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母爱为题的作文

2024-05-23

以母爱为题的作文(精选10篇)

篇1:以母爱为题的作文

时光流逝,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花开花落,唯有母爱之情相伴永久。

人跟人之间总会掺杂很多情感,有关爱,有憎恨,有羡慕,有嫉妒等等。人跟人之间的这种感情也会随着事情和时光的发展而变化。比如说:当你跟你最好的朋友交往,如果不小心对他说了谎,如果弄坏了他的东西,如果两人之间有误会,那样就会产生矛盾,原来的那种友谊之情也许会被这些外在的事件所打断。反过来想,如果你对一个朋友微笑,对他有帮助之情,互相之间有共同的爱好,也许这样又能使你们之间产生关心。当你成功的时候,有的人会默默祝福你,羡慕你。有的人会嫉妒你。唯独母爱之情,不论你是否失败成功,它总会照亮你前进的动力,默默激励着你。

母爱像一杯淡淡的茶,只有你用心品方能觉得它喝起来越来越细腻,越有味道。粗心的人体会不到,幼稚的人体会不到,没有爱心的人更体会不到。(原创投稿 )

当你从妈妈地肚子中孕育成小生命时,妈妈就开始对你献出无私的爱了,她会做胎教,会吃一些营养品,会抚摸你等等,那时的你只会呼呼大睡,只会伸伸懒腰,完全体会不出母爱。

当你长到十几岁时,你已经上学了。妈妈每天会不论春夏秋冬的天气,去送你上学。会花自己的血汗钱为你报名补习班,会买更多的营养品为你的成长添砖加瓦,也会为你的成绩而自豪,也会为你的不努力而生气。那时的你,只会埋怨妈妈,为什么要让我学这个,为什么这么啰嗦?

当你成家后,也许这时候的妈妈已经白发斑斑,没有精力对你谆谆教导,能做的只有眼神上的激励。这时候的你也许才刚刚苏醒,想到了妈妈怎么不再唠叨了?

直到母亲闭上双眼,你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这辈子那陪你一起长大的母爱之情,是那么的平淡而深刻。那时的你,能做的只有哭泣……

篇2:以母爱为题的作文

我从刚学写字开始,就对“书”这东西很好奇,那时我看见邻家的哥哥姐姐都有许多书,便向他们借书回家看,虽然那时我还认不了许多少字,但我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有时拿起字典查生字的读音,有时干脆把那些字当作“××”来读。妈妈知道后,开始买一些图画书给我看,并从中教我一些做人的道理。几年后,邻居家的书差不多被我读完了,我也不再满足于只有图画、没有文字的小人书,妈妈从我上三年级开始,每学期都会买不少各类课外书给我,例如作文、益智书等。我就在这样平凡的环境与看似平淡的母爱下,以书为伴,渐渐地长大了。

现在,我在中学读书,妈妈依然对我寄予厚望。每个星期从学校宿舍回家,她都会煮一桌好菜给我吃,我需要什么东西,她也会买回来给我。同学们都说与父母难以沟通,我却不是这样想,因为我每次回家都会和妈妈谈心事,告诉她我在学校的情况;她也知道我很爱学习、爱看书,便经常向邻近的人家借书给我看,并从不间断地给我买书。她常说:“爱书的,都是好孩子。”为了报答妈妈的爱与信任,我便埋头苦干,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因为我知道除了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之外,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是对妈妈最好的报答。

篇3:以母爱为题的作文

一、史铁生与京派

(一)史铁生其人

史铁生,男,汉族,中国的作家、散文家。1951年1月4日出生在北京,从小跟奶奶一起生活。1967年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毕业,毕业后,于1969年赴延安一带插队做知青,到1972年,因双腿瘫痪不得不回到北京。1974年开始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修养。1979年,史铁生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并发表文学作品。他的著作有中短篇小说集《礼拜日》、《命若琴弦》等 ;另外还进行散文的创作,如《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等 ;在长篇小说创作领域也卓有成绩,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都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史铁生曾先后获得过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二)京派概说

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主要是指新文学南移到上海以后,三十年代继续活动于北平的作家群所形成的特定的文学流派。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是强调宽大、强调审美、强调民族文化精神重造的纯文学流派,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所显现的是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其统一的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艺术特色体现于着力赞颂淳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把写实、记“梦”、象征熔于一炉,使抒情写意作品走向一个新的阶段。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二、史铁生与《我与地坛》

(一)《我与地坛》中的地理人文要素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散文单元里非常重要的一篇,在教材的选文里,里面涉及到了“一座四百年前荒废的古园”,作者从患病之后,就一直在这“荒废的古园”里思考人生,在史铁生没有残疾的时候,可能地坛与作者而言只是一座孤寂的建筑,在作者双腿瘫痪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来到这里,于是便再也离不开这里,因为这座地坛有对母爱的怀念,有对生命的执着,只要能在这地坛中长坐,便能感觉到母亲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所以作者才用自嘲与调侃的与其说地坛是为了等自己,更是为了等自己双腿瘫痪之后,所以这样一种“缘分”才使得史铁生自从那个下午偶然的机会无意地走进这个园子,就“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了。

有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前去拜访的人们,在惊讶这一远古建筑的宏伟恢弘之外,更多的是史铁生赋予这一建筑的人文情怀,或者说这一建筑赋予史铁生文学英雄的硬汉精神,人们不再单单欣赏地坛的本身,更多的是去体味当时与史铁生同在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我与地坛》中的作者思想情感

作者在《我与地坛》中处处在抒发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的感激之情,他曾经在一篇文章《合欢树》中说道母亲去世了,他很思念母亲,但是他想到一个宽慰自己的理由,那就是上帝觉得母亲太辛苦了,不忍再让她受苦于是带到天堂享福去了。由此可见史铁生对母亲的思念是何等之深。而在《我与地坛》中,他更多的鼓励也来源于母亲,母亲对他的支持对他的爱一直是支撑着他活下去的信心。

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里,天坛象征着父亲,因为它是伟岸、挺拔的,给人以一种威严的风范 ;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处处洋溢着对母爱的讴歌之情,母亲去世之前,一直带着他在这座古园里思考人生,此人此情此景都是定格在史铁生人生最低谷的时刻,在母亲去世后,史铁生依旧来这座古园,来这座地坛。这就暗示了史铁生在“地坛”这一大地母亲的怀抱中继续着他未来的生活,“地坛”一方面深藏着对母亲的悼念,一方面这已是史铁生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地坛”已经完全是母亲的形象外化,于史铁生而言,这是生命中无法言说的一份感情,一处身心都可以得到栖息的精神憩园。

三、《我与地坛》中史铁生人生观的当代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重负下,钢筋水泥的建筑拔地而起,摩天大楼遮住了我们头上仅有的那一片蓝天,人们行色匆匆,街道车水马龙,在抱怨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多重压力下极其寻求一种恬静淡然的生命境界,不可否认,人们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一味地追求“入世”而偏偏又追求道家的超然旷达的生命意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折射出的史铁生的人生观,特别是他面临苦难面临不幸所表现出的那种不卑不亢、永不言弃、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得不说其人们在彷徨茫然,对未来充满无限惶恐的时候,更能显现出传统文化的精神导向作用。教育是传播弘扬这种文化的方式,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则是这种文化的最佳载体。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发人深省,它不仅能给予当代社会残疾人士、病患群体爱的鼓励和美的召唤,更能滋润和感化茫茫世界中广大人民那烦躁不安的心境。

《我与地坛》起着重要的精神文化导向的作用,它讴歌伟大的母爱,引领人们思考人生,增加对社会生活的关切,给广大人民指引了正确的人生道路的方向。因此,可以这样来讲,仅仅在“育人”这一方面,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起着极其重要的文化导向的作用,史铁生的人生观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功能。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变革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青年学生的思想相当活跃,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难问题也不少,这都需要教育和引导的。在这些方面,《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人生观都给予人们如下启示——要敢于面对坎坷,直视苦难,永不言弃,懂得感恩,要坚强等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

史铁生的命运是多舛的,然而在残疾让他变得沉默寡言的同时,却也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苦难的重压似乎正好激发了他内心的精神力量和信仰意志。借用一张纸、一支笔把内心的焦虑和痛苦发泄出来后,史铁生找到了自己想要走的路。他以自己宁静拙朴的文字、个人生命的沉思、博大的爱心、顽强的拼搏精神被选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我想,不管我们身体是否健全、心智是否成熟,读《我与地坛》,读史铁生,我们都会从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思,这让我们学着去眺望、去窥视、去思考,然后勇敢地爱身边的人、从容地做身边的事。在许多人都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时,史铁生的人生观对人们寻找精神家园有很大的帮助,影响着无数的人。

摘要:史铁生最著名的一篇散文是《我与地坛》,他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来写这篇文章,坐在轮椅上从未离开过地坛。文章中暗含了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母爱的讴歌,朴实的文字间充满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情。而以史铁生为视角来看京派作家及其作品也是有相当大的意义的。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地坛”呈现给我们的地理人文要素,还可以看见这篇文章背后的深邃的思想和人文内涵对当今人们的教育意义以及导向作用,而真正的教育意义则是《我与地坛》中折射出来的史铁生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这种在历经磨难、饱受坎坷与不幸的背后所展现的永不言弃、懂得感恩、超越生死、乐观面对一切并心中充满大爱的生命意识在当代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篇4:以“难”为题作文分类点评

“难”这个字,读nán的时候,意思往往与“易”相对。做起来费事叫“难”,使人感到困难叫“难”,不容易、不大可能也叫“难”。和“难”相关的词语有很多,比如,难处、难度、难题、难点、难免、难为、难保、难怪……

请以“难”(nán)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立意】

提示语中“做起来费事,使人感到困难,不大可能等”可归结为“不容易”这一内涵。做起来费事,重心在“费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使人感到困难,重心在“困难”,仍然在“不容易”这一层面。

对“难”做生活(包括工作、学习等)、哲学、审美等层面的解读,均视为切题。在生活方面,比如不向困难低头、挑战难度;在哲学方面,比如与“易”的辩证思考,以“易”写“难”、以“难”写“易”、表面写“易”实则写“难”等,通过对比或者辩证思考突出“难”的主题的,视为切题。

因此,“难”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第一层是因个人(自我、内心)而“难”(感到为难,觉得艰难),个人学业、事业上的困难处境,情感纠结,人生选择的为难,命途的艰难感慨,等等。第二层是因他人而“难”,主要从处理人际关系之难的角度去思考,父母与子女(养育与理解之难)、师生(教育之难)、同学同事(相处之难)、领导与百姓(服务与监督之难)、穷二代与富二代(因差距与歧视而“难”)等。第三层是指因国家(民族社会,大众百姓,历史文化,道德精神)而“难”,老百姓看病难(医保)、出行难(春运买票)、办事难(上头没人)、维权难(不懂法),生活样样都难,越活越难,不活不难。扶起一个跌倒的老人有那么难吗?调查清楚,说清事情的真相有那么难吗?承认错误,担起责任,给公众一个交代有那么难吗?少一些“三公”消费,多买几辆校车有那么难吗?

写作时,要特别注意“难”字在文章中的具体解释。即便用“难”组词,也要将重心放在“难”上。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真实体验,写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或展开具体细腻的情感体验描写,或深入挖掘表达自己对某一领域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见解。写作时应注意一个化大为小的问题,切不可罗列或泛谈各种“难”。其实就集中写家庭关系难协调、农民工买票难、做个好人难、爱一个人好难、自我人生中追逐与放弃之难等,不需要在不同层面和角度都提到一些,展开时又“平均用力”,这样的文章往往没有侧重,表达也不鲜明。应当使文章内容更典型,更有针对性,这样的文章才实在。审题思考时可以放开,具体构思布局时就应收拢,切入角度明确,可以的话加入些辩证思考(难与易是相对的),适当深入拓展一下。

【分类点评】

苏州一考生

我从未在舅爷爷口中听到过一声“难”,无论是调侃还是哀叹。

在他回来的前几年,他常常这样告诉我:“人只要能读书,肚子里有了墨水,天下事都不至于一个‘难’字了事。”说这话的时候他蹲在低矮的红砖平房前翻动着晒在场上的草药,屋檐下吊挂的龟甲轻微地摇晃着。

舅爷爷读了一辈子的书,可读书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他是当年下乡的知青,全村敲锣打鼓送出去的唯一大学生,回来时却只带了满面的风霜和到了如今也养不好的一身瘦骨。

不是没有人背地里说些闲话的,仿佛当初的歆羡如今一股恼(脑)儿地变作了毫无道理的轻蔑。除了闲言碎语,舅爷爷的生活也很不宽裕。几十年在外,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可他从未抱怨过一声“难”,也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凭着在大西北自学的中医,他在医院谋了一份工作,即便上班的路程要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他也乐此不疲。

闲暇的时候,他总爱给我们讲述在大西北的见闻,善于“引经据典”的舅爷爷能将简单的故事润色成一波三折的传奇。待到众人听得唏嘘不已,正神游其中的时候,他便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露出已然稀疏的牙齿。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忽视了漫天的黄沙,忘记了干裂的土壤,也没能在难以下咽的干菜里体味到某种艰难和辛酸。很久以后,我才懂得了那种快意潇洒后到底是怎样的“不难”。

每当这个时候,舅婆婆总会端着做好的饭菜出来,用她带着西北腔的尖细嗓音打断他的侃侃而谈,再讥讽上两句,也不忘送上个白眼。她总爱抱怨舅爷爷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也对他所谓的“读书无难事”的理论嗤之以鼻,却放任他将屋子堆满了书和工具,时不时还会帮忙整理。

舅婆婆越是跟他叫板,他就越是起劲,仿佛在这种“难”与“不难”的争辩里能获得某种快慰。可这种争辩也戛然而止了。在舅婆婆突发脑溢血去世后的那几天,舅爷爷第一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闪烁的泪光,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一度让我们担忧不已。

如今他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健谈,又似乎比往日更多话,有点喋喋不休,也不像以前那样妙语连珠。

只是他仍然不说一个“难”字,或许是不知说给谁听。

我去看望他,最后在告辞的时候,他依然告诉我:“要读书啊!就没什么是难事。”说着,眼里有泪花在闪动。

【评 析】

文章摘取了舅爷爷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段,如舅爷爷年轻时坎坷艰辛的经历,舅爷爷返乡后对自己的“传奇”的描述,以及舅爷爷与舅婆婆对“读书无难事”的争辩,一层层地引发了读者对“难”的思考。同时,细节描写精炼传神,如“便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露出了已然稀疏的牙齿”,“闪烁的泪光,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一个不畏艰难、重情义、豁达乐观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文章语言朴实真诚,字里行间汩汩流动着家庭成员间的亲情。舅爷爷的口头禅“要读书啊,没什么是难事”在文中反复出现,既串联全文,使文章衔接自然,浑然一体,又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加深了讀者对“难”的感悟。总之,此文写出了有血有肉又有性格的舅爷爷这个人物。综合评分:68分。

徐燕笑

当青少年争相推崇名牌效应,当青少年对“快男超女”顶礼膜拜,当青少年对中性越来越痴迷,如何恢复青年的豪情壮志已成为难题。

是的,如何恢复青少年的纯洁已成为难题。

青少年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早已经不起物质的诱惑而迷失了自我。他们对耐克、阿迪趋之若鹜,极度追求物质享受。据说,有位年仅17岁的孩子,仅因为要买一部苹果手机而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尼采曾说:“成功只会在远离市场的前提下才会产生。”试问,这样的青少年,还会取得怎样的成就?还能担当得起祖国的未来吗?

是的,如何找回青少年的壮志已成为难题。

我们迷失在“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柔情中,失去了目标,找不到方向。我们是父母眼中的珍宝,富裕的生活让我们不必为温饱而奔波,于是“富二代”“官二代”出现了,于是有了“郭美美炫富”“我爸是李刚”等事件。青少年的志向坍塌了,那么,中国的明天又会在哪里呢?

是的,如何找回青少年的霸气已成为难题。

我们沦陷在“人似黄花瘦”的婉约中,早已没有了“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豪放。当年“五四”运动中激情澎湃的青年,当年高呼“内争主权,外惩国贼,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青年,如今又在哪里呢?

是时候了,青年们,起来吧!做一个像谭嗣同一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做一个“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战士。

nlc202309010829

如陈嘉庚一般,有“敌未退出我国土,有敢言和者,以汉奸罪论处”的豪情,有温总理“吾身虽瘦,必肥天下”的壮志。

在《敬告青年》百年之后,我要写下:

战争的而非妥协的;

激烈的而非婉约的;

精神的而非物质的;

热情的而非柔媚的;

在死亡到来之前,

让生命与日月争光辉!

【评 析】

文章抓住提示语中的“难题”展开论述,针对当今青少年中存在的缺乏“豪情壮志”的现象分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批驳,立意准确,切中时弊,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文章脉络清晰,内容旁征博引,语言热情洋溢,震撼人心。文章的不足在于对“难”缺少进一步的正面解读,内容略显单薄。同时,结尾部分还可适当点题,最后几行语意欠明。综合评分:58分。

沈 烨

世上之事,有难易之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难,如前进途中的绊脚石,绕过它,也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难,如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难,如穷途末路的悬崖峭壁,退一步则海阔天空。

因此,我们要愈挫愈勇,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吳。前进途中的绊脚石不可避免,但不论多难,只要不放弃,坚定信心,就可克服那道难关。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成就“史家之绝唱”——《史记》;孙子遭到陷害,膑脚后写下《孙子兵法》;左丘明失明,写下不朽著作《国语》;孔子四处游说不成功,编著《春秋》。这些人无不遭遇难关,可他们不畏艰险困厄,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留名千古,为后人敬仰。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楚霸王项羽,兵败逃至乌江仅余二十八骑,乌江亭长为其准备一小舟,助其渡江,可他却说:此乃天之亡我也。遂于乌江自刎,留下无限遗憾。试想,若楚霸王渡过乌江,重见江东父老,那他与刘邦的鼎力之势,也许会更为长久,胜负输赢更是一个未知之数。因此,我们不应被眼前的难关吓倒,而应放眼未来,抓住机遇,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历览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文明,其间困难重重,可中国毅然挺了下来。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长期封闭的大门,西方的物质文明开始进入中国,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道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一代代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走上民族复兴之路。抗日战争之中,全民族心手相连,共同抗日,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只有不畏难,才能赢得自由。

难与易,不在客观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自身。只有不畏艰难,奋发自强,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彼岸。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评 析】

本文从“难”与“易”的辩证关系入手,围绕面对“难”该怎么做展开文章,切合题意。但文章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文章思路混乱,从“要愈挫愈勇”到“末路之难”再到“中国的不畏艰难”,各分论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层次感。其次,文章素材的使用不够典型,同时因为对材料分析不够,有硬贴标签之嫌。综合评分:45分。

篇5:母爱-以母爱为题的作文600字

最伟大的人是母亲,最深沉的爱是母爱。是啊!当你受到欺侮是,你的母亲心中是怎样的感受,这种感受只有你当了母亲才体会到。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母爱的生活中吧!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位母亲抱着刚出世的宝宝,却发现宝宝的耳部只有两个肉团。当母亲得知儿子受到欺侮是,母亲的心就像在流血。他无私的把自己的耳朵献给儿子,却不让儿子知道事实的真相。让儿子有了完美的外貌,优秀的天赋,与坚定的信心。毕业后,成为了一名风度翩翩的外交官。当他儿子想知道真相是,爸爸都被母亲的眼神制止了。一个最黑暗的一天到来时,儿子知道了真相:母亲没有耳朵。

是啊!最伟大的人是母亲,最深沉的爱是母爱。当你哭泣时,你谁在你身旁?是母亲;当你被同学欺侮时,你谁在你身旁?是母亲:当你受伤时,你谁在你身旁?还是母亲。

文中的母亲又是怎样的呢?当儿子被同学欺侮时,伤心的泪流在儿子的脸上,却流在母亲的心里。当听到儿子的哭声时,母亲的心在流血。为了让儿子有一个完整的外表,竟毫不凝迟地捐出自己的耳朵,并且对儿子一瞒再瞒。多么善良的母亲!

是啊!最伟大的人是母亲,最深沉的爱是母爱。我也有这样一位母亲。一年冬天,我感冒了,发高烧,昏昏沉沉的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床头挂了好几个输液瓶,妈妈坐在床前,眼睛里满是血丝。

篇6:以母爱为题的作文

我不曾有过妈妈的宠爱,也未曾有过妈妈的拥抱,我却经常尝到妈妈的教训,和她那冷眼相待。在我星星点点的记忆中没有多少美好,妈妈没有拉着我的手走过马路,妈妈没有接送我往返学校,我跌倒了,大声哭了起来,妈妈头也不回地走了,冷冷地丢给我一句:“快点。”看到别的妈妈搂着孩子又亲又抱,只觉得自己像一只被人抛弃的小草,无人要。我恨妈妈,恨她的冷漠无情,恨为什么她是我的妈妈!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一天天长大,我和妈妈的代沟越来越大,最后我甚至不理她。

五年级时我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成绩有所下滑,妈妈知道了,不是冷嘲就是热讽,连吃饭时都要举几个例子,隔壁的XX考上了省重点高中,XXX考上了名牌大学,听的我脑袋都要爆炸,我啪地关上了屋门,一个人在屋里生闷气,留下了张着大嘴的妈妈。我要“报复”妈妈,我要学出个成绩来气妈妈。于是我起早贪黑地学习,夏天的文字咬了我一身的包,我忍痒继续苦干。有时,妈妈也送上杯茶,但我却从未喝过,我认为那是对我的挖苦、嘲笑。

篇7:以母爱为题的作文

——题记

妈妈说,小时候我睡觉挺乖的,轻轻地一拍便酣睡起来。她说,那时候我们的家乡夏天是很潮湿的,贵州那地方却很凉爽,恰好爷爷奶奶又住在那里,所以迁到那里。

小孩子睡觉最怕躁了,必须让他的身体舒适了他才能入睡,于是选择轻轻地拍打小孩的背部,这样小孩很快就眯了,我就是被妈妈这样拍大的。这话虽说的不好听,但是我日日夜夜的甜梦,正是托了妈妈的福。自妈妈生了弟弟以后,那伴我小时候入睡的轻轻拍打声与民间童谣,又萦绕在耳畔。虽然我已不是小时候,但是听到那柔和的拍打声,似乎又回到了那些美好的夜晚,我在妈妈的的拍抚下进入梦乡。

那天晚上,妈妈不在家,由我照顾弟弟,爸爸看电视看到很晚,而弟弟却是哈欠不停。无奈,毫无经验的我学着妈妈连夜拍抚弟弟入睡。即使我有那样的回忆,但我也不能临摹出妈妈拍抚弟弟的样子,我总是很用劲的拍着,搞得小家伙来回翻滚,哭啼不休。我终于累了,束手无策的我只能躺在一旁看着他哭。不一会儿,开门声响起了,是妈妈回来了。我似遇到了救命解药飞奔向妈妈,哭着脸表示无奈。妈妈明白,我是哄不好弟弟的,微笑着轻抚着我的头:“还是我来吧!”不到一会儿工夫,弟弟便安然入睡,我松了一口气,这真是太难学了!那晚,我在梦里又想起了小时候,我在妈妈的清脆歌声与窗外的蛐蛐声中,听到了来自妈妈内心的爱,和着那轻轻的拍抚,暖暖的渗入我心理。

篇8:以母爱为题的作文

1. 吕剧

吕剧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和单中出戏, 如《小姑贤》《小借年》《王定保借当》等, 这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 多根据鼓词, 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20世纪五十年代是吕剧的辉煌时期, 名角荟萃, 新戏迭出, 《李二嫂改嫁》等享誉全国。

吕剧音乐是在从民间俗曲演变而来的“坐腔洋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 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

2. 山东梆子

传统剧目有《墙头记》《万家香》《玉虎坠》《两狼山》等。此后又先后编演了一些现代戏, 如《三回船》《前沿人家》《老王卖瓜》《铁马宏图》《柳下人家》《程咬金招亲》等。《泰山石敢当》属新编神话剧。

想。她的这些内心感受都体现在举手投足的动作和气质神韵上, 因此她的眼神应该是温柔却又坚定的, 她的动作仪态不会是小家碧玉般地忸怩作态, 举手投足之间是婉约地、大方地、得体地。

比如, 仆夫将婵娟带至关押屈原的东皇太一庙, 婵娟见到了先生, 急切地奔至先生怀中, 为了展现此刻人物的心理变化, 可借鉴戏曲的表演手法, 比如起范、趋步、跪步等许多步法, 同时还可以运动一些舞蹈化的程式动作表演, 将婵娟欣喜、激动地情绪逼真地表现出来。又如, 第五幕中, 在监牢里, 面对张仪、宋玉的威逼利诱, 她大声喝斥宋玉, 然后转身站在高高的石阶上, 动情地呼喊出跟随先生而去的心愿。为体现婵娟内心深处的向往与期盼, 深刻地表达她与先生共存亡的渴望, 演员表情要勇敢、坚毅, 眼神要坚定、执着。动作手势根据音乐语言的节奏可以稍稍夸张, 比如, 斥责宋玉时的用力甩袖、转身、刻画出婵娟对小人宋玉变节求荣的不耻。通过这种真实的艺术设计及动作表演, 能产生强烈地舞台效果, 使观众完全融入剧中, 激起他们对婵娟精神的肯定与强烈共鸣。

结语

一个歌唱演员在演唱作品之前, 通常先要做好扎实的案头工作, 如熟悉作品, 对作者的生活背景、作品内容、体裁形式以及语言风格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还应对作品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认真的学习了解。以此为基础, 运用各种声乐技巧和表现手法进行诠释作品时, 才会有的放矢, 丝丝入扣。对于歌剧表演来说, 则要求表演者既要有纯熟的声乐技巧, 还要求

山东梆子的传统表演程序与鲁西南一带的其他古老剧种如柳子戏、大弦子戏、平调等一样, 表演动作粗犷, 架式夸张。在脸谱上则根据人物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更有一个角色在同一出戏中随剧情变化而不断变换脸谱。山东梆子的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山东梆子唱腔慷慨激昂、高亢健壮, 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 山东二夹弦

山东二夹弦有《王莽篡朝》《贺后骂殿》《三拉房》《孟姜女》《打狗劝夫》等50多种传统剧目, 剧目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的且农村题材居多, 乡土味很浓。

二夹弦唱腔是在“纺纱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 经历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

4. 柳子戏

代表性剧目有《白兔记》《金锁记》《孙安动本》《玩会跳船》《抱妆盒》《燕青打擂》《三盗芭蕉扇》《张飞闯辕门》等。

柳子戏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调为主。其中俗曲部分比重较大, 现存的200多个传统剧目中, 由俗曲联成的约占二分之一。俗曲曲调委婉曲折, 能够表达细腻复杂的思想感情, 素有“九腔十八调, 七十二咳咳”之称。

二、山东地方戏的现状与抢救、整理、传承山东地方戏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支撑, 而我国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正是“和谐文化”的基石。齐鲁大地历史悠

具有以丰富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的真实动人的演技, 挖掘出人物的艺术内涵和价值, 尽可能地发挥出自身潜能去表现人物情感, 准确、自然的塑造出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音响资料:

歌剧《屈原》VCD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文工团合作演出

著作类:

[1]李晓贰:《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1年[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

[3]储声虹徐朗余笃刚:《声乐教学曲库中国作品第二卷——中国歌剧曲选 (下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年

[4]施光南:《我怎样写歌》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年[5]游国恩:《屈原》, 中华书局, 1980年

[6]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年论文类:

[1]龚琪:《施光南与歌剧<屈原>》, 载《人民音乐》, 2003年第6期[2]孙允文:《歌剧<屈原>启示录》, 载《人民音乐》, 1999年第4期, P22

[3]房长永:《歌剧舞台表演艺术我见》, 载《音乐生活》, 2006年第4期

[4]周进华.《谈歌剧表演与歌剧艺术》.载《艺术教育》.2001年第5期.

久, 山东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众多的地方戏就是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山东地方戏的种类丰富, 优质资源众多。秧歌、柳子戏、柳琴戏、五音戏、茂腔、道情戏、一勾勾等已经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平调、大弦戏、四平调、柳琴戏、道情戏、皮影戏等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吕剧、柳腔、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等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剧种的代表剧目内蕴丰厚, 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历史价值, 表现了山东人民对生活的高度热爱和对乡土的深沉眷恋。

但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这些代表山东传统文化精髓的山东省地方戏各剧种普遍遇到了演职人员流失、资金严重缺乏、观众日渐稀少等问题, 只有少数剧种的个别剧团比较红火, 如吕剧、五音戏的个别剧团。有一些剧种已经名存实亡, 如柳腔、茂腔。原因主要包括:第一, 许多剧目缺乏新意和创意, “老戏老演, 老演老戏”, 具有现代气息、契合时代精神风貌的代表性剧目较少。时间已经进入二21世纪, 各地方剧种的多数剧目在形式上依然没有摆脱慢慢悠悠、咿咿呀呀的特点。许多剧目信息量较小, 往往是“一人一线一故事”, 情节进展比较缓慢, 适应现代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口味的剧目很少。第二, 宣传意识不够, 市场化运作不成熟。许多剧团存在“吃老本”的思想和做法。目前, 有关部门对一些地方剧种大力扶植, 但一些剧团本身也产生了惰性, 不考虑创新剧目和发展市场, 造成了恶性循环。第三, 缺乏一批艺术水平高、领导能力强的“台柱子”和“领头羊”, 剧本创作人材也很欠缺。据统计, 目前我省专业的戏剧剧本创作者不超过10人。

而在市场的诱惑下,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正在用我国的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生产文化产品。因此, 应下决心改变这种局面, 挖掘和延伸山东地方戏中的文化张力, 打造山东新的文化品牌。这就首先要求我们对山东地方戏展开抢救、整理、传承工作, 这也是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戏曲与动画结合的实践

戏曲与动漫的结合早有先例。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便大量吸收中国戏曲艺术的造型特点,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长恨歌》以昆曲唱腔为基调, 人物造型、服饰仿古, 布景艳丽;《神笔》的造型设计将戏曲的脸谱演化为近似漫画的夸张手法;《猪八戒吃西瓜》《丝腰带》等均源于中国民族戏曲艺术;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也大量借鉴了传统戏曲元素, 从动画人物造型到人物角色、动态、配乐都有浓厚的戏曲元素的影子;著名动画片《大闹天宫》和《三个和尚》也融入了部分中国戏曲的特色。

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内许多事业单位、公司已经涉足戏曲动画的策划与制作。青岛新旋律传媒公司制作的戏曲动漫《西厢记》, 15分钟成片已完成。这部工笔重彩的戏曲动画, 以戏曲《西厢记》为内容框架, 已经在市级电视台播出, 获得了2009年中国国际动画节“美猴奖”最佳短片提名奖, 并入选山东省“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奖”。该公司制作的《贵妃醉酒》5分钟成片已完成, 属工笔淡彩的戏曲动漫, 以戏曲《贵妃醉酒》为内容框架。该片已被推荐参评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该公司制作的京剧《三岔口》戏曲动漫15分钟样片也已完成。事实证明, 将戏曲做成动漫不仅可行, 而且已在业内取得共识。湖南京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早已开始晋剧《凤台关》, 楚剧《站花墙》, 京剧《智取威虎山》, 《红娘》和花鼓戏小戏《补锅》《打铜锣》《打铁》等的动画剧本创作和动画片的试制。在2007年4月第三届中国国际动画节“美猴奖”原创动画大赛上, 该公司选送的晋剧《凤台关》脱颖而出, 成为“五个奖项”的入围作品, 并最终获得“最佳FLASH入围奖”。

国家对于戏曲动漫的制作也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已于2009年底启动, 目前已筛选出首期制作100集的剧目, 既包括了京剧、昆曲、黄梅戏等常见剧种, 更选取了耍孩儿、碗碗腔等珍稀剧种, 54个剧种中32个剧种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戏曲与动画结合的理论依据与宗旨、方法

1. 戏曲与动画结合的理论依据

戏曲与动画在艺术上有诸多相通之处, 这就为戏曲动画的制作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1) 性格的符号化。人物内在性格特征的概括在戏曲当中体现为人物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现。而动画形象当中这种人物内在性格的符号化、外向化更加突出, 我们往往从外形也能判断出形象的性格特征。

(2) 外形的意象化。所谓意象化, 是人的主体精神的对象化。戏曲演员本着超越自然的自由精神, 按照主观意念来处理自然时, 就会产生意象化。意象化的动画造型也很常见, 它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夸张变形, 也可以是设计师理念的表达, 甚至可以是人们臆想出来的某些形象。

(3) 造型的夸张与变形。夸张与变形不仅在戏曲艺术中很常见, 在动画造型中也是常用的手法。通过夸张和变形可以让我们平时所熟知的一些形体更加典型, 更易于传达感情和增加叙事效果。夸张有无穷的魅力, 其主要功能在于强化视觉效果, 制造幽默诙谐的气氛;而变形则是根据艺术家的独特理解与构思所赋予对象的装饰化变形, 使形体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前提下又有新的突破。

(4) 动作的精细化。动画是运动的艺术, 动画之所以吸引人, 靠的不仅仅是出色的人物形象和华丽的舞台背景, 更源自于对动画角色的精细动作刻画。这与戏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 戏曲与动画结合的宗旨与方法

(1) 戏曲的元素、动画的手段和电影的语言相结合是戏曲动画的创作宗旨。

(2) 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到现代动画设计中去, 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交叉累计, 而是以动画技术为间架支撑起戏曲艺术的创造性活动。

五、戏曲与动画结合的意义

1. 戏曲动画是弘扬民族文化特色的需要, 也是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结果

把山东地方戏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不论是对弘扬传统艺术精粹, 还是传播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乃至于开发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 都是一件具有独创意义的工作。近年来,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出现空前危机, 一些地方剧种更是销声匿迹, 中国现存戏曲剧种267种, 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减少上百种。与此同时, 国产动画作为近年兴起的一个朝阳产业, 尽管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但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主要是日本、韩国、美国的动画产品。国外动画占据中国文化经济市场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青少年的“历史记忆”。如何摆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危机以及国外动画的挤压和自身原创力不足等问题, 已成为中国传统戏曲及动画产业的当务之急。戏曲动画的出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动画道路。

2. 戏曲动画的产业拉动作用明显

戏曲动画是由动画片的生产、营销、播放及动画片衍生产品的研发组成的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 这其中又会带动出版、广告、玩具、游戏、服装、礼品、纪念品等多个行业。

在日本, 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一体化的格局, 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其动画产值已经超过了钢铁业。调研表明, 动画产业的投资回报率是2-50倍。正是动画产业投资的高回报率创造了迪斯尼神话。戏曲动画的起步, 必定会给动画产业带来新的思路与创新。当务之急是, 政府应该加大对戏曲动画制作的支持力度, 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摘要:山东地方戏主要剧种包括吕剧、山东梆子、山东二夹弦、柳子戏等, 特色各异。山东地方戏的现状不容乐观, 抢救、整理、传承山东地方戏的意义重大。将戏曲与动画相结合是挽救地方戏的新举措, 相关实践已为数不少, 而对两者相结合的特殊规律展开研究自然意义非凡。

篇9:以母爱的名义报复

15岁的李聪是南京市初三的学生。她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父母很早就离婚了。母亲张春明在一家纺织厂做会计。

从女儿第一天上学起,望女成凤的张春明就要求她必须拿第一名。她不准李聪看课外书,周末不准和同学见。李聪懦弱、内向,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全班第一名,直到刘凌的出现。

刘凌是从外校转学来的优等生,几次考试,她都是全班第一名,李聪只能屈居其后。为此,每一次考试后张春明总要痛骂李聪,埋怨女儿不争气。李聪产生了厌学情绪。

月考,李聪再次败给刘凌。从学校出来,她想着母亲那双祈盼的眼神和痛骂自己的表情,越想越害怕,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离家出走。

女儿离家出走后,张春明发动所有的亲友四处寻找,并到公安机关报了案。半年过去了,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一天,她从抽屉里翻出一本红色日记本,里面的一段段文字写满了一个少女内心的恐慌与无助:“我其实很想和同学们一样,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妈妈不同意,她要我成绩好,我很想反驳她,但是我不忍心看到她可怜的眼神……”“我恨死刘凌了,如果没有她,我肯定能成为妈妈的骄傲。”“我越来越不想读书了,我觉得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就是读书。我不知道我的明天在哪里。我想离开这个地方,永远地离开,到一个母亲找不到的地方……”

看着女儿那一行行充满酸楚和无助的文字,张春明不禁悲从心起,坐在床上大哭起来。突然,她的眼睛落在了那个大大的名字上面:刘凌。是的,如果不是这个人的出现,女儿怎么会离家出走呢?仇恨的种子开始在张春明的心里生根发芽:我要为女儿讨一个公道,要这个刘凌付出代价。

无知的复仇,一位母亲的“美男计”出台了

自从复仇的想法形成之后,张春明就去学校跟踪刘凌,间接地找刘凌的同学打听有关情况。

1月14日这天,她在学校门口看到一对穿着校服的小情侣从自己身边经过,回到家后,她立即给18岁的侄子张小峰打电话,让他来一趟。

帅气十足的张小峰是张春明大哥的儿子,伶牙俐齿,只是读书不长进,初中还未毕业就辍学在家,整天泡网吧、打架、谈恋爱。

张春明拿出刘凌的相片交给张小峰:“姑妈让你把这个女孩子追到手。”张小峰一听这话神气十足地说:“姑妈您放心,不是我吹牛,追这种学生妹,只要一个星期就搞定。”

第二天中午,刘凌和一个女生到学校外面的餐厅喝可乐。两个十七八岁的小混混围上来冲刘凌说:“妹妹,和我们去玩,好吗?”刘凌起身就走,两个小混混一把将她拉住了:“别走啊,你还没答应我们呢。”刘凌挣开两个混混喊:“你们放开我,不然,我报警了。”那两个小混混却不依不饶。这时,张小峰从门外冲进来,大吼一声:“放开我妹妹,否则,我对你们不客气。”那两个混混没敢说什么就走了。刘凌感激地看着穿着一身牛仔服的小帅哥,听着他称自己是妹妹,心里不禁一动……她哪里知道这是张小峰一手策划的。

从此,两人开始频繁约会。在不久后的一天,张小峰连哄带骗与刘凌发生了关系。刘凌整天沉溺在张小峰给她构造的“爱情世界”里,成绩一落千丈。

刘凌怀孕了,在父母逼问下,她说出了张小峰。而张小峰在百般恐惧中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刘凌的父母把张春明告上了法庭。

编辑徐涵涵

编后 文中的母亲对于孩子的教养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功利的。孩子出走之后,她丝毫没有对自己行为进行反省,而是嫁祸他人,这一切都表明她的心智是病态的。

我们常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或许不知道还有那么多可怜的孩子,生活在父母的欲望之中,生活在父母病态的管教之中,经历着没有快乐的童年,这样的成长经历,是灾难性的。

单亲母亲如果渴望将离婚造成的缺失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其行为方式往往是功利的。孩子幼小的肩,是不堪重负的。

篇10:以母爱为题的作文

“妈妈,快起床!今天就公布期末考试成绩了,我得早点去!”我大声地喊道。过了好一会儿,妈妈才晃晃悠悠地从卧室里走了出来,无精打采地说:“琪琪,让爸爸送你去学校,好吗?”“不嘛不嘛,我就要你陪我去。”我埋怨道。妈妈拗不过我,只好踏着沉重的步伐陪我向学校走去。

一路上,我兴奋得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而妈妈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到了学校,一个个喜讯接二连三地向我飞来,耶!我考了全班第一!放学了,我恨不得飞到妈妈跟前,和妈妈报告这个喜讯。出了校门,我飞奔到妈妈跟前,得意洋洋地说:“妈妈,我考了全班第一!”我本以为能得到妈妈的一番称赞,没想到妈妈只是轻轻“哦”了一声,就拿过我的书包,步履蹒跚地走在前面。我生气地想:什么啊,妈妈根本不爱我!我赌气地走在后面。

到家了,我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写起了作业。时间悄悄从我的笔尖里流过,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屋里渐渐暗了下来。这时,我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计,饥饿难耐我喊道:“妈,饭好了没?”“还没呢,再等会,马上就好。”爸爸那低沉的声音闯入我的耳际。咦?平常不都是妈妈做饭吗,这次怎么换爸爸了?我跳下椅子,跑向厨房,向爸爸问到:“爸爸,我妈呢?”“你妈啊,她发高烧了,39度。”“啊!”我奔向妈妈的卧室,只见妈妈躺在床上,缩卷着身体,脸蛋红扑扑的,被子盖得严严实实的。再看看床头柜,摆着各种各样的药品。我鼻子一酸,眼泪“唰”的一下落了下来。我怎么这样粗心,连妈妈生病了也看不出来;我怎么这样无理取闹,非要妈妈陪我去上学;我怎么这样不懂事,还和妈妈赌气。

上一篇:《最初的回忆》读后感下一篇:功夫熊猫电影五年级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