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2024-04-07

flash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篇1:flash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Flash中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一、课题:Flash中动作补间动画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五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动画的原理、Flash的窗口及基本概念、制作简单逐帧动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制作基本动画》分为“动作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两部分,四个课时。而本节课则为“动作补间”动画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 “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原理,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步骤。也要为后面的形状补间动画以及遮罩动画的学习作一个知识铺垫,本节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学情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教学亦是如此。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操作技巧,经过前面几节课的演示学习与实践操作,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逐帧动画“小鸟会飞了”等动画的制作,并且有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独立创作了一些动画,直观的体会到了自己制作的flash真的“动”起来,这使学生心理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对动画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滋生了学好flash的欲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步骤。

2.让学生学会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学会设置“缩放、旋转”等选项,做出各种动画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旅游”这一话题导入新课,引出动作补间动画,让学生学会分析和分解运动过程,理解制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性思路,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F l a s h技术手段,做出“小汽车会走了”动画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作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六、教学方法及策略:

1、任务驱动教学法。

提出任务,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自行解决问题,通过完成一个简单任务任务,找出作品不足,继续完成第二个任务,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设计两个任务:

任务一:制作“会跑的小汽车”,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任务二:制作“小汽车真的跑起来了”的动画,添加图层,美化版面。

2、教学辅助演示与讲练结合。

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操作和学生对范例的学习,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恰当安排动手实践,把讲与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节的知识和自我学习的技能。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喜欢去旅游吗?大家知道我们附近有什么地方可以旅游吗?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光合谷”照片,介绍具体位置。引出“我们怎么去?”——自驾游,继续提问“你会开车吗?”,学生肯定是不会的,所以引出主题“我是小司机”——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设计意图:通过旅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演示,初步讲授:

教师讲解:动作补间动画是flash的基本动画之一,表现同一个对象在场景中的运动变化情况。观看实例:会跑的小汽车。

讲解:什么是动作补间动画,操作步骤

动作补间动画,就是在起始帧上放置一个元件实例,然后在结束帧中改变这个元件实例的属性,再让Flash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值创建动画。只要确定了起始帧和结束帧的内容,那么Flash就可以把中间的过程补充完整。

创建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步骤:

确定起始帧:在时间轴面板上动画开始播放的地方创建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设置一个元件。

确定结束帧:在动画结束的地方创建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设置该元件的属性。创建动画:单击开始帧,在“属性”面板上单击“补间”旁边的小三角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动画”选项,即可建立动作补间动画

参照导学案的操作步骤:

(1)打开flash8,将素材导入到库中备用。(文件——导入——导入到库)

(2)将小汽车图片放到舞台上,时间轴里的空白关键帧自动转化为关键帧(确定起始帧)。

(3)在舞台上,把小汽车图片转化为元件,类型设置为图形。(在图片上点击右键——转化为元件——选择图形)

(4)在时间轴上45帧的地方插入关键帧(确定结束帧)。(5)再将所有帧选中,在下面属性面板中“补间”设置为动画。

(6)控制——测试影片。文件——保存。

(三)任务驱动,学生操作:

下面同学们就分组尝试一下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完成任务一。向学生下发“任务单”和“知识加油站”。展示第一个任务:模仿制作动作补间动画“会跑的小汽车”。

学生操作,制作补间动画。教师在巡视中回答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并注意总结学生在操作中的共性。

(四)层层深入,拓展提高:

学生根据操作提出问题:小汽车动起来了,可是很奇怪,轮胎却没动,看上去很假。根据学生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大家看到的小汽车没有真的动起来,动起来的汽车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轮子会动)

(教师提示)我们就让小汽车的轮子转起来,提示大家,在“属性”面板里有“旋转”方向,考虑汽车的前进方向,然后确定,让学生具体操作,参照“知识加油站”里的步骤和方法。

布置第二个任务:制作“小汽车真的跑起来了”的动画,添加图层,美化版面。学生继续操作,完善作品。

(五)学生演示,教师更正:

根据学生的操作,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例如:在整个动画过程中,轮子转的太慢,只有一周,轮胎层没有加锁等等。

教师讲解操作,学生认真学习,比较和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及时纠正。

(六)作品点评,总结本课: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flash中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注意两点:第一,动作补间动画的起始帧和结束帧都要是关键帧;第二,动作主体都要是元件的形式。

八、板书设计

Flash中动作补间动画

一、动作补间动画概念

二、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1、确定起始帧

2、确定结束帧

3、创建动画

三、注意:

1、关键帧

2、元件

篇2:flash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能力目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

2、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

1、提高学生独立做题的自信心;

2、激发学生学习刻苦进取、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创建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难点 动作补间动画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教学、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复习】

教 创建普通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的快捷键分别是什学 么?

过 分别是F5 F6 F7

1、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定义及特点,学会创建动

作补间动画

2、灵活运用所学

知识创建动画

学 生 活 动

思考问题 集体回答

快捷键设置 看投影

程 【新课讲授】

一、定义

在一个关键帧上放置一个对象,然后在另一个关键帧上改变这个对象的大小、位置、旋转等,Flash根据二者之间的差值创建的动画被称为动作补间动画。

理解记忆 认真看教师演示 记忆操作步骤

二、实例演示——小球运动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任务练习任务1:小球运动

教师把制作的简单步骤投影出来

操作步骤:

1、将小球拖动到场景左侧(动画开始播放的地方)

2、在第60帧插入关键帧,并把小球拖动到场景右侧(动画结束播放的地方)

3、右击两个关键帧之间任意一帧,选择“创建补间动画”教 学 命令

根据屏幕步骤 动手操作 看演示 点评 认真观察 投影的动画 动手操作

过 程

4、按Ctrl+Enter预览动画效果

教师机房内巡视,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提示讲解;找一名学生到教师机来做,然后教师引导其他同学对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

制作动画 一个学生到教师机上制作动画 看演示的同学操作,任务2:旋转的五角星

与自己的操作对比,取长补短

操作步骤:

1、将五角星拖动到场景左侧(动画开始播放的地方)

2、在第60帧插入关键帧,并把五角星拖动到场景右侧(动画结束播放的地方)

3、右击两个关键帧之间任意一帧,选择“创建补间动画”命令,并在下方“属性”面板中设置:

“旋转”:顺时针、1次(1圈)

4、按Ctrl+Enter预览动画效果

教师机房内巡视,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提示讲解;找一名学生到教师机来做,然后教师引导其他同学对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

任务3-1:运动的足球

根据提示

教 学

过 程 提示:

1、分别在第12帧和第24帧创建关键帧

认真思考动画是如何

实现的 然后尝试着动手操作 一名学生到教师机与

2、第1帧和第24帧足球在最低点且重合,第12帧在最

高点(需要移动位置)

对学生进行引导之后,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动画,并请一名学生同步到教师机来操作;教师机房内巡视,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提示讲解

其他同学同步操作 根据提示,继续完善

任务 对在教师机上操作的同学的动画进行点评,然后与自己的动画比较,取长补短 跟随教师的引导来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 任务3-2:为足球添加缓动效果

缓动——调整运动补间的变化速度 “缓动”为正值:减速运动 “缓动”为负值:加速运动 提示:

1-12帧:缓动为100 12-24帧:缓动为-100 把其他做的比较好的动画,展示给大家看,教师小结。

【归纳小结】

动作补间动画的创建方法:

右击两个关键帧之间任意一帧,选择“创建补间动画”命令

单击两个关键帧之间任意一帧,从“属性”面板的“补间”下拉列表中选择“动画”选项 在时间轴面板上的表现形式:

创建动作补间动画后,两个关键帧之间的背景变为淡紫色,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有一个长长的箭头。如果补间被打断或不完整,则箭头变为虚线。

认真观察动画,分析其制作方法 【布置作业】 想一想:

仔细观察这个动画,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它与我们做的动画有什么异同? 课后完成这个动画。

篇3:flash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如果你看过小小的动画片《急速链接》, 就不难发现, 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火柴人小小打架的场面, 如图1所示。在现实生活中, 这样的画面影像是不可能看到的, 为了使动画产生这样一种效果, 表现运动过程中的一种速度和力度感, 作者特意使画面的整体节奏变慢, 用残影效果来表现棍子、子弹、小小身体等对象的运动轨迹。

1. 解析残影画面效果

残影画面效果是同一图片内容, 但不同位置以及不同Alpha透明度的图片进行叠加所产生的, 如图2所示。先绘制对象, 转换为图形元件, 然后再新建四个图层, 复制图层1的图形元件分别粘贴在其它四个图层上, 并调整位置, 由图层4至图层1, 逐渐降低Alpha透明度即可, 如图3所示。

2. 制作残影动画效果

下面就来制作图2中人物向右移动的残影动画效果。首先依次给图层5至图层1的人物添加右移动作, 即制作动作补间动画, 注意调整好每个图层结束帧图形元件的位置;由于不同图层的残影画面出现和到达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时应选择并拖动图层4的补间动画, 整体后移一帧, 同理, 将图层3至图层1的补间动画依次后移;最后延长图层5的结束帧画面即可, 如图4所示。

二、重影效果

重影画面效果和残影效果有所不同, 虽然它也是同一图片内容、不同Alpha透明度的两幅或多幅图片叠加在一起产生的效果, 但重影效果图片的位置是基本相同的, 只是尺寸大小不一致, 如图5所示。这种效果会使画面在一时间变得很模糊、朦胧, 产生影像的交织, 给人眩晕的感觉。因此, 当动画片中有强烈震动的镜头画面或镜头转场、表现角色头晕或进入幻想时, 都可以应用重影效果。

1. 解析重影画面效果

先绘制画面或导入图片, 将其转换为图形元件, 然后新建两个图层, 复制图层1的元件分别原位粘贴 (ctrl+shift+V) 在图层2和图层3上, 等比例拉大这两个元件 (注意图层2的画面尺寸比图层3的小些) , 并依次降低它们的Alpha透明度。

2. 制作重影动画效果

分别制作图层2和图层3的动作补间动画, 时间长度可以不一致, 如图6所示, 调节这两个图层结束帧的图形元件, 将它们等比例拉大, 设置它们的Alpha值均为O即可。该动画只有两层重影画面, 如果需要更加强烈的视觉效果, 可以增加图层, 制作方法一致。

三、模糊效果

动画片中的模糊效果无论是在表现角色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感, 还是在制作文字特效动画方面或是在表现画面的镜头感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模糊效果大多是利用Photoshop或Fireworks对图片进行动感模糊处理而获得。其实, 也可以直接利用Flash8新增的“模糊滤镜”功能对图片进行设置, 再创建动作补间动画来实现。

1. 解析模糊画面效果

用动态模糊来表现对象快速的运动效果, 通常有三种方式, 一是使前景的对象直接产生模糊, 如中国娃娃的动画片《圣诞快乐》中的人物, 图7所示;二是用背景画面的模糊来表现前景对象的快速运动, 如BT的动画片《迈拓小子》中的背景, 图8所示;三是使前景对象和背景画面同时产生模糊来表现速度感, 如小小的动画片《急速链接》, 图9所示。

曾经在Qzone空间里看到过这样一个片头动画, 如图10所示, 这个Flash动画中共有两幅图片, 前景中的男孩图片是png格式的透明图片, 如图12所示。动画实现的是背景画面由模糊变清晰, 同时前景男孩画面由清晰变模糊的效果, 这样一种画面地过渡效果充分传达了故事的内容, 表达了画面的一种意境, 用模糊效果实现了画面的镜头感。

2. 制作模糊动画效果

在制作动作补间动画时, 通常是将对象转换为图形元件, 针对滤镜只能用于影片剪辑元件、文本和按钮元件的原因, 因此在制作模糊动画效果之前, 必须先把对象转换为“影片剪辑元件”。当点击菜单栏中的“窗口—属性—滤镜”, 这时会出现滤镜面板, 然后点击“+”号按钮, 选择“模糊”, 调整模糊数值大小 (在处理图像模糊角度方面, 注意解除X、Y方向的比例锁定, 调节X轴的数值将使图像产生横向模糊效果, 调节Y轴的数值将使图像产生纵向模糊效果) , 选择“高品质” (品质越高, 模糊效果越明显) , 如图11所示, 这时将使对象产生相应的模糊效果, 如图12所示。

如果是要使对象产生由模糊变清晰的动态效果, 则设置起始帧的影片剪辑元件的模糊值, 然后将结束帧的模糊值调节为0, 再创建动作补间动画即可。反之亦然。

注意, 如果是要用模糊来表现快速运动效果, 那么时间不宜过长, 即在设置补间时中间帧不易过多。

四、光影效果

1. 解析光影画面效果

2.制作光影动画效果

不断添加新的关键帧, 调节各“影片剪辑元件”的“滤镜-调整颜色”数值会产生不同的画面颜色效果, 如图13中的效果图 (1) , (2) , (3) 所示。设置动作补间即可生成颜色变化丰富的动画。为了使画面之间产生很眩的闪烁效果, 可制作上图13中的效果图 (2) , 它的颜色值分别为亮度26.164, 对比度80、饱和度-73.955, 色相167.828, 数值仅供参考,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画面出现较多留白的地方, 因为白色最亮, 自然会非常抢眼。这只是一个实例, 颜色的变化还要依据动画的整体风格, 不可生搬硬套。

四、结束语

同样都是运用动作补间来制作动画, 但是融入以上的这些效果, 能更好地丰富动画的表现力, 尤其是利用Flash8新增的滤镜功能, 可以让我们轻松制作出许多以前只有在图像设计软件中才可以获得的效果。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使大家能够更多的注意到优秀作品的动态效果设计, 更深层次的去挖掘适合Flash动画的表现方式。

摘要:随着Flash动画的广泛流行和软件的不断更新, Flash新技术以及新的动画艺术形式也层出不穷。笔者研究发现将残影、重影、模糊、光影等多种动态效果合理的运用于Flash动画片制作中, 可以极大地丰富画面的内容, 使动画更加生动, 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 而且也留下想象的空间。在制作这些效果时, 可以基于动作补间动画, 通过对画面的大小、位置、颜色、Alpha透明度等进行调节和设置来实现。

关键词:残影,重影,模糊,光影,动作补间动画

参考文献

[1]贺凯, 焦超.Flash8动画特效设计经典108例[M].北京:中国青年电子出版社, 2006

篇4:flash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关键词:Flash;学习兴趣;授课顺序

一、激发学生兴趣,消除学生畏难心理

现代医学证明,人类具有“视觉暂留”特性,当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在0.34秒内不会消失。动画就是利用人类视觉暂留的特性,快速播放一系列静态图像,使之产生动态的效果。利用PowerPiont课件、FlashPlayer等软件,播放精选的10余部国内外经典动画片段,讲述国内外动画发展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欣赏往届学生的作品,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对动画制作的畏难心理。

二、梳理Flash传统授课顺序

动作补间动画是Flash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在Flash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重新梳理知识点,打破传统授课顺序,将图层、库、元件知识提前,融入动作补间动画学习中,最终完成高质量的动画作品。

1.上机实践一:做一个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

引领学生利用Flash绘图工具绘制一个小球,制作“小球运动”的动作补间动画,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强调“三个步骤”“两个注意”“一个表现”:

【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起始关键帧;第二步,确定终止关键帧;第三步,在帧面板上单击鼠标右键,创建动作补间动画。

【两个注意】第一,创建补间动画时,如果时间轴上出现虚线箭头,表示补间不成功,应检查两个端点的对象是不是符合做动作补间动画的要求。第二,对象组合的快捷键是“Ctrl+G”。

【一个表现】时间帧面板的背景色为淡紫色,在起始、终止关键帧之间有一长长的箭头。

2.上机实践二:制作对象位移、变形、旋转、颜色渐变效果的动作补间动画

【动画模拟效果】

苹果落地;风车旋转;小树长大;雪人融化。

【问题设计】

请学生分析这4个Flash动画,不同的对象分别做怎样的运动呢?得出位置移动、旋转、大小变化、颜色渐变的结论,通过制作这些精美的动画,可以让学生熟悉动作补间动画可以制作出哪些动画效果?

【动画原理】

动作补间动画是指同一对象不同状态的变化,其变化效果是由Flash控制的,通常用于制作对象的位移、变形、旋转、颜色渐变等动画效果。

【多媒体教学资源准备】

PowerPoint教学课件、助学课件;Flash演示文件(教师用)、半成品源文件(学生用)。

【多媒体教学资源说明】

PowerPoint助学课件在学生上机时使用,内容为各动画制作的具体步骤,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查阅,消除学生的基础差异,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动画对象的位移、变形、旋转、颜色渐变等动画效果隶属于动作补间动画范畴,动画制作时有重复步骤,此时提供Flash半成品源文件,一是可以重点练习相关知识点,避免学生重复操作;二是预留库、元件、图层知识点,为学生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任务1】制作位置移动效果动画:苹果落地

“位移动画”是指对象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动画,在这个动画中至少有两个关键帧,而且两个关键帧中的对象必须是同一个对象,并且保持两个关键帧中对象必须在不同的位置。

上机操作:源文件已经准备好苹果素材,强调对象在开始关键帧和结束关键帧相对应的舞台位置。

【任务2】制作旋转效果动画:风车旋转

“旋转动画”是指对象以某一点为圆心进行旋转的动画。

上机操作:源文件已经完成动作补间步骤,学生只需制作完成旋转效果。

【任务3】制作变形效果动画:小树长大

“变形动画”是指对象从一种形态过渡到另外一种形态的动画,这个变化过程是Flash自己控制的,用户只能改变对象初始与结束时的形态,如:对象大小的变化、扭曲变化等。

上机操作:源文件已经准备好小树素材,请同学们动脑筋探究怎样改变对象大小。

【任务4】制作颜色渐变效果动画:雪人融化

“颜色渐变动画”是指通过控制元件对象中不同颜色效果创建的动画,通常使用“Alpha”透明通道来制作图像淡入淡出效果。

上机操作:源文件已经完成动作补间步骤,学生只需完成制作雪人颜色变透明的渐变效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操作方法,重点强调属性面板,使学生掌握修改Alpha值的操作方法。

【成果分享】

学生在掌握了制作动作补间动画步骤后进一步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操作成功的学生前往教师机面向全体同学演示,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上机实践三:整合知识点,融入图层、库、元件知识

在学习动作补间动画过程中,学生对如何运用关键帧、时间轴、矢量图形已有一定的体验,在这个基础之上,学习库、图层、元件、实例等新知识点,使“苹果落地”等Flash动作补间动画加入树木、房屋等背景元素,使动画更加完善。

【库、元件、图层知识】

库面板存储了在Flash文档中创建的元件以及导入的文件,如:视频剪辑、声音剪辑、位图和矢量图形等内容。在制作Flash动画中,“库”是使用次数最多的面板之一。

将需要的元件从“库”面板拖动到舞台后,舞台中的这一图形就是元件的实例。元件只需创建一次,然后即可在整个文档中重复使用。

Flash的图层管理使得操作简便、快捷,时间轴中的“图层控制区”是对图层进行各种操作的区域,在该区域中可以创建和编辑各种类型的图层。

【4个动画模拟效果】

飘香的果园,丰收的苹果落地了;荷兰乡村转动的风车;让小树长高长大;雪人融化了。

【上机任务】

学生打开“苹果落地.fla”(风车旋转.fla、小树长大.fla、雪人融化.fla)源文件,从库中拖动苹果(风车、小树、雪人)元件到舞台,熟练完成“苹果落地”等4个动画;插入新图层,选中新图层第一帧,并从库中拖动树木、房屋等元件到舞台,在新图层制作动画背景。

【分层次教学】

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可以上网搜索并下载自己喜欢的苹果等素材,导入到库中,进行情景动画制作;基础差的同学,利用库中已有的素材,完成基本动画。

4.上机实践四:综合实战,制作“天亮”效果动画

【动画模拟效果】

随着太阳旋转升起,天变亮了,跃入视线的是美丽的蓝天、草地和牧场。

【上机任务】

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方法绘制出太阳图形元件,制作“太阳旋转”电影剪辑元件;制作“天由黑变亮”和“太阳边旋转边升起”的动作补间动画,这些动画融入了旋转、位置移动、颜色渐变等细节;熟练运用库、图层知识设置草地、牧场背景,最后制作出综合效果的“天亮”Flash动画。

三、教学心得

本阶段教学分为两课时,通过精选“苹果落地”等6个动画,介绍了Flash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Flash的常用操作界面,对帧、图层、库、元件等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Flash动画制作是极感兴趣的,教师精选教学范例,在视觉上打动学生、在动画技术上吸引学生、在动画效果上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愿望,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主动探究,进而系统、熟练地掌握动作补间动画,为整个Flash软件的学习奠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史宇宏,王志强.循序渐进:FlashMX2004实例课堂[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10):76.

[2]王兵华.Flash动画设计实例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5):2.

[3]赵巧,程海超,张凡.Flash动画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8):49.

篇5:flash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元件、图层、关键帧等概念;

2、学会制作单个对象、两个关键帧的补间动画;

3、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创意,制作多个对象,不同路径、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补间动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单个对象的简单补间动画制作,掌握补间动画的基本操作;

2、通过多个对象,不同路径、不同速度补间动画的制作,加深对补间动画的掌握,提高自己的创意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体会动画制作带来的乐趣;

2、让学生关注我国的领海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

教学难点:

设置动画对象和过程的属性。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观看《西沙,我可爱的家乡》mTV。

2、三沙市简介、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2、体现德育的渗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顺利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展示课题

演示范例,讲解知识点

观看范例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和任务有初步的了解。

任务一:海马元件的制作

指导学生进行海马元件的制作。(为学生提供半成品“魅力三沙”和“学习助手”)

在“学习助手”的帮助下,自主完成海马元件的制作。

、为学生提供半成品有利于学生完成海马元件的制作。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任务二:海马补间动画的制作

、分析补间动画的基本要领。

2、示范海马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3、指导学生进行海马补间动画的制作。

4、引导学生发现动画中出现的问题,并一起把问题解决。

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海马补间动画。

、分析补间动画的要领,能有效提高学生进行操作的效率。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挑战任务:制作多个对象的补间动画,并且对象运动的角度、速度和路径有所不同。

引导学生进行相对复杂的补间动画的制作。

制作多个对象的补间动画。

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补间动画制作要领,按照自己的创意制作较复杂的补间动画,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对所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啥啥啥

作品演示

演示部分同学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的点评。

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

课外拓展

、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篇6:动作补间动画教学反思

然而我却没有顾及学生的已有认知,直接讲解了“动画补间”动画,所以“逐帧动画”的讲解很有必要,因为它的制作过程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通过逐帧动画的制作,学生可以在已有认知下认识Flash、了解关键帧等概念,为制作“动画补间”动画打下基础。

2、产生现象二的原因在于,在学生的已有知识里(在PPT中新建幻灯片)认为:“在PPT中新建幻灯片,就如同拿了另外的一张作画纸一样,纸是空白的,没有内容的”。而实际在Flash软件中,插入一个关键帧后,Flash软件智能地将前一帧的画面复制了过来,给学生造成了误解,误认为在Flash里面只有一张作画纸,插入新关键帧后的画面仍然是前一帧的内容,于是不敢去“破坏”之前做好的画,又绘制了个小球。

篇7:flash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为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flash动画制作的综合应用。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起始帧、结束帧、补间动画),这节是在第一节的基础上学会制作运动场景下的动作画面,并通过设置动画的大小、角度、旋转等属性改变动画的运动轨迹,使主题动画更加生动、有趣,为学生能创作完整的作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关键帧的作用,懂得合理设置关键帧;

(2)能够利用工具设置动画的大小、角度、旋转状态等属性;

(3)掌握制作多段补间动画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视频自学补间动画的制作,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讲解学会合理设置关键帧;

(2)通过同伴互助制作小组主题动画,熟练掌握多段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主题动画制作,表达小组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客观的评价自我,公平的评价他人。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补间动画的方法

难点:合理设置关键帧、连续几段补间动画的制作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操作演示、学案指导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前准备

将学生分组,四人一组

分组

通过预备的观察,将能力不同兴趣相同的同学分成4人一组

复习与导入

【复习】展示海绵宝宝动画,复习动画制作过程:

、帧:起始帧、结束帧、关键帧。2:补间:电脑填补的渐变画面。

3、图层:不同的元素(对象)要放在不同图层。

温习

知识回顾,唤醒记忆

【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更有趣的制作内容。为了方便学习,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一份学案,用来记录你们的学习过程。

下面老师有三个小动画想和你们分享,请大家在观看时候观察这三个片段中的对象做了什么动作?

【学案:看动画,填写对象的运动状态】

[个别提问]海绵宝宝是怎么动的?汽车的运动效果呢?七仔呢?

看动画,填写每个flash里对象的运动状态

提问的学生回答:A;B;BD。

导入新

新讲解一

一、关键帧是动作变化的关键。

对比“海绵宝宝”和“七仔”的源文,思考丰富的动作通过什么实现?

——“七仔”这个动画的关键帧比较多,是多段补间动画构成的。每一个关键帧是一个动作的关键点,这些关键帧构成了丰富的动作效果。

观察源文,思考问题

引出“关键帧”的作用

任务一

(小试牛刀)

播放修改后的“海绵宝宝”。这个动画和上节的有什么不同?

播放制作视频,请同学观看。

下面请同学们模仿视频的操作,在上节所学的基础之上为海绵宝宝多做些动作效果。请打开“任务一”文。

【学案:任务一】

观看视频

模仿视频操作完成任务一

尝试增加新的关键帧,体验动画效果的变化

新讲解二

二、设置多个关键帧制作多段补间动画。

给对象设置动作的关键在于什么呢?

——重点在“关键帧”。“关键帧”是动作变化的节点。请同学们再观察“七仔玩滑板”这个动画。(播放动画)七仔做了哪几个动作呢?

以“玩滑板的七仔”为主题,制作三段补间动画,实现翻转、移动、大小变化、角度变化这些效果。

[演示]、布置舞台背景

2、新建图层

a)添加新的图层。

b)拖动“七仔”到舞台。

2、三段补间动画

a)

[移动][旋转]选中第13帧,插入关键帧,移动“七仔”到路面上,创建补间动画。打开“属性”面板,选择“顺时针旋转”。

b)

[移动][角度变化]让七仔沿着路面滑行,选中第30帧,插入关键帧,移动“七仔”的位置,使用“任意变形”工具,调整角度,使滑轮与地面贴合,创建补间动画。

d)[移动][大小变化]选中第60帧,插入关键帧,移动“七仔”位置,使用“任意变形”工具调整大小,创建补间动画。

4、播放

观察动画,分析动作(翻转、移动、大小变化)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理解关键帧是动作变化的关键点

演示操作,加深印象

分解步骤,讲解设置关键帧的作用

任务二

(大展身手)

任务二:制作有主题的故事动画

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主题,合作完成一则主题动画。

【学案:任务二】

小组分工,确定主题,挑选素材,设计动画效果,制作补间动画,做好过程记录。

小组合作,互相辅助提高学习效率

作品评价

、挑选部分作品展示,引导学生对作品做出评价。

2、鼓励学生去观察其他组的作品,互相评价。

【学案:评价】

从主题、角色、动作、关键帧方面介绍作品。

自评,互评,在作出评价的小组学案上签名。

学会欣赏,学会点评

堂总结

[PPT展示]、主题动画

想做什么动画?

多段补间动画

设计动作

2、动作:

移动

大小变化

角度变化

旋转

【学案:总结】

归纳总结,理清思路

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后作业

根据主题灵活设置,使你的动画更加生动有趣。

后思考

篇8:flash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对于导学案的定义有很多种, “导学案就是教案”或是“导学案是教案的代替品”, 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笔者认为导学案是指能够指导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一份学习资料。导学案不仅仅是一份学习材料和案例的呈现, 它具有很强的设计性, 如导学案的内容如何设计使之更利于学生学习, 体现了导学案实质上应该是一种方案。[1]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 怎样能使它成为一门学习者喜爱, 并吸引学习者主动去探究的学科, 是值得探寻的问题。分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 透视导学案教学的优势, 是设计符合学科特色导学案的基础性工作。

(一)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1.学习资料单一

信息技术课程一般是依靠学校发放的一本教材。没有其它的练习册, 即没有太多辅助学习的材料, 并且由于学习资源更新比较快, 仅有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 教师需要随着信息的不断更新给予学生一些新的学习资料, 这些都可以通过导学案呈现出来。

2.学科课时较少

据相关研究表明, 一般在初中二年级以上, 每个班级每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课时较少, 影响了教师实施教学的连贯性, 学生对上次课知识点的记忆不是十分清晰。而如果在导学案的引领下, 那么, 再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进行上节课知识点的回顾, 引导学生思考, 进行有效的学习。

3.学科受重视度低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在大多数地区还不是中考考试科目, 学生与家长重视程度不够, 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它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一门承担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程, 是迫切地要求教师逐渐重视起来的课程。因此,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有责任去不断地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二) 学习者的特点

1.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被列入中考科目, 学生投入在信息技术学科上的精力较少, 上完一次课之后, 学生课下很少进行自主复习与练习。这样的学习是不牢固的, 并且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又会发现缺少有效的复习资料, 无从入手, 复习效率较低, 又很难抓住重点。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整理导学案, 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完成每一份导学案, 那它们就是一份很好的复习资料。

2.自学能力较差, 竞争意识强

在课堂上, 学生往往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并不是特别关注, 他们更加关注的是电脑里的其它东西, 总是想争取自由玩电脑的时间, 而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敷衍了事。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 他们有着很强的竞争意识。如果教师设计的导学案中, 呈现出有引导性的题目, 让学生通过查找书本或是网上搜索, 那他们是非常愿意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的, 而不是一味地在听教师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

3.导学案教学的优势

导学案实施多年来, 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信心,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课堂效率, 从而提高学业成绩。从教学内容结构上讲, 明确知识结构, 脉络清晰;从学习方法上讲, 重在指导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2]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导学案的内容设计

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学习者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表现出的特征和导学案教学的优势这些因素, 教师可以尝试导学案教学这种新的教学策略。导学案的使用或许会给信息技术这样一门特殊的学科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导学案的内容设计对它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导学案教学中, 新授课的教学程序一般是明确任务;自主探究, 尝试解疑;组内合作, 互助提高;精讲点拨, 归纳总结;当堂达标, 迁移训练;完成任务, 课堂小结。[3]

(一) 知识框架

1.目的

一般的导学案第一部分都是会直接明了地陈列出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然而, 学生通常不会注意到这部分, 反而是为了应付教师, 直接完成后面的习题, 这时候, 学生的学习就会遇到困难, 导致学习上的退缩。笔者设计的导学案的第一部分, 它的作用主要是创设情境, 分析导出任务。任务的设计需要具有层次性, 同时, 关注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学习。运用流程图把本节课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和先前学过的知识联结起来, 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并且这个知识框架是以一个具体的操作案例为支撑,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2.策略

由于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素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可以利用自己熟练掌握的思维导图软件或Word里的流程图把知识点呈现出来, 而不是知识点的简单陈列, 这样会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3.导学案内容

导学案分发到学生手中后, 首先创设情境, 结合实际的案例, 告知学生本节课将要完成的任务。以Flash课程中“形变动画”为例, 首先让学生了解到这节课要完成“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过程 (如图1) 。引导学生思考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做哪些工作。这样学生就会跟着教师的思路一起来思考, 达到了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此时, 导学案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的思路, 沿着教师给出的框架进行学习任务的分析。

4.注意事项

导学案主要应用在课上, 注意不要把导学案设计成题案, 完全都是知识的检测与练习是不合乎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在课前, 认真分析学情和教材, 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的课程导学案。

(二) 基础检测

1.目的

这部分内容设计, 着重于测验学生对新课中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以及与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是否能够联结起来使用。

2.策略

如前所述, 初中学生有非常强的竞争意识。如果教师简单地把这些知识点在书本上给学生画下, 他们未必愿意主动去记忆, 如果教师把这些知识以题的形式呈现在导学案当中, 让他们自主完成, 无论是通过课本查找, 还是通过网络查询, 都会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并且能够快速地记住这些知识。题的内容必须囊括本节的新知识点以及必要的先前学过的知识点。题的形式可以是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 最好不要有论述题, 论述题会让学生感到有困难, 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3.导学案内容

下图2是导学案的基础检测部分的内容。

4.注意事项

这部分练习题的难度要适宜, 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不要出现学生通过查找课本也无法得到答案的难题。因为导学案是在课堂上使用, 这部分内容自然也是在课上完成, 又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 教师在这部分仅呈现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先前知识的题目即可。如果想检查学生的近期学习情况, 可以在复习课上进行精心的设计。

(三) 问题解决

1.目的

第三部分, 主要是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达到知识的共享。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独自完成一个作品是有难度的。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操作性强,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 一个步骤发生错误, 会影响到后面步骤的完成, 动画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通过小组协作学习, 互通有无, 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2.策略

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 时常难以完整地记住教师讲解的每一个步骤, 而如果把学生分为小组, 让他们共同讨论, 分享知识, 就会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进而提高完成作品的效率。同时, 也避免了以往有些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而有些学生却被困在那里, 看到其他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 自己就会感到挫败感, 这样的教学结果是教师不想看到的。因此, 这部分的学习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细心地观察和考核, 把学生进行异质分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

3.导学案内容

导学案的问题解决部分的内容如图3。

4.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任务是与前面第一部分教师分析本节课内容所引用的例子是同一个。因为一节课只有40分钟,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熟练地记住动画的制作原理, 去完成一个新的作品是有难度的。本着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即是模仿的教学观念, 要求学生能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完成教师前面讲解的例子即可。

(四) 创新设计

1.目的

在强调教育平等的前提下, 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每个班级中, 都会有特别擅长某一学科的学生, 这一部分的设计将会有利于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的发展。这个任务的设计是基于本节课知识点, 并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 意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策略

内容的设计着重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 需要囊括本节课所学习的动画类型和之前学习过的动画类型。活动进行的时机是在第三部分的协作学习之后, 有能力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堂上剩余的时间完成动画设计, 如课堂时间不充裕, 可以课后完成。即这部分的内容不做硬性要求, 依据学生能力来完成。

3.导学案内容

导学案的创新设计部分的内容如图4所示。

4.注意事项

虽然这部分内容不是面向所有学生的, 但教师对题目的设计也必须用心考虑, 既能考核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情况, 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对积极学习的学生必须给予充足的指导, 可以利用课下时间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协助学习。

(五) 评价

1.目的

由于学习者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程度都不高, 往往把它看作一门副科课程来对待, 这大大影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同时, 也不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观念的发展。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快速发展, 必须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程度, 对学科负责、对学生负责。因此, 导学案的最后一部分起到学习契约的作用。

2.策略

在三方共同监督的同时, 导学案的最后一部分笔者添加了学习者评价, 是想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时刻跟踪。自我评价的同时重视组内互评, 用以敦促小组协作学习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家长对学生的监督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也可以让家长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近况。教师可在其中看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进而调整教学的步调。

3.导学案内容

导学案的评价部分的内容如图5所示。

三、结束语

经过以上对导学案五大部分内容的设计与分析, 可以收获到信息技术导学案的一些优势。运用导学案教学可以达到边学习边检测的目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导学案与其它学科导学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它的内容非常少, 没有大篇幅的练习题, 这是由学科特点所决定的, 因此, 它的内容精简, 趣味性强, 形式多样, 并且是最新的;学生可以利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或是复习。

目前, 导学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 但在教学改革的一些试点院校已经被尝试应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 并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当中。因此, 信息技术学科导学案在今后的应用定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占正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分析[J].软件导刊 (教育技术) , 2012, (10) :30-31.

[2]石世刚.“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1, (05) :15-16.

[3]裴亚男.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04) :66-69.

篇9:《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是黑龙江省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前几节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Flash的工具面板、时间轴、关键帧的创建方法;掌握运用时间轴特效制作动画的方法、创建逐帧动画的方法及影片测试方法。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熟悉Flash软件环境、创建逐帧动画的方法。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中保证学生学习动力和吸引学生注意的关键。

教学重点

形状补间动画的创建方法。

教学难点

“分离”元件的操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形状补间动画创建的步骤,学会创建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形任意转变”的动画,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分析形状补间动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励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动画制作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过程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演示作品,引入情境

教师演示形状补间动画作品(三角形变矩形的补间动画),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激发热情,教师引导

(1)讲解形状补间动画定义:

形状间补间动画是Flash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形状补间动画是补间动画的一种。在改变一个矢量图形的形状、颜色、位置,或一个矢量图变形成为另一个矢量图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形状补间动画。

(2)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特点:

在Flash时间轴面板上的一个时间点(关键帧)上绘制一个形状,然后在另一个时间点(关键帧)更改该形状或绘制另一个形状,Flash根据二者之间帧的值或形状来创建动画,从而产生形状变化的效果。在形状补间动画中,只需创建起始和结束两个关键帧,中间帧则由Flash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在创建形状补间动画时,如果需要对组、实例或位图图像应用形状补间,则必须首先将这些元素进行“分离”。

(3)示范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在时间轴面板上动画开始播放的地方创建一个空白关键帧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绘制图形,一般一帧中以一个对象为好,在动画结束处创建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绘制另外的图形,再单击开始帧,在“属性”面板上单击“补间”旁边的下拉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形状”,此时,可以看到时间轴上发生了变化,淡绿色背景和简头,一个形状补间动画创建完成。

①在时间轴上创建一个空白关键帧,选取工具面板中的三角形工具,然后在舞台上拖动鼠标画出一个三角形。

②在第25帧插入一个空白关键帧,选择工具面板的矩形工具,在舞台上画一个矩形。

③单击三角形所在的帧(选中第1帧),单击属性面板上“补间”旁边的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形状”选项,如图:

成功建立形状补间动画,按Ctrl+Enter键测试动画效果。

3.兴趣激发:你能让三角形变成圆吗?

4.学生实践: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指导,直至完成作品。

5.学生完成作品后,各小组间比较各自的作品

【教师布置任务一】两个任意形状间的变化。

【教师评价】挑选学生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

【教师布置任务二】“计算机”变成“Computer”英语单词,深入探索研究。

【学生实践】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一下,对遇到问题进行总结。

教师提问:你们的作品变了吗?为什么没有像之前的那样变化?

【教师引导】教师提示“分离”元件的操作,讲解新知识。在演示中逐步引入“分离”(打散)的概念,指导学生如何对文字进行“分离”操作。

【作品展示,点评交流】教师与学生交流,然后让各小组内推选作品,之后各小组依次展示推荐作品。通过展示交流,加深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6.回顾知识要点,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要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内容,教师对本节知识要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所学内容不断积累与完善,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课后积极练习,将学习的时间延伸课外,创作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教学反思

篇10:flash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闽教2012年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目标:

1.知道元件的三种类型及元件的具体构成。

2.明确用箭头工具选中后,元件与形状呈现方式的区别。3.学会制作元件,调用元件库。4.学会新建图层。

5.学会通过属性面板进行动作补间动画的创建。6.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主要区别。

教学重点:(1)学会制作元件,调用元件库,学会新建图层。

(2)学会通过属性面板进行动作补问动画的创建。

教学难点:(1)明确用箭头工具选中后,元件与形状呈现方式的区别。

(2)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主要区别。

教学具准备:PPT课件、微视频、电脑及Flash软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展示Flash动画作品,让学生感受Flash动画的精彩,激发创作热情。

二、概念学习:

揭题:第12课动作补间动画。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7页“开阔视野”部分,并思考如下内容:(1)元件的主要用途是什么?(2)打开“创建新元件”对话框后,可供我们选择的行为有哪几种,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创建元件的方法有哪些? 2.引导学生按问题顺序发表自己的观点,适时进行评价与总结,并辅之以实例演示。

3.先用箭头工具选中某一形状,接着将该形状组合后,再次用箭头工具选中,引导学生观察两次选中时该图形对象呈现方式的区别。

4.小结:

(1)形状被选中后,该形状上布满着小白点。

(2)组合图形、用文字工具创建的文字以及用新建元件的方法创建的元件,用箭头工具选中后,它们周围呈现蓝色的方框。

三、操作实践: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9页“探究活动”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尝试进行《小风车》动画的创作。

提供本课“微视频”,引导学生自己打开并观看“微视频”教学,运用暂停播放功能,分步制作。2.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暂停学生的操作,转播几位学生绘制风车的操作过程(方法各异),及时评价。

4.引导学生继续修改动画,制作完通过快捷键(Ctrl+Enter)进行测试,并正确保存该动画。

5.转播几位学生的动画测试效果,并给予肯定及评价。6.小结:

(1)右键选择“创建补间动画”快捷命令。

(2)先选中除最后关键帧之外的帧,再通过属性面板将“补间”设置为“动作”。

四、创新活动(教材第71页)

题目:打开老师提供的“车轮.fla”文件,调用元件库中的“车轮”,让车轮旋转前进。

任务说明与提示:

(1)制作“车轮”动画,可在发送的文件里直接制作,制作完成后直接把文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2)展示学生作品,对活动过程及成果进行适当点评。

五、评价总结:

篇11:《动作补间动画》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过渡语】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评判凭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Flash操作的重要动画方式之一:动作补间动画,学生学完本节课内容,对于学习后面的形状补间动画的内容,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过渡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

具有了经验型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思维也具有片面性,容易钻牛角尖,有叛逆心理,有一定独立学习能力,兴奋性较高,稳定性较差,波动性较大,教师在授课过程当中要多关注学生情绪的波动,给予正确的指导。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逐帧动画,对动画制作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补间动画的概念的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过渡语】新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会、会学、乐学三个维度,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区分元件和实例。能够利用动作补间动画制作动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动画的形式,初步感受补间动画的制作一般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子相册的形式,回顾过去,从而树立珍惜时间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

【重点】学会制作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

【难点】关键帧的运用,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五、教法学法

【过渡语】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慧: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交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所以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

六、教学过程

【过渡语】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前提。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求未知领域。在导入环节,首先我将联系生活实际的导入方式,上课之前我将首先请同学们利用上节课作业我要求大家带的照片,做一个自我介绍,而后,我利用Flash制作的电子相册来进行自我介绍。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利用电子相册的形式,让电子相册更形象、直观、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做一个“炫酷”的电子相册呢?那我们就利用Flash中的动作补间动画的这个技巧来制作吧。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动作补间动画》

【设计意图】新课标告诉我们,信息技术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就设置了和生活相关的内容,既吸引学生注意力,有突出了信息技术学科和生活的联系。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观察是操作的基础,首先我先展示一个刚刚播放电子相册的Flash源文件,学生注意观察我的场景、时间轴和属性的部分,分析我是如何进行操作的。并且让学生总结操作步骤,学生会发现,想要制作一个简单的动作补间动画,需要四个步骤,

1、导入图片;

2、设置起始关键帧;

3、创设结束关键帧;

4、插入动作补间动画。

分析人物之后我会进行具体的操作,虽然操作步骤只有四步,但是每个步骤都会有操作的细节,因此我在讲授的过程中,要一边演示一遍讲解,操作之前,我会让学生认真观察导入中的两幅图片的区别,并且提问,大家思考一下,两幅图片有哪些地方是有区别的呢?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在加工之后的图片中,增加了初升的太阳,碧绿的草地,还有天空中的大雁。我会适时总结,只要我们从下到上依次绘制草地,大雁和太阳,再把大公鸡放在背景中,就能够完成任务了。

分析任务之后我开始进行具体操作的学习。首先我会通过演示法进行草地的绘制。

1、选择不规则的区域;

2、选择羽化;

3、填充绿色;

4、用混合画笔工具绘画小草和大雁。

完成背景中草地和大雁的操作。在演示过程中,对羽化和混合画笔这两个学生最新接触的工具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两个新工具的意义、操作、效果。

给演示文稿增加动画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直接添加动画,一个是设置切换模式

首先我会通过演示法进行添加动画的学习。我会演示添加动画效果的操作,并且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添加动画可以对演示文稿中的哪些内容进行操作。

2、添加演示文稿中有哪些动作效果。

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会发现演示文稿不但能够给文字添加动画,还可以给图形、图片等多种内容添加动画。同时添加演示文稿中的动画效果非常多。由于时间有限我并不能够介绍所有的动画效果,因此我设置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尝试使用一种动画效果,掌握之后,要来到讲台上演示这个动画效果,并且向同学们介绍这个动画效果的特点。通过演示,操作,交流分享学会添加动画效果的内容。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从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操作、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在学生掌握了操作步骤和操作原理之后,我将带领同学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操作步骤是为了设计出漂亮的动画而服务的,因此在讲授设计动画效果的环节,我会先提出问题:同学们,电子相册只有照片的移动会不会还是太单调呢,我们能不能做出其他的效果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答案。学生会发现,利用动作补间动画还可以改变图片大小、改变对象的不透明度,旋转对象。此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合作探究,集体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我会设置一个比赛,让学生通过看书来学习,不但要学习操作步骤,也要设计相册效果。制作好之后,会对作品内容进行介绍。引导学生在比一比赛一赛的气氛中,会更加积极的进行学习。操作完成之后,我会请学生自愿到台前来进行演示,并且让这样的小老师进行讲解。让其他的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小老师的教学,完善自己的作品。从而完成电子相册的设计和操作。并且让学生能够发布动画。

【设计意图】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会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任务来学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

(三)小结作业

本节课学习了比较多的概念,工具和操作方法,因此在小结部分,我会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在复习时我将从概念的角度,比如关键帧、起始关键帧、元件、实例。从操作的角度,比如如何做位移动画,缩放动画,旋转动画等,还要从设计的角度,细节的角度等多个角度进行复习。将本课内容中的知识都进行全面的整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内容分析,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本课的内容。

在作业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子相册,并且思考,是否能够有今天所学的内容作出相应的效果。

七、板书设计

动作补间动画

利用导入的图片制作动画

改变对象的大小

改变对象的不透明度

旋转对象

篇12:flash动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课题

教师 单位

专业 班级

课型 教学 目标

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

蒋佳玲 达县职业高级中学

计算机应用专业 高一计算机应用班

实训课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flash形状补间动画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flash形状补间动画的操作技巧。【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flash动画学习的兴趣和团队合作的精

备课时间

上课

时间

《Flash CS3教材

动画设计半

月通》

课时 3课时

教学重难点

关键

动画教具 采用教法

教学过程 环节 第一步(技能需求)

神。

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

法。难点:加入提示点。

学生利用操作提示、互助学、自评、互评。

电脑、多媒体 示范、谈话、讨论法、观察法、练习法、展示法

教师活动 为学生播放一个十分钟以内大小的动画短片。上一次实训我们学习了一种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运动补间动画,主要是应用于物体的平动、旋转及缩放。但一种形状的物体想要变成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形状那应该创建怎样

学生活动 时间

进入情境,激发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15分钟 的补间呢?这次实训内容的形状补间动画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在做运动补间动画前我们要先熟悉几个概念: 1.形状补间动画:能使对象的第二步 形状发生改变的补间动画形式。(技能训练)

2.提示点:在形状补间动画制作过程中,通过添加相应的提示点,使形状的变化过程受用户的控制。

2.了解了这几个概根据老师的示念后,我们通过做实范,小组组员讨例,来学习更多的内论形状补间动画容与技能。的操作方法。(自学、互助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学)控制学生电脑进行实例一(兔变猫)制作的讲解与相关概念的说明。

第三步 为学生准备三个实训作业:(技能拓展)

实训一:吹大的

根据操作提示步骤小组讨论

式学习,互帮互助,共同完成。20分钟20分钟

1.每个组的同学根50分钟据自己的学习情

第四步(学习反思)

气球(5分题)实训二:圆柱变圆锥(10分题)实训三:翻书效

果(15分题)学生做完后,教师总结评分情况,并给予公布。

1.总结学生本次课的学习情况; 2.分发学生意见反馈表。

况,选择

不同难度的题进行制作。(每位同

学只能做

一个)

2.学生收集下一组成员的制作结果。3.组长为下一组打分评价,填写评价表,向老师汇报评价结果。任务评价: 组长对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统计独立完成和互助完成的人数,向老师汇报结果。

1.如实填写学生意

见反馈15分钟表。2.收好传

给老师。

第五步(课后提高)

老师选出做得好的作品。

做得好的学生展示

自己的作15分钟 品并作讲解。

上一篇:妹妹,对不起作文400字下一篇:《逻辑学导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