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震记录与岩相古地理

2024-04-13

古地震记录与岩相古地理(共7篇)

篇1:古地震记录与岩相古地理

古地震记录与岩相古地理

本研究概括了古地震记录三方面的主要特征,即宏观构造、微观构造和地球化学异常.提出了不同沉积岩相古地理环境下古地震记录的`差异性,指出了地震泄水充填脉构造在湖、潮坪、浅海碳酸盐岩和缓坡碳酸盐岩等相带中形成的特点,以及臼齿构造(molar-tooth)出现在缓坡碳酸盐岩相带的原因.根据在地震事件层内发现火山晶屑和火山玻璃假象的事实,指出采取同位素测年样品的必要性.

作 者:宋天锐 刘燕学 SONG Tian-rui LIU Yan-xue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刊 名:沉积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年,卷(期):27(5)分类号:P512.2关键词:古地震记录 岩相古地理 火山活动

篇2:古地震记录与岩相古地理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油气勘探的发现,使志留系研究重新受到重视,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勘探的基础地质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在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野外露头、井下地层岩性段划分对比的基础上,详细父研究了不同岩性段的.沉积体系、沉积相和微相特征,恢复了塔里木盆地志留纪不同时期的岩相古地理格局.根据志留纪地层发育和沉积特征,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可分为柯坪-塔中和塔东地层分区,并进一步划分为柯坪、巴楚、塔中、塔北、满东和英吉苏6个地层小区.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主要发育碎屑潮坪(夹风暴)沉积体系、无障壁滨岸海滩-陆棚沉积体系、碎屑潮坪-滨岸砂坝复合沉积体系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4种类型,经历了海域范围逐渐缩小、古气候由温暖潮湿向炎热干旱过渡的过程.盆地整体地势呈南高北低,物源主体来自塔东和塔东南地区.平面上西部水体较浅而开阔,东部较闭塞,海侵方向来自北部和西北部.塔里木盆地志留纪古环境和古地理特征反映了在沿海岸带附近发育潮下潮道与砂坝砂体,尽管单砂体厚度较薄,但多套单砂体纵向上叠置可以形成砂体相对富集的砂层组,具有形成岩性-地层圈闭的地质条件.

作 者:贾进华 张宝民 朱世海 朱运成 李占银 Jia Jinhua Zhang Baomin Zhu Shihai Zhu Yuncheng Li Zhanyin 作者单位:贾进华,张宝民,Jia Jinhua,Zhang Baomin(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朱世海,朱运成,李占银,Zhu Shihai,Zhu Yuncheng,Li Zhanyin(中原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处,河南,濮阳,457001)

篇3:几种岩相古地理图编制方法比较

目前常见的四种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图方法是等时面法、平剖面法、相比法、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

1 等时面法

古地理图的关键是等时, 等时面作图法最严格地保证了这一点。一般常用火山凝灰岩、古生物化石带、最大海侵层作标志层。据标志层直接顶底板地层的相的类型直接绘出相图。这样绘制的岩相古地理图具有瞬间性的特点。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受到限制。因为为寻找矿产而作的岩相古地理图往往其作图单位是针对矿层的, 很难保证在针对矿层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等时面的存在。因此, 这种方法目前更多的是具有理论意义而非实际意义。

2 平剖面法

平剖面法作岩相古地理图的基础是做一系列的沉积剖面图。剖面间彼此平行且间距相等, 布满整个研究区。根据对沉积剖面的相的配置、旋回的研究, 找出基本等时的沉积地层段作为作图单元。把剖面上相的内容直接搬到平面上对应的点上去, 绘出各种相在平面上的分布, 古地理图就出来了。这种做图方法的优点在于:作剖面图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基础资料熟悉、掌握、分析、理解的过程。运用瓦尔特相率在作剖面图时可尽量使用的配置趋于合理, 对整个剖面是向上变深还是向上变浅认识清晰。此外, 还可以做一组垂直于基本剖面的走向剖面图, 两组剖面图相互校正, 使相的配置可以达到最大的合理性。这种方法做出的岩相古地理图有坚实可信的第一首资料, 有行之有效的分析、提炼过程, 应该说是很可靠的, 其缺点是工作量大, 达不到定量。

3 相比法

这种作图法的作图单元是等时的一段地层, 比如中石炭统、上石炭统等。与此作图法相应的相分析有自己的一套程序即首先在研究区内选择若干基本剖面。这些基本剖面可以是野外剖面、钻孔、槽探、探井等, 对这些基本剖面做过细的环境分析工作, 称野外单剖面定量环境分析。然后以这些单剖面为基础绘制岩相剖面图, 了解区变规律, 以达到对全区相的变化有一总体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区内非基本剖面的其他资料点参考基本面及岩性岩相剖面图进行相分解。这样区内每一项资料点都由地层柱状变成了相柱状。把人工相归纳、分类成几个单元 (一般选三个单元) , 据各相在柱状上的厚度做相比图, 即为岩相古地理图。相比法其优点在于地层较稳定、大面积厚度变化不大的地区。如一般所指海陆相交汇地区, 当研究区内钻孔资料较新且有较好的测井曲线时更为有效。

4 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

这种方法是指凡能从某一方面反映沉积环境的指标称为单因素。比如砂体厚度、含砂率、生物化石含量、层理类型、煤的灰分、硫等均可为单因素。在研究区内绘制一系列单因素图件, 如煤的灰分图、硫的灰分图、砂体图、含砂率图、生物化石含量图等。其中每一种单因素图件都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沉积环境。但每一种单因素又有多解性, 不能单独反映沉积环境。因此相图的做法是在深入分析这些单因素图件, 综合考虑, 确定环境, 绘出相图。这种方法思路清晰, 很容易被人接受。缺点是定性分析, 不能定量。

以上是四种常见的岩相古地理图编图方法。实际工作中岩相古地理工作者总是采用其中一种。四种方法孰优孰劣难以评判。但具体到某一地区某一研究目的而言肯定只是某一种岩相古地理最有效果。等时面法目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学术界对它的探讨为将来岩相古地理研究提供方向。平剖面法适用于研究范围小, 特别对于相变急剧的断陷型盆地适用。因为两组沉积剖面可以很好地控制相得变化, 提高了图件的准确性。相比法最适合于地层厚度变化小、地层较稳定的地区。常用于海陆交汇相或互相或大型凹陷盆地岩相古地理研究中。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也是一种很好的作图方法, 它可以把所有宜于作岩相古地理的平面图件均称单因素图件, 比如可以把相比图、岩比图等作为单因素图件。这种作图法的关键在于综合分析能力, 往往要求相分析工作者要有足够的岩相古地理研究科学素养。其很大缺点是不能定量, 不同的人所作出的分析结果可能大不一样。

篇4:中国北方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中国北方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主要以实地踏勘和测量建立的`87个标准剖面及529个辅助剖面为基础,通过对二叠系分布格局、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古气候、古生态、古环境等分析,来恢复中国北方地区二叠纪的古地理面貌.早二叠世:主要存在额尔古纳和佳木斯古陆,塔里木-敦煌-祁连-内蒙古古陆;海域主要分布在松辽海相区,华北残留海湾相区,柴西残留海湾相区和南准噶尔-吐哈-北山残留海湾相区;此外还有塔里木西部碳酸盐台地相区和准噶尔腹部河湖相区.中二叠世:早二叠世的古陆依然存在,但华北北部古陆范围明显缩小,而准噶尔南缘-吐哈地区已上升成为陆地;海域只局限在东北和南祁连地区,华北地区-北祁连地区大面积为河湖相发育区;塔里木盆地主要为陆相碎屑岩沉积;准噶尔地区发育河湖相沉积,北山残留海盆火山碎屑岩发育.晚二叠世:仅在南祁连地区有海相沉积,其他地区均为陆相沉积,东北地区陆相和湖泊相沉积占主导地位;华北地区-北祁连地区主体为河湖相沉积;塔里木盆地整体为河湖相沉积;准噶尔-吐哈盆地主体为河湖相沉积.

作 者:朱如凯 许怀先 邓胜徽 郭宏莉 Zhu Rukai Xu Huaixian Deng Shenghui Guo Hongli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刊 名:古地理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年,卷(期):20079(2)分类号:P531关键词:中国北方 二叠纪 岩相古地理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

篇5: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

通过大量钻井取芯及露头沉积相观察、地震层序解释及地震相分析,结合蛇绿混杂岩带及板块构造演化等区域地质资料,首次编制了层序地层格架下的8张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岩相古地理图,发现了塔里木板块内部存在5个孤立碳酸盐台地(塔北台地、巴楚-塔中台地、罗西台地、塘南台地及库鲁克塔格台地)及其“台-盆”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对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最初发生于早震旦世及早寒武世的塔里木板块北缘大陆裂谷运动及震旦纪-中奥陶世的张裂构造环境控制了塔里木板块内部多个孤立碳酸盐台地及其间深水沉积区的`形成,而晚奥陶世发生于板块南缘的阿尔金岛弧及库地岛弧与塔里木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及其产生的大量陆源碎屑物源,则导致了板块内部多个孤立碳酸盐台地的逐步消亡及板块南部浊流盆地群的形成.

作 者:赵宗举 吴兴宁 潘文庆 张兴阳 张丽娟 马培领 王振宇 ZHAO Zong-ju WU Xing-ning PAN Wen-qing ZHANG Xing-yang ZHANG Li-juan MA Pei-ling WANG Zhen-yu 作者单位:赵宗举,ZHAO Zong-ju(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吴兴宁,WU Xing-ning(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杭州,310023)

潘文庆,PAN Wen-qing(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

张兴阳,ZHANG Xing-yang(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张丽娟,马培领,ZHANG Li-juan,MA Pei-ling(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

王振宇,WANG Zhen-yu(西南石油大学,成都,610500)

篇6:古地震记录与岩相古地理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对伊犁盆地二叠系至侏罗系层序和体系域进行了划分,并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应用于中、下侏罗统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稀土元素(REE)对识别层序、体系域边界及恢复层序框架内的沉积岩相古地理(古盐度、古水深、水体的`pH及Eh值、氧化还原条件、湖平面升降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缺乏其它资料的情况下,应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可恢复地层层序的岩相古地理,指导层序地层框架内油气生、储、盖条件的研究.

作 者:鲁洪波 姜在兴 Lu Hongbo Jiang Zaixing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石油资源科学系,山东东营257062 刊 名: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EDITION OF 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23(1) 分类号:P595 关键词:伊犁盆地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岩相古地理  

篇7:古地震记录与岩相古地理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岩相古地理,含矿特点

砂岩型铀矿床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铀矿床类型, 具有极大的工业意义, 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铀矿化类型。笔者多年参加砂岩型铀矿的勘探工作, 认识到寻找砂岩型铀矿首先是要弄清楚该地区是否具有砂岩型铀矿发育的有利控矿因素。其中岩相古地理与砂岩型铀矿化的关系密切。

一、河流相

(一) 河流相。对于某些特殊环境下沉积的岩层来说, 由于其特有的结构构造及成分上的特点, 使得它在后生作用阶段对成矿非常有利。河流的沉积与河流形态相关, 河流按形态可分为辫状河、曲流河、网状河和平直河, 矿化多分布于辫状河所形成的岩层中。

蛇曲河及网状河的沉积物都是由河床沉积和河漫沉积形成的, 两者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和分布空间位置不同, 沉积物的结构构造特点也不同。河流沉积, 由于水动力较强, 杂基含量较小, 结构以颗粒支撑为主, 透水性好, 但由于河床范围、形态、水动力特征及河流改道等许多因素, 河床砂砾岩在横剖面上均呈各种不同。

大小的透镜体, 这些砂砾岩透镜体常常是含铀地下水的良好通道和矿质沉淀场所。河漫沉积岩石孔隙度小, 相对不透水, 有时还含有较多细小的有机质碎屑;河漫沉积岩层的存在将使含铀地下水局限富集于一定的地段而不至于流散, 有利于成矿物质的积累和保存。

河床沉积与河漫沉积的过渡带是孔隙度和渗透性急剧变化, 因而也是地下水流速急剧变化的地带, 有时也是氧化还原的过渡带, 工业矿化常产于其中。

河床沉积中, 最有利于矿化的位置是河床变宽、拐弯 (边滩) 、分支处 (心滩) , 这些地段是河流流速和流向变化的地段。流速变慢和流向变化, 势必促成各种碎屑, 包括有机质碎屑的沉积, 形成心滩或边滩。

河流相除上述河床相及河漫滩相以外, 还可分为以下两个亚相:

冲积扇沉积相:山间河流出口处形成的扇形沉积物, 是河流沉积的一种特殊的组合模式, 主要由网状河呈放射状顺坡沉积而成, 既有河床沉积也有泛滥平原沉积。由扇顶至扇尾沉积物颗粒越来越细, 以扇中部位对成矿最为有利。典型实例如, 格兰茨矿带、尤拉万矿带。

冲积平原相:比较大的河流在入海口长期堆积形成平原, 这种平原上的局部沉积层也同样有利于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 如美国得克萨斯海岸平原的铀矿化就属于这种类型。

河流沉积特点:一般都由河道沉积和洪泛沉积两部分构成。一是河道沉积, 水动力较强, 杂基含量少, 结构以颗粒支撑为主, 透水性好, 岩性以粗碎屑的砂砾岩、砂岩为主。辫状河砂体存在较好的连通性、渗透性和成层性;曲流河沉积砂体彼此孤立, 连通性、渗透性及成层性均较差。二是洪泛沉积, 水动力弱, 主要沉积一套细碎屑的粉砂或泥, 孔隙度小, 渗透性差, 相对不透水, 有时还含有较多细小的有机质碎屑;洪泛沉积岩层的存在将使含铀地下水局限富集于一定的地段而不至于流散 (具隔水层的作用) , 有利于成矿物质的积聚和保存。

(二) 河流相沉积的含铀特点。河水的铀含量普遍较低, 河水中铀含量变化范围为 (0.01~30) ×10-6g/L, 且随气候条件变化而异。河流水浅流急, 流通性好。沉积速度快, 表层沉积物经受“陆解”作用的时间短, 在成岩早期以至整个成岩过程中均难以形成大规模高品位的铀矿化;绝大多数河流相地层的铀背景值不高, 平均铀含量较低, 只有在少数局部环境中, 在成岩作用的影响下, 可能形成一些稍高品位的铀富集。

河流相沉积砂体的特征对含铀成矿溶液的迁移、储存以及铀的沉淀和富集都有重要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不是在沉积阶段, 而是在成岩阶段, 特别是在后生阶段发生的。沉积阶段主要处于氧化环境、水中铀含量低, 不利于铀的沉淀。在成岩阶段, 在脱硫细菌和有机质作用下, 不仅可使成岩阶段沉淀的铀含量重新活化转移, 而且可从外部带入大量铀而在有利砂体中富集成矿。

二、滨湖三角洲 (包括辩状三角洲)

在面积较大的湖泊的河流入口处附近, 大量的碎屑物迅速堆积, 往往形成三角洲。在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中, 河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 并且迅速沉积和埋藏进而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形成各种还原性气体, 造成有利于铀沉淀的还原环境, 可使铀得到初步富集。三角洲中良好的砂岩、泥岩互层结构或透镜结构, 有利于地下水的汇集和矿化的形成, 矿化主要产在砂岩中, 如我国412铀矿床 (衡阳盆地) 就产在一个大型红层盆地东北部的滨湖三角洲相地层中。

三、滨海三角洲

滨海三角洲有多种形成, 有的以河流作用为主, 有的以海浪作用为主, 而有的则以潮汐作用为主。在整个三角洲范围内, 沉积环境复杂多变, 岩性岩相多种多样, 海陆沉积交替穿插, 其中某些部分富含有机质, 并发育有与泥岩互层的透镜状砂岩体。从岩性组合特点和有机质分布情况来看, 以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对铀成矿较为有利。

三角洲可分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部分, 各部分沉积特点及岩性组合相对各异。仅从与成矿关系考虑, 三角洲平原上的分流河床沉积物对铀成矿较为有利。在三角洲平原上有分流河床沉积、天然堤沉积、缺口扇沉积以及牛轭湖、沼泽湖泊、支流间海湾沉积等, 除河床沉积主要为砂岩外, 其他多属粉砂岩、泥岩、泥炭和煤层。另外两部分对矿化影响较差, 典型实例如尼日尔的某铀矿床。

四、结语

砂岩型铀矿化受多种控矿因素的制约, 如大地构造背景、产铀盆地条件、古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层间氧化与潜水氧化、断裂构造条件、铀源条件等, 岩相古地理条件只是主要有利条件之一, 分析一个地区的砂岩型铀矿化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 才能准确合理解释该地区砂岩铀矿化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 为下一步找矿提供线索。

参考文献

[1]吴仁贵.辫状沉积砂体与砂岩型铀矿的关系剖析[J].铀矿地质, 2005, 21 (2) :92~96

[2]董文明, 李子颖, 郭庆银.内蒙古西胡里吐盆地下白垩统大磨拐河组沉积相及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J].古地理学报, 2005, 7 (4) :509~517

[3]冯增昭.沉积岩石学[M].北京:石油出版社, 1993:10~77

上一篇:消火栓检验报告下一篇:胆固醇高可以喝酒吗