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2024-04-19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开展小学生“阳光心理”系列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未成年人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通过德育载体的不断创新、发挥学校教育的引导性、同伴之间的互育性、学生的自我教育性,不断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推动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小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二、领导小组 组长:马春英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时间安排和工作内容

第一阶段(3月或、9月份):宣传发动阶段

制定活动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为确保工作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有关心理健康工作宣传;填报桥头三小学校心理健康开展情况调查表,于每年3月3日和9月5日前由各年级上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

第二阶段(4月至6月和10月至12月):实施阶段 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当代心理学的一项重大成果,就是揭示了人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每个心理发展阶段中的个体都面临着共同的或类似的心理发展任务。尤其是小学学生,他们将面临人格的完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学习过程的优化,职业意向的初步确立,人际间良好的沟通,社会环境的适应,心理压力的应付等心理任务。心理发展任务数量多,普遍化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分阶段、有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必选课程体系,分别开设以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交往艺术、情绪调节、良好的性格培养、正确观念、心理压力的应付、青春期性心理、等为内容的选修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及时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训练。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

学习活动是学生所有活动中的主导活动,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成绩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引起的无能感,长期学业失败造成的自尊心低落,过分强调竞争的学习环境给学生造成的紧张与焦虑。事实证明,单靠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解决学科教学这个环节,也就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心理潜能了。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三、提高教师心理咨询的意识与知识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发展与成长,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成败。教师的一言一行,比父母对子女更有深刻的影响。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必然污染整个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建筑在教师的人格的基础上的,“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影响,要比其他因素的影响都来得大。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研究了73位教师与1000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很容易扰动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向于稳定。因此普及心理咨询知识,有利于教师正确认识自己,调控自身情绪,积极对待工作,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其次,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心理健康知识。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心理学与教育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教师只有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适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方法,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示学生的个性,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再次,学校德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健康教育体现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通过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撰写心理健康论文,介绍好的心理学方面的书刊杂志让教师阅读,让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从多渠道、多方面摄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营养,使他们更好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个别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别心理咨询是学校里辅导者运用心理学和理论和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辅导对象一对一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辅导对象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潜能,有效适应环境的过程。

作好个别心理咨询工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作为个别心理咨询的专门场所,它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关系到个别辅导的效果。好的心理咨询环境能使来访的学生降低焦虑,消除疑虑,愉悦情绪,达到更好地交流与沟通。心理咨询室建设应具备了以下条件:

1、环境幽静。在环境的布置和物体的摆放上尽量做到合谐、美观、大方,使来访者在这里可以达到心理放松,情绪趋向平静;

2、建立心理资料库,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建立了学生的心理档案。

3、建#立了心理健康email,以最快的时间答复,以便那些不愿和辅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悄悄话信箱、email寻求帮助。

(二)咨询室同时也可以作为心理放松室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这些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调适,将会形成累加效应,最后导致心理崩溃。心理放松室就是学生宣泄不良情绪,降低焦虑,寻找心理平衡的场所。采用温馨的颜色、使人全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心理咨询教师可以在心理咨询室隐蔽处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让学生发泄不良情绪,找回平衡。

(三)个人心理咨询的内容

主要有学习辅导、情绪辅导、交往辅导和职业辅导等。正如一位心理咨询专家所说:“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处理问题才是问题”。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辅导的内容应不同。例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对自己青春期的个体发育、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带来了心理上的迅速发展。

(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有力保证 要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各种能力达到最佳状态,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各项心理特征,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心理问题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许多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但由于有思想上的顾虑,不愿让别人知道,也有不少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缺少对自己的了解,并不知自己有心理问题。怎样化被动为主动,使心理工作者不是去等问题,而是主动找问题?心理档案的建立还有助于教师、班主任、学校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更科学、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有助于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如条件允许可以每年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依次心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存入档案。

六、针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心理健康辅导

融洽的家庭氛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许多心理咨询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家庭。大多数家庭都是父——母——子(女)三人结构的核心家庭,孩子是父母眼中的明珠,“含在口里怕化了,托在掌上怕掉了”。对子女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造成了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任性、懒惰、依赖等心理和行为问题。不少家长缺乏心理学素养,关注子女的衣食住行及学习成绩大大超过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或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造成了与子女的“代沟”。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素养,父母的和睦与否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好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家访宣传有关心理健康知识、亲子对话、积极家庭治疗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七、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的营造,是拓展学校心理健康范围的重要途径。

人的情绪极易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若缺少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就像一个人缺了一只胳膊,是不完整的。因此创设一种氛围,影响学生心理十分重要。第一、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通过校广播、电视、书刊、网络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主要内容应包括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完善自我及调节情绪的方法、案例分析、热点追踪、心理故事、学生论坛、专家论坛、心理测试等。第二、通过教师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心理品质。

八、校园心理剧观摩活动 校园心理剧是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与困惑等,以小品表演、分角色扮演、一幕幕的情景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在剧中溶入了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让学生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领悟其中的道理。同时,使观看演出的老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校园心理剧在创作和表演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使他们在参与的实践中得到教育和熏陶。学生通过观看和参与心理剧的演出,提高了对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有利于行为规范的养成;通过角色互换,学生们对他人的感受更为敏感,有利于控制与他人发生冲突时的个人情绪。通过体验和感悟,学生学会了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好方法,有利于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学生通过自编自演心理剧,想象力、创作能力、表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校园心理剧把深藏在我们家庭以及校园里的一些案例情景具体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领悟道理,增长知识。

第三阶段(7月3日和1月4日):总结阶段

作好活动总结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一、我的学习生活

1、你上学读书是为了()

A、没有知识不能生存 B、替老师学习C、替父母学习D、读书后赚大钱

2、你感觉到学习有压力吗?()

A、非常大 B、较大 C、一般 D、不确定 E、没有

3、如感受到较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

A、作业压力 B、考试压力 C、升学压力D、课外学习压力 E、家长压力F、老师压力

4、老师布置的作业()

A、认真完成 B、完成一些 C、不完成 D、边做边玩

5、你觉得作业对你来说多吗?()A、很多 B、较多 C、一般 D、太少

6、考试前你感到紧张吗?()A、很紧张 B、有些紧张 C、不紧张

7、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在意吗?()A、很在意 B、无所谓 C、不在意

8、你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A、自学 B、讨论 C、教师传授

9、平时你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了吗?()A、养成 B、没有 C、正开始

10、当你学习有了进步或好成绩时,你希望怎样?(可多项选择)()A、家长表扬 B、老师表扬C、让同学知道D、自己知道就行了E、有物质奖励

11、你在生活中是否有以下感觉?

(1)早上起来还没睡醒()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2)白天眼睛会疲劳()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4)自己玩的时间()A、经常有 B、偶尔有 C、没有

(5)不能集中精力听课、看书、写字()A、经常有B、偶尔有C、没有

二、我的性格

12、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A、是 B、不是

13、看电视遇到伤心或感人处时()A、跟着流泪 B、没有眼泪 C、那是假的 D、非常激动

14、受到委屈时()A、为自己辩解 B、与人争吵 C、独自生闷气

15、对左右为难的事要果断选择一种方法()A、是 B、不是

16、做事不成功时,你是()A、不服气,再做 B、总结教训 C、请别人帮助 D、不再做

17.你是否经常觉得有同学在背后说你的坏话?()A、是的 B不是的

18.你受到父母或教师批评后,是否总是想不开,放在心上?()A、是的 B不是的

你在游戏或与别人竞争中输给了对方,是否就不想再干了?()A、是的 B 不是的

你在同学面前或被老师提问时,是否会脸红?()A、是的 B不是的

21.你碰到寂寞和讨厌之事怎么办?()A、自己默默承受 B 想办法忘记 C 向同学或家长说

22.你在考试失败或竞争失利后,有过自己反正不行的想法吗?()A、是的 B不是的

三、我的行为习惯

23、学校做值日时()A、认真做B、老师在就认真,不在就马虎C、边做边玩 D、不做要受罚,只好做

24、对学校的纪律和常规要求()A、自觉遵守 B、老师来就遵守 C、有时违犯 D、经常违犯

25、你是这样想的或这样做的请打√,否则打×。A、校园有纸屑,不是我丢的,我才不捡。()

B、在操场上体育课,教室灯亮着,不关我的事。()

C、自来水没关,又不是我交钱,不管它。()

26.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事吗?()A、经常做 B有时做 C、不做

27.课间,你会在走廊追逐打闹吗?(A、有时 B经常 C、没有

28.你有上网吧或游艺机室吗?()A、有时 B经常 C、没有

29.上课或集会时,你遵守纪律吗?()A、能遵守,B不能遵守 C、有时会违反纪律

30.你能天天坚持锻炼身体吗?()A、能 B不能 C、有时能

31.你每周的零花钱有多少?()A、10元以下 B、B 20-30元 C、30元以上

四、我的人际交往

32、和同学在一起,你感到()A、快乐 B、一般 C、不合群 D、孤独 E、自卑

33.同学们在交谈时,你是否不想加入?A、是的 B、不是的34.你是否讨厌参加运动会和文艺演出会?A、是的 B、不是的

35、你觉得男女同学交往是件很正常的事吗?()A、是的 B、不是的

36、在男女同学交往时你起哄过吗?()A、有 B、没有

37、家里来了陌生客人:()A、喜欢 B、主动招呼 C、不理睬 D、怯生

38、与新朋友在一起()A、主动邀请一起玩 B、不好意思接近C、只顾自己玩

39、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时()A、原谅 B、要求对方道歉 C、骂对方 D、反踩他一脚

40.你认为学习成绩重要还是交往能力重要?()

A.学习成绩重要

B.交往能力重要

C.两者一样重要

D.其他

小学生心理测试

请在A、B、C中选出适合自己的答案,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同学误会你做了坏事,你会怎样做? A、忍气吞声,或放声大哭。B、透露一点心声。C、清楚地向对方解释。

2、你是否觉得经常被人利用? A、经常是。B、有时是。C、不是。

3、朋友对你有不合理的要求,如同学经常抢你的零食吃,你能拒绝吗? A、很难。B、有时能够。C、能够。

4、在校园里,同学当众取笑你,你会有什么反应? A、若无其事。B、作出反击,与他对骂。C、直接向他说,你不喜欢他的所作所为。

5、在校园里,同学恐吓、威逼你做违反校规的事,你会有什么行动? A、因怕事而依从。B、以恐吓的语言回敬。C、表明不答应的原因和自己的立场。

计分方法:A得3分,B得2分,C得1分。

分析:5—8分—A型

9—11分—B型 12—15分—C型 根据分析,你是一个

A型——自信、自爱的人,有能力面对外来的欺凌。

B型——自信不足的人,要多加练习,便更有能力面对外来的欺凌。C型——自信极低的人,需不断练习,才能突破心理障碍,不怕欺凌。

篇2: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广泛深入,社会对教师的专业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延伸,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和探索也为大家所重视。班主任工作更应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以追求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良的教育质量为目标,实现班级每一个学生的优质发展。

在学校生活中师生关系作为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心理的最佳切入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不容忽略,教育专家认为,调节和优化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面对新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应该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这既是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也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有哪些作用?我们设计了方案如下:

一、以理论为基础了解什么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因此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构过程中,我们应该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努力创建包括理解信任的师生情感关系、交往互动的师生教学关系和民主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等在内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1、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活泼开朗,信心十足。

班主任专业化成为教师专业化的特殊方面,主要是由其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势必要与他人建立起各种各样的联系,如果相互之间都能够满足对方的需要,就会产生彼此接近、信任的心理关系;反之,则产生疏远、回避甚至敌对的心理关系。在一个师生关系和谐的班级,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无论在学习或各种活动中,他们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大胆地质疑问难,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表现自我。他们不担心自己说不好或做不好而遭到训斥、歧视,他们觉得老师对每个同学都是那样亲切和蔼,同学之间又是那样平等,要是它们心理有什么疙瘩,他们都会向老师倾诉,在老师那里得到解决,这些学生特别活泼开朗,信心十足,没有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师生关系这样和谐的班级中。学生各方面健康的心理得以培养和发展。

2、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团结向上,增强班级凝聚力。师生情感融洽的班级,教师在学生中都有较高的威信。“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信赖老师,崇敬老师,老师说的乐意听,老师要求做的乐意做,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能使老师更好地团结学生同心协力为达到班级目标而奋斗,班中就会形成团结友爱、互相理解、尊重、奋发向上、集体荣誉感强的良好风气。无论老师在与不在场,都能自觉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和完成各项任务。这些学生给你的感觉和让你看到的事实是:“老师,您放心,我们会做好的!”一看到同伴做不好,学生就会互相提个醒:“这样做不好!”

3、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和改正缺点和错误。班主任的职责是组织、教育、管理班级、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班主任教育劳动主要的、内在的目的是育人,教育劳动的主要内容,或者说实质上就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善于建立和谐关系的老师,对学生有宽阔的胸怀,能容忍学生反复的缺点和错误,有足够的热心、耐心和关心,善于鼓励学生,严格的要求中不乏满腔的爱心,让学生受到教师教育中的真诚关怀,使学生受到感化,不得不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三、寻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1、问卷调查 为了找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我们课题组成员首先用问卷调查法及座谈法,分别对本校的学生各年级学生以不记名答卷方式进行调查,并对结果加以统计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多次找班主任、任课老师座谈,还进行了家访。这些不仅提供了大量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也为分析和解释问卷调查数据奠定了基础。

2、分析讨论,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策略

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我们的必需,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学生也只有在这种平和、融洽的氛围中,视老师为伙伴、为知心朋友,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心声,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也才能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点拨、指导,促使其不断健康发展。

一、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课题组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专题讲座,通过开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咨询和辅导。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积极开通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1、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主的系列活动。

心理不仅通过活动表现出来,而且是在活动中形成。要注意的是,活动前必须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状况,以此为据设计活动内容形式,由学生自己开展;目前做不到,也要吸引学生自愿积极参与,不勉强。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情况在活动中得到和别人不同的新体验和收获。以班级为管理单位,以小组为基本活动单位。

2、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根据学校师生情况开展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家进行团体教师辅导,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开设心理讲座。每学期有计划的安排德育主任、心理教师、大队辅导员,为学生讲授人生、理想信念课,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如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许多学科在其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中也明确提出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似的目标,例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的健全人格也同样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数学的解题过程,艰难而巧妙的解题方式,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培养。科学家名言的介绍、经历的介绍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材料。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涵有不少适用于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教学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情境,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如通过品德课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发展、矛盾的观点;健康课,讲授人体器官功能、结构,注意科学用脑等创设愉快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情感。

4、个别辅导。课题组成员在平时注意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育;做好个案研究、档案记录,注意观察学生行为表现。留意学生学习、生活是否出现突然事件,及时给情绪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纠正不良行为,开设心理信箱“听你说悄悄话”,定期开箱,注明开箱时间;搜集心理健康教育资料,以备总结研究。

5、通过人际关系辅导。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共同活动,与他们发生实际相互关系“开始把自己作为人来对待”。建立温暖、体谅、关心的师生关系:认为学生在学校中的失败,就是由于学校气氛过于冷漠,缺乏温暖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满足学生的“爱”和“自我价值”的基本需要,人格和行为问题也由此产生。师生关系的本质,不只是知识传授关系,而是教师人格与学生人格在教育中的相遇,良好师生关系利于授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人格,使问题学生易于接受心理治疗,其效果明显。

6、自我教育。“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人总是向独立方向发展的。人的独立在心理上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成熟。人能超越自身的能力,跳出自身站在客观立场,把自己与他人或他物来比较衡量,然后采取行动,这种反观自我是一种理性功能。小学“心育”应用这种主体性,引导学生相互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各种渠道只有使学生自我领悟、自我规范才能起作用。

篇3: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

一、实施体系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有自己的体系。刘锋的研究认为要提高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有必要从统一思想, 明确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两个重点”, 机构、人员、投入“三个到位”, 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环境介入、社会实践“四条途径”, 坚持必修课与选修课、教育与自我教育、加强心理关怀与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教育与家庭配合、目标管理与工作创新“五个结合”等方面构建新时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体系。

陈先建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构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体系。

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 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常设工作实施机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由校党委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主任, 校学生工作处处长和心理系主任担任副主任, 形成一个紧紧依靠专业, 行政保障有力的工作系统。中心下设办公室、专家组、心理咨询部、心理测评部、心理培训部、心理问题研究室、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等多个机构。各个机构各司其职, 互为依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的业务工作是开设心理素质教育;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开设团体小组训练课程;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咨询;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这些研究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实施方法

目前, 我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手段主要包括两方面:

心理咨询:最近几年来, 心理咨询在高校发展得较快, 有关心理咨询的研究比较多,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闫华等人从认知转变、工作广度扩展、队伍建设、与德育工作合作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增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实效性。因为学校心理咨询不是专门为有这样那样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提供服务的, 也同样甚至更多的是为广大心理健康的学生提供服务, 以使包括心理异常在内的全体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少, 干预的最主要形式有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咨询、开设心理健康课 (讲座) 、进行心理训练活动等, 其中探讨团体心理咨询的干预效果的研究较多。如:苏雯、李建华等采用团体咨询的训练方法, 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人际关系训练, 结果表明, 团体咨询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黄锡榜指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巧应用到到高校的行政管理体系及教育平台的建设上, 构建大学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应该确立多元参与的思想, 体现预防性教育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在实施的过程中强调综合运用和合理实施, 它是创建和谐校园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实施内容

篇4: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应三方面入手,一是面向全院学生的教育与指导,二是面向心理问题学生的咨询与服务,三是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建立三级网络体系全方位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即“班级心理联络员—各系学工办—学生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同时有效利用学生自发组织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即创建“心理志愿者—心理协会—学生服务中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工作模式。

一、面向全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大学生是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参与者。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在校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等。

面对全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首先对于新入校的学生进行心理普查(UPI问卷),筛选出可能有问题的学生,分类建档并主动进行约谈咨询,将问题学生纳入特别关爱学生名单,由所在系持续关注并定期上报学生近况。

2、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丰富心理健康课程的形式与内容,加入实践、体验环节,多种形式评价课程成绩等。同时举办针对师生的心理健康讲座的数量,增强师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

3、利用心理健康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每年5月25日为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月,利用节日时机在4至5月举办心理健康月活动。与此同时,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新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心理志愿者、心理協会成员等多种资源,将心理知识的传播日益常态化,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全方位的关爱。

二、面向心理问题学生的咨询与服务。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心理咨询采取网络咨询和面对面咨询两种方式。

1、对新生心理普查结果进行分类建档,对一类学生进行逐个约谈咨询,同时完成《新生约谈情况通知单》下发各系,做好重点关注学生的预防、教育工作。

2、咨询室由专兼职老师轮流值班,每日保证半天的值班时间。学生可通过网络、电话的方式进行预约。

3、对于咨询学生做好咨询记录,及时建立档案,必要时联系学生家长,联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同时做到及时反馈,必要时转介。

三、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心理危机指个体遭遇身心成长变化、环境适应不良、紧急事件或危机情境时,惯用的问题解决方式运用失败,出现的心理混乱、沮丧、极度痛苦、绝望等心理失衡状态。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容易诱发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进而发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1、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及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实施小组,落实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

2、完善特别关爱学生工作机制,确定重点关注对象。由各系学工办落实特别关爱学生的筛查工作,对于普查高危学生、学业(就业)困难学生、心理困扰学生、经济困难学生、行为突发改变学生、家庭存在问题学生最为重点关注对象,纳入特别关爱学生名单,同时定期跟踪教育,达到心理危机的预防效果。

3、对于心理危机现象的及时报告制度。每个班级设立一名心理联络员,每个宿舍设立一名心理志愿者,随时掌握班级或宿舍同学的心理状况,发现有明显心理异常情况者,及时向所在系辅导员汇报。

4、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每周至少一次向辅导员了解本系学生心理健康变化情况,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将情况迅速以书面形式报学生服务中心。

四、三级网络体系中各级工作职责

(一)院学生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工作职责

1、全院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与实施;

2、开展全院师生的心理咨询服务,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或存在重大心理问题时,填写《学生咨询情况通知单》,告知所在系;

3、以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为活动平台,以学生服务中心网站为宣传阵地,开展全院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营造和谐融洽、互助友爱的人际氛围。每学年1次新生心理健康入学教育,每学期3次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每学期1次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每学期1次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多次心理志愿者沙龙;

4、组织新生实施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联系约谈,排查后对需要日常性重点关注的学生向其辅导员反馈《新生约谈情况通知单》;

5、每年5月组织开展全院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

6、心理教育办公室专职老师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志愿者联盟开展日常活动。

(二)各系学工办心理健康工作职责

1、系学工主管组织各系开展特别关爱学生工作,辅导员做到多渠道掌握学生资料,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处理个别学生的心理冲突,包括特别关爱学生的谈心谈话、宿舍走访及与学生家长联络沟通,同时每月25日前上报本月特别关爱学生工作情况报告,学生服务中心存档;

2、实施系学工办报告制度,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每周至少向辅导员了解一次本系学生心理健康变化情况,根据学生服务中心反馈的《学生咨询情况通知单》与《新生约谈情况通知单》,做好重点关注学生的预防、干预与跟踪教育工作,每月填报《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月报表》,报学生服务中心;

3、对突发心理问题、严重心理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生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并按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流程进行处理;

4、结合本系学生的整体心理特点与表现,组织开展各系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每学年面对全系学生至少组织1次心理健康主题讲座,每学期每行政班至少1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5、指导班级心理联络员开展日常工作;

6、配合学生服务中心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协助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等。

(三)班级心理联络员工作职责

1、实施学生心理联络员报告制度,关心、关注班级同学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每两周填写《班级心理状况周报表》,报系学工办;

2、对出现心理困惑的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朋辈心理帮助;

3、对同学中出现的各种心理与行为异常现象,及时向辅导员、系学工办汇报,帮助其尽快得到心理干预;

4、帮助有心理困难的同学及时前往心理咨询室接受心理辅导,负责向心理咨询老师提供同学的表现,并对相关信息做到对外保密;

篇5: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实 施 方 案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培养成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小学教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人员在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小学阶段所面素质临的任务,素质和个别差异,施加一定的教育和辅导,促使学生心理素质贩妥善解决,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从而预防各类身心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错宗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可以说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是小学生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事情,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5、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是人生中最不平凡的时期,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特别是学生的性成熟问题,经常困挠着他们,因此,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的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

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预防无效的情况下,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给予直接指导,诊断和矫治,帮助他们克服困挠,恢复心理健康。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教育内容。

这部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处理学生的教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不良习惯对学生身心的危害及指导,不良个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纠正等,这部分内容强调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补救,避免问题的加重,逐步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2、以心理治疗为中心的教育内容。

主要是对小学生中常见心理疾病的咨询和诊断、治疗和护理等。从而让学生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得以健康地成长。

三、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懂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又具有丰富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

2、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开设心理保健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做到全员育心。

3、疏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发挥家教的作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加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络,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活动,寓教育于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健康成长。

a.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教育活动。(11月8日)b.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征文活动。(11月12日至19日)c.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25日前)d.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展评活动。e.开展一次心理体验活动。

f.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读书活动。

g.与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德困生等特殊群体开展一次交心谈心活动。

以上活动在11月完成。

5、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文学社,墙报,手抄报等多样化工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篇6: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中国教育网 教育在线 教育人博客

心理健康教育

<< < 2008-4 > >>日一二三四五六 1234567 891011121314 ***021 22232425262728 2930

公 告

黄冈试卷网

httP://.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教育人博客郑重声明:博客用户在其个人页面所发布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

篇7: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实施工作目标

我们以打造阳光校园,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总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我校每一名师生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苦有地方倾诉、郁闷有人沟通、压力有地方宣泄,让我校的师生心理不断成长,人格不断健全,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能勇于面对现实,勇敢挑战困难,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工作、学习、生活,真正做到开心每一天。

三、实施原则

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四、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组 员: 心理辅导室负责人:

五、实施方法

1、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或活动课,其中青春期健康教育是重点内容,每班每两周上一节课。本学期共授课八课时。通过辅导活动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由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辅导,每年级每学期四次,每月一次。通过专题讲座,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信箱,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咨询。此项工作由政教处协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承担。

六、保障措施

1、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备课小组,课题改写小组等职能机构,形成校长重视亲自抓,专业人员理论先行指导抓,“心育”专兼职教师要勇于实践具体抓,全体教师齐抓共

管,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更新观念,树立起关心学生心理发展的意识,成为能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的良师益友。

2、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和教育观,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拓宽教育科研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研究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策略和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地稳步发展。

3、成立家长心理学校

通过家长学校面向家长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召开座谈会,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通过问卷对家长进行问题调查及研究指导。

篇8: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当前,中等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家庭、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及压力,使得中等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很大程度影响,学生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体育学科在育人方面承担着特殊的重要任务,体育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能凝聚人心,能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增强积极地自我价值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体育教学尤其应重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

一、中专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中专生生理变化

中等学校的学生处于人生生理与心理迅速发育的时期,有人称之为“第二断乳期”。在这个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易产生心理矛盾、心理冲突、郁郁寡欢、满腹牢骚、嫉妒猜疑、冷漠无情,甚至出现悲观厌世、伤害他人的念头。

(二)第一次人生挫折

中考失意后,遭遇第一次人生挫折,结果情绪一落千丈,从而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和自信的下降。原因主要是:一方面,这个阶段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趋于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的青春期;虽然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自控性差,逆反、对抗心理容易出现,心理有待成熟,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交杂的时期。

(三)学业压力

多数学生进入中等学校学习后,都希望重新开始,表现出较强的上进心。即有升学的愿望,又有对升学、求职的两重担忧。由于这部分同学学习基础有一定的差距,有的上课跟不上教师的节拍,有的上课听不进内容,完成作业有困难等等问题,使他们时有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经常受到班主任、课任老师的批评,旧而旧之,自卑心理产生,甚至自暴自弃,认为自身素质差,社会不重视中专生,难以战胜他人的竞争。

(四)家庭压力

由于有些独生子女家庭,家长过高的期望给其造成诸多的压力或困扰,而过分的宠爱、纵惯,生活上的包办,又使他们产生过分依赖的心理,缺乏自立能力;不够合群等毛病。有些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现象。

二、课堂教学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与时俱进,教师学习理论更新观念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更新观念,中等学校大多数学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只用分数对立体多维的生动个体进行平面的优劣判定,本质上是对人的完整性、丰富性的一种否定,是对人的潜在的、深厚的力量的表面化理解,是对人的发展的无限性的一种忽视和低估。过去。人们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时代的发展,令人们意识到,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疑难,更重要的是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中等学校的全体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用不健康的心理去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无疑又会给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如:有的教师没能处理好家庭、婚姻、社会等关系造成心理不平衡,或心态不正,经常散布消极语言,在学生面前发泄情绪,有的甚至用粗暴的行为激化师生矛盾等。因此,教师平时应积极参与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培训,听取心理健康讲座,认真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理论,才能为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才能帮助他们掌握控制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教师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二)潜心研究,充分挖掘体育教材资源

体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许多项目中有十分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如体操项目可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感;球类等项目可进行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教育;我国比赛成绩优异项目可进行爱国敬业、勇于追求的教育,耐力等项目可进行锻练意志,提高自我调控能力的教育。总之,体育教材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广泛性,需潜心研究,积极发掘。

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活动间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这些教材中所蕴含的内容,吃透深挖后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很有意义的。当然,这些教育应在活动中、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体悟到的。比如,在排球教学时,在学完基本技术后,可安排学生分组教学比赛,他们每一次得分,会欣喜若狂的同时互相激励,每一次失分他们会互相安慰并探讨问题,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体验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改变传统,精心设计现代的课堂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只有通过讲究课堂艺术,提高课堂质量,才有可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比较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与社会主观需求。现代的课堂教学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动发展的机制。教学应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应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改变权威型师生关系,探索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活动环境中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这不仅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也是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愉悦的学习情绪的重要途径。

1. 分析学生情况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要以了解学生知识储备的兴趣、态度为前提。分析学生情况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发调查表、开座谈会等方式来了解学生情况。平时多与学生交流,除了面对面的交谈,还可通过融入学生中一起活动等途径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情况。

2. 激发运动兴趣

学生在兴趣指引下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正因为这样,国内外许多学者十分强调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极力反对那种“无趣”的教学对学生心理健(下转第38页)康的摧残。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保持呢?有以下几种做法:1)采用动机引入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比如在教排球移动时,没有单纯地进行移动教学,而是在教之前,用绳子绑住球,两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脚步移动,然后再把移动步伐融于排球练习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起来。又如:课前学生自编自带小器械,自创游戏活动内容,激发他们的创造力。2)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的兴趣。如:原地转动练习(其方向与教师口令相反)。3)表象训练法。通过动作示范,以美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有跃跃欲试地练习动机。4)小组合作学习的游戏竞赛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旨导发现问题,问题可激发兴趣。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 鼓励成功

每个人都有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渴望,反映在头脑中,便体现为成功需要。满足成功的需要,不仅仅会产生快乐情绪,而且会产生自信心和胜任感,促进个体朝着成功的方向继续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成功体验所产生的快乐情绪,更有助于增强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尽可能创设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其中一种做法就是不断地赞扬学生,如:多用“好”、“很好”、“有进步”等语言激励他们,用热切、欣赏的眼神看着他们,使他们体会到成就感,促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对待每个问题,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昂扬的情绪中,不仅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不断的荡涤,变得乐观、自信。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关系———“合作”关系,民主、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人格互重,教学相长,双方的创造精神可得以高度发挥,教学质量自然高。体育课堂教学艺术向来是丰富多彩的,但不管如何异彩纷呈,都不能失其本色,即离不开语言的沟通,动作技能的形成,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的培养,离不开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受到情感的陶冶和人格的熏陶。

立足于体育学科特色,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会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也将不会是一句空话,教师要树立大体育观的思想,加强对体育价值的真正认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陈麟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李华益.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榆林市新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题目下一篇:女服装企业家考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