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考试题

2024-04-10

七年级上册生物考试题(精选8篇)

篇1:七年级上册生物考试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地上的落叶

B.山羊

C.苹果树

D.珊瑚虫

2.最早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人是()

A.贝多芬

B.罗伯特.虎克

C.爱因斯坦

D.达.芬奇

3.下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学校里的一个人

B.学校里的一群人

C.整个校园

D.学校里所有的人

4.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荒漠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5.关于对基因的描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基因上不含有任何遗传信息

B基因上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C基因在DNA上

D生物细胞内都含有基因

6.鸟类适宜与飞行生活的主要器官是:()

A.带有羽毛的翅膀

B.角质的喙

C.后肢

D.眼睛

7.水稻适宜在南方生长,小麦适宜在北方生长。造成这一差异的自然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湿度

8.人体细胞内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

A.46对

B.23条

C.23对

D.92条

9.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结构的的是()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壁

10.关于染色体的组成下列哪种说是法正确的()

A.DNA和蛋白质

B.DNA和细胞质

C.细胞质和叶绿体

D.细胞质和基因

11、民俗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生物的()。

A、生长现象

B、适应现象

C、遗传现象

D、变异现象

12、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鹰

C.鹰→蛇→蛙→昆虫→草

D.草→蝗虫→细菌、真菌

13、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仙人掌的刺变态成针状,这说明了()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改造环境

14、目前餐桌上流行的各种蘑菇、香菌等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

15、“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A.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

B.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

C.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

D.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

16、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点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点仍存在,那么污点在()

A.玻片上

B.物镜上

C.目镜上

D.反光镜上

17、若要使视野右上角的图像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A.右上

B.右下

C.向左

D.向左下

18、上完“显微镜的使用”这节课后,学生讨论时提出了以下6个问题,你认为其中哪些是正确的?()

①先将做好的装片安放在载物台后,再进行对光

②镜筒下降时,眼睛必须注视目镜

③视野太暗时,首先考虑的是换用较大的光圈

④观察较透明的装片时,要用较强的光线

⑤当视野中出现图像时,要进一步用细准焦螺旋把物像调得更清楚

⑥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长

A.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③⑤⑥

19、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上,主要目的是()

A、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B、防止水溢出

C、增加透明度

D、防止实验材料移动

20、田间喷洒农药,但农药大部分不能进入到植物细胞内,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1、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是()

A.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细胞的分裂

C.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D.细胞的生长

22.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3.藕是莲的茎,它属于()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

24.在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

A.细胞核

B.染色体

C.叶绿体

D.线粒体

25、积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中的()

A.细胞膜

B.细胞质

C.液泡

D.压片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右侧是一个植物细胞模式图,请看图填写下列空:(1)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有机物中的结构是___________。

(2)遗传物质DNA是在_________里。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________。

(4)对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5)切开西瓜时流出的红色甜汁液,主要存于细胞的_________中。

2、请将下列左边显微镜各部件的名称前面的序号,填写在右边相应的括号里。

①目镜

②通光孔

③镜筒

④镜座

⑤粗准焦螺旋

⑥反光镜

⑦细准焦螺旋

⑧载物台

⑨物镜

⑩镜臂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将下列各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1、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是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是营养器官。()

2、细胞必须经过分裂、生长、分化后才能形成组织从而进一步形成器官。()

3、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而叶绿体则不是。()

4、正确使用显微镜的三个步骤是: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观察。()

5、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骆驼适应在干旱的沙漠里生活史因为它在两个驼峰里储存了大量的水。()

7、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域内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总称。()

8、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任何关联。()

9、猫与老鼠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10、在植物的生活环境中,只要有阳光就能正常生长。()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10分)

1、请写出你最熟悉的一条食物链,

2、请简要说出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篇2:七年级上册生物考试题

1、我们所吃的食物中所包含的能量属于:

A.光能B.化学能C.热能D.太阳能

2、使用显微镜时,进行对光,依次调节哪些结构:

A、转换器、遮光器、反光镜B、反光镜、物镜、目镜

C、反光镜、转换器、物镜D、转换器、反光镜、遮光器

3、人体细胞与小麦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人体细胞

A、体积比较大B、细胞核比较小

C、没有细胞壁D、细胞质比较浓

4、动植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膜D、叶绿素

5、在观察临时装片时,若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最可能是:

A.气泡B.污点C.细胞D.染色液

6、细胞分裂时,最先一分为二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壁

7、视野右上角的图像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

A、右上角B、右下角C、左上角D、左下角

8、吃柿子感到有点涩,这是因为它含有单宁,这种物质它存在于细胞的:

A、细胞核B、液泡C、细胞膜D、细胞壁

9、创立细胞学说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B、罗伯特.虎克C、达尔文D、伽利略

10、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B.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构成

C.在细胞分裂时称为染色体D.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同

11、形成同一组织的细胞的特点是:

A.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B.形态相同,结构和功能相似

C.结构相同,形态和功能相同D.结构相似,形态和功能相似

12、在细胞结构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

13、植物体组织的形成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B、细胞生长的结果

C、细胞分裂生长的结果D、细胞分化的结果

14、下列关于水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藻类大量繁殖在海水中形成的腥味泡沫B、是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的结果

C、会对渔业生产造成危害D、可使水体缺氧

15、血液属于什么水平的结构

A、细胞B、组织C、系统D、器官

16、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a.撕取薄膜b.盖盖玻片c.染色d.放置材料e.滴清水

A、eadbc B、daebc C、eadcb D、adebc

17、汗腺和大脑分别主要由哪种组织构成:

A.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B.神经组织和上皮组织

C.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D.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

18、麦粒是植物体的哪种器官:

A.种子B.花C.叶D.果实

19、们食用的土豆是植物的哪种器官:

A.根B.茎C.果实D.种子

20、植物体中的保护组织与动物体的什么组织在功能是相似

A、结缔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

21、下列何处能找到较多的草履虫:

A.大海B.急流的河水C.有机物丰富的池塘D.凡是有水的地方都能找到

22、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时,吸取的是培养液的

A、表层B、中层C、下层D、各层均可

23、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调换目镜和移动装片,都未将视野内的污点移走,则可以断定污点在

A、目镜B、玻片标本C、物镜D、反光镜

24、下列属于动物病毒的一组是:

A.流行性感冒病毒、肝炎病毒B.流行性感冒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C.烟草花叶病毒、口蹄疫病毒D.痢疾杆菌噬茵体艾滋病毒

25、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开始出现细胞分化的部位是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26、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

A、痢疾杆菌;B、结核杆菌;C、痢疾杆菌噬菌体;D、大肠杆菌。

27、下列结构不属于组织的是

A.番茄的果肉B.洋葱的表皮C.玉米的种子D.黄瓜叶表皮

28、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是因为亲代把什么传给了子代:

A.营养物质B.遗传物质C.细胞质D.细胞膜29、病毒在寄主细胞中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是

A.生长B.消化C.发育D.繁殖30、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病毒B.酵母菌C.细菌D.草履虫

31、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希望能在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你认为他应选择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组合()

A.10X和10X B.10X和40X C.5X和10X D.15X和40X

32、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①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

A.转动粗准焦螺旋B.调节光圈C.转动转换器D.移动装片

33、“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与非生物具有统一性的一面B.生物与非生物没有任何联系C.从结构层次看,皮肤属于组织

D.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膜的形成。

35、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B.鱼的体型为梭型C.牦牛的绒很保暖D.孔雀开屏

36、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食物链D食物网 37、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能快速运动B.是由细胞构成的C.能进行光合作用D.能生长和繁殖38、使用显微镜时,若光线过强,可选用

A.平面镜、小光圈B.凹面镜、大光圈C.平面镜、大光圈D.凹面镜、小光圈

39、切西瓜或番茄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细胞中的( ) A细胞质B细胞核C细胞壁D液泡

40、土壤中的水分被植物的根吸收后,可通过下列哪种组织运输到叶()

二、填充简答:(共50分。

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中

(1)两实验的过程基本相同,但第二步,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滴加的.是。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第三步,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上轻轻刮几下。(3)盖盖玻片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它的一边先接触再缓缓地盖在水滴上,避免产生。

(4)染色的方法是:在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2、如果将细胞比做汽车,那么细胞中的相当于发动机,它将细胞中的一些当做燃料,使之与结合,经过复杂的变化转变成和,同时将有机物中的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右图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控制生物进出细胞的是();(2)()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楚;(3)①的作用是起和的作用;(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5)切西瓜时流出的大量汁液存在于细胞结构的()中;(6)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是动物细胞没有图中的()和()4、下图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草履虫依靠()运动

(2)草履虫进食的结构是()消化食物的方式是在细胞质内形成()(3)草履虫排出废物的结构是()(4)草履虫进行呼吸的结构是()(5)排出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6)作为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基本结构是、、三部分。

5、仔细观察下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和C表示的过程是,其中A过程形成了植物的组织,该组织的功能是;C过程形成了组织,该组织有功能,含有叶绿体地该组织还能进行。

(2)、若1是动物细胞,经过细胞分化能够形成、、、等多种组织。其中种类最多的是。

最终发育成的动物体由微观到整体的结构层次是:

(3)若1是植物细胞,经过细胞分化能够形成、、、等多种组织。3中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

最终发育成的植物体由整体到微观的结构层次是:。一、选择题

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 B 16 A 31 C 2 A 17 D 32 D 3 C 18 D 33 C 4 B 19 B 34 A 5 A 20 D 35 D 6 C 21 C 36 A 7 A 22 A 37 D 8 B 23 C 38 A 9 A 24 A 39 D 10 D 25 D 40 B 11 A 26 B 12 B 27 C 13 D 28 B 14 A 29 D 15 B 30 A

二、填充简答

1、⑴生理盐水清水⑵口腔侧壁⑶盖玻片气泡⑷盖玻片盖玻片浸到标本全部2、线粒体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化学能

3、⑴②细胞膜⑵②细胞膜⑶支持保护⑷③细胞核⑸⑤液泡⑹①细胞壁⑤液泡4、⑴6纤毛⑵8口沟9食物泡⑶7表膜⑷7表膜⑸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1)细胞分化保护保护内部柔嫩部分营养储藏营养物质光合作用(2)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篇3:七年级上册生物考试题

一、标题与正文的内容不符

1.教材封面内页的内容很明显是“八荣八耻”, 但是标题却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众所周知, “八荣八耻”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来的, 是新时期对我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新概括和阐释。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可以认为“八荣八耻”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同一层次的概念, 这是一种误读。其实, 从外延和内涵两个角度来看,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外延更广泛, 内涵更为深刻, 而“八荣八耻”只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 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我们可以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或者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但我们不能说树立“八荣八耻”, 因此, 在实际的书面表述中我们要注意“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两者是有区别的。

因此, 教材在此处的标题概括得不够严谨, 扩大了正文的内容。建议改为“八荣八耻”或“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 笔者还查阅了正在使用的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下两册的思想品德教材, 每册封面内页的内容均为八荣八耻的内容, 这种雷同的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 建议教材在修订的时候考虑在不同年级的教材封面内页设置不同的材料, 以避免同一内容的简单重复, 因为这才是真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内容进思想政治课教材的体现。

2.教材第35页“相关链接”给出了一张图表, 标题是:青春期“生长高峰”图。尽管编者的本意我们教师能够理解, 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图上所反映出来的“青春发育期”所对应的曲线, 说明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将发生显著的变化,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但问题是图片中的生长高峰仅仅反映在“青春期”这一独一无二的阶段吗?不是的。观察图片我们不难发现, 在青春期之前, 还有胎儿期向婴、幼儿期转变这一峰值明显更高的阶段。另外, 该图表反映的是人从胎儿期到壮老年期的全过程, 其中既有高峰时期也有低峰时期, 因此, 将此图标题拟定为青春期“生长高峰”图显然有点主观主义, 从而造成顾此失彼, 以偏概全。

因此, 笔者认为, 此标题的错误在于编者从主观角度出发, 人为缩小了图片展示给我们的信息, 与事实不符, 对学生将来分析图表类的试题有不良的影响。因为在图表的上方和下方有对青春期的相关文字表述, 已经足以引起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所以没有必要非在图表的标题上加上“青春期”字样, 而且“高峰”一词的使用也不恰当, 建议教材在修订时作如下改变:在图表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将标题改为“生理发育阶段图”。

3.教材第88页第8课第二框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后总结对不良诱惑说“不”的方法, 其中第一条是:通过联想后果抵制诱惑的方法。但纵观材料可以发现, “后果”一词的用法不当。因为材料中有“小孙认为:小玉可以多想想自己美好的未来, 想象自己通过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毕业后从事自己所感兴趣的工作, 这是看武打小说所得不到的更成功的诱惑。”很显然, 这部分材料所要表达的不是后果而是美好的前景。因此, 如果把“联想后果抵制诱惑法”看作整段材料标题的话, 那么这个标题对整段材料的概括是有失偏颇的, 只能概括材料中“小玉更应该想象不能抵抗诱惑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这句话的意思。因此, 这段材料实际上提到了两种方法抵制不良诱惑, 建议教材在修订时增加对不良诱惑说“不”的方法:通过憧憬美好未来抵制诱惑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得标题与整段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一致。

二、常识与知识性错误频现

1.教材第43页第4课第三框:祝福青春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小组讨论后, 我们这组认为, 与儿童相比, 我们拥有……”其中“儿童”一词用在此处属于常识性错误。很显然编者误以为初一学生已经不是儿童了,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首先, 我们要明晰初一上学期学生的年龄段。教材第22页第二单元:主题探究“畅言青春新自我”第一段中有这样的表述:“从呱呱坠地到今天, 生命已经走过十二三个春秋……”可见, 教材认为初一上学期学生的年龄应该是12岁或13岁。根据笔者自己的调查了解, 以2010级的初一学生为例, 学生普遍出生于1997年或1998年, 那么初一上学期学生的年龄的确集中在12岁或13岁, 关于这一点教材还是总结得比较到位,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的现状考虑到了初一学生的实际年龄, 观察很仔细准确。其次, 在教材对初一上学期学生年龄判断准确的前提下, 我们要回答的是, 在我国12岁或13岁的学生还是不是儿童?

1992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答” (详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9/08/content-1069146.htm) 有明确表述:“八、怎样划分婴儿、幼儿、儿童的年龄界限?———《决定》和本《解答》中所说的‘儿童’, 是指不满十四岁的人。其中, 不满一岁的为婴儿, 一岁以上不满六岁的为幼儿。”同时, 我们都知道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委托中国共青团领导的群众性的儿童组织。在2005年6月3日通过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中第十一条对入队儿童的年龄也有明确界定:“我们的队员: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 愿意参加……超过14周岁的队员应该离队。由大队举行离队仪式。” (详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6/03/content-3042251.htm)

因此, 可以确定的是, 初一上学期十二三岁的孩子本身就是儿童, 所以教材的本意不可能是让儿童和儿童相比, 唯一的解释就是教材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没有准确把握我国儿童划分的年龄界限, 建议教材在修订时可以将本句话改为“在小组讨论后, 我们这组认为, 与小学生相比, 我们拥有……”这样就合情合理了。

2.教材第51页“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中用来导入的第二段材料“数字在一些人看来是枯燥的……创造了中国的一项‘吉尼斯纪录’”使用错误。笔者经过查询发现, 2006年12月25日新华网发布的一则新闻显示:2005年11月19至20日, 我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吕超用24小时零4分钟, 不间断无差错地背诵圆周率至小数点后67890位, 从而刷新由一名日本学生于1995年创造的无差错背诵圆周率至小数点后42195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第一次在背诵圆周率的吉尼斯纪录上留下中国人的名字。 (详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6-11/25/content-5373222.htm)

姑且不问机械记忆圆周率是否值得提倡, 试问七年级上册教材自称是“依据2007年12月印发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意见》作了进一步的修订” (见教材“致同学们”栏目) , 但是却置教材修订前也即2007年之前就存在的事实于不顾, 反而用一则模棱两可的没有具体时间、人物和权威性的所谓的我国“吉尼斯”新纪录的材料来误导学生, 到底有没有真正地去与时俱进地修订教材是值得疑问的。因此, 建议教材在修订时删掉现有的材料, 用有足够说服力的新材料取而代之, 不能给读者以胡编乱造的感觉。3.教材第67页第6课第二框“学会调控情绪”第三目:“喜怒哀乐, 不忘关心他人”中存在明显的知识性错误。因为在前文教材的第61页刚刚提到过“其中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为四大类:喜、怒、哀、惧。”更何况“喜”与“乐”都是指高兴的意思, 放在一起既是同义反复, 也造成了上下文内容的不一致, 使学生产生识记困惑。因此, 教材第6课第二框“学会调控情绪”第三目应改为:“喜怒哀惧, 不忘关心他人”。类似的错误还表现在教材第72页正文中“情趣不但能使我们因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这句话。因为前文第71页的正文部分和72页的材料中已经出现过多次“高雅情趣”字样, 而且教材的本意也是在表达“高雅情趣”的好处, 更何况情趣是有高雅和庸俗之分的。因此, 教材第71页的正文部分应改为:“高雅情趣不但能使我们因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

4.在配合文字使用的教学图片或漫画上也有一些明显的硬伤。如教材第19页“相关链接”下方出现的国徽图案显得很不庄重, 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应为红色, 麦稻穗、五角星、天安门、齿轮应为金色, 红色和金色这两种色彩是我国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但是教材却偏偏将国徽中五角星、天安门、齿轮、麦稻穗的颜色变成了白色, 与在现实中大量流通使用的硬币上反映的国徽图案不同, 在纸张上呈现彩色的国徽图案显然不是技术水平达不到的问题, 更何况教材已经将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设为红色, 为什么偏偏忽略了金色部分呢?教材在修订时还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完善。再比如教材第62页的六幅漫画中, 中间两幅图片中的乒乓球台面四周有白色的边线, 符合人们对乒乓球台面设计的常识, 但右上方图片中露出的乒乓球台一角的台面最外沿却是绿色的, 很明显是错误的。同时, 图片中穿红色T恤的那名学生共在四幅图片中出现, 但很容易就发现他的衣服在领口和袖口的颜色上出现了多处穿帮。作为在全国广泛使用的教材在同一组图片中却频频出现自相矛盾之处, 也提醒我们的教材在修订时要更加仔细。

三、其他值得商榷之处

1.标点符号出现失误。经过与人教版初一下册和初二上、下两册以及初三全一册《思想品德》中每个单元的“主题探究”相比较发现, 仅有初一上册教材四个单元“主题探究”中的标点符号如逗号、分号、问号等出现明显的错误, 这种错误不是印刷造成的, 可能是输入法调整不恰当所致。

2.教材第5页有一段关于李莉同学的自我介绍, 其中有一段“我的生日是4月5日, 别忘了到时候祝我生日快乐啊!”众所周知, 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甚至当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这是哀悼先人的节日, 似乎与庆祝生日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冲突, 笔者并非有封建思想, 只是从尊重传统风俗习惯的角度建议教材修订时能否将4月5日这个时间作一修改, 以避开清明节这个相对比较敏感的时间点。

3.教材第13页“相关链接”提到“一位心理学家在对记忆的保持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之后……”能否在教材修订时用“德国的艾宾浩斯”来替代“一位心理学家”, 以体现对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应有的尊重。教材第25页小字部分的材料中关于主人公小月追逐“水母项链坠和闪电贝项链”的内容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太远, 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的注意力完全没有被吸引到回答问题“小月真的爱她的小动物吗”这个问题上, 而是纠缠于什么是水母项链坠和闪电贝项链这样令学生云里雾里的概念解释中去, 因此, 建议教材修订时能否用更贴近最广大学生生活实践的事例来说明相关问题。

4.教材第90页出现的一则材料中有这样一段话:“终于, 他们找到机会向路过的人求救, 一同将假冒警察的流氓送交公安机关。”其中“流氓”一词用法不妥。尽管现实社会中还有这种说法, 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流氓罪是我国1979年颁布的《刑法》中规定的罪名, 但是1997年我国修订《刑法》时, 流氓罪就因在实际执法中难以界定而被删除。因此, 教材中出现这样的口头语是与本课强调要懂得用法律保护自我的内容相冲突。

篇4:七年级上册生物考试题

【关键词】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实验;改进

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生物学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进行教学时,本人感觉苏科版初中生物课本七年级上册的有些实验如果改进后,效果可能更好,现叙述如下:

一、页P6“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实验

课本选取了生长状况相仿的4株青菜(或玉米、雏菊等),分别栽种在同样的花盆里,将花盆分别标上1、2、3、4号,再将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每天定时观察花盆中幼苗的生长状况,连续观察7~10天,并做好记录。

我曾经亲自用青菜作为材料做了上述实验,当时正值9月上旬,气温较高,我用陶盆培养青菜,每天上午8时左右观察陶盆中青菜生长情况,发现如果每天浇水,青菜容易烂根,后来改为四天左右浇一次水,十天时间仅浇了两次水,其他条件相同,结果青菜长得很好。如果你不确定是否该浇水,可以敲一敲花盆,如果声音发闷,就该浇水了,一次浇够浇透,浇到盆底渗水就可以了。如果培养用容器的材质是塑料的,一定要覆膜,否则水分蒸发会很快。

课本上没有考虑空气在其中的作用,实际上,植物的生长与空气是否充足也有很大关系。在实验时,应保证所实验的植物空气充足,通风良好。

本着在每次实验时保证只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量应该相同。

我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保证阳光、空气充足的前提下,每4天左右,给青菜适量浇水,青菜可以长势很好,给青菜大量浇水,青菜长势不良,即水分对植物的生存有很大影响。

如果是探究光照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同样,一天左右时间,从植物的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变化,把每天改为4天左右,才能看出效果。

我每天定时上午8时左右观察陶盆中青菜生长情况,这样经过改进后,效果更加明显。

二、P46页“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实验

从米饭、馒头或面包上取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碘酒,观察米饭、馒头或面包碎屑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实验看似简单,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现在的面粉,食品添加剂很多,加上碘酒浓度有高低,都会影响所滴食物是否变紫色。所以做出的实验即馒头碎屑馒上滴加碘酒后,有的时候不是变蓝色而是变紫色甚至黑色,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歧义,也影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所以我建议不用馒头或面包,就用米饭,如果用馒头碎屑滴加碘酒,馒头碎屑不是变蓝色而是变紫色或黑色,让学生分析是什么原因。

三、P50页“验证食物含有能量”的实验

课本上步骤为①按下图安装实验器材(课本P51上有图)。在试管里加入10mL自来水,插入温度计。②取1g干燥的食物,用解剖针固定食物,在酒精灯上点燃后迅速移入试管下方,进行加热。③待食物燃尽,记录最终水温。④用不同食物进行试验,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分析哪些食物含有的能量较多。(花生、核桃等食物含有的脂肪较多,所以我选择花生、核桃等食物)

这个实验用的是1g干燥的食物,在按照教学进度做这个实验时,已进入11月上旬,较冷了,1g干燥的花生或核桃等太少,不足以使试管水温发生明显变化,如果把1g改为3g甚至9g,这样水温上升明显,效果好。

四、P108页“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的实验

把全班同学分为4~5人为一小组,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小组同学轮流测量不同生活状态下,每个人每分钟呼吸次数。

本课时的内容有“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等活动,活动“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活动,按照课本进行,加上学生活动前准备,活动后整理,此活动至少要15分种左右,“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的活动,不算课前准备的时间,第一组实验“验证植物呼吸放出的是什么气体”,课堂展示、小组交流的时间就要20分钟左右,还有第二组活动“验证植物呼吸时吸收的是什么气体”的实验,我们学校一堂课只有40分钟,很可能完不成教学计划,所以我在教学中把“迅速起蹬1min”改为“迅速起蹬0.5min”,“休息5 min后”改为“休息3 min后”,这样可以节省5min左右的时间,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不会影响教学效果。

五、P109页“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的实验

课本上没有说明用什么颜色的塑料袋,课本上的插图很像白色的塑料袋,如果是白色的塑料袋,里面的新鲜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应强调用黑色塑料袋。

六、P116~117页“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

课本上是玻璃钟罩代表胸廓,橡皮膜代表膈,我在教学中感觉,用玻璃钟罩太重且易损坏,用饮料瓶代表胸廓,气球代表膈,既轻便、安全易于操作,也不影响教学效果。

其他册的生物课本也有类似问题,今后将进一步探讨。

篇5:七年级上册生物考试题及答案

1、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2、一只草履虫通过表膜从水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只草履虫正在()

A、产生应激性 B、进行新陈代谢 C、生长 D、繁殖

3、茎有多种功能,下列不正确的是()

A、支持 B、贮藏 C、生殖 D、保护

4、中国的“植树节”定在每年的()

A、3月8日 B、3月12日 C、5月1日 D、4月12日

5、我国著名的“活化石”之一,被称为“鸽子树”的珍稀植物是()

A、银杉 B、水杉 C、珙桐 D、桫椤

6、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

A、细胞膜和液泡 B、细胞核和叶绿体 C、线粒体和染色体 D、细胞壁和染色质

7、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A、叶绿体 B、液泡 C、细胞核 D、线粒体

8、大豆和小麦的根系分别是()

A、直根系、须根系 B、直根系、直根系 C、须根系、须根系 D、须根系、直根系

9、植物体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氮磷钾 B、硫钾铁 C、氮磷硫 D、碳磷锌

10、花生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在()

A、种皮 B、子叶 C、胚 D、胚乳

1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桐城中学校园中的银杏树 B、桐城“秋石” C、青草香菜罐头 D、秋天的落叶

12、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A、线粒体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13、下列例子中,能够证明遗传多样性的是()

A、人身上有许多细胞 B、蚕豆种子生长成蚕豆

C、同窝小猪的体色有白有花有黑 D、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

1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做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边观察边记录 B、观察时必须实事求是

C、观察时必须积极思考 D、只有用肉眼观察到的生物才是真实的15、一般人都是习惯于用右手写字,他们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做法为()

A、双眼睁开注视镜筒 B、双眼睁开,左眼注视镜筒

C、左眼闭住,右眼睁开注视镜筒 D、右眼闭住,左眼睁开注视镜筒

16、下列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A、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

B、插秧时,秧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C、早春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

17、下列蔬菜中需要含钾无机盐较多的是()

A、白菜 B、番茄 C、马铃薯 D、水芹菜

18、人体中,口腔、食道、胃、肠、肝、胰等共同承担着某些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们共同组成()

A、运动器官 B、消化器官 C、运动系统 D、消化系统

19、与我们平常所吃的萝卜属于同一类器官的是()

A、丝瓜 B、山芋 C、香蕉 D、马铃薯

20、绘制细胞图时,对细胞中比较暗的部分的画法是()

A、铅笔涂黑 B、铅笔画斜线 C、铅笔点上比较密的细点 D、留着空白

21、山芋、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

A、呼吸作用产生了热量 B、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

C、蒸腾作用产生了热量 D、都有可能

22、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3、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可看到的细胞结构包括()

A、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 B、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C、细胞核、液泡、线粒体 D、细胞壁、细胞核、液泡

24、植物细胞周围水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

A、水由细胞外的水溶液向细胞内渗透 B、水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渗透

C、细胞吸水 D、细胞液中的水分增加

25、储藏瓜果蔬菜最适宜的环境是()

A、高温高氧 B、低温高氧 C、低温低氧 D、高温低氧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26、组织是指形态相似,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同的细胞形成的细胞群,它是细胞分化的产物。

27、植物的生殖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8、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得出_____________的双螺旋结构。

29、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种子萌发时要求适量的、适宜的 和 的空气。

30、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针叶林、和荒漠。

31、如果受精之后继续观察子房的发育,其内部结构演变的结果应该是:受精卵发育为,子房壁发育为,整个胚珠发育为,整个子房发育为。

32、世界四大生态工程是 国的罗斯福大草原工程、前苏联的、北非五国的 建设和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猜一猜(你认为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33、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生物体细胞的体积增大。()

34、夏天植物茂盛的地方,人感觉凉快,这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

35、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染色质会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

36、根尖的四部分结构是相互连续的各部分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是依次向前发展变化的。()

37、草履虫的细胞和草莓的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

38、植物体内先进行光合作用,后进行呼吸作用。()

39、在睡觉的时候,人体没有进行新陈代谢。()

40、水循环指的是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不分昼夜的循环流转。()

41、竹节虫静止于树上时像一段树枝,这是竹节虫对其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42、两个实验中,如果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则这两个实验就成为对照实验。()

五、简答题(共5分)

43、青蒜和蒜黄都是由大蒜瓣培育而成的,为什么叶片中颜色会不同?

六、观察、实验、探究及分析题(共8分)

44、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有如下步骤:

A、照光 B、显色 C、滴加碘液

D、酒精脱色 E、暗处理 F、取下纸片 G、部分遮光

(1)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该实验正确操作步骤。

(2)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3)在实验中,有一步骤:“酒精脱色”,为什么要用水浴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4)滴加碘液后时叶片颜色有什么变化?由此你判断在光下制造的是什么物质?

参考答案:

一、选一选(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B

3、D

4、B

5、C

6、C

7、D

8、A

9、A

10、B

11、A

12、D

13、C14、D

15、B

16、B

17、D

18、D

19、B 20、C

21、A

22、B

23、D

24、B

25、C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26、结构功能

27、花果实种子

28、DNA29、水分 温度 充足

30、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草原

31、胚 果皮 种子果实

32、美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绿色坝建设

三、猜一猜(你认为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四、简答题(共5分)

43、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青蒜是露天生长的,故它的叶片是绿色的;蒜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不能合成叶绿素,故它的叶片是黄色的。

五、观察、实验、探究及分析题(共8分)

44、(1)E→G→A→F→D→C→B

(2)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掉

(3)受热均匀,防止酒精燃烧

篇6: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总结

11月14日(第十一周星期二)进行了期中考试,生物成绩不是太理想,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 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本次试卷共分两个大题,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2分。

一、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初一生物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思维的能力,内容丰富,偏难。多数题与生活紧密相连,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本次试卷的亮点之一。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 24题,48 分。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

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4、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题,满分50分。本题内容广泛,涉及到各个层面,集中了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于一题,并出现了超编题:26题C是基因,30题(4)液泡随着细胞长大数量减少都是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因此,本题没有满分,而且优秀率低。

三、采取措施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 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 学生最喜欢的课。

3、用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遇到同类问题可以借鉴。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和实践能力一定回与日俱增!

5、让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积累和丰富生活知识,把学科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杨鲜竹

篇7: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试题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请认真审题,镇定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恐龙骨骼

B.珊瑚

C.珊瑚虫

D.叶脉书签 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南湖公园所有生物和非生物

B.南湖公园的所有植物

C.南湖公园的所有动物

D.南湖公园的所有生物 4.克隆羊多莉长得像()。

A.供细胞核的母羊

B.供去核卵细胞的母羊

C.代孕母羊

D.具有A、B、C三种羊的特点 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据图回答5、6两题。5.按照实验操作过程,将①~④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6.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A.清水、清水

B.清水、碘液

C.碘液、清水

D.碘液、生理盐水 右下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据图回答7、8、9三题。7.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

A.草

B.鹰

C.蛇

D.兔

8.构成生态系统成分中,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9.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

坏,这说明()。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无法稳定

C.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0.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李时珍

B.司马迁

C.达尔文

D.袁隆平11.植物体由小长人的主要原因()。

A.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B.细胞分化、液泡长大

C.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D.细胞分裂、液泡长大 12.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3.观察右下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遗传物质主要存在 于()。

A.①

B.④

C.⑤

D.⑥

14.宇航员要进入太空,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生命

活所必需的物质,至少应该包括()。

A.供氧装置、水、各种食物 B.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

C.宠物猫、电脑、光盘

D.驱蚊器、盆花、照相机 15.下列植物类群中,能产生种子的是()。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16.描述花生果实的谚语中,所说“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依次指的是()。

A.果皮、种皮、胚乳

B.果皮、种皮、胚

C.子房、种子、胚

D.果实、种子、胚珠

17.要把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像移到视野的中央,正确的做法是()。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C.向左卜方移动载玻片

D.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18.下列可用来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植物是()。

A.海带

B.葫芦藓

C.贯众

D.满江红

19.下列是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看到最少细胞的是()。

A.10×和4×

B.10×和10×

C.16×和10× D.16×和40×

20.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A.消耗叶片中的水分

B.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C.消耗叶片中的叶绿素

D.消耗叶片中的无机盐 21.养鱼时在鱼缸的底部种上水草主要是为了()。

A.使鱼缸好看

B.增加鱼缸内的生物数量

C.增加鱼缸内的氧

D.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22.移栽茄子秧、黄瓜秧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_十坨,这是()。

A.增加光合作用

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减少蒸腾作用

D.有利于秧苗根的呼吸

23.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DNA上

C.染色体中有基因

D.DNA在基因上 24.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是()。

A.导管

B.筛管

C.表皮

D.气孔

25.下图表示一昼夜中,植物叶片上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的情况,发生在夜间的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5t]~题,共50分)

26.(2分)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

27.(3分)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指__________圈,除此以外,生物圈还包括__________的大部分及__________的底部。

28.(3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被誉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

__________,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9.(3分)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其中__________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__________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__________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

30.(3分)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__________的、含__________的和含__________的无机盐。

31.(6分)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图,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菜豆和玉米图中序号回答: 胚根__________; 子叶__________; 胚乳__________。

(2)菜豆种子子叶__________片:

玉米种子子叶__________片。

(3)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合称__________。

32.(2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组成。

33.(3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4.(6分)下图是油菜植株各器官的示意图,请你把各器官的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35.(4分)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和C表示的过程是细胞__________。

其中A过程形成了植物的__________组织,C过程形成了__________组织。

(2)植物体从微观到整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一组织一__________—植物体

36.(7分)同顾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

(3)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以便对照。每个实验装置中放

入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十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 次统计数的__________值。

(4)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土壤湿度,需要给鼠妇 提供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环境。

(6)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 都____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37.(8分)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过程。请分析后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②、③和⑤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表示的物质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E表示的生物是__________。

(3)写出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若B表示的是田鼠,C应该是__________。

(4)今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篇8:七年级上册生物考试题

下面就笔者与学生共同发现的2013年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部分瑕疵一一指出, 以就教于方家。

1.《散文诗两首》之《金色花》一文,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了“沭浴”一词。查《现代汉语词典》, “沭音shù, 沭河, 发源于山东省, 流入江苏省。”此处“沭浴” (shùyù) 不伦不类, 令人匪夷所思。查课文正文, “当你沐浴后……”可知“沭浴”实为“沐浴”之舛误, 洗澡义。真是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2. 同为《散文诗两首》之《荷叶·母亲》篇, 对于课下“菡萏”一词注释, 尽管近年来学界质疑争论声不断, 但教参编者仍抱定宗旨, 任你“口诛笔伐”, 我自“岿然不动”, 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对于原文“那一朵红莲, 昨天还是菡萏的, 今晨却开满了, 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一句中“菡萏”一词, 课下注释为“荷花”, 此注释原也并无错误, 《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如是注释, 并标注系书面语用法。但在上句中, 此注解并不恰当, 结合语境, 联系上下文, 此处当指荷花含苞未放, 似开未开之态。给课文词语作注, 非单纯解释词语, 而是要结合语境, 随文释义。其实“菡萏”作荷花含苞未开之态讲, 虽无权威工具书作证, 但也并非空穴来风, 应该说, 冰心先生此用法是受了清人李渔的影响。李渔在《闲情偶寄》之《芙蕖》篇中云“迨至菡萏成花, 娇姿欲滴, 后先相继, 自夏徂秋, 此时在花为分内之事, 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李渔以“芙蕖”总称莲的根、茎、叶、花、实, 明显“菡萏”与“花”是两个不同时期, 是“未开之荷花”。因此, 课本此处宜注为“菡萏, 本指荷花, 课文指荷花含苞欲放的情态”。

3.《虽有嘉肴》一课, 课下对“嘉肴”一词的注释亦令人费解, 该注为“[嘉肴 (yáo) ]美味的菜。佳, 好、美。”“嘉肴”一词注释并无不当, 关键是“佳, 好、美”是在注释哪个词呢?明显是说“佳”即“美、好”之意, 可原句中并无“佳”字。受此注影响, 学生在背诵默写中, 普遍将此句写作“虽有佳肴”了, 当然, 在现代汉语中也只有“佳肴”而无“嘉肴”一词也是学生普遍出错的一个原因。因此, 此注后半应改作“嘉, 好、美”。

4.《化石吟》一课也有瑕疵。该文系一首赞颂科学的现代抒情诗。诗歌分节, 节与节之间用空行隔开, 据此, 本诗共分六节, 即第一节共八句, 其余各节均为四句一节。现代诗虽格律较为自由, 但对于夲诗来说, 句式相对工整, 韵律和谐, 节奏感强仍是其鲜明特色, 节与节之间句数不统一已显得有些突兀。课后练习二为“……并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怎样的关系”。配套的教学用书与各种教辅资料均认为是前后照应关系。可事实上, 原文第二节与第六节并非照应关系, 第二节系分说之一部分, 第六节系诗末总说, 之间应为总分关系, 况且分析第二节与第六节之关系原也无甚意义。实际上, 第六节与第一节后四句系前后照应关系, 据此, 疑为课文第一小节分节不当, 即前四句应为第一小节, 后四句应为第二小节, 全诗共分七小节。这样, 全诗均为每节四句, 节与节之间协调一致。笔者比对了前几版教材, 均为四句一节, 全诗共七节, 并无六节之说。因此, 实为新版教材编校之误, 需修正过来, 这样, 课后练习二也落到了实处。

总之, 在教学中, 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观点, 使用教材的过程, 就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过程, 对教材的指瑕、商讨, 也应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一部分, 这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 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使用教材的过程, 就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过程, 对教材的指瑕、商讨, 也应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一部分, 这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 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教社2013年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编者虽做了较大修订, 后出转精, 但仍瑕疵多多, 现将部分瑕疵指出, 以就教于方家。

上一篇:【乡镇换届】现任班子成员现实表现样式下一篇:对交通事故的原因及防范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