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符号学在数字制图条件下的应用

2024-05-23

地图符号学在数字制图条件下的应用(通用3篇)

篇1:地图符号学在数字制图条件下的应用

地图符号学在数字制图条件下的应用

本文阐述了一些地图符号学的概念及理论,以及在各个条件下制作地图符号的特点及方法.

作 者:刘梅 LIU Mei 作者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河南,郑州,450052刊 名:测绘英文刊名: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SICHUAN年,卷(期):32(2)分类号:P28关键词:地图符号 符号设计

篇2: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

1 遥感技术概念及其应用发展

遥感技术RS, 指的是远离目标物, 通过遥感平台与遥感器接受物体电磁波, 并将数据传输回地面, 通过详细数据处理与分析, 最终服务于用户。一般情况下, 将这种接受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全过程称作是遥感技术。遥感技术资源比较丰富, 而且, 获得信息周期短、空间分辨率高。因其各种优势,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气象预报、资源规划与利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现阶段, 国内外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分析与监测地理资源信息, 并准确预测发展形式, 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客观数据。

2 地理信息获取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

2.1 地理信息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调查指的是在实际土地利用基础上, 以航空或卫星影像技术为依托, 结合现阶段土地调查相关规定, 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与更新情况, 进行客观、全面调查。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完善的地图制图信息资源与影像资源, 进一步实现我国土地利用图像与数据一致性的土地资源管理目标。结合全国土地调查情况来说, 技术流程主要有几下部分:使用遥感技术获得影像资料并制作成基础图件。加强遥感影像与野外作业相结合, 进行信息数据整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 完善土地利用监测管理系统。对获得数据进行编辑与处理, 有效地解决地理信息资源调查中精度差、任务繁琐等问题。

2.2 地理信息规划与勘测定界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规划每一环节都包含大规模数据, 比如说, 土地资源位置、资源价值、资源数量等等。在进行全面的地图制图之前, 必须做好详细的数据整理与分析工作。这样, 一方面可以为土地规划提供客观、全面的数据, 一方面, 还可以对土地质量、性质进行参数分析, 为土地资源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遥感技术支持下, 直接获得全面的土地资源信息, 然后经过自动化处理获得数字与图片结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系统, 全面分析与评估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形成土地资源利用数据库。

2.3 地理资源利用检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土地利用检测主要包括调查外业环节、测量外业环节、整理汇总环节、归档环节。在实际的土地利用检测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准确定位土地资源, 进行外业操作。并将观测数据以及获得信息传输到流动站, 经过GPS观测, 得到差分观测值, 然后通过相对定位理论, 估算流动站三维坐标。然后通过地理信息技术, 对土地检查过程进行精准测量。

2.4 地理资源利用执法检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获得数据一般具有地理坐标, 在全球定位系统的精准定位之下, 能够准确解译室内作业情况, 进一步提高遥感技术的精确度与可靠性。加强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的三者结合, 能对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通过遥感技术, 来有效定位现阶段土地资源的利用与变化情况。通过全球定位系统, 来准确获得土地利用变化数据, 并对变化空间进行深入分析, 进一步获得全新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地理信息技术, 来实现土地信息“可视化”管理, 并对数据库进行及时更新, 做好制图准备。同时, 还能帮助执法人员对相关位置进行准确、及时定位, 协助其进行核查与检查。

3 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具体应用

现阶段, 遥感制图的发展方向是在数字化环境中进行产品制作。在欧美的西方发达国家, 已经有较为成熟的遥感影像软件, 大大提高了制图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现阶段, 我国也积极展开了自主产权研发的遥感影像处理软件, 在降低了人工干预的同时, 大幅度提高了成图效率。

3.1 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

现阶段, 作为一项重要的4D产品———数字正射影像图技术, 已经逐步实现并得到快速发展。随着遥感处理软件的逐渐成熟与发展, 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变得非常简单。一般情况下, 可以将数字正射影像图的制图模式分为两种类型。第一, 单模型, 在这种制图模型下, 先建立单个的DEM模型, 然后通过单影像方式制作数字正射影像模型, 或者说通过多影像方式制作数字正射影像模型。最后通过镶嵌环节, 完成多影像拼接, 最终形成正射影像。第二, 多模型方式。结合图幅范围或者所需要的具体范围, 直接生成立体模型, 然后通过必要的编辑工作以及匹配处理建立相应范围。最后图幅范围内的正射影像正式生成。不管采用上述何种方式的模式, 都必须在制图全过程中贯穿质量控制。

3.2 制作遥感影像地图

1) 关于专题影像图具体分类

现阶段, 大部分遥感影像图的制图产品都以专题形式为主。而专题影像图又可分为定性影像图与定量影像图两种。定性影像图主要显示空间上种类与现象的具体定位与分布。定量影像图主要显示数量现象的具体空间特性。

2) 迭加专题要素与影像底面

对于每一幅专题影像图来说, 迭加专题要素与影像底面是两个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在审判专题影像图时, 需要将视觉与思维两者相互结合, 由影像底图积极提供专题要素定位信息, 由专题要素提供综合定量数据。可见, 迭加专题要素的准确性以及选择影像地图的合理性,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专题影像图的产生。

3) 制作遥感影像地图的注意事项

制作专题影像图, 需要结合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 在具体的遥感图像上通过叠加具体的专题信息, 进而满足各行各业的具体需求。一般来说, 构成专题影像图的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二维空间构图。 (2) 专题图形要素。 (3) 影像信息背景。同时, 在编制与设计专题影像图的过程中, 还需要严格遵照构图原则, 加强专题要素与图像的独立与迭合。在整体的设计原则上, 需要重视两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尽可能消除视觉混乱。

3.3 制作三维遥感影像图

数字高程模型以及遥感影像技术是三维地貌影像制作的重要数据, 将其进行几何配准, 这对于保障地图投影与坐标统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 大部分的遥感处理软件与GIS软件都可以生成三维地貌影像图。操作人员需要明确三维影像图制作目的, 结合图形学以及计算机相关基本原理, 生成三维影像图所需要的目标点、视角、光照模型、景深高程等因子。生成三维场景需要结合数字高程模型以及计算机生成, 通过遥感影像填色然后生产三维影像图。

3.4 卫星影像辅助制图

获取影像。工作人员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下载相关影像资料。如果制作小比例的地图, 只需下载CCD影像就可以, 不需要下载HR影像。如果CCD影像达不到标准要求, 则重新下载HR影像。通过这样的方式, 一方面能有效节约下载时间, 一方面能有效节约处理时间。

处理影像。处理影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需要将CCD影像处理成不同波段的彩色图像, 通过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卫星综合信息的读取。合成图像之后, 积极纠正图像比例, 进一步生成精度较高的影像。若纠正之后的影像图依旧不清晰, 可以使用ps等软件进行锐化处理, 同时, 进行调色处理, 明显区分不同信息。同时, 还需要注意进行投影变换, 结合制图实际需求纠正影像资料。一般的出版地图, 其对于精度要求比较低, 而导航地图则需要高精度纠正。

绘图, 鉴于不同绘图软件的各个特点, 不能只绘制需要对象, 还需要尽可能绘制出周围参照对象, 尤其是对于持续更新的数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针对遥感技术概念、地理信息获取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优势开始入手分析, 从三个方面: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 制作遥感影像地图, 制作三维遥感影像图, 详细论述了遥感制图在地图制图中的具体应用, 旨在为一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司连法, 吴川.遥感影像辅助地图制图的研究和应用[J].测绘通报, 2011 (03) .

[2]王建敏, 等.遥感制图技术的现状与趋势探讨[J].矿山测量, 2009 (12) .

[3]方碧云.利用卫星影像实现GIS电子地图的制作和快速更新[J].城市勘测, 2008 (15) .

[4]胡辉, 谢梅生, 蔡斌, 等.GIS技术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农田划定中的应用:以江西省安义县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 2008 (13)

[5]丁莉东.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4) .

[6]郑泽忠, 范东明, 杨武年, 等.3S集成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9 (12) .

篇3:数字地图制图理论方法与应用

【关键词】数字;地图制图;理论

一、数字地图制图概论

第一,数字地图制图概念。数字地图制图一般被称作为计算机地图制图,其依据地图制图原理,借用计算机的软硬件和相应的数学逻辑,研究获取地图空间信息、变换信息、存贮信息、处理信息、识别信息、最后对信息进行分析与图形输出的系统方法和工艺技术,对传统制图方法进行模拟,完成对地图的编绘和设计。

第二,数字地图制图的一般流程。

(1)编辑准备。准备阶段与传统制图的准备工作基本相同,首先要目标编图资料进行收集、分析评估并加以确定,按照编图要求确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地图投影和比例尺等,并按自动制图的要求做相应的编辑准备工作。

(2)数据输入。数据输入即将信息数字化的过程,即将所模拟的图形和地理信息属性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符号,数字化又可分为扫描数字化和有手扶跟踪。

(3)数据编辑和符号化。该工作属于数字制图的主要部分,地理信息数字化要进行两方面的编辑:首要要对原始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检查、纠正的规范化处理,生成规范化的数字文件,进行特征码转换,统一地理信息坐标原点,变换目标比例尺,对不同类型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归类编辑等;同时还要实施地图信息数据的编制处理,包括建立地图信息的数学逻辑,变换地图投影,选取和概括所需地图信息数据,绘制处理相应的地图符号和图形。

(4)图形输出阶段。该阶段主要是编辑好的地图信息数据进行图形转换,便于屏幕显示、磁盘贮存和纸质输出。第三,制图的技术基础。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包括处理地图信息的图形转换的计算机图形技术,用于地图数据管理和检索的数据库技术,对图形进行抽象、表示和变化及其他图形处理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处理计算机地图信息的多媒体技术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第四,数字地图制图的系统组成。制图系统一般是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图数据和制图人员有机组合而成。

二、数字地图与传统地图的关系

第一,数字与传统地图的对比。

(1)载体不同。传统地图的载体一般以布、纸张或其他客观实在的物体为主,客观物质载体上绘有所需的地图内容和信息,而数字地图不同,它是以计算机软盘、硬盘或磁带为存储介质载体,地图内容通过符号化的具体数字来呈现;传统地图相比,数字地图的使用方式也更有效,人们一般直接对传统地图进行目视阅读,需要经过计算和分析才能得出目标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和特点,而人们可以直接对数字地图进行自动计算和分析。

(2)信息量不同。比传统地图纸介质相比,数字地图的磁介质信息量更大,而且还可以外接名称、分类、数量和质量等的描述数据等属性数据库,方便读者进行纵深查询和显示;传统地图信息载负量由于载体局限而相对有限,数字地图则可以在原本信息展现基础上进一步展示三维信息和时态信息,而且在数字地图的比例尺相对灵活,地图信息可以在线和远程共享。

(3)使用时间和条件不同。传统地图阅读的使用时间相对较快,受设备和操作因素影响小,目视效果相对较好,同时它们的更新状况不同,传统地图的更新周期相对较长,数字地图的更新周期则非常短,其比例尺、地图范围和形式可进行任意组合和改变,构成新的地图。

(4)应用潜力不同。数字地图可以广泛地域航空像片、卫星影像和其它电子地图相结合,实现地图信息数据的处理和显示,生成各种人们需要的的新型地图;同时数字地图的可以将等高线和高程点可以建构出数字高程模型,立体直观地表现地表起伏。

第二,数字与常规制图的对比。

(1)历史联系。地图制图先后经过从手工到现在的计算机制图的发展过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常规制图发展时间长,数字地图制图的理论来源于传统制图所形成的理论,但是技术上和理论上超越了传统地图制图。

(2)制图联系。常规制图一般分为地图设计、编绘、出版和制版印刷四大阶段。而数字地图制图则依据地图学原理,将地图信息数据数字化,利用电子计算机软硬件,获取地图空间信息、变换信息、存贮信息、处理信息、识别信息、最终分析析和图形输出信息,模拟常规制图原理,完成地图的设计与编绘。数字地图制图则需要数字化地图信息,包括数据验收、整理归纳、制定工艺方案、设计评审,将最后将原始地图内容进行数字化输入。数字化制图作业过程需要进行人机交互的地图信息编辑处理工作。地图信息首先需要经过输出、然后建成地图电子数据库、最后经过图形处理可直接进行制版印刷,也可将电子化地图信息存放在计算机软盘或者磁盘介质里。数字制图硬件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系统、扫描仪、数字化仪、绘图机及打印机构成;软件系统一般要完成所有数字地图制图步骤。如国外的Mapinfo和Intergraph软件系统。将目标图形图像数据化以后,输入相应统计数字,建立地图信息数据库,是实现数字地图制图的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制图软件的广泛运用,数字地图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三、数字地图制图技术的应用

数字地图制图技术一般包括各地图图件的制作和印刷、为各类GIS系统建立地图信息数据库。通过数字地图与数据库的结合,通过直观动态的形式在数字地图上进行展现,并利用数据库来进行地图信息的显示、输入、管理、统计和打印等功能。同时该技术还可用于城市规划管理、交通环保管理、公安管理、工农矿业管理和国土规划管理测绘等地图数字化工程。如在城市规划中,地图数字化可建设城市图形数据库,并对电子图进行输入、接边和校准的编辑处理,最后建构出完整的城市地图,并利用外连数据库对城市各要素管理进行分析和评估。同时可建设城市地形数据库,统计完整的用地参数、社会经济参数、人口参数和水文参数,通过SQL查询和组合查询来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参考。数字化地图还可用于商业、银行、保险和营销等领域。如银行网络在城市和乡村分布图可以为合理布局银行网点提供决策信息支持,为银行网点的地理布局合理性和效益最大化两大布局因素提供信息参考,可见数字地图在其他领域中的决策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目前,数字地图制图有着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强调传输和表达空间地理信息。GIS系统一般以处理与分析空间地理信息为主要功能,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而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地图制图的有机结合,则有效克服了GIS空间信息的可视化难题,GIS系统拓展数字地图制图的应用范围。

第二,数字地图制图朝网络化和虚拟化方向发展。网络与虚拟地图的发展得益于数字地图的推动,其应用范围和功能的到显著拓展。

第三,数字地图向自动化制图方向发展。在全球信息数字化的发展过程中,空间信息地理技术、GIS、RS和GPS的集成,推动数字地图制图的立体化发展。数字地图制图,推动了地图制图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推动地学时空分析和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发展,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张力果.地图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徐庆荣等.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3]龙毅等.数字地图制图向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J].地图,2001.

上一篇:工商管理专业生的实习工作自我鉴定下一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