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书育人心得小结

2024-05-02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小结(共6篇)

篇1:教师教书育人心得小结

传道、守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1

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有人说:老师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说:老师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我,怀揣着对老师的崇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迈进了幼师这个行业。那时的我年少轻狂,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孩子王,带着他们玩好,不磕着碰着就行了。却从来没想到当一名合格的幼师不仅要会多方面的技能,还要有爱心、耐心。

初入幼师职业时,我也曾彷徨迷茫过。离开熟悉的学校,走进幼儿园这个小社会,不仅要适应老师的身份、责任,还要学会如何融入到同事中间和熟悉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刚开始时,做什么事情都手忙脚乱,没有头绪,甚至班里的捣蛋鬼都欺负我,不听我的话。我开始感到害怕,不想去上班,不想去接触孩子们。这时,和我配班的张老师鼓励我:“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学着去适应它,不要逃避。什么事情都可以慢慢学习,经验也是慢慢累积的”。在张老师的帮助下,我端正心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逐步适应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个人只有融入其中,与他人团结协作,才会领略到工作的乐趣。

爱是真诚的奉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责任是爱的支柱,爱是责任的幸福回味。爱是无私的付出,美丽处处可见,只是人的肉眼没有发现。幼儿园的孩子就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与培养。还记得我们班的孩子刚入学那年,宝贝们趴在家长的怀里哭着不让他们离开,那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我肩负的责任有多大。我需要用更多的爱来让他们接受我、喜欢我,让他们对我产生依恋、不再哭闹,逐渐适应幼儿园这个大集体,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对孩子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的爱,尽管他们有不同的性格,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孩子们美妙的心弦,就能给他们带来无限的欢乐。

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幼师的工作繁忙琐碎,而且工资低压力大,好多人都劝我不要干了。可我觉得虽然幼师平凡,但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幼师清贫,但我们的双手却托着明天的太阳;虽然幼师生活的不算鲜艳,但活的有自己的颜色。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不要去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吃苦、乐于奉献、不断进取、安于平凡,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绚丽的乐章。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2

常言道,教书育人。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常常忽略育人,而只顾教书,结果成了教死书,死教书,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明显。其实,教书与育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要教书先要育人。学生有了好的思想品德,对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学起知识来就会游刃有余。教师的教学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有一男生特别捣乱,平时不仅不爱学习,而且霸气十足。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无论什么原因,他总是振振有辞,即便没理也要辩上三分。每当看到他盛气凌人的样子,我就会觉得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学生为什么不懂得认真学习,而只顾虚伪地伪装自己呢?细想自己的做法,也许有些急于求成了。以前我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其品行的培养,结果导致他成绩一般,我也收效甚微。后来,在学校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影响下,我注重引导其向好的善的学习,注重其品行的培养。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他渐渐变得懂事了,同学们也更加欢迎他了,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改善。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密切。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响教书。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有了好的品行习惯,才会端正其学习态度,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一种意识的竞争,一种思想与观念的竞争。因此,情商的高低将愈来愈多地影响一个人能力的发挥,影响其个人水平的高低。由此看来,育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味教书而忽略育人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它已成为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甚至很快会被淘汰。因此对于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教师来说,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从而激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寓教于乐的师生互动,从而使新课堂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进而使新课堂得到更加切实的推广。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3

在近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师德素质。

现今社会中,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迟到就不让进教室,做错事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认为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优生笑脸相迎,差生横眉冷眼等等,这样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新教育理念的同时,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有良好的师德表现,我认为需作到以下几点:

1钻研教材,在新课程新课标下认真备课,上课,“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样才能教好课,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2转变教育理念,从以往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

3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怎样,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过程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以情感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这一过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尚未摸索到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积累经验,并积极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总之,我会努力成长,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拥有高素质师德的新时代人民教师。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4

转眼间,我来到省扬高中工作快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我学习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下面我就以这一年的经历谈谈我作为一个新教师的工作心得体会。

第一学期我主要暂代生物实验员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对实验室的设备一点也不熟悉,对一些实验的准备也不大了界,作为一个新教师,我真的感觉很彷徨,幸好,这时组里的其他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我添置了很多与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有关的新器材和药品,同时对原有消耗的其他设备进行了补充,维修实验室桌凳,组织学生打扫卫生,积极准备实验,合理安排实验时间,较好地完成了实验室工作,同时,我还对实验室财产做了统计,迎接并顺利通过了省领导对实验室的评估检查。

第二学期我主要担任高仪年纪的生物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我主要作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熟悉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力求把握重点难点,使课上内容简单易懂,同时自己制作或借鉴网上比较好的教学课件,把传统讲授教学模式个现代教学模式结合。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一般第一次上总是感觉不太流畅,我及时从中获得经验,在下次上时更好的讲授好。同时课堂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3坚持听课,学习师傅和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历年,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4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有侧重的对其强调,扫除自己学习中的盲点,也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年中我还担任了高一(11)班副班主任的工作,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优秀斑竹主任于永中老师的知道下,我学会管理班级的一些方法和教育学生的一些经验,认识到对学生以为严格是不行的民主是要找到严和爱的切入点。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很多不足,因此我积极汲取养分,感谢教育局给我安排的到教师进修学校学习的机会,请了许多资深教育工作者给我们授课,我受益颇多。

总之,我还很年轻,需要不断的磨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为此,我将一如既往,努力早日达到目标。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5

苏霍姆林斯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已经进入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之所以要坚持教书育人,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是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客观要求,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但要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是很不容易的。

教书育人,我觉得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把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作为老师最大的责任。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们也许不能改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不能改变整个社会潮流和舆论,但我们能改变学生,只要我们不推卸、不躲避、不畏难,在心底里对自己说:“教书育人,我的责任。”我们有责任继承良好的教育传统,并通过教育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作为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使者,要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努力践行者和积极推进者。

首先需要有爱心。在教育中,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其次,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内心如火一般炽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全体学生服务,这样才能燃起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熊熊之火。激发学生的斗志也是必不可少的,给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有“克敌制胜”的决心,这样才能在“创新教育”面前打好攻坚战。

通过这次师德学习,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做终身奋斗的目标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教好,使学生获得发展。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努力尝试和运用,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自己。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6

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一)、用亲和之心架设教育之桥

我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经验?终于,我发现,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更重要的是有爱心,是穿越心灵的无私的真爱。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二)、用无私之心铺就事业之路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

在学校“科研兴校,内涵发展”思想的引领下,成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师成为我的事业追求。我认真钻研,努力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实效,(四)、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五)、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经常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不仅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而且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教师神圣职责的亵读。每个教师都要遵循教育规律,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篇2:教师教书育人心得小结

现今社会中,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迟到就不让进教室,做错事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认为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优生笑脸相迎,差生横眉冷眼等等,这样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新教育理念的同时,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有良好的师德表现,我认为需作到以下几点:

1钻研教材,在新课程新课标下认真备课,上课,“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样才能教好课,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2转变教育理念,从以往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

3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怎样,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过程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以情感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这一过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尚未摸索到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积累经验,并积极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总之,我会努力成长,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拥有高素质师德的新时代人民教师。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2

常言道,教书育人。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常常忽略育人,而只顾教书,结果成了教死书,死教书,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明显。其实,教书与育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要教书先要育人。学生有了好的思想品德,对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学起知识来就会游刃有余。教师的教学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有一男生特别捣乱,平时不仅不爱学习,而且霸气十足。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无论什么原因,他总是振振有辞,即便没理也要辩上三分。每当看到他盛气凌人的样子,我就会觉得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学生为什么不懂得认真学习,而只顾虚伪地伪装自己呢?细想自己的做法,也许有些急于求成了。以前我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其品行的培养,结果导致他成绩一般,我也收效甚微。后来,在学校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影响下,我注重引导其向好的善的学习,注重其品行的培养。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他渐渐变得懂事了,同学们也更加欢迎他了,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改善。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密切。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响教书。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有了好的品行习惯,才会端正其学习态度,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一种意识的竞争,一种思想与观念的竞争。因此,情商的高低将愈来愈多地影响一个人能力的发挥,影响其个人水平的高低。由此看来,育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味教书而忽略育人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它已成为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甚至很快会被淘汰。因此对于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教师来说,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从而激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寓教于乐的师生互动,从而使新课堂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进而使新课堂得到更加切实的推广。

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3

转眼间,我来到省扬高中工作快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我学习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下面我就以这一年的经历谈谈我作为一个新教师的工作心得。

第一学期我主要暂代生物实验员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对实验室的设备一点也不熟悉,对一些实验的准备也不大了界,作为一个新教师,我真的感觉很彷徨,幸好,这时组里的其他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我添置了很多与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有关的新器材和药品,同时对原有消耗的其他设备进行了补充,维修实验室桌凳,组织学生打扫卫生,积极准备实验,合理安排实验时间,较好地完成了实验室工作,同时,我还对实验室财产做了统计,迎接并顺利通过了省领导对实验室的评估检查。

第二学期我主要担任高仪年纪的生物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我主要作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熟悉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力求把握重点难点,使课上内容简单易懂,同时自己制作或借鉴网上比较好的教学课件,把传统讲授教学模式个现代教学模式结合。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一般第一次上总是感觉不太流畅,我及时从中获得经验,在下次上时更好的讲授好。同时课堂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3坚持听课,学习师傅和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历年,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4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有侧重的对其强调,扫除自己学习中的盲点,也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年中我还担任了高一(11)班副班主任的工作,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优秀斑竹主任于永中老师的知道下,我学会管理班级的一些方法和教育学生的一些经验,认识到对学生以为严格是不行的民主是要找到严和爱的切入点。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很多不足,因此我积极汲取养分,感谢教育局给我安排的到教师进修学校学习的机会,请了许多资深教育工作者给我们授课,我受益颇多。

总之,我还很年轻,需要不断的磨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为此,我将一如既往,努力早日达到目标。

篇3:论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

王晓春老师说:“医生凭的是专业技术, 专业技术这种东西是越研究越深, 经验越多越好, 时间长了甚至会形成‘一招儿鲜’的。年龄不会磨损它的价值, 因为那是一种智慧, 智慧是不容易随着体力的衰弱而减退的。为什么教师老了就不行了呢?因为很多教师拼的是体力, 他们在工作中很少研究, 专业能力停滞不前。”那为何医生必须提高专业能力, 而教师却非要去拼体力呢?王老师接着解释说:“奥妙在于医生对病人没有领导关系, 而教师对学生有领导关系。”

纵观全文, 王晓春老师是从管理权角度来区别医生与教师的。笔者乃一普通语文教师, 读罢感慨万端。

感叹之余, 突然发现, 若就专业角度而言, 医生与教师, 尤其是语文教师, 还真有的一比!

医生“治病救人”, 教师“教书育人”。医生和教师都得面对人的问题。只不过一个是在“生理”上有问题的“人”, 一个是“灵魂”上需要塑造的“人” (教师被誉为“灵魂工程师”) 。在如何解决问题上, 两者也都是专业人士, 都得凭借专业待人: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育人”。

但是, 如果人们仔细分析二者“待人”的过程, 就会发现其中奥妙不同。

先说医生“治病救人”。一般而言, 医生看病, 其流程第一步是先研究病情, 按中医之说, 先得对病人“望闻问切”, 然后制订方案, 对症下药。注意, 这里说的是, 医生是先研究“病症”, 然后再研究“药”, 顺序不可反。或者说医生是为了病情才去研究“药”的。医生研究“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因为研究药品是医药专家的事, 医生只需了解医药专家研制出来的药品药效即可。因而, 医生可以把精力主要用在病人上, 其流程可简称为“医生———病人———药品”。如果病人的病情没有好转, 医生得继续研究病情, 再换药治疗。实在治不好, 医师只能承认自己医术不高, 而不会去埋怨:“你这人怎么得了这么个怪病, 难为死我了!”

再看语文教师“教书育人”, 情况可能复杂得多。当下学校教育基本上是“班级授课”, 一个班学生四五十人, 语文水平参差不齐。要说研究学情, 也只能大概估量。即便倡导“因材施教”, 也不可能像医生那样个个进行“针对性诊断”。因而, 现实中语文教师的“教书育人”, 往往第一步是研究“教的书”, 然后再想着如何“育人”, 其流程可简称为“语文教师———书 (教材) ———学生”。这与医生治病救人之流程恰好相反。

按理说, 语文教师的工作重心是不应该放在“书” (教材) 的研究上的。为何?因为教材由课程专家、教材专家编写完成, 按专家的话说, 课程是“教材化”了的。既然人家已经把东西做成现成的了, 教师就应该像医生那样把主要精力放在“人” (学生) 上, 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 “用教材教”好学生就是了。可当下之怪相是, 语文教师一个个想着法子将“书” (教材课文) 往死里整。本来, 对文学文本的精细研究应该是文学界的活儿, 现在倒好, 只要文学作品一进入语文课本, 就会被“蒸熟炖烂”, 还美其名日“文本细读”, 而且是无休止地“细读”!恕笔者妄言, 几十年来, 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的玉律, 已经将一些选文锤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直至其成就为所谓的“经典名篇”。

其实, 钻研教材本无错!譬如教材好在哪里, 有哪些地方值得教, 或者该怎么去教, 等等。做这些工作, 不就是教师们通常所说的“备课”吗?但是, 倘若仔细审视一下现实中语文教师的“备课”流程, 人们又不禁大跌眼镜。

据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考证”, 普通语文教师的“备课流程”一般有三步:第一步, 按教师教学用书所提供的结论“理解”课文;第二步, 根据课后的思考和练习题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第三步, 想出一个好办法如何去教“教学内容”。

仔细想想, 也不可全怪咱语文教师。君不见当下“集锦”式的语文教材, 根本就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 要教的东西一目了然。不少语文教师一旦离开教师教学用书, 甚至连课文要教什么都搞不清, 那当然要好好“钻研教材”了!

于是, 原本应将重心放在“人” (学生) 上的语文“备课”, 演变成了“备选文”“编课文”。一句话, 本来作为教学专家的语文教师, 现在还要被要求充任“语文课程专家”和“语文教材专家”, 一切另起炉灶, 重新开张!

其实, 语文教师“教书育人”也该如医生“治病救人”一样, 将精力放在“这一班、这一组甚至这一个学生的身上”。也就是说, 语文教师应该是服务于具体情境中的具体学生的, 所关注的应该是“这一个学生”在场的学情, 并能为之提供帮助, 这就如同医生是为病人服务而不是为药品服务的道理一样。现在本末倒置, 语文教师先从“书” (教材) 入手, 备好上课的材料, 再来一个“引君入瓮”, 把学生往“瓮”里面引。如此一来, 这既给语文教师自身带来莫大负担, 也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复杂性、不确定性。

说了半天, 语文教师的“备课”就应该是在“备学生”基础上的“备课”。这也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言, 理想情况下的语文备课, 应该是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将课程专家提供的“一般应该教什么”转化为“实际上需要教什么”, 将教材专家建议的“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转化为“实际上最好用什么去教”。

篇4:品读《一线教师》,感悟教书育人

一、一线作业学——晓之以理,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1.“作业学”之逼迫性。“学习就是要有股劲儿。自愿的,最好;不愿的,得‘逼’。”

我非常赞同管老师对待批收作业的观点——“一竿子插到底”。这也是我的作风。对待学生的学习问题(包括其他行为习惯),我总是要“斤斤计较”,一查到底。因为人都有惰性,能松就松一下;能明天做的,今天就不去想了。很多人就因此导致一事无成。教师要逼学生养成“当日作业,当日完成”的习惯,就像小时候爸爸妈妈逼着自己刷牙,一旦养成刷牙的习惯,不刷牙时就反而觉得不习惯了。

2.“作业学”之策略性。“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将平时的作业上交情况,计入每个单元的测试中,是个很不错的方法。”

管老师制定了“作业日查日清本”,把学生每天交作业的情况进行统计。对于当天没有交作业的学生,进行如下处理:(1)一个作业本上交,扣1分,以单元累计,扣的分数累计在单元测试里;(2)经“家校路路通”平台,将信息发给家长。(3)一个月发两张“作业券”,忘了带作业的,可以用作业券抵消。一个月下来,作业券用不掉的,加分,计入单元测试中,一张加一分,两张加两分,以此累计。

管老师紧紧抓住学生个人的纵向发展,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记得海尔集团前总裁张瑞敏曾说过:“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管老师正是这样的人。他时刻关注身边的小事,善于发现其中的问题,探索其中的规律,努力把握每一个细节,把简单做到极致,把平凡演绎成精彩。

二、一线纪律学——动之以情 ,抓好班级纪律

学生都是比较善于察言观色的。对于纪律这事,你进一,他退一;你退一,他进二,总会有管不住学生纪律的教师。我们常听到有任课教师向班主任抱怨学生的纪律如何如何等。正如管建刚老师所说: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学生见我连别的课都那么注意纪律,到上我的课,能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收住自己的心吗?虽然我也时刻关注学生的纪律状况,可是这种高压下的纪律,又能维持多久呢?看来还得学学管老师的攻心术,借鉴纪律学中的两个效应,把握好晨会课教育的机会,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养成自律自治的习惯。

1.整队中的“木桶效应”。“整队要做到快、静、齐,不是看第一个学生,而是看最后一个学生。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木桶,每个学生就是其中的一块木板。”

针对学生们的年龄特点,我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排队习惯。我班确立了“铃声就是命令,命令就要执行”的制度。第一个听到铃声响的学生可以大声提醒全班同学“上课了”,其余的学生要求将食指放在嘴唇上表示噤声,然后安静地排好队等待教师上课。同时班级纪律委员开始执勤,点名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并向教师汇报;纪律差的同学留下由教师进行教育。一周之内没有违反纪律的学生当选“班级纪律星”,表现好的学生奖励值日班长。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无上的荣誉,有着极好的激励作用。

2.纪律中的“破窗户理论”。“在班级里,大家都会去保护、维护教室的‘安静’,一旦有人破坏了‘安静’,不到一分钟,班级就会吵闹得不成样儿。尽管后来很多人参与了吵闹,但其‘罪魁祸首’却是最初的那几个人。”

我想每个教师都有类似的经历:当我们笑容满面地来到教室门口准备上课时,却看到教室里却依然“吵”声依旧,学生全然不顾教师的存在。看了管老师的教学新招,我也在班上尝试了一下。课上,我公布了这星期每天的小练笔——“从预备铃到上课铃,我在干什么?”让大家都来关注这段短暂的时间。看一看在短短的两分钟里,班上发生了什么事。只有认清自己、认清班级,才能改变自己、改变班级。这样一来,还真起了效果。我将学生每天写的东西都拿到班上交流,请看几个平常爱带头捣乱的学生的自我反思:管智成说,上课铃声响了,自己就是管不住嘴巴,忍不住要说话;黄冬宏说,自己离开了座位,和前面的同学说话;陈泽楷说,预备铃声响了,自己坐在座位上,觉得无聊,又离开,去找玩伴,又去门口“把风”……通过自我批评,他们都表示一定要努力改正。以后,他们总是早早地坐在位子上安静地等候教师的到来。其实,每个学生的心底里都有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愿望,他们的内心深处并不希望处处都是别人管理他们,而是希望自己来管理自己。

篇5: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一直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尊崇教师是因为教师以行动实践了“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向学生传授有关宇宙人生的基本规律,传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宇宙人生,正确为人处世;“授业”就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在走向社会后具有谋生和创造财富的本领;“解惑”就是帮助学生解除其身心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使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的进取者。因此,教师应该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代表,具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素养,同时也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这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何必非要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呢?

然而,当前有些学校存在着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学校、教师身上,却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形象。为此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问题的规定》,笔者坚决拥护。这个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行为,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风清气正的校风和学风的建设。

篇6:教师教书育人心得小结

2020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汇总1

常言道,教书育人。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常常忽略育人,而只顾教书,结果成了教死书,死教书,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明显。其实,教书与育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要教书先要育人。学生有了好的思想品德,对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学起知识来就会游刃有余。教师的教学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有一男生特别捣乱,平时不仅不爱学习,而且霸气十足。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无论什么原因,他总是振振有辞,即便没理也要辩上三分。每当看到他盛气凌人的样子,我就会觉得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学生为什么不懂得认真学习,而只顾虚伪地伪装自己呢?……细想自己的做法,也许有些急于求成了。以前我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其品行的培养,结果导致他成绩一般,我也收效甚微。后来,在学校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影响下,我注重引导其向好的善的学习,注重其品行的培养。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他渐渐变得懂事了,同学们也更加欢迎他了,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改善。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密切。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响教书。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有了好的品行习惯,才会端正其学习态度,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一种意识的竞争,一种思想与观念的竞争。因此,情商的高低将愈来愈多地影响一个人能力的发挥,影响其个人水平的高低。由此看来,育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味教书而忽略育人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它已成为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甚至很快会被淘汰。因此对于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教师来说,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从而激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寓教于乐的师生互动,从而使新课堂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进而使新课堂得到更加切实的推广。

2020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汇总2

在近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师德素质。

现今社会中,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迟到就不让进教室,做错事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认为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优生笑脸相迎,差生横眉冷眼等等,这样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新教育理念的同时,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有良好的师德表现,我认为需作到以下几点:钻研教材,在新课程新课标下认真备课,上课,“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样才能教好课,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转变教育理念,从以往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

3以身示范,以情感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要求学生不能怎样,自己就先要做到。教育过程中,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以情感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不再犯,这一过程需一定的方法,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尚未摸索到较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积累经验,并积极听组内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总之,我会努力成长,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拥有高素质师德的新时代人民教师。

2020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汇总3

学校组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我深受感动,深深地体会到优秀教师的平凡和伟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优秀教师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事业为重的高尚品质,对工作一丝不苟的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乐于助人的高尚职业道德,而这些正是我们这些年轻老师有待学习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多多发挥这些精神,提高自己。现结合学习材料有感而发,谈几点体会。

一、立足本质,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二、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我们应当学习优秀教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师必须做到尊重、理解、信任、鼓励学生。

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我一定努力,持之以恒,把仅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

2020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汇总4

__年,有幸,我成为了一名老师!在教书育人的漫漫长途中,得出一点体会,如下:

书的海洋要用心去品味,这是一种修养过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冲击教书的舞台,不被外界花花绿绿所迷惑,没有静下心来是行不通的。

静下心来教书,就会静下心来备课,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内容,静下心来吸收各种和自己有关的学科知识,静下心来教书,也就会静下心来读书。

教师只要在静下心来备课的基础上才能上好每一节课,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虽然我们不能说,备好课了就一定能上好课,但是没有认真备课是绝对上不好课的。试想白天上班时间在办公室里只顾着聊天,谈论各种流行元素,诸如时尚服装、化妆品等,晚上出去潇洒潇洒:KK歌、蹦蹦迪等,从而使自己体力严重透支,以致第二天上班萎靡不振,这样的老师静得下心来备课吗?静得下心来教书吗?

一些人之所以静不下心来、潜不下心来,是因为他们仅把教育当成手段而非目的,当成一时之“饭碗”而非一生之事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老师就是老师,不是“老板”;学校就是学校,不是“学店”。早在1920_年,朱自清先生就在《教育的信仰》一文中说过,无论是办学校的、做校长的、当教师的,都应当把教育看成是目的,而不应当把它当成手段。如果把教育当成手段,其目的不外乎名和利。他认为,学校一旦成了“学店”,教育就成了“跛的教育”,而“跛的教育是不能远行的”。

潜下心来才会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潜下心来才会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教师从选择教师职业伊始,就要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只有做到不计名利、乐于献身,才能有所作为。只有当我们对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时,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内心极大的充实和满足,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的境地。教师应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只有基于这样的高品味精神境界的信念,教师才能支撑起乐业、敬业的精神。也只有拥有这样的精神,才可能尽心尽责,乐业爱教,敢于挑战困难,从而树立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师德观念。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首先要求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粉笔黑板见证着教师的清苦,三尺讲台容不下半点虚浮。身为教师,当不以名喜、不为利悲,不浮不飘、不急不躁,不畏攀登之艰、不畏攻坚之苦。只有静下心来备课、教课、批作业,耐心地与每个孩子对话,潜下心来研究学问、总结规律,才能品尝到教书育人的真正乐趣,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其次,应创造有利于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环境。少一些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指标考核、评比表彰,多一些实实在在的人文关怀。在思想上尊重教师、工作上支持教师、生活上关心教师,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人受重用,让争名于朝、逐利于市的人没市场。

再次作为一名教师,更要真心的去爱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者,必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真情、真心、真诚”爱学生,爱每一个学生。从师德的角度说,师爱是人类超凡脱俗的大爱,凝结着师者最高尚的情感,是教师灵魂的凝聚。老师要用爱心去呵护,用诚心去感化,用真心去教育孩子,爱在细微处,于细微之处显真情。

“爱在左,责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冰心老人的一席话永远生长在我的内心深处,激励着自己默默前行: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在“静”中,在“潜”中,使学生有尊严、有爱心、有责任地成长,教师也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彼此的生命价值共同得以提升。

2020教师教书育人心得体会汇总5

从教已经十多年来。回头想想,这么多年居然就这么过来了。真是感慨万千。回顾自己最初的那些愿望,其中并不包含教师这个职业。因为似乎觉得那份工作太烦,每一天要应对那么多叽叽喳喳的小孩子,头都大了。之后进入了这一行,才发觉这个世界的精彩之处,它远比我想象的要有意思得多。于是才开始安下心来,本分工作。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首先教师要尊重这样的学生,帮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程度的表现自己。教师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点,使他们和同学都能正确看待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问题学生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纳,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其次,教师要多与学生多交流,成为他们生活中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学生有烦恼愿意与教师倾诉。教师尽自己所能帮忙他们排忧解难,帮忙他们走出迷茫和困惑。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传道、守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

当教师让我变成了一个更有耐心的人。和孩子打交道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们很可爱尽管无知。他们屡错屡犯却并非因为他们故意而是因为他们容易遗忘。所以,我就经常告诉自己要放下急噪的情绪低下头、弯下腰和他们说话,毕竟教育是件循序渐进的事情也是件反复的事情。

当教师让我变成了一个更有爱心的人。当初实在不认为教书是一件让我感兴趣的事情,也并不认为它有任何伟大之处。而我却依然能沉下心来工作,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我喜欢孩子。最初喜欢孩子是因为刚毕业自己是个孩子性情的人,和他们打成一片是件最自然但是的事情;之后喜欢孩子是因为我喜欢孩子丰富而纯净的内心世界,他们使我觉得我能够活在他们充满真、善、美的天地里。而且我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越久便让我对他们的喜欢越发深沉。当教师让我变成了一个更有职责心的人。以前一向理解着父母、长辈等的关心而很少去关心别人。成为了那么多孩子的“姐姐”(或者也能够说“妈妈”)之后,觉得肩膀上的职责一下子就沉重了起来。觉得不让他们学会什么什么知识,觉得不帮忙他们养成什么什么习惯,那仿佛就是自己的耻辱似的。也不愿意自己去误人子弟,就发狠心要对他们负起职责。这种职责感让我对他们关爱有余、监管有加、严格有度。我也从这份职责之中体会到了疲惫和幸福。旧的教育方法强调:“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就应有一桶水”因此各种教师进修班应运而生,课堂上教师为表现自己有一桶水,45分钟的课,自己就讲了近40分钟,有的还觉得没讲透,经常拖到下一科老师来上课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把教学看作是知识的传授是最普遍、最传统的,也是落后于时代要求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认为:“中国教育方法是一步步教、一步步学。传统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能够深入地学习很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入大学、考试有很多帮忙但中国最需要的恐怕不见得是会考试的人。”很显然,只会考试的人难以适应当今世界的。

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两大重要资料,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开创性地学习,并在社会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到美国访问,在谈论对美国教育的看法时很直率的对美国人说:“你们的小学教育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美国人问道:“先生,请允许我叫一个学生,来考一考如何”于是美方找来了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顾教授提了一个问题:“你明白什么叫算珠吗”学生回答:“我不明白。”说完后,小学生立刻坐在计算机前提检索。“哒、哒、哒”随着键盘的敲击声,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了什么是算珠、算珠的历史、算珠的应用等问题的说明。

这件事引起教授的思考,其实也值得我们大家思考。正如北京大学附中校长赵钰对中国基础教育的评价那样:“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两强两弱的现象。我们的基础知识比较强,考试潜力比较强;但是我们的动手潜力、实践潜力比较弱,我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潜力比较弱。”我们弱项恰恰是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

《中国教育报》“教师应是‘自来水’”一文中,把教与学比作一桶水和一瓢水,并推而广之,“教师务必是自来水。”笔者则认为,水再多,也不外乎教与学的灌输关系,只但是是量的大小。教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并不断去探索水源,发现水源,这才是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真正成功,才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实质。“授人以鱼”只能使人受用一时;只有“授人以渔”才能使人受用终身。

上一篇:江郎山风景区之旅作文下一篇:献上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