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养殖实践知识对比

2024-05-01

牛蛙养殖实践知识对比(通用5篇)

篇1:牛蛙养殖实践知识对比

到福建省兴发生态养殖基地最好,哪里条件成熟,有专家讲课,要想养的朋友,或者想投资的朋友,一定要派人先进行培训,或者亲自去学习,做到万无一失,因为我也是养石蛙三年了,但一直不成功,而且损失很大,花点钱去学收获很大,以前早来就好了。不会损失十几万元,加上所有的池设计都不好,现在要改建十分的麻烦,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石蛙学名:棘胸蛙(RanaspinosaDavid),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参差型亚目(Diplasiocoela),蛙科(Ranidae),蛙属(Rana),石蛙内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等功效,食用价值及医用价值均非一般,是南方丘陵山区名贵的水产品之一。

石蛙养殖

1.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 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 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 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 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篇2:牛蛙养殖实践知识对比

(二) 蝌蚪的培育刚孵出的牛蛙蝌蚪游泳能力差,要在孵化池中饲养十天左右才能转入蝌蚪池。蝌蚪池要清洗消毒后5-7天再放入蝌蚪,池子不宜过大,30-36平方米为宜,最小可设6-8平方米,水深0.6-1.2米。 蝌蚪要求的适宜水温是26-30℃,盛署高温要搭设凉棚,适当加深水位,勤换新水。刚孵化10天的蝌蚪,每平方米放养1000-2000尾,孵化后10-20天的蝌蚪,每平方米放500-1000尾,30天后每平方米放100-130尾。蝌蚪孵出4-15天后开始摄食单细胞藻类,以后可适当增加各种动物性饵料,如田螺肉、鱼肉、动物肉脏、死鱼等,再搭配部分米糠、玉米粉、豆饼、麦麸、稀饭等。投饵量:7-30天内日投饵40-70克,动物饵料占60%;30天后到变态,每百只蝌蚪投饵40-80克,动物性饵料占47%。一天投放一次,在下午4-5点钟进行。

(三)商品蛙的养殖饲养场地要选择水源充足,干旱不干涸,洪水不泛滥,树荫多的地方,以潮湿、温暖背阳的地方和杂草丛生地较好,面积要根据养殖数量而定,可开塘养殖,也可开沟养殖,水深冬季要保持1-1.2米。蛙池周围要用芦帘、竹篱笆或铁丝网、尼龙网、砖墙等围起来,围栏要入土15-20厘米,高1.5米,防止牛蛙外逃。池中要种植莲藕及其他叶大叶多的挺水植物,也可种植水花生、睡莲等水草,水面到围墙间须留1-2米较缓坡的陆地,并要为蛙修建蛙穴,可用粘土泥团做,也可用砖作骨架,内外侧涂上一层泥以免擦伤蛙皮。蛙洞与池地面平行,进深50-70厘米,宽15-20厘米,高10-15厘米,洞内要有2-5厘米深的水。

蛙只吃活动饵料,需要人工补充饵料,方法有:

1、灯光诱虫。用30瓦的紫外灯或40瓦的黑光灯效果较好,天黑即开灯,可看到牛蛙群集灯下,跳跃吞食昆虫的热闹情景。

2、补充小鱼虾。其方法一,是在蛙池边挖浅水坑,投入小鱼虾,以补充饵料不足;其二,采用木竹制成的槽状饵料盘,其底钉上尼龙沙布,盘中水与池水相接,固定在蛙池内荫凉处,放入活的小鱼虾。天气转凉,昆虫稀少时采用这种方法有显著作用,

资料

篇3:牛蛙养殖投资成本

牛蛙活动量较少,喜欢安静潮湿的环境,所以养殖场地需要安静且开阔,以此来保证牛蛙的生长,一般场地租赁费在每亩1000元左右,养殖一亩牛蛙大搞需要两亩土地,故场地租赁费在2000元上下。

牛蛙养殖场在建设时所需的水池、荷叶和生态林等绿植都要投入一定的成本,故养殖场地建设资金大概在6000元上下。

养殖场需要引进一定数量的蛙苗,一亩地能够密养大概500只,一对牛蛙苗的价格在300元左右,500只蛙苗的费用在7.5万元上下。

2、养殖成本

想要让牛蛙养殖形成规模化、规范化,那么养殖时一定要投入人工,一亩地至少需要两个人进行管理,而在人均月薪3000元的情况下,一年下来的人工成本在7.2万元左右。

牛蛙所食用的饲料为动物性饲料,但在不同的养殖阶段,饲料也要更换成相应的种类,比如在蝌蚪期间以投食蛋黄粉为主,而且牛蛙比普通的蛙蛙类的食量要大很多,所以饲料成本这一部分投入相对较高,一亩饲料成本的价格至少在1万元左右。

3、其他成本

在养殖牛蛙的过程中,水电费、设备维修费、病虫害疫苗费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相对来说所占成本相对较少,一亩牛蛙养殖一年的成本在6000元上下。

篇4:牛蛙流水式养殖法

—,南安市水技站在洪海镇郭坑水库下进行了牛蛙流水式养殖试验,即利用山区地势落差自然流水进行24小时换水的养殖,实际养殖水面积10亩,放养幼蛙23万只,成活率43.5%,单季产量1.5万kg,产值达21万元,纯利润10.5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牛蛙流水式养殖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选择场地

养殖场一般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要求无污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冬暖夏凉,远离嘈杂;交通便利、供电充足,以方便养殖生产。其中水源条件的好坏是养蛙成败的关键。

2、建造蛙池

以每100m2为一个大池,再把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池边用40目的筛绢网围好,筛绢要高出池底1m,筛绢底部应有20—30cm埋进土里;池埂高40cm,坡度1∶3,水位保持在30—40cm,水层深度不能低于20cm,否则蓄水量太少,水易浑浊,牛蛙易得病;宜采用长方形池子,便于操作;用口径10—12cm的塑料管作为给排水管,进、溢水孔设置的地点应在每个大池的对角;每个小池子里放4块80×40cm具有浮性的白色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池子上方用黑色太阳网遮荫,以防夏季太阳暴晒。

3、放养

放苗前,干池每亩用生石灰50—75kg或漂白粉10—15kg(有效氯含量在30%左右)进行消毒。一般清池消毒10天即可放苗。放养前幼蛙可用20ppm的高锰酸钾液浸洗10—20分钟。浸洗时要有人员在场观察,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将蛙苗取出。幼蛙期放养密度为60—80只/m2,随着个体差异的变化,再进行分级分池放养,成蛙期放养密度为30—40只/m2。

4、饲养管理

(1)巡池查看

每天早、中晚各巡池一次,检查筛绢网是否出现破洞,如果有破损必须马上修复,防止牛蛙外逃,保证24小时不间断地流水,每天至少达到300%的换水率;溢水口处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水深保持在30—40cm,并且保持水质清新。还应注意观察,牛蛙摄食与活动情况若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饲料投喂

主要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半个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清洁的水泡湿,使饲料稍微软化膨胀,这样可以预防饵料吸收池中的污水,消除牛蛙食后肠胃发生疾病,也可以促进牛蛙对营养的吸收。日投饵量保持在蛙体重的7—15%,投饵量除按蛙体重计算外,还应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酌量调整,做到少量多次。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3)分级饲养

在牛蛙饲养过程中,为防止发生互相残食的现象,每隔一段时间要及,时将规格相差较大的个体进行筛选分级,把规格相同的牛蛙调整到同一口池进行饲养,防止大蛙吃小蛙,同时注意控制养殖密度。

(4)疾病的防治

篇5:牛蛙养殖实践知识对比

市场时机——

“美国牛蛙”———驰名国内外的营养食疗佳品,享誉世界的九大名菜之一。畅销国内外,巨大市场供不应求。

其中,红遍国内各地餐馆最热销的菜肴有:爆炒牛蛙、红烧牛蛙、麻辣牛蛙、宫保牛蛙、馋嘴牛蛙、泡椒牛蛙、香辣牛蛙、干锅牛蛙、石锅牛蛙、清炖牛蛙、清蒸牛蛙、还配入其他滋补草药做营养药膳牛蛙煲汤……可见,美国牛蛙已经成为国内消费者餐桌的新宠!

美国牛蛙(欲了解海纳百川美国青蛙养殖详情,请登陆 或者咨询电话0551-2328111),不仅在中国“吃”出来的市场无法估量,远销欧美、日韩、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的销售量也相当可观!

美国牛蛙之所以成为抢手的珍贵水产品,源于它自身具有拥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综合利用价值。不仅口感新鲜,肉质滑嫩,还可对进行蛙皮、蛙肉、内脏以及蛙骨进行深化加工;柔滑薄韧的蛙皮,柔软光滑,富有弹性,是多种真皮制革的原料,可制作皮鞋、钱包、领带、手套等高档皮革制品;含有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蛙肉残留可作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的优质蛋白饲料;内脏制作出的营养肉酱,成为了人们喜爱的配餐佳肴;蛙骨中炼取的食用蛙胶,用于制成国防工业的高级润滑油、多种高、中档系列美容化妆用品,更是产生了不可多得的奇效。

随着近年来,美国牛蛙在药膳、保健、食疗、药用、工业行业中被不断开发利用,产品利用率逐年增加,人工养殖美国牛蛙已经成为最有效科学致富的途径。目前,国内市场批发价20元/公斤,零售价高达25~28元/公斤,国际市场每公斤更是高达40~50元,市场仍然供不应求,需求猛增无法满足消费者购买欲望!

政策时机——

受“金融风暴”影响,众多农民朋友返乡闲置在家。为了解决他们就业问题,并鼓励其创业,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大量扶持政策,例如,返乡农民工初次创业,税务、工商、卫生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财政将给予全额补助;同时,可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规模种养、新创办经济实体的将给予贷款贴息或小额信贷担保。这些惠农惠民的优惠政策,给广大创业者发展美蛙养殖业、走向创富之路提供了极大保障。(欲了解海纳百川美国青蛙养殖详情,请登陆 或者咨询电话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法在我心中下一篇:重介洗煤厂放射源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