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24-05-15

广东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精选6篇)

篇1:广东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53号

《广东省行业协会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5年12月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二日

广东省行业协会条例

(2005年12月2日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5年12月2日公布 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行业协会的组织和行为,维护行业协会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协会发展,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行业协会的设立、活动以及对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行业协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为维护共同的合法经济利益而自愿组织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第四条 经济组织依法享有参加和组织行业协会的权利。

第五条 行业协会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依照章程独立自主开展活动。

第六条 行业协会的宗旨是为会员提供服务,维护行业、会员的合法权益和共同经济利益;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沟通会员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发挥其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行业协会的登记管理机关;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行业协会的相关活动进行监督,并通过提出建议、发布信息、制定导向性政策等方式对行业协会进行指导。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扶持和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支持其依法独立开展活动。

第二章

成立、变更和注销

第九条 行业协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设立,或者按照产品类型、经营方式、经营环节及服务类型设立,但名称不得相同。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条 成立行业协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五十个以上的同行业经济组织申请入会;

(二)有规范的名称,标明所属行业和活动地域;

(三)有固定的住所、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章程;

(四)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

(五)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注册资金不少于三万元;

(六)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第十一条 申请成立行业协会,申请人应当先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筹备申请。

申请筹备成立行业协会必须有八个以上的发起人。发起人必须是持有营业执照、有连续两年以上良好经营记录的经济组织。

申请筹备行业协会,发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以下文件材料:

(一)申请书;

(二)发起人的基本情况、营业执照和经营情况证明;

(三)验资报告、住所的有关证明;

(四)章程草案。

登记管理机关自收到发起人的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依法作出准予或者不准予筹备的决定;决定不准予筹备的,应当向发起人书面说明理由。

发起人在接到登记管理机关准予筹备的决定后,应当在一个月内,通过报纸、网站向社会发布筹备公告,并接受同行业经济组织的入会申请。

发起人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作出准予筹备的决定之日起六个月内召开筹备大会。

筹备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通过协会章程和选举办法;

(二)选举产生协会的组织机构。

筹备大会必须有全体申请人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协会章程由出席会议的申请人的三分之二,筹备大会的其他决议,由出席会议的申请人的过半数通过。

行业协会的章程应当包括下列事项:

(一)名称、住所;

(二)宗旨、业务范围和活动地域;

(三)会员资格及其权利义务、会费缴纳标准;

(四)组织管理制度,会员(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监事会的产生、职权、任期和罢免的办法;

(五)财务预算、决算、清算等资产管理和使用办法;

(六)章程的修改程序;

(七)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办法;

(八)协会变更、注销或者注销后资产的处理办法;

(九)应当由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成立行业协会,发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册登记,并在筹备大会结束后十五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协会章程;

(三)检资报告、住所的有关证明;

(四)筹备大会的会议纪要;

(五)其他相关材料。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准予或者不准予登记的决定。准予登记的,发给《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不准予登记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行业协会根据章程规定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册登记。第十五条 行业协会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或者章程需要修改的,按章程的规定进行变更或者修改后,行业协会应当在三十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第十六条 行业协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

(一)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的;

(二)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决议解散的;

(三)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的。

行业协会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依照章程规定进行清算。自清算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第十七条 行业协会违反法律、法规被依法责令撤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依法进行清算。

行业协会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由登记管理机关向社会公告。

第三章

会员和组织机构

第十九条 同行业经济组织承认协会章程,自愿申请并经理事会同意,可以成为该协会会员。第二十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出席会员(会员代表)大会,参加协会活动、接受协会提供的服务;

(二)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三)提议案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四)自由退会;

(五)协会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二十一条 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协会章程;

(二)执行协会决议;

(三)按期交纳会费。

第二十二条 会员(会员代表)大会是协会的权力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协会章程的规定组成,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定协会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职权;

(二)选举或者罢免会长、副会长、理事、监事;

(三)审议理事会、监事会的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方案;

(四)审议理事会对会员除名的提议;

(五)对协会变更、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

(六)改变或者撤销理事会不适当的决定;

(七)修改章程;

(八)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对前款规定的事项作出决议,应当由全体会员(会员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会长是协会的法定代表人。理事会由会长、副会长、理事组成。理事会为会员(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依照协会章程的规定和会员(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会员(会员代表)大会;

(二)执行会员(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向会员(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三)拟定协会的财务预算、决算、变更、解散和清算等事项的方案;

(四)决定新申请人的入会和对会员的处分,提议对会员的除名;

(五)制订协会内部管理制度;

(六)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理事会根据章程规定,可以设立常务理事会。

第二十四条 理事会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理事会会议应当有过半数的理事出席方可举行。理事会会议作出决议,由全体理事的过半数通过。

第二十五条 协会设立监事会或者监事,由会员(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或者监事依照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

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

会长、副会长、理事、秘书长不得兼任监事。

协会的财产以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分、侵占、挪用。

协会应当建立健全独立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根据章程规定和业务范围使用其财产,不得在会员中分配,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章

职 能

第二十七条 行业协会应当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职能作用,根据需要可以从事下列活动:

(一)组织市场开拓,发布市场信息,编辑专业刊物,开展行业调查、评估论证、培训、交流、咨询、展览展销等服务;

(二)协调会员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会员与消费者之间涉及经营活动的争议;

(三)代表行业内相关经济组织提出反倾销调查、反补贴调查或者采取保障措施的申请,协助政府及其部门完成相关调查,组织协调行业企业参与反倾销的应诉活动;

(四)接受与本行业利益有关的决策论证咨询,提出相关建议,维护会员和行业的合法权益;

(五)参与行业性集体谈判,提出涉及会员和行业利益的意见和建议;

(六)参与制定有关行业标准,建立规范行业和会员行为的机制;

(七)加强会员和行业自律,促进会员诚信经营,维护会员和行业公平竞争;

(八)组织会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九)开展行业协会宗旨允许的业务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授权或者委托的其他事项。

行业协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利用制定行业规则或者其他方式垄断市场,妨碍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非会员的合法权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二)采取维持价格、限制产量、市场分割等方式限制会员开展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参与其他社会活动;

(三)在会员之间实施歧视性待遇;

(四)违反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向会员收费或者摊派;

(五)未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委托而行使公共行政管理职能;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

管 理

第二十九条 有关国家机关制订涉及行业利益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公共政策、行政措施、行业发展规划,应当听取相关行业协会的意见。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行业评估论证、调查等服务事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委托行业协会开展行业标准制定、统计、行业准入资格资质审核以及产业损害预警等工作。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委托行业协会承担公共事务的,应当向受委托的行业协会支付费用。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为行业协会提供产业政策、行业信息和咨询,并向上级机关反映行业的需求。第三十条 行业协会的机构、人事、资产、财务应当与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分开。

行业协会的办事机构不得与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机构合署办公。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在行业协会中任职。

第三十一条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保护行业协会的自主权,不得干预行业协会的机构。

行业协会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的活动报告、财务报告和本的活动安排。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未经登记或者被撤销登记后以行业协会名义开展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并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四条 行业协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撤销登记:

(一)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

(二)内部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混乱的;

(三)超过十二个月未开展活动的;

(四)符合注销条件,不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注销登记仍继续开展活动的。

第三十五条 行业协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并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撤销登记:

(一)不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的;

(二)未经登记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违反本条例其他行为的。

行业协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

(一)未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二)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预算、决算报告的;

(四)违法或者违反章程规定收取会费、取得其他收入或者使用资助、捐赠;

(五)有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情形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并处违法经营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行业协会会长、副会长、理事、监事、秘书长以及工作人员私分、侵占、挪用行业协会财产的,应当退还,并按章程的规定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行业协会会员对行业协会实施行业规则或者其他决定有异议的,可以提请行业协会进行复核或者提请登记管理机关审查。

非会员的单位和个人认为行业协会的有关措施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要求行业协会调整或者变更有关措施,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九条 登记管理机关或者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未按本条例规定对行业协会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事人对登记管理机关作出的不准予筹备、不准予登记,或者对撤销登记的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七章 附 则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登记成立的行业协会,登记管理机关认为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应当要求其在本条例施行之日起一年内达到本条例规定,并依法申请重新登记。逾期未达到本条例规定的要求或者不依法申请重新登记的,予以撤销登记。

第四十二条 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行业协会,名称可以称为行业协会、行业商会。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篇2:广东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8年11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8年11月28日

新《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生二胎8种情况许可 7种情况严禁

广东省人大日前修订了《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条例》中计生奖励将从城镇退休职工扩展到所有城镇居民,并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政策作了重新界定,原先的奖励标准被取消。该条例将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近日,针对读者比较关心的“生育政策是否放宽”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市人口计生局局长宋华。生二胎条件适当放宽

记者:本次对于《条例》的修订,最大的变化在哪些方面?将从何时开始实施?

宋华:《条例》自1980年制定至2002年7月间,已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6次修订,本次属第7次修订。新《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修订内容主要涉及5方面:取消生育间隔期的限制,对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对原《条例》有关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手术和终止妊娠药品的管理制度作了新规定;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作了修订;增设了部分行政处罚条款;修改了计生工作及其管理机构的名称。

记者:《条例》对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这是广大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请详细解释一下。

宋华:本次修订《条例》,对我省现行生育政策进行了三处微调:第一是取消了生育间隔期的规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可以再生育的不再要求间隔4周年才批准生育;第二是对再婚生育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对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过两个子女、另一方没有生育过的,经申请、审批后可再生育一胎;第三是对生育病残儿的夫妻再生育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对第一胎是双胞胎或多胞胎,但所生子女均为残疾儿的,以及再婚夫妻再婚前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但该子女为残疾儿的,经医学鉴定后可申请、审批再生育一胎。这些修订,不仅保障了再婚夫妻中未生育子女一方的生育权,同时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考虑到病残儿家庭的实际需要。

另外,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审议修改草案时,生二胎的条件由原来的7条细化为8条,操作性更强了。按规定,符合以下8种情况的可生二胎: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或第一胎双胞胎(含多胞胎)子女均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再生育的;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含依法收养)两个以内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离婚协议确定未成年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但该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再生育的;夫妻双方婚前均未生育过子女,婚后经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且只有一个子女的;夫妻一方在矿山井下作业、海洋深水下的工作岗位作业连续5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并且只有一个子女的;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农业人口),只生育一个子女且是女孩的。对再生育一胎子女的申请作出的批准,应当报上一级计生部门备案。

编辑本段国家工作人员违例直接开除

记者:原《条例》中,对于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手术和终止妊娠药品的管理等已经比较严格,修订后,是否更加严格,对于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引产将如何惩治?

宋华:对于当前流动人口办虚假计生证、“黑B超”鉴定胎儿性别引产导致性别比失衡等问题,新条例加大了处罚力度,例如对于使用虚假计生证明的,罚款500—2000元;替代他人参加孕情检查、落实节育措施的,罚款500—2000元;对组织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2—3万元;为了加大惩罚力度和威慑力,如果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则从原条例规定的“行政记过”变为“开除”。

编辑本段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惠及所有城镇居民

记者: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的修订体现在哪里?

宋华:原《条例》指出,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或没有生育子女的职工,退休时由所在单位按当地县(市、区)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额的30%,给予一次性奖励。无子女的职工退休时一次性奖励100%。

新《条例》将上述条款删除,修改为“城镇居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时,按一定标准发放计生奖励金,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同时,新《条例》将获得独生子女奖的对象,从职工扩展到所有城镇居民,其具体奖励办法由省政府“在本次修订实施之日起一年内另行规定”。编辑本段7种情形下再生育资格取消

记者:对于严禁生二胎的情形,新《条例》中也作了详细规定,都包括哪些情形呢?

宋华:新《条例》中规定,那些原本符合再生育条件,但具有以下7种情形之一的,同样不再安排生育,再生育的按超生处理:一是夫妻双方均属农村居民,只生育一个子女是女孩,但一方是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录用的人员;二是城镇居民(非农业人口)生育子女后,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将户籍迁移登记为农村居民的;三是经批准再生育,怀孕后无紧急情况未经县级或者不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人工终止妊娠的;四是遗弃子女或者送养子女后要求再生育的;五是故意致婴儿死亡或者谎报婴儿性别、谎报婴儿死亡的;六是未依法办理收养登记收养子女的;七是违反本条例再生育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1980年2月2日广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86年5月17日广东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的若干规定的决议》第一次修正

1992年11月28日广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第一次修订

根据1997年12月1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有关条文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1998年9月18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根据1999年5月21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第十条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2002年7月25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第三次修订

2008年11月28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第四次修订)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居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中国公民和户籍在本省而居住在省外的公民,以及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自治组织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实行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劳动致富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与增加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增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地位相结合。

第四条 夫妻双方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实行计划生育是违法行为。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执行本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第一责任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考核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计划生育工作,在本行政区域内负责本条例的具体实施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工作部门应当结合各自的职责,做好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八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计划生育协会、人口学会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逐年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

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安排必要的经费,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 组织实施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全国人口发展规划及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省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单位制度,市、县(区)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兼职单位制度。兼职委员单位和兼职单位应当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职责分工,制定实施的具体措施。

第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按人口规模配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本辖区内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管理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设立计划生育委员会,按人口规模配备专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人员,负责计划生育的具体管理工作。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需要,设立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配备计划生育工作专(兼)职人员,负责本系统、本单位计划生育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做好本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实行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接受所在地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村(居)民委员会、大型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及流动人口聚居的地方可以建立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群众开展计划生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第十五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制定计划生育自治章程,报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备案。

计划生育自治章程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

第十六条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为主,纳入现居住地的日常管理。

第十七条 全社会都要积极支持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级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报刊、影视、广播、文艺等大众媒体,负有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社会公益性宣传工作的义务。第三章 生育调节

第十八条 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比法定婚龄迟三周年以上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二十三周岁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批,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或者第一胎双胞胎(含多胞胎)子女均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含依法收养,下同)两个以内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确定未成年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

(四)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但该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五)夫妻双方婚前均未生育过子女,婚后经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

(六)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且只有一个子女的;

(七)夫妻一方在矿山井下、海洋深水下的工作岗位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且只有一个子女的;

(八)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农业人口,下同),只生育一个子女且是女孩的。

按照前款规定对再生育一胎子女的申请作出的批准,应当报上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再生育条件,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安排生育,再生育的按超生处理:

(一)夫妻双方均属农村居民,只生育一个子女是女孩,但一方是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录用的人员;

(二)城镇居民(非农业人口,下同)生育子女后,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将户籍迁移登记为农村居民的;

(三)经批准再生育,怀孕后无紧急情况未经县级或者不设区的市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人工终止妊娠的;

(四)遗弃子女或者送养子女后要求再生育的;

(五)故意致婴儿死亡或者残疾,或者谎报婴儿性别、谎报婴儿死亡的;

(六)未依法办理收养登记收养子女的;

(七)违反本条例再生育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二十一条 村民委员会整个建制转为居民委员会,原属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的育龄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是女孩的,从村民委员会改为居民委员会之日起,四周年内可安排再生育一胎子女;本人自愿将户籍迁出居民委员会,在户籍迁移时虽已安排生育但未怀孕的,取消原生育安排。

农村居民自愿将户籍迁为城镇居民的,除迁入前已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且已怀孕的已婚育龄妇女可以生育外,从户籍迁入之日起,均执行城镇居民的生育规定。

第二十二条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聚居在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夫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审批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少数民族夫妻是农村居民的;

(二)少数民族夫妻一方是农村居民,另一方是城镇居民,只生育一个子女且是女孩的;

(三)夫妻均是农村居民,一方是非少数民族,并在少数民族一方落户居住的;

(四)少数民族夫妻均为农村居民,依法生育二个子女,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其中一个或者二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第二十三条 归侨、侨眷的生育,户籍在本省但居住在境外的公民的生育,以及配偶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同胞、外国人在本省生育的,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本条例执行。

第二十四条 实行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

实施避孕节育手术,应当保证受术者的安全。

为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创造条件,指导育龄夫妻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已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夫妇,女方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已生育二个以上子女的,一方首选结扎措施。

第二十五条 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参加孕情检查,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

不符合本条例有关规定而怀孕的,应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对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应当及时指导、督促其落实。

严禁替代他人参加孕情检查和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第二十六条 育龄夫妻采取绝育手术后,符合再生育规定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施行输精(卵)管复通手术。

第二十七条 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第四章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建立和健全孕情检查、随访服务制度,保障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权利,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

第二十九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由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包括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组成,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在批准的范围内各自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禁止个体医疗机构和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人员施行计划生育手术。

第三十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向育龄人员提供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服务,承担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咨询以及技术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还应当承担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宣传教育、药具发放、管理人员培训等任务。

第三十一条 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具体办法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后落实节育措施的,节育手术费用由本人支付。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成立节育手术并发症医学鉴定组织,负责节育手术并发症鉴定工作。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成立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负责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

第三十三条 因节育手术出现并发症的,由县级以上节育手术并发症医学鉴定组织鉴定,并由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核确定后,指定医疗、保健机构或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治疗。医疗费按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执行。

职工因节育手术并发症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参照工伤事故处理;职工以外的其他人员因此而导致生活困难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因节育手术或者治疗节育手术并发症而出现医疗事故的,按国家有关医疗事故处理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制定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手术和终止妊娠药品的管理制度,并对本行政区域内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手术和终止妊娠药品等实施监督管理。

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条件,非医学需要、无紧急情况,怀孕十四周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本人要求终止妊娠的,施行手术单位应当查验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出具的证明。

严禁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

第五章 优待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三十五条 职工实行晚婚的,增加婚假十日;实行晚育的,增加产假十五日。城镇其他人员实行晚婚、晚育的,可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三十六条 职工接受节育手术的,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同时施行两种节育手术的,合并计算假期。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第三十七条 本省户籍独生子女父母,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以下优待奖励补助:

(一)属于职工和城镇居民的,从发证之日起至子女十四周岁止,每月发给独生子女保健费十元,并可给予适当奖励。独生子女保健费和奖励金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百分之五十。职工以外的其他人员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对于城镇居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时,按一定标准发放计划生育奖励金;

(二)属于农村居民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奖励或者办理养老保险;

(三)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后未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夫妻,由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扶助金;

(四)就业、住房、扶贫救济及子女入托、入学、医疗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

(五)产妇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三十五日的产假;男方享受十日的看护假。产假、看护假期间,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前款第一项、第三项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金具体办法和扶助金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自本次修订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的独生子女户和纯生二女结扎户,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优待奖励补助办法。在就业、安排宅基地、生产扶助、扶贫救济、入托、入学和医疗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障事业,建立和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基金会,优先解决农村独生子女户和纯生二女结扎户的基本养老问题。

第三十九条 农村男方到独生女方家结婚落户,以及独生女户、纯生二女结扎户的夫妻户籍随女儿迁入女婿所在村并居住的,享有与所在村居民同等待遇,任何人不得阻挠和歧视。

第四十条 对模范实行计划生育和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在职人员,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

行政、事业单位的计划生育奖励金,按单位所在地县(市、区)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五计算,在单位年度预算内列支。企业的计划生育奖励金,可在当年计税所得额的千分之二以内提取。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全省统一实行计划生育服务证管理制度,对已婚育龄妇女的生育、避孕节育、孕情检查、生殖保健等计划生育有关服务进行管理。已婚育龄妇女应当按照规定领取计划生育服务证。

第四十二条 实行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制度。计划生育合同应当明确生育、避孕节育、孕情检查,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奖励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与育龄夫妻依法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自治组织与建立承包、租赁、劳动关系的单位以及个人,应当依法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依法签订的计划生育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四十三条 对拒不履行避孕节育和孕情检查义务的流动人口育龄夫妻,有关单位和业主应当依照合同规定停止承包或者租赁、辞退解雇、收回房屋。

第四十四条 各级医疗机构和接生单位在对孕妇进行孕期检查及接生前,应当查验其计划生育证明。对无计划生育证明的,应当及时通报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并协助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五条 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到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者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办理计划生育证明。

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到现居住地后,应当向现居住地乡镇或者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交验计划生育证明。

第四十六条 有关行政部门办理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居住证(暂住证)、就业证等证件时,应当核查其经现居住地乡镇或者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查验过的计划生育证明,没有计划生育证明的,应及时通报给现居住地乡镇或者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

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负责被招用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对没有计划生育证明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不得招聘雇用。

向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出租或者出借房屋的业主,应当配合当地乡镇或者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做好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对没有计划生育证明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不得出租或者出借房屋。

第四十七条 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应当征收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由县级或者不设区的地级市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作出征收决定,具体工作由所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执行,村(居)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应当协助执行。

当事人一次缴纳社会抚养费确有实际困难的,应当按规定向作出征收决定的单位提出分期缴纳申请,分期缴纳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流动人口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其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社会抚养费和滞纳金上缴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贪污和私分。

第四十八条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乡镇集体企业对其超生职工应当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用合同。对超生的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应当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对超生人员,有关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五年内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乡镇集体企业不予招工、录(聘)用;五年内不得选为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和评为先进;七年内不得享受公费医疗福利;七年以上十四年以下不得享受农村股份合作制分红及其他集体福利。

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二胎以上子女及有配偶又与他人生育的,按超生处理。

第四十九条 在评选先进集体、授予个人荣誉称号和确定综合性奖励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任用等方面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

第五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的有关规定,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拒报、迟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资料。

第五十一条 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民主管理。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对有关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出生计划的落实情况,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情况,节育措施落实情况,以及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情况定期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五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受法律保护。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依法执行公务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公民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入相关场所开展工作。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 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应当按下列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城镇居民超生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当地县(市、区)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额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本人上年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县(市、区)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其超过部分还应当按照一倍以上二倍以下加收社会抚养费;超生二个以上子女的,以超生一个子女应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基数,按超生子女数为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农村居民超生一个子女的,对夫妻双方分别按当地乡镇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额为基数,一次性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本人实际上年纯收入高于当地乡镇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对其超过部分还应当按照一倍以上二倍以下加收社会抚养费;超生二个以上子女的,以超生一个子女应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为基数,按超生子女数为倍数征收社会抚养费;

(三)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一个子女,六十日内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二倍的社会抚养费;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二胎以上子女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三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有配偶又与他人生育的,按本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六倍以上九倍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未依法办理收养登记收养子女的,按前款规定处理。

第五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并给予处分,没收违法所得;属国家工作人员的,给予开除处分;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

(二)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

(三)实施假节育手术、进行假医学鉴定、出具虚假计划生育证明的。

第五十五条 伪造、变造、买卖计划生育证明或者组织他人冒名顶替参加孕情检查、落实节育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使用虚假计划生育证明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以不正当手段取得计划生育证明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取消其计划生育证明;出具证明的单位有过错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六条 组织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属国家工作人员的,给予开除处分。

自报新生儿死亡但不能提供合法证明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当事人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违章操作或者延误抢救、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

(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三)索取、收受贿赂的;

(四)截留、克扣、挪用、贪污计划生育经费或者社会抚养费的;

(五)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或者拒报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

第五十九条 对不能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追究其领导责任。

对不履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职责分工的有关部门和计划生育兼职委员单位以及兼职单位,追究其负责人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履行有关协助计划生育管理义务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一条 拒绝、阻碍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属职工的,由所在单位给予处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威胁、殴打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或者毁坏其财产、严重干扰其家庭正常生活和生产的;

(二)造谣惑众、煽动闹事,扰乱计划生育工作秩序,毁坏计划生育部门财物的;

(三)藏匿违反计划生育对象的。

第六十二条 不按规定参加孕情检查或者落实避孕节育措施、补救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二百元以下的罚款,并责令限期落实。

替代他人参加孕情检查、落实节育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替代者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 生育第一胎子女未按规定办理生育登记手续生育的,由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责令限期补办。

符合本条例规定再生育一胎子女的条件,但未经审批而怀孕的,应当补办审批手续;生育时仍未补办审批手续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本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的计算基数征收百分之二社会抚养费。

第六十四条 用人单位和个人雇用无计划生育证明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或者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流动人口育龄妇女不按照规定办理或者交验计划生育证明的,由其现居住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责令限期补办或者交验;逾期仍不补办或者交验的,由其现居住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足额缴纳应当缴纳的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收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六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实施计划生育管理过程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或者起诉,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第八章 附则

篇3:广东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进行修改如下:

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 强化预算约束, 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 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根据宪法, 制定本法。”

二、增加一条, 作为第二条:“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 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依照本法规定执行。”

三、将第二条改为第三条, 删去第二款。

将第五条第一款、第二款改为第三条第二款、第三款, 修改为:“全国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下一级只有本级预算的, 下一级总预算即指下一级的本级预算。没有下一级预算的, 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

四、将第三条改为第十二条, 修改为:“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五、增加一条, 作为第四条:“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

“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六、增加一条, 作为第五条:“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保持完整、独立。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与一般公共预算相衔接。”

七、将第四条改为第六条, 修改为:“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 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包括中央各部门 (含直属单位, 下同) 的预算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向中央的上解收入。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八、将第五条第三款、第四款改为第七条, 修改为:“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包括本级各部门 (含直属单位, 下同) 的预算和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

“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上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下级政府的上解收入。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对上级政府的上解支出、对下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九、将第六条改为第八条, 修改为:“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相应删去第七条。

十、增加一条, 作为第九条:“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 按基金项目编制, 做到以收定支。”

十一、增加一条, 作为第十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 不列赤字, 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十二、增加一条, 作为第十一条:“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 做到收支平衡。”

十三、将第九条改为第十三条, 修改为:“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 非经法定程序, 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 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十四、增加一条, 作为第十四条:“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 应当在批准后二十日内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 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的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 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 并对部门预算、决算中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将政府采购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

“本条前三款规定的公开事项, 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十五、增加一条, 作为第十六条:“国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应当规范、公平、公开, 以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

“财政转移支付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以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

“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立专项转移支付, 用于办理特定事项。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

“上级政府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 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但是,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应当由上下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事项除外。”

十六、增加一条, 作为第十七条:“各级预算的编制、执行应当建立健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机制。”

十七、将第十三条改为第二十一条, 第二款、第三款修改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监督本级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十八、增加一条, 作为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对中央预算草案初步方案及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中央预算调整初步方案和中央决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 提出初步审查意见。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对本级预算草案初步方案及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本级预算调整初步方案和本级决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 提出初步审查意见。

“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对本级预算草案初步方案及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本级预算调整初步方案和本级决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 提出初步审查意见, 未设立专门委员会的, 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研究提出意见。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预算草案初步方案及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初步审查, 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对本级预算调整初步方案和本级决算草案研究提出意见。

“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研究提出意见时, 应当邀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

“对依照本条第一款至第四款规定提出的意见, 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处理情况及时反馈。

“依照本条第一款至第四款规定提出的意见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反馈的处理情况报告, 应当印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 依照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 协助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或者有关专门委员会承担审查预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决算草案和监督预算执行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十九、将第十五条改为第二十四条, 增加一款, 作为第三款:“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批准, 乡、民族乡、镇本级预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决算草案, 可以由上一级政府代编, 并依照本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二十、将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合并, 作为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

二十一、将第十九条改为第二十七条, 修改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各项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源 (资产) 有偿使用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功能分类, 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外交、公共安全、国防支出, 农业、环境保护支出,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支出, 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和其他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经济性质分类, 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其他支出。”

二十二、增加一条, 作为第二十八条:“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收支范围, 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二十三、删去第二十条。

二十四、将第二十一条改为第二十九条, 修改为:“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或者转移支付的具体办法, 由国务院规定, 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十五、删去第二十二条。

二十六、将第二十四条改为第三十一条第二款。

将第三十五条改为第三十一条第一款, 修改为:“国务院应当及时下达关于编制下一年预算草案的通知。编制预算草案的具体事项由国务院财政部门部署。”二十七、将第二十五条改为第三十二条, 修改为:“各级预算应当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和跨年度预算平衡的需要, 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 按照规定程序征求各方面意见后, 进行编制。

“各级政府依据法定权限作出决定或者制定行政措施, 凡涉及增加或者减少财政收入或者支出的, 应当在预算批准前提出并在预算草案中作出相应安排。

“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预算支出标准和要求, 以及绩效目标管理等预算编制规定, 根据其依法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存量资产情况, 编制本部门、本单位预算草案。

“前款所称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收入分为类、款、项、目;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分为类、款、项, 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分为类、款。”

二十八、删去第二十六条。

二十九、将第二十七条改为第三十四条, 修改为:“中央一般公共预算中必需的部分资金, 可以通过举借国内和国外债务等方式筹措, 举借债务应当控制适当的规模, 保持合理的结构。

“对中央一般公共预算中举借的债务实行余额管理, 余额的规模不得超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限额。

“国务院财政部门具体负责对中央政府债务的统一管理。”

三十、将第二十八条改为第三十五条, 修改为:“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 除本法另有规定外, 不列赤字。

“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 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 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举借债务的规模, 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依照国务院下达的限额举借的债务, 列入本级预算调整方案, 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举借的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 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 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除前款规定外, 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债务。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国务院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国务院财政部门对地方政府债务实施监督。”

三十一、将第二十九条改为第三十六条, 修改为:“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 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与财政政策相衔接。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依照本法规定, 将所有政府收入全部列入预算, 不得隐瞒、少列。”

三十二、将第三十条改为第三十七条, 修改为:“各级预算支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 按其功能和经济性质分类编制。

“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 应当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 严格控制各部门、各单位的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编制, 应当统筹兼顾, 在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合理需要的前提下, 优先安排国家确定的重点支出。”

三十三、增加一条, 作为第三十八条:“一般性转移支付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基本标准和计算方法编制。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地区、分项目编制。

“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应当将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预计数提前下达下级政府。

“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将上级政府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预计数编入本级预算。”

三十四、将第三十一条改为第三十九条, 修改为:“中央预算和有关地方预算中应当安排必要的资金, 用于扶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社会建设事业。”

三十五、将第三十二条改为第四十条, 修改为:“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 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三十六、将第三十三条改为第四十一条, 修改为:“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周转金, 用于本级政府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三十七、将第三十四条改为第四十二条, 修改为:“各级政府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 应当在下一年用于结转项目的支出;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 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

“各部门、各单位上一年预算的结转、结余资金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

三十八、将第三十六条改为第三十三条。

三十九、将第三十七条改为第四十四条, 修改为:“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四十五日前, 将中央预算草案的初步方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三十日前, 将本级预算草案的初步方案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三十日前, 将本级预算草案的初步方案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或者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三十日前, 将本级预算草案的初步方案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四十、增加一条, 作为第四十五条:“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审查预算草案前, 应当采用多种形式, 组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听取选民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四十一、增加一条, 作为第四十六条:“报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的预算草案应当细化。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 基本支出应当编列到款。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

四十二、将第三十八条改为第四十七条, 修改为:“国务院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 向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以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地方各级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 向大会作关于总预算草案和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四十三、将第三十九条改为第四十三条, 将第二款中的“政府预算”修改为“预算”。

四十四、增加一条, 作为第四十八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草案及其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重点审查下列内容:

“ (一) 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是否符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决议的要求;

“ (二) 预算安排是否符合本法的规定;

“ (三) 预算安排是否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 收支政策是否切实可行;

“ (四) 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安排是否适当;

“ (五) 预算的编制是否完整, 是否符合本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

“ (六) 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预算是否规范、适当;

“ (七) 预算安排举借的债务是否合法、合理, 是否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

“ (八) 与预算有关重要事项的说明是否清晰。”

四十五、增加一条, 作为第四十九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出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结果报告。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出关于总预算草案及上一年总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结果报告。

“审查结果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 (一) 对上一年预算执行和落实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决议的情况作出评价;

“ (二) 对本年度预算草案是否符合本法的规定, 是否可行作出评价;

“ (三) 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草案和预算报告提出建议;

“ (四) 对执行年度预算、改进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绩效、加强预算监督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十六、将第四十二条改为第五十二条, 修改为:“各级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 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二十日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各部门应当在接到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本部门预算后十五日内向所属各单位批复预算。

“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应当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三十日内正式下达。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九十日内正式下达。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接到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后, 应当在三十日内正式下达到本行政区域县级以上各级政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预算安排对下级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应当分别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的三十日和六十日内正式下达。

“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转移支付, 应当及时下达预算;对据实结算等特殊项目的转移支付, 可以分期下达预算, 或者先预付后结算。

“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批复本级各部门的预算和批复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预算, 抄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

四十七、将第四十三条改为第五十三条, 增加一款, 作为第二款:“各部门、各单位是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执行主体, 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执行, 并对执行结果负责。”四十八、将第四十四条改为第五十四条, 修改为:“预算年度开始后, 各级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 可以安排下列支出:

“ (一) 上一年度结转的支出;

“ (二) 参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 以及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

“ (三) 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 以及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

“根据前款规定安排支出的情况, 应当在预算草案的报告中作出说明。

“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 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

四十九、将第四十五条改为第五十五条, 修改为:“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 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预算收入, 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

“各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

五十、将第四十六条改为第五十六条, 修改为:“政府的全部收入应当上缴国家金库 (以下简称国库) ,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对于法律有明确规定或者经国务院批准的特定专用资金, 可以依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立财政专户。”

五十一、将第四十七条改为第五十七条, 第二款修改为:“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 不得虚假列支。”

增加一款, 作为第三款:“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五十二、增加一条, 作为第五十八条:“各级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实行收付实现制。

“特定事项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权责发生制的有关情况, 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五十三、将第四十八条改为第五十九条, 第三款至第五款修改为:“各级国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及时准确地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预算支出的拨付。

“各级国库库款的支配权属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 未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冻结、动用国库库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的库款。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本级国库的管理和监督,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完善国库现金管理, 合理调节国库资金余额。”

五十四、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十条:“已经缴入国库的资金,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国务院的决定需要退付的,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应当及时办理退付。按照规定应当由财政支出安排的事项, 不得用退库处理。”

五十五、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十一条:“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和集中支付制度, 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

五十六、将第五十条改为第六十三条, 修改为:“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管理, 不得截留或者动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不得擅自改变预算支出的用途。”

五十七、将第五十二条改为第六十五条, 修改为:“各级预算周转金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管理, 不得挪作他用。”

五十八、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十六条:“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 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各级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 应当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省、自治区、直辖市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出现短收, 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减少支出等方式仍不能实现收支平衡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批准, 可以增列赤字, 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并应当在下一年度预算中予以弥补。”

五十九、将第五十三条改为第六十七条, 修改为:“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地方各级预算, 在执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应当进行预算调整:

“ (一) 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的;

“ (二) 需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

“ (三) 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

“ (四) 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的。”

六十、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十八条:“在预算执行中, 各级政府一般不制定新的增加财政收入或者支出的政策和措施, 也不制定减少财政收入的政策和措施;必须作出并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 应当在预算调整方案中作出安排。”

六十一、将第五十四条改为第六十九条, 修改为:“在预算执行中, 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 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预算调整方案应当说明预算调整的理由、项目和数额。

“在预算执行中, 由于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 必须及时增加预算支出的, 应当先动支预备费;预备费不足支出的, 各级政府可以先安排支出, 属于预算调整的, 列入预算调整方案。

“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的三十日前, 将预算调整初步方案送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的三十日前, 将预算调整初步方案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的三十日前, 将预算调整初步方案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或者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预算调整方案的三十日前, 将预算调整初步方案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

“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乡、民族乡、镇预算的调整方案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 不得调整预算。”

六十二、将第五十五条改为第七十条, 第一款修改为:“经批准的预算调整方案, 各级政府应当严格执行。未经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程序, 各级政府不得作出预算调整的决定。”

六十三、将第五十六条改为第七十一条, 修改为:“在预算执行中, 地方各级政府因上级政府增加不需要本级政府提供配套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而引起的预算支出变化, 不属于预算调整。

“接受增加专项转移支付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有关情况;接受增加专项转移支付的乡、民族乡、镇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有关情况。”

六十四、将第五十七条改为第七十二条, 修改为:“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者项目间的预算资金的调剂, 确需调剂使用的, 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

六十五、将第六十条改为第七十五条, 修改为:“编制决算草案, 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 做到收支真实、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决算草案应当与预算相对应, 按预算数、调整预算数、决算数分别列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应当按其功能分类编列到项, 按其经济性质分类编列到款。”

六十六、将第六十二条改为第七十七条, 第一款、第二款修改为:“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 经国务院审计部门审计后, 报国务院审定, 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 经本级政府审计部门审计后, 报本级政府审定, 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六十七、增加一条, 作为第七十八条:“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草案的三十日前, 将上一年度中央决算草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草案的三十日前, 将上一年度本级决算草案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草案的三十日前, 将上一年度本级决算草案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或者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

“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草案的三十日前, 将上一年度本级决算草案送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征求意见。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 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本级决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六十八、增加一条, 作为第七十九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决算草案, 重点审查下列内容:

“ (一) 预算收入情况;

“ (二) 支出政策实施情况和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绩效情况;

“ (三) 结转资金的使用情况;

“ (四) 资金结余情况;

“ (五) 本级预算调整及执行情况;

“ (六) 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情况;

“ (七) 经批准举借债务的规模、结构、使用、偿还等情况;

“ (八) 本级预算周转金规模和使用情况;

“ (九) 本级预备费使用情况;

“ (十) 超收收入安排情况,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规模和使用情况;

“ (十一)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决议落实情况;

“ (十二) 其他与决算有关的重要情况。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结合本级政府提出的上一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对本级决算草案进行审查。”

六十九、将第六十三条改为第八十条, 修改为:“各级决算经批准后, 财政部门应当在二十日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各部门应当在接到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本部门决算后十五日内向所属单位批复决算。”

七十、将第六十四条改为第八十一条, 修改为:“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将经批准的决算及下一级政府上报备案的决算汇总, 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应当将下一级政府报送备案的决算汇总后, 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七十一、将第六十九条改为第八十六条, 修改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在每年六月至九月期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七十二、将第七十一条改为第八十八条, 修改为:“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预算的编制、执行, 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七十三、将第七十二条改为第八十九条, 修改为:“县级以上政府审计部门依法对预算执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

“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开。”

七十四、增加一条, 作为第九十条:“政府各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执行, 及时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反映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依法纠正违反预算的行为。”

七十五、增加一条, 作为第九十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有违反本法的行为, 可以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检举、控告。

“接受检举、控告的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进行处理, 并为检举人、控告人保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检举人、控告人。”

七十六、将第七十三条至第七十五条改为第九十二条至第九十五条, 修改为:“第九十二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责令改正, 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

“ (一) 未依照本法规定, 编制、报送预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决算草案和部门预算、决算以及批复预算、决算的;

“ (二) 违反本法规定, 进行预算调整的;

“ (三) 未依照本法规定对有关预算事项进行公开和说明的;

“ (四) 违反规定设立政府性基金项目和其他财政收入项目的;

“ (五) 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使用预算预备费、预算周转金、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超收收入的;

“ (六) 违反本法规定开设财政专户的。

“第九十三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责令改正, 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 (一) 未将所有政府收入和支出列入预算或者虚列收入和支出的;

“ (二)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预算收入的;

“ (三) 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应当上缴国库的预算收入的;

“ (四) 违反本法规定, 改变预算支出用途的;

“ (五) 擅自改变上级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途的;

“ (六) 违反本法规定拨付预算支出资金, 办理预算收入收纳、划分、留解、退付, 或者违反本法规定冻结、动用国库库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国库库款的。

“第九十四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举借债务或者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 或者挪用重点支出资金, 或者在预算之外及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 责令改正, 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

“第九十五条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责令改正, 追回骗取、使用的资金,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一) 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改变预算收入上缴方式的;

“ (二) 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预算资金的;

“ (三) 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

“ (四) 其他违反财政管理规定的行为。”

七十七、增加一条, 作为第九十六条:“本法第九十二条、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五条所列违法行为, 其他法律对其处理、处罚另有规定的, 依照其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十八、删去第七十六条。

七十九、增加一条, 作为第九十七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报告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 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八十、将第七十八条改为第九十八条, 将第七十七条改为第九十九条。

八十一、增加一条, 作为第一百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法, 可以制定有关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或者地方性法规。”

八十二、将第五十一条、第五十八条、第六十六条中的“政府预算”修改为“预算”。

本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 重新公布。

篇4:广东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641名,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确认代表资格后,实有省人大代表637名。此后,衢州市的周柳军、嘉兴市的徐道文、73021部队的杨笑祥等3名代表调离浙江省。上述3名代表的代表资格依法终止。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和解放军驻浙部队选举、补选3名省人大代表后,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实有代表637名,缺额4名。

特此公告。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2年1月10日

篇5:广东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发布文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3号 【发布日期】2000-12-12 【生效日期】2001-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鞍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3号)

《鞍山市燃气管理条例》已经2000年11月28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鞍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0年12月12日

鞍山市燃气管理条例

(2000年8月31日鞍山市第十二届个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0年11月28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燃气管理,规范燃气市场,保障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燃气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的发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燃气的规划、建设、经营、燃气器具的生产、销售、安装、维修和燃气的使用及安全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燃气,是指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以下简称液化气)等气体燃料的总称。

第四条 第四条 发展燃气事业应当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合理利用能源、保证安全和优先满足生活需求的原则。

第五条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燃气行业的管理工作。

县(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县(市)行政区域内的燃气管理工作,接受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公安、消防、工商、计划、规划、财政、物价、劳动安全、技术监督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燃气管理工作。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 第六条 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计划、规划等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燃气规划和建设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县(市)燃气规划,经同级政府批准后,报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第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燃气发展规划的要求,建设相应的燃气配套设施或者预留燃气配套设施建设用地。

预留的燃气配套设施建设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规划,不得改变用途。

第八条 第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项目,应当符合燃气发展规划,经市、县(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对影响燃气设施安全运行的其他建设项目审查时,必须征求市、县(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九条 第九条 由于建设工程需要改动燃气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征得燃气供应企业同意,并经市、县(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改动燃气设施所发生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条 第十条 承担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到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认证手续。

燃气工程建设选用的设备、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管道燃气设施维修、大修和更新改造,所发生的工程费用按燃气设施的产权归属分别承担。

因产权单位拖延、拒绝拨款造成工程无法施工的,燃气供应企业可以停止供气。在此期间,出现燃气事故由产权单位承担责任。

经批准的燃气工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其施工。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燃气工程竣工后,由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燃气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第三章 资质与经营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管道燃气实行区域性统一经营,瓶装燃气实行行业管理、统一布局、多家经营;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设立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稳定、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来源;

(二)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储存、输配设施、计量器具以及安全检测、残液抽取、维修和抢险、防火防爆设备;

(三)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和固定的经营场所;

(四)有符合规定比例的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抢修人员;

(五)有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设立瓶装燃气分销站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营业房间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管理间与瓶库分离;

(二)采用防爆型电气设施;

(三)消防器材齐备、有效;

(四)设置醒目的禁火、禁烟警示标志;

(五)有具有资格证的从业人员。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申请设立燃气供应企业的,应当向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资质申请,经初审合格,到消防、劳动安全、技术监督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经试运行一年后,到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领取《燃气企业资质证书》。

申请设立瓶装燃气分销站的,应当向所在地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燃气分销站经营许可证》,并持证到消防、劳动安全、技术监督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

市、县(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有关审批、登记手续时,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决定。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燃气供应企业及瓶装燃气分销站变更、停业、歇业、分立、合并时,应提前30日到所在地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燃气供应企业及瓶装燃气分销站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公布涉及用户权益事项的办事条件、程序和维修服务电话,承诺办理期限和服务标准;

(二)制定用户安全用气规定,向用户宣传安全用气常识,并提供咨询服务;

(三)按国家或者行业对燃气热值、组份、嗅味、压力、重量等规定供气;

(四)保证安全稳定供气;

(五)瓶装燃气的充装净含量和残液量符合国家标准;

(六)不得涂改、转让《燃气企业资质证书》和《燃气分销站经营许可证》;

(七)不得向无《燃气企业资质证书》和《燃气分销站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提供经营性气源;

(八)不得在露天经销瓶装燃气;

(九)不得向超过检验期限或者检验不合格的钢瓶充装燃气;

(十)钢瓶之间不得倒灌燃气;

(十一)不得用槽车、贮罐直接向钢瓶灌装燃气;

(十二)不得强制用户到指定的地点购买指定的燃气器具。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申请设立双燃料汽车加气站的,应经计划、规划、消防、环保、劳动安全、燃气等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从事经营。

其设立条件及具体管理事项,按市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从事运输瓶装燃气业务的车辆,必须经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登记,并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后,方可投入使用。其从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除意外事故外,燃气供应企业因作业需要停气、降压而影响用户用气的,应当将停气、降压作业起止时间和影响范围提前2日发布通告。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燃气价格、燃气设施、器具的安装维修及燃气设施占用费等标准的确定与调整,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价格主管部门审定后实施。

第四章 燃气器具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燃气器具应经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气源适配性检测。符合使用要求的产品,由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列入当地《燃气器具销售目录》,并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列入《燃气器具销售目录》的产品方可销售。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燃气器具安装维修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二)有相应的检测设备和安装工具;

(三)有合格的安装维修人员;

(四)有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的单位必须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资质审查合格后,方可从事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业务。

第五章 燃气使用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需要使用管道燃气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燃气供应企业提出开户申请。燃气供应企业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应当自接到申请和有关材料之日起15日内予以受理。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燃气供应企业同意,不得接通管道使用燃气。禁止转供或盗用管道燃气。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管道燃气用户需变更用户名称、使用位置、燃气用途以及需要停止供气的,应当由用户双方向燃气供应企业提出申请。对符合条件的,燃气供应企业应当自接到申请和有关材料之日起15日内予以办理。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燃气计量表具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或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燃气供应企业或者用户在使用中对燃气计量表具准确度有异议的,应及时协商解决或向所在地技术监督部门申请检定。经检定合格的,由异议方承担检定费;经检定不合格的,由责任方承担检定费,当月燃气费按消除表速误差后的用气量计算;出现停表情况的,按前3个月平均用气量计算。不合格的燃气计量表具应当及时检修或者更换,其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从事燃气计量器具安装业务的单位和人员,必须经市技术监督部门审查批准。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将每月燃气表示值数和使用量告知用户。使用管道燃气的用户应当在每月规定的时间交纳燃气费,逾期不交纳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滞纳金。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瓶装燃气使用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准擅自拆修瓶阀,改换检验标记或瓶体漆色;

(二)不准用明火加热钢瓶或用明火检漏;

(三)不准摔砸钢瓶、倒置或横卧使用钢瓶;

(四)不准自行排放残液。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用户有权就燃气经营的收费和服务质量向燃气供应企业查询,对不符合收费和服务质量标准的,可以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7日内答复投诉人。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燃气供应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安全管理、防火防爆等制度以及事故应急方案。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燃气供应企业必须向社会公布抢修电话,设置专职抢修队伍,配备防护用品、专用器材、设备等。

燃气供应企业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遇有事故,应当立即组织抢修、抢险,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燃气供应企业对燃气设施应当定期检修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燃气设施安全防护范围内实施下列行为:

(一)擅自挖坑取土、修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及堆放物品;

(二)擅自进行焊接、烘烤、焚烧、爆破;

(三)排放腐蚀性物质或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四)擅自通过大型载重车辆和施工机械;

(五)擅自增改、拆迁燃气设施;

(六)擅自改动和破坏燃气计量器具;

(七)其他损害燃气设施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实施下列行为:

(一)擅自拆除、覆盖、涂改燃气设施警示标志;

(二)遮掩、封闭燃气设施;

(三)在设置燃气设施的房间内就寝、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或作为腐蚀性介质的仓库、配电间、变电室。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餐饮、娱乐、洗浴等场所使用瓶装燃气的,必须符合安全使用的要求,并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泄漏、事故隐患或者因燃气引起的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应立即向燃气供应企业以及劳动安全、消防等部门报告。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燃气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由公安、消防、劳动安全、技术监督、燃气行政等相关部门及燃气供应企业按照各自职责勘查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并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对燃气事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阻碍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处以 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第(八)项和第(十二)项规定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视情节轻重,处以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违反第十八条第(六)项、第(七)项、第(九)项、第(十)项和第(十一)项规定之一的,处以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处以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赔偿损失,并处以所损失燃气费3至5倍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六条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擅自变更名称、位置、燃气用途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补办变更手续、交纳所欠费用,并对居民用户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用户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未造成损失的,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除赔偿损失外,处以赔偿费 1至5倍的罚款。

第四十九条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不具有相应资质证书或未办理认证手续,从事设计、施工的;

(二)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燃气工程交付使用的;

(三)未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燃气供应企业、瓶装燃气分销站的;

(四)销售未列入《燃气器具销售目录》的产品的;

(五)未经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合格,从事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业务的。

第五十一条 第五十一条 燃气供应企业未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责令限期改正,未给用户造成损失的,处以500元至3000元罚款;造成损失的,除赔偿损失外,视情节轻重,处以赔偿费1至5倍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涉及公安、消防、工商、计划、规划、财政、物价、劳动安全、技术监督等部门权限的,由上述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予以处罚。

第五十三条 第五十三条 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 第五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五条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中有关用语的定义:

(一)燃气工程,是指燃气设施和燃气供气站点的建设工程。

(二)燃气供应企业,是指燃气储运、输配、供应等企业。

(三)燃气设施,是指用于储存、输配燃气的各种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包括输配管网、调压装置、管道阀门、凝水器、汽车加气站和燃气计量器具等。

(四)燃气器具,是指以燃气为能源的炉灶、热水器、沸水器、冷暖机等器具。

第五十六条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篇6:广东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公 告

(第51号)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已由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0年9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0年9月29日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

(2010年9月2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2010年9月29日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为了加强我省各级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保障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法律,结合本省实际,作出如下决定:

一、各级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侦查机关的立案、侦查和看守所监管,人民法院的审判和执行,刑罚执行机关的刑罚执行和监管,以及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等诉讼活动实施法律监督。

二、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和侦查活动的法律监督,重点监督下列行为:

(一)不应当立案而立案或者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

(二)立案后不进行侦查或者无正当理由久侦不结的;

(三)立案后不符合撤案条件而撤案的;

(四)存在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行为的;

(五)违法采取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和搜查、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的;

(六)逮捕后违法变更强制措施的;

(七)限制或者剥夺当事人、律师、诉讼代理人诉讼权利的。

三、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民事审判、行政审判以及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重点监督下列行为:

(一)立案、管辖、回避、保全、先予执行、调查取证、庭审、强制措施、送达等审判活动违反法律规定的;

(二)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采信证据、适用法律、定罪量刑方面可能有错误的;

(三)调解活动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或者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四)执行行为侵害当事人或者案外人合法权益的;

(五)限制或者剥夺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诉讼权利的。

四、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刑罚执行机关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法律监督,重点监督下列行为:

(一)收押、释放被监管人员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二)殴打、体罚、虐待被监管人员的;

(三)被监管人员非正常死亡的;

(四)羁押被监管人员超过法定期限的;

(五)提请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

(六)被监管人员在监外执行、社区矫正中脱管或者漏管的。

五、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活动的法律监督,重点监督下列行为:

(一)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移送侦查而不移送的;

(二)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追究的;

(三)拒绝移交涉案款物或者故意隐匿、销毁证据以及故意隐匿、私分、销毁涉案物品的。

六、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加强对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侦查工作的法律监督:

(一)建立重要职务犯罪案件线索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制度;

(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同步录音录像;

(三)完善办理职务犯罪侦查案件立案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和逮捕、撤案、不起诉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制度;

(四)完善对违法侦查行为的救济程序。

七、各级人民检察院可以采取调查违法行为、提出检建议、发出纠正违法通知、建议更换办案人、提出抗诉、查办案件等方式依法加强对诉讼活动各个环节的法律监督。

八、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查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立案、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审判、执行等诉讼活动中的贪污贿赂、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职务犯罪行为。

九、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建立健全下列监督机制,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

(一)重大、复杂、疑难刑事案件侦查活动的提前介入机制;

(二)对刑事二审案件不开庭审理后改判和法院自行提起再审等审判活动的监督机制;

(三)预防和纠正超期羁押的监督机制;

(四)对减刑、假释的提请、裁定活动和暂予监外执行的呈报、审批活动的监督机制;

(五)被监管人员投诉和申诉案件的受理、审查和监督机制;

(六)被监管人员非正常死亡的监督机制;

(七)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的受理、审查和监督机制;

(八)民事调解和民事执行工作的监督机制;

(九)人民群众、当事人、律师对诉讼活动提出举报、控告、申诉的受理和审查机制。

十、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刑罚执行机关的工作协调和配合,建立和完善执法情况通报、信息共享、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

十一、各级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刑罚执行机关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配合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建立对人民检察院监督意见的反馈机制,对人民检察院以通知立案书、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书等形式提出的监督事项,应当依法办理并书

2面反馈。

十二、各级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下列措施,配合人民检察院开展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

(一)定期向同级人民检察院通报刑事案件立案、撤案、拘留等执法活动情况;

(二)对人民检察院通知立案的案件,应当依法及时立案侦查,立案后撤案或者在两个月内未采取侦查措施的,应当向人民检察院书面说明理由;

(三)配合人民检察院对违法侦查活动的调查;

(四)释放被逮捕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另案处理、退回补充侦查后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十三、各级人民法院应当采取下列措施,配合人民检察院开展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

(一)对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的案件,应当及时开庭审理,审理后维持原判的,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不采纳抗诉意见的理由;

(二)对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再审检察建议,应当予以审查,符合再审条件的应当依法再审,认为不符合再审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三)对公诉案件中以不开庭方式审理的上诉案件和自行提起再审的案件,改变原审判决结果的,应当在作出裁判后及时将裁判文书送达同级人民检察院;

(四)对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审判、执行活动中违反法律规定或者侵害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诉讼权利的检察建议,应当审查并依法作出处理;

(五)会同人民检察院完善检察长列席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的制度;

(六)会同人民检察院完善将量刑建议和量刑辩论纳入庭审的规范;

(七)配合人民检察院调阅或者复制审判卷宗材料,并提供便利条件。

十四、各级刑罚执行机关应当定期向人民检察院通报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情况。提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同时将有关材料抄送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书面纠正意见,应当及时予以书面反馈。

十五、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加强诉讼监督能力建设:

(一)加强检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二)完善考评激励机制;

(三)完善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职权在人民检察院各内设机构之间的优化配置;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

(五)加强检务督察,强化对下级人民检察院执法活动的监督。

十六、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依法接受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刑罚执行机关的制约。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情况;完善办案公开、检察文书说理、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等检务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十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对人民检察院开展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人民检察院依法、规范监督。对人民群众反映的诉讼活动中的问题,属于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职权范围的,交由同级人民检察院处理,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处理并反馈。

十八、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人民检察院依法开展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改善执法条件,为人民检察院开展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提供保障。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建立沟通联系、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在移送公安机关的同时应当将案件情况通报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检察院查询未移送的可能涉嫌犯罪的案件情况或者要

3求提供有关案件材料的,应当予以配合;对人民检察院针对执法活动中提出的检察建议,应当办理并书面反馈。

十九、报刊出版、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媒体应当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宣传,提高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社会认知度。

二十、人民检察院不依法履行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职责,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刑罚执行机关不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依法实施的法律监督,行政执法机关不依法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上一篇:家长会讲稿下一篇:生命教育主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