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著作导读的作业

2024-05-21

经典著作导读的作业(共8篇)

篇1:经典著作导读的作业

西方名片《特洛伊》观后感

化学化工学院食品1111105300019莫宇丽

《特洛伊》这部美国大片,我看了两次。每次看的时候我都会感触很大。《特洛伊》主要讲在古希腊时代,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与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他们之间的爱情让斯巴达国王遭受了羞辱,发动了特洛伊战争。而这场战争中的灵魂人物是勇士阿基里斯。阿基里斯所向披靡,他为了荣誉而加入攻打特洛伊。但是在攻打特洛伊的过程中,他爱上了女祭司布里塞伊斯,因而他决定放弃攻打特洛伊。但在这个时候,赫巴托却误杀了阿基里斯的表弟,激怒了阿基里斯。阿基里斯重新发动对特洛伊的进攻。结果,特洛伊被攻下了,阿基里斯也在特洛伊战争中牺牲了,同时他也名流千古。看完了《特洛伊》之后,我受益匪浅。

在《特洛伊》里面,每个国家的人们都十分崇拜古希腊神话里面的神,他们觉得所有的事都是受众神的保护和指引,他们尊重众神的旨意,并且跟随众神的旨意。特洛伊的国王老普里尔蒙王他同样是一个敬仰神的人,他认为神所有的旨意都是对的而作出了两次失误的决定。第一次是在阿基里斯决定放弃跟随斯巴达的军队出战,决定放弃攻打特洛伊,老普里尔蒙王却认为这是太阳神让他们出战的旨意,这是胜利的先兆,在不听赫克托的劝说下执意出战。结果赫克托误杀了阿基里斯的表弟,激怒了阿基里斯,使得阿基里斯杀死了赫克托并且再次发动对特洛伊的进攻。老普里尔蒙王因为没有听赫克托的劝说,没有理性地分析问题,盲目地、过分地依赖他所依赖的神,导致他失去了一个宝贵的儿子。试想一下,如果老普里尔蒙王没有出军,赫克托就不会误杀了阿基里斯的表弟,赫克托就有可能不会被杀了。老普里尔蒙王的第二次错误决定就是把装有斯巴达军队的木马运入了特洛伊城里。他作出这一次的决定也是因为他对太阳神的敬仰,他认为这是太阳神赐给他们胜利的礼物,是不可拒绝的。正因为老普里尔蒙王对神的过度信仰,作出了错误的判断,给特洛伊带来了灭城之灾。一个人有信仰是好的,信仰可以使一个人有方向、有目标、有动力地活下去。但是人对事物的信仰并不就代表着我们就可以盲目地跟随我们的信仰去做出决定。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我们的信仰,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理性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个理性的决定、答案,不能让我们的信仰冲昏了我们的头脑。老普里尔蒙王对神的过分依赖注定了特洛伊的灭亡。

在《特洛伊》中,老普里尔蒙王对他的儿子们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老普里尔蒙王为了拿回赫克托的尸体,让赫克托在死后能得到一个作为王子的尊严,他只身来到了阿基里斯的军营中,并且向阿基里斯跪下,为的只是拿回他儿子的尸体。这充分表现了老普里尔蒙王对赫克托的爱,他伟大的父亲形象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平凡渺小但同时他在我的心里却是伟大的。他为了我可以做任何的事。他总是在我背后默默地支持我,在我失败的时候,他鼓励我;在我遇到难题的时候,他尽他最大的努力与我分担;在我高兴的时候,他也陪在我的身边跟我分享快乐。他为了我可以努力读书,从来不会跟我说家里的经济情况,总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一切。我每次回家的时候,都会发现父亲的头发因为压力的问题而慢慢脱落了,他的头发越来越少了。可是这一切他都不会在我面前埋怨,为的只是我可以过得更好。父母对子女的爱总是那么伟大、那么无私,这些都是我们一辈子都还不清的。

《特洛伊》确实是一部精彩的史诗大片,值得我们一看!

篇2:经典著作导读的作业

1、请各位同学于2014年9月3日之前将原著导读读书心得汇总,由班级代表统一上交。学生需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报告,电子版的名称必须按照“学号+姓名”的格式上交,班级代表整理好上交的纸质和电子版报告后按学号顺序整理排序(每个班的电子版报告统一做在一个文件夹里,标明学院班级)

2、本次实践教学的评分标准为五级制,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报告格式要求为(参照下面所附格式):

(1)报告页面设计:A4打印纸;上下页边距为2.54厘米,左右页边距为

3.17厘米。

(2)封面:大标题“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标题下方写明学院名称、班级、姓名、学号和成绩;

(3)报告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均设为单倍行距。报告要求在2500字左右;

报告封皮: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黑体、二号、加粗)

小标题

(黑体、三号、加粗)

学院名称:(宋体、四号、加粗)

班级:(宋体、四号、加粗)

姓名:(宋体、四号、加粗)

学号:(宋体、四号、加粗)

成绩:(宋体、四号、加粗)

年月日(宋体、四号、加粗)

报告正文:(正文中不要标题)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均设为单倍行距。报告要求在2500字左右)

原著导读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4、《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

5、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邓小平:《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篇3:经典著作导读的作业

一、碎片化阅读的概念界定

关于“碎片化”一词,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为,源于英文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碎为诸多零碎状,也有人将“碎片化”译为片断化。 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文献当中。 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理论家杰姆逊曾有言:“如今, 各个社会层面成了‘文化移入’,在这个充满奇观、形象或海市蜃楼的社会里, 一切都终于成了文化的———上自上层建筑的各个平面,下至经济基础的各种机制。 ……‘文化’本体的制品已成了日常生活随意偶然的经验本身。 ”[1]他还进一步指出,后现代文化包括电视、电影、广告、建筑、小说等在内的多种文化现象, 其首要特征就是碎片化、零散化。 之后该理论被用来研究社会、政治、经济、管理以及人文学科等多个领域。 在当下,碎片化已经成为大众社会传播语境的基本特征之一, 它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 恰如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所言:“‘碎片化’表现在传播领域,一方面指传统媒体市场份额收缩,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则是指新兴媒体的勃兴,媒介通路的激增,海量信息的堆积及表达意见的多元———这便是现阶段传播力量构建所面临的语境。 ”[2]碎片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多种文化和价值观的融入、多元利益和意见的产生,并不只是简单的、深与浅的范畴争论,而是人们从字面上对概念本身的误读与理解上有所偏差。

碎片化阅读作为新媒体融合语境下比较突出的一种阅读形式,人们通常主要有两种理解:一是指传统意义上的阅读形式,即在纸质媒介独领风骚时期, 人们利用上下班乘车、餐前饭后、休闲娱乐之余的碎片化时间,通过报纸、杂志所进行的碎片化内容的阅读习惯; 二是指人们通过手机浏览新闻信息及各种资讯,或者通过微信朋友圈中的内容分享、订阅感兴趣的公众账号话题以及下载一些阅读类APP (应用程序)、购买电子图书等所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 当下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解读,则取后者之意。 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超九成有数字化阅读行为的公民是49周岁以下群体,中青年群体是数字化阅读的主力。 其中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分钟,比2012年的16.52分钟增加了5.18分钟。 毕竟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已经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很少有大量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完一本书,因而只能忙里偷闲地利用各种便捷工具, 在零碎的时间里进行快餐化阅读,即“时间的碎片化导致了阅读的碎片化, 阅读形式的碎片化又加速了碎片化阅读的演化”。 于是,人们在碎片化时间中来弥补阅读,由以往那种较为轻松的阅读习惯 (闲暇时还能够潜心通读完整的文本典籍) 渐渐演变成了近乎彻底碎片化的阅读方式。

二、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必然,不可逆转

即便如此, 对于大众的碎片化阅读也不要忧心忡忡,更不必大惊小怪,它是科学技术和媒介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必然及正常现象。 科技的进步伴随着新生事物的出现, 又必然地使原来事物的旧有形态要么融入、适应、调节与改变,要么式微、风光不再甚至被最终淘汰, 这是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大势所趋。

传统文学艺术经典在当下社会的境遇也大抵如此,在新技术新媒体环境下只能被动地选择或更新, 或华丽转身,或成为“博物馆艺术”。 作家聂震宁就对 “碎片化阅读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培养 ” 持有保留意见。 他认为,《论语》就是碎片,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也是碎片主义,报纸、杂志也不例外。 碎片化阅读是民族进入“全民阅读的一个通道、一个载体,这也是未可预料的事情”[3]。 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18至70岁的国民对数字阅读方式(比如网络的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1.7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18至70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而人均阅读电子书相比2011年增幅则达65.5%。 这些数据已清晰地表明, 当下数字时代碎片化阅读的多元路径与渠道使得全民阅读量持续飙升。

尤其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裹挟着无以计数的海量信息, 加之网络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又将花样翻新的信息碎片连接在一起, 甚或以秒杀的速度不停地更新, 不只使人们在各种良莠不齐的资讯面前无所适从, 更导致人们的注意力也只能是片刻的、即时的、转瞬即逝的。 互联网“超文本链接使得网络传播的内容不再完整, 而是趋向碎片化、 非线性化,这种非线性的信息结构,使受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信息的最主要内容, 极大地方便了受众获取信息的过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受众学习和工作的效率”[4]。 这种碎片化阅读———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碎片化的方式,传播着碎片化的内容,随之带来的便是资讯、信息的成倍增值。

而当下智能手机的普及又为移动阅读拓展了更大的空间和提供了新的可能。 手机移动性的特征使得人们可以抓住 “几乎所有的空余时间来进行传播活动, 这样的传播方式既满足了传者随时随地的表达欲望, 也满足了受众可以抓住空闲时间即时方便地接收信息的需求, 这样就使得传播环境的时空进一步碎片化”[5]。 加之手机客户端的微博、微信组成的特殊网络社群, 将具有相同或相近爱好兴趣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数量庞大、规模较小的群体,但受众群体更为细分,信息的传递更高效、精准,富有价值。 信息的碎片化传播“回应了社会和受众对信息传播的诉求, 碎片化也将成为传播者从事信息传播活动的必要依据”[6]。 这样看来,碎片化阅读对于人们获取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乃至于经典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未尝不是一个最佳途径, 它是媒介社会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大众阅读的碎片化不可逆转,甚至碎片化阅读或可成为有效阅读的主流。

三、让碎片化阅读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

当下在碎片化阅读盛行之际, 也有人因其对经典支离破碎的阅读表示不满。 其实不然,恰恰因碎片化阅读往往使经典的影响力得以广泛普及与提升, 甚至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

传统文化经典因其内涵丰盈、博大精深,除了学者与专家能够潜心大量阅读原著之外, 一般读者往往碍于学识、阅历、时间的限制等,只能对传统经典敬而远之, 但内心又渴望了解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各种典籍, 哪怕是其中的一部分精髓。 于是,他们借助互联网、手机微信的朋友圈分享以及订阅感兴趣的微信公众账号, 及时阅读专业人员对各种经典进行观点摘要、深入浅出的诠释。 这种类似导读的形式满足了一些文化层次相对不高的人群对国学经典的仰慕与求知欲望, 更让传统经典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接近读者,即传统经典以碎片化阅读的方式走进了公众的生活。 比如国学堂网站的一张图能让你看懂什么是国学、老子《道德经》白话浅解、“百科全书” 的48张图了解48种主义、“乾元国学” 的儒家传统身心修养的智慧及意义、“古典新风尚”的一篇短文了解诸子百家、“古典书城”的微信 《千字文》 以及人民网的 “二十四史中的经典名句 ” 等,可谓不胜枚举,比比皆是。 此外,“国学正能量” “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 “ 新儒苑 ” “ 经典短篇阅读 ” “ 新国学新儒家 ” 等 , 均以各种提示音 、 添加背景音乐、弹出窗口、图标、可视化等形式转载和推介着传统经典。 于是乎,碎片化阅读使人们对于传统国学及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其也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 更为关键的是,碎片化阅读这种区别于传统纸质媒介的生动、形象、通俗的可视化手法,使大众喜闻乐见,特别是微信朋友圈的信息经过多次过滤、筛选与转发,乃至同一信息的反复分享,也会激发和刺激圈中好友对相近选题的多重讨论, 且在各自观点的交锋和碰撞中,相关知识点被进一步深入挖掘,碎片化阅读导读的功能显而易见。

尽管人们不可能仅通过一张图就看懂国学,也不可能仅以一篇短文就了解诸子百家,但因其在微信朋友圈、知识背景相近组成的网络社群, 对相关信息的筛选、过滤,以超级链接分享精华部分, 就会吸引人们对经典的进一步深入或重新解读。 这种导读作用对经典的普及和弘扬,无疑是不可忽略的贡献。 这就像经典名著改编成电影、 电视剧一样, 人们经常担心改编会曲解甚或歪曲原著。 事实上,人们并没有仅仅通过电影、 电视剧去解读原著,诸如有人坦言,对萧红知之不多,但看过电影《黄金时代》之后,又把其相关作品通读了一遍, 并与改编之后的影像作品进行分析比较, 这样既加深了对作家萧红的理解, 也深化了对作品本身的阅读质量, 并于无形之中提升了原著的知名度。 这种分众、细化的个性化阅读、碎片化阅读不只拓展了接收海量信息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开阔了人们各种知识储备的视野,还有效地促进了人们之间广泛的信息联动与有效互动。 新媒体不单单颠覆了传统纸媒的固有模式和表现形态, 更是对传统碎片化阅读方式的一种延伸和革新。 “人们在进行碎片化阅读的同时, 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参与讨论,让自己的观点意见成为新闻事件的延续; 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入阅读,增强对新闻的了解等。 ”[7]这就是新媒体环境给人们的阅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也是传统媒体所无法达到的全民阅读高潮。

电影《黄金时代》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碎片化阅读虽以独特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并以导读的形式成为传播经典的有效途径,但其片断化、零散化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小视。 尽管手机微信在发布信息时可以插入图片、 语音等服务来拓展单条微信的核心信息空间,但这种对信息源的隔离式处理,缺乏多元共生的复调或立体化呈现信息的视角, 微信用户无法将原本就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完整的“拼图”或重组,难以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与重构。 即便手机微信的系统插件已经与QQ通讯录、 手机通讯录、QQ邮箱、QQ微博等产品进行了绑定, 可不难发现微信所囊括的基本上都是人们日常使用的所有通信工具, 依然突出地表现为私人化沟通的特征。 微信在公共网络空间尚不能主掌宏观议题的话语权, 在相当程度上还只是人们一种自说自话的自我陶醉。 这样势必容易造成碎片化阅读越来越私密化、零散化,以碎片化的信 息填充碎 片化时间 的缝隙, 往往拾取的不过是一堆堆信息碎片。

篇4:让经典导读走进学生的心灵

现在大量的网络游戏、精彩的电视节目、丰富的课外生活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要让小学生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总是让人觉得很困难。特别是像《老子》《大学》《论语》《弟子规》等这些枯燥的经典读物,要让学生自主地去读更是困难。如果老师强逼着让学生去背,只能适得其反;如果老师只是建议,不采取任何措施,那有可能只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陶行知先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只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经典读物产生主动需要。要想让小学生喜欢阅读,自觉地阅读,最重要的是老师的“巧”导。

一、一日背一句,激趣创氛围

翦伯赞曾说:“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读,不怕千万卷。”于是,我让学生从每日读一句论语开始,天天读,让“每日一句”成为放学、上学路上的主题曲;课间时,让“每日一句”成为游戏的韵律;课前时,让每日一句成为每节课的“前奏”(我校每节课之前有三分钟的预备时间)。这样, “句不离口”,不但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激发学生的诵读的兴趣,使整个班级形成了诵读经典的氛围。如果老师在教室里也能做到示范阅读,在语文课堂上还能适时地 “卖弄”论语中的句子,那就有更强大的磁力。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读着和他手里一样的书的时,心理上的暗示,会让他读起来更带劲。同时,他们也会不时地在同学、老师、家长面前卖弄自己的所学内容。这种共读的氛围,更是阅读兴趣的最好催产素。

二、一周一回顾,复习促巩固

小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并掌握前人积累的大量文化科学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巩固,就会象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什么知识也学不到。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地帮助巩固,以便让学生能记得牢记得久。

小学生喜欢接收新事物,同时又没有长久性。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会收到实效的。这就需要老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以让学生长期保持对经典读物的热情。我校每周有两个半节(每节课20分钟)导读课,每周我就利用这两个半节课对学生一周内所背的经典读物进行复习巩固。比如开展“你读我评”“讲故事”“谈心得”“写体会”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这样就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在一次“你读我评”的活动中,一学生学着古人的样,手握折扇,脚迈外八字步,大摇大摆地边走边诵: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刚一诵完,全班同学就开始了一场唇舌之战。在这场唇舌之战之中,不但复习了学生所学的内容,同时也让其他同学学到了新的知识,而且这知识还能“入木三分”呢!

三、一月一小结,评价加激励

由于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难于坚持长期的阅读活动,这就需要教师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而一月一小结评价恰恰能激励和调控学生,促使其不断地进步并在思想上能向自学转变。

评价是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一个体系、一个系统,需要其它手段辅助才能发挥其更大的功效。所以每月在评价的时候,我总会设定各种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与激情。如比一比谁的背书方法好、谁背得韵味足、谁背得最多、谁背得最流利等等,同时将这些评价分高的同学姓名列入班级学习榜样表中,以先进带后进,以后进促先进,造成一种你追我赶之势。

四、一学期一交流,感染加熏陶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与积累,学生自己都可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老师提供一个能施展他们才能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地展示,以对他们所学的内容及方式方法进行肯定与鼓励。而读书交流则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它不但能巩固学生自己所学的知识,还能从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和内容中补己所短,在互学互勉中共同进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陈景润读书有三回:一回见生,两回见熟,三回就成了朋友。而这种“一日一句”“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交流”的“三回”, 就能让论语这些经典读物成为孩子们最忠实的朋友,让这些经典读物的精髓在无声中潜入学生的心灵。

篇5:名著导读作业(范文模版)

——希望在心

日期: 姓名:

希望在心

上大学这么久,只有上世界名著导读这门课给我对于大学最最深切的感受,只是想说,大学的课就应该是这样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情就应该是这样的,不是吗?

所以,对这门课的心得,首先一点就是这堂课本身给我带来的启示。老师尽职尽责权利上好自己的课,把自己所有知道的一切:知识也好、自己人生走过来的经验教训也罢,真诚的、毫无保留的分享给自己的学生;而学生们安安心心听课,倾听、思考,享受着知识带来的充实和老师谆谆教诲带来的人生感言。这是一种感动,就如每结束一节课后老师起身鞠躬,学生回敬雷鸣般的掌声。真的,每次都有说不出的感受,算是心灵的一次享受吧。

每上完一次课,也就是一篇世界名著的导读,像是一次次不同的旅行,去不同的地方,见不同的角色所扮演的人或者神,但每每最后,我们都可以透过这些人物和属于他们的故事,感受到最本质的东西,即人性的诠释。而我们包括我也在不断地反问着自己,是否抵制住了金苹果的诱惑,是否保留住了心底最后的希望,自己心里的魔鬼靡菲斯特是否也蠢蠢欲动。

尤其现在到大三以后,原来很多看似遥远的东西都悉数前来,面对以后人生的岔路口,究竟该做出何种抉择,难,难,难!

首先从希腊神话故事开始,一路走来,到巴尔扎克的人间悲剧,虽然不尽详读这些著作,也未有达到老师所想所看的那番深度,但是简简单,所有的故事加在一起,总是颂扬着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英雄总是受人赞的,只有那些恶俗的、丑陋的、腐朽的即使是看似得到巨大利益的,往往在历史的前行中也是要为人们所不齿的。

我知道道理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听很多人对我们讲,父母的叮咛嘱咐、老师长辈的谆谆教诲、同学朋友的真诚劝告……正如马基雅维利说的,人的性情都是易变的,关于一件事情要说服人们容易,可是要他们对于说服的意见坚定不移就很困难了。想想我们不也一直纯粹的励志性语言中浮想联翩,却很少朝着那个方向真正的去努力。少了一份毅力,多了些许浮躁;少了份真诚,多了很多相互间的不信任。想打破它,用尽全身的力量去冲破这倒枷锁,享受一份真诚的、真正意义上和谐的生活小天地。于是,我开始了我的人生旅途。

信条一——宽容。总有人抱怨别人如何如何对他不好,总觉得全世界亏欠他一般。看过一个小故事: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时居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乙:“的确可恶!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甲:“没有。我当他们是疯子,继续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定有因,如果我们每个人在情绪要发作的时候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会不一样。在你面对冲突和争执时,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亏,或许很快就能释怀了。即使真的万不得已的时候进行一场有意思的倒计时游戏,即在无法忍受的时候坚持最后一次心里从十倒数到一,结束后在决定要不要发作。由于经常使用,我发现生活中的重重摩擦竟都成了失效药。至少从掌握这个小方法后,没有和别人有过半点的争吵与不和。有时候会问自己是真的自己变得懦弱了,还是因为害怕变得成了好好先生。但是,随着年龄的成长,很多当时认为特别严重的事情也变成小事一桩,很庆幸,自己没有犯下后悔的错误,还有一颗宽容的心,会发现周围的人都很和善,朋友们都很有知心,生活虽然简单,但确幸福的一塌糊涂。

信条二—— 真诚。用心去沟通,话是这么说的,做起来很难。人总是怕自己比别人多真诚了一点缝缝的宽度,似乎多露真情要不就是做作,要不就是傻蛋一个,很长时间,直到被一位好心的朋友提醒,才发现可能也许自己已经傻了很长时间,她说:轻易相信最容易被人欺骗。我有些手足无措,也一直给自己找理由,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会看走眼。很倔强,却没有底气的这么坚持着。看很多偶像剧、电视剧,会觉得做个好人一心向好就好了,但是若是坏人,既“有些想法的人”,自己就是一个孤独的战斗者,没有所谓的立场,朋友随时也可以变为敌人,可能在对外还未开战之时自己已经光荣献身内乱。道理简单,也就坚定了我从善的心理。

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还是一个,但是你有一份快乐我有一份快乐交换后会有乘数效应般N个快乐,你有一份伤心我有一份难过,交换后我们都只剩下二分之一份不快,所以,没有理由生活是不快乐的。感受着他人的感受,倾听者自己的倾听,其实那些历史的人物、名著里的角色他们不是遥远的他们,就是我们,我们的成长快乐与追忆早年的回忆,有美好的,有难过的。人们都说伟大的作品往往都是以悲剧结束的,想了很久,可能是快乐时我们总是要上扬嘴角露出开心的笑容,而悲伤总是伴随眼睛下拉,嘴角下垂的沮丧,而

地球的外有引力决定了上扬总是比下垂要费力好多,于是人们更多的是保持了这种表情,而能引起共鸣的也就只有悲伤啦。其实很多时候,每部剧作人物到最后虽然悲剧,但是却都内心向阳。如浮士德的临终之言,希望之言,恰如潘多拉盒子的最后守护——希望永恒。

篇6:经典著作导读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写作缘由

表面缘由:《新时代》杂志编辑部要恩格斯写一篇评论文章,评述丹麦哲学家、社会学家施达克在1885年写的一本关于费尔巴哈的书。

深层原因:在当时,整个德国乃至西欧,出现了一股反对黑格尔哲学和批评费尔巴哈哲学的浪潮;而这种批判又是意气用事的、形而上学的,黑格尔被肢解了,费尔巴哈更是不在话下。恩格斯想在这个时候阐明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他们的理论同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

2、出版情况

(1)写于1886年,分两期发表于《新时代》。

(2)1888出版单行本,出版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其附录一并发表。(3)又称《费尔巴哈论》。

3、基本思想

中心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历程从黑格尔出发,经过费尔巴哈哲学,最后达到他们自己的哲学。

小小评介:在一种浓重的蔑视的氛围中公开承认自己是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学生,自己的哲学与这两位哲学家有渊源关系,这是一种了不起的理论勇气。

二、《终结》的框架体系与逻辑关联

1.阐述黑格尔哲学中革命的辨证法 批判唯心辨证法

2.阐明哲学的基本问题 阐明唯物辨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3.揭露批判费尔巴哈唯心史观 批判唯心史观 4.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阐明唯物史观

三、《终结》的主要观点与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

分析黑格尔哲学中革命的辩证法。论题1:黑格尔哲学中包含着革命的辨证法

恩格斯从分析黑格尔的一个命题来揭示黑格尔哲学中包含的辨证法思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黑格尔 错误的理解

在当时,这个命题被一般人理解为是维护现实、为现实政治统治作辩护的,因而是保守的。恩格斯说:在表面上,“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警察国家、专断司法、书报检查制度祝福。” 正确的理解

其实,根据黑格尔的本意,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而一切新的、原来不现实的东西都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而成为现实的。正确的理解

由此,“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一定要灭亡的。一个看似十分保守的命题却包含着深刻的革命含义。

原因探究

出现这种状况,在于人们不了解黑格尔哲学中的辨证思想,不认识“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黑格尔哲学第一次把辩证法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种同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过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概念的辩证法,是概念的自我发展。黑格尔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对象化。黑格尔的辩证法是被颠倒的,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

黑格尔辩证法另一缺陷是不彻底,为了建构体系,黑格尔不仅想出了绝对观念,而且认为绝对观念经过“外化”为自然界,然后在精神中,即在思维和历史中又返回到自身。他把自己的哲学看作就是这种精神,即黑格尔哲学体系就是这种绝对真理的完成。这同它的辩证法是矛盾的。

论题2:对黑格尔唯心辨证法的改造和唯物辨证法的创立

黑格尔在世时,他的哲学受到官方推崇,甚至被定为国家哲学。在他去世后,黑格尔哲学解体了,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费尔巴哈的哲学(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在书中黑格尔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位。费尔巴哈的贡献

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一向主张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实在的过程,是一种颠倒的过程。提出“哲学是关于存在物的知识。事物和本质是怎样的,就必须怎样来思想、来认识它们。这是哲学的最高规律、最高任务。”把黑格尔的体系炸开了,但费尔巴哈并没有真正克服黑格尔。

马克思完成了费尔巴哈没有完成的任务,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彻底改造。

马克思所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把被黑格尔颠倒的辩证法重新颠倒过来。

“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这样,辩证法就归结为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只是现实世界的辨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或者宁可说,不是用头立地而是重新用脚立地了”。——恩格斯

“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

三、《终结》的主要观点与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

阐明哲学基本问题理论。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的内容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这里讲的思维就是指精神; 这里讲的存在就是指自然界。所以,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1、内涵解释:

第一性、第二性讲的是本原问题,也就是精神与自然界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 „„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各种学派。”

2、意义:

这一标准的提出使自哲学产生以来所形成的派别林立、杂乱无序的状况得到根本改观,顿时变得澄明清晰起来。原来这个被一大堆诡辩言辞和学究气十足的烦琐语句所充斥的领域,包含着的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3、注意:

第一,恩格斯的这个标准是一种科学的标准,就是说,它不是恩格斯主观想像的产物,而是从对整个自然、人类发展史的考察中概括出来的,它正确地反映了哲学发展的实际。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党派性鲜明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

作为唯物主义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18世纪的旧唯物主义;

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开始直到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存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等三大局限性。

第三,只有在如何回答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上,才能使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术语,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术语。否则就会产生像施达克一样的错误与荒谬。

如,施达克说:“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者,他相信人类的进步。”。(如何评价?)

第二方面

这就是: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 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能否把这一方面理解为世界可知性的问题?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抓住了哲学最基本、最本质的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 ?

说它“基本”,因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其他哲学问题便无由产生,更谈不上解决。

说它“最高”,因为在哲学意义上,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制约、统摄着其他一切哲学问题。不论什么样的哲学体系,只要它对思维与存在关系两个方面的问题作出了解答,这个解答就制约着这个体系的全部观点,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终结》的主要观点与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1 批判、揭露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如何陷入了唯心主义,在揭露和批判中阐述对所论及问题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和观点。恩格斯的论述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 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

具体内容1

1、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

第一,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他决不是要消灭宗教,而是要创立一种新的宗教—爱的宗教取代现实的宗教。

第二,批判费尔巴哈认为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这个论断表明历史对他的确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具体内容2

2、对费尔巴哈道德观的批判

第一,批判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去研究道德问题。

第二,批判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地对待善恶,把恶当作绝对的“坏”。第三,批判费尔巴哈把追求幸福当作一切道德的基础。

第四,批判费尔巴哈把追求幸福说成是每个人的平等的绝对的权利,适合于任何时代和任何情况。

第五,批判费尔巴哈“对自己以合理的节制,对人以爱”的道德准则。

主要内容2 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 具体内容1

1、一般唯物主义的意义:P278 “人们决心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 他们决心毫不吝惜地抛弃一切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

具体内容2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唯物主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P278-281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辩证法运用到研究社会历史的一切部门和研究人类事物的一切科学。P281之后

具体内容3

3、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本部分之重点):

(1)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原理。

第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这样,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是偶然性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P282 第二,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理论。A、历史合力;B、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A、历史合力

“无论事实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P282 B、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

“在这些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又是什么样的动力?在行动者的头脑中以这些动机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原因又是什么?”P283 “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P283-284

(2)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P285 “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意志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P286

(3)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篇7:西方文化名著导读作业一

选择题(50分)

1、《苏格拉底的申辩》是谁的著作(10.0分)A 

 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孟德斯鸠D.拉托维尔

2、圣公会是哪个国家的国教(10.0分)B 

 

A.法国B.英国C.俄国D.美国

3、《独立宣言》是哪个国家在1776年制定通过的(10.0分)C 

 

A.法国B.英国C.美国D.刚果

4、《近代科学的起源》的作者是(10.0分)D 

 

A.海特还B.达尔文C.培根D.巴特菲尔德

5、下列哪个不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10.0分)D

 A.立德B.立功

判断题(50分)

C.立言D.仁义

1、影响巨大的《正义论》作者是罗尔斯。(10.0分)

2、《忏悔录》所谈思想的核心是关于善与恶的问题。(10.0分)

3、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不便”。(10.0分)

4、西方主流的意识形态是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10.0分)

5、“如果克里奥巴特拉的鼻子短上一寸,整个大地的面貌都将会不同”是帕斯卡提出的。(10.0分)

篇8:经典著作导读的作业

动力系统

为满足不同用户需求,该自行式直臂型高空作业平台可配装道依茨TD 2011 L04i、珀金斯1104D-44T和康明斯B3.3T等3种型号发动机。这3种型号发动机均满足国Ⅲ排放标准,仅输出功率有细微差别,前2种型号发动机功率为55kW,第3种型号发动机的功率为60kW。3种型号发动机均配置发动机再启动保护装置,以防止误操作给设备带来的损害。发动机配装的故障自动熄火装置,可避免发动机故障引起机损事故。

作业性能

作为一款应用非常广泛的机型,GenieSTM-125的各项作业参数也令人称道。其最大工作高度为40.15m,最大平台高度为38.15m,最大水平延伸可达24.38m。整个转台可360°旋转,短臂则可进行垂直旋转,其短臂长度可达1.5m,垂直旋转角度可达135°。平台承载能力高达227kg,乘坐2个普通体重的工人及附带作业工具完全不在话下。

该高空作业平台采用四轮驱动、四轮转向,标配可扩张车轴与泡沫填充型轮胎,最大爬坡能力可达40%,最小转弯半径可达2.59m,可满足多种复杂工况需求,在崎岖不平的路段行走以及狭窄的区域作业,性能均十分出色。其拥有自动调平功能的工作平台,同时兼具倾斜和回转功能,可将作业人员送到理想的工作点。即使在不宜接近的特殊作业场所,GenieSTM-125也能应对自如。

操作平台上有3个操纵手柄,分别控制设备的行走、直臂伸缩以及转向平台的升降与回转。脚下设有脚踏开关,踩下脚开关设备才能动作,由此有效避免了司机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险。有体验设备性能的机会,小编当然不会放过。在工作人员的辅助下,小编系好安全带披挂上阵。轻触升降手柄,平台上升平稳,仅3min平台便升至最高。因为有了前2次试乘吉尼其它2种型号产品的经历,这次试乘再没有一点紧张害怕的感觉。

安全性

这款产品虽然在国内常州工厂生产,可产品的安全性可一点都不打折扣。该平台可以按照欧洲CE标准、美国ANSI标准,中国GB标准生产。该高空作业平台CE标准型号和GB标准型号配装CE认证的重力传感系统,在承载力超标时设备自动停止动作,同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从而确保了操作人员安全。

在这次评测过程中,笔者了解到一些吉尼产品采购、生产过程中一些关乎安全的细节,充分体现了其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他们不仅对关键大型部件的质量严格把控,对很小的零件质量也从不敢含糊。例如GenieSTM-125操纵台上安全带挂钩固定座,对材质强度要求很高,由于国内所有供货商均不能质量合格的部件,所以常州工厂决定放弃在国内采购此件,直接从美国本土进货。

细节决定成败,做产品当然也不例外。评测时笔者还发现,吉尼高空作业平台很多部位的固定螺栓都作有一个标记。询问技术人员得知,这些标记是装配过程中组装人员留下的,打上记号即说明该螺旋已经按规定扭矩拧紧。有了这些记号,组装人员对各个部位的螺栓是否拧紧胸有成竹,由此避免了螺栓漏紧。

维护便捷性

除了作业性能出色外,其保养便捷性也值得点赞。与其它直臂型高空作业平台一样,GenieSTM-125发动机机罩采用整体上翻式,所有保养点一览无余。发动机固定采取独特的结构,简单、实用,维修保养十分便捷。该平台发动机固定点采用紧固螺栓固定,松开紧固螺栓,用手拉动发动机一端,即可将发动机侧向旋出50°。采取这种发动机布置,更换个零部件对于维修人员来讲,简直是举手之劳。

上一篇:幼儿园比赛家长邀请函下一篇:纪律作风整顿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学习心得体会.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