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的小学生周记500字

2024-05-07

助人为乐的小学生周记500字(精选7篇)

篇1:助人为乐的小学生周记500字

“助人为乐,乃人之美德。”是啊!助人为乐是种美德。在我们班就有一个具有这种美德的人。她有着胖乎乎的身架,圆圆的脸蛋上嵌着一对水灵灵的眼睛。她就是——唐丽婷,是我心目中最美的人!

一次美术课上,老师叫我们准备一双筷子当材料。一向都丢三落四的我肯定又忘带材料了嘛!我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看见同学们都拿着筷子在哪儿比比划划,我才想起今天有美术课要带一双筷子,唉!真么办呀!我不知所措,只好厚着脸皮向同学借,可同学都没有多的一双筷子,我非常失望,心想:美术老师罚我抄课文这倒没什么,可万一美术老师罚我站或是当众批评我,这多么没面子呀!我还是副班长呢!我的脸往哪儿搁呀!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进入我的眼帘,是唐丽婷,我又有了一丝希望了,我连忙跑向唐丽婷,微笑着对她说:“唐丽婷,你有没有多的筷子呀?”唐丽婷回答说:“王家敏,我没有多的筷子呀,你要干嘛?”我垂头丧气的说:“哦!我没带筷子。”“没关系,我可以借你呀!”唐丽婷急忙的说。“真的吗?”我高兴地问,“你不是没有多的筷子吗?”随即又疑惑起来。这是唐丽婷的一句话震撼了我,她说:“你用我的筷子,我用两根铅笔当筷子不就行了吗?”然后拿出她的筷子递给我,我犹豫了,但还是收下了她的筷子。我内心充满了对她的感谢!她助人为乐的品质深深感动了我。

还有一次,我们要写毛笔字时,一位同学没有带毛笔材料,向唐丽婷借,唐丽婷毫不犹豫地拿出一根崭新的毛笔和宣纸借给她,而当我们写毛笔字时,我却看见她拿出一支又小又旧的毛笔在那儿认真写。当时,我又一次被唐丽婷的行为而感动。

“助人为乐,乃人之美德。”是啊!助人为乐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唐丽婷就有这种品质,我会以她为榜样,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篇2:助人为乐的小学生周记500字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人与人互相帮助的情景,每当看到那些情景时,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 有一次我考素描去了,因为第一次去,我把笔和橡皮落在了家里,到了才发现我没带笔和橡皮,连笔和橡皮都没有怎么画素描?真是惨极了。听说那个老师严厉极了,但她非常有名,他教出来的学生画的`都十分的好,那个能去她名下做学生,那才是非常好呢。就算我这个从来没画过画的人来讲,当他的学生是好事,可是我太不争气了,关键时刻没带笔和橡皮。

这时走来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儿,她有好的对我说:你怎么了?有什么能帮你的吗?我说:谢谢,我是来考试的,可惜我没带笔和橡皮。她说:哦,这样啊我正好有多余的笔和橡皮,借给你好了,别忘了还给我哦。还有,祝你能考上。我说:谢谢。就在那是我心头一暖,没想到她这么好,我们互不相识,她居然把笔和橡皮借给我还祝我能考上,最后老师让我画的时候。我不想对不起她借给我的笔和橡皮就更加认真了,最后终于我考上了,后来我把笔和橡皮还给她的时候,还向她道了谢。

篇3:媒体传播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媒体传播,亲社会行为,内隐态度

0 引言

亲社会行为, 又称利他行为、助人行为, 指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回报的行为。举例来说, 人们自发为灾区人民捐款, 在事故发生地救助病患等都是亲社会行为。关于助人行为的相关研究开始于1960年左右, 当时的研究重点主要局限于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和相关动机因素。到了90年代, 研究者对亲社会的兴趣逐渐降低;随着社会的发展, 当代心理学家对这一领域的兴趣被重新燃起, 这次的研究重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主题, 而是运用新的整合性的视角, 用多元化的方法探究更多的影响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两种, 即进化的和本土的亲社会行为:前者指在紧急情况下, 个体无意识做出的助人行为;后者则指个体因他人动机激发, 从而发生的助人行为。先前研究表明, 部分利他行为是个体潜意识行为。基于这一思想, 对亲社会行为的内隐态度的研究成为了一个新的方向。内隐联想测验是近些年在认知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效的研究方法, 而亲社行为的研究大部分采用该方法, 这样能有效避免外显测量方法带来的社会赞许压力, 使研究具有更高的信效度。

在人类传播史上, 出现了三种类型的传播方式, 一是以报纸, 广播, 电视等传播媒介为基础的传播形式;二是以互联网, 手机等为基础的传播形式;三是以WEB2.0为基础, 注重用户交互, 即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又是制造者和传播者。媒体是社会发展结果之一,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大众对现实问题及其重要性的看法与行动。媒体通过有重点的集中宣传一个人或事, 可以成功地在社会上树立起人事物的典范, 以此对社会大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良好行为及社会规范的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 即对亲社会行为的促成有显著影响。

助人行为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很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 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几年来, 各类媒体对亲社会行为的报道日益增多, 然而我们发现, 其中绝大多数的报道为反面事件, 甚至有捏造事实, 夸大情节的嫌疑, 在媒体的一再渲染之下, “老人摔倒到底该不该扶”竟然成为社会议题, 日后还发生了“小悦悦”等事件, 这一现象引发了作者对媒体传播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兴趣, 研究者设想这有可能是“彭宇案”引起的一系列“维特效应”。据了解, “彭宇案”的真实情况是以彭宇承认自己确实与老人有身体接触而庭外和解的, 这与社会大众所熟知的情况大相近庭, 这一事件在媒体的大力报道之下, 就究竟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研究者将以此为契机, 深入探究媒体传播对大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依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大学生在行为方式上对媒体传播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学习的方法, 将媒体提供的信息转换为行为的符号表征, 并将其添加到自己的行为库中去, 以此来学习新的行为。这正是媒体传播对大学生行为方式有重要影响的原因。

先前研究大多注重亲社会行为正面报道对于受众群体的积极影响, 而本研究则意在结合社会真实报道反面批判说教较多的事实, 重在探究反面批判报道对大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IAT内隐联结测验, 旨在探究媒体传播对大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影响。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陕西师范大学学生共118名, 男生61名, 女生57名。随机分成三组, A组40人、B组39人、C组39人, 其中其中A、B两组为实验组, C组为对照组。在实验之前, A组观看正面积极报道视频, B组观看反面消极报道视频, C组观看一无关视频。后进行实验, 实验分为七步, 第三, 四步为初始联结任务, 对所有被试呈现“目标—属性”相容联结任务, 考察表示助人的目标词与表示自我的属性词, 表示“非助人”的“目标词”和表示“他人”的“属性词”之间的联系;第六, 七步为相反联结任务, 所有被试呈现“目标—属性”不相容联结任务, 考察表示“助人”的“目标词”与表示“他人”的“属性词”, 表示“非助人”的“目标词”和表示“自我”的“属性词”之间的联系。被试均为自愿参加, 视力正常, 右利手, 先前为参加过类似实验, 实验结束后均获少量报酬。

1.2 仪器和材料

实验视频共三段, 分别为对同一事件的正面积极报道, 反面批判报道, 以及无关报道, 内容均为亲社会行为事件。

实验仪器为IBM/Celeron433/18寸平面显示器/PC机, 刺激材料用自编的E-priem程序呈现。计算机屏幕距被试双眼约60cm, 呈现的汉字大小13×13mm2。

内隐联想测验 (IAT) 所用材料共20个词, 分为目标词和属性词两类。目标词包括“助人”和“非助人”词汇;属性词包括“自我”与“他人”词汇, 均借鉴先前相关研究统计结果。“目标词”和“属性词”各10个, 分别为“助人”词汇包括:关爱、奉献、帮助、支持、保护;“非助人”词汇包括:拒绝、攻击、藐视、辱骂、欺骗。“自我”词汇:自己、自我、我们、我的、咱们;“他人”词汇:他们、别人、外人、他人、她们。

1.3 方法

不同组进行观察不同的亲社会报道视频, 看完后进行内隐联想测验 (IAT) , 通过观察“目标—属性”相容反应与“目标—属性”不相容反应后进行比较, 观察是否产生内隐联结启动。

采用Greenw old (2001) 七步范式, 具体步骤和呈现材料如下表1。

被试首先阅读计算机屏幕上的指导语, 明白实验要求后点击“开始”。测验过程中, 属性词分别呈现屏幕的左上角和右上角, 目标词呈现在屏幕中央, 若被试将目标词归为左侧类别, 则按“F”键;若将目标词归为右侧类别, 则按“J”键。其中步骤四、七包含40个刺激反应项目, 其余5步包含20个刺激反应项目。计算机将自动记录反应时和正确率。

将“目标—属性”不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减去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 得出IAT效应值。将每一个项目反应时做对数转换后, 计算相容反应和不相容反应的反应时对数平均值, 它们之间的差值即为IAT对数效应值。

该方法要求被试把目标词归类到与目标词同时呈现的预先设定的概念词或者属性词。所谓目标词就是实验中要求被试做出, 将其归入相应类别反应的词语。概念词和属性词是代表目标词所在类别的词语。比如, “自我”与“他人”;或“利他”与“非利他”。概念词是内隐联结测验中被试要判断的主体。属性词是代表某种特性的词语。如, 在判断自我利他认知的联结时“自我”和“他人”作为概念词, “利他”和“非利他”作为属性词, 每类词各有5个目标词。被试在实验中的任务就是在目标词出现的时候, 将其归类, 按对应的按键进行判断。实验中会出现两种情况, 即目标词与属性词相容, 和目标词与属性词不相容。所谓相容, 是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关系和内隐态度相一致, 如自我—利他, 而不相容就是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关系和内隐态度不一致, 如自我—非利他。研究的基本逻辑是, 在目标词和属性词相容时, 被受的反应时间较短;反之, 在不相容的情况下, 反应时间较长。相容和不相容反映时差值越大则说明被试的内隐态度越坚定, 反之则越模糊。

2 结果分析

对所获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分析数据时, 剔除错误率大于30%的被试, 将反应时大于3500毫秒的项目以3500毫秒计, 低于350毫秒的项目以350毫秒计, 共得到80个有效数据。其中男生41名, 女生39名;对每个项目的反应时进行对数转换。结果见表2。

对表2中目标词与属性词匹配的反应时和目标词与属性词不匹配的反应时进行比较, 两者的反应时差异显著 (t=10.179, df=78) , 相容反应的反应时显著少于不相容反应的反应时。将反应时转换为对数之后, 两组数据的值差异显著 (t=7.546, df=78) 。反应时和对数值的统计分析均显示出显著的IAT效应。

对三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F (2, 78) =4.53, P<0.05, 反应时存在差异, 经事后检验发现, A组与B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 其余不存在明显差异, 这说明积极亲社会报道视频会提高目标词与属性词匹配的反应时, 延长目标词语属性词不匹配的反应时;反面批判报道视频会延长目标词与属性词匹配的反应时, 提高目标词与属性词不匹配的反应时。

3 讨论

本研究主要是尝试把目标词语归类到与目标词同时呈现的预先设定的概念词或属性词。概念词是内隐联结测验中被试要判断的主体。被试的任务就将在目标词内进行归类,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以下两种情况, 即目标词与属性词相容或目标词与属性词不相容。相容是二者间关系和内隐态度一致, 而不相容就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内隐的态度不同, 所以本研究的假设是, 在目标词和属性词相容时, 被试的反应时间较短, 反应时间较长;反应时的差值越小则说明被试的内隐态度越模糊, 反之则越坚定。

有的学者被坚持本能论, 认为亲社会行为部分主要是由人类本能而产生的,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由于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的, 所以我们通过研究不难看出, 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自动化特征, 个体对自我和利他范畴词语的联结速度要显著快于自我和非利他范畴的联结。但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报道有提高了个体对于自我和利他范畴词语的联结速度, 相反, 消极的亲社会行为报道降低了自我和利他行为范畴词语的联接速度, 从而增加自我和非利他范畴联结。

结合本研究的研究结果, 作者发现当代媒体传播的形式存在一定问题, 为了吸引眼球, 利用读者的好奇心, 一味的报道反面亲社会行为的事例, 甚至肆意夸大事实, 会对大学生的亲社会模仿行为产生反面影响, 从而降低其亲社会行为发生的概率, 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篇4:助人为乐的小学生周记500字

关键词:助人为乐;心态;优良传统;品德

一、对学生心态的改变

小学生从老师那里知道了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并且知道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是被社会所高度认可的,虽然不知道这种行为会为自己带来什么,但是在他们的头脑中,老师的话自然是对的,并且不断重复于教育的过程中,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下意识的反应,只有头脑中有印象,才会付诸到实际行动中去,所以小学生也更加愿意帮助别人,而帮助了别人之后一定会受到表扬,这样就会使学生内心愉悦,并愿意继续去帮助别人。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主动帮助他人的经历,不论被帮助的对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对方一定会表示感谢,这使我们可以感到精神上的满足,虽然并不是为了那句感谢而去帮忙,但是感谢和夸奖的言语依旧会让我们很受用。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同样道理,比如说今天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帮助学校的环卫工人打扫了操场,或者扶一位老人过了马路,那么被帮助对象一定会感谢他,还会夸奖他是个善良的好孩子、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等。回到教室或家中,向老师或家长提起自己的事迹,也会受到表扬,学生会感到很开心,心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即他会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以后再遇到有人需要帮忙的时候,也一定会站出来提供帮助。久而久之,在小学生心中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认为自己很优秀、拥有高尚的品格、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等,从而不断促进学生乐于助人。

二、有助于学生自觉践行传统美德

学生主要是从书本以及老师的讲授中了解到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与传统的美德,但是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毕竟有些抽象,要切实践行才能达到更深层次的了解,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下意识地做出反应。学生学习了基本的美德,要助人为乐,要乐于主动为人们提供帮助,孩子会牢记在心中,所以当真正遇到类似老人过马路、同学没听懂习题等情况时,会自觉地践行自己曾经学过的一些书本上的知识或老师讲授的美德。比如说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过马路时可能会受到高速行驶的车辆的惊吓,甚至可能会摔倒,此时的老人是需要帮助的,在学校,老师总是教育我们要乐于助人,我所接受过的教育指引着我去帮助他,那我就主动去扶老人过马路,扶着老人到马路对岸,看着他缓慢的行动,我会感觉到我也在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同学没有弄明白老师讲过的习题,独自伤神,作为朋友,我不忍看他伤心难过,而且这也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所以我要去帮助他,给他讲解练习题,看到他开怀的样子,我会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以上,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最基本的学以致用的境界,而且在这种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会收到来自多方的褒奖与赞扬,在内心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在今后也会继续自觉践行这种美德。

三、培养良好的品德

助人为乐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我国的优良传统还包括爱国主义、诚实守信、以和为贵、民族团结等,小学生在实践最基本的助人为乐美德的同时,会逐渐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即认为自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所以也愿意去学习并自觉践行其他传统美德,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努力去做一个好人。而且,所谓的“好人无好报”并不是普遍现象,不能被个别的现象迷惑了双眼,我们相信这个社会整体上是正义的,我们国家与民族的价值观总体是正确的、向上的,对于做好事的人的主流看法是赞赏与弘扬的。感动中国每年都会为一些道德模范式的平凡人颁奖,他们并不特殊,但是拥有高尚的品德,所以国家将他们作为典型,树立榜样,以此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例如,在北京工作的一名保安,执勤的过程中遇到了群众财物被抢劫的事件,所以冲上去制服歹徒,但是自己却受伤住院,事情被北京市政府知道后,高度关注,给予了表彰。虽然这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却反映出一个道理:虽然我们不是为了获得实在的利益去践行传统美德,但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的确会为我们带来改变,可能是内心的改变,也可能是看得见的利益,当然前提是我们并不是带着对个人利益的思考而去做好事,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内在,培养良好的美德。

总之,培养小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对于其日后的道德品质的修炼是非常关键的。养成了帮助别人的习惯,首先,会带来心态上的改变,立志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其次,有助于学生自觉践行其他的传统美德,从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最后,还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美德,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郭思乐.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导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2]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5:助人为乐周记300字

一天,小兔放学回家时,突然天空乌云密布,不一会儿,飘泼大雨倾盆而下,小兔取下书包,翻遍了每一个角落,最终也没有找到雨伞。无奈之下,它双手掩着耳朵急匆匆地跑向前方的树林里躲雨。

跑着跑着,正好遇到了那只笨乌龟,只见它慢吞吞地移动着脚步,一点儿也不着急,小兔心想:“在这个坏天气里怎么遇见这只笨乌龟呢?我真不幸运!”

乌龟看到小兔淋得浑身是水,就像一只“落汤鸡”,它主动脱下身上的硬壳,又赶忙走到树林中捡起一根小木棍,做成了一把精致的“小雨伞”,递给小兔。

小兔为自已刚才的想法而感到羞愧,它红着脸低声说:“把伞借给了我,你可怎么回家呢?”乌龟说:“我可以在林中再找一片硬实的树叶,盖在我的背上,不会淋雨的,你快回家吧,别淋感冒了!”

小兔非常感激乌龟,这件事后它们成了林中最要好的朋友。

篇6:助人为乐周记100字

一天下午,明明刚放学,他一边走着一边哼着音乐课刚教的一首歌《小红帽》。

忽然前面传来“呼哧呼哧”的喘气声,明明的歌声被打断了。他紧走几步瞧一瞧,原来是一位伯伯拉着一辆手拉车,车上装着好几筐苹果呢。明明连忙跑上去给伯伯加了一把劲儿,伯伯忽然觉得轻松多了。他奇怪地转过头一看,原来有个小朋友在后面帮着推车呢!伯伯笑着说:“谢谢你!小朋友!”明明也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说着明明更用力地推了起来。

篇7:助人为乐周记100字

下午放学了,下起了倾盆大雨。同学们带着雨伞和雨衣向家里走,可是小明拿着一本书来挡雨。突然,小红看见了,急忙跑过去和他同用一把伞。小明感激地说:“谢谢你!”小红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们要小红学习,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上一篇: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下一篇:宣传部九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