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局标准化工作总结

2023-05-19

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质监局标准化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质监局标准化工作总结

质监局农业标准化工作总结的情况报告

**质监局:

我局在市局及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四川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乡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黄栀子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已顺利通过省局验收。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加强对示范区、乡建设工作的领导

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落实组织保障,我县成立了**县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政府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质监、农业、林业、畜牧、科技、农办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责任明确,各司其责,相互协作的工作局面,为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宣传、培训工作

为顺利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乡工作,我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标准化知识,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培训农业标准化技术人员9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金土地有限公司还开办了黄栀子标准化和质量管理技术培训班2个,培训种植户956人次。同时,在世界标准化日,我局采取悬挂标语,在主要街道和乡镇进行农业标准化相关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全民的农业标准化意识。

(三)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组织生产

我们按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四川省农业标准化示范乡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进行了示范指导,建立了油橄榄、黄栀子标准化体系。目前,我县农业标准化示范乡已基本走上了标准化生产的轨道。

(四)建立示范乡生产档案,完善产品质量追溯管理

示范区、乡都建立起了生产档案,在实施油橄榄和黄栀子标准化生产时,把重要的栽培措施、生物学性状、肥料与农药的使用等作了原始的详细的记录;既方便了生产过程中经验总结,提高管理水平,又便于产品质量的跟踪管理。

(五)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为示范区提供多方位服务

我局抓住油橄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黄栀子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建设的有利时机,利用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和金土地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大力促进油橄榄和黄栀子走产业化经营、品牌化经营之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模式,由公司统一向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并指导农户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种植。

(六)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初见成效

为了让油橄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黄栀子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在永兴镇建立油橄榄科技示范基地1812亩,现在油橄榄已经分布全县20个(乡)镇,69个行政村,463个合作社,示范农户达15190户,示范面积达3.5万亩,带动2.5万农户9万农民,其中,29个贫困村,198个贫困社,2.73万贫困农民通过种植油橄榄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该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动了我县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目前,我县黄栀子种植面积达3万亩,成活率在85%以上,这是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的又一个新突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第一批示范乡工作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抓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二是标准宣传贯彻实施不到位,农民的传统生产习惯惯性大,对标准化生产的内涵了解不够,自觉应用标准进行生产的比例还很小;三是少部分示范乡辐射面积不大,生产档案记录不够完善,培训形式单一,技术示范措施粗放,示范带动不明显;四是部分示范乡农民不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依然突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尚未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今后设想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尽管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是,与兄弟县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进一步推进我县的农业标准工作的开展,我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示范区、乡农户的专业培训,扩大标准化示范覆盖面,增强示范工作的辐射带动能力,把示范工作引向深入。二是扩大示范规模,逐步把示范工作从点向面延伸,从单一品种向多品种,从种植业向其他行业全方位扩展,实现农产品全方位的标准化生产。三是狠抓质量检测工作,完善田间速测体系建设,把示范区、乡建设成一个从“田间到批发市场”的有力的质量监控系统。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农业标准知识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掌握和使用标准的能力。

第二篇:质监局标准计量股上半年工作总结

标计股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 上半年工作情况

1、帮助郸城县城郊乡国政养鸡场蛋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成功增补为2012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2、对郸城县顺兴石油助剂有限公司和财鑫糖业两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帮助郸城同信公司修改了企业产品标准文本。

3、复审商品条码10家,复审率达84%

4、积极组织企业参加2012年市局组织的5.20计量日大型文艺晚会。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积极帮助李楼乡蔬菜基地申报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积极做好郸城县城郊乡国政养鸡场蛋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培育工作。

2、 培育并完成确认A级以上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一家。

3、继续做好企业标准备案工作

4、继续商品条码复审工作,复审率争取达到100%;继续做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注册工作,力争全年注册超过7家。

5、根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能耗企业开展监督检查。

6、引导帮助2家企业开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和计量合格确认达标活动,督促指导1家企业完成c标志评价。

第三篇:质监局标准化科创建和谐机关整改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及省、市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我局开展的“创建和谐质监机关活动”,以及市委宣传部、市直工委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党章、“八荣八耻”教育等活动安排,把思想和行动凝聚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质监”上来,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全科同志在认真学习5月12日郑局长“在开展创建和谐机关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的基础上,制定了以下方案:

一、明确创建和谐机关活动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全市、全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强化发展意识,树立服务理念,创建和谐科室、和谐单位,努力建设团结融洽、学风浓厚、廉洁高效、运转有序、务实创新的和谐机关,积极营造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单位之间相互依存、单位与外部环境之间融洽连通的和谐局面。

二、在创建活动中的内容和措施

1. 建立科学、系统的学习体制,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建立集体定期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长期制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八荣八耻”教育等政治理论和各项业务知识,深刻理解“创建和谐质监机关”活动的内涵,切实增强和谐机关建设的紧迫感与使命感。

2.建立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对上尊重领导、服从指挥;对同事团结友爱、互促互进;对外谦恭和蔼、热情服务。

3.建立规范、高效、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把每个人的工作,科室的工作放到全局去考虑,立足专业、服务大局。规范岗位制度,细化岗位流程,明确目标责任。对上级机关勤请示、多汇报,正确掌握方针、路线,深刻领会领导意图;科室之间互助互利,不推委、不扯皮、不指责、能包容,发挥专业优势,共同“办好事、办成事”;对县(市、区)局业务上多指导,工作中互学习,事业上共发展。

4.努力建立、维护和谐、优美、舒心的工作环境。加倍珍惜我局目前优美、完善的工作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学习、提高个人修养,增强责任心,树立主人翁观念,努力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在执法工作中要态度谦和、礼貌待人;在与党政机关、职能部门、新闻媒体的接触中要谦虚谨慎、有礼有节,时刻心系大局、维护部门形象。

第四篇: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质监局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的通知

2006-12-22 13:34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号:绍政办发〔2006〕230号

发布日期:2006-12-2

2执行日期:2006-12-22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市质监局制订的《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意见

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性作用,推动自主创新,促进对外开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产业和产品竞争力,根据《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的意见》(绍政发(2006)89号)文件精神,现就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绍兴、和谐绍兴的总体要求,遵循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政府推动的原则,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发展水平为主攻方向,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为主导模式,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着力在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第三产业、加强技术壁垒研究、维护食品、消费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标准化工作应有的技术基础作用,为我市加快率先发展、推进富民强市服务。

二、目标任务

(一)农业和食品加工业。重点构建农产品无公害生态种养和病源防疫控制、食品清洁加工和卫生防疫检测标准体系,并组织贯彻实施。率先在全市大宗、特色农产品无公害生态种养和疫病预防控制领域、实施许可证管理的食品清洁加工和防疫检测领域形成标准体系,并在各示范基地和许可证企业全面贯彻实施。到2010年,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林、水产、畜禽种养基地和食品加工企业。

(二)工业和建设工程业。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实现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标准研制同步,加快科研成果及专利技术向标准的转化。到2010年,在纺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黄酒、节能环保、材料、装备、电子信息、建筑等重点行业实质性参与国家标准化活动,争取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各大行业的龙头企业都要建立与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的业务联络渠道,力争为主或参与制修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数累计达到100个。争取85%以上的主要工业产品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水平。竣工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三)服务业。着力构建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方向的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框架,并就专业市场、旅游、物流、社区、中介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实施一批先进服务标准。到2010年,基本完善全市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框架及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数据库,并实现动态更新。全面铺开服务标准的实施工作,并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

(四)技术壁垒研究。依托国家、省咨询中心,组织各行业专家,建立健全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联合应对机制和研究预警机制,以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绍兴分中心为平台,建立全市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联合工作网,为绍兴企业和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服务。到2010年,基本能有效解决全市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

(五)消费和社会公共安全。围绕食品、日用工业品等消费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标准保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大力宣传、贯彻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种强制性标准,开展社会公共安全标准体系研究,建立、运行涉及消防、疾病控制、安全生产等公共安全突发事件预防和救援的标准化工作体系,营造安宁生存环境。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人才培训工程。按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分步、分块实施标准化人才培训工程。在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方面重点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在行业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方面,重点由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企业自行组织实施。力争每年培养企业(含农业组织)标准化专业人员500名以上,为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人力支持。

(二)开展先进标准和技术专家二大数据库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标准数据联网共享机制。重点搜集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绍兴县重点建设纺织服装类先进标准数据库,上虞市重点建设精细化工类先进标准数据库,新昌县重点建设生物医药类先进标准数据库。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均需按自身产业特点和优势,分别做好先进标准数据库建设工作,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积极与省标准化研究院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同时实现省级标准库资源的经济、合理、有偿共享。以农产品、食品、纺织服装、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材料装备、机电轻工等行业为重点,建立市、县二级按不同行业分类管理的标准化技术专家库,组织专家开展涉及本市重点出口产品已产生和将产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析研究和评议预警工作,并进行信息通报。通过二大数据库建设为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信息和人才支持。

(三)培育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实施标准化战略相关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并积极发挥其作用。行业协会要发挥在部门、中介、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协调本行业标准化工作。科研机构和检测机构要利用在自主创新和标准研制方面的优势,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融合,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标准的研制。咨询服务机构要积极向企业提供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以及标准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不断提高标准化水平。培育、组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利于在农业领域实施标准化战略。

(四)组织开展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和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充分发挥标准库、专家库、标技委、协会、中介等资源优势,组织有关专家、科研机构及龙头企业等,率先在纺织、精细化工、食品、药品、节能、环保、机电、材料等领域建立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和WTO/TBT的跟踪渠道,开展先进标准、技术壁垒和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重点进行国际、国内标准水平的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标准跟踪研究的行业范围。

(五)推动企业成为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主体作用,自觉遵守标准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制定高于上级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重点指导、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为主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通过“创新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家化和国际化”的模式开展技术标准的研制,推动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的融合。

(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的标准化活动,指导、帮助重点行业龙头企业、规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与相关行业特别是纺织、服装、染料、食品、包装、机床、灯具、制冷、电机、水泥、风机、环境、旅游等行业的国家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乃至国际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沟通、合作渠道。力争纺织、染料、酿酒等行业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其分会落户绍兴。

(七)促进企业与社会各方的联合互动。依托块状经济、特色产业镇和行业协会,引导企业与社会各方同行业者增进交流、重视合作,达成良性互动。每年举办各类不同形式的农产品、食品、纺织服装、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材料装备、机电轻工等行业的标准化合作、论坛、交流会议,并逐步在条件成熟的行业中建立标准联盟。

四、工作职责

标准化战略在全市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质监部门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方实施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各相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共同参与实施标准化战略。

(一)质监部门要组织制订标准化战略实施计划,牵头组织各项重要技术标准的制订工作,负责标准实施监督工作。积极宣传标准化知识,负责举办大型标准化宣传活动及高水平的标准化讲座。组织、协调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专业组织等负责二大数据库建设、人才培训和先进技术标准研究、研制等工作。组织、协调各标准化相关机构和社会各方开展标准化相关活动。

(二)科技部门要积极抓好技术创新工作,鼓励专利申请,强化产业专利保护,推动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形成以专利为主的自主知识产权,构筑起技术标准扎实的原始基础,为实施标准化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农业部门具体抓好农业标准化工作,做好无公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组织实施,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开展农民标准化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组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会同质监部门有计划地为主要的绍兴特色农产品制定标准,指导农业企

业推行标准化生产。

(四)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工商部门负责药品和食品消费、流通领域的监管工作,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

(五)商贸、旅游等部门牵头做好服务标准的组织实施工作。积极引导服务企业自觉推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六)外经贸、检验检疫、海关等部门会同质监部门共同做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工作,发展改革、民政、财政(地税)、建设、交通、环保、公安等部门要从自身职能出发,积极支持标准化战略的实施。

(七)各行业协会、科研、检测等中介组织要通过讲座、培训、合作和提供技术咨询等方式积极指导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

第五篇:西湖区推进技术标准化和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西湖质监分局

(二○一○年七月)

为进一步提高西湖区标准化和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根据《浙江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一五”规划》、《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杭州市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和杭州市打造“品牌大市”战略部署,现就西湖区推进技术标准化和实施名牌战略提出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建四创”,实施“六大战略”,紧紧围绕“大力发展首位经济,加快构建具有西湖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先试先行,大胆突破,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和名牌战略在促进西湖区“强三高二精一”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打造首善之区、共建共享全国最美丽城区提供强大技术和品牌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原则。技术标准和名牌战略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统筹性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政府宏观引导、主管部门牵头指导、各级各部门协调合作,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标准化和名牌战略工作机制。

(二)坚持企事业主体原则。以企事业基层组织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事业基层组织在标准研制和实施、名牌培育和创建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加强企事业基层组织标准化与质量工作主力军作用,提升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企事业基层组织的标准化与名牌工作密切联系市场,并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坚持试点先行原则。以我区文化创意、休闲旅游、高新技术、楼宇经济、都市农业等产业为重点,先试点总结经验后再推广,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有序发展。

(五)坚持民生优先原则。以改善民生、提升生活品质为根本目的,在直接和民生有关的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民生保障领域推行两大战略,推进首善之区建设。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通过实施技术标准化和名牌战略,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合力推进”的两大战略工作机制,建立涵盖服务业、工业、农业及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社会领域的先进标准体系;培育一批优势企事业基层组织,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区域标准研制、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标准话语权进一步显现;块状产业标准质量明显提升;标准化人才队伍基本形成;同时,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建成具有强大辐射功能的标准与名牌公共服务平台,全区标准化与名牌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达到国内同类城区的领先水平。

(二)具体目标:

1、做强首位经济。按照创服务业强区总体目标要求,到2012年,在我区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楼宇经济等重点发展产业、行业推行服务标准化和名牌建设工作,研制3个具有西湖特色、人无我有的服务业地方标准、形成6个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和4个服务名牌,技术标准化和名牌两大战略在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加。

2、发展高新产业。在科技创新先导区建设和产品研发中注重技术标准和名牌战略实施,到2012年,在包装机械、节电照明、照相机械、特种车、教学仪器等多种产业制定引领行业的先进标准65项以上,采用国际标准30个以上,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家以上,培育市级以上名牌40个以上。市级以上名牌产品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3、打造精品农业。认真抓好有机农产品生产,做大做强龙井茶叶、特色水产、花卉苗木、有机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工作。到2012年,完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典型示范项目)7个以上,制定农产品标准5个以上,培育农业名牌8个以上,西湖龙井茶区域名牌基本形成,实现零的突破。

4、推进社会事业。环境保护、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两大战略推进工作取得实效,到2012年,在5家以上重点用能单位推广能源计量管理和资源节约型标准实施工作,在2个街镇(村社)、2家教育和卫生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开展服务标准化和品牌建设试点,提高城镇居民满意度,城区美丽指数达到95分以上。

四、工作重点

(一)围绕服务业强区战略,提升服务业经济发展质量

1、推进总部楼宇集群管理服务标准化。在黄龙国际商圈等总部楼宇集聚区,将“三位一体”楼宇集群管理模式进行标准提升,开展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

2、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标准化试点和名牌培育。在数字娱乐产业园区、西溪文化创意园、之江文化创意园、天亿家居文化创意产业园、467创意联盟等我区重点文创园区推行管理与服务标准化试点,并启动培育服务业名牌工作。

3、推进休闲旅游服务标准化。完成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西山游步道公共信息图形标志标准化;双浦沿江休闲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

(二)围绕转型升级,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1、加强技术标准研制。发挥我区科研院所林立、大专院校集聚的优势,发掘具有潜力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技术标准的研制,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2、提高企业标准化活动参与水平。加大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的标准化活动指导,提高企业主体参与水平,鼓励其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工作,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争创标准化良好行为。

3、开展园区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围绕我区两大科技经济区块建设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建设,积极向上级质监部门争取项目,推行园区标准化示范试点,努力发挥技术标准战略在推动园区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块状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方面的技术支撑作用。

4、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名牌。加大扶优扶强,加强层级梯队培育,帮助、引导底子厚、有潜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及“瞪羚计划”企业树立主体责任,增强法律意识,完善质量管理,巩固质量基础,争创各类名牌产品。

5、争创区域品牌。不断提升西湖龙井茶等特有品牌影响力,引导现有企业有效整合,联盟发展,做大做强,增强综合竞争力,形成产业集聚、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区域品牌。

(三)围绕精品农业,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质量

依托西湖区精品农业特点,在西湖龙井茶、特色水产、花卉苗木、有机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强地方标准制定,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试点,培育农产品名牌,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围绕统筹发展,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质量

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和资源节约型标准实施,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房地产中介服务标准化、家政服务标准化、农贸市场服务标准化、餐饮联锁经营服务标准化等,规范城市管理;试点城乡社区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名校集团化办学管理标准化,规范卫生、教育领域的民生保障和民生服务行为。

按照服务业、工业、农业、社会事业等进行分类,设立一批重点标准化和名牌战略实施项目,推动我区标准化和名牌建设进程。

五、主要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1、建立区级组织协调机构。加强对标准化与名牌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宏观指导,建立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西湖区推进技术标准化与实施名牌战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西湖质监分局,以不断完善区政府统一领导、区质监部门协调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

责、社会广泛参与的标准化与名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同时,建立西湖区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联席会议。

2、明确工作责任分工。区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处理标准化与名牌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和检查标准与名牌战略的实施工作;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有关标准的制定、标准化与名牌建设培育规划、试点计划和实施进度的评价工作,每年定期向领导小组上报本行业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培育规划、实施计划及其实施状况。

3、发挥行业企业作用。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负责承担标准化与名牌建设的具体工作。各企事业基层组织要将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实施工作纳入本组织的议事日程,明确本组织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实施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充分发挥现有的国家标技委(分标委)等标准化组织在其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引领作用和西湖区标准化专家组的决策咨询作用,协调开展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各项标准化活动。

(二)加强战略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1、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宣传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实施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标准化与质量法律法规与基础知识。

2、活动宣传。结合每年世界标准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组织策划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宣传与学术活动,积极争取举办区内外标准化论坛和质量学术会议,有效提升我区在标准化与质量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力。

3、其他宣传。通过编制、发放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基础知识宣传手册,利用展览、讲座、知识竞赛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标准化与质量知识,培育企事业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标准化与名牌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学标准、讲质量、创名牌的良好氛围。

(三)落实资金保障,加强政策支持

全面实施《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强区建设的财政扶持意见(试行)》(西委办发[2009]84号),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导向作用,加大对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实施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各项扶持资金到位。

1、对经验收合格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技术标准试点示范项目(含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一次性给予5至20万元资助。首次认定为国家级、省级标准创新型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3万元的奖励。

2、对将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或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促进产业升级,并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1—5万元的奖励。

3、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含服务名牌)或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主要经营者一次性30万元的奖励;首次获得省名牌产品(含服务名牌)或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主要经营者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

4、经立项,牵头制定先进技术标准进行关键技术项目攻关的,给予最高10万元的资助;经认定,制订完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单位(第一起草单位),每项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资助。

5、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成员单位或引进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30万元奖励;成为国家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10万元的奖励。承担标准化专业工作组组长单位的一次性给予最高3万元资助。承担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关工作的单位,一次性给予最高3万元资助。

6、参加应对国外贸易壁垒的评议和应诉经审核认定的,每宗给予一次性最高10万元的奖励。对取得能显著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CE、UL、GS、TUV、CCC等产品认证和取得工业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按每项(指每张证书)一次性最高2万元的奖励。

(四)加强队伍建设,发挥人才保障

1、借力助力。充分借助并发挥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标准化与质量人才优势和作用,积极有效地开展我区标准化专家组活动。

2、教育普及。组织编写标准化与名牌战略实施方面的科普作品,走进中小学科普教育课堂,使试点学校的每个中小学生遵守校园标准,具备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素质。

3、加强培养。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加快培养一批能参与国内外标准化与质量活动、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标准化与质量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和各企事业基层组织标准化、质量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五)加强平台建设,强化信息服务

1、建立信息平台。加快完善西湖区标准与质量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我区现有标准、计量测试、质量检测资源,对接国家和浙江省、杭州市标准与质量馆藏资源及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与质量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全区统一的、国内一流的标准与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内企事业基层组织实施技术标准和名牌战略提供全面、快捷的标准与质量信息技术支持。

2、发展中介服务。加快标准化与名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标准与名牌建设中介服务,为企事业基层组织提供标准查询、标准研制、标准实施、标准推广以及标准评价、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标准化与质量中介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机制。

3、应对技术壁垒。提高我区企事业基层组织标准的采标率,突出前瞻性、战略性、导向性。进一步加强我区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进口国标准和WTO/TBT信息的跟踪收集。加强对主导产业重点产品执行标准与国际、国内标准水平的比较研究,指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充分利用国家、省级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平台,对主要出口企业实行预警信息通报服务,使企业及时主动应对,减少出口贸易损失。

上一篇:镇街流动人口工作总结下一篇:中级会计考试报名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