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璜读后感

2024-05-02

唐璜读后感(通用8篇)

篇1:唐璜读后感

《唐璜》读后感

唐璜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是一个活在15世纪的西班牙贵族;他诱拐了一个少女,跟着又把那个少女的父亲谋杀

了。《唐璜》是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是一部长篇诗体小说,通过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的现实生活,讽刺批判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

《唐璜》是拜伦的代表长诗之一,诗中表现了唐璜的善良和正义,通过他的种种浪漫奇遇,描写了欧洲社会的人物百

态,山水名城和社会风情,画面广阔,内容丰富,堪称一座艺术宝库。那样一个作恶多端的人物本来是不会名留青史的,奈何他却启发了后代许多诗人、作家、音乐家的艺术创作灵感。例如,英国大诗人拜伦写了一首题名为唐璜的长诗;奥国音乐家莫扎特以唐

璜为题材创作了一部有名的歌剧;英国的戏剧家萧伯纳也借用唐璜的故事写了一部讽刺式的舞台戏剧。随着光阴的流转,历史的唐璜演变成传奇的唐璜。传奇的唐璜是一个见到女人便要把她引诱上床的男人;传说他每天晚上跟一个不同的女人发生性关系。现代

唐璜的定义是一个好色徒,他要占有最大多数的女人的肉体来满足他的男性虚荣感。所以,唐璜式的性是完全没有爱的性。唐璜所追求的只是女人的肉体;他跟女人发生性关系向来不把感情放进去;他也从来不用金钱去买性;他要本着他的男性魅力来引诱女人

跟他上床。当他得到了一个女人的肉体,他便立刻转移目标,寻找新的征服对象;因为他要不断地征服女人,他的男性虚荣感才能保持它的充满状态。下面举两个实例来作示

范。两个实例里面的男人都是典型的大唐璜。马丁是一个丹麦的工业发明家,他的发明品并没有成为举世闻名的畅销品,但他扮演唐璜倒是成绩辉煌。他的相貌和身材都长得异常的英俊,风度翩翩,绅士礼貌十足,衣着讲究。他一生结婚三次:头一个太太是芭

蕾舞星;第二个太太是电影明星;第三个太太是时装模特儿。三次婚姻都以离婚终结,就是因为他结了婚也不能压制他那见到新的女人便非要追到手不可的唐璜心理。马丁自己坦白承认,扮演大情人给予他人生最大的乐趣。

现在,让我们看看马丁扮演大情人的手段。马丁进入任何餐馆,坐下来后,他的眼睛便像探射灯那样,向餐厅的四周搜索。当他看到只有女客在座的桌子,他的眼睛便亮起来。只要女人的样子长得不错,气质还算不坏,年纪不

太老,便是他那天晚上的征服对象。他立刻吩咐侍者把一瓶葡萄酒送过去;那位女士当然好奇地问,酒是谁送过来的。此时,马丁便用多情的眼光向那位女士打招呼。当那位女士把正餐用完了,马丁便走过去,很有礼貌地作自我介绍,请问女士准不准许他坐下来,陪她一起喝咖啡。马丁一坐下来,便鼓其如簧之舌,向女士大灌迷汤,称赞她何等美丽!何等迷人!当然,他说话的时候,脸上摆出诚恳万分的表情。“在我的一生里,”马丁对他的每一个猎物都这样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

位像你这样具有独特风味的女人!”这句话是从马丁的口里机械性地喷出来,但每次都射中女人的心,得到致命伤的效果。女士把马丁灌给她饮的一大碗迷汤一滴不剩地喝光了,被迷得魂飞魄散,相信眼前这位英俊的绅士对她一见钟情。于是,她当天晚上便愿

意跟马丁上床风流。马丁很小心,永远不带任何女子回到他自己的家;他不是跟女士回家,而是另找中立的地方。一夜风流之后,马丁便不愿意再见到那个女子。他顶多留下一个电话号码,而该电话号码是属于他朋友办公室的。如果那位女士打电话到那里去找

他,她只会得到一句留言:马丁到外国去了,或者是他不在那里工作了。就是这样,马丁一生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大情人,百战百胜,出猎必有所获。当他到了八十多岁的时

候,两腿无力走路,躺在老人院的床上,没办法再出去狩猎女人。他认为他的人生失去了乐趣,不值得再活下去。在一个晚上,他多吃点安眠药,一睡不醒。一代大唐璜,因为再不能征服女人,人生无趣,便与世长辞。

篇2:唐璜读后感

《唐璜》读后感高中时,我们学历史文学史时,就学到,拜伦和雪莱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唐璜》读后感--马效效对外汉语。拜伦的《唐璜》和《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更是受到广泛的赞誉。不过,这本书,让人读起来会有一点吃力,毕竟,不是一般人可以欣赏的嘛!反正我是看的马马虎虎。《唐璜》是一首拟史诗性质的长篇叙事诗,叙述的是主人公唐璜的少年时代和冒险经历。简单的概括来说,唐璜,是出生在西班牙的一个贵族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个十分轻浮的人,做事草率,为人放纵,经常和妻子吵架。而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唐璜,也变成了一个小无赖,到处闯祸。后来,他的父亲死了,母亲便对孩子的事亲力亲为,誓要把唐璜教成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出众的好孩子。当然,唐璜也并没有让家人失望。但是堂皇却被母亲的好朋友朱丽亚拉下水,偷吃了禁果。闹得满城风雨后,母亲便安排他出门避避,读后感《《唐璜》读后感--马效效对外汉语》。后面,便写了唐璜的几次游历生活,也一共写了唐璜的四次艳遇,加上之前的一次,一共五次。分别是,在东方海岛上,与少女海黛的两情相悦;在土耳其苏丹王宫与苏丹王妃的奇遇;受沙俄女皇的宠幸;出使英国时,与英国贵妇的邂逅。这几次艳遇中,在我看来,只有一次是唐璜的真实情感。那便是与少女海黛的故事,两个人两情相悦,是在海黛的海盗父亲的残忍分离下,两个人才被迫分开的,而海黛也绝食死去。这一段缠绵哀婉的感情,就这样被扼杀了。其实,看过英国史的人都知道,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正值多事之秋,大革命,名族、民主解放运动蓬勃开展。而作为英国上议院议员的拜伦,也曾多次抨击政府,可惜的是,没有什么效果,所以,拜伦便将这种郁结,抒发到写作中,从唐璜的形象塑造上来说,不难看出,里面加入了作者太多的主观想法。太有深度的理解,我就不知道了,这只是我水平之内能了解的。其实《唐璜》还不愧是浪漫主义文学,里面的很多句子真的很浪漫。连与爱情为敌的无情的“时间”,想到要擘开这样温柔的两颗心,也不免忧伤与怀。他们的容颜不是为皱纹而生的,他们那蓬勃的心和纯洁的血液,不容凝滞,头上也不容白发为灾。上帝爱的人早死。不知什么原因,当他们凝视着晚霞的那一刻,仿佛在他们心间,随着欢笑,突然袭来一阵颤栗,好似冷风拂过了火焰或琴弦。.

篇3:浅析《唐璜》中拜伦的人格体现

首先《唐璜》一开始作者就不厌其烦地从唐璜的家庭和少年写起, 他父亲放荡、狂暴, 母亲文雅、渊博, 唐璜接受母亲正统、禁欲的教育, 但当他懂得男女之事以后, 父亲留给他的率性自由的天性立即涌现出来, 把受到的教育置之脑后, 开始了“沉默、沉思、无聊、浮躁、迟缓”, [1]然后投入爱河, 一发不可收拾。终于, 情人的丈夫发现了他们的事, 唐璜被迫出去旅行。众所周知, 拜伦出生于伦敦一个破落贵族家庭, 他的童年也是在这种环境中度过, 并且因为爱情方面的困扰而离开了自己的国家。环境造就他敏感、自尊、好强、孤傲、反抗而又悲观阴郁的性格。

第二在对待女性和爱情的态度上, 唐璜对女性无往而不胜的性征服其实表达了:经历女性情感伤害的拜伦男性的性征服妄想, 渗透着男性惟我独尊的优越感。拜伦曾公开宣称:“同拿破仑一样我是轻蔑女性的。这并不是我突然产生的想法, 而是我长期经验的结论”。[2]“女人身上叫人可怕的东西, 就是女人是祸水。我们既不能与她们共同生活, 又不能没有她们而生活”。[3]同时他也曾说:“尽管我对你们女人抱有偏见, 或者更确切地说, 对很多人的举止倒错, 原则倒错抱有偏见———你承认在某些人群中是存在这种情况的———但是我认为世界上最坏的女人也会造就很有点名气的男人。她们都比我们好, 尽管有缺点, 但这缺点是我们造成的。”[4]从中可见拜伦颇为矛盾的女性观:既洞察和同情妇女的苦难, 对妇女受到男性自我中心的歧视而被排挤到边缘的命运有一定理解, 同时又对她们抱有很深的偏见, 轻视嘲笑女性。

弗洛伊德认为, 人类自我意识是一种幻觉, 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由潜意识过程决定的, 自我甚至左右不了自己, 只能依赖潜意识活动中所发出的信息。拜伦对女性的态度, 响应着潜意识中的这种泛化了的俄底浦斯情绪。他在现实的母亲身上得不到满足, 性对象的力比多比转化为自我的力比多, 亦即是从爱对象转到爱自己。拜伦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是失望, 从少年爱人玛丽·安·查沃思和表姐玛格蕾特·帕克那里享受到娴静圣洁的少女之美, 但得不到情欲的满足。荣格人格心理学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个体心理发育的基础, 由一系列“原型”构成, 其中“阿尼玛”原型和“阿尼姆斯”原型是指个体天生具有的异性行为和情绪倾向, 即个体理想中的异性形象。正是由于母亲作用的缺失, 拜伦的“阿尼玛”原型转而投射到异母姐姐奥古斯塔身上, 奥古斯塔与他血脉相连, 有着他身边其他女性所缺乏的宽容温存的性格和“慈惠的心灵”, 细致照料着诗人的日常生活。在《写给奥古斯塔》一诗中, 拜伦深情地赞美她:“你是我独一无二的星光”“像天使明眸, 将我守护”“你像棵绿树———荫覆你深情眷恋的故物”“虽然你是人, 却不曾欺哄我;虽然是女人, 你不曾遗弃;虽然被爱, 从不刺痛我;虽然被毁谤, 你毫不犹疑。”[5]读《唐璜》不难发现, 作品中最具才华、灵思飞扬的章节莫不与女性有关:唐璜与朱丽亚、海黛、古尔佩霞、俄国女皇一系列的浪漫奇遇伴随着他走过了少年与青年时代。这几位女性多年长于唐璜, 对唐璜的爱情兼具有母姐般的保护。海盗的女儿虽年岁不详, 但她从出场到香销玉殒, 一直都是唐璜的保护神, 象母亲一样用生命拯救了唐璜。这几个女性形象是符合拜伦的审美观和心理需求的。他喜欢较为年长有点鲁莽的长姐似的女性。这是他心目中永恒的女性形象, 它由长期的无意识积淀形成。现实中的情感体验构建了他创作的生活原型和心理原型。母亲、初恋女友、妻子及所结交的女子带给他的感情划痕, 加之父权意识形态的立场, 深深震荡了拜伦的创作观和女性观, 使拜伦对女性表现出轻视、戒备、恐惧和冷漠的“厌女情结”, 而与姐姐的交往使他企盼海蒂般天使型女性的出现。《唐璜》中的海蒂正是他异母姐姐奥古斯塔的化身。

在爱情观上, 拜伦虽然充满幻灭之感, 自己也曾沉迷于酒色, 却仍然寻求并赞美纯真的爱情。从他在《唐璜》中塑造的妇女形象可见一斑。中年妇人唐娜·伊内兹、少妇朱丽亚、土耳其苏丹后宫的妃子古尔佩霞、俄罗斯女皇喀萨琳, 直到英国社交上的贵妇阿德玲和费兹甫尔公爵夫人等, 除了奥罗拉还未出嫁以外, 没有一个为爱情而结婚或婚后仍能保持爱情的。他在诗中尖锐地讽刺英国贵族夫妇之间的冷漠和虚伪。但作者又渴望纯洁的爱情。在叙述唐璜与海盗兰勃洛的女儿海黛的自由恋爱时, 拜伦绘制了一幅具有高度诗意的画面, 诗中他对海黛给唐璜的真正爱情予以赞美和肯定:

好了, 在这荒凉的海边, 他们的心

已经订婚, 而星星, 那婚礼的火把

把这美丽的一对照得更美丽

海洋是证人, 岩洞是新婚的卧榻

情感为他们住婚, 孤独是牧师--

他们就这样结了婚;这岩壁之下

在他们看来就是快乐的天堂

他们看彼此也和天使没有两样

第三在对自由的追求方面, 拜伦敏感地感觉到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变革与发展中的革命时代的人, 决心做时代的代言人。拜伦生逢法国大革命和接踵而来的人民为了革命而进行浴血战争的时代, 耳濡目染的革命事件在他的思想上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拜伦憎恨专制追求自由。自由是他全部诗作里的一大主题。他在《唐璜》里指出:英国是一个最不道德的国家, 它是一个现金统治的国家, 是世界的强盗, 是欧洲的狱卒, 是自由的敌人。他渴望意大利的解放, 支持希腊人民的独立运动。在巨著《唐璜》里, 诗人以十分坚定的态度, 捍卫自由的思想, 把自由视为无价之宝, “我可以独立兀自在人间, 但决不肯拿我的自由的思想去换取一座王位”。

同时在《唐璜》这部长篇叙事诗中我们还可以领悟作者拜伦对死亡的认识, 在这部书中贯穿了拜伦的生死意识:书中众多的有关死亡时场面的叙述, 主人公面对死亡的冷酷, 如人吃人现象。残杀同类、战争的倾轧、侵略造成的家破人亡等等。

死亡与生俱来, 死亡既使人消减了生命, 又使人进人了永恒, 获得了不朽。而拜伦也是通过死, 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历史, 使弱小的希腊最终走向独立。因此, 拜伦的死获得了人生的更高意义和价值, 同时也获得了不朽和永恒“生中有死, 死中有生”, 坦然地迎接死亡, 热烈地追求生存, 这就是拜伦的生死认识。

拜伦的《唐磺》写出了拜伦式人物敢爱、善爱的“力比多”。唐璜为拜伦赢得了“诗国中的拿破仑”的美称和“高不可及的雄伟诗人”的桂冠。歌德称《唐璜》是“绝顶天才之作”, 诗人自己也把《唐璜》看作最心爱的作品, 他说如果人们把他比作诗歌中的拿破仑的话, 《唐璜》就是他的莫斯科战役, 并预言:

别管目前人们怎样不识货,

但总有一天, 其中所含的真理,

终必显示出她最庄严的美色。[6]

摘要:《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 在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待生活、自由、爱情及死亡的态度。他的诗歌中的女性人物缺乏主体性和真实感, 折射出拜伦对女性的矛盾心态, 并且拜伦在这篇叙事诗创作中呈现出浓郁的死亡意识。

关键词:拜伦,唐璜,“阿尼玛”原型,自由

参考文献

[1]拜伦.《堂璜》朱维基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1]拜伦.《堂璜》朱维基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

[2]〔日〕鹤见辅.拜伦传 (陈秋凡译) [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1.[2]〔日〕鹤见辅.拜伦传 (陈秋凡译) [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1.

[3]禹燕.女性人类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 1989.[3]禹燕.女性人类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 1989.

[4]张建理、施晓伟译.地狱的布道者——拜伦书信选[Z].上海:三联书店, 1991.[4]张建理、施晓伟译.地狱的布道者——拜伦书信选[Z].上海:三联书店, 1991.

[5]杨德豫译.拜伦抒情诗七十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5]杨德豫译.拜伦抒情诗七十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篇4:读查译本《唐璜》

如我们所知,拜伦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曾影响了一代诗风。他诗才阔大,浪漫主义风格的抒情诗如《哈鲁王孙游记》(ChildeHarold’sPilgrimage)之脍炙人口固不待言,而另一方面,他又是写辛辣的讽刺作品的好手,早年作品《英国歌手和苏格兰的评家》已显出了这方面的才能,到了后来的《最后审判的幻像》(TheVisionofJudgment)等更达到了成熟的境界。英国的浪漫诗人,除先驱者彭斯(RobertBurns)而外,是不写幽默讽刺作品的。讽刺作品无宁是上一代的诗人如屈莱顿(JohnDry-den)和蒲伯(AlexanderPope)的拿手戏。在这一点上,拜伦和别的浪漫诗人很不同,无怪他很推崇十八世纪的蒲伯。他的风格就此一端而论可以说是跨越了两个时代,因而成为一大家。《唐璜》是拜伦最后一部著作,他未写完就因参加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的民族独立运动而病死异国,使这部长诗成了未完成的杰作,但它也是越来越为人们所公认的拜伦的最好著作。

唐璜的故事是西欧一个古老传说。唐璜是一个浪荡公子,到处沾花惹草,最后遭了报,被打入地狱。拜伦选这一个角色来做诗的主人公是和他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他曾明说,他打算写的是一首讽刺史诗(epicsatire),而《唐璜》这首诗的波澜壮阔,也确有点象史诗。拜伦在诗里上天下地无所不谈,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用笔如行云流水,什么题目都能涉笔成趣,而贯串全诗,使它尽管松散还是成为一个整体的就是诗人拜伦自己,和他称之为“我们的老友”的唐璜这个角色。前者给予全诗中诗人自己出面所作的讽刺性评论以统一性,而后者则给予全诗中有故事情节的部分以统一性。为了适应情节的要求,唐璜这个角色就不能是传统的那个有时是恶魔般的纯粹浪荡公子。于是拜伦就在一出场时把唐璜写成十六岁,而到了全诗现存部分之末,他也不过是年方二十一岁的青年。他英俊、热情、勇敢、正直,又天真,容易在爱情问题上受到引诱,但他自己,和贾宝玉一样,也未免会一些“精致的淘气”。用这样一位主角,在拜伦安排的情节里活动,正好合适。我们可以把全诗情节的大段落拿来看一下。唐璜的头一次爱情经验是比他大六岁的朱丽亚,采取主动的是对方:

她把唐璜当做漂亮的孩子

时常爱抚着,——她这样做,自然,

可能是不怀他意,无伤大雅,

设若她是二十岁,他只是十三;

但设若他已十六,她二十三了,

那我可不一定微笑着旁观;

这短短几年会有奇异的变化,

特别是在被太阳灼热的国家。

(一章六十九节)

从这里起始一直到本章结尾,朱丽亚的丈夫唐·阿尔方索捉奸,这一大段文字使我们读起来觉得有一种淋漓尽致的喜剧效果。(朱丽亚的结局是入修道院,但总效果仍是喜剧的。)如果主角换了一个传统文学中的唐璜,效果就不会是这样,而以后的大段抒情诗式的关于希腊女郎海黛和唐璜的一段因缘的描绘也就成为不可能了。因为传统中的唐璜说好了是到处锺情的“情种”,说白了就是惯于玩弄女性的浪子。而唐璜和海黛间却是一片真情,至死不渝的。从两人初次见面起,到海黛被她海盗父亲夺去唐璜心碎而死,诗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抒情情调,海黛之死更令人有回肠气之感,充分显示出拜伦作为浪漫诗人的杰出才能,也使得《唐璜》绚丽多彩。

在第四章以后的情节里也要求唐璜有某种正面人物性格,而不能象传说中的唐璜那样。例如在他被遣往卡提斯途中沉船,在救生艇上飘流,无水无食,同舟共济的幸存者竟弄到人吃人的地步时,唐璜拒绝了这种“食品”。又如当他被海黛的海盗爸爸卖做奴隶,被土耳其苏丹的王后看中,派太监把他男扮女装,带入后宫,想要他做面首,他拒绝了,因为:

囚笼的鹰不肯配对,我更不能

侍候一个女苏丹的色情的梦

(五章一百二十六节)

但后来又几乎把持不住。这就既没有把唐璜写成纯粹的登徒子之流,而又不失为到处留情的唐璜。拜伦在这里创造了一个非正统史诗的而是讽刺史诗的英雄。

拜伦在《唐璜》的情节处理上多处运用讽刺手法,如唐璜的假道学的母亲,表面规行矩步,满口仁义道德,而其实和朱丽亚的丈夫阿尔方索有暖昧关系;又如对于俄国喀萨琳女皇的宫廷的描写,对于伦敦上流社会的描画,对于阿德玲·阿曼德维夫人和亨利勋爵的乡间别墅生活的描写等等都是。但是拜伦更喜欢的是本人以评论者面目出现在诗中,对社会人生以及具体的人物、事件直接加以讽刺性的评论。

如写唐璜初到伦敦,远看城池,他以诗人的敏感对作为产业革命后英国的象征的伦敦,从本质上加以讽刺性的描写,同时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钱万能,也用辛辣的笔调给予了鞭挞。拜伦的讽刺对象是十分明确的。

对于另一些人物,拜伦也毫不客气。《唐璜》出版的时期(头五章出版于一八一九和一八二一年,其余各章出版于一八二三和一八二四年),正是滑铁卢战役后,拿破仑被打败,欧洲君权复辟,“正统主义”气焰嚣张之际。而这一战役中的风云人物是英国的惠灵吞公爵。他当时不但是民族英雄,而且是全欧统治阶级的宠儿,功名盖世,炙手可热,而且还活在人间。但拜伦可不客气,在《唐璜》的第九章开始用了十节的篇幅,尽情揭露。称他为“毁灵吞”、“杰出的刽子手”,使各民族“远未得救”的“各民族的救星”,使欧洲“更不自由”的“欧洲的解放者”。其中核心的一节如下,

不列颠负于(也付与)你真够多,

但欧罗巴所负于你的更不少:

你为她的“正统”修理了拐杖,

正当那支柱看来已风雨飘摇。

你把一切恢复得有多么牢固,

西班牙、法国和荷兰都能感到;

滑铁卢一役使普世对你铭感,

(但愿你的诗人唱得出色一点。)

(九章三节)

《唐璜》是一首好诗,查译《唐璜》也是一部佳译。拜伦的诗是用意大利八行体(ottavarima)写的,这种诗体以八行为一诗节,每行五个轻重诗步,一、三、五行一韵,二、四、六行一韵,七、八两行一韵,结构非常谨严。查译也是用的有韵诗,八行一诗节,每行五个音步,二、四、六行一韵,七、八行一韵。但一、三、五行不押韵,这是合乎中国传统诗的押韵习惯的。所以译本在音律上和原诗很接近。但是译本的好处主要还不在此。最难得的是传神。在《唐璜》一诗之中,拜伦显示了不同的风格。抒情、讽刺是最突出的两种。译本对这两种风格都能曲折传神,丝丝入扣。如前所述,唐璜和海黛相遇,一直到海黛之死这一大段是全诗抒情气味最浓,也是极精彩的一段,而译本是能充分表达出原诗的风格的。举一两节来代表全译很不容易,姑且试一下。唐璜被抢去,海黛病重,为了安慰她,左右的人给她找了一个奴隶来弹琴,奏的是一支古歌,于是

她随即以苍白的手指在墙上

打着歌的节拍,当歌曲的主题

转为爱情时,这激情的字立刻

刺伤了她的记忆;她的现在,过去,

都如浮梦一般闪过她的眼前,

而从她那过于阴霾的头脑里,

泪如泉水涌出,好似满山云雾

终于化为骤雨,久旱遇到甘露。

(四章六十六节)

海黛死后,诗中有以下一段:

她如此生——如此死了。从此不再有

悲伤或羞辱来烦扰她。她的天性

原不象较冷的人能经年累月地

忍辱负重,单等老年来给送终;

她的岁月和欢情虽然够短暂,

却竭尽她的命运所容许的一生

愉快地度过,——她终于静静地安眠,

在他常常爱去散步的那个海边。

(四章七十一节)

假如读者能从原文对读一下这两节,那就更可看出译者的高明了。

篇5:《唐璜》大学书籍读后感作文

我认为《唐璜》中,对于唐璜奉凯瑟琳女皇的使命出使英国一部分占据了全诗的大部分篇幅。而且,诗人拜伦的议论也越渐增多,多得似乎令人厌倦。而全诗的对唐璜结局的处理也似乎很模糊。

与其说诗人拜伦是在写唐璜,不如说他是借着西班牙历史上的这个传奇式的人物来完成诗人构思中的一个“穿线式的人物”。因为正是通过描写唐璜传奇式的经历——艳遇、冒险、参战、出使等等,来达到对当时整个欧洲社会环境的一次全面的出击。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以及英国。

唐璜所游历过的国家:

1)西班牙:唐璜是继堂吉诃德之后西班牙的又一位“名人”。

可以联想到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情节。

2)希 腊:海盗的小岛似乎倒是纯真爱情的世外桃源。

在唐璜在海上遇难一段的描写真是一场精彩的海难电影,特别让人能够身临其境。此外,当最后只剩下唐璜一个活着的生命时并最终昏倒在孤岛的岸边时,又可以让我联想到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可不同的是在这里唐璜峰回路转,被美女海黛所救。

3)土耳其:一种独特东方风情的展示,这里对土耳其上层统治阶层豪奢画面大段不厌其烦的描绘,让我联想到王尔德笔下《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同样不厌其烦的描写。我想这些除了是为诗人的批判服务外,还有一层似乎应该是当时欧洲人眼中的东方情结吧?

4)俄 国:在到俄国面见女皇之前,有一场战争,诗人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勾勒战争的场面,不可谓不精彩。看时脑中不断出电影中的欧洲战场的场面。之后到了俄国,相遇了凯瑟琳大帝,即世界史上著名的叶卡捷琳娜女皇。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还是在读茨威格的人物传记式小说《断头艳后》时,总是把她与冷肃勾勒在一起,这里又有了新的认识。

5)英 国:我认为这是诗人着重要写的国度,因为拜伦是英国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先锋人物。在他的诗篇里很容易看到他对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骚塞、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谩骂(用谩骂我觉得一点也不过分)。似乎情况和我们现代作家中郭沫若创造派对徐志摩新月派的谩骂一样吧? 对英国当时上流社会的刻画与鞭挞可谓已经达到了极致,不过我还是觉得这些都是通过诗人的议论与跳跃性联想的形式来展现的,而非通过主人公唐璜的经历与理解,是一大败笔,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唐璜》的缺点:

1)大段的议论与跳跃性联想的诗句。

2)语言比较平白。(当然这可能是与我看到版本的翻译有关。)

篇6:唐璜 读书笔记

长诗《唐璜》的作者拜伦(1788-1824)是英国杰出的诗人,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诗歌以辛辣的社会讽刺和批评对自由、民主的讴歌,极大的鼓舞了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世界各国的革命志士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唐璜》这部以社会讽刺为基调的诗体小说约16000行,共16章,虽未最后完成,但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容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源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多次成为文学作品的题材。传统的唐璜形象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子。但在拜伦笔下,这个人物在多数情况下却以被勾引的角色出现。他的被迫出走,就是因为他或多或少地是那个有夫之妇的牺牲品。唐璜不同于拜伦其他诗歌中的英雄人物,作者无意将他塑造成“拜伦式的英雄”,其中却不乏诗人自传的成分。唐璜热情、勇敢、拒绝虚伪的道德信条。在面临饿死的危险时,他拒绝吃被打死的人,其中不乏象征的意义。在士兵中间,只有他表现出对一个土耳其小姑娘的命运真正的关心。他没有忧郁绝望的天性,在士兵中间,只有他表现出对一个土耳其小姑娘的命运真正的关心。他没有忧郁绝望的天性,但也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他的爱情故事大多是对上流社会虚伪道德的讽刺,而他和海盗女儿海蒂的经历,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理想。

《唐璜》的主题是对英国和欧洲贵族社会、贵族政治的讽刺。主人公唐璜是西班牙贵族青年,16岁时与一贵族少妇发生爱情纠葛,母亲为了避免丑事远扬,迫使他出海远航。于是,通过唐璜的冒险、艳遇和各种经历,广泛地描绘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唐璜在海上遇到风暴,船沉后游抵希腊一小岛,得到海盗女儿海蒂的相救。诗歌歌颂了他们牧歌式的真诚爱情。但是海盗归来,摧毁。此后,唐璜被当作奴隶送到土耳其市场出卖。又被卖入土耳其苏丹的后宫为奴,逃出后参加了俄国围攻伊斯迈城的战争,立下战功后被派往彼得堡向女皇叶卡捷琳娜报捷,得到女皇的青睐,成为宠臣。诗歌中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情节发生在18世纪末,但是,描绘的却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现实生活。诗人是用过去的革命经验和当时的现实相比,鞭挞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号召人民争取自由、打倒暴君。

诗歌对英国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讽刺。英国统治阶级夸耀“自由”和“权利”,但是唐璜初次来到伦敦,就遭到了强盗的袭击。诗歌痛斥英国贵族卡斯尔累爵士为“恶棍”和“奴隶制造商”,谴责当时备受统治阶级称赞的惠灵顿为“第一流的刽子手”。英国上流社会外表华丽,内部却糜烂透顶,丑陋不堪。

《唐璜》诗中表现了唐璜的善良和正义,通过他的种种浪漫奇遇,描写了欧洲社会的人物百态,山水名城和社会风情,画面广阔,内容丰富,堪称一座艺术宝库。

鲍伯·骚塞啊!你总算是戴着桂冠的诗人,那些诗人当中足可堪称为他们的表率,虽然你摇身一变,当上了托利党员,您这种情形近年来也不算是什么例外。头号的叛徒啊!你在消遣什么? 是否在和那些“湖畔居士”们在朝野内外徘徊? 依我看,都是一窝卖唱的先生,好象把一块馅饼从两打画眉中找出来。二 “每当切开馅饼,他们就听话似的唱起歌,” “正可作为一道可口的佳肴,献给尊敬的皇上,” 或者献给垂涎已久的摄政王。最近,请看柯勒律治也展翅飞翔,可惜却像蒙着眼的鹰,为头巾所蒙蔽,他完全运一套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学问来向国民大众说明—— 我希望他把“解释”再加以更为周详。三 鲍伯啊!你可知道你多么狂妄,只因为不够称心如意便要蛮干到底: 你原本想要在那道菜里唯我独尊,把其他啾啾的众生一一排挤,竟然不知道自己用力太大,未等大展鸿图,倒使自己跌一交,像一条飞鱼飞得很高很高,不得不落在船的甲板上喘息,又缺少水分,鲍伯啊,你可就死于干燥之地!四 华兹华斯写了一篇《漫游》拖沓冗长,令人费解,为他新创的博大精深的诗的体系 提出了一个即使是智者也难以理解的范例,其实他自己也觉得这不是什么诗作,对,等有一天天狼星的祸害降临这个世界,也许是的。谁若是能理解,他就准能 把巴别的通天塔又加高一层。五 诸位君子啊!由于你们长久以来 一味的闭关自守,封闭自己,没有见过外面的大世面,心灵间相互交融依旧持续不断,所以得出了一个自己认为是最合理的结果,即诗的桂冠只该捧在你们的手中,唉!这种见识未免是有所狭窄,你们从小湖搬迁到大海岸边,这便是我对你们的希望。六 我不想仿效你们个人的打算,把自爱也变成那么卑鄙无耻的做法,不管变节给你们带来多少荣华富贵,它的代价可远远超出黄金价值的范围。就可以得到你们的薪水和津贴,就为此写作。华兹华斯在税局谋得了一个职位。可耻的一群!——但毕竟居诗人之中,堂而皇之高高的站在永垂不朽的纪念碑的高处。七 空虚的头脑只等那些桂花来填补—— 甚至几点点美德的羞赧——予以隐蔽,得了吧,我从不羡慕什么桂枝和果实,至于你们在世上想独揽的声誉,那可是个竞技场,凡是能感到的 心灵之火都能在此占有一席之地。克莱布、罗杰斯、司各特、甘培、穆尔等等这些当时的诗人,这些争议只有等后人来评说。八 而我是和艺术之神缪斯一起行走的人,没办法和你们驾驭的飞翔神驹相比!但愿命运之神能赐予你们 你们所嫉妒的声名和所缺的技艺。在我看来,作为一个诗人,给予同辈的也只能是 以应有的赞誉,这对于他们自己并无什么损伤,同时,现在的怨天尤人却不一定 想让自己为后世所赞誉的途径也许就这样。九 所谓的想让后世人来欣赏桂花的人 只能是损害了自己,因为这种说辞 总是使他收获不丰,无法写出来,虽说过去也曾有过罕见的天才,他们终于从茫茫的寂寞中出现,如同一个巨灵一般,最终被抛掉的就是那些追求名利花冠的大多数人。天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怎么能知道? 一十 事实的确如此,生不逢时的弥尔顿常常遭人诽谤,对他的不幸遭遇“时间”也只能是忿忿不平,“庄严”一词是由“弥尔顿风格”演化而来,须知他没有违心地作歌,他罪恶的源泉并非他的才能所变。他咒骂前生也并不是为了赞扬后世,他以仇恨暴君始,至死也不曾变换。一一 可以这样设想那位老人双目失明 他如同《圣经》中的撒缪尔,从坟墓里走出来,再次宣告他的预言,使帝王震惊,或者又活在人间,深受种种苦难两鬓都已斑白,绝望的眼睛中流露出种种苦难,那冷酷的女儿,贫困,苍老,病衰—— 他不会拜倒在一个苏丹脚下? 他可否会受命于那心智上的太监卡色瑞? 一二 这个恶棍油头彩面,冷血无情,对此泰然自若!爱尔兰的鲜血沾满了他光滑的双手,但这只是小试刀锋;接着他奉派 为了满足他们的胃口,他们到邻邦大肆屠戮。这是暴政所需的最卑劣的工具,除了必要的才能之外,再多也没有,刚够使他添一段别人打的镣铐,端上的毒药早已由人精心配置。一三 这个演说家是一个废话连篇的家伙,不但鄙俗的不堪理由,而且还有一条头头是道的邪恶,连最卑鄙下流的捧场人都无从恭维,而敌人则不屑于一笑,他张着如同地狱大门一般的嘴,却迸射不出 一串跳跃的火花,来越出轨外照耀。是一块不停地转,不停的磨的好磨石,无穷无尽的折磨,不停不息的运动,你由此而懂得。一四 就论那厌恶的行业也很拙劣: 总是修修补补,终于到了事件的结尾,主子仍放心不下剩下的些破绽—— 会议还得召开,阴谋一再制造,统制思想,控制国家,就这样愚蠢地为人类钉着镣铐,这个奴隶钉制匠啊!专修旧锁链,天灾人祸是由他的每笔生意招惹而成。一五

篇7:论《唐璜》的讽刺艺术

《唐璜》作为一部杰出的诗体小说,闪烁着动人心魄的文学光彩,其独特魅力之一便是其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本文拟对该诗的讽刺艺术,从深层因素和外显形态两个方面加以阐释,以乞大方批评。

一、讽刺艺术的深层因素

《唐璜》的讽刺艺术丰富深厚,变化万千,令人眼花燎乱并感爱心会,造成这种独特艺术特色的深层内在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对高度真实的把握和洞察。

鲁迅先生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① 又说:“漫画的第一要素昌诚实,要确切地显示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② 这里我们必须注意鲁迅先生所说的真实非生活原生态的真实,而是“必须会有的实情”,是“精神”,亦即对事物和社会的本质的必然性的把握和洞察。正如罗丹所说:“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所谓“性格”就是,不管是美的或是丑的,某种自然景象的高度真实。因为“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于内在的真实,这是因为他的坚决而直率的观察,能看透事物所蕴藏的意义③

反观《唐璜》这部杰作处处闪烁出拜伦对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其每一讽刺无不体现着作者对高度真实的把握和洞察。

拜伦的讽刺矛头直指“神圣同盟”和欧洲的反动势力,对他们的反动本质了解并表现的清清楚楚,比如对当时红极一时的惠灵吞大将,作者毫不留情地发出诅咒和责问,并辛辣地讽刺:“竟被称为各民族的救星/其实远末得救/欧洲的解放者呀--使她更不自由。”(第614页,引文见人民文学出版社查良铮译《唐璜》,以下引文皆出于此)同时拜伦还对维护反动统治的思想体系和形形色色的奴才,作了切中要害的揭露和讽刺等等,这方面的分析前人巳述备矣,兹不赘述。

同时拜伦也在《唐璜》中不时地表达自己对“高度真实”的自觉追求和高度重视。

比如:

然而现在,我要不道德起来了,

现在,我要写出事情的本来面目,

而不写它的理想;因为我认为,

除非我们能揭示事实的内幕,

我们就无从改进,美德也徒然

只在表面上锄掘,而不能犁入

那被罪恶长期施肥的士层,

终至于使恶草仍旧挺拔茂盛。(第765页)

再如:

不管世人爱不爱读,我的作品

绝不因求售而轻饶那浮华世相(第927页)

因为我的宗旨是要剖洗社会

给这只幼稚的鹅添满真理。(944)

我的缪斯,不管怎样德行失检,

绝不浮于词藻,

她所表达的内容,

无疑比任何作品却更为真诚。(949)

从上所引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觉到来自拜伦心中的那对于“真理”“真诚”的渴望与执着追求,那对于“浮华世相”虚伪造作的发自内心的遗责和批判。正是作者的这种对高度真实的本能的自觉的追求,从而构成了《唐璜》的讽刺的生命基础,使其真实达到了理性的高度,也从而使用权世态景象以其高度真实的本相在理性光环照相馆射下显示出其可笑与荒谬。现略举几例试作分析:

比如第十四章在谈到所谓的朋友的忠告时,拜伦认为:“天时不利,朋友绝不会安然导航/治病不成,却是索价高昂的医生。/所以,别为朋友疏远而牢骚吧,/他们本来像树叶,经不起秋风。/等境况好转时,用不着你去找,/在咖啡馆里就能结交一批知交。”(870)在这里作者对朋友的安慰:“凡事需三思!唉,你要是早听我的话,何何至于此!”对这种貌似给落难者以同情的虚伪情态,以近乎冷静的笔法直抵其本质,即:“他们不告诉你现在该怎么办,/只是曾预言你终将一事无成”可谓痛下针砭一针见血并且表达了对这种忠告评判:“在一切可怕的而又可憎的哀声中,/比枭的号丧,比午夜的凄风/更阴森的,是那句‘我早对你说过’”犹如层层剥笋,使本质原相大白于天下,使其荒谬与可憎毕露无遗。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故其平生,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以荡涤……而复率真行诚无所讳掩,谓世之毁誉是非善恶,皆缘习俗而诚,因悉指而不理也……裴伦善抗,性又率真,夫自不可以默矣,故托凯因而言日,恶魔者,说真理者也。”④先生深刻地揭示出拜伦的求真求的特操,也为我们理解《唐璜》之讽刺艺术的内在深层因素--高度真实,指点了迷津。

第二、主体的自由意志和心态张扬。

拜伦的最大特点是其彻头彻尾的“自我”,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他反对一切不合乎人性的政治,强调人的自由意志,所以法国诗人政治家拉马丁反拜伦称为“自由的使徒”⑤也正如其在《唐璜》中所吟咏的那样:“我宁可孤立,也不愿反我的自由思想和王痤交换。”可以说拜伦视自由为生命,为自我主体性的标志,正因如此,使其对压迫和奴役,对违背人性的所有一切发出强烈的讽刺和批判而成为独立的人,并成为被压迫的代言人。同时自由的心态和意志也使其心灵思想绝少羁绊束缚,喜笑怒骂痛快淋漓,几无顾忌而痛下针砭,从而使讽刺几乎化为自己的天性。因此作者在诗中自豪地坦言:“由于不附和任何人/我倒得罪了一切人--但随他去吧/如果说,我失于不会见风边转舵/至少我的意见不是自欺欺人/凡无心名利的人就不会取巧/假如你不愿为奴,更不愿奴役/那就能像我似的自由发表意见/不必作奴隶制度的豺狼而狂喊。”所以鲁迅先生评价说:“盖裴伦者,自繇主义之人耳,尝有言日,若为自由故,不必战于宗邦,则当为战于他国。”⑥

第三、适当的心理距离的调整。

读《唐璜》全书,便会发现其一大特色,那便是几乎占了一半篇幅的作者的谈吐,它不仅不使人感到冗长乏味,反而使人感到回味无穷并视为全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分析其长短,此处我只想指出一点,即这表现出作者在创作中始终保持一种对故事情节的适当的心理距离,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随时随地保持一种敏感的心态,从而为讽刺和批判留下了广阔的心灵空间。这绝不是人工想而能为之事,心理学上将此判为注意力的合理分配,只有精力过人机智聪明的人方能多管齐下而游刃有余,所以说是难能可贵。我想这只能归之于诗人的天才,正是这种天才的精力和注意力的适度分配,使作品处处闪烁出惊人的讽刺和批判光芒。正如鹤见辅祐所说:“象他那样千变万化的人就更少了。他正如穿过棱镜的光线一样光怪陆离,倏忽变化。所以,凡是了解他的一生,读过他的诗歌的人们,都会在不可端倪的变化之间,感觉天兴趣盎然,心神振爽。他那种复杂性的由来,是在于凶能最敏锐地感受外界的变化……凶的神经生来是敏感的,所以他的欢悦、悲痛、嗟怨、爱情都超过常人一倍”⑦

不仅全篇结构如此,就是具体而微小之处仍见其该特点。比如写唐璜和海黛之吻:

唐璜还要问下去,若不是他的唇

压上了他的唇,使他不能不沉默;

她拿这热情的一吻和预感抗争,

终于使她的心完全把恶兆摆脱。

对,这才是解闷最好的办法,

有人喜欢以酒浇愁;这也不错。

两者我都试过;所以,谁要试用,

可以就心疼和头疼任择一种。

这里本来作者浓墨重笔地写两人之吻,却忽然荡开一笔,思路跳跃,令人不免由浓重转为轻松发出会心一笑。

再如:

阿非利加的华盛顿!你以一击,

使一个巨大的魔影无影无踪。

不过还有一件小事要麻烦你

我找个好日子动动手,也好纠正

那另一个世界的世道人心;

你解放了黑奴--但清关住白人!

这样作者时时跳出情节和写作的惯性,以适度的心理距离观照解释感悟,使作品发出惊人的讽刺力。

总之,由于以上三个方面的深层因素:对高度真实的洞察使其讽刺有了生命基础,自由意志的张扬又使其解脱尽重重束缚,爆发出惊人的讽刺勇气,而适度的心理距离又使讽刺的表现成为可能,从而为其讽刺艺术奠定了深厚的内在深层基础,也就使讽刺有了内在的生命可能。

二、讽刺艺术的外显形态

如果以上三种因素使讽刺成为可能,那么良好的外显形态才会使可能变为现实。下面我们从辞格的使用和叙写的手法两个角度分析作者如何完成这一转化的。

第一、恰当的修辞方式的选用。《唐璜》的讽刺在进行修辞时主要运用了比喻、类比和夸张三和方式:

(一)比喻的运用。钱钟书先生认为比喻是天才的事情,而作者也正是天才般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出神入化的进行了讽刺的展示。比如在讽刺海黛的父亲时这样写道:

请别见怪他这种找钱的方法吧,

虽说国旗都免被掠夺

他不过是在抽税,只要换换称号他和宰相所做的差不了许多;

不过他比宰相谦虚,宁处身于

较低阶层,职业也更光明磊落。

作者在这里巧用比喻,而且双管齐下,一石双鸟。再如讽刺献媚奴才:“那所谓‘现存最伟大的诗人’,不过是两个五年,就要象拳击大王,必须显显身手,以示其名不虚传,虽说他们的名气只是闭门想象。”

(二)类比的运用。比较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显示对象特征亦即高度真实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作者在诗中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使用权讽刺对象的特征大白于天下。比如在讽刺战争凶手时,作者写道:“等有朝一日把他的生平事迹核算一番,他不过是个作大买卖的屠夫,害得青年人一阵眼花和糊涂。”将“战争英雄”和“屠夫”类比,其本质昭然若揭。再比如写唐璜初入英国遭劫:

他想道:‘也许这个国家的习俗

就是以这种方式来欢迎外乡客;

现在我想起来了,有些旅主

也差不多少,只不过和气得多;

不是用刀了,而用鞠躬来抢钱。

这样把强盗和旅馆主类比,使人认识到二者本质的相同和现象的差异,讽刺即出。

(三)写实的夸张。鲁迅先生认为:“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就称这作品为讽刺。”⑧鲁迅先生指出了夸张是讽刺的重要方式。《唐璜》也大量地以此进行艺术讽刺,而且是近似乎写实,如讽刺苏丹王的荒淫与浅陋:“他亲眼看到月亮是圆的 /同样该肯定的是:大地是正方/因为他曾经旅行五十哩之远/任何地方都见不到圆的迹象/他的帝国版图也是无边的/确实,这里或那里少不了动荡/不是督军叛变,就是海盗骚扰/不过他们从未到达他的皇城脚”讽刺其残暴:“他愿意全人类只有一个脖颈,好使他挥一挥刀就可以全杀。”

第二、精彩的叙写手法的运用

(一)矛盾冲突的集中与展示。冲突与矛盾是一种不协调和对立,讽刺便自然而至,其中又包括:

A、现象与本质的矛盾。比如航海遇险的人们的不协调:“而暴风席卷海波/凡航行的人都在默默祷告上苍/发誓痛改前非,但实则欺心/因为若淹死,便罢;若倖免,则不肯。”这便把种种现象和人本质上的劣根性展露无疑。再如写到社会的表面文明和深层虚伪:“史家、英雄、要人、律师和教士们/谁能拿出事实而不用谎言弥缝/真正的真理哪怕一露影了/什么编年史、启示录、预言等等/就都哑口无言。”

B、现实与可能的矛盾冲突.。如讽刺老女的热心:“一个严厉的老处女为了弥补/她的人情之短,会痛斥她所羡幕/而又不解的热情,明说是救你/实则害你,叫你完全落了伍/“这样在现实和可能的目的与本质的冲突中展示了其变态的人格和不协调。

(一)寓谐于庄的白描《唐璜》的讽刺艺术令人称绝之处还在于作者在貌似庄重冷静的白描中饱含着讽刺的深意。如讽刺贵族女子的荒唐生活:“那儿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一个要如愿以偿,一个另有心机/=单身女子愿意改变她的孤单。而太太都想替小姐承担这麻烦。”讽刺公爵夫妇的貌和神离:“要是连他都能容忍/谁还有资格挑剔她的逢场作戏/无疑,公爵夫妇是最好的婚配/因为彼此不碰头,所以从不吵嘴。“再如讽刺公爵的圆滑;“给人以忠告从来结不了善缘。”等。

(二)激转之下反戈一击。拜伦的讽刺能更见于其游忍有余思路开阔,思维忽而集中求同,忽而发散求异,使其在叙写中能顺手牵羊而抛砖出玉加大加深了讽刺的力度和广度。比如唐璜初入英国,正觉溺于对英国美好想象之时:“这儿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儿没有劫路旅客都很安全/这儿。“一把刀打断了他的沉思/瞎了眼的!拿钱来,不然就是死!”等。

总之,作者以各种手段或方式,使讽刺外显为物化的形态。

[注]:

①⑧《什么是讽刺》《鲁迅杂文全集》05

②《漫谈漫画》《鲁迅杂文全集》777

③《罗丹艺术论》(25-26)

④⑥《摩罗诗力说》《鲁迅杂文全集》28

⑤⑦《拜伦传》(鹤见辅祐)234.229

篇8:对歌剧《唐璜》中角色的思考

《唐璜》真的是一部带有“黑暗色彩”的喜歌剧。唐璜,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所有男性邪恶一面的集合体,他用自己的方式与世界和女人相处,他是个虚张声势的人,这可以从道德、伦理和等级等方面看出来;他从不关心其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并且,他只是在最后雕像出现的时候得到惩罚。

莫扎特希望通过《唐璜》这部歌剧,使得观众进一步适应传统戏剧,以及看清楚当时社会的阶级层次。这部歌剧与其他歌剧一样,有着许多夫妻角色,剧情之间穿插着阴谋以及各个角色之间都有对手戏。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每个角色都具有冒险性,角色之间的配对也十分令人满意,如:伯爵和伯爵夫人、费加罗和苏珊娜、巴特罗和玛尔切利娜、凯鲁比诺和芭芭丽娜,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喜歌剧,正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而在歌剧《唐璜》中,也有着从头至尾都很“开心”的角色配对:安娜和奥塔维奥、马塞托和泽尔里娜,但也有不符合喜歌剧一般模式中的角色和情节设置,比如:唐璜最后被地狱火焰所谴责;悲剧和不公平围绕着埃尔维拉,她一直追求不到自己深爱的那个人;莱波雷诺,十八世纪的福斯塔夫,表面上很机智,其实愚蠢至极,只会到处晃荡着去寻找另一个主人;高贵的骑士长,代表所有的传统和美好,在第一幕就被唐璜所杀害,这也导致了最终的结局,最后他的雕像是一种道德上的提醒。

阶级问题的核心是,当时的社会处于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前夕,因此在这种复杂又危险的社会结构之下,仆人与主人之间的关系就如《费加罗的婚礼》里面描述的那样,对于主人利用仆人这样的桥段已经无法取悦于当时的普通观众了。不过,这也是《费加罗的婚礼》里面剧情的一部分,当伯爵渴望行使他的权利的时候,最终却还是没能完成。同样的主题也出现在《唐璜》中,唐璜渴望勾引泽尔里娜的部分造成了全歌剧的高潮之一。但是这里的唐璜是没有阶级意识的:他追逐任何一位美丽的姑娘。同时,仆人也并不比主人聪明,比如莱波雷诺,是一个有趣的、傻乎乎的家伙,不像费加罗,他很多情况下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缺乏勇气和担当,反而是回归到了传统喜歌剧里面的仆人形象。莱波雷诺也是《唐璜》这部歌剧中最为纯粹的一个喜剧角色,歌剧中的所有人物都只与唐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不大(只有一个例外是奥塔维奥,他深爱着安娜)。

事实上,很容易区分歌剧《唐璜》里面人物的等级或阶层。安娜和奥塔维奥会唱“高尚”的音乐,我们可以通过她们精湛的唱歌技巧、美妙的嗓音(在早期歌剧中,奥塔维奥甚至是一个女高音)以及十分具有魅力的音乐中觉察到她们的道德及素质。泽尔里娜和马塞托唱歌的时候十分迷人,抑扬顿挫,简单的曲调同样也适合村民。但是只有唐璜,什么都能唱,他可以让自己的歌声同时吸引到村民和女士。他是一个会将自己打扮成仆人来与乡下女子结婚的贵族,并引诱社会各阶层的妇女。埃尔维拉、安娜和泽尔丽娜这三位女性角色,她们都在渴望和寻觅自己心中最理想的爱情,都是以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为主导的。莫扎特用音乐表现出对虚伪爱情的讽刺,又把追求自由和爱情推到了至高的地位。

莫扎特一定有一双塑造歌剧的魔力之手。他了解布拉格的歌剧公司以及对于什么样的音乐会适合这七位歌剧演员了如指掌,同时,他与词作家之间的交流十分密切,并且他的要求极高。一开始,他对已经计划好的,歌剧中女性角色的分配情况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1783年5月7日,他在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中提起过)。他希望安娜和埃尔维拉两个角色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一个是女高音,另一个是女中音,这样的角色分配在歌剧《唐璜》中显得比较妥当,我们可以看到莫扎特对达蓬特的影响,都反映在的他的剧本中了。莫扎特通过唐璜这个角色藐视和揭露了社会的腐朽,以及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尊卑思想,比如:唐璜和莱波雷诺互换衣服,他穿着仆人的衣服去诱惑女仆;他不分身份高低,邀请所有人去家里做客;当然,他所中意的女性也是没有高低贵贱之说。也许,这也代表了莫扎特内心想表达的,人是平等的,是没有高贵与贫贱之分的。

莫扎特则用他那敏捷的音乐思维,通过歌剧作品来抒发自己的叛逆情绪,透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不合理现象。剧中的唐璜甚至有着浪漫主义的色彩,他反对一切压力与束缚,解放自我,释放自我。歌剧《唐璜》是人们最喜爱的一部歌剧,也许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只有在歌剧中,平民和贵族才能平等的站在一起。

摘要:莫扎特在创作的成熟时期完成了《唐璜》这部作品,他在整部歌剧的音乐处理上游刃有余,同时,在歌剧中的人物角色安排等各个环节上,都可以看出莫扎特的独特用心。《唐璜》是一部喜歌剧,喜歌剧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它允许用音乐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亨德尔歌剧中的角色扮演,中止了音乐只反映单一情感的时代,但是,在莫扎特改造过的传统喜歌剧中,音乐与戏剧同时发生,舞台上的动作也可以通过音乐得到补充、增强,甚至是解释。

关键词:莫扎特,《唐璜》,角色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语气词даже,только与语句的意思结构分析下一篇:法国大革命中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