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梦诗歌鉴赏

2024-04-19

新时代中国梦诗歌鉴赏(共9篇)

篇1:新时代中国梦诗歌鉴赏

角鼓声声,千帐灯

丝路敦煌梦

反手拨弦,琵琶怨

自在弹飞天

马蹄声碎,雁去不归

西凉踏破,城下戟摧

隋唐宋元,魏晋南北

古道森森白骨,

唯见荒冢累累

流年沧桑的哀鸣

痛彻骨髓的伤悲

强盗掳走的每一卷经文里

都隐藏着佛心中滴落的泪水

山河碎,将士泪

此生愿被征袍,

不教家国劫灰

鸣沙山上,胡风激扬

黑云压千山

月牙泉畔,驼铃悠扬

沙洲舞霓裳

凌波影随

是谁在千佛洞内外飞舞

挑灯照月

谁肯与今生在佛旁涅槃

当所有的时光都成为手中滑落的流沙

当所有的生命都幻化成佛前盛开的莲花

我独自守候在菩提树下

伴随着钟鼓齐鸣的梵音

把我的灵魂镌刻进你的每一笔色彩

用我的十指轻轻触摸你风动的裙裾

看汉云卷起秦霞

孤烟射落了黄沙

我从青史里捧出葡萄美酒

为你斟进夜光满杯

听一曲萧萧羌笛

踏一歌悲风胡笳

嘴角的纹

杯上的痕

风霜半掩的阳关城下

荒凉殁尽了岁月的脚步

依然无法掩隐佛光的普度

就让我在佛前撷取一朵莲花

植于我的衣袖

飞天飘飘

扬手散花

篇2:新时代中国梦诗歌鉴赏

那里遍地黄金,人间天堂

梦想有一天能征服世界

做世界的王者

梦想有一天能像鸟一样自由

挥舞着翅膀,羽翼天翔

梦想有一天月下红袖添香

夜来香,女子伴读

梦想有一天能自由、洒脱

像脱掉一身尘土的白天鹅振翅飞翔

文学涟漪,民国的波纹

篇3:新时代中国梦诗歌鉴赏

一、画中有诗

黑格尔认为, “思考能引起快感”。学生只有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 才能感受到其魅力。绘画与诗歌具有共通之处, 两者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意境则是绘画与诗歌能打动和唤起欣赏者对作品形象展开积极想象的源泉。中国古代大多数画家和诗人都有画中题诗, 托物言志的习惯:既追求对景物的再现和认识, 也注重通过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反映自身的思想感情和追求。如, 在鉴赏《板桥竹》时, 首先, 利用多媒体单独展示画中所题写的诗句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其次, 在学生对该诗意境有所体验的基础上, 教师进行提问:诗中所描写的竹子非常特别, 你能够从诗中的哪些字句中看出来?有学生回答:竹子是不会“咬”的, “咬定青山”显然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也有学生说:“千磨万击还坚劲”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品格。再次, 充分运用诗歌创造的意象为学生提供想象对象, 把学生对诗歌的感觉迁移到对绘画作品的认识上来:大家能否想象一下, 有这样一首题诗的画所表现的形象应是怎样的?鼓励学生通过动手画、动手写或借助语言来描绘形象, 让他们通过鉴赏来印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 再借用“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诗句来引导学生猜想该作品是何人所画。这样做, 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促进了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

二、诗中有画

纵观中国文坛画史, 不仅有一些画家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而且有一些诗人在绘画方面也表现得卓尔不凡。这些诗人将气韵是否生动、立意是否深远作为评价绘画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并将这一评价标准用于诗歌创作, 进而创作出了很多描摹景物、立意深远、情景交融的诗歌作品。如,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只有八句四十个字。诗歌的篇幅虽然短小, 但诗人因选择了富于表现力的自然景色和山村风光作为描写的对象, 并充分利用了律诗对仗的艺术功能, 从而简洁而又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山村晚景图。“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表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则表现了动态的山村风光。“明月松间照”, 是写诗人所见, 是静态;“清泉石上流”, 除写所见之外, 更着重写听, 是动态, 一见一听, 一静一动, 错落有致而又朴素自然。“竹喧归浣女”是写所听到的声音, “莲动下渔舟”是写看到的景象, 也是一听一见, 但侧重于动态描写, 两联形成了静和动的对照。诗人眼耳并用, 把视觉和听觉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于笔下, 既有优美的景色, 又有动人的音响。看明月高照, 松林一片, 清泉汩汩, 流于石上;竹林丛中嬉笑的姑娘们在走动, 荷花晃动处渔船在穿行。这不是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水画吗?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教师一边让学生观画, 一边让学生读诗, 使学生感受“诗中有画”的意境, 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诗画合一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 有着自身独立而完善的语言系统。其中, 艺术形象与艺术表达形式占据着主导地位。美术作品的魅力一方面取决于画面给人造成的视觉冲击, 即由光和色直接引起的感官快感, 其被称之为“感性因素”, 另一方面, 则取决于由艺术表达形式所引起的理性快感, 其被称之为“形式因素”。虽然大多数美术作品与古典诗歌艺术无关, 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借助古典诗歌来增强视觉审美体验, 即由古典诗歌联想到美术作品表达的内涵或与美术作品相关的其他事物, 进而获得审美享受, 其通常被称之为“联想因素”。画圣顾恺之认为:“手挥五弦易, 目送飞鸿难。”人物绘画的难点在于所描绘的人物要传神。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教师合理运用古典诗歌这种艺术表达形式,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陶冶学生的情操, 而且易于让学生接受, 且能够帮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精神内涵。如, 在鉴赏水墨写意人物画《李白行吟图》时, 首先, 我播放了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黄河之水汹涌奔腾的画面之上缓缓显示出以下文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那种狂放不羁的形象则迅速映入学生的脑海。然后, 引导学生吟诵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以调动学生的情绪, 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 加深对诗仙李白形象的认识。最后, 让学生鉴赏梁楷创作的水墨画作品《李白行吟图》。此画用墨适宜, 用笔精到, 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传神, 把李白那种狂放不羁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让学生结合李白的诗歌来鉴赏这幅作品, 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鉴赏效果。

总之,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教师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诗歌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深刻地感受古典诗歌所具有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促使学生利用通感把自身的感受、体验迁移到美术鉴赏之中, 引发学生联想, 调动学生的感官, 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搭起通向美术鉴赏世界的桥梁,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提高美术鉴赏教学效率, 使鉴赏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初探

1、从诗歌的节奏、韵律入手,注重朗读,引导学生通过美读感受其情感、意境、艺术美。诗歌所具有的节奏感、韵律美,不是默读或者朗读几次就能感受得到的,在教学中重视诵读有事半功倍之效。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节奏感较强。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先听磁带,感受名家的朗诵艺术,激发朗读兴趣,感受诗词内在的美韵,早读时要求他们反复诵读甚至有感情地美读,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走进诗歌意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谈谈其对该诗的第一感觉。如此坚持,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有日积月累之功效,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参与度提高。当然,诗歌诵读不是死记硬背,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力求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诗歌的思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在争论中提高认识。这样做既培养了他们诗歌鉴赏的能力又陶冶了情操。通过诵读,在不断的情感把握与交流中,学生了解了诗人,理解了作品,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研究性学习的状态。

2、我校普通高中学生古典文学阅读量小,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极大地限制了其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尤其大量引用典故的文章,鉴赏起来笑话不断。如北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量引用典故,在教学中学生无法体会到当时那种铿锵萧瑟的古战场氛围,也就无法体会作者苍凉豪迈之气概。针对班级特点,课余我要求高265班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的《群英会蒋干中计》《曹操败走华容道》的几个章节,高272班是老师介绍。这样做丰富了他们的背景知识,教学时同学如身临其境,感受“乱石穿空,惊涛拍浪,卷起千堆雪”的宏大场面。在教南宋·陆游的《书愤》时,课前要求学生自查资料,充分了解陆游及其爱国情怀,并在课前印发《檀道济传》,让同学清楚“塞上长城”句是诗人用典明志,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陆游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再想,这一结局,非我不尽志所致,非我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我,世事磨我!我有心,天不予。悲怆之情便为郁闷之慨。

3、采用“改写”方法,组织学生写片断进行鉴赏分析以期古诗新创。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提供范例,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教学时对比展示《诗经·蒹葭》及《在水一方》主题歌,消除学生畏惧心理。第二,指导方法,不拘一格,分层要求。方法有三:(1)用准确流畅的语言对诗句进行翻译;(2)了解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心境后借助想象和联想,融进一些合情合理的细节描写,使其更加生动感人;(3)借用原诗的意境,截取某些人、事、物等进行加工创造。第三,当堂写作,及时交流,鼓励创新。以小组为单位,改写、交流、展示。学生的改写形式多样:现代诗、说唱艺术、填词等。如《氓》第六章写女主人公反思以后下定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学生这样写:“违背誓言不念旧情,不如各走各的路”,“如果鞋不合适,那就光脚赶路吧!一个人的精彩会很美好”,“今后不再为无情恼,天涯何处无芳草”,“而今你竟将我抛,往事随风我仍笑”等等,语言干净利落,塑造了一个不依附男子,有着独立人格,勇敢坚强的妇女形象。这些改写不仅反映了学生的鉴赏创作能力,而且在互相交流中树立了正确的恋爱婚姻价值观,进行了一次人生观的自我教育——学生鉴赏诗词,兴趣盎然;创作诗词,蔚然成风。

篇5:诗歌鉴赏:青春如梦如梦青春

旅程像垫着脚尖仰望的风景

飘扬着许多灿烂的梦

即使梦是静止的

静止着让青春流浪

流浪到别人无法企及的远方

那里的清澈像盛开的蔷薇花

你笑着自己的脸庞

见证着生命的经过与绽放

在彼岸开出绚丽的色彩

你在拣拾那古老的忧伤

你在听闻那迷人的芳香

我知道那是你梦的方向

拥有永恒的信仰

在这不停止的旅途上

你守住了一整个雨季的阳光

守住了麦田的希望

风景像奋不顾身奔走的旅程

遗留着小心翼翼的故事

即使故事是流浪的

流浪着让回忆长驻

长驻在温暖你我的身旁

这里的.明媚像跳动的舞曲

你着上美丽的衣装

演绎着生命的灿烂与奇迹

在眼前描绘华美的姿态

你在歌唱那悠长的曲调

你在书写那动人的微笑

我知道那是你青春的节奏

拥有不变的希望

在这美丽的风景里

你记录了一整章的精彩

记录了目光的信仰

于是,你不在是一个流浪的逃兵

放下一路流浪的理由

继续在旅程上寻找风景

不用闪躲,也不用粉墨

那里有属于青春的故事

如梦,如幻

如歌,如画

有雨,有泪,也许还有彩虹

前方也还有不一样的色彩

是蓝色,是白色,也许还有粉红

这是属于你的色彩

篇6: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一、考点要求:

1、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考点阐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炼字的技巧和语言的风格。

3、赏析表达技巧包括常见的修辞技巧和抒情方式、描写手法、行文构思及其它表现技巧等。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意义点,赏析

作者的生活情趣和艺术风格等。

三、命题趋向:

1、唐宋诗词、元曲;

2、以写景抒情诗为主,另外也有咏史怀古诗、边塞诗、托物言志诗等。―五年高考共考查古诗词曲57首,有34首为写景抒情诗。

3、命题角度:

(1)对诗句的理解或诗句中个别字眼的鉴赏,语言特点,赏析形象或意境;

(2)赏析诗歌的艺术技巧;

(3)就诗词的某一突出特点自由发挥;

(4)通过两首诗进行比较分析。

四、方法步骤

1、看标题

诗歌的标题,往往能给我们读诗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它或者点明写作背景,如王维《使至塞上》、贾岛《寻隐者不遇》;或者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如曹操《观沧海》、贺知章《咏柳》;或点明诗歌意象,如柳宗元《江雪》、王冕《墨梅》;或表明作诗目的,如李白《赠汪伦》、李商隐《夜雨寄北》;或表达诗人情感,如李绅《悯农》、王昌龄《闺怨》等。

2、看作者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的是诗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而这些情感、认识、感受,又是由诗人自身所受教育、人生经历、个人性格、个人际遇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达观”,辛弃疾的“悲愤慷慨”等。解读诗歌,诗人是个重要信息,平时要尽量多的了解诗人有关的信息,尤其是处于时代变迁之际的诗人,如唐安史之乱前后的诗人,由北宋而进入南宋的词人等。

3、读注释

但凡试卷上的注释我们都要留意,它对于我们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如(高考 福建卷)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下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南,登岳阳楼而作此诗。后边的两道题都要依据注释才能回答完整。

4、抓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观点认识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全句的词语(句子),它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潭水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冷”等。抓住诗眼,有助于提挈全篇,融会贯通,理解主旨,把握精要。

5、品“冷”“热”

古人写诗,常常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很多诗歌,其景色“冷”“热”往往就是作家情感变化的“晴雨表”。如李白《早发白帝城》通过“彩云”“轻舟”“千里”“一日”等表达自己喜悦畅快的心情,快船快意,豪爽骏利。柳宗元的《江雪》则创造了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大雪覆盖的江面上,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天地之间纯洁而寂静,老渔翁则孤傲而清高,这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

6、悟典故

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往往还喜欢借助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李益的《塞下曲》:“浮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教只轮遣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诗中通过借助马援、班超、薛仁贵等人的典故,表达慷慨豪迈之情,建功立业之志,报国守边之怀。

五、高考常用作答模式

第一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的整体构思,诗整体的艺术技巧或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来解答。

典型例题:(05高考 重庆卷)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第(2)题:“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这道题考查的就是关于诗整体构思上的技巧:前三句叙事抒情,末一句写景,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垠。

备选答案: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正衬、反衬)、比兴象征、联想想象、对比对照、正面侧面、虚实动静、白描渲染、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或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正确解答: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摹诗歌图景

第二部分:概括意境特点

第三部分:把握作者感情

常见格式:这首诗通过___(意象)描写出了___画面,画面有___特点,表现了作者__的感情。

典型例题:(04高考 福建卷)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简要分析诗人在三、四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可答:三四句通过凉床、月影、梧桐描写出一幅秋夜无眠,诗人独守空房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冷、惆怅的意境氛围,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境。

备选答案: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朦胧、悠远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黯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诗中常见的情感类型

伤春悲秋 思乡怀远 报国情怀 离愁别绪

吊古伤今 恬淡隐逸 怀才不遇 知音难觅

同情怨愤

第三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

正确解答:应从诗歌的语言风格或特点上来回答。

典型例题:(05高考 全国卷)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第(2)题:这首诗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可回答: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易自然。

备选答案

质朴自然 含蓄凝练 清新淡雅 绚丽优美

篇7: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案

一、感性认识诗歌的形象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例

1、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析】这是一首山水名篇。

首联,初秋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景色美妙。

颔联,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如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

颈联,竹林里传来一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回来;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诗人极力渲染一幅纯洁美好的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人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诗人选择的意象“新雨”、“明月”、“清泉”、“竹喧”、“莲动”等积极的意象。例2: 蝉 虞世南

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矮: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请分析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

这首诗的首句写的是蝉的形态与习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尊贵”与“清廉”的特点统一在“垂矮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次句写蝉的远传之声。“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分析之后可以这样表述:这首诗通过对疏桐之上的蝉的形态、习性、鸣声的(自然属性)描写,表明了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说理-寓意),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感情)。例3: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人来,袜躔金衩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请分析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天真纯洁、活泼娇媚、感情丰富(含羞躲避)而矜持的少女形象。

首句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神态,展示了她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见人来,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展示了少女想见又怕见的复杂心理。

这首诗从动作行为、神态、心理等方面对抒情主人公作了细致描写。作业:

阅读《名师领航》

1、练习:P43的“名师精讲”的6道例题。

2、看书:P58的“诗歌意象附表”。

二、诗歌形象的鉴赏方法

1、抓意象

诗歌的形象主要表现为意象或意境,它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完整的场景,更多的时候是把物和人、景和情融合在一起。分析诗歌形象即指分析这些“象”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分析它的象征意义。如郑思肖的《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所表现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坚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品格,象征了抒情主人公高洁的情怀。

再如2003年北京春季考题列出了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然后要求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这就需要我们对诗中雁的形象有正确的理解:雁是候鸟,春秋迁徒,它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例

1、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描绘了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

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羁旅愁怀。

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元曲中的绝唱。

2、展开联想与想像的翅膀

诗歌是以抒情言志为目的的,而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是诗歌的情感赖以寄托的地方。所以从意象入手,展开想像和联想,是理解诗歌的必由之路。

联想与想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诗歌鉴赏中必备的一种能力。“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现象就是读者、鉴赏者发挥了其联想与想像力的结果。没有想像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像思维。例如: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刺勒歌)。

读到这句诗时,我们自然会在脑海里想像成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这是一种再造想像。

然而不止于此,读此句诗,我们也不难想像到,在无比壮阔的自然美的面前,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劳动,是何等的欢乐和美好!这句诗又是一首多么快乐而又优美的草原牧歌!这“人”的内容在诗中是没有的,这是在诗歌鉴赏中的创造想像的表现。如此吟诵着这诗句,读者就仿佛被带入神奇美丽的北方大草原,领略千里草原、牛肥羊壮的绮丽壮阔的美;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和在一起,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妙的和谐。例如: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前两句十四个字,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等,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即:本诗通过“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幽寂清冷的水乡秋夜图,从而表达出诗人孤孑清寥的愁情。

3、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着。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析】分析感情只能从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来。抓人物语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

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另:可参考《点绛唇》和崔颢《长干曲》 附1:《点绛唇》见第二页。附2:长干曲崔颢

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相问,或恐是同乡。(其一)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其二)

[注]长干,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靠近长江边,为吏民杂居之所。聚居于此的多为市民阶层,较少封期礼教的束缚,有较多的市民意识。横塘,地名,此地也在今南京市,与长干接近。九江,泛指长江。

这两首诗形式上是两篇,实质上是由一问一答组成的一个整体,必须补出其中跳脱的部分,这样才能理解诗意。

一条船从一位女子身旁经过,女子偶尔听到船上人说话,操家乡口音.于是把船停住打问:“你的家在什么地方?”并自我介绍:“我家在横塘。”再往远处想一想,女主人公家住横塘,与长干接近,她从小生活在市民中间,没有过多受到“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仪范的熏陶,所以直言发问。再者,这位女子恐怕是长年累月看着这单调寂寞的江流、两岸的山峦平畴,也许非常寂寞,所以听到家乡口音觉十分亲切,便直言发问,因而无丝毫恤陀之态。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再看第二首,这是对方男子的答问,从第一首的首字“君”可看出。男子并没马上回答女子问话,而是自我介绍:我住在长江岸边,长年奔波在外,经常在长江上来去。直到后来才告诉对方两人是同乡,可见他对对方很有好感。“生小不相识”,很惋惜;为什么惋惜呢?恐怕是甜甜的乡音、美好的容貌,使他觉得有点相见恨晚。但初次相见,只能用如此平静的话语和口气作答。由此可见,本诗展示了朴素的人情美、人性美,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作业:

1、杜甫的《登高》中,写景和抒情是如何巧妙结合在一起的?

答:通过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萧萧下的落木、滚滚来的长江等八个意象,描写出了苍茫辽远、凄冷萧瑟的深秋景象,烘托出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悲苦、忧国伤时的情怀。情和景的和谐统一,创造出了一种悲凉沉郁的意境。

2、《一鹭图》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①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分) 答:描绘出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②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你喜欢的理由。(3分)

答:首句,以“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白鹭美好的形象。次句,“雪衣公子”以拟人手法描写了一个洁白美好的白鹭形象。“立”字写出了其孤独、寂寞之状。第三句表现了白鹭心存高洁(清高)、无人理解的一腔愁苦之情。末句,“独”、“叹”两字直抒悲、愁之情。“斜阳”以景衬情。

3、《名师领航》中的练习1、2题。补充资料: 附1:

丰乐亭游春(其三)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了暮春时节怎样的特征? 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

或: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喜爱和恋恋不舍 附2:

简析意境。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析:

首句“溪涨”暗示此诗所写为夏夜情景,着一“拂”字写风之轻柔,给人以闲适恬静之感;次句写月落而繁星满天,描绘出晴朗的夏夜氛围,给人以舒适之感; 第三句写船“横”,最具诗情画意,状幽静、闲适,末句以“一声笛起”来得娴静,写出夏夜的清幽自然。全诗则描绘出一个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美好意境。附3: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朱熹,宋代______家,有作品___________等。

2、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宋代理学家,有作品《四书章句集注》等。

2、“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篇8:略论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中国梦,知识时代,产前阵痛期,青黄不接,全球三大危机

回顾“时代”发展的历程:农业时代用了一万年;工业时代200多年;信息时代才50年左右, 就开始向更高层次的知识时代迈进了。而在“时代”转型升级的过渡时期, 都会发生社会的失稳, 人们称之为“产前阵痛”。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向知识时代转型升级的“产前阵痛期”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这就是“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

这可是一个对全人类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关键时刻, 而“中国梦”的提出, 将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新生儿”——知识时代, 是“顺产”还是“难产”。

一、时代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

时代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 是由于老的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劳动力结构、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意识形态等已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新时代的要求, 故正在被逐渐淘汰;而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形态尚处于萌芽和起步时期, 这就造成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

正在被淘汰的旧有的产业称为“夕阳产业”。如我国当前的钢铁产业、水泥产业、玻璃产业、矿产品产业、纺织产业等的产能过剩, 需要关、停、并、转, 它们都属于夕阳产业。

夕阳产业在关、停、并、转的过程中, 导致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增速下降, 如我国当前的GDP, 从连续多年维持每年递增10%以上, 现下降为年递增7%~8%;产品产能过剩;下岗工人失业等。这些都是造成经济危机的主要因素。

而另一方面, 代表知识时代社会生产力基础的新兴产业群, 如机器人产业、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环保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 由于尚处于启动阶段, 产品质量还不够稳定以及价格偏高等原因, 还不能取代夕阳产业。这就造成了社会产业结构青黄不接的局面。

2. 社会劳动力结构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应的社会劳动力结构也需要转型升级。如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社会劳动力就要从农民转型升级为工人;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 社会劳动力要从蓝领工人转型升级为白领职工;而当前, 是从信息社会到知识社会, 社会劳动力就需要从蓝领和白领转型升级为金领 (知识生产者) 。

但是, 目前人们对社会劳动力的转型升级, 非但还没有作好应有的准备, 而且还没有认识到社会劳动力转型升级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因此引发了如失业率飙升等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3. 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

对当前的信息时代, 未来学家们有的称之为“后工业时代”;有的认为是“知识时代的初级阶段”, 总之, 大多认为信息时代不是一个独立的时代形态, 是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转型的过渡阶段。因此, 从社会结构来看, 信息社会仍然保留着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 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 还是资本主义国家, 其社会结构都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

物质生产的社会结构只适应于物质生产为主的社会生产力, 但进入知识社会后, 社会生产力将转化为以知识生产为主。物质生产与知识生产相比, 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产方式, 有着本质性的差别。物质生产是生产“物质”;而知识生产是生产“信息”, 物质守恒, 而信息不守恒。因此, 物质生产的社会结构将不能适用于知识社会。

但知识社会的社会结构应该是怎样的?现在对此不仅没有较为一致的认识, 甚至对该问题的讨论也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

4. 社会机制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

社会机制是社会结构中的“软件”, 社会有着许多种机制, 如社会分配机制、社会管理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计划机制等。社会机制也必须要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社会分配机制为例:

在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中, 社会分配机制主要是按劳分配, 但进入知识社会后, 由于知识劳动是创造性劳动, 故不存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因此就失去了按劳分配中“劳动时间”的依据。而且, 届时社会物质财富已极大丰富, 所以就可以采用“按需分配和按贡献分配”相结合的社会分配机制。

但在此过渡时期, 新的社会分配机制尚未确立, 而旧的社会分配机制已不能适用, 就会出现社会分配机制的混乱。这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导致社会矛盾加深。

其他社会机制在时代转型升级的过渡时期, 同样会由于青黄不接而造成社会混乱。

5. 社会意识形态转型升级的青黄不接

社会意识形态也是需要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在仍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中, 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以物质享受为核心。人们追求名、利、地位。只有少数知识生产者进入了“自我实现”的高层次。“自我实现”的意识形态是以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对社会作贡献。

在此时代的过渡时期, 追求名、利、地位, 显得难度更大。对于向往物质享受而不可得的人群, 就失去了人生的希望和目标, 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

更由于人们对新时代将会是个怎样的时代, 以及如何从旧时代过渡到新时代, 都还没有明确的概念, 这就造成了社会思想认识的混乱。社会生产力、社会劳动力、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等的“青黄不接”, 加上社会思想认识的混乱, 必然使人类社会困难重重, 人们就形象化地称之为“产前阵痛”。

二、全球三大危机

每次时代的变迁都会发生“产前阵痛”, 但由于处于不同的时代, 每次“产前阵痛”的“症状”各不相同。当前这次从信息时代向知识时代跃变的“产前阵痛”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全球三大危机, 它们是:经济危机、地球环境危机和国际恐怖主义。

1. 经济危机

每当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 都会发生经济危机。但每次经济危机的情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各不相同。资本主义初期的经济危机, 大都是轻工业之间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般只需一年左右的时间经济危机便会过去, 因为轻工业企业的新建比较容易;1929~1933年,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前后经历了5年时间, 因为这次是从以轻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由于建设重工业比建设轻工业难度大、时间长, 故经济危机也更剧烈和漫长;而当前这次经济危机, 从2007年就开始了, 至今已将近7年, 但还没有结束的迹象。正因为这次经济危机是从信息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型升级, 其产业结构是从重工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 由于创建新兴产业的难度比建设重工业更困难, 因此, 经济危机的时间将更长。

2. 地球环境危机

当前的地球环境危机是由200多年的工业时代积累而产生的。由于工业时代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快, 致使地球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加剧、自然资源匮乏等, 已到了影响人类生存的振聋振发聩的地步。要拯救人类共同的家园, 只有靠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但是亡羊补牢, 是否“犹为未晚”?还要看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而定。

3. 国际恐怖主义

产生恐怖主义的土壤是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的扩大, 而恐怖主义的本质则是意识形态的混乱。当贫困的群体对生活和前途失去希望时, 就容易受邪教的蛊惑, 走上恐怖主义的不归路。

这三大危机威胁着世界各国, 中国当然也不能幸免。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是经济危机的反映;雾霾天气是地球环境危机敲响的警钟;而小规模的动乱、骚扰是国际恐怖主义的蔓延。这些都是国内面临的困难。

至于国际上, 由于“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而“国”比“家”更大, 更复杂, 因此每个国家就都有一本更“难念的经”。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 有些国家就在边境尤其是“边海”地区寻衅滋事, 造成了国际间的小摩擦不断。

再加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 在生产力大发展的过程中, 一部分人是先富起来了, 但还来不及做到“共同富裕”, 形成了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局面, 致使民众心理不平衡。

以上林林总总, 汇集在一起, 说严重点, 就造成了内忧外患的局面。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时, 国内具体的时代背景。

三、如何克服全球三大危机

全世界都在思考如何克服全球共同的三大危机, 惜乎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出公认的好办法。正在这时, 习总书记提出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而“中国梦”正是克服三大危机的阳光大道。

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顶层设计是要达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把这三大目标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稍加展开:民富国强, 就需要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民族振兴, 就应建成美丽中国;而要使人民长久地幸福, 就要使民众能在创造性的知识生产领域中, 自由地选择工作岗位, 成为“知识生产者”。

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自然就克服了经济危机;建设美丽中国是消除地球环境危机的样板;而人民成为知识生产者, 消除了意识形态的混乱, 也就消除了恐怖主义。

1. 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除经济危机

新兴产业的大发展, 能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因为物质产品的生产, 只要有自然资源、技术和劳动力便能生产出来。大自然供应自然资源原本就是不收费的, 当新兴产业大发展后, 自然资源就会从“有限”向“用不完”发展。

至于生产技术, 新兴产业就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而发展起来的产业。

而“劳动力”将会由不领工资的机器人劳动力取代需要领取工资的人力劳动力。由不领工资的机器人劳动力, 用高新技术加工制造免费又用不完的自然资源, 社会物质财富必然就会极大丰富了。

经济危机本质上就是夕阳产业的生产力过剩, 导致产品过剩和失业率飙升。当新兴产业大发展后, 夕阳产业的生产力转型升级为新兴产业, 这就消除了生产力的过剩;同时失业人员转型升级为知识生产者, 这时, 经济危机当然就消失了。也就是说, 新兴产业的大发展, 一方面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同时也消除了经济危机。

2. 建设美丽中国克服地球环境危机

建设美丽中国, 需要消除环境污染、绿化沙漠、保护生态平衡、缓解自然灾害, 以及兴建新型城市和开发海洋等。当各项新兴产业大发展后, 以上这些任务便都能完成。

地球环境危机是世界共同的危机;而新兴产业也是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的产业。中国为实现中国梦, 带头用新兴产业克服地球环境危机, 这就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样板。如果中国能建成美丽中国, 那么全球建成美丽地球就不是难事了。

3. 人民成为知识生产者消除恐怖主义

我们说恐怖主义的本质是意识形态的混乱, 而意识形态混乱的根源是人生没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以致受邪教的蛊惑而误入歧途。

当人们大多从事创造性知识生产, 成为知识生产者后, 人们便会在知识生产领域中找到自己人生正确的目标和方向。那就是用智力劳动创造财富、改善环境、对人类作贡献, 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 当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后, 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了贫困, 也就消除了产生国际恐怖主义的土壤。

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建成美丽中国 (美丽地球) 、人们成为“知识生产者”, 这三大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中国梦”的目标, 也可以说是全人类共同的目标。因此, “中国梦”就是“世界梦”的样板。而实现中国梦, 正是克服地球村三大危机的“灵丹妙药”, 也是人类社会克服“产前阵痛”, 使新时代能“顺产”的“好医生”。

参考文献

[1]周戟.战略性新兴产业圆中国梦[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2014: (6) .

篇9: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之三层次论

诗歌鉴赏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创造性心理活动,它有不同的层次。首先,这一心理活动过程是以文字为材料,因而需要有对诗歌形象的感知性了解;第二,鉴赏者要深入文字体系本身去体验作家曾经体验过的感情;第三,既然鉴赏者要“感悟入情”,他们就不会完全冷漠地去审视诗歌,而往往是以作品形象为诱发物、以自身生活经验为参照,这也是鉴赏过程的最高层面。

一、感知了解

人们对诗歌的认识和对其他客观事物的认识一样,感知是起始的第一步。感知了解是整个鉴赏过程的基础,也是全过程的开始。

首先看直觉感知。这是指作为主体的鉴赏者直接接触作为客体的诗歌而获得的感知。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常常是凭借直觉来把握事物。一千多年前,刘勰就曾指出:“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1]读者既然与作品拉开了漫长的时代距离,怎么去理解文本深层的东西?究其实,搭起两者桥梁的就是“文”。因此,对审美对象的欣赏,离不开直接性和整体性的认知;并且,这种认知常常是“顿悟”式的。当然,对诗歌作品进行直觉把握,鉴赏者无疑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2]这种审美能力主要靠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积累,也与悟性、天分、生活经验等密切相关。

其二,理性感知。我们要鉴赏诗歌、要达到对诗歌较为理性的认识,文本内外有两个重要的参照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是外部参照——背景。我们知道,鉴赏过程首先是对诗歌形象的接受过程。这里的接受,就是对作品全面、正确的理解。所以,在可能情况下,我们力求对作者及写作背景有一个基本乃至最大限度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其次是内部参照——用典。古人炼句,讲究无一字无来历,于是他们能随意驱遣历史典故并且出神入化地熔铸于自己的作品中。试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颔联首句,诗人巧妙运用向秀思念好友嵇康的典故,由此发出感慨,说明在外二十三年,此番归来,恍若隔世,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吟诵《闻笛赋》以示悼念而已。颔联次句,化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世事之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感情。如果不明用典、不知典意,我们对此联乃至全诗的理解势必大打折扣。

二、感悟入情

诗歌鉴赏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把玩。我们认为,诗歌是一种抒情的艺术(即使叙事诗亦如此),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富于激情的文体。诗歌传达思想感情的途径是创造意境。这里,意境是指诗人以独特的心灵感受所描绘的融入诗人情感世界。通俗地讲,意境既是客观景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反映和再现,又是艺术家思想感情凝练的化身和抒发。意境构成的基本因素是情与景,它通过情景交融把鉴赏者引入想象的艺术空间。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曾言:“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4]清代学者王夫之也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5]体会意境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入景,一是入情。我国传统美学特别强调“入情”。《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6]陆机也认为:“诗缘情而绮靡。”[7]对于诗歌而言,情感是诗歌的本质。王国维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8]所以,诗歌的情与景,即作者创造的第二自然,浸透了作者的情感;情由景发,景中含情,情景合一。我们要求“入情”,就是要沟通创作主体和鉴赏主体的情感,即让欣赏者为意境所激发的感情与诗歌寄托的情感相交流。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以景衬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些方式大家并不陌生,在这里我想谈的是“情”的意识流呈现形式。

我们认为,诗歌中的意识流动大致相当于人的下意识活动,即自由联想,它表现的是一种心理时空。因此,诗人常常可以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9],从而在作品中创造出广阔丰富而灵动多变的艺术世界。诗圣杜甫诗中寄寓了浓厚的情结。在忧国忧民的诗作之外,也有思念家乡妻儿的作品。试看《月夜》一诗: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着重抒写作者的心理活动,事件的叙述与场景的描绘打破了一定的时空次序,随心理活动的流程交错展现。首联明写“今夜”,但地点却是鄜州;在异地,妻子闺中独看,看的却是“鄜州月”。颈联是对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望月愈久而思念愈深。而这些,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尾联表现希望,是作者心理流程的进一步呈现:既然妻子如此忧心忡忡,那自己也必然夜不能寐,更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各有泪痕,于是便希望在将来,他们将相依相伴,共看月色,“月华双照”而“泪痕始干”。在这里,我们既需要避开“虚写与实写”的传统说法,也不宜采用“回忆与想象”的一般说法,而是从“意识流”的角度去解说作品,揭示作品的内涵。

三、联想创造

诗歌鉴赏中的联想是指由鉴赏对象(意象)所触发,在鉴赏者学问、修养、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艺术想象。诗歌鉴赏中的想象有两个层次,一是诗歌所创造的意象在鉴赏者心中的映现;另一种想象虽然也是由鉴赏对象生发出来的,却明显地离开了原来的诗境、诗情而有了新的拓展和发挥,而且这种拓展和发挥是自觉的。我们在此所谈的“艺术想象”主要是指第二种,即创造性联想。

作为鉴赏对象的古典诗歌,语言是精炼含蓄的,诗人们借助有限的文字和凝聚着诗人情感的独特意象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诠释。这样,在诗人们创造的第二自然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跳跃性、虚拟性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不确定性。这些特征一方面给鉴赏者带来困难和不变,另一方面,诗人的笔墨在诗情的跃动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这就为鉴赏者提供了进行创造性联想(再创造)的更大可能性。

作为鉴赏客体的诗歌为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在鉴赏作品时,不仅要认识和反映客体的美的属性,更需要从作品中获得自我认识,通过自身生活经验的介入来确认自己的本质。所以,鉴赏主体在鉴赏活动中是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这种能动性和创造性主要表现在鉴赏主体在接受和再现艺术形象的时候,充分调动自我的生活经验,运用想象、联想甚至幻想来丰富、补充被鉴赏的对象;甚至从读者特殊的需要出发,在形象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再创造出形象的新意,形成作品的新价值。

总之,诗歌鉴赏离不开想象和联想,它们是沟通主、客体的中介。正因为鉴赏主体在鉴赏活动中展开了联想的翅膀,才使形象的接受者转化成了形象的创造者,使物化在语言中的意象变成血肉丰富的“我”心中的意象,因此,读者在鉴赏诗歌过程中的二度创造才显得如此重要。读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所得到的不仅仅是“站得高、看得远”的一般道理,而是体会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读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不能只简单领会作者惆怅中达观的人生态度,而更要借助诗句本身的描写赋予它新的含义,即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读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仅要体会部分与全部、微观与宏观、分析与综合等耐人寻味的概念,更要将其与社会现象相联系……所有这些例子无不说明,鉴赏诗歌绝不是被动直观地反映对象,读者的再创造远远超出了原诗的情境之外。鉴赏活动的客体一方具有审美价值的基质,主体一方具有能动性的基质,于是,文本不变,鉴赏者的再创造却是不断变化的。在这一动态的结构中,诗歌获得了长盛不衰的艺术魅力。

注释: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知音[M].北京:中华书局,1986:P439.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第3版:P168.

[3][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P968.

[4][唐]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A].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品[C].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P340.

[5][清]王夫之.姜斋诗话[A].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品[C].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P644.

[6]毛诗序[A].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新1版:P30.

[7][晋]陆机.文赋[A].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新1版:P67.

[8]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P34.

[9]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神思[M].北京:中华书局,1986:P248.

上一篇:摘录小学学生的日记下一篇:退场申请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