(海法宣领字【2018】4号)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现将我局2018年以来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落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

二、完善机制,强化队伍建设

为保证“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取得实效,我们注重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普法教育中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在基层群众身边建立一支普法宣传队伍,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全局普法宣传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积极工作,营造宣传氛围

篇7:法治宣传月活动总结

一、围绕宣传主题,营造平安和谐氛围

我街道司法所以推进“六五”普法的顺利验收,推动“平安社区”的建设,在宣传内容上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重点:

1、是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区、县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

2、是积极宣传“六五”普法规划以及“法治街道”建设、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工作

3、是向社区居民展示近年来我街道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法律援助条件、人民调解程序和社区矫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

开展好这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我街道司法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局面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此,我街道司法所领导认真研究:

1、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并明确规定各科

室、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其它人员按照分工各负其责,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2、对宣传月活动进行新部署。制定下发了活动安排通知,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组织专门力量,明确专人负责,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宣传月活动,使这次宣传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

三、联系实际,开展多形式宣传

1、在这次宣传月活动中,我街道司法所紧密结合实际和各社区的特点,注重内容与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结合依法治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此项活动重点加强对各社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政策、规定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了各社区居民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参与综合治理的自觉性。各社区也能联系实际,丰富宣传内容,重点突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确定宣传内容。

重点宣传国家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条例、决定和意见、建设和谐平安社会的意义、目的和任务以及《物权法》、《法律援助条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

3、积极参加大型活动。

司法所组织各社区工作人员、法律事务所等业务骨干在宣传活动现场进行现场咨询,采取展板、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了《宪法》、《法律援助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治安管理条例》、《婚姻法》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常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一千余份,接待当事人咨询百余人次。

4、创新宣传载体。

除参加县上和有关部门组织的宣传活动外,还创新宣传

载体,我街道司法所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推进“法治六进”活动的深入开展,专门成立法制宣讲团,深入辖区社区、学校,开展专题宣传活动,获得了很大反响,为促进我街道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广泛采用法制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营造人民调解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社区的法制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对调解法全文或调解法实用问答以及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宣传标语的作用,悬挂横幅宣传。

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在宣传月活动中,我街道司法所以广泛宣传区、县政法工作会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开展平安创建会议的重要精神,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我街道紧紧围绕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大力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管理、帮扶,切实做好了社会管理的重点宣传。

篇8:浅析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的涵义

青少年是按照年龄划分, 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一个成长时期。姚建龙教授认为青少年应界定为“已经年满14周岁、但是还未满25周岁的人” (1) 。康树华、张小虎在其主编的《犯罪学》中指出“青少年”的年龄范围应界定为从一个人出生开始一直到25岁。而在《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 (1992年) 一文中, 明确的界定“少年”的年龄是6岁到12岁, 青年的年龄是15岁到35岁, 故青少年的年龄应是6-35岁。综上所述, 从法律角度讲, 我国对于青少年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 关于青少年的年龄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未成年人”这一概念的出现是相对于“成年人”而言的。至今, 我国乃至世界都没有对“未成年人”形成统一的概念表述或界定。联合国在众多争论中, 最终对未成年人作出了如下规定:“未成年人, 系指依照各国法律制度, 对其违法行为可以以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儿童或少年, 未成年人的年龄限度取决于各国本身的法律制度之规定”。 (2) 例如在美国,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而在日本,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二十周岁的公民。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 未成年人为十八周岁以下公民。

由上文可知, “青少年”的年龄分布最大值定位于6-35周岁, 最小值定位于14-25周岁, 而“未成年人”的年龄则相对稳定的限制在了0-18周岁。因此, 在提到“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时, 两者准确的含义是不一致的。比如, 在“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中, 其所涵盖的对象应该仅限于未满18周岁的公民。对于已年满18周岁的公民, 无论他 (她) 在读于幼儿园、小学、中学或大学, 或者已经参加工作, 都不在“未成年人”的范围之内。但是对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如果按照其年龄最大范围来讲, 其中就包括了所有6-35周岁的公民。其范围就涵盖了几乎所有的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的学生, 此外还包括了很多已经参加工作、甚至结婚生子的青年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表述较“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更为妥帖。这样一是可以更有利于从主体上区分法治教育与犯罪预防;二是因为青少年所涵盖的对象范围更为广泛和丰富, 有利于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三是正确区分“未成年人”, 在刑事领域就更加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二、明确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2014年10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至此, 从“一五”普法到“六五”普法中期 (2014年10月) 所称的“法制宣传教育”已成为历史并载入史册。从“法制”到“法治”的改变,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却彰显了国家对法治建设理念的深刻认知与法治建设背后所追求的价值认同。

(一)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首先, 法制属于社会制度的范畴, 是一种与经济制度或是政治制度等同概念, 是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维护其利益最大化的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法治是一种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 是相对于“人治”而言, 其倾向于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与约束, 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 它不仅仅是一套制度, 更是蕴含着支撑这套制度运行的“民主、平等、自由”等价值理想与精神意义的概念。其次, 对于法制来说, 只要有法律和制度存在就有法制存在, 其所维护的是当前的统治秩序, 也就意味着“法制”中的“法”, 可能是约束权力、维护民主的“良法”, 也有可能是损害民主权利、妨碍社会进步的“劣法”。相比较, 法治则彰显着法律的至高权威, 其所维护的是保障自由与民主, 制约权力, 维护公平与正义, 因此就从本质上决定了“法治”之法必须是“良法”, 即必须体现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对公民人权的保障。

(二) 法治与法制的联系

第一,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与法治相比较, 法制是较低层次的, 法制规定的好坏, 与法治能否真正实现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如果实现了法治, 则是以完备良好的法制作为基础。第二, 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因为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只有完备良好的法制才能更好的培育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 从而实现法律从观念走向现实、从精神走向物质的过程。第三, 法制与法治都是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因此, 要明确“法治”与“法制”的含义, 正确理解“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即“法治”包含“法制”, “法制”仅仅是“法治”的一个部分, 从而确保在法治宣传教育的过程中, 准确把握法治宣传教育的客体, 保证法治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明晰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系

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指针对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宣传教育的对象集中于所有的中、小学校园, 宣传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法律、人权、民主等主题, 核心概念包括法律、权力、公正、自由、平等。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学习, 更应该一种法治价值观的在教育和生活中的培养与树立, 其中应包括对研究法律相关问题的能力、思考和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用法治观念处理好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力。广义的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而是泛指社会上一切对未成年人有影响作用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比如家庭法治宣传教育、学校法治宣传教育和社会法治宣传教育等。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根据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科学分析, 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的手段和措施, 有效地控制、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比如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教育, 消除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和条件。加强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矫治, 对严重的不良行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严加管教。充分发挥社区和未成年人管教所的矫正功能帮助未成年人改过自新, 重回社会。

由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七条规定, 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将未成年人法治宣传与预防未年人犯罪混淆, 即在学校在进行青少年法治教育时, 习惯性将预防青少年犯罪作为主要方向, 把法治教育课设成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课。但事实上, 一方面,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是因果关系。即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过程中, 必然包含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控制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求和目标, 以期达到建立民主、法治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即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包含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换句话说,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在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过程中, 要明确各自的含义以及彼此的关系, 才能确保工作开展时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康树华, 张小虎.犯罪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篇9:四个“走出去“开展惠农法治宣传

一是真诚开门纳客,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度。为进一步增强活动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在活动开展前,该院利用电视台、广播台、新闻网站等新闻媒体,公布了该院开展 “举报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时间、主要方式,拓宽了信息渠道,提高了群众参与度。结合检察开放月,开展六个一活动,即:组织公务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编印一本检察工作宣传画册、开展一期警示宣讲教育活动、开展一次检察文化展示活动、开展一次“检察开放日”活动、开展一次“检察工作和检察干警双下乡”活动。

二是充分展示成果,进一步扩大群众认可度。由政治处牵头,会同反贪、反渎、预防等多个部门,开展了以“依靠群众,反腐倡廉,服务大局”为主题思想的宣传教育活动。广大干警走进社区,向群众宣传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责、案件受理范围、举报途径、工作制度和办案程序,以及近年来该院查处职务犯罪的成果及典型案例,同时接受群众举报、申诉和法律咨询。

三是深入乡村社区,进一步扩大宣传广泛度。抽调各部门骨干检察官成立“检察官宣讲团”定期送法下乡宣传,相继到开发区、浮岗镇、蔡堂镇、郭村镇等村镇进行了政策法规和检察职能的宣传。同时开展了带案下访和案件回访工作,通过召开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会,以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的形式深入了解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生产生活情況,如粮食直补的发放,五保、低保金的兑现等,认真倾听基层群众对该院的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检察机关进一步服务三农、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打下了群众基础。

篇10:法治宣传工作总结材料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一直以来我局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融入到年度工作计划中,有步骤、有目标的推进普法工作开展。并及时召开了普法工作动员会,部署全年普法工作,为“七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为了保证法制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法律知识学习和普及活动的管理、指导,明确职责,我局及时调整了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七五”普法工作。同时,下属各单位也相应的成立了机构,配齐了人员。

(三)精心制定普法工作要点。**年是“七五”普法的启动年,为了更好地开展“七五”普法工作,我局制定了《**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结合实际,广泛宣传,切实搞好“七五”普法的启动工作

随着我县居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普法宣传工作不断深化,为此,我局开展了“二个有机结合”。

(一)与解决我县居民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我局注重把开展普法教育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劳动法》、《工伤法》、《合同法》等法律的宣传,有效的增强了居民自我权益保障意识,为居民保障体系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与干部法制培训制度有机结合。加大工作力度,狠抓人社部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和干部职工法制教育,以每年全国普法统编教材为基本内容,结合部门法律法规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通过学习活动,促进领导干部的依法决策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明显加强,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

(三)与“法治六进”工作有机结合。继续开展好法治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我局全体干部职工每周五学习日都会相应学习法律知识,有效推动了各科室普法工作的开展。在学校,我们主要通过警示教育、维护未成年合法权益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遵纪守法以及法制图片展等形式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

三、加强法制宣传力度,营造“七五”普法良好氛围。

为增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我们十分注重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增强“七五”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举办大型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多次不定期抽调各科室、局属各单位骨干人员,在集市向过往行人广泛宣传《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内容,并散发宣传资料8000多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600多人次。2.深入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发放各类宣传单8000余份,为企业主管领导、劳资人员举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教育培训班7期,有效提高了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二)扎实开展了“今冬明春法制宣传进基层”宣传活动。我局开展“送法下乡”法律宣传活动2次,利用周末时间,组织骨干人员为群众免费发放《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4000余份,详细讲解劳动合同签订、工伤保险加入等相关问题,有效提高了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

四、下步工作

上一篇:关于姐姐的作文:爱逗笑的姐姐下一篇:工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