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

2024-04-23

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精选6篇)

篇1: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

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及整改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日趋严重,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血常规检验质量。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整改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98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69-01

血常规检验指对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的计数检测分析,是临床常用的三大检验常规之一。随着医学不断的发展,对血液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要求也日益增高。但在实际操作中,程序复杂,检验结果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人为因素,仪器因素等。另外,对于不同生理状态,也会有较大差别,如下午略低于上午,休息时低于运动状态,餐前低于餐后。并且,检验准确性也受到患者的配合,护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把握好检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影响因素

1.1 仪器因素。由于全自动血细胞仪分析时间短,检验数据准确性高,能指示异常结果,易于标准化,常作为血常规检测的首要方法。为保证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常需要对每台仪器进行校准。在其分析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血样容量对分析结果至关重要,若倍数过高,会导致血细胞数量太少;而倍数太低,又会使细胞通过传感器聚集而使重合缺失。

1.2 生理因素。体检者的年龄,性别,活动情况,精神状态,生活习惯,药物使用情况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血液采集前,是否有剧烈的运动,是否休息正常,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血常规检测。正常人在一天之类,体温会有所波动,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等都有一定的波动,这都将对最后的分析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不同生理状态也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新生儿的WBC会普遍偏高,进食后,血液稀释,Hb检测就有所降低。

1.3 人为因素。

1.3.1 标本采集。末梢毛细血管和静脉采血是常见的两个采血部位,但手指血的血小板计数偏低,白细胞计数略高,可重复性较差。对于血液的稀释和凝血情况也要关注,这都会对血样检测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1.3.2 不同时间测定标本。若分别于采血后0min,30min,1h,6h内检测血样,1h内健康体检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血样检验结果即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数等参数差异不显著(P>0.01),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h后,不同时间组的体检者的血样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1]。整改措施

2.1 注意抗凝剂的选择。血常规中常见的抗凝剂为K2-EDTA,但该抗凝剂会加快血小板凝集,出现血小板假性低下的问题。因为EDTA抗凝时,血小板相互聚集,出现卫星现象,仪器无法正确计数血小板,因此需严格按照医学规定对血常规进行分析检验。

2.2 选择合适的采血量。若血液与抗凝剂之间的比例不合理则会导致血样质量变化,如凝集后某些蛋白变性。采血量尽量充足,需要有20-30微升的剩余量,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有效性。

2.3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静脉血为最好的采血部位,手指血稳定性较强,是末梢毛细管血与静脉血中差异最小的。据临床显示,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均有较大缺陷,血小板计数偏低(-8%),白细胞计数明显偏高(+7%)[1]。

2.4 注意血样的保存,运输及测定时间。不同的测定时间对血样相关检测参数有较大影响。标本采集后,应该及时派专人专车派送,且在运输中需要完好保存样本防止其变性等。为避免蒸发,血样需储存在密闭容器中,严格控制低温,延长保存时间,但严禁冷冻,常在4±2℃条件下保存。另外,当样本数较多时,需要分类放置,避免混淆或者弄错标本。为得到高准确度的检验结果,应在血样采集后尽快检测,预稀释样本在10min内检测;EDTA抗凝末梢血应在15min后测定;EDTA抗凝血应在30min后8h内测定。资料显示,样本收集5-30min后,8h内室温检测最佳[2]。

2.5 加强对仪器的操作能力。检验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熟悉仪器(如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功能,操作步骤,基本修理和维护。尽量做到定期保养,及时除掉腐蚀的线板,擦拭干净,避免由于仪器老化或者故障带来的检验误差[3]。结论

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采集血液样本前,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和预期准备工作,设计合理有效的操作方案。这就对检验人员提出较高要求,必须熟悉采血的整个流程,且对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在采血前期,亦需要对体检者进行常识指导,进行合理的饮食和准备,排除其他生理状况和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如患者的活动情况,服用药物情况,吸烟状况,性别,年龄等诸多因素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4]。

在检测方面,首先必须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操作过程的准确熟练,把人为因素降到最低,消除过失性误差,减少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手动检测需要时刻关注仪器状态,自动进样也需要定时观察,确认仪器正常运行,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5]。后期的数据处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运用软件时,需要掌握其使用条件,并进行多次复核,以免偶然误差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芳建.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2010,25(1):86

[2] 马双双,王红艳,杨俊.提高血常规检验质量的方法[J].临床误诊误治,2009,19(11):79-80

[3] 徐金华,游其勇.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5):134-137

[4] 刘月霞,师金洲,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分析[J].大众健康(理论版),2011,112(23):131

[5] 于广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15-20

篇2: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

一、兽医临床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

1.动物本身。在生物学上,由于进化的差异,导致动物的品种、系别、性别、年龄等各不相同。因此,动物的血常规指标也不尽相同。在进行动物的采血活动中,如果动物正处于觅食状态,被采血的动物,可能会由于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应激程度不同等因素,造成与测定结果不相符的状态。或者是由于动物剧烈运动,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动物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或者是疼痛引起的红细胞与白细胞轻微的增高或者是降低情况。此时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变化只是暂时的,动物在处于应激的状态下,体内会分泌出儿茶酚胺。动物体内的儿茶酚胺增多,会引起边缘白细胞进入血液循环中。这时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就会受到环境因素或是动物生理的因素影响,造成检查结果的不准确。

药物治疗引起血常规检查结果产生变化,对于动物来说,它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不如人类,新生的动物,需要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时会服用青霉素钾盐,直接引起的后果就是致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增多,而白细胞的数量增多会伴随着有核左移,淋巴细胞以及杆壮白细胞也成增多的趋势。因此,含青霉素钾盐的药物,可以促进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为动物起到增加防御功能的作用。或者是一些,会刺激肾上腺素类的药物也会是血液中的白细胞数和红细胞数增加,兽医临床,在为动物,进行血常规检查时,要注意检查动物的病史,或者是在出生后服用过什么能导致红细胞和白细胞升高的药物。以避免血常规检查结果不准确的案例发生。

2.采血因素。在采血的过程中,由于动物伤口的愈合能力较低需要抗凝剂,来辅助动物的伤口愈合能力。常用的抗凝剂是EDTA-Na2,有研究表明该抗凝剂,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肿胀崩解产生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这种现象的产生会导致核细胞的计数不准确。在采血过程中,止血压力过大或者是止血的时间过长,会导致皮下的血管组织释放出纤溶酶激活物,该物质的产生会加速分解出血小板分泌物。若是止血时间短,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产生数量会相对降低,导致动物的伤口局部出现瘀血或是血液浓缩的情况。

在采血完成后,血液标本在放置的时间内,要尽快完成检测,以防在血液样本的储存过程中,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蒸发或是产生化学反应,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抽血过程中,要采用较高的抽血技术,用高质量的血液样本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经研究表明,血液样品中红细胞的技术,容积,以及浓度,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等十余项检测指标的溶血样本前后差异较大。

3.收集仪器。在采血完成后,血液标本在放置的时间内,要尽快完成检测,以防在血液样本的储存过程中,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蒸发或是产生化学反应,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抽血过程中,要采用较高的抽血技术,用高质量的血液样本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经研究表明,血液样品中红细胞的数量、容积、以及浓度、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等十余项检测指标的溶血样本前后差异较大。

二、关于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分析

1.根据发病阶段,判断出炎症反应。首先要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对于同时出现持续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嗜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未成熟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则表明存在炎症。白细胞总数只反映了骨髓生成与组织利用之间的平衡;在炎症反应中,白细胞总数可能降低、正常或者升高。绝对嗜中性粒细胞增多,超过25,000/ul时,也表明存在炎症。在大多数病例中,炎性白细胞像通常不能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在有些病例中,可通过典型细胞分类计数来区分急性、慢性和重度炎症。这些典型特征反映了白细胞动力学的变化,或者骨髓生成白细胞与组织利用白细胞之间的平衡状况,这些变化受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2.对于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分析。判断出是否存在应激现象,应激通常会导致轻微的淋巴细胞减少症(淋巴细胞计数在750/ul-1500/ul)。还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症、轻度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以及轻微的单核细胞增多症,但不是都会出现,也没有特异性。如果存在组织坏死单核细胞增多症,表明存在组织坏死以及对组织吞噬作用的需求。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发生于急性、慢性炎症或者坏死,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或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症,表明存在全身性过敏反应。

病因包括:全身某个部位的寄生虫性疾病,如心丝虫病、跳蚤叮咬引起的皮炎、犬过敏性气管支气管炎(肺部呈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猫哮喘、过敏性胃肠炎、全身性肥大細胞增多症、猫弥散性嗜酸性肉芽肿综合症、只寄生于肠道的寄生虫疾病(如鞭虫)不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兽医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对动物进行血常规检查时,要排除影响血常规检查的因素,以免检测结果产生偏差,所导致的检查结果不客观,不合理,进而保证疾病诊断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篇3: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体检的患者200例。其中男100例, 女100例。年龄15~79岁, 平均年龄 (48.45±0.37) 岁。排除标准: (1) 当天已经进食者; (2) 不同意、不配合实验者; (3) 年龄>80岁者; (4) 检查后发现患有疾病者。

1.2 方法

对这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送检时间、抽血部位等条件将患者分于相应的组内, 血液检查仪器均为Sysmex希森美康XE-5000血球仪检查, 将样本检查结果分别与抽血后立即进行检查的样本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及对比。观察指标各组患者各种不同血细胞计数。

2 结果

2.1 立即检查与12 h检查的血液样本各种血细胞计数检查结果

12 h检查的血液样本白细胞计数为 (6.3±1.4) ×109/L, 立即检查的血液样本白细胞计数为 (6.2±1.3) ×109/L。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2, P>0.05) 。12 h检查的血液样本红细胞计数为 (4.2±0.3) ×1012/L, 立即检查的血液样本红细胞计数为 (4.1±0.6) ×1012/L。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9, P>0.05) 。12 h检查的血液样本血小板计数为 (269±43) ×1012/L, 立即检查的血液样本血小板计数为 (250±35) ×1012/L。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t=3.43, P<0.01) , 见表1。

2.2 立即检查与24 h检查的血液样本各种血细胞计数检查结果

24 h检查的血液样本白细胞计数为 (3.3±0.4) ×109/L, 立即检查的血液样本白细胞计数为 (6.2±1.3) ×109/L。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32, P<0.01) 。24 h检查的血液样本红细胞计数为 (5.5±1.3) ×1012/L, 立即检查的血液样本红细胞计数为 (4.1±0.6) ×1012/L。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t=9.78, P<0.01) 。24 h检查的血液样本血小板计数为 (306±46) ×1012/L, 立即检查的血液样本血小板计数为 (250±35) ×1012/L。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69, P<0.01) , 见表2。

2.3 不同采血部位的血液样本各种血细胞计数检查结果

静脉血组血液样本白细胞计数为 (5.2±1.3) ×109/L, 末梢血组血液样本白细胞计数为 (6.3±1.4) ×109/L。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t=5.75, P<0.01) 。静脉血组血液样本红细胞计数为 (3.1±0.6) ×1012/L, 末梢血组血液样本红细胞计数为 (4.5±1.3) ×1012/L。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t=10.06, P<0.01) 。静脉血组血液样本血小板计数为 (250±60) ×1012/L, 末梢血组血液样本血小板计数为 (220±61) ×1012/L。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t=3.49, P<0.01) , 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体检意识越来越强。血常规检查是体检中最常见检验项目之一。且大多数疾病的检查与诊断均包括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乎相应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若检查结果出现错误, 将导致诊断失误, 从而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出现。容易延误病情, 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预后以及日后的生活质量。有众多因素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掌握哪些因素将影响结果, 并针对性进行避免。将有利于降低检查结果假阳性或假阴性等的出现率。利于对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

本研究结果可知, 送检时间将会影响检查的结果, 送检时间为12 h, 白细胞与红细胞无明显差异, 但血小板则较立即检测的血样本计数多。可能与送检时间较长后, 巨噬细胞会发生裂解, 并形成血小板。从而导致血小板计数上升, 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而当送检时间为24 h, 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均出现明显差异。24 h检查的血样本较立即进行检查的血样本, 白细胞计数减少, 红细胞计数增多, 血小板计数增多。笔者认为, 对于送检时间, 应在采血后立即进行检查, 将送检时间控制在2 h内, 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不同采血部位所获得的血样本, 三种血细胞计数均存在差异。静脉血的白细胞计数与红细胞计数均少于末梢血。而血小板计数则多于末梢血。这可能与不同部位血细胞分布不同所导致。笔者认为, 这两种采血部位均可适用于临床。但在分析结果时, 务必要将相同采血部位的血细胞水平作为标准。切勿将不同部位的血细胞计数进行比对。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血液样本与末梢血液样本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进行常规血液检查的患者200例, 结合抽血部位、送检时间将200例患者分成立即检查组和12 h检查组、24 h检查组, 采用的血液检查仪器均为Sysmex希森美康XE-5000血球仪检查。总结立即检查组和12 h检查组、24 h检查组的样本以及血液的基本情况, 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立即检查组和12 h检查组、24 h检查组中三种血细胞计数和样本细胞计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12 h检查组中, 红、白细胞计数与立即检测的血样本细胞计数不存在明显差异 (P>0.05) 。不同的采学方式以及不同的检查时间影响血液中三种基础细胞书数量, 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不同的采血方式和不同的检测时间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晓玲.血标本的检测影响因素分析并文献复习[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23 (6) :1872.

[2]于广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28 (14) :8-9.

[3]赵晋芳.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7) :2261-2262.

[4]马芳, 李长春, 周文君.530例贫血儿童的血常规检测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34 (11) :1469-1470.

篇4: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57-02

引言:

血液细胞检测是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基本内容。通过对血细胞的检测提供的数据来分析患者的患病特征,并做出临床诊断,是一种最常用、最重要的人工检测内容。血常规是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项目,是最常用、最终的基本检验常规之一。血常规主要通过血细胞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来判断人体机能情况,为疾病的针对提供依据,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医学检验时必须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但在实际操作中血常规检测结果容易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采集部位、标本存放时间及存放方法,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分类准确与否等。为了提高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现对我院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 例受试者的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以期避免影响因素,保证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40 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标准为:⑴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⑵均为我市直属机关公务员、事业和企业单位的员工;⑶无严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无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⑷血液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AFP、癌胚抗原定量等。排除标准:⑴恶性肿瘤患者;⑵合并有机体严重疾病者;⑶皮肤出现溃疡、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⑷严重感染者;其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22 ~56 岁,平均(43. 6 ±12. 5)岁。

1. 2 方法

⑴静脉血采集:取坐位. 手臂伸直。暴露穿刺部位,选取合适的肘静脉,常规消毒,抽取所有受检者肘静脉血4. 0ml 分别装于2 支EDTA - K2 真空采血管内,测定前应将静脉血样品按照全血质控品颠倒混匀的要求, 颠倒混匀10 次,避免血液凝固,但不可剧烈振摇,以防溶血。根据标本送检时间分为2h 送检组和24h 后送检组,根据保存温度的不同分为室温保存组和冰箱保存组,其他检测条件相同。采用深圳迈瑞公司BC -5000 血细胞分析仪及迈瑞生产的BC -5000 配套试剂,按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标本每次测定前,都要先进行质控品测定,空白计数符合标准。⑵末梢血采集:采用无名指指尖腹内侧取血法,采集前轻轻按摩采集部位待自然充血后,行常规消毒,采集者右手持消毒采血针,将采集部位固定,自指尖腹内侧迅速刺入,然后拔出采血针,弃去第一滴血,用一次性微量吸管采集约20μL 血液。

1. 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 0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 x ± s)表示计量资料,首先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性者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 检验,P <0. 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⑴不同送检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2h 送检组的WBC、RBC 和PLT 分别为5. 21 ±1. 32 109/ L、4. 62 ± 1. 13 × 1012/ L、165. 34 ± 35. 87 × 109/L。24h 后送检组的分别为3. 05 ± 0. 86 × 109/ L、5. 31 ± 1. 23 × 1012/ L、305. 32 ±46. 53 ×109/ L。⑵不同存在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室温保存的WBC、RBC 和PLT 分别为5. 92 ±1. 34 ×109/ L、5. 11 ±1. 24 ×1012/ L、182.75 ±32. 32 ×109/ L。24h 后送检组的分别为5. 75 ± 0. 86 × 109/ L、4. 78 ±1. 23 ×1012/ L、180. 14 ±28. 13 ×109/ L。⑶不同采血部位对存放结果的影响:末梢血采集的WBC、RBC 和PLT 分别为6. 22 ± 1. 23 × 109/ L、4. 54 ±1. 15 ×1012/ L、168. 67 ±32. 45 ×109/ L;静脉血采集的分别为5. 31 ± 1. 03×109/ L、3. 87 ±0. 89 ×1012/ L、216. 78 ±28. 34 ×109/ L。

3临床血常规检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通过开展讲座各种形式加强对于临床血常规检测工作的宣传工作,使各级相关领导与相关检验工作人员进一步了临床血常规检测工作的重要意义,为临床血常规检测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更换落后检验设备,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对于血常规检测的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强化树立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规范意识。定期组织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掌握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不断提升业务素质与业务工作能力,掌握规范正确的检测方法,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以进行质量控制。

3.1 血样标本采集前管理 进行血样标本采集前,应对患者的生理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可能影响到检测结果的一些情况应提前分析评估,最好固定某一时间进行检查[4],将不同生理状态对检查结果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3.2 血常规标本的质量控制 由于静脉血的检测一般较末梢血准,因此临床血常规检查宜进行静脉采血,确保采血部位皮肤状况良好,无缺损、炎症、水肿等不良状况。为防止血液交叉感染及标本溶血,宜使用封闭式真空采血管进行采血[4]。采血过程中因注意标本稀释以及溶血等现象,保证血液标本的量与抗凝剂保持合适比例。标本采集完成后便应及时进行送检,为了得到最佳检测效果,通常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于采集完成后5分钟内或者半小时后至8小时内进行检查为宜[5]。对于不能立即进行送检的标本,必须妥善保存。

3.3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于检验仪器的管理以及检验程序的规范。检验仪器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便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相关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检验进行操作,每日对仪器进行清洗[5]。校准仪器前应对其管道彻底清洗,清洗完毕后测定空白试剂,确保本底符合要求。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验时宜选用原装配套试剂,可以有效提高检验质量,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和溶血素配套的稀释液。

篇5:脉冲漏磁无损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脉冲漏磁无损检测系统可以用来检测带保温层管道的腐蚀缺陷,其主要参数的设计对提高系统的检测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检测线圈尺寸、激励脉冲信号的.频率、电压、占空比以及边缘效应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给出了检测结果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规律,为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作 者:王韫江 王晓锋 丁克勤 Wang Yunjiang Wang Xiaofeng Ding Keqin 作者单位:王韫江,王晓锋,Wang Yunjiang,Wang Xiaofeng(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西安,710077)

丁克勤,Ding Keqin(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北京,100013)

篇6: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

[摘要]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不仅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还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支持,改变危险行为,作为艾滋病预防和关怀项目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因此受到重视。自2004年凭祥市实行免费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以来,目前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中已建立了3个免费VCT服务点,但是存在利用率低下,高危人群覆盖面不足,医疗机构开展较少,各个VCT点的工作开展极不平衡等问题,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未能主动开展VCT服务工作,导致VCT拓展的局限性。影响VCT服务开展和利用的因素包括服务质量、服务可及性、服务对象的认知水平及社会和家庭的支持等。为推进VCT服务的开展,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VCT门诊的规范化管理机制,同时做好督导和评估工作,强化咨询员的能力培养和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多种途径和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相关知识,消除社会歧视,营造社会支持环境。

艾滋病已经给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全球许多国家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指人们通过咨询,在充分知情和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自愿选择是否接受HIV抗体检测、改变危险行为及获得相关服务的过程[1,2]。一般包括检测前、检测后咨询、支持性咨询以及相关的治疗、关怀等转介服务。VCT是艾滋病预防与关怀工作的切入点和枢纽,也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倡导的预防艾滋病的重要公共卫生策略之一 [3]。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通过VCT能尽早发现潜在的HIV感染者,而且可促使受检者减少危险行为[4~6]。因此,就广西凭祥市艾滋病防治中开展VCT的服务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1 艾滋病流行现状

中国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结果显示,截止至2009 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4万人,其中,AIDS患者10.5万人,估计2009年新发HIV感染者4.8万人。而同期病例报告数据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患者共32.6万人,其中死亡5.4万[7]。艾滋病疫情病例报告数与估计数之间仍存在着约有40余万人的差距,即还约有40余万HIV感染者隐藏在人群之中还没有被发现,不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严重阻碍了艾滋病预防控制、治疗关怀等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同时,这些人群也可能继续进行着高危行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HIV继续传染给他人,极易造成二代传播,不利于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凭祥市AIDS 疫情上升速度虽有减缓,但其呈现出来的流行趋势却令AIDS 防治工作面临更严峻的考验,AIDS传播途径中性接触感染的比例仍在增加,即经性接触传播的比例逐年增加,现已取代吸毒传播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另一方面,凭祥市艾滋病处于集中流行阶段,疫情涉及面广且地区分布差异大,部分地区疫情严重,流行因素广泛存在;全市艾滋病受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发现更多的HIV感染者,促使他们改变传播HIV的高危行为,是控制AIDS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经验证明,随访管理好1名HIV感染者相当于减少3个二代感染病例[8]。HIV感染者的随访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不能及时为感染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将导致传染源无法有效控制,极易造成二代传播。而广泛、有效地开展VCT,有利于及时发现HIV感染者和病人,使更多的感染者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及时得到治疗、关怀等必要的服务。同时通过咨询和转介服务的提供,有利于减少危险行为,避免新感染发生,减少HIV传播,最终有效控制艾滋病流行[9]。2 VCT服务的开展情况

开展VCT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使VCT服务成为其他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主要连接和转介环节,使咨询和检测成为推动有高危行为的人改变危险行为的起点,减少HIV新感染的发生,提供心理情感上的支持,帮助感染者树立信心。为控制艾滋病蔓延,凭祥市自20 世纪90 年代末开始开展AIDS 咨询工作,但大多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支持环境,检测工作开展比较局限,接受自愿匿名检测的人很少。为贯彻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财政部《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管理办法》等有关精神和要求,凭祥市于2004-11率先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艾滋病咨询室,并参照国家推荐的VCT服务流程,按照方便、尊重、私密性好、无歧视的原则,结合凭祥市的具体特点开展VCT服务工作[10]。凭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自2004年底开始对参加AIDS的VCT 者开展研究,VCT求询者逐年增加,由2004年的11人提高到2010年的1 256人,阳性检出率从0.00%上升到5.10%,说明在人群中实施VCT可有效提高HIV的检出率。各项研究表明,鼓励有危险行为者进行AIDS的VCT,并在检测后接受相关的咨询及治疗,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感染HIV,还可促使其减少危险性行为[11]。此外,开展VCT可推进HIV疫情监测管理、强化预防措施、促进开展关怀支持工作,并反映出对HIV感染者管理、治疗和支持的变化及在人群中减少HIV传播的重要性。截止2010年底,凭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每位咨询员至少接受过4次以上的国家级、省级和国际组织举办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业务培训班,通过多渠道的正规培训,全面提高了凭祥市咨询员的检测咨询服务能力, 大大促进了凭祥市VCT工作的开展。截止2010年底,市级已建立了3个免费VCT点,扩大了凭祥市VCT工作的覆盖面,提高了VCT服务的可及性。VCT服务的承担机构主要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同时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抗病毒治疗点、戒毒所、看守所、结核门诊、性病门诊、美沙酮门诊、同伴宣传员等部门,建立了针对感染者和有高危行为的人转诊转介服务机制。转介服务主要有:CD4检测、病毒载量检测、性传播疾病(STD)治疗、抗病毒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心理支持、母婴阻断、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针具交换、推广使用安全套等。据统计,2004-11/2011-11凭祥市共接受咨询检测5 640人,初筛阳性397人,阳性率7.04%,检出率明显高于中国全人群的感染率。

但目前免费VCT还存在以下问题:①服务的可及性较差。对边远村屯艾滋病和VCT相关信息宣传不足,人群艾滋病知晓率较低,VCT工作受到阻碍。而且现有咨询点绝大多数是被动地等待检测者上门,医疗机构开展得很少,难以覆盖所有的高危人群。同时VCT只纳入市级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未能主动开展VCT服务工作,导致VCT拓展的局限性。②服务的利用程度较低。2010年凭祥市提供VCT服务1256人,有898人集中在市疾病控制中心的VCT门诊,其他VCT点利用率很低,与其他地区报道相似[12], 同时也说明了凭祥市各个VCT点的工作开展极不平衡。③服务的规范化较差。个别医疗机构的咨询点存在重检测、轻咨询的现象,一些重要的话题仅简单涉及,如窗口期、性伴参与、随访等。④专业人员不足。现有咨询人员队伍不稳定,咨询员大多为兼职咨询员,个别咨询员缺乏基本的咨询技巧与技能。这些问题都将严重影响VCT工作的真正作用[13],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开展VCT服务的各种影响因素。3 VCT服务的影响因素

国外的一项调查发现南非东开普省总体VCT的利用率低,利用VCT服务和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邻近诊所、提供快速检测、外展服务,以及AIDS的耻辱感有关[14]。Galvan等[15]的研究中指出社会支持可以提供协助、指导工作,以及保护个人免遭压力、歧视和耻辱感的负面影响。因此,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是多部门、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顺利开展和利用不但需要政策支持,领导重视,多部门协调合作,提供便利的服务机构、优秀服务人员及支持资金,社会动员及营造自愿检测的支持环境;同时还需要提高群众对艾滋病的自愿咨询检测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排拒态度等。

3.1 领导开发和政策倡导

2003 年,国家提出“四免一关怀”政策,对VCT的重视逐年增加。不但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制定有关实施方案,还将建立VCT点作为任务纳入工作考核,这极大推动了VCT工作开展,为自愿求询者提供一系列服务。政策重视的同时,还引起各了卫生服务机构对VCT服务的研究热潮,这又为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16],因此,政策层面的引导对VCT 服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凭祥市仍有部分政府部门领导对VCT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有效发挥政府在此项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造成医疗和公安执法活动中接触到的大量危险行为人群和临床疑似患者未能获得必要的咨询和检测服务。因此,为切实保障VCT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进行领导层的开发和政策倡导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取得他们的支持,VCT工作才有良好的政策保障。

3.2 宣传动员及宣传教育

社会宣传和干预力度不够是影响有高危行为的人群自愿接受VCT服务的主要因素。宣传教育后相应时间内主动寻求VCT服务的人数成倍增长[11]。中国研究证明,通过积极推动VCT工作人员到高危人群中去开展工作,增加了VCT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高危人群的HIV检测率[17]。郭蕾等[18] 的研究结果亦表明,广泛的宣传和信息传播是促进VCT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卫生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与动员,让公众及时了解卫生部门为其提供的各项服务措施及实施程序,以方便公众寻求帮助。同时开展更多更合理的针对各类特殊人群、形式多样的VCT服务及外展服务,将发放宣传资料和面对面健康宣传结合,使AIDS 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并达到可持续的效果,吸引更多有高危行为者接受VCT服务。

3.3 服务对象对AIDS与VCT作用的认识

需求决定一个人的行动,同时个人对疾病及自身状态的认识是产生需求的前题。研究发现,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希望了解自己HIV 的感染状况是接受HIV 检测和咨询的促进因素[16,19]。有婚外性行为是求询的主要原因[11]。但是,现在的很多宣传中强调艾滋病现在是不可治愈的,这增加了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于是,即使知道自己有过危险行为,也可能因为害怕结果是阳性而不敢到相关部门去做检测。同样,这种宣传使人们产生一种观念:即使发现自己感染了HIV后,虽然现在可以使用抗病毒治疗药物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寿命,但是接受抗机会性感染治疗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自己负担不起,不如不知道自己感染HIV还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即认为检测对个人没有好处。或者对艾滋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否认自己会感染,或报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做检测。因此,建议在对各类人群倡导VCT服务时要加强接受VCT服务和早期诊断的益处,详细解释传播风险、预防措施和方法以提高目标人群的危险意识,从而增强他们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信心,这将有助于促进VCT服务的开展。

3.4 社会对HIV阳性和AIDS的态度

虽然VCT有助于减少社会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歧视,但社会歧视也是影响人们接受VCT服务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AIDS的社会性导致人们对它产生了偏见,对AIDS患者产生了歧视。怀疑自己被HIV感染的人因害怕受到歧视而不愿接受检测,尤其是女性求询者更遭受社会谴责,导致被家人遗弃、丧失经济来源等,这些因素是影响女性寻求VCT服务的重要原因。通过定性访谈发现,很多人不愿意接受VCT服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周围的人不去,害怕自己去接受VCT服务后会带来他人异样眼光。大众人群对AIDS和VCT的认识有待提高,从恐惧到理解、再到接纳AIDS患者的路很长。为转变大众观念,应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深入社区开展宣传教育与倡导反歧视活动,同时提高宣传活动的覆盖率,使大众人群对AIDS与VCT的认识,为AIDS患人和HIV感染者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以促进HIV/AIDS患者及时就诊和治疗[19]。

3.5 VCT的服务质量

VCT服务质量取决于检测的可及性和咨询员的知识、态度、能力。咨询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VCT服务的情况。VCT检测场所的可及程度、检测结果告知及时性和接受检测负担的相关费用如交通费等是求询者考虑是否接受服务的重要原因。VCT若能考虑求询者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方式,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接受这项服务。当地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经过艾滋病咨询后,100%的求询者自愿接受HIV检测,HIV检测接受率较高。这与凭祥市作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之一,在宣传教育、高危人群干预、社区倡导反歧视、加强部门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关系的同时,也说明了只要咨询员在接待求询者的时候,能与求询者建立起良好信任的工作关系,介绍自己的职责、保密措施是怎样的,消除其思想顾虑,求询者还是愿意主动接受VCT服务的[20]。目前,凭祥市个别市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还没有取得HIV初筛实验室资格认证,这意味着这些VCT点只能提供基本的咨询服务,而不能进行HIV抗体检测服务,需要将求询者转介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初筛实验室进行检测,3~4天才能出具检测结果,提供结果不够及时;加上路途遥远和交通费用的负担增加,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求检者对VCT的利用和接受度,部分寻求VCT服务的人最后放弃了检测。因此,开展优质快速的检测服务,检测工作不需特定场所,也不需长时间等待,将提高对VCT的利用率。许多国家,如马拉维已经采用快速检测作为基本的诊断方法,使VCT服务需求增加。

由于社会对AIDS的排拒态度,一般求询者不会直接主动的与咨询员述说真实情况。咨询是否顺利开展直接影响着咨询后的自愿检测。因此,VCT不是单纯性的专业工作,如果医务人员对AIDS咨询检测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不但会影响这项工作的进行,还可能使大量AIDS感染者永远隐藏在人群中,从而影响对其的防治。因此不管是检测前或检测后咨询,咨询技巧是关键,咨询员除了需要熟练掌握艾滋病防治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咨询技巧及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常识,以便与求询者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这样求询者才能跟咨询员讲真话,才能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HIV/AIDS患者,有利于尽早实施干预措施。目前,凭祥市从事艾滋病的VCT专业人员较少,绝大部分是兼职。尤其在乡镇卫生院的VCT门诊,由于没有专门的人事编制,VCT咨询员常常身兼数职,并且人事变动频繁;个别咨询员未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同时,工作态度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这都影响了VCT的质量。因此,应提高专职咨询员的比例,以保证工作的持续性,避免工作精力分散;加强咨询员培训、督导和评估工作;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障HIV检测与适当的预防、治疗、护理和支持服务挂钩;提高VCT服务的质量和利用。

3.6 家庭的影响

定性访谈发现,大部分求询者不愿意接受服务的原因之一是害怕家人知道检查结果,造成家庭内部或夫妻间的矛盾。家庭的支持和家庭的责任感可以促进有高危行为的人接受VCT服务,如果HIV感染者认为家庭成员知道自己感染后会帮助自己他就会愿意去做检测,也会使其改变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性病、AIDS 的传播。目前,凭祥市很多求询者难以与其性伴坦诚讨论可能的感染状况,缺乏交流的知识和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感染的传播。

总之,接受VCT服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求医行为,它涉及到很多社会学方面的因素。上述这些因素在很多时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能严格地区分开来。

国外研究显示,人们对VCT的利用受到对艾滋病与VCT作用的认识、是否愿意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社会环境、VCT组织形式、医疗机构以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21-25]。但是国内对VCT利用的接受性以及潜在影响因素的研究仍很少。随着VCT在我国的广泛开展,了解各种影响因素对有高危行为人群利用VCT服务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凭祥市开展VCT特有的条件和困难,对提高VCT的利用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4 建议

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多种途径和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深入社区,尤其是边远村屯,并根据各类人群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动员活动。积极倡导VCT服务,让公众了解HIV 检测的必要性、方法、程序及检测窗口期等知识,提高不同人群,特别是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对VCT的利用。

通过开展社区倡导反歧视活动,营造理解、关怀HIV感染者和患者的社会氛围,改变公众对AIDS 的恐惧心理及对感染者的歧视,为高危人群提供良好的社会、医疗部门及家庭环境,促使其主动及时接受VCT服务。

提高专职咨询员的比例,要加强咨询员培训,增强AIDS自我防范和主动提供服务的意识,使咨询员具备较高专业理论、咨询技巧及技术服务水平,并严格遵循VCT服务原则,提供满意的服务。进一步完善和健全VCT门诊的规范化管理机制,同时做好督导和评估工作,并及时调整工作进度,保证VCT服务的持续良性发展。

探讨因地适宜的VCT服务模式,结合外展工作为高危人群提供VCT服务,主要在娱乐场所、羁押场所、工地等特殊场所,可以提高VCT高危人群覆盖率;将VCT门诊与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计划生育服务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VCT服务的开展;与结核门诊、性病门诊相结合,可以接近结核病患者和性病患者人群,提高HIV检出率。

针对不同人群的开展VCT工作,如针对预防母婴传播、夫妻双方、儿童、青少年、吸毒人群、FSWS等人群的VCT服务,切实考虑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针对他们的需求采取适宜的服务模式。

上一篇:怎样写申请书下一篇:中国进出口银行招聘考试法律类专业统一笔试真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