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禹治水原文及翻译

2024-04-26

鲧禹治水原文及翻译(通用11篇)

篇1:鲧禹治水原文及翻译

鲧禹治水指的是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鲧禹治水的教案,欢迎大家的阅读。

鲧禹治水教案一

教学要求:

1、通过关键词句体会英雄人物公而忘私,身先士卒的精神,征服大自然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意志。

2、学习对比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3、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2、抓住关键词句,品析、赏读,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教学设想:

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大胆、丰富的想象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教学准备:

小黑板 录音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看过《西游记》、《封神榜》,知道那是一种神话故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看看文中塑造的又是一种怎样的人物形象,又是如何塑造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默读全文,用二十以内的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大禹继承父志,历尽千辛万苦,制服洪水。)

2、朗读全文,分别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A、学生自由读,老师单独指导、纠正。

B、指名读,集体评论,指导。

C、小组读,推选一人参加班级的朗读比赛。

三、细读课文

1、仔细读课文,看本文可以分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A、鲧因同情人类的悲惨遭遇,盗天帝的息壤以治水,天帝发现后将其处死,治水失败。(1------4自然段)

B、大禹产自鲧腹,继承父志,依靠人类自己的力量,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制服洪水。

(5-----10自然段)(文章还可以又几种不同的分法,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学生自读全文;

A、给全文做批注:

a: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的语音语义障碍。

b:对重点语句进行理解,并用铅笔写在课文的旁边。

c:关键词的作用进行分析。

d: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或记下问题,以便质疑。

B、小组交流批注,能交流解决的就交流解决,不能交流解决的就集中起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是进行解决。

四、交流讨论

1、学生推选各小组的代表汇报讲解本组的收获,并提出问题。

2、学生自由回答各小组代表的质疑问难,不会或有争议的,老师进行引导。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鲧禹治水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大发雷霆、滚烫、汗流浃背”等词语,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4.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了解鲧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结果。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2.了解鲧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结果。

教学难点:

掌握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和“壤、浃”等字的字形和写法。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或图片,激情导人

1.教师播放或出示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视频或图片,学生认真观看。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洪水冲毁人们的房屋,真是太可怕了!

生:我看到人们在洪水中挣扎,有的被冲走,有的活活淹死,洪水真是太无情了。

生:我看到洪水淹没了庄稼地,人们的辛苦劳动都白费了,这样下去,人们不是被淹死,也要饿死了。

3.教师小结导人:是啊,这可怕的洪水灾害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传说远在上古时代,人们就深受洪水灾害,在与洪灾抗衡的过程中,上演了鲧禹治水的故事。

4.教师板书课题:鲧禹治水。

5.齐读课题,理解课题,认识人物。

⑴鲧:是传说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

⑵禹:即大禹,是鲧死了三年后,肚子裂开而钻出的一个孩子,也就是鲧的儿子,后来成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加以理解。可同桌或小组共同完成。

3.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交流解疑。

4.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学反馈,交流互动

1.分段指名轮读课文。

2.集体评议,及时纠错正音。

篇2:鲧禹治水原文及翻译

《鲧禹治水》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是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内容并不深奥,学生容易读懂。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时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品读;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感受古代神话的魅力。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呢?一开始,我便以故事禹的出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并由故事自然地过渡到对神话的了解,过渡到课文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读感悟、提问、合作探究。这一课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想象的丰富与优美之后,让学生进行再造想象,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及想象能力。

接着从观看图片入手,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情绪,为理解课文、了解鲧禹治水的原因作好铺垫;而对课题的理解为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了解大意打下了基础。引导学生分步骤自学课文,使学习的过程目标准确,且由浅入深有序进行。虽然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教师的引导是永远不可或缺的,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决定因素有自学就必定有反馈,在反馈中互动交流,了解学情,并于重、难点处加以指导、强调,使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并概括段意,使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脉络层次有个整体的清晰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发言,再次观看受灾画面,感受人们的苦难。在理解与体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再次了解鲧治水的方法与过程,体会鲧治水所做的努力。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天帝的冷酷无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文本内容,紧紧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品析、理解,体会鲧的善良、富有正义、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与天帝的无情与冷酷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教育。通过课堂小结,感受其精神品质。

在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训练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从《三过家门而不入》中这一情节,写片断。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都争先恐后的发言,把自己扩写好的故事与大家分享,这一点我很欣慰,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口头语较多、肢体动作不自然。最重要的是对于大胆合理的想象把握、运用的不好,由于时间的关系而我又没能及时正确的进行指导,不免存有遗憾。

反思二:鲧禹治水教学反思

《鲧禹治水》是一篇神话故事,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文字通俗易懂。详细叙述了鲧禹治水的具体过程。一开始,我让学生介绍自己曾经读过的神话故事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把学生带入神话的世界,引出本文的课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读感悟、提问、合作探究。这一课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想象的丰富与优美之后,让学生进行再造想象,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及想象能力。

从观看图片入手,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情绪,为理解课文、了解鲧禹治水的原因作好铺垫;而对课题的理解为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了解大意打下了基础。引导学生分步骤自学课文,使学习的过程目标准确,且由浅入深有序进行。虽然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教师的引导是永远不可或缺的,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决定因素有自学就必定有反馈,在反馈中互动交流,了解学情,并于重、难点处加以指导、强调,使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并概括断意,使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脉络层次有个整体的清晰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发言,再次观看受灾画面,感受人们的苦难。在理解与体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再次了解鲧治水的方法与过程,体会鲧治水所做的努力。引导学生再次体会天帝的冷酷无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文本内容,紧紧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品析、理解,体会鲧的善良、富有正义、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与天帝的无情与冷酷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教育。通过课堂小结,感受其精神品质。

在讲述禹治水的过程中,体会禹治水的方法与鲧治水方法的区别,让学生理解禹治水讲究方法,非常有头脑的特点,在治水过程中体会禹以身作则,不畏艰难,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为公忘私的精神,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这种精神表现出来。在讲述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时,学生产生对禹的不难,主要是认为禹自私不孝,在这里向学生解释这不是自私,而是由更多的受苦人民在等着他,充分体现禹的公而忘私。

通过对整篇课文的讲解,学生能够很容易把鲧禹治水的共同精神总结出来,这也充分展示出学生好学乐学,善于总结的方法,本节课的学习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对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不是很流畅,出现了些许的卡克,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把握课程标准与教材,使课文内容能够很好地在课堂上展现出来。

反思三:鲧禹治水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是本单元以奉献为主题的首篇主体课文。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是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为什么会是世人敬仰、代代相传的治水英雄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在教学中以文本的内容与课前布置搜集的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让学生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体会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人们世代传颂吗?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学时,根据前一节课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提问题,从中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并写在小黑板上展示出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

1、大禹为什么要去治水?(原因)

2、大禹是怎样治水的?(经过)[他治水的方法与父亲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谁的方法好?好在哪里?]

3、大禹治水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辛苦?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4、大禹的治水结果怎样?为什么大禹会成为人们世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而后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大家交流资料、信息共享、合作学习、讨论探究,比较大禹与父亲鲧治水方法的不同,体会大禹的方法好在哪里?学生把老师分发的表格填写后调板展示,老师讲评后相机进行点拨:大禹是怎样疏通河道的?让学生找出重点词: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方法之巧妙,施工之辛苦;感受大禹一心扑在治水上,丝毫没有想到自己;为了治水,他不顾个人生活的幸福,推迟婚期、婚后短聚、三过家门而不入,精神是何等高尚啊!这些讲解,环环紧扣,有力地表现出大禹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总结延伸过程中,根据板书原因、经过、结果等词,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线索,并随机指导学生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写作方法。凸显奉献主题,将大禹治水与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毛泽东、雷锋、戴明瑞等等这些不同时代无私奉献的精神切入当今时代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说明他们是八荣里以服务人民为荣的践行者,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这样,达到了语文学习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课上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感受体会能力。

篇3:鲧禹治水原文及翻译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3名, 其中男11名, 女12名, 年龄45~76岁, 均为每周2~3次透析。

2临床护理

2.1 穿刺方法

将16号针头以肝素盐水预充, 不用止血带, 以左手轻压血管近心端, 先穿刺静脉, 再穿刺动脉, 注意穿刺点距瘘口8~10 cm, 且两针之间相隔10 cm以上, 多次穿刺点之间注意行绳梯式或纽扣是穿刺。[1]

2.2 透析中护理

注意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穿刺点是否有渗血或血肿, 随时观察血流量。每半小时测量血压, 及时发现处理低血压, 防止因低血压造成内瘘阻塞[1,2]。

2.3 下机后护理

下机后以3 cm×3 cm大棉球压迫穿刺点, 用胶布加压粘贴固定, 据个体差异压迫10~20 min, 避免将胶布环绕手腕包扎, 不要用弹性绷带环绕包扎压迫, 以免局部血流缓慢形成血栓[1]。

2.4 健康教育

加强宣教, 使患者充分了解到内瘘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学会观察止血情况, 掌握拔针后压迫力度及时间, 每日检查内瘘, 避免内瘘侧肢体测血压、输液等操作, 保证为血透专用。禁止带手表等饰物。按医嘱严格控制血糖、血压, 合理应用阿司匹林、EPO及降脂药物[2]。

3讨论

糖尿患者血管条件差, 代谢异常, 内瘘使用寿命较其他患者短, 因此保护内瘘显得尤为重要。注意正确的穿刺及固定方法, 加强护理及宣教, 使患者重视, 积极配合, 合理应用降糖、降压、EPO及降脂药物, 避免超滤过多, 保护“生命线”,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3]。

参考文献

[1]张萌萌.动静脉穿刺的护理.中国疗养医学, 2008, 17 (7) :242.

[2]沈波, 张薇, 田树敏.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2005, 21 (1) :67-68.

篇4:鲧禹治水成败原因猜想

近日读到江林昌皇皇八十万字的巨著《中国上古文明考论》,才对这两个问题有一点合理的猜测。江著引述地质考古学家的观点说,在距今四千六百至四千年之间,黄河入海口由苏北平原改为河北平原。鲧禹治水的时期,正是黄河改道的活跃时期。这个复杂的改道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经过了多年的洪水泛滥、反反复复,最后才完成水道的选择和确定。

当水道往北偏移的时候,必须在布满村庄和田园的河北平原上冲开一条新路,给这一带的部落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淮北平原、苏北平原的老河道,本来就没有居民,让河水沿着老河道汹涌入海,才是最稳妥最经济的办法。看来鲧采取的就是这种治水思路,他在华北平原上筑堤设防,拦截河水,逼着浩浩洪水朝老河道前进。可是洪水不随人愿,一次次冲决鲧所建立的堤防,在河北平原横冲直撞,当地的居民屡遭灭顶之灾。一时怨声载道,部落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由尧舜苦心经营的部落联盟也因此受到威胁。这时候,作为政治家的舜为了挽救部落联盟的凝聚力,只好杀鲧以平息民怨,并修补部落关系。《史记》说:“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说明许多部落就等着舜把鲧杀了解恨。这与我的猜测颇为相符。

篇5:治水必躬亲原文翻译

⑴[治水必躬亲]选自《履园丛话·水学》,作者钱泳,清代人;海瑞,明代人。(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本),题目是编者所加的。[躬亲]亲身。

⑵[治]治理。

⑶[法]方法。

⑷[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⑸[泥于掌故]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泥:拘泥。掌故:古代的典章制度

⑹[妄意]随意。

⑺[盖]表示原因的句首语气词,原因是。承接上文,表明下文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

⑻[潴(zhū)]水停聚的地方。

⑼[势]这里指河流的形势。

⑽[相度(xiàng)(duó)]观察和测量。

⑾[情]真实情况。

⑿[咨询(zī )(xún)]访问,征求意见。

⒀[穷其致]彻底摸清情况。穷:追究到底。致:事理。

⒁[是以]因此,所以。以:因为。

⒂[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

⒃[胼胝(pián)(zhī)]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⒄[海忠介]海瑞,明代的清官,谥“忠介”。

⒅[布袍缓带]穿着轻便服装。缓带,宽束衣带。

⒆于:在

⒇横(héng)索(suǒ):横行勒索。

(21)计利而忘义:计较私利,忘记道义;计:盘算,考虑。

(22)远嫌而避怨:远远躲开嫌疑,避免抱怨。

篇6:鲧禹治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杜晓庆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大发雷霆,滚烫,汗流浃背”等词语,理解词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4.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了解鲧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结果.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2.了解鲧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结果.教学难点:掌握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和“壤,浃”等字的字形和写法.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2.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视频或图片.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或图片,激情导人

1.教师播放或出示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视频或图片,学生认真观看.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洪水冲毁人们的房屋,真是太可怕了!生:我看到人们在洪水中挣扎,有的被冲走,有的活活淹死,洪水真是太无情了.生:我看到洪水淹没了庄稼地,人们的辛苦劳动都白费了,这样下去,人们不是被淹死,也要饿死了.……

3.教师小结导人:是啊,这可怕的洪水灾害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传说远在上古时代,人们就深受洪水灾害,在与洪灾抗衡的过程中,上演了鲧禹治水的故事.4.教师板书课题:鲧禹治水.5.齐读课题,理解课题,认识人物.⑴鲧:是传说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⑵禹:即大禹,是鲧死了三年后,肚子裂开而钻出的一个孩子,也就是鲧的儿子,后来成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加以理解.可同桌或小组共同完成.3.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交流解疑.4.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自学反馈,交流互动 1.分段指名轮读课文.2.集体评议,及时纠错正音.3.教师强调字词难点.⑴字音:“壤”声母是r,读第三声.⑵字形:“壤”右半部分笔画多,书写时各个笔画要对齐写紧凑,注意有下方有三个横.形近字:禹()旺()壤()汤()陕()寓()汪()嚷()烫()浃()⑶词义: 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息壤:是传说中天帝的一件宝物,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土块儿,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说一声“长”,它便会迅速扩大,驱走洪水,露出陆地.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害.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领.形容汗出得很多.4.齐读课后“读读写写”及“词语采集”中的词语,加以识记.5.提出小组交流后仍不能解决的词句疑点,全班交流.6.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上古时代,鲧与禹父子两代人为了消除水灾,让人们免受洪灾之苦,想尽办法,历尽艰辛治理洪水.鲧借助神力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用以赶退洪水,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大禹继承父亲鲧的遗志,率领人们挖渠开山,疏通河道,最终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治服了洪水.)四,理清脉络,练习概括

1.快速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2.指名反馈分段情况,概括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交代故事的起因,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洪水的折磨,苦苦诉求天帝,可天帝毫不理会.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鲧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偷息壤驱赶洪水,被天帝派火神杀死.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大禹继承你志,带领人们疏通河道,经过十三年的苦战治服了洪水.五,学习课文,了解鲧治水

1.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①闹大水灾,大地汪洋一片,庄稼,房屋都被淹没了,人们只好逃到山上或树上去.因为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很多.②人们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a.理解“哀求”与“祈求”,想象人们当时会怎么做,怎么说,体会人们遭受洪水灾害时的悲惨与无助.哀求:哀告请求.祈求:诚恳地,恳切地希望或请求.b.理解“毫不理会”,感受天帝的冷酷,无情.“理会”在词典中有五种含义:①懂得,领会,如:“这段话的意思不难理会.”②注意(多用于否定),如:“人家说了半天,他也没有理会.”③理睬,过问(多用于否定).如:“他在旁边站了半天,谁也没有理会他.”④理论,交涉;⑤照料,处理.在文中应该选第几项(第③项)c.教师小结:面对遭受苦难的人们,面对无情的天帝,善良的天神鲧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了,强烈的同情心驱使着他要想办法帮助人们治理洪水.2.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思考鲧治水的方法与结果.3.指名反馈,集体交流.⑴鲧治水的方法.①探听秘藏息壤的地方.②请神鸟带路,请神龟挖洞,偷出了息壤.③把息壤放在地上,说一声“长”,息壤便伸展开来,赶退了洪水,露出了地面,人们回到陆地上重建家园.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再次了解鲧治水的方法与过程.④教师小结,过渡:鲧怀着一颗同情心,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借助神力赶退了洪水,但最终的结果又是如何呢

⑵鲧治水的结果.①天帝发现息壤被偷走,派火神祝融杀死了鲧,夺回了息壤.②洪水重新泛滥,人们再次陷入灾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再次体会天帝的冷酷无情.六,课堂小结

篇7:鲧禹治水导学案

第一课《鲧禹治水》学案

主备:李富强

主审:万伏山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述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为民造福、征服自然的精神,感悟我们远古先民们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品质。

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认识“壤、霆、浃”3个生字,会写“禹、汪、壤、烫、浃”5个字,理解“一片汪洋、息壤、大发雷霆、滚烫、汗流浃背”等词语。学习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鲧禹父子是如何治水的,感受他们为民造福、征服自然的精神。

学习难点:

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体会神话故事提示的意义。知识链接:

1、神话: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是最早的口头散文。它包含了人类的幻想与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也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不断探索的勇气和渴望。

一个国家的历史越悠久,文化底蕴越深厚,神话故事就越多,流传范围也越广。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的神话故事加起来,仿佛银河中璀璨的星斗。这点点的星光孕育着各族人民,祖祖辈辈,世代相传。

2、本文选自《山海经〃海内经》 山海经——海经——海内南经卷十。《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3、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公而忘利的事迹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自学提示:(经过预习,自己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朗读课文,小组内先比赛,之后小组之间展开竞赛.2、自学生字,理解以下词语。(组长听写字词)

汪洋 祈求 斥逐 大发雷霆 泛滥成灾 汗流浃背

二、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并概括大意。

三、深入研读课文。

1、鲧和禹为什么治水?

2、他们是怎样治水的?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如何?(画出具体语句,并朗读)

3、课文表现了鲧禹父子什么样的崇高精神?(在书中划出具体语句,并写上旁批)

4、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丰富而大胆的想象是神话故事的特点)。

四、随堂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xī rǎng wāng yáng gǔn tàng jìng pâi()()()()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山南海北 坚硬 齐心协力 悲惨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寒()冻 欢呼()()大发()()()()遭遇 泛滥()()()南()北

4、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大禹同父亲一样,有一颗___________的心。他决心___________父亲的遗志,______________洪水,完成_________________人类的事业。

篇8:鲧禹治水原文及翻译

1 关系论证及假设

1.1 假设1a:学习目标导向与领导部属关系正相关

目标导向理论认为具有相同能力但理念和目标不同的个体, 在面对失败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因而Dweck (1988) 提出了两种目标导向, 分别为学习目标导向和绩效目标导向。学习目标导向者重视增进自己知识与技能的每个机会, 并且认为通过努力可以增加或者提升能力, 所以会以增强自我能力为个人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得成就, 达到学习和增强自己能力的目标。这个过程会增加与领导的联系和交流, 使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得到加强。因此我们假设学习目标导向的下属个体倾向于与领导之间发展出更高的领导关系, 即假设1a:学习目标导向与领导部属关系正相关。

1.2 假设1b:绩效目标导向与领导部属关系负相关

绩效目标导向者比较在意绩效成果及他人的评价, 倾向于避免负面、失败的结果以免伤及自尊, 当面对失败挫折时较易退却, 倾向于选择容易产生良好绩效的目标 (Dweck, 1986) 。而且绩效目标导向者比较看重于与他人的竞争比较, 或是能获得报酬等外在动机因素的激励 (Vande Walle, 1997) , 也就是会依据外在工作的情境来定义其工作成就的高低 (Hirst, 2009) 。因此, 通过上述文献的研究, 我们假设拥有绩效目标导向的个体对于领导部属关系有积极的影响, 即假设1b:绩效目标导向与领导部属关系负相关。

1.3 假设1c:规避目标导向与领导部属关系负相关

规避目标导向者较会倾向于规避表现, 避免去学习, 面对工作任务的需求, 也缺乏工作动机, 最后将会导致较差的工作绩效。规避目标导向员工的工作动机使领导者为其所提供的独立自主工作和交流也会相应减少。在这种情况下, 领导和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也会更加正式与非私人化。规避目标导向的员工倾向于规避任何证实自己工作能力低下的机会, 避免他人及领导对自己能力有消极的评价。由于领导能力较高, 具有规避目标导向的个人会表现出不愿意与上级交流的行为, 因此也会更加容易形成低质量的领导部属关系 (Janssen, 2004) 。因此, 我们提出假设1c:规避目标导向与领导部属关系负相关。

1.4 假设2:领导部属关系与工作绩效正相关

领导部属关系理论认为, 领导部属关系质量较高的下属比领导部属关系质量较低的下属会拥有更多的工作资源与工作地位 (Gerstner, 1997) 。高领导部属关系质量的下属比低领导部属关系质量低的下属获取更多能够学习或者成功的资源, 并改正他们的行为, 因此能够超越其他领导部属关系质量较低的下属同事。Masterson (2000) 的研究也证明了领导成员关系与员工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 我们提出假设2:领导部属关系与工作绩效正相关。

1.5 假设3:领导部属关系在学习目标导向 (H1a) 和绩效目标导向 (H1b) , 规避目标导向 (H1c) 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领导部属关系会影响不同的目标导向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 从而会影响到下属的工作绩效, Gerstner (1997) 曾经提出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关系质量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根据研究认为, 如果领导部属关系质量较好, 部属会对领导者产生信任, 并以此为基础, 建立一种互相关怀的亲密关系, 进而令部属产生正向的工作积极性, 最终影响部属的工作绩效。Dirks (2002) 也提到了领导部属关系的中介机制, 进而阐明领导部属关系对于部属工作态度的重要性。综上所述, 我们根据文献的回顾提出假设3:领导部属关系在学习目标导向 (H1a) 和绩效目标导向 (H1b) , 规避目标导向 (H1c) 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2 研究结果

根据之前学者的研究, 我们采用两步分析法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第一步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 (CFA) , 第二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 (SEM) 比较的方法来估算所收集到的数据的最佳模型, 同时验证假设。研究共发放45套调查问卷, 每套问卷包括一份主管问卷及其对应的6份直接下属问卷。调查回收了210份员工问卷和36份主管问卷, 问卷处理过程中剔除数据缺失, 员工问卷回收率为74%, 主管问卷回收率为80%, 所得的样本数量符合进一步研究的要求。

2.1 相关性和信度分析

本文全部变量的Cronbach’sα值皆高于建议值0.7, 表明各构面有良好的信度。研究整理相关性系数和信度如表1所示。

2.2 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软件AMOS20.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如表2所示, 基准五因子模型数据的适配度较佳。与基准模型不一样, 本文测试了6种不同的模型。综合上述分析结果, 各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区别, 不属于同一变数;也有着较佳的聚敛。根据拟合度指针, 五因子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度。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出五因素模型为最佳模型, 并证明了学习目标导向 (LGO) 、绩效目标导向 (PGO) 、规避目标导向 (AGO) 、领导部属关系 (LMX) 和工作绩效 (JP) 都有良好的区别效度。

2.3 假设验证

本研究利用AMOS软件中的模型比较来验证假设。

如表3所示, 模型一是基准模型, 由领导部署关系作为完全中介, 影响着从学习目标导向、绩效目标导向、规避目标导向到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适配度指数认为这个模型适配良好。除了模型四的卡方差别较显著外, 其他模型并没有与基准模型有显著的区别。根据甄别模型的绝对原则与简约原则, 因此, 结果表明模型一为数据适配度的最佳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假设1a:学习目标导向对领导部属关系有正面影响, 图1数值表明了从学习目标导向到领导部属关系的非标准路径系数为0.17, 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支持假设1a (p<0.05, β=0.243) ;

假设1b:图1中绩效目标导向到领导部属关系的非标准路径系数0.21, 表明绩效目标导向对领导部属关系有积极的影响, 故拒绝假设1b (p<0.05, β=0.279) ;

假设1c:规避目标导向到领导部属关系的路径无显著的影响, 因此拒绝假设1c (p=0.104, β=-0.192) ;

假设2:从图1中可以看出, 从领导部属关系到工作绩效中的路径系数的积极影响表明也支持假设2 (p<0.01, β=0.237) ;

假设3:表3中所有路径系数表明, 领导部属关系对学习目标导向和绩效目标导向有着完全中介的作用, 规避目标导向没有明显与领导部属关系的影响。因此假设被研究结果部分支持, 假设3部分成立。

3 结语

本文利用实证的方法, 经过资料的整理与结果分析, 最终发现, 学习目标导向对领导部属关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绩效目标导向对领导部属关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规避目标导向对领导部属关系没有显著的影响;领导部属关系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部属关系对员工的目标导向理论和个人的工作绩效有中介的效果。

结果表明, 高质量的领导部属关系支持并非激励下属的万灵丹, 需考量员工个人特质的差异, 对不同目标导向者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怀或实际的工作协助, 对爱学习或有高绩效目标导向的员工, 领导应给予较高的情感关怀或工作协助。但对于高规避目标导向的员工, 则不宜过度关怀或协助。

绩效目标导向对领导部属关系的影响拒绝了根据文献推论出的假设。结合Van Dam (2014) 等学者最新的文献研究, 我们发现研究的样本对象大部分是工作任务都较为简单的员工, 在各产业竞争激烈背景下, 强调绩效与竞争, 争取让领导认同他们的能力, 国内的领导者注重和强调下属的效率和绩效, 会更加看重这些善于竞争的下属。这个结论对于相关行业劳动者的目标导向行为与领导关系的相关研究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领导应该重视人员的配置, 对困难与挑战性的工作或任务, 在人员配置上应优先选任学习目标导向的员工;对高绩效目标导向者, 在工作职务或任务的配置上, 要根据其能力和信心考虑其是否能胜任, 给与其表现的机会, 并避免其暴露出能力不及的状况, 造成失败与挫折。

参考文献

[1]Shah S P, Morin R D, Khattra J, et al.Mutational evolution in a lobular breast tumour profiled at single nucleotide resolution[J].Nature, 2009, 461 (7265) .

[2]Janssen I, Katzmarzyk P T, Ross R.Waist circumference and not body mass index explains obesity-related health risk[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4 (3) .

[3]Dirks K T, Ferrin D L.Trust in leadership:metaanalytic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 (4) .

篇9:英雄不死——读鲧禹治水

关键词:鲧禹治水 英雄 初民 不死情结

我望着那月下的海波,/想到了上古时代的洪水,/想到了一个浪漫的奇观,/使我的中心如醉。/那时节茫茫的大地之上/汇成了一片汪洋;/只剩下几朵荒山/好象是海洲一样。/那时节,鱼在山腰游戏,/树在水中飘摇,/孑遗的人类/全都逃避在山椒。

——郭沫若《洪水时代》

洪水滔天,人民陷入无边的灾难,救民心切的鲧没有请示黄帝而盗取神土“息壤”来堰塞洪水,黄帝因而勃然大怒,命令火神祝融前去惩办鲧,鲧被杀于羽山之郊。然而鲧死后,三年不肯化土,祝融刨开鲧腹,后来治水成功的禹就此诞生,鲧则化为黄龙。

鲧无疑是一位悲情英雄,他救民被杀,心中满怀愤恨和冤屈,郁郁不能平,不甘心就此死去,治水大业未完,他时刻担心百姓的安危,为了必须进行下去的事业,他物化了另外一个自己,禹。与其说禹是鲧的儿子不如说禹是另一个鲧,与其说鲧死腹生禹不如说这是鲧死亡与重生的过程,鲧作为解救天下的英雄是不死的。

神土“息壤”已经给了我们暗示,《海内经》郭璞注云“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这是一种自生自长的神土,生生不息,鲧也是如此,鲧的精神也是如此。在初民心中,鲧不可以死。鲧被杀后,由鲧而来的禹所做的事仍是治水,而不是向黄帝抑或是祝融复仇,不管理解成黄帝处死了前世的自己还是自己的父亲,他都放下了,这是一种怎样残酷的深明大义,无所谓自己,无所谓家族,只有天下。心怀黎民百姓到鲧的程度,个人已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这是天下的壮举的同时是鲧个人的悲剧。

鲧腹生禹后鲧本身的结局先秦各种文献的记载都较为混乱。

郭璞云:“《开筮》曰‘鲧死后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死化为黄龙’也。”

《楚辞·天向》云“化为黄熊.巫何活焉?”王逸注言“鲧死后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岂巫医所能复生活也。”

《左传·昭公七年》载:“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人于羽渊。”

《拾遗记》:“尧命夏鲧治水,九载无绩,鲧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鱼。时扬须振鳞,横修波之上,见者谓之河精。”

鲧所化的神兽有黄龙、黄熊、玄鱼三种,其中黄龙与玄鱼是可以入水的,熊亦可以游泳捉鱼,但在这里还是有点牵强,有学者认为“熊”古字为“能”,“能之古字与龙之古字字形极相似,黄熊之说或出自黄龙说的讹传。”如果真是这般的话就好理解了,玄鱼入水,便是进入死亡的冥界;黄龙升天,继而重获新生,这又是一种英雄死而复生的暗示,是初民对于英雄结局的美好祝愿。

如果说禹的复制是鲧精神的不死,那么鲧化为神兽这种身体的不死则可以理解成一种象征。鲧的精神得到禹生生不息的延续并注定泽被后世,禹和鲧来源是同一个人(或神)但最终是不同的,鲧需要独到的铭记。同是英雄,禹是成功的,鲧是悲壮的,人们愿意看到成功典范绵延不尽甚至永留我们身边,人们也愿意看到伟大而悲情的英雄以一种物质化的姿态留下,供人们瞻仰,以不死纪念他的死。

中国上古神话中另有两位不死英雄的代表,精卫和刑天。鲧悲壮的意味更多的在于死,精卫和刑天悲壮的意味更多的在于死后的生。

精卫代表了初民艰苦卓绝、锐意进取的浩然志气,她带给我更多的精神深处的震撼。她美丽,倔强,命运悲惨,溺水而死后她没有一丝哀鸣,而是一点一滴地企图征服海洋,她永远不会成功,她也永远不会放弃。日日,月月,年年,幸或不幸,她有了无尽的生命,无尽的意志,无尽的悲哀。和鲧类似的是,“她不仅仅是为自己复仇,更重要的是替后人消灾除祸”,精卫的最伟大之处就是如此,以一抹娇弱之躯,成为最让人动容的不死英雄。

刑天无名,只剩了一个霸气而略显凶恶的代称,刑天。他为什么要反抗天帝,是为了黎民苍生还是个人恩怨?亦或兼有之。或许,这才是刑天。“死亡不是斗争的终结”,刑天被斩首后,黄帝把他葬在常羊山上,他以乳当眼,以脐作口,继续宣战。没有更多的文献了,刑天不死的神话到此结束,这之后应该还有被历史淹没的故事,进入等级社会后初民是在流传一种精神,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后人一直在吟诵英雄,立碑,建祠堂,塑雕像,建造主题公园,设定纪念日……这些行为都来自于历史深处、人性本源的悸动。现如今初民的大部分信仰成了后人的神话,然而人们依然执着于一种情结,并且会继续执着下去。就如同臧克家那句各处引用的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初民相信,他们的英雄不死,我们也相信。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王嘉,萧绮,齐治平.拾遗记[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

[3]左丘明.左传[M].岳麓书社:2006.

[4]朱熹.楚辞[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张晨霞.时代与性格的悲喜剧——鲧禹形象探微[J].新疆大学学报:2010(6).

篇10:《鲧禹治水》的课文内容

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翻译

大水漫上天际,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鲧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率部下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安定九州。

篇11:《鲧禹治水》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片汪洋”等词语;读懂故事,了解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原因和方法,以及他们的精神品质;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析,体会其表达效果;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练习讲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读、辨析、组词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词义;边读边想,读议结合,以读促悟,理解课文内容;删繁就简,抓住重点词句深入品析,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鲧禹父子为民造福,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之情,从中受到熏陶与教育。

二、重难点与关键: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抓住关键词句,品析、赏读、体会句了子表达的意思。

关键:弄清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原因和办法。

三、学情分析:

该年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基础,对生字的音、形、义可以通过自学完成,但学生的思维水平、文本理解力、自立自读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四、学具准备:

查阅名师精典案例,了解《山海经》等相关背景,设计“阅读思维”自学卡。

五、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师:近期欧洲等地又遭受了极端恶劣天气。我国东北也深受其害。地球人不断遭受自然灾害的侵扰,当你看到洪水泛滥之时,首先想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小结:是啊,可怕的洪水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传说在上古时代,人们深受洪水的灾害,在与洪水的抗衡过程中,上演了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

板书:鲧禹治水

(二)、释题:你了解鲧和禹吗?他们是谁?又是什么关系?“治水”是何意?(治理洪水,为人类造福)

(三)、范读全文:勾画生字词,在不懂的地方标上“?”

(四)、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识记生字词,巧借工具书加以理解。

(五)、教师强调字词难点

壤:声母是r,读第三声,书写左窄右宽,右边写紧凑。

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息壤:传说中天帝的一件宝物。

(六)、给全文分段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七)、书写生字 ,积累词汇。

(八)、指导交流“思维自学卡”。

1、我所了解的相关背景

(1)《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孝、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全书共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等故事都很有名。

2)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3)“洛河得书”的故事:明白水文地理知识,制定了九种治理水患的方法和线路。

4)咏大禹的对联:江淮河汉思明德 精一危微见道心

康熙28年,因为“治水功德和治国之能”,玄烨南巡祭禹时所撰。 2、本文的文体: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按文章的类别分类: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 公文

神话故事按文学类别分为: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 神话 童话 寓言

为什么这个故事会流传至今并选入课本?使学生了解远古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坚韧的意志品质,激发大家的民族自豪感,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3、我从“题眼”中猜测出了文章的叙述重点是:鲧和禹治理洪水的具体经过。

4、我会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上古时代,中国发过一次大水灾。那时,大地一片汪洋,民不了生。一位叫鲧的天神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民治理洪水,于是他偷出了天帝的宝物——息壤,赶退了洪水。天地知道鲧偷走息壤的事后,派火神杀死了鲧。鲧死后,尸体三年都没腐烂。一天,从鲧的肚子里钻出了儿子禹。大禹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经过十三年的苦战,他终于将洪水彻底制服。人们推举他为君王。

师总结归纳段意的方法:1)、扩写课题(文题扩展法)

2)、段意相加(分段,总结段意)

3)、摘句归纳法(抓关键词语中心句和重点段落)

4)、串联要素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或起因,经过,结果)

5、我知道课文的写作顺序和阅读时应注意什么?

本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阅读时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6、我最欣赏文中的词句,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1)哀求:苦苦请求

祈求:向神求助,十分诚恳而殷切地希望与请求。

斥逐:排斥,驱逐。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镐头:刨土用的工具。

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害。

2)描写方法

概括描写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心理描这写 细节描写——写人物的六种描写方法

景物描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直接描写如:肖像描写,声音描写,劲舞描写,心理描写。

间接描写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景衬情等。

3)修辞手法:

对比:天帝的冷酷无情对比鲧的热心善良。

7、我会仿写:夏天……冬天…… 夏天的中午……

春天……秋天…… 冬天的早上……

8、我心中的疑问

他们的共同精神是什么?为什么天帝不救老百姓?

9、我的收获(学生自由交流)

上一篇:医院消防应急演练计划下一篇:年区委副书记述职述廉述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