枧坝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2024-04-09

枧坝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共11篇)

篇1:枧坝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枧坝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关于切实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空巢老人赡养撂荒土地耕种工作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们班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德育处、团委、班级的组织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4、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5、按上级文件要求严把目标,贯切执行。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学校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 长:代成琢

副组长:陈朝娥

曾 兴

组 员:高荣跃

喻昌学 黄正超 唐兴域 邹习海 王仲刚 及各教学班负责人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6178021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寄宿制中小学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绥阳县枧坝中学 2010年9月17日

篇2:枧坝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我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主要措施

(一)制定计划,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根据县“留守儿童”工作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组成员及部门职责,制订部门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努力按工作计划组织实施,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养品德、学知识,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丰富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认真调查摸底,了解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基本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家长姓名及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为每个留守儿童安排帮扶教师,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要根据留守儿童的表现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共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爱心妈妈”。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重点“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开展人文关爱活动。学校确定每周各班班队活动课及周一、周二、周四下午活动课时间为“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日”。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在传统节假日开展“为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教师着重开设心理生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7、建立研讨、交流制度。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教师和班级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8、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班主任工作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班级、部门和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如因工作不力和失职而造成影响的,师德和考核定为不合格。

9、建立学生“一帮一,一对红”帮扶活动。在班级学生中建立关爱帮扶小组,开展“一帮一,一对红”帮扶活动,在学生中进行互帮互助教育,从而充实帮扶内容,夯实帮扶效果。

(二)明确职责,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真情关爱,做到“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帮扶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班主任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生为其学习帮手。学校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登记,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学校要及时送医院诊治,悉心照料,同时与其家长联系。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确保留守儿童可随时使用。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学校、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在他们享受“义保”政策外,学校将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他们的资助,同时还要积极与社会各届联系,争取社会资助,以结对帮扶、捐助、“代理家长”等形式,为更多的困难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学校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要利用家长会、座谈会、电话联系、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或委托监护人的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平时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学校将积极与镇政府联系,争取支持,利用镇留守儿童活动室和留守儿童之家资源开展留守儿童的校外活动,共同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合力。

三、重点工作安排 9月份:

1、新学期留守儿童情况摸底。

2、部署新学期留守儿童之家工作。

3、开展“中秋月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10月份:

1、自愿者教师开展帮扶活动,并通过班主任例会开展经验交流。

2、召开家长会,进行一次家访,要求对所有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一次接触。11月份:

1、结合期中教育教学检查,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了解教师志愿者帮扶情况、优秀学生帮扶留守儿童情况、亲情电话使用情况以及儿童之家图书、器材使用情况。

2、开展一次“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活动,重点是班主任全面了解儿童心理状况。12月份:

1、收集相关材料,整理档案。

2、总结工作。元月份:

1、开展两节困难留守儿童资助帮扶活动。

2、部署寒假生活。2月份:

1、启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重点是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摸底。

2、对工作作出计划安排(含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日活动安排)。3月份:

1、建立健全学校“关爱”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教师具体的帮扶措施,上报教育局基教科存档;开展“留守儿童开放日”活动。

2、各班建立帮扶关爱小组并开展活动。4月份:

1、帮扶教师与学生及家长间开展一次谈心交流,明确“学困”帮扶工作目标和措施。

2、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室,协助帮扶教师对重点学生进行帮教。

3、结合期中教育教学检查,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了解教师志愿者帮扶情况、优秀学生帮扶留守儿童情况、亲情电话使用情况以及儿童之家图书、器材使用情况。5月份:

1、召开以“留守儿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

2、召开家长会,进行一次家访,特别要求对所有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一次接触。6月份:

1、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六一儿童节关爱资助留守儿童行”活动、开展“五自好少年”优秀留守儿童评选表彰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关爱”活动)。

2、班主任例会,总结交流留守儿童工作。

3、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进行半年全面督查,总结情况,指导今后工作。7、8月份:

1、强化暑期安全教育,确保留守儿童平安健康。

篇3:枧坝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目前我校共有学生645 人, 256 人在校寄宿。学校有留守儿童398 人, 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有112 人, 单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有286 人;留守学生父母一年回家一次的约占50%—60%, 一年回家两次的占30%—40%。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 多年来, 我校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积极探索着, 用教师无私的博爱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1) 以班级为单位, 对本班留守儿童情况进行全面摸底, 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并建立责任包干制度, 做到不放弃、不抛弃, 全面覆盖。

(2) 各班班主任在学生入学伊始便建立好本班的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并协同科任老师对本班留守儿童实行责任包干, 包括家访、谈话、节假日慰问、与监护人及时沟通等, 并进行实时跟踪记录。

(3) 以学校“青少年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关爱协会”为主体, 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指导留守儿童工作, 逐步建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体系。

二、通过“幸福小书屋”建设项目, 着力培养学生家庭阅读的良好习惯, 努力加强家长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

针对留守儿童兴趣缺失、部分家长价值取向迷茫、社会风气不太理想等现状, 我校从2013 年开始着手“幸福小书屋”建设项目, 引导家长以家庭为单位建设书屋, 对达到标准的家庭书屋进行验收、挂牌, 并给予一定的奖补。初步计划建设100 个, 现在已建成50 多个, 开展书屋图书交换和流转, 引导亲戚和长辈赞助以及社会人士结对捐助、到旧书市场淘书等活动。目前, 书籍最少的家庭书屋也有100 多册, 多的达400 多册。

为了扎实推进“幸福小书屋”建设, 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我们安排了“六个一”活动。学校每年5 月份开展一次读书竞赛或演讲比赛;每年10 月份开展一次学生“跳蚤市场”活动;每年寒假前组织一次亲子共读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会讲”辩论赛;每年组织一次家庭读书展示活动;每年组织专人到域内小学开展一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令人欣慰的是, 通过两年的努力, 随着“幸福小书屋”的发展, 我校留守儿童放假了不再到处乱走, 不再进网吧、电游室了, 而是喜欢钻进书屋享受阅读的快乐;家长们也不再有事没事进牌馆, 更多的是泡杯茶陪孩子一起读书, 家长与学生的沟通更多了, 关系更融洽了。

三、以学校乡村少年宫为平台, 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培养兴趣, 陶冶情操, 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关心和帮助

我校乡村少年宫自建立以来就开设了音乐、舞蹈、书画、棋艺、篮球、园艺、摄影等20 多个活动小组, 其对象覆盖了全部的留守儿童。每个星期三作为专门的青少年宫活动日, 聘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 暑、寒假免费开展少年宫训练营活动,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留守儿童放假了也不再孤独、不再乏味。

我校还与以艺术类著名的重点高中———湖南省宁乡县第十三中学开展联谊活动, 成为该校的艺术培养基地学校, 使我校无论在师资方面还是资金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改善,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我校以及周边两所小学的留守儿童活动的顺利开展。

通过两年多的活动开展, 我校的学生课外活动更丰富了, 兴趣特长也更浓更多了, 校园里到处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校今年初三毕业生的特长率达到52.2%, 遥遥领先于县内其他中学。我校的书画兴趣小组, 通过“南轩杯书画比赛”现已辐射周边5 个乡镇20 多所学校, 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越来越多的亲子活动使更多的家长参与其中, 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家长的距离。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建设多层次沟通平台, 最大限度地拉近了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的距离, 努力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无缝链接

部分留守儿童长时间与家长分离, 家长与学生之间关系越来越冷漠, 监管的严重缺失使得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一问题, 通过我校的“家校通”平台、“南轩教育”教育热线、“南轩教育”微信平台, 我们能够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每一次月考总结、每一次班队活动材料、每一次校运会、每一次学生活动展示、每位留守儿童的阶段性情况总结, 更有家长给子女的通话、信件、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与嘱咐等, 留守儿童能感觉他们的父母其实就在身边, 家长们也能感觉到孩子在我们这里大可放心。

以我校家长学校、关心下一代协会为基地, 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留守儿童的扶助。以“家长·学校”为主题成立家长委员会并与关心下一代协会共筑留守儿童的关爱体系。我校建立了家长定期培训的机制, 经常聘请家庭教育专家进行授课,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关爱学校留守儿童, 切实帮助困难留守儿童克服经济困难, 我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基金会”, 由家长委员会与关心下一代协会共同管理, 接受广大学生家长的自愿捐款, 用于资助我校的贫困留守儿童、重大疾病留守儿童或因遭遇突发事件而急需帮助的留守儿童,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帮助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顺利完成学业, 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到目前为止, 我校已筹集家长基金7 万余元, 资助贫困留守儿童185 名, 重大疾病留守儿童7 名, 因突发事件而急需帮助的留守儿童4 人。

五、创新推出“作业包”计划, 解决了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作业抄袭或者不做作业的问题, 扎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往许多学生特别是家里没人管的留守学生回家后不做家庭作业, 每天一清早到校后就借成绩好的同学的作业抄袭, 虽然学校想了很多办法, 但依旧不能从根本上杜绝, 家长、老师都为此苦恼。我们吴明元校长结合GTD任务管理模式, 创新地推行“作业包”计划。每天放学后, 由学生干部收集各科作业, 制成“作业清单”书写在黑板上, 全班同学抄写在专用的本子上。学生回家后, 对照作业清单一一将作业完成, 然后将已完成的作业放入专用的袋子中, 也就是“作业包”。第二天到校后, 学生第一件事就是将“作业包”放入教室外指定的作业收集箱中, 任何人不得打开“作业包”或带进教室。因为作业包在专人检查之前是密封在教室之外的, 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抄作业的时间和空间。

此举推行一段时间后, 学校又根据部分学生作业完成困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为了帮助不会做作业的学生, 学校又推行了小组培训的模式。检查作业之后, 老师和组长对本组成员错误较多的题目开展小组讨论及指导, 最终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如今, “作业包”方式在全校已得到很好的贯彻, 原来回家不做作业的学生的家长纷纷反映, 现在孩子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对照“作业清单”逐项完成作业, 积极性和时间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成绩也逐步得到了提高。

六、爱心呵护, 加倍体谅, 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

留守儿童是一类特殊的群体, 他们得到父母的关爱实在是太少, 所以很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 因此他们比其他同学更需要老师的厚爱和体谅。学校以班级和学校“心理咨询室”为阵地, 用心构建留守儿童心灵成长的保护网。彭XX是124 班的一名留守儿童, 由于从小就缺少父母的关爱, 加之她的学习成绩又不好, 同学们都不爱和她亲近, 以至于她逐渐养成了不爱说话的孤僻性格。在一次语文课上, 她望着窗外漫天飘舞的雪花, 在草稿本上随意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雪是美的, 也是冷的。”这不经意的一笔被语文老师捕捉到了, 老师慢慢地走近她, 顺势在这句话的后面补充道:“雪在掌心, 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这话带着炽热的温度, 令她为之一暖。更令她惊讶的是, 老师居然把这句当作“每周好句”当堂读给全班同学听, 在热烈的掌声中, 她绯红着脸, 心中某个角落的雪也静悄悄地融化了。

七、倾情付出, 成就累累硕果

通过近几年的摸索实践, 我校探索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教育措施, 在一定层面初步解决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育功能结构的变化, 使留守儿童教育初步形成制度化。

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不断完善, 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教育我们做到了全覆盖、零缺失、跟踪式责任包干, 使心理、行为上的问题学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纠正和转化。

(1) 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状况大大改善。一是入学率和巩固率普遍提高;二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持续好转;三是心理素质明显增强;四是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近几年来, 我校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 新建学生公寓一栋, 增设学生住宿床位140 张, 更换餐桌85 张;五是学业成绩稳步上升, 留守儿童初中升高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甚至在高考中也不乏我校优秀毕业生的身影。

(2) 教师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观渐渐改变, 重教书、更重育人的意识显著增强。同时也促使教师逐步把留守儿童教育与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紧密联系起来, 树立了服务社会的观念。教师通过参加培训, 学习先进教育理论, 写观察日记和教育心得, 普遍提高了对教育科研的认识, 增强了教育科研的能力。

(3) 学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几年来, 我校通过研究与实践, 为留守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生活、教育、管理服务, 增强了服务意识, 在校内树立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风、校风得到进一步好转。学校用实际行动落实了“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 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 给外出务工的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总之, 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与落实, 我校的留守儿童不再孤独无助, 不再认为被遗弃, 家长也不再因为内疚而痛苦不堪, 学校与家长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与学生的关系越来越和谐, 教育教学工作正朝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顺利开展。2015 年, 我校被评为“长沙市关爱留守儿童先进单位”。

篇4:靖安县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举措

一是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副书记、关工委主任担任组长,进一步做好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我县每年都会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全面掌握和了解留守儿童信息情况,据统计全县今年有留守儿童1786人,两年时间增加了41%。

三是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县级领导、县直机关科级干部,乡、村干部、党员、“五老”以及老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机制。

四是建立留守儿童联系制度,定期向监护人询问孩子们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印发了留守儿童连心卡,上面印有联系人的电话、职务等,以便随时联系沟通,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五是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制度,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结合靖安县委提出的“我与群众交朋友”的活动,对全县的留守儿童开展了一次全面大走访,并送去了学习用品和慰问金;县关工委组织医务人员到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县关工委、妇联、团县委共同印制了关爱留守儿童亲情名信片……

(文/靖安县关工委办公室)

篇5: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据学校调查,留守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自觉性不强。行为习惯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部分留守学生心理出现偏差,亲情失落,心理失衡。

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学校坚持做到管理上不盲目,教育上不松懈,把“留守学生”的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中,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走近“留守学生”,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防止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强化措施。

一、学校成立留守学生管理领导小组,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建立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定期联系制度。

建立“三知、三多”机制(对留守学生基本情况、留守学生监护人情况、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家访、校访相结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代替家长”沟通交流,指导留守学生监护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共同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留守儿童每年人员在变、情况也在变。家访了解情况成为关注留守儿童必不可少的环节。组织教师走近“留守儿童”,走进“留守儿童”的家庭,直面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生活、学习以及情感世界,或成长过程遇到的烦恼。本学年,全校就有70位教师家访350多次,与90多位“代理家长”进行了访谈。

二、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作用,培养留守儿童自主、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

融入大集体,学做小主人。我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深入开展“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行动”,采取三对一方式帮助留守儿童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团队主题活动中感受集体温暖,在手拉手活动中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少先队组织留守学生事迹报告会、“我和妈妈说说心里话”写信活动,吸引了全校60多位留守学生参与。每月,各少先队中队都组织有留守学生参与的给敬老院老人送温暖活动。让他们在集体大环境中受教育,有感悟。今年,学校还将进一步开展少年儿童雏鹰争章活动,有序组织留守儿童培养自强不息、发奋学习的意识。

三、积极开展暑期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暑假期间,农村留守儿童基本脱离了学校、老师的有效监管,亲情上缺乏沟通、生活上缺乏照顾、行为上缺乏管教的“三缺”问题更加突出。我校教师采取下村蹲点、上门服务等方式点对点地为留守儿童进行作业和生活辅导。20xx年暑假,我校两次安排30多名业务骨干分头前往全镇5个村小学所在地驻点辅导,有计划、有目的地对60位留守学生学业和心理状态重点给予辅导。科目涉及文、数学、英语、心理教育等。每年开学前,学校党支部还组织党员开展留守儿童慰问行动,捐款捐物资助家庭困难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

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今年开设了学生心理辅导室,安排专任教师兼职辅导。增加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加大疏导力度,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创设咨询信箱、亲情热线电话等,及时发现“留守学生”的显性、隐性的心理压力,并进行合理的疏导,跟踪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使留守学生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在一个时间段内逐步得到矫正。

五、认真办好留守儿童之家,开设有意义的群体性活动,为“留守孩子”的发展提供平台。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留守儿童之家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是学校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学校还要求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给予留守学生特殊的关爱,要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坚持启发、引导的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并融入到班集体中去,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留守儿童之家每周定期安排集体活动,诸如读书、下棋、打球、说故事等,在管理员和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我校30多名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之家找到快乐,找到进步。除了日常活动,学校留守儿童工作组还在留守儿童之家每月安排一次主题教育,有心理辅导讲座,法制教育报告会、留守儿童读书节等。一月一主题,一月一项目。我校是黄山区体育运动项目传统校,学校的文化体育十分丰富,学校文艺汇演、田径运动会,各项读书演讲比赛、科普活动都为“留守儿童”留足了展示的空间,留下了他们欢快、矫健、活泼的身影。新成立的好少年鼓乐队队员大部分都是“留守学生”。特别是在区老干局大力支持下,成立的少年男子门球队,挑选的10名队员中有6位是“留守学生”,球场上球员们个个神采奕奕,稳健专注。通过活动,许多“留守学生”的性格发生了良好的变化,他们活泼开朗、善解人意、热爱集体、关心体贴同学,团结合作、乐于助人,充分展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六、创新家长学校机制,争当留守儿童教育的宣传员。

两年来,学校邀请镇妇联、区关工委领导共开设留守学生监护人家庭教育培训班三期。将爷爷奶奶们等“代理家长”请进学校,依托“家长学校”这个载体,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专家,同“代理家长”面对面地访谈,了解“代理家长”在教育管理“留守孩子”过程中所面临的现象与问题,给予家庭教育的科学指导,提高监护人的家教水平和监护能力,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充分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之机,举办留守学生家长培训班,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帮助留守学生家长更新家教观念,学习掌握家教知识和方法。要求家长逢年过节应尽量回家看望孩子,增进亲情。暑期若有条件,一定要安排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陪工”,加强了解,培养感情。每个星期至少与孩子通一次电话,与孩子保持经常性联系,以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沟通、交流、解决孩子的情感需求。共同处理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出现的焦点问题。

七、开展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系统分析研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今年,我校申报了市级课题《乡村“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研究》,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坚持长期和阶段性转变学校现有留守儿童现状。目前在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品质培养、心理教育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篇6:牛场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2

根据上级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团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我校于学期初制定了牛场中学关爱留守儿童。现将这一学期来工作完成情况作一总结。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我校目前有1680名学生,父母均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就有224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谆谆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地不利。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4—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以及周六、周日,由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致贫的隐患。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一学期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贫困山区的学校如同贫困山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大方县牛场中学关工委

牛场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社会中地区的不平衡的发展,许多的农民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去打工,但孩子又无法跟着走,就留下了一部分孩子在家中.这部分孩子我们称为留守儿童.学校要求对这部分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作为本学期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总结如下:

调查各班有那些是留守儿童,充分了解“留守儿童”自身、代管人及其父母的基本情况,了解每个流动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流动留守儿童相关信息.通过调查我发现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绝大多数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监护和教育,加之监护人管理不到位,祖辈们的唠叨,部分留守儿童出现了学习成绩下降、自卑孤僻,不合群,说谎等,因此行为上出现偏差、和作出和学生相违背的行为也是常有的事.其次对在校留守儿童给予特别关注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帮扶上对其总是予以优先照顾,多献上一份爱心,想方设法消除其孤寂的心理,让他们与正常的儿童一样健康茁壮成长.如在住宿生安排方面,留守儿童优先;在青春咨询方面,留守儿童优先;在贫困生资助方面,留守儿童优先;在学习辅导方面,留守儿童优先……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篇7:枧坝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总 结

我校学生共有610人,其中留守儿童146人,占学生总人数的24℅,困境留守儿童19人,根据县教育局要求,在全校开展心手相牵关爱 “留守”儿童活动,我校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力求做到“专门化、系统化、科学化”,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机构,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我校成立了“镇南中学关爱 “留守”儿童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三位副校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工会、团委、政教

二、创新管理,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1、根据对本校的“留守”儿童数量、状况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组建“留守儿童之家”。建立学习和爱心帮扶联系制度,阅览室有符合青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学习辅导资料和课外读物;有适量球类、棋类等文体器材。

2、实施“代理家长”制度。发动全体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积极开展心手相牵“一对一”结对子活动,推进“代理家长”关爱行动,“代理家长”采用“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的形式,进行牵手结对帮扶。

3、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假日家长回乡之机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开展对监护人专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4、丰富工作载体,为留守儿童成长营造环境。组织开展符合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诸如“今日我当家”、“我给爸妈寄贺卡”处及各班主任组成,形成了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等主题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培养留守儿童自立、自强、自信、活泼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5、切实做好御寒取暖,寒冬将至,学校后勤对全校的教室、寝室门窗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对破损的全部修复一新。对学生寝室空调进行了全面的清理维修,以备气温特别寒冷时启用。班主任对学生的御寒衣物进行了全面检查。对被子单簿的要求学生家长迅速更换。

6、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学校每学期都开展各类安全知识讲座。本学期,学校邀请消防大队的消防员来校进行了防火逃生演习、防煤气中毒知识讲座、学校利用班会课开展了防冻伤、防滑冰摔伤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置方法。

三、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

我校于9月27日,对留守儿童进行中秋节关爱,12月13日举办了“12.12“留守儿童快乐日合唱比赛,全体师生参与,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接着举行了”我给爸妈送祝福“的寄贺卡活动,加强了亲情教育。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我校教师从领导到教师,都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身体健康、劳动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发展。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从物质上、精神上、生活上去关爱他们,做好留守儿童的引路人和呵护人,引导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篇8:枧坝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日前, 随着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汇聚福建、黑龙江, “星星点灯·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今年, 志愿者团队将走进四川、湖北、福建、黑龙江、山东5省, 为当地留守儿童带去最温馨的关爱。该计划2010年由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发起。通过物质援助与情感沟通双管齐下的策略, 在长期进行设施援建的同时, 选择以志愿者爱心支教的形式输出关爱。两年间, 该计划已落脚全国10个省区, 覆盖近6万名留守儿童。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2-10-23)

篇9:县级团组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研究

关键字:留守儿童 关爱 行动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一、团组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不足

(一)思想落后、动力不足。

团组织在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中思想比较陈旧,也没有动力坚持下去,这主要归结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受益群众要求比较广泛的,工作内容又要非常有系统,而且还要考虑不同的留守儿童群体有一定的差异性,关爱行动的实施有着一定的困难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团组织发现受益群体的碎片化现象非常严重,所以大部人分只好借助往年的经验,缺乏创新,同时没有动力去完成这项工作。

(二)内容空洞、方式单一、可持续性不强。

团组织关爱工作的内容很空洞、方式比较单一且可持续性不强。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好多做的都是表面工作,无法真正的关爱到留守儿童。而关爱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只是象征性的关心一下,比如:一次性完成留守儿童的建档后却没有及时更新;“代理家长”出现工作调动等原因不能继续进行照顾孩子时,未能进行及时有序交接;大部分社会公益活动多为一次性捐助;志愿者活动仅仅集中在寒暑假等等,这些缺乏创新和空洞的关爱没有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爱。

(三)覆盖面窄、影响力弱。

团组织的关爱工作行动之间缺乏协同合作,导致关爱工作覆盖面窄、影响力弱。各个行动主体分别开展着有着自己特色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但他们之间缺乏协同机制和合作。“代理家长”“一对一关爱”等关爱工作的人员多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特别是计生办、妇联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留守儿童的建档工作主要由学校开展负责;志愿者关爱行动的主要人员多为在校的大学生;慈善活动的贡献者大部分是企业家或个人。上面的关爱行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情感和物质支持。然而,这些行动主体之间缺少协同机制,开展活动缺少合作意识,没有实现人力和财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不能实现规模效应,从而使团组织的关爱工作效果覆盖面窄、影响力偏弱。

二、制约因素分析

(一)自身建设存在缺陷。

政府在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建设中存在存在一定问题,政府的功能在于制定方案和解决问题以推进工作的政策措施,并通过整合和调整资源,促进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以加强和改善自身的建设。在面对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涌现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新问题,县级团组织虽然都有一定的关爱意识,但由于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条理的统筹协调机制,大家基本上是处于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的氛围、相互没有沟通协作。表面上虽然看起来工作做了很多,成效却不是很理想。如果不能重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建设体系,改善自身建设存在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将会遇到很多阻力。

(二)社会发展带来体制性障碍。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地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各不相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设和教育内容自然会不尽相同,这些不同也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不同的体制格局。因此,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发展环境,将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最好方式,也是最容易被教育对象接受的教育形式。但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致使农村留守儿童不管是在与父母沟通,还是在学校教育上,他们的需求都难以得到很好的满足,。外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意识不强,亲情培养缺乏时间和空间,临时监护人监护不能尽全力,学校各项基础设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心理教育工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也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这些都是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体制性障碍,都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三)资金匮乏,关爱诉求难以满足。

团组织在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资金问题。第一,大部分的关爱工作需要依靠当地政府的财力支持,然而事实上专项资金的投入却并不是很多,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主要障碍就是资金短缺。目前全国各地各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起步比较晚,新出台的很多相关政策还停留在文件上,计生办、妇联等部门经常面临资金能力不足的尴尬境地。其次,关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各项资金投入还仅仅局限于市、县级拨付,没有做到省级统筹,省内各地之间的差距也比较显著。另外,社会上其他资金来源也没有进行及时的补充。许多留守儿童并没有政府资金和设备上的支持,也没有社会上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由于资金的限制,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难以进一步发展,留守儿童的关爱诉求难以得到满足。

三、团组织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基本策略

团组织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这项工程需要各地区部门的共同参与,协力推进,紧密配合。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心,动员社会广大力量,加强自身建设,破除体制障碍,创造开放格局,确保留守儿童亲情有护、安全有保。为保障工作顺利进行,团组织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转变职能,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团组织要加快转型,打造服务型、枢纽型团组织。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加快开展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首先,要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传授先进地区的先进成熟经验,使所有的留守儿童都能在关爱工作中获得一定的受益。其次,应对全面考查留守儿童的状况,为留守儿童逐一建立档案实行系统化的管理。其次,对待集中居住儿童和分散居住儿童要用不同的关爱方式。在相对集中的留守儿童地区,要完善儿童活动中心的机能;在相对分散的留守儿童地区,要充分发挥“代理家长”的功能。第二要加强自身建设,巩固和健全组织体系。团组织要探索建立由政府为主导组成的全方位留守儿童救助保障体系。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留守儿童给予较好的医疗救助;对符合临时生活救助条件的留守儿童家庭给予足够的生活救助;同时当留守儿童遇到需要法律解决的问题时,司法部门给予100%的法律援助。同时,政府需要发动慈善机构、企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献爱心,救助困难的留守儿童。

(二)破除体制障碍,创造开放格局。

首先团组织要争取党的重视,支持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主体之间要加强配合、协同合作以避免关爱工作的缺位或重复,从而实现人力、财力和物资的合理配置。在确定以政府职能和责任的前提下,由政府负责协调企业、大学生群体、社会自助组织、媒体等各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使社会力量对留守儿童工作形成合力之势。加强参与主体的联系和动力,避免各个主体各自的盲目性,使关爱工作从单一性走向综合化,让留守儿童得到全面的关心和爱护。整合多方资源,完善关爱工作社会化运作机制。第二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要拓宽关爱行动资金来源的渠道,首先,政府应该安排好留守儿童工作的各项专项经费,并且纳入财政预算,为完善留守儿童体制等给予资金保证。其次,要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鼓励企业多多关注留守儿童困难的,设立专项基金,以此来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这样利于破除体制障碍,创造开放格局。

(三)创新关爱方式,完善关爱体系。

团组织的关爱不仅仅是从单一物质上的关爱,也要转向多维度关爱,而且要建立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关爱体系。建立长效性和灵活性兼备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进一步发挥教师、大学生等具有专业素质的志愿者的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日常学习指导、心理检查和健康教育。要鼓励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走向平常化,通过书信交流、见面等形式与留守儿童建立长期的关爱体系。同时,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假期支教、儿童夏令营活动、企事业单位募捐等短期有益身心的活动,为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长效体系做充分的准备和行动。我们还要充分开发各类资金来源的渠道,发动社会各界广大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捐赠电话、视频设备、学习用具等物资,这些措施有利于完善关爱体系,对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也是一大重要的举措。

四、结语

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全社会应该共同参与关注留守儿童问题,要让留守儿童享受到和其他同学同样的关爱和教育,我们要用爱与关怀为留守儿童营建一个幸福的家园。团组织要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和上级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理念,认真切实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引导和关爱“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何少峰.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完善[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8(01)

[2]刘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3]李丽辉,赵丽丽,张金峰,张成芳,曲海英.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 医学与社会. 2008(03)

[4]汤竟峰,汪宣浩.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导致的问题与对策[J]. 学习月刊. 2009(16)

[5]张磊.加强团建工作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3)

篇10:枧坝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我乡共3万万人,在校学生近700人,其中留守儿童329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0℅。根据县教育局要求,在全校开展心手相牵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我校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力求做到“专门化、系统化、科学化”,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机构,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我乡成立了“小溪市中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三位副校长为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各个班主任组成,形成了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创新管理,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一、根据对本乡的“留守”儿童数量、状况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组建“留守儿童之家”。建立学习和爱心帮扶联系制度,阅览室有符合青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学习辅导资料和课外读物;有适量球类、棋类等文体器材。

二、实施“代理家长”制度。发动全体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积极开展心手相牵“一对一”结对子活动,推进“代理家长”关爱行动,“代理家长”采用“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的形式,进行牵手结对帮扶。

三、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假

日家长回乡之机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开展对监护人专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四、丰富工作载体,为留守儿童成长营造环境。组织开展符合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诸如“今日我当家”、“我给爸妈寄贺卡”等主题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培养留守儿童自立、自强、自信、活泼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全力创“迎全省留守儿童工作现场会”现场点。学校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工作落实到位,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相关制度完善,落实关爱行动班级文化建设等一系列留守儿童工作上全面上一个新台阶。

四、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

我校于12月13日举办了“12.12“留守儿童快乐日合唱比赛,全体师生参与,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接着举行了”我给爸妈送祝福“的寄贺卡活动,加强了亲情教育。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我校教师从领导到教师,都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身体健康、劳动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发展。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从物质上、精神上、生活上去关爱他们,做好留守儿童的引路人和呵护人,引导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篇11:大门中学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对留守儿童及贫困生的关爱机制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要求,着力实施“爱心”工程,创建和谐平安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父母进城务工的留守儿童、贫困生为对象,以“三育”即德育、智育、情育为中心,以“六心”为重点,即献爱心、多关心、换真心、给决心、树信心、真情无限暖人心,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营造和谐浓郁的教育新环境。

二、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领导小组: 组长: 闫祎(校长)

副组长:袁清选(副校长)、陈闯(副校长)、田成武(教务主任)成员:

张雄(工会主席)、黄文通(团支部书记)、杨旭(办公室主任),王晶晶及各班班主任,杨旭负责关爱日常工作,王晶晶具体负责材料归类,档案归类工作。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理清具体工作思路,实施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教育具体措施,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领导机构健全,明确职责分工。

学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领导小组,加强对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学校工会、团委、办公室、政教处等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关爱农村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工作。

2、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表册和联系制度

学校要认真调查,摸清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的底数,我校根据现有学生真实可靠的摸底资料,在已经掌握的贫困生摸底表上,确认了290名建档立卡户的学生人数。再通过学生、家长的反复核实,确认了144名留守儿童人数。对此都进行了造册登记,并及时能联系到户,具体到人。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要优先辅导。实行领导包级,教师包学生,教师要定期给这些学生多加辅导,解答疑难。

(2)生活上要优先照顾。学校对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要优先安排。学校或班级举办一些文体娱乐活动时,要让这些学生多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制度

在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中,确立 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随时掌握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要不时与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互相交流、沟通,掌握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的思想、生活情况;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让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对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课余娱乐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建立留守儿童、贫困生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儿童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及时内告知监护人或在外务工家长,以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第一为要求,不得拖延推诿。与教职工 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7、注重对留守儿童、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贫困生,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探索,引导留守儿童、贫困生走过人生发展时期。学校将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 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让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在欢乐和睦、积 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8、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加强对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工作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班级、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如因工作不力和失职而造成影响的,考核定为不合格。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学校 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办好家长座谈会

学校 通过举行家长座谈会,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3、加强同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浓厚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要主动与村组联系,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重视家校合力教育,要求家长采取多种形式与儿童交流、沟通,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让儿童体会到父爱母爱,努力形成村组、学校、家庭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浓厚关爱氛围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 境。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对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学校要对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特别加大寄宿学生中留守儿童、贫困生的管理与检查力度,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引导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

(四)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服务机制

1.开展关爱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的社会帮扶活动。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针对关爱留守儿童、贫困生的各种帮扶活动。开展心手相连结对帮扶活动。

2.搭建留守儿童活动和交流的新平台。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活动室”等,为留守儿童、贫困生提供课外活动场所。

秦州区大门中学

2018年9月

秦州区大门中学

对留守儿童及贫困生的关爱机制

秦州区大门中学

上一篇:撕心裂肺的伤感句子下一篇:2 古诗两首—咏柳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