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俗语谚语

2024-05-03

粤语俗语谚语(共7篇)

篇1:粤语俗语谚语

粤语俗语精选

食谷种——国语说“吃老本儿”比喻连赖以生产的老本儿也拿来吃用了。

咬耳仔——国语说“咬耳朵”就是鬼鬼崇崇地彼此耳语。

穿煲——比喻泄露了秘密或拆穿了西洋镜。

捉字虱——和国语所说“掰文儿”或“挑字眼儿”意义相近,即暗喻挑剔字眼儿上意义的疏忽,或利用字眼儿音义上的活用,而向写作者攻击。或在文件上找漏洞,以便在诉讼上取得胜利。

鬼画符——意即涂鸦,是讥讽人家书法恶劣的意思。

鬼打鬼——喑喻坏人跟坏人争斗。

鬼上身——暗喻胡说八道,语无伦次。

执笠——意即关张,商店倒闭。

爆冷门——暗喻出乎意料不到的事。

经典的粤语俗语

黐线——1.原指电话的电路交搭了起来,弄到听电话的人听到了交错杂乱的声音,总是听不清楚。 2.暗喻神经不正常,对事物常常弄错,有点儿傻里傻气。

一脚踢——并不是一脚踢出去,而是包做各样工作的意思,多在请女佣人时纔说到。譬如请一个一脚踢女佣人,那就是要这个女佣人负责买菜烧饭,洗熨衣服,打扫房间,照管小孩子一切一切的工作。不过这句俗语,广东人口头上已很少提及,祇是在报纸上的小广告?偶有见到而已。

石灰箩——指品行不良的人到处留下污点。

外嫁柄——出了嫁的女人,常回到娘家索取资财拿到夫家去,这种女人广州话叫做“外嫁柄”。

打单——指匪徒写信给人,向人恫吓、勒索敲诈的意思。

揩油——原是上海一带的语词,但现在在国语也应用得极为普遍。「揩油」一词,除了从中舞弊取利之外,还含有白占便宜的意思在内,广州话“打斧头”却没有这种含意。

好唱口——意指说风凉话。

沙胆——意即斗胆,胆大包天。

抛生藕——又说「卖生藕」,国语说“灌米汤”,意指女人故意赞美男人怎么样怎么样的好,使男人喜欢,藉以笼络。

扯猫尾——就是彼此串通了去蒙骗别人。

拍膊头——国语说“拍肩膀儿”,意指向人表示讨好,或鼓励别人。

放白鸽——国语说“打虎的”,就是利用女人骗取财物。这种人常主使自己方面的女子和男子结婚,当达到了骗取金钱目的之后,便席卷而逃。

金菠萝——国语说“宝贝疙瘩”,暗喻极宠爱的孩子。

常见的粤语俗语

执输——1.指失了时机。2.指过于低能,比不上人家的成就或收获。

得米——国语可说“得手”,意指达成了目的,或欲求的事物已经获得了。

掟煲——暗喻男女间的情爱破裂了。

偷鸡——旷工或旷课的贪懒偷闲。

贪口爽——暗喻祇是说出来好听,而决不实行的话。

周身蚁——暗喻惹来很大的麻烦,很多的是非。

抌心口——暗喻用强迫的手段向人勒索。

搭错线——暗喻误会了人家的音思,而说不对劲的话,或做不对路的事。

卖面光——暗喻当面极力讨好,但实际上另有不轨的企图。

撬墙脚——暗喻把别人所爱的人、物或职位,用方法夺取过来,据为己有。

诸事——多事,多管闲事。

篇2:粤语俗语谚语

喺网络用语嘅冲击下,依家啲00后甚至90后都唔识好多地道嘅粤语俗语讲法,就算知道,就好难准确解析出呢句俗语究竟点解,希望通过呢篇文章,大家可以多啲熟悉粤语俗语!

你铺话法

说明:不同意别人说的话,有时还可以用以下这种方式。

而家嘅汽油都系之前高价入返嚟嘅,所以唔应该降价。

——现在的汽油都是(汽油公司)以前高价买回来的,所以现在不应该降价。你铺话法(吖)!噉以前低价买入嘅汽油又唔见低价卖返畀消费者? ——你的说法很有问题,那以前低价买进的汽油怎么又不低价卖给消费者?

解释:〔你铺话法〕实际上是〔你铺话法要戒喇〕的省略形式,用于完全否定对方的观点,意思是〔你这种说法不对〕或〔你不能这样说〕。加上〔吖〕后,否定语气更强烈。

话斋

说明:上期说过否定别人的观点的方法,这次讲一下如何赞同并引用别人的观点。

学你话斋,做人最紧要开开心心。——就如你说的,做人最重要是开开心心。

正如蔡生话斋,钱系买唔到健康嘅,所以你揾钱之余都要注意身体。

——正如蔡先生说的,钱是买不到健康的,所以你挣钱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

解释:由于〔话斋〕通常是引用别人的话或观点,所以前面往往搭配〔学〕、〔正如〕等词。注意在上面第二句中,〔所以〕后面的分句并非引用的内容,是说话者自己的意见。〔话斋〕还有个近义词叫〔话事偈[gai2]〕,不过现在用的人已不多。

事急马行田

说明:危急形势下采用非常规的应对办法,可谓〔事急马行田〕。

甲:司机,我老婆就生得喇,唔该开快啲啦!——司机,我妻子快生产了,请开快点吧!乙:老世,前面红灯啊,阿Sir 会抄牌口架。——老板,前面是红灯,警察会抄牌的。

甲:照冲过去啦,事急马行田啊,有咩后果我负责!

——照冲过去吧,事情来得紧急,没办法了,我负责一切后果。

解释:〔事急马行田〕源自象棋,指形势危急时马走田字,而不按规矩走日子。〔生得〕,粤语又叫〔苏得〕,都是〔可以生〕的意思。类似的用法还有〔走得〕、〔食得〕等。

摆明车马

说明:形容显而易见的事情,可用〔摆明车马〕,或其简化形式〔摆明〕。

你上司喺呢个时候安排你出差,摆明(车马)系唔想你接手玉娇嗰单官司。

——你上司这个时候安排你出差,显然是不想让你接手玉娇那桩官司。

嗰个乜乜委又开听证会,摆明(车马)又准备调高油价。

——那个什么委又开听证会,看来又要调高油价了。

解释:这个俗语中,〔车〕读〔居〕音,而不读〔ce1〕音。〔乜乜〕,相当于〔什么什么〕、〔所谓的什么〕,带有一种不屑的感情。〔摆明〕,有近义词〔明框〕,如〔佢明框呃你(他显然是骗你)〕。

食人只车

说明:若觉得对方要求过分,贪得无厌,就可以对他使用这句俗语。

两个烂鬼兽头铜像卖到成亿文,食人只车咩!

——两个破兽首铜像卖到上亿元,太离谱了!

甲:你快啲陪返部新计算机畀我!

——你快点赔我一台新计算机!

乙:哗!我整烂你个鼠标,你要我赔成部计算机畀你,想食咗我只车啊?

——哇!我弄坏你的鼠标,你要我赔你一整台计算机,这不是抢吗?

解释:这个俗语也是出自象棋,所以〔车〕也是读〔居〕,其中的〔人〕字可以替换成第一人称的〔我〕。意思和用法相近的表达方式还有〔你唔好去抢?〕、〔想攞命咩!〕等。

车大奅

说明:〔说大话〕在粤语中有一个特别的俗语,气势上比〔吹牛〕更厉害。

甲:禽晚我去咗志云个饭局。

——昨晚我去了志云的饭局。

乙:你唔好车大奅啦,志云今朝先从英国返嚟。

——你别胡扯了,志云今早才从英国回来。

阿女,以后唔好同振聪交往咁多,呢个人专车大奅,信唔过嘅。

——女儿,以后别跟振聪交往太多,这个人专会吹牛,信不过的。

解释:很多人写成〔车大炮〕,其实本字为〔扯大奅〕,不过现在〔车〕已衍生出〔胡乱说话〕的意思了,类似北方话的“侃”,例如〔车天车地〕,因此写成〔车大奅〕也可。

执笠

情景:早一段时间,时时都听到有企业倒闭的消息,“倒闭”,粤语叫“执笠”。

林伯间电视台长期蚀本,如果唔尽早改善经营策略,实听执笠。

——林老先生的电视台长期亏本,要是不尽早改善经营策略,就等着倒闭。

以前呢度有间云吞面店,点解而家唔见咗?

——以前这儿有一件馄饨面店,怎么现在不见了? B:最近市道唔好,上个月执咗笠啦。

——最近市道不好,上个月结业了。

解释:〔执笠〕可加上一些时态助词,如〔咗〕、〔紧〕,如〔执咗笠〕,有时亦省略成〔执咗〕。〔实听〕,有〔必定会、早晚会〕的意思,又如〔噉打法实听输波(这样打下去准会输球)〕。

弊家伙&大镬

说明:形容很糟糕的情况,有多种表达方式。

弊家伙,不记得带锁匙添!

——糟了!忘记了带钥匙!

唔小心删咗成个活页夹,今次大镬喇!

——不小心把整个活页夹都删了,这次问题可大了!

解释:在一般情况下,两词可以互换,但也有微小差别,〔弊家伙〕一般指特发的情况,而〔大镬〕主要强调事件的严重性,不一定是特发,例如〔我只脚好大镬,韧带撕裂〕一句,则不可换成〔弊家伙〕。粤语的〔弊〕本身就是糟糕的意思,由它衍生出的另外几个相似的俗语:〔弊一弊都冇咁弊〕、〔弊家了(liao1)〕、〔弊晒〕。

同人唔同命

说明:〔同人唔同命〕形容人之间命运际遇的不同,往往包含一种无奈感叹的情绪。

甲:人又叫泽楷,我又叫泽楷,点解人哋老窦有几百亿身家,我老窦就得几百文一个月嘅退休金?

——别人叫泽楷,我也叫泽楷,为什么别人的老爸有几百亿身家,我老爸却只有一个月几百块钱的退休金?

乙:呢地啲咪叫“同人唔同命”啰。

——这就叫“同人不同命”嘛。

解释:首句的〔人〕是〔人哋〕的简写,表示〔别人〕的意思,如〔人有我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同人唔同命〕还有押韵的下句〔同遮唔同柄〕,人的命运各不相同,正如同样是伞,伞的把也各不相同。

买棺材唔知埞

说明:形容别人的行为将会引起很大危险,而他本人却意识不到,可以用这句俗语。

天雨路滑又大雾,你重开到成百公里时速,系咪买棺材唔知埞? ——天下雨,路湿滑,雾又大,你还开到上百公里的时速,你不怕死吗?

明知呢条巷多贼仔,佢重够胆死一个人带住十几万现金行入去,真系买棺材唔知埞。——明知道这条巷多贼,他还胆敢一个人带着几十万现金走进去,真的不知死活。

解释:〔埞〕是〔地方〕,到哪里买棺材也不知道,就是对死一点观念都没有,也就是粤语所说的〔唔知死〕。〔够胆死〕中的〔死〕字没有特别意思,纯粹加强语气,相当于〔竟然够胆……〕。

唔知个×字点写

说明:与上期俗语意思相同的有〔唔知个死字点写〕,引申开去其它意思,就是〔唔知个×字点写〕。

你个衰仔,擒到咁高,系咪唔知个死字点写?

——你这不听话的家伙,爬到那么高的地方,是不是不怕死? 嗰个芙碌姐姐,成日摆自己啲三级相上网,都唔知个丑字点写嘅。——那个芙碌姐姐,老是摆自己的艳照上网,连什么叫羞耻都不知道。

解释:唔知个×字点写,相当于〔不怕×”或“不会×〕,如〔唔知个输字点写(赢定了)〕,〔唔知个惊字点写(丝毫不害怕)〕。〔擒〕是指用手脚一齐攀爬,如〔擒墙〕、〔擒高擒低〕。

得个吉

说明:〔得个吉〕就是〔一场空〕的意思,形容希望落空。

嗰日去咗六间公司见工,结果搞咗成日得个吉,一份都见唔成。

——那天到过六间公司求职,结果白废一整天,一份工都找不成。

今晚等流星雨等咗成晚,点知得个吉,半粒流星都见唔到,流莺就见到几只。

——今晚等了一整晚的流星雨,谁知道希望落空,半颗流星都见不到,流莺倒见到几只。

解释:由于粤语〔空〕、〔凶〕同音不吉利,所以〔得场空〕便避讳成〔得个吉〕。〔成〕强调一个整体,如〔成晚〕、〔成身〕、〔成个国家〕。

得个×字

说明:〔得个〕之后不单单可以接〔吉〕字,还可以接上各种各样的〔字〕。

东亚嘅日本,韩国,朝鲜都入咗南非世界杯决赛周,而我哋嗰班“大牌”国脚,到时就净系得个睇字。

——东亚的日、韩、朝都进了南非世界杯决赛周,而我们那帮“大牌”国脚,到时候就只有看的份儿。

车展有咩好去?嗰啲车你又买唔起,得个恨字。

——车展有什么好去的?那些车你又买不起,只有羡慕的份儿。

解释:〔得个×字〕的×往往是动词,〔得个〕就是〔只能〕,〔只有……的份〕,又如〔得个讲〕、〔得个做〕。〔恨〕,除了〔痛恨〕,在粤语里头还有〔非常想得到〕、〔渴望〕的意思,如〔恨嫁〕、〔好恨食榴莲〕。

系噉意

说明:为了应付某些事情而做个样子,粤语叫〔系噉意〕。

外母煮嘅餸好难食,我系噉意扒咗两啖饭就算数。——丈母娘做的菜很难吃,我随便吃了两口饭应酬过去。新年大头,系噉意畀封利市你!

——新年好日字,给个红包你,意思意思。

解释:在〔系噉意〕中,〔意〕要转调读成〔椅〕。〔算数〕并非指算术,而是“罢了,算了”的意思,例如〔我唔会就噉算数(我不会就此罢休)〕。

话之你

说明:〔话知你〕表示对某事漠不关心的态度,意思是〔管你那么多〕。

甲:我又失恋啊!——我又失恋了!

乙:话之你,唔好嘈住我上网!

——才不关我的事,别打扰我上网!

边个犯咗法都要受到制裁,话之佢系乜嘢高官有钱佬。

——谁犯了法都要受到制裁,不管他是什么高官或有钱人。

解释:视乎说话的对象,可用〔话之你〕(第二人称)或〔话之佢〕(第三人称)。此外,〔话之你/佢〕也可以引出条件句,相当于〔不管、无论〕的意思,如上面最后一句。

十划未有一撇

说明:俗语〔十划未有一撇〕比喻事情才刚刚开始,毫无眉目。

甲:听讲你准备开公司喎,开业嗰日记住叫埋我。

——听说你准备开公司,开业那天记得叫上我。

乙:到时先算啦,而家十划未有一撇。

——到时再算吧,现在离成事还很遥远。

解释:〔划〕是指〔笔划〕,此俗语本来叫〔十字未有一撇〕,以前练写字,一般从横、竖开始,因此很多人选〔十〕字来写。当练了很长时间,还仅仅是写了横、竖,未开始写〔撇〕,因此〔十字未有一撇〕比喻事情刚刚开始,以后要做的事还很多。

水蛇春咁长

解释:形容事物过长而令人生厌,可用俗语〔水蛇春咁长〕。

甲:得闲就嚟我个微博睇睇,呢个系网址。——有空就来我的微博看看,这是网址。乙:个网址水蛇春咁长,边记得住啊? ——网址这么长,哪记得住?

嗰个领导讲话水蛇春咁长,有成半人瞓着咗。——那领导说话又长又闷,有过半人都睡着了。

解释:〔卵〕在粤语叫做〔春〕,据说水蛇的卵连成一条相当长,所以〔水蛇春咁长〕比喻冗长且令人生厌的东西,有时可用〔又长又臭〕代替。

一匹布咁长

解释:若某件事情说来话长,非三言两语讲得清楚,可用〔一匹布咁长〕形容。

甲:点解明哥同鹏仔咁大仇口嘅? ——为什么明哥跟鹏仔结了这么大的怨? 乙:讲起就一匹布咁长喇。——说来就话长。

解释:〔水蛇春咁长〕与〔一匹布咁长/成匹布咁长〕都有〔长〕的意思,但前者指单一简单事情的冗长,而后者指牵涉的事情多或关系复杂,两者不可相互取代。两人以往所结的仇恨,又可叫〔仇口〕。

攞命

说明:在〔酒后驾车会攞命〕中,〔攞命〕取其本意〔夺命〕,除此之外,还有其它意思。

Beyond 嘅《情人》呢首歌,有几句歌词好攞命。

——Beyond 的《情人》这首歌,有几句歌词很令人动容之极。攞命咯!要喺三十几度高温之下排几个钟队先入得场。——真要命!要在三十多度高温下排几个小时的队才能进场。

解释:这里〔攞命〕大致表示〔要命,让人接受不了〕的意思,但可分别表示好的事情(第一句)和不好的事情(第二句),现在也有人以〔攞胆〕代替〔攞命〕。

攞景定赠庆

说明:当责怪别人在某些场合做出一些事使人难堪,就会用到“攞景定赠庆”。

阿丽啱啱失恋,你两个就喺佢面前晒恩爱,攞景定赠庆啊?

——阿丽刚失恋,你们俩就当她面表现得如此恩爱,这不是故意让她难受吗? 阿爷个展览会开张大吉,寒少就大讲隔篱间幼儿园嘅劈人事件,都唔知佢攞景定赠庆。——爷爷的展览会刚开张,寒少就大谈隔壁幼儿园的砍人事件,分明是让爷爷难堪。

解释:〔攞景定赠庆〕这句话用于制止不适当的行为,其中〔攞景〕是有意作秀,〔赠庆〕是凑热闹,这两种行为有时会引起其他人的不快。〔晒〕有〔炫耀、摆显〕之意,如〔晒命〕、〔晒身家〕等。

打醒十二分精神

说明:表示〔格外留神,特别小心〕,可用〔打醒十二分精神〕。

呢段路成日出事,你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揸车。——这段路总是出事,你要非常小心开车。

乘车嘅时候一定要打醒十二分精神,随时有贼仔伸手落你个袋。——乘车的时候一定要格外留神,随时有小偷把手伸进你的口袋。

解释:十分已经是满分,十二分就是超过满分,强调要全神贯注,不能有半分走神。〔乘车〕与〔坐车〕的区别就是前者不一定有位坐,因此对于站着〔乘车〕的人更要〔打醒十二分精神〕防贼。

甩底

说明:因某人的变故而破坏定好的计划或约定的事情,则可形容该人〔甩底〕。

林书记应承搞我个仔入重点学校读书,点知最后甩底。——林书记答应搞我儿子进重点学校读书,谁知最后没有帮忙。为咗唔甩你底,我推晒今日所有约会。——为了不失约于你,我推掉今天所有的约会。

解释:瓦锅一旦发生甩底(底部脱落)意外,里面煮好的食物都浪费了,因此〔甩底〕比喻原来的计划全盘打乱,意思近似〔放飞机〕,但“甩底”带有一定客观因素,且未必是指赴约,意思更广泛。

一句讲晒

说明:当说完一番话之后,可用〔一句讲晒〕引出中心论点或核心问题。

一句讲晒,你肯唔肯帮我? ——说白了,你肯不肯帮我?

我讲咗咁多,一句讲晒,都系唔想你畀人呃。——我说了那么多,无非是不希望你被人欺骗。

篇3:粤语俗语谚语

一引入新颖, 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 是一节课的开端, 应该对新课的讲授起到铺垫的作用。恰当合理、引人入胜的导课, 不仅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给予他们愉悦的心境, 便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用一个朴素而又喜闻乐见的俗语、谚语或古诗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和欲望, 从而顺利导入新课。如教学第二单元“空气”时, 我就以谜语的形式引入:“一物到处有, 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 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 没它活不久。” (打一物质) 这样引入, 不仅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巧用口诀, 帮助理解

有人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兴趣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和创新欲望, 教师应时常借助激发兴趣的工具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理解、吸收新知识。口诀教学法就能产生这样的效果。运用口诀教学既可缩短知识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 还能降低知识难度, 有助于学生迅速牢固地理解新知。如讲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 可以利用同音来编个口诀, 即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入药品, 固定装置, 点燃酒精灯, 收集气体, 将导管移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这七个步骤用“茶庄定点收利息”来简明扼要地描述利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氧气的实验步骤, 并设疑:“如果把利息弄反了, 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然后集体讨论分析:会使水回流至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再如讲解化合价时, 让学生们运用化合价口诀:“单质元素全为零, 化合物中和为零。氢一氧二要记住, 金正非负记分明。一价金属钾钠银, 二价金属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 三铝四硅五价磷。谈根价, 也不难, 氢氧根负一氨正一。酸根所有皆为负, 一硝三磷二硫碳。”通过这样的一些口诀, 就把复杂的实验现象, 化为简单、直观、通俗易懂的口诀, 大大降低了知识的难度系数, 并能迅速把学生的思绪顺畅地领入新课, 有效地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三运用歌谣、顺口溜等形式解决复杂难理解的理论和实验

歌谣、顺口溜, 是教学的有趣模式, 应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难于理解的理论和复杂的实验步骤, 都可以用该方法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如讲到化学式的书写时, 元素的先后顺序学生常搞错, 我就给他们总结出, 对于大多数化学式来说满足:“金氢前、非金后, 氧化物、氧在后”的规律。学到1~18号元素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元素名称和序号, 我就用顶征的手法按顺序五种元素一组, 并且让五个学生与之相对应, 这样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再如讲到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时, 是高中的一大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我就把命名步骤组成四字经的形式——“最长碳链, 最小编号, 最多取代, 简单在前, 复杂在后, 相同合并, 位次与基, 短线相隔, 同基位次, 从小到大, 逗号相隔”。这样也把难关攻下了。当然这样的教学在严谨性上, 可能会欠缺一些, 但只要处理恰当, 也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通过采取歌谣、顺口溜方式, 既节省了时间, 又可化解难度,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恰当地引用俗语, 助其消化

如在讲硫和酶的有关知识时我们可以恰当地引用俗语:“吃肉不吃蒜, 营养减一半”。当然, 这是夸张的说法, 说明蒜的功用很大。大蒜里含有大蒜素, 化学成分是硫化二烯。因其分子中硫元素而具有杀菌的功能。大蒜素是“植物杀菌素”的一种。大蒜还有降低血脂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因为它能抑制形成脂肪或产生胆固醇的某些关键酶, 防止动脉硬化;其抗血栓作用是通过增强血浆纤维溶解活性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来实现的。俗语的恰当引用, 有利于帮助学生消化本节课的内容。

五结束语

总之, 我国的俗语、谚语、古诗等资源非常丰富, 需要化学教师平时注意搜集整理, 并适当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利用俗语、谚语、古诗进行教学, 这是其他直观手段无法比拟的。实践证明, 充分利用俗语、谚语、古诗开展课堂教学,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集中注意力, 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使学生轻松牢固地掌握知识。

摘要: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有关化学知识的俗语、谚语、古诗、口诀, 如果我们将其巧妙、恰当地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又能帮助学生增强理解和识记的能力。

篇4:英汉俗语差异及汉语谚语的英译

关键词: 英汉文化差异    谚语英译    直译    意译

语言之间的交流,实质上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不同的谚语所傳递的文化信息不同,这种差异正是翻译的难点。若不处理这些文化因素,则在翻译中难免会出现文化误解或文化流失。由于拥有不同的地理、历史、经济条件,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这些背景和特点同样会影响谚语的措辞和表达,并且经常使谚语翻译遇到巨大的实际困难。事实上,无论是单独运用直译还是运用意译,都不能比较完整地体现所有谚语的背景和特点。因而怎样体现谚语的这些背景和特点是一个急需解决、非常复杂的问题。现分析英汉俗语差异的一些主要表现:

1.历史背景的差异

汉语里的“挥金如土”常被中国人拿来形容大把花钱、浪费金钱,如果直译成英语,就是“spend money like soil”,事实上,英语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表达此意。这正是因为中国古代重视农业、以农立国的历史背景。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其航海业十分发达,因此有很多关于水的成语和谚语,前文所说的“spend money like water”则是其一。此外,还有“to be in hot/deep water”(陷入困境),“draw water in one’s own mill”(谋取私利),“make one’s mouth water”(使某人垂涎)等。

2.文化习俗的差异

文化习俗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人与中国人对不同的事物、动物、习惯有着不同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印记。在中国人眼里寓意吉祥、美好、褒义的事物或动物在英国人眼里可能根本毫无寓意或者寓意着贬义,反之亦然。

比如中国人习惯用“松、柏”夸赞一个人坚毅、顽强的品质,因为松柏四季常青、不畏严寒。而在英国人眼里,松柏只是一种树叶不会枯落的树而已,并无特殊的寓意。所以中国人常说的“他像松柏一样坚强”,如果在交际中直译为“He is as strong as a pine tree or a cypress”,就会给外国听者造成很大困扰。在动物形象上,文化习俗的差异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英国的谚语中,“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幸运日。),“Lucky dog”(幸运的人)等很多俗语都用狗这个动物形象表达美好的寓意。在英国,人们普遍爱狗,很多人甚至把宠物狗当成自己的儿女,所以有很多关于狗的谚语,且表示褒义。而汉语中狗的形象多为贬义色彩,如汉语的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盗鸡鸣”,“狗仗人势”等。

3.历史典故的差异

英国、中国作为两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两个国家,有着属于自己的民族史和大量的历史故事。英汉两种语言作为承载这些历史事件的载体,根据特定的时间、背景及历史事件,记载了许多历史典故。其中大多数谚语都出自这些历史典故。不深入学习和了解他国的历史典故,是无法正确在译文中表达出原谚语中的思想内容的。如汉语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弃笔从戎”,“昭君出塞”等,倘若不清楚这些典故的出处,要翻译则有相当大的阻碍。同样,英文中的戏剧、歌剧,不深入了解,也是很难翻译成汉语的。

4.部分词汇表达的空缺

词汇空缺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词语非对应现象,词汇空缺是翻译过程中最棘手的一种文化障碍。不同文化之间差异与共性并存,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多为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真空所在。“词汇空缺”作为文化真空的产物,直接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空白”,分布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在英汉互译中,译者的双语文化知识在其成功的翻译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

2015年春节是中国羊年,春节前,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报道“中国羊年把全世界英文媒体搞疯了!究竟是哪种羊?”,“Chinese New year Manchester:Is it the Year of the Ram/Sheep or Goat?”。英语里,关于羊的表达有ram,sheep,goat,而中国羊年只是简单的一个羊字,并未细分哪种羊,这就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非对应现象的表现。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喜欢引用本国或外国的谚语,因此,正确翻译谚语在交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将汉语谚语所承载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传译给外国读者,帮助外国读者消除或减少语言及文化障碍,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下面介绍英汉互译中常用的两种翻译方法,即直译法和意译法,并结合一些实例探讨汉语谚语的英译。

1.直译法

翻译中,采用直译还是意译并非取决于译者的主观意志,而是由语言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可以说,语言的本质特点是直译法的必备条件。直译法,通俗一点说,就是使原文和译文在内容、形式、结构上最大限度地保持对等。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由于各国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活动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各国在文化的某些方面产生相似性。因此,不同语言间常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似的概念、词汇、习惯表达等。如许多汉语谚语中“形同意合”的情况都可以采用直译法,这种情况下使用直译法,不仅能形象地表达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还不容易给听者造成困扰。

汉语中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可以直接根据其字面意思翻译成“It’s easy to dodge an open attack but difficult to escape from a clandestine one.”。又如“凡事总有个开头”,可以直接翻译“Everything must have a beginning.”;“一回生,二回熟”,可直译为“Different the first time,easy the second.”,等等。直译法不仅能准确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而且有些直译的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

汉语谚语翻译成英文,有些使用意译也能表达出原句的意思,但是会缺乏源语的那种感觉。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可直译为“As a long road tests a horse’s strength,so a long task proves a person’s heart.”,也可意译为“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意译后的谚语虽很简短,也很贴切地表达出了源语中“时间才能见证一个人真正的内心、内在”这个意思,但与直译后的谚语相比,少了源语中那些具体的形象主体“遥远的路途”、“马”、“时间”、“人心”,并且少了对比,少了结构上的对称,所以不如直译的妥当。

2.意译法

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有时使用直译法翻译后的译文会使听者无法理解,而且很多情况下使用直译会给翻译带来相当多的障碍。在此情况下,译者只能在理解源语文化内涵的背景下采用意译的方法,以免产生诸多障碍。

“一寸光阴一寸金”,其表达的意思是时间和金钱一样,都很珍貴,如果直译,就必须把一寸翻译出来,在英文里比较难找到对应的词,所以使用意译翻译效果更好,“Time is money.”,既简单又贴切,关键是听者易懂。又如“人不可貌相”,可以意译成“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若直译,可译为“Lose where the sun rises and gain where the sun sets.”,但直译后的英文根本没有表达出此谚语“在一方面失败了,在另一方面成功了”的意思,所以直译后的句子并不妥当。因此可以意译为“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 roundabouts.”,这样一来,既能正确表达出源语的意思,又能让听者一听即明了。

翻译谚语,使用直译还是意译,完全取决于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只要谚语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不影响译文读者的理解,译者就应该尽可能直译,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努力减少原句的损失并确保语言的活力。有的谚语出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无法直接翻译,或者直接翻译后,译者也难以理解,则应该使用意译。需明确的一点是,无论使用直译还是意译,译者都应该充分地理解源语的意思。

参考文献:

[1]孙桂玲.汉语谚语中的文化对比与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2]李迎春.英汉成语的比较与翻译[J].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报,2009,10.

[3]魏军梅.词汇空缺与英汉互译[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10).

篇5:粤语谚语

顶栊。

「顶栊」,是「最尽」或「极其量」的意思,究竟什么是真正的「顶栊」呢? 「顶栊」一词,来自广东戏行术语,最原先的「顶栊」,是戏院满座的意思。

戏院满座,不是叫「爆棚」吗?

戏班落乡演出,多在平地搭建临时竹制的戏棚,客满时,便是「爆棚」;而「顶 栊」则在固定建筑的戏院剧场内建成的。

早期南方的戏院,依照中国古老大屋的规格建成,只有地下一层堂座,并无二楼 ;堂座最前台上是银幕(可以卷起,改做大戏的),台下便是两排座位,中间有 行人道,最后面便是入口,而入口处,有两边木堂栊,即用圆木条做成的横栅,好比现今我们新房子的铁闸,晚间作防盗之用的。

以前的戏院,除座位票之外,也有企位票(即可站着看戏),当人多入场,站到 紧贴入口的木栊处时,这便是「顶栊」了!

常用语是:「我顶栊只可惜两千元给你!」即我最多只能借二千元给你!

执生

香港有今日这样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香港人之拼搏精神。香港人常标榜自己的机智,有一形容词,是为:「执生」。何谓「执生」呢?

简单而言,就是「随机应变」,「伺机行事」。即在事前没有准备或临时有变时,要懂得灵活异变。

「执生」一词,原是戏行术语。因戏班必是现场演出的,临场突变之事,无可预 知。惟有靠演员临场应变。

「执」,就是「把持」;「生」,就是「生机」。

「执生」并合起来,就是不可放过一线生机的机会,复引伸为机智的表现,这也 是香港人引以为荣的强项。食脑

中国人的食谱内,什么都有,连石头也可作药料,难怪有说只要背向天的动物,便可以吃!

广东话有一言:「食脑」。

这次的「食━脑」,不是真的吃掉脑袋脑浆,而是一个意念上的词语。「食」,不是直译为「吃」,而是「依靠」的意思。「脑」,不是「脑袋儿」,而是「脑袋生成的智慧」。

「食脑」,在广东话里,就是指:「全靠脑袋而成功」,常用语为:「我们有今 日,是靠『食脑』的!」(意说:我们有今天的成就,全凭脑袋想出的点子!)简单而言,「食脑」,就是「用脑」、「动脑袋」。拉阔

「拉阔」一词其实是由香港商业电台的俞妆小姐创造出来的,它是由英文 “Live ” 演变而来,即现场的意思。

「拉阔」亦代表着扩阔本地乐迷的音乐空间,无界限、无边际的音乐,以达致用 音乐拉近人们的距离,走向音乐世界大同·现在,商业电台经常举办的「拉阔音 乐会」就是有这个含意。小强

香港人习惯把蟑螂这种肮脏的害虫叫成「小强」。

究竟蟑螂是在何时开始被人们称为「小强」就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香港 影星周星驰曾经于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内将一只蟑螂称作「小强」,从此以后,很多香港的蟑螂就有了名字。

另外,香港居住环境挤逼,气候温和,加上香港人太忙,没有太多时间打扫家居,因此家中有蟑螂实在十分平常。有人甚至毫不介意,让蟑螂四处走动,所以大 家很欢迎它们有这昵称。煲粥

「煲粥」一词,在广东话里,是「长时间的拿着电话筒跟别人无聊地闲谈」。那么,为何说三道四的讲电话,是叫「煲粥」,而不是「煲汤」或「煲饭」呢? 原来,「煲粥」,全名是「煲电话粥」。

「煲」,是广东自创字,有两意,一是煮食物的锅;二是「煮」也!

「煲粥」的主要材料,本来是用米,而现今却换上电话,即变相成为没有用米来 煮吧!

没有用米去煲的粥,广东人称之为「无米粥」;没有米的粥,就是没有「米气」 了!

广东人指一个人做事不负责,不中用、无聊或无谓时,就叫「无米气」或「唔凑 米气」。

煮粥吃,是想有热粥暖肚,对身体有益,若吃了没有米气的没营养的水,便算多 余不中用的吧!

拿电话讲一大堆无谓无聊的废话,无终又是不会做出点甚么成绩来,便是名符其 实的「煲电话粥」了!劈炮

现今,凡是下属不满上司而辞职的,广东俗语,皆称之为「劈炮」。「劈炮」,本是警察术语。「炮」喻指警枪。「劈」是个借音字,是「抛掉」的意思。「劈炮」原是警察掷下佩枪,辞职不干也。

在香港,做公务员的,除非犯了严重错失,否则,很少遭政府解偏的。警察是公务员,几乎是吃铁饭碗的人,故此,若一个警员要辞职的话,多是工作 上不愉快,遂要怒掷「炮仔」(枪也),以渲泄不满,这激烈动作,就叫「劈炮 当然,敢「劈炮」者,就等如不想干下去的了!

慢慢,「劈炮」一词,流入坊间,成为所有打工仔自己辞职的代名词。炒鱿鱼

「炒鱿鱼」是「被解雇」的意思。

以前,到广东或香港做工的外地人,雇主多以包食宿的。

这些离乡别井的打工仔,身上回能带着轻便的包袱,顶多多带一张绵被或竹席。那时候的店铺,多是前铺后居,即屋前端是营业的铺面,店主与伙记同住在店后 的房间或阁楼。

当员工被老板开除时,他便需收拾细软离开,这动作便叫做「执包袱」或「炒鱿 鱼」。

「执包袱」,看字面也明白个中含意,「炒鱿鱼」便要靠想像力了!

原来,广东菜有一名为「炒鱿鱼」,即炒鱿鱼片,当鱿鱼片熟透时,便会自动卷 成一圈的,正好像被开除的员工,在将自己的被铺(席或绵被)卷起一束时的摸 样,故此,除「执包袱」之外,被解雇又可叫做「炒鱿鱼」。猪头丙

广东人骂别人呆笨时,会称人家做「猪头丙」!哪为何会是猪头「丙」,而不是猪头「甲」或「乙」?

原来,这「猪头丙」一词,是改自上海俗语「猪头三」的,那,为何又叫猪头「 三」,而不是猪头「二」或「四」呢?

中文难学之处,就是多文字游戏,除了正统的呤诗作句外,还有猜灯谜、歇后语、及一种叫做「缩脚韵」的猜字戏玩,即是说话只讲上半截,而听者会明白(或 猜到)下一截没有讲出来的意思,例如广东有一种着名饮料、茅根竹蔗水。而广 东人又俗称「钱」为「水」,于是,当有人说「茅根竹」时,大家便意会这是「 借水」(借钱也,因「蔗」与「借」同音)。

话说回来,上海俗语那「猪头三」,也是一句缩脚语,全句是「猪头三牲」;「 猪头三」者,即指被骂的人,是「牲」也。「牲」,是「畜生」之意。

「猪头三牲」是什么呢?原来,「三牲」,本是敬神祭品的三色,即猪头、雄鸡 和青鱼,统称为「猪头三牲」。

俗语经过时间和地区的隔阂,会有新变化和新解释,所以,上海的「猪头三」,由骂人是「畜牲」,到香港后,变为蠢钝的人。剥花生和电灯胆

男女谈恋爱,广东话叫做「拍拖」。在六十年代前,民风淳朴,思想保守,两恋 人因拍拖而产成的有趣俗语,便有「剥花生」和「电灯胆」。

当年父母看到女儿有人追求,既喜又怕,担心女儿吃亏,于是,会派幼子幼女陪 同姐姐应男友之约。那时候,男女拍拖,多了一个幼童同行,是件平常事。这个 阻手阻脚,不知趣者,叫做「电灯胆」;而这个防碍两口子喁喁情话的行为,叫 做「剥花生」。

很多人,以为「电灯胆」(即灯泡)因可以发光,而影响了现场浪漫气氛,这是 一个误解,原来,「电灯胆」一词,有一句歇后语━「唔通气」。

灯泡,是真空的物体,不能通气的;广东话之「唔通气」,是指一个人不懂世情,不知识回避的意思。

「剥花生」,就是哥哥姊姊谈情说爱时,怕「陪坐」而来的弟妹生闷,通常会买 些零食,让他们打发时间的。当年的零食不多,以花生最为普遍,于是,坐在一 旁的小朋友,便以「剥花生」来解闷了!地胆

很熟某地,甚至在某地很有势力的人为「地胆」。「地胆」亦即「地头蛇」的意 思。

「地」就是指地方、地区。「胆」可以代表胆量,在某地可以很有胆量的四处行 动,必定是对当地环境非常熟悉。

「胆」亦可作「中心」解,所以「地胆」也可代表某地的中心人物,但通常只限 于形容有势力的黑道中人。蒲

「蒲」是一个动词,原本应作「浮」,有游荡的意思。

在香港,很多时下的年青男女都喜欢过夜生活,的士高啦、酒吧啦、派对啦,各 式其色,各自各精彩。

「蒲」就是用作形容年青人晚上到此等场地留连消遣。「出口黎蒲」或「去蒲」 亦有同样意思。

另外,「蒲头」就是指「出现」的意思。若某人经常不出现,像失了踪似的,你 就可以用「成日(经常)唔(不)蒲头」来形容他。买棺材唔知埞

「买棺材唔知埞」是用来形容那些不知死活,不知好歹的人。

「地」,是指地方、位置。「唔知」,就是不知道的意思。连买棺材的地方也 不懂,去哪里买棺材也不清楚,即是对死亡根本没有一点观念,亦即不知死活,不知好歹。

另外,「唔识死」(不知道死为何物)、「唔知个『死』字点写」(不知道「死 」一字如何写),都是形容同一类人。死蠢

「蠢」,不须多解也知道其意思,因?为大家都不是蠢钝的人。

在广州,很多用以责骂人的语句都会有「死」一字于首,目的是为了加强语气。例如: 「死八婆」、「死八公」(即三八或讨人厌的女人、男人)「死仔包」、「死女 包」(即讨厌的男孩子、女孩子,通常是父母用来责备子女的)「死人头」(没 有分男女和辈份的骂人用语)「死蠢」就是用以责骂十分、非常、过份地蠢钝的 人。嘔電

嘔電一詞係由“嘔血”演變而來的。如:俾你激到“嘔血”啊(生氣到極點)俾你激到“嘔電”啊(加強生氣的程度。)你慳啲啦

慳 :節省 慳錢:節約用錢

我部(汽)車好慳油嘎:(汽車的耗油量很低)你慳啲啦:你省著點吧(你少來吧。)--揸兜

揸:拿起(在手上)

兜:一种盛栽食物的器皿。(这里解作乞丐用来乞食的钵)啲股票跌到一文不值,今次揸兜咯。(没钱了,要去乞食为生 呃鬼食豆腐

呃:騙、欺騙 你呃我啊?:你騙我嗎?

食:廣州話中很常用的動詞,食飯:吃飯; 食嘢:吃東西 講起這個詞就有一段故事:

篇6:广东粤语民间谚语

好女两头瞒,衰女两头搬。

宁欺白须公,莫欺鼻涕虫。

做死老亨,瘾死后生。

惊蛰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唔得晴。

回南转北,冷到口唇黑。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未有河南,先有沥滘。

先雷后落,唔够洗镬。

早禾忌北风,晚禾忌雷公。

三长两短,衫长裤短。

趁佢病,攞佢命。

篇7:芒种谚语_芒种节气谚语俗语

芒种时节的五大习俗

芒种节气的谚语

1、豆不让宿,麦不让晌。

2、要吃豆腐,泥里咕嘟。

3、春谷宜晚,夏谷宜早。

4、水源能保险,可以提前串。

5、棉花不打杈,光长柴禾架。

6、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

7、槐花稠,豆子收;槐花稀,豆子秕。

8、棉花不治虫,有苗没有铃。

9、夏季田,早一宿,高一拳。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1、不怕施肥远,就怕施肥浅;不怕施肥浅,就怕埋不严。

12、芒种雨汛_期,护堤排涝要注意。

13、南京到北京,都耩隔耧青。

14、大豆锄瓣,豇豆锄蔓。

15、芒种三日打麦场。

16、两腿拉得宽,_摆得欢。

17、棉花灌在麦收时,十年就有九适宜。

18、苹果树,要夏剪,疏枝、扭梢、枝盘圈。

19、埋麦露豆晒芝麻。

20、芒种忙,麦上场。

21、豆勒脖,一个豆粒打不着。

22、芒种雨涟涟,夏至要旱田。

23、湿麦进仓,烂个净光。

24、芒种南风扬,夏季雨满塘。

25、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26、麦前蹲苗,麦口浇花。

27、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打火夜插秧。

28、耩地深又暄,就怕大雨灌。

29、过了芒种不种稻,过了夏至不栽田。

30、手快不如工具快,老汉能把青年赛。

31、芒种有雨,芒种后日日雨。

32、田里看年景,场里看收成,仓里定输赢。

33、麦子割倒还未运,遇雨种豆不用问。

34、豆子当宿就翻身,再下大雨就无损。

35、蚂蚱蚂蚱,剩个楂楂。

36、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37、麦熟九成动手割,莫等熟透颗粒落。

38、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

39、浅播豆,半边露。

40、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

41、拉到场里一半,收到囤里才算。

42、芒种皮脸火,夏至雨淋淋。

43、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44、芒种插秧谷满尖,夏至插的结半边。

45、芒种芒种,水打田垅。

46、芒种忙两头,忙收又忙种。

47、麦收要紧,秋收要稳。

48、一步丢一棵,一天丢一垛。

49、夏种晚一天,秋收晚十天。

50、生割麦子出好面,生砍高粱煮好饭。

51、芒种现蕾,带桃入伏。

返回目录>>>

关于芒种节气的谚语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南京到北京,都耩隔耧青。

3、七分家什,三分行家。

4、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5、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6、大豆锄芽,荞麦锄花。

7、磨镰擦锄,不误工夫。

8、麦前蹲苗,麦口浇花。

9、豆子就怕急雨拍,抓紧划搂莫懈怠。

10、湿麦进仓,烂个净光。

11、麦子夹生割,谷子要熟妥。

12、麦子上了场,棉花别没娘。

13、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14、夏种无早,越早越好。

15、耩地深又暄,就怕大雨灌。

16、豆勒脖,一个豆粒打不着。

17、五月冷,一棵豆子收一捧。

18、芒种皮脸火,夏至雨淋淋。

19、芒种地里无青苗。

20、棉花灌在麦收时,十年就有九适宜。

21、麦秸氨化好,牛羊没个饱。

22、不怕施肥远,就怕施肥浅;不怕施肥浅,就怕埋不严。

23、麦收时节停一停,风吹雨打一场空。

24、小麦选种在田间,弄到场里就要掺。

25、要吃豆腐,泥里咕嘟。

26、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

27、把式把式,离不开家什。

28、若要种子选得好,秆粗、穗大、籽粒饱。

29、埋麦露豆,提耧耩谷。

30、麦收有五忙:割、拉、打、晒、藏。

31、蚂蚱蚂蚱,剩个楂楂。

32、苹果树,要夏剪,疏枝、扭梢、枝盘圈。

33、槐连豆,打滴溜,今年不收明年收。

34、小麦不进场,不敢说短长;小麦进了场,也难说短长。

35、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36、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37、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38、麦收九十九,不收一百一。

39、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40、麦收要紧,秋收要稳。

41、麦收前后浇棉花,促棵健长把架搭。

42、玉米地里带豆,十年九不漏,丢了玉米还有豆。

43、心巧不如手巧,手巧不如家什巧。

44、有风没风,堆到当中。

45、晚种一天,秸矮粒扁。

46、春争日,夏争时。

47、一步丢一棵,一天丢一垛。

48、夏季田,早一宿,高一拳。

49、五月十三,不雨直干。

50、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

返回目录>>>

芒种送花神是什么意思

芒种时节送花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习俗。人们认为,芒种已过,百花开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是日,人们要设案供物,焚香祭祀,来为花神饯行。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道:“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

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根据古老的说法,芒种节过后,群芳摇落,花神退位,人世间便要隆重地为她饯行,以示感激。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

返回目录>>>

芒种时节的五大习俗

一、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此俗今已不存,但从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可窥见一斑:“(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

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千旄旌幢”中“千”即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旄是旗杆顶端缀有牦牛尾的旗,旌与旄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它由五彩折羽装饰,幢的形状为伞状。由此可见大户人家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热闹场面。

二、安苗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三、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四、煮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五、端午节

此节气里,我国有许多习俗,每隔两年就有一次端午节出现在芒种期间,其中,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四大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天中、朱门、五毒日。端午节有喝雄黄酒、吃粽子、吃绿豆糕、煮梅子、赛龙舟的习俗。

上一篇:《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下一篇:莘莘学子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