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制度

2024-04-08

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制度(共13篇)

篇1: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制度

北诗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领导组

主 任:秦来庆 负责中心全面工作

副 主 任:王志富 张坤福 负责中心日常管理工作

工作人员:毕永光 牛德胜 刘电九 负责中心老人一日餐饮工作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加入条件及优先顺序

加入条件:

1、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

2、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可独立行走,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

3、孤寡老人

以上三条须同时具备。优先顺序:

1、未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

2、子女在外打工,无人赡养的老人;

3、其他需加入中心的老人。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行为规范

一、自觉遵守纪律,不违反制度。

二、搞好团结友爱,不争吵生事。

三、主动互帮互助,不冷眼自私。

四、爱护公共设施,不故意破坏。

五、按时上灶下灶,不随意来去。

六、保持内外清洁,不乱丢杂物。

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卫生管理制度

一、督促中心老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划分卫生区,每天清扫一次,规范室内物品摆放,达到整齐美观效果,搞好绿化、美化、净化。

三、认真搞好餐饮卫生,坚持定期消毒。

四、坚持定期卫生检查制度,发现问题,限时改进。

食堂管理制度

一、实行民主管理,经常征求老人对伙食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食堂工作。

二、保持厨房及餐厅内清洁卫生。

三、认真执行伙食标准,不得随意降低饭菜质量。

四、制定合理食谱,讲究营养,科学配餐。

五、购买的粮食、蔬菜等食品进货渠道要清楚正规。

六、厨具、餐具定期消毒,碗筷专人使用,分别存放。

七、不得食用过期腐败食品。

八、中心厨师每年要提供一次健康体检证明。

财务管理制度

一、中心财务由村委代管,由村委建立台账。

二、政府经费、个人交费或社会捐赠和资助的款物收入

及使用等一切经费收支都必须入账,做到日清月结,财款相符、账目清楚。

三、坚持财务公开,自觉接受老人和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做到收支账目每季度公布一次。

四、严格遵守财务纪律,任何经费严禁私人借用,更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用。

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目,购置和制作的各类生活设施,要如实登记入账,坚持一年一次的固定资产清查,填表造册存档,人为损坏财物的,要照价赔偿,确保中心的财产完整。

六、集中保管闲置固定资产,落实专人管理,防止流失。

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一、老人加入中心之前,要提供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体检健康证明。凡是身体残疾,身患重病或传染性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不可加入本中心。

二、有子女的老人,子女要经常关心、关注老人身体健康状况,有病的要及时为老人诊治。对因子女家人疏忽老人健康状况,老人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中心概不负责。

三、加入中心后,老人每半年要提供一次体检健康证明。

四、老人在中心行走、活动、锻炼、使用电器时要自行

注意安全,避免出现意外。

五、中心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在中心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为老人组织免费体检活动。

六、冬季要保持室内通风,做好防范煤气中毒工作。

篇2: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制度

日间照料中心,由XXX开发建设,房屋建筑面积1240.6平方米,室外广场面积959.4平方米,综合就餐、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和康复护理等日间照料服务,让其享受充足的护理、医疗、膳宿及健康的群体生活,建立一个无病可以休养,有病可以医治,休闲时可以娱乐,康复时可以运动、游玩的老年居住、交流、活动场所,为照金老人营造一个温暖祥和的生活乐园,具体管理及运营方案如下:

一、建立日间照料中心整体管理运行框架

(一)日间照料中心组织架构及运作模式的确定

设立一室4部合计22人:日间照料中心办公室(经理1人); 事业部2人(老年人筛选入住、手续办理2人);物业部12人(机电2人、保安4人、保洁4人、前台2人);护理部3人(护士3人);餐饮部7人(厨师4人,服务员3人)。

(二)管理模式

物业管理+专业顾问团队/个体;

(二)运作模式

1、“政府采买服务,市场化运作”;

2、日托早8:30-18:00,全托24小时服务;

3、日托与全托相结合。

(三)收费标准

有偿、低偿、无偿三种形式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待定)。

(四)服务对象范围确定 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开放,重点服务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优抚老人、低保或低收入老人等,照金及其周边需要日间照料所有老年人。

二、入住程序

(一)向所在地村居委会申请,填写入住申请登记表,家属(监护人)同意并签字;

(二)日间照料中心根据家访、老人健康状况等有关条件综合评估进行入住认定;

(三)老人及亲属(监护人)与日间照料中心签订《老人入 住协议书》。

三、日间照料中心服务

1、就餐服务;

2、基本医疗护理服务;

3、康复训练;

4、心理咨询;

5、图书阅览;

6、老年大学等。

四、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思路

目前各家日照中心主要依靠政府补贴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不能长久。日照中心只有输血,没有造血机制,以日常项目养人、以活动项目留人、以兴趣项目聚人、处理好公司与当地驻镇单位的关系、用食堂利润保运营、用镇区资源找出路,具体如下。

(一)以日常项目养人

日常项目包括理发,洗浴,足浴等。养人不是指入托老人,而是驻镇单位的工作人员。烫发、染发等具有较高利润的项目做起来,会慢慢持平人工成本。当然这些定价要优惠与市场价,随着项目逐渐的增多,逐步的完善。可以实现单个项目赢利。

(二)以活动项目留人

要留住这些老年朋友,日常项目是不具有吸引力,需要组织更多的活动,目前将活动分为三类:

1、常规活动:

工作人员带领,早上组织大家测量血压,做集体关节操,阅读报纸。

邀请业内专家,周/次举办老年人讲座,留住这些人。

3、娱乐活动:

月/次组织老年朋友观看老电影,做游戏。也会联系一些具有爱心的企业和志愿者来日间照料中心联谊会。

(三)以兴趣项目聚人

每个老年朋友的经历不一样,兴趣爱好也不同。除了通过活动组织老年朋友娱乐外,也兼顾到某些老年朋友的兴趣爱好,这是一个难题,”如何在入托老年人共性娱乐需求的同时兼顾到个性老人的兴趣爱好?由入托老年朋友中的艺术特长生和其他老年朋友进行交流。通过这样一个个活动试点,带动更多老年人活动起来,培养他们兴趣爱好。如书法,画图,舞蹈等等,通过这样的聚集更多有素质有层次的老年朋友来中心活动。

五、处理好公司与当地驻镇单位的关系

运营离不开驻镇单位的支持,处理好和驻镇单位的关系尤为重要。同时,还有另一种关系可能会被忽略,就是各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在当地具有丰富经验,在宣传上居委会的干部,是最

2、专家课程:

好的武器。同时在运营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村委会会是良好的伙伴。所以只有只有三着紧密合作才能保证中心可持续运营。

六、用食堂利润保运营,用社区资源找出路

目前活动中心运营最大支出在两块。人员工资和水电气。日间照料中心要寻找造血机制就需要把眼光放开。日照中心目前普遍存在资源空闲状态。

在保证老年人利益的同时开拓更广泛的思路来。比如中午在老年人用餐同时,在厨房容量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展周遍政府工作人员午餐。用其中的利润来维持运营,甚至可以反馈老年人。打个比方,老年餐6元,其中老人出5元,政府补贴1元。同时可以开展政府人员用餐,可以定位7元,那1元的利润就可以代替政府的补贴,这样良性的运营是方向。再比如场地的利用,很多日照中心有教室,有活动室。这些科室在双休的时间都空余,我们可以租借出去,同样把收入补贴老年人。

篇3: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制度

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现状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指为了满足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医疗保健、文化生活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活动场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为所有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开放, 针对高龄老人、非自理老人、低收入或低保老人等社区内需要日间照料的所有老年人。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托管照顾、膳食供应、紧急援助康复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一是在社区的基础上, 让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功能状态, 可以在社区中安享晚年;二是通过更好的照顾老人以帮助老人的家人缓解压力;三是为老年人提供个体化服务通过评估其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

二、芜湖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模式存在的问题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这种由政府支持、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新型养老模式的产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老问题, 但是它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一) 服务对象出现偏差

由于没有建立对服务对象的评估及准入机制, 仅仅依靠社区有限工作人员的力量, 无法对社区所有有需求的老人进行日间照料。因此, 日间照料中心只能接收持有县级以上医院健康证明并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而对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老人,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无能力进行照顾, 无法接收, 造成照料服务对象范围缩小。实际上应该根据老人的不同健康状况及自理能力提供相应程度的服务。

(二) 宣传不足, 观念落后

在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挑战下, 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对开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宣传力度小, 大多数人没有掌握照料中心的相关信息。同时中国传统式的家庭养老的观念在一部分老年人思想中根深蒂固, 不愿意接受养老机构类型的服务, 也难以接受照料中心这类新生事物。

(三) 资金不足, 设施不完善

政府单一且不稳定的财政资金作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转的主要经济来源, 但是这种仅靠政府投入的单一的资金来源, 很难长久且稳定的维持下去, 运营资金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 无法满足中心的运营成本以及日益发展的需求, 中心的发展也长期处于资金短缺的困境中。同时日间照料中心在初级阶段中, 设施方面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 无法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需求, 比如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和体娱乐器械设施都较为单一, 有些设施的设计则忽略了老年服务设施应该具备的防滑和防碰撞等功能, 没能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同时存在服务设施陈旧、设施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四) 中心人员服务水平低

在目前阶段, 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的大部分服务人员是一些仅凭经验工作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年龄偏大的人, 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教育或有关老年服务知识的培训。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人员之中虽然接受过上岗人员的短期培训, 但是这些培训仅仅是一种专业性不强的社会培训, 对老年人的问题的了解缺少专业化的服务理念。同时由于服务工作收入低且繁琐劳累因素, 导致中心内部人员流失现象严重。

(五) 老年人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组织发挥有限

实际运营中我们没有发挥老年人组织和协会的作用, 没有让他们组成一个组织去服务管理自己, 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主动权让他们发挥出自身的特长去参与日间照料中心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还有就是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的志愿者培训和激励机制, 志愿者无法在养老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志愿者的专业水平不高, 大多数志愿者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 不能提供专业服务并满足养老服务的要求。

(六) 评价体系与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没有有效的评价机构去对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进行高效统一的评价来吸引更多的人进入中心。同时运营中的日间照料中心实质上还未将安全保障付诸于实际操作, 再加上社区缺乏专业护理队伍, 无法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心理关爱、紧急救援等多方面服务, 无论从人员上还是制度上都无法稳妥应对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

三、完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的建议

2011年12月国务院颁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明确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框架, 提出要着眼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构建符合我国特点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2]要想改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管理现状, 就要通过强化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来提高老年人的满意度。

(一) 加强宣传力度和观念引导

政府作为养老服务的推动者和监督者, 需要在运营前期加强宣传力度, 要让老年人明白建这个中心的目的来理解并接受社区日间照料, 加强老年人的思想引导, 运用传媒工具推广和普及日间照料中心的现实价值和相关知识来转变老年人的观念, 帮助人们解决在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使人们切实感受到这种养老模式的优越性, 提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吸引力让老年人来中心休息娱乐就餐。

(二) 拓宽资金渠道

发展日间照料中心, 需要丰富的资金来源。因此日间照料中心的运作发展要实现多方筹措运行资金。社区可以通过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经费支持, 通过福利彩票筹集、慈善捐助和企业投资等社会力量投入以及街道社区自酬等多种形式拓宽资金来源。同时可以适当鼓励社区服务产业化经营以使其自身得以更健康的发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低偿或有偿服务项目类的营利服务来扩大资金来源。另外可以通过政府出资建立基础配套设施, 社区承担公益岗人员的工资和老人服务项目相应承担的部分费用, 逐步形成“政府+社会+个人”的资金链条。

(三) 完善服务设施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设置与配置, 需要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基准, 体现物质生活、精神文化、情感和心理关怀等方面内容。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为基础, 增加对养老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引进一些普遍适合老年人生理特征的文体器材, 并建立起有安全保护措施的活动场所, 在场所内设置专业人员以提供应急服务。同时积极与老年公寓、社会福利院、老年护理院和康复机构等其他养老服务模式相沟通合作, 逐步完善养老设施网络。

(四) 提高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

提高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是从根本上做好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的关键。需要加强管理招聘、培训、工资福利等环节, 形成一套完整培育和管理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体系。在员工培训机制方面, 引入医疗护理专业人员并且定期进行心肺复苏、卫生、安全、沟通技巧等内容的培训。在此基础上, 提供相关的咨询及指导服务。同时扩大社区老人覆盖面比如开发诸如上门服务和短期暂住服务。同时不断深入研究服务内容, 向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形成康复养老, 医养合一的状态。

(五) 建立评估评价体系

建立针对性的服务对象准入评估机制, 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自理能力和个人意愿, 提供个体化服务。以评估机制为基础, 动态评估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 逐步建立日间照料中心的评价体系, 提供日间照料中心规范化、促进中心的快速发展。

(六) 加强志愿者队伍

整合挖掘辖区内义工志愿者资源, 动员在校学生、社区党员干部、爱心居民组成志愿者服务队, 伍开展与日间照料老人的交流、沟通和文娱活动, 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服务尽可能的降低成本;组织社区卫生服务站专业护理人员、“三支一扶”中的支医人员或社区的专业社工组建一支队伍, 定时为老人提供无偿服务。

(七) 探索建立多元化服务模式。

探索多种运营模式。结合辖区的以老年人需求为基础, 抓住重点服务内容定位。有计划地采取志愿者与其结对帮扶形式, 定期上门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也可以采取由社区干部包片负责的形式, 调动社区专业社工, 定期、定时普及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同时, 积极与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即在社会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尝试用社会资本或社区社会组织, 如老年人协会, 来管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日间照料中心是将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二者优势相结合而形成的, 是一种适合芜湖市目前社会发展状况的养老方式。因此, 通过加强对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 使更多的老年人在各方面都得到更好的照顾, 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 解决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养儿防老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 大多数城市正在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日间照料中心。本文以芜湖市为例, 了解其建立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行状况, 探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对策, 以推动并完善日间照料中心, 为社区的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好的养老居所。

关键词:社区,养老模式,日间照料中心

参考文献

[1]魏安阳.芜湖市老年人养老现状及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江淮时报》, 2014年, CN34-0053.

[2]陈笑楠.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吉林大学研究生论文, 2008年, 第4页.

[3]王祥红.小议托老所养老的积极意义.现代商业, 第282页

[4]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55页.

[6]王祥红.小议托老所养老的积极意义.现代商业, 第282页

[7]史柏年.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7

篇4: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所指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指为以生活不能完全自理、H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日托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的设施机构。

第二章 建设内容及项目构成第九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及建筑设备、场地和基本装备。

第十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房屋建筑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老年人的生活服务、保健康复、娱乐及辅助用房。其中:老年人生活服务用房可包括休息室、沐浴间(含理发室)和餐厅(含配餐间);

老年人保健康复用房可包括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和心理疏导室;

老年人娱乐用房可包括阅览室(含书面室)、網络室和多功能活动室;

辅助用房可包括办公室、厨房、洗衣房、公共卫生问和其他用房(含库房等)。

第十一条 社区老年人日问照料中心的建筑没备应包括供电、给排水、采暖通风、通讯、消防和网络等设备、

第十二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场地应包括道路、停车、绿化和室外活动等场地。

第十三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应配备生活服务、保健康复、娱乐、安防、等相关设备和必要的交通工具。

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面积指标(略)

第四章 选址及规划布局

第十七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选址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满足以下条件:

一、服务对象相对集中,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市政条件较好;

二、临近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

三、环境安静,与高噪声、污染源的防护距离符合有关安全卫生规定。

第十八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宜在建筑低层部分,相对独立,并有独立出入口。二层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应设置电梯或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坡道的建筑面积不计入本标准规定的总建筑面积内。

第十九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应根据日托老年人的特点和各项设施的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分区设置。

第二十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休息室宜与保健康复、娱乐用房和辅助用房作必要的分隔,避免干扰。

第五章 建筑标准及有关设施

第二十一条 社区老年人日问照料中心建筑标准应根据日托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服务流程,结合经济水平和地域条件合理确定,主要建筑的结构型式应考虑使用的灵活性并留有扩建、改造的余地二

第二十二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筑设计应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兀障碍设计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等规范、标准的要求和规定。

第二十三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房屋建筑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抗震设防标准应为重点设防类。

第二十四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其建筑防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第二十五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休息室以每间容纳4~6人为宜,室内通道和床(椅)距应满足轮椅进出及日常照料的需要。老年人休息室可内设卫生间,其地面应满足易清洗和防滑的要求。

第二十六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用房门净宽不应小于90cm,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80cm。

第二十七条 社区老年人日问照料中心老年人用房应保证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充分利用天然采光,窗地比不应低于1:6。

第二十八条 社区老年人日问照料中,心的建筑外观应做到色调温馨、简洁大方、自然和谐、统一标识;室内装修应符合无障碍、卫生、环保和温馨的要求,并按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巾心供电设施应符合设备和照明用电负荷的要求,并宜配置应急电源设备。

第三十条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应有给排水设施,并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其生活服务用房应具有热水供应系统,并配置洗涤、沐浴等设施

第三十一条 严寒、寒冷及夏热冬冷地区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应具有采暖设施;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高于或等于25℃地区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应设置空调设备,并有通风换气装置。

篇5:日间照料中心志愿者服务制度范文

一、根据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统一安排和养老服务需求,经常开展居委会为老志愿服务活动。

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为老服务过程中做到热情、真情、亲情,并及时反馈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和情况。

三、每周一次上门走访、探望社区老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篇6: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指为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的设施。是一种适合半失能老年人的“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服务对象

为所有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开放,重点服务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优抚老人、低保或低收入老人等,社区内需要日间照料所有老年人。

服务内容

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日间服务的内容。

入住程序

1、向所在地社区居委会申请,填写入住申请登记表,家属(监护人)同意并签字;

2、日间照料中心根据家访、老人健康状况等有关条件综合评估进行入住认定;

3、老人及亲属(监护人)与日间照料中心签订《老人入住协议书》; 收费标准 各种服务内容按有偿、低偿、无偿三种形式收费。具体收费标准由区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确定并在日间照料中心公示。

篇7: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方案

目录

一、组织结构和团队建设.....................................................................................1

二、各部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2

三、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开展.................................................................................4

四、项目功能设置...............................................................................................5

五、物品的定制和购买........................................................................................6

六、合作投资共同发展........................................................................................6

一、组织结构和团队建设

(一)日间照料中心设置及其人员配置

1.日间照料中心设置:在开业前第三个月准备就绪

机构拟定管理团队的组成部分及相应的人数配备,包括院长、以及护理人员、公关人员、财物人员、社工人员、膳食人员、后勤人员。

2.员工招聘:在开业前第二个月开始进行招聘信息的发布

由院长负责的员工招聘,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及各职员管理制度标准的制定和薪资待遇的制定等。完成所有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后,制定员工的培训计划,员工到位后,进行相关岗位培训,明确具体工作职责,落实工作内容,开展各项工作。

(1)院长可由云天使护理院委派管理人员出任,同时对外进行招聘,以负责整个部门的运行。

(2)员工招聘及培训计划 一线医护人员来源主要为学校。由济南护理学院成为机构的人才定点院校,长期合作,使机构在入住老人不断增多的基础上,保证人员配备充足。

第一阶段:在机构运营的第一年,日间照料中心的主要的护理人员来源为各高效的招聘及社会招聘,满足机构运营前期的人才需要,保证运营正常进行。云天使护理人员入驻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周边方圆5公里的居家护理服务。日间照料中心可直接借助云天使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技术管理,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第二阶段:在头两年运营的中,机构逐步步入正轨,日常趋于成熟,各方面的人员配置已能满足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人才储备。到护理学校、劳务公司进行宣传和招收,最后进行培训,作为日后为入住居家、护理院老人的人才储备用。

二、各部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医护服务制度

(一)护理人员管理制度

1.接待服务流程体系,包括入院–住院 –出院制度

包括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服务收费、入院指南、护理评估制等。2.护士、护理院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护士注册管理及护理员考试制度。

3.护理行政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护理部工作制、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会议制、人员调配制、值班制等内容。

4.护理核心制度:主要包括分级护理护理制、护理查对制、交接班制、医嘱执行制、护理文书书写制、消毒隔离制、抢救工作制、差错事故报告与处理制等内容。5.临床护理工作制度:主要包括老人健康教育制、老人转科交接制、与老人沟通告知制。

6.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风险防范管理制、保护性约束制、压疮管理制度等。

7.临床教学、继续教育、见习、实践生管理: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制、护理人员岗前培训制、护理人员进修学习制等内容。

(二)行政管理制度

日间照料中心由院长主要负责人员的招聘、培训、激励措施制定及与员工相关的各类人事工作的办理,包括合同的制定、修改、变更、接触及终止、续签等;公关人员主要负责机构的宣传管理、广告制作、营销推广等工作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用人制度:包括招聘、录用、合同签订及解除

2、劳动纪律:包括上下班纪律、考勤、请假等

3、休假制度

4、奖励规定

5、处罚条例

(三)财物管理制度

财物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库存现金管理、银行存款管理、内部牵制及处罚办法及收费员的管理制度等内容。

(四)后勤保障制度

1、环境安全

机构内的环境安全主要为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机构内的保卫、维修、绿化、固定资产管理、电气火工作主要由后勤人员负责。包括物业管理、维修人员安排制度、水电维修工工作内容、固定资产 管理制度;消防设施检查制度;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管理规定;防火巡查、检查制度;车辆、人员出入的规定。

2、环境保洁

机构内的清洁工作主要由员工轮流负责,按照工作职责进行工作。主要分为公共清洁区和护理区工作职责。

(五)膳食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控制主要由膳食人员负责,包括食堂管理要求、配餐工作要求、采购工作要求等,严格按照《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生产、加工和制作,确保机构内饮食安全。

(六)紧急或意外事件的防控和预案措施

1、护理重点环节应急预案及措施

2、老人病情变化应急预案及程序

3、急救设备仪器故障应急预案及程序

4、护理安全管理预防、应急预案及程序

5、设备仪器故障的预防、应急预案及程序

6、应对各种传染病流行的应急预案

7、膳食安全的应急预案

8、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

9、火灾应急预案

10、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三、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开展

院长负责处理日常的行政事务、人事招聘等,同时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社工人员负责做好老人的工作,包括入住适应、活动安排、问题调节、情绪疏导、人际关系、老人的走访、档案收集整理及志 愿服务等问题;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则为老人的护理,包括生活护理和基础临床医疗护理,确保护理质量。

四、项目功能设置

以日常项目养人、以活动项目留人、以特色服务项目聚人、处理好公司与社区、中心与居委会的关系、用食堂利润保运营、让居家护理服务深入民心。

(一)日常项目

日常项目包括理发、足浴、洗浴等。

入托老人每月可享受固定理发服务,定期足浴服务,每周洗浴服务。养人不是指入托老人,而是工作人员。例如借鉴以往经验,经调查单从理发项目来看,平均每天都有2-5个外来人员理发,加上入托老人每月固定的理发服务。基本上达到理发员每月薪资的一般,当其余烫发、染发等具有较高利润的项目做起来,会慢慢持平人工成本。当然这些定价要优惠与市场价,随着项目逐渐增多,逐步的完善。可以实现单个项目赢利。

除了基础洗浴服务以外,还增添了为失能半失能人群洗浴服务。借助引入德国先进的便捷式洗浴设施,可以让行动不方便的人群躺在床上就可以享受到沐浴服务。

(二)活动项目

1.常规活动:测量血压等,做集体关节操,阅读报纸。

通过云天使管理系统,我们可以把老人日常测量数据记录下来,然后由我们特聘专家从后台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时时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借鉴发达国家照护实操培训经验,如《跃达老学院》,科学指导入托老人做集体关节操等功能预防活动。

2.专家课程:邀请社区内专家,这些专家每天举办老年人讲座。3.娱乐活动:除了通过组织老年朋友娱乐外,如打牌下棋等。同时开展沙龙活动室,由我们入托老年朋友中的艺术特长生和其他老年朋友进行交流。通过这样一个个活动试点,带动更多老年人活动起来,培养他们兴趣爱好。如书法,画图,舞蹈等等,通过这样的沙龙聚集更多有素质有层次的老年朋友来中心活动。

(三)康复项目(特色服务)

入托的老人可以在日间照料中心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还可以到云天使康复院接受先进仪器的康复治疗,使病、伤、残者能尽最大可能得恢复和重建。通过医联体,可以为合作医院提供失能、半失能患者康复护理照料的场所,也可以为其他医院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开展双向转诊,让需要急救的老人,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入医院救治。

(四)处理好公司与社区中心与居委的关系

公司运营离不开街道领导的支持,所以处理好和社区及各个居委会的关系尤为重要。通过居委会干部宣传是我最好的武器。同时在运营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居委会是我们良好的伙伴。所以只有三者紧密合作才能保证可持续运营。

(五)用食堂利润保运营

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最大支出在两块。人员工资和水电煤。可以开展周边大楼的白领午餐。用其中的利润来维持运营,甚至可以反馈老年人。打个比方,老年餐6元,其中老人出5元,政府补贴1元。同时开展白领用餐,可以定位7元,那1元的利润就可以代替政府的补贴。再比如场地的利用,在双休的时间把活动室租借出去,同样把收入补贴老年人。

(六)让居家护理服务深入民心

通过居家护理服务可以实现本区失能半失能人群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基础医疗临床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服务,让济南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深入老百姓家庭。

五、物品的定制和购买

护理用品的定制购买有护理人员负责、食品采购则有膳食人员负责,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相应采购。

六、合作投资共同发展

篇8: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制度

1.1 对象

以上海市闸北区社区重性精神患者日间照料机构 (统一命名为“阳光心园”) 所有在册学员为调查对象, 共收到有效问卷110份。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

1.2.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 不同病程、不同性别之间的统计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收到有效问卷110份, 男68例, 女42例。其中精神分裂症89例。情感性精神障碍2例, 癫痫性精神障碍5例,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3例, 其它10例。年龄25~40岁, 平均 (32.63±5.96) 岁, 病程5~25年, 平均为 (10.23±3.82) 年。

2.2 兴趣爱好分析

见表1和表2。

3 讨论

2004年8月, 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了“要按照精神卫生机构为主体, 综合医院精神科为辅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原则, 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1]。

为了促进社区精神患者的康复, 上海市各街道均已建立以“阳光心园”命名的精神患者社区康复机构, 为社区精神病患者带来康复的福音。为了更好地提供康复服务, 闸北区就所属9个阳光心园学员的兴趣爱好及康复需求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不同性别及病程学员所喜欢的康复活动有所不同。男性学员倾向于运动健身和棋类等活动, 而女性学员更喜欢点心制作、手工和舞蹈 (P<0.01) 。病程<10年的学员倾向参与运动、绘画和舞蹈, 而病程较长 (>10年) 的学员更喜欢园艺活动。

社区康复治疗有利于帮助精神病患者达到心理和社会康复, 而且对控制症状也有独到的优点, 可让患者不脱离家庭, 不脱离社会, 不脱离社区就能得到方便、经济、有效的综合治疗, 解除其痛苦, 降低复发率, 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 增强劳动能力, 促进精神康复, 改善生活质量, 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实现“康复一个人, 解放全家人, 影响一大片”, 同时也能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 利于构建和谐社区[2]。

但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社区康复, 目前国内没有切实可行的经验。本文通过调查社区精神康复机构学员的兴趣, 探索符合不同性别、不同病程的学员的需求的康复活动, 希望对社区精神患者康复机构开展康复活动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教育部, 公安部, 等.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S].2004.

篇9:日间托老中心:老年人的幸福港湾

谭翠华大妈今年68岁,家住星河社区内熙园小区,是一名退休教师。虽然已退休多年,但由于儿女工作忙经常不在身边,一直没有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她感到很孤单。因为整天在家闷着,缺乏锻炼,她身体也越来越差,经常腰酸腿痛。自从星河社区建立了日间托老中心,为老年人配备了文体活动室、康复健身室、棋牌娱乐室及提供午餐、午休等各项服务后,谭大妈便天天与中心内其他的大妈大叔们到中心的康复健身室进行锻炼,到文体活动室跳舞唱歌。现在,谭大妈已经完全摆脱了孤独感,身体因为心情舒畅和及时的锻炼也越来越好了。

笔者看到,星河日间托老中心分西区和东区两部分:西区以休息及保健为主,配有休息室、棋牌活动室及医疗保健室等,里面摆放着10张休息床、棋牌桌椅、开展活动所需的娱乐设施及一些医疗器械、药品、电磁理疗、康复器材等保健设备:东区则以活动与康复为主,配有图书室、书画室、网络室、多功能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康复训练室、淋浴间等。里面放有康复器械、电脑、图书、书画台及笔、墨、纸、砚等。

在日间托老中心,老年人不仅可以享受读报、阅览图书、书法绘画、打牌下棋等愉悦舒心的环境氛围,而且可以开展文体活动,接受老年课堂教育。同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日间托老中心对老年人在科学养生、医疗保健、人际沟通、法律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释疑解惑。此外,日间托老中心还聘请了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定期为老人们提供心理检查与援助,使他们的心态更加平和、心理更加健康。

日间托老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午餐、午休服务。老人们可以早上来,中午吃完饭休息,下午进行娱乐活动,晚上回家。同时,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日间托老中心为老人理发、洗衣服、派人陪老人外出散步。此外,日间托老中心还与潍州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联系协调好,派一名专职的医护人员及两名护士每天在中心医疗室内坐诊。如老人遇有身体不适,医务工作者可及时为老人们诊治。

责编/江南

篇10:老年公寓日间照料中心入住流程

准入人员必须是60岁或70岁以上空巢老人、五保户、孤寡老人,必须是个人自愿,经过健康检查,并且符合下列条件者,方可准入。

一、意识行为清楚者;

二、没有传染病者;

三、行走方便不需要他人照顾者;

四、能独立料理自己生活者。

万寿阳光日间照料中心

入住流程

1.条件:凡年龄满六十或七十周岁、生活能自理、健康状况良好、无传染性疾病、精神病史或老年痴呆的老人均可申请入托;

2.申请:本人填写入所申请登记表,家属(监护人)同意并签字;

3.体检:申请入住的老人必须提供医院出具的当的健康状况证明书;

4.认定:日间照料所根据家访、老人健康状况等有关条件综合评估进行入室认定;

5.签约:老人及亲属(监护人)与日间照料所签订《老人入住协议书》;

篇11: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制度

港利社区于2008年12月份揭牌。社区管辖范围东至人民路,南至银河一路,西至磬云路,北至银河三路,总面积1.2平方公里。港利社区是新划的社区,由港利、上河城两个新建小区组成,现入住5593户,人口数12831人。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61人,两委干部11人。

港利社区始终坚持以党组织领导为核心,以社情民意为工作落脚点和出发点,启动“民情直通车”,围绕“便民无极限、服务零距离”,打造“民情流水线”,逐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社区组建四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日间照料中心,乐尚膳食、电子阅览室、健康体验馆、痒乐吧、老年艺术活动中心。完善了社区便民服务功能的同时丰富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受到社区居民的高度评价,成为社区文化活动的品牌。

港利社区开展居家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内容

1、老年活动组:组织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日常活动,为老年人提供邻里互助、谈心交流、精神慰藉等服务。

2、健康讲座: 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防治、康复护理、心理卫生、始终关怀、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

3、系列敬老活动:组织志愿者、学生、参与老人互动活动。

4、法律维权类: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维权及维护老年人赡养、财产、婚姻等合法权利服务。

5、文化教育类: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学校、知识讲座、学习培训、书法绘画、图书电子阅览等组织经常性的老年文体活动服务。

6、体育健身类: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健身团队等服务。

7、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用餐、午休、康复等服务;老人可以早上来,晚上回,中午在这吃饭、休息、聊天看电视、打牌;

篇12: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制度

1:入住本中心时须如实告知病情,患有精神病、传染病的老人禁止入住。

2,入住前请先预定房间并办理相关手续,本中心实行先交费后入住的方式,入住首月需缴纳入住保证金1000元,入住费按实际天数收取,以后每月25-30日缴纳下月费用。逾期未缴纳者,按协议规定,支付滞纳金。

3,入住中心需提供入住人近期体检证明,病例,身份证及户口本复印件各一份。

4,入住本中心需子女或者监护人持有效证件为入住人签订协议。5,护理等级由本中心工作人员视入住人年龄,身体状况,病情及自理能力与老人及担保人协议初定,七日观察期后有中心护理等级鉴定小组与担保人协商后确定。

6,入住需自备物品:个人洗刷用品,水杯,卫生纸,毛巾等 7,入住人入住本中心后必须遵守本中心各项规章制度。

篇13: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制度

关键词:社区,康复照料,精神疾病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由于长期住院导致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衰退,随着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精神病患者症状得以控制重返于社区,但药物治疗很难改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而且依从性差导致病情复发,由于症状经常复发,缺乏生活、学习和工作等社会技能而滞留在医院中。而日间康复训练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各种治疗活动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是介于门诊与住院之间的诊疗模式。本研究通过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评价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的康复疗效。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入组对象:选择2009-2010年进入青浦区11家社区日间康复照料机构的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主要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病程>5年。(2)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3)无严重慢性躯体疾病。(4)至少有一位家属与患者共同生活。

1.2方法

1.2.1研究内容:(1)对干预组患者以街镇为单位行康复训练,每周不少于5天的日间康复时间,干预时间为一年。康复工作由各街镇专职人员担任,由区疾控精神卫生分中心组织统一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及指导。康复内容包括:①生活技能训练。在康复站成员的督促下做好个人卫生、物品的管理、着装和个人药品的管理与处置。②社会交往技能。传授基本的社交技巧,与人相处技巧和购物技巧,组织学员进行文娱活动,提高学员的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③症状自我控制技能,识别情绪,掌握放松技巧,减少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④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进行疾病及疾病管理技巧,了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怎样预防复发以及复发的迹象。让患者交流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康复经验。⑤体能训练。体操、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适当训练,培养患者做些手工作业等简单劳动。(2)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的疾病指导和随访。(3)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半年后和干预一年末对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和康复状况进行评定。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

1.2.2效能评定:采用基本资料登记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康复状态量表(MRSS)于干预前、干预半年和干预一年未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

1.2.3数据分析用Stata 10.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将符合标准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符合标准者共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因住院失访住院等原因对照组脱落3例。干预组40例,男、女各20例,平均年龄(45.04±8.64)岁。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46.94±10.7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族史和既往住院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在入组时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干预组进行日间康复一年后,干预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在入组前两组SDSS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干预组进行日间康复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干预前两组BPRS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在日间康复站中学员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5入组前,两组患者MRS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干预组进行行为社区康复后干预组康复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WHO在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提出[1],在社区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无论从治疗结果还是个体生活质量,均好于住院的康复治疗。国内学者认为,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再适应与健康行为再建的过程[2,3]。日间康复的训练模式就是让患者在模拟的现实生活中训练,使之更为有效地唤起和恢复患者病前的生活工作能力和社会功能,再建健康行为与家庭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干预组的日间康复照料站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通过改善患者的孤僻心理,找到一个大环境学到各种技能,对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和改善患者的康复状况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患者的精神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或减少。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4,5,6,7]。因此,以社区为主的日间康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回归社会、减少复发及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功能训练,利用各种有益的康复措施来促进患者的康复,恢复其社会职业功能,减少受损程度,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社交职业技能。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在日间康复站的最大特点是不局限于疾病本身,而是最大限度地使患者受益,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患者受益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日间康复照料的方法实现了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从院内向院外的平稳过渡,在日间康复站提高患者的体能和生活技能,提高患者的社交职业技能,帮助患者达到满意的生活质量是我们今后一项长期的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前进的道路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精神卫生:新的了解,新的希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1- 117.

[2]沈渔.精神病防治与康复[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9-34.

[3]冯燕华,张华,翟万芳,等.康复训练对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13):7-9.

[4]顾美铮,郑红,昌红芬,等.社区“快乐之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评估[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4):229-230.

[5]潘令仪,唐文忠,徐一峰,等.日间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2(11):1448-1449.

[6]Marder SR,Winshing WC,Mintz J.Two -year outcome of social skills training and group psychotherapy for out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Am J Psychiatry,1996(153):1585-1592.

上一篇:南的四季初三作文下一篇:我战胜了自己 - 小学写事作文600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