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2024-05-12

新青岛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共2篇)

篇1:新青岛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二单元 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信息窗1呈现的是学校体育大课间学 生跳集体舞的情境,信息窗2呈现的是团体操情境,信息窗3呈现的是呼啦圈表演的情境。本单元是数运算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在全册乃至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具体的情境,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加强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好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乘法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一位数打好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学会分步解决“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方法。

2.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 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在分步解决“求比一个 数的几倍多(少)几的数是多少”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主动参与和同学共同探索算理、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他人交

流,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的算理和算法。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三单元 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创设出海归来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海上养殖的两幅图,引导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第三个信息窗通过加工车间工作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中间有零或末尾有零的笔算,同时也将估算的方法和意识渗透其中。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2、结合现实情境,体验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能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究过程,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及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课时安排:4课时

第四单元 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关于位置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习近平移、旋转的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初步体会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

学习。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2、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初步体会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教学难点

会用这些方位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五单元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一)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

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组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教学目标:

1.结合和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正确笔算被除数最高位够除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2、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运算能力。

3、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练习,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计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难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笔算。课时安排:4课时

六 采摘节——混合运算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本单元教学混合运算,内容包括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为这些知识及其思想方法是学生继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更好地使用计算工具的前提,也是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载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课时安排:4课时

七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信息窗一的主题图是举行元旦联欢会的情境。借助钟面呈现联欢会及各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引出对时、分的认识。信息窗二是观看元旦联欢会最后一个节目——校园歌曲大联唱的情境。借助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引发学生提出“校园歌曲大联唱一共用了多长时间?”的问题,从而引入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的学习。信息窗三是以“新年的钟声”为情境,认识时间单位秒以及建立分与秒的关系。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经历观察、操作等探索活动,初步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在用时间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3、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正确地读出钟面的时刻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课时安排:5课时。

八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给花坛安护栏”,通过两个小朋友提出“给每个花坛安上护栏”的建议,将学生的我注意力由欣赏花坛引入对周长的探索学习,并利用指一指、描一描、画一画等操作活动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用不同方法的测量出简单图形的周长。第二个信息窗是“购买花坛护栏”,情景图左边呈现的是同学们在测量长方形花坛长与宽的活动情景,右边提供了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数据,信息牌上面显示护栏的单价,引出“给不同形状的花坛安装护栏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引入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学习。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

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轴承的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课时安排:3课时

九 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这是分数教学的起始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本单元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包括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三部分知识。每个窗口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包括分数的读、写与各部分名称;第二节教学几分之及,在体会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第三

节在比较分数大小,进行加减计算时继续体会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课时安排:4课时

篇2:新青岛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1.填空.

(1)28+35=(    )

想:28+30=(    )

(    )+5=(    )

(2)68-39=(    )

想:68-30=(    )

(    )-9=(    )

(3)90-42=(    )

想:90-40=(    )

(    )-2=(    )

(4)120+50=(    )

想:12个(    )加5个(    )等于(    )个十,17个十就是(    ).

(5)560-40=(    )

想:37个(    )加6个(    )等于(    ),(    )个(    )就是4300.

(6)3700+600=(    )

想:37个(    )加6个(    )等于(    ),(    )个(    )就是4300.

2.口算.

65+23= 65-56= 590-70= 400+500=

43+56= 430+50= 890-60= 370+200=

36+48= 720+40= 97-8= 750-400=

94+32= 270+60= 240-80= 530-60=

82-43= 780-30= 300+30= 500-90=

3000+4000= 5000+1500= 3500-2000=

7000-5000= 8000+900= 3700-800=

4000-500= 9500-3000= 8600-2200=

8500-2000= 2500+6000= 2000+90=

3.写出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差.

和: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差: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在○里填上“<”、“>”或“=”.

670-30○650 1000○99+1

75-26○50 36+64○100

8000-400○4000 3500+500○40000

5050-50○5000 9500-5000○9000

3600+30○3900 10000-900○9100

5.列式计算.

(1)420减去80,差是多少?(2)600加上370,和是多少?

(3)1900比600多多少?(4)90比820少多少?

6.应用题.

(1)一堆煤重2500千克,用去5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书店有书9000本,第一天卖了2000本,第二天卖了1500本,还剩下多少本书?

(3)粮店原有250袋大米,第一天卖了2000本,第二天卖了1500本,还剩下多少本书?

(4)二年级有200个学生,三年级有220名学生,四年级有180名学生,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5)学校共有750个学生,其中男生300个,女生有多少个?

(6)农民伯伯收了8000千克水果,其中,苹果有3000千克,梨子有4000千克,剩下的是桔子,桔子有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1.(1)63  58  63  (2)29  38  29  (3)48  50  48 (4)170  +  +  17  170

(5)+  +  52  520  (6)百  百  43个百  43  百

2.略

3.和:1400  77  1400  1200  4600  900

差:200  19  400  800  600  500

4.略

上一篇:去日本读研究生的优势有哪些?下一篇:工商管理专业英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