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内心的毕业感言

2024-04-12

发自内心的毕业感言(精选11篇)

篇1:发自内心的毕业感言

发自内心的感动

青春是一条奔腾的小溪,左岸是五彩斑斓的回忆,右岸是无比璀璨的未来,而中间生生不息的汩汩长河是对过去的感动,对未来的憧憬,而这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青春值得我们奋勇拼搏!

这一天,这一刻,我怦然心动。片片落叶留下的是缕缕清香和丝丝凝想。残阳洒了一地,地上的影子拉得斜长,像木匣里的大提琴般那么沉重,我坐在操场的草坪地上,缓缓地舒了一口气,望着被霞光染红的天,莫名地一股紧张才下眉梢,却上心头,一会儿就要长跑了……

杂乱无章的序号,把我和姝无情地分割在了两组,内心有些惆怅,没了她,第二圈时谁来做我的目标?哎!我还是想和你一起跑!这时姝逆光而来。步履轻轻,神色无奈道:罢了,第一组的速度我来带,姝,第二组就你带吧!加油!纵使万般无奈,也敌不过现实骨感。

“纭狈⒘钋瓜斓哪且豢蹋我以秒速一米直冲第一道,运起全身的肌肉,涌上前去,第一圈倒是顺顺利利地,可刚跑第二圈时,体力有些不支,头脑有些昏沉,速度渐渐缓慢,步子有些迈不开,哎,如果姝在就好了!

“丁悦琪,加油,加油!”

“丁悦琪,坚持啊,坚持!”

“脚步迈大点,后面有人追上来了!”

这熟悉的声音,是谁,抬头,眯眼,远望,围墙外边。半身竖在那边的不正是我的妈妈?母亲的声音大得令我有些尴尬,往日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有时候,真会觉得我像一块橡皮擦淡了妈妈二十几岁时如黛的眉峰,也擦淡了她当年的红唇;有时候我像一支残酷的画笔,描白了她的乌发,{灰了她的肤色,在她的眼角额间画出了褶纹。你打了一个喷嚏,她会忧郁;你明朗一笑,她的心里亮闪了繁星,你以几万倍的杀伤力伤害她一次,尽管如此,她依然会原谅你。她很温柔,却可以为了你和全世界打架;她很平凡,却可以为了你站在宇宙的对面。

原来灌了铅般的双腿,因你的呐喊,大步向前跨。浑身鼓起了劲,力量源源不断地涌上来,近了,快了,到了,母亲,你看到了吗,我是第一,我过了!

篇2:发自内心的毕业感言

一句“谢谢”很容易就会说出口,别人借给你一块橡皮,你对他说声“谢谢”捡到别人的东西还给他,他会对你说声“谢谢”帮助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对你说声“谢谢”。人一生可能会听到无数谢谢。但往往只有少数人对你说的是发自内心的谢谢,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一次我听到了一句发自内心的谢谢。

那是去年暑假,我独自一个人回了老家。临走时,爸爸给了我300元钱,让我买点好吃的。回老家的.第四天,正好是镇上的集市,我便带着200元钱去溜达了,买了一根又一根冰棍,随便吃了点东西,给姥姥买了些日用品。细细享受着这条人声鼎沸的集市给我带来的舒畅心情。溜达完了,刚要走出集市,忽然看见一个小女孩跪在集市的旁边,头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父亲病重急需用钱,请各位好心人捐点钱”。我想这里怎莫还有乞讨的人呢?我走过去,问了问小女孩他们家发生了什莫事,为什莫要来乞讨,小女孩说:“我父亲病了,要做手术,街坊四邻捐了些钱还是不够,父亲的病需要300元的手术费。现在加上我们家的积蓄还差100元钱。所以才来乞讨”。我想老家的条件并不好,300元就能做手术,但这些没有经济来源的人,该怎莫办呢?与是,我把兜里的100元钱拿出来给了小女孩。小女孩哭着说:“谢谢你,这钱我一定会还你的!”看着她的样子,我觉得她真的好可怜呀!

回到家,我没把这件事告诉姥姥,因为我害怕她们会说我上当了。可是我觉得没有,因为这个地方的人是那莫纯朴、善良。如果不是因生活所迫,她是不回来集市上乞讨的。

结果被我言重了,一个半月以后的集市上,我又碰到了那个小女孩。她说:“谢谢你,我父亲已经康复了,父亲非常感谢你给他捐助的100元钱,让我在集市上找你,打算还给你,”我接过那张皱巴巴的100元钱,鼻子一酸,想哭,但是我忍住了。小女孩又说:“真的很谢谢!”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小女孩为了父亲不惜出来乞讨,肯定连冰棍都舍不得买,虽然最便宜的冰棍只要1角钱,但为了父亲就舍不得花了。而我却一根又一根地吃着五角钱的冰棍实在是太奢侈了。但是我的想法对了,小女孩不是骗子,这里的人们只有那颗朴实无华善良的心灵。

篇3:发自内心深处的交响

3月9日晚金湘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不仅聚集了首都的音乐行家和交响乐爱好者,也迎来了不少专从外地赶来的音乐同行和作曲家的乡亲。我和金湘不仅是前国立音乐院幼年班的同学,又是同龄人,他的新作品音乐会,我一定不能错过。

国家交响乐团在邵恩的率领下,一口气演了金湘的四部交响乐作品,其中三部是世界首演,演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边听音乐,边思索,不由得联想和体验金湘以及我们这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遭遇,思绪万千。过去坎坷的经历虽然是悲剧,但是如今确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金湘的音乐创作早已成熟,对于写作中的各种关系: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与创新,共性与个性,内容与形式,理智与情感,民乐与西乐,声乐与器乐,诗歌与音乐,歌剧与交响乐,交响乐与室内乐,理论与创作……,他都处理得相当平衡,没有偏废。他是一位“全面性”的多产作曲家,他的创作体裁形式多样,几乎涉及所有的音乐领域,这在中国作曲家队伍中是非常突出的。当然他的创作也有重点,那就是歌剧和交响乐。

此次音乐会的四部交响乐作品,题材内容不同,体裁样式有别,各有各的特色。交响组曲《原野》是取材于同名歌剧的改编曲,全曲有五段,此次仅演奏了其中的前三段:《序》《恋》《叛》。该剧是金湘的成名作,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已为人们所熟悉。而这首纯器乐的改编曲与歌剧原作相比,我觉得,效果不但不弱,甚至在某钟程度上更令人回味无穷,原因是不受具体歌词束缚的纯交响乐语言,为思绪和想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更加深和丰富了原作。不过,遗憾的是,此次演出少了《情》和《别》最后两段,使人无法获得对全曲的印象,寄希望于不久的将来能欣赏到全曲。

琵琶与交响乐队《琴瑟破》也是一首改编曲,来源于作曲家自己1994年为琵琶与民族交响乐队写的《瑟》。除琵琶独奏外,中国民族乐队换为西方交响乐队,原曲在音色、音量、独奏与协奏的搭配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给人的印象是乐曲显得更为充实和饱满,乐思更加开阔奔放,引出的遐想和情感也更加多样。作曲家在此把“琴”与“瑟”抽象为“一种特有的音乐表象形态和音乐思维逻辑——中华音乐传统中特有的元素,作为全曲之‘魂’,对之加以发挥与延伸”,把“破”解释为“中国传统乐曲中乐曲发展手法之一;亦是乐曲构成部分之一”。按作曲家的构思,全曲分两大段:前段“着力于力量的冲击与动势……织体浓密、力度强烈、调性游移”;后段“更偏重于情感的升华与超脱……织体清淡、力度平稳、调性单纯”(引号内文字均为金湘语,以下同)。作曲家对自己的乐曲所写的说明,给听众提供了乐曲最具体、最权威的解释,剩下的就是听众对音乐的直接体验和感受了。我的一次性的听觉印象虽然还不能完全领会作者的意图,但是对乐曲总体的感受确实相当丰富。一种难于名状的民族精神和韵味萦绕在心中和耳边,久久挥之不去。琵琶独奏家杨靖的演奏技巧相当纯熟,感情十分投入,与乐队既融为一体,又特色突出,为乐曲内涵的揭示起了很好的作用。

弦乐队与竖琴《湘湖情》是献给作曲家深爱的父亲金海观先生的“一首心灵深处的歌”。音乐的纯净,旋律的动听,感情的真挚,弦乐与竖琴纯洁无暇的音色,在描绘湖光山色的美景中,将人们对前辈师长的无限崇敬的心情作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交响三部曲之一《天》是本场音乐会的重头戏,乐曲写作“前后经历了十几年”,“集中体现了作曲家的哲学思想、美学理念、技术功底以及技法构成”。全曲由《问天》《祭天》《巡天》三個乐章组成。第一次听这部宏篇巨作,我无法细致区分各乐章的具体内涵和特点,然而对全曲的总体确实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我觉得这是一部有广度和深度的作品,从静静的独自沉思到天翻地覆、山河倾倒之势,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心灵的巨大震撼。这里有向苍天发出的呐喊、质问和愤怒!好像在说:老天爷啊!世间的苦难何其多,何其深重!公理何在?!……彪悍的男声和哀鸣的女声的加入,与庞大的交响乐队的融合,构成了奇特的音响;最后铜管齐鸣的辉煌,给人以光芒四射、浩浩荡荡、所向无敌的气势。从苦难,经过思索,奔向光明,这就是我听这部作品得到的感受。

篇4:学会发自内心的感谢

目前在我的脑海里感谢是来自于金钱、来自于工作、来自于好好在家里听话好好读书„„直到现在我才觉得我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我现在觉得感谢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从我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外工作了。所以我住在我哥哥的家里,刚到他家我还有些不太习惯„„常常犯错误这时嫂嫂就对我大发雷霆,于是这时候我跟她大吵了一顿而且还打算离开那个家自己出去外面独立生活的念头。

直到今天的我已经是一名初三级的学生了,现在回想我几年前的自己我觉得我那时候真是有些天真。如果我那时候离开那个家我想我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有书读了、有好的生活过了、有准备好的晚餐吃了。虽然我现在和她还有些问题没有解开所以我常常不敢呆在家里整天。

所以我决定还是放弃我的学业顺他们的意思去工作还是不用管他们好好努力读书。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长大后方便自己找工作、为了自己的未来。而自己孤独的没有亲情的、没有人陪伴的埋头苦读呢„„

在一次元宵节的团圆饭中,我的一位叔叔提出了这个问题说:“你如果想读书就读吧,只要你要好好的读。”但是我那时候还是不解,于是我第一次在晚餐上的餐桌掉下了一颗不该留得眼泪。于是我哭哭啼啼的对当场的叔叔伯伯说我知道我父母外出没有照顾我们太多,而你们这些年对我们的照顾我会永远记在我脑海里的深处。虽然我现在不能做出行动来证明我所说的话来实现我说的话但是我在这里向你们保证我会自己好好学习、不会去学坏的„„但是我平时的一些让您们生气的行为请你们可以原谅我。因为我真的想做好那件事情但是我还是搞砸了。所以目前的我不能报答你们什么也不能给你们什么因为我只有从学校中让你们知道我的表现了会让你们觉得您们对我的照顾是不会错的。

所以,我想对你们说一声“谢谢”是你们让我知道亲情的味道是什么、是你们让我有了学知识的机会、是你们让今天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这里我想各位初中生都有我这种复杂的事情发生在你们身边吧。但是作为我从这件事情出来的人告诉你们只有学会发自内心的感谢„„你们将会让这件事情画上美好的句号。

篇5:发自内心感谢的话

2、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先沉默二分钟;先处理好心情,再处理事情。

3、朋友,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愿所有的幸福都围绕着你,祝天天开心,幸福永远!

4、衷心谢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谢谢你帮我,祝你快乐,愿你岁岁平安,事事如意。

5、感谢是美德中较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较不好的。

6、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积极生活的态度。

7、如果我能够高高飞翔,感谢您给了我一双有力的翅膀。在您的目光中,我如沐春风。

8、感恩是用一颗充满爱的心来感受,是用一颗宽广的心来体会,使用一颗感谢的心来对待。

9、感谢你的帮助,感谢你对我做的一切,任何时间,请接受我最真心的祝愿。

10、佛教我们以真诚心、恭敬心待人,绝不跟人结冤仇。

11、一辈子要感谢的事有很多,谢谢一路上的欢声笑语,谢谢一路上的坎坷曲折!

12、我是一个没有明天的人,有了你,你就是我的明天。

13、常怀感恩之心,力行所能之事,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平安是福,感谢有你。

14、谢谢你,总是在我最失落的时候出现,有你这样的好朋友在我身边,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15、老师是母亲,是除地球之外的最伟大的母亲。

16、心满意足享受每一点快乐,是走向幸福的途径。

17、今天是感恩节,感谢自己,一直那么努力生活。

18、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你周围所有的人。

19、不要指望谁陪你一辈子,没光的时候连影子都不陪你。

20、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贵;走上了成功,才知道您的伟大;谢谢您我尊敬的老师!

21、感谢您在我的童年里撒下欢声和笑语,每时每刻都为我着想。

22、感谢所有陪我走到现在的人,尤其感谢打算仍然硬着头皮陪我走下去的人。

23、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您,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4、学会感恩,谨存一份感恩的心,我们生命的每段历程才会充满温馨与感动。

25、为他人弯腰,拾起善意的心情;为他人着想,换来真切的感激。

26、感谢您,我亲爱的妈妈,你就像是我的指路牌,时时刻刻为我指引道路。

27、尽管我零杠六,但是我还是赢了。感谢队友,感谢射手,感谢鲁班。

28、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

29、感谢哥哥嫂子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老公和我更要加倍对他们好,才能报答这份情意。

30、朋友的心意,不在话语多少,只要你能感受到温暖就好,愿你幸福平安。

31、人,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接纳别人,也要学会认识自己。

32、感恩鸟语花香,感恩春和景明,感恩蔚蓝的苍穹。

33、感谢生命里对我付出对我好的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34、感恩由心而生,用心而做。有一颗感恩的心,多一份温暖的情。

35、人类因为感恩而伟大,世界因为感恩而美丽,感恩是爱的延续,爱是生命的动力。

36、感恩是如同一颗透明的水晶,让人倍感珍惜。用心体会每一次感动,你会收获美丽与欣喜。

37、用点滴的心去品味生活,用感恩的心去环视周遭。

38、老师,感谢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

39、感激上天创造了一个感恩的节日,让我有机会献给您们最真的祝福:祝父亲母亲永远快乐!

40、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更是一则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种幸福;感恩更是一个永恒的支点。

41、你会上当,不是因为别人太狡猾,而是因为自己太贪婪。

42、尊敬的学长,感谢你们的引领。带我走出了初进大学时的迷茫,指明了一条方向。

43、若是现在你来找我的话,可能我会骂你一通,可我想,我还是会跟你走。

44、感谢陪伴我一同走过童年时代、少年时光、青春岁月的同学们!

45、我们可以通过感恩的桥梁,走向光明的未来。

46、感恩所有的遇见!谢谢你们!丰富了我的人生!有你们真好!

47、愿我们能一直走下去,愿今后的日子,快乐相随,好运围绕,吉祥作伴。

48、最美的风景,在感恩的眼里,最动听的话语,是彼此的慰藉。

49、谢谢老公不辞辛苦,在周末时总带着我出去玩,满足我到处跑的愿望。

50、经拥有那欢乐时光能否共同到老直到永远也许不能,但也很高兴必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美。

51、我知道我心底的最爱,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爱护的最美好的人——就是母亲。

52、感恩相遇,感恩信任,感恩支持,缘分路上,我们共同前行!

53、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感,不为浮名所累。

5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5、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

56、风是爱的呼唤,雨是情的`交融,最爱你的人,最牵挂你的人永远是你的父母

57、帮助,只是举手之劳,而感谢却是永无止境的。

58、拥有感恩的心,你会感谢善良的人们给予你的每一份善意,无论相识不相识。

59、不管昨夜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早晨醒来这个城市依然车水马龙。

60、感恩是乐观。感谢困难,感谢挫折,是乐观。

61、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我感谢您,是用千言万语表达不出来的。

62、有一个安稳的家就该心存感恩,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丈夫妻子感恩孩子!感恩身边的人!

63、如果没有你的帮助与支持,我就不会拥有现在的力量与情怀!

64、忘记别人对不起你的,记住你对不起别人的。

65、勿问儿女几多情,儿女铭刻见言行。不知斯人何时逝,珍情惜今爱不尽。

66、感恩对我好的人,是你们,给了我力量,是你们,陪伴我成长!

67、天道酬勤,凡事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68、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69、真正感恩的心,是依教奉行。感恩与慈悲的意念,平时就要养成。

70、感谢你们,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跟随在我身边,对我细心的呵护与照顾。

71、继往开来迎新岁,举金杯春满万户,与时俱进贺丰年,传笑语喜盈千家。

7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3、人生旅程上,您丰富我的心灵,开发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谢谢您!

74、给予之情,必当加倍奉还,风雨同行,必当一生珍惜。

75、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不要用恨来结束一段爱。

76、毕业季,青春不散场!感谢最美的时光有你,我们继续征程!

77、用点滴的心去品味生活,用感恩的心去环视周遭。有关感恩的句子。

78、心怀感恩让人少丝怨恨,心怀感恩让生活多些灿烂,心怀感恩让人生更添魅力。

79、兄弟,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对我的帮助,我会记得你对我的好的。

80、永远别忘曾经给你撑过伞的人,感恩曾经帮助过我的每一个您!

81、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篇6:发自内心的感谢信

人和所有的亲人、朋友的爱护和关爱......每每这个时候,就会响起妈妈讲了很多年的故事。虽然听了很多遍,但每次都愿意听,喜欢听妈妈讲的时候的语气,喜欢妈妈讲的时候的表情,喜欢妈妈讲的时候透出的自豪,如今虽然遥隔千里,依然能在电话里面有意无意的让妈妈再讲一遍。

妈妈每次的开头大意都是:你本来是被“计划”的,没想到你安全的降生了。原来,妈妈怀上我之后一

直都很太平无事,没想到临产的时候出现了问题,难产!医生征求爸爸的意见:“大人小孩只能保住一

个?要保哪个?”,爸爸毫不犹豫的(据妈妈说)告诉医生:“保大人!”妈妈说:“没想到你命真大,居然站着来到这个世界上了!”

小的时候一直还不理解爸爸为什么这么坚决的“不要我”,一直庆幸自己命大福大的;长大了,才渐渐

明白爸爸这么坚决的理由,换成谁都会这样做的。渐渐的,每当妈妈说起这一段时,看着妈妈的自豪,我自己也觉得很自豪,自豪自己能站着来到这个世界上。

也许是家中最小的缘故,也许是来之不易,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对我关爱备至,享受着所有家中老小的优厚待遇及额外的呵护。家中所有好吃的都不会落下我,妈妈说,出生后,那会奶水不够吃了,我每次吃奶的时候,都吸吮的很用劲,很生疼,也很心疼,生怕我吃不饱,长不好!后来长大了,只要别人

给她什么吃的,她都会我留一份,哪怕只是一颗糖!这也许就是大家说的溺爱吧!当然溺爱我的还有爸

爸、哥哥姐姐......我是个幸福的人,当我走向社会,遇到了很多帮助我的人,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当我有了自己的小家时,爱人同样关爱有加,岳父岳母对我也格外关照。

篇7:他们的欢乐发自内心

要是没看过《走过田野》这本调查笔记,你很难相信今年50岁的曹志耘教授曾经走遍青藏、湘西、云贵等艰难险境。曹教授文质彬彬,标准的书生模样。但是,作为方言研究者,他却要深入田野,从北京跑到“穷山恶水”,到那由于封山一年只有几个月才能有缘进入的独龙山;坐上小面包在山间泥泞中蜗行5公里却要花费大半天时间,遇上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山路为塌方所阻时,只能望天兴叹。

由于要调查保存比较完好的语言文化,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的“小旅馆”是家常便饭。晚上,和老鼠共处一室,被饥饿的它们咬咬脚趾的事,对他来说,也并非传奇。不过,也就是这样的经历,使得曹志耘有机会“仰望”透亮的银河,看看没有污染的“星空”;也正是这样的研究“韧性”,使得他感受到了都市中少有的真诚。他们的快乐不需要巧克力、不用“欢乐谷”的惊险刺激,简单的歌唱、诵经行吟时的满足,即使身处绝壁、孤绝于湖心小岛也能体验得到。因为,这些发端于内心。

面向问题走进田野

学习博览:据我所知,目前您在从事“中国方言文化典藏”的工作。什么是方言文化?与传统的语言学、方言学研究有什么不同呢?

曹志耘:所谓的“方言文化”是指方言里面和文化密切相关的一些现象,比如词语、谚语、歇后语、歌谣、民间故事,从文化的角度说,也就是文化里面具有方言特性的那一部分。

我们经常说语言、方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就是指方言当中具有文化性的这一部分内容。比如,有一个方言词叫“马头墙”,除了读音外,其实它是含有地域文化性的。现在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变化,不仅方言在消失,地域文化在急剧消失,方言文化也在加速消失。我们就是想把这一部分弄出来,作为调查的对象。

学习博览:做这部“文化典藏”,您打算如何动手呢?

曹志耘:通过实地调查,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方言文化的部分进行录音、摄像、拍照,把方言和文化这两方面的要素都客观、真实地记录下来。然后把它做成资料库,一方面是保存,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大家利用。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我们计划在全国铺开,不光只在汉语地区调查,也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地区。通过多年的田野调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统一的调查规范、调查条目、调查的技术要求。有了这些经验和技术支持,“方言文化典藏”的工作就有了框架。当然,我们一下子做不了很多。这次第一批工程,会选择十来个地点,以后陆续增加调查点。

学习博览:方言学的研究,很多情况下是以方言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调查的内容包括方言的发音、词汇。您怎么会想到要做文化方面的工作呢?

曹志耘:以往的方言调查、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学理的目的,研究方言的面貌、特点,它和古代语言的比较,研究它怎么从古代语言当中发展变化出来。方言文化的调查研究是要把即将消失的这部分方言文化现象,比较科学、真实地记录保存下来,从学科的角度来说,具有一种学科转型的性质。

现在方言文化方面的很多东西已经没有了,器具没了,相应的名称也没有了。如果没人从事研究和保存,过十年,情况大不一样。这种消亡是加速的,越来越快,到那时,没了的东西会更多。现在我们损失了20%,到十年以后也许损失50%,甚至更多。这是我们整个国家、社会在现代化进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方言文化的保存是有时间性的,等以后有了钱、或是有了人再来做,那个时候就算你有了条件,但是却没东西可做了。

前几天《中国社会科学报》约我写文章,题目叫做《面向问题:汉语方言研究愿景》。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学理研究转向问题研究,这不是个人的学术兴趣,而是中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是历史性的选择。

其实,上个世纪初胡适就提出,“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现在的社会状况可能跟当时不完全一样,但是现在问题确实很紧迫。所以我觉得必须得有人去研究问题。我希望能够倡导、实践这样一种方向、一种学术转型。这个课题就是一种实践,原来我们只是在嘴上说说,现在我们真正开展起来。

学习博览:您曾在文章中提到过,您小时候是在浙江金华汤溪的农村长大的,当年曾经砍过柴、务过农。现在,作为一名身处北京的学者,您没有埋头书斋,而是选择走进田野、做实地调查,到农村去、到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去,这是否和您的个人兴趣相关呢?

曹志耘:从个人角度出发,其实没有必要去做这个工作。我可以把调查的发音人请到北京来,记录下他们的发音,从案头到案头,也可以完成方言学的研究。这也是纯粹的语言学的研究方式。

不过,我觉得语言也好、方言也好,都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她是和人联系在一起的。把语言剥离出来,只研究语言本身,这种思路不是说不可以,但我觉得还不够,语言学的研究应该把语言作为一个切入点、一个了解文化的途径,而不是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

我做过很多的田野调查。出去调查、去搜集新资料很费劲。现在方言也好、民族语言也好,在交通便利、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部分精神财富已经消失得很厉害了。保存比较好的还是那些偏僻、落后的地方,像独龙江。但是那里的交通、生活是城市里无法想象的,从县城去独龙江, 90公里的路要坐9个多小时的汽车,路况之差可想而知。只有这样的地方,语言文化才保存得相对较好。

从事田野调查,第一步就是要到老百姓当中去,必然要接触到当地的人、当地的文化、当地的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容易产生一些新的认识、新的思考。老乡们的生活状况、他们面临的问题、他们的想法,对我是有影响的,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学术、思想会产生变化。比如去丹巴,当地没有宾馆,到了村里,你只能住老乡家,跟他们一起生活。一方面了解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思想和感情的沟通。这样你就会主动转换角色,会从他们的立场来看问题、思考问题。而不是作为一个研究者、外来的学者,高高在上,从上往下俯视他们。我们是虚心的学习者。

语言学者的文化担当

学习博览:现在也有很多人在从事保护传统、地域文化的工作,像作家冯骥才和一些民俗学学者等。作为一位语言学家,您的角度和他们有何区别?

曹志耘:保护地域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可以从自己的不同学科立场出发。作为语言学者,我们也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条件:从语言的角度把方言文化里面一些跟语言相关的文化现象提炼、整理出来。

就拿民间故事来说,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学者也做这方面工作。他们整理出来的民间故事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的做法是用普通话把故事的梗概记录下来,转述出来。故事的大意保留了下来,但是故事原来的形式却无缘得见。当地百姓怎么说的,他们的用词和句式有什么特点,包括声音有什么特点都完全被掩盖了。你看到的是一个转化过了的文本。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这些民间故事用当地语言讲出来,把词、音都记录下来,同时还有摄像,把讲故事的神态拍下来。通过语言学的方法记录方言,整理语音系统、方言用字,是更加原生态、真实、全面的材料。从事“中国方言文化典藏”的工作,我们最大的追求是保存一种“实态”的中国方言文化资料。

其他学科不具备语言学的这种专门技巧,可能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了。从这个角度来讲,语言学家从事这种工作也是一种责任,你不做就没有人做。这也是我在长期的田野调查过程中意识到的我们专业所必需承担的一种专业责任。

学习博览:通过之前的田野调查,您发现国内方言保存的现况如何?

曹志耘:这个问题就很复杂了。笼统地说,各地的方言以及方言文化正在消亡,发展变化速度非常快。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是在加速地变化。

1949年以前语言变化的速度,受到交通、教育、人口流动的限制,还是比较慢的。解放以后,50年代经历了文化教育普及,推广普通话运动。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交通条件改善,广播电视传媒普及,包括现在的城市化,对语言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更加直接。

汉语方言也好,少数民族语言也好,等于是在一种不可抗拒的情况下,不由自主、被动地加入到变化中来的,而且变化越来越快。现在,沿海地区、发达地区、大城市里面,语言的变化很大。但是一些偏僻、落后的地方,相对来说方言的保存还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中国的现代化的程度并不是很高的,历史有限。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也有很多方言。200多年来,日本经历的现代化强度要比中国大得多,现在可以说没有什么方言了,东京、大阪只是在腔调上有些许差别。

学习博览:所以,我们看到您在田野调查方言时总是找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地老人。您在文章中提到,现在理想的“发音人”已经很难找到了。

曹志耘:我们要记录当地传统、纯粹的方言,需要一个当地土生土长的没有受外地语言、文化影响的人。这样理想的发音人的确是越来越少。比如说,90年代我在浙江金华做调查,编撰《金华方言词典》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问题了。金华不算小,当时也有几十万人口,但是找一个地地道道出生在金华、父母也是金华城里的人已经十分困难了。上海在做“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调查。寻找理想的发音人也是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找不到符合条件的发音人。为什么?很多都是从乡下来的,或者是父母双方有一方是外地的。

发展之殇,保护之痛

学习博览:去年广州亚运会前夕,广州市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但是,却遭到了市民的误解,甚至组织过“保存粤语”的活动。最后,当地官员不得不出面澄清,政府并无“推普废粤”之意。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又回过头来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方言、自己的传统文化。如今,像越剧、昆曲、黄梅戏等地方戏剧也已得到了复兴。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曹志耘:重拾对自己方言、文化的信心,可以用费孝通先生提出的 “文化自觉”来理解。“文化自觉”认识到自己文化的价值,认识到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的异同,对自己文化的持一种清醒、客观的认识,这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中国来说,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觉得国外的文化先进,所以当时有股崇洋媚外的“潮流”。那时候对自己的文化连想都不去想、看都不去看,就觉得她落后。什么时候会真正有“文化自觉”呢?当经济等各方面都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物质条件一旦具备,就会生发出一种文化自信,有了这种自信才会有自觉。文化自觉不是我们呼吁、宣传就能产生的,她需要有物质条件。

比如说江苏,“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首先在江苏开展起来。当地的领导、百姓都非常支持,很愿意做这件事情,出钱出力。他们觉得他们的方言、文化,应该保存。昆曲、苏州评弹,包括苏州话本身都是非常美的。苏州市的一位教育局副局长多次表示苏州话是全世界最美的语言,他们要去保存,要投入人力、财力来做这个事情。同样的事情,到贵州等偏远的地方去宣传和推动就很难,因为当地的官员和百姓没有心思与精力来考虑这样的问题。对于他们而言,第一位的仍是要发展,要脱贫致富。

这里面存在一个悖论,发展的过程当中,很多传统已经消亡。建筑、民俗还能够恢复,比如说地方戏,多少年不演,现在可以演起来,而方言文化却是不可再生的。

学习博览:就像您在湖南永州调查的“女书”。据说现在已经“濒危”了。

曹志耘:“女书”作为一种书写的符号,是可以学习的。千年以后,你也可以学甲骨文,因为她是有形的、有载体的。从这方面来说,是可以恢复的。但是在江永,“女书”是和土话相关联的,是土话的文字版,如果土话消失了,再回过头来说复原就“回天乏术”了。土话消失了以后,“女书”失去了书写的对象,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最后只能放在博物馆里面,变成一种文物。所以发展、保护两个方面,若是先发展后保护的话,那要看保护的时候还有没有可保护的东西。如果发展起来之后,连保护的对象都没有了,还保护什么呢?

在青海的乐都流行“花儿”——西北民歌,每年还会有盛大的“花儿会”。她是用地道的青海方言创作和演唱的。外地人就很难听懂了。现在,有人提出,要让花儿走向市场,就必须放弃青海方言改用普通话。这是地方性和普及性的矛盾。有人举例说,王洛宾以普通话改造西北民歌。但是,我想问的是,被王洛宾改成用普通话演唱的那些歌曲还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歌吗?

学习博览:挪威学者杰斯特龙提出了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概念,试图在保护和发展之间实现一个平衡。并且,在他的努力下,在中国贵州的梭戛建立了一个这样的博物馆。不过,您好像对梭戛的经验比较悲观?

曹志耘:生态博物馆强调保护和发展是一体的,所以保护的时候也是在发展,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是在保护。现在全世界有几百个“生态博物馆”,相当一部分是成功的。但是在中国,我认为它是失败的。

因为杰斯特龙选择了在贵州建博物馆。其实,现在,大家开始认识到,要想成功建设生态博物馆,反而应该在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些地方的百姓能够接受这种理念,而且能够自觉去践行。问题是,在发达地区做,又是先发展后保护,很多传统已经发生了变化。杰斯特龙选择去落后的地方去做,有他的目的,希望尽可能把它保存好,但是在一个没有保护意识、没有物质条件的地方推行,反而事与愿违,加速了它的消亡。因为,当地把这当成了旅游和产业,成了脱贫的途径。

所以,我在丹巴的调查中有这样一种想法:丹巴原有文化特质的变化和消失是绝对的,相对的只是变化的速度和程度罢了。对丹巴根本性的危害恰恰是我们这些喜爱它的游人自己,是游人们裹挟而来的商业意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其他所谓的现代文明。

田野寻踪

学习博览:您在新作《走过田野》的田野调查笔记中,记录了许多您在调查中与老乡们交往的片段。像巴松湖的卓玛、南宗寺的姊妹俩、可爱的降初一家、谷撒村民……,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淳朴鲜活的画面。

曹志耘:虽然田野调查比较艰苦,但是这方面的经历确实是你在城市里面体会不到的。比如我接触的发音人,他们的那种快乐、那种欢笑,是真正发自内心的。

为什么我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和调查有关系。我是从农村来的,在大学当老师、做研究,开始田野调查。看到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以后,我觉得我们应该思考,除了理论研究以外,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这是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想法,我现在就是在逐渐地、尽力地去实践这个想法。包括刚才说的“方言文化典藏”。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出成果,而是尽自己的能力把一些宝贵的语言文化保存下来。

就像梁思成,当年他为古迹建筑的保存各方奔走。据说,日本奈良古城就是在他的呼吁下保存下来的。我去过奈良,的确是很古色古香的。这样的工作,已经不再仅是学术工作,而是一种行动。

学习博览:我们发现,最近您好像比较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化,做了大量这方面的调查。

曹志耘:是。其实中国的学者如今面临的不是要“走出去”的问题。按照现在的学术实力,我们还走不出去。国内研究方言的学者,很少涉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学者也不问汉语方言研究,总的来说学术视野和格局比较狭窄。即使从学科发展来说,也应该打通关联,扩大研究领域。一开始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想接触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现在也有新的思考:不光是语言,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很有价值。汉文化虽然各地不太一样,但是基本的格局、理念还是比较接近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有很大的独立性。

就像独龙族,他们生活在独龙江边的一个山谷里。因为路不通,有半年不能与外界往来。她的特性、保存下来的传统的东西就比其他民族多得多,是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样本,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或者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是非常珍贵的。她的一些价值观能够给其他的民族带来启发和借鉴,这就是多样性的作用。一个互相作用、互相激励的整体,才是真正的多样性。

学习博览:到目前为止,您去过多少个方言调查点?

曹志耘:汉语方言点大概有100多个,少数民族语言有五、六个。

学习博览:那您现在比较感兴趣的调查点分布在哪块地区?

曹志耘:我现在很感兴趣的是藏东南那一带,就是西藏的东南部,察隅、墨脱。那里有西藏的少数民族,像门巴族、珞巴族等都生活在那里。那里的语言文化保存得非常好,但是没人研究。去年我去了一趟林芝,想去察隅,实在是没有办法去。在路上要走两天才能到,遇上有事故、塌方的话就更难说了,可能停那儿好几天。这些对于研究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地方,在今天还是很难进入。

【调查手记】

中午到侯廷建家吃饭。菜就是一大锅腊猪蹄,还有一盘“折耳根”(就是鱼腥草)。这两样我都没法吃,只好用菜汤浇饭,因此饭吃得挺多。吃饱了,刚把碗放下,没想到突然从身后伸过一只手来,“啪”一下把满满的一碗饭扣在了我的饭碗里。我回头一看,女主人正得意地笑着呢。主人说必须吃掉,这是苗族的规矩。我只好端起饭碗,硬着头皮把这碗白饭吃下。刚想放下碗筷,女主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啪”的一声又给我扣了一碗饭。这下我可傻了,怎么办?主人们显得很高兴:“吃了!吃了!不许剩下!”面对如此热情的主人,我也不好给他们难堪,只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往下咽。但这次我学乖了,就是始终剩一点饭在碗里,表示还没吃完。否则再被扣上一碗我真的就要撑死了……后来,听当地人说,因为苗族地区以前粮食紧张,吃不饱,所以来了客人就拼命地给客人扣饭,以表示客气。而这套又快又准的扣饭动作,也堪称苗族妇女一绝。

——2009年贵州谷撒调查

(在丹巴甲居的阿支拉家调查结束后)临行的前夜,阿支拉家举行了一个歌舞晚会,为我们送行。为了表示热情,阿支拉还邀请了他弟弟一家人来参加。开始时VCD机里播放着藏族歌舞,但一会儿没信号了。拥忠就跑出去叫她爸爸来修。我们以为这种故障无非就是在机器上敲打几下,没想到他进来后二话没说,抬起脚在机器前面的木地板上使劲地跺了几下,机器果然就恢复正常了。真不知道这叫什么门道。

晚会上,歌声笑语不断。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上阵表演。平时给人严肃印象的阿支拉,没想到这时也跟老伴一起载歌载舞。那天晚上最兴奋的肯定是拥忠,她特意换上了艳丽的民族服装,给大家表演了好几段歌舞。在大家的怂恿下,我也和降初的妈妈合唱了几句《古堡情歌》。不过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轻松和欢乐,是我们所无法拥有的。

离开甲居时,阿支拉全家把我们送到公路上。一路上岁美没说一句话,我感到有点奇怪,一看她却见在不停地抹眼泪。学生说岁美从昨天就开始哭了。我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

离开甲居以后,降初有时还会打电话来,我也寄些书籍、本子、挂历之类的东西给她,鼓励她好好学习。她现在在县城的城区小学上六年级……2006年底,她寄来一封信,里面还有一张她的画。不知道为什么要在一个小女孩的上面写上“曹叔叔真帅”,有点文不对题。

——2006年丹巴甲居调查

(《走过田野:一位方言学者的田野调查笔记》,

篇8: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呼唤

1. 请不要用讥笑和讽刺来教训我,这除了使我感到自卑和伤心之外,什么也得不到.

2. 请别纵容我,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能使你们有求必得,你们也不该对我有求必应,有时我的无理要求,只是试试你们罢了.

3. 请你们别老在别人面前纠正我,如果你们单独对我说讲,我会改正得更快些.

4. 请别对我照顾得过细,保护得太多,这样我只会觉得自己老长不大,最终会变成一个大笨蛋.

5. 请别为我的行为承担后果,我所做的应由我自己来承担,即使是痛苦的后果也一样.只有这样,我才能亲自去体验人生.

6. 当你们把我当做”小皇帝“时,你们自然成了我的奴仆,你们又怎能要求皇帝去孝顺他的.奴仆呢?

7. 请别过分为我的毛病担心,有时我犯”病“,只是为了引起你们的注意罢了.因此,别把我丢在一边不管.

8. 请别总是在耳边唠叨个不停,不然我会装聋作哑的.

9. 当我向你们提出问题时,请别嘲笑我的幼稚,更不要不理睬我,否则我会转而去问别人,同样不去理睬你们的意见.

10. 请千万别向我暗示你们都是永不犯错误的完美无缺的人,否则,一旦我发现了真相,我会受不了的.

11. 我不喜欢您为我护短,因为我明白,护短只能越护越短,最后失去自我.

12. 爸爸妈妈与其苦苦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还不如扎扎实实地教我们学会做人.

篇9:发自内心的呼唤作文500字

任何人都爱自己的母亲,都信任自己的母亲,甚至无时无刻都在想自己的母亲。有的人离开母亲几天就受不了。而我不会,我的母亲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走了,连一张照片也不给我留下。我有时也想她,想见见她。

妈妈,亲爱的妈妈,你难道真那么狠心吗?如果您能回来看我一眼也好。妈妈您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和爸爸离婚了,并把我丢下。

我恨你妈妈,我恨你丢下我,我恨你连一张照片也不给我留下,我恨你离开我,也不来看我一次。

我恨你的同时也爱你,因为我想你。想让你给我炒菜,想让你为我看作业,想让你抱抱我,想让你教我很多东西。妈妈这是我发自内的呼唤,您听见了吗?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我也还不知道我的身世!

那次,后妈·爸爸和我到爸爸的战友家去吃饭,吃着吃着我后妈无意中把妈妈的.事说了出来。我由于好奇向奶奶问道:“奶奶,我妈妈到底是谁?在哪儿?”奶奶告诉我一切后我只是轻声说:“呵,哦。”然后冲出屋到外面大哭了一场。

从那以后我一直听到关于我妈妈的事,虽然脸上装作不在乎,可我的心里却默默流泪。

篇10:发自内心感人说说

1、岁月里,孩子在长大,父母在变老。我们真的有必要抽出时间抓紧对方的手,慢下来,一步一步。

2、只要牵着妈妈的手就不管去哪里,妈,爱你,你要一直好好的,我还要带你跟老爸出去走走,去很多地方,吃很多好吃的。

3、对爷爷的去世,我小时候总认为他是去街上溜达了,自己骗了自己,然后长大了知道那是自己在骗自己。

4、二十年之前的自己还是无忧无虑,今天的自己不似以前快乐,爸爸最近重病住院,妈妈想陪左右!希望一切安好!夜晚的自己孤寂感会慢慢倾袭左右!希望时光啊慢些吧!

5、对于亲人,明明知道不能陪自己一辈子,但还是会害怕,从来不敢想象如果离开那一天自己会怎样,该怎么面对,光想一下心就会疼,姥姥,姥爷,爸,妈你们一定要慢一点老……

6、感觉时光好快,离开爸妈才发现,爸妈老得好快,自己成长得好慢。领悟,这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共勉,这一份又一份不变的爱。

7、小时候的我每天都拉着妈妈的手去邻居家逛,到了那里在去另一家,妈妈讲的时候说我太淘气,现在马上就要毕业了,面临着选择,我要加油了。

8、永远不用到担心爸妈的`信息不会回,因为你知道他们爱你。他没回信息,你会着急,是因为你不知道他爱不爱你。

9、已没有大把可以挥霍的青春了,一个倔强的充满理想的年青人,在社会上跌跌撞撞的成长着,学会了世故和圆滑,但骨子里仍怀有理想,仍坚持着自我的价值线,生活让我学会坚强。

10、想起两年前我曾握紧妈妈的手抱头痛哭,原本以为越长大越不会感性,最后发现只是感性的频率低了,但对于回忆,每一次的感触却更深更远……

11、爸妈都年过半百,每次回家我都会悄悄仔细看他们脸上岁月的痕迹,不由得内心触动,欲哭有泪。只要过年过节我都会抛掉一些琐事回家,就为了陪陪他们,嘴上说回家太麻烦,其实心里可高兴,我也不怕麻烦。

12、有空多陪陪爸爸妈妈,不要和他们吵架,妈妈的唠叨也多听一听,爸爸的严肃可能有一天会老得都没有力气对你发脾气。

13、每次想到父母都会不舍,可是忘了什么时候不愿回家了,回家也和朋友去玩去聚,希望以后可以多陪陪他们。

14、父母为自己做了太多的事,我什么也都懂,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希望我能彻底改变自己,努力一年不留遗憾,不让他俩操心了。

15、十年前的的自己,总是有着属于那般年纪的笑容,脑海中的故事也不是那么的多,那年那事那笑容。

16、时光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以前总觉得这一生还长,没想到一晃,所珍惜的东西都消失许多。

17、二十多年感觉很不懂我的父亲,真的从来没有和他好好聊过天,说说话,有什么事都和妈妈说,但是我知道我的父亲是个巨人,这么多年遇到很多坎,他都挺过来了,我也知道他真的很累,虽然表面没什么,我知道他的心情是多么沉重。

18、从上学到毕业工作,自己都不是个经常主动打电话回家的人,但是在外面,我一直很想家里,很担心父母身体,更怕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

19、我爸爸是个倔脾气,偏偏遗传给了我,所以吵架都会天翻地覆,想着二十年前的我肯定还不会跟他吵架,二十年后的我也一定不会跟他吵架。

篇11:刘一含慈善是发自内心的

公益并不遥远,慈善就在你我的一念之间。当你递给焦渴的问路人一杯凉茶,慈善就在你殷殷的双手上;当你帮着残疾人推动轮椅艰难上坡,慈善就在你掌心微微沁出的汗水里;当你披着展会志愿者的挎带在炎炎烈日下执勤,公益就在你无私奉献的微笑中。你在敬老院里真诚地陪着孤寂的老人聊天解闷,公益就在你和善虔诚的亲情里;当你志愿成为一名无国界医生,到战乱和灾荒盛行的非洲去救死扶伤,你就是当代的公益天使;当你离开生活优裕的城市,只身到山寨小学支教,公益的丰碑就会刻上你平凡而不朽的名姓。公益慈善并不是别人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它就是很小,很平凡的生活在我们身边。

《时尚北京》:第一次听说“慈善”是在什么时候?

刘一含: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公益和慈善正是我们悠久历史的延伸。我们的长辈就影响着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要做善事,要帮助别人。

《时尚北京》:你觉得自己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参与到慈善这项事业中的?

刘一含:谁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谁也难免有犯难的那一刻,伸出去的手,伸来的臂膀,会把整个人间搂得更紧,抵御风雪和严寒。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者是有福的,是欣慰的,时时谨存善念,我觉得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尽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时尚北京》:你认为慈善事业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刘一含:我会把它作为一生的事业去经营。

《时尚北京》:私下里,你会用什么形式来关注慈善?

刘一含:现在微信、微博网络上都有一些关于慈善的消息。

《时尚北京》:你都参与过哪些慈善活动?给你触动最大的是哪次呢?为什么?

刘一含:我自己喜欢私底下去关注需要帮助的人,捐一些钱和物,但都是匿名的。对我来说每次能够帮到别人尽自己微薄的力量我就很欣慰了。

《时尚北京》:你觉得身为明星来说,对慈善事业或者是慈善活动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刘一含: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公众人物,所以身体力行的去做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宣传,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事业当中来。

《时尚北京》:对慈善事业,你有怎样的理解?

刘一含:慈善不是你一时的兴起去做的某一件事情,每一次付出都是一种愉悦的、美好的。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时尚北京》:你觉得做慈善事业是要高调还是低调呢?

刘一含:我觉得慈善这个事情无谓高调或低调,只是方法途径因人而异,其实都是好事。只要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生活中的刘一含有很多面,时而很静,时而很闹,有的时候大大咧咧很二,又有细心的一面。没有工作的时候会喜欢在家死宅,给家里人做饭。有压力的时候让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如果心情不好的时候会让自己出门走走。“世界那么大,我得去看看。”

《时尚北京》:最近在看的书是什么?

刘一含:最近在看《终结的感觉》讲的是人在

不同时期对事物的看法和偏见。

《时尚北京》:现在经常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刘一含:下一站去哪?

《时尚北京》:你是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吗?

刘一含:当然不是,表达自己是我的弱项。

《时尚北京》: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刘一含:平常心。

《时尚北京》:觉得自己是一个时尚达人吗?

刘一含:我只选择适合我的和我喜欢的,不会追赶潮流。

《时尚北京》:对时尚怎么理解。

刘一含:穿出自己的性格,符合场合就好。

《时尚北京》:有喜欢收集的时尚单品吗?

刘一含:我喜欢发卡,但一般都在家里戴。

《时尚北京》:最喜欢怎样的穿衣搭配方式?

刘一含:简单舒适。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感知6以内的数下一篇:和硕县高级中学岗位聘用实施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