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小孩观后感影评

2024-05-04

愤怒的小孩观后感影评(精选17篇)

篇1:愤怒的小孩观后感影评

《愤怒的小孩》影评

《愤怒的小孩》,一个欢乐题材的儿童电影,却让我看到同一片天空下不同孩子的命运,这命运从一出生就开始注定。当今各种二代们的人生际遇大不相同,本片便是物质极其丰富但却缺乏亲子之情的小屁孩选择逃跑的故事,不过黄建新监制、黄雷监制的本片拍摄的花团锦簇兴趣盎然,孩子在广阔的世界里,找到了同伴,寻回了父母,也接受了诚信考验,更不要说挫败坏人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绝对对得起孩子们的期望。

对于新时代的父母来说,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儿童虽然在物质上是丰裕的,然而却离爸妈越来越远。这或许不再是80年代时的小皇帝,而是网络时代的寂寞少年。但是,成长需要的并不只是物质,在很大程度上爱比物质更重要。因此,哪怕父母已经不在,可是兰兰却仍然执着地想要回到当初的家。那张埋在匣子里的照片,并不仅是一种思念,而是一份很久以前就被抛弃的亲情。成年人以为孩子只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便会开心,这样的想法往往错的离谱。

然而,不幸的事,我们似乎从来都很健忘,或许我们的民族太过于古老,古老到连自己都不记得自己的岁月。也可能是现实太过于艰难,艰难地让我们习惯于冷漠。透过《愤怒的小孩》以及那些咀嚼着电影带来欢乐的人们,我们很难看到桥洞下瑟瑟发抖的孩子的面孔。当然,这并不是一部完全现实风格的儿童喜剧,它并没有严格遵循现实的逻辑,其中充满了巧遇与偶然。现实中自然不会有如此傻的绑匪,也不会有能不停地弹射地玻璃球,然而这些无关紧要,关键是

它能给孩子们,给大人带来欢乐。《愤怒的小孩》也没有完全超出现实的世界而走向不靠谱的道路,它基本上还是沿着生活的样子走下去,只是多了几许夸张,几许搞笑。或者,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超现实主义的风格。电影最终通过城市与农村的场景转换,让祖孙二人的绝技得以实战,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在平衡卖点,讨好城市与乡村两头的观众,而更应该被看作是对城市与乡村和谐互动的期望与呼唤。诚然,现代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毁掉农村孩子们的童年,现实生活中离家流浪讨生活的孩子遇到的要远比影片中表现的残酷,也并没有那么幸运。但城市毕竟承载着大多数离开农村进城务工者的文明与富足的理想,影片并没有直接表现这一点,但其潜台词显而易见地包含了这一点。

不过平心而论本片还是留下了些许的遗憾。例如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虽然大小众星们的演出不可谓不倾情乃至卖力,但由于本片诸多情节的设计一方面略显想象力不足,同时又似乎充满了过多成人化的东西——例如孙小傲地下室大跳嘻哈舞的那一段尽显早熟与玩世不恭,片面地讨好娱乐成人。但另一方面或许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孩子毕竟总要长大,在当今多元社会现象之前,比我等贫瘠的童年更多花样也算是正常。

篇2:愤怒的小孩观后感影评

新民二小杨釪镔

此部电影,从儿童的角度考虑的更多一些,它摒弃了传统的“说教”,电影的情景赋予喜剧色彩,让我们观看起来感觉很有趣。应该算得上是一部儿童喜剧片。

故事讲述了俩个离家出走的孩子与笨贼斗智斗勇,本部影片更多的反应出儿童对父母、社会的反抗,大胆演绎了亲情不能回归家庭的现象。

篇3:愤怒的小孩观后感影评

小学生攻击行为包括身体攻击、言语攻击、财物攻击和关系攻击四个方面。身体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攻击者一方实施攻击, 如打人、踢人、推搡等;言语攻击是指通过口头语言对受攻击者实施的行为, 如粗口、嘲讽等;财物攻击是指争夺、霸占他人的物品或空间, 如抢玩具、抢座位等;关系攻击是指通过他人对受攻击者实施的行为, 如游戏排斥、造谣离间等。

二、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

1. 子不教, “家”之惰。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驿站, 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价值观、言行举止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这种教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1) 说一不二。相比耐心的沟通和交流, 这一类型的家庭教育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对孩子永远体现的都是一个“不”, 孩子的行为一旦不符合规则, 父母就会“怒目相向”。说一不二的交流方式忽略了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 对孩子经常的拒绝和排斥会引发儿童的挫折感, 导致儿童的攻击行为, 他们或者攻击父母或者攻击同伴, 以便发泄心中长期积郁的不满。不恰当的处理方式, 不但不能抑制敌意行为, 相反, 加速了这些儿童的不良行为。

(2) 放任自流。父母忽略对孩子的管教和交流, 孩子完全处于一种“散养”模式, 采取忽视的态度, 当孩子偶尔出现攻击行为时, 父母放任自流而不是加以制止, 于是便助长了小学生攻击行为的进一步发展。

(3) 情感缺失。家庭是一个情感港湾, 当这个港湾不复存在, 或者整日“炮火连天”, 孩子的攻击欲望会无比强烈, 孩子眼中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攻击性和不友好行为, 会影响孩子的自我判断, 当发生矛盾的时候转而去攻击别人。

2. 学不良, “校”之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 教师和同伴组成了孩子最初级的社会化小环境, 小学生的攻击行为和学校环境及教师、同伴有着密切的联系。

(1) 评价的力量。经常挂在孩子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老师说了……”, 在孩子眼中老师是完美的, 无所不能, 这种信任和依赖来自孩子内心对教师的敬畏心。这既是一种尊敬, 还是一种”下定义“式的评价过程, 老师对每个孩子说的每一句话、下的每一个定义, 仿佛都是“圣旨”。老师心中如果没有一座评价的天平就会给孩子贴上“好学生”、“坏学生”的标签。当教师把孩子贴上“坏学生”标签的时候, 孩子就是去了获得肯定的机会, 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在教师的不关注、不相信中消失殆尽, 最终变为自暴自弃。处于失败和困境中的孩子, 内心对教师的依赖性其实任何时候不曾消失, 在孩子眼中老师的一个赞许、一个表情、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都能让他觉得自己存在的意义。一句鼓励和公正的评价胜过“绝望的冷漠”, 孩子能在评价中修正自己的言行, 明白暴力的攻击行为其实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在犯错时、迷茫时老师的评价和鼓励, 如微风拂面注入的是宽容, 收获的是信任。

(2) 同伴的影响。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不是在改变人, 我们是在影响人, 影响的是一种习惯, 改变的是一种认识”。习惯的养成和同伴的影响密不可分, 孩子通过模仿同伴行为形成自己的交友模式, 潜在的比较心理会形成坚固的“影响力量”。当一个小学生通过攻击别人达到了某种目的时, 其他同学看到这种行为带来的“好处”, 负面的榜样效应是引发小学生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孩子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较低, 经常遭受其他小学生的嘲弄和奚落, 相反会爆发出更严重的“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的严重后果。激发出的报复性攻击, 往往很严重, 追其根源, 就是同伴间一种“小霸王”式的不良同伴关系诱发了这种“以暴制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

三、攻击行为的应对策略

1. 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人的攻击欲望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暴力性的宣泄, 合理释放负面情绪是减少攻击的重要方法之一。引导小学生用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在适当的条件下去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发泄对象可以是玩具、枕头、沙袋、土等等, 发泄的方法可以选择大哭、打沙袋或枕头、摔粘土等。通过这样的发泄方式, 小学生的攻击性能量得到排解, 从而减少真正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2. 评价做到赏罚分明。

对待孩子行为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培养孩子正确的归因方法。“树有根, 错有源。”当孩子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时候, 作为孩子的贴身“附身符”的家长、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指导及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 提高孩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不制止和批评, 就会强化孩子的攻击行为。建立必要的惩罚机制也是一个重要关键点, 惩罚坚持“以理服人、以小情博大爱”的方式。这种“故意惩罚”要兼顾时间性, 不能无限期或者故意为之;一段时间后对孩子要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及安抚, 既要让他认识到如果做错了事, 也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3.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在学习之余借助有利时机使小学生体验错误的情绪调节方法带来的不良影响, 帮助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 如开展情感教育课程, 通过绘本阅读、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小学生了解肆意、胡乱发泄情绪给别人造成的伤害, 学习故事中恰当的情绪调节方法, 使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更加成熟, 减少攻击性行为, 增加亲社会行为。

篇4:愤怒的小孩观后感影评

在这部喜剧电影中,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一、金钱,买不到留守儿童满满的渴望

记得影片中有这些既幽默又令人感伤的独白或对白:

孙小傲:“爷爷话少,每天只说八个字——起床、吃饭、上学、睡觉。”

孙建业:“明年爸爸一定回去陪你啊。”

孙小傲:“你骗人,骗人,骗人……”

孙小傲:“爸爸妈妈只要工作不管我们,小孩就愤怒啦!”

孙小傲:“你知道吗?全世界一共有两亿四千万个愤怒的小孩,中国就有两亿八千万个!”

其实这些话几乎都可以笑谈为童言无忌,可是言语间却也真的令人反思,特别是当小傲说:“爷爷话少,每天只说八个字——起床、吃饭、上学、睡觉。”这句话十分心酸地道明了留守儿童的缺爱和孤单。以前我一直片面地认为,留守儿童只存在穷苦的农村,可是直到自己来到城市,走上教师岗位,我才真切地察觉到,其实留守儿童是一个普遍现象,只不过农村比城市更多而已。

影片中的小傲之所以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是,其父母承诺却不能陪伴小傲过生日,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等来的却是父母的爽约和拖延。小傲的离家出走,无疑是向父母宣战:你把我的生活安置得再怎么好,国际快递能投递的可以是生日礼物,但是我要你留在我身边的温暖你却总是办不到。于是,留守的孩子愤怒了。

据我的简单调查,我们班留守儿童占全班总人数的6%,其实这个数字与农村幼儿园相比并不算高。可将留守儿童与班上其他孩子相比,无论在生活、学习习惯,还是心理状态等方面,他们的欠缺还是很明显的。比如自中班下学期,我们班形成了“小小值日生”的常规,我们约定为每天有三个小值日生,小值日生要在前天晚上准备好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和一个小节目,第二天他要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播报天气,并且要表演。我们明显观察到,留守的孩子是从来不带天气预报的,不管你什么时候去问他,孩子的回答永远是:“我跟他们说了,可是我爷爷奶奶不会做天气预报。”能表演节目的次数也很少,即使能表演,那些节目也基本上是从幼儿园里学到的,而其他的孩子却能带来绕口令、笑话、故事、英文歌等等。我问过我们班的林林:“想不想爸爸妈妈回来陪你,教你知识?”“想,可是爸爸妈妈要赚钱,没时间,不然我们家就没钱了。”……一个才四五岁的孩子,就能说出如此让人心酸的话来。一个“想”,包含了多少思念和期盼;可是一个“不然我们家就没钱了”,又透露出多少无奈和不舍。即便爸爸妈妈能赚尽天下所有的财富,可是当他们一旦错过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和那份对爱的渴望,那又该拿什么来弥补呢?

二、买卖儿童,是对良知最大的亵渎

影片中的兰兰可以说是一个很悲剧的角色,很小就因为家庭的原因离开父母,后来又被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控制。兰兰岁数不大,却经历磨难,开始出现在观众眼前的那一刻她是那样的单薄和狼狈。可能由于成长经历不同,兰兰给人的感觉总是比同龄人多一份成熟、机智,甚至是狡猾。

每每一想到兰兰的经历,总是会给人一种咬牙切齿的感觉,因为贩卖儿童真的是罪无可恕。当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在学校社团的影响下,我便一直在关注“宝贝回家”。不知不觉中,我察觉到自己在浏览页面时总喜欢关注跟自己同龄的人,总是设身处地的幻想——如果我被拐卖了……其实,我不敢继续想。这让我对被拐者有太多的同情和心痛,那种心痛夹杂的都是对犯罪分子的怨恨,甚至是诅咒。

这学期,我园“一月一主题”的安全教育明确将“防拐骗”列入安全计划,并严格要求各年龄班开展活动。在活动开展前,我查阅了许多材料,原本我想以家园联系栏的形式开展,但后来我想教会他们防拐骗可能比教会家长更重要,而且我相信家长在这方面的安全意识还是很高的。在一番思考和查找后,我决定先让幼儿观看中国安全教育网上“对陌生人说不”这个动画,让幼儿知道不能轻易被陌生人蒙骗,最后为强化目标我还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同时为了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和同步性,还在家园联系栏张贴了相关文章。

三、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个性特点

纵观整个影片,我们不难看出小傲和兰兰这两个来自不同成长环境下的孩子,在个性品质上真的有太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兰兰”与“孙小傲”是对比的,兰兰多次欺骗他人的行为,就无意中衬托出孙小傲的善良、正直。特别是从孙小傲强行拉兰兰去还爷爷的钱时,我们能很轻易地发现这个七岁男孩勇敢、善良的品质;而在另一方面,无论是兰兰使用计谋去骗老爷爷的食物,还是当兰兰得知爷爷出门办事时,一口咬定爷爷去报警了,我们都能看到这个拥有不幸命运的小姑娘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当她最信任的亲人都放弃她的时候,她就已经不愿意相信任何人了。所以当我们看完影片时,估计要是能够明白“欺骗他人绝不是兰兰最初的想法”时,那才能算真正读懂了兰兰。

我也思考过为什么他们年纪相差不大,可是品质却大不相同的原因。其实也不难发现,小傲虽是一个留守的孩子,但他有爱和教育,他在生活里接触的都是很阳光的东西。而兰兰不同,很小就离开父母,可以说她的童年是充满着恐惧和欺骗的。她的爱,是自我求生,自我保护。她的教育,估计就是去下套去行骗。诚然,谁也无法肯定地说良好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背景下的孩子,就是真善美的,但我却能肯定地说,这类孩子远远比在不良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率真、实诚。所以给孩子一个“真善美”的环境,他才能沿着“真善美”奔跑。

四、孩子,请你别愤怒,更别忧伤

电影主题曲是这样唱的:

我们曾经很爱哭/我们曾经很快乐/我们曾经是小孩/我们曾经敢发怒/我们曾经爱幻想/我们曾经会耍赖

月亮升起/太阳落下/告别小孩/我们长大/

快乐没了/笑声没了/眼泪没了/幻想不见了/不想长大

童年没了/大人来了/忘记我了/很多都没了

都没了/唉唉/都没了/唉/都没了

因为我对这部电影的主题曲比较感兴趣,所以常常在嘴边哼唱。一天我在给小女孩们梳辫子时,我又轻轻地哼唱起来:“幻想不见了/不想长大/童年没了/大人来了/忘记我了/很多都没了……”可是在我身前的涵涵小朋友突然说道:“王老师,我妈妈说幼儿园就是玩的,因为我们以后上小学就不能玩了。”这一句话把我说愣了,我只能微笑着问道:“涵涵,你在说什么啊?”没想到涵涵一本正经地说:“我妈妈说,我现在可以随便玩,明年上小学就要好好学习不能玩了,可是我不想长大,上小学不好玩。”这就是孩子,这就是成长的烦恼。我们一方面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但在另一方面却总对他们的成长施以枷锁,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知,往往还责备孩子不懂事。

作为一名老师,我能说什么呢?成长从不缺少痛苦和烦恼。所以我在心里呐喊,希望孩子不要因为成长的苦恼而哀怨,请你永远不要放弃你特有的快乐、真诚,还有幻想,即使某一天你真的长成一个大人,也请你不要忘记在童年里想要描绘的点点滴滴。

孩子,我希望你有兰兰的勇敢。即使在坏人面前,你也能勇敢自救。

孩子,我希望你有小傲的善良。你会为别人伸出有爱的手,你也不会忘记别人对你的帮助。还有,你不会去欺骗。

孩子,我希望你永远满心阳光。

就算愤怒,也请你在阳光下怒吼。

篇5:《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它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孙小傲的小孩因为父母都出国工作,他过生日从来没陪过他。所以孙小傲生气了,他戴上行李,藏到搬家的大车里,离开了家。

在路上,孙小傲偶然遇到了一个被坏人追的女孩——兰兰。他一次又一次的帮助兰兰摆脱困境。最后,他们用他们的聪明机智战胜了坏人,他们的爸爸妈妈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这个家终于成了一个一温一暖、和谐、幸福、美满的家。

通过观看这部电一影,我觉得大人应该尊重孩子,听孩子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因为大人也有出错的时候。小孩出错有大人纠正,那谁来纠正大人的错误,是小孩。

虽然像孙小傲这样的情况很少见,可这却指明了大人不尊重孩子,不顾孩子的感受,为了工作和赚钱,让孩子一个人在家的事情。

篇6:《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今天,我们全校学生在餐厅看了一部电影《愤怒的小孩》。讲述了电影主人公的爸爸和妈妈由于工作太忙,让他的爷爷照顾,这个小孩叫做孙小傲,后来他的爷爷的病住院了,孙小傲的父母请了保姆照看他们,那个保姆很凶,每次出门都把孙小傲反锁在家里。

有一次,保姆出门时,把钥匙放在地毯下面,机灵的孙小傲永磁铁把钥匙吸到门的猫眼里,取出钥匙。然后拿起钥匙开了门,把日用品装在包里,把钥匙放回原处。备着背包就留到了小区门口,他知道门口有摄像头。他看见有人在抬玻璃,于是就藏在玻璃后面走出了小区。

他最后躲在一辆货车里,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姑娘,她叫兰兰,是被坏人拐卖来的。他们看见有坏蛋追踪他们,于是,这两个小伙伴把车上装载的油倒在地上,那两个坏蛋受到了惩罚。然后他们就趁机跑进胡同里,坏人还是追了上来,但是胡同外面有交警,车不能进去,要罚款,于是坏人就换了一辆自行车继续追踪兰兰……

孙小傲的父母知道孙小傲丢了,连夜从俄罗斯赶回来,他的爷爷通过检查家里知道孙小傲出走时带了银行卡、弹弓……这时候孙小傲已经骗了老高兴爷爷,就在他被追时发现爸爸已在寻找他,并知道了爸爸比划给他的银行卡密码。

老高兴爷爷收留了兰兰和孙小傲。第二天,老高兴爷爷去报警了,他俩知道后,以为老高兴爷爷是要举报他们就急忙溜走,不料坏人又

追赶来了。孙小傲想,为什么我们到哪坏人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后来他发现兰兰身上有追踪器于是连忙拆除。坏人追了上来,孙小傲被捉去了,他又用聪明才智逃脱,却在匆忙中忘了随身带的东西。他又入虎穴时被老高兴爷爷和他的朋友就出,这样他和兰兰才有得以脱身。兰兰想回故乡,老高兴爷爷给他们买了车票,他们踏上了回乡的路途。小傲的爸爸得知后便于警方赶往北京,孙小傲和兰兰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警察一同抓住了坏蛋。

篇7: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我很喜欢电影《愤怒的小孩》,尤其喜欢他的小主人——一个七岁的名叫孙小傲的男孩。因为他爸爸妈妈都去了莫斯科工作,家里只剩爷爷和他,由于爷爷年岁已高,便雇了个“恐龙保姆”。他感到孤独寂寞,爸爸妈妈又不能回来陪他过生日,所以孙小傲一怒之下,便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在路上他结识了从坏人手里逃出来的兰兰姐姐,他就一直保护着她,他们一起结伴对付坏人。后来他们又遇见了一位爷爷,他非常厉害,抓到其中两个坏人,救出了他们。并将他们送到了兰兰的老家,可是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被抓的两个坏人又逃了出来,但后来孙小傲凭借自己高超的弹弓技术,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打败了他们。因为兰兰的父母早已去世,兰兰便去了小傲家,小傲又多了个姐姐,爸妈也从莫斯科回来了,一家人团聚了,过着幸福的生活。

看到这么完美的一个结局,我从心底里替他感到高兴。在故事中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我们看到了孙小傲的机智、勇敢、诚实、有礼貌„„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感到孙小傲和我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可是在很多地方我都不如他。和他相比,我可以一个星期见爸爸妈妈一次,可是我也和他一样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天天陪在我的身边啊!所以我比他幸运,能经常见到父母是多么的幸福的一件事啊!我们一定要体谅父母,孝敬父母,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他们。孙小傲和我一样都是小学生,看到他的故事后,我为自己的很多

做法感到脸红。我经常直呼姐姐的名字,可是他一直叫兰兰姐姐;在生活中答应了别人的小事有时候我就忘了,可他一直记得要给爷爷还钱。

可是我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我不会让父母担心的,我知道他们在外边工作很辛苦,这么做都是为了我,我应该听他们的话不让他们为我担心。可是孙小傲离家出走完全没有想到亲人们有多么着急。但是我想他以后肯定会改正过来的。

篇8:愤怒的小孩

主演:王一鸣肖逾榛马上又 张子栋张嘉译陈坤

地区:内地

类型:喜剧

片长:90分钟

出品: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上映:3012-01-25

关于影片

《愤怒的小孩》虽然是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但它的明星阵容丝毫都不小,扮演爸爸的张嘉译、扮演妈妈的江珊、扮演爷爷的范伟,还有首次演警察的陈坤、化身双刀大侠的陶泽如、专门收拾笨贼的张译、极富喜感的黑老大刘仪伟等,就连天王刘德华也在片尾“彩蛋”了一把。当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这些大明星身上的时候,让剧组工作人员们意想不到的是,在试映活动后最受观众追捧的却是6岁的“小宝”王一鸣和扮演笨贼二人组的马上又、张子栋。

王一鸣,作为全球年龄最小的MJ模仿者,拥有海量粉丝,他每到一地都能用舞蹈带起现场热烈的气氛,很多观众看过电影后都爱上了小宝。在多场见面会上,小宝都与小观众们展开热烈互动,和小宝一样受欢迎的还有“笨贼组合”马上又和张子栋,他们虽然都算不上大明星,但正是他们和小宝一道为观众为观众带来欢乐。那句口头禅“你点燃了爷的激情”被观众认为具备超高流传潜力。

篇9:《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影片的主人公叫孙小傲,他的妈妈叫孙美丽,他的爸爸叫孙相中。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孙小傲的爸爸妈妈都很忙,常常都不回家。有一天,孙小傲的爷爷病了,孙小傲就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躲过了监控器的监控。他就躲在搬家公司的大卡车里。在大卡车上,他结交了一个朋友,叫兰兰。可是,突然,有两位坏人追着他们不放,于是,小傲和兰兰便用自己的智慧躲过了坏人的追击。最后,通过天津五侠的帮助,坏人被抓住了。可是,坏人的首领冒充警察,把那两个坏人救走了。兰兰和小傲到了兰兰的老家。等兰兰拿好了要拿的东西。就又被坏人给追击了。最后,所有坏人都被绳子依法了,小傲也多了一个姐姐——兰兰。

看了这部电影,我想对孙小傲说:“你的父母是爱着你的,但是,由于他们的工作太忙,没时间陪你,你要理解他们。”同时,我希望孙小傲的父母也能好好想一想,是工作重要还是儿子重要。

篇10:《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小傲的生日快到了,由于他的爸爸妈妈说过生日时陪他玩,于是小傲在家等待着奇迹的出现。一天小傲在家的时候,一位快递员送来了一份国际快递,他打开一看是爸爸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一台照相机。爸爸还在照相机里存了一段录像。小傲打开录像一看,爸爸说工作太忙又不可以回家了。爸爸妈妈又骗人,小傲十分愤怒,整理好了行李后以“小孩愤怒了”的口号离家出走了。

孙小傲在路上遇到一个被亲生父母由于种种原因而卖给“犯罪集团”的.女孩—兰兰。犯罪集团的人让兰兰做了许多坏事,兰兰最后终于受不了了,便从坏人手里跑了出来。他们一路上用了许多的好办法逃跑了之后,但坏人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找到他们。小傲想了想,知道了兰兰脚上的鞋被装了追踪器,便让兰兰把鞋扔掉再换上他的鞋,脱离了坏人之手。在路上,他们还认识了一个卖面点的老头。小傲把打算帮助兰兰回家的愿望告诉了老头,老头十分赞成他的做法,帮他们买了车票。但是他又怕孩子出事,他就把孩子要去的目的地告诉了警方。果真在回家的路上再一次的遇到了坏人,不过警察来得及时,把一路跟踪他们俩的三个通缉犯一网打尽。小傲的家人也找到了他,最终兰兰也成为了小傲家的一员。

对于新时代的父母来说,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儿童虽然在物质上是丰裕的,然而却离父母越来越远。成长需要的并不只是物质,在很大程度上关爱在一起比物质更重要。因此,哪怕父母已不在,可兰兰却任仍然执着地想要回到当初的家。那张埋在匣子里的照片,这不仅是一种思念,而是一份很久以前就被抛弃的亲情。有些成年人以为孩子只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便会开心,这样的想法往往错的离谱。

看完这部电影我认为天下所有的家长不能只顾工作而不顾孩子的感受,应该抽出点时间多陪陪孩子。

篇11: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这个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孙小傲,在家里只有爷爷照顾他,爷爷每天只说八个字:起床、吃饭、上学、睡觉。突然有一天爷爷病倒了,爸爸妈妈替他请了一个保姆,又胖又凶,做的沙拉而且很难吃,所以孙小傲把保姆叫:“恐龙保姆”。

好不容易到了小傲的生日,爸爸妈妈却变卦没有回家,这是小傲即喷怒又伤心,拿着手机,银行卡,弹珠,弹弓背上书包冲出家门,他巧妙的躲过了摄像头,又跑进了搬家的货车上,在货车上还遇见了一个姐姐叫兰兰。

结果在路上遇到了坏蛋,他们与坏蛋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终于到了兰兰的老家,找到了要拿的东西,没想到坏蛋也跟了过来,这是爷爷也找到了他们,爷爷帮助他们打败了坏蛋,警察来了还送给坏蛋每人一副手铐。

就在今天小傲多了个姐姐,爸爸知道这件事,他决定回来工作,在不久的以后,小傲和家人团聚,他在也不离家出走了。

篇12:愤怒的小孩

《指南》中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但3-6岁的大部分幼儿在思考问题时,一切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者如果没有帮助幼儿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很容易让幼儿形成自我中心、横行霸道,甚至攻击、破坏等不良行为,那就会成为较严重的行为问题。那么,到底该如何把握这个度?有效引导。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好好探究、细细琢磨的问题。

【案例描述】:

(一)幼儿背景:

幼儿个人背景:鱼鱼是一个胆大、外向的孩子,不怕陌生人,平时在园喜欢与人交往,可是小朋友如果有事情不愿意的话他便会渐而转怒,并且常伴有攻击性行为。

家庭背景:鱼鱼家属于“百依百顺”型家庭,家里三代只有这一个孩子,祖父母对孩子非常溺爱,父母也是千方百计的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看不到孩子的弱点,对其行为不分对错,欣赏、赞扬,对他放弃要求。

(二)案例实录:

区域活动时,一组小朋友安静地坐到图书角开始挑选书本。含含动作比较快,一坐到位置上就拿了一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嘴里高兴的说:“哦,我今天看的是小松鼠。” 在一边的鱼鱼听到后急了,赶紧扑过来说:“这是我的!”一边伸手抢书过来。含含急着喊到:“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鱼鱼才不肯,把书藏到背后,眼睛瞪得凶凶地说:“哼,这是我的!” “老师!”含含觉得委屈,鱼鱼见她告状火了,没等我赶到就抓过含含的手咬了下去,“啊啊啊……”

我赶忙查看伤势,果然,出血了。

由于我看到了刚才的一幕,便质问鱼鱼:“你怎么可以咬小朋友,你这样做对吗?”他瞪着着我说:“谁叫他抢我的书,这书是我的!” ““我看到是含含先拿到书本的。你把书本还给含含,跟她说对不起。”没想到他坚定地把书藏到背后:“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这书是学校的!来,鱼鱼是最听老师话的,把书本还给含含,老师给你换一本其他的书看,好吗? ” “不行!我喜欢的我就带回家。”鱼鱼恼怒的喊着,我还想劝说他,可没想到他手一转就把书本给撕成了两半。

(三)实录分析: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其特定年龄下的表现,只是表现有强有弱,鱼鱼的行为是孩子过于“自我中心化”的体现,是攻击性行为的一种。所谓幼儿攻击性行为一般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的身体或语言的攻击表现。从案例来看,鱼鱼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主要有:

1、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鱼鱼觉得含含在抢他的书。

当含含先拿了书本,他会马上下意识的抢过来,并伸手打人,这是鱼鱼以自我为中心,骄横、霸道的表现。他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用攻击性的行为来对待同伴,而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愤怒情绪产生的间接原因:老师要求鱼鱼把书还给含含。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受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幼儿一旦产生愤怒情绪,便难以自我控制。我要鱼鱼把书本还给含含时,强制性、命令性的语气,引起了他的反抗、逆反。他就把书本撕成两半,这是他叛逆心理达到高点的体现,但同时也是他用来“自卫”和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3、教师的“认同”是愤怒情绪的“氧化剂”。

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常常遇到鱼鱼因为各种原因,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产生攻击性行为。所以当鱼鱼发生刚才那一幕时,作为教师的我,早在心中把他当成了“问题儿童”,在他抢夺含含的书本时,我下意识的认同了含含,并没有从他个体出发,以至孩子觉的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进而做出叛逆行为。

【案例反思】:

一、适时介入,正确引导。

1.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作为教师,看到幼儿发生此类冲突时,首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使他切实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在鱼鱼处于的这个“自我中心”时期里,他没有明确的物品归属权观念,他在事例中的“抢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抢”,只是他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状况,教师首先要给他一个申辩的机会,听他说说这样做的原因,倾听他内心爆发的真正感受。

2.结合情境,指导幼儿交往的基本技能和规则。

鱼鱼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我喜欢的就是我的”、“我喜欢的我就带回家”。如果没有被告知,他会认为班里的图书就是他的,拿回家去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在发生冲突时,指导他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玩等方式解决这个矛盾,冲突就会解决。

3.结合实际,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

当鱼鱼和含含在抢夺书本时,引导他们一起想一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他们试着去理解别人的感受。并且可利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结合他们的交往经验,和他们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

二、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对幼儿心理的重视程度。

1。成人应以身作则,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

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礼貌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让座。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2.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的行为表现。

提醒幼儿关心身边的人,注意他们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利用生活机会,帮助幼儿了解与身边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如超市、商场、医院、游乐场等,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

3.给予幼儿一定的学习和生活要求,明确必要的规则意识。

将规则意识落实到家庭生活的各个环节,父母应该对幼儿加以要求,让他们明白,做每件事都是有一定规矩的,发展其自信和自尊,在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

总之,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环境和集体环境,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就一定能帮助幼儿解开阻碍他们发展的一个个小误区,让他们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最终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第28页、第31页、第33页。

[2]常璐:《教师对幼儿游戏介入时机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李会敏著《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年硕士论文。

篇13:《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孙小敖是一个古灵精怪的淘气包,爸爸孙建业和妈妈孙美丽都在俄罗斯工作,小敖一直由耳聋寡言的爷爷照顾。假期将至,爷爷生病住进医院,一直渴望父母关爱的小敖的生日聚会再次被爸爸以工作为由爽约,愤怒的小敖忍无可忍离家出走。半路上小敖意外地发现搬家车里藏着的小女孩兰兰,小敖用弹弓将兰兰从追踪她的笨贼中救出。小敖得知兰兰原来是被犯罪团伙利用的小乞丐,兰兰想要逃离犯罪团伙,回到家乡去寻找宝藏、闯荡世界,无处可去的小敖顿时来了兴致,执意要与她同行,兰兰勉强答应。就这样,两个愤怒的小孩踏上了离家和归家的旅途。

在这部电影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故事情节中的孙小敖,他简直就是个神童,特别是他用老虎钳把防盗门上的猫眼下掉,隔着门用吸铁石把藏在垫子底下的钥匙吸了过来。还有,他还用玩具汽车拴了一个气球遮住了摄像头。最最最神奇的是那个绑架犯老大跟他们说狠话的时候,孙小敖反过来用弹子把绑架犯给射中了。

篇14: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孙小傲,因为缺乏家庭温暖而毅然离家出走,途中遇到了一个命苦的女孩――兰兰,他们几次差点让坏蛋抓住,但是他们用聪慧打败了敌人,最后又顺利地回到了家,享受了家庭的幸福和温暧。

在这部电影中有很多情节都让人十分欢愉。但在这欢愉之后,随之一个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接踵而来。

首先,纵观全片,引出这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就是小男孩失去了家庭的温暖,若他的家庭温暖,幸福,他又怎么会离家出走呢?

其次,坏人抓兰兰是为了让她为那个骗钱、诈钱的团体工作,让他们“老大”能够享乐不断。真没想到,在现代社会里,竟然有人可以为了钱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自由、生命和情感。这实在令人感到惋惜啊!

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幸福的。虽然没有小傲家那样优裕的物质生活,但是,我的家庭却不曾有父母不陪伴我的事例。所以,我认为自己应该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另外,我很佩服他――孙小傲。一个小小的孩子,竟然可以在众多摄像机和众人面前“失踪”。他的机智、计谋我认为可以抵得过少时的诸葛亮了。他的机智令我佩服,值得所有人的赞服。

当然,如果他的父母不只是为了挣钱而忽悠他,让他饱受冷落,倍感孤独的他也不会想尽一切方法去“离家出走”,自然也就不会有生命危险了。他的父母是为了他日后过得更好一些,这是没错的,但是,父母们也该想想:若是小时候没有把孩子教育好,那么孩子长大后一无是处,一味的管父母要钱,父母是钞票机吗?不,不是,到时候,就算父母有一座金山、银山,也早晚会被他挖空的;相反,若是小时候把孩子教育好了,让孩子明白自食其力,到时候,父母安享晚年,儿女个个孝顺,享天伦之乐,岂不是更好吗?

若是社会秩序良好,国民素质更高,那社会上没有那些违法犯罪分子肆意乱为,难道人们不会生活得更好一些吗?

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多尽一份爱心;多陪陪孩子,孩子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当然,我认为在这部电影中,孙小傲的离家出走之举只是为了达到让父母关注自己的目的,并非是对于父母的一种叛逆,他的行为是一种孩子性的玩闹,并不应该被留守的儿童们效仿。

篇15: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在《愤怒的小鸟2》中就完全和游戏不相关了。小猪和小鸟联合起来对抗外敌。

《愤怒的小鸟》电影中的主角,也就是游戏中最普通和最常用的“道具”小红鸟。

电影里叫“胖红”。一听到“胖红”我就想起《炊事班的故事》里的洪班长了。

游戏中的胖红自然是没有任何背景身份的。

电影中则加入了他的身世背景。

胖红从小是个孤儿,因为有一条“海苔眉毛”受到了同伴的排挤和欺负。(就跟小时候的鸣人一样)。

所以胖红长大之后,离群索居,时常愤怒。经常恶作剧和干“坏事”,大家都不喜欢他。典型的美式loser形象。

他唯一能称上“朋友”的就是同样被当做异类的飞镖黄和炸弹黑。也就是游戏中的另外两个主角。

一天,一艘大船带着一群不速之客来到了小鸟岛。一群绿猪。

绿猪表现的十分友善,很快跟所有的小鸟打成了一片。当然胖红除外。

胖红觉得这群绿猪非常的可疑,一定有阴谋。

但是其他的鸟都不相信胖红,还集体嘲笑他。

不过事实证明胖红是对的,小猪们趁着大家开派对的时候,把小鸟岛的蛋都偷走了。

这时候大家才发现错怪了胖红。

于是大家在胖红的带领下来到了猪猪岛,通过大弹弓,对猪猪岛进行了“轰炸”。这一段也是典型的游戏元素,对游戏进行了还原。

飞镖黄可以发动闪电攻击。

黑可以发动攻击。

长嘴绿就跟回旋镖一样,可以回旋。

白姐姐如同轰炸机可以在空中下一枚“炸蛋”。

最终在胖红的带领下,小鸟们战胜了小猪,夺回了所有的蛋。

篇16:愤怒的小孩

小傲:“你骗人,骗人,骗人!!!”

坏蛋甲:“哥,那边是左! ”

坏蛋乙(指着右):“现在流行这边!”

爷爷(打电话):“儿子啊,你儿子没啦。”

爷爷:“那个,孙子呀,你这趁爷爷不在家跑哪儿去啦,你这么做不讲究啊,不厚道啊!这爷爷罪过大了去了。你这样啊,有条件回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马上回来!”

交警:“挺来劲呐! ”

坏蛋甲:“不来劲不来劲!”

交警:“挺带感呐!”

坏蛋乙:“不敢不敢……!”

南京市浦口区实验小学六(3)班的同学们在王庆能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本片。提到本片,同学们就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小观众有话说

小傲的爸爸妈妈太不讲信用了。他们明明答应了小傲回来给他过生日,结果因为工作就取消了。爸爸妈妈们知道吗?你们答应我们的事情没做到,我们有多期盼就有多失望。你们总是要求我们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可是你们为什么就可以说话不算话呢?所以小傲的愤怒,我是感同身受的。真希望天下所有的爸爸妈妈都能对我们孩子说话算话,许下的承诺就去兑现,这样我们才能在你们的言传身教下成为诚实守信的人。

篇17: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这天,我在电脑上看了《愤怒的小孩》这部电影。

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小孩离家出走,一个叫孙小傲,一个叫兰兰。孙小傲因为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上班,没时间回家,所以愤怒了,离家出走了。兰兰是因为家里贫困,无奈之下她被卖给了黑社会去乞讨,偷东西。兰兰不愿意干坏事,所以逃了出来。最后,他们在好心的爷爷的帮忙下,打败了坏蛋。

这部影片是我们小孩的心声。它告诉我们要有好的品质,比如要坚强,勇敢,还要有好的心态和智慧的头脑,这样才能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上一篇:游维河公园六年级作文下一篇:横山实验中学第三届读书节活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