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局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2024-04-24

质监局信息公开工作总结(通用14篇)

篇1:质监局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质监局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今年,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逐步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切实抓好部门信息编制和报送,有力地推进了我局今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就我局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今年下半年,我局建立了官网网站,并向区两委办申请在区管委会门户网站将我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单位之一,标志着大亚湾区质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式开展并逐步进入正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我局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相关科室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定期召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和解决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问题,及时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计划、目标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了领导工作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召开工作会议进行思想动员,认真组织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把握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内容、形式和程序,深刻领会《条例》实施的重要意义,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措施。三是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并下发了《大亚湾区质监局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对行政决策和运用行政权力办事过程中必须公开的事项,从内容、范围、对象以及形式、程序、时限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要求按照实施意见执行。此外,还专门建立了信息公开审查制度,加强保密工作,保证公开信息的准确性、严密性、真实性。

一年来,我局通过各种形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50条。其中通过网络公开97条;另外还通过3·

15、世界计量日、质量月等主题活动期间印发宣传册、宣传画等形式进行公开,有效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知晓渠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过自查,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度还不够、宣传力度有待加大;二是政务公开的形式和内容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拓展等。

三、明年主要工作打算

一是充实主动公开内容。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加强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信息的梳理,充分征求公众意见,推动科学、民主决策。

二是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在已经制定的配套制度基础上,切实加强督查力度,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深入、持续、高效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篇2:质监局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局对涉及职能的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和编目,今年度累计公开政府信息52条,历年累计89条。公开内容包括分局机构职能、规章制度、政务动态和银行业统计数据等,其中涉及社会公众切身利益,需要公众广泛知晓的分局职责内容、联系方式、办事程序等内容均已公开。同时,分局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机制,坚持“先审查、后公开”和“一事一审”原则,加强公开信息涉密审查,确保公开与保密两不误。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今年,我分局未收到任何形式的申请公开信息要求。

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申诉的情况

今年,我分局未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今年我分局无任何政府信息公开收费项目。

五、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近年来,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社会公众的信息公开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在深化公开内容、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针对上述问题,今年分局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主要从两个方面改进了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深化信息公开内容。分局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公开和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完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及时补充公开了分局执法制度,办事流程等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信息内容。

篇3: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初探

一、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产生

2002年2月,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年底至2008年上半年,教育部政务公开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全国教育系统的校务公开专题调研,涵盖学校4万余所,其中高校1870余所,并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了《进一步推进全国校务公开工作方案》,调研结果为制定《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奠定了现实基础[2]。教育部于2010年4月正式颁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9月1日起开始实施。办法要求高等学校在开展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该办法的规定公开。2014年8月,教育部又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提高教育工作透明度,扩大社会监督范围。清单内容涉及社会普遍关注的各个领域,要求高校设立信息公开专栏,统一公布清单各项内容,并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工作。

经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也开始走向竞争,国内高校以及国外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势必要把高校的信息工作逐渐开放和透明。在国际化趋势下,信息公开工作有利于社会及外界广泛了解高校发展情况。此外,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绝大部分的决策是由管理层制定并予以实施,忽略了高校师生员工知情权和参与权,缺乏必要的民主决策程序,容易造成决策的执行力不强。甚至内部不同的部门和主体之间的沟通也不充分,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公开工作可以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实现高校内部良性运转。

二、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现状

自《办法》实施的几年里,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信息公开网站,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国外信息公开工作仍有一定差距,无论在公开意识、公开范围,还是责任监督等长效机制建设方面都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信息公开意识不强,信息公开内容不够及时。目前,高校主动实行信息公开意识淡薄,对信息公开工作持不紧不慢态度,未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时候是临时抱佛脚,接近每年的10月1日,才匆忙将信息上网进行公开。尤其是一些校内突发的重大事情,没有及时公开,对社会公众造成了欺瞒现象。

二是信息公开范围界定模糊,校院两级信息公开发展不平衡。《办法》中明确规定了12项应主动公开的信息,将高校招生、学位评定、物资采购、财务情况等重要事项纳入主动公开的信息范围。但实际上,高校对于重点领域事项的公开还不够清晰,针对高校内部管理层面的事项比较具体,对于公众关心的事项公开略显不足。校园两级信息公开内容并不完全对称,公开程度、内容、时限都很随意。许多重要信息只公布于二级学院或部门网站。

三、对信息公开工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高校要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逐渐健全完善信息公开机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全校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学校要把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学校依法治校、推进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制定《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信息公开监督办法》等相关制度,积极主动为社会公众和师生员工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2、营造信息公开工作的良好氛围,拓宽信息公开渠道。

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拓宽信息公开的渠道,丰富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学校信息公开整体工作水平。学校要将门户网站作为对外信息公开窗口,开辟“信息公开”专栏,提供“一站式”服务,强化信息公开功能,提供信息公开指南、公开目录、公开申请和政策法规等。学校还要利用各类会议、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微信平台、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及时公开信息。

3、狠抓信息公开工作落实,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全面公开。

学校要注重将社会及师生普遍关注的重要领域信息适时公开,提高学校公信力。在人事工作、财务信息、基建项目和大型设备采购等重点领域的关键内容,进行全面公开。同时对全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应该做出积极回应。

4、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力度,探索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全校师生以及校内纪委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信息公开工作检查,确保信息公开工作及时、落到实处。同时,不断丰富学校信息公开渠道和形式,增强信息公开的实效性,积极探索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的信息公开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国家、社会和各个高校给予足够重视,作出积极努力,共同促进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高效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双辰,李雪云.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发展研究,2014(6).

篇4:质监局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会议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做好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政务信息工作是领导了解情况、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主要依据。2009年政务信息,不仅要反映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也要反映机关党建、队伍建设、急难险重任处置以及反腐倡廉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二是要及时、准确、全面报送煤矿安全信息;三是要围绕煤矿安全中心工作送信息,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年”和“科技兴安年”活动的开展,针对煤矿安全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各地在推进煤矿资源整合、技术改造、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设等基础强矿、科技兴矿工作中的经验和好做法;四是要求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

会议由省煤监局综合处处长戴文鹏主持,省煤监局丁明干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各产煤市、县(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分管负责人、省煤监局各有关处室负责人等有关单位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福建省委办公厅信息处李斌副处长做了“福建煤监系统信息工作”专题辅导。

篇5:质监局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和市政府办的统一部署,我局信息公开领导办公室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对2009年以来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形成了2009年度我局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报告。报告全文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复议申诉和诉讼情况、收费情况、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六部分组成。

一、概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局、市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文件的精神,2009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结合我局实际,不断完善,在制度建设、机制保障、规范梳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流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2009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局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机构。为加强对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根据省局、市政府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由党组书记马福才任组长,局长王立发任常务副组长,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倪兰香、副局长胡书慧、纪检组长刘德彬、局长助理顾健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落实、监督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

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互相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效推进全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运行。

(二)编制梳理政府信息公开的指南和目录。按照省局、市政府的要求,我局把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梳理了2009年以来的主动公开文件的目录,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并及时上报和公开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目录和内容。

(三)开辟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为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我局在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主动公开信息。同时,为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丰富公开渠道,对于比较重要的信息,我局还通过办公楼一楼大厅的电子屏幕进行公开。

(四)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为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意识,自觉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我局除派人参加省局、市政府组织的政府信息公开培训外,还多次组织集中学习和培训。

(五)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为使我局政府信息公开落到实处,我局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为确保我局信息公开的真实、及时、有效、安全,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制定了《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

查制度》,我单位严格按照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的规定、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原则和保密审查的程序,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公开的内容

2009年我局主动公开信息43条,全文电子化率100%。

(二)公开形式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是在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主动公开信息。对于公告类信息,我局除在网站公开外,在局机关的电子屏幕同时公开。此外,我局还定期将主动公开的信息送交市档案馆,便于公众查阅。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一)依申请公开的情况

2009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访问人数为5000余人次,未收到咨询,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二)依申请公开的方式

我局依申请公开主要有当面申请、传真申请、电子邮件申请、网上申请、信函申请等五种形式。

四、行政复议、申诉、诉讼的情况

2009年,我局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行政复议、申诉、诉讼案件。

五、收费情况

我局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请求而提供政府信息不收取费用。对需要复印、递送或其他涉及办公费用的情况,我局已根据省财政厅的文件精神制订了相应的收费制度,只收取成本费用。

六、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自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来,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狠抓信息公开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因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业务尚不很熟悉,与政府要求有差距。二是个别信息更新不及时,不能让群众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最新工作动态。三是监督力度不够,不能更好地促进工作开展。

2010年,我局将继续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务求实效,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努力塑造科学、廉洁、务实、高效的形象

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全面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做到目录内容与站内信息的一致性,规范信息公开流程,及时更新目录内容,方便公众查阅、申请、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我局信息公开的规范性和质量,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促进信息公开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发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公开和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完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对于主动公开的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快地进行更新,以确保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动态,对于依申请公开的信息,要严把审查程序。

三是进一步提高素质,强化责任。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明确把此项工作作为全局加强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全局各科室、各个工作人员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本科室的一项基本工作抓紧、抓实。要积极协助配合办公室,及时上报公开内容,增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篇6:质监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一、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关切。进一步细化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加大公开力度,强化政策解读回应,完善制度机制和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质监部门政务透明度、施政公信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对质监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基本原则

为确保政务公开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真正达到内容、形式、效果相统一,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1.依法公开原则。政务公开要有利于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凡公开内容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予以公开。

2.真实公正原则。政务公开要实事求是,公开事项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坚决禁止半公开甚至假公开,不准欺骗群众,失信于民。

3.有利监督原则。政务公开的内容要简明清楚,通俗易懂,一目了然。要认真落实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凡重大行政行为必须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有效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确保政务公开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篇7:质监局党务公开工作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进一步推动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广大党员、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原则

1、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公开。

2、公开的内容应当真实及时,公开的结果应当客观公正。

3、公开应当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4、公开要与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及政务公开相结合。

5、公开要与本单位实际情况和广大群众的要求相结合。

二、公开内容

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及时的要求,凡是局党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以及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现象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要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具体内容包括:

(1)局党组的重大决策、决定等。主要包括:党组讨论决定的全局工作计划、长期发展规划、奖励分配办法、工作目标以及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与奖惩。直属事业单位改革方案的审

定、财务计划、重大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确定,以及重大财务经费的收支管理。招投标情况、专项审议结果、大额资金开支情况。其它重要工作部署及进展情况。群众普遍关注重大改革举措,主要事项的办理、落实情况。

(2)局党组、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情况。主要包括: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分工及工作措施;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局党组民主生活会前征求意见情况,会中开展批评及查纠问题情况,会后制定的整改措施及向群众反馈的情况;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情况;民主测评结果;作风建设情况;诫勉谈话情况;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等。

(3)干部人事工作情况。主要包括:机构的设置与变动、人员编制的确定与调整、直属单位领导班子的调整、中层干部的调动、任免与奖惩、干部考察预告、干部任前公示、局党组管辖干部的任用票决结果,竞争上岗、本局工作人员的调入调出,系统轮岗、职务升降与奖惩。

(4)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执行情况。主要包括:领导干部购建房、子女出国(境)学习、配偶和子女从业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的情况;执行中纪委“五个不许”禁令的情况;执行通信工具管理规定的情况;出国(境)和跨省考察及学习培训情况;职务消费情况。

(5)党组抓基层组织建设的情况。主要包括:党员发展情况,推荐的后备干部情况;入党积极分子情况;民主评议党员情况等。

(6)针对群众关注的党务工作中的热点问题等设立相应的公开项目,并及时公开。

三、公开形式

以局户外公开栏为主要公开形式,与政务公开合并进行,也可单独进行公开,也可结合其他辅助形式进行公开,如:内部文件、有关会议等形式进行公开。

篇8:高校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思考

一、高校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构成要件

1766年, 瑞典在其制定的《出版自由法》中最早提出了“公开是原则, 不公开是例外”的信息公开原则, 随后为各国信息公开立法所沿用。在我国, 依申请公开作为高校信息公开的主要形式之一, 同样适用这一原则,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必须毫无保留地向申请方公开全部信息。具体来说, 申请公开高校信息必须首先符合以下构成要件:

1. 申请主体应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办法》中未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范围界定, 但在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发布的《关于外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我行政机关申请公开政府信息问题的处理意见》中对“我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我国境外的外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居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权限分别做出规定。因此, 也就成为高校开展依申请公开工作的参照依据之一。

2. 申请客体应为“已公开信息之外的高校信息”。

高校信息是指高等学校在开展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其中依申请公开的信息还应符合如下条件: (1) 不属于《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高校已主动公开的信息; (2) 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学校安全稳定的信息; (3) 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通过保密审查的信息; (4)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审批且获批准的信息; (5) 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学校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信息, 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但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高校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3. 主观方面应出于“自身学习、科研、工作等特殊需要”。

这就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提交信息公开申请时, 要对所申请的信息与自身在学习、科研、工作等方面特殊需要的关系予以说明;而高校作为受理单位对申请人申请公开与本人学习、科研、工作等方面特殊需要无关的学校信息, 可以不予提供。

4. 客观方面应实施“以书面形式 (包括数据电文形式) 向学校申请”的行为。

一般而言, 申请主体应以纸质版本或传真或电子邮件的形式, 向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指南中指定的信息公开工作受理机构提出申请。当然, 对于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 申请人可以口头申请, 由受理高校代为填写书面申请。

二、高校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 凡符合上述构成要件的高校信息公开申请, 高校受理机关应严格按照《办法》规定的答复形式、处理时限及收费等事宜进行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公开的高校信息内容往往不具有主动公开信息的普遍性、明确性, 且对高校而言具有较强的不可预见性, 因此, 高校在现行信息公开制度框架下开展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1. 申请信息是否公开的判断问题。

《办法》中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规定为高校信息公开的例外。何为国家秘密?高校信息公开工作人员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教育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秘密具体范围的规定》等相关要求进行具体判断, 这对高校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关于个人隐私,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没有作出明确界定, 而学界、业界的观点也尚未统一, 与此同时, 《办法》允许高校对“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个人隐私予以公开, 这无疑是难上加难。此外, 还有申请人申请信息与其自身学习、科研、工作等特殊需要之间的关联性认定,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学校安全稳定的判断等等, 都是高校做好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首要前提。

2. 信息公开协调会商机制的启动问题。

在高校, 校长办公室作为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负责统一受理、协调处理、统一答复向该校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所谓“协调”, 不仅限于校内各部处院系之间的沟通协调, 还涉及学校与校外相关单位之间的沟通确认, 其目的在于保证学校公开信息的准确一致, 以及对部分信息公开后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全面分析和提前研判。特别是针对学校从外界获取的信息, 获取的渠道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获取的内容可能是片面的、阶段性的或是被获取单位确定为不予公开的, 因此, 学校在公开部分信息之前, 应与相关单位进行协调会商。但是实际工作中申请公开的信息的多元性往往导致判断的复杂性, 应否启动协调会商机制及如何有效率地进行协调会商是高校做好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3.“一事一申请”原则的应用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中确立了“一事一申请”原则:即一个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只对应一个政府信息项目。对一些要求公开项目较多的申请, 受理机关可要求申请人按照“一事一申请”原则对申请方式加以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行政机关更多的裁量权。对此, 有学者指出, “这对公益申请的影响尤为明显, 对研究课题类申请做了比较消极的定性”。那么, 高校在遇到申请人要求公开分属多个院系部处产生、制作、获取的学校信息, 信息类别及项目繁多且影响办理效率的情形时, 能否参照适用“一事一申请”原则, 实践莫衷一是。由此, 极易导致“一事一申请”原则在高校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中的不当扩张适用。

三、做好高校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 要准确把握高校信息依申请公开的立法内涵。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 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这就要求法律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不能朝令夕改。然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这就决定了法律规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无法针对具体的特定的人或事作出详细规定。我国的信息公开立法也是如此, 在将有限的规定应用于具体工作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因此, 要做好高校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 一方面要理解规则, 通过学习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办法》, 关注相关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地方性法规等的最新进展, 形成对整个信息公开制度的系统认识。另一方面要领悟精神, 从法理层面深刻领悟“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内涵, 努力做到坚持原则基础上, 结合工作实际予以灵活运用。

2. 要逐步完善高校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工作机制。

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信息公开经验, 不难发现, 要做好高校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必须建立一套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制度规范作为支撑。当前, 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特别是高校信息依申请公开的运行机制还需要在高校的持续实践中逐步探索与完善。例如信息清理机制, 通过对本单位成立以来形成的信息进行全面清理, 在确定主动公开信息范围的同时, 对依申请公开可能相关的信息也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掌握, 为更好地判断高校信息应否公开奠定坚实基础。再如信息发布协调会商机制、保密审查机制、监督与救济机制等, 都需要我们从实践中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 建立健全一套高效、便捷的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而机制顺畅、工作高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一事一申请”原则的应用, 为依申请公开提供更好的点对点信息服务。

3. 要不断加强高校信息依申请公开的队伍建设。

篇9: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思考

条例》(以下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杭州市也相应修订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加强政府信息考核工作,较好地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升了公共服务质量,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了行政效率,为建设一个责任型、法治型、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保障公民权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但从贯彻实施情况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公开标准还需细化。政府信息公开现阶段目标是什么,最终目标是什么,信息应当公开什么,公开到哪种程度算“公开”,哪些信息公开可能会涉及社会稳定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说法,只是笼统地要求能公开的都要公开,操作性不强。

二是责任主体还需明晰。杭州市目前制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第十二条与第十三条内容混淆,政府信息公开名录和部门信息公开名录都是一样要求,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没有根据地方政府和部门的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和明确要求。从重大决策发布渠道上来看,信息公开的重点应在政府办公厅,但从目前的实践看,市政府办公厅的信息公开反而滞后于部门信息公开,或简单地将信息公开任务分解至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公开的信息不一致。

三是目录编制不成体系。由于职能不清,标准不科学,导致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混乱、数据杂乱。从内容上看,当年度新出台的政策性的文件名录不突出,而多夹杂事务性的文件内容;有的只能看到当年政策名录,看不到历年政策名录;有的年年印发文件,但没有明确相关文件的废止时间。从分类上看,应由市政府编制的目录却编进了部门的目录,不应该列入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工作动态、新闻性活动也纳入了目录;有的历年编过的目录当年又编一次。从编制方式上,有的采用Excel一年一编,需要下载查阅,不能直接在网页上显示;有的信息归类混乱,主题词不突出,无法查询。

四是公开渠道比较单一。政府公报发行不广,报刊电视宣传政策性解读不够,政府网站影响还不大,政府信息交换平台不畅,群众到档案馆、图书馆查询信息的意识还不强,市民仍然习惯到政府部门查询有关事项。另外,在现行规定公开信息答复方式的要求上刚性较强,不利于实施,如无法做到无偿提供规划文本、图纸等复印件,即使有偿提供,也存在收费价格和提供主体等问题。

五是公开与保密界定不明。有的主张凡不是“国家秘密”的都应当及时公开,公民应有知情权,不应将单位秘密列入国家秘密范围;有的主张凡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未出台的政策信息、单位秘密或涉及相关信息的都应纳入“保密”范围,不予公开或依申请公开。但是,杭州市信息办和保密委对此却没有出台具体规定,有的信息本身不是秘密,但会涉及当事人的信息,公开后会涉及政府的一些内部工作。此外,“内部秘密”何时不是秘密,多长时间后合适公布,仍无人界定,也很难“一刀切”。

六是网站建设水平不高。政府网站建设虽然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建设标准不高、定位不确定、平台技术不统一,总体水平仍不能满足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如,搜索功能不够,系统不能支持;有的网上办事等互动栏目形式大于实际需求;政府网站与部门子网站之间链接不够;市政府网站与部门网站之间技术不能共享等。

七是保障力量不足。目前,负责杭州市政府信息公开和考核的部门是市政府信息中心,各部门信息公开基本交下属信息中心承办。考虑到审稿的保密要求,具体编发都由各部门办公室(秘书处)负责,人手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哪些信息可公开,哪些不可公开的问题上缺少专职人员把关。这也是造成信息公开不及时、目录不齐全的主要原因。在遇到具体问题依申请时,一般都由办公室人员进行协调处理,花费精力太大。此外,由于信息公开不当要追求当事人责任,让负责信息公开的同志压力很大,这就导致政府信息能不公开就不公开的现象屡屡出现。

上述问题的存在,从表象上看有多方面原因,但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制造成的,包括多头管理协调不够,规划目标不明确,信息公开标准不清,政府网站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等。

一、要充分认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政府信息公开是我国加入WTO组织向世界作出的一个承诺,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建设阳光政府,推进国家民主政治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被媒体誉为继《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许可法》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政府信息化工作是社会信息化的龙头,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提高生产力;政府信息化可以保证政府公共政策的公正公开,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政府信息化可以有效防止政府官员腐败,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但从实际情况看,包括国家部委在内的各级政府都还没有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准备。一些干部的思想重保密轻公开;地方政府也没有制订可操作性的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发展目标、实施方案;许多重大决策没有经过听证咨询等必须程序,即使有的履行了“听证”、“专家咨询”等形式,也还没有达到“能公开”、“接受市民咨询问责”的程度。相反,人民群众依法问政的意识和行为却越来越强。如厦门市PX化工项目搬迁、广东番禺市垃圾焚烧厂项目等,或多或少都暴露出政府主要官员民主意识、公开意识不强,还停留在“自行拍板”的决策阶段;城市管理直接影响市民工作生活,涉及诸多利益群体,在评选满意单位中,城管部门一直徘徊在后几位,尽管有工作性质等因素,但也有工作方法的问题。因此,建立以民主促民生的工作机制,落实“四问四权”,推进城管工作信息公开,具有重要意义。

二、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统一领导

目前,在市级层面,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模式是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市信息办牵头提出信息公开要求,具体由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组织实施考核;市各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由办公室(秘书处)牵头组织实施核发信息,下属信息中心负责技术保障。

实际中,市信息办侧重抓全市的信息化工作,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度不够,研究不够,指导不够,也没有统一制订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目标、公开标准、公开目录等,而市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又难以解决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具体问题。

杭州市信息办对信息公开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市保密委的要求是“秘密或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不公开”,而市电子政务办公室的要求是“什么信息能公开由各部门自行把握”。三个部门不同的工作要求体现了政出多门、政务与技术结合不紧、标准不一等问题,最终导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难以实施。

因此,要加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整合力量,统一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应由杭州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市信息办负责技术保障,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二是要制订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新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应结合实际,做到逐步有序推开,经过几年努力达到一个目标。从当前情况看,应制订政府信息公开标准和政府网站建设技术标准,出台信息公开实施细则,修订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明确近年内信息公开要求(含事业单位)等等。三是要落实政府信息公开的人、财保障。从实际工作和发展趋势看,公开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保密审查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一般的信息中心技术人员难以替代政府部门的工作;部门信息把关是市政府信息的前置关口。因此,要建立政务信息工作机制,落实公开信息专职人员;要完善政府信息交换平台和政府网站建设。同时,还要将政府网站更新和维护经费纳入政府财政和部门预算。

三、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从政府信息公开和群众获知信息方式看,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政府网站、媒体报道、政府公报、信访投诉、热线电话、档案查询等。从市民应用效率看,政府网站是首选,占56.14%;报刊电视媒体解读次之,占23%;信访投诉部门查询占9%;档案查询占5%;政府公报占3%;其他方式占4%。

一要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从调查情况看,除正式文件、政府公报外,市民最认可政府网站发布的数据,他们对政府网站发布的错误信息会较真,而对媒体的宣传一笑了之。因此,要加强网站建设,加大投入,优化网站栏目设计,使之不断适应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便民性;要完善政府信息目录分类,特别是明确哪些是政策性信息,哪些是工作动态信息;要完善信息查询功能,引导市民查询;要完善网上办事内容和方式,强化政府网站实际互动功能;要完善网上信息发布机制,征求市民意见,及时公布实事工程和人事招聘信息;要整合部门下属事业单位门户网站资源,信息量不大的、民生关系不密切的事业单位可不建子网站。二要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总栏目。政府信息公开栏目设置不科学、不规范是当前信息公开中最大的问题,而且政府网站与部门网站技术支撑共享、明细分工上存在不足。要统一设计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界面,各部门对口公开相关信息,确保政府各项信息有系统地公开。为使相关栏目切合实际,由杭州市政府办公厅牵头规划总栏目,主要职能部门设计分栏目。如财政信息栏目由财政部门牵头,城市管理栏目由城管部门牵头,社会保障信息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在信息公布时,各职能部门根据相关职能分类上报对口信息。如行政支出栏目公开,现在是由各部门独立填写,总支出数与市政府公布口径不统一,也不规范。实行统一设计后,由财政局在市政府网站统一公布市人大通过的预算和执行的总盘子,其他市直部门按分项填报部门项目开支,这样既能避免重复问题,又能起到监督作用。三要建立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平台。目前,杭州市政府办公厅要求各部门向档案馆、图书馆以及相关部门提供信息,但全市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有效的信息交换平台,反而是增加了部门的工作量,导致文件满天飞,政府内网通道堵塞,实际效率低下。因此,要完善政府党政办公系统,专设一个政府信息公开交换平台,以便档案馆、图书馆、信访局、热线电话以及其他市直各部门查阅,共享政府信息资源,以提高工作效率。四要完善政府公报的编辑发行工作。目前政府公报只公布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他部门的一些政策性包括试点性的政策文件并没有纳入;一些服务窗口没有设置政府公报供市民查询。因此,要扩大政府公报公布的信息范围,凡是涉及群众利益和民生的重要决策,包括部门出台的措施,都要予以公布;要及时公布废止信息,且每年出一个合订本;要确保市民在各信访部门、部门服务办事大厅窗口、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站都能查询政府公报,减少市民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量。五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解读工作。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准确把握政策背景和緣由,正确解读政策法规的内涵,动员社会各阶层支持相关政策,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为新政实施创造良好环境。有关政策要以政府有关部门解读为准,不能片面解读或人为制造新闻热点,以致政策不能有效实施。

四、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研究

目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规定比较笼统,内容不具体,导致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研究。一要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研究。市信息办、市保密局、市政府信息中心等部门要加强对接,联合出台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明确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具体问题,包括依申请信息公开收费办法、当前政府和部门主动公开信息目录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标准等。条件不成熟的可先试行,待时机成熟时再修订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二要重点明确政府信息公开标准。目前,法学研究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者以及当事人对政府信息公开标准认定不一,特别是依申请信息公开标准。有的认为当事人提出信息公开依申请后,机关部门只要依法电话、邮件告知其在网上公开了相关内容,或让其查阅相关资料,就应当视为履行了法律规定的义务(除当事人要求提供的信息材料是其行政或民事案件的证据外,其他都不应强求机关一定要提供相关文件复印件);有的认为必须要提供书面文件包括历年的文件或者是复印件;有的还要求提供规划文本和图集;有的甚至是在政府网站公开了,还要求提供文件复印件;等等。现行规定在公开信息答复方式要求上比较刚性,机关部门无法做到无偿提供规划文本、图纸等复印件,特别是涉及工程项目建设许可或人事等问题。由于没有标准细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工作秩序,应该加以明确和规范。三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后衍生问题的研究。当前,政府信息公开衍生问题增多,相关行政复议、诉讼大量增加,应当高度重视。市民提出信息公开依申请,不公开就违法,如果遇到诉讼就要败诉;公开则政府形象大损,甚至影响社会稳定。除思想认识、具体政务没有达到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外,亟需研究信息公开内容和方式,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收费价格和实施主体,研究政府决策程序合法性和政策合理性、公平性带来的社会性问题等。如,部门行政开支和“三公”消费问题;政府和部门领导在职权范围内行使“特事特办”问题;部门信息统一口径准确性问题;政府决策程序公开公平和行政效率问题;政府公开的信息资讯给行政相对人投资影响问题等。四要建立政府公开信息校核机制。非统计部门公开的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关系民生利益的信息由部门直接公布也不妥,必须建立政府信息校核机制,完善信息采集和统计标准;信息要有可比性,并由一个部门公布;公布的同时也要对相关数据进行解读,既提高信息的准确度,也便于市民理解。如,经济信息要经过发改委、市经委、统计、财税等部门校核;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要经市建委、城管、环保、统计及水业集团等相关部门校核。

篇10:威海质监局党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扎实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确保党务公开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根据《威海市质监局党务公开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局机关党支部,各直属单位、特检分院党支部。

第三条 考核工作由市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市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实施。

第四条 考核工作的目标是:强化监督制约,加强勤政廉政;推进党内民主,完善民主决策;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关系;严格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条 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准确、严肃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六条 考核工作纳入各单位年终工作考核之中,与年终工作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一并进行。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各单位领导班子及其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章 考核内容

第七条 党务公开考核的主要内容:

(一)组织建设情况:是否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并定期研究部署党务公开工作。

(二)工作落实情况:党务公开工作是否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是否进行了宣传动员;是否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了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强化落实;是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党务公开工作安排意见或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全面、及时,公开的程序、范围和时限等是否符合要求。

(三)制度建设情况:是否建立和完善了有关制度,确保党务公开工作有序推进。

(四)载体建设情况:公开载体的运用是否科学到位;会议记录、党务公开内容备案簿、党员群众意见及处理情况记录簿册等各种公开资料、档案是否完备;宣传报道是否充分,信息报送的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五)监督检查情况:是否发挥了组织监督、专门机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是否按工作程序、时限、步骤办理有关事项;对群众意见、建议和批评是否做到了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回复群众是否满意;对损害群众利益不调查、不处理,敷衍塞责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是否给予了责任追究。

第三章 考核标准和等次

第八条 考核标准:组织机构健全,领导责任明确;公开范围全面,重点突出;公开内容齐全完善,明确具体;公开形式多样完备,实用有效;监督保障制度完善,激励制约等长效机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落实,群众投诉处理得当;公开效果显著,群众评价满意。

第九条 考核实行百分制。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种等次,由考核组根据评分标准评定(评分细则另发)。

第四章 考核方法和程序

第十条 考核采取平时检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平时检查随机进行,年终考核于每年年末或次年年初与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同时进行。

第十一条 考核的基本程序:

(一)各单位进行自查,并将自查结果报市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市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组成考核组进行考核。

(三)考核采取现场考核、群众评议、综合评审等方式,具体采取“一看、二访、三听、四查、五评”的方式进行。看,主要了解党务公开的基础工作情况;访,主要察访工作现状,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听,主要听取党务公开工作汇报和群众的反映;查,主要查看会议记录等各类资料,查找

存在的问题;评,主要是进行群众评议,根据《党务公开工作考核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审评分。

(四)考核组汇总考核情况,提出考核意见,报市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确定考核等次。

第五章 奖惩办法

第十二条建立奖惩制度。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一)对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的单位给予表彰。

(二)对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不合格的单位给予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并取消其本评优评先资格。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市局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篇11:质监局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

任务分解表的通知

市质监局各科室、各所属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推动质监工作更加透明、公开,服务企业、方便群众,经局领导同意,制定了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任务分解表,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1.日照市质监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2.日照市质监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任务分解表

日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年7月26日

—1—

附件1 日照市质监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市政府《2018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及责任分工方案》等有关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以下统称“五公开”),助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解读回应,扩大公众参与,增强公开实效,提升政府的执行力与公信力。

一、推进质量发展和效益信息公开

(一)加大质监政策公开力度。加大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的政策公开力度,扩大传播范围,提高知晓度。对公开的重大政策,要分专题进行梳理、汇总,通过在市质监局网站开设专栏、设立微博微信专题等方式集中发布,增强政策公开的系统性、针对性、可读性。要及时公开规范性文件的废止、失效等情况,并在政府网站已发布的原文件上作出明确标注。

(二)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信息公开。及时发布解读新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推动产业质量提升等,加大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公开力度,及时发

—2— 布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总结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指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在制定涉及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监管政策时,要通过征求意见、听证座谈、咨询协商等方式,扩大相关市场主体的参与度。注重收集公众对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政策的反映,主动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和舆论引导工作。

(三)推进标准质量品牌工作信息公开。按照规定及时公开山东省地方标准,协调推动推荐性国家标准全文公开。公开标准化改革试点省工作方案和政策解读,建立标准创新激励机制,在全面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的基础上,及时公开我市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实施情况及标准“领跑者”名录。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公布“质量月”活动相关信息。

(四)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信息公开。修订并及时发布安全、环保、能耗限额等领域的地方标准,倒逼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船舶、炼油、轮胎、化工等重点行业过剩产能退出。

(五)推进预决算及减负降费信息公开。主动做好预决算公开,公开内容应包括本单位职责、机构设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机构运行经费等情况。部门预决算支出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细化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加强收费信息公开,公开质监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接受公众监督。规范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

—3— 务项目信息公开。

二、推进质监“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

(一)深化权责事项、清单的公开。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根据权责事项取消、下放、承接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并通过在政府网站、微博微信集中发布等方式,让公众了解放权情况、监督放权进程、评价放权效果。

(二)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对“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研究,明确抽查依据、主体、内容、方式等。建立随机抽查制度,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做到全程留痕,实现责任可追溯,及时通过日照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市质监局网站等平台公开抽查结果和查处情况。

(三)推进“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推动行政许可事项“应上尽上”,非涉密的行政许可事项要全部纳入平台管理。推动行政处罚事项结果公开。

(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是完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编制公共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明确上网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办理要件及办理时限等要求,通过政务服务网提供申办和公示查询等服务,推动公共服务事项上网办理。二是优化升级网上办事平台。依托市质监局门户网站,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公开。在市质监局网站集中公开与政务服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办事指南、审查细则、常见问题、监督举报方式。政

—4— 务大厅提供上述文件查证索引途径说明和必要的办事指南。

三、推进质量监督执法信息公开

(一)推进产品质量监督信息公开。推进质监部门产品质量监管政策法规、程序和结果公开。包括主动发布2018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公开日用消费品、工业产品、农资、建材等产品的监督抽查结果,以及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机构监管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

(二)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公开。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质监执法部门适用一般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处罚决定变更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向社会主动公开执法案件主体信息、案由、处罚依据及处罚结果,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质量违法行为记录及公布制度,公开发布质量违法行为记录。

四、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

(一)全面落实“五公开”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及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要把“五公开”纳入办文、办会程序,建立公开内容动态扩展和定期审查机制,有序拓展公开范围。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围绕重大决策事项,明确公众参与范围和方式,完善民意汇集机制,增加公众对质监工作的认同和支持。进一步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对涉及公共利益、社会广泛关注的建议提案,原则上都要公开答复全文,及时回应关切,接受群众监督。

—5—

(二)进一步健全解读回应机制。各科室、直属单位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政策解读回应的相关规定,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第一解读人和责任人”的职责,主动回应重大舆论关切,释放信号,引导预期。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实现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严格执行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最迟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必须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时限要求,确保回应不超时、内容不敷衍。要建立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回应机制,完善舆情应对工作流程,通过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组建专家顾问团队等措施,不断提升舆情应对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市质监局网站的管理,优化栏目设置、强化搜索查询功能。加大网站内容日常监测和季度抽查力度,及时通报抽查结果、公开抽查情况。加强市质监局网站与主要新闻媒体、新闻网站、商业网站的联动,提升网站的集群和扩散效应。要用好管好政务新媒体,明确开办主体责任,健全内容发布审核机制,强化互动和服务功能,保证发布信息内容合法、完整、准确、及时。

(四)依法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无拒收、不予答复、误做信访件转办等情况。健全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规定流程,明确接受、登记、办理、调查、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责任,答复形式严谨规范,增强答复内容的合法性、说理性和针对性,明确救济渠道的机关

—6— 名称、地址、时限等信息,严格按照法定时限进行答复。对公众申请较为集中的政府信息,可以转为主动公开的,应当主动公开。

五、切实加强政务公开组织领导

要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市质监局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定期研究分析政务公开工作,推进工作落实。各直属单位要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一位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明确政务公开工作具体责任部门,统筹协调本单位政务公开工作。要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加大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督查考核。要制定业务培训计划,探索多种培训方式,加强政务公开工作人员轮训。各单位要对照《日照市质监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任务分解表》,明确具体落实措施和完成时限,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日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

2018年7月27日印发

篇12:2011年质监局公开承诺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担负着全市质量、计量、标准化、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职责,现承诺如下:

1、继续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帮助指导我市更多重点知名企业产品进入省、州名牌产品行列。

2、继续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监察”两个安全工作,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3、提高服务质量,认真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免费审批办理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审核工作,做到材料齐全,即时办理。

4、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执行“案审分离制度”和“收缴分离制度”,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

5、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计量以及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

6、实行“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

7、对市长公开电话和群众举报投诉的疑难问题及案件,做到事事有回复,件件有结果,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8、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和软环境建设,打造勤政、廉政、公正的服务性机关。

9、本部门工作人员如有违诺现象,一经查实,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10、举报投诉电话:0433-7562005。

珲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篇13:质监局信息公开工作总结

前几年, 各地档案部门已经在现行文件开放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 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我们应该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行文件利用服务这个载体, 在继续提供纸质文件档案服务的同时, 建设好在线现行文件服务中心, 使之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 成为沟通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总之, 档案部门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机遇, 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大有作为。

1 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让档案部门从幕后走到台前

以往由于历史原出, 档案部门在广大老百姓心目中充满了神秘感和距离感, 平时也只有机关企事业单位编史修志人员和学术研究者光顾。近年来,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 在国家大力推进经济改革、反腐倡廉、依法行政、民主建设及国民经济信息化这个大背景下, 各地和各部门都制定了不少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 开展了诸如政务公开、厂务公开、警务公开及政府信息公开等活动, 特别是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 给政府信息公开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些措施都有力地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 保证了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并使政府信息公开迅速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为拥有大量政府信息的档案部门提供了一个从幕后走到台前, 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大好机会。各级档案部门在政府信息公开这个社会热点面前, 应抓住机遇, 以建立“现行文件中心”开展面向公众的现行文件和历史档案的查询服务为手段, 切实做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像北京、上海、甘肃等许多省市档案馆都已开展了这项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 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加快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优化与整合

馆减建设是档案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丰富和完善的档案馆藏体系, 是档案工作服务于社会的前提条件,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档案信息资源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所需的。

可目前情况却是, 各级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 只是政府各职能部门于10年或20年前形成的“历史档案”, 大量现行文件、政府信息资源及近阶段档案都散存在其形成单位, 整个政府信息在时空上处于一种分散、凌乱的状态, 极大地阻碍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 作为政府信息资源的重要保管基地, 各级档案馆有责任积极行动起来, 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做好政府信息的清理整合及政府信息目录建立, 同时加强可移交档案、政府信息资料的接收与现行文件的收集工作。凭借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机遇, 适时加快档案馆馆藏建设和区域性档案目录中心的建立。当前, 馆藏建设的目标是大力丰富馆藏, 优化馆藏结构, 使馆藏档案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本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真实面貌, 满足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用档案的需求,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 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提升档案部门基础业务和信息技术水平

长期以来, 由于历史原因及馆藏档案时效性滞后与广大人民群众现实需求的脱节, 不少档案馆馆藏档案仍处于一种原始的静止状态, 包括档案整理、鉴定、密级变更等基础业务的开展都处于一种运作缓慢、按部就班的状态, 这种状况很难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然更不能满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需要。

3.1 档案信息能否有效地被开发利用, 除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信息的质量外, 还与档案信息传递的技术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逐步开展, 社会各界对文件、档案等政府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 对文件、档案等的传统手工操作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满足不了政府信息工作的需要。所以必须加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具体包括馆藏资源的信息化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

3.2 馆藏建设是档案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丰富和完善

的档案馆藏体系, 是档案工作服务于社会的前提条件,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档案信息资源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所需的。这样凭借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机会, 可大大加快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区域性档案目录中心的建立。

3.3 档案信息能否有效地被开发利用, 除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信息的质量外, 还与档案信息传递的技术密切有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 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逐步开展, 社会各界对文件、档案等政府信息的的需求急剧增加, 对文件、档案等的传统手工操作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满足不了政府信息工作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具体包括馆藏资源的信息化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应用。

总之, 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既是新形势下档案部门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需要, 也是促进档案部门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机遇;因此, 各级档案馆一定要按照《国家档案局关于做好各级国家档案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工作的通知》的要求,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自觉地积极参与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去, 切实做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并借此机会推动档案馆馆藏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 使档案发挥出对社会应有的作用。

摘要:面对政府信息公开大潮, 档案部门应该如何在政府信息费公开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结合近两年来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实践, 提出了档案工作发展的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档案工作发展,信息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 2010.[1]陈婧.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协作管理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 2010.

篇14: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高校 信息公开 实践 思考

2010年4月,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并于9月1日起实施。办法要求高等学校在开展办学活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制作、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该办法的规定公开。2014年8月,为进一步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工作,扩大社会监督,提高教育工作透明度,教育部又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清单内容涉及人民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求各部属高校于10月底前在学校门户网站开设信息公开专栏,统一公布清单各项内容。信息公开工作作为依法治校、民主办学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引起了教育部和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笔者根据近几年在高校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实践,做了如下思考。

一、加强队伍建设

高校信息公开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地开展,有赖于一只规范、专业的信息公开工作队伍,各高校在确定了队伍构成和职责后,常会出现个别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执行力度不够,工作人员工作重视程度和熟练程度不高等现象,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工作队伍建设,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应注意在工作实践中总结遇到的突出问题,加强理论培训和业务指导,力争建立一支规范、高效的信息公开队伍。强化依法治校、民主办学理念,明确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增强各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和业务水平,保障信息公开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发展,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二、扩大信息公开范围、细化信息公开内容

各高校信息公开目录的内容是信息公开工作的重点,体现了工作深入程度和水平,若想把工作做到实处,就要特别关注目录,应做到在教育部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大众关心的热点对目录内容予以扩大和细化。拓宽信息公开范围,加强信息公开内容建设。各高校应借助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公开网站的建设,提高信息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的水平与能力,紧跟学校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步伐,组织制定信息公开网站信息上报流程,加强网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更加及时、高效地满足社会不断群体对我校的信息公开需求。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的方式和内容,逐步实现变结果公开为过程公开,变部分公开为全面公开,变静态公开为动态公开,及时、便捷地向社会各界和全校师生提供信息。

三、完善网站建设

各高校的信息公开网站,作为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善信息公开网站可有效提升了信息公开力度与服务质量。信息公开网站,布局应讲求科学、合理、便捷,内容应尽量充实、丰富。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下,进一步规范各单位二级主页的建设,信息公开目录内容在二级网站应有专项板块,以实现与学校信息公开网站的有效对接,以利于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发展。

四、做好督查考评

高校应每年度举办督查考评活动,营造良好的信息公开工作氛围。完善现有考评与督察制度,促进信息公开工作开展。组织全校范围的信息公开自查考核工作,通过自查与考评,促使各单位进一步完善了院(处)务公开的具体工作要求,强化了信息公开的内容,锻炼了信息公开工作队伍,也促使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进一步提升信息公开工作。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评优机制,变被动接受的惯性工作状态为积极主动的参与,鼓励各单位结合实践不断创新,使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服务师生、大众。学校应结合现有考评与督察情况,重点探索信息公开监督检查的新机制、新办法,通过评优与督察机制的建立,鼓励各单位结合实践不断创新,使信息公开的监督检查项目细分更加科学、合理、易操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随着高校事业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对高校事业的关注愈加强烈、渴望参与的热情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高校信息,满足社会有关方面对高校信息的需要,发挥高校信息的社会服务功能,促进校务公开和依法治校,高校的信息公开工作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把工作做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思考,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和培训、不断扩大主动公开内容和范围、努力完善信息公开网站的建设、切实做好督查考评工作,以促使高校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切实提高信息公开工作的服务水平。

上一篇:模拟电子实习指导书下一篇:人力资源案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